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成佛之道(白话版 宏正法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成佛之道(白话版 宏正法师)

 

  成佛之道(白话版) (白话版) 作者:宏正法师

  第一章皈敬三宝章

  大海之宽广,于一般人来说,是无边无际的,而众生以世间所有法为实“有”,故有“有”执,沉溺于“有”中,不得出离,犹如众生掉入大海中,不能见到海之边际,不得解脱。世间之忧苦,不可计数,无处不在。众生在此生死之苦海中,轮转不休,所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永不停歇,那何处才是让众生能够解脱生死轮回之大苦海之依怙呢?或许有人以为钱财宝物是我等众生所依怙,然而我们所见太多人虽家有万贯,而一朝之间毁于五家(所谓水、火、刀兵盗贼等劫难),又虽有万贯家财,但却不能逃离生死。又或有人以为崇高之地位能主宰一切,然君不见多少位高权重之人,成为阶下之囚。即使没有成为阶下之囚,可终究有一天会下台的。

  这个世间合合分分、分分合合的事情无所不在,有合的时候就注定有分离,有生就肯定有死。犹如一个国家一样,虽然治理的很好,可有一天还是会乱。器世间虽然有很多伟大的建筑成就,但有一天还是会毁坏的,这也是所谓成、住、坏、空。从以上寻求的世间种种所谓之“乐”,没有发现一样是恒久的,即没有一样是可以能作为众生永久依怙的,因为所有的一切是无常的,既是无常的,则不能为依怙。

  世间也有人以鬼神为皈依,亦或皈依天,但是鬼神性凶好杀,若归依之,一旦有所违犯,即遭不幸。欲界之天人沉溺五欲之乐,待天人之福报享尽之后,亦会堕入恶道中,故亦不能作为究竟皈依之处。大梵天虽超胜于鬼神、欲天,但其以慢心住于禅定,以其有慢心故,终会堕落,而不能证入究竟涅槃,故亦不能作为我等众生之究竟皈依处。

  有智慧之众生,为了了生脱死,永离轮回之苦,故而处处寻求究竟皈依处,向十方处去寻找,而遍寻不得。最后终于发现,只有三宝才是最吉祥的,使可以作为我等众生之究竟归依处,可以使我们脱离轮回之苦,而得究竟解脱之乐。

  那为什么说三宝是众生最吉祥之究竟皈依处呢?

  首先,皈依佛,佛乃是证悟宇宙人生真理的大觉悟者,与我们凡夫不同。凡夫以四大五蕴为色身,以世间种种饮食来维持生命。而伟大的佛陀却是以正法为身,以清净智慧为生命,所谓正法者即佛陀所悟之宇宙人生之实相。而悟此实相之智慧,犹如秋天的明月一样,朗照天空及大地,使众生能在黑夜中洞见这世间所有的一切。

  佛既然是洞见宇宙人生的大智慧之觉悟者,我们就应当以崇高的礼节来礼拜他,即以我们尊贵的头去触碰佛的两足,以表示我们对佛陀的归依敬仰。而佛有无量数,所谓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但是在十方三世诸佛中,有一尊佛与此娑婆众生有缘,悲怜我等处于五浊恶世中的众生,而乘大悲之愿来此苦难世间,宣说正法,渡化我等怜悯众生,这就是我们佛大的本师释迦牟尼佛。

  而佛之所以称之为佛,是因为佛具备大圆满智慧,即能了知宇宙万事万物之总相及差别相之智。而佛不仅具备大智,亦具备大悲,但佛之悲心,不同于凡夫,二乘之有限悲心,佛之悲心是无限的。并且已经断除烦恼障、所知障等,而且无有任何习气,已经具备断德、证德、智德等三德。虽然佛已洞见宇宙万法之总相-----空相,但因为众生根基不同,佛以种种方便善巧来示现世间万法之缘起差别相,以利众生由缘起之差别相而悟入总相----空相。

  佛在种种开示中,以丘井喻(丘井喻:在古印度,有一囚犯从监狱逃出,国王即令手下放出大象,去追他并踩死他以作惩罚。此逃犯东躲西藏,逃避大象的追逐。突然在沙漠之中,不小心掉进一个枯井之中,在往下坠落的时候,突然抓住了一根藤条,而悬在空中。此时往上看,醉象已经追到,而且还有四条蛇在井边巡游;往下看,一条大蛇正张着大嘴等他掉下来。他是上又上不得,下又下不去。而此时,又有一黑一白两只老鼠,开始在啮啃逃犯抓住的藤条。此时,他内心恐惧的不得了,只能张着口大喘气。正当他张着口大喘气之时,突然从上面滴下蜂蜜掉进他张着的口之中。逃犯尝到了蜂蜜的甜味,高兴的不得了,即刻享受起来,全然忘记他还处在危险的境界之中。此中,象即喻无常;逃犯即我们苦难众生;枯井即代表生死之深渊,藤条即喻众生之命根;井下毒蛇代表死亡的逼迫;井边四蛇代表四大;黑白二鼠即代表日夜之时间;蜂蜜即是五欲之乐,此喻即代表我们众生时刻在无常之中,受着生死的逼迫,但因为五欲的牵缠,而忘记我们危险之处境。)、空聚落(空聚落喻:有人冒犯了国王,国王即命此人手持一个装有四条蛇的盒子,此人若一不小心,四蛇即可能从盒子中跑出来咬死他。有智者告知了此人,他放下盒子就跑。

  有五个看守他的牢头,即手持钢刀追杀过来。此人跑到了一个空的村庄之中,正想歇息;智者又告诉他说村中有强盗会杀人夺财。他于是奋不顾身又往前冲,可是前面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后有追兵,前有大河,怎么办?逃命要紧!他即用各种树枝做了一个筏,渡过河去。过河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他已经到了另一个国家了。此中,国王即喻魔王,四蛇即喻四大,众生四大不调即会生病。五个追兵即喻是五蕴;逃跑即喻寻求解脱生死之道,空聚即喻无常之六入;空聚之贼,即喻众生不解六入之无常,而生起对外境的种种执着;大河即喻生死之大河;智者,即是佛陀;筏即解脱之道(正法),到彼岸即喻得解脱了。)来做譬喻,因为众生不了解缘起性空之理,而执着实有我、实有法,不知一切皆缘起存在,我等众生在此苦难世间中,如处于丘井之中,生命随时有危险,但众生不知无常法将至,而沉溺其中。(此乃诸行无常),又众生不知无我,而执有我,不知我如聚落,入中寻求,乃无一人,故应了知此岸无常,(涅槃寂静之乐),故应舍弃此岸,而追求无有生老病死之彼岸之涅槃寂静之乐。故应礼赞佛之正法,因为此正法能使众生远离贪欲,不堕三涂之五浊恶世。何谓正法?正法实是妙不可言,非吾等凡夫、二乘所能思议。

  但此正法是善法,以导人向善而远离恶法;此正法是净,以导人离染法故。故众生若能依此正法为皈依,其必定能常住于安乐之中。而此正法(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过去诸佛依之修行之法,所以我等众生若能依此正法而修行,必定能证入不生不灭之涅槃。佛即依此正法来摄化僧宝。何谓僧宝?僧是以和合、乐法、清净为根本,即所谓具备事和同证与理合之六和合(利和同均、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故而应当礼敬僧宝。以和合为僧,故僧为众中之所尊。我等众生应当尊敬僧宝,不要苛责僧宝,而且不能去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僧人,因为僧人都是随佛修行正法之人。

  在佛入灭之后,僧宝必具担当住持正法城之责任。何谓正法城?以城为喻,因城有防御之功能,不易为外敌入侵。故以正法为城,则不易为邪法入侵。然谁能住持正法,使正法流传下去?唯有僧宝。(现在有人皈依佛、法二宝,不皈依僧宝,实在有违佛旨。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众人见到僧人则知道有佛教,但众人见一居士,则不一定知有佛教也,以居士之相与世间众生相无差别矣。)为何要皈依三宝呢?以三宝具备真实之德,能远离有漏之烦恼而证入无漏之清净法。以佛乃具备大圆满之智慧,了解众生根基之不同,故随机渡化众人,而不离真俗二谛,所谓以真谛见一切法,依俗谛立一切法,依真而俗、由俗而真,真俗不二,故使佛法得以长存。

  以三宝具备之殊胜功德,故我等众生应当从自心中誓愿尽形寿皈依佛法僧三宝,以至诚心修种种供养,来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并且时刻不忘,三宝种种殊胜利益之功德。这种从自心皈依是最为尊贵、最为殊胜的,因为我们皈依三宝所得之快乐、所得之安隐,是不能由皈依三宝之外的皈依他法而得到。而所说的皈依,是必须以信和愿为体;而且不仅仅皈投三宝,更应心向于三宝,唯有依三宝方才能使我等众生得到济渡,而脱离六道生死轮回。

  若我等众生,不仅仅能自心皈依佛、法、僧三宝,更能皈依自性佛、皈依自性法、皈依自性僧(见六祖坛经),坛经中谈到佛为觉义、法为正义、僧为净义,故能皈依自性佛、法、僧三宝,则是皈依觉、正、净,以众生自性具备觉、正、净,若众生能够了解到这个道理,那众生也就了解到皈依的真实义了。

  第二章闻法趣入章

  在佛法中特别强调闻、思、修,由听闻佛法而后善加思惟再后如法修持。而闻、思、修中,闻法最为重要,因为只有听闻佛法才能趣入佛法,故今赞叹闻法之功德。

  我们众生由于听闻了佛法而能了解世间所有诸法,并能分别诸法之善恶,在听闻佛法了解善法、恶法之后,众生即能弃恶从善。由于众生听闻了正法,而能使众生了解到哪些是对修行有所帮助之正法,哪些是对修行毫无帮助,并且是毫无任何意义的不正确之见解。以众生听闻佛法后,能善加思惟生起正见,进而依法修持,而证得无上涅槃解脱。

  但是众生在听闻佛法时,应当要注意远离三种过失,如用器皿装水,若器皿是倒置的,则导致装不上水;或者器皿中已经有污秽有毒之脏物,导致水不洁净;又或者器皿上有裂缝,导致水慢慢漏尽。又如人在地上种植种子,结果不小心掉在砂石上,而导致种子不能发芽;或者种子种在杂草丛生的地方,而导致与染草混在一起,无法茁壮成长;又或者种子种得不够深,结果风一吹,而使种子不易生根发芽,即使生根发芽,也易被风所吹而致死。此处即是以水器暨种子来形容众生之心性。若众生不能专心听闻佛法,听而无听,即是俗话所讲“左耳进、右耳出”;又或者众生虽能听闻佛法,但心中已有不正确之见解。虽听闻正法,但不易为正法所感,反而易致正法与染污法混为一体,分不清哪是正法、哪是邪法了;又众生虽听闻正法,但心有散乱,不能牢记正法,而致渐渐忘失正法,所以我们众生在听闻正法之时,应当要注意避免这三种过失,即要心能专一、心无杂念、内心清静,而认真听闻正法、善加思惟、忆念不失。

  如何能做到呢?首先要作病想,以我等众生被无始以来的无明烦恼,而导致众生生有轮回生死之病,不得治愈。如何能脱离六道轮回生死之病呢?今听闻之正法,即是医治此病之良药,佛及佛弟子即是良医,故听闻正法时,要观想正法是医治我们众生生死轮回之良药,并进一步要观想,此所听闻之正法,是真正能疗治我们烦恼及生死轮回最好的药。只有这样,我们众生才能随所听闻之正法,并如佛所说而行。佛所说法就像一面镜子,众生在听闻佛之正法后,即能知道哪些是正见、哪些是不正见(邪见);哪些是善法、哪些是恶法,对于正见、善法应令之增长,而远离邪见、恶法。

  对于听闻佛法,并要趣入正法的人,应当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不仅已经体证到正法而具备戒、定、慧,而且有能力教导众生,因为善知识已经通达实相法,并有悲悯众生之心,而以种种方便善巧为众生说法,使众生能契入正法。

  既然是善知识,我们众生应当学习善知识的德,而不能去寻求善知识的过失,以”从其善”,非”从其恶”。对于教导我们正法的善知识(师长)要听随而顺从,不要有任何违背忤逆之心,为什么要这么讲呢?因为唯有佛是断烦恼及习气的,故佛是唯一没有过失的,而其余众生在成佛之前,都尚未断尽烦恼及习气,即使是阿罗汉,也只是断烦恼,而尚存习气。所以说我们是求正法,而非是求过失。我们众生因为从善知识听闻正法,而能证入无天上正等正觉,故不仅我们能成为满梵行之人,善知识亦是满梵行之人。因为从其听闻正法而成为满梵行之人,故我们作为从善知识学习的人,应当对善知识心存尊敬。

  可是我们众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听闻正法呢?首先要远离三涂,即远离地狱、饿鬼、畜牲之三道,以此三道充满苦难无佛法故;亦不能生长寿天,以众生在长寿天中享乐故,以乐故不知苦,而不能发心听闻正法。最好是生逢佛世,或有佛法的地方(此处中国,非指中国,应是指有佛或有佛法之国家),并且六根具足圆满,而且具备正知正见,不会遇逢邪见之知识。

  在六道生死轮回之中,众生生恶趣之中的要比生善趣(天、人二道)多得多;所以说在六道中,要生得人身是很难的事情。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要得人身呢?得天身不也是很好吗?当然,能生天是不错,可是对于一个学佛的人来说,在人道之中,有三事胜过天上,因为此三事使我们易修佛法、易成佛道。一是记忆力胜于天上,世人能忆念过去所作、所说之事,且能了了分明;二是梵行胜于天上,世人能清净持戒,断种种不清净之行为;三者,精勤勇猛胜于天上,世人能依法修持种种善行,而远离欲乐。为何说胜于天人呢?天人在天上为天乐所困,容易忘记生死轮回之苦,而人道却不然,因为众生在人道经历种种苦难,而易生厌离之心。故祖师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人身难得今已得,我们众生应当抓住此殊胜之因缘,而精进勤猛修持正法,并依法而行正行。不要白白浪费此大好人生,譬如有人有大好机缘进入一个藏有宝藏之山,但却不识宝藏,空手而归,浪废大好因缘。

  我们有情众生,有殊胜因缘得闻正法,并且要发心修持正法,但因众生根性不同,对佛法深浅、修持简易之不同,而有种种差别。一、人天乘,此为下等根性的众生,以增上生心而求生天道与人道,追求人天之福乐;二、声闻乘,此为中等根性之人,以出离心,而厌离三界,追求涅槃解脱之乐。(以中等根性之人,以追求涅槃为究竟,一旦证入涅槃即住于涅槃、享受涅槃之乐,不愿再到三界六道之中来渡化众生,因为他们讨厌三界。既得出离,不愿再入。)三、菩萨乘,此为上等根性的众生,则发菩萨心,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己任,以智慧心求佛道,以慈悲心渡化众生,有此智慧,则能得究竟涅槃之乐(即得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在此三种根性之人,下等根性之人,依人天乘法,亦能生起中等根性人所修之声闻缘觉法;而中等根性之人,依所修之声闻缘觉法,亦能生起上等根性众生所修的上乘法,即究竟解脱之法。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所谓”回小向大”吧。而从另外一方面讲,依上等法,亦可摄含中下之法。因为众生根性的不同,佛为随顺众生,而方便开示有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但所谓五乘或三乘都是佛为方便救接众生而开示,但这种种的方便,都是为了使众生趣入归向究竟的----唯一佛乘。从这里也就应该了解到,我们虽修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但不是为了追求人天、声闻、缘觉为目的的,而是以成佛究竟,这也就是祖师们所讲”求天不生天,愿生佛陀前”。或我们虽修菩萨乘(大乘法),但亦不舍弃中、下之法(即人、天、声闻、缘觉乘),而是圆满贯摄人天乘法及二乘法,而趣向于佛乘。而不要以为自己是大乘根性之人,而以为中、下乘之法为不究竟之法,去诽谤他。在了解了佛之种种方便说之后,中下之法亦为正法,千万不要以之为邪法而加以诽谤。

  第三章五乘共法章

  我等众生既然已经对佛法有了正确的信仰,并且皈依了正法,接下来则应当修习并建立对佛法正确的见解。并以正见为基础,去使用正确的方式,获得正当的资财,去维持生命的延续。众生在获得正信、正见、正命之后,在修行之道路上,则会获得殊胜之进步,而且不会碰到任何困难了。

  而佛所说之世间正见者,就是对人生的正确之观点,亦可称为正确的人生观。

  作为一个正信之佛弟子,应当时时观察自己的内心是清净的,还是不清净的;所做之事是利益他人,还是损害他人的,更要分别清楚什么是善行,什么是不善行(恶行)。

  众生有种种果报,而此种种果报必定由众生过去所造之种种业所引起的。我们不要以为业力微小而忽略,因为微小的业力也能转变成广而大的,故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像一粒小小的树种,在若干年后,也会长成参天大树。而这种种业,有的会成为引业,引业者即将来能作为牵引我们众生生入哪一趣的业力,也就是说我们下一生去做人、下地狱、或往生西方,即由引业作主。满业者,即我们众生进入下一生后,我们的相貌庄严与否,以及福报大否,都是由它决定,所以满业是我们众生之别业。举例来说,我们现在都是人类,故我们的引业是相同的,但我们虽同为人类,可是我们的性别、相貌、福报、智慧又各有差别,这就是满业来决定我们个人之状况。

  当然,因为众生心性不同,时机不同,故所造之业之中,有一种是定业,有一种是不定业。所谓定业者,即表示将来一定要受某种果报的,虽然忏悔,只能减轻业力,但不会使业力和果报消失。所谓不定业,即业力不定,将来所受果报也不定,若能勤加忏悔,也会使众生将来会重业轻报,轻业则可能无报。有一种说法,五逆之罪业为重业,为定业,虽忏悔亦不能减轻,余者为轻业,为不定业,以忏悔之功德能转变之。另有一种说法,五逆之罪业虽为重业,但若能至诚忏悔,亦能转变。但是不管能否以忏悔力或功德力来转变罪业,这些众业都不会消失或毁坏,有一些是会现世受报,有一些事会后世受报。唯一可以断除的办法,只有修持正法,证入菩提,解脱生死轮回,方能彻底使众业不起任何现行果报。

  在没有修证解脱之前,我们众生还是会跟随我们所造的有漏之善恶业,而常常在五趣(即人、天、地狱、傍生、饿鬼)中轮回不息。有一种是随重业而入五趣;或有一种是随众生之习性而入五趣;又有一种是随众生临终时之忆念而入五趣,以忆念善则入善趣,忆念恶则入恶趣。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帮助往生者助念,使其保持正念,并忆念过往之种种善行功德,以确保不堕恶趣而能往生净土。

  众生是以业力为因,加上种种缘,而能引发后有之生命,就好象火薪一样,薪虽烧尽了,但火已经传播到了另一支新薪之上了。

  凡夫于生死之中,被无明烦恼所束缚不得解脱,故在生死之中能轮转不休,而相续于生死中。唯有智慧的圣者,能以智慧断除无明烦恼,而解脱生死,不再轮转于五趣。所以说,愚痴的人,被烦恼所束缚,故于生死中不得解脱;有智慧的人,则能断除烦恼,而解脱生死。作为一个正信之佛教徒,应当相信此种规则,不要对智者得解脱,愚者被生死束缚,而有任何的疑惑。

  愚痴众生因为被无明烦恼所束缚,故于生死六道中流转不休,不管是身还是心都受到无量之苦所逼迫,而不得片刻解脱安宁。

  如众生轮转到地狱中,首先到八大地狱(等活、黑绳、众合、号叫、大号叫、炎热、极热、无间等八种地狱)受种种苦。等八大地狱中的苦受完了,又到八大地狱周边的近边地狱(有四,一名糖煨;二名屎粪;三名锋刃;四名无极河)之中继续受苦。此苦受完了,又到八寒地狱中去受苦报。最后,投生到孤独地狱中受苦。此诸地狱,虽名不同、苦报不同,但都是在无量苦中,最极苦的业报,是我们众生无法想象、无法忍受的。

  又若众生轮转到傍生趣中,而变成不同的畜类,互相之间残杀,并且弱肉强食,而且可能被人类所杀而食,或者被人类驯服驱使而无一点自在。

  又若众生轮转到饿鬼道中,则常常为饥饿口渴所困扰,即使得到了食物,也因为咽、口太小而不能食,又或者以种种污秽不净之物为食,故亦为种种痛苦所逼迫。这也就是我们寺院除每天供佛之外,要施食于种种有情。而且每年数次大法会以诵经、拜忏念佛之功德来为所有有情祈福,尤其是施设蒙山施食或瑜珈焰口,就是为饿鬼道中众生持咒施食并救脱他们脱离恶道。

  众生之所以堕入三恶趣中,则是由于众生以贪、嗔、痴三毒为根本,而造作种种不善行为,而感得三恶趣之果。

  众生若能轮转到人道之中,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人道之中,有苦有乐,而使人类有机会去修行脱离六道轮回之苦的法门。人类若修善法门,则能上升天道,或脱离六道,而证得无上菩提;若人类行持恶法、造恶业,则会下堕三恶趣中受种种苦。所以说,人道是众生上升或堕落的重要一环,就像电梯的开关枢纽,而能决定电梯的升降一样。依佛法讲,众生在六道之中轮回,都是依众生在人道中所造之业,而决定上升善趣或堕落恶趣。但是因为众生不了解佛法,总是将本是“以人为本”的轮回理念误解为“以鬼为本”的民间传说(即以为人死后,在鬼道中先受审罚,然后再发配到各趣去。)。

  众生若能持五戒行十善法,则能上升到天道。天道之中分为三界,所谓欲界天为初,色界天为次,三为无色界天。若能生到天道,则能有四个地方胜于余五道,所谓身体之殊胜,以相貌漂亮美丽、英俊,且不受一般疾病之折磨;二者寿命殊胜,以天人生命极长故;三者快乐之殊胜,以天中之快乐胜于余趣,非余趣所能比;四者禅定之殊胜,以天人之禅定,尤指色界天暨无色界天之禅定胜于余趣。

  综上所述,则知众生所经历的无量众苦,皆是由众生所造不善之恶业所感之果;而众生所享受的种种快乐,则是由众生过去所造善业而感之果。故而可见,众生之苦乐皆来自众生所造之业。一旦业没有,则众生则无苦乐之报了。所以我们众生应该不造恶业,让苦果消灭;可是为了能有快乐之生活,我们应积极去修持善法。如果我们在能够行持善法之时,却没有去行持善法并累积善业,一旦福报用完了,苦果来临的时候,我们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在前一章中曾经谈到,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人道胜于天道,所以说,为了能修持佛法(因为依人身入佛道易),应当求生于人道。或者我们虽修天人乘之法门,但不是为了生天享福,故而即使我们众生修行布施、持戒、修定之生人天的三福业,但目的不是为了生人生天,而最终目的是为了趣入佛道,生于佛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众生依什么得到快乐呢?众生是因为生活中的物质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快乐,可是众生以什么原因而能得到生活资具上的满足呢?这是众生过去行布施之善业,而感得之善果。所以佛为了度化众生,先赞叹布施功德所能得到的福报。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众生都喜欢生活快乐,不缺少任何生活所需;一是众生只有生活资具能够赖以维持生活,他们才能有精力去修持佛法。

  而布施之时,必需要具备舍心以及利益众生之心,而且要以悲心布施贫穷困苦之众生,以恭敬心供养父母、师长及三宝。众生在布施之时,会因为布施之心的不同,布施之对象的不同(即敬田、悲田之不同)以及所布施物品之不同,而有功德福报之殊胜和低劣的差别。所以布施要如法布施供养,千万要避免以下几种布施:一、随至施,即非主动布施,因为别人的要求才布施,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二、怖施,即所谓去财消灾之想法,因为怕失去生命更多的财产,所以忍痛割爱布施一点小财,而能避凶趋吉,或者看见东西已经快坏了,干脆做个好人,布施给他人了;三、报恩施,因为别人救助过自己,而以酬谢心去布施曾经帮助自己的人;四、求报施,希望自己的布施,能得到更大的回报;五、习先施,因为是祖上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自己并无布施之心,只是依古例而施行而已;六、希天施,因为是为了天神能欢喜而庇佑,或为了能升入天堂而行布施法;七、要名施,布施是为了能得到好的名声荣誉。

  布施之后,即是持戒了。持戒即止恶扬善,亦即能克服自己之私欲,而去利益众生。所以持戒能利益众生,我们即应当坚持行持清净之戒(即非行持邪戒)。那为什么要持戒呢?我们应当以自己之心量去揣度他人之心量,如我们不喜欢他人杀我,所以我们就不能去杀众生;我们不喜欢人用杖来打杀我们,故我们亦不能去用杖打杀众生;我们不喜欢别人偷窃我们的物品,故我们亦不能偷盗他人之物品;我们不希望别人与我们的丈夫或妻子邪YIN,那我们就不能去做第三者插足;我们不希望别人用妄语来诳骗我们,那我们就不能用妄语去欺骗他人;我们看到他人饮酒会作种种荒诞之事,败坏道德,故我们应当不饮酒。我们身为佛子,应当尽行寿来行持五戒(即不杀;不盗;不邪YIN;不妄语;以及不饮酒)。因为行持五戒,不仅仅得到世间最高的人天之福报,更会获得出世之福报。(因以持戒可引生定慧,而能出世。)若能加以行持八关斋戒,则更能随顺佛法而能出离此痛苦之世间了。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无贪,无瞋,无痴(无邪见)等十善法,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佛说此十善法,不仅仅是修习人天善法之所依,三乘之圣法也是依此十善法发心而有。

  修行之佛弟子,对世间种种之欲乐不可执着,而世间众生因为散乱心的缘故,而生起种种烦恼,使众生沉溺于众苦之中不得出离。所以佛弟子应依能予众生快乐的慈心住于净戒之中;并由此住于净戒而所生之禅定最为正确,也能带来真正的禅悦。并由此正确的禅定,而能使众生调摄身体、呼吸(息)以及思惟(心)。所谓定者,即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而定有不同之次第,首先以心住一境而能远离种种分别。并依禅定层次不同,而能先灭除众生之苦受,然后离喜乐之受,最后获得不苦不乐之最高之四禅之定。

  佛在教导定法之时,以教导众生次第修习为主,首修四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次修四无色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最后修习大乘之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

  世间之人多喜欢行布施法,但因为发心之不同,而常被烦恼所染污。若唯修禅定,又易使人独善其身,不想入世度化众生。此布施、禅定都易使人难成佛道;以烦恼布施,易堕入旁生;若唯修禅定,易堕入声闻缘觉之类。以此旁生之类难闻佛法,声闻缘觉之类难成佛道。唯有以人身最易修行成佛,而获得人身最根本的就是要持戒精严。

  而对于心性懦弱之众生,佛教导他们应当修习“忆念”之法,即心常忆念佛、法、僧、戒、施、天之功德。若人能忆念此六法,即如人走入充满光明之聚落,所有的阴暗一时之间全部消逝不见。又如果有人能正念当来下生之弥勒尊佛,并求生其正在弘法之弥勒内院。而此求生弥勒净土之法门是最为稀有的。为什么呢?因为第一、弥勒净土是在离我们人间最近的兜率天中。第二、最容易往生的,只要皈依三宝,持戒清净,布施如法,发愿往生弥勒净土,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即能往生。第三、是最易普及的,因为往生弥勒净土,不需要发出离三界之心,因为弥勒净土就在此六道的天道之中,而且将来成佛的人间净土,就是这个娑婆世界。弥勒菩萨下生娑婆世界成佛,并以种种方便开示,使众生能悟入佛之知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学佛之人,只要能见到佛,就能听闻到正法,哪里需要担心忧虑我们会退转堕落呢?

  第四章三乘共法章

  世间所有一切事物(行)都是无常的,而依此无常之法所生之感受皆是苦的。故说“诸行无常,诸受是苦,既然此世间是无常、苦的,故有智之人会生起厌离世间之心,而趋向于解脱之道。故诸佛依据众生之根机而设立三乘,在此三乘之中,佛以跟随听闻佛法的声闻弟子为正化之对象,而菩萨乘、缘觉乘为旁化。而真正的解脱之道,是能够远离苦、乐之二边的生活的:佛为了随顺摄化喜欢乐行的众生,而教导他们在家修种种净法即离苦之行;又为了随顺摄化喜欢苦行之众生,教导他们出家作为沙门来修习种种净法即离欲乐之行。此中众生有的喜欢远离人间而独住;也有人喜欢住在人间与大众一起共住修行;也有人是随顺信心而修行;也有人是随正法而修行。虽然修行的众生有以上种种不同,但他们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出离娑婆世界。佛为众生宣说解脱道时,首先宣说四谛法与十二因缘法。而后佛所宣说之大乘深法,都是依此为基础而开示。

  所谓四谛法,即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而此苦有八苦,即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取蕴苦(五阴炽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此八苦之中,五取蕴苦是余七苦之根本。而所谓的五取蕴即色、受、想、行、识等五法,以此五法是由于众生过去之爱取烦恼取着而来,而使众生在此生死轮回中无有停歇。而此五法之中,又以识法为能着,余四法即色、受、想、行等为所着。故由于染污取着的原因,而使众生不得脱离生死之系缚。复次,众生又由内六处(又名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来缘取六尘(又名六境,即色、香、味、触、法)而生起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此六根、六尘、六识合起又称十八界,但此处云六界(依印顺法师意,即是六大)为地界(大)、水界(大)、火界(大)、风界(大)、空界(大)、识界(大)。众生在此生死六道中受轮回之苦,只有此蕴、处、界而已,没有别的什么。因为众生感到最苦的就是这个色身,而此色身正是蕴、处、界的结合之因缘体。

  那么众生所得之苦报是从何而来呢?此苦即是由于众生过去所造之种种不善业累积而来。而此不善业又来自众生的无明烦恼(即惑)。因为无明烦恼对于业力有二种作用。一是发业的功用,因为众生有了无明烦恼,而会去造业,而此业正是众生沉溺生死轮回之重要原因;二是有润生之功用,以众生虽己造种种有漏之业,但必须有烦恼的引发,才能使众生感召苦果。所以说,虽有烦恼和业,但必须在因缘和合时,才能有苦果的出现。

  业的种类又有所不同,若依造业的所依而讲,则有身业、语业、意业;若依业的种类而讲,则有善业、恶业、不动业(即无记业)。那么此业力是如何生灭呢?它就像种子与习气一样,纵使经历百千万劫,若因缘成熟,犹能生起现行,感招果报。此果报即是六道生死轮回,是由业力所感召的,而由此有漏并所感生死之果报,是脱离不了三界之束缚的。那此不善业从何而来呢?是由贪、嗔、痴三根本烦恼而来,可以说此三根本烦恼即是一切不善业之根本。众生愚痴时,即如同醉鬼一样,意识不清,又如同迷路人,不知自己回家之路;而瞋心易使人生起忿怒及恨心,进而冲动做出不对的事,造成严重的后果与过失;而贪的过失更深。为什么呢?因为人一旦有了贪心,在贪不到或怕失去的情况下,会生起大瞋恨心,而造种种甚深之恶业,进而沉溺三界不得解脱了。

  佛又统摄诸烦恼为四:见(见解上的错误)、爱(行动上的错误)、慢(即贡高我慢,以自我为中心),无明(即愚痴、执妄法为实法)。而这四种烦恼,为我我所所含摄则变成,我见、我爱、我慢、我痴,因此而成为牢不可破的一个业网,导致众生在生死之中相续不断,永无终止。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无有止尽。

  四谛之中,苦谛为集谛之果,集谛为苦谛之因。众生造种种业力,集合而成为生死苦果之因,在众生感到生死苦果之后(果),而开始造种种业力(集),此时则苦又为集之因,以有苦方能集,故苦、集二谛互为因果,如钩环一样,环环相缠,不能脱离。亦可以看出,众生的死与生,都是由众生所造之业力而牵引的,是从缘而起的。故佛说十二缘起(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众生被困在十二缘起中,就如同被困在被四周城墙包围的城市一样,找不到出口。此十二缘起,又如同果树一样,由树结果,果又生树,树又生果,果与树,因果相续不断。即喻十二缘起,因果相续,永不得断。

  众生被无明烦恼盖覆住智慧,而引起贪爱之行为(即业力),故由此无明与爱(行业)而引发众生新生命(识)的开始,并由此而有生命(识)的相续不断。(以生命的存在必须有识,若无识,则无生命之存在)以有此识,故有名色的生起(此处名色,即胎儿的形成);随著名色(即胚胎)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六入;而六入与外境的接触则有种种感受之生起;由此感受的生起,则对于喜乐之境而生起贪爱之心;由贪爱之心的增长,则生起贪取之心,故而造种种之业力;此业力集合则引生后有之业力;由此业力则有生、老、死相续而有了。故众生要获得涅槃寂灭之乐,则一定要先灭烦恼(惑),若烦恼灭除了,则不会造业了;业不生,则众生之生死苦果亦不生起了。所以众生若能从痴爱中解脱出来,则能现证涅槃寂灭之乐了。而真正能断灭苦因(集)及苦果的,唯有佛道而已。众生若能依佛所说之增上戒学,则能生定,依此增上定学,则能生慧,故由此无漏学,加上以八正道为基础的行为准则,则一定能得入涅槃了。

  三增上学中,初始为增上戒学,若众生能秉持戒律,则能使众生心地清净,得增上心,使众生心(或意)不散乱,则不会犯过失了。故佛弟子则依所持戒律之不同,而会获得相应的解脱。在家佛弟子,受持五戒、八戒,就如同前面一章所谈过的。出家戒则有五类: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那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在此出家戒中,若能依律如法受持具足戒(所谓具足,即年龄具足满二十以上,三师七证具足,衣钵具足,得师允许,并具受沙弥戒,及比丘戒,或具受沙弥尼戒、式叉摩那尼戒、比丘尼戒。现在则加上菩萨戒,为具受三坛大戒),此具足戒是以殷重之心而获得,不是轻易而得,故一定要秉持戒行,不要破坏它,而有所损失。在此出家戒中,有四根本戒为重戒不能犯:一是行YIN欲,二是盗戒,三是杀戒(尤其是杀人),四是大妄语戒,若破坏任何一个,即失去做沙门之准性,亦失去沙门之资格。而除此四根本重戒之外的戒,不管是轻犯或重犯,只要犯了以后不要覆藏,而如法忏悔(即出罪),即能获得清净。既忏悔得清净,则不要再为之悔恼,则能获得清净了。

  若我们佛弟子能严持清净之戒,则能保证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清净而不被污染,并以此为基,而能出生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正所谓“戒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又以持戒的缘故,能在众生之六根缘念外六尘时,守护六根,不会随外境所转,不起种种之邪念,而能生起正念,制伏恶念。又以持戒的缘故,了解到世间之饮食只是为了维持我们的生命,而修行人要借此假身而修成清净法身,故须一定的饮食,但不要因此而贪着世间之饮食,不知节制,而忘记本来之目的。又复以持戒的缘故,不仅要节制饮食,更要不贪着睡眠。并在睡眠时保持正确的方法、方式,保持警觉,不会被外邪入侵,所以云“寤瑜伽”,意即为在睡眠中也在修瑜伽。所谓“瑜伽”,即相应之意,修“寤瑜伽”即在睡眠也能保持正念不失,而与正念相应。又以持戒的缘故,而知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以此而能在行、住、坐、卧中保持清醒之头脑,知道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而不会堕落到邪道中去。

  作为一个佛弟子,应该要有“知足常乐”之意。以有知足之心,则能远离一切贪着之染污法。而众生之所以有贪着之心,正是缘于众生之“不知足”,如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正是众生“不知足”之写照。既然学佛之人知足常乐,则不会贪着世间之名和利,而能使“心”能远离“名利”之牵引。即使身处世间,但能保持“心”清净,不被世法所染污。若众生能知足常乐,并远离世法之染污,故能顺于解脱之三乘法门了。若能做到如上“密护根门,知量饮食,修寤瑜伽,正知而住,知足常乐,远离世间染污”,则是清净持戒之具体表现。而持戒之行为,也是众生修定之前方便,以众生持戒清净,则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不被染污。

  佛弟子既已能持戒清净,则应进一步修习禅定,以修禅定之功德,而远离五欲(即色、声、香、味、触)及远离五盖(以此五法能盖覆众生之清净心,障得修定,故云五盖,即贪欲盖、瞋慧盖,惛沉盖、掉举盖,疑盖)。在修禅定之方法中,有二甘露门,一是修不净观,二是修持息观(即数息观),并此二种法门,能使众生摄心于清净处,而远离五欲五盖之散乱,则能得到正定了。既已得正定,则能得智慧了。而能引发智慧者,依佛说有七依,即依七根本定而修发真实慧。所谓七根本定即是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而所谓三无漏学中的增上慧学,即是出世间之正见。

  佛为阿难宣说缘起法,即说缘起法之意义非常深邃,所谓世间法是以此有故而彼有,以此生故而彼生,依此因果之规律,而能了解一切都是“无常”,都是“空”,都是“无我”的。而这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会的“假有”,非“实有”。佛又说“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即以因缘故,则体现一切法皆是缘生或缘起,于中无有实在性,其性是空的。故缘起空寂性之意义甚深,非我等凡夫所能理解。这就是佛所说的缘起中道之意,使众生能依此中道之意,而能不着有无之二见,并得到中道正见,依此中道之正见而得解脱。又所谓的正见,即是如实正见四谛之智慧。以此智慧了知四谛,并了知集应断、道应修、苦应灭、灭应证,由证灭而能证得大涅槃。

  在修中道正见之时,是有一定的次序的:首先要得“法住智”(即了知世间缘起法的智慧,而能了解缘起假有),后得涅槃智(依缘起假有,而了知一切法毕竟空寂之智慧。)依世俗之缘起假有,而能契入诸法毕竟寂灭之真实。以正见观世间所有诸法,无不是缘起、性空的。从正见而引发的正思惟是对以正见观诸法而起的正确思惟,由此正确之思惟而了知世间是苦,而生起厌离之心;并以正确之思惟了解世间欲乐的危害,而生起离欲之心;又以正确之思惟,而了解到涅槃寂灭之乐,并去努力证悟而获得涅槃。

  八正道中的正语、正业、正命,都必须以严净持戒而为体性。在八正道中,首先要具备正见(即正确之见解)及正思(即正确之思惟),这就如人要行走一样,要先有眼目;其次则要具备清净之行为即正语、正业、正命,这就如人要行走一样,要具备两足;如此具备双目以及两足之后,则可以走上正道,而到达目的地。若修行人具足了正见、正思(喻如眼目)及正语、正业、正命(喻如两足),则能如法修持,而到达涅槃之彼岸。次为正精进(正勤),是策动修行人精进不懈怠的主动力,然后则须具备正念(即具备正确的出离心),以具正念,则能生起正定;依正定则能生起无漏解脱慧,由此无漏解脱慧则能断烦恼、了生死,而证得涅槃解脱了。

  佛为了度化众生,而说种种修道之法,总计有三十七道品。虽说解脱道是相同的,但因众生根基不同,佛即随众生根基而有说法之差异,故而有时说深法,有时说浅法。但无论深说三十七道品,或浅说三十七道品,这都是圣人所修行的,也是圣人所证得的。虽说有三乘圣人证悟的深浅,但他们都同入一味涅槃城。若道论解脱道,都要经历种、熟、脱三个阶段:一是种,即首先要发出离心;此出离心即如同种子一样,其次是熟的阶段,即种下种子后,要小心呵护,要时刻闻法、思法、如法修持,而使出离心种成熟长大;最后,则如果子成熟一样,得大解脱果了。在修行证果的速度,虽然有迟有快,但这个速度的迟快,不是因为众生根基的利和钝而决定的。

  由观诸法无我,诸行无常而证入缘起空寂性。最初证入此正法的,名为初果须陀洹(预流,即预入圣人之流),此初果圣人已断除我见结,戒禁取见结,及疑结,也已息灭无量之生死,仅剩七次往返天上人间之生死,待七次生死完了,则永断生死证入涅槃。(此初果圣人,已断见惑,尚余修惑)。

  二果圣人名为斯陀含(一来,唯一生天上,一来人间)。此果之圣人,已经开始断修所断惑,但只断前六品欲界修惑,还有余三品欲界修惑未断,故曰“进薄修断惑”。三果圣人名为阿那含(不还,不来此欲界了),此果圣人已经断尽欲界修惑,不再来此欲界受生了。待此生命终结,则上升上界,并在上界入涅槃,不复来此欲界。而真正断尽烦恼,而得究竟解脱,唯是第四果阿罗汉,因为阿罗汉已经断尽烦恼及过去所造之业,并且不会再造新的有漏业。既断旧业,不造新业,则不会再堕入生死之苦果了。

  阿罗汉之解脱,有的是慧解脱,有的是俱足定慧解脱(经云:离贪欲者,心(定)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并且具备六通(即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及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以阿罗汉具足如是功德,实乃是世间上的无上福田。因为阿罗汉已断尽烦恼,智慧清净,如太阳处在晴朗之天空一样,不为烦恼乌云所染污。而在阿罗汉还没舍报之前,犹在世间生活。但虽在世间生活,而不为世间所染,犹如莲华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又有一种圣人,是无师自悟,即不从他人开示而得智慧,是以远离世间,观飞花落叶而悟缘起法,名为避支迦佛(亦名独觉,亦名缘觉)。声闻乘加上缘觉乘,则合为二乘。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上一章谈到二乘人,以二乘人虽证阿罗汉果,或辟处佛果,但有一部份圣者,听到佛说法,及看到佛所具足之神通,以及烦恼、习气的断除(二乘人断烦恼,但未能断习气),而自生惭耻之心,而觉得自己虽称无学,但尚有不知道的;虽具三明、六通,但未具佛菩萨之不可思议神通;又虽断烦恼,然仍有不净之习气存在。以此种种惭耻之心,而生回小向大之心,向于大乘佛道。

  作为一名佛弟子,应当要护持佛法,使佛法能久住于世,不忍心见到佛法(圣教)衰微下去。因为佛教一衰微,很多人就得不到佛法的滋润,而在六道之中轮回不休,受种种苦。而一位有爱心的佛弟子,是不忍心见到众生受苦的。那如何才能保持圣教不衰,众生离苦呢?那就要生起大悲心,并依此大悲之心,而发心趣向大乘佛法。因为惟有大乘佛法方能诱导众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众生趣入大乘的途径有种种不同:有人是以信愿入大乘;有人是以智慧入于大乘;有人是以悲心入于大乘;亦有人是以声闻行入于大乘;有人是以天行入于大乘;有人是以人行入于大乘。趣入大乘之人,有一部份是直接趣入大乘,有一部份是先修别乘,然后回向趣入大乘。佛为了度化各类根机之众生,而宣说相应之教法,有时实说大乘佛法,有时又方便宣说权乘法,然后令其回权向实,趣入大乘。

  依大乘佛法说,所以众生皆具佛性(即众生成佛之可能性)。佛性又分理佛性与行佛性。所谓理佛性者,即从理体上讲,一切法皆空无自性,本性空寂,平等无二。故一切众生亦平等不二,皆具佛性。所谓行佛性者,即众生依佛菩萨之教化,行六度四摄等一切大乘菩萨行,而成善种,为将来成佛之资粮。在行佛性中,又有二位:一、性种性位,二、习种性位。所谓性种性位,即初时以见诸佛菩萨及听法为因缘,而发大菩提心,此心即为日后成佛之种。是熏习而成的,故称性种性。所谓习种性位,以有性种性之佛性,故依此成佛之种,而修大乘菩萨之行来熏习此菩提种子,使之不仅生根,更能发芽、开花、结果,此种佛性,称之为习种性。以众生皆具佛性,若能待以时日,加以修持熏习,一切众生则皆能成佛了。

  一切众生若能发菩提心,则名为菩萨。既名为菩萨,则为一切众生中之上首。为什么呢?因为唯有菩萨能俱生世间功德及出世间功德,而菩萨修行之所乘之法门,首先要与菩提心相应;其次要以慈悲为上首,后以空慧为方便。若菩萨能依菩提心、慈悲、空慧(方便)三个重要之法门,加上善于修习一切大乘之善行;此一切大乘之行,皆能引导众生入于一佛乘,而证得无上菩提。

  既已发愿,又具三门,则进一步来学菩萨。首先以十善行为根本。此十善之行,可以总摄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此三聚净戒(即菩萨戒,又名菩萨学处)是七众通通可行持之戒法。七众即是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发菩提心之菩萨学者,退失了菩提心,而且具备嫉妒、悭贪、瞋慧与憍慢之心,并且障碍利益众生之善行,这也就是违背与丢失了大乘菩萨戒行。总摄菩提之道,是为六度与四摄。六度者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四摄者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若菩萨能依六度与四摄修持,则能渐渐进入菩萨之十地,直至圆满佛之功德而成佛。

  一位大乘菩萨,不仅要能布施自己的身体,及自己所拥有的资财,更能将三世所修的一切善法,为了利益众生,而布施并毫无吝惜之心。下等根机之众生,是为了自己求福而行布施;中等根机众生是为了解脱而行布施;而唯有菩萨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布施一切,故菩萨又名为大士。

  布施之种类有三种:一、财布施,二、法布施,三、无畏施。而布施要能做到“难施能施”,并要主动去布施,而非是人家要求之下才布施,故曰“殷勤施”,而且听闻到布施要心生欢喜,而非心生烦恼,并且要做到布施之后的那种喜乐要胜过自己得到涅槃寂灭之喜乐。但布施之时,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则不应行布施。一是自己的能力及行为尚且不够则不应布施。二是他,即受施者若为外道邪魔及无智者,则不应施。三是受施之后的所作所为,若为不净之目的,则不应施。之所以修布施者,是要众生来修习舍心,若能以舍心布施,则非常殊胜。而此布施之舍心,亦要与众生意乐相应,并使之增长。又若布施之时,众生若执着于布施者、受施者、及所施物,此种布施则是世间有分别之布施;若众生不执着此三轮,此种布施则为出世之布施,而能使众生得大解脱,因为此布施是与智慧相应之无分别布施。

  众生持戒是为保护他人,故持戒能断绝损害他人,若持戒精严,则能普施一切众生无畏,使一切众生无所畏惧。若众生持戒,则为三善之根本:一、是若以增上心持戒,则能得增上果而能生于人天,获富贵自在之报。二、是若以出离心持戒,则能得决定胜之圣果,了脱生死。三、是若以菩提心持戒,是为了利乐众生为目的,则能入于大乘之菩萨道,而成佛有期了。受持清净之戒的众生,在持戒之时,对于戒律的护持,要像保护渡河的浮囊一样重视;但一个持戒清净之菩萨也不应去轻视那些毁戒犯戒的众生,并且对持戒与犯戒不要起任何执着之分别心,是为真正之持戒。

  菩萨为了摄化护持众生,而要修忍辱波罗蜜。所谓忍者,不仅要忍耐怨对之人,亦要安受世间种种之苦,更要谛察诸法之本性,而悟入诸法性空之理。即所谓法忍(或无生法忍)。作为一名佛弟子,要学会忍,而不要随便瞋恨他人,因为瞋恨他人并不能让自己或他人得到任何的益处。反之,只有增加自己和他人之忧愁苦恼而已。为什么呢?因为自己心生不平而起瞋恨之心,而他又因你的瞋恨而心生不平。何况一旦佛弟子生起瞋恨之心,此瞋恨之心则如同火一样可起烧尽修行人所有之善根,正所谓“火烧功德林”。若佛弟子能修忍辱波罗蜜,则能具五德。五德者即是一、相貌端严;二、辨才明晰;三、善友共聚;四、不犯禁戒;五、升人天向佛道。

  六度之中的布施、持戒及忍辱,是多为在家佛弟子所讲的。若能修持此三度,则能广聚福德之资粮。此福德资粮,乃是佛的色身因缘。而佛所说六度中之精进度,则适于福德与智慧二资粮,若佛弟子能修持此精进度,则心如大海,能纳百川,而发愿度脱无边众生,断尽无尽烦恼,修学无量法门,圆满无上佛道,而无有厌倦之心,即使用尽所有力量,而心行精进,永无止息。

  也有部分佛弟子,心行懈怠而不精进。以种种借口来推迟延长修学大乘佛法的时间,而执着世间五欲之乐,这是佛弟子自己轻视自己,不敢相信自己有力量修学大乘佛法,而起怯弱之心。认为自己与圆满佛果无缘,是一个很难得到的结果,是一个难行道。以此种种懈怠、怯弱之想法,而不修持大乘佛法,则导致自己长久地处于生死之中不得解脱。福德与智慧资粮虽广大无边,但佛弟子不要心生退怯,而应训练自己的心性,精进不懈。也有一部分心性怯弱的下劣根机的众生,畏惧难行道,而希望求得易行道。故佛为此等下劣众生,而开设殊胜之方便法门,来摄受护持初发心之众生。此易行道最殊胜的地方在于:当佛弟子在往生极乐净土之后,则能得到弥陀佛的佛力加持,而能不退失菩提心。又有一部分佛弟子,既不舍弃现世之乐,享受社会、家庭之乐,但是也能心向于菩提。释迦佛即为此等众生而宣说药师佛之十二大悲愿,并使众生能往生东方的药师琉璃净土。

  若佛弟子能发愿往生净土,则能具有胜解力、坚固力、欢喜力、休息力。若佛弟子能具此四力,则修精进度不困难矣。三乘所具之种种殊胜之功德,悉由定,慧所生。若修习止观,应当先修习止。只有先修成止,然后才能成观。先修止,后修观,这是修行之次第法门,是不可以颠倒的。若修止成就,则能住于正定,依此住于正定,心则具堪能性。若具此堪能性,则能成办所要作的事业。并由此定力,则能灭除五种过失,即懈怠,忘圣言,惛沉,掉举,不作行,作行。并能勤修八种断行,即信、欲、勤、安、念、知、思、舍。至此则定心具足。

  佛弟子在修正定之时,最大的障碍是懈怠,惟有修习信、欲、勤、安等四断行来对治。佛弟子在修止之时,应使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故在修止之时,可以专念于过去曾修习的正缘,而使心不向余处驰散,并且能明明白白地忆念所缘之正境,而不忘失正念;并能安住正定之中,而念念明显。那上面所说的正缘是什么呢?依佛说,这所缘的正缘有二种:一是能净化对治烦恼惑障的,二是顺于佛所说之正理的。此二种所缘,都能佛弟子趋向于出离道的。

  大乘佛法中修定之人,多数是修习念佛与念息。所谓念佛即是由意念来忆持真佛,而非是佛像;由观佛之种种相好,而持心令不失念。有种种不同之方便法门,佛弟子应善加认识。念息之时,首修数息,次修随息,最后则得止息了。不能出现粗的风相及喘相,气相。在修定之时,一定要觉知惛沉与掉举这两大障碍修定的散乱相。在觉知惛沉与掉举生起之后,一定要以正知来对治,而使心处一境而不散乱。千万不能以为此二散乱相微细而不加注意并断除,是会影响修定的。所以为了断除此二散乱相,则必须要由正知而引生正思来起作用,而千万不要随彼惛沉与掉举二散乱相而转定相为散乱相。

  若佛弟子修定之时,能修习到惛沉与掉举被熄灭,此时则心能行于平等、正直。从修定的进程来讲,这是到于“舍”位了。此时则必须让心保持平等正直即可,因为散乱相己不生起了,则不必为断惛沉与掉举而生起作用了。如果此时仍生起功用之行来断除散乱相,则反而会有过失了。

  在佛弟子修定时,从最初的摄心到正定成就的修习过程,一共有九种不同之过程,即所谓的九住心:一、内住,即摄心不外散,而住于内心所缘,不驰于外;二、续任,心住内境,相续而住,不再驰散;三、安住,心住一境,一有散乱则觉知,而不被外缘牵引;四、近住,能预先觉知散乱忘念,并予以制伏,如此则能安定于所缘,不会驰散;(此四为安住所缘之过程)五、调顺,以心安住于一境,不被五欲、三毒及男女之色相所诱惑,且内心能柔和调顺;六、寂静,若内心起不善法即不正确之寻思,及五盖之烦恼时,即以正定之力而制服它们,免受干扰,心处寂静;七、最极寂静,一旦不正寻思及五盖等烦恼生起,即能立即遣除,并予除灭;(此三为降伏烦恼的过程)八、专注一趣,既伏断烦恼,则能心于一境,平等正直,而无断相,并能相续;九、等持,能任运自在,而无散乱的相续任于一境。(到此,则欲得正定了。)故从最初摄心到正定成就,依圣者所说,修止(定)的方便之过程,不超越九种住心。依此九住心而修持,则能得正定了。

  在依九住心之进程修持;在圆满九住心之后,则会得到身心之轻安。一旦得到身心之轻安乐,则是名为“止”成就了。怎么知道“止”成就了,从三个方面可以确定:一、明显,即心极明净,心之所缘,极为明显,如晴空之明月一样;二、无分别,心安住而自然任运,了了分明,不以作意而起功用;三、妙轻安乐,身心微妙轻安,于欲境自然不起贪染执着。这样所得之微妙定,是内道外道所共通的,是没有差别的。而他们的差别,是由观慧而成为差别的。

  般若波罗蜜是在六度之中,最为尊贵,最为第一的。是一切解脱之所依,一切诸佛也是从般若而出生的。如维摩诘经所说「智(般若)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而现证之般若是由修所成慧而来的,而修所成慧又来自于闻所成慧,思所成慧。而亲近善友知识,及多闻正法之熏习,是修学闻慧、思慧及修慧所依止的。诸佛之般若是平等无二的,而般若也是体证到一切法是平等无二无别的。但为了教化众生之方便,诸佛随众生根机而说法,以根机不同,而有说法之差别。般若系统的经论,对于般若的弘扬,是最为亲切的了。

  诸佛是依二谛(世俗谛、第一义谛),为众生说法的。众生依世俗谛而能悟得第一义谛(真谛),依第一义谛则能得大解脱了。依世俗谛,而施设种种名言,让大家依名言来认识世俗之假法(即缘起法)。而所谓假有三种,一是名假,所谓名,只是一种施设,并非代表名与义是一致,只是为了大众的方便了解,而施设假名而矣;二是受假(又名取假),即是世法实为种种因缘摄取而成之一合相,非是真实而有;三是法假,世间诸法,皆为因缘和合而有,非有自性,但为众生了解而假施设假名,非是真实法。

  而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虽依世俗而假设,但所谓世俗又分“正世俗”与“倒世俗”。所谓“正世俗”即一般世俗人认为是真实的,而“倒世俗”即一般世俗人认为是颠倒不实的,我们对此二种世俗要有明确的了解。而诸法之自性是如何而有呢?此观察自性之观必须要到随顺胜义谛方能观照诸法自性。如苦是从何而来?苦是来自于惑(即无明),以及由无明所造之业。而无明和业又由何而来呢?是来自于众生的虚妄分别。虚妄分别又从何而来呢?此虚妄分别是来自戏论。所谓戏论者即是由错误之认知,而引起的种种错误颠倒的文字语言。而此种种戏论是依般若所起之空慧而来灭除。

  世间所有诸法皆是因缘所生,既是因缘所生,即是空无自性,故自性为空。既然诸法无自性,则生灭皆是缘生法,故诸法无有自性生灭,而是常住于寂灭相(空相)。以诸法虽有缘起生灭相之变化,而其本性空是不变的。诸法不从自生,即不从自体生,以自己不能生自己,如刀不能自砍,亦不能他生。所谓他生亦是自生,以对自为他,若以“自”为“他”,则“他”亦为“自”了。既自,他生不可得,那自他“共生”亦不可得了。亦不从无因生,以不见世间有一法从无因而有。故从自生,他生,共生,及无因生等四种中寻求“生”不可得。以智慧观察到诸法之空性,一切法皆空无自性,本无自性生灭。

  我乃是五蕴和合之假体,但不能认为我即是五蕴,以五蕴为五法,若我即五蕴,则我即五法而可分为五个部分了。而我若分为五份,哪里还可以找到“我”呢?但此我又不能离“五蕴”,若离五蕴,我在何处呢?但又不能认为五蕴为我所属,以若五蕴为我所属,则五蕴与我为二法。若离五蕴,我在何处呢?但五蕴与我又不相在,即五蕴不在我中我又在五蕴中。以若相在,则谁大谁小,又有二法之匿区别。若离五蕴,何处有我?若离我,何处五蕴?故以种种推求,所谓“实我”不可得,故知“无我”,既知无“我”,那依“我”而有“我所”,又依何而有呢?诸法之自性尚且是空的,更何况是依法而有之“我‘呢?(即五蕴法本无自性,何况依无自性之法而有的”我“法呢?)

  无明(惑)与业是来自于虚妄颠倒分别,而虚妄分别又是由众生之虚妄心识,而此心识又是依附于身而有,所以要以观身为先。既已了知无我、无我所,而远离内外一切执着,并息灭一切虚妄分别,若能如是,则为契入诸法之真实相了。既了知诸法之真实相是为无相,既无相则无分别,既无虚妄分别,则不会落入一切邪执计着了。修习中观(空观、正观)之行,并以此正观来观察诸法,而无有自性之分别。

  以无自性分别之正见,来观察诸法,并安住于无分别之正智中。以止与观互为相应,即止观双运,则能善入无生之寂灭了。这才是真正的般若,才是真正的解脱。只有依此无等般若之智,才能圆满所有一切功德。一切法之本性是无二无别的,但是因为众生根机的差异而有诸法之差别的说法。而其中哪些是了义法(即究竟法)?哪些是不了义法(即不究竟法)?有般若正智之人应当善巧抉择分别。

  诸法皆是从因缘而起,既从因缘而起,则诸法是无自性之空,以诸法空无自性,则能从因缘而生起一切法,故以诸法空无自性故,一切法才能生起而成立。至此,则能了解性空不碍缘起,缘起不碍性空之中道义,则如上述偈颂中般若波罗蜜中所说的一样。一切法无有自性,若能善入法性者,则能证入无上菩提了。但也有人因为五事不具足,所谓五事者即一、已种上品善根;二、已清净诸障;三、已成熟相续;四、已多修胜解;五、已能积集上品福德,智慧资粮。因此类人五事不具足,故不能善入法性,证入无上菩提。佛大慈悲,故为此等人解说深密之意。有时说诸法无自性,有时说诸法自相有,这皆是依实法而宣说种种假法来度化众生证入实法。

  缘起而自相有,即依他起性,是以虚妄分别为性的。依据本阿赖耶识,而立缘起(即赖耶缘起)生一切法,至此,则一切因果皆能善巧地成立了。心外一切法皆是非有,即心识之理是非无的,若能通达外境实无,乃是“唯识”所现而立的外境,如此则能悟入唯识之真实了。

  也有一部份众生认为若依剎那生灭之法,系缚与解脱是难以建立的,并因此以为一切法皆断灭,而无有解脱,故而产生畏惧“无我”的心理。因为他们一听到“无我”.即会产生既“无我”,那谁在修行?谁证解脱?谁被系缚?“我”又到那里去?因此有很大的恐惧。故佛为此类畏怯“无我”之众生,而方便摄化宣说“如来藏”思想;以如来藏为一切善法,一切善法之因,也即是依此如来藏而出生一切善法、一切不善法。如来藏本性自性清净,但被无始以来种种虚妄杂染的烦恼习气所熏染,这就取名为阿赖耶识。由此阿赖耶识则有生死的流转,亦依此阿赖耶识而能证得涅槃。

  但佛虽说如来藏,但为怕众生不理解佛之慈悲方便,而生起错误之知见,去执着如来藏,以为“神我”;故佛又说:以一切法之空性,而称为如来藏。故而所谓如来藏、真如、法空性是无有差别的,千万要了解佛之苦心,是为不同根机众生而设方便。若不解佛之方便,则会滥同于外道见了。佛以种种方便善巧,施设种种法门,而种种法门也是越来越殊胜。但究其竟,无非是证入诸法之空性,体证诸法平等无二无别。而这种种的善巧方便,唯有大智者──佛陀,能够善加贯通含摄,显示一佛道,一清净法(即实相法)。

  前面己经谈到六波罗蜜多,以自成熟佛道,而今既成佛道,则应成熟众生,故佛为说四摄法来摄化众生。所谓四摄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既发大乘之心,则应如法修持。故初发菩提心之人,应当以修行十善法为主;并依此而进修不退,则能成就菩提心并且不会退转,而能进入于大乘之佛道了。以此种种胜解之行,而能广泛积集福德、智慧二资粮,经过一劫,乃至无数劫,最终会圆满证入圣人之位(即十地位)。

  菩萨十地中,最初地名为极喜地。一旦进入初地,即是已经进入如来之家,能荷担如来之家业了。而此初地菩萨己断除身见,戒禁取见,及疑等三种烦恼(结)。此初地菩萨所修种种善法中,以布施功德最为殊胜。第二地名离垢地,此地以持戒功德最为殊胜。第三地名为发光地,此地以忍辱功德最为殊胜。此地菩萨勤求佛法,得闻持陀罗尼,并能受持一切佛法,且能勤修正定,故而能使智慧增胜,并以此智慧之火炬,去除种种烦恼之冥暗。第四地名为焰慧地,此地菩萨以精进功德最为殊胜,并以修习三十七觉分为主;以精进修习之缘故,火焰一样的慧光,则能去除“见”执了。第五地名为难胜地,静虑(禅定)波罗蜜之功德最为殊胜。此地菩萨己能善巧通达四谛、二谛之理了。第六地名为现前地,以智慧(般若)功德最为殊胜,此地菩萨已住于灭尽定之中,并能现证诸法之本性空寂。佛法能显现于前,而能了了分明见了诸法之缘起性及真实性了。此地菩萨不仅仅能常住于寂灭之中,但又能常常以悲心而念于众生(即空即有,空有不二),此即是超胜二乘人了(以二乘人住定则不能悲念众生;若悲念众生,则不能住定)。第七地名为远行地,此地以方便功德最为殊胜,此地菩萨虽住于灭尽定中,但能念念之中能入定,也能出定(起定)。以此地菩萨能入定、出定随意自在。可见方便度最为殊胜,如火一样,越来越炽盛了。能达到此地,则可证明菩萨已修满三大阿僧祗劫中的前二大名僧祗劫了。

  第八地名为不动地,亦名金刚地。以到达此地之菩萨,不再为烦恼所动,以烦恼不再现行故;亦不为功用所动,以智慧福德乃任运增长,非功用所增长。八地之菩萨已断尽三界之烦恼,等同于阿罗汉之际位;而不同的是,八地菩萨虽已断尽三界烦恼,但绝不因此而入涅槃,以其仍具有最极清净之大愿,故而能起如幻之三昧,于三有(即三界)中,普现一切身,普脱一切法,普度一切众生。第九地为善慧地。此地菩萨已具备法、义、辞、辨四无碍解智。而此解非为功用而有,也是无功用的。此地已具备圆满清净一切力波罗蜜多。第十地为法云地。此地菩萨已位居补处,是法王子;故能得到诸佛之佛光灌顶。此地菩萨智波罗蜜增胜,并能澍大法雨,长养一切众生之善根。此地菩萨之智,如同大云一样,能广覆一切有缘之善根众生。

  至此,菩萨已修满三大阿僧祗劫,并且经历了十地。在修行悟入佛之知见的历程中,有顿入之众生,亦有渐入之众生。而有顿渐之差别,主要是因为众生之根机的不同,利根众生则能顿入,钝根众生则能渐入。既已圆满三大阿僧祗劫之功德,则从菩萨地登入妙觉地即佛地了。佛之法身,是远离一切无明烦恼所显之最为清净的自性法身。已经永离诸障,一切相皆不现行,是最为寂灭的。从佛之法身观一切诸佛之法身,是平等无二的;从佛之法身观世、出世间一切法皆为平等不二而无有分别。佛之法身亦犹如摩尼宝珠一样,有微妙之用处而能利益种种众生。

  从法性等流而生之报身,是能念念显现一切的;如佛之事、菩萨之事、二乘之事、众生之事;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以及尽十方。这所有的一切不外乎正报(有情世间即众生与佛等)、依报(即器世间);而这依正二报中皆能显现,而无障碍的。于一法中能显现一切法,而于一切法中亦能显现一法。且佛之报身,具备种种佛之功德,如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以及大悲和三不护之功德,再加上佛之妙智等等的清净圆满之功德。

  佛是住于圆满清净之佛土中,而这清净佛土具有十八种圆满(显色圆满、形色圆满、分量圆满、方所圆满、因圆满、果圆满、主圆满、辅翼圆满、眷属圆满、任持圆满、事业圆满、摄益圆满、无畏圆满、住处圆满、路圆满、乘圆满、门圆满、依持圆满)。而在这清净的佛土中,与诸大菩萨众一起,受用大乘之微妙法乐。

  诸佛不仅已经了知诸法真实之义,而且也已证得真实之智慧。并且了知世间一切法之真实之智慧及真实之义是没有变异差别的。既无差别,何来三乘、五乘之变异呢?故无别乘唯有一乘而已。佛亦有化导众生之身即化身,此化身是由佛之大悲大愿为因,化导三界(有)众生为缘,以此因缘而有之化身,为隃教化众生,故有时示现在净土中,有时示现在秽土中。但无论净秽之示现,都是为了接引众生而入于涅槃。而佛在教化众生之过程中,为了解除大众之疲乏,而方便示现变化一可爱之城来提供大众休息,以便行更远的路,而不因疲乏生起退转心。但最终是为了众生,而开示其真实相,而此真实相即是唯一佛乘。一切世出世所有善法,都是同归于佛道。而所有的有情众生之类,只要依佛所开示,而悟入佛之知见,最终究竟都能得以成佛。

 
 
 
前五篇文章

太虚大师真现实之现实主义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一、苦灭圣谛 二、善恶

太虚大师的法界圆觉思想浅析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一、苦灭圣谛 三、身心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一、苦灭圣谛 四、厌离

 

后五篇文章

吉藏三谛说初探(释如戒)

略谈缘起性空(修明)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介(通智大和尚)

戒律的伦理精神(如觉法师)

净界法师: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在积集求生净土的资粮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