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贾题韬:论开悟 第七讲 唯识学的开悟(下) |
 
贾题韬:论开悟 第七讲 唯识学的开悟(下)
原来打算对中观和唯识各介绍一次以后接著就讲禅宗。向大家介绍禅宗的目的,是为了使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得到一些真实受用。但我发现同学们对以前讲过的唯识法相学关于开悟等方面之认识还没有彻底弄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若讲禅宗,恐怕有许多问题更不易于明白了。又虽然唯识已向大家介绍了两次,但我仍然觉得有许多话还必须再细细他说一说,因此,今天继续从唯识的角度讲有关开悟的问题。 前面讲到过‘四加行’和‘见道’。唯识的见道分为两类:一个叫真见道;一个就叫相见道。真见道是根本智;相见道是后得智。到了见道位肯定就能得到这两种智慧。根本智是没有分别的,所以又叫无分别智。这个概念在常识上是不大好理解的──它既是无分别的,为何又叫它智慧?既是智慧,为何又没有分别?这二者之间看来好像自相矛盾。然而在这个地方它确实如此──既无分别,又是智慧;并且只有它才能亲证诸法真如。如果稍有分别,所证便非真如自体。 后得智即是在得根本智以后依根本智又起如理分别,所谓‘带相观空为后得’,又称为后得无分别智,以区别于没有根本智作基础的一般分别。这也是佛教教义中很重要的一点。 每每有人问:佛教里讲见道,而见道以后还有没有分别呢?对这个问题回答是肯定的。见了道以后同样地要起分别作用。这不但修道位中断惑证真、利乐有情等不能不起分别,就是是否真正见了道、也必须通过份别来考验,否则,你说你见了道,我说我也见了道,彼此都可借口证得无分别智后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样一来,你如何识假辨真呢? 有多少所谓‘老参’,一提到这个问题,往往也是说:‘这个是无分别智嘛!什么唯识、中观,都是有分别的。谁去研究这个徒增分别的东西?我们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等等。实则是以这句口头禅来掩盖他们自己的缺点。 必须牢牢记住:悟后的分别是以悟而修的。人生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种种矛盾都因不正确的分别而起。因之,只要分别中还有一点点矛盾通不过,就说明你还没有开悟! 无分别和有分别,这二者之间并不矛盾。这里所证的无分别,正是无分别中融贯著种种分别,而种种的分别就是从这个无分别来的。无分别就是根本智,是体。由体起用,而真正的大作用是在分别上的,因此才在根本智后立了一个后得智。 以前我给大家讲过大乘见道四谛十五心观,小乘在这一点上讲的比较笼统,在无分别智里要起苦谛、集谛等和十五心的观行,这样会闹矛盾。在唯识里讲,四谛十五心观是悟真正见道后的相见道,属于后得智,而不是根本智。根本智是言语道断,没有什么可说的。唯识说:见了道才能算得上进入修道,不见道以前是谈不上修道的。 修道位分为十地,见道之后即是初地菩萨。十地的名称依次是,欢喜地、无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他、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这十地所圆融的功德与十波罗蜜相配。欢喜地的重点是布施,这是因为登了欢喜地后什么都可以舍去了。登上了无垢地后之重点就是戒。发光地是忍辱,就是说一切对自己不合理的行为都可以安忍下去。焰慧地,智慧就像火一样,对断烦恼的力量如火烧薪,以精进为重点。修到这个地位只有奋勇向前的。难胜地的重点是禅定。现前地就是般若。后面的四种波罗蜜是从智慧分出来的,这是六波罗蜜的活用。远行地的重点是行。不动地是愿。善慧地是力,能十方善巧说法。法云地得殊胜智,法身圆满。十地是修道地,这个时间很长。 从资粮道到见道这一段时间为一大阿僧祇劫,从欢喜地到七地,又是一大阿僧祇劫;从八地到成佛,是第三阿僧祇劫。也就是说,成佛要经三大阿僧祇劫。一个阿僧祇劫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需要一千兆兆兆兆劫。一个劫又有成、住、坏、空四个时期共计八十个小劫。一小劫的时间是: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每百年减一岁;如此减至十岁。再从十岁每百年增一岁,如此增至八万四千岁,合此一增一减为一个小劫;另有主张七大阿僧祇劫;还有主张要经过三十三个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 再讲转识成智的问题。 从欢喜地转起,是第六识、第七识先转。第六识转妙观察智;第七识转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是洞察一切法的自相、共相、因果、本末;平等性智就是证入一切法平等,没有高低、贵贱等诸分别心。但此处只转了分别我法二执。我执分为人我执、法我执二种;此二执又各分为俱生我执、分别我执二种。从学习和经验上所起分别叫分别我执。俱生我执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说,见了道以后分别我执可以断。而俱生我执即使见了道也断不了,还要一点一点地修,一直到十地成佛,这个俱生我执才断的了。这期间的时间很长,每一地都有入住出的过程。如进入欢喜地、住在欢、又从欢喜地出来,接著进入无垢地,余此类推。 到十地的出字上得金刚喻定,阿赖耶识才最后断了。前五根要转,必须先转七识俱生我执。只有阿赖耶识转了,第七识所依的根才能转,前五根才能转,这叫转识成智。得了四智就得了菩提果。因为四智是智慧,是有为法,所以叫菩提果。佛还有一个涅磐果,是无为法,这就得到了诸法的清净,一切烦恼永远不起。菩提果是所有的功德无不具备,涅磐果是所有的烦恼永远消灭。 涅磐有四种:一个叫自性涅磐,即人人自身的无我性、无自性、空性、不用修持,本来如此。二是有余涅磐,即已经开始,见了道而证得涅磐。但身体还是有漏的,烦恼习气还没有断尽,所以叫有余涅磐。三是无余涅磐,是四果阿罗汉的果位,没有了烦恼。四是大乘所趣向的无住涅磐,即无脱离生死,在生死中证得涅磐,但又不住生死,不乐涅磐,利乐有情而悲愿无尽。 现在再简单地给大家讲一下小乘。小乘的主要出发点是解脱人生痛苦,而欲达此目的,则必须灭掉烦恼。灭了烦恼就是道。一句话,小乘是从解脱自身痛苦而出发。所以对宇宙论及本体论等方面少所顾及,纵然有涉及,也不深刻、不全面。为了解决人生、宇宙论、本体论等问题,是避免不开的。唯识一开始便从‘识’统领一切现象而谈百法,著眼点在于从宇宙本体论先给人生一个地位,而小乘则重点在于说苦;其精神是有所不同的。还有,我们的一切活动,有过去、现在、未来,连续的根据何在?宇宙是怎么存在而发展?昨天的宇宙是不是今天的宇宙?而今天的宇宙又是明天的宇宙呢?各各人的宇宙是一是二?一切智怎么会可能?所有这些问题小乘里很少说,或择焉不精,或语焉不详。但唯识里说得十分清楚,为此建立了阿赖耶识,并对识的性相作了深刻的分析。昨天的一切东西已经过去了,然而它的作用却留在了阿赖耶识里面。以后,阿赖耶识的种子只要遇到了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发生许多现象和作用,这样持续而统一。从横的方面讲,是不离识的百法;从纵的方面讲,是阿赖耶识总持为主的种子现行交相为用、无尽的因果历然。又如修行方法建立六度,是以般若为主,重在智慧。小乘的目的是求个人解脱;大乘是要获得一切智智,而不光是自我解脱,因此取得无住涅磐、无上菩提。还有,小乘唯在于求得个人解脱,是否能把烦恼断除尽净,很值得怀疑。因为一味趋寂静住山洞,脱离了社会,不跟别人接触,是不可能把烦恼完全断了的。因为烦恼是和人接触才现行的,只有在人们的相互接触中才能发现烦恼,才易于著手断尽。这一点,大乘比小乘高明得多。 当然唯识本身也有缺点。如唯识宗论众生成佛的可能说,说的有点笼统。有的则明确主张阿赖耶识有二种种子,一是有漏,即烦恼;二是无漏,即佛性。以无漏的种子作因,再加上增上缘,才有成佛之可能。即成佛必定要这个无漏种子。但是,无漏种子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一样的。因为各人因缘不同,所以有的成佛,有的成阿罗汉。甚至有的人不能成佛。 还有相分问题。见了道以后还有没有相分?这是唯识难以解决的又一个问题,因为是无分别智,不应当有相分。有了相分就有了分别;再者,顿悟是不是有可能?这在唯识家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从资粮道经过加行、见道、修遭到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的长时间修行。所有这些,都是唯识宗的缺点。
---------------------------------------------------------------------------------------------------------------- 更多贾题韬居士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