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悟殷法师: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中有观(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悟殷法师: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中有观(上)

 

  壹、前言

  从有情死后,到转世投胎前的一刹那心,这段时间,一般称为“中有”身,或说是“中阴身”。换句话说,中有是死有和生有之间的桥梁。有情死后,由前生所作善恶业力的牵引,化生为中有身,再藉由中有去投生母腹。如此说来,有情死后岂不是都有中有身了?不然,有情如何转世投生呢?这个问题,在部派佛教中,是有诤议性的。

  《异部宗轮论》说:大众部、化地部主张“都无中有”,化地部末宗则改口说“亦有中有”,而有部则一向主张“唯欲、色界定有中有”(大正49.16上,16中)。

  据《成实论》记载,“中有”,是部派学者对论的焦点议题之一。无怪乎部派论书中,大都涉及这个论题[注1]。从论书的记载中,也透露出一个讯息:主张“三世实有”的学派,倾向于有“中有”;而说“过未体无、现在实有”的学派,则大都否认“中有”的存在。如《大毗婆沙论》——“三世实有”派的有部论师,主张:“唯欲、色界定有中有”。然有部论师在此一共同看法的基础上,又有“异见”出现。面对其他学派的不同意见,以及自宗的异师异说,论主即把“中有”纳为论题,展开了一连串立自破他的论议,用以彰显自宗的学说。如《大毗婆沙论》说:

  问:何故作此论?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说:“三界死生皆无中有。”为止彼宗,显欲、色界定有中有,无色界无。或复有说:“无色界中亦有色故,亦有中有,如欲、色界。”为止彼宗,显无色界无诸色故,亦无中有。或复有执:“欲、色界中业猛利者,即无中有;业迟钝者,即有中有。”为止彼宗,显欲、色界皆有中有,故作斯论。(大正27.352中)

  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说:无有中有。或复有说:虽有中有,而生恶趣者无。或复有说:生恶趣者虽有中有,而生地狱者无。或复有说:生地狱者虽有中有,而先造无间业者无。或复有说:先造无间业者虽有中有,而中有中不受无间异熟。或复有说:虽住中有亦受无间异熟,而但受四蕴,不受色蕴。欲遮此等种种僻执,显有中有,于有色界一切生处,无不皆有;于中亦受色蕴异熟。由是因缘,故作斯论。(大正27.618上)

  笔者以为:“中有”的论题之所以成为当时论师们关心而一再论辩的焦点,实因牵涉到有情最感迫切的“业果相续、生命缘起”等问题。是以笔者特以〈论师的中有观〉为题,藉以探讨论师们对中有身的异见,以及背后所含藏的意趣。本文分三节来说明:

  第一节:中有名义的确定。中有的名称,随其彰显的特性不同,而有多种异名。或说“健达缚”,或说“求有”,或名“意成”,或名“起”。他们各自的含义如何?这是探讨中有论题时,应先予以确立的。

  第二节:中有的诤议。中有,是有情“死有”后的刹那,至“生有”前的刹那,两有之间的生命自体。然而有情死后,是否一定先得化生为中有身,再去托生母胎呢?学派间有不同意见。大众部、化地部等认为“都无中有”,而有部(以及化地部末宗)则主张“唯欲、色界定有中有”。一主有中有,一主无中有,彼此最主要的症结在那里呢?若将两派的对论,加以抽丝剥茧,则彼此背后隐藏的意趣,及其学理上的困境,就可清晰浮现了!

  第三节:中有的特质。有部主张有情死后转为中有身,而《大毗婆沙论》是有部的论着,故论主以相当大的篇幅,罗列了诸多问题,分别了中有的种种特质,详尽地介绍中有。本节的内容,是笔者从《大毗婆沙论》中,搜寻有关中有的特殊议题,归纳整理而成。透过论师的抉择与思辨,对于“中有”的特质,应可得到某种程度的认识。

  贰、中有名义的确定

  有情一期生命结束后,至投生前的一刹那,这段期间,称为中有或中阴身。这中阴身,据《大毗婆沙论》的说法,或名为“中有”,或名“健达缚”,或说“求有”,或称“意成”(大正27.363上)。而《俱舍论》中,除了以上四者外,另有“起”(大正29.55中)的名称。这些名称的内涵与定义如何?以下依次讨论之。

  一、中有

  有部论师将有情轮回生死的过程,分为本有、死有、中有、生有等四有。“本有”,是生有与死有间的生命体。有情从入胎的刹那(生有)起,一直到生命结束的刹那(死有)为止,这期间的生命体,称为本有。“死有”,是命终的刹那,可说是介于本有与中有间的刹那存在。“生有”,是结生的刹那,也可说是中有后与本有前的刹那存在(大正27.959上)。而“中有”则是在有情生命结束(死有)后,至投胎(生有)前的刹那。在这死有、生有的二有中间,有情化生为欲、色界所摄的自体。所以,有部论师说:在死有与生有的“二有中间,有自体起”,称为中有(大正27.363上)。既然如是,本有、死有、生有等三有,也都是在二有之间,何故不称为中有呢?论师说:

  若有居在二有中间,轻细、难见、难明、难了,立中有名;余有虽在二有中间,粗重、易见、易明、易了,不名中有。复次,若有居在二有中间,是界、是生、非趣所摄,名为中有;余有虽在二有中间,界、生、趣摄,故非中有。复次,若有居在二有中间,已舍前趣,未至后趣,说为中有;余有虽在二有中间,而未舍前趣,或已至后趣,故非中有。(大正27.363上)

  归纳上文,中有立名的由来有二:一、中有“在二有中间,轻细、难见、难明、难了”,所以名为中有。其余本有、生有、死有等三有,虽然也是在二有中间,但粗重、易明了,故不名为中有。不过,《大毗婆沙论》一九二说:有情的本有,是异熟报体,是由过去世所造的业因招感而生。这异熟报体(本有)是粗显、易觉、明了现见的;其余诸有,虽然也是过去的业力所生,但微隐、难觉、非明了现见。所以,不名本有(大正27.959上)。由此说来,以轻细、难明了等特质,安立中有名,尚不能适切的标显中有的特性。因为死有、生有,也有轻细、难见、难明、难了的特质。

  因此,有部论师又说:二、中有“是界、是生、非趣所摄”。界所摄者,有部说唯欲、色界定有中有,无色界无,故中有唯是欲、色界所摄(358下)。生所摄者,胎、卵、湿、化四生中,中有是化生所摄,因为有情死后刹那,化生为中有,“生无所托,诸根无缺,支体圆具,依处顿生、顿起、顿出”(626中),而且一切中有在四生中,都是化生(627中),所以,中有必是化生所摄。非趣所摄者,中有在五趣(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中,不隶属于那一趣[注2]。何故五趣都不摄中有?论师说:有情在死亡的刹那(死有),就舍去五阴身,由业力的牵引,化生为中有,因缘和合再去投胎。中有已舍去前趣,但又还未去投生(生有),只是存在于死有与生有间的生命体而已,所以也不隶属于后趣。其余三有方面,本有是异熟报体,可以确定它是属于五趣中的那一趣,故定是趣所摄;死有是命终的一刹那心,可以说还是隶属本有时的趣类所摄。生有也只是投生的一刹那心,要说趣类,可以说随他托生的趣类,即彼趣类所摄。由此可知:安立中有名称的由来,还以中有是“非趣所摄”,才是中有不共其余三有的特殊标志。

  二、健达缚

  健达缚,是鼓等乐器(大正27.357中),中有何以又名健达缚呢?有部论师说:这“健达缚”,是欲界中有专属的名称(不包括色界中有)。因为中有身微细柔软,不堪食用粗长食物,须藉由香气以资养生存,故名为健达缚(大正27.363上)。这是说,欲界中有(健达缚)以香气滋养生命体,所以,健达缚有时也名为“食香”(《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译名,如大正23.631下,691中。但有时仍译为中有,724上)。

  三、求有

  何故中有名为求有?论主说:中有于六处门,求生有故。住中有时,求后有心相续猛利,住余位则不尔,故独中有立名为求有(大正27.363上,677上)。

  四、意成

  何故中有复名意成?有部论师说:“中有从意生”故。诸有情类,或从意生,或从业生,或从异熟生,或从YIN欲生[注3]。意生者,劫初人,及诸中有,色、无色界,并变化身。诸中有身,从意生故,乘意行故,名为意成(大正27.363上)。这意思是说:意生者,非经父精母血等所有外缘而生,是由“意”识所化成之身。

  五、起

  中有的名称,除了上来四种外,据《俱舍论》说:又名为“起”,因中有是“对向当生暂时起”故。如契经说:“有坏自体起,有坏世间生。”此有坏自体起的“起”,就是中有(大正29.55中)。亦即中有是有情死后,在投生前,暂时化生而“起”的自体,所以称为“起”。

  以上,有部论主按照中有自体的特性,给予中有五个不同的名称。这五种名称中,中有、健达缚、意成三者,是一般最熟知的名称。

 
 
 
前五篇文章

悟殷法师: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中有观(中)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大爱的力量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唤起生命奇迹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幸福人生,诚敬悦服

悟殷法师: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中有观(下)

 

后五篇文章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悲智双全的小猴子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无悔的生命之旅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甘愿做,欢喜受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人生最美的心境

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爱惜物命是慈悲是大爱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