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洪修平:什么是六度?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洪修平:什么是六度?

 

  六度,梵文Satparamita的意译,亦译为“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梵汉并译则为“六波罗蜜多”,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等六种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盘之彼岸的方法或途径。

  大乘佛教认为,自己与小乘佛教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在于,小乘佛教只讲求个人的解脱,是自利,而大乘佛教则致力于普度众生,就像一辆大车或大船,可以运载更多的众生从生死轮回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不仅自利,更重利他;不仅自度,更重度他。因此,大乘佛教的最高境界是做菩萨留住世间,拔除众生一切苦难,度尽世间一切众生,最后自己成佛。六度就是自利利他的重要的修行手段,其主要内容有:

  1.布施度,梵文为Danaparamita,音译作“檀(那)波罗蜜多”。“布施度”指以自己的智力、体力和财力去济度贫困者和满足求索者的要求,为他人造福积智并使自己不断积累功德以求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小乘佛教所说的布施主要从自利角度出发,通过布施来对治自己的贪欲心和吝啬心,以免除来世的痛苦。而大乘佛教则从自利利他的精神出发,强调要普度众生,因此,其布施的内容非常丰富,布施的对象更是十分广泛。《成唯识论》卷九中说:“施有三种,谓财施,无畏施,法施。”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法施,即以正法劝人修善断恶;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恐惧。大乘佛教所倡导的布施,如果能够做到三轮体空,功德最为殊胜,也就是布施时体会能施、受者、施物三者本质为空,而不存任何执著,这又叫做三轮清净。

  2.持戒度,梵文为Silaparamitla,音译作“尸罗波罗蜜多”,指持守戒律,对治恶业,确保信仰,最终通过修持佛法而获得解脱的修行方法。大乘佛教的戒律在小乘佛教戒律的基础上也有进一步发展。大乘戒又称菩萨戒,也就是大乘菩萨所受持的戒律,其主要内容是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摄众生戒等三项。聚,是种类的意思。三聚净戒,即三种清净的戒规。摄律仪戒,意为遵守佛教的各种戒律,包括上面提到的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等;摄善法戒,意为修持种种善法以积累功德;摄众生戒,也称饶益有情戒,意为教化济度众生。可见,大乘戒实际上是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的一切佛法,大乘佛教以此作为禁戒而要求持守之,显然扩大了戒律的范围。有关大乘戒的佛教典籍很多,较盛行的是《梵网经》(又称《菩萨戒经》),其中提到的比较重要的戒条有“十重戒”和“四十八轻戒”。十重戒包括杀戒、盗戒、YIN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嗔心不受悔戒和谤三宝戒。四十八轻戒则包括不敬师友戒、饮酒戒、食肉戒等。从中可以看出,大乘戒一方面扩大了要求范围,另一方面将饮酒食肉归为轻戒,相对放宽了对佛教信徒物质生活的约束,这与大乘佛教更多地面向世俗生活的精神是一致的。

  3.忍辱度,梵文为Ksantiparamita,音译作“羼提波罗蜜多”,强调信仰佛法真理而安于苦难和耻辱。大乘佛教要求信徒甘愿忍受种种耻辱和痛苦,不做任何有害于众生的事。佛教经论中对“忍”有多种分类,有二忍、三忍、四忍乃至十忍等。如《成唯识论》卷九中说:“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此三忍有时也叫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忍受人事间的苦迫,叫生忍;忍受身心的劳苦、病苦,以及风雨寒热等苦,叫法忍;心安住诸法无生性,叫无生忍,无生忍即般若智慧。佛法所教导的忍绝非奴隶式的忍辱,而是无我大悲的菩萨实践。

  4.精进度,梵文为Viryaparamita,精进,音译“毗梨耶”、“毗离耶”等,即精勤勇猛之义。《成唯识论》中云:“于法无染日精,念念趣求日进。”精进度可灭除懒惰懈怠等恶法,相当于三十七道中的“四正勤”。《华严经》卷二十四中说有十种精进,即不转、不舍、不染、不坏、不厌倦、广大、无边、猛利、无等等、救一切众生,菩萨修习如是精进,直心清净,不失深心,信解明利,善根增长。小乘之精进为求自身解脱,大乘的精进则在为善去恶、去染转净的修行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努力不懈,救度众生。

  5.禅定度,梵文Dhyanaparamita,音译“禅波罗蜜多”。禅本是古印度十分流行的一种宗教修行方法,往往与“定”合称,指通过心注一境而处于宁静思虑的状态,以观悟特定的对象或义理的思维修习活动。禅或禅那,旧译也作“弃恶”、“思惟修”、“功德丛林”等。佛教认为,修习禅定可以比较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活动,排除外界的各种引诱和干扰,使精神趋于集中以对治烦恼,使人由痴而智,由染而净,转恶为善。因此,佛教一向重视禅定的修习。大乘佛教更是在小乘禅的基础上对禅作进一步的发展。与小乘禅相比,大乘禅的范围大了,有无量无数三昧的名称。同时,大乘禅不再拘泥于静坐等某些固定的形式,而是根据大乘佛教理论,将它作为观悟佛理的重要方法,如观悟诸法性空实相的“实相禅”、与大乘般若思想相结合的“般若禅”等。作为六度之一的禅定,在佛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6.智慧度,梵文Prajnapliramita,这里的智慧,特指般若,故音译“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智慧是佛教所说的观悟万法性空的一种智慧,获得了般若智慧,就实现了解脱,故“般若波罗蜜多”又意译为“智慧到达彼岸”。大乘佛教强调,只有通过对世俗认识的彻底否定,才能获得般若,体悟佛教的真理,把握万法的性空实相,从而获得解脱。由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性空不离万法,因此般若往往又与方便结合在一起。《大智度论》中说:“般若波罗蜜甚深微妙,不以方便说则无解者。”“般若与方便,本体是一。”般若智慧如果离开了世俗认识所能接受的方式,也无法教化众生,故大乘佛教十分强调面向世俗社会、运用世俗认识手段在日常生活中化度众生的必要性,这就是“方便善巧”的运用。般若智慧在佛教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六度中,以般若为最尊,《心经》中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乘佛教甚至认为:“有般若在世,则为佛在。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大智度论》)

  从以上六度的内容可以看出,在“三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乘“六度”,主要是在戒、定、慧、之外又加上了“布施”、“忍辱”和“精进”,与小乘的偏重自利相比,更突出了大乘菩萨自觉觉他、自度度人的决心与慈悲精神。布施与忍辱反映了一种克制自我来济度众生的人伦情怀,精进则体现了一种为达到觉行圆满的最终目的而百折不挠的精神。大乘“六度”的修持方法体现了个人解脱与众生得救的结合,特别反映了佛教为适应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需要而日益伦理化、世俗化的倾向。

  (摘自《佛学问答》洪修平、许颖 著)

----------------------------------------------------------------------------------------------------------

更多洪修平教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洪修平:天台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洪修平:什么是转依?

洪修平:什么是五位百法?

洪修平:什么是四禅八定?

洪修平: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的佛教学派?

 

后五篇文章

洪修平:什么是八识?

洪修平:什么是三性三无性?

洪修平: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有哪些特点?

洪修平:什么是因明?

洪修平:什么是三句阶段?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