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信仰是学佛的根本 |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信仰是学佛的根本
你们说作为一个出家人,最根本要具备的是什么?希望你们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答案。我现在心中就有答案:作为一个出家人或者在家信徒,乃至于作为一个“人”,一定要深信因果。尤其是出家人,如果不信因果,一切免谈。即使你使尽所有的精力去修,也只能像《楞严经》上讲的:“上品魔王,中品魔子,下品魔民。”你会说:我有“道”,不就有了因果了吗?比如练气功的,特别刻苦,比我们修行人还要用功。但不信因果,把它当成“道”来修,功夫高的着魔、附体了;次的,会感到有气脉的流动,以为气脉通了,实际上也没有真正通;再次者,有气感,能治一点小病。这也是“道”,这叫旁门左道。因果比道还要重要。 佛教中有三贤,首先第一步,是“十信”,如果具备十信,就是不退菩萨。根本不需“十住”、“十行”、“十回向”,即能往生西方净土。不会念佛、不烧香、不拜佛没关系,只要具有深信,临终往生西方没有问题!自古以来成就的人,一靠信力,二靠愿力,三靠功夫。三个是一个根,深信是基础。 你们所接触的身边的道友,是否有的平常不烧香、不诵经,有的甚至“吊儿郎当”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从辽宁来的三个比丘尼:其中两个人投入的修行特别多,另一个只是干干活,但她深信三世因果。每个起心动念,都要问自己符不符合一个出家人的要求。所以她身心的反应非常明显,而且有好多好的反应。其他两个人不理解,问我为什么?我说你们只顾修福了,六祖讲:“愚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民间有句流行的俗语:“吃斋不吃斋,只要心不歪。”这句话概括了所有修行人的心态,尤其是出家人。有些没有信仰的人,心态、人品比我们还要高。一个人的心态怎么样,可以欺骗别人,绝对欺骗不了自己。实际世界上不存在什么“被骗”,都是自己骗自己。一个人心态不超越,功夫上投入得再多,也只能说是“功夫”,而绝对出不了智慧,智慧的根源在于心态的改变和超越。一个人只有心态改变,禅定功夫才能上去。心态不改变,功夫可以出来,但上不去。就像一棵种在花盆里的树苗,如果不把它移出花盆,栽到土地上,它永远也无法长成一棵大树。为什么说菩萨永远是菩萨,罗汉永远是罗汉。罗汉必须廻小向大,才能成为菩萨。你说在罗汉的基础上继续修,不就是菩萨了吗?绝对不行。犹如建大楼,十层楼的地基,想加盖到100层高是不行的,必须将10层的地基挖出来,再重新打100层的地基才行。必须把罗汉的心态推翻,从头再建菩萨的心态。菩萨与罗汉的区别,关键就在于发心。 每天盘腿静坐,修成了充其量是个阿罗汉。菩萨虽然每天不盘腿,可心态已是菩萨。只是禅定功夫不够,一旦修起禅定,是很快的。就像花盆里和土地上的树苗相比,后者不受花盆的局限。菩萨不受时空的局限。过去认为,只要是一个开山的和尚,就都是菩萨再来。一个凡夫绝对没办法开山。即便是一个凡夫,其愿力已经是一个菩萨了。(愿力与果位不一样,比如在座的发了菩萨的愿力,你已经是一个菩萨了,但还未证得菩萨的果位。) 佛教中讲:“未修道先发愿”,那么“发愿”与“欲望”有什么区别呢?比如我想“讲经说法”,或者“创建一座庙当大和尚”,这是什么呢?是欲望还是愿力?(有人答:是欲望!)怎么知道是欲望呢?从字面上根本分不清,只有起心动念的人自己知道。比如大家来到我们庙里,有的人一看到庙里忙得不得了,就想帮忙,有的人想要权力也来做事情。你根本看不出来哪个人干活是为了什么?如果你不具备慧眼,根本分不清。只有他本人自己心里清楚,甚至久而久之,连自己也认为是帮庙里排忧解难的。不管出于哪种心态,都会有福报的。不管带着哪种心态,为三宝做事都是有福报。只不过福报外面带着一个紧箍咒。如果是无私地为庙里做事,就会如同一束亮光,照亮虚空。因为其心态是光明的,十方鬼神都知道,都敬重。 什么叫“境界”?什么叫“功夫”?很少有人去参究,往往会理解为是一个东西。“境界”是指心灵上的,也就是世俗所讲的“思想”上的、无形的语言。而“功夫”呢,是身体上的一种反应。道教的张紫阳曾经说过:“背后有光犹为幻,脚踏莲花未为真。”背后有光,这些有形有像的东西,是有生有灭的,既然能生出来,就能灭掉。“境界”也是生生世世修来的。目前的境界是累生累劫修来的。就像有的人生来大方,不是学来的。有的人生来小气,如果周围环境都是大方,他可以学着大方,但来的不自然。关键时候还是牺牲周围成就自己。而生来大方的人,在关键时刻会牺牲自己,成就周围。比如出家人来到寺庙,一部分不大方,一部分大方,关键时刻,不大方的非牺牲庙里的利益不可,而大方的一定会牺牲自己,维护庙里的利益。后者即使功夫不高,以后也可受用(“以后”指后半生或来世)。否则容量会越来越小。比如现在是一个直径50cm的花盆,不修行,来世就变成了直径30cm的花盆。 一个真修道的人,绝不会因环境优、劣而改变自己。一个乘愿再来者,绝不会因环境而改变愿力(志向)。一个有愿力的人,环境好或者差,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心态。无论环境如何,其内心都一定会不断地变化,向好的方面改变。一个人来到一个道场,如果因为这个道场道风不好,就失去道心。那么到了一个道风好的道场,他也会改变自己的心态,同样会失去道心。一个北方人,就是北方人;一个南方人,就是南方人。不会因为你到了南方或北方而改变。中国人走到哪里也是中国人,永远不能失去自己的本色。中国有句俗语:“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尤其是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多数逃脱不了这三句话。现在出国的年轻人,也多数逃脱不了这三句话。一个未当过官的人,一旦当了官,就变得忘乎所以。一个未见过钱的人,一旦见了钱,头脑就发晕了。这就是思想境界。“功夫”是慢慢修来的,“境界”刹那间就可以改变,一个人如果愿意努力修功夫,他的身体又比较健康,一至三年一定会有大的成就。可是到一定的层次,就会原地踏步。虽然他没有停下来,但始终是原地踏步,没办法再前进了。越往上升,越困难。上面不是靠时间的积累,而是靠思想的转变。 一个人如果把人生看透,无非是“财、色、名、利”四个字。有钱的人到最后是两手空空,没钱的人最后也是两手空空。有名气的最后要死掉,没名气的也要死掉。世界上惟独“死亡”最公平。不论身份高低、贵贱。不会因为你是达官贵人,死亡不去找你。也不会因为贫穷下贱,死亡看不上你,人人都会经历死亡。实际上一切事物都是“经历”,而不是“占有”。任何一件东西,你根本占有不了,会来,还会走。只有当事情发生的时候,用心去经历它,尝试它,过后才不会去留恋它。就像没有吃过苹果,一旦有了,又没有用心去吃它,过后一定会去留恋它。如果用心尝试了,就会超越而放下。对一件事情,只要用心去尝试,就会超越。只要还留恋,就说明没有用心去尝试过。 时间不等人,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每件事情,既不能回避,又不能推掉,更不能拉过来。有形的,用眼观;无形的,用心灵去感受。什么是无形的?骂你,对你说好听的,是无形的,但是有声音。有形的是眼睛见到的。还有更微妙的,听不到,看不见,只有达到深的禅定,用心灵去感受。感受到了,又没办法诉说,因为它是非语言的东西。 有好多修行人,总觉得自己笨,实际上每个人都笨,没有天生的修行人。只不过有的人修学的早些,有的修学的晚些;有的肯用功,有的不肯用功;有的会用功、有的不会用功。不论是哪类人,修学5年、10年、20年,都会有从量到质的变化。就像你身边有个人喜欢吹牛、聊天,而你每天默默地用功,十年后,你和他之间就天壤之别。时间一拉长,你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就出来了。又如有人说:“某某未读过书”或“某某只读过2年书”,实际上他所到之处,从未离开过书。有的人虽然在学校是读过很多书,但离开教室后,就从来没摸过书。这些人的差别就在这里。如果你们目前有一点点禅定功夫,而后放弃修行,时间久了,连这一点点功夫也会无影无踪。佛祖为什么开悟以后,每天与弟子们一起打坐、讲经论道?看经中的记载:“托钵、吃饭、洗足、打坐。”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打坐?打坐这么重要吗?前边刚刚讲过“心态重要”,为什么佛又这么执着打坐呢?《楞严经》上讲:“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山河大地都是内心的显现,是告诉我们心和物是一体的、同源的,修心就是在修身,修身就是在修心。作为初学者,改变不了身体,但心态可以转变。只有达到很高境界的人,才能够达到身心同体、心物同源。 好多人不知道怎么修,我也曾尝试过好多次,想给大家一个“无为”的方法。什么是“无为”呢?就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看清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善恶看得清清楚楚、每个起心动念都了了分明。如果用功,半年功夫就会上路。做不到,只好去打坐(有为法)。脊柱拉直,重力落在膝盖上,眼神落在一米左右;接着调匀呼吸:深吸气,停5秒左右,呼气。用鼻、口均可。如心烦气躁,就采用鼻吸气嘴呼气。因为鼻吸,吸入的气少而缓,用嘴呼,呼出的气大、多而猛。也可以在一上坐时就用鼻猛吸、嘴猛呼几口,之后改为自然呼吸。接着开始调思想,因为我们的头脑,不给点事情做,就会胡思乱想。就像一个人,没事就会去串门聊天一样。找什么事做呢?平时念佛,就念佛;平时持咒就持咒;平时观想,就观想。默念时心、耳都必须听得清清楚楚,观莲花也是观得清清楚楚,妄想也看得清清楚楚。 怎么观莲花呢?头是花苞,脖子是莲杆,身体不存在了,观想莲花一下子绽开了,莲台上坐着或者站着某位佛、菩萨,或者是你崇敬的师父。如果有根性、有魄力,可以直接观想成自己。莲台上坐着的和你一模一样,一个方向。妄想起了,赶快再观想一次。如果观想不起来,干脆念“六字真言”。不论哪种方法,能修的是人,所修的是方法。因为你没办法使用“能”,只能借用“所”,让身心达到协调。不论修哪种方法,身心都会有反应。如果懂得如何处理就去对治;如不懂,就不用去管它,挺一段时间,自然会消失。今天就讲这么多。 有僧请师指点坐禅……(坐禅还需不需要看经?) 师:“久坐必生禅”,害人匪浅。禅宗,最需要通达理论。只有理论通达,功夫才能上去。如果你修习坐禅,《圆觉经》、《楞伽经》,一定要读。经上会告诉你昏沉、散乱、掉举如何对治。 * 过去讲“有禅、有净,如虎添翼。”有人不懂,其实禅、净没有区别。 * 学静坐时,身心一定要放松,姿势一定要正确,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感觉不舒服,时间久了会舒服。 * 学禅的人把人都学懒了,有点复杂的事情放在面前,不愿去分析。传统的说法:“不执着,放下”,实际上是让心态不去执着,该做的还得做。比如对金钱放下,不是把手里的“钱”放下,而是放下贪心。过去的高僧、大德,建寺安僧,不贪钱怎么建道场?但确实未起贪心。不贪的是这颗心,而不是有形有相的东西。要放弃的是你的贪心,而不是手中钱财,如果手中的钱财放弃,但内在的贪心不放弃,有何用呢?
----------------------------------------------------------------------------------------------------------------- 更多万行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