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分具足五法品第十 |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分具足五法品第十
经典是菩提的种子,是金刚的种子,也就是佛性、法性、僧性,是我们自性印契的根本所在,佛法全抉择于此,源头于此,此处能促生一切诸佛功德,能养育一切菩萨,能利益一切众生,若我们能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守护,其利益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往往以现缘为薄少,以未来缘,或说胜缘为厚,多丢失自己于佛法的真正契入点,即当下,以及于佛法真正成熟的机制,也就是当下,以及真正完善的机制,亦是当下,真正的抉择,亦是当下,真正的传播认许,亦不离当下。当下虽然在不断地延续着,不断地生灭、转换着,但都没有离开这个当下,于当下当事当念当体之中,若是识得,我们就会得见方便。 经典无外乎是给我们一个以外境印契自心的方便,若以自心认取外境,境心一如之时,经典整个就是心地,经典描写的就是我们的心智,心智整个就在经典上表述出来了,这样不二地延续此法则、认许此法则、实践此法则,传达解说此法则,乃至成就此法则,那你就是真正的学佛法得力者,就会真正得力于此法则。 学佛不难,但是这个现前尊重甚难,因为凡夫有情多以高举之心期盼未来,不知现下真实,多以现下为羸劣,多以自缘为羸劣,盼望于他缘,盼望于异时,盼望于胜缘,盼望于胜果,而丢失自尊、自得、自然具足的佛性,所谓一切众生本具功德,就丢失在我们现前这一念自我轻蔑、自我轻视、自我轻犯中。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庄严道场、严守仪轨,或者说大家用庄重的、肃静的心,如病人面对医王一样,如重病者面对良药一样,如中毒之人面对甘露一样,以永无重复之机、永无重复之缘的心来闻法,来交流佛法,来了解心智,则心智易申明。 申明的心智本来是绝对不可以重复的,也没有重复的理由,因为法无自性啊,时间也是没有自性的,它不可能重复。我们做一件事情或劳动,看似重复,其实也只是重复的心,是妄心认取,以为重复。此次学习,亦复如是,此缘一结束,也是不能重复的,不管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情,都是一去不复返啊。在人生中,如果识得这一点,那我们在每一件事情、每一个念头的当下、当体,若是用圆满心,此时当下圆满,当下具足,当体即是;若是不用圆满的心智,不缘这个缘,而缘妄想、杂想、业习想、参差不齐想、攀高想、未来想等种种想,那就受种种果报、种种因缘、种种相续。这次恒阳庵的住众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也花费了很多时间,每天灯烛鲜花、迎来送去的供养,实际是功不唐捐的,利益是不可埋没的,诸佛菩萨会加被的,一切贤圣会存念的,一切龙天护法也会守护的。 语言没有高低,事也没有大小,心智相应与不相应最为重要,因为学佛者没有什么学,就是了解自心;学佛者没有什么法可得,就是知无自性之真实;学佛者也没有什么可畏惧的,就是面对每个如幻的当下。在这个如幻如梦的当下,你何以运用生命?何以运用智慧?何以运用心智?实在是我们每个人自身应审视、应观察、应守护的,应深刻地认识、深刻地守护、深刻地观察,应如实地尊重、如实地守护、如实地运用。怎样是如实呢?就是自尊,即如尊诸佛一样地尊重自己的现缘,如尊重已往生的利益一样尊重现缘。这有一定的难度,难在业习、妄想的蒙蔽,如果把烦恼业习的蒙蔽一旦去除,那就是万里晴空,朗日独照!那就是心智明了,无所挂碍,如日行空!我们学习此《般舟三昧经》之大集贤护译本之时,亦复如是,不过是假经之尊贵,假法宝之真实,来了解自性之尊贵,自性之真实,也了解我们现前一念之尊贵,现前一念之真实,当体当念,你用得起,那就是所谓的未证三昧而三昧功德不相隔离,由此你就能清晰地认知、运用、成熟一切诸佛教言。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具足五法品第十 这一品中,世尊数数举出五种法则能成就此三昧,这是具足应供之后所宣化的真实教言,因为在世尊教言机制中,有法、有缘,方能实施,方能守护成就。这个缘,是以业相来说?还是以动念心智来说?还是以福德所具来说呢?世尊在此做了一个演练,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来演练的。 尔时贤护菩萨。从坐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及比丘僧。明日食时。临顾我家受我供养。怜愍我等诸众生故。 此处,贤护亦代表一切求法有情、行法有情,乃至说成就有情于世尊前作一表达,什么表达呢?欲请法,欲于法有所听闻,乃至真正的守护与成就。这是一个发起,虽是贤护菩萨来供养佛及比丘僧等,但贤护菩萨说:“怜愍我等诸众生故”,即因诸众生故,贤护菩萨来祈请世尊及诸比丘应供。 世尊默然受贤护请。 默然者,是世尊应供默许之法,何以故呢?世尊是一切智者,于一切世间食、衣、一切物,无所需求,于法亦复如是,无所亏欠故,所以没有应与不应之言说,但以默然契合此发心,令其发心得以清净回应,所以默然受食,或者默然受请,不同世间之回复,默然者即是回应。 时彼贤护知佛受已。 一切佛世尊弟子亦复如是,诸比丘受请之时,但是默然,亦是默许故。在僧法中,有大量的默许法则,例如于人犯过失处,应指出,若不指出,是为默然许,或者说是为随喜。若是应供,亦复如是。若是语言交流、法则交流,亦多有默然。此默然,就是接受之意。 顶礼尊足。右绕三匝。于是辞还。遂复诣彼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所。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是大爱道比丘尼的未译之名。我们都知道,世尊是由摩诃波阇波提姨母所养大。世尊成道以后,其姨母与五百侍女发心随世尊出家,三请世尊,世尊不许,则百余里中追寻世尊,阿难因不忍大爱道这种向法的悲切之心,所以代替她们来向世尊祈求出家,于是世尊说,阿难啊,世尊之所以不许者,有其深意啊。阿难三请故,世尊才定八净法来许诸女众于释迦教言中行作沙门,现沙门形相。 到已。顶礼波阇波提比丘尼足。而即白言。愿阿梨耶及诸尼众。怜愍我故。受我明朝所设微供。 对摩诃波阇波提此诸尼众之首领,用“阿梨耶”之称呼,即阿阇梨,也就是规范师,是能于众生作依怙,作教导,作法施,能于众生施无畏,令众生安乐者。现在在云南一代,民间还有阿扎梨教言,即在家规范师,最早从缅、泰传来,实际是密乘传播的一个很早的法系,比藏传佛教要早很多。 “怜愍我故。受我明朝所设微供”,何以说微供呢?对于这些圣者、智者,乃至说诸佛菩萨、大威德善巧者,所有的世间供养只能以微供相许,何以故呢?诸佛如来是三界之导师,人天之所供养者,而人类之供养甚为微薄,乃至尽其力、穷其财,亦是薄少之供养,若不如是说,非是如实。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默然受请。 亦如世尊,默然受请。 贤护知已顶礼辞还。时彼贤护。复诣宝德离车子所。 世尊在世之时,也有诸多外道有所成就,于世间已得安乐,很多外道虽未明确地皈依世尊教言,亦常来世尊教所、法会之所听闻教法,因世尊广大威德辐射力故。 语宝德言。宝德。汝来汝之所有亲戚眷属朋友知识。及此会中优婆塞众。乃至一切王舍大城。及以自余城邑聚落诸新来者。为我请曰。受我明朝所设饭食。 为什么这里说“饭食”,不说“微供”了呢?在人类相应之施中,饭食即是相应之词。贤护菩萨在此作广大饮食供养的无遮法会,以令一切有缘得以受供,不光是此王舍城中,乃至余城邑聚落,亦应受请。 为什么只提优婆塞,不提优婆夷呢?这是印度一个特定的风俗习惯。我们在前面看到,世尊往往提到许多龙天护法、种种鬼神、种种天,乃至说长者、刹利王种、婆罗门、优婆塞,没有优婆夷受请之说,这是一个尊重民俗的说法,因为世尊在此民俗之中,故亦不舍于民俗,所谓“施教于世间,不毁于世俗”,若是逆于世俗而施教,世间有情是不接受的,世尊为智慧具足者、善巧方便者,所以顺应世俗。我们以后到异处学法、教法,亦应不舍此类方便,也就是不违逆世间民俗、区域民俗,若舍弃,就会受到冲击与伤害,或者抵触。 尔时宝德离车童子受贤护言。即告会中诸优婆塞亲戚眷属等曰。仁辈当知。彼贤护菩萨令我告汝。明日食时受我微供。尔时贤护菩萨。宝德离车子。及善商主长者。伽诃岌多居士子。那罗达多摩纳水天长者。并及一切诸余眷属朋友知识等。顶礼佛足已。还彼贤护菩萨舍宅。到已。佐彼贤护经营。即于其夜。约敕家人。办具诸种精妙上馔。所谓世间凡可食啖。色香美味百物备有。乃至外国远来贫穷乞丐。亦为办具种种精膳而供给之。与诸大众。一等无异。 这里我们看到菩萨所行平等之心。我们在这个世间习法,若以平等心爱乐、尊重一切现前有缘,实是善巧,即所谓菩萨平等心智善巧。我们不可以高低心、不平等心、爱憎心、亲疏心来习法,那样习法总不相应。如果没有广大心、平等心,心不能如大地一般来安住众生、令众生得安乐住,这样是有辜负于自己所遇法则的。我们在此道场之中,亦复如是,若能用平等心、真实心来告慰世间有情,告慰周边现前因缘,这是平等心、清净心的真实守护。心如大地,能载负一切,此是安处,应真实抉择。 所以者何。凡诸菩萨。心无憎爱。不敢轻他。于诸众生皆平等故。 这个地方十分重要,因为众生所缘心智有异,但恭敬、尊重是人人都需要的。爱憎心智往往令人生起亲疏、不平等之感,乃至染污之感,多有轻慢与尊贵,这样就会令人心智不平,多受伤害。我们如何在这个不平的世间运用平等的心,运用平等的智,来告慰有情呢?这实在是悲智二法的修持,也是清净平等安住的修持,这是我们所有修习佛法的人应该审视、应该观察,应该如理审视、如理观察,应该如理实践法则、如理成就法则的重要一环,甚为重要,甚为重要! 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 此处译“大梵天王”为娑婆世界主,也有译“大自在天”为娑婆世界主,而本师释迦牟尼佛是此娑婆世界的法则教化之主。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必有一世尊住世,令此世界众生得以安乐住,若无世尊处,世尊会以种种方便,现种种身说教,以利益此类世界,绝无放舍,诸佛不舍一切世界、一切众生故。 乃至忉利天王。释提桓因。四天大王提头赖咤等。及彼善德天子。与诸眷属。咸为人身赞助其事。 即转换身相,以普通人身来助贤护,欲令其供养得以成就,因为此供养从佛陀世尊、僧众,乃至外道、乞丐、一切人民,皆普等供养,是广大、清净、一味之供养,即无遮之供养。这种无遮供养实在是我们,尤其是末世之人,最为匮乏的心智。在印度有这样的习俗,若于行道之时,若家有难缘之时,广行布施,乃至倾家竭尽财力来布施。这在我们中国人心智中是不太可能的,从古来记载中看,中国人这样做的历史事件或概念是很少的,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很可怖畏的地方,因为中国人,尤其汉地人,重视安居乐业、厚其家产,也就是说成家立业、守护祖业的心智、教言和知见一直在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液中流淌,很深厚。而在藏民中、游牧民中,多有倾家布施的心理状态,因为他们经常会出现一夜之间家产一时荡尽的情况,比如一场大雪,可能牧场的草全部就被覆盖了,也可能所有牲畜全都冻死了,或者一场瘟疫,也会使其空无一物,所以他们会饱尝无常。但我们汉地人,因为在安居乐业、逐代相传的“常法”机制中生存,所以意识差异很大。如果我们汉地人能在这个地方思维一次,便为方便。 记得我刚出家时,很多人问,你怎么能舍得熟悉的环境呢?怎么能舍得熟悉的工作和家庭呢?他们感到不可思议,如何能舍得呢?即使家再贫,就象儿不能嫌母丑一样,人不能嫌家贫,有什么难缘、什么因缘才使你不能在家里生存,而要出家呢?其实就是对于“舍家”这个概念,我们中国人是十分难以接受的。舍家,就是放弃过去的因缘,不管是富是贫,是好是坏,是善是恶,即放弃这个熟悉的环境罢了,来面对一个完全崭新的、陌生的环境,来如实地了知是否畏惧,是否在这个新环境中如实地安住自心,以此来实践生命,这实在是一个布施。出家本身就是布施,而在家如何布施?你可以思维思维,假设自己全部布施,会是什么样的心理?你不用布施,先思维思维,亦是方便,但即使如此思维,在我们中国人心智中也是十分困难。我感到我们舍不得无所谓,实际可以鼓励一下自己,先作一个冥想、冥思、冥观,亦是方便,这也是一次心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一种修行方法。如果我们不能舍弃自我,乃至现世的一切福德因缘,而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正契合,十分难!何以故呢?多有业习、多有世俗相缠缚故,不能令你真正契合清净的、圆满的佛法利益。 “咸为人身赞助其事”,天人以人身助赞,即泯其光明、灭其威德,以人身相伴。有诸天有这样的方便,也有变化鬼神也有这样的方便。普通人如果见天人,一般人都会昏倒,或者说会迷失的,因为人身与天身的差别太大了,比如相貌的差别,人是很丑陋的,因为我们不知天人具足光相、威神、庄严的细妙色身,所以往往还自以为美啊。难陀因妻子相貌甚美,不忍出家,世尊就领其到天堂看一看,然后到地狱看一看,到天堂看以后,他就愿意修道,到地狱看后,他就愿意发出离心。我们人的相貌,如果在人类中相比,可能还是有美的,如果与猴子相比,我们感到也很美,但如果与天相比,我们真是很丑,主要是没有对比而言啊。 又如我们的服装,出家人现在搭的披单,是大梵所赐之衣,即“随意衣”,大梵用这个衣可以作房子、作盖、作舟船,随意而用,而我们用这个衣就只是块布了,穿久了会有汗味,会有灰尘,我们九窍长流不停,衣服几天不洗就不行。人类实在是面对着很多困难,都是我们自身生存的压力、业报的压力所带来的,但人往往自以为美,主要还是没有对比啊。以前我住山,有过半年不洗衣服,但如果心智稍一染著、稍一世俗、稍一动念,乃至稍一饮食、稍一睡眠,就不行。而天衣不需要洗啊,因为什么?无有尘埃。我们都知道,天有四衰相,一旦福报尽时,其顶上的花蔓之冠先衰,腋下就会有异味,然后衣才会有灰尘,若衣有斑尘,这个天人的福报就完了,众眷属马上就舍离他,此时其苦味倍于地狱,何以故?平时有无量的眷属互伴娱乐,一时舍离之时,心智不堪忍受,所以苦倍于地狱之苦。 我们人与天比是这样的,而如果与畜生比,我们感觉自己清净、庄严多了,如果再与恶鬼、地狱比,就更好一些了,因为畜生有的只是还债,恶鬼只是受其苦报,地狱只是受其惩罚,没有他缘,而我们人类还有择取方便,但人很难知道自己,所以往往容易平庸自足。为什么说以上这些呢?是来激励我们人对自己要有自尊的一面,或说发心,但于业处,要知道自己沉重、负重、痛苦、肮脏,或者说不能自制的一面,即不净苦、无常短暂苦。如果没有这一点知见,往往我们就是平庸地延续一生,不能自拔,于法不能猛利啊。 欲令贤护。菩提果报速成就故。尔时贤护。与诸眷属善友知识等。扫洒其家。乃至王舍大城街巷道路。处处皆悉悬妙幡盖。广设种种诸庄严具而庄饰之。又以诸种微妙华香。布散其地。复烧世间第一名香而为供养。 鲜花、烧香,还是一种风俗,都是为供养故,过去中国人,尤其皇室、长者、贤者,也是很重视燃香的。 时彼贤护。如是庄严王舍大城及妙食已。于明旦时。与诸眷属。诣世尊所。头面礼敬而启白言。世尊。我事已办。愿知此时。尔时世尊。于晨朝时。为贤护故着衣持钵。与彼无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人大众。左右围繞。向彼贤护菩萨舍宅。 “着衣”,即着搭衣,是为庄严,过去行应供时、托钵、宣化法之时,要具庄严。我们看到很多南传佛教的佛像都有搭衣,此搭衣就是庄严具。 于是贤护发如斯念。我家隘小。不受多众。 贤护菩萨看到这么多人徐徐而来,何以容纳呢?他就要祈愿。你说这是不是神话呢?我们且不管,但祈愿甚为重要,即心地如是,若说,我家隘小,这么多人,你不要来了,他不要来了,就佛陀来应供就行了,那是心地隘小,而不是其家隘小了。所以,家隘小者,可以心智广大,这些行法菩萨之心地必然是如实广大的。我们接下来看应如何拓宽自己的心地、拓宽自己心地的果报呢? 自非世尊威灵加护。令宅宽广。尽为琉璃。令诸城内一切人民。莫不明见。亦令今此天人大众。随意受用。无所乏少。不亦快乎。 这是心地广大,何以故?知佛威神、广大、具足故,真实不二故,于法无碍故,所以如是动念,如是发心。 尔时世尊知彼贤护心所念已。即以神力令其家宅严丽宽广。所有众具变成琉璃。亦令城内一切人民。皆得睹见。分明显了。足令大众随意用之。 何以故?佛者,一切智,一切智智所照了觉知。 尔时世尊入贤护宅。随其床座安详而坐。亦令一切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人天大众。随其部类次第而坐。 “部类”很重要,在我们中国人的感知中,可能对部类一说的观察比较少一些,而在印度等国家,种姓、部类是十分分明的,比如说刹利王种,那就是刹利王,长者子就是长者子,长者就是长者,婆罗门就是婆罗门,比丘就是比丘,比丘尼就是比丘尼,层次是很分明的,部类不能混淆,所以次第而坐。 时彼贤护。及宝德离车子。善商主优婆塞。伽诃岌多长者子。那罗达多长者子。既见世尊。与彼四部天人大众。皆安坐已。于是贤护。躬以自手。持最妙食奉上世尊。 “奉上”,就是举过头送上,这还是有风俗的成份,是表达其心智的一种形式。 世尊受已。然后授与诸四部众。及与一切天人大众。种种上妙香美味食。咸令自恣。悉皆丰满。 “自恣”者,随意取用。 如是一切饭食斯毕。澡手漱口。乃至洗涤钵器。持举皆竟。 这是对印度饮食过程的一个说法,他们拿手抟食,若用大号钵,六人可足食,用中号钵,四人足食,用小号钵,两人足食,抟食之后就需要洗手。这里的澡手、漱口,乃至洗涤钵器,就是僧人的一个生活过程。 贤护于是别置小座。在世尊前。头面顶礼。然后退坐。一心瞻仰。 也是一种风俗。为了让世尊慈目广视一切有情,心光照护,所以为其设高广座,而贤护设置小座,表示尊重、供养之心。“一心瞻仰”,即合掌来观世尊妙颜,心中赞扬,所谓“恭敬绕瞻仰”,即是以尊重的心、虔诚的心来瞻仰世尊。 尔时世尊。即为贤护菩萨。及宝德离车子。善商主优婆塞。伽诃岌多长者子。那罗达多摩纳等。乃至四部天人大众等。如应说法。令其解知。开导慰喻。令其欢喜。然后与诸比丘比丘尼天人大众。归还本所。 时彼贤护菩萨后食毕已。 贤护先照料诸四部众饮食,然后自己进食。 将诸眷属善友知识。及百千众左右围绕。至世尊所。 贤护是十六正士之首,八大士之首,乃至是五百位在世尊面前发愿守护般舟三昧法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首。首者,先发之人,先守护者,所以贤护率众至世尊所。 恭敬礼拜。退坐一面胡跪合掌。 “胡跪”,单膝跪地。 而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当能证此现前三昧。 此“菩萨”者,是于此法受持者、爱乐者、实践者,是善守此法、能证三昧者,不论是在家、出家,但以菩萨而授于名。 佛言。贤护。菩萨若能成就五法。则便得此现前三昧。何等为五。 世尊数数举出五法,下面是第一处。 所谓一者具甚深忍。灭除至尽。 “深忍”者,说信忍、顺忍、无生忍,即于一切法处皆能随顺、默然、听从、信顺、爱乐。所谓“灭除至尽”,即于法一无所得,于无所得处亦无所染,于无所染著亦无言说,亦无所知。这实在是发心之根源!无上菩提心之清净相貌! 这第一个“五法”,皆是无上菩提心本源心智之相,若是不善说者,可顺此语善表达无上菩提心,即非造作菩提心、真实菩提心者。 二者实无所尽。无有尽处。 二者,与前法相续,世尊说法次第引导,虽无深浅,亦令世人可以遵循。如此来表达真心、无上菩提心、佛心、法性,是具足的,是完全可以表达的。在般舟三昧行法中,这是首要之宣,故欲证三昧,此“五法”是首选的心智、首选的发心与用法! 三者本无有乱。灭除诸乱。 本来闲人,本来无事,何以造作?本无生死,妄自虚设;本无烦恼,庸人自扰!我们善自观察。因为本无所乱故,所以令诸乱得除,何以故?后现诸乱都是本无所得故,无有自性故,所以诸乱一时除尽。何以故?本无生故。 四者本无有垢。灭除诸垢。 善知识们,此是甚深教言,清净无染,真实印契众生本源清净心智,若用得起,则方便现前,不假修证,一时具足!这是无上菩提心远离造作份所施安立教言。 五者本无有尘。断离诸尘。 似乎是说者无说、言者无言啊。垢者无垢,乱者无乱,生者无生,除者无除,灭者无灭,一时荡涤一尽,了无所了,一时真了啊!从根本处解决一切幻化因缘,处于智慧、清净、法性妙用之中,所谓“法性本寂,一时妙用生起”。这样欲证此三昧者,甚为机熟,是为不难。 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无生忍故。而能得此现前三昧。 此五者所具法,皆是以无生忍作描述,所谓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无善无恶,非青黄赤白,亦非不是青黄赤白之说,所以一切对待说法一时消融,一切假设一时摒弃,一切尘垢一时荡涤一尽,何以故?本无生故。本无生故,无生亦无灭,无垢亦无净,如是真心中,得见法则。如此行法者,必然相应,必证菩提,此现前三昧者必然能证。 此五法,是为具足法,所谓本具无生,也就是无生忍具。这里看似言说甚高,理教甚高,实是不是!高低者,但是众生心相。若能随顺,甚为方便!此处若欲思维、假设、欲解者,甚难甚难。此是印契之教,抉择之法,不假思维,不假方便,直直印契,即是无生忍之相,无生忍之貌,无生忍之内容,无生忍之功德利益所在之处,就在此五法,而能得此现前三昧。 复次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五法能得三昧。 这是第二个“五法”。 一者深厌诸有。不受诸行。 于一切染法中,深厌远离,无有对待;于诸行中,了然无染,了无所得。 二者一切生处。念菩提心。 若善念,若恶念,若是念、非念,凡念、圣念,一切念处,皆以菩提心照了觉知,此为正修行!故此第二法则处,正修行发起,于诸行不受故,所以一切处运用菩提心、念菩提心、观菩提心、行菩提心、明菩提心、伏菩提心、证菩提心,于一切生处所现,但以菩提心抉择于现缘。 三者所生常见诸佛世尊。 菩萨摩诃萨若行前二法者,处处见佛。你说:“我已发菩提心,何以不见呢”?汝未常时修、毕命修、无间修、无杂修,真实行菩提心、明菩提心、伏菩提心、证菩提心、具菩提心故,若是如是,念菩提心是为真实,所以常见诸佛世尊。 四者终不躭著阴界诸入。 于诸境界,乃至得见光明相,乃至得见诸佛,亦不染著。更不要说世间阴境、世间梦境、幻境、妄境,皆不入!不入者,如镜观物,就如看戏一样,我们不要入戏,可以观戏,若入于戏中,怕迷自心,丢失身份啊,投入演员中,一会儿悲,一会儿喜,一会儿凡,一会儿圣,六道轮回不休,昧失自心。所以,“不入”者,不住于诸境,不失以为诸境。 五者终不爱著受欲乐事。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成就三昧。 这对欲界有情甚难,难在何处?欲界有情耽搁于五欲啊,此处是我们自我审观处。念佛之时,欲见佛之时,于五欲之乐当作舍离心,何以故?得见世尊之善根成熟时,你会审视世间五欲之乐实是不相应之乐啊,因无常故。 复次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五法能得三昧。 这是第三个“五法”。 一者常当思念无边际心。 心者,无所限制,无所边际。 二者常能善入禅定思惟。 “诸禅定思维”与众生的色、身、香、味、触、法感知思维是有极大差别的。以四种无边修持,人会得禅定善巧,何以故?一切识心会消融脱离故,无所执着故。 三者分别思惟一切诸法。 此“分别”者,于无分别法则中善分别观察,其无分别中,即所谓自性所在。因善分别故,了达自性,无所分别;于无所分别中,现种种分别相,故说善分别一切诸法。 四者于诸众生无有诤心。 在般舟三昧法则的修持中,无诤心甚为重要,是念佛人之根本守护!有人说自己是念佛人,但处处与人是,与人非,这是不能念佛的,何以故?佛是清净者、平等者、真实者、饶益众生者、爱乐众生者、拔众生苦者、予众生乐者、予众生福慧者,不会与人诤,无有诤缘故,无有诤心故,无有诤意故。 五者常以四摄摄受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成就三昧。 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交往之善巧、摄众之善巧、尊重之善巧,是修行一切佛法的一个重要法则,是一切学佛之有情应熟悉、应善守护、善实践的,这样我们的僧众团体、居士团体则会是和合的,是有意义的。现在的僧众中、居士中极为匮乏四摄法则,饶益他人者少,布施者少,同事语少,说“我高明”、“我伟大”、“我庄严”、“我正确”、“我真实”的多,那就是不与人同事。同事,就是无我,无我相,无人,无人相,这样能消除不平等的感知,因而善于实施布施、爱语,能饶益有情。 复次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五法能得三昧。 这是第四个“五法”。 一者于诸众生所常行慈心。 菩萨们,莫忽略此教言。我们可以用这五法来对比自己的平常心智与行为,是具与不具?你就知道自己为什么未证三昧,未得十方诸佛悉皆现前?我们用这个细微镜子来照照自己的业,业为什么不成熟?行法为什么没有相应?常行慈心于诸众生,非于一类,非人类,非天类,非同类,但是于诸众生常行慈心! 二者于一切时念修圣行。 不要行凡愚之行、堕落之行。 三者常行忍辱。见破戒者恒生敬心。 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忍辱故,所以见破戒者亦生尊重、爱乐。为何如是说呢?世尊在大乘教言中讲“持戒不敬,犯戒不耻”,何以故?心清净故,平等故,能忍辱一切差别故。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心理修持,即清净平等的心理。应如是修持,此修持十分重要!因为一般人对他人有过失,就心生嗔怨,排斥舍离,这样于法不能得真正安乐,究竟慈悲心、平等心不能抉择生起。 四者于自和尚阿阇梨所。不说己能。 甚为重要。何以故?尊师重道故。因为如果于“自和尚阿阇梨所”说己能,是为炫耀,是为蔑师,是为谤法,何以故?骄慢心所致,邪见心所致,过去称为欺辱师长。举个例子大家就比较容易感知到了,比如一个人辅助另一个人做生意,给他借款,给他铺通做生意的路,后来这个人做生意发财了,就到辅助他的人面前说:“我现在很有钱!我告诉你……”,说自夸之话,这让人感到此人不厚道、不相应,为什么呢?没有他人之辅助,其德行不能安立,若是能安立者,应该清净守护、感激守护。所以,不说己能是很重要的。 记得有一次,我到剃度恩师的道场,师父说:“现在你作法师了,听说你很会讲经啊,来帮我这儿讲讲经吧。”我说:“师父不能减损自己的弟子啊,师父如此说,我只能是脸红啊。”在师长面前如何来对答此类因缘呢?我们只能感恩师长之教诲,师长之提携,师长之给予,别无他语! 所以,于和尚阿阇梨所不能说己能,这是我们大家要忌讳、要注意的一个地方,若不注意,就会有增上慢心,乃至生邪见心,这样会伤害你的善根,师长不会给你机会,或说不会给你法教,即使有甚深善巧的教言他也不传达给你,因为什么呢?这样会令你堕落、伤害,就如一个人富有了去吃喝嫖赌一样,是不相应的。所以,善持家产者就会让孝顺的儿子来守护家产、传播于后世,或者利益于世间。同样,如果我们不能善用法则,师长就会遮我们的因缘,这是必然的。轻慢师长是不相应的,我们任何人学佛都应该注意这一点。 五者于一切处不敢轻他。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则能证是现前三昧。 尤为重要!在般舟行法中,不能轻视一切众生,哪怕是极罪恶、极颠倒、极狂妄、极有过失之有情,也不要轻他!我们没有理由轻慢任何一个生命的存在,没有理由轻慢任何一个生命的价值,何以故?你不知道他是哪个菩萨示现,哪个善知识示现,或说哪个因缘示现,你不能透视之时,绝对应尊重一切,除非能知旷劫之宿命,犹如世尊,若不然,决定不可。 迦叶尊者在世尊几次说法之时,就对世尊说如是之语。一次,诸大阿罗汉见一年老之有情欲出家,各个观其无有善根出家,一劫二劫,乃至八万大劫,穷其因缘,不见有丝毫善根,怎能出家呢?此老人得遇世尊,世尊彻观其善根福德因缘,知距旷劫前,此人为樵夫,有饿虎现前欲食其命,他就爬到树上去了,这个虎饿极了,就用牙齿啃树,他心中发慌,就称了一句“南无佛”,以此旷劫以来善根,世尊许他出家,而其出家之时,即证阿罗汉。当时诸大阿罗汉咸为不解,说,何以故呢?世尊,此人八万大劫无有稍微善根,何以于世尊言下即证阿罗汉呢?甚为不公啊。世尊就与诸阿罗汉宣说旷劫以前此樵夫一称南无佛之善根,因为八万大劫之外,诸阿罗汉不能深究,而尊能彻察之,而使其善根成熟。所以此时,迦叶尊者顶礼佛足,赞叹道,善哉!稀有威德世尊,于我开殊胜功德之宝藏,令我得见众生无尽善根所在啊!世尊,至此以后,我等不可轻谤一切有缘,视一切因缘犹如世尊故!这是迦叶尊者在世尊所,对于世尊为众生开珍贵宝藏之真实利益所在,而顶戴受持的一个现下之言,言说什么呢?就是尊重一切有情,这就是宝藏啊。 我们说:“为众生开无尽的宝藏”,无尽宝藏在什么地方?就是尊重一切!善知识们啊,莫以种种缘为杂缘,莫以种种缘为恶缘,若我们睁开智慧之眼,一切现缘皆是智慧之缘;若我们睁开具足之眼,一切现缘皆是珍宝!因为盲者不见,暗室所闭故,所以多被珍宝所伤,珍宝在此亦成恶缘,何以为恶呢?就是因为智眼未有睁开啊。此“五具足”法,尤其对我们现世凡愚有情行持般舟来说,甚为重要,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贱自贱他中,大家应善自观察、守护这个宝藏。 复次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五法能得三昧。 这是第五个“五法”。 一者常依圣教。如说修行。 这就简单了,不需要思维,依教修行即是方便。 二者清净意业。灭身口恶。 这是四正勤之善巧,很好把握,于现缘中随时可以运用。 三者清净戒行。断除诸见。 戒者,诸佛世尊所制故,不论菩萨戒、声闻戒、在家戒、出家戒,种种戒行中,若依戒,自然能除诸见。 四者常求多闻。深信诸善。 于诸法中,不生疑谤,不论是自法还是他法,平等爱乐,但依自法深入实践、方便守护,所以不可自赞谤他。 五者常念如来应等正觉。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则能获得现前三昧。 “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所尊”,应当常念。不要小看这一句话,常思维,常存念。 复次贤护。菩萨摩诃萨复有五法能得三昧。 这是第六个“五法”。 一者常行大施。能为施主。不起悭贪。心无嫉妒。宏广心施。纯直无谄。于诸沙门及婆罗门。贫穷孤独。一切乞人。无所爱惜。无有胜上可重之物而不施者。所谓一切微妙饮食。名衣上服。第一房舍。诸种敷具。灯烛花香。凡所受用。皆悉舍之。虽常行施而不求报。怜愍一切。无疑惑心。既施之后。终无变悔。 这实在是一个宏广的心地啊。你说:“我一无所有,怎么宏广啊”?实际贫穷也很好布施,但有方法,贫穷之人若不杀生、爱生,就是布施,若知足,就是布施一切钱财。 二者常为施主而行法施。所谓常为众生说如斯法。所谓第一最上最胜最妙最精。修行如是大法施时。能出一切无碍辩才。文义次第。相续不断。如来所说甚深法中。皆能安住。成就深忍。或时被他诽谤骂辱。捶击鞭打。终无瞋恨秽浊毒心。亦无惊惧种种苦恼。而心无畏。常怀欢喜。 善哉,这实在是我们平时用得上、审视得及的法则! 三者。若闻他说此三昧时。至心听受。书写读诵。思惟其义。广为他人分别演说。令是妙法。久住世间。终无秘藏。使法疾灭。 善知识们,这真是个宝典!这些“五法”,实是诸佛秘密之语、如实之语、功德之语,能令众生印契自心,抉择利益。这个利益从哪儿抉择?你说:“我这么长时间走般舟,怎么不相应”?跟什么相应?跟你的妄想相应吗?跟你假设的见佛相应吗?因为是你假设的,总不相应。所以此处无假设啊,但是相应时,我们就可以得到“十方诸佛悉皆现前”这样的三昧的功德。“终无秘藏。使法疾灭”,故宣化此法之功德甚为不可思议。经文前面有四说:若是求此法者,功德不可思议;若读诵此经典者,功德不可思议;若为他宣化者,功德不可思议;若亲证此三昧者,功德不可思议,唯诸佛知,唯菩萨所守护,唯善根纯熟者所传达。 四者常无嫉妒。远离诸恼。弃舍盖缠。断除尘垢。不自称誉。亦不毁他。 “嫉妒”,是现在人中最麻烦的事情。“盖缠”,有五盖十缠。“不自称誉”,即不自己称誉自己所得,现在有情往往说,我现在比以前好得多了!我现在行了!我现在怎么样怎么样……这样的称誉自者,不能进步,留步于此,或说陷于自誉之中不能自拔。“亦不毁他”,何以故?自誉之人,必然谤他,若说自是,必然非他,这是相对法中自然会生起的,是抉择的,你不要怀疑。 五者于诸佛所。常重信心。于诸师长。常行敬畏。于知识处常生惭愧。于诸幼稚。常怀慈怜。乃至受他小恩。尚思厚报。何况人有重德而敢辄忘。常住实言。未曾妄语。贤护。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则能获得如是三昧。 敬畏师长,是为善巧,泯除骄慢,一时恭敬。恭敬心是一切法之根本,若无恭敬心,一切法皆不可得,一切法皆不可成,一切三昧皆不可就,这是决定的,没有丝毫可怀疑之处。所以,师长者,是我等善导啊!诸佛者,是我等善导啊!因为引发我等的恭敬之抉择故。“常住实言。未曾妄语”,因为在行念佛之法,及行诸佛法则之中,妄言对人的伤害甚大,所以应该十分注意。 世尊举了六处“五法”,我等应常常串习,常读诵,常实践,常印契自心,如实知自心,于此三昧亲证不难! 尔时世尊为重明此义。以偈颂曰。 这是常规的重宣此义之偈颂,为何如此呢?世尊教诲我等,欲使我等获得对三昧法则的清淅认知,少走思想的弯路,能够清晰地假名言以明自心,假言说以知悉自心,假言说以明法则。 对于法则,我们从道理上认知往往不是甚难,但若要清晰地、无疑地认知,就需要不断去熟悉,因为我们对无始以来的业习延续中,对所谓烦恼、不正见,乃至说贪嗔痴慢疑种种思维非常习惯,对六根六尘中的染著认知非常习惯,已经久久地纯熟,但对法的思维、对法的认知,非常陌生,若不是多劫的善根,我们对法尚不可闻,况且能熟悉它,或者说纯熟它、实践它,乃至说成就它?因此,不要小视能熟悉与深入观察一个法则的因缘,实在是要有很深广的机制才能成熟这种接触、认识、实践与成就一个法则的殊妙善根,或说胜缘胜业。 生疏感,对大部分学佛者来说,相对都会表现出来,但这正是我们无畏处、应喜悦处。所谓喜悦,并不是说我们轻易地认识一个问题就以为有所成,以为有所得,并非如是,而是说我们能真正得力于生命的焦点上,即烦恼、逆缘、杂缘之时,能从此处走出,真正识得法无自性,能真正就烦恼处离烦恼,就逆行处得自在,就恶缘处得纯净,这样就能真正显示出佛法不可思议的力与方便。此处亦复如是,“尔时世尊为重明此义”,以令大家来明,我等现前众缘若不明,即使一切诸佛皆明,也于我等无干、于我无等益啊。 若于深法心欲乐 厌离一切诸后有 “后有”二字,我们应该着眼、着手来思维、观察。“厌离一切诸后有”,如果对未来没有打算,对未来没有过多期盼,没有很多妄想,这样的人业习已经薄少;如果对未来“后有”的操作已经远离了自我意志的强执,是为了法则、为了利世,这样的人已经得到了法则的安慰;如果在利世、智悲二法中纯熟运用,此人已在成就中得到了殊胜的功德与利益;如果在未来际所有延续的刹那运用中清晰明了,闲心无用,但于事相作用中广利世间,此人已断除后有,亲证种种不可思议的胜功德相。 在声闻中,“所作已办,梵行已立”,是不为后有之说,净证如是。不为后有,对一切现前学佛人来说,本来是一个首要应观察、应自省的内心修持。“后有”者,往往是自私自利的,但若是对一个法则的延续修持,此有非轮回之有,而是增上之有,虽未得道,已有道机,虽未离无明,无明可除之缘已经现前。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未来还有许多虚妄的、辉煌的、或者自我的假设、渴望与期盼,那还是沉浸在无明业流之中,这个后有是不应为、不当为;如果我们欲使佛法广传世间而作种种善巧、种种法则的熏修、交流、修行,或者道场的建设,此种后有已是善缘增上,对迷茫有情来说尤为重要。所以,此后有,应知何以运用?何以观察? 远离一切后有,实是清净法性之抉择,也是佛教的一种清净、圆满、自得的缘起,就是当下修。修者,当下抉择认许,尤其是于违缘中,于不顺心因缘中,于恶缘中,此类“当下”如试金石一样,因为在顺缘中,喜悦的心是松弛的,所以往往就没有什么业的阻碍,而违缘中恰恰是显现智慧力的一个重要时刻。所以,“厌离一切诸有”,就是所谓智慧行的缘起,也就是当下运用智慧。有厌世间、离世间之说,这是甚为有意义的,厌者,有舍弃之心愿,有疲劳、困顿之觉;离者,已舍离二元对待、善恶逼迫,或说得失的取舍。厌、离二法,是菩提心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习般舟三昧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起步。 智者不愿一切生 若能如是得三昧 我们知道,“往生极乐世界”之生,为无生根本守护,所谓生者,即生无生国,极乐世界非是轮回之国,非是后有,而是成佛广度有情、善法具足、威德具足之安养皈依,此即是不为后有之正相,所以彼国土者诸相无相,皆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平等一味,具足种种庄严威德神通自在之力而无有差别,无差别者,无有后有之勤劳。所以“智者不愿一切生”,非是断灭,非是取生,正是安养国真实功德所在,亦是三昧力所在,如前面六种“五具足法”中第一种五法所守护的,本来无有生灭,本来无有尘垢,本无所著故,本无所生故,所以能守护此三昧之缘起,无生即缘起,无垢障即缘起,所谓“即缘起”者,本不生故,本无有此业故,亦本无有此缘,这是正缘现前。 若我们对第一个五法不能清晰了知,世尊说后五个“五具足”法,个个渐次引导,乃至到第六个五法中,广泛细腻地于凡夫热恼有情作细微分析,令我等以五法得三昧之乐,远离世俗散漫、无记、善恶之苦,此三昧之乐是一切智者、善根纯熟者所守护,也就是说,此三昧王具一切法,是佛地,是佛智,是法性,是僧性,如是真实利益,我等当勤学、勤修持、勤观察。 “若能如是得三昧”,在学习过程中,此教典不断提示我们这个清净的当下、具足的当下、真实的当下,若真能时刻在当下运用得好,般舟道场就在我们每一个步履下,每一个举手投足间,每一个言谈话语中,皆是三昧之行,我们每一个意识的闪动,皆是三昧正受的延续。最大的般舟道场,就在我们如法的思观中、如法的现缘中。 一般我们对有般舟道的、能清晰感知的道场,有比较清晰的向往,或者去实践,或者是畏惧。当然也有畏惧者,畏惧者自知,如一些出家、在家菩萨这样说,哎呀,等我资粮足的时候再走般舟;或者说,我对般舟有疑虑。这真是有人福德具,有人不具,有人法具,有人法不具,如果福慧二法真正具足,才能去特定地行般舟一法。这不是故意来赞许,或说鼓噪这个法则,非是如是,如果我们真正单独地、专一地去行般舟,实在要有多善根福德因缘的成熟。很少人真正观察此处,我们不妨把闲杂的用心静下来观察一下:若是真正具足专门行法的机会,就要有众缘所成、众缘所熟啊,缺一缘不熟,即难行持,很多人发了很长一段时间心,用了好几个月作准备,结果往往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行法,因为众缘很难具足,一日一夜尚为方便,若多日,三日、七日,或者更长时间,这样的因缘就更难真正相应了。一个人走七日七夜、七日八夜的般舟行法,需要大量人付出自己的精力、心力、慈悲和智慧力,来养育这一个人行法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在后四天。许多人行七日七夜,因自制力不够,结果基本是大家在行般舟,对此我们都是有所见、有所知、有所参与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行之般舟,是道业纯熟者的所谓“随意三昧”的修持,这是善根极成熟有情所能清净延续的法则,若失一念,他就会生惭愧,若于事中丢失法则的利益,或说当下与法不相应,他就会有悔恨之心,或厌离之心,或有菩提心的观照,或有直达法性的猛利,而不黏着于事相、丢失清净的法则。这样的修持,实际是我们应普遍鼓励的一个广大善巧,因为般舟道中的行法,毕竟是极少人、极少人所能成熟的善根与机制。即使现在,还有很多出家、在家菩萨对此行法心有畏惧,乃至十分畏惧,畏惧什么呢?不睡觉,不坐,一日一餐,对其是不能想象的。也许对我们行过般舟的人来说,这是没有什么可畏惧的,而长时间熏习此法则的人对此也没有什么感觉,认为这是很自然、很平和,乃至说很好的一个法则,但对那些还未有涉足、还有畏惧的有情,这反而还是一个畏惧处。有些人自以为有很大的善根,但涉足到这样的行法中就举步不前,为什么呢?还是有畏惧。看似容易,成熟这个善根还真是需要佛威神加被,需要经常祈祷以成熟这样的众缘和合。因此,我们不妨两条腿来走路,一是运用这个专一的般舟道中的般舟行法,再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不要放松,对自己不要过份地原谅,当然宽松心地是应该的,如法是应该的,但不要原谅自己那已经十分纯熟的世俗的心念,或者已经习惯的轮回业力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样我们对法就会有向往心,有猛利心,由此精进的善根就容易成熟。 按世尊的授记,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无力修持的时代,那为什么世尊又授记般舟一法会广泛盛行于世呢?正是世尊的威德加被、神力加被、誓愿加被、福德遗付于我等、激励我等的最后机缘。在娑婆世界人寿百岁之时行道、闻法,对此他方世界有情是难以思维审视的,寿命极短故。我们自以为现在的生存环境还是很优越的,但如果真正知道他方世界,或者那些善根成熟、那些胜功德成就者们的生活环境、寿命情况,我们一定会痛哭流涕的,一定会珍惜自己生命所延续的每一分、每一秒的,因为什么?会有极大的反差的感知。若我们与人寿八万四千岁的福德相比,你说我又见不得,又闻不得,又知不得,怎么来对比呢?可以依经教来对比。例如,在我们人类所生存的群体中,善根福德因缘与果报的差别就已经看似很大了,有的人身体很健康,有的寿命相对长一些,有的很小就夭折了,有的到中年就跨掉了,有的人得种种难以言说的病痛,有的人生活在资源匮乏的区域,有的人生活在气候环境恶劣的地方,有的人就生活在福德比较具足、条件相对完善的环境中,这些差异大家可知可见,但与福德具足的他方有情相比,这一点点差异已经十分得相近了。为什么常常提这样的话语呢?还是鼓励我们了知无常,常念无常。 印光法师一句话十分感动人,老一代善知识说法,乃至交流,说话都很重,就是因为悲心彻骨啊,以策励警醒于末学,令后人能够警悟自己的现缘与机制,所以说“把死字贴到额头上”。我们这个生命不知哪一日就是一抔黄土,或说一把骨灰,每个人都在所难免,何一时节因缘呢?有几人能了知,有几人能把握,有几人能抉择呢?对此我们真是应该正观察、正思维。如果不在额头贴个“死”字,我们很难真正地来思维这个法则。但因为后有的相续心是十分广远的,所以人往往不善于接受“死”。有一些教言就是来修持对死亡的安乐、对死亡的向往、对死亡的踊跃、对死亡的喜悦的,不断培养自己对死亡的无畏与亲切的感知,这种无畏于死亡的修法,乃至观察,能令我们舍弃我执,若不经常这样作为,就会认为无常大鬼好象杀不得我们一样,就会有还年轻、还健康,还有诸多机制尚未涉足等种种想法。这些提法,无外乎是给大家一些“厌离一切诸后有”、“智者不愿一切生”的思维参照。 不用一切诸外论 乃至语言不听受 心外求法即为外道,即为外道知见。我们实在不应在诸多境界、杂缘之中过份纠缠,应该直达本心,直彻本源,直视法则,不用虚假委屈用功而多走弯路、少获利益,即多有勤劳而不获其利啊,所以“乃至语言不听受”。若是有不相应知识多以是非、困扰来困惑我等心智,令我等执着事相者,可以不听其语,先闲置一处,自己念佛、念法、念僧,念于三宝、念于悲悯,如此方便,这样在一起共住相处就会有清净的加持与相互的鼓励,有意无意地就会利他。 我们如此说,也要不断地如此做,不管别人对自己是打骂、是赞辱,我们就这样来观察。实际打骂、赞辱,乃至诋毁,的确不是我们听受的,若在此处惑乱了、染著了,以为实有了,我们就会丢失现前行法,或现前念佛的当下修的机制,结果还是被外道知见所困,多有委屈。这个委屈延续得逾久,我们离法就愈远,于真正的利益也就愈远,由此迷失得就愈久。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知见大概是不成问题了,但用得上、用不上呢?还是有待每一个现前善知识自我照见。我们只能自我审视,审视别人有太多的困难、太多的不便、太多的沉重、太多的不可把持,而审视自心,识得万法唯心,识得一实境界,识得本无生灭,的确就会十分法喜、十分善巧。 永断世间诸五欲 若能如是证三昧 “五欲”者,我们都比较清晰明白,容易感知得到。 “永断”者,莫畏惧!行为中会害怕这个“永断”,我们不妨先用心念永断,用意识去涉足它,在意念的王国中去建立永断五欲的安乐住处,也就是以所谓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样的五法之乐来观察,用慈悲度众生之乐来观察,用禅定、神通、大方便来观察这个五欲过患,这样我们就不会沉浸在五欲的纠缠与世俗之中。 我们要审视自心,不要涉足别人,因为涉足别人的时候往往是妄念推导,有太多苦难与不相应。如果我们各个向外缘一推,那就不是道场了,大家就会争斗,无端地争斗,没有边际地争斗。而我们各个自省之时,道业就有了,道场就有了,各自审视自心就是相互利益,这样佛法就会清净、无畏地延续下去。我们学佛人本来是应生无畏心的,所以与他人提意见、作说教,一定应无畏,乃至说在业处也应该无畏,何以故呢?我们在生命的延续过程中,尤其是凡夫有情,还有诸多知或不知的业习烦恼,对于知者,我们善忏悔,那是很好的增上转化,若不知者,则还真需要明眼人,或说所知人的善提醒。 诸位善知识,我们怎么来认识“永断世间诸五欲”呢?首先要在意识中敢涉足,然后业相上才能真正涉足,乃至未来世的果报中,我们才能真正地在广大威德的通力中、善巧中、度生方便中,在自己清净的刹土中,广利人天,自他圆满。若涉足的意念尚没有,还在贪嗔痴邪见中蒙昧自心,在粗重的烦恼中折磨自己的依正二报,那实在还是比较苦恼的,因为我们知道,一个法若能自害,就能逆害于周边有情,若能自利,则有时无意识地就会利益有情。 “永断世间诸五欲,若能如是证三昧”,对于般舟三昧,虽然未断五欲,即可令十方诸佛悉皆现前来宣化正法,令我等趣于无生忍,证得种种善巧。我们读过罗什大师答远公大师的一段文字,罗什大师举了几种三昧力的修证及几种见佛的因缘,如我们最开始提到的四法见佛:若现前境界中,若梦中,若舍报时,若禅定中能见于诸佛,在这四法中,我们能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见佛呢?若有净欲菩萨得以诸通力善巧,有身如意通,可以步履他方世界,欲见他方佛者,依通力故,转念瞬间即至,顶礼世尊足,善巧闻法,那是善根成熟者。没有这样的通力怎么办呢?尤其是未净欲凡夫怎么能现前见佛闻法呢?般舟三昧是一个不共的教言。“永断世间诸五欲”虽然是对智者,对见佛者的一个猛利的提示,也不失为一个善根的给予。那你说:“我就对这个世界五欲贪爱炽盛,该怎么来实践这个法则呢”?真正在念佛时、经行时,即在一段时间专修时,勇猛地舍离,亦得方便。 因为我们现在在行法中还未证,而即使证到阿罗汉,也不见得知道有情的过、现、未来的本质心智所在,因此就不能发现他人的善根,所以在末法时代揣度他人就特别困难。可是这个时代中,关注别人的言说、关心周边业相的人比较多,而守护自心、明晓自心、相互知自心的修法者反而少一些。所以,我们可以在心念中去审观,不一定要在事相上马上接受,但在心念上可以做一个尝试,就如同说现实中做不到,而梦中可以试一试一样。 清净持戒住梵行 所生不念诸女人 深厌五欲真佛子 若能如是证三昧 这是对比丘、沙弥、优婆塞之类所提示的法则,如果对对女众,比丘尼、优婆夷就会反过来说,我们要审视、观察。 常行大施不求报 亦无住著悔恨心 一舍已后不重缘 唯当摄念思诸佛 对我们凡夫有情来说,肯定需要有十分猛利的心智才能接受这样的法则。许多发心出家的居士,以及短期出家、长期出家的出家人,往往都有这样的感觉:连家都出了,我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呢?但你静静地思维,遇到一些顺缘,一些你欢喜、你容易染著的因缘处可以观察,不要轻易带过这个种子,在无始以来及现缘的意识种子处,如果我们无畏无惧,“一舍已后不重缘,唯当摄念思诸佛”,那就是十分有意义的了。 “常行大施不求报,亦无住著悔恨心”,这真是极大善根啊,是极大福报之成熟,是极富有之福报,是极具足之心智啊。所谓“大施”者,不求回报就是大施,若把所珍惜的、珍爱的东西供于诸贫乏有情,供于三宝,来惠利于世间,乃至说救济灾难之处,没有回报心,亦无悔恨心,此人是福德具足者,就如同一个体力充盈的人不会因为稍有劳作就疲劳,就后待生悔惧心理一样,这即是福德充盈之相。 “一舍已后不重缘”,此“舍”,就是布施。我们可布施的东西十分多,有时布施人一念法则、一念慈悲,比布施财产更难,因为财产还是身外之物。对此我体会是十分深的,有时在生命困难交结之处获得了一点相似的法益,这时跟人说,尤其会有吝法之想,无意识地就会有,往往就拿“轻许与人,轻说与人,此人不珍惜”这个借口,不想与人说。吝财,可能是世人之心,但学佛者吝法之心也是十分容易出现的,比如对慈悲的吝法,即以慈悲心利他、照顾有情,又如以智慧心回施有情,以无畏心回施有情,你不愿意回施,也就是法不布施啊,这样就形成法的障碍。许多有情很大的修法障碍就在不助喜、不随喜,常坏于人善缘,不成熟于人、增上于人,这样的人想行法,于道业处多受阻碍。 法的布施,尤其在道场中,此修持对我们甚为重要,因为在道场中,财布施运用得不十分广泛,而智慧布施、慈悲布施、无畏布施的使用是十分频繁的,或者说在此处败坏、丢失机会的也十分多,比如对于染著之人,应该予以智慧的布施,对于恶性有情,应该予以慈悲的布施,对于嫉妒有情,应该予以随喜的布施,对于不健康、邪见的有情,应该予以正见的布施。对此我们可以观察。 布施,的确是不应该求回报,也没有可回报者,因为布施本身就是利益,就是修法,就是成就,没有什么可回报的。我们在这样的道场修行,成就道业的机会也就有别于在家,有别于世俗的环境,诸位善知识,我渴望大家如法地布施我们所学的智慧、慈悲、方便、正见的法则,令不健康的有情,包括不健康的自己的身心及时得到调整,这样我们就会使道场逐渐完善,使自己的道业逐渐纯熟。我们善思维、善观察! 怜愍众生行施时 决定除疑无变退 安住调柔而修施 若能如是得三昧 若善于以谏人五德利益世间有情,得三昧也不是难事。观世音菩萨有个名号是“施无畏者”,其实诸佛世尊对一切菩萨摩诃萨作了一个清晰的授记,说一切菩萨摩诃萨善住于世间,善利于世间,与世间作大安慰者,何以故呢?是无畏施者,是广大财布施者、法布施者。此无畏施是首要之施,因为此布施能够断除人对法、对出离生死的困惑,以及对世间轮回的畏惧苦,能令我们对法有一个清晰的、抉择的透视。如果你没有清晰、抉择的透视,就很难与人说安慰,而如果有正知见与善巧法则,能令众生疑惑荡除、心智无染、畏惧丢失,那你就会得“施无畏”这个观世音的名号,也就是慈悲的名号,因为所谓善观世间音,即善观世间勤苦之音、迷惑之音,而能与众生作一个无畏施者。 这对我们学佛人,尤其是念佛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修持,如《往生论》念佛五门修法中的第五门,即回向门中说:“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回向什么呢?欲令一切众生往生阿弥陀佛国土,无畏无惧!何以故?乘佛愿力故,即入正定聚,佛力住持故,令有情不退。佛力显现在何处呢?众生随顺之时即得成就。对于这一念随顺、一念畏惧,畏惧者即现凡夫业,随顺者即现正定之聚,即诸佛之业。你不断如是思维,如是观察,如法思维,如法观察,就能身心安乐,与众生施无畏抉择,不仅施无畏,还让对方抉择,为什么要抉择呢?令其如实安住,无有退转。 所以,在学法,尤其是出家众学法的三个进程中,所谓讲经是第一法,辩经是第二法,立著是第三法,当然在家善巧阿阇梨向往者,对此三法也是必修的,此中,讲经实在不是说讲,是如实知自心,如实知他心,如实知佛心,心佛众生无差别之时申明自心,这不过是辩经善巧及所谓讲经之始啊,然后你可以立著,什么著?正教言著,令世间人有所依从。这是过去一切善知识欲有成就而一生之中必行之路,当然这是所谓的道次义中所宣化。我们在修法过程中也应该这样,平时之中,不失每个现缘与众生施安慰,即施法教,于愚痴者予以智慧,于嗔恨颠倒者予以慈悲,于邪见者予以正见,于迷失者令其知道道路,所以“安住调柔而修施,若能如是得三昧”,这是很重要的。 若于财施为大主 无有憍慢嫉妒心 行一切施常踊跃 若能如是得三昧 心无挂碍,无所挂碍故,广施一切法则,乃至说广施一切财、法无所畏惧,以令众生安乐,以令有缘得以安乐住。学习佛法,的确是应该这样善调人心,善对治疾病。 这个时代,我们若不假于一个清晰的法则,于自于他都会迷失,乃至本欲医疗,结果反受其害,因为用的是非药,遇到的是贪财之医,那真是令人死于非命。因此,一个法则如果有教法广传,有经典可依,大家可共审视、共实践,这样透明度很大,如现在的念佛法门、般舟行法,因为有经典,有历史一代一代的传播者,所以人在此就无畏,来了就是习法的,不需有其他谈说,这样一下就能踏实下来。但在许多杂缘的法则中,有很多不可共知性,实在是很难透视、很难思维,很难共同实践、共同观照的。所以我感到,真正遇到净土,在净土一法抉择的人,是十分有福报的,但对这个古来以久大家就审视、实践、透视的一个法则,有的有情反以此为平常、平淡无味,而不爱乐、不深入、不实践,不以为奇,其实此不奇处、平凡处,正是它的特优之处、不可思议功德之处。还是希望大家于此能思维。 又于法施为上导 善解微妙修多罗 能知甚深寂灭法 若能如是得三昧 诸位善知识,《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说法供养为最上供养,一切供养所不能及。的确,在一切施中,法施为最直接、最究竟、最善巧,其他只是结缘、方便、增上而已。当然,众法中,若无缘者,则不能相与交流,但如果没有法施者,人就不能得解脱,不能得真实利益。 安住甚深诸法中 善能堪忍无嫉妒 虽被挝骂无恼恨 若能如是得三昧 “善能堪忍无嫉妒”,为什么处处提嫉妒呢?因为末世有情诤讼甚多,随喜者寡,尤其是对自己喜欢、自己以为是的东西,容易产生嫉妒。如果我们善于观察心灵的动念与习惯,就能泯除自己无始以来这种虚假的业的执着,就不会错认这个业习为自我。往往我们把烦恼业习当作我了,紧抓不放;有的人把罪业当作我了,比如做了一个过失,以为别人说这个过失就是在说“我”了,死死地抓住,说什么“如果你说我,我就跟你拼命啊”。其实,罪恶不是你,它不属于你,它本来没有自性,我们的业习也是这样,我们的名字也是这样,比如张三、李四这个名字,也是无自性的,但往往如果谁指着这个名字骂,这时名字可就有自性啦,我们就要把它贴到身上,绑到身上,装到心里,印到脑子里,然后成为一个业相了,那我们就是不识法无自性。真是不能这样啊,尤其是把业习、把过失紧紧抱着不放,以为是自、是我的时候,这是最苦的了。 “虽被挝骂无恼恨”,被人诋毁、伤害,无有悔恨、恼怒。逆缘中的修持是最真实的,末法时代逆缘炽盛,顺缘稀少。有人说这个人板着面孔很不好看啊,其实大家都不要在乎别人的面孔就好了,有时候是他自己心里太紧,或者是他不知道自己太紧,我们笑一笑就过去了,真是不能计较过失。不能把过失当成我,不能把名字当成我,不能把业习当成我,善知识本来无我,何以建立我呢?一定要问问自己,善我尚不可得,恶我怎么能强执呢?我们应该抉择。 或时闻说此经典 书写读诵巧广宣 唯为法住利世间 若能如是得三昧 于诸法中不秘吝 不求利养及名闻 但为绍隆诸佛种 若能如是证三昧 “于诸法中不秘吝”,不吝法真是十分困难。若是大家依法相处,依法交流,依法布施,依法共住,不说一团和气,起码有欣欣向荣之气相,有道德增上之气相,有逐渐健康之气相,不会出现滑坡,不会出现枯萎之相,这是必然的。因为以少分法付出,即令人得安乐,不要说广大的法施了。在我们予人法施的时候,自己先得法味啊,例如很多人苦恼地说家里有个病人了,我说那太好了,怎么说这样的话啊?因为这样你有修法的机会了,有念佛的机会了,有培养慈悲心的机会了,因为其他人有病、有难时,你不太关心啊。若你说自己关心,那天下每天都有人得病、死亡,每天都有人痛苦不堪,你怎么不念佛,怎么不念法,怎么不念僧回施他们呢?我们自家死个宠物就会哭鼻子,别人爹娘死了都不在乎,为什么呢?就是跟自己有关系啊。因此,我们学佛,也的确要跟自己有关系、有亲缘,没有缘不行,这个地方还是要如实观察。现在我们闻说这样的经典,乃至书写、读诵,这都是结缘,都是实践法则的一个缘起,大家要善观察此处,不要在乎别人的、自己的所谓因缘,只应在乎法则的守护。“但为绍隆诸佛种”,即令正法住世,广传世间。 远离睡眠与衰恼 除断嫉妒及盖缠 不自称赞轻毁他 能灭我相得三昧 “远离睡眠与衰恼”,若人求法不倦,说法无厌,修法常精进心智,就不会有衰恼之相。有时候我们不提“累”字还好,还忘乎所以,一提就缘上去了,马上就累了,这个“缘上去”究竟是什么呢?就如同我们抓住热铁就烧手啊,就是这么一个缘,对此你应相信,凡夫心智中即有爱法著,一触即就,即能感觉得到。 “除断嫉妒及盖缠”,又提到嫉妒,嫉妒太危害我们的善根,给我们造成太多的障碍了,这是末世之人最难过的一关,好强就是嫉妒心带来的,争斗就是嫉妒心带来的,太苦了!在末世凡夫心中,嫉妒的种子比较大,比较成熟,如果这是焦芽败种还好啊,但这个种子太熟了,特别容易长出芽来。 “不自称赞轻毁他。能灭我相得三昧”,这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病相,若是病一除,即得健康,即有善巧威德,即能利益世间。在我出家的整个业相中,有三、四年的时间,我感到自赞谤他是我常忏常犯的一个过失,很多都是无意识的,回味过来就知道是自赞谤他了,这是业习所在啊,常常把话一下说出去了,当时感觉还是很有悲智的,但静下来看,翻出来的种子里还是有自赞谤他的东西,若不及时忏悔,就会增加一个业相续。菩萨们啊,这个业相续是最麻烦的,即是“我”的认取,我们无意识地就制造了这个业、业相续,此“无意识”就是无明,就是盖,就是缠,对此只有细心人、于法纯熟人,才能善观察、守护,但我们学佛人都应该细心、深刻地观察。后来我对自己自赞谤他的业习不断观察,知道是因为自己于过去业相中常自以为是,是在自以为自己有善根、有精进、有行法、有法则之时而带来的一种阴暗,无意识带来了自赞谤他的业种。那谁能断呢?唯有自己能觉察了知,善知识也可以给你指出,来帮你摒除这个过失。在我们这个时代,与我同病者特别多,我们都可以审视自己,因为自赞谤他太细微,不觉察地就犯了,但这个业相续是十分不好的,尤其在菩萨戒中,是犯重、犯根本的,而我们往往无意识地就会犯,别人的过失太明确了,随口就说出来了,把自己的优点就表现出来了,丢失了慈悲心、智慧心,随口说出来就会带出一种指责性的、伤害性的、令人有压力的,而不是予人安乐喜悦的东西。这个病不除,业相续就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如同病相续是一样的。 正信诸佛及法僧 常行诚心无欺诳 不忘一切诸恩报 彼证三昧无艰难 “常行诚心无欺诳”,诚心者,决定来自于自尊、尊他。我们怎么来自尊呢?如实知自心,于心缘中清净可知,所以无染无著,这就是真诚心的最初一念,这时悲智观于世间,诚心可以运用,否则的话,一有染污、分别心,怎么能称为诚心呢? “不忘一切诸恩报”,不忘一切之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怎么报呢?我们予人恩德的时候,不能思维回报;他人予我等恩德的时候,不能忘报,这是一个法则。如果自己有所付出而求于回报,那就是生意、买卖,就是所谓贩卖如来家业的名闻利养的修持,没有意义。但我们如果不知恩、不报恩,则会丢失广大的修证利益,以及利益世间的真诚心智,或说恭敬心修持。 若能真说无妄言 凡有所行亦不失 若有说法与自己的行地、心地不相应者,当忏悔。忏悔,是我们末世凡夫有情应做、应为的,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法则。代人忏也好,自忏也好,代法界有情、父母师长忏悔也好,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个健康、清净的心理,是诸法璎珞,是佛陀庄严,是一切诸佛菩萨所赞许与守护的。大家应互检互遮,令忏悔清净,令犯者忏悔得健康。 所作虽微获报广 彼于证法无障碍 依前面这些法则,虽然有少分行为,但都有不可思议的利益,因为如法行故。 若人有能具斯法 清净持戒诸有恩 彼得菩提尚不难 何况甚深微妙定 成就无上菩提尚不难,何况甚深微妙定。诸善知识,莫远推佛法,莫轻许于佛法,要正行于佛法! [1]见《往生论注》(昙鸾法师注),如:“夫法性清净,毕竟无生,言生者,是得生者之情耳,生苟无生,生何所尽”;又如:“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