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唯识学研究: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宗承法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唯识学研究: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宗承法师)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

  宗承法师

  在印度主导大乘佛教思想的有二个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以龙树、提婆的思想为主;研究客观世界,提出八不中道,以悟缘起证入性空为目的。二是唯识学派,以无着及世亲的思想为主,研究主观真理,提出三性三无性思想,以断遍计、了依他、证圆成为目的。

  “唯识”,就是不离开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一切都是识的产物。每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在精神和思想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见闻觉知,就是主观能动性缘起变化的一种作用。我们生存在现实的世间里,常觉得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宛然呈现在自己的面前,但这却无一不是自心上所现起的似境影像而已,“世界是意识的表象”,我们根本亲缘不到事物的真实特征,只是内心自变自缘。因此,唯识学主张“唯识所现,心外无境”。人一看到“心外无境”,马上就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佛教讲“唯心”是否定客观存在。其实不然。佛教不重视客观世界,但不否定客观世界。因为客观世界不能直接帮助我们解脱生死的人生大问题。了脱生死,证入涅槃,全凭自心修习,要靠主观能动性不断去努力,才能证到涅槃胜境。客观世界是我们的共相,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埸所,提供每一个人一期生命果报体的资生物具。根据缘起性空的原理,客观世界也是众缘和合而成,刹那生灭,迁流不住,当体即空。正如《金刚经》所说:“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经文中之“一合相”就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根本就没有单一存在不变的个体,所以是缘起而性空。只因人们迷不知此理,对缘生如幻的现象界产生一种实有的观念,以为是离识而有,驱役自心,随外境而转,光凭自己的见闻觉知,攀缘一切妄境,将之坚执为实有,劳虑飘绵,造诸业因,受大苦恼。佛陀大悲,怜此妄例,授予唯识中道之教,启迪人们善观现象界的事事物物,以便好好地去体认万法唯识的缘生妙理,而达缘妄不执,自净其意。

  唯识宗为了显扬唯识正理,用“事心”来直谈一切法唯识,并以此表诠内界心识的真理,把事物染净,真妄等性相,都归于人的认识思想范畴。从唯识自性缘起说来看,理解诸法实相,就要详辨三性。对实相的认识,亦即是对三性的认识。因此,三性是法相唯识学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基本理论。我们若依此三性的基本原理,就可了知唯识的真实旨归,实在于趣道证灭,直下究真。

  一、事物的迷妄性───遍计所执

  1。遍计所执性的名义

  遍计是普遍计度义,依护法的学说,可分四种:

  (1)遍而非计──无漏和有漏善识

  (2)计而非遍──有漏的第七识

  (3)非遍非计──前五识和第八识

  (4)亦遍亦计──有漏染污的第六识

  所执是指所缘的对象。性是本质的意思。人们对因缘所生的一切事物,只是看到浮现于主观意识上的虚妄影像,见不到它本来的真相,如《解深密经》说:“此中无有少法而能见少法”。不了解形形色色的影像是唯识所变的,却把它执为心外实有的,而起种种的实我实法的差别。所以《成唯识论》说:“或复内识转似外境,我法分别熏习力故,诸识生时变似我法,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相”。文中的“由分别似外境相”与《摄论》“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的意思相吻合,都是指出遍计所执在主观上的产生和作用。因为虚妄分别心现起时,就在这“无义唯有识中”,出现种种的似外分别相。这种“似义”──似外境相,就是遍计所执。然而,此“似外境相”毕竟是“无义”的,只不过是主观迷情上的执相罢了,所以叫做当情现相,而无实体。《唯识三十论》说:“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因此,这种遍计所执相只是在凡情分别上才有,在真理上是没有的,“情有理无”,如龟毛兔角,是体性都无之法。

  2。遍计执的生起

  常识上的现象界,是由主观认识所立的妄执现象,所谓“执念生起,即成迷界”。那么,这种妄执现象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一般来说,都是众生俱生的我法分别熏习力量的缘故,导致遍计执的产生,这只能作为间接的理由。作为直接原因的,起决定因素的即是假名。不真实的东西叫做假,假由名而来,名谓“即于相所有增语”,为言说所依的名字。因相立名,因名表相,二者是相关互联的。既然相是因名而显,名是依相而生。那么,因相立名,名是假名,因名表相,相非真相。假名假相本是依他缘而起,并无实体,均由主观能动性虚构出来的东西,名不符实,所以契经中说“以名分别法,法不称于名”,如口中说火,火并没烧到自己的嘴巴,可见名与法是不相称的,也是事物根本没有的东西。不过人们对这种现象缺乏真知灼见,妄执有实在的名或相。从相上来说,执有实在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及世间的种种相;在名上看,见雨呼为雨,见雪呼为雪等世间上的种种名字,直接加于外境之上。像这样把似有无实的东西,驾驭于事物之上,执为实有就是遍计执。

  再进一步探其妄执的根源,实由现生的“一念”妄分别,所以遍计执也可说是由妄分别而生。如《显扬圣教论》说“此遍计执,由妄分别故生”。因此,我们之会迷执于现象界,认为现象界是实在的,这都是由妄分别所致。对一切事物强加名相,错误地认为这就是事物的真相,而起种种的自性分别。如是内心上对事物取像,尔后假名安立,以假名所立的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这便是遍计执的肇始因缘。

  总之,因人们不求其于心,自然会在相似义的相上,无止境的加以分别和妄取,执相起名,由名言说。把名言所分别的东西,误当成事物的本相,这样虚妄分别的迷谬执见,心中油然而生,颠倒计度,所以契经中说“心随流动见种种相,计我我所染着于色”。

  3。遍计执的内容

  遍计执是由妄分别而生,所以迷妄的现相界,就形成了各式各样不实在的东西。《唯识三十论》说:“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总的来说,在凡情位上,随依他多少,遍计执就有多少。《瑜伽师地论》七十四卷说:“问:遍计所执自性有几种?答:随于依他起自性中施设建立自性差别所有分量,即如其量,遍计所执自性亦尔,是故当知遍计所执自性无量差别”。可见迷妄性的现相是无量差别的。不过仅就周遍计度的内容看,实不出三义──能遍计、所遍计和遍计所执。其中遍计所执是由能遍计与所遍计的能所关涉上构成的。《摄论》说:“有能遍计、有所遍计、遍计所执自性乃成”。为此,要说明遍计所执性,就得先理解能遍计和所遍计的意义。

  初能遍计

  《摄论》说:“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能遍计的意识是指第六识,它是分别能力最强的识,其主要有二类种子作力量:一是用自名言熏习为种子,二是用一切识名言熏习为种子。前者是当第六意识分别时,此能分别就熏成它的见识种子,后者是在第六意识缘眼等见识及色声等相识时,由所分别而熏成意识的相识种子。此二类种子的潜力,一旦第六意识现起时,就有无量无边的行相随之显现,对所缘的一切法,分别而转,遍于一切分别计度,所以叫“能遍计”。该论明文指出:“由此意识有分别故,似一切识而生起故”。又说“无量行相意识遍计”,都是指第六意识而言。意识在遍计倒见中,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识,可是为什么唯独意识是能遍计?而余识呢?当知《摄论》是约粗计度分别而言,所以不说五八二识是能遍计,若从细分别看,五八二识亦确有能遍计。因此,我们若粗细来分,前五识和染污末那有俱生的能遍计,意识不但有俱生,而且还有分别生的能遍计,至于第八赖耶识,它是根本分别,也该是能遍计,不过它与染污意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共俱有依。依护法义,认为第六意识和第七意,综合起来叫意识,为能遍计,所以《成唯识论》说:“有义第六第七心品执我法者,是能遍计。”

  次所遍计:

  《摄论》说:“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计”,明确指出所遍计的含义。能遍计心的所缘对象都是从种子产生的依他起法,因此“依他起法”正是遍计心的所缘对象──所遍计之境,故立依他起为所遍计。《摄论》又说:“依他起实无所有似义显现”,这更突出依因托缘而起的现象是所遍计的东西──所有似义显现,它成为能遍计心亲缘的直接对象,所以称为所遍计。

  最后遍计所执性:

  《摄论》说:“若由此相令依他起自性成所遍计,此中是名遍计所执自性”。“由此相”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属于依他缘起法,如果用分别心再去周遍计度这些依他起的现象,使依他起的东西成为遍计的所执,这种所遍计的依他,是由自心的种种分别形相强加于事物上,头上安头,这种性质就叫“遍计所执性”。

  遍计所执性即是能遍计的心,执着所遍计的诸法为实。那么“所遍计”与“遍计所执”,到底是同或异呢?“所遍计”是种子所生的依他现象,“遍计所执”是在依他法上,执为实有自性的东西,也就是由心识分别臆造出来的似义相。一是缘生的故有,一是缘执的故无。依《摄论》来看,在种子所生唯识为性的方面,遍计所执是依他起的所遍计,但在“能”“所”交涉的认识上,即为缘而生乱识而产生执着,这便是遍计所执性。为此,遍计所执性是对所遍计的认识化。若依护法的意思,他认为假使运用遍计心,依熏习力所变的见相二分,在其上妄执为有为无,是一是异,有无一异俱,有无一异不俱等,像这样出现的见相二分,才得名为“遍计所执”。它还强调只要是由熏习力所变现出来的见相二分,或是从因缘和合而生的,都属于依他起。由此可见,从因缘所生的见相二分不是遍计执,只是从缘生的见相二分上,妄执为实我实法,才是遍计执,它没有实体,理教推征不可得。

  二、事物的缘生性───依他起性

  1。依他起的名义

  唯识安立三性,理兼空有,且以因缘如幻的依他起为染净枢纽,贯摄遍、圆二性,所以三性说的中心是依他起。“依”是依托,显非独立“他”是众缘,显非自性;“起”是生起,显非常住。

  一切有为现象都是依托众缘而生,没有一法是独立、常住不变的自性,这个性质就叫“依他起性”。在《成唯识论》里明文指出“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指无漏有为,属后得智的净分依他)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所谓依他众缘共有四种:

  (1)亲因缘是直接的原因,诸法本身的因缘(种子)。

  (2)增上缘即助缘,是支助的条件,为间接的原因。

  (3)等无间缘,是分别心的前念灭,后念生起的连续状态,无所间隔之缘。

  (4)所缘缘,是心识对所缘的境而生起的缘,以直接影像为亲因缘,以间接外境对象为疏所缘。

  心法的生起,需具四缘,色法则依因缘、增上二缘而生。所以百法中从缘所生的心法(诸识分别作用)、心所法(心理现象和作用)、色法(物质),及从缘生的色心上所假立的不相应行法等,共四位九十四法,都是依托众缘而生,如幻假有且无自性,这与中观“缘起性空”的思想相吻合。既然事物依因缘和合而存在,非固定实有的,那么离开了众缘,事物当然就不存在了。缘聚则有,缘散则灭。因此佛教认为,事物莫不有其来龙去脉,绝不会凭空自然而有,也绝不会凭空而无,都是围绕着“缘生无自性”的这一法则为准绳。

  2。依他起的用意

  是说明有情的生死相续和还灭寂静为中心的迷悟之理,因而经中谈到依他起,总是诠明生死缘起的十二钩锁。《解深密经》说:“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大苦蕴”。佛陀观察人生流转的十二因缘,并以此去论证人生解脱的关键问题,实则包括两个方面,即“来”与“去”。“来”指苦的产生,一切皆苦;“去”指还灭趋向涅槃寂静。缘起,扼要而根本的启示了“此有故彼有(流转的因果律),此无故彼无(寂静的还灭律)”的原理。佛教就是建立在这两重因果普遍的法则上,观察一切,对不正确的认识,给予立破善巧。

  (1)对治实有者:

  像印度学者具有权威的胜论,数论学派,他们都从实在的见谛各测一面,主张“因果一”与“因果异”,“因中有果”与“因中无果”。但从理论观察,便知理路不通,往往与理相违。他们的基本困难,就是执有实在。所以“此有故彼有”的宣说,是对治无因论者。他们认为无因可以有果,佛说无因即无果,要因才有果。“有”是存在,那么,这存在是永久不变的存在?或有变化的存在呢?很多哲学认为,事物的生起,各有其本体,本体是诸法特定本因性,永久不变的。像常因论的数论者说:“万法从自性出发,由自性与勇、尘、闇三德发生关联,就现起一切法。所现起的一切果法,是有变化的,能现起的因性,是永恒不变的。”佛教说“果存在,因就存在,因若亡果亦灭”。所以“此生故彼生”是对治“常因论”的妄执。因诸法绝无在永恒不变自性中生起,都是由亲因种子遇众多条件,相互仗助才能现起。由于常因,无因论者等学派,皆从实在的见地上执着一面,却不能明确地理解诸法的因果规律性,所以佛陀才以众生的惑业因性,招感五蕴苦果,建立依他缘起的因果律。

  (2)对治恶取空:

  佛陀运用密意在三性上宣说三无性义,主要是破外道、小乘的实有执着,倡导法无自性,一切唯假,使其空去遍计所执。如幻的依他事相,诸法的圆成理性,并非是空。但是有些人不明佛说之空义,迷理取执,拔无因果,识一切皆无,而堕入恶取空。由此邪空不但丧真,亦失世谛。为了对治这类谬见,所以建立依他缘起的理论。一切现象宛然存在,因果酬报仍皆有之,怎敢总拔一切全无呢?因此,对事物要有如理正观,如《瑜伽师地论.菩萨真实义品》说:“由彼故空,彼实是无(在依他上妄起的遍计执,其体相都无,所以为空),于此而空,此实是有(在依他上,由于空遍计而显圆成,这圆成是由二空所显的,所以是有)”。这样才能证空不倒,空有统一。倘若虚诳稽留,言一切都无所有,则深为自害。《中观论》有一偈颂说得好──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可见落恶取空流,过失甚大。再者,唯识宗树立依他起,便是把一切法都系属于一心上。

  所谓“他”就是指各种法的“名言(概念)种子”,都藏于赖耶识里,依赖耶而存在。一旦这些种子遇缘起现行,便产生了森罗万象的世界。因此,依他起以赖耶为因缘,来说明种子起现行,现行熏成种子的因果关系,是唯识思想的基本原理之一。

  3。依他起的内容

  《唯识三十论》说:“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此中的“分别”即虚妄分别。它包括两方面:(1)所生之法,由分别显现的一切诸法,(2)能生之缘,即赖耶种子。这二种都是以虚妄分别为自性的。其具体的内容,在《摄论》里有精辟的论述如下:“谓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此复云何?谓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趣恶趣死生识。。。。由此诸识,一切界趣杂染所摄依他起相,虚妄分别皆得显现,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唯识为性,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如是名为依他起相”。

  观这段文,依他起有三层意思,图标如下,

  ┌能生之缘─阿赖耶识为种子

  依他起相├自性───虚妄分别所摄

  └所生之法─十一种识

  依他起以能生的种子为因缘,在适当的条件下,所生起的一切现象,虽是千差万别,无量无边,但在无着看来,则不出十一种识。把宇宙种种差别的现相,摄入这十一识里,并且都是因虚妄分别而得显现。也就是说,诸法均待缘生。其实所谓“缘生”即是识的分别。现象界的事事物物,只不过是“所分别”的产物罢了,离识则无别法。所以把依他起建立在虚妄分别上,来说明森罗万象的宇宙,都是人们的认识构成的,这便是无着的现象界原理。

  由于依他起属分别识的范畴,所以它是有漏杂染之法。窥基述记说:“因缘所生杂染诸法名为分别,依他因缘之所生故,或染依他为分别缘之所生故,唯杂染故”。无着对依他起侧重在有漏杂染法上,其表现于十一识都是由“一切”、“三界”、“五趣”三种杂染所摄的依他起相,虚妄分别皆得显现的方面上,有时也说依他起就是三杂染,这与《解深密经》所说的“一切烦恼、业、生的三杂染”是一致的。这十一识又是从阿赖耶识种子生起的,分为“名言熏习种子”(前九识)、“我见熏习种子”(自他差别识)和“有支熏习种子”(善趣恶趣死生识),由此一切法不出十一识,一切种不出三熏习,都是依他虚妄分别所摄。因此赖耶种子所生的一切事相,确乎重在杂染的因果上。我们根据依他缘起的道理,来观察所知依即阿赖耶识,可以窥见无着的赖耶缘起思想,是虚妄杂染的因果论,这为玄奘门下的唯识学者,多就畅谈杂染一面,开了一条理论渠道。

  《摄论》关于依他起,却是说虚妄杂染,是染种所生的三杂染,可是在《阿毗达磨经》里佛陀有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彼二分”。《摄论》解释为:“于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圆成实自性是清净分,依他起是彼二分”。如此看来,依他起不仅是杂染的一面,还有其清净的一面,这颇有真妄和合的意趣。这里强调的是,无着从生死位中心识的虚妄分别出发,认为依他是唯识的,唯识是无义的,识性与无义本不分离,只是在凡夫位上,它永远与义(遍计执境)合流。无垢清净的真实,却隐藏在人的心田,如同金子隐于矿中。为在缠的如来藏,它所表现的,当然是不变随缘的虚妄性,在这个意义上,特别发挥了依他起的杂染,来阐明赖耶是虚妄不实,杂染不净的道理。可是一旦到了转识成智,转染成净时,就非谈依他及通二分不可了。从已证转依位的圣人见解出发,发挥无义的唯识本相,到后时,一切杂染都清净了,赖耶与净智无别,融然一味,为一切清净无漏法所依,这样依他的虚妄分别识,即转成依他的清净智──净分依他。

  综上所述,依他起本身并不是固定的杂染或清净,只是随他情识与净智而转的双重性。所以《摄论》说:“依他杂染清净性不[是一]成[不变]故,由此二种依他别,名依他起”。可是往往有些人依“杂染清净性不成”而建立依他的染分净分,认为在依他法上起遍计执,是依他的染分,依他本具的清净法性,是依他的净分,这仍不能圆解依他的含义。

  关于“依他”或“染”或“净”的问题,取决于无分别智的已生和未生。由于人们未曾听闻过法界等流的正教,不能引发无分别智的火,常常以虚妄分别心为主导,对取性的赖耶,时常现起虚妄的见分和相分。本以唯识为性的依他起,便随识的乱相而转变,“能”、“所”交织成遍计所执性。所以是杂染的。如果此识离分别执着的杂染相,无分别智就现前了,正观唯识无义,这样就能正觉唯识的真实性,由净智现证圆成实性,依他即成出世的清净俗谛,为无漏清净的有为法(指后得智的无漏分别),隶属圆成实所摄。因此到了圣位,就可仄产生两种智能:一是依他的胜义智──根本智;二是依他的世俗智──后得智。它们的关系是“非不见真如,而能了依他”,也就是必须先彻见根本智(真如)后,始能现出妙用,照缘起而常寂,观机宜而施化。所谓“从体起用,摄用归体”。此时的境界是依他与圆成无碍融通,寂照互用。

  依他唯分别,而不唯境,这在唯识学上,有特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依他起性的“他”字上作文章。此“他”即缘,是指意识中的种种习气(前说三种熏习),这包括了种子、功能等,比较不显著的潜在作用。更通俗的讲,就是人们积累的各种经验和可以发挥的能动性。由于唯识学的缘起说是从主观到客观,便将一切事物的一切现象都看成不能离开经验的东西,即所谓“唯识”。所以色法只不过是心心所法的缘虑所变现罢了,皆归唯识,不独唯境。因此,万法唯识说乃是三性说所必然导致的结论,其枢纽就是依他缘起,可见依他起在唯识宗所占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三、事物的真实性───圆成实性

  圆成实性,真实如常,其性凝然,非是假法,也非无法,它是一切事物的真实体性,是由人空、法空所显的圆满成就的诸法实性,也即是依他起的实体,诸法平等的真如。所以《解深密经》说:“云何诸法圆成实性,谓一切法平等真如”。《成唯识论》也说:“二空所显的圆满成就的诸法真实性,叫圆成实性”。诚然,圆成实性是没有变异,凝然常住的实相理体,它是由依他起相上,彻底通达遍计所执性的“似义相永无有性”,离一异性而显的中道一相,这就是诸法的圆成实性。

  从“圆成实”这个名词来看,具有三大德能:

  (1)圆是圆满义──

  无所不遍故圆,福慧双具故满。共体周遍一切处而无增无灭,用于简别诸法的自相。因为自相局限于其体之上,如色声香味触等法,其各有差别而相互局限,所以非遍圆。而真如是周遍一切诸法而无所不在的。

  (2)成是成就义──

  其体离生灭而常住不变,是简别无常、无我等共相。因诸法的共相,是无常变化,不是常住的,真如则是常住没有生灭变化的。

  (3)实是真实不虚谬义──

  以其体非虚妄不实,是诸法的平等实性。此简别小乘所说的虚空(对有质碍而得其名)及外道所计执的神我等。他们所计执的,不论是虚空、我等,都是虚妄错谬的,不是诸法的实性。真如确实不虚谬而为诸法的真实体性。

  由此三义诠说真如法性的德能,所以说是圆满成就真实。

  经论中对圆成实的说明有“废诠门”和“依诠门”二种。

  废诠门乃超绝言虑,离四句,绝百非,就连圆成实亦不可说。犹如释迦掩室,净名杜口的不可思议境界,所以又叫“离言自性”。

  从依诠门看,有下列几层意思:

  (1)有无为门分别──

  在百法中的六种无为,便是圆成实性。

  (2)常无常门分别──

  法尔如是,不变常住为圆成实。

  (3)漏无漏门分别──

  无漏有为即净分依他属圆成实。

  净分依他之所以称为圆成实,也有三义:

  1。以其体非染污,离于颠倒,即是真实。

  2。以其究竟断染,成就无上菩提,即是成就义。

  3。以其遍断诸染,遍缘诸境,遍缘真如,即是胜用周遍,称为圆义。

  如是具此三义,净分依他虽是有为的,但它是无漏清净的,因此它和真如一样,也称为圆成实性。《中边分别论》卷上说:“云何有为无为法,共得真实性所摄?偈言:无变异无倒,成就二真实。无为法者无变异成,得入真实性摄,一切有为法道所摄,无颠倒成就故。境界品类中无颠倒故,成就真实者”。当知该论所说的“无变异”就是常义,“无颠倒”就是不虚谬义,“成就”即是遍义或圆义。因此,“真如”固得名“圆成实”,“净分依他”同样也可称为“圆成实”。正如《成唯识论》说:“净分依他亦圆成故”。

  圆成实是在依他起上于一切时,常远离前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而显现的中道实相,即真如理性。所以《唯识三十论》说:“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圆成实性即是二空所显的,所以也叫“二空真如”。不过,真如的本体并不是空的,也就是二空本身并非圆成实,要由二空的观智力遣除遍计的妄执了,而所显的真如法性,才得说为圆成,犹如“清风拂乱云,月光使皎洁”。

  如果直说真如之体是空,那是大乘空宗的说法,与唯识所说大有不同。为什么二空不得说为圆成实呢?应知唯识所说的真如是离有离无二性的。真如性无遍计,离有本身就是法性,所以离无。如说二空就是圆成实,那只可说真如离有,不得说真如离无。因为空相还存在,所以《成唯识论》说:“前言义显不空依他,性显二空非圆成实,真如离有离无性故”。因此,二空在唯识学者看来,只是一种断惑的手段,并非直指圆成实,要由二空最胜的力量,铲除我法二执,而显示的那中道实相,才是圆成实。

  四、三性非一非异及其中道意义

  1。三种的非一非异关系

  在大乘佛法中说到真俗空有,都认为非一非异的,现在谈到三自性,也同样的说是非一非异。这是为什么呢?从唯识教义上,我们知道宇宙万有,色心依正,迷悟染净诸法,都是仗因托缘而现起的如幻假有,但波由水起,绳依麻存,所以依他也有其实体,这就是圆成实的真如法性。依他起是现象的有为生灭法,实体却是一相平等,常住不变的无为不生灭法,二者是相依不离的,这是其一。

  依他起的实性,并不是由依他众缘所施设的圆成实名相,圆成实的显义也不离众缘所生的依他起自性,这是其二。所以《唯识三十论》说:“故此(圆成)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圆成实性原是圆满成就,遍于一切依他起法中的真实性,既遍于一切依他起法,当然是非异了。

  至于非不异,彼此各有其特性相状。上面已论及圆成实是圆满成就的实性,可见它是没有时间及空间性,没有生灭、没有去来相的界限。依他起则不然,它是有为法,是有时空性,有生灭去来相,所以它们之间又是非不异。《成唯识论》从或言异体,或言一体的反诠方式,进一步说明它们的关系。论说:“异应真如非彼实性,不异此性应是无常。”意思是:若言异者,则应真如非彼依他之实性;若言不异,则此圆成实性应是无常。

  如三乘佛学上常讲诸法无常,苦、空、无我等性和无常、苦、空、无我等法,这无常是遍行诸法的,犹如水与波,金与器,是非异非不异的。如果圆成与依他定异,则圆成应不是依他的实性,倘若全不异,那圆成与依他同是无常,因此两者应当是“于彼亦有此,非异非不异”,不应机械地强分为二。

  从三性相待的关系上,它们也可成为不一不异。三性不是全然隔离的三种单独物体,在一一法上,都可说有三性。现且举一法来说明这层意思:譬如青色,若依着种子的因缘及其它增上缘生起时,那是如幻假有的依他起;若执为固定不变的实在青色,即遍计执;在青色的现象上,常远离固定实在等妄执的青相,而显其所依的实体,这个实体便是圆成实性。因此,既然在一法上,三性没有别体,所以不是定异。不过,遍计是指妄执的方面而言,依他是指因缘所生的方面而说,圆成是真实的理体,所以也不是定一。由此可见,不仅仅是依他与圆成非一非异,就是遍计与依、圆二性也是非一非异。

  上面是从事物的现象方面,谈三性的非异非不异,如果从修证方面看,三性的非一非异关系更为明显。对一切事物,我们如理观察,依此正观,现证诸法实体,并不是离开三性遇有别法性可证,所以是非异的。同时,遍计的二取永无,如实的根本智和后得智历历显现而发挥强而有力的作用,所以不能说是非一。总之,三性无论是在染污的现象界,或清净的世俗谛上,都没有别体,不可分离之法,所以《成唯识论》说,圆成实与依他起“不即不离”。

  2。三性的中道意义

  由于三性不一不异的关系,结果成为唯识的中道。三性可说是一切事物各具之法相,同时能摄尽一切诸法,所以三性即是中道。因为遍计执,体性都无,所以非有,依他圆成,体性非无,所以非空,非有非空,即是中道。更就三性的一一性而言,也无不一一完具中道。以遍计的实体虽无,但在迷情心境上则有,所以说非空非有。依他起之体虽非无,乃是因缘的假有,非固定实有的存在,所以可说为非有非空。圆成实既是诸法的实性,同时也存在着诸法实相,但其相状无形,不可分别认识,所以也可说成非有非无。三性的一一性,各自具足非有非无,所以叫一性各具中道。大体而论,法界全体,都是中道;小而言之,一粒微尘,圆具三性,体即中道,所谓“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宇宙万有皆归识心之一法,所以也可总称为一切法相唯识中道。

  五、三性与有情生命的二大定律

  我们从经论中,探究如来的真实意趣,无非在使人体悟万有缘起的真实相。缘起的真相所表现的是十二支因缘,以此来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因果律和还灭的空寂律。这二大定律是大小乘所共奉的人生法则,虽在教义上彼此存在着不同的解说,但其目的都是在使人超越生死流而归寂灭,或说断惑证真,超凡入圣。现且从大乘唯识学的三性思想,对此二律是怎样解说的。

  运用三性原理去说明有情的流转和还灭,是唯识学独特的理论思想,也是区别小乘教义的根本标志。唯识学对有情生死与涅槃,是由依他起的染分和净分来划分的。《摄论》说:“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我们在“依他”的部份已讨论过,依他起的本身不是固定的杂染或清净,但它之所以成为染法的缘起因果,实由人的心识迷于因果缘起相上,生起增益的遍计所执而导致。用此增益的遍计执心,去分别一切事物时,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对所缘的事物现象难免生起各种言说,以区别种种事物,这是什么称什么,那是何物叫什么,乃至由遍计故,把事物以有作无,或以无作有等颠倒妄见,必然会结成名相言说戏论等习气,熏于赖耶之中,这类习气叫“名言熏习”。由执着心驱使,而造成有漏的善恶业种子,一样熏于赖耶心田中,这类种子称为“诸业习气”。如此二种熏习之力,相依相生,就招感趣界的生死轮回。有情的果报体,当然是由杂染的异熟种子所感,并依受熏持种的藏识,做前后生命的接与续工作,才能完成异熟果报体。依此遍计执熏习而成生灭杂染的阿赖耶识,就是有情生命的受报自体,由此惑业而感的趣界报体,为有情十二因缘的生死流转。以上是从“依他起随染边”即“遍计执”上说的。

  如果从依他起的清净分讲,就是清净涅槃,这一点《摄论》里说得很清楚。从它的随净边,就是由圆成实分成为涅槃。有情的生死,既然是由杂染种子所招致,我们若要摆脱生死过患,就要对治遍计执的杂染种子。按《摄论》一贯所倡导的修证来看,首先我们应通过多闻熏习,即听闻法界等流的正法,熏成净闻种子,使解性赖耶开始活动。其次运用唯识正观,加行引发无分别智的力量,深观唯识无义,制止遍计执的染种继续蔓延。但此时赖耶中的染习依然很多,从种子所现起的根身等,也还是杂染的。因此,完全达至转识成智,是有时间性的,要经三大阿僧祗劫。这就要靠无分别智的久久熏修,逐渐使赖耶中的染种之力日损,无漏种子之力渐增,待至遍计执的种子尽离染污性,也就是空人我法二执,以此二空即显证圆成涅槃,此时赖耶识即成无垢识,这就是有情的还灭。

  由上所示,依他起可说是流转还灭的中心。所谓有情在生死边流转轮回,是以杂染种子为其因缘,也就是随遍计执的我法力量所感,此时有情的心识便是“一染一切染”。出世还灭,以清净种子为它的因缘,即是圆成实清净的力量所显,此时是转八识成四智,“一净一切净”。因此,有情的生死与涅槃,流转与还灭,于一念当中,只有随染与随净之回异,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一成性,都是围绕着依他缘起的法则而开展转化的,其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正是如来深刻地揭示了缘起的内在特性。

  总而言之,流转与还灭的原则都是依他起,离依他起就无此二律。三性中以遍计执为有情的惑业根本,以导致生死轮回,受诸苦恼,也就是吃了遍计所执的亏。如果我们欲摆脱这种不该受的苦果的束缚,那只有空掉遍计执,净遣无遗。唯有亲证缘起的真相实性,有情才能得到常、乐、我、净的自在清净涅槃。因此用唯识三性来说明流转与还灭,实则概述了佛法的总纲,也是唯识宗发挥三性思想的真实意趣。

 
 
 
前五篇文章

唯识学研究:窥基大师的判教思想(廖明活)

唯识学研究:从西方心灵哲学看佛教唯识论(冀剑制)

唯识学研究:《瑜伽师地论》内的异义及其编成(林崇安)

慧光法师:菩萨道、深广行

慧光法师:道在何处

 

后五篇文章

唯识学研究:五重唯识观

慧光法师:戒就是服药禁忌

慧光法师:心净则此土净

慧光法师:一切处但见五蕴 人我相终不可得

慧光法师:四大本来空 神识依何存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