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9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9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偈颂(19)

  第二讲  ⑧

  果平法师 讲授

  时间:2007年8月26日——29日

  地点:新加坡居士林

  关于恶业,我们也要长记性,如果我们能够忆念恶业的可怕,忏悔后发愿我以后再也不造这样的恶业了,希望自己的身口意从此清净起来,有这样的决心才能作为最究竟的忏悔。在说到忏悔的时候,佛经里也讲,就算造了极大的根本罪,从大乘角度来讲,也是能忏悔的。这与声闻乘的讲法不同,小乘戒认为,若犯了根本罪,那是不通忏悔的。但从大乘的角度讲,犯了根本罪也是能够忏悔。

  大乘虽然有忏悔根本罪的办法,但不是我们形式作作就算忏悔清净了,清净的标准按经书来讲是可以衡量的。怎样才算忏悔清净呢?在戒律里有说,如果通过忏悔,行者能见到好相,算是忏悔有感应了。我们如果能够真正地依据前面所讲的四力,进行真诚地忏悔,肯定能够见到好相。哪些算见好相呢?据经典讲,在修忏悔法时,如果在梦里面梦到了佛像,梦到了清净的莲花,梦见了自己身上出很污秽的东西,这些都算见好相,甚至于如果能够见到佛放光,菩萨放光这些都算见好相。

  能见好相,才算忏悔时真的触动了自己的内心,才算是因为真诚的忏悔,得到佛菩萨的感应了。如果我们只是潦潦草草地做一些事相上的、表面上的忏悔,则肯定见不到好相的。因为内心的罪根,都根本没有触动到。在这儿我们在讲忏悔支的时候,以四力忏悔为究竟的、殊胜的忏悔。

  下面是长行的内容:“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那么说忏悔,不仅仅是忏悔我这一世的恶业,包括我们无始劫以来,只要我们是在轮回,肯定从来没有清净过,是吧?如果哪一天自己清净了,就不会再在三界里受苦了。

  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有说,假如我们造了罪,不忏悔的话,“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灭。”我们造了罪,假如把罪覆盖起来,那么罪业会日日增长,这很可怕。对于修行者,每天应该是警觉的,这种警觉是对自己的善恶业要善加检视,我今天到底是如法的还是不如法的,如果有不如法的行为,自己一定要忏悔,如果能够时时发露忏悔,自己的罪业就能够清净。

  “若此罪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们无始劫以来所造的恶业,如果有体相的话,那么整个虚空都没有办法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及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这一点我们对照四力忏悔来讲,前面说“我于无始劫以来,由贪瞋痴,发身口意造诸罪业无量无边,此恶业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是思维恶业的可怕,这在四力里,我们把它称为摧破力。想到恶业的可怕,才会有真诚心去发露忏悔。下面呢?“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一切诸佛菩萨众前,就是四力里的依止力,依止谁呀?依止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依止的就是尽虚空遍法界,像尘土这么多的佛菩萨,面对他们诚心忏悔。依照这样的忏悔仪规去作,我们把它称为对治力。“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则称为遮止力,这句话很关键,就是我如法按仪规忏悔以后,再也不要造罪了,这是对以后行为的保证。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我修忏悔直到什么时候为止呢?这就是普贤菩萨的一个誓言了,或者说在精进里,就像披甲精进一样,自己是一个斗士修学忏悔无有穷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说我这样的忏悔呢,只要说众生没有穷尽,我的忏悔就不会穷尽,而且在身语意里,我的忏悔是不会有疲倦的,不会有厌离的。这也是一个决心。

  在《业报差别经》里就有讲到“若人造众罪,造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我们前面讲了,哪怕我们犯了根本罪,如果能够诚心地忏悔,也能够通过忏悔的力量,把根本罪业得以消除,更何况这种支分罪业呢?

  在这儿,我们不要怕自己有三业的过失,怕的是自己知道了过失而不忏悔。在戒律里,佛也说,如果能够知罪忏悔,还是佛的好弟子。怕的是对罪业,对忏悔无所谓,对一切果报无所畏惧。这种心态,虽行忏悔也只是形式和表面,达不到真正忏悔的目的。佛骂弟子最重的一句话是什么?“无惭无愧!”即在罪业上没有惭愧心,这真是无药可救了,如果我们能够知错就改,那也一样可以成为佛的好儿子,所谓佛之健儿。

----------------------------------------------------------------------------------------------------------------

更多果平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0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1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2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3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4

 

后五篇文章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8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7

贾题韬:论开悟 第二讲 教下的开悟

贾题韬:论开悟 第一讲 开场白

荆三隆:《圆觉经》因明三支论法举隅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