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三、梵行 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三、梵行 二

   若族姓子、族姓女从佛闻法,得净信心,如是修学,见在家和合欲乐之过,烦恼结缚,乐居空闲,出家学道,不乐在家,处于非家,欲一向清净,尽其形寿,纯一满净,鲜白梵行:我当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契经 道品诵】

  在物欲盈满之余,当今社会已走向所谓「寻求内在」的潮流:风雅之士读本怡情养性的书籍、假日到山林水滨舒缓精神、听一场高格调的音乐会、插花或写书法,并以之为佛法、以之为修行、以之为禅。这不是没来由的。

  禅宗门人酷爱「道在日用生活中」的观点,认为只要体证了某种本觉、佛性、自心的宗教经验,那么就得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超然境界,出家、持戒与之相较,反显得冥顽不灵、执着形式。很自然地,禅者认为只要心无罣碍,那么任凭身处茶楼酒肆或日理万机,都无妨「片叶不沾身」的洒脱自在,并认为修行的功力就是由此展现,无须摆出舍家、出家的身段或固执离欲、持戒的姿态。

  果真如此,那又何必出家?身为优婆塞、优婆夷(佛陀的在家男、女弟子)可以找一份正当的职业,享受正当的休闲生活,需要「充电」时便读经闻法或盘起双腿禅修,能够这样安排生活,世间寻常对待性的烦恼已不能构成威胁。至于老病死忧悲恼苦这类最根本的难题,即使出了家也同样要承受,何必出家?

  有些人在某次宗教活动中得到刻骨铭心的感动,便认为这就是开悟;有些人受某位灵性导师的一席开导,心中激起前所未有的精神感召,便认定这位导师是真理的化身;有些人禅坐中得到美妙的禅境,便认为这种经验就是证果!但这些并不就是开悟、真理或果证。

  即使有人在灵修、冥想中获得无与伦比的体验,而且其强大的震撼力量足以影响禅修者的人生态度,但这些体验也算不上是修行者体证了「佛性」「本我」的显现。就好比受虐儿幼年遭遇的强烈经验适足以左右其终生人格,但这种可怕经验也绝非受虐儿体证到他自己的狂暴本质。无论是修行者禅境中的美好经验或受虐儿遭遇到的恐怖经验,全都是五受阴无常、苦、无我法则的实现。再奥妙的禅境、体验也不可能让人就此避免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再再轮回。

  真理是遍及一切生命的,不在于某次的感动、某个特定的人物、某些特殊的境界。开悟是正见到生命运作的法则;正法是规范一切生命运行的法则;果证则是完成生命一切痛苦的解脱。修行的确是为了开悟、见法、证果,但它们的内容却不容误解。

  正法的修习不是为了体验某种宗教经验,而是灭苦之道的实践。一般宗教活动是要使信仰者获得神秘的宗教经验,但正法的修习是离欲的彻底训练。的确,不需要出家,即使是在家人也能借助冥想、祈祷、观想等仪式获得宗教体验。但若不出家,单凭在家身份这一条件,就保证不可能离欲了。

  对一个周旋于家庭、事业与休闲娱乐的人而言,修行,大不了是一种生活的喘息、修饰、及装点。如果这也能解脱,佛陀不会离开妻子家园,或者悟道之后也该猛醒前非而回家与亲人团聚,为何还建立教更多人拋妻别子的僧团!

  梵行,是为了训练比丘放舍一切会带来痛苦的欲贪,而欲贪是遍及生活所有面向、所有细节的。灭苦之道的实践是每一分、每一秒的全心投入。那些支持「在家修」的人完全不能了解,禅修这么简单平板的一项行为,背后是由多么深刻的觉醒、正知见所支持,所要对抗的更是欲贪势不可当的强悍反击。兼差性的「在家修」怎可能胜任?怎可能有丝毫胜算?

  或许有人怀疑:在道业上精进用功的「单身贵族」既不受家庭的拖累,也不屑于低俗的性欲,那又何必执着于出家的形式呢?提出这类问题的人对自己全面沦陷于欲贪掌控的处境可真是毫无自知之明。性欲不过是欲贪不可胜数的众多面貌中的一种,多得是对家庭、性欲没兴趣的人,却没有任何人对欲贪没兴趣!就好比多得是拒绝巧克力和汽水的人,却没有拒绝饮食的人!

  佛陀并不要求在家弟子离欲,离欲的严格要求会令正当的在家生活陷入强烈的矛盾与冲突中,无论这位不出家的弟子是否已成家立业。极少数《修多罗》经文或许提到在家人修习道品或证阿罗汉,但若比对北传《杂阿含》与南传《相应部》则会发现,此类的经文皆为部派各凭己见而添增的,从未如同标准的《契经》般一致地出现于《杂阿含》与《相应部》之中,它们既得不到其他《契经》的支持也有违正法律的基本法则。

  出家是警觉到生命无可避免地驱向苦难与死亡。有智慧的人一旦洞见了众生在老病死忧悲恼苦的乌云徘徊笼罩下追求幸福与快乐,就像送往屠宰场的鸡还在笼子里争序位高低,那么他必定毅然出家学道,放弃在家生活一切的满足与回馈,忍受着一般人所认为无趣而寂寞的乏味人生,就只为「欲一向清净,尽其形寿,纯一满净,鲜白梵行」。

  修行者基于理性的抉择而非感性的激情,打定主意将生涯规划作彻底的、毫不通融的激烈转向──出家修道。

  或时,多闻圣弟子失于正念,生恶、不善觉,长养欲、长养恚、长养痴、是钝根。【契经 六入诵】

  长久以来,大乘菩萨道思想一向褒举「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为利根大器,相对贬抑「自求解脱」的罗汉为钝根小器。这样的说法对好大喜功的人性而言具有相当的鼓动力:要挑就挑最高级的、要用就用最完备的、要作就作最感人的、要修就修最圆满的。于是大乘思想很快地虏获人心而甚嚣尘上,成功地排挤了佛陀苦口婆心教授的灭苦之道。两千多年来没人认真检视这个论点其中的主观、任性与武断,从不怀疑这根机的利钝是站在什么标准评判?由谁评判?既然大家都标榜佛教、以释迦牟尼佛为教主,何不回到佛陀的立场,由佛陀本人亲自考核认证!

  在佛陀的眼中,根机利钝只对已入圣流的圣弟子作评判。尚未见法之前,再聪明、再有才华、再有贡献、再慈悲博爱,也全都一视同仁地归属凡夫之列,大家醉心无明、崇尚欲贪、共赴轮回、齐没苦海,一切众生可谓是平等已极,哪还分什么根机利钝!对于进入僧团的凡夫比丘,佛陀除了悲悯他、鼓励他、开导他,也只能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但佛陀看待多闻圣弟子可就不同了。圣弟子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得无所畏;圣弟子再无旁骛,唯一的使命就是向厌、离欲、灭尽的法次法向。多闻圣弟子不但了解佛陀教导的真义也明白自己的本份,佛陀不再止于消极的解说,也开始积极地要求了。若是一见法立即全心投入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见法涅槃的正道,佛陀便称叹这弟子是上根利智;要是见法后仍悠悠晃晃地失于正念,生恶、不善觉,长养欲、长养恚、长养痴,佛陀就呵叱这弟子为钝根失念。

  大乘法师爱谈宿世久修、累世积来善根种子、波罗蜜、福德资粮等,认为修得越多生根机越利,但从究竟离苦的出世正见看来,这种推论实在言不及义,实验室的科学家会认为受越多电击、越熟悉迷宫,却硬是不懂得要钻出迷宫的实验鼠为最聪明的老鼠?佛陀从不追溯哪位比丘上辈子是哪一道来的、前生曾造过哪些业。佛陀只劝勉比丘这一生既已得人身、已闻正法、已然出家,但当精勤行道,莫令已后有所悔恨。

  根机利钝不是仗着站对边或自我抬举来评选。很现实的,谁能尽早究竟苦边,谁就是上根利智。

  观于乐受,为断乐受贪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苦受瞋恚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不苦不乐受痴使故,于我所修梵行。【契经 杂因诵】

  当然,大乘法能够倾倒众生,绝不仅只于自举下他的口舌之辩,更重要的是它感人至深的悲愿情操。

  菩萨道最令人为之动容的宗教哲学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种慈悲普覆的菩萨胸怀。对期待援助的人它给予希望、对奋发上进的人它给予理想,菩萨的悲愿是「施者与受者全都有福了」的人间净土。可是在大乘经典的描述下,无量阿僧祇劫以来已经有恒河沙数诸佛菩萨在广度众生了,为什么现实人生触目皆是老病死忧悲恼苦的苦难依旧?

  先谈谈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巍巍功德。

  世间有太多的磨难与横逆,身处其间的个人又是这么渺小脆弱。经常地,人们要面对人力无法抗拒的险阻,这时有位能在冥冥之中救苦救难的菩萨肯伸出援手,该是多么令人感激零涕。本文在此并不拟否定任何感应、瑞相或神迹,毕竟五受阴是世间、世间法,每个人的主观觉受都自有其值得尊重的真实性。这里只打算泼盆冷水好冷却一下人们的热情:所有这一切的庇佑、加持与恩典,全都只是世间、世间法,没能帮人断恶道苦、没能帮人究竟苦边,当绚烂归于平淡,渺小脆弱的个人仍旧孑然一身在老病死忧悲恼苦的轮回旅程上踽踽独行。

  此外,十方诸佛菩萨的信仰还无奈地卯上了另一项令人沮丧且无法掩饰的矛盾,那就是果德的不可企及。对于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打滚,又立志「众生无边誓愿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因地菩萨而言,万德庄严的诸佛果位,实在是太高不可攀、太遥不可期了。所有的经书论典都把责任推诿给修行者,认为那些功德果报是业深障重的凡夫众生所无缘无福了知的。相较于高深的理论,凡夫菩萨实际能下功夫的却尽是些布施、忍辱、禅定或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之类琐碎的世间善行,因行与果位之间根本找不到合理的连结、找不到能让人理性服膺的道次第。功果周隆的法身大士只能存在于神话与信仰之中。

  其实编造大乘经论的祖师大德对于这一点也不是没有自知之明,但他们补救这项根本缺失的方法不是还给佛陀「莫令我异于世人」的真实面貌,反而更变本加厉将佛神格化乃至泛神化,也将法神秘化与繁杂化。至于修行则分两方面:一者以神话、信仰与神秘经验来营造祈求神力庇佑加持的宗教氛围;二者以逻辑思辨、禅境修练与特殊仪式来架设人们乐于接受的因果关联。大乘学者希望以此二者互补不足、相辅相成,说服人们相信大乘法确实能够达成无与伦比的功德果报。然而,再多的赝品相加乘也不会成真;再多的世间法相加乘也无能超越老病死忧悲恼苦。这项事实迫使越后出的经、论、续越发仰仗神话信仰,也越发深奥难解,当然更加令修学者生起一生难以成办的无力感。藏传佛教要开发出接力式的「转世」修行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当然,精进的大乘行者也有他们的修行体证与修行阶位,但所有那些体证与阶位若不能与「于五受阴向厌、离欲、灭尽」的法次法向相应,就没有出世间圣道、解脱涅槃与贪瞋痴的永断可言,只能是个人五受阴高层次的经验,即使得证不思议神通也没脱出随五受阴轮回生死的命运。

  佛陀是人,非人面貌的佛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益生疑,以非境界故。要把明明是人的修行者硬生生的修成非人,也必然一样是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益生疑,以非境界故。

  彼福行无明缘,非福行亦无明缘,非福不福行亦无明缘,是故当知彼行无明因、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转。【契经 杂因诵】

  具备科学素养的现代人可能放弃了掺杂神话意向的古籍旧典,径将菩萨思想落实在人间道。但这也不过是聊胜于无,若不立基于大乘经典的思想精神,菩萨道也终将流于世俗、失根贫血而枯竭。

  法华、华严这一类大乘经典认为,众生心性本净,只因蒙受尘垢染污而流浪生死。在长劫轮回中,只要有机会种下善根种子,终将显发佛性。这种论调终致发展出是心是佛、即身作佛的圆满大法。但在佛陀的原始教法中却不曾有如此天真、乐观的看法。究竟解脱必先正见「自我」的谬误,而于五受阴厌、离欲、灭尽。但没有人会凭白无故厌离自我、厌离五受阴。除非按照四圣谛、八正道的正确方向去努力,否则不可能只因宿世曾经一称南无佛便皆共成佛道;更令人绝倒的是,既然生生灭灭的烦恼心和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的无常身都能算是佛!这种佛要他何用?

  将阿罗汉贬抑为小乘之后,菩萨思想总让人觉得必须在自度与度众生之间作一抉择。菩萨们满足于化导众生解除痛苦烦恼,却让自己埋首更多的世俗杂务,难以觉察到自身也有尚待解决的无明烦恼。

  承认自己的烦恼与无明并不容易,去帮助、料理别人的困难,比承认自己压根儿就是一个无闻凡夫要容易得多。多少大乘行者是基于这样的理由而汲汲于救度众生,沉醉在「留惑润生」的托辞中轮回生死?多少比丘、比丘尼是基于这样的理由而发心建道场护持别人用功,却避开自己应该勤修戒定慧的本份?

  盼望藉由处理别人的烦恼来排解自己内在的无明,是种不切实际的作法,菩萨道的理想正好就堕入这种陷阱。大乘法相信度众生是成佛资粮,认为烦恼自然会在「利益众生」的世俗攀缘中消磨殆尽,它号召菩萨们应该牺牲断烦恼、了生死的自利以成全利他、度众生的功德,认为如此才能符合慈悲的定义。

  然而,无明烦恼的断除是一种个人内在的修为,需要正见的智慧与离欲的魄力,但这对菩萨来说却是相当陌生的,不懂得观察思惟正尽苦的无闻凡夫,无论是行善修福或造作恶行,从出世梵行的立场来看都是缘无明而生的愚痴行。明白自己必须断烦恼的迫切程度,代表一个修行者对正见的体会有多少,关于这一点,耻于自利的菩萨只能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没有正见的人无法指导旁人获得正见;不曾实践过离欲的人无法了解如何断烦恼;菩萨无法教导众生自己没有的经验──无明烦恼的断除。更何况,离欲的抉择必须发自人们内心深处的觉醒,任何人都不可能因他人的鼓动或催促而踏上灭苦之道,关于这一点,再古道热肠、慈悲心切的菩萨也爱莫能助。

  「观于乐受,为断乐受贪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苦受瞋恚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不苦不乐受痴使故,于我所修梵行。」佛陀四十五年教授、教诫弟子,就是为了指导弟子断贪瞋痴。既然自己断不了,也帮不了别人断!这样的菩萨要他何用?

  平心而论,大乘的佛身观、菩萨思想都只是庄严肃穆的宗教信仰与哲学,那么最好就是虔诚地将祂们供奉在塔寺经阁,供信徒顶礼讽颂,为颓圮的世道人心作中流砥柱,给予迷惘的众生一个精神性灵的依皈处。

  至于从佛闻法得净信心的族姓子、族姓女,还是扎扎实实地遵从佛陀的教诲:观于乐受,断乐受贪使;观于苦受,断苦受瞋恚使;观不苦不乐受,断不苦不乐受痴使。才是真实修梵行者。

  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见原作观依六入诵改。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见。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契经 五阴诵】

  接下来轮到内观,这里要讨论的是广义的内观,从巴利三藏的业处乃至金刚乘的毗婆阇那,全都包含在内。

  内观或直观,虽不是《杂阿含》惯常使用的译法,但对修行者而言却也再贴切不过了,所谓的正观,就是内自观察五受阴的实相;观察它们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这样的观察直接而不假外求,自可将它理解为直观。既是正观、内观、直观那就不许另外设定一个主题来观、来想、来思考,如果那样的话,就脱离了自身生命的如实正观,而只能称为设想、假想、联想了。

  可是今人号称的内观法门却一任采取那些设想、假想、联想的方法,无论是南传九想观及青黄赤白等遍处、北传空假中三观及参话头、藏传三密加持及大手印等等。这各形各色的观想无法洞悉满足五受阴的蠢动,视破它们企图建构无常、苦、无我虚幻世间的可笑行径,反而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融入剧情,竭尽所能地为它们注入血肉,让它们鲜活起来,让它们逐渐具体、真实而不容否认,从而肯定自己的修证,证明自己大有作为。

  的确,相较于天文学家观测星象、地质学家检视土壤乃至闲暇的人看电视,这些只需盘起腿来在脑海中进行的观想,大可称得上是内观了。凡是内观便离不开止、凡是毗婆阇那便离不开阇摩他。止观功夫深厚的人,必有禅定体验,禅定能引发种种神通,神通则令众生如痴如醉。或者,也不必然要进展到神通的阶段,仅就禅定那种不可言喻的轻安喜乐,已足以给人证果、解脱、大成就、大圆满的错觉了。难怪所有「重实修」的佛教徒都几乎立场一致地投靠外道须深的邪见,认为不修禅定不得解脱!

  所有这类的内观法门,真正的缺憾是无法衔接上厌离、喜贪尽、心解脱的梵行:

  为于色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世尊教人修诸梵行;于受、想、行、识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世尊教人修诸梵行。【契经 五阴诵】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人们面对一位有修有证的大禅师、大宗师、大瑜伽师,领受着他慈悲智慧的流露、沐浴在他所散发出来恬静、愉悦、自在与释然的抚慰中,然后告诉自己:这人并不修佛陀教导的梵行,他并不于色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并不于受、想、行、识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人们在观想中进入了不可思议的禅境,亲历了难以想象的美妙体验,证得了超人一等的特殊能力,然后告诉自己:这些并不是佛陀教导的梵行,这并非于色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并非于受、想、行、识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修行者若要建立梵行、究竟苦边,就必须作出抉择。

  犯戒行恶、不善法,腐败寡闻,犹莠稗、吹贝之声,非沙门为沙门像、非梵行为梵行像。【契经 六入诵】

  除了上述那些真心想用功,只可惜观念被误导的修行者之外,最要不得的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恶行沙门。看来看去,他们的最佳护身符就是「随缘」「不执着」「空」这一类的法语,既可漂亮地令谏言者为之语塞,又可彰显自己随「欲」而安、不执着、不拘泥于形式的高明修为。

  可是有个重大关键却非澄清不可:这些随缘行者的基本立场究竟是要随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的缘?或是随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的缘?所谓的空行者所空掉的是对世间、世间法的执着?还是索性将出世间正道一股脑通通都给空掉以示自己全无「法执」?

  这两者间泾渭分明,丝毫没有模棱两可的余地。

  倘若所随是纯大苦聚集的缘,那当然能够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人可以随缘应酬、事可以随缘处断、物可以随缘积聚、法可以随缘作解、戒可以随缘开遮,反正世间法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标准,再没有更令人左右逢「缘」的美妙借口了!

  但若想随纯大苦聚灭的缘,就只能按部就班、一板一眼,先于五受阴、六入处、缘起法、四圣谛如实知,再实践向厌、离欲、灭尽的八正道,最后终能成就心解脱、慧解脱的涅槃果报。其间完全没有投机取巧、见机行事的法律漏洞可资钻营。

  所有那些腐败寡闻的恶行沙门,不但自绝于正法、热衷三恶道,还法说非法、非法说法,误人菲浅。修行者不可自欺欺人、自误误人。

 
 
 
前五篇文章

禅武合一(下)——少林功夫(释永信法师)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三、梵行 三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三、梵行 四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四、白衣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五、僧伽 一

 

后五篇文章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三、梵行 一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一、苦灭道迹圣谛(道迹)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二、族姓子

禅武合一(上)——少林功夫(释永信法师)

法遵尼师:灭苦之道 一、苦灭圣谛 七、涅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