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成观法师:禅之甘露 第一章 禅坐精要 |
 
成观法师:禅之甘露 第一章 禅坐精要
禅为修习静坐所得之成果。静坐的正确目的,一般人常不甚了了;对静坐的看法也见仁见智。有的人认为这样是坐禅,有的人则认为那样才是坐禅。究竟如何才是坐禅呢?在此我会尽量简单扼要地把它介绍一下。以后,等到我们讲解佛经的时候,你们就会更加明了禅的精义了。 习禅有两个正目的或最高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要得定。所谓定,是放松、寂静、以及摄念专一、三者合在一起所产生的境界。 习禅的第二个目的,是要我们在静坐中,先修得令心极其平静、丝毫不乱,然后以此心去清清楚楚地1观察」心内及心外的一切现象。由于修习禅定的关系,你的心镜 (心灵之镜)此时已达相当明净——以其不再为烦恼污垢之所遮蔽故——依此定中所产生之明觉力,你自然便能对内外一切现象,作清晰明白的观察。而以这种定心来从事观察,则可更进一步产生超凡入圣的智慧,这种智慧,梵文称之为般若。 般若之智能令我们超越什么呢?简言之最重要的是,由总相而舌,它能令我们超越三界。 (关于三界,详细情形,以后我们会讨论。)其次,由别相而舌,它能令我们超越贪欲、执着、瞋怒等不善法,使我们不再于轮回中流转不息,更进而可因此得到解脱——这里所谓的解脱,并非由于他人(或神)的怜愍施舍而得,而是凭自己的意志力、智慧力、以及网致力于修行以达究竟」的愿心而得的。所以,习禅的最终成果,即是能令我们既有禅定,又有般若智慧——也就是定慧兼且。 定是解脱力量的本体,而慧是此力量的运用。佛法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以智慧剑斩烦恼贼,这就是般若智慧的运用。而此定、慧二者不可偏废。若有禅定而无智慧,则如外道五通仙人,以无慧故,还落于生死轮回中,终究不得解脱。若有智慧而无禅定,此慧则但有其名而不能致用,如是即非具有慧。 (因为若无本体,用从何来?譬如无灯,何来灯光之用?)若有禅定,再加上智慧,则既有体、又有用:体用具全,定慧等持,即成就所谓的三昧(三摩地) 。而此三昧则是将来能令我们得以觉悟 (开悟)的最佳工具。 觉悟有许多种,我们修行的正确目的,则是要达到最高的那一桓,即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等正觉) ,亦即是大彻大悟。我们要把目标放在最高处,但却要从最低处开始着手做起,我们应该像唐吉诃德一样,把目标订得巍巍乎其高,若不可及 (亦即,将我们的头顶高耸入云霄) ,而却将我们的脚稳稳地踏实地面。 这就是坐禅最基本的理念。在坐禅的时候,常有人会碰到什么鬼或是魔的问题,希望大家不要碰到这些怪现象才好。什么是魔呢?由于业障的关系,我们有时在静坐中会看见些什么、听到什么、或感觉到什么不寻常的东西。那些坐中所觉知到的色相、人声、和其它音声,全都是幻象,全不可靠,我们不必予以看重或理会。切莫以为那些幻象是你工夫有所成就的表征。虽然有些坐中产生的现象的确不错,可是你一旦起了贪着之心,它就反而会成为你的眫脚石。静坐时,经常会有那些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所以你势必要有所警惕。对这些意想不到的事,要像对待青楼艳妇一般:此妇或许娇艳动人,然而却不是可靠的佳人。应如是观之,而尽量不去对它多费心,更不可对它心生贪着。 于禅坐中出现的一切现象,不论是心理的、或者是身体的,都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那要看你如何待它而定。接下来我要向大家讲迤一些坐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技巧:在坐禅的时候,若有任何现象产生,切不可惊慌失措,亦不可因此而退缩。有的人坐禅会有身体摇晃、或满身大汗、或全身发冷的现象,有的人则会看到胜境、或目睹恶象。这些现象应一并视为须臾即逝的梦幻。别被它吓到了,更不可贪恋它,千万不要像被引错了方向的迷人那样,由于贪恋种种现前幻象,而陷入烦恼深渊之中;明言之,那些走错方向的人,最先是由于观念错误而陷入迷惑之网,继而出现幻听、幻觉等现象,进而可能心理失常,甚至到了精神错乱的地步。其后果竟有如是者,可不慎乎! 上面所说的,就是静坐的正知见以及修行的基本要则。我们坐禅要想有个好的开始,就须先具备这些正知正见,更何况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习禅之路要走呢! 再具体而言,我们必须如是自问:我坐禅,是为了什么目的?我们坐禅,首先是为了想把自己的心定下来,同时更进一步,期望能因此而消除心中的贪着、瞋恨、及愚痴等种种烦恼。瞋恨——所谓生气、愤怒、怨憝等——是我们心中的垢染,又称为恶业。(注:桨:H;H,英文拼为Karma,是造作或活动之意)——这东西一直累积在我们心中,已经有千万亿劫之久了。因为它们既无形、又无相,所以若非具有佛菩萨之智眼,凡夫是没人能见到自心中这些垢染的,更别说想要消除它们了。我们虽然看不到,不过还是确确实实可以感觉得到它们的存在;非但可以感觉到其存在,而且还时时刻刻为其左右,深为所苦。 因此,我们习禅的人首要之事,便是要依照正确的规矩去坐禅。任何游戏都有它本身的游戏规则可循,而坐禅这游戏是一切游戏中最为严肃的一种(因为它能令人解脱生死苦恼、证成圣道) ,它的游戏规则自然也就最微细,且最严格。但是如果我们能坚守这些规则,技术纯熟之后,便可获得卓越的成果。其成果之一 ,即是能使我们获得一种稀有的本事:能令我们心中所有的尘染、污垢全都沉静下来——正如令混沌的池水保持稳定不动,因而使水中杂质得以沉淀、澄清一般。我们的心就好比一个池塘,而这池塘里尽是些污泥或垢浊之物,我们若想涤除网心水」中的污垢,首先必须令这一潭心水静止下来,尽量不要再去搅动它。而欲令心水静止,则非坐禅不能为功;而坐禅则又非使用方便(技巧)不可。坐禅最重要的方便法门之一便是(奢摩他) ,奢摩他的意思即是止、止是止息烦恼、或降伏烦恼之义。不过,这方法筒非究竟,它顶多只是令心中的污垢沉淀下去而已——犹不能将其网清除」。因此,表面上看来,我们的心是平静了,可是骨子里,污垢还是在那儿。不过奢摩他(止)的工夫仍然是必须具备的,因为一切禅定工夫都是从奢摩他垫基而来。 继奢摩他之后,坐禅的下一个工夫便是要修毗婆舍那,亦即是修观,以便究竟清除心中所藏纳的污垢。为了要作观,我们必须先修习般若智慧,然后再以智慧来观照诸法。如果没有智慧,便无法成就观事。因此,坐禅的次第是:首先,先令心定下来,以息止烦恼污垢,令暂不起(所谓不起现行);然后,再用智慧去观察照破烦恼。如是久行精纯之后,终有一天,我们定能将心中之垢染尘埃铲除尽净,令其永不复生,而得究竟清净,此时即是证得清净法身。 初步坐禅有两个要诀:第一个要诀是放松 (或放下) ,第二个要诀是专(或摄心) 。于摄心专一之后,你便可进而修习各种善巧方便;接着又因这些善巧方便而获得般若智慧——超凡入圣芝智。然而般若慧与游移不定的散乱心是互不兼容的(又称不相应) ,因此欲得般若智,即须先学会止息乱心,继而学会如何集中注意力,才能达到系念专一的地步。一旦你能摄心专一之后,便自然能使用它,就如同使用一把1智能之剑」一般,去斩断一切烦恼缠结;这便是坐禅最主要的目的。 如此看来,所谓静坐,并非只是静静地坐在那儿身体不动就行,或只是远离人群,暂得须臾的平静,或享受片刻的安宁。那仅仅是初学者最皮毛的第一步,更非终极的目标。关于禅坐,该学的还非常多,以后我们上课时会渐渐学到。 以上所说的是佛法中有关静坐的一般观念及原则。若论特定的技巧,初学者起始的第一步,最好是修数息法—先练习观察自己的气息,然后作数息的工夫:从一数到十。然而,不必深呼吸,自然呼吸便可,因为我们的本意并不是要练气功、或练什么网禅功」之类的体能运动,而是要修1心地上的功夫」。数息的方法是:吸气时,数1一」,然后呼气,呼气时不用数;再吸气时,数二-。不要将呼气与吸气两者皆数——通常是数入不数出。倘若你数迷糊了,也不要猜测或努力回忆你刚才数到那儿了,然后又接着数——这时应当从头开始—也就是再从一数起。 数息法表面上看似简单,其实并非易事,你试一试就知道了;所以万不可对它掉以轻心。你若是心不够静、不够明,便会觉得自己似乎永远也数不到十——数不到一个十下,或数不到两个十下等等。 关于坐姿,静坐的时候,要放松你身上所有的肌肉及筋、骨。上身要自然挺直,腰背要正直,不向前、后、左、右倾斜,臀部要坐在坐垫(蒲团)的前缘三分之一部分,而不是坐满整个坐垫。如果你会双跏坐(双盘) ,你就双跏,这样最好;如果不会双跏坐,你就单盘也无妨。要是你连单跏坐也不会,暂时先散盘好了,等以后腿练柔软了再单盘坐。 先放松你的身,身体放松后,接着再尽力去放松你的心。舌尖要向上顶住上齿龈,甚或向上、向后顶住口盖后面的软颚——这一点对气的通畅来说非常重要。只用鼻子呼吸,不要用口,而且呼吸不能出声:不可呼得嘶嘶作响,或有急促喘息之相,应尽量令你的气息绵绵密密又深长,但不要憋气。息越细、心就会越细,但你无法强制令它微细——它必须是自自然然地,由于心静:心细,而自然逐渐变为微细、绵长,那是经常用功、以及工夫纯熟的自然显现。 等到你绖由数息而能深入地摄心专一之后,接着便可从数息进而修随息。随息的方法是:先摄心专一 ,然后专心观气息,并随着气息走——从鼻孔、经喉头、到肺部,乃至观想它散布于四体百骸。这时你要细心地去观察及观想、并感觉这气息遍布全身各处、整个皮肤、乃至所有的毛孔,无不充满了这气息。接着,出息时观了全身这些地方的气息,都依反方向回到肺、气管、鼻孔、然后排出体外。接着,下一个功夫是观息涂暖—息入鼻孔时,要能觉其冷:息出之时,要能觉其暖。 其次的功夫是1观息长短」:仔细观察、并觉知息长知息长、息短知息短,何时息长、何时息短,都必须了了知。其变化皆须一 一观察、了知。有时你甚至还能感觉到舌尖的气息是甜的呢!(但你千万别去期望它。如果它真的变甜了,这也不错;如果它甜不起来,也不碍事——坐禅到底是为了心的转变,而不是身的变化。) 待会儿,当你听到我敲三下木鱼时,表示开始静坐。约三十分钟后,听到一声引磬时,表示静坐时间结束。 在静坐时间结束的时候,先双手轻轻互搓;双手暖了,再用手覆盖眼睛一会儿、再摩擦脸颊、耳朶、耳后、手臂、身躯及双腿,以让全身毛孔及身体各部分恢复正常的血气运行。在松腿之后,也用手稍微摩擦一下双腿,然后才站起身来,不要猝然起身。 静坐之后,我们要练习一下行香或跑香。大家跟着木鱼的节拍走。木鱼越敲越快时,我们也随之越走越快,快到最后渐渐变成了跑香。大家在走的时候:心里要不停地念佛号或观察自心。 过去我会听人说,许多西方人士十分喜好静坐,可是他们之中很多人不知道:在修习禅坐之前,还须先阅读佛典或听讲经,以摄取有关习禅的知识。这着实令我非常惊讶,因为从经典中获取修行的知识是绝对必要的,否则我们便不可能有正确、可靠、真实不虚的法门及技巧来引导我们。犹有进者,我们从经中所获得的,不只是静坐的方法而已,还有更多从经中所获得的智慧,更能照亮我们的生命及心灵深处。 坐禅的法门非常多。在这个班上,我想先把坐禅法门作个全盘性的介绍,而不打算要求你们先把一种方法练纯熟了之后,再介绍你们下一种。佛在其最垂要的经典之一大般涅槃经中讲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譬喻故事,也就是瞎子摸象的故事:有一次,几个生盲之人聚在一起,想了解及确定一下大象到底长得什么样子。 其中一个盲人摸到了象鼻子,他于是很高兴地大声宣说:原来大象长得像一根长长的管子!另一个盲人摸到了象尾巴,他于是豁然大悟地说:大象长得像一条绳子!每个盲人对于大象的形状,皆各有所见。他们依其经验而呈现各自所见——以其经验而论,他们每个人都对,但也都不对,因为他们只说出了整体中的一部分而已。由是观之,仅仅介绍整个事情中的一部分,是会有危险与弊病的。但如果全部合盘托出,你听完之后,很可能会觉得你好像什么都会了,却可能一点也不去照着实修。如此光说不练,即使好像事事俱知,究竟于你丝毫无补,当然更不可能享受到实修的乐趣与成果了。 我想,比较折衷的办法是:我们先通盘地研习整个禅坐法门,以得其整体的概念,然后再拣选其中的一些法门来深入实修。最后,再从所修的法门中,选出一或二种最适合自己根性的来专修。这样,我们就可能会有一些成果!这是我的看法,而且我会尽量依此而行。这也是过去许多禅师所采用过的作法。 ——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七日 讲于纽约,庄严寺
----------------------------------------------------------------------------------------------------------------- 更多成观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