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海云继梦法师: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肆 戒律——黑白无常竞赛的游戏规则 |
 
海云继梦法师: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肆 戒律——黑白无常竞赛的游戏规则 持戒 我们这一章要来讲「持戒调和」,首先讲「持戒」的部份。「戒」就是工具、蓝图,就个人来说,它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修学的准则和人生的蓝图;就团体或组织来说,它是一种典章制度、组织架构;换句话说,它是我们进行心灵工程的一套基本方程式。我们是用现代的语言来定义的,各位不要老是束缚在旧有的语言窠臼里头。 戒律不是枷锁,它是行为规范、一个轨则,修行想要有成就,就必须要有规矩;简单来讲,戒律他是我们跟黑白无常之间竞赛的一个游戏规则。球赛假如没有一套游戏规则,没有输赢,那个就不叫作球赛了,也没有人要看。修行想要成功,他也有一套进行的标准,但他不是用来限制你「可以这样」或「不可以那样」。一位行者应该要很自在、无碍才对——在种种的规范下,对他很清楚,但也很自在。假如没有这套规范,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修行和训练是正确、成功的?这一场竞赛是人生中最伟大的竞赛,不仅是跟黑白无常竞赛,也是跟阎罗王竞赛,是三界内与三界外的竞赛。 修行就是希望能够出三界,那你要用什么方法出三界?不是靠戒律就可以出三界了,戒律只是证明你有没有出三界而已。各位在道场中,如果有个执事要你承担,那你是不是可以欣然承受?还是一副「也是可以啦」的勉强心态?我们的意思不是一定要在道场中担任执事才能成就,而是从这当中可以看出你的心,如果你是「嗯,这本来就是我们该做的……」,这样一定会成就,因为你的心已经成就了,不是因为你做了这些事才成就,我们要把它弄清楚。上一次冬安居,当中有两位同修,人家通通在睡觉了,他们才要洗澡;人家衣服都固定晾在阳台,他们就非得要用烘干机才行。一起共修,可是又没办法很融洽地跟大家相处,修行很难成就。它不是事相的问题,而是心的问题。「戒」是世尊定的佛戒,「律」是大家和合共住的规则,不管是世尊定的或是大众共居的规则,这些清规你都要能够欣然承担,它不是相上的问题,而是你的心能不能在这样的前提下,很高兴地把它圆满下来。 戒是万行之首,众学之先,它就像是工程的设计蓝图,工程进行的一切准则是依照这张蓝图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生命的改造工程之前,对于一切戒学应该要先弄清楚,以作为我们进行工程时的准则,所以说「戒为万行之基,群学之础」。戒的重要性你先弄清楚,各位进到这里来,在别的道场所修、所学的先放下。不要进来以后,看不惯的就说「犯戒的通通要下地狱」,或是动不动就讲「背因果」的话,那种基本心态完全不对。各位要知道,因果不是你定义或谁定义的,既不是阎罗王也不是上帝,它是一种真理。修行人应该要有谦卑的心,不要太过于躁动。 虽然我们讲「无量法门,戒学居先」,但你也不要因此而持守到产生恐惧心,可是也不能轻忽,其间分寸要自己拿捏得很好。以谦虚为例,人要谦虚没有错,但不是要你谦虚到对自己没有自信,拿捏的分寸要弄清楚,自己要勇于承担。 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学定慧,要先持禁戒。所以初发心的人,我们通常劝他最初五年先学戒律,也就是在进行工程前要把蓝图看清楚。有些人花五年学戒,学到后来只剩下一条戒——过午不食;以为不吃饭就是功夫很好,不是啦,那搞错了。各位要记得两点:第一,任何戒律都是用来规范自己的,不是要你拿来衡量别人的;第二,不要老是把戒律跟因果锁在一起。犯戒是告诉你,修行不会成就,但没有说犯戒一定会下地狱。犯戒跟下地狱有什么关系?不要常常扯在一起。现在外面杂讯很多,这个犯戒、那个要下地狱,这不是佛法,而是恐怖众生。学佛是要让我们解脱自在的,不是学来恐吓自己,佛陀更不会恐吓我们。学佛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不自怖、不他怖」,不恐怖自己,也不向外恐怖别人。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净土宗慧远大师是高僧道安法师的弟子,修行很有成就,在他病危的时候,他的弟子便很着急地劝他用豉酒来治病,可是被他拒绝了,大师不愿饮酒破戒。后来有一位大夫又建议他,不妨用蜜汁调一调气息,慧远大师就推托要他们去查阅律典,看看可不可以饮用,可是弟子才查到一半,慧远大师就端坐圆寂了。慧远大师持戒严谨是很有名,他为什么会成就,因为他持戒持得很自在,他不会去干犯禁戒,而且对于死也不恐惧。你看他的生命活的多美!这才是修行人的本色,我们要欣赏的是这个,而不是把自己守得死板板的,「这个犯戒不可以吃,那个不犯戒就可以」,这样就搞错了。我们在这个地方领纳佛陀的教导、真理的美好,这才是行者应有的本色。所以「波罗提木叉」才称为「别别解脱戒」,它跟行法不一样,但它是行法之后的验证标准,各位要能够清楚它的定义。 不论进行的工程大小,都必须依照原设计的蓝图来施工,才能完成当初的心愿与目标;同样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必须依照佛陀这位伟大的心灵导师所擘画的生命蓝图,来进行这项旷古绝今精密的生命改造工程,才能让人生到达止于至善、十全十美的终极目标。学佛不是学到像个老古板似的,它应该是很活泼、很美丽的一项生命改造工程,就看你会不会欣赏。你看看隔壁的房子要改建,是不是要先把旧有的通通拆掉,然后再重新开始?生命工程比这个工程要浩瀚、庞大多了。 我们来讲几个状况,看看你会不会欣赏。当你无端牵扯到是非、毁谤的挫折,或是家庭遭受无常的摧毁与破坏时,你能不能去感受内心的那种挣扎、煎熬与痛苦?此刻就像我们要把旧有的房子拆为平地一样,你不能逃避它;这种情况就像身上长了一个脓疮,有事没事去把他挤一挤、压一压,很「痛快」啊!又痛又很快乐。生命工程的进行就是要有那种感觉,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吓得在那边发抖,痛苦的时候很难过没错,但是痛过之后会有一种快感。生命就是这样矛盾,「痛快」这个字眼就是这样来的。 当人家要把你摧毁、凌虐,内心处在极端的焦虑、挣扎、痛苦时,你一定要承担起来,不要把它变成垃圾,每天碰到人就讲「你都不知道我有多痛苦,我遇到……」,讲那些干嘛?你要承担起来,等时间过了以后,你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个「本地风光」,「哎呀,当初那个样子,假如拍成电影不知道会有多美?」你要是不承担起来,那就陷在里面起不来了,整天咬牙切齿气得要死,阿修罗的面貌全现前了。就在挫折的这个当下,你要去看到生命的成长——透过这个挫折,我要怎么样翻越过去,这才叫作超越。没有这样走过,你就很难体会超越的那种豪情壮志、那种境界。人生的旅途一定是这样很踏实的走过来,你不能假装没有这回事,没办法蒙蔽过去。煎熬的时候怎么跨过去,这个就叫作「心灵工程」。 心灵工程本身是非常雄壮、非常微妙和美好的,就看你要在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脚色。如果你老是喜欢扮演「苦旦」,那人生就会很难过了;当然我也没有意思要你扮演「花旦」,要演花旦,还得要看你有没有那个天赋,否则想秀也秀不出来。人生的旅途过程中,你一定要去承担;就一个行者来说,这个娑婆世界是最伟大的地方。那些要学权、小二乘的行者我们不论,但是要学一佛乘的行者,一定是在娑婆世界成就的,只有在娑婆世界才会有那么多的压力、挫折、障碍;只有在娑婆世界才会得癌症,极乐世界里哪来的癌症?有没有?只有在娑婆世界才会有经济不景气,才会有人欺负你、毁谤你、糟蹋你、瞧不起你,到了极乐世界就没有这些了。所以我们要珍惜娑婆世界里才有的这些挫折,因为这样的境遇才能真正的修行,离开这边,你要怎么修嘛。所以要想当生成就,只有到娑婆世界来学习一佛乘,娑婆的殊胜在这里,你要能够领纳这一点,当下就是极乐,这里就是常寂光土,就是一真法界;不能领纳的,「明天起来,最好不要再让我看到他……」,那你就天天不好过了,这样怎么有可能成就? 娑婆世界是修行人的宝地,我们是要在这里成就的,所以娑婆世界也叫作「凡圣同居土」,可以体会的人,这里就是殊胜宝地;不能体会的,这里就是凡夫地了。所以我们把这里叫作普光明殿,各位懂得进入这个门来,那是往昔生中不只「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下善根,而是已经在「无量百千万亿佛所」种下了不可说的善根福德,今天才能有这个因缘。不要看我只是这样的随便说二句,不一样,这是真实的。 一位行者在心灵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誓必严守佛戒,坚持佛制,不要随随便便轻易毁戒或弃之不顾。大家想要在这场跟黑白无常的竞赛中赢得胜利,就一定要严守佛戒。修行人不可以赌博,假如要赌就赌这一场,这个叫作真正的豪赌,没有比拿生死来作赌注更大的了,要有这种豪情壮志才叫做英雄豪杰,真正的大丈夫行为就从这里看。 初学禅定第一个要学的就是定功,这三个月我们会教你证初禅定的方法,再往上就不讲了,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四禅八定、九次第定,而是在出离三界。初禅定以后就要自己来了,但是要怎么获得初禅定你要自己弄清楚;因此,假如没有佛戒,光有定功,那就不能叫作「十力」弟子,「十力」就是十种殊胜智力。作为一个佛子,佛戒一定要持,这就好像要盖一座图书馆,你一定要按照图书馆的蓝图来施工,不要盖到后来变成体育馆了;本来我们要修的是出三界的法,不要修到后来是「金光闪闪,穿墙透壁」,那些都跟出三界没有关系。各位应该要感觉到很庆幸,因为定义我们已经跟你讲得很清楚了。 现在既然成为佛弟子,进入佛门修学佛制的生命改造工程,哪有不依佛戒的道理?要知道,佛戒不是用来捆绑我们的,它是成就菩提的要件,是佛弟子一切行为的指南针、一切正确行为的指标,所以我们应该欣然领纳它才对。假如在佛门中学佛但不持戒,那么福报会很大,因为「佛事门中,福田第一」,但你出不了三界,因为不持戒,修的是外道法。佛门中做佛事,不要专捡便宜的做,这个学那个不学,「哎呀,我只要拿个九十八分就好,其他两分没关系」,告诉你,就差那二分,你就永远出不了三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这辈子要是没有持戒,纵使修有天大的成就,想要出离三界、成就十力的殊胜,还得再回到佛门来,在佛戒的基础上完成佛菩提的建设。禅宗的六祖和七祖,他们两位都曾是迦叶佛时代的佛弟子,其中一位当时老觉得佛法没味道,因为做这个不行,做那个也不行;就像打球,一打就被「哔——停」,动不动就被「哔」下来了,觉得很没意思。于是就跟他的师兄弟讲:「下辈子不再学佛啦,这个太麻烦了。」于是就跑到外道去修,这下子没有禁戒的限制,很快就修到可以腾云驾雾、翻云覆雨,他当然就很高兴,于是常住在外道群中。可是当他往前几世看,发现这辈子即使修得再好,成就还是跟前几辈子都一样,就好像他要施展特有的功力时,老是被「哔——又下来啦」一样;他在相上是没有被吹哨子啦,可是在因果律里,他始终出不了三界。在相上被吹哨子,是明显的犯了佛戒,警告你不要再犯了,否则又会继续轮回;现在走到外道里头,没人跟你吹哨子,可是基本上都是在三界内轮回;你要是能够持戒持得很自在,自然就会出三界,关键在这里。 到了释迦牟尼佛时,他就跟他的外道师父抱怨:「为什么我用天眼一看,这辈子再怎么修都跟上辈子一样?」师父跟他说:「你想要超生,只有去佛陀底下当十力弟子才有可能。」于是他在转世成为三宝弟子,就转到原来迦叶佛时代的那位师兄弟门下,成为六祖底下弟子,后来他也成就了,就是七祖。他是个很精进的人,所以能有这样的觉照功夫,要是那种不精进的,这下子「游」出去,就不知道几时能游得回来。因此,你还是乖乖地严持佛戒,在家众是持菩萨戒,出家众是三聚凈戒,戒律持的好,一切的心灵工程、所有的行法都容易成就。要好好地善持《楞严经》里面的「四种清净明诲」:断YIN、断杀、断偷、断妄;这四个是根本戒,酒戒是遮戒,所以不把它列为清净明晦。 不可以持恶戒,也不可以无戒,这才是菩提道上善修定学、慧学的人。像狗戒、火戒、鸡戒这些都是恶戒;有的人是终生不开口,禁语不是这种禁法;有的是终生不理发,那就出生到清朝去了;或是终生不剪指甲,指甲断了,说是犯戒,这种叫作莫名其妙戒。外道戒什么奇奇怪怪的都有,佛戒不会有这种无厘头的戒。所以要修定、学慧之前要先持戒。戒的部份就简单讲到这里,个别的部份就不谈了。 调和 接着来看「调和」,它分为外调和内调二部份:外调就是调饮食、睡眠、起居生活、心念、习气等等;内调是指调身、调息、调心。 我们先来谈外调的部份。外调还可以分为二个部份来谈,第一个是「日常生活的调理」,第二是「临坐前的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的调理 日常生活习惯的调理,像素食、寡欲、尽责、承担、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酸辣刺激的食物;生活的起居也要正常,睡无定时或是没有节制等都是禁忌。假如生活不正常,喜欢暴饮暴食、通宵打牌,或是常思YIN欲、暴力倾向等不正思惟的种种心念,这些都是属于「不堪成器」的范围,纵经尘劫精进行道,那就好像煮沙欲成佳肴,无有是处! 日常生活中的承担也很重要,不可以学佛以后,饭不煮、孩子也不顾了,因为忙着要去听经、上课。哪有这种爸爸妈妈?该尽的责任还是要做好,这个叫作尽责承担。道场里面的工作也一样,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常住或行政人员都一样,工作要做好,但也要听经闻法,这些通通要自己想办法去圆满。我们常讲「在佛门中做事福报很大」,因为你把事情搞砸了,是三宝在替你负责的咧。讲到饮食,顺道提一下吃素的问题,素食就是吃「素」,可是很多人不是真的吃素,而是「吃花菜」,怎么说?素菜餐厅满满一桌二万块,素火腿、素肉、素鱼、素香肠通通都有,这哪是吃「素」?吃素火腿就不能叫作吃素了,那只差没吃肉,没跟那些动物结恶缘而已,基本上还是犯贪戒,还是贪心,那没有功德。饮食上太酸、太辣、太刺激或太油腻的都不好,只要有「太」字在上面都不好,这个都要自己去留意、调整。有些人断食七天,可是断食结束以后,又暴饮暴食,这些都是不正常的饮食,这种怎么修也没有用,修到后来都变「怪胎」。所以生活起居、饮食要正常,睡眠要节制,要修禅定才有可能。不要认真起来三天可以不睡,一放下来又睡个三天三夜,这种都不行。有些人工作比较特殊,那要怎么调呢?它有一个标准,就是要使你的心性能够稳定,呼吸能够正常,这样才有可能进行禅修。 今天既然大家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开始修行,就应该要常思「相具足、念具足」,不要有邪思、邪行、邪虑,不然就枉费接受这一番殊胜因缘的法筵。现在有些人常常把学佛、参禅打坐当做是谈话的资粮,那种都不是真实修,这些都要弄清楚。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