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冯学成:云门说宝镜之八 肯心自许的艰巨历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冯学成:云门说宝镜之八 肯心自许的艰巨历程

 

  1、必须要过截断众流这一关

  前边说了半天,这悟前悟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说个公案,夹山善会和尚开悟之前,在京口讲经,别人问他如何是法身?他说法身无相;问他如何是法眼?他说法眼无暇。道吾和尚在下边笑他,他就去请教。道吾和尚让他到船子和尚那里去学,他在船子和尚那里开悟了以后,又回到庙子里讲经说法。后来又有人问他如何是法身?他仍然说法身无相;又问他如何是法眼,他仍说法眼无暇。这道吾和尚又在下边听,听了以后说:“此子这回彻也!”说他是真正的大彻大悟啦!

  同样的答话,为什么前面说没对,后面说又对了呢?因为前面说的是比量之中,后面说的是现量之中呀!比如一个年轻人说了一句格言,他没有经历那些事,哪怕他说的正确,却根本不知道那个格言的真正含意。古训《增广贤文》中有“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样的语言,在解放前许多私塾里,五六岁、七八岁的小孩都会读会背,但他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一旦他饱经风霜,在社会上生活了几十年,再回头看这些格言,哎呀,真是这么回事!同样的一个道理,过来人说和没有经历的人说,里面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人悟道以后,举手投足都是道,时时处处他都离不开“这个”,他都在表现“这个”。为什么呢?他能够给自己当家作主了。

  老佛爷成佛了也是托钵化缘,吃饭打坐。跟在他后边一大帮学修的,也跟老佛爷一样穿袈裟,托钵化缘。老佛爷做到了“真常流注”,但学位中的人,因位中的人,还是做不到。我们怎样从宾位中的被动,通过修学达到主位上的主动呢?

  必须明心见性!用云门祖师的话来说,就是一定要过“截断众流”这一关!不然的话,你永远都在分别思维中,永远都不知道真如的滋味。有一天,你真的当下截断众流,思维分别死了,就像老参们说的“打得念头死,许尔法身活”,这念头一棒打死了,法身就朗然现前。这个功夫希望大家留意,在平常的学修过程中,要经常提持,那就感觉不一样了。

  2、不同的病人吃不同的药

  “外寂中摇,系驹伏鼠”。这个就是学人在因位上的状态。有些人,在禅堂里打坐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心,看上去很安静,一念不生的样子。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肚子里边在孙悟空大闹天宫呢!

  坐禅的人都知道,特别是初进禅堂初坐禅的人,平常在日常动静之中,人事往来之中,不觉得自己心里边怎么样。真正进了禅堂打坐了,眼睛一闭,哎呀!心里面波涛汹涌呀!东边的西边的,前面的后面的,过去的未来的,恩恩怨怨的,是是非非的,什么都来了。自己不知道如何用功,只觉得自己在打坐,不能打妄想,想把念头压下去,可压又压不下去,越压越乱。其实,没有一个相当长的坐禅经验是很难通过这一关。中老年人生理衰退,比较容易克制妄念,但又容易陷入昏沉状态。年轻人朝气勃勃,精力旺盛,但念头的频率很快,妄念纷飞。

  怎样面对这样的麻烦呢?《宝镜三昧》在这里点得很到位,这就是“外寂中摇”啊!一个人外面看上去端端正正地坐禅,里面呢?摇摆不定。正是因为这样,祖师才提出了“系驹伏鼠”的方法。成年的那些马呀牛呀之类的比较安静,休息就是休息,活动就是活动,但是小马驹蹦蹦跳跳地老是不安静,想让它安静下来就太困难了。所以古人就说了,“系驹不忘驰”,你把小马驹拴在马圈里,它念念不忘奔驰;“伏鼠不忘偷”,老鼠最会偷东西,哪里有好吃的,它就去哪儿打个洞去偷,哪怕把它关在笼子里,它还老是想偷。这句话说得很形象。想拴住小马驹,让它奔驰的念头停下来,捉住老鼠把它的偷心打掉,这样的对治之法或一时有效,但如石压草,未及根本。

  所以,这里就有“先圣悲之,为法檀度”。作为佛菩萨,一代祖师,他们会根据每个人学修的时节机缘,根据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文化上差异等分别对待,分别料理。所以才有八万四千法门,不同的病人吃不同的药。因病施治,因病用药,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那么,对治“外寂中摇”的处方又是什么呢?就是下面所说的“随其颠倒,以缁为素。颠倒想灭,肯心自许。”

  3、从此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所瞒

  修学佛法的人都知道,芸芸众生都有颠倒见。什么是颠倒见?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污染了六识以后,我们的种种见解都是不正确的,都颠倒了。佛菩萨看见的是空,我们看见的是有;佛菩萨说“无常”,我们说“有常”。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烦恼在作怪,烦恼心在作怪。但是,诸佛菩萨和祖师们会随着众生的颠倒见,又把它颠倒过来,把颠倒见颠倒过来,所以,才又有了八正道、三法印等很多佛教的基础知识。这些内容佛学院的法师们经常讲,这里就不多说了。

  “随其颠倒,以缁为素”。什么是缁?黑色即缁;什么叫素?白色即素。以前出家人都称之为缁衣,即穿着黑色衣袍;在家人则穿白色或是其他色的衣服。“以缁为素”也就是说开了方便之门,用佛法来教化众生。通过三宝对众生的教导,“颠倒想灭,肯心自许”。我们学修佛法,既有烦恼障又有所知障。烦恼障是颠倒心,所知障是颠倒见。有些参禅的人认为找到感觉了,实际上仍然是颠倒见。

  当年的法眼祖师有一个公案,说打井时,井被沙子堵住了泉眼。法眼文益禅师就问:“泉眼不通被沙碍,道眼不通是被什么碍?”当时很多僧人答不上来,法眼祖师便自问自答:“道眼不通被眼碍!”道眼不通被眼碍,法眼不通呢?被法碍嘛。很多学佛的人为什么不能够通达呢?他就是被法所障碍。

  船子和尚在接夹山善会的时候,就说了这么一句名言:“一句合头语,万世系驴橛。”大家都知道拴驴拴马的桩子,主人家一走就把绳子拴在桩头,马或是毛驴就不能乱跑了。如果没有这个橛桩,马呀驴呀羊呀就会乱跑。一般的人,他对你倾心仰慕,五体投地,你讲的道理他就会信服,愿意接受。而且,人们信奉的往往是大家所认为的真理。所谓合头语,就是真理。大家都会觉得真理简直是妙得不能再妙了,好得不能再好了。既然是面对真理,就应该信受奉行呀,那为什么祖师要说“一句合头语,万世系驴橛”呢?是因为这个信受奉行的东西,即便是真理,一执著也会变成所知障、知见障,也就是法障。

  所以《金刚经》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让我们不要住法生心啊!《金刚经》里还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还有“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老佛爷在这里是边说边扫,就怕你执著。“随其颠倒,以缁为素。颠倒想灭,肯心自许”。每个人都要经过这番折腾,从不信教法到坚信教法;但坚信教法弄不好又会执着于教法,到那个时候,就要把坚信教法的执著也去掉,这样才能见到真正的佛法。

  过去很多祖师在开悟的时候会说:“哎呀!从今往后再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所瞒!”他这就是肯心自许,不再为善知识的语句执著。他有了自己的东西,他的法活过来了。但对于刚刚学修佛法的人来说,老佛爷说的、祖师说的、善知识说的对不对?对!应不应该信受奉行?应该。但最重要的,是最后还得把这些丢掉,要有自己的,你才算真正活过来了。

  4、人情之上是道情

  当年百丈祖师在教导黄檗祖师的时候,介绍自己开悟的野鸭子公案,及百丈再参马祖的公案。在这个公案里,马祖振威一喝,把百丈震得三日耳朵聋啊。黄檗祖师那么厉害的一个角色,听见百丈和尚介绍自己的经历,惊得把舌头都吐出来了。百丈看到就说:“你莫非承续马祖?”——你是不是要接马祖的法啊?黄檗祖师回答说:“我若这样,将来会失我儿孙。”——你不是我的老师吗?你是我的师父,我为什么要迈过我的师父再找马祖当师父呢?如果非要迈过自己的师父找自己的师公当师父,那么以后我的徒弟也不会认我这个师父,而是直接找你当师父了。百丈于是肯定他,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如是如是,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许弟子有过师之能。”

  禅宗是允许徒弟超过老师。如果我们跟着老师学,永远只能与老师平等,老师有多少本事,我们学多少本事,这样你的功夫就比老师减半,便会一代不如一代。超过了呢?佛法就一代比一代兴旺,这个很好理解的。为什么禅宗叫超佛越祖禅呢?为什么祖师禅比如来禅还更高呢?用世间的感觉给大家讲就更容易明白。如果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孩子,如果你说这个孩子没有父母强,那当父母会很不高兴;如果你说这孩子以后肯定要比他的父母强,比他们有出息,当父母的肯定会很高兴,很欢喜。对于进入佛门的佛教徒而言,如果能超师越祖,个个都成菩萨,自己的上师肯定会欢喜呀!佛法需要一代盛过一代,如果你代代不能推陈出新,那么香火就后继无人了,这是很危险的。

  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抉择,要有这样的目标。但并不是说我超过师父我就不侍奉师父了。尊师重道这个传统美德需要永远保持,这也是因果呀!有很多祖师开悟了以后,就回剃度师的身边去侍奉他,或是依因缘帮助自己的剃度师父早日开悟。这些得道的祖师,除了在人情方面保持了尊师重道的美德,并不因为自己比师父高明就不认师父,另一方面还体现了师徒之间相尚以道,有着比人之常情更上一层楼的道情。

  “颠倒想灭,肯心自许”。肯心自许,首先要有证量。参需真参,悟需实悟,只有真参实悟,才能达到肯心自许。

  5、祖师原来也骗人

  当年大慧宗杲禅师在见圆悟克勤祖师之前,很多老和尚都印证他开悟了,认为他简直不得了,见地非常高,见解十分圆融。但是,他一直怀疑自己不像开悟的人,于是他抗议,说我没有开悟!如果你们再这样继续印证我,我要写“无禅论”了!别人说我开悟,并不一定是真的开悟。

  他早先的师父湛堂和尚圆寂时,他去请当过宰相的张商英写碑文。张商英是开了悟的大居士,手眼极高,并不买他的账,说这个碑文我不写,你拿金子来我都不写。若要写,你得说出你师父有什么惊天动地、大放光明的地方。这时,大慧宗杲就说:“请相公为我师父点出光明。”张居士反问:“你师父的光明在什么地方?”大慧宗杲说:“就在相公的笔头上!”

  古时往往是这样的,一字千金呀!特别是请名望高的人写碑铭之类的文章,自然是有“放光”之处。其实现代人也是如此。现在不是有很多人到这里来,在(佛源)老和尚跟前求字吗?这其中的道理太简单了,不用多说。张商英冲着大慧宗杲这句话说:“好,我给你写,给你师父点出光明。但是,有句话我要给你说,你还未真正悟道。现在圆悟克勤禅师已经出世了,你还要去参,到他那里去参吧。”

  后来,大慧宗杲在圆悟克勤那里苦参,不论怎么下语,圆悟禅师都说不是不是。后来参到什么程度?参到了“狗看热油铛,想舔又舔不得,想舍又舍不得”的那个状态。你想想一个饿着肚子的狗,看见一个大油锅,想伸舌头去舔,但是油锅烧红了怎么敢伸舌头?但说不敢吧,心里舍又舍不得,因为嘴里馋得慌啊!参禅就得参到这么一个份上,就得尝尝这个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的滋味才行啊!后来圆悟祖师让他去参“有句无句,如藤依树”这个公案,他参了很久,还是没有参透。

  有一天,宗杲忍不住便问:“听说师父当时在五祖面前曾问起这句话,不知五祖说了些什么?”圆悟祖师笑而不答。宗杲不甘心,追问道:“当年师父既然在大庭广众前发问,现在当着众人说说又有什么关系呢?”圆悟祖师不得已,说我问五祖“有句无句,如藤依树”到底什么含意?五祖说“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又问他树倒藤枯时又怎样呢?五祖说“相随来也。”宗杲听圆悟这么一说,当下就豁然大悟了。

  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参禅的人,是不是“有句无句,如藤依树”呢?我们参念佛是谁?念佛是我,念佛是我,我不是我,我不是我,念佛是他,念佛是他——这都是念头啊。念头在什么地方念?我又在什么地方?他从哪里来?又落到什么地方?你说,是不是“如藤依树”呢!刚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就有一万条是非跟上,可以找出无数个答案。这个答案若不是,就会换一个答案,换一个答案也不是,去问问同参。这位同参说,不像;那位同参说,也不像,于是又开始寻找新的答案。

  这是不是“如藤依树”呢?就像一块磁石见了铁就会把它吸过去了,不管是铁钉子也好,铁屑也好统统吸过去了。“如藤依树”啊,我们的思想就是这样的,有个什么念头来了,马上就缠绕着这个念头犯傻。所以很多公案,它都是思维的陷阱,其目的就是让你犯傻。

  举个简单例子。一次,五祖法演祖师说:“你看那个窗棂有一个小洞。有一头水牛想从小洞里钻过去,牛头钻过去了,牛角也过了,大肚皮也过了,四个蹄子也过了,偏偏那个小小的尾巴过不去,为什么?”使劲儿想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大的肚皮都过去了,而小小尾巴过不去呢?这里有什么道理?祖师让我们参这个公案肯定有道理。那你就去参吧,去胡思乱想吧!参到头发现,祖师骗人的,弄得你的思维走投无路、死去活来。

  6、梅花香自苦寒来

  大家都熟悉高峰妙禅师的公案。一日,祖钦和尚作寻常问话:“日间浩浩时作得主么?”高峰妙禅师回答:“作得主。”钦和尚又问:“睡梦中作得主么?”师答云:“作得主。” 祖钦和尚继续问:“正睡着时,无梦无想,无见无闻,主人又在何处安身立命?”这下高峰祖师被打蒙了。祖钦和尚嘱咐说:“从今日始,也不要你学佛学法,也不要你穷古穷今,只须饥来吃饭,困来眠,一觉醒来抖擞精神,问问我这一觉主人公在何处安身立命?”就这一句话,高峰禅师又苦参了三年啊!

  我们在坐的有没有把这个公案参得有点眉目的?无梦无想时主人在什么地方安身立命?对这个有没有感觉?无梦无想的时候,就没有主人公在什么地方安身立命了;你要知道主人公在什么地方安身立命,你就有想了。你既然无梦无想,就不存在什么主人公不主人公的问题。所以,在逻辑学里这就是悖论。禅宗很多公案就是悖论。其目的就是让你的思维落入这个陷阱里爬不出来,而恰恰是在落下去爬不出来的时候,使你达到言语道断的状态。也就是云门祖师所说的“截断众流”。

  我这样说,是希望大家在参禅的时候,要勇于给自己制造一个参禅的氛围,并勇于进入这个氛围,进入虚云老和尚给我们说的“功夫落堂”的这么一个状态。如果功夫不落堂,要想真正地破参,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古人有句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参禅如果没有“精诚所至”的功夫,金石能开吗?绝对不能开。所以大家一定要精进,要用心,才能像那些禅宗大师一样,经过一番折腾,真正肯心自许了。

  大慧宗杲禅师开悟之后,看到他的师兄也有被师父认可开悟的,有些看上去是真开悟了,而有一些就不太像开悟的人。于是他给师父提意见,说师父,我觉得您老人家有问题。圆悟克勤祖师问,有什么问题呀?他就说,有的师兄确实是开悟了,可有一些却不见得,师父是不是开后门啊?圆克勤悟回答他说,这些人参了几十年的禅,如果你不认可他,他就不死心,很可能会走火入魔。给他印证了,他就安心了。何况禅法如大海一般,装得下多少就看各人的容量了。你用水池装可以,用水桶来装可以,用小勺来装也可以,总不能说小勺里装的就不是海水吧?大慧宗杲不服气,说,若这样,还用真参实悟干什么?对这点,我不敢与师父苟同!——你看他们师生之间,对真理的追求是如此这般严格。

  再看雪峰祖师“鳌山悟道”的公案。雪峰祖师是“三上投子,九上洞山”,参学二三十年,后来在德山祖师那里破了参。虽然破了参,但他还没有达到完全“肯心自许”的状态。

  有一次,他和师兄岩头和尚出去给寺里办事,因大雪,阻于鳌山寨。岩头每天睡大觉,雪峰坐着参禅。岩头很奇怪,说你不是已经过关了吗?为什么又在苦练基本功啊?雪峰祖师说,不行,我心里尚未安稳。岩头说,你都是悟了道的人,怎么还会心不安呢?你不如说来听听,若是你知见到位,我就给你印证,如果不对的,我给你划掉。于是,雪峰就老老实实地从头讲起自己参学的经历和感受,比如听到什么样的语言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跟随洞山祖师的时候又是什么感觉;在德山老和尚那里被老和尚一棒,如桶底脱落般破了参的感觉,如此等等全都说了。但是他为什么心里还是不踏实呢?因为他没有参透,没有透牢关,没有进入祖师所指的踏实处。只要觉得心里边还有一个隐隐约约的东西搅得他不安宁,他就得继续参。岩头和尚对他说,你说的那些感觉都还不是真正地大彻大悟。雪峰连忙问,怎样才是真正的悟处?岩头于是说了一段斩钉截铁的话:“他后若欲播扬大教,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将来与我盖天盖地去!”雪峰当下大彻大悟,便作礼起,连声叫道:“师兄!今日始是鳌山成道!”

  岩头这句话,一下子就让雪峰祖师感悟到了真正的通,真正的无碍,真正到了“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的境界。许多习禅的人好象觉得六祖大师的偈子:“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很好理解,但是往往对“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却着力不多、不够。雪峰祖师通过他的师兄这么一点,就把“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的奥妙悟出来了。从鱼变成蛟龙了,画龙点睛后破壁而飞。达到这样的境界,从此以后他就“肯心自许”了。

  我们在看《五灯会元》的时候,这种事例还有很多。如洞山祖师的师父,《宝镜三昧》的作者云岩禅师初见药山祖师时的那段公案。药山问云岩,你从百丈怀海禅师那里来,百丈那里有哪些特别的语言?云岩说,百丈常说“我有一句子,百味俱足”。药山追问说:“咸则咸味,淡则淡味,不咸不淡是常味。怎么会有百味俱足这样的句子?”当时云岩禅师回答不出个所以。药山祖师又问,那你说说百丈怀海禅师到底还说了哪些精彩的话?云岩又举了很多的例子,最后说:有一次大家请老和尚上堂。老和尚刚一上堂,大众起立,老和尚就说了一句:“回去,大家都回去!”边说边把大家往回赶。可大家刚刚退下,老和尚又召唤大家:“喂,你们到哪去?赶快回来!”大众回首,老和尚当下便问:“是什么?”

  药山禅师听到这里,就说:“哎呀,你怎么不早说这一句啊?就这么一句,让我今天认识了我的怀海师兄啊!”云岩祖师听药山这么一说,也真正地大彻大悟,焕然一新了,完全摆脱了以前在南泉、沩山那里参学时的狼狈相。

  7、开悟的标准

  所以,要真正地“颠倒想灭,肯心自许”才行。我们一定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不能蒙骗过关,不能自欺欺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之前有这样的例子。有些先生很轻易地印可一个人,说这个开悟了,那个开悟了。结果一问一查,其实没什么感觉,只有一些知见或者说是禅学上的一些知识而已。

  以前有人问贾老:“开悟到底有没有标准?”贾老就说:“开悟有标准。”什么标准?第一是宗通说通,他要在理论上、见地上过得去,有正知正见。第二是在三业处上得清净,并作得主。意业虽看不见,但是大家可以通过他的言行举止看得见。一个见道之人应该是如法如仪的,自由自在的。第三个是在行事上有力量。如果交给他的事情,他都不能很好地承办,就不能说他是一个开了悟的人。开悟的人都有一种力量啊。这并不是说开悟了就什么都有了,什么都行了,那个是神话。我所说的是至少他面对世间事情能有所承担,有解决问题的力量和方便。而最关键的,是有对治自己烦恼的力量。

  不是说开悟了,你就不打妄想了,你就没有烦恼了。不是,烦恼还是要找你,关键是你有没有力量去对治它,是你作主还是烦恼给你作主。你遇到了麻烦动不动心,失不失念?这些才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悟境的关键和标准。如果他面对烦杂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烦恼来的时候能照看得住,别人不能料理的事情他能料理得好,别人处理不好的因果他都能处理得好,那么我们说这个人就有开悟的可能。如果说一个人开悟了,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麻烦来的时候一点能耐都没有,那就可以打个大大的问号。所以说不能随便印证许可,说谁谁开悟了。但是在明末清初以来就有这样的事情,现在成都也有那么几位,其行为受到了一些善知识的批评。

  “要合古辙,请观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观树。”讲到这里,想起《法华经》提到“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这位大通智胜佛,他直接住持在道场里,但是佛法却不现前,这不是很矛盾吗?!《五灯会元》里就有这样的公案,问参禅的人:“为什么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而佛法不现前?请各位下转语。”参学者有的这样说,有的那样说,总之不好说。

  大家想一想这一句,有没有谁能下一句转语?平时把这句拿来参参也是很有味道的。有人说,十劫坐道场,坐成老死皮也没有用,这样坐成不了佛;有人说,佛法不现前,那是因为他本来就是佛了,还要佛法来做什么?佛法不现前,才是真正的佛法现前,如果还有佛法现前,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法现前。大化无语,大化无方,大化无相,大化无名啊!这些说得对不对呢?这些话还得去参。

  我们在诵《法华经》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内容,《楞严经》等很多其它佛经里,也都有这样相似的内容。怎样才能参透它?我们须用禅宗“向上提持”的方法来诵经,这是诵经的窍门。如果我们诵经不把自己放进去,不把禅宗向上提持的方法贯彻进去,就应了能海上师当年的话,他说“哎,不说了,现在的人啊,念经的是念经的和尚,打坐的是打坐的和尚,参禅的是参禅的和尚,等等如是而已,与道无关。”所以念经的时候,要把心放进去,要用心地去念,不然的话就是与道无关。用心怎么样念?就是向上提持,就是与无上菩提挂上钩,这样才行。

---------------------------------------------------------------------------------------------------------

更多冯学成居士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冯学成:云门说宝镜之九 特立独行之宗门作略

冯学成:云门说宝镜之十 曹洞宗护持之道

净界法师:果报种类之业果轻重——约境

冯学成:《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一 解题

冯学成:《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二 第一则 圣谛第一义

 

后五篇文章

冯学成:云门说宝镜之七 宗趣与规矩

冯学成:云门说宝镜之六 密不透风的曹洞纲宗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四十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四十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四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