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8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8 须菩提白佛言:「希有!世尊!微妙方便力故,令阿鞞跋致菩萨离色处涅槃,亦令离受、想、行、识处涅槃,亦令离一切法,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诤、若无诤,若有漏、若无漏法处涅槃。」 这是须菩提尊者听闻了前面这一段的妙法,赞叹佛。「希有!世尊!」谁能够有佛那么大的智慧呢?世间上一切众生只有佛才能够说这样的妙法,所以世尊是希有。 「微妙方便力故」,佛有微妙的、方便善巧的智慧,能教导阿鞞跋致菩萨「离色处涅槃」,离受想行识处涅槃。「离色受想行识处涅槃」这个话,就是于色受想行识上,息灭有所得的执着,那么他就能安住在第一义谛上面,就是涅槃。第一义谛就是涅槃,应该是这样意思。这是我昨天讲过,就是在修行的时候,要观色受想行识是自性空,无我、无我所,这样观。当然,也应该观察色受想行识是缘起的、是如幻如化、不真实的,再观察它是自性空的,这就是二谛观;就是一个空观、一个假观。 天台智者大师说三观:空观、假观、中观;但是,智者大师他说空观,他也开导人先观是缘起,而后才能观察它是空无所有的,不然这个空怎么观?不能观了。那么这个假观呢,是观察空了以后,这是为了明白的话,那么你成就这个空观了以后,那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了,也应该是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相齐的菩萨的境界,然后观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那就是假观。 我们凡夫观察一切法的时候,都是执着真实有的。什么时候才能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如梦呢?要入圣位才能知道。入圣位,圣人才知道色受想行识、山河大地,都是如梦、如云、如影,不真实的;我们凡夫不能。凡夫的想法,认为都是真实的,不是空的,所以不知道二谛。要到圣人的境界才知道,才知道是空的、才知道是假的,这要到那么高的境界才能知道的。 那么,我们现在才发心修行的时候,我们也应先观察是缘起,然后观察它是自性空,应该这么观。也学习,向圣人学习,观察它是如梦、如化、如镜中像、如水中月这样学习而已;但是,应该偏于空,应该是偏于空。就是虽然也做假观,但是偏于空,应该是这样。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凡夫在有上认为真实有,就是起了很多的罪过,要观察它从假入空,这样观,来对治我们的毛病──我们就执着是真实的,来对治它,所以你偏于空,对于我们凡夫的境界是对的。等到这种毛病取消了,我们这个爱烦恼、见烦恼,这种真实有的这种执着清除了,然后你再观察一切法是缘起的,十法界都是因缘有的,那么就是广学一切法,那个时候是另一种事情。 那这里正有这样的味道,这一段文有这个味道,就是偏于空的味道。就是「离色处涅槃,离受想行识处涅槃」,就是偏于空,所以就到涅槃那去了。但是我们也可以这样讲,就是刚才说的这个「离色、离受想行识」,就是在色受想行识上,去掉我们有所得的执着,这个执着去掉了,就是我空、法空,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了,那个时候,就你那一念心不与万法为伴侣了。 我们这个心要有伴侣── 有所缘境。伴侣就是所缘境,有所缘境,我们这个心才能活动。现在是不与万法为伴侣,就是没有所缘境了。没有所缘境,分别心也不起了,就是那个时候,那个处于第一义谛的境界,就是处涅槃了,就是安住在涅槃的境界。 这个「处涅槃」这句话,就是为了令我们还在生死此岸的人,容易明白说:「喔!离色就处涅槃了。」但是,你真实到了涅槃那个地方的时候,就没有处不处的问题,没有能、所住的问题── 就是你是能安住涅槃的,涅槃是你所居住的地方,没有这个分别的。但是,为了我们容易明白,就说「离色处涅槃」。也就是……或者说是从世俗谛到了第一义谛了。就是那个圣人,他这一念的正念一提起来,就到涅槃那里去了,就是这么一个不可思议境界。当然,这是要无所得的时候才可以;你有执着的时候是办不到的。 「亦令离受想行识处涅槃,亦令离一切法」,「离一切法」是什么呢?「若世间、若出世间」,这个「出」就是超越的意思,就是超越了世间。这个「世间」就是这些无常、苦、生死轮回的这些事情,这都是世间、可破坏的这些境界,苦恼的地方。现在是「若出世间」,就是超越了世间,那就是圣人的无漏的境界,无漏无为的境界。 「若有诤、若无诤」,这个「诤」,就是纠纷,人与人之间思想不同,因为爱烦恼而有诤、因见烦恼而有诤,就是这两个原因人与人相诤。父亲和儿子诤,夫妻── 丈夫和太太诤,哥哥和弟弟诤,国与国诤,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 「若无诤」,无诤到什么时候呢?也是非要圣人才可以。圣人把爱烦恼也断掉了、见烦恼也断掉了,他无诤了,这是圣人的境界。 「若有漏」,这个「漏」就是烦恼,这个漏的烦恼在《俱舍论》上解释得很好,它等于是一个譬喻的意思。这个漏,譬如人长疮了,他身上有疮,这个疮就是往外流脓、流血,所以叫做「漏」,是这样意思。说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同色声香味触法接触的时候,就流出来贪心、流出瞋心、愚痴、邪知邪见、贪瞋痴慢疑,各式各样的烦恼。这些烦恼就是譬喻脓、血,以浓血为譬喻,往外流这些烦恼,所以叫做「漏」,那么这就是生死凡夫的境界。「若无漏」,烦恼断尽了,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于一切法上无所取着,就没有贪瞋痴的漏了,那是无漏法。 「处涅槃」,就是要离开这一切法,就是这些有漏法、无漏法、世间法、出世间法、有诤、无诤、有漏、无漏,就是染污法、清净法,皆是缘起法。就是在一切的缘起法上,都无所得了,他的一念无分别心,就到涅槃那里去了。 这一段文是须菩提尊者赞叹佛,能教导众生,从这苦海里面到涅槃岸去了,能有这种方便善巧。众生无始劫来的生死烦恼很难断、很难断的,佛能善巧方便的引导,使令他能断除一切烦恼,能到涅槃那里去。这是须菩提尊者赞叹佛。 这个事情,在经论上说这个辟支佛,大辟支佛也能够说法、说佛法;但是多数的辟支佛不能演说佛法,他没有那种智慧。唯有佛有大智慧,能为一切众生演说佛法,非常契机契理的教化众生,所以佛才有微妙方便力。那么这是须菩提这样赞叹佛。 佛言:如是!如是! 佛是非常诚实的人,所以就「如是」── 是的!是的!佛就是这么承认这件事。 须菩提!佛以微妙方便力故,令阿鞞跋致菩萨离色处涅槃,乃至离有漏、无漏法处涅槃。 是的!佛是这样的,佛是有这种智慧的,你说得对!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如是甚深法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观察、筹量、思惟,作是念:我应如是行,如般若波罗蜜中教;我应如是学,如般若波罗蜜中说。 前面这一段是解释那三种赞叹:为什么菩萨有大功德,无量无边功德成就呢?就是菩萨有大智慧,他能契证了、证悟了深奥处,所以他有那么多的功德,这样意思。 现在这底下是说什么呢?说菩萨称理而行,功德无边,说这种事。菩萨是能够称理而行,等于前面用深理来解释菩萨的功德无边,还有余意未尽,所以在这里说称理而行── 与理相称去修行功德,所以功德无边。如果与理不相称,那功德就没有那么多的了。 「复次,须菩提!」这是又有深义来开示的,招呼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如是甚深法」,所以刚才说的空、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染、实际、涅槃这些甚深法,「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就是与这个无相的智慧相契证的时候,叫「相应」。 「观察、筹量、思惟,作是念」;「观察」就是观察这个所缘境,观察这色受想行识是缘起的。「筹量」,也还是观察,筹量它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实的。「思惟」,思惟它是自性空的,无有少法可得的,你能这么样去思惟。 我们读经要注意这个地方,佛告诉我们要观察、筹量、思惟,就用我们现在这个起贪心、起瞋心、起愚痴心的这个第六识,用这个第六识去观察、筹量、思惟,按照经上说的般若法门的道理去观察、筹量、思惟。我们若读禅师的语录,你不可以呀!你不可以思惟的呀!你若思惟就错了,就是那么一个口气,是那么口气!但是我们现在看经上──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佛就是这样说:「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如是甚深法」,并不是讲浅显的事,就是甚深的空、无相的这些真理,与智慧相应,你去观察、去筹量、去思惟去。这个文字是很明白的告诉我们去思惟,不是说你不要思惟,你思惟就不对了,不是那么口气。 这上面说「作是念」,心里面你要这样忆念。「我应如是行,如般若波罗蜜中教」,我应该这样去修行,就像「般若波罗蜜中教」。这个就是经里面,就是语言文字的佛法里边,如般若波罗蜜中,佛所教导的,佛教我们,他怎么教导的,我们就怎么样修行。这个意思,你不能够离开了经,你自己:「我有智慧,我特别的有一个法门,我不依据佛说的,我自己有一个方法。」那不行!不可以!你要「如般若波罗蜜中教」,这件事还是很重要的。 「我应如是学,如般若波罗蜜中说」,我应该这样学习,像《般若波罗蜜经》中所演说的、所说的,我应这样学习。 须菩提!若是菩萨摩诃萨能如说行、如说学,如般若波罗蜜中观,具足勤精进,一念生时,当得无量无边阿僧祇福德。 「须菩提!若是菩萨摩诃萨能如说行,如说学,如般若波罗蜜中观」,若是这个菩萨,他能够像般若波罗蜜中说的去修行;像般若波罗蜜中所说的去学习;如般若波罗蜜中所教的、所说的去观察、思惟、去筹量的话,「具足勤精进一念生时,当得无量无边阿僧祇福德」,你若能这样修行,你一念生的时候,生起一念,不要说多,这一念之间生起来,你观察、筹量、思惟的话,你就成就了无量无边的福德了,这段文这样意思。 但是这文上面说:「我应如是行,我应如是学,我应如是观,如般若波罗蜜中观」,这有三个字:一个是行、一个是学、一个是观,这三个字。这三个字,它们的义──它们的含义是一样呢?是有差别呢?怎么解释呢?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只有两个参考书:一个是《大智度论》,一个是嘉祥大师有一部注解。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嘉祥大师有一部注解,但是不全,有的地方有些残缺,有的地方还有点混乱。这可见《般若经》就是学习的人太少,大概是……所以有那么一部著作,也没有人去爱惜,就是弄得残缺了;但是幸而在藏经里还有,还保存到现在。 那么,我就这么解释吧!「我应如是行」,这个「行」是向前进的意思,就是不停下来。今天也修行、明天也修行,继续向前进,那就是精进的意思,不停止,这个是精进的意思。「我应如是学」,这个「学」是:他怎么说的,我怎么学;经里怎么讲的,我就怎么学习,就是要与佛说的要相应的意思,叫做学、学习。就是你不能够自作聪明,你要向佛学,向佛所说的法门去学习,就是不能违背佛所说的这个般若法门,这样意思,这个「学」也可以这么解释。这个「观」,就是你精进的学习,实在来说就是观,就是内心里面观想、思惟、观察,是这个意思。那么,你这样做就好了。 至于前面说:「如般若波罗蜜中教,如般若波罗蜜中说」,这个怎么解释呢?佛说法、佛当时说法也是用语言说法的,用语言去讲。讲,这里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什么?能诠义的语言;第二种,就是这个语言里面有所诠的义,就分这么两种。有能诠的语言文字、有所诠的义;就是一个教、一个义,是这样。这样说嘛,「如般若波罗蜜中教,如般若波罗蜜中说」,就是可以分这么两个解释,一个是属于语言文字的教,一个是所教、所说的义。就是你要依据经上的语言文字去通达那个义,你不能离开那个文字去解释那个义的,你若离开那文字还是不行的。 我们看经论上解释闻思修三慧:闻慧的时候,你完全要依据佛菩萨的法语,你不可以离开一个字的,离开一个字就不行,因为这个时候程度太低了。可是这个闻慧在经论上的解释,也还不是简单的,就是:你要能够通达佛法了,才能算是具足闻慧,闻慧才算是具足了。不是听一听就算是闻慧,不是那么简单。就是你对于佛法是完全明白了── 天台宗说「大开圆解」;或者可以这么说,就是你通达佛法了。什么是佛法?你心里面已经很有自信心的成就了,不是随着别人的舌头转,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你自己学习佛法,学习到这么一个程度了,那时候就是闻慧。 这个思呢,从在这个基础上你去思惟,再加以思惟,常常的思惟。常常思惟,闻慧的时候,也还是没能够发生什么作用,就是我们昨天说了,对于原来的这种贪瞋痴的老毛病,还是一样的,一点也没有什么影响;到思慧就不同了,思慧的时候,多少能降伏烦恼了,但是还是散乱的。可是这思慧这时候,因为你能够用经上的佛的法语,去专心、一心不乱的去思惟的时候,那么智慧就增长了。增长了的时候,就是有的时候能离开经论上的文字,你也会有所悟。 你像我们说这些禅师,我们昨天讲的「万里无寸草处去」,其实还是经论上的意思;但是他会变,他会用不同的语句、不同的文句,来表示同样的义,他能不违背佛的经,他能这样子。这就是他的思惟力强了一点,你思惟力不够的时候,就是经上怎么说,你怎么说,另外你说不上来,你智慧不够。但是这些禅师,我们读禅师语录,有些大禅师看出来他有思慧的力量,他会可以说「善说法要」,就是那么简短的几个字、一句话,能诠显很深的意义,随时问答;我们说是机锋,禅师的机锋,他就是因为有一点思慧的关系。这可以知道在文字学习佛法的人,你没有思慧的人,你和那有思慧的人对论的时候,就感觉到那个文字的法师很笨很笨的,就不行;那个有思慧的禅师非常的灵,非常的活、灵活,非常的活,就不同。这就是修行的问题。 若是修慧呢,修慧就是有了禅定,在禅定里面再思惟,那就不得了了!那就能断烦恼了,就容易断烦恼了,那就成为圣人了。这个修慧通于凡夫,也通于圣人。 现在,这里边说的这个……。我刚才说文字的法师,你不能离开文字。你若到思慧的时候,它就可以变动,可以变动的。这里说是「我应如是行,如般若波罗蜜中教,我应如是学,如般若波罗蜜中说。须菩提!若是菩萨摩诃萨能如说行,如说学,如般若波罗蜜中观」,你能这样去观察、筹量、思惟。「具足勤精进」,你能这样观察,你能够具足勤精进,不是懈怠,不是我今天高兴了,我坐一会儿,去观察观察,明天我就不坐,我就不观察了,不是。他能够精勤不懈怠的,能去观察、筹量、思惟,这样学习般若波罗蜜、般若无相的法门。 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一念生时,当得无量无边阿僧祇福德」。这是「一念生时」,他这么样勤精进修行,我们不要说他勤精进,就说其中的一念生起。心里面,他当然应该先修修奢摩他,然后再去观察,观察这个缘起性空的道理。那么这一念生起来的时候,他就会「当得无量无边阿僧祇」的福德。这个「阿僧祇」是个数目,一个大数目,很多的福德。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