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海云继梦法师:四十华严讲记 第一卷 第14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海云继梦法师:四十华严讲记 第一卷 第14讲

  《四十华严》第14讲(2007年03月29日)A

  昨天呢,我们跟各位谈到这个菩萨道的善跟人天道的善有什么不同,我们大概简单地跟各位谈过了。那么我们从出离道到菩提道到菩萨道,跟各位讲过了。

  那么普贤道是什么?这个部分啊,我们今天,要用一点时间啦,来跟各位作说明。普贤道的修法,就是我们所讲的圆融道,行法上叫圆融道。那圆融道你要怎么修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问题。

  一般来讲啊,次第道的资粮,是非常重要的。普贤道呢,当然也有资粮道,尤其资粮道啊,它更有一个啊,前行资粮道。在资粮道之前啊,你还必须要具备一些条件,才有办法去具足资粮道,要不然你资粮道不能具足。

  我们举个例子啊,给各位啊做个参考。譬如说,人格性健全跟人格性不健全这个问题呀,大概每个人都会认为他人格性健全。告诉各位,当你认为你人格性健全的时候,基本上就有问题啦。人格性健全不健全呀,不是你自己认为的,每个人都认为他健全,那怎么办呢?没有办法去作自我衡量,那么他就必须有一个啊,前行。这个前行的条件就是,你到底是不是一个开放的心胸?你能不能够自我检验?你有没有具备这种客观的中正的这种心态?假如没有的话,那你的人格性怎么讲都不健全。这是一个前提,一个前提。

  那这些东西要怎么去进行呢?以后我们会讲,今天不谈到那么细啊。

  第二个问题,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修法的人,都想要把自己的法修好。那么例来祖师大德啊,都强调一种状况,叫做一门深入。那你自己看看,你是一门深入呢,还是坚壁清野、完全排他,在进行破佛毁法的罪恶工程?恐怕你都不知道,有很多人为了一门深入啊,不惜毁谤佛法,不惜啊,排斥佛陀的教导。那这样的一门深入啊,根本就错误。一门深入没错,可是你对一门深入的基本定义啊是弄错啦,所以我们才跟各位做一个架构。

  所谓一门深入是指,你用你的时间也好、生命也好、财力也好,我们基本上这样大概划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时间啊在你的法门上,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时间呢在其他所有的法门上,你要记得这一点噢。

  你留意到一个状况,现在有很多啊,我不是故意讲谁噢,万一讲到你哦,纯虚巧合,不过这是事实。很多工程师,尤其电脑工程师啊,有没有,叫做IT。有没有这种行业跟这种职务工作的人啊,他是真的很一门深入,因为他不一门深入忙,三天就被Fire,他为了一门深入啊,他甚至于呀不眠不休的工作,有没有?

  这种人你去注意看看。他的专业技术绝对没问题,要不然啊,他根本混不去也没饭吃,但是他的人性、他的人格,他会很刻板,刻板、很冷漠,甚至于啊弃家庭于不顾。因为他完全投在他的工作上面,哪有什么家、什么老婆、什么孩子,他没有办法顾到的。

  今天我告诉各位,为什么会有这种人?前辈子就是那种一门深入的人(众笑)。所以我希望各位,你要一门深入啊,不要走偏。否则下辈子,你是肉体的机器人。我跟你讲,那一种工程师啊是跟机器人一样,思维判断敏锐而且非常精准,但是呢,他不是他不要人性,他也活的很苦闷,对不对?那我们为什么要种这种因呢?

  所以我们告诉你,无论如何,百分之五十以上在你的法门上,要拥有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啊,去涉猎所有的法门。

  换句话说,在你的生活中也一样。你的工作你必须尽责,那是指你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生命啊在这个工作上,然后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啊,你应该啊拿去散散步啊、北海公园走走。什刹海不错,陪着家人啦逛逛街,吃吃啊北京街头街尾的名菜,虽然烤鸭不能吃,鸭皮也不错,去尝试一下,经验一下,你的人生啊才会丰富,才不会刻板化。

  那么这当中有一个百分之二十五我没有谈哪,那就是你自己拿捏的弹性。偶尔啊会跨越一点,对不对?你可能在完全投入的时候,那是百分之百,那是偶尔嘛。当然你在修法的时候,打禅七你总不能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五十去干什么,对不对。那你就百分之百投入啦,那禅七完以后呢,你要平静一点。因为你是在家人,你不是出家人。

  像我们出家人当然百分之百啊,对不对?可是有时候我们也要舒展一下筋骨嘛。所以虽然禅七是禅七啊,你还是要运动、还是要打拳、还是要跑香。不是说打七啊,七天就把脚折起来就放在那里,那你就当木雕的佛像就好啦,对不对?它不只禅七啦,他已经几百年啦,始终坐在那里都不动啦,人啦永远输给他的。你要知道你是人,你是活的,你不是死的。

  所以呢有百分之五十的时间哪,你要有一个自由度的拿捏,自由度的拿捏。这个是一个观念。

  你假如认为一门深入啊,就完全排他的话,这个人基本上人格有问题。他不能修行。他一修就偏,而且排他性会很强,排他性会很强。因为你钻这一门嘛,你对其他都完全漠视啦。那这样的话,佛陀讲无量法门啊,你就弄错啦。

  我们常常这样发、发菩提心啦“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成佛所有法”,你记得啊,有没有?“一切成佛所有法,如法修证贤圣僧,德行具足大宝师,我今一切永皈依。”有没有?一切成佛所有法,你怎么只有一法呢?我们四宏誓愿不是说,所有的,“法门无量誓愿学”嘛,你学到哪里去啦?

  从修行的立场上是要一门深入,但是绝对不能排他,这个你要记得。尤其是别人在修行,他在某个法门上面精进的时候,你更应该要随喜赞叹,要称扬赞叹,“如法修证贤圣僧”嘛。那你要皈依呀,那为什么你要排他呢?甚至于还要抵毁呢?这个都要留意到噢。

  所以有一些呀,这些状况啊都是我们前面讲的,叫做前行资粮道。你必须先有这种,所谓健康的心态。假若你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啊,那你进入这个佛法中啊,你会很痛苦,你会很痛苦。

  所以一个修行人,譬如我是念佛人,那我跟参禅人在一起啊,应该是毕恭毕敬,大家互相尊重,不是虚伪,不是虚伪。那么我跟参禅人在一起,那我要尽量聆听,参禅人有什么优点,对不对?人家怎样用功。因为我不修嘛,不修我就要听啊,听他讲嘛,听完赞叹,鼓励他。那我呢,我有这一法。

  所以我们常告诉大家一个情况,假如你遇到人家,那么他有法门、有道场、有善知识,我们就鼓励他,在那个地方啊,好好修学。假如他没有,他不知道到哪里去,那你就请他到我们这里来,对不对?那我们当然要跟他介绍,我们有道场,我们有善知识,我们有法门,欢迎他来。这个你能区别吗?人家已经在那里用功了,那就鼓励他,好好啊,缘念道场、缘念法门、缘念善知识。那假如没有,不知道怎么办,那我们希望到我们这里来,对不对?这是正常的嘛。你总不能够说“你到那里你自己去抽签啊,自己去找啊。我师父啊,对不起,不分享。”不是这样,这就不对。

  所以你要知道,当他有道场、有师父、有法门,我们鼓励他,安住下来,心无二置,不要乱跑。你想要了解我们的法门是什么,我可以跟你分享。但是我不是要把你抓来我们这里,你要记得呀。你不要老是跟人家讲“哎呀,不要念地藏王菩萨啦,念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哪,这个世界多灾多难哪,你念观世音菩萨比较好。”将来他掉入地狱你要负责。

  观念对不对不管,始终如一,这个是很重要。他在他的法门上,我们就鼓励他“地藏王菩萨伟大,你要跟着他,学学地藏王菩萨的那种大愿大行啊,要真发心,不要学表面的,学骨子里面的,学真实的。”这样称赞,这样勉励。那我呢,我在观世音菩萨这边,我观世音菩萨好好修、好好学,我对观世音菩萨也要学真的,不是学表面的。当大家都这样赞叹,大家都这样随喜的时候,佛教一定兴盛(众鼓掌)。

  你就在那边跟他争,我们观世音菩萨伟大,他说我们地藏王菩萨伟大,到时候啊,普陀山跟九华山就对立起来了。那不对呀,不是这样,菩萨们不会吵架。那我们呢,是他的信者、他的弟子,在跟他学,我们怎么可以冲突呢?这就是健康的心态。你要先拥有这样的条件,你才有办法检视自己“我这样对不对”。

  跟各位讲,人格啊,人格性的健全就是那五条,要自己经常的去审视,到达完美一百分。一百分的时候,你就成佛啦。你不要以为它只是资粮道,这个要得到满分哪,还不容易,还不容易。

  所以我们不宜说“我是健康的,我是及格的”就算满足啦,随时在检讨自己,由粗而细、由细而微、由微而妙,你才有可能到达满分。从三四十分到五六十分很快,五六十到七八十分也蛮快的,八十分以上啊,要进步一分一分啦,都很难,很难。因为那已经进入微细的阶段,微细啊。我们叫粗、细、微、妙。粗的部分进步比较快,到微妙的地方那就很难啦,九十五以上的话,那就不是进步那么快了。九十五以上啊都是法身大士啦,那进步非常慢、非常的慢。用我们世间人来看哪,你根本已经看不到那种区别了。好,简单的跟各位谈一下这个部分。

  那我要跟大家谈的,是普贤道的这个部分。行普贤道啊,它的行法是圆融道。普贤我们叫普贤乘。

  大家都知道啊,华严这个法门啊,是一成一切成,一行一切行。我们知道很多念佛人也这样讲,单提一句佛号,那我一即一切。是不是这样讲,对不对?我一句佛号啊,那是无上甚深微妙禅,单提一个佛号啊,我是啊,甚深密,南无阿弥陀佛。都是咒语啊,六个字都没有中文,它完全是梵语,是没错。它怎么个密?它怎么个禅?那不是口号啊,口号没用啊,真实的是什么?关键在这里。

  华严哪,一即一切,没有错,行一法即行一切法,对不对?一行一切行,一成就一切成。那你呢,你吃饭是不是一法?吃饱是不是一切成啊?我看你吃完这一餐,只有这一餐成,下一餐还要再吃。你能够一行一切行吗?你能够一成一切成吗?那假如真是这样的话,那你吃一餐就好,从此以后永远不用再吃啦,因为一成了嘛,这一餐吃饱不就成了吗,那就永远都成了吗?没有呀,对不对?那我礼佛一拜,罪灭河沙。那我这一拜拜下去,一切通通业障都忏光了吗?没有。事实上并没有。

  事实上应该怎么做?告诉各位,这一点哪,从历史上来看,我们在解释这个部分,一直解释不清楚,一直解释不清楚。你再问的话,那就告诉你“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那你再问他“怎么个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啊?”那他就说“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说了等于没说。就像念佛人讲的一样,“念到一心不乱,决定往生”。你怎么念都不能一心不乱,你去问你师父说“怎么个一心不乱?”他就告诉你“只要不打妄想就一心不乱”。你回家搞了半天哪,你问师父说,“要怎么样不打妄想?”“到一心不乱就不打妄想”(众笑)。那你去弄吧,那看你怎么个一心不乱,还是怎么个不打妄想,要把方法讲出来。那个方法不讲出来啊,那大家只好自己在那边哪,瞎摸啦。那这个瞎摸的方法又回到原点来。你都在摸索,那就不是指导了。

  现在我们要做指导的这个问题呀,是在你的摸索的过程里呀,能够让你免除一些冤枉路。但是你要知道,你还是必须有自己的经验。有的法师常讲“我摸了三十年,确定这一法绝对没错,你们就不用再浪费三十年了。”我告诉你,你再照着他的法门摸三十年,你还是再会换别的法门。为什么?因为他摸索了三十年,你没有摸索。当你下手以后,你显然是在摸索。摸索三十年以后,你一定离开这个法门,因为你有你的路要走,他有他的路要走,这是不一样的。你要弄清楚啊。生命的成长有他一定的道路。所以我们指导你的部分,还是要你摸索,没有错,但是呢,它有个方向,有个方向。

  普贤乘啊,就我们知道的,一成一切成当中啊,它还是理、事两个部分。我们要跟各位谈在这里。

  我们跟各位谈到,菩萨道啊,跟人天道的善啊,是不一样的,它必须具有一个启发众生啊,对生命中觉醒的这个工作。那个设计啊,要加上去,那个才叫做菩萨道的善。它不是行善救济,给他吃饭就好,不是。我们要透过,帮助他的时候,启发他人生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这是菩萨道跟人天乘最大的不同。

  那普贤乘有什么不同?跟菩萨道的差别在哪里?当然它跟人天乘是也不一样。但是我们现在要比较的是,普贤道跟菩萨道的善有什么地方不同?这一点你要看得到。

  我们现在只是略说啦,简单跟各位讲一下这个区别。

  第一个,普贤道它所要求是信根具足。昨天我们大概跟各位讲过,因为圆融道的行法跟次第道不一样。次第道啊是要经过空性,圆融道啊,不一定经过空性,但是它没有否认空性的价值跟存在,它没有否认。但是它可以,不透过特别经营空性的这个阶段,所以呢,它必须经过分段生死。

  那么你透过空性的话,是变异生死就可以成就啦,是今生就可以成就。但是你假如没有空性的话,你就必须透过分段生死到净土,而不是生死轮回喔,这个分段生死的定义跟你所知道词典里面的分段生死是不一样的,你弄清楚这一点。

  那这里面呢,在圆融道上面或者是普贤乘这个行法里头,第一个就是具足信根。它不是具足空性,它信根一定要具足,而这个信根就是信心啦,是绝对的,没有折扣的。99分、99.5分都不行,一定要100分。你一定要弄清楚这个部分。

  所以我们昨天跟各位举例说,你不要有任何乡愿、犹豫、保留的那种态度,要行圆融道的人就是那么肯定。你要不要学佛?你不要说“也可以呀”。没有用,圆融道里你没有资格。就是要学佛!要这么肯定。那么学佛要怎么学,那个立场要很清楚,定位。

  我们具足信根啦,跟各位讲就是,你的人生啊,要有明确的定位,你要干什么?这一个定位要去干什么就变成事修,不是理修啦。你这辈子有一件事要做,而那件事呢,是你要做、一辈子要做的事。这一点,因为你做这件事,做一辈子这一件事,穷尽一切事。这个地方不一样。

  具足信根你可能会跟其他人讲的一样,有什么差别不同,这个我们不讲。现在没有办法跟你区别。但是在事修上面这一点,大概就没有人能交待清楚。这个事修是贯穿你一辈子要做的事。这一点啊,我们佛教界一直没有办法交待清楚。

  今天我们跟各位讲,你身为一个圆融道的行者啊,你有些事,是必须尽其一辈子去做而不改的,这个地方就是“一即一切”的地方。那个“一”就是你要做的事。

  我举例子给你看,因为佛教界里头我很难举这个例子,尤其近代,当然有啦。我举几个例子,印度有一个修女,大概这样你就知道啦,是谁呀?德雷莎修女,对不对?德雷莎修女为什么你会认识她?告诉你,她就修圆融道。第一个她具足信根,她对她的上帝具足信根,对不对?第二个呢,她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她十九岁到印度,教书,教到36岁,假如我没记错,应该是36岁。她已经当上校长了,然后她放弃,她身上只有五卢布。五卢布我不知道多少钱,大概五块人民币吧,举例大概是这样啦。然后她向贫民区走去。她发的愿力就是她一辈子要做的事“服务穷人,服务最穷的人!”这是她一生的事。就这么一事,行这一法,她穷尽一切法,有没有?事修要有啊。

  现在我们只有理论上讲“一即一切”,“行一法就是行一切法”,你怎么行?对不对?“一成一切成”,你怎么成?人家是“一成一切成”啊,她有没有成?她尽形寿,你要知道,这一法要尽形寿。

  现在我们在修的啊,不算。你那一个佛号念一辈子,告诉你,不算,那个不算。你怎么印证你呢?因为你没有考验。你没有考验哪,你知道吗?她在事修上啊,她就遇到很多的困难跟挫折。她在这一法上,又去服务穷人,她只有一边哪、度一边,度穷人这一边,她不度富人,有钱人她不度,她专门度最穷的人。

  穷人你知道,穷人很麻烦啦。穷人呵是麻烦其实很简单,他只是穷而已,对不对?穷人第一个常常饿的快死的、营养不良的,穷人常常怎么样,得奇奇怪怪疾病的,她最后服务麻风病人。

  富人哪,富贵的人没有。富贵的人比穷人更麻烦。你要记得噢。富贵的人麻烦是什么?我执。穷人没有我执。你知道啊,我们在服务富贵的人啦,其实都在奉承,都是假的啦。

  但是你要知道,她就是服务穷人,而且服务最贫穷的人,尽其一辈子下去,所以她成功了。有没有什么神通奇迹那些不管,但是我告诉你,这样的人,他虽然没有皈依三宝,他还是普贤乘的行者。你知道吗?我们不排斥他。因为他是真行,他具足信根,然后以一法尽形寿,奉行到底,有没有?

  那各位,你是不是圆融道行者?圆融道是每个人都可以修。可是我们现在没有看到有谁修。因为你不敢发愿,你不敢走下去,你不敢以一法作为你终身的行法,你知道吗?我不是瞧不起各位呀。

  我们佛教界有没有这种人呢?在座各位,我告诉你,有一位,现在还在,在五台山,普寿寺,梦老院,上梦下参老和尚。他就是这种行者。他被抓去关了33年,叫他写悔过书说“我错了,我不应该当和尚,我要当共产党员,遵从共产党的领导”。他说“我不写”,不写就再关。

  然后呢,他就遇到人家有困难、有烦恼,他就叫他念观世音菩萨。因为叫人家念观世音菩萨,叫做死不悔改反革命分子,再关。就这样一直关。他始终不认错,不认错就关到底。那他反正也要被你关一辈子就对了,他这叫具足信根。

  我们共产党同志里头也有很多这种具足信根的。但是打仗你就看不出来,他具足信根然后就打到死为止嘛,尽形寿嘛。我相信大家在座的老同志里面都可以看到这些人,对不对?

  佛教徒在这个地方啊,他坚持要做的一件事,讲经弘法,今年九十三岁,还在讲经,他就这一件事。我们师徒见面呀,他跟我讲,他要讲到死,讲到不讲的时候就是要死了。这个就是他一辈子要做的事。

  他因为要讲经,所以他一辈子不放弃讲经,“你关我33年,你就关吧,我还是要讲经。叫我还俗,我就不干。”那你看嘛,不是没有,但是你看不到,你看不到。因为在过去的时代里呀,没有这种宣传。而且他在监狱里,你也不可能记者去问他,那你被打了几下,被关了几年啦,然后你再坚持,再给你报道,没有啊,这种是有的。

  这种就是以一件事,他就穷尽它讲经弘法这一件事,有没有?尽形寿做到底。你有吗?你有定位吗?这就是定位呀,定位就有事修出来呀。

  今天,我们行圆融道,昨天跟各位讲,念佛法门是圆融道。那圆融道你要有个事修啊,你有吗?这就是关键嘛。

  有的人事修就是尽形寿就是去助念。只要哪里死人,他就一定冲过去,去助念,那也可以,你就一辈子一直助念嘛,那无怨无悔嘛。那一直只要有人死,你就要助念,可以呀。但是我相信也有很多困难,信耶酥的不要你念阿弥陀佛,对不对?但是你就是要去助念呀,因为你发愿,你的定位嘛。你不能够说“他信耶酥我就不念了”。但是他信耶酥你去念,人家家人会对你怎样,那你要忍受啊,你不能转弯啊,你不能够说“他信耶酥所以我不念”,那这一句话讲不通,你要弄清楚噢。弄清楚,你的定位就是这样啊。

  他老人家定位讲经,被抓去关,他还是要讲经,那他就被一直关嘛。三年五年、三年五年,一直加,加到后来,出来以后33年嘛,对不对?你要定位,你就一定会遇到困难,那困难你要走过去,那就叫修行呀。那你遇到困难就转弯,那你的法就不见了,你的定位就无效嘛,有没有?

  生命里呀,在娑婆世界呀,你发这个愿呀,就一定会遇到挫折、遇到困难,那个挫折、那个困难就是你要克服的地方。那你光是只有一个我在那边操作的,那个不算。那个只有可能说我具足信根啦。但是你没有风霜的考验,你的生命是温室里的兰花,是脆弱的。生命是很坚强的,那你必须有事修来考验自己,这是一个真正的关键处。

  因为有定位,所以有那一法出现,而那一法一出来,就是你完成的时候,也必须透过那一法的完成,你才能叫做“一成一切成”。假如没有那一法,不算呀。你了解吗?

  哪一法都可以呀,你要助念也可以,你说我念佛我就负责代共修,那可以呀,那你要天天去代共修呀。没有人请你代共修,你就坐在十字路口代嘛,没人念自己念嘛。你要代共修呀,你要走入群众呀。所以,定位而要去行,这个叫事修。

  在圆融道里来讲呀,它是非常殊胜的,关键也就在一个定位上面。难、就难在你没有办法定位,难在你没有办法定位,而我们最大的困难也在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

  念佛人、学佛人,我们都发生这个问题。很多学佛人在法要精进,处理世间事跟众生相处啊,他不愿意,那个不算。那个不算。你只是形象上的学佛,你并没有在实际生活中啊,去发挥菩萨应有的责任,你没有。

  所以我们普劝各位,要出来饶益众生,饶益众生。

  你选一个,譬如说,你现在可以发愿,我们要造林。北京这里沙尘暴很重,那你能不能发心,造林,这种可以吧,对不对?很多人喜欢放生,告诉你,那些放生的方法根本就不对,根本就不对,尤其放鱼类的,不叫放生,那叫杀生。我不是反对呀,跟你讲,你根本就杀生。

  在台湾呀,有一个最有名的放生的地方,叫蒙蒙谷。蒙蒙谷啊,就是台北很有名的,那碧潭呀,新店上游的地方呀。我们常常到那边放那个泥鳅呀,一放下去,非常感应,它头都伸出来。我们都照相“哇,你看这些鱼多有灵性,放下去呀,你看,它都起来感恩啦。”我们都以为感恩呢。我们放完生到下游碧潭去划船。“唉哟,几条几条白白”。一条一条白白的,全部翻白啦,全部死啦!我告诉你,人家在那边活的好好的,你把人家抓来这里放生,你知道吗?全部杀生。

  后来我们就去研究,那些水产专家说我们放生,他说“你们夭寿”。夭寿,你知道吗,你们都夭寿,佛教徒都夭寿。我说为什么,他说放生不能这样放,那个一条鱼放在一个瓶子里面,它有那个水、水温哪,然后呢瓶口要打开,放在河里头,让那瓶子里头的水呀,水温哪,要跟河里的水温要逐渐地调和好之后,它自然会游出去,这才叫放生。你们一下子倒下去呀,水温不适应呀,马上就死啦。

  它能跳出来呀,它不是感恩你呀,它说“你给我记得!这种谋杀,我在那里活的好好的,你把我抓来放在这么冷的地方。”蒙蒙谷的意思就是那里经常会下雨,都是小雨,小雨滴这样,像雾一样,所以叫蒙蒙啊。那温度很低呀,因为那里有个寺院哪,我们都到那个寺院那边去跟它作三皈依啦怎么样,所以现在一想呀,三皈依就是送终嘛。作完皈依就叫它去死嘛。真的我们不知道,动物的生活习性我们不知道。

  我们今天的人来讲要放生呀,应该要维持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不是这样讲?维护森林,在森林里,让它自然的,它有一个生物链嘛,让它们自己去生存就好了。我们要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我们去营造那个空间,是我们做得到的,不要破坏大地的那种生态平衡,这是我们最要做的。今天,你是个佛教的知识青年,那就更应该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这个才是真的慈悲心啦,真的慈悲心啦。

  我记得我三十岁生日那时候,我那老丈母娘呀,我三十岁嘛,那个女婿三十岁呀就拿了两只鸡来呀。我说“我们吃素,也不吃鸡。”就拿去放生啦,就拿去我师父,他住在山上,因为我生日是年底嘛,很冷的天气。两只就送上去“师父给你放生呀。”师父说“你干嘛?”“哎呀,这个是讲不尽的话啦。”我送给他了,他就放生啦。

  隔了一个月就过年了,我就去啦,问“师父好吗?”“都是你,哼!害我!”我说“怎么害你呀?”师父说“一个礼拜死一只,然后死一只就会给它超度四十九天,现在还在超度。”(众笑)

  放生啊,我没有叫它死,我是放生嘛。那个山底下,平地的鸡呀,大鸡、大公鸡呀,到山上它都不适应啊,你想想看,你放生吗?不是啦,我们都不知道。

  所以有些时候你想要做的,不见得,但是呢,你可以应该运用智慧去做好做的事。当然有人要放生一辈子,那我们也不反对,但是呢,不要像我那种土包子的那种做法。

  我记得有个师父放生,蛤蛎,蛤蛎,知道吗?那个蚌壳那一类了。他说要放四百斤,我一次就买五十斤,一个布袋五十斤啦。我看那有湖啊,就把它丢下去啦,丢下去就撞到那栏杆,啪,壳破了。我说壳破了,大概还能活吧,就把它丢下去啦。

  后来呀,那个五十斤呀,你看怎么丢呀。那我一看,那个湖里面呀,游着一条船,船的中间刚好就拖上去了,一下子统统把它全倒下去了。

  船主人跑出来说“你干什么?”

  我说“放生呀。”

  他说“你放生呀?”

  我说“是呀,要不然怎么办?”

  他说“你这样倒下去呀,一堆蛤蛎堆在一起,它有没有空气呀?”

  我说“噢,那怎么办?”

  他说“全死,全部会死掉。”

  我不相信,我说“它在水里怎么会死呢?”

  隔一个礼拜去呀,非常的臭,它全死啦。

  你不知道怎么放生啦,真的,跟各位讲,你不要做愚蠢的事。

  但是你要做我不管,我不反对,但是我要奉劝各位,要做呢,应该要有智慧,不要做那鲁莽的事,不要做那鲁莽的事。我们事要有,但是那个事呢,你不要从传统的方式来讲,尤其你自己的定义是不对的。

  那么新的时代里,有许多新时代该做的事。那我相信,我们配合着社会的发展跟需要,佛教知青呀,可以开发更好的佛教活动,更好的佛教活动。而那件事情啊,你可以尽形寿的去做。尽形寿,不要贪多,一辈子做到底。

  那这种事情,假如我们能够这样肯定,我相信在座各位,每个人发起做一件事呀,我们将有很多很多伟大的菩萨在历史上绽放光茫。

  但是呢,你不要老是跟着人家屁股后走。真的,每个菩萨都是独立人格,尤其在这伟大时代里,我们有很多菩萨道,该做的事去做。

  当你,记得,在理念上,理念上,理呀,理无碍法界里,具足信根,对三宝具足信根。有什么困难怎么样?回过头来跟佛菩萨讲,套用现在的话,跟佛菩萨祈祷,依偎在佛菩萨的身边,经常的跟佛菩萨撒娇啦,不要紧啦。因为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有很多挫折、很多困难,很多你没有办法解决的事,那就像小孩子一样,回家找爸爸妈妈。

  我们有个同修,他经常这样讲,说“师父呀,你要跟阿爸讲啊。”因为我们是以普贤菩萨为本尊啦,阿爸就是指普贤菩萨。

  “我这个很痛苦啊。”

  我说“痛苦你要跟菩萨讲。”

  “那我讲你也讲啦,我讲他可能听不到啊,你帮我一起讲呀。”

  是呀,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有很多困难、很多挫折,会让你非常的无奈,那正是考验你的时候。你退到哪里去呢?就直接投入到三宝的怀抱里,跟佛菩萨诉说,不能够灰心,不能够退失菩提心。

  所以我们行者啊,经常“吾日三省吾身”。怎么反省呢?

  第一个,我这样做,有背因果吗?要向因果负责,这是第一个反省的地方。这一天下来,我有违背因果吗?

  第二个,我有给三宝蒙羞吗?我这一天有没有给三宝增光呢?我向三宝负责。

  第三个,我向众生负责。这一天这样下来,众生因为我获得利益、获得解脱吗?向众生负责。

  这三个,每天我们这样反省检讨,你所做的。

  那个事修的部分,你一定要挑起来做,选一个,选一个,看是做什么。服务穷困的人不是出钱的问题,不管你是服务穷困的人或者造林,或者维护什么海岸的这个什么景观啊,或者是一辈子捡垃圾,都可以。但是它有一个原则,在事件、事修上面有一个原则,就是尊重生命、关怀人性,你要记得这个原则。

  对生命要绝对的尊重。我们去关怀贫困的人,关怀病苦的人,或者是帮助人家怎么样,最主要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那我们去做是一种关怀,关怀人性。不是我给他吃就好啦,不是。你要懂得尊重生命,懂得关怀人生,关怀人性,那才叫做行菩萨道。而这件事情尽形寿,这样去做,然后有坚定的信心,这个就叫普贤行,这个就叫圆融道。

  你有没有空性已经不重要,知道吗?但是这辈子以后,下辈子呢,你一定在净土里,一定在净土里面,那在净土里你直接成佛。哪个净土无所谓,只要是净土,你一定会见佛闻法,而且悟无生,分段生死过去。

  你在这里有没有空性并不重要,这是圆融道啊它的特殊处。它跟次第道不一样,次第道要空性啊,要证得空性呀,明心见性呀,要开智慧呀,有没有?这差别在这里。

  那个信心,对三宝的信心要具足,菩提心具足,不退心。然后事修上面服务众生,从生命的尊重、人性的关怀上面出发,去做。这个叫做“一成一切成”、“一修一切修”,知道吗?它是有标的的,不是没标的的口号。不是没标的的口号,你记得呀。所以普贤乘的行法很具体,非常具体。

  古代、古代因为没有这么多的工具,语言理论的工具,所以在表达上啊,古人认为这样就可以啦,他们也就这样去做啦。那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啊,太开放了,理论工具也很充分了,我这样讲应该很清楚吧?通通入定了,你看?(众笑鼓掌)。别那么小气嘛(众笑鼓掌),给个奖励也麻奢侈似的。(众笑鼓掌)

  我跟各位讲是,真的那个很具体,要做的事很具体。有的人一辈子印经书,有的人赚钱就是印经书,这也是啦,就是要有事情去做就对的啦。你不要没事做啦,一直在那边一个佛号,结果本来是佛号变成口号,对不对?

  见面“阿弥陀佛”,“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再见!”本来叫你多念一句,一声佛少说一句话,结果你“阿弥陀佛”变多余了。本来讲再见,现在不讲再见,讲“阿弥陀佛”,结果你又“阿弥陀佛再见”,那你“阿弥陀佛”不见啦,不见了才要再见嘛,所以你又弄错啦。不是,不是这样的。各位要记得、要记得这种情况。

  同样的,我们提醒各位,法要修是没错,因为佛教的修法里头跟其它宗教,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有修法。那你把它当作念佛是修法,或者诵经是修法,其实祖师并没有这个用意,祖师要你念佛是把心放在三宝上面,那你去做你的事,有什么困难、挫折记得回到三宝的这个本位上,重新再出发,这个才是念佛啊。

  今天你变成啊,成天见面哪、骂人也“阿弥陀佛”,“你实在有过阿弥陀佛!”这不是骂人吗?那阿弥陀佛变成、骂人的一种语音了,那有什么功德呢?不是啦,不是。

  他是当你遇到挫折困难,那个时候,你可能哪,会想其他的方法而躲避掉,那个时候呢,告诉你,不行,回到佛这边来,这叫念佛,回三宝这边来,这个叫念佛。所以遇到挫折困难哪,你记得回家,跟佛菩萨、跟你的本尊来诉说,那个护法就会起作用。你不是呀,你结果把佛号当口号呀,那怎么会有效呢?所以佛法会从正法到末法,就是这样演变来的。

  事修一定要有,对三宝具足信心、永不退转,这是前提。所以在事修当中,遇到困难呢就回到三宝来。平常每天我们在历练自己的时候,就经常这样反省跟检讨“我这样做对吗?有辜负三宝吗?有伤害众生吗?我有违背因果吗?”经常这样反省检讨自己,告诉你,死后绝对生净土。

  哪个净土不重要,为什么?那是你的性德嘛,对不对?有的急惊风,有的慢郎中,都可以往生嘛,那急惊风去急惊风净土,慢郎中去慢郎中净土啊,你总不能硬把他塞在一起,难怪会有台风啊(众笑),对不对?因为你的性德不同,我们叫脾性不同,那你往生不同的国度,都是净土,都是见佛闻法,可以悟无生。

  那你假如在这个时候,在现在这个时候,因为福报大,有闲暇,对不对?除了我的事应该要去做的事修以外,那我还可以呀有很多的善知识,今生呢,我也透过啊变异生死而悟无生的话,那是更大的成就嘛。那不是往生净土啊,你自己的净土就成立啦。那你这里分段死了以后,你就回到你自己的国度里去啦,这是一种特别的状况。当然能够这样,我们是更期望啊,那不能这样也无所谓。这是圆融道它殊胜的地方。

  那我们哪,提醒各位呀,这个普贤乘的圆融道啊,好修、好修、好修啊!好修都没有人反应啊?(众笑鼓掌)。

  我们期望各位呀,你要自己找一个你要做的事,那叫定位。有了基本的信念,人生你已经不迷茫了,对不对?你只要不迷茫你就要选择一个,我当然不是叫你一定要出家,要出家我欢迎呀。因为我们出家人,没有说反对你出家的,你要出家可以,那也是一种定位。可是出家而不定位的人哪,还是继续迷茫啊。所以圆融道它的特别殊胜在这里。

  你定位你这辈子要做什么,从今开始,尽形寿去做那一件事,你不会迷茫的。知道吗?这个圆融道是殊胜就殊胜在这里。让你进门来,你就很清楚你要干什么。不过各位都还没进门,所以你不知道做什么。

  所以这一点我们期望各位,真的要去面对自己。如何去肯定自己、面对自己呢?我想,我们休息五分钟再讲(鼓掌)。

  《四十华严》第14讲(2007年03月29日)B

  好,再继续跟各位谈。

  讲到定位啊,是来自于你生命中的信心。假如生命的信心不足啊,那你将永远啊,会在生存边缘中挣扎。

  这个人生里呀,我们期望各位,要正视这个问题。不要始终把自己挂在生存边缘挣扎。生存边缘挣扎的人不一定是穷人,有很多啊,贵为天子的天子呀,也都一直在生存边缘中挣扎。你慢慢看,他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自己的欲望在追逐的人啦,几乎啊是在生存中挣扎,他没有空间。生命中有空间的人哪,他才能够生活。你记得这一句话:生命有空间的人,他才有生活;有生活的人他会有品位。

  假如,他的生命中没有空间,他将永远都在生存中、生存边缘挣扎。因为没有那个,他就要死亡。所以世间话常劝人:不要追逐名利。因为追逐名利的人哪,就是都是在生存边缘中挣扎。

  我举个例子。有一个同修啊,有一天跟我说:“师父您想个办法,让我啊,能够成为一个正式的公务员。”

  “为什么?”

  “因为我是临时的公务员,没有退休金,那假如是正式的公务员,就有退休金。我已经考了好几年,差一分半分,没有录取。您给我想个办法,让我录取。”

  我说:“好,那你就回去,诵《药师经》。”

  他说:“我都在诵《药师经》,都考不上呀。”

  我说:“那你诵《地藏经》。”

  “《地藏经》一定考的上吗?”

  我说:“可以,《地藏经》可以考的上。”

  “真的吗?”

  我说:“你再问就考不上!”

  他愣住了“好好好,我就回去诵。”要有信心啦,你没信心。

  考试前他又来:“师父一定考的上吗?”

  我说:“考的上。”

  “真的,一定要给我考的上噢!”

  我看他一脸狐疑,我说:“三年之内可以吗?”

  “真的?我只要考上就好。”

  “不一定,”我说,“你功课到底有没有做?有做就一定考的上,没做就考不上。”

  他说:“有做,有做。”

  我说:“好,考三名。”

  结果放榜的时候第三名,那我就变神啦。(众笑)

  好啦,这个不讲了,考上就好啦。

  过了几年又来了:“师父,我想啊,出来选县议员好不好?”

  我说:“别想啦,回去,做功课。”

  “人家一直叫我出来选,没有选上啦。”

  我说:“别想啦,你再选上就没好日子过啦。”为什么呢?你差退休金400万已经有了就好了,对不对?为什么还要再往上爬?当然,你可以再往上爬。因为再往上爬,你就永远在生存边缘挣扎,知道吗?因为你当县议员,就会想当县长,当县长就会想部长,当部长就会……一路啊,你会一直挂在那个地方挣扎,你知道吗?那是天下最愚蠢的人,你不要以为他们官当很大啊,他们一直在那边挣扎着,是很痛苦的。

  我常常讲,你不必嘛。像我们到夜市场去吃个点心是不是很自在,对不对?那大人物到夜市场去,哼,门都没!他只能看电视,那些名点小吃,他只能看电视来,他吃不到现场的啦。为什么?他没有空间。你不要以为那些名人啦,他没有空间,他很痛苦。

  我是跟各位讲,你是要幸福、要自在,不是要名利,你要追逐名利会很产生一种位移、位移现象。位移现象知道吗?位置呀,被人家偷偷换掉啦。跟各位讲,你本来是要追求幸福的,因为要幸福所以要有钱,对不对?那么,就必须要赚到钱我才幸福。可是赚钱啊,不是今天说赚明天就得到呀。你知道吗?

  你去注意看看,你说我赚到100万买个别墅,给你累积到有100万的话,你大概只能买一根柱子,因为那个房子已经涨到500万了嘛,100万已经没用啦。因为你要100万,不是今天就有100万哪,你可能要花个10年的时间才能存到100万哪,或者20年时间存到100万哪。可是你要知道,当你花个20年的时间获得你的目的的时候呀,你的家庭可能起变化,你的身体也可能起变化。你知道吗?那个时候呢,你可能达到你要的目标,可是你的幸福消失了,这个叫做位移理论,位置呀被移开啦。这种位移现象在人世间很普遍。

  你稍微留意一下,不要为了追求你的手段,而丧失了你的目标。你的目标被你的手段啦,骗了。这是人世间最不幸的事。你很认真,你很认真啰,我没有说你不认真啰。你认真工作、认真打拼,认真怎么样,最后你成功了,可是,事实上你失败啦,因为你身体弄坏了,家庭破碎了,值得吗?各位想想看。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人,你要看清楚,我们讲的是大学呀,给你的、让你的生命里多一点空间,多一点空间。有了空间,你的生活才有意义。那个生活,你就会享受,你会享受,知道吗?梳头发的时候可以慢慢欣赏你的头发。我当然没有头发啦,你才有。可是你要知道,当你没有空间的时候,你梳头发变成什么?变成一个痛苦,知道吗?

  有一个很爱漂亮的同修,每天早上四点就起床,光是弄她那个头啊,就要两个半钟头。有两个半钟头好好做功课不是很好吗?不是,她头发一定要慢慢弄。可是她在享受呀,享受也很好啊。弄那个头呀,包括嘴唇化妆等等啊,通通弄好,两个半钟头。这也是她的功课啊,因为她很幸福嘛。她搞那个头两个半钟头,跟我们做功课,我们是搞头里面,她是搞头外面而已呀。她把它当作享受就好了嘛。

  真的,你要在你的生命里留有一点空间,那你的生活就有品位。那品位什么?譬如喝茶。有空间你就可以没事干嘛,好好享受啊,喝茶。有人,有人我们就陪着他喝;没人,对影成双人嘛,对不对?自己喝嘛。独饮啦,两个饮啦,喝茶有学问的,不像牛饮,牛饮就没学问啦。你慢慢去享受,那你就会感觉到啊,这真有意思,真有意思。

  但是你假如为了某一个目标,把你的心锁住的话,你就完啦,你永远在生存边缘挣扎。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是没有办法定位的,因为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是没有信心的,你要记得。

  所以,我们常跟各位讲,你今天会来听经,你是很有福报的,为什么?因为你的生命中有这种空间嘛,你才会来听经嘛,对不对?假如你没有空间,你不会来听经。

  所以我们常说各位,你要给自己一点空间。空下来,闲着没事,不要紧,知道吗?指甲抹一抹,对着镜子这鼻孔挤一挤,这个都是享受呀。因为你有时间嘛,你才会自己去弄那些无聊的事呀,不是吗?

  你看,家人最大的享受是什么?你跟家人讲“你看我头发分叉了,怎么样?用那个牌子来洗头发,怎么样比较好?”那最幸福的时光,你去注意看看。

  现在已经不是啦,大家都看广告“现在新牌哪一个“,然后拿起来通通乱洗一通,也不知道洗得怎么样。不是,你没有跟人家分享,你只有跟电视里那些分享。然后呢,你一辈子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被电视那些人骗走了。有没有?你想想看。

  所以要享受幸福啊,是从生活中。真的,你自己要真的看清楚你自己。

  因为我们、现在我们讲“凡夫”是什么意思呀?“凡夫”你知道吗?你不会定义啦。我告诉你“凡夫”定义有一个。命,命,你知道吗?生命的命啦,你对命了解多少?很简单一个字,大家都有,你有命没命,没命的不会坐在这里,对不对?但是对命你了解多少?不了解的叫凡夫,了解的叫圣人啦。圣人知道吗,“剩下来的人”。你想想看,凡夫除掉剩下来的人嘛,一定了解命啦。因为我们是不知道命是什么。

  你自己去定义,我不再讲这些啦,讲了就破功啦。我常常不小心哪都泄天机了。真的,我们就是不认识命,不了解自己,各位不了解自己,你的生命是什么你不知道,你只知道身体跟活着,那命是什么?你不知道。自己好好给自己定义。

  那要给自己定义说“命是什么?我的命是什么?我的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什么?我是谁?”这个东西要弄清楚啊,你一定对要生命有信心,要有信心就来自于呀,你的生命要有空间。没有空间的人不行,因为你不会反省,也不会检讨,因为你根本就逼在悬崖上嘛,在生存边缘挣扎嘛。

  我真的,我跟各位讲,我讲这一席话是不小心讲出来啦。那你听的到是你的福报,真的。

  那我们在谈的是,你必须腾出这个空间以后,给自己呀许个愿,这个定位呀,用佛家的俗语来讲,叫做发愿。我们大家都有发愿啦,都不算,你那个叫轻诺寡信。为什么?轻易的许诺,那个诺言哪是没有信用的,因为你会后悔呀。

  所以我现在教你一个方法,你要回去以后,就算今天好啦,三月底嘛,四月初呀,或者是新春也好,现在是龙抬头,再过几天而已嘛,二月八号才过嘛,就当作新年好啦。你今年呵,在新年先发个愿,发愿不是要讲的要写的,写下来用个红包袋装着,放在你固定的地方,佛堂最好。有佛堂放在佛堂,到明年要过年的时候,拿起来看一下。那就知道,你要看了会脸红,就正常,表示你有在成长。你假如明年拿起来看,“哼,我了不起啊。”那表示你没进步,你明年跟今年一样。

  因为第一次发愿,大概会有这种情况,除非你是很稳定的人,你已经很成熟啦,你已经有人生的目标跟方向啦,那是另当别论。要不然哪,你的愿大概会自己都感到脸红。那到明年再发个愿,再写下来。那么第三年哪,再拿起来看,也会感到不好意思,再重新再写一次,你的愿是什么。大概写个三次以后,就会稳定啦,会稳定啦。那么第四年跟第五年大概修正一下,八九不离十啦。第五年以后呀,你拿起来一看,“哼,这个才像菩萨嘛。本菩萨就是这个样子。”那个愿就出来了,那就是你要做的事啦。

  所以发愿不是说不能够发什么,很多人说“师父我发愿要怎么样,我赚了钱以后要护法、怎么样。”赚了钱,赚了钱以后你都忘了师父是谁了。这个发愿哪,是要经过锻炼、经过锻炼。第一年大概会很不好意思,怕人家看到,说“我怎么是这种调调,发这种愿。”那是正常的,因为你已经成长啦,而且你逐渐的从没有方向到有方向,然后你逐渐的会走出自己的一条路。那么那个愿定下去,就是你终身要做的,要做的。知道吗?这个,我这样讲很简单喽,但是你大概要花个三五年的时间去做。

  那个愿你写的啊,一年啦,大概第一个月你会常常想着你的愿,第二个月你就忘了。到明年来看,那个东西你早就忘掉了。那就表示你成长啦,表示你成长啦。

  我们要经过这样子的过程,而那个东西是你自己向你自己负责的。那个发愿的过程是你自己,不是别人。我相信啦,你要是有良知的人,你大概不会把你那种愿给留下来。因为你实在是会很不好意思的,那毁掉没有关系。你不要以为你是什么伟大的人,将来人家给你写传纪,说你第一次发愿是什么,第二次发愿是什么,那没有意义。但你会看到你自己的成长,这个时候就定位啦,你要做什么就知道啦。

  那你要是知道,我们刚才跟你讲的,普贤乘的圆融道是这样行的话,你这个发愿定位就很重要。传统叫发愿,发菩提心的愿嘛,那我们新时代就跟人家讲定位嘛,你发的愿就是自己定位嘛,自己的方向嘛,就是这样来做。

  好,作为一个有责任的行者来讲啊,都应该给自己、向自己负责,这是很需要的。我想各位,你不管学佛多久,这个发愿跟定位对你来讲,是绝对需要的。可能你也已经摸索到了,可能没有人跟你讲这么清楚,那我已经告诉你了。

  我希望每一位同修啊,你回去以后,回去都能够试着给自己呀,做一个向自己负责任的事。各位啊,向人家负过很多责任,对不对?一辈子忙着替别人负责,从来不向自己负责,是吗?现在呀,应该要给自己做出一个承诺,给自己许一个伟大的愿,可以吗?(众鼓掌)

  你这个愿越好啊,那你的成就就越大。这个不是世间的那种事业的成就,是自己生命中的成就,直接就带你到净土去了,直接带你去啦。

  那你那个愿假如跟行法相关的话,那就不止到净土,你还带着空性到净土,那是成就自己的净土,不是别人的净土,知道吗?所以定位的方法很重要,你有方法,你的愿啦就不虚发。

  我们发现很多同修们,发了愿以后啊,都是空虚的,虚幻的。在发愿的时候,好感人哪,讲给你听的时候,你也会什么泪粘襟啦,是不是?眼泪啦,在掉啊!这好了不起呀,我要向你学习。明年你再看他,他不知道飞那里去啦。为什么?因为轻诺,轻诺。自己呀,没有把自己给弄好。

  所以我们告诉各位,发愿这件事情是慎重的、庄严的,一生大事。希望各位面对自己负起这个责任,向自己负责,给自己开一张够份量的支票,是不是这样?(众鼓掌)那张支票是要你自己去兑现的,没有人会跟你用,但是你的生命会因此而美丽,你的生命会因此而灿烂,你的生命会因此而芬芳!(众鼓掌)

  我们太忽略了自己,这个不是贪生怕死,这是发菩萨道的菩萨愿,不是说为自己做什么,不是享受,也不是为自己怎么样,不是。这才是真的向因果负责,向三宝负责,向众生负责。

  这个,学佛人一定要面对它,面对你的生命,不要轻视它。因为我们对自己生命的这个命啊,我们根本就不认识。当你这样子开始在许愿,自己在发愿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对命是什么?那个命是什么?你的生命是什么?你会越看越清楚,越看越清楚,只有面对自己啦。

  部分啦,我想跟各位讲到这里,应该告一段落了,应该可行了,回家自己做了,剩下来的是你欠我的。你不要都把我讲的听进去都不做噢,你听了就要做,如说而行,如行而说。现在听我讲的,如我说的去做,将来呢,你就如理行的讲给人家听,对不对?如说而行,如行而说。你从师父这边带回去,然后你就往下一代传过去了嘛,是不是这样子?

  这个普贤乘啊,圆融道啊,好修啊,就这么简单哪,通通讲完了,剩下来尽形寿去做。(众鼓掌)

  不是师父骗你,师父没有骗你呀,师父是依教奉行。这样告诉你发愿的这个过程,跟各位讲,我就是这样发愿的。虽然没人告诉我啦,我是没人教的,是自己从经典里头摸索说“我应该要这样”。而我告诉你的那种状况也是我个人的心路历程,心路历程。当时发愿“要讲经,每一部经都写下来。”第二年一看啦,哇,这个脸啦,我想应该满地都是鸡皮疙瘩(众笑)。我怎么发这个愿,写那么多干嘛,干脆就发愿讲《大藏经》就好了嘛,为什么讲那么多呢?现在,调整到最后就是讲《华严经》。

  你自己慢慢的会去涉及,涉猎,这个定位会非常重要。往后呢,你当然也会调整啦,但是呢,只是强化你那个本愿而已。你要不要像阿弥陀佛这样,发四十八大愿哪,像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这样十二大愿,十大愿或者药师佛十二大愿,那就随你啦,随你啦。那发一大愿、几大愿无所谓啦,像那个“最笨的”地藏王菩萨只发一个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对不对?这只能够说这既简短又有力嘛,永远做不到,那他就要去做嘛。

  发愿没有除外责任,你要记得,没有除外责任的。这个是不可思议的,你不要以为,这个愿力我做不到,不管啦,或者我要帮他助念,他又不给我助念,不给你助念你在门外念。你一定想办法去完成嘛,你要有除外责任,那个愿就无效,知道吗!那你一定要克服困难。因为你对三宝有信心嘛,所以你才会发愿,我对所有的众生,只要我遇到死亡的人,我就帮他助念嘛,那你不能够说基督徒除外呀,对不对?那不算哪,那不能这样子。他要接受我的我才帮他助念,那你这是什么菩萨嘛,是不是?所以,发愿是不能有除外责任的,所有众生一定要度呀。你不能够说“叫那个最难度的叫他除外”。那不行,一定不能除外责任。这个是愿力的本质。“众生无边誓愿度。”要度尽一切众生,所以你愿力不能除外,哪个众生除外,那不行哪,不能。这个你留意到。

  这是我们跟各位谈,圆融道行法一个是理,一个是事,理事呀要同时进行。理很简单,就是对三宝具足信根,信心要具足啊,所以我们通常叫信根。第二个就是事,要有一件事去做,那件事是佛门内佛门外都无所谓,但是一定跟众生有关,是尊重生命、关怀人性。你记得这个原则,这样去发愿。

  那小技巧呢,那也告诉各位,我只提供给你参考,不一定说一定照我的方法,那你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将来呢,就轮到你跟大众分享,那我只是把我的经验提供给各位作参考,可能你和其他的善知识呢,有更好的方法也不一定。那我,是这样走过来的,只是把我的经验提供给各位。

  这是圆融道的行法,它很简单,难就难在“尽形寿”和“不能除外责任”,这就么简单。而且前面有个前行,有个资粮道,你要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心态,完整的,不要扭曲,不要扭曲。那这些怎么样呢,我们会在其他地方呀,会再一步一步的来跟各位说明。

  再下一个,我们要跟各位讲,这个圆融道里头啊,它其实有很多具体的行法存在,你先抓住这个原则以后啊,我们再来看这些具体的行法,要怎么做。

  第一个要具足信根的这个部分。信根,你要怎么样具足啊?那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部分。

  你假如在平常啦,像现在太平盛世、四平八稳这种“信”不算。它“信”是在哪里呀?在你发生风险的时候,惊涛骇浪的时候,你非常痛苦的时候,你发生挫折的时候,你遇到逆境的时候,而那个时候才能够看你的信心在哪里。

  我们修行人啦,遇到任何的挫折、困难、失败、逆境,只有一个,回过头来,找“老爸”,找佛菩萨,不是要你回家找你爸爸,那没用。老爸会说:“年纪那么大了,不要靠我家里的财产。”对不对?不是。你的信心就在于,遇到挫折与困难的时候,你要向三宝,你可以向他提出,我们叫做什么?请求支援,请三宝支援。

  怎么请三宝支援呢?告诉各位,这个叫做忏悔。

  当你发生挫折,遇到困难,遭逢逆境,这个东西呀,困难、逆境、失败,有没有?羞辱、不讲理等等这些的现象啊,这些是你世间相,世间上所说的相。我给各位一个佛教的术语啊,它叫做业相。业是什么?业长成什么样子?你知道吗?这个就是业啊,明明是我对,人家怎么指责我?这就是业相呀。你是不是常遇到这个,对不对?“这个,这个这样才对呀。”对、对,人家不听你的,这个就是业相。遇到挫折、遇到困难、遇到失败、遇到逆境,统统叫业相。让你内心会不爽的就叫业相。这个时候呢,你就赶快拜忏。

  跟各位讲,你每天晚上统计一下,今天遇到几件不爽的事,每一件事就108拜。你不要怕,哇,那么多!108拜正常时间15分钟就够啦。你遇到四件呢,四个108拜不会超过一个钟头。那你要是懒得拜,那你心就要转,对不对?遇到状况你心转嘛,心转就过了嘛,心转过了你就没有挫折没有逆境嘛,对不对?我看你要拜啊要转,随你。你不想转就去拜,你不想拜你就去转,二选一总可以吧,对不对?我没有叫你一定要拜呀。因为你会转的话,就没有业相嘛,对不对?没有业相那个业报就不会出现啦,你去注意看看。你遇到逆境,你硬冲啊,那就死的比较快,那个业报就现前了,我告诉你。

  所以,它只有这样嘛,那业相一现前马上拜忏嘛。昨天拜108拜,今天又来了,今天再拜108拜,拜到业相消失嘛,这是圆融道修行最重要的方法。你躲不掉,你要有办法,你不拜可以,那就转,心要转嘛,心转境就转啦,对不对?所以会转的人不必拜嘛,不转的才会遇到那种嘛。人生就是这样子,看你转不转。

  人家讲:“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我告诉你,你只要心转,统统都转啦,你心不转的话,统统都不转,你就心转就对啦。你只要把心境调一下、观念调一下,真的,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东西是我们意识形态的执著,意识形态的执著。这个意识形态执著的情况怎么样呀,我们明天啦,再告诉各位,因为那个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为什么你会产生那种现象,那我们要用比较长的时间,明天再讲。

  但是呢,今天要告诉各位,你这个信根要具足呀。你在现实生活里,因为我们都在娑婆世界,现实生活里常会遇到这些,因为往昔呀,我们不知道造了什么业。现在因缘到了,业相已经现前了,业相现前你再不忏悔,业报就到,就这么简单嘛。那你为了使那种苦报不来呀,赶快拜忏,赶快拜忏。

  所以在《十大愿王》里,其实要修的只有三个啦,“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告诉你,即使如此都有困难,一有困难就只有这三个吧,对不对,挫折呀、逆境呀、失败呀、不如意呀,好,那就忏悔业障,第四个嘛。而其它的呢?只是扩大而已啊。真正实修的只有三个啊。

  但是普贤菩萨就知道,我们在娑婆世界有这些状况,所以紧接着就是要你忏悔业障。那你心境要是很自在,那你就会转啦,会转的话没有、没有业相嘛。所以当业相现前我们就赶快忏悔,忏悔是你必须的。那要忏悔呀你就向佛菩萨忏悔,所以我们遇到状况都是找佛菩萨。

  那忏悔是不是一定要拜呢?告诉各位,初学你一定要拜。比较懒啦,老油条啦,成熟啦,拜久啦跟佛菩萨已经太熟啦,那可以,那你要常常对着佛菩萨讲话,不是把他抱起来看看,你要跟着他讲“老爸,这样子呀,这种事啊,想想办法吧。”对不对?你也没办法,反正他只是笑笑的“你这傻孩子。”他只是笑笑的看我们,对不对?好,你讲完啦,你心情舒畅,去睡觉。

  当你在睡的时候,你的佛菩萨,本尊的护法,他自然就来了,他就会找你啦,他会给你启示。他不会跟你说“我叫什么名字,我是观世音菩萨的第几号护法。”他不会那么三八啦,你放心。他会用什么方法启示你,让你醒来以后“啊,对,我应该怎么做。”那你问题就解决了,那个业就过去了。所以你要以至诚心跟你的佛菩萨来往。

  那个佛菩萨,我告诉各位,家里供的那个佛菩萨,不要老是换新的。知道吗?你换新的啊,到时你会不认识他。到底哪个是哪个嘛?不要太贪心。因为现在物质文明太丰富啦,今天看到这个,这一尊比较赞、比较好,然后就请回家。请回家,你又看他,你一直欣赏他,你又忘了他是佛菩萨,结果换到最后,你是高级艺术品,都不是佛菩萨啦,所以佛菩萨是越久越好,越老越好。当然你换了环境啊,要怎么样,但是原始天尊,原始的那一尊啦,不要、不要换。要常常面对他,跟他倾诉,你所遭遇的痛苦。

  你一定要养成这个信心啦。尤其是遇到挫折跟困难的时候,你就记得,我要回家跟菩萨讲,我被欺负啦,那讲完、讲完就拜。对不对?与其在那边哭,不如在那边拜。拜呀,祈求佛菩萨加持你,给你智慧,自然你就会转,你就会有智慧。那些天龙八部啊,他会跟你示现,他说“笨蛋,往那边走就好啦,为什么老是到那边去。”他就会提醒你。

  真的,跟各位讲,人生的障碍呀,要靠佛菩萨。因为我们人,你记得,你什么都不能啊,你能的只是造业啦。因为我们都是靠福报生存跟福报在做事,你唯一能的,只有能修行。你看你病了以后,你能做什么?事业失败了,你又能怎样?你爱他,他不爱你,你又怎样?你只能说拜托啦,拜托再给我爱一次啦。你什么都不能啦,我跟你讲啊。你有福报的时候是很顺啦,没有福报的时候,福报一尽啦,谁都不理你啊。你什么都不能,唯一的就是修行。

  你好好的做功课,把那个愿力朝着那个方向去做,其它的事天龙八部处理。天龙八部就比你历害呀。我们这是两只手、两只脚、两个眼睛、一张嘴巴,天龙八部都是三头六臂,有没有?比你厉害。

  所以有什么事呀,回到三宝这个地方来,我们叫归零呀,遇到挫折,归零。因为我们在奋斗的时候呀,大部分你都用大脑,用大脑呀,你就有业力。所以一有业相现前,回到佛菩萨这边,归零,从这里开始,归零,从这里开始,这个叫信根具足。

  你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讲的都不算。一帆风顺谁也会讲呀,你看,叫大家来讲,跟人家讲佛法,你讲的都头头是道,遇到挫折只会“Ai Hao”. “Ai Hao”知道吗?就是摇头啊,你只会“唉、唉,唉。”那你还能怎样?

  所以记得,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困难、不如意,就是回到三宝,这个就是信根,知道吗?你一定想用尽什么方法去解决,用什么,别去想那么多。那个能想的,你早就想啦。你就想,那么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就回到佛菩萨这里,从这里出发,然后你记得“尊重生命、关怀人性”,我是从这里出发的。你只会造善业,决不会造恶业。因为你是尊重生命的,对不对?你是从这里出发的,你不是从名利那边来的,这一点很重要,非常重要。原始的出发点,我们始终不变,就回到归零,回到三宝这个地方,从这里重新再出发,你就不会错啦。

  尤其在很复杂、错综复杂的情况之下,那个剪不断、理还乱啦,你弄到最后,你做什么决定都错,就回到这个地方重新开始,你会发现啦,人生其实很简单。因为有什么事我回到原点,再重新出发,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回到原点重新出发,人生就简单啦。

  我们就是弄的太复杂,不知迷到哪里去了,所以你在做什么决定,你都找不到方位嘛,已经迷了嘛。所以怎么决定怎么错,所以到最后你会发现“我怎么搞都会错,我怎么搞都不对,怎么搞都被人家怎么说。”为什么?因为你没有重心嘛。所以不管怎样都回到原点来,从三宝这边出发。

  觉悟嘛,三宝第一个佛宝就是觉悟,人生的觉悟啊,然后觉悟什么?法宝就是真理呀。对不对,你人生觉悟的真理,你从这个地方出发嘛,那这两个要合起来,和合呀,僧宝呀,你从这个地方再出发。那么有一些障碍,当然要去承受,绝对你承受的起,你承受的起,不会承受不起。

  世间人之所以会活的那么痛苦呀,他就迷失了,他没有原点也没有方向,好像什么都对,好像他都能,结果他做什么都不对。因为他那业力现前,他不懂得业相。

  我们告诉你圆融道的行者啊,业相你要看清楚,一有业相马上忏悔,一有业相马上忏悔。

  你说我车子停在那里,为什么被撞?被撞,被撞去拜忏。

  你说“他撞我,应该他去拜。”

  人家为什么不撞别人,对不对?为什么你会被撞?一定有业嘛,去拜忏嘛,你就心平了嘛,对不对?你说我早上买的,下午被撞,那叫活该嘛,拜忏,就没事了嘛。你一有不如意的事,你就拜忏啦!

  因为我们是行者呀,圆融道的行者呀!告诉你,你的日子会很好过,你要什么都讲道理呀,讲清楚说明白,那你的日子不好过。记得,这个是修行人看世间啦,是这样的轻松、自在。你要不这样看世间啦,那你会很痛苦。你什么都要讲清楚说明白,你弄错了,弄错了。反过来,反求诸己,反求诸己,克己复礼,我们儒家讲的嘛,对不对?

  我们修行人,都向内,自己看。唉,为什么会有这个?这叫业相,拜忏!这叫业相,拜忏!就好啦。

  当你把忏悔当成一种经常性的功课呀,告诉你,天下无难事,记得啊,天下无难事!当你什么事都要跟人家讲清楚说明白,告诉你,都是高山峻岭,人生啦步步艰难。江湖上步步艰难,就是因为什么都要讲清楚说明白,那你就到处树敌。当你什么时候都反过来,反求诸己,反求诸己,人家不会逼你的,人家不会逼你,它自然就转化了。

  这个是我们从行者的立场来看,信根具足的方法。并不是说你这样修,你就没有挫折、没有困难,不是,我们有,但是我们有处理的方法,有完美圆满的处理方式,这个跟世间人所讲的是不同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呢,那你要有善知识指导。善知识,善知识呀,是广泛的,你不要以为只有一个善知识,这个叫“诸善知识”。不是今年的那个“猪”的“猪”,诸是多的意思,所有的善知识。那么最重要呀,你要有一个根本上师,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三缘念。

  刚才讲了信心具足了,再来就是三缘念,要有道场,广化寺很好,那你就不要再乱跑。当然你有自己的道场,那是另外一个,那么来这里参学,那可以。没有的话,心安住下来,广化寺就是根本道场。然后要有根本上师、根本善知识,大和尚就是我们的根本善知识嘛。

  你不要说“那个有算吗?”不然哪个才算?对不对?“人家说善知识应该是菩萨,菩萨要有璎珞呀,要怎么样呀。”那你,百货公司那几个,站在橱窗的那些都是啊?不是,不是看那个。有一个根本上师,在广化寺,就是怡学大和尚嘛,那就这样定下来啦。

  那你修学哪个法门,禅净密律都有呀,你要哪一个定啊,那,一个法门、一个道场、一个善知识。其他的我们不是说不承认他是善知识,都可以访学嘛,都可以访学,不排他,知道吗,不排他。当你是这样子积极的来用功的时候,你自然你有了根,有了根。

  不要以为“我有愿,我要做什么”,不是,你有一个共同的基地,在这个基地上,我们一起来努力,那你走你的路,他走他的路,这样子佛法就兴盛,知道吗?有一个根本的基地在,然后每一个行者呢有他的法门,就是你所定的,那个事要去修,要回归到这里来,还是从广化寺出去的,这样就对了嘛。

  你在哪个地方我们不管,那你一定要守住那个道场、那个善知识,弄到最后自己不要成为“一把好”。除非你自己已经成熟了,像德雷莎修女,你看她搞了一段时间以后,她成熟了,那当然她也是一个善知识嘛。

  可是我们初学呢,这个基地一定要护好。善知识一定有的,有道场,要你缘念,有法门要你缘念,尤其圆融道,你自己发的愿,要去做的那个就是你的法门。

  你假如一般的那个修法,我念佛啦、我打坐啦、参禅啦,或者修密法啦,那个法门那更需要,更需要缘念道场、缘念法门、缘念善知识。不要忘了,这个三缘念你一定要有,一定要有。假如没有三缘念,你的信心是不会具足的,所以它是一种补强的作用。

  当你成熟了,师父说:“出去,自己搞自己的,不要老是回来这边。”撒娇呀,常常回来看师父,就是来跟师父撒娇啊。那你的菩萨事业展开以后呀,那你要给众生作依靠。那成熟了,那你就勇敢地、浩浩荡荡地走出去。可是刚开始的时候呢,要建立信心,经常要回来,就是这三个条件。

  那么善知识有很多种,一个是根本善知识,就是上面的老师来指导的,这个善知识。第二个呢,是同行善知识。我们同修都是善知识,所以我们说“不说四众过”。

  “不说四众过”啊就是不背后说四众的过失。当你发现我们还是凡夫啊,我们还在娑婆世界,难免有些事情会做错,那你要当面规劝,当面提出来“有这样的事情,这样好吗?不好我们改嘛。”知道吗?那假如讲了三次,他都还不改呀,那就不要讲啦,因为很多是私生活的部分,我们不管啦。那在修法中呢,我们一定是这样的,所以不背后说四众的过失,因为都是善知识嘛,你不要造业,这个是同行善知识。

  另外,有异道善知识。异道就是跟我们不同道。我修禅他修密,他修净土,这叫异道,不同道的善知识。他讲他的法门,那你要聆听、要欣赏、要接纳、要赞叹,然后回来以后呢,还是修你自己的法。那你在聆听别人的法,就属于那百分之二十五的范围,知道吗?百分之二十五。你不要说“唉呀,我就只要念佛,不要跟我讲那个。”你就弄错啦。

  这个异道善知识呀,通常都是有成就的,他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们在自己的法门里可能会走入死胡同里,那这个时候遇到善知识,常常会开启、开启我们另外一部分的觉性,非常重要,乃至于外道。像善财童子,我们这一会要讲的,那五十三参啦,就有很多外道,很多外道,那你也要学呀。人家有好东西,你为什么不学呢?对不对?一切、所有一切成佛的法门,我们都要学。这个就是善知识的种类,有很多,有很多。

  如何依止善知识,怎么样,我们讲经文的时候呀,会跟各位谈,这是亲近善知识。

  第三个,发菩提心。我们都发菩提心,那刚才讲发愿那个是发菩提心。那我们讲的发是“追求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的那个心,那个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那个“止于至善十全十美的生命境界”呀,我们都不知道,你也不知道,那既然都不知道,你的心胸就要开放。你不知道呀,你怎么知道呀,那个十全十美的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是什么样子,既然不知道,你心胸只有开放啦。开放做什么,可能是这个噢,那可能是那样噢。你假如在封闭,自己去定位呀,那就表示你已经知道呀,可是你并不知道呀。那不知道又要去假设定位,那就不是学佛。

  我们不假设,你要记得。假设的是用大脑求证,我们不假设。我们是真如的。真如呀就表示你的心是开朗的。那你要去体验,体验以后,有了真正的体验,那个体验啦,叫做正定聚的体验。你才知道,在正定聚的体验,才叫做真正生命的体验。假如没有正定聚的体验,是不算的。

  这个部分呀,我们也留到明天、后天再跟各位作说明,正定聚的生命体验是什么,那你不是正定聚的生命体验又是什么,我们往后呀,再跟各位作说明。

  但是呢,我们要告诉各位,在我们发心的这个过程里呀,事实上啊,因为你生命要觉醒,你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生命啦,所以你只有摸索啦。但是呢,这个发心一定来自于你对现实、现实呀,就是第一世界的生命呀,有相当的认识,而这个认识呢是健康的,不是扭曲的。你要记得这一点,不是扭曲,是健康的。

  我体验的这个社会的实际生活,但是我觉得这样好像不太对“人生是只有这样吗?”每天早上啊,被闹钟吓醒了,“啊,拍两下,该起床啦”。每天晚上呀,躺下去像昏倒了,“太累啦。”“那每天这样搞啊,对吗?”赚了很多钱,存折一看,哦哦哦,一直增加,用不到啊,因为每天都在忙,那钱也用不到啦,“那这样对吗?”当你开始这样思考的时候呀,那就是证明说,你已经产生出离心了。因为对现实社会呀,不是不满,而是觉得这样对吗?

  那么,既然是有这一种怀疑的态度产生,只是一种怀疑嘛,那你就去追求真实的生命。真实的生命是什么呢?这个就叫发菩提心。虽然你对真实的生命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你带着这个要去追求的心,这个叫疑情,疑情。

  所以,菩提心一定有出离心基础,一定有出离心。你假如没有出离心,那个菩提心是假的,假的。哪一天啊,你觉得牛肉很好吃,你又跑回去了,知道吗?因为现实生活里到底是什么样子,你没有真正的认知嘛。当你真正认知现实生活是什么状况的时候,那你就开始会产生一种要检验它的情况,重新来过,那就是你要追求真实的生命。那真实生命是什么?那你要慢慢摸索过去啦,这叫真发菩提心。

  当这个情况产生的时候,我们就设定到,我要止于至善的。那个止于至善的那个生命境界是什么,我现在不知道不要紧,但是我一定要一再的超越、一再的超越。假如你停止呢,叫得少为足,因此我不停止,我要继续往前冲。即使得到了,我也要想办法再超越,得到了还要再超越,这个叫无尽的超越。你必须有那一种生命的素养,有了那一种无尽超越的生命素养以后,你一定可以达到止于至善,达到最高的那个地方。

  那你假如没有,“我只要这样就好啊”,那你会停在那里嘛,对不对?那叫得少为足啊,心志下劣,才有单一目标。我们不是单一目标,因为我们都在摸索,是这样对吗?好,这个我已经得到了,我以这个为基础继续再超越,然后又得到了,好,不要紧,我以这个为新基础,然后再超越,这个叫无尽的超越,那这样你就可以达到止于至善。

  所以我们都是永无尽地超越自己,永无止境地战胜自己。我们不跟别人比较,别人可能比我们早走,在我们前面,也可能比我们晚走,在我们后面,不要紧。在我们前面的,当作我们的模范,在我们后面的,我们跟他分享来提拨他,这个就是呀,我们行者的一个特色。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海云继梦法师:四十华严讲记 第一卷 第15讲

海云继梦法师:四十华严讲记 第一卷 第16讲

海云继梦法师:四十华严讲记 第一卷 第17讲

海云继梦法师:四十华严讲记 第一卷 第18讲

海云继梦法师:四十华严讲记 第一卷 第19讲

 

后五篇文章

海云继梦法师:四十华严讲记 第一卷 第13讲

海云继梦法师:四十华严讲记 第一卷 第12讲

海云继梦法师:四十华严讲记 第一卷 第11讲

海云继梦法师:四十华严讲记 第一卷 第10讲

海云继梦法师:四十华严讲记 第一卷 第9讲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