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宋智明:垟山禅语录 维摩诘参玄录(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宋智明:垟山禅语录 维摩诘参玄录(上)

 

  寂寂详山,飘飘云点,从容无为,闲静安乐。讲罢《维摩诘经》,只得无言之妙,仿佛青山自青,流水常流。于是欲以无得之心,参妙智于无智,现方便于无方,不知言端意端还合于道乎?

  一

  维摩诘”净名也”,唯有净除一切名言概念,方离心意识分别之执着,方得契入无念、无想、无住的境界。

  “净名”者,不可思议也,思想之所不到,议论难以分晓,离于对待,绝诸分别。于此净除名言概念者,始得佛法妙旨也。

  二

  佛国在于心中,极乐在于心中,天堂与地狱亦在心中也。心净则佛土净,心染则五浊现,心 性之体不二,唯心之相有异,于是真妄攸分,其中了悟妙旨,体道证真全在当人善用之。

  三

  因佛国在于心中,故因地中广行六度万行之德而开显性具之量。于是以德摄众,因众取国,因庄严之德用而行化,因行化而成就,因成就而示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由此而观,佛国者,唯在行人心中的悲智愿行之性德耳!

  四

  以经中请菩萨之德而为己德,其德乃大,又以其妙行为己所行,其行斯圆。从理而言,佛性平等;就事而论,初心学人应有向道之心,向菩萨学习,树立高远之目标,努力精进,不断开发性德而广利众生。

  五

  维摩胜会之缘,缘会殊胜之德,行达菩萨弘扬事业者,必知胜缘之难,其中无量劫来所集福德、善根、因缘,方能臻此。珍惜此缘,珍惜此刻,佛光常照,大士恒被,心中无尘,一念孤明,切入法会,全体相见,谁是释迦?谁是维摩?又其大众在于何方?

  六

  宝积等所供七宝盖,由佛力合一,又于中显诸境界。其中妙旨即万法归一,一显万法。就智慧言,应悟万有原来一体,此体就在当下无分别之灵知;就行持言,六根摄于一念,即念化为无住,以无住之妙而应用一切处。

  行人如能恰入无差别、无内外、无高下、无染净、无增减、无生佛等的对待见,则当下回归,脱体空明,因此一切行、住、坐、卧、语言、做作等,皆一体之妙用,可以极乐天涯矣!

  七

  赞佛即是赞德,知佛德亦即明己德,自他原无二,内外何处分界?若于宝积赞偈中,明达修证佛德之理,则于无得心中,自有所得——无得之妙得。

  源源流出智悲光,

  不空不有明体显。

  广行善事不为累,

  毕竟圆成妙德身。

  八

  众生之类是菩萨净土,若无众生何有净土?若有众生何净其土?因有所化,故有愿取,若化已化尽,归于无化妙境,则本来净土,更无必再净其土。

  九

  心未调伏,故众生未空,若已伏归本来,则净土自显。入佛国之智慧,起菩萨之德根,无非称性起照,观察来机,开示方便,引导前行,悟修并举而归正道。

  十

  因众生乃自心之众生,扫荡其执,开显其德,方便引导,皆自心之所饶益,自然之所流布也。

  十一

  直心则不馅,深心则德深,大乘心则行大。此菩萨始入净土之正行。

  由此展开六度、四无量心、四摄法、方便、三十七道品、回向心、说除八难、守戒不讥、十善等,皆是菩萨之净行净业也。

  十二

  行因与果证不二,不二故中道恒真;净土之报与当下德心不异,不异故妙道常存,故随其层层深入,则自性本有之功德,逐渐而开发,直至圆满佛果。

  十三

  佛显净土之相,即相上庄严而令人当下直见净土之性。故见者自见,示亦无示,众生若于见见之时,见无可见,则圆同太虚,更无异念可生矣!

  十四

  细参方便品中维摩诘之德,正是深位菩萨殊胜妙用,亦是吾等初心向道的标的。由果导因,知因达果,可得如下道理;

  供养无量诸佛——其福宏深广大也。

  深植善本——积法性妙着,根叶必茂。

  得无生忍——穷生死结,无生可生。

  辨才无碍——善观机用,妙言悦众。

  游戏神通——知如幻而游化,达无住而通物。

  逮诸总持——法归心源,心圆法海。

  获无所畏——本无身心,究竟无求。

  降魔劳怨——心空无对,降无所降。

  入深法门——法性大海,穷尽源底。

  善于智度——培击尔智,即智无智。

  通达方便——随处指引,就路还家。

  大愿成就——行愿相续,终至愿满。

  明了众生心之所趣——他心明照,丝毫无差。

  分别诸根利钝——平等一照,了然心目。

  久于佛道,心己纯淑——如玩家珍,得心应手。

  决定大乘——圆一切法,会如是道。

  诸有所作,能善思量——后得妙智,应时而作。

  住佛威仪——三身妙境,五智圆现。

  心如大海——净妙常空,遍含万物。。

  如是维摩请以其无德之德,受诸佛之咨嗟,弟子、释梵、世王之敬仰。欲以无度的大船,度于无可度的众生,故以善巧方便住于印度毗耶离城——。

  十五

  维摩诘又以何等方便度人耶?细参以下各条即可悟知:

  1、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在往劫中以无数财物布施,方得资财无量之报,又以往昔之习因,得以资财摄受贫民之习果,于是福报广大以至于无量,成就自然感财摄化之妙果!

  2、奉持禁戒,摄诸毁禁——禁戒其身则身正,见者必敬而仪之;禁戒其语则如实雅达,闻之者必亲切慰藉,开晓心智;禁戒其意则妄念不动,心通无碍,明彻无余,相应之者,必得清净感通,心光迸发。

  3、以忍调行,摄诸恚怒——身忍诸触则自安;心忍诸动而心闲;性入无生则体净;自调于道行则能摄众生之种种嗔恚愤怒,见之者清凉矣!

  4、以大精进,摄诸懈怠——精一之行,日夜相继,成办事业,唯勇猛进。故懈怠者见之,听无不鼓舞精神,随之向前矣。

  5、一心禅寂,摄诸乱意——理事融即,动静一如,禅心孤寂,恒处三昧正定之中,一切散乱众生见之,无不舍乱意而归正定,凝然虑尽,虚豁不动也。

  6、以决定慧,慑诸无智——无论世出世法,皆能决其是非正邪,均能定其左右曲直。就体性而决定指示无谬;就境相则决定因果差异而朗照无偏;就作用则即道非道、圣非圣,均能决定随顺不二,妙机方便。故能摄受一切世出世间无智之人,而顿渐悟入,皆得决定相应之慧。

  7、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沙门奉律已为难行,而白衣居家能奉出家之律行,更为难行。难行能行,此菩萨之行也。故白衣菩萨亦可称之为僧宝,其义在此也。

  8、虽处居家,不着三界——虽然处于世间之“居家”,却不居一尘,既不著于五欲,又不着于色相禅光,更不着于空定,于是不著空定则觉慧慈摄随机而呈露;不著色界则妙相庄严而当体空寂;不著欲界则出入世俗一切境界而了无尘累,一丝不挂,超然自在。

  9、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示现有妻有子,是为居士之身份张本,为世人的缘起之伦理纲维,俗谛妙显,分明不爽。而于此一场游戏、一番表现的同时,却于身心常修清净无着梵行,以其梵行也,不在深山伽蓝中,不在僧园净戒里,而恰在红尘妻子围绕之间,如此之梵行,不可不谓是梵行与俗染不二的中道真实体现。入佛入魔,污泥中莲花,叹为希有难得!

  10、现有眷属,常乐远离——示现有美眷亲属,热闹排均之趣,有灯红酒绿。世俗往来之情,而于妙明真心,却不沾不染,无心无境,故法性常乐之中,而为远离无着的道行。

  11、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宝饰者,世间法中之富贵庄严也;相好者,道人修因之感报也。虽服世间的宝饰,为降世人慕荣华的习气之病,使其祈服于大富门庭;以相好庄严其身,乃德行之尊贵,自然以道摄众,龙天钦敬。

  12、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一日三餐,易令人贪口福,恣情意,而禅旨不以食为味,专以禅悦为味,而此禅悦非外道之“爱禅”,却是道性三昧之无味之真味。

  13、若至博奕戏,辄以度人——举博奕之戏而赅一切人间游戏赌博之场合,皆能随缘切入,操作自如。于此同时,正以种种方便善巧,度此游戏之人。一者真游戏,一者假游戏。一者情执智迷,一者慈摄智化。一者戏中执戏;一者即戏无戏。佛道者,岂不在非道之处那?

  14、受诸异道,不毁正信——初心学人应专学佛法,不近异道。唯彻悟之人,心量广大,见地明达,能受一切异道邪说而不动于心,而能善巧分别,而能借其说而破其执。故能不毁于正信,此中正之妙信,妙在一切处见道,一切处信入佛法也!

  15、虽明世典,常乐佛法——不明世典则不能与世间学者相接,无法以世俗学说阐释佛法,更不能令世间学者敬而从之。故菩萨欲行道于世间,必须明达世典,方能遵导佛智,常乐佛法则不沉缅于世典之中,能于世典中悟明佛法。所谓常者,一切法中显佛法,所谓乐者,于一切说中于乐说佛法,以有佛法真智现前。故即法无法、无处非佛法矣!

  16、一切见敬,归供养中最——菩萨修至无人无我,非自非他,性中虔敬之常德现前,自然显为见一切众生乃至草木而敬之,以此敬非情感所系,乃称性流露也。故一切见敬者,即法性全体之德心,离是非相待之错见,亦即法之供养,故为供养中最极的供养。

  17、执持正法,摄诸长幼——执而不失,持而不忘,正法即心之全体,心显即心之理,随众生之因缘,方便利乐,故而摄受一切若长若幼之辈。心念离着之人,必能清明持法,随方应用,语出不凡,法施入妙。故能见之者得益,行之者相应也。

  18、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菩萨不妨做世间经营事业,以其大福必能获世俗之大利,却视富贵如粪土,施金钱似弃履,故不以为喜悦。无喜悦世利之情,又能行世事业,足见妙行清洁,善巧入世也!

  19。游诸四衡,饶益众生——在在处处游化,在在处处饶益,见其身、闻其声、悟其意,无不令众生消顿烦恼业障,鼓荡向上之精神。指归人生之大道,解决生存之疑难,辩释哲理之困惑。故无作妙智,方便无尽也。

  20、入治政法,救护一切——以高瞻远嘱的智慧,入于国家治理的政法,出谋划策,妙计转势,故能令帝王大臣言听计从,合理安排,使国家昌盛,人民幸福,所以救护一切众生乃至人文景观等事物也。

  21、入讲论处,导以大乘——印度古有讲演、辩论之风习,维摩入此,往往导以大乘。大乘者心之妙乘,因乘如实道,上证佛智,下化众生,其大无外,其法无穷,故一切法皆消融合归大乘一乘之法也。

  22、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做教育家,讲人生学,启迪智慧,妙譬胜言,引诱学子开解正量。

  23、入诸YIN舍,示欲之过——菩萨己断欲念,身心清静,虽入YIN女之村舍,不仅不被女色YIN姿所染污,且能以种种示现方便令其明悟YIN欲之过失,而洁身心入清凉地也。

  24、入诸酒肆,能立其志——菩萨能入家荤肆之中,其心不昏,其语不乱,其身不摇,其明了立志,不因之而移易,故能立其志而宏毅精明,忻伏酒徒令归正信。达身心两空而显,不空者,能妙入一切污染境中而自在行化。

  十六

  由于维摩诺有如是真实妙行,故在一切众中称尊也!所以吾等之所以未能化及域内、随处利生者,岂非自心未空、慈悲未普、智慧未圆、方便未具、道力未成者哉!

  十七

  维摩居士示疾,以众生执身畏疾之心态,昭示以疾除疾之妙智。因以其尊贵威信,故导演出一场场问疾之游戏。

  十八

  因疾而劝说观身,由观身而悟知无常、无强、无力、无坚之速朽之法,故不可信此身而执此疾,种种譬喻法说,可入文随观,深明凡夫身之虚妄,不可依估。由是反证佛身之真常、大我、本净、妙乐,应生欣慕而修之证之。

  法身之体,由修证而开报身,故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乃至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更由如来身之真实妙德,永无众恼,常住妙境。故劝令众生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者,当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破凡执,欣佛身,其真正目的,在于开发众生心中的殊胜菩提心,若无菩提道心,一切修为,皆属外道。故学佛者不可暂忘此如意宝之心也!

  十九

  维摩以念感佛,佛遣众弟子去问疾。其中弟子自述与维摩居士交锋相对的情境,正是妙机妙悟的时节,唯有大手眼宗师,方能演绎出如此殊胜的辩智与方便。

  二十

  舍利弗宴坐树下,以坐为座,以身为依,以心为用,以禅为乐,以境为治。于是坐中生灭心行不止,能所对立宛然,动静分明不一,因此妙智击破其死坐、空坐之弊——不必是坐为宴尘也!

  夫宴坐者:

  1、不于三界现身意——不受三界之身意,超然物外。

  2、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常住无念之灭尽定,而又能示现威仪。

  3、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道法即凡夫事,不二平等。

  4、心不住内亦不住外——无内外之心,则妙性天然。

  5、于诸见不动而修三十七道品——不以知见而修道品。

  6、不断烦恼而入涅渠——悟本来身心受彼烦恼,无可断烦恼之际,即是入涅槃。

  如此宴坐,非身坐、非意坐,虽则无念,不妨示现威仪,全体道法显在凡夫事中,心无所住,而来去自由,无丝毫的知见,而能勤修一切道品,以其经验,示导众生。不断烦恼,则本来涅槃,即是自性清净之禅。

  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二十一

  目连对白衣居士说法,依相说、依事议、依谛明、依义分,皆依人我立,不离对待见,故不能使人顿悟自心本具之法。

  维摩居士则直接指陈本性之法——

  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此法本无众生之垢,何来众生?

  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本无我之执垢,何来我相?

  法无寿命,离生死故——本无生死业,何来寿命相?

  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本无相续之心,何来人相?

  法常寂灭,灭诸相故——了一切相空之际,即见此法常住寂灭之中。

  法离于相,无所缘故——即缘无缘,无有心外之境,故如此法本离于相待之因缘。

  法无名字,言语断故——言语无以形容此法,故知此法本无名字。

  法无有说,离觉观故——凡有言说,不离觉察外境,观相而随,而此法觉无所觉,观无所观,当体寂净,故无有说。

  试参此意,在未开口时会取。

  法无形相,如虚空故——此法无形无相,乃是无面目之面目,犹如虚空,本无一物。

  法无戏论,毕竟空故——世人戏戏于法,皆是虚妄。起心动念所致,而此法毕竟空故,本无戏论之辩。

  法无我所,离我所故——法既无我,岂有我之所有?

  法无分别,离诸识故——诸识若空,即显此法,正显之时,绝无丝毫分别之心。

  法无有比,无相待故——比量心起,全体迷情,而此法本来无相待,故唯现量所显。

  法不属因,不在缘故——因缘相生,法既不属于因,非某种因素所造,亦即不在任何缘中。

  法同法性,入诸法故——此法本同一切万物之性,因一切法中即此法所现也。

  法随于如,无所随故——如即法之本质,故此法随如的本质而显妙能,虽随而无所随也。

  法住实际,诸边不动故——实际者,中道实相也,因此法恒住实际,故于一切边邪而不动,亦即边邪皆中道。皆法也。

  法无动摇,不依六尘故——尘以摇动为义,法体如如,本不依六尘而动荡。

  法无去来,常不住故——法不住来去相,法不随彼此立,故物有来去之运动,而此法无来去之痕迹。

  法顺空,随无相,应无作——法顺空,故因空而入法性,随无相扫其空执,故无相可得,如是灵妙朗照,应一切缘而无作。

  法离好丑,法无增损,法无生灭,法无所归——此法的体质如何?既非好丑见之,亦无增损变之,生灭则大动于法,欲求所归,则无所归。此法不可思议明矣!

  法过眼耳鼻舌身心——非六根之能见。

  法无高下——高下不能相倾。

  法常住不动——无始无终,从未变动过。

  法离一切观行——观行者妄心修因,欲折烦恼境而显菩提智,而此法本来清净空明,本来无碍妙显,本来具足一切,故离一切观行。若无法者再起观行,则失法性之德又入迷矣!

  如是之法岂可说乎?岂可闻乎?明见此法者,方可称性而起,明照众机,了达无碍,以其方便——“以大悲心,读于大乘,念报佛恩,不断三宝”,然后应缘说法,如此说法,即无说之真说,无法之妙法也!

  二十二

  大迦叶贫里行乞,使贫者来世得福报也,而不施福于富者,此即有扶择心,故维摩谓之慈悲心不普也。

  当行人心行平等时,内无分别扶择之心,外则随缘次第而行,是何等轻松自在平等之行。

  当行人悟入实相,正乞食际,食亦实相,实相非食非不食,故行乞者即实相之事用也。

  当行人为破除和合相之执着,故应取揣食——以手破其食物而见和合虚妄也。

  当行人以无所受之三昧正受——涅槃正境,而不妨受彼众生之食。

  当行人对色与盲、闻与响、香与风均能一一平等,食味无别,受触无着,知法如幻,自他无性,不然不灭,则悟得食中道妙,即食而无碍矣!

  维摩更进言道:”迦叶!若能不舍八邪,入八解脱(——正邪不二),以邪相入正法(——诠此不二),以一食施一切(普慈悲之心),供养诸佛及众贤圣(敬心依旧),然后可食!”如是食者,非有烦恼,可得而知,非离烦恼,须参个中妙旨。烦恼者,众生界中的假妄也,菩萨虽得清净法性,无生无灭,而在众生界中,不妨入烦恼尘劳中,化度众生,而于自心无挂无碍。

  非入定意——因本来常定故,非起定意——本无可出故。

  非住世间——世间即法性,法性全体无迹,何可住那?非住涅槃——涅槃净德,一丝不挂,何能住哉!

  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无分别之福,其福超大小之限量,不为益、不为损——有益者喜,损己者忧,喜忧存心,我执难消也。

  是为正入佛道,不依声闻——正入佛道,何其妙也。故声闻入不见缘起妙用,难有此行乞之智慧也!

  如是念为不空食:一者必成佛道,二者平等无着,三者能知机缘,四者妙应无差,五者方便无量也。

------------------------------------------------------------------------------------------------------

更多宋智明居士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宋智明:垟山禅语录 维摩诘参玄录(下)

宋智明:垟山禅语录 悟后修养录

宋智明:垟山禅语录 垟山印证录

宋智明:垟山禅语录 答修行疑难

宋智明:香风谷禅语 序

 

后五篇文章

宋智明:垟山禅语录 垟山禅话

宋智明:垟山禅语录 为《指月录》指月

宋智明:垟山禅语录 就路还家录

宋智明:垟山禅语录 大日西落的畅想——温洲熬江大日寺法

宋智明:垟山禅语录 佛门研究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