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传印法师:《净土决疑论》讲记 十一 |
 
传印法师:《净土决疑论》讲记 十一
释印光造论 释传印讲记 (3)更释:未断见思惑不可住此弘法 ①请问 【论文】问:出家为僧,宏法利生,又有何过,而亦简除? 这也是近世盲禅者通执,由于不明教理,不知断惑证真次第,由于一向执理废事,对“生死”如何了脱不明白,致有误解。 ②答释 【论文】答:若是已断见思,已了生死,乘大愿轮,示生浊世,上宏下化,度脱众生者,则可。若或虽有智愿,未断见思,纵能不迷于受生之初,亦复难保于毕生多世。以虽能宏法,未证无生,情种尚在,遇境逢缘,难免迷惑。倘一随境迷,则能速觉悟者,万无一二。从迷入迷,不能自拔,永劫沉沦者,实繁有徒矣。如来为此义故,令人往生净土,见佛闻法,证无生忍,然后乘佛慈力及己愿轮,回入娑婆,度脱众生,则有进无退,有得无失矣。未断见思,住此宏法,他宗莫不如是,净宗断断不许也。 何谓见思惑,如何断见思惑,释已见前论文“又以一切法,皆仗自力”一节。断尽见思惑,方能了脱三界内六道轮回的分段生死。了脱了分段生死,则能证得无生法忍。证得了无生法忍,才能够于三界生死中获得自在。于三界生死当中获得自在,才有可能任运地“乘大愿轮,示生浊世”,上弘佛法,下化众生。 何谓无生法忍?忍,即认可于心,此非世间一般的认可,乃是经过修证出世间法,以般若智慧为本质(体)的忍可。如隋·慧远法师《大乘义章》卷九说:“般若正是照见之性,故说为智,即彼般若,安法名忍,忍体是慧。”(《大正藏》第44卷650页上)同卷十一说:“慧心安法,故名为忍。”(同上,675页中)断见思惑,了脱了分段生死,超出三界,永离凡地,证“位不退”。如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十七云:“是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以是自相空法,入菩萨位,得无生法忍。”(《大正藏》第25卷537页下) 于四教中,证得无生法忍者,为藏教的阿罗汉,通教登已办地者,别教七住位以上者,圆教七信位以上者,皆已断了见思惑,可以于生死中得到自在,可以乘大愿轮,示生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施行教化。如《大宝积经》卷二十六云:“无生法忍者,一切诸法无生无灭忍故。天子!(其时,文殊菩萨对宝上天子说法)是名菩萨得于自在。天子!菩萨者,随所生处,非不知故生,以知故生。而是菩萨摄取生死,得自在故,亦得具足成就佛法。而是菩萨非生死流转,以愿力故,在在处处,得自在智。”(《大正藏》第11卷146页中) 梵语娑婆,此云“堪忍”,谓此世界众生,经受生死等无量诸苦煎熬,以业报故,纵不堪忍受,亦须忍受。忍受的时间长了,反倒觉得自然,身在苦中不知苦。如莲池大师《弥陀疏钞》云:“堪忍者,以此中众生,堪能忍受三毒烦恼,轮回生死,不厌离故”,故曰“堪忍”。此堪忍浊世的浊恶,主要有五,如《佛说阿弥陀经》中说:“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卷四曰:五浊者,以五事交扰,浑浊真性,故名恶世。世者,迁流不已之谓。则此世之前或后,亦容有无五浊之善世。今云五浊,是根据释迦佛现世言也。劫者,梵语,具云劫波,此云时分。劫浊者,因有以下之四浊,故名,众浊交凑,即其相也。一大劫中,有成、住、坏、空各二十小劫,辘轳增减。人寿增至八万岁时为极限,乃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二万岁时,即入劫浊。乃至出现小三灾之饥馑、疾疫、刀兵,大三灾之火、水、风等,不及尽言。 见浊者,为五利使。一、身见:谓执我、我所,而起我身之见。二、边见:谓执断执常,失乎中道,而起边傍(极端)之见。三、戒取:谓非因计因,修诸拔发、投灰等无益苦行,而起取著我能持戒之见。四、见取:执粗为胜,担麻弃金,而起自负所见之见。五、邪见:谓拨无因果,不信善恶报应,不信三世,不信三宝,堕豁达空,而起邪外不正之见。此五种知见,能驱使众生沦于生死,故名为“使”。而几微迅疾,为害非细,对五钝使而言,曰五利使。 烦恼浊者,即五钝使。一、贪:谓遇顺情境起于爱著,不能舍离故。二、瞋:谓遇违情境起于恚恨,不能容忍故。三、痴:谓于非违非顺境起于愚暗,不能觉察故。四、慢:谓于一切众生起骄傲心,上陵下忽,不能恭逊故。五、疑:谓于诸善法起猜二心,欲进欲退,不能决定故。此五种烦恼,驱使众生没溺生死,较前五利使尤为重滞,故名钝使。三灾感召者,贪感饥馑(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大旱,五谷无收),痴感疾疫(人寿减至二十岁时,瘟疫为灾,染则命亡),瞋感刀兵(人寿减至十岁时,人相见如仇敌,杀之则快)。三毒烦恼,分而言之,虽招感如是,要之,实为一体耳。 众生浊者,《阿含经》说有三义:一者,劫初光音天下生;二者,揽众(五)阴而生:三者,(于三界六道)处处受生,故云众生。五阴,即色受想行识。 命浊者,以色心连持为体,催年减寿,即其相也。 要想在这样的娑婆世界五浊恶世里度众生,岂是等闲容易的事情!何况自己也还没有了脱出来。连释迦牟尼佛自己也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说: 信愿持名一行,不涉施为,圆转五浊,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设非本师来入恶世,示得菩提,以大智大悲,见此行此说此,众生何由禀此也哉! 然吾人处劫浊中,决定为时所囿,为苦所逼。处见浊中,决定为邪智所缠,邪师所惑。处烦恼浊中,决定为贪欲所陷,恶业所螫。处众生浊中,决定安于臭秽而不能洞觉,甘于劣弱而不能奋飞。处命浊中,决定为无常所吞,石火电光,措手不及。 若不深知其甚难,将谓更有别法可出五浊,熢 宅里,戏论纷然。唯深知其甚难,方肯死尽偷心,宝此一行。此本师所以极口说其难甚,而深嘱我等当知也。(《卍续藏经》第22卷881页下、882页上) 凡夫学佛,自己生死没有了脱,固然应当随分随力,随时随缘,发菩提心,自行化他。如皈依三宝,为佛弟子,便要发四弘誓愿,尽形寿受持,直至成佛。然而,在未断见思惑、未证得无生法忍的情形下,不求往生净土,而发愿来生或生生生此娑婆世界弘扬佛法度众生,主观上动机虽然是好,无奈烦恼惑业障碍,法尔必然,不可能依主观意志而为转移。发此种伟大的心愿,当然是属于善心、善行,当然因其心力之大小也能消业灭惑,也有可能在久远的未来实现此愿。不过,如果不知净土法门,或知而不信,不肯发愿求生西方净土,那是没有把握的,是靠不住的。以凡夫身份,未断见思烦恼,效法得法忍菩萨发愿转世再来度众生,为一切大乘经论之所不许。 隋·慧远法师《大乘义章》卷九说发菩提心: 先就相发以明因起。彼相发心,因何而生?因大悲生。悲因何生?由依信慧。信慧因何?由闻正法。闻法因何?由近善友。是故菩萨先近善友,由近友故得闻正法。闻何等法?谓闻生死大苦、涅槃至乐。因闻生信,信生死苦、涅槃大乐。因闻生慧,知生死苦、涅槃大乐。由信慧故,便起慈悲。信知生死是大苦故,念众生未出生死,故起大悲。信知涅槃是至乐故,念众生未得涅槃,故起大慈。 由慈悲故,起菩提心。悲念众生于苦未出,欲为济拔,自我不出生死,无由化他令出生死,是故发心愿出生死。慈念众生未得涅槃,欲为授与,自我不得涅槃,无由化他令得涅槃,是故发心愿得涅槃。故因悲慈,起菩提心。(《大正藏》第44卷636页中) 在这里,特别强调:“自我(己)不出生死,无由化他令出生死,是故发心愿出生死。”修行的途程,此为关键。得此人身,既甚不易,一期报尽,而生死未了,则随业受报,不由自己做主,生前有一点修行,也几乎等于前功尽弃了。如《山庵杂录》[1]记云: 元建宁府(今福建省建瓯县),有僧名末山,后检一行著《定平生诗》,有“一木移来岭上安”之句,造物预定其名也。好作善缘,平路叠桥,不知其数。既死,现梦于城中邹氏托生,其友亦有梦之者。既长,虽自知前身是僧,不喜与僧交,痴痴呆呆,若木石然。 杭州天目山,义断崖,见高峰(原妙禅师)得旨,归向者甚众。既死,现梦托生于吴兴细民(普通百姓)家。后为僧,名瑞应,字宝昙。自幼至壮,受人礼拜供养无虚日。余寓居天界时,宝昙亦在焉,邻居颇久。察其所为,碌碌与常人无以异,间有以“己躬事”叩之者(向之问禅),但懡 而已。 二人前身皆非常人,胡乃顿忘前世所习如是!古人谓“声闻尚昧于出胎,菩萨犹迷于隔阴”。然则修行人,可不慎欤!(《净土十要》第九附录) 更据《山庵杂录》记述: 瑞应(宝昙)前生为断崖义首座,参高峰(原妙禅师),因语不契,峰挤之,竟堕悬崖极底。是夕大雪,众疑其已死。次日雪晴,同参者赍薪火,寻至其处,意就焚其尸。而师危坐古树下磐石上,撼之,乃张目四顾,殊不知有挤堕雪寒者。归复谒峰,峰默异之。自是道誉日震,缁素归依,凡有所问,惟以杖打之,不露言气,要其自会。(无愠《山庵杂录》卷下21页,清·同治九年,三峰禅寺刊印) 观此情形,断崖义虽有禅定功夫,而似未悟者,纵有所悟,距离大彻大悟犹远。如是事例,不胜枚举。莲宗第十二祖彻悟禅师有《颂番僧转世》诗一首,令人回味无穷,兹谨为拈出,与诸位共沾法味。其诗曰: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昼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梦东禅师遗集》104页) 读过唐诗的人,知道这首诗是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刘皂的作品,诗的题目叫做《旅次朔方》。彻悟禅师将这样一首现成的唐诗取来,而不用其原题,另给安上一个题目,叫作《颂番僧转世》。粗看,不觉得有什么,若是仔细地考究起来,便会发现此中大有文章。“颂”,本来是称扬赞叹之意,可是这里寓有的诙谐和讽喻是不言而喻的。何以如是?实非彻悟禅师故意如是,而是由于法的轨则,法尔使然。 首先,①诗的原题为“旅次朔方”,朔方,是地名,汉代立朔方郡以御匈奴,其地在现在的内蒙古的包头、五原及黄河以南地区。旅次,即人在旅途之中。②诗句中,“并州”为太原府,即今之山西省(河东道)。③诗人的故乡在并州(太原)以南的陕西咸阳,而今却身不由己(盖因官事萦身),不得不由并州更往北,渡桑干河,以赴朔方。④心欲南归,而身却辗转愈不得不往北。从“无端”一词,可以看出其“不得已”、身不由己的心态。⑤辗转离乡愈远,只好以阿Q心态将原属“客舍”的并州当作故乡了。那么,照此“旅次”轨迹旅次下去,只有离故乡愈来愈遥远。⑥“番僧”,为西藏或蒙古僧,世人所谓喇嘛,具有转世资格者,则为“活佛”。以此诗寓意番僧转世事,难道不值得细味深思吗?! 印光法师论文说:“若或虽有智愿,未断见思,纵能不迷于受生之初,亦复难保于毕生多世,以虽能宏法,未证无生,情种尚在,遇境逢缘,难免迷惑。倘一随境迷,则能速觉悟者,万无一二。从迷入迷,不能自拔,永劫沉沦者,实繁有徒矣。”论文所说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是一切法(达摩)的轨则,三世诸佛无权改易,而三世诸佛正是遵循这一法的轨则超凡入圣、成就佛道的。 论文说:“如来为此义故,令人往生净土,见佛闻法,证无生忍,然后乘佛慈力及己愿轮,回入娑婆,度脱众生,则有进无退,有得无失矣。”包括禅宗诸大祖师,诸宗大德,自古以来,殆皆莫不如是遵循这一芳轨。如(高丽)曹溪·退隐禅师述《禅家龟鉴》举修行细行,有六度、持咒、礼拜及念佛。文云: 身口意清净,则佛出世。念佛者,在口曰诵,在心曰念,徒诵失念,于道无益。 阿弥陀佛六字法门,定出轮回之捷径也。心则缘佛境界,忆持不忘,口则称佛名号,分明不乱。如是心口相应,名曰念佛。评曰:“五祖云:守本真心,胜念十方诸佛。六祖云:常念彼佛,不免生死;守我本心,即到彼岸……理实如是。然迹门实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凡念十声者,承此愿力往生莲胎,径脱轮回。三世诸佛,异口同音。十方菩萨,同愿往生。又况古今往生之人,传记昭昭。愿诸行者,慎勿错认。勉之勉之。 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十方三世第一佛号也。因名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愿云: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流,念我名十声(念)者,必生我剎中,不得是愿,终不成佛。先圣云:“唱佛一声,天魔丧胆,名除鬼簿,莲出金池。”又《忏法》云:“自力他力,一迟一速。欲越海者,种树作船,迟也,比自力也。借船越海,速也,比佛力也。”又曰:“世间稚儿迫于水火,高声大叫,则父母闻之,急走救援。如人临命终时高声念佛,则佛具神通,决定来迎尔。是故大圣慈悲,胜于父母也,众生生死,甚于水火也。” 有人云:“自心净土,净土不可生;自性弥陀,弥陀不可见。”此言似是而非也。彼佛无贪无瞋,我亦无贪瞋乎?彼佛变地狱作莲华易于反掌,我则以业力常恐自堕于地狱,况变作莲华乎?彼佛观无尽世界如在目前,我则隔壁事犹不知,况见十方世界如目前乎?是故,人人性则虽佛,而行则众生。论其相用,天地悬隔。 圭峰(宗密禅师)云:“设实顿悟,终须渐行。”诚哉是言也。然则寄语自性弥陀者,岂有天生释迦、自然弥陀耶?须自忖量,人岂不自知,临命终时,生死苦际,定得自在否?若不如是,莫以一时贡高,却致永劫沉堕。又马鸣、龙树悉是祖师,皆明垂言教,深劝往生。我何人哉,不欲往生?(《卍续藏经》第63卷741页中、下) 谨按:《禅家龟鉴》一卷,为退隐禅师所述,卷末有尊称禅师为师翁的惟政所书跋文。跋文记年时为明“万历己卯春”,是即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莲池大师生于1535年,示寂于1615年(81岁),若据跋文年时,则此《龟鉴》问世之际,是当莲池大师45岁左右。惟政于跋文中多少叙及一些当时禅门中出现的流弊情形,吾人观之,亦大致同于莲池大师(以及稍后的蕅益大师)之所说。 如惟政跋文说:“噫!二百年来(印按:殆指自明初以来),师法益丧,禅教之徒,各生异见。宗教者(学教的人),唯耽糟粕,徒自筭(古同“算”,计算)沙,不知五教(小、始、终、顿、圆)之上,有直指人心、使自悟入之门。宗禅者(参禅的人),自恃天真,拨无修证,不知顿悟后,始即发心修习万行之意。禅教混溢,沙金罔分。《圆觉》所谓闻说本来成佛,谓本无迷悟,拨置因果,则便成邪见。又闻修习无明,谓真能生妄,失真常性,则亦成邪见者,是也。呜呼殆哉!斯道不传,何若是其甚也!绵绵涓涓,如一发引千钧,几乎落地无从矣!”(《卍续藏经》第63卷745页下)当此之际(明代中晚期以后),参禅者开悟既已不易,而彻悟尤难,也就谈不上大彻大悟之后的断惑证真的修持了。所以,具眼善知识(退隐禅师)特于《禅家龟鉴》中揭示修禅的正确方法,然后,复又苦口婆心,谆谆开导参禅的人,应须生信发愿,求生净土,以冀出离生死苦海。《龟鉴》文中,开导学人应须以“迫于水火”的心情乞求佛力救援,应须借助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舟,越渡生死大海。切莫贡高自恃己力种树,待树成材,造船渡海(不等树成材,或不等船造成,娑婆人命无常,石火电光,一期报尽,人已为惑业牵入六道轮回矣),则已迟矣!又,叮嘱学人应自知:“临命终时,生死苦际,定得自在否?”“莫以一时贡高,却致永劫沉堕。”应步马鸣、龙树诸祖之班,往生净土。如上所陈《禅家龟鉴》文中劝修净土的文字,实可谓《龟鉴》之龟鉴,诸学僧,诸仁者,诸一切有缘相知相识者,于此,切切宜自措心焉! (4)重结:不明禅净有无之大害 【论文】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非但不知禅净,兼亦不知文义,辜负永明古佛一番大慈悲心,截断后世行人一条出苦捷径。自误误人,害岂有极!所谓错认定盘星,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也。 这一段论文再着重地指出,由于我们佛门中许多人对于什么叫作禅,什么叫作净土,什么叫作有禅,什么叫作有净土,这样的关键问题,不能明了其中的真实含义,以致对于永明延寿禅师这一千古不刊的“禅净四料简”四偈玄文,不仅不能正确地理解,而且产生深重的误解,乃至怀疑甚至诽谤,真可谓当兹佛法末世,众生惑业深重,于此出苦要津,坐失其利。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世俗间通常一般人多半是这样的,就是有些登上正座、面对信众说法讲开示的法师们,这样的人恐怕亦不止一二,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求深解,不肯虚心地励学求知,便主观地、想当然地师心自用,信口雌黄。佛法哪里是那么简单!如先所释,禅和净土的含义,是属于教理,是法尔如是,是三世诸佛不能增减。至于禅净之有无,是属于机修,是行人边事。参禅虽悟而未彻,都不能算是“有禅”,现在,却把一般的只要是在那里参禅的人,就认为他是“有禅”。或者,把只要是在念佛的人,也不考究其信愿如何,是否净念相继等,便认为他是“有净土”。这与有禅、有净土的真实含义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用这样笼统颟顸、浅俗肤薄的含义,怎能理解“四料简”的真义?!所以,论文说:“非但不知禅净,兼亦不知文义。” 由于把禅净、有无庸俗化理解,于是指摘“四料简”说“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笼统地认为:“在现实中念佛的人甚多,可是他们临终往生者能有几人?”又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由于不用心,将“蹉”字为“错”字),肤浅地认为:“参禅开悟的人,便是已了生死了,怎会走错路”等等,不一而足,于是断言这个“四料简”不是永明禅师所造,是他人伪造。自己既然不肯信受,又力劝他人不要信受,如对仇敌一般。正如论文说“辜负永明古佛一番大慈悲心,截断后世行人一条出苦捷径。自误误人,害岂有极!” 造成这样的误会,失去法门如此巨大利益,等于戕害自他的法身慧命。由于最初对禅净、有无之不能正确明了,因此“错认定盘星,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也”。吾人于是,岂可不深为痛惜而警寤乎?! 3、次释四偈玄文 (1)请问 【论文】彼曰:禅净有无,略知旨趣,四偈玄文,请详训释。 上座师为求佛法故,更希胜解。旨趣,即宗旨,意义。玄文,原义有二:一为指用毛笔沾墨书写的文字。现在用的硬笔书法,我没有研究过它的起源和历史,故不敢断言,估计最早恐怕也不出乎十八九世纪时才逐渐兴开的。清代以前,皆用毛笔书写,所以“书法”成为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之一。用墨书写的文字,称为玄文。如《楚辞》屈原《九章怀沙》曰:“玄文处幽兮,矇瞍谓之不章。”《注》云:“玄,墨也。”玄文的另一意义为指老子的《道德经》[2]和汉代扬雄所撰的《太玄经》[3],因其义理深邃,故称玄文。现在说“四偈玄文”,玄文,义即本此。训释,谓解说文义,此词源于古书《尔雅》。《尔雅》有《释诂》和《释训》两篇,晋·郭璞《尔雅序》曰:“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指归。”《疏》曰:“诂,古也,通古人之言,使人知也。训,道(言说)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古代启蒙教学分文字、音韵和训诂三门,如方言、释名、广雅等都是训诂一类的书。也就是说,训释一词的意义,是规范的、引经据典的解释,是言之有证、说之有据的解释,而非信口开河的任意的解释。 (待 续) 【注 释】 [1]《山庵杂录》有上下两卷,天台沙门释无愠述,成书于明·洪武八年,是即公元1375年。 [2]《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无常,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边界)。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明·憨山大师评曰:老氏以“绝圣弃智、忘形去欲”为行,以“无为”为宗极,斯比孔子则又进观生机深脉,破前六识分别之执,伏前七识生灭之机,而认八识精明之体,即《楞严》所谓“罔象虚无、微细精想”者,以为妙道之源耳。故曰:“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以其此识乃全体无明,观之不透,故曰“杳杳冥冥,其中有精”。以其识体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故曰“玄之又玄”,而称之曰“妙道”。以天地万物皆从此中变现,故曰“天地之根,众妙之门”。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故庄子称为“自然”。且老子乃中国之人也,未见佛法,而深观至此,可谓捷疾利根矣。假使一见吾佛而印诀之,岂不顿证真无生耶!吾意西涉流沙,岂无谓哉!(盖欲求佛以抉择生死根本也) 按此可知,老子之道,以第八识为妙道,伏前七识生灭之机,伏而断也,类同古印度数论派的“冥谛”或“神我”。 [3]《太玄经》,汉·扬雄撰,十卷(晋·范望为之注),模仿《周易》,分八十一首,拟六十四卦,以三篇记天地人之道。
---------------------------------------------------------------------------------------------------------------- 更多传印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