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吴言生:经典禅诗 第六章 法眼宗禅诗 二、一切现成 |
 
吴言生:经典禅诗 第六章 法眼宗禅诗 二、一切现成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经典禅诗》,2002年11月初版 第133—135页 二、一切现成 文益悟道机缘中,知性的努力臻于极限,山穷水尽之际,蓦地透露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绝好消息,这时桂琛才告诉他:若论佛法,一切现成。“一切现成”成了法眼宗宗风显明的特色。吕谏先生说,“从他(法眼文益)的门庭设施来看,(其宗风)可以说是‘一切现成’,也就是说,理事圆融并非人为安排,而本来就是如此,所以他们的宗眼就是‘现成’。”〔《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二四五页。〕 与“一切现成”相联系的禅学感悟是“本来现成”,它是“一切现成”的基础。在禅宗史上,较早地提出本来现成观点的是神照本如。他所作的开悟诗说:“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佛性本来现成,只需顿悟而不可思量计较。“一切现成”侧重真如本体的遍在性,“本来现成”侧重禅悟主体佛性的原本自足。“本来现成”注重向真如理体的回归,回归本来;“一切现成”更注重对目前“一切”的感悟,注重当下。“佛法现成,一切具足。岂不见道圆同太虚,无欠无余。”正是在“本来现成”的基础上,形成了法眼宗“一切现成”的宗风。“一切现成”的宗风,使得法眼宗禅诗具备了日用是道即凡即圣的美感特质。 “一切现成”的宗风注重当下性,侧重于证悟当下即在的生命情境。法眼宗所要证悟的禅理是一种当下即在的东西,因而法眼宗的禅师们在教禅学禅、接引参禅者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把参禅者的注意力随时随地引向现在和这里,指示他们时刻关注这当下即在的东西。法眼宗继承僧肇“触事而真”思想,指出一切皆是道,在日常生活之外,并不存在着另外的真理。文益指出,一切皆是道,在日常生活之外,并没有什么与道相合的东西。法眼阻雪时,曾与同行的人研讨过《涅槃无名论》。僧肇主张,不离开现世界的烦恼,而证得菩提涅槃;不离开浊世,而进入佛国。发生这种转折的关键在于能否妙悟。而能否妙悟的关键,又在于能否“即真”,在现实世界的平凡事物上,感受到永恒的真理。能够“即真”,就能将有无、物我打成一片,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观照者即可摆脱情尘欲累,使六合万有尽入心境,使玄妙的根性脱离旷劫的无明习气,在动荡迁转的现象界中保持心灵的宁静。处有不有,不被有所拘束;居无不无,不被无所沉溺。从而超出动静、有无,获得心灵的自在圆满。长庆慧棱曾作悟解颂(《传灯》卷十八《慧棱》): 万象丛中独露身,唯人自肯乃方亲。 昔时谬向途中觅,今日看如火里冰。 此偈后来成为法眼宗禅人参究的常用话头。人世间的一切万法有善有恶,而禅者善知诸法的善恶净染种种差别性,不起分别心,不褒美善法,也不扬弃恶法,将一切对待差别都蠲除荡涤,这时便湛湛然仿佛独自露身于万象之中。文益还指出,六根所接触者皆为真理,只要不生分别,随缘而行,则一切都是道。因此,“如何是禅?三界绵绵,如何是道?十方浩浩”。在现实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参悟禅道。僧问晓荣如何是日用事,禅师作诗以答(《晓荣》): 一念周沙界,日用万般通。 湛然常寂灭,常展自家风。 在日用之中,条条大道都通向了悟之途,禅者以般若无知的观照,保持着湛然宁静。于是,在“愁杀人”的日用中,有快乐的“无忧佛”,在“生死”的苦海中,有“涅槃”的智光。法眼宗运用僧肇“江河竞注,日月旋流”的般若直观来回答什么是“不迁义”,将“暑往寒来”、“春夏秋冬”作为不迁义,将“飞飞扬扬”作为不动尊,表达了在动荡迁变的现实生活中保持心性澄湛宁静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