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5 三处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5 三处观

 

  “﹝三处观﹞

  佛法以有情为本,那就应该认识有情是什么。佛常用「三处观」去观察有情,分别有情的真相。但有情的分别观察,要从有情的流转相续中,与身心的相依中去考察,不可为静止的、孤立的机械分析。”

  导师这几句话点出了重点:要观察自己的身心,如果是静止的、孤立的机械分析,就不能了解真相。所以要从流转相续的生命之流的剎那变化中(诸行的“行”就是迁流变化)来观察。我们的身心是随着生命变化而活动的相续的生命之流,要着重从这一点去观察。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静止孤立地片面了解,就会产生不同结论。

  “有情是有机的活动者,如当作静止、孤立的去考察,就会发生错误,误解佛陀观察的深意”。

  导师先点出这个重点:要观察一切法(包括我们的身心),必须在流动的生命状态中去了解它,而不是静止的、现代医学解剖式的剖析。生命是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的一种不息的流动,它是剎那剎那变化的,而不是静止的。从剎那剎那的变化中,才能发觉佛法所要阐明的与其它宗教、哲学观念不一致的特质,也就在这里才彰显出佛法与世不共的特质,这一点非常重要!后面有详细的研究,你们会明白这种观察所产生的妙用。

  “论到三处观,即五蕴观、六处观、六界观。蕴处界的分别观察,是从不同的立场去分别,看到有情的各个侧面。蕴观,详于心理的分析;处观,详于生理的分析;界观,详于物理的分析。 依不同的立场而观有情自体,即成立此三种观门,三者并不是截然不同的。蕴中的色蕴,界中的地水火风,可通于非执受的自然界。”

  蕴处界,以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心理、生理、物理的分析。这三个方面涵盖了我们的身心。五蕴——色受想行识中的“色蕴”以及界中的地水火风可相通于非执受的自然界(器世间)。五蕴的色蕴是物质,外在的山河大地也是物质,所以通于器世间(自然界);我们身体有地水火风,而自然界也有地水火风,所以色的这一部分通于自然界。

  “六处虽专为有情身心的分析,但从六处而发识缘境,即由此说到内心外界的一切。”

  蕴界主要是分析有情本身的身心(详于心理的分析);六处主要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功能(详于生理的分析),但也会引申到与外境的六处――色声香味触法接触,虽然是分析自己的身心,也会发觉跟外六处产生接触,并产生六识。这样虽然表面上是分析自己的身心,其实还牵涉到心外的境界,即涉及到内在外在的一切了。

  “这有情中心论的观察,都说到了心与色,即证明了有情是色心平等和合相应的存在者,不能偏重于物质或精神。”

  五蕴、六处、十八界谈的都是我们的身心,它涵盖的是色心二法,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身心是色心和合的有机体。既然是色心和合的,就不能偏重在心灵上,也不能偏重在物质上。现代科学或哲学都有所偏重,包括佛法的不同法门也会有所偏重。譬如说唯物论重于物质,唯心论重视心灵。唯物论认为一切万法包括人类不过是一些物质元素的组合而已,心灵是由于物质的作用而产生的功能,所以认为物质是为主的;唯心论认为一切万法是唯心所现,如果没有心灵的作用就不能认识一切万法,一切行为带来的业力也是由心灵造作,由心灵来分别的人间的一切善恶,好坏、善恶、喜怒哀乐都是由心灵造成的。佛法认为不管唯物还是唯心都是偏于一边。佛法的重点是认识我们的生命是色心和合的,证明了有情是色心平等和合相应的。基于这一点,大家要有所了解,如果偏于一边,就不能了解中道的真相(即缘起)。这就提醒我们,在观察身心时,一定同时去观察色心二法,在这样的观察下,你会发觉色心二法都是缘起无自性而不可得的,就不会在心或色的任何一边产生执着,认为它是永恒不变的了。

-----------------------------------------------------------------------------------------------------------------

更多体方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6 蕴观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7 处观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8 界观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9 论因说因 佛法以因缘为立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10 无因邪因与正因

 

后五篇文章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4 苦谛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3 四谛总说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2 前言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1 解脱之道开课缘起

体方法师:解脱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