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观清法师:“三界唯心”·圣言量·瞿波·月称 |
 
观清法师:“三界唯心”·圣言量·瞿波·月称
“三界唯心”的圣言量,成立“唯识”显然很有力量。这句的重点,显然在一个“唯”字上。瑜伽行派,当然首先要解“唯”。 据窥基大师的《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唯识义林》说,“唯”有三义: 梵云“摩咀刺多”,此翻为“唯”,“唯”有三义。 一、简持义。“简”去遍计所执生、法二我,“持”取依他、圆成识相识性。《成唯识》云:“‘唯’言为遮离识我、法,非不离识心、心所等。” 二、决定义。故旧《中边颂》云:“此中定有空,于彼亦有此。”谓俗事中定有真理,真理中定有俗事。识表之中此二决定,显无二取。 三、显胜义。瞿波论师《二十唯识释》云:“此说唯识,但举主胜,理兼心所。如言“王来”,非无臣佐。” 今此多取“简持”解唯。 《义林章》说“唯有三义”,但或可依《二十唯识论述记》,再加一义,即:“唯”,独、但义。如是,则瑜伽行派许“唯识”的“唯”字有四义: 1、简持义; 2、决定义; 3、显胜义; 4、独但义。 其中,第一义“简持义”为通常所取。 这里,要谈谈第三义。 第三义,“显胜义”,出自瞿波论师《二十唯识释》。瞿波论师,据窥基大师《二十唯识论述记》说是“世亲弟子”: “西域注释,数十余家。根本即有世亲弟子瞿波论师,末后乃有护法菩萨。” 瞿波论师解“唯”为“胜”,如《二十述记》所引: 瞿波释云:“此中‘唯’言,为显‘胜’义,不为显‘能’义。以三界中,心最‘胜’故。如经说言:‘道唯护根’,‘戒名沙门’等。由识故,三界生,故名胜。”遂引颂言:“诸法心为先,为胜及为显。若人起净心,说言及作事。乐从三善生,随逐犹如影,诸法心为先,为胜及为显。若人起染心,说言及作事,苦从三恶生,如轮随牛脚。” 这里,瞿波论师以“胜”义,是要带出“心所”的。但是,这个“胜”义,在带出“心所”的时候,好像留了个后门……呵呵,继续看,月称论师: 《入中论释》 如是已说,由破余作者,文义已尽。故彼“唯”字,不破所知。更以异门,明不破外境。颂曰: 如觉真理说名佛,如是唯心最主要, 经说世间唯是心,故此破色非经义。 如于真理觉悟者,略去前句,说名曰佛。如是应知,唯心最为主要。遮遣余法亦是主要,故说“三界唯心”。故此仅是遣除色等为主,非说唯有心都无色等,遮其为有也。应许唯如吾释乃是经义…… 宗大师释云: 如是色心二法中,唯心为主。当知略去后句“为主”之义,经说世间三界唯心。故此唯心,是遮色等为成就世间之主因。若说唯心有自性,都无外色,则非经义…… 瞿波论师训“唯”做“胜”义,是遮“心所为胜”的:心王、心所,前者为“胜”;月称论师训“唯”字为“主要”,也是“胜”的意思,却进一步说“仅是遣除色等为主”。继而宗大师说:“若说唯心有自性,都无外色,则非经义……”这就明确了中观宗对“三界唯心”这一“圣言量”的认识了:是省略句,是说“唯心最主要” 当然,和瑜伽行派之间的交流远非一个单词的训诂就能解决的,《入中论》中还有更多的讨论呢。其它论典也有提及,但那些就不是这里所要谈的了。 (感觉还有些可以切入的地方,比如: 《大乘法苑义林章》 摄法归无为之主,故言“一切法皆如也”; 摄法归有为之主,故言“诸法皆唯识”; 摄法归简择之主,故言“一切皆般若”。) 《二十唯识述记》 然他心智亦能了知他心所法,唯名“他心”者,從“主、勝”說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