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20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20

 

   何谓“直心”?直心在修行中的地位及作用?六祖的直心给我们什么启示?

  大家看看六祖坛经,就知道六祖非常的直心,而且自始至终没有更改过;只是抓住一个直心,很直,很单纯,现量上产生无穷的妙用。直指人心,直指成佛,没有一点转弯抹角的事。

  这个世界如果你用直心去看,就非常的简单清晰明白,念头也特别容易保持如如不动,不易产生太多的分别、烦恼与执著。可是你如果弯心去看,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都还是在弯心在看,结果世界变得是异常的复杂,特别的曲折,格外的多变。可以这样讲:直心是因,成佛是果;弯心是因,五浊恶世是果;因果同时,因果不昧,分毫不差。绕来绕去,不仅把自己绕得昏天黑地,而且还大大动别人的念头,造业无穷,祸害不尽。

  何以不能真正达到直心呢?信心不决定故,学问太多故,知见太杂故;来自于众多师傅的似乎都是精华然切不能不彼此矛盾纠缠不清的种种所知所见,全是障碍,与佛法根本不相应,与佛心根本不相应,与自己的心也是根本不能相应,全部是浮动的,浮躁的,快速变幻的,即时流转的,所以不可能不弯心,不可能真正直心。根本没有直心的心理基础,正知见基础。

  直心修道有何好处呢?直接与佛心相应,直接与实相相应,以此起修皆是有用功;任何弯心都不在相应地,不在体上,皆是妄功妄用,开始错,步步错,大错特错。

  其实人就是一个直心,人心要直,不能转弯抹角,转的弯子越多,越是与佛心离得越远。在末法时代,人就喜欢转弯抹角;什么事情都转过去转过来,转不出来;因为你转的弯太多了。比如:贪心就是地狱,结果我们还是不放心,转到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去,忏悔啊,读诵啊,几个月过去了几年过去了,不知道磕了多少头,流了多少泪,读了多少经;到头来,还是没有弄清楚:“贪心就是地狱”,不贪就没有地狱。自己的贪心恰恰是与地狱最大的相应。终了还是不知道“地狱在哪里”。贪心就是地狱,如此简单的事情,我们绕了这么一大圈子,一直在忏悔业障,结果贪心一直还少有改进,如此弯心是否有点哪个呢?所以我们搞来搞去,绕来绕去,还是不知道什么是佛法?其实直心就是道场,直心就是佛法。佛陀、祖师经常只是用简单的了了数语,就把我们的心给打开了。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往往不是用直心来做;而是用弯曲的心来看,左看右看,这个世界如何不显得非常的复杂呢?如果用直心来看,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复杂的东西;一解脱一切解脱,一自在一切自在。所以我们要用心会道,真正直接感受和受用这些祖师大德所证悟的道理。

  好多祖师大德的了了数语,足以让我们顿时明明了了,空空洞洞。我们看经也不易太多,最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我们的直心。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信心的决定,另就是做不了就特别容易转方向,绕道走是我们的顽固习性;比如我们学的经典太多了,一会儿用唯识的观点来分析指导一下,一会用中观的思想来分析指导一下,一会儿用世俗的思想来想这个问题,一会用阿弥陀佛的言教来想这个问题。这一个问题用种种思想方法来思考解决,结果几乎哪个也深入不了要害,不能深入专住故,最终一事难成。所以我们的学问太多了,不是直接了当的去解决。有时候认为这个道理是对的,有时候认为那个道理是对的;有时候觉得这个法好,有时候觉得那个法特别的好;他不是直接与我们心相应的一个体,所以学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当下清净心的这句话在心里面扎不下根,总是浅浅的、浮浮的、晃晃悠悠的;心不能安定故,如何能起妙用,起深用,得大用呢?学多东西,知见深重,真的不一定是好事,相反可能形成重重深刻的顽固障碍。

  六祖坛经完全是讲一个直心,六祖把这个心得到后就心不妄动了,这一辈子都是用这个直心所悟的理来解决任何一件问题;其实我们不需要转弯抹角,也不需要拿任何道理来解决这个问题,直心处理就是了;真正得到佛法后,他应该是很直很单纯;学到的东西太多太杂,什么东西用多了用习惯了,你就可能离不开了,这极有可能障碍你的心现量上难以产生妙用。

  释迦牟尼佛示现太子,在舍卫国,示现成道回家,各表何意?报身无体唯受尔,如何在受上解脱?受与妄识有何关系?极乐世界的报身是什么?法身是什么?虚空能成为我们的圆满报身吗?何谓不可思议妙受?受魔出现何因?如何从根子上断之?

  “佛在舍卫国”,佛即释迦牟尼佛。他太子出家,如果不出家,一定会统领四天下,做转轮圣王。他舍弃国王之位。为什么示现太子不示现国王呢,太子表因地,国王表果地。这个因与一般的因是不一样的;太子虽然不是国王但具足国王的一切威德,他到任何地方,所有百姓都象对待国王一样尊重。示现太子,意为示现成佛之因。佛教里面,菩萨相当于太子,叫做法身大士;法身大士他所获得的功德都是佛的功德,他是将佛的功德直接继承受用,他虽然没有成佛,但具足佛的所有的功德;都是来自于如来的宝藏;如太子周游天下其所有的威德,都来自于他的父亲;如果他父亲不是国王,他太子的威德就退失,光明就没有了;释迦牟尼佛示现太子,舍五欲(财色名食睡),舍五阴(色受想行识)即是舍卫国。舍卫国当时是个非常富裕的国家,色受想行识全部具足;财富具足,人非常健壮,在印度是非常强大的一个地方,好多小国家进贡。他到这个地方,要出离五阴魔。示现太子,舍家弃国,到深山老林去修行,六年苦行(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降伏了内心的魔障,名利声色,贪嗔痴慢,转五阴魔为五分法身。

  色:把色转为清净法身,一切色相变成大空性;现在回来,是成佛以后回来,表入世广度众生。佛陀觉悟了一切宇宙的本来面目----实相,这个实相,就是金刚经所讲的核心内容;诸法实相即是五蕴皆空,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皆为空性;所有器世间看到的分别,都是心里面妄想识;外面所有的东西都是色,都是了不可得平等性;都为空性。佛亲证悟了这个空性、觉性,彻底的消灭了妄识,证悟了法性;达到了大寂灭涅槃的境界。所谓寂灭,即一切妄识消亡,恢复自己本来的自性;他证悟后,五阴就改变了。只要你证得清净法身,色声香味触法就全部改变为平等受、功德受、报身受。报身的受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报身是受体,本来的德相;法身之受即是报身之德。大家问,报身有体吗?经典上面讲的很清楚,报身无体唯光明遍照

  受:受就是法本德,法身解脱,受用解脱;法平等相,法功德相。报身无体,报身就是法身,法身就是报身,二个名词不一样,一个是真如实性,理事圆融,报身为事,法身为理,理事圆融的一个体;理是事中理,事是理中事,空相有相,互相不障碍,超越我们的妄念,妄识,妄见的分别,如果有无分别相也是我们众生之分别见,

  我们认为极乐世界报身有相吗?极乐世界是色声香味触法种种报身之德,就是法身德妙用,无极之体,虚无之身,不能以有无来评论,极乐世界的法身就是平整大地(尽虚空遍法界平整的大地),虚空就是圆满的报身;极乐世界的报身是什么,就是空中楼阁;空就是空,楼阁还是空。极乐世界的受,是无体而受,我们的受是有体而受;有欲界受,色界受,无色界受,属于五阴魔范筹;这个受有体就是相对而立,而极乐世界法身之受,是非相对而立,是绝对的体,是不可思议妙受;这种受言词道断,非是我们妄想所见,所以我们想不通,永远想不通,除非你证得到;你证悟到绝对的体的时候,彻底的妄识断的时候,那个受用就象虚空一样,虚空就是你,你就是虚空,无一样东西…….,那就是不可思议妙境,是谓妙受。所以这个受用解脱、法身解脱。

  这个世界的受,受想行识是内魔啊,色是外魔啊,转魔成觉啊,悟到了实相,转为实相后,这个魔就消失,就象中日光明,黑暗就永远不会显现出来了,这个魔无非是在阴暗中显现出来,我们心中有阴暗,才有受魔的显现;如果我们心中有光明了,受魔就不会出现,就会出现大光明藏;那么我们五分法身一起证,

  何谓绝对的体?何谓相对的体?证得绝对的体会怎样?执著在相对的体上会怎样?为什么说:“外面的一切是理,心才是事”,众生的根本颠倒是这种理与事的颠倒?强调外面的东西不会造业,造业的只是我们的心;这种调换与修持上有何意义?

  我们现在证五分法身时候,你不学佛也本来是佛,这纯粹是个理,是绝对的。法身就在我们无明之中,迷了就是无明,迷了本性产生分别妄识,以妄识心永远是没有办法破解这个密码的;只有你这个相对的体断掉,就全妄即真时,你就体悟到法身清净受用,能够感觉到我现在只不过是个妄识了可得,但是妄识了不可得体的后面就是清净的法身;那就是我的清净本体,你发现你有一种超越的解脱和清净心显现出来,这种显现出来是完全远超越你眼耳鼻舌身意这种感官上的受用;完全是在悟的体的后面有一种巨大的能量,令你获得种种不可思议妙用;并不是你眼耳鼻舌身意刺激你产生的,也不是你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是你刹那的一念。佛陀修行降伏了心中的色欲声魔,悟到了实相平等一心,法界报身德现露无疑,外面是实相叫理,心与实相相应是事,现量理事无二。

  我们现前看到的所有的境都是一个理,理与妄识相应变在分别见境,如果你用无所住心面对世间诸境,当尽凡情,妄识不生,你心中的事圆满报身妙用现前;凡夫把心里思维的当做理,象我们心中画个做房子的图纸叫做理,房子做出来了叫做事,这是我们世俗人的思维,真正外面的才叫理,整个法界的色声香味触法是一个纯平等性理,不可以在上面去妄识分别,完全是心会理的时候,你心里面会出现一个象虚空般的受用;而这种受是平等解脱、功德妙用、化身受用;所以我们转分别妄识心成金刚智慧心,我们受用妄识不觉才是我们真实的造业的一个体,外面东西从来不会造业的。造业的是我们的心中的妄识,我们的妄识的活动力----牵挂、执著、烦恼都是妄识的作用,色声香味触法这些东西现前,叫做色相、声相等,如果我心不动,那个色等六根六尘本来是如如不动的,平等一性,分别只是妄识在分别,但是你跟他相应,产生心里的互动,那叫事,如果你心里不互动,他永远是理,一切境都是纯理,事都在我们心觉迷之间,觉了迷了不在外面;成佛堕落只在一念之中,只要我们心不动妄,理本如如,理就不动;事上就会圆满,这个理是不可思议。

  为什么说走路是心在走?我们到处拜庙参访,看似是身体在跑,此地彼地在交换,其实是心在跑心在交换。为什么?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长短高低,男男女女,都是我们的内识魔在作怪,都是我们心里在活动,所以为什么大千世界唯心所造呢?你看到的所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只不过是你心里的分别妄想而已,所以那个叫做事,外面是没有事的。我们走路是什么在走,是我们心在活动;如果你心不活动,你怎么会走路呢?佛陀的心里没有病了,所以他就不走,他坐在那个地方,走而无走,他可以坐三大阿僧祇劫,他一念可以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呢,他心不动了,我们不要三大阿僧祇劫,几个小时就很累了,但是佛陀绝对不累的;不象我们一天到晚焦虑不安,东扯西拉,东跑西颠,这都是我们心里的妄识作用,其实外面没有东跑西颠的体,是我们心里面有个东跑西颠的体,所以心乱则外乱,心乱了外面好象也乱的,所以我们到处跑,无非是心在跑而已;大家想一想,你心不跑,那有外面跑的东西呢?你心不动,怎么动,动也无动啊,你讲?全部是你心在妄想而已。

  从修行的路径上区分佛有几种?佛陀的受与我们的受有何不同?何谓相对的受?何谓绝对的受?为什么说无分别即清净?无我即无分别?无我无分别即是绝对的受吗?

  为什么呢?色受想行识,这就是我们的清净法身呢!五分法身就是“佛 法 僧 解脱解脱知见”,这叫五分法身一起证,五分法身圆满了,你就是究竟佛,如果五分法身没有圆满,那你叫分证佛,如果五分法身没有觉,那你叫做相似佛,象阿罗汉就是相似佛;如果依实相在观行之中,叫做观行即佛;如果你明了实相无相当没有破妄识只能是名字即佛,名字进入了你的心,你只是悟到了这个道究竟理,其实是不能究竟解脱的;而且还会退失的。到了相似即佛破无明六品安住化城。到了观行即佛,你不观行就会退;名字即佛,还有一个理字即佛;理字即佛,纯理绝对的,没有相对体,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你悟也好,没有悟也好,凡也好,圣也好,都是佛,本来都是具足佛性。

  释迦牟尼佛是究竟即佛,五分法身一起证,才是究竟的法身。佛陀证悟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空有不二之妙德,你想一想,佛陀安住真如实相,“释迦牟尼佛到底在哪里”?佛陀无所来亦无所去,就是实相故啊,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本来的真实相,清净之体啊,清净法身,色声香味触法本体就是纯理,理必有事,受就是报身,报身庄严;报身就象虚空,虚空就是什么呢?虚空就是种种名言大悲心。如果没有虚空,哪来空中楼阁呢?没有虚空,怎么去利益众生呢?虚空量周沙界,所以象大千世界所有的众生,都在虚空里,世间虚空有二,有障碍虚空,无障碍虚空;假如说地球也叫在障碍虚空,我们大家每个人都在里面受,但是对佛陀而言,一切犹如虚空一样,是微妙庄严,对我们确是念念执著啊,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地和虚空,有障碍空间和无障碍空间,都是属于虚空范围之内;大地是不可见的,我们虚空跟大地还是一个虚空,到底大地在哪里呢?大地在绝对处,不可思议妙处,大家想一想,我们这个大地到底在哪里?大地还在这个地方,佛陀的大地就在虚空的不可思议的这个地方,离开虚空没有大地,离开大地没有虚空,极乐世界空中楼阁,大地平整,那个大地就是法身;虚空就是报身,报身跟法身是一体,不可以分开,那么我们现在本来的自性,也就是说虚空与大地,虚空我们的报身受不到,我们的法身大地也觉悟不了,因为大地是我们的法身啊,我们现在在虚空里面,但是虚空是报身,不能亲受报身德用;佛陀的妙用建立了我们现在的妄受,也就是说我们在地球里面,我们在虚空里面,都叫妄受;受这种种业报,我们为什么没有佛陀的哪种清净解脱受用呢?没证到法身,在相对受的体里面。但是也不能够离开,我们本来的真如实相。就是我们的受也不能离开我们本来的体,就是我们没有悟到的那个体,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佛陀已经证悟了,我们没有证悟;所以六祖大师讲:悟者即佛,迷者即是凡夫,

  想:转我们的想魔平等清净无我,想是什么呢?就是分别心,强烈的分别心,我们分别心在心中相续,想叫想魔;佛陀的想变成了清净身宝,所谓的大涅槃寂静体,常乐我净涅槃四德,就能够示现法报化的这个体,现前见清净。本来都是无相体,现在变成有相,想是对于分别来讲的,什么叫无分别呢?就是清净。什么叫清净呢?就是无我;没有我了,哪个分别呢?

  何谓常乐我净?常乐我净在哪里呢?何谓无常?常在哪里?无常与常有何关系?无常仅仅是我们眼睛上的错觉吗?我们对身体执著的源头何在?如何根本上破除我们的身执?

  没有我的哪个我是什么呢?就是涅槃;大涅槃妙用每个众生心中具足,但是我们众生不了解生死的本体,就是涅槃的体,我们现在都还是迷了佛,佛本涅槃妙用德,常乐我净!众生把这个常乐我净四颠倒,我们现在是无常亦常,以无常为常,我们把这个生灭的体倒过来了,其实倒过来就是;如果你把无常倒过来就是常,把苦的体转过来就是乐;把没有我的体转过来就是无我,把不清净的体转过来就是清净的体,常乐我净在哪里?就在我们无常无乐无我无净的体里面;离开了无常没有另外常乐我净四德可得,这都是名言安立,离开无常没有一个常可证,离开了我没有一个无我可证,离开了这个苦也没有一个真乐可证,离开了这个烦恼也没有清净可证;也就是说你现在这个不是永恒的体,你了解了、明了了就是圆满的体,如果你知道这个世界所有的体无常不可住故,常就安立在哪个地方;常是个平等的,乐是解脱的,我是清净的,净是绝对的,四相平等一性!

  这个世界四颠倒相是我们执着妄见,以无常为常,不了解这是无常,认为无常的相是常,从大从小,小在一刹一念识的无常,大在地球,大者我们生老病死,都是无常的体,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生老病死呢?它代表无常,我们这个念头刹那刹那的变化,无常也叫无住;地球与虚空都是无常的,我们有时候看到我们身体的无常不觉得,一个苹果的无常我们很容易看到,但是地球的无常我们更难觉到,因为这个相续的无常,非常紧密的无常;其实我们念头的无常也代表了地球上虚空里一切无常,昨天今天明天不断的变化,昨天的我在哪里?昨天的地球在哪里?都是代表一系列的无常,其实无常是一,但是我们眼睛上的错觉,感觉到地球是永恒的,乃至于我们的身体是永恒的,认为我们身体还很远长,没感受到我们在刹那刹那的无常之中,所以对于身体非常的执著,对于财名利产生了强烈的法上执著,这种习惯以后,要放下好困难,因为这个东西太顽固了,不是一天二天了,就象我们吃饭用筷子一样,你到西方国家拿个叉子就是不习惯;因为你这一生中一直拿筷子吃饭,已经形成一种习惯,拿叉子就是不习惯;所以你拿筷子特别舒服,拿叉子就是不舒服;从这一件事情可以看出:习惯不是一下子能够改变得了的,那我们对地球的执著对身体的执著更不是一天二天,我们无量劫来对身体有强烈的执著,非常强大的习气;

  计划、老爱计划和无常有何关系?越计划病苦受苦就越多吗?为什么说真正有大力的人根本就不怕病苦?!

  我们也知道他是无常的,但是我们还是对它特别的执著;本来是生老病死非常无常的东西,我们也没有办法,就是怕这种无常现前,生怕钱掉了,生怕房子倒了,生怕身体死掉了,生怕自己没地方住了,生怕自己将来没有着落了,老是计划着这些后来的事情,世界上很多东西无常在相续,没有一个东西不是无常的,但是我们会把他安排的好好的,所以有个比丘尼说,我年纪大了,在哪个地方住啊,她就考虑自己住的问题,开始搞小庙了;一个懂得无常的人就会说,在哪里睡都一样,反正都是无常的,死就死吧;在沟里死,在路上死,趟着死坐着死都没有关系的;真正你明了的哪一天,对癌症啊等是不怕的,真明了的人,是不怕病不怕无常的;如果我得了癌症,饿死算了吧;真正有大力的人,根本就不怕病苦;有人治疗我就治疗,无人治疗我就死了算了;我才不会有担心的这样无聊问题,不就是一口气吗?你想想看,我们气断了,不就超度了吗?你自己越放下越是自在,人都是要死的,怎么死都可以的,该饿死的就饿死,该病死的就病死;该怎么死就怎么死?你管他干什么呢?皇帝还有饿死的时候呢,我考虑我自己,要得癌症呢怎么办呢,没人给我治疗怎么办呢?我要准备得钱放在荷包里,万一需要呢?你老是想这个问题,你因为想得太多了,那种牵挂,那种设计,在你心中不断的在计划,那当然你计划一辈子也计划不完;你多苦啊,所以人就这样计划,不知道这是无常的道理,真正明了的人,不怕死亡,死去算了,沟里死,山上死,路上死,怎么样的死法都可以;无所谓的,我常常想有一天我得癌症了,我一个人跑到山上去,不管你们;我才不要你们拿钱去治疗呢。想那么多事干么呢?你老是计划,越计划你的病苦受苦就越多,凡是计划的人他越是怕死,越怕死越是有嗔恨心,嗔恨别人不拿钱给自己治病,嗔恨医生不负责任,嗔恨别人对自己没有爱心,不嗔恨的人怎么想:没有钱没有关系,别人可能还有种种情况吧;死了就算了,干么要给别人带来麻烦呢?告诉别人,没关系真的没有关系。这样你就不解脱了吗,不自在了吗?不就放下了吗?你考虑怎么死干什么呢?所以为什么有好多人,到临命终时那么痛苦?就因为他没有放下啊,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学佛,你没有解脱感,没有自在感,没有放下感,你到病苦的时候,找这个麻烦,找那个麻烦,哎呀,看到出家人病苦的时候,认为病了没人照顾,那多可怜啊;确不知道一个真正出家人的解脱相,是彻底的放下了,根本不把病苦放在心上,所以你不知道出家人的心啊,如果出家二十年后对这件事情非常的清晰,只要你从小出家,没有一个为死而烦恼的事情;只有哪此出家才几年,老了以后才出家的人,这些人没有方向,什么东西都依赖于别人,他不知道自己的事情,他就依赖于别人,以为自己有房子住,病了有人医疗,饿了有人给他饭吃,给他衣服穿,这些都不可靠的,有一天就会饿死、冻死,晒死,都有可能的,如果你知道无常的道理,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个时候心就放下来了,不考虑死后的事,老想着我要存些钱啊,我病了以后怎么样怎么样啊,这样子在家人很难做得到,出家人就很容易做得到;出家人的内心就是无牵无挂的这个体,在家人他总是认为我病死了多难看呢,一定要有点钱,如果你真正解脱了,你不怕了,死了就算了,就一口气吗,不来就断了吗;一口气多少短啊,三到七分钟之后就死了,你就走了,那么说为了七分钟辛苦了一辈子,牵挂了一辈子,计划干什么呢?就是不知道无常的道理,把常当作无常,懂得了这种道理,你就死心踏地的去修行。不在考虑我们吃饭作乐的问题。那些为了生存活在世上的人们,是邪命。有些人,为什么住庙里呢?是为了有饭吃,有房子住,有衣服穿,不然我才不住庙里呢!有这种想法的人叫做邪命、不正命;在寺庙里给大家住一块,有饭吃,是为了给众生种福田的,为什么是乞食呢?是为众生种福田的;是为了淡泊名利放下身心的;这个叫做正命;所以我们在庙里有饭吃,有衣服穿,都是为了给众生种福田的,为什么穿这件很单薄的衣服,又不好看,是为了跟众生种福田的,它让我们内心非常淡泊,让我们明理,让我们的道心生出来。这才是我们的正命;不要活在邪命里面,包括你们居士也是,既然在庙里住着,要把自己当成是出家人,既然是出家人,就是正命,不要为了生存而住在寺庙里,是为了修道,为了淡泊名利,是为了放下,你为了了知无常,不在计划,你座在那里千万不要计划。

  何谓真乐?如何证得?如何了苦修苦证苦?何谓苦性的本体?

  乐,不以无乐为乐,我们众生把苦呢当成乐来看待了,苦并不是说拿刀砍你,身上好痛,你现在一切享受都是苦的体,但是我们把这个苦当成是快乐,执著于此世界了,这个世界不可以执著,因为知道前面所说的无常,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可乐而言,在你知道无常无执,这个乐才是真乐。你要执著于此世界,那个乐一定是假乐;那个乐很快就过去了;大家想一想,世界上的无常不实的快乐到底在哪里?其快乐有没有变成永恒?不是永恒的快乐都是假快乐,看看电视啊、闲聊笑一笑啊等等这些快乐是无常的;我们虽然感受到一点点快乐,但是他的本性是苦,他是如幻如化不真实的东西,不要执著。如果你不了解无常的快乐的苦性,是不可能获得解脱自在的。三转佛法中的第一转讲要知苦了苦修苦证苦,首先是知苦,了苦,了知其苦性,了知其如幻如化不真实无常;其次要修苦,何谓修苦,不执著了是谓修,没有一个不离执著的修法,没有一个离开不执著的修法,不执著即可将这种无常的苦性转化掉了;第三要证苦;证到苦的体是了不可得,证到乐不可得的体;在心里面发出内在的哪种乐,才叫真乐。你内心在无常的体里面感受到永恒的乐;超越世间的乐,哪个乐才是真乐。所以证悟这个真乐之后,一切世间之乐在您面前已经不起作用了。你就证悟了,证到这个乐。如何证悟?首先要了知苦性本体是苦,然后证知此苦如幻如化,证到所有的苦乐如幻如化的体后,所有的苦乐在你面前都非常的淡泊,亲证苦性变成乐受!南摩阿弥陀佛!

----------------------------------------------------------------------------------------------------------------

更多常福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21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22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23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24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25

 

后五篇文章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19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18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17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16

净界法师:因缘法在佛教思想当中的三层差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