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XC法师·学修笔记:华严札记十二 |
 
XC法师·学修笔记:华严札记十二
普贤菩萨,您在哪里?——“不可思议”的圣迹 当金刚藏菩萨为无量菩萨们宣讲完《十地品》之后,《华严经》的主会场从他化自在天宫摩尼宝殿转移到了普光明殿,华严世界第七场盛会就在这里召开。 除了坐在正中的世尊之外,这场盛会的听众层次都非常高,都是以前跟世尊共同修行过的大菩萨们,数量竟有十佛刹微尘数这么多,简直是无量无边不可计数!能够给这么多的菩萨们讲法,主讲人的境界肯定非同一般。果然,普眼菩萨开始向世尊启请,说:“听说普贤菩萨和那些效学普贤行愿的菩萨们,具有不可思议般的广大三昧和神通,不知到底是什么样的境界呢?” 世尊回答:“普贤菩萨今天刚好来到了现场,他所具有的不可思议的境界,已经超出一切菩萨之上。你应该向他请问,他会告诉你的。” 世尊的话音刚落,只见所有在场的菩萨们,凡是听到“普贤菩萨”名号的,都立刻具足了无量三昧和一切神通。仅仅听到名号,就有这么大的功德!这一下,所有菩萨们的希求心全都被调了起来,马上四处寻找,可是连普贤菩萨的半点影子都没有看到。 于是,普眼菩萨再次请问世尊:“普贤菩萨到底在哪里啊?” 世尊说:“他就在这里啊,哪都没去。” 所有菩萨各展神通,又找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普眼菩萨实在没辙了,只好再请问世尊:“我们什么都没有找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世尊说:“那是因为他入了狮子奋迅三昧,得到了不共的如来十力,已经达到了跟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的境界,所以你们根本看不到他。” 世尊的话刚说完,所有在场的菩萨们,一听到普贤菩萨如此广大的功德,又立刻得到了一万阿僧祇(相当于10的一万亿亿亿亿次方)这么多三昧。大家再用这么多三昧去找普贤菩萨,还是找不到。普眼菩萨最后向世尊求救说:“我们还是看不到他啊!” 世尊开导他说:“普贤菩萨的境界太高了,实在是不可思议啊!只要你们对他有信心、多希求、发大愿,都能获得殊胜的利益!” 所有在场的菩萨们一听,马上至心祈求道:“皈依一切诸佛!皈依普贤菩萨!”三称,并三次顶礼。这时,世尊提醒道:“你们最好专门礼敬普贤菩萨,并观想他就在你们的面前。如果你们能发起跟他一样的宏大誓愿,你们就能见到他了!” 所有菩萨马上按照世尊教授的方法至诚顶礼普贤菩萨。这时普贤菩萨终于现身出场!整个现场沸腾了,所有菩萨看到他,就像看到十方一切诸佛一样。后来,普贤菩萨为现场的所有菩萨宣说了十大三昧、十大神通、十种大忍…… 这里就不细说了,为什么呢?普贤菩萨还没正式开讲,光是他的出场仪式,已经把我们“震晕”了。普贤菩萨后面讲述的各种证悟境界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能力、乃至想象能力的边界。所以,难怪《华严经》的另一个名字就叫做《不思议解脱经》。当年,龙树菩萨把十万偈的《不思议解脱经》从龙宫请出来之后,还造出了同样是十万偈的《大不思议论》来解释这部经。在大藏经里保存有《十住毗婆娑论》16卷,就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仅解释了《十地品》的初地和二地而已。 《华严经》和《大般若经》如双峰对峙,可谓是佛经中的两大巨头。虽然它们都号称十万偈,不过特点迥异。前者的特点是“广大”,后者的特点为“甚深”;前者讲行门,后者论见地;前者以普贤行愿为归结,后者以般若性空为中心;前者向外无限扩展;后者向内无尽深掘。 如果说不阅《华严》不知佛家的富贵,那么不看《般若》就不知佛法的高深;如果说《华严》是“不可思议”,考验我们的想象力,那么《般若》则是“莫名其妙”,检查我们的洞察力。为什么这么说?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 看《华严》,就像是在看《世界物种总目录》,里面是成千上万幅彩色图片,里面什么稀奇古怪的物种都有,而且一个物种、一个物种地跟你讲,把每个物种的特征、习性、产地、生活史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耐心的人,没看几个就看晕了;有耐心的人看过之后,不禁惊呼:“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而看《般若》,则更类似读《高等理论物理学》,一本书就只有26个字母、10个阿拉伯数字、外加若干希腊字母作补充。从头到尾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公式,然后翻来覆去的推导,结果推来推去,却推出了一个“大零蛋”。小科学家看了之后,摸不着头脑:“是不是什么地方推错了?”;大科学家看了,则会心一笑:“我的直觉早就预见到了这个结论!” 当博物学家环游世界,升天入海,看不尽奇花异草、鸟兽虫鱼而流连忘返的时候,基因学家则坐守实验室内,一边摆弄着千篇一律的试管、烧杯,一边宣称所有的生物现象不过是四个碱基对的无穷组合。 其实,学习佛法既需要博物学家般的热忱,也要有基因学家般的深沉。我们虽然能够把“万法皆是缘起性空”的口诀熟记于心,但是当一个粹不及防的境界扑面而来时,可能还是会大乱方寸。如果我们满足于深沉,而无意于热忱,那么就可能已经进入了偏空沉寂的迷宫。 普贤菩萨就是这么一位全身散发着无比热忱和无穷活力的法身大士,六牙白象是他的坐骑,千叶宝莲是他的道具。《华严经·十定品》中这样的盛赞他: 虽知法界无有边际, 而知一切种种异相, 起大悲心度诸众生, 尽未来际无有疲厌, 是则说名:普贤菩萨。 …… 佛子!汝应观此菩萨摩摩诃萨, 不舍普贤行,不断菩萨道, 见一切佛,证一切智, 自在受用一切智法。 …… 虽已等同三世诸佛, 而修菩萨行相续不断。 佛子!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 普贤行愿广大之法, 当知是人心得清净。 倘若您愿意效学他那般的热忱与活力,相信一定能在无限生命的时空当中,具有他那般广大的威力,亲见他那般伟岸的圣迹!
---------------------------------------------------------------------------------------------------------------- 更多XC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