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戒律学研究:三戒印――止恶、行善、利他(刚晓法师) |
 
戒律学研究:三戒印――止恶、行善、利他(刚晓法师) 咱们这里是一个佛学院,按老人家的说法,要学修并重,实际上我对这个说法一直是不大感冒的。在学校里你就说学,学风好了,道风肯定不会能坏;在寺庙里你就说修,这道风好了学风也坏不了,在啥地方说啥话,这叫法随法行。可现在老人家让我来给大家讲讲僧格的养成,关于僧格的养成,我想还是戒律,因为不管怎么说戒律是佛陀定的。谈僧格的话,别人一般都是说祖师的东西,确实祖师是比咱们高,但既然还有比祖师更高的佛陀,咱何不说佛陀呢?求上得中,求中就只能得下了,所以我这回来说戒律。 我的本行是唯识,对于戒律我不是专门家,所以,下边儿我说的只是供大家参考而已,你们不要太认真了,不要把我当成个棒子。我们现在人对于祖师,说起来了都说是很尊重,其实你尊重什么呀~~都是把祖师当成了棒子--比如说我想说某甲错了,于是我说,在窥基法师的某某书中怎么怎么说,在吉藏法师的某某书中怎么怎么说……这就是我把窥基法师、吉藏法师等当成了我手中的棒子。大家可不准把我当成棒子。以后你们谁出去说我怎么怎么说的,我可统统的不承认。 戒律的重要性,我不用多说。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算了:佛陀在即将入灭的时候,说了一部经,我们叫它《遗教经》,在大藏经中的名字是《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鸠摩罗什法师译的。这部经不是规规矩矩的“如是我闻”什么什么,开始是这么说的: 释迦牟尼佛初转*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下边儿第一条就是,“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本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接着就是持戒者应该怎样怎样的。 大家看,戒是放在第一条来说的。象这样的经论还多得很。再比如,我们常说的,佛法三学戒、定、慧,戒还是排在第一……等等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戒律的重要性。 下边呢,我主要谈戒律的精神,而不是具体的戒文。 佛陀出现于世的目的是什幺呢?《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什么“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这就是佛教存在于世的价值、的根据!要是离开了这个,就使得佛教必然走向没落,使佛教不成其为佛教。这也是佛陀制订佛教戒律的依据。说得更简单明了的,是《法句经》中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个呢,我们给换个说法,就是:断恶、修善和利他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戒律的精神也是这个。 佛法之法门众多,号称八万四千法门,但有个判断标准,就是三法印,我们常说三法印,可是不知道大家到底看没看过法印经,我估计是没有的多。在《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中是“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在《佛说法印经》中说,“此法印者,即是三解脱门”,“ 空解脱门”、“ 无想解脱门”、“ 无作解脱门”,这都是原经上的原话,可是原汁原味的!在《佛说圣法印经》中是无常、苦、空。那么戒律呢?其实也有三条标准,就是:止恶、行善、利他。这是戒的原则。 咱们学过了《戒律学纲要》,都知道在最开始实际上是没有戒文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十二年,也就是说有十二年没有戒文。我记得我在最初一听说佛教一开始有十二年没有戒文就觉得象一个国家有十二年没有国旗、国歌一样不可思议。这十二年没有戒文,那么当时的僧团是以什么为行为准则呢?就是三戒印:止恶、行善、利他。这时的佛陀,是随机说法,利根者在当下就可证悟,当下就心与道合,获得道共戒,这根本不需要任何戒文。比如佛陀刚一成道,在鹿野苑中初转*轮,憍陈如等五比丘立马就证果了。还有舍利弗,他看到马胜比丘(梵名A/svajit,音译为阿说示)威仪非常,上前请教,听了马胜比丘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当下就证得初果,再去听佛讲法,即刻证了阿罗汉果。也就是说,对于利根之人,一念正念生,当下达到断恶、修善和利他的目的,获得解脱。这是第一阶段--以法为教,重于真理与道德的实践,只是教导弟子们在身、口、意方面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们大都求过了戒,戒本上就有“释迦牟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就是“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这称为“教授波罗提木叉”。 十二年后,佛法得到了广大弘传,出家人愈来愈多,人数多了自然问题就多了,有的人动机不纯,佛陀不得不在德化的基础上,融入律治的精神。德化是教法,律治就是戒律了。 佛制订的第一条戒是YIN戒。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千万不敢开头,只要开了头,后边儿就有了先例可循,佛制出了第一条戒后,就有了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慢慢地,戒条越来越多,再加上七众的不同--七众是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各自要遵守不同的戒:优婆塞、优婆夷可受持三归、五戒、八戒;沙弥、沙弥尼、受十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戒;依据四分律,比丘按四分律受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按四分律受三百四十八戒。 当然,佛陀制定了不少的戒条,但都不是释迦牟尼以教主身份一时心血来潮制定的,他制订戒条不是为了显示威风,而是为了帮助教化。他制订戒律,不是没有规范任意制订的,而是依据止恶、行善、利他这个原则。 我们先来看看戒律的来源。它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比如,有根据当时的风俗习惯来的,就是说这只是一个风俗而已,大家都认为这样做好,那么佛就让弟子们也跟着做,这样会给僧团带来方便。比如说结夏安居,这其实是当时印度流行的做法而已,佛让弟子们也安居。佛陀制订戒律,是应别人的要求、建议而制订的,任何人都可以向佛陀提出建议。有国王给提建议的,比如说犯了国法的人、服兵役的人不可以加入僧团,这条戒就是在国王的要求下制定的。比如说出家要家长同意这条戒,是净饭王建议的:释迦牟尼成道后回了一次家,回去后竞然把罗睺罗也拐跑了,净饭王就很悲伤--儿子出家,孙子也出家了,天伦之乐算是享不到了,于是就向释迦牟尼抱怨说,你是不知道我心里的难受,以后没有父母的同意,就不要剃度人家的孩子出家,佛陀马上就接受了。还有的是受到了社会民众的批评后制定的。还有的戒条是在比丘的提议下制定的;也有的是在外道的建议下制订的……任何人都可以到佛陀那儿提建议,只要你的建议合理,达到止恶、行善、利他的目的,佛就接受。来源是很广泛的,佛陀之所以接受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建议而制定戒条,目的是啥?就是为了止恶、行善、利他。 有一回,舍利弗闲着没事儿,坐着打妄想,他想知道以前那么多佛,哪一尊佛的教法流传长久,他打了这个妄想,也没有隐瞒,佛就告诉他了,说:毗婆尸佛、尸弃佛、拘留孙佛、迦叶佛,他们的教法流传得久长,而拘那含牟尼佛的教法不久长。佛还告诉他说,因为拘那含牟尼佛“不广为诸弟子说契经,乃至优波提舍经,不结戒,亦不说戒,故诸弟子被厌,是以法不久住”,佛陀还举了个比喻,说“譬如种种花散置案上,风吹则散,何以故?以无线贯穿故”,而“毗婆尸佛、尸弃佛、拘留孙佛、迦叶佛,为诸弟子广说经法,从契经乃至优波提舍经,亦结戒,亦说戒,弟子众心疲厌,作如是教∶是应念是不应念,是应思惟是不应思惟,是应断,是应具足住。彼诸佛及声闻众在世佛法流布,若彼诸佛及声闻众灭度后,诸世间人种种名、种种姓、种种家出家,不令佛法疾灭,何以故?以经经法善摄故。譬如种种华置於案上,以线贯,虽为风吹而不分散,何以故?以线贯摄故。”舍利弗听佛陀这么说,就说那你释迦牟尼佛就说戒吧,佛陀说,现在还不到时候。 这儿插一点儿题外话,就是说我们现在打妄想,打就打了吧,既然已经打了,干脆就把它弄清楚,不要强压回去。我们出家就是要断烦恼的,断烦恼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你什么也不知道,一个是你什么都知道,什么也不知道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你已经知道了不少的事儿,于是你就只剩下一个途径了,就是尽可能的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是我们的理想。一切尽知的话,我们就是圣人了。所以说我们就得多闻,现在有人说知道得多的话会成为所知障,这是把所知障弄错了。 回头说正题。什么时候才是说戒的时候呢?佛陀知道,他说到“若比丘得名称乃至多财业,然后世尊当为诸比丘结戒,欲使彼断有浊法故。”也就是说,现在呢我们还没有名声,没有财物,当什么时候我们比丘们在大众的心目中是高贵的了,人家都羡慕我们了,我们也有钱了,这时候我们的心里就会产生浊法了,到那时候我就要说戒了。释迦牟尼在最初制戒时说过十句义:“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令未信者信,五、令已信者增长,六、难调者令调顺,七、惭愧者得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得久住”。这十句义,有的是为了僧团的安稳,象第一、二、三、六、七句,有的是为了维护僧团的信用,象第四、五句;有的是为了灭除比丘的烦恼,象第八、九句。所以,戒律关系着个人的修持、僧团的和乐、正法的兴衰。也就是说,佛制戒的核心是第十句义:令正法久住。令正法久住主要依赖于僧团,而僧团不健全,也就不足以住持正法,而策发僧众,健全僧团的,就是戒律。 佛陀不是刻意要作教主的,他制订戒律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修改。有些呢,是改得严了,有些呢,是改得松了,有些呢,是改严以后又改松了,有些是改松以后又改严了,各种情况都有。佛陀从来没有宣称过说他的戒律是神圣不可更改的,他的戒律目的是止恶、修善、利他,每条戒都是要达到这目的,与此有违背的,马上就改。我举几个例子。 先说改松的。最开始佛陀规定,比丘不能够和未受具足戒人的人住一个屋。为啥要作这规定呢?这是因为在现实当中,存在着太多太多的不如人意,证圣的出家人可以做为信徒们心灵的依靠,信徒们把我们当作了心灵的依靠,这就要求我们出家人要保持威仪,不能够给信徒们留下不好的印象,这样于僧团整体不利。一个出家人,在醒着的时候,因为你很注意,你可以保持威仪,像模像样的,但当你睡着的时候,照样打呼噜咬牙齿,其实打呼噜咬牙齿又怎么样呢?只要是个人,那么打呼噜咬牙齿就是正常的,可因为你是出家人,信徒们要求你不能打呼噜咬牙齿,于是,我们就不把我们打呼噜咬牙齿这一面给信徒们看见,咱中国人有句话,叫眼不见心不乱。有人说了,说这是不是不诚实?不是的,这是现实的需要。所以,佛陀规定,比丘不能与未受具足戒者睡一屋。后来呢,有了沙弥,比丘有地方睡,沙弥没有受具足戒,就不能和比丘睡一屋,这样呢,沙弥就没有地方睡,总不能让沙弥睡寥天地儿吧~~所以,佛陀就把这条戒给改松了。说,比丘可以和未受戒的人同睡一屋,但是不得超过三晚,也就是说,在三天之内你必须解决沙弥的住宿问题。这就由原本的不允许改为允许三天,松了。到现在人们有点儿歪曲,变成了寺院只挂三天单。 还有一条戒,说比丘不允许和女人说话超过五、六语,就是说,一个出家的比丘和女人说话,不能说多了,为什么呢?说话说多了容易遭讥嫌。有一个比丘,已经是有点儿小门道了,他给一个女人说法,说过五、六语后就不能再说了,但是因为他已经有门道了,他知道再多说几句就可以使这个女子对佛法生起信心,进而证道,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佛说,这样的情况只要身边儿有别的人就可以继续说。这就是放松了些。 也有的戒条是改得更严了。这是因为佛见戒条不能很好地起到止恶的目的。 六群比丘在佛教中是很有名的,很多事儿都是他们搞出来的,当然,也有人说他们是圣者示现,来帮助释迦牟尼佛制订戒律的。话说有那么一回,乔萨罗国王率军队打仗,六群比丘觉得好玩儿,就到军营看,pasenadi国王见到他们很不高兴,就说,你们咋到这儿来了?六群比丘的嘴可会说了,就说,我们想念大王你,就来看看你。举手不打笑脸人,国王知道拿他们没有办法,国王就告诉了释迦牟尼佛,于是佛陀就规定了:比丘不准到军营。佛陀作出这个规定以后不久,有一个比丘,他的叔叔病了,而他叔叔是当兵的,这个比丘呢,就是由他的叔叔带大的,现在他叔叔病了,人之常情么,就想去探望一下叔叔,可是前不久释迦牟尼佛才规定了比丘不准到军营,这个比丘就苦苦恼恼的,佛陀知道了这件事儿,就把自己的戒文作了更改:比丘不准到军营,除了有足够的理由以外。这样呢,这个比丘就到军营中去探望了他的叔叔,这样他就又可以安心修行了。人要想干什么事儿,总是能找到借口的,因为释迦牟尼把戒条给作了修改,说只要有足够的理由,还是可以去军营的,于是六群比丘呢,他们就找借口又去军营,还一住就住好久。释迦牟尼于是又把戒文作了修改:比丘不准到军营去,除了有足够的理由之外,即使你有足够的理由,也不能超过三天。六群比丘呢以后到军营中去,就不超过三天,可是呢,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找的借口到军营中玩儿的,所以,就到了军营靶场中看人家练射箭,因为新兵射箭射不准,一下子射不准失了准头,箭没有射中箭靶,却射住了一个比丘的屁股,一个比丘屁股上中了一箭,疼得哇哇直叫,就影响很不好,于是释迦牟尼就把戒条又作了修改:比丘不准到军营去,除了有足够的理由之外,即使你有足够的理由,也不能超过三天,而且到军营不准到到靶场或者看作战。你看这条戒改了几回? 还有,比如杀戒。佛陀最初只说不准杀人,可后来有些比丘因为厌恶自己,就自杀,不让杀别人杀自己总可以吧~~于是佛陀就把不可杀人改为:不自杀,不教他杀,不见杀随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