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上)

 

道源长老民国六十八年讲于基隆海会寺能仁佛学院

施旺坤成文

悬谈

《华严经》是经中之王,经中描述善财童子参拜到弥勒菩萨那里,有一座弥勒楼阁,一弹指门就开了,里面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庄严,那是譬喻我们的真心之内具足无量功德。《大乘起信论》等于开弥勒楼阁的钥匙,也等于开《华严经》的钥匙,你懂了《大乘起信论》,也就懂了《华严经》的纲要。《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依着一百部大乘经造的,你通了这部论,等于通了一百部大乘经,也可以说一切大乘经你都通了。

《大乘起信论》这么重要,但是有人说:《大乘起信论》和《楞严经》是伪造的,《大乘起信论》不是马鸣菩萨造的,《楞严经》不是释迦佛说的,是中国人造的,因为《大乘起信论》和《楞严经》的文法很像中文,不像是印度的梵文翻成中文。我们相信是真的,不是伪造的,因为古时候翻译经典的译场里面有各种执事,所谓度语、笔受、润文、证义种种职务,那时翻译一部经、论,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翻的。文法像是中文,是因为润文的执事中国文法好,把它润饰得像中文,所以我们用不着怀疑。

还有一种说法,他们说玄奘大师到印度留学十七年,那时候印度的佛法正在大兴,玄奘大师在印度没有看见《大乘起信论》,他们怀疑可能根本没有梵文本,是中国人伪造的。玄奘大师回到中国看到《大乘起信论》,认为这部论太好了,就把它翻译成梵文寄到印度,想报印度的法恩。当时玄奘大师看见《大乘起信论》,怎么不怀疑呢?要是怀疑,他为什么翻译成梵文寄到印度去,我们相信玄奘大师的智慧,相信玄奘大师的佛法,不相信怀疑的人的智慧和佛法会超过玄奘大师。

最早的《大乘起信论疏》,是贤首国师作的。《大乘起信论》有二种翻译,贤首国师着的注解是梁译,真谛三藏法师翻译。还有一种唐译本,贤首国师参加译场,如果当时没有梵文的经本,怎么进行翻译呢?贤首国师怎么会参加译场呢?历代注解《大乘起信论》的都是鼎鼎大名的祖师,民国太虚大师深通佛法,智慧第一,为了《大乘起信论》跟中国内学院的欧阳竟无居士打笔墨官司,欧阳竟无居士认为《大乘起信论》不合唯识的道理,彻底的批驳,他的学生甚至骂《大乘起信论》是隋唐小儿伪造的,批驳到极点!太虚大师的武昌佛学院很多人作文章,证明《大乘起信论》的道理好,太虚大师自己作了一部注解,叫做《大乘起信论唯识疏》,太虚大师通达唯识,单用唯识的道理解释《大乘起信论》,认为处处合唯识,没有跟唯识不合的。欧阳竟无居士的学问、佛法会超过太虚大师吗?恐怕不会。

玄奘大师在印度没有看见《大乘起信论》梵文本,这并不足怀疑。像我们中国的经本、注解流通到日本的很多,民国以后,到日本留学的法师、居士,发现日本有很多注解中国没有,《大藏经》里没有,单行本也没有,像《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以下简称《会阅》),在日本《卍字续藏》里发现,在中国却没有。所以不见得印度没有的,就是假的,也不见得中国没有,从日本取回来的就是假的。有人问莲池大师:《大乘起信论》、《楞严经》是否是伪造的?莲池大师说:我们只看合不合佛法,合佛法,《楞严经》是释迦佛说的,我们相信;不是释迦佛说的,我们也相信。《大乘起信论》合佛法,是马鸣菩萨造的,我们相信;不是马鸣菩萨造的,我们也相信。这是最恰当的解释,依法不依人,只看它合不合佛法。为什么要先说这些呢?恐怕诸位同学将来看到怀疑《大乘起信论》的文章,信心动摇,《大乘起信论》是启发我们的大乘信心,信心一动摇,不是吃亏上当吗?你想通大乘经、大乘论,要先研究《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要是被打倒,整个华严宗都被打倒。贤首国师判五教,是依着《大乘起信论》判的,要是《大乘起信论》是假的,华严宗的注解统统都得舍弃,这个问题可严重了!贤首国师为什么依着《大乘起信论》判教?因为《大乘起信论》好。我们相信贤首国师的智慧大、佛法深,不相信那些怀疑的人的智慧和佛法,超过贤首国师,诸位信心要坚定,不要动摇!

我自从能仁佛学院开学就对你们说过:你们要相信道源法师,决不是自赞毁他,你们听我的课快三年了,我可毁谤过其他的法师吗?《法华经安乐行品》上有明文:「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不可随便说其他法师的长短,只要弘扬佛法都是善知识,绝不可毁谤。自赞毁他,是《梵网经菩萨戒本》的波罗夷罪,犯根本戒。道源不敢犯菩萨戒的波罗夷罪,决没有自赞的心,毁他更不敢。为什么一直向同学赞叹我自己呢?不是自赞,是要坚定诸位的信心,你对道源法师要相信,我讲了你才能接受,你对我不相信,我讲你不要听,我讲了半天,都是冤枉费力气。诸位要坚定信心,一定要相信道源法师讲得好,你把道源的好处学会,再去亲近其他高明的善知识。我跟你们说过北方的土话:「你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道源辛辛苦苦跟你们讲,你们不好好听,不好好研究,错过这个机会,再想听没有了。道源今年已八十岁了,去年冬天生病四个多月,差点死了,岁数到了说死就死,你们不要错过机会。这次印《会阅》费了好大力气,不是有钱就能办到,《会阅》每个字、每个名词都解释得很清楚,一定要好好研究,不然对不起《会阅》。我讲的时候你不认真听,也对不起我这位讲师,以上这些话都是要安定诸位的信心,希望诸位谛听谛听!

在未讲论文之前,先讲这部论的序文,这篇序文是贤首国师作的,《会阅》上有这篇序文,也有注解,黑板上写的是我从《会阅》摘录下来的《会阅笔记》,因为《会阅》的解释太多,摘录下来的是最要紧的解释,将来你们讲《大乘起信论》没有《会阅》时,用《会阅笔记》也可以讲。刚才说道源讲得好,怎么好呢?简单明了,不啰唆就是简单,不马虎就是明了,你们要学这个讲法,我讲完了你们再看《会阅笔记》,进一步再研究《会阅》!

解释序文

大科分二,甲初、题目,再分二小科,乙初、序题,《大乘起信论》序,是序的题目。乙二、人题,唐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甲初、题目(分二) 乙初、序题 乙二、人题

乙初、序题

大乘起信论序

「序」者叙也,谓叙述《大乘起信论》的大意,也就是提纲挈领,。

乙二、人题

唐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在何时何处着《大乘起信论序》呢?在唐朝西太原寺,到了清朝改成崇福寺,在长安城内。因为武则天是唐朝有名的女皇帝,她是太原人,她要报故乡的水土恩,修了五座大寺院,都叫太原寺,这座寺别于其他四座寺,叫西太原寺。

「沙门」是出家人的通称,梵语「沙门」,中国话叫「勤息」,谓勤修戒定慧,息灭惑业苦。「勤」是精勤修行,修戒定慧三无漏学。「息」是息灭贪瞋痴三个根本烦恼。续法大师在《会阅》上解释为息灭惑业苦,贪瞋痴都属于惑,你起惑才造业,造业才受苦。惑业苦三*轮转,永远不息,这是生死大苦,所以他解释得更为完备。

「法藏」是贤首国师的法名,他是华严宗第三代祖师。「述」是自谦之词,孔子曾说:「述而不作。」我阐述的都是古代圣贤的话,不是我自己创作的,这是谦逊,不敢说自己作文章。

把序题、人题讲完,开始讲序文。

甲二、序文(分二) 乙初、叙论大意(分四) 丙初、叙一心法 丙二、显真如门

丙三、明生灭门 丙四、二门不二

丙初叙一心法

夫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睇;冲漠希夷,忘境智于能所。

甲二、序文,分二科:乙初、叙论大意,乙二、造论因由。乙初、叙论大意,再分四科:丙初、叙一心法,丙二、显真如门,丙三、明生灭门,丙四、二门不二。这四科是论文的前半段,《大乘起信论》的义理,都在这四科之内,先叙一心法,明一心法。

「夫」是发语词,古人作文一开笔,往往先写夫字,像现在人打电话先说一声:「喂!」一样。「真心寥廓」,《会阅笔记》上讲心有四种:

一、肉团心:即五脏之心脏,佛教讲真心、妄心,不讲肉团心,因为肉团心属于身体的一部份,没有灵知灵觉,只是一个肉团而已。

二、集起心:指第八识,「集」诸种子「起」现行。第八识有二种功能:(一)、能收集一切种子,像仓库一样,善的种子、恶的种子全收到仓库里面。(二)、能发出来起现行。「现行」者,显现行动。第八识是佛教讲的妄想心,是最根本的心,功能很大,无始劫的种子都能含持着。

三、缘虑心:「缘」是攀缘,「虑」是思虑,能攀缘外境,能有思虑。「此八识心王」,八识心王都叫缘虑心,为什么呢?「以各能『缘虑』自分境也」,每一识有它的自分境界,它能缘虑自分境界,所以叫做缘虑心。实际缘虑心是指第六识,因为第六识的功能最大,能攀缘一切法,思虑一切法,所以叫缘虑心。

四、坚实心:「谓『如来藏』自性清净,不生不灭也。今所明之真心,正是此也。」现在讲的「真心」即是指坚实心。「坚实」者,真心不生不灭,不会变坏,在众生份上叫如来藏心,真如在缠叫如来藏,如来藏自性清净,即真心也。

「真心」讲清楚了,再讲「廖廓」二字,「寥」谓空寂,「空」谓中无妄染。真心之中是空的,空妄染之法,真心之中从来没有虚妄染污之法。「寂」乃其性湛然。湛然是清净不动的意思,真心之性是清净不动的。「寥」,即讲真心之相清净不动,中间没有虚妄染污之法。「廓」谓旷大,「旷」谓德用无边,讲真心功德之用无量无边。「大」则体周法界,讲真心之体,大而无外,周徧法界,真心之外再没有一切法,一切法都在真心之内。「真心廖廓」四字,讲真心,中无妄染,清净不动,德用无边,体周法界。

「绝言象于筌睇」,「言」是语言。「象」是义相,用语言讲义理出来。「筌」是捕鱼之器。「睇」是网兔之具,就是到野外捉兔子的网。「绝言象」,真心廖廓无形无相,不是语言能说出来的,不是道理能讲出来的。「筌睇」二字是比喻,得鱼而忘筌,捉鱼的人目的在得鱼,得鱼之后把筌器忘掉,不再执着筌。得兔而忘睇,捉兔的人目的在得兔,得兔之后不再执着睇。现在我们为什么要讲要说,要有语言?因为不讲不说不明白义理之相,语言义相是用来表明真心,不说根本不明白有一个真心。你得到真心,要离言象,因为真心根本没有语言之相、义理之相。你讲真心,不是真心;你说义相,不是真心,可是不讲不说,不明白真心。讲明白了,你得回光返照,得觉悟,要悟出来真心,你再去修证,证得真心。真心是清净的,没有一切妄染之法。语言义相都属于妄法,真心是断绝一切言象,像捕鱼的人不执着筌,捉兔子的人不执着睇一样。

「冲漠希夷」,「『冲』者深也」,很深的意思。「此明心之体性,竖穷三际,而洞然无底。」真心的体性,竖穷三际,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漠』者广也」,广大的意思。「此显心之德相」,这是显现真心的功德之相。「横徧十方,而旷然无边。」横徧十方,广大无边。「『希』者无声,以心甚深,故听之不闻也。「『夷』者无色,以心甚广,故视之不见也。」希者没有声音,夷者没有颜色,真心是什么样子呢?没有个样子,听之无声,视之无色。

「忘境智于能所」,真心是理体之境,真心有真心之理,理就是真心之体,叫理体,理体就是个境界。我们怎么能证得真心呢?必须启发智慧,智慧是能证,「境」是理境,理境是所证。你有能有所,就证不到真心,要记住这个道理。「忘境智于能所」,「忘」和绝言的「绝」意思一样,是远离的意思,超绝忘怀,心里面不可以有能证的智慧,所证的理境。有能证就有所证,有能有所,就是差别相,真心没有差别相。

「夫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睇;冲漠希夷,忘境智于能所。」这两句把一心法说明白了。《大乘起信论》先说一心法,由一心法开出二个门,一个叫心真如门,一个叫心生灭门,现在讲「丙二、显真如门」。

丙二、显真如门

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

「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先讲「四相」,生、住、异、灭,名为四相。一切法都是无常的,正报,我们的身体无常;依报,山河大地世界无常。怎么无常呢?被生、住、异、灭四相所迁动。我们正报的身体,父母把我们生出来,叫生。暂时在世间活着,叫住。但是住不常住,常常在变,叫异相。小孩子变大孩子,大孩子变成大人,变就是异。由大人变老人,老人变死人,灭了。依报,山河大地也是生、住、异、灭,换一个名词,叫成、住、坏、空。成,这个世界成就了,就是在虚空生出来一个星球,暂时住在虚空之中叫住。但是住不常住,要坏,坏到星球爆炸了叫空。真心是常住的,为什么常住呢?因为它不是生灭法,没有生、住、异、灭。生灭包括有住、异二个相在里面。真心既不是生相,也不是灭相,四相迁它不动,因为一迁动,即变成无常法,真心是常住的。

「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际」是时间,「三际」即过去、现在、未来,「易」是变动的意思。一切法都是无常的,怎样无常呢?被时间迁动,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正报如此,依报也如此。如我们人,过去的都已过去,今天是现在,明天是未来,三际要给你变易,变易着、变易着,这个法没有了,被时间变动了。真心没有去来之相,《金刚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有来有去,才分三际,它无去无来,怎能分时间呢?「莫之能易」,就是不能够变易它,真心是常住的,「真」者不虚妄,「如」者不变易,故称真如门,上面两句就把真如门说完了,再讲「丙三、明生灭门」。

丙三、明生灭门

但以无住为性,随派分歧;逐迷悟而升沉,任因缘而起灭。

先消文,「派」者,水分流也,一条水流出来分流。「歧」者,路分径也,一条路再分出来岔路。「逐」者,随也。「任」者,从也。「迷悟」、「因缘」,众生在迷中,以无明为因,境界为缘;众生在悟中,以本觉内熏为因,师教外熏为缘。真如门不生不灭,无去无来,怎么会有生灭门呢?「但以无住为性」,「但」是转语之词,真如不是住在真如不动,它以无住为性。「随派分歧」,水就分支流,路就分岔路,于是就有迷有悟。

「逐迷悟而升沉」,随着众生之迷,它就沉沦下去;随着众生之悟,它就超升上去。「沉」,包括六凡法界,沉沦于六凡法界;「升」,包括四圣法界,超出三界,上升于四圣。「任因缘而起灭」,随从因缘,而起而灭。凡夫的因缘,《大乘起信论》正文会详细解释,「无明为因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一个众生九个相都是迷的相,以无明为因,境界为缘。悟呢?悟是以真如内熏为因,真如就是我们的本觉心,「本觉」是本来觉,就是真如换个名字,叫做本觉。本觉有内熏的功能,这就是因,我们怎么会开悟呢?因为本觉有内熏的功能,在内心里给你熏习觉悟。我们听到大乘佛法,人人皆有本觉,本觉都会内熏,那等着开悟就好了,你要是等着它,永远不会开悟。为什么呢?有因无缘,一定要有师教的外熏,这是悟的缘,要遇到善知识给你讲教法,这是外熏的缘,熏动了你内心本觉的因,因缘合和就开悟了。迷、悟都是属于生灭门,就是「起灭」,「起」是生起,「灭」是灭没。

丙四、二门不二(分三) 丁初、法 (分二) 丁二、讲喻 丁三、讲结

戊初、正明不二

虽复繁兴鼓跃,未始动于心源;静谧虚凝,未尝乖于业果。

下面讲「丙四、二门不二」,真如门不是生灭门,生灭门不是真如门,但是真如与生灭两个门,并不是二个。再分三科,丁初、讲法,丁二、讲喻,丁三、讲结。先讲丁初、法,再分二科,先讲戊初、正明不二,真如与生灭怎么会不二呢?按佛法上讲它不二。

「虽复繁兴鼓跃」,这是生灭门,「繁」是繁多,「兴」是兴起,「鼓」是鼓动,「跃」是跳跃。「繁兴鼓跃」是形容一切法的生灭妄动,繁多兴起,鼓动跳跃。「未始动于心源」,「『未始』者,自初即不曾有也。」真心的来源,就是真如,它自初即没有动,真心之体是什么样子呢?就像个大圆镜子,生灭是大圆镜子照的相,大圆镜子照出来很多相,「繁兴鼓跃」,大圆镜子的体动了吗?没有动。这就是生灭不碍于真如,真如不二。

再讲真如不碍于生灭,生灭不二。「静谧虚凝」,「静」者不动也。「谧」音密,寂静也,静之又静。「虚」者无碍圆通也。「凝」音宁,寂而常照也,湛然不动的意思。真如的体,是静而又静,虚凝不动。「未尝乖于业果」,「业」是业因,「果」是果报,业因果报绝不乖违。所以学大乘佛法,把业果拨掉,是学大邪见。真心之体不动,但是随因缘而起灭,不能把业因果报拨掉,它不乖违业因果报,这就是真如与生灭不二。

戊二、释成无碍

故使不变性而缘起,染净恒殊;不舍缘而即真,凡圣致一。

「戊二、释成无碍」,真如与生灭不相妨碍。「故使不变性而缘起」,以是之故,并没有把真如的本性变更,可是它能缘起。随染污之缘,就沉沦于六凡;随清净悟缘,就超升于四圣。「染净恒殊」,「恒」者常也,「殊」者差别也,染法与净法从来不一样。真心的体性无染无净,但是它能随缘生起来染净诸法,染法与净法从来不一样。

「不舍缘而即真」,你懂得此二而不二的道理,真如与生灭不相碍,缘起的是生灭法,不要舍弃生灭法,当体就是真如。不是离开生灭法,另外有个真如,就在缘起诸法上,你只要悟到就是真如。「凡圣致一」,「致」者理也,六凡法界之理与四圣法界之理,没有二个,凡圣之理只有一个,凡圣彼此不相妨碍。「丁初、法」讲完了。

丁二、喻

其犹波无异湿之动,故即水以辨于波;水无异动之湿,故即波以明于水。

「丁二、喻」,真如与生灭怎么不二、不碍呢?这个法很难懂,说一个比喻,使你容易了解,用比喻解释无碍的道理。用水与波来比喻真如与生灭不相碍。「其」指真如与生灭。「犹」是犹如,犹如波和水,水随风的缘起了波浪,湿性并没有变异。「波无异湿之动」,不是起了波浪就与水不同,没有不同,没有异于水之动,波就是水的动相。「故即水以辨于波」,所以你明白水的性,就能明白波的相,波的相就是水的性。

「水无异动之湿」,水以湿为性,它虽然变成动的波相,它的湿性没有变。「故即波以明于水」,水已经变成波的动相,所以你只要认识波的相就认识水了。水变成波,波就是水,在波上就明白水相。这就是说:你明白生灭法没有本体,只是个假相,它的本体就是真如,你就在缘起生灭法中,认识了真如。

丁三、结

是以动静交彻,真俗双融;生死涅槃,夷齐同贯。

「是以」是结词,把以上总结起来,结成不二。「动静交彻」,彻者通也,动的波跟静的水,交相洞彻。「真俗双融」,「融」者和也,好像真如的「真」,与生灭的「俗」,真与俗融和,俗和真也融和。

「生死涅槃」,「生死」就是生灭,「涅槃」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叫圆寂。成了佛有二个果,一个智慧之果,叫菩提果;一个理体之果,叫涅槃果。成了佛证得涅槃是什么境界呢?圆满寂灭,德无不备曰「圆」,一切功德都具备了。障无不尽曰「寂」,一切障碍统统断尽,烦恼障、所知障统统断尽。小乘认为生死不是涅槃,涅槃也不是生死。「夷齐同贯」,「夷齐」即平等,「贯」者通也。大乘认为平等相通,生死即是涅槃,波浪就是水,因为生死法就是生灭法,是依着真如随缘起的,你在生灭法中能悟到真如,当下就是真如,没有两个道理。

讲到这里,已将《大乘起信论序》讲了一大段,主要明白造论的文法,比如有人写了一本书,要请你写序,写序有其文法,不能乱写,序文的文法分两大段,第一理序,第二事序。这篇序文,理序即是讲《大乘起信论》的理,共一百五十三字,其中比喻波浪与水湿有四十六字,其余一百零七字,讲一心开二门,二门不二。佛法怎么难懂呢?佛法的经典、论文太多,不容易找到纲要。为什么要讲《大乘起信论》?因为这部论是依一百部大乘经造的,你懂得这部论,一百部大乘经都懂了,也就是一切大乘经都懂了。《大乘起信论》是一百部大乘经的纲要,这篇序文是叙述《大乘起信论》的大意,这一百零七字,就是《大乘起信论》的纲要。你明白这一百零七字的道理,《大乘起信论》就通了。这篇序文讲什么呢?先讲一心法,再开二个门,第一心真如门,第二心生灭门,再合起来二门不二,就是这四科。所以讲《大乘起信论》,先讲这篇序文,序文是古文体,不要以为文字深不好懂,有注解可以研究,只有一百零七字,要把它研究懂,背熟记在心里,读诵其文,受持其义。还不懂再加上四十六字的比喻,水即是波,波即是水,一切大乘经的道理,都不出这个比喻。这是劝导诸位要读这篇序文,把义理受持到心里,领纳不忘。

乙二、明造因由(分二)

丙初、反显

但以如来在世,根熟易调,一禀尊言,无不悬契。

再讲事序,为什么要造《大乘起信论》?「乙二、明造因由」,说明造论的因缘,分二科,丙初、反显,反过来显明不必造《大乘起信论》,这是作文章的起承转合的「转」,直着说没有话了,反过来说就有话讲了。

「但以如来在世,根熟易调」,如来在世的时候不需要造《大乘起信论》,因为当时正法住世,如来是最胜的缘,时间胜、缘胜。「根熟易调」,众生见佛得度的根机成熟,很容易调顺。释迦佛为什么示现成佛?因为众生的根机成熟,应该见佛得度,佛才从兜率天下来,示现八相成道。「一禀尊言」,禀者承顺也。「尊言」是世尊说的话。「无不悬契」,「悬」者远也,「契」者合也,很远就能契合。听佛一句话,马上就开悟,与佛所说的真如之理相契合。这是反过来显明有佛在世,不需要造《大乘起信论》。

丙二、正明(分二) 丁初、序谬述迷(分二)

戊初、总叙

大师没后,异执纷纶,或趣邪途,或奔小径。

「丙二、正明」,正面显明要此论,分二科。「大师没后」,「大」者,德业高胜。「师」者,可轨可范,可以给众生作模范。「大师」即指佛。「大师没后」,明时缘俱劣也,就是佛涅槃以后。「异执纷纶」,明根行俱劣也。「异」是不同,「纷」是纷乱,「纶」是纶理。大师在世,可以给你调顺,大师涅槃,各人起不同的执着,纷乱了纶理。「或趣邪途」,「趣」是趣向,「途」是道路,有的人走到外道的邪路上。「或奔小径」,有的人走到小乘的路上,大乘不学,学到小乘去。

戊二、别显(分二)

己初、迷理

遂使宅中宝藏,匿济乏于孤穷;衣内明珠,弗解贫于佣作。

这里连举两个比喻都出在《法华经》,一个是贫女的宝藏,一个是穷人衣内的明珠。「遂使宅中宝藏,匿济乏于孤穷」,《法华经》中说一个譬喻,有一个女子,她家里有金、银、琉璃、七宝在地下埋着,但是她的父母不在了,她不知道家中有宝藏,而孤苦穷困。「匿济乏」,「匿」是隐匿,彰显不出来。「乏」是贫乏。本来可救济贫乏,隐匿不能救济贫乏,为什么?宅中有宝藏,没有人告诉她,她不知道,所以受贫穷之苦。

「衣内明珠」,自己衣内有无价的明珠。「弗解贫于佣作」,「佣作」者,赁力给使也,给人家做工拿几个钱。《法华经》上说这个公案,一人到异乡,贫穷得给人家做工。遇见一位有钱的朋友要救济他,先请他喝酒,他乡遇故知,朋友难得见面喝醉了,这位有钱的朋友,因为有事急着离开,把一颗无价明珠装在他的衣袋里。等到他酒醒了,不知道衣内有颗明珠,以为有钱的朋友不够交情,心想:你要救济我,怎么把我灌醉却走了,真是不够朋友!生活要紧,他还是继续做苦工。过了一段时间,又遇到那位有钱的朋友,朋友问他说:「你怎么还给人家做苦工呢?」他很生气的回答说:「我没有钱,不做苦工怎么办呢?」朋友一看,他还是穿那件衣服,就摸他的口袋,拿出一颗无价宝珠,当时换了许多钱财,就发大财了。迷了理,等于宅中宝藏、衣内明珠,没有人告诉他,继续受贫穷佣作之苦。下面不但迷了理,更加迷了教。

己二、迷教

加以大乘深旨,沈贝叶而不寻;群有盲徒,驰异路而莫反。

「加以」是加重语气,「大乘深旨,沉贝叶而不寻」,「贝叶」者,贝多罗树叶也。佛涅槃之后结集经藏,还没有发明造纸技术,把经典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现在去印度朝拜还可以看见贝多罗树叶,树叶用水泡,把叶肉去掉,剩下叶纹很细,可以写字在上面,「贝叶」就是指经典。「不寻」,不去寻找。大乘深奥要旨,沉没于经典之中,不去寻找。换句话说,不去研究大乘经典,这就是迷了教。「群有盲徒」,「群」是很多,「盲徒」者,无正法眼,不见佛性也,不开智慧眼等于瞎子一样。「驰异路」,走到不是大乘的路上,就是「或趣邪途,或奔小径」。「而莫反」,叫他回来,叫不回来,这样就需要造论了。

丁二、兴悲造论(分三) 戊初、悲叹人法 戊二、述造论意 戊三、正造诸论

戊初、悲叹人法

爰有大士,厥号马鸣,慨此颓纲,悼斯沦溺。

「爰有大士」,「爰」作乃字讲,乃有一位大菩萨。「厥号马鸣」,「厥」当其字讲,其号叫马鸣。「慨此颓纲」,「慨」者叹也。「颓纲」者,大纲颓败也,捕鱼的大绳叫纲,马鸣菩萨感慨大乘的要旨没有人研究。「悼斯沦溺」,「悼」者悲伤也。「沦溺」者,沉沦溺没也。马鸣菩萨悲悼没有救众生的大纲,众生都要沉沦下去,淹没到水里。

戊二、述造论意

将欲启深经之妙旨,再曜昏衢;斥邪见之颠眸,令归正趣,使还源可即,反本非遥。

这是宣述马鸣菩萨发的愿、起的心。「将欲启深经之妙旨」,马鸣菩萨将要开启大乘「深经」,深奥的经典。「妙旨」,最妙不可思的道理。「再曜昏衢」,「曜」是光耀。「昏衢」者,暗路也。在黑暗的道路中再放光明。「斥邪见之颠眸」,「斥」是呵斥,「眸」是眼睛,「颠眸」者,倒见也。呵斥邪见之徒,颠倒的眼睛起邪见。他不相信大乘经,相信外道,相信小乘,于是要呵斥他。「令归正趣」,大乘经说,人人皆有本觉,人人皆有真如,那是我们的本源、本性。你只要懂得大乘的道理,在生死法上就明白真如,在缘起法上就明白真如。「使还源可即」,回还你的心源,当下就是。「反本非遥」,返你的本觉,并不遥远,这是大乘马鸣菩萨的心意。

戊三、正造诸论 (分二) 己初、广论 己二、略论

己初、广论

造广论于当时,遐益群品。

「造广论于当时」,马鸣菩萨在当时造甘蔗论、一心徧满论、真如三昧论等一百余部。「遐」是远,「益」是利益,「群」是众多,「品」是类。「遐益群品」,利益一切众生。

己二、略论(分三) 庚初、出所以 庚二、正造论 庚三、彰功益

庚初、出所以

既文多义邈,非浅识所窥。

「既文多义邈」,「邈」是遥远。广论文字太多,义理又太遥远。「非浅识所窥」,「窥」是看、阅览,不是浅知识的人所能看得懂。

庚二、正造论

悲末叶之迷伦,又造斯论。

「悲」是悲叹。「末叶」者,末世也。「迷伦」者,迷类也,就是迷而不悟的众生。「又造斯论」,「斯」者,此也,又造这部《大乘起信论》。

庚三、彰功益

可谓义丰文约,解行俱兼;中下之流,因兹悟入者矣。

「可谓义丰文约」,《大乘起信论》义理很丰富,文字很简略。「解行俱兼」,解行兼备,先解理后劝修行,上根众生,依着广论可以得到利益。「中下之流」,「流」是类,中根下根之类。「因兹悟入者矣」,因这部《大乘起信论》可以悟入大乘的深旨,所以需要造《大乘起信论》。

这篇序前面一段是理序,后面一段是事序,就是在事相上说明,要造《大乘起信论》。序文的作法,希望你们先依《会阅笔记》研究一遍,再阅读《会阅》,研究通了,序文一定要读熟。《大乘起信论》的序文讲到这里,下面依着《会阅笔记》解释五教。

《会阅笔记》

五教

总佛四十九年所说之法,分为五教:

一、 小教,又分为二:

(一)、人天教,转恶为善。

(二)、二乘教,转凡成圣。然执心境俱有。

二、始教,转小成大,大乘之初门也。又分为二:

(一)、唯识宗(相宗),说明万法皆是「唯识」变现,然虽空境而执心。

(二)、般若宗(空宗),广破诸相,说明心境俱空,然尚执空。

三、终教,转权成实,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大乘终极之理也。说明有非实有,空非断空,以破空有二执,而入中道真实之理也。

四、顿教,转渐成顿,一念不生,即是如来。即禅宗不依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破空执、有执,及空有俱存之执。

五、圆教,转偏成圆,说明一法即一切法,圆融无碍,圆满无缺,故谓之圆教也。

「总佛四十九年所说之法,分为五教」,这是题目,佛说法四十九年由浅至深,分成五教。

「一、小教,又分为二:(一)、人天教,转恶为善。」「教」是圣人被下之言。圣人是指佛,佛加被以下九界众生的语言叫做「教」,就是佛说的法。下面一步一步转下去,「人天教」,指人乘教、天乘教。人乘教就是三归五戒,天乘教就是十种善法,再加上二界的四禅八定。为什么佛要说五戒十善呢?「转恶为善」,转众生的恶法,叫他修善法。

「(二)、二乘教,转凡成圣。」人天乘是转恶为善之教,二乘教是转凡成圣之教。你修善法来生转人,或者来生生了天,还是凡夫,未脱六道轮回,不出三界,还在受轮回之苦。二乘教也叫小乘教,就是声闻、缘觉之教,能使凡夫超出三界,脱出轮回,转凡成圣之教。「然执心境俱有」,「然」是转语之词,转凡夫成圣人,然而没有究竟,他执着内心、外境统统有。小乘圣人超出三界,脱出轮回叫圣人,不叫凡夫,但是,他执着心也有,境也有,我空了法不空,心法不空,境法不空。

全世界一切的宗教都是人天乘,比不上佛教的小乘。佛教的小乘转凡成圣,超过一切外道,将来你们有时间去看《四阿含经》,完全是对凡夫外道说法。世界上的宗教最有名的耶稣教、回教统统是人天教,就是说做一个人很苦,生天上就得快乐,以生天为究竟。天在哪里?天是什么样子?统统不知道。凭理想说有一个天国,生到天国就好了,不晓得生到天国,也不出三界,还是个凡夫。要注意!小乘教超过一切宗教、一切外道,但是它不是大乘,执着有心法、境法,就是法执不空。

「二、始教,转小成大」,前面转凡成圣,我执空了,法执没有空,再说大乘始教,转小乘教成大乘教。从始教起,始、终、顿、圆四个教都是大乘教,对小叫大。「大乘之初门也。」为什么叫始教?始者初也。小乘教等于六年小学,始教等于初中,比小学高,但只是大乘的初门,始教又分为二种:

(一)、唯识宗(相宗),又叫法相宗,简单说叫相宗。「说明万法皆是『唯识』变现」,大乘唯识宗要破外面的境界,说明万法都是唯识变现出来的,唯识无境,唯者独也,独独有一个心识,没有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都是虚幻不实,是我们自己唯识变现的。拿作梦为比喻,作梦不是什么境界都有,一切万法都有吗?作梦的那些境界,一切万法从哪儿来的呢?完全由梦心变现出来的。「然虽空境而执心」,唯识宗把外面的境界空掉,却执着唯识的心,就是境界的法执破了,心法还是没有破。

(二)、般若宗(空宗),也叫空宗。「广破诸相」,外面境界相破了,里面心的相也破。「说明心境俱空」,说明外面的境界空,里面的心也是空的,所以叫做空宗。「然尚执空」,然而尚且执着心空、境空那个俱空是有的。把空法当成最高的法,起了一种法执,叫空执。我执破了,法执破了,空执没有破。

「三、终教,转权成实」,注意!每一个教有个转,始教是转小成大。始教就是大乘,终教也是大乘,跟始教的不同,始教是权教大乘,终教是实教大乘。始教的二个宗∣∣唯识宗、般若宗,绝对不承认这样的判教。学唯识的人,认为唯识教是三时教,是最高的教。学般若的人,认为般若智慧是最高的智慧,不承认四教家、五教家的判教。这是五教家判的,始教的般若宗没有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唯识宗讲得更死板,把一切众生分为五大分,一分半能成佛,三分半不能成佛,那不是权教是什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大乘终极之理也。」这才是大乘真实之教。怎么叫终教?大乘终极之理,说到究竟处了。「说明有非实有,空非断空,以破空有二执」,学大乘始教,不是执有就是执空,你要晓得,有,不是实有,你不应该执着有;空,不是断灭空,你不应该执着空,破空有二种执。「而入中道真实之理也」,怎么叫大乘实教呢?先悟后证,要众生悟入证入中道真实之理。有,不是实有,是妙有;空,不是断灭空,是真空,即有即空。先是非有非空,再即有即空,再会归中道,中道叫第一义谛,这才是大乘实教。

「四、顿教」,比终教道理还高的,叫顿教。「转渐成顿」,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都属于渐教。「渐」者渐次,一步一步来,等于上楼,一层一层爬上去。但是顿教,一超直入,转渐次的大乘教成顿超的大乘教。「一念不生,即是如来。」渐教,断烦恼,一步一步断;证法身,一步一步证。顿教,怎么顿超呢?「有念是众生,无念即如来。」你为什么是众生?为什么是凡夫?因为你有妄念,你一念不生,就是如来。「即禅宗不依文字」,天台宗分成四教:藏、通、别、圆,到了贤首宗加了顿教,分成五教。不是天台智者大师的智慧不够,因为智者大师是南北朝陈朝的人,圆寂在隋朝,而禅宗大兴于唐朝,达摩初祖在南北朝梁武帝时来到中国,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来传了二祖、三祖、四祖、五祖,顿教禅没有传开。一直到六祖慧能大师,他是广东韶关人,他在五祖弘忍那儿接了法,到曹溪大弘顿教。五祖大师门下有一位神秀禅师,到北方弘扬禅宗,那是渐次的禅。等到南方顿教禅宗大兴起来,把北方神秀禅师的渐教禅宗消灭,徧天下都是顿教禅宗。贤首国师判五教的时候,顿教禅宗徧于中国,什么寺院都取名禅寺,只有一、二间,保守老祖门庭还叫寺,比如天台宗的国清寺,不叫禅寺,保持天台的道场。实际禅宗徧天下,也就是禅宗统一了佛教,可是它不依文字。判教得依文字,依着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的道理,得有经作根据。小乘教,依《四阿含经》作根据;大乘始教,依唯识宗的经典作根据;空宗,依般若经典作根据。顿教禅宗不依文字,怎么叫众生成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认为人的心就是佛的心。「直指」,没有转弯的地方,你认识人的心,就见了佛性,就成了佛。直截了当,一超直入。「破空执、有执,及空有俱存之执。」顿教禅宗,执着空,执着有,给你破;执着空有俱存,给你破;执着空有俱空,也给你破,没有什么法不给你破掉。因为你有一法存在,你念头不会不生,你存了有,有一个有的念;你存了空,有一个空的念;你存了空有俱存,又存了空有俱存的念。有念就有执,所以告诉你:「一念不生,即是如来。」什么执都给你破竟。

「五、圆教,转偏成圆」,始教、终教、顿教,是大乘之教都有偏,都不圆融、不圆满。「说明一法即一切法」,圆教的道理,你只要说一个法,就具足一切法,这叫「随拈一法,无非法界。」你随便拈起一个法,整个法界都在里面。比如黄金造出来各式各样的庄严器具,但是金戒子、金项链是人工造的假相,黄金的本体只有一个,你只要认识了黄金,金戒子、金项链的黄金就都认识了,所以一法具足一切法,随拈一法,无非法界。金戒子虽然很小,一切庄严器具的黄金,都包括在金戒子里面,没有两样。

「圆融无碍,圆满无缺」,因为这两个道理,故取名圆教。它圆融无碍,一法即一切法,有法即空法,空法即有法,不相妨碍。不仅始教、终教、顿教,到了圆教都成了圆法,连小教人天乘的法到圆教里来,都是圆融无碍,叫「圆人学法,无法不圆。」你是圆教的根机,是个圆人,你去学什么法都是圆教的法。反过来说,你是个外道,则《法华经》是圆教,《华严经》是圆教,被你讲成全是外道的道理,外道学佛法,佛法变外道。还有一个道理,「圆满无缺」,圆教的道理再没有缺欠,没有缺少,一切法都圆满了。「故谓之圆教也」,以是之故,圆融无碍之故,圆满无缺之故,叫做圆教。

以上把五教简单说明了,再简单说明《大乘起信论》在五教中属于哪一教?

《会阅笔记》

大乘起信论判教

此论说明众生心即如来藏心,既有此心,皆当成佛,故判此论,属于终教也。亦兼圆顿二教﹕初以一心为本源,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即属圆教。心真如门,不生不灭,即属顿教也。

「此论说明众生心即如来藏心,既有此心,皆当成佛」,真如在缠,名字叫如来藏。就是真如心在众生心中,缠就是烦恼,在烦恼之中,取个名字叫如来藏心。只要有如来藏心,那就是真如,那就是佛性。「故判此论,属于终教也。」以是之故,分判这部《大乘起信论》属于终教。前面讲过,终教的道理,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成佛,《大乘起信论》讲的正是这个道理,所以把《大乘起信论》判为终教。「亦兼圆顿二教」,不是全部的圆、全部的顿,兼带有圆教、顿教的道理。「初以一心为本源,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即属圆教。」《大乘起信论》的序文,先说一心,即是一切法的本源,也就是真如门、生灭门的本源,它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世间法||生灭法,出世间法||真如法,统统在一心本源里面,这是圆教的道理。但是它只有一部分的圆,不是全部的圆。「心真如门」,由一心开二门,第一心真如门,第二心生灭门。「不生不灭,即属顿教也。」心真如门不生不灭那一部分,属于顿教,不是全部论文都属于顿教,就是说全部论文属于终教,兼带有圆教、顿教的道理。

大乘起信论

现在开始讲《大乘起信论》的题目,先讲「大乘」,再讲「起信」,再讲「论」字。讲大乘,先讲「大」,再讲「乘」。

《会阅笔记》

大乘起信论

「大」者当体为名,包含为义。「乘」者就喻为称,运载为功。法喻合举,故名大乘也。「大乘」乃所信之境,「起信」乃能信之心。心境合目,故云大乘起信也。

「『大』者当体为名,包含为义。」「当体」,当心法之体,就是一心法的心体,「为名」,取名叫大。「包含为义」,有名就有义,为什么心法之体取名为大?它包含一切法。记住这解释,不是对小称大,对小称大,就是大法外面有个小法,这样的大是比较的大,不是绝对的大,因为大法以外还容许一个小法在。这个大法包含小法,什么法都包含在心体之内,所以才是绝对的大。「乘」,指能乘、所乘,能乘的是人,所乘的是车。「『乘』者就喻为称」,就这个譬喻给它称个名字叫乘。「运载为功」,法就是法,为什么说个比喻呢?因为它有运载的功能,运载众生出生死到涅槃,由生死道中,一直走到涅槃大道,运载到如来的宝所。你得依着大法才能成佛,大法就是一部大车,能运载众生,由凡夫成为圣人、成为佛。

再把「大乘」合起来解释,「法喻合举,故名大乘也。」「大」,是心法之体,是「法」。「乘」,是个比喻,比喻一部大车,把大的法,和乘的喻,合起来举出来,所以名字叫大乘。

「『大乘』乃所信之境,『起信』乃能信之心。」有了「大乘」,何必还要「起信」呢?大乘是法喻合举,不说喻只说法,是心外的境界。大乘是你所信的境界,你心内没有能信之心,那大乘法与你不相干,所以你先要起能信之心。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把信仰大乘的心生起来。「起信」两个字,「起」是启发、生起,你启发、生起能信之心,就是把大乘的心启发出来。「心境合目」,能信的心,所信的大乘法的境,合起来成一个题目。「故云大乘起信也。」所以称为大乘起信。再推广来讲大的意思:

《会阅笔记》

又依《杂集论》:由与七种大性相应,故名大乘。

一、境大性:以菩萨道,缘于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

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

三、智大性:了知广大人法无我故。

四、精进大性:于三大阿僧祇劫,方便勤修,无量难行行故。

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

六、证得大性:得如来法身,无所畏,不共法等,无量无数大功德故。

七、果大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

「论」者议论也。谓假立宾主,往复问答,议论正理也。

「又依《杂集论》:由与七种大性相应,故名大乘。」这个法怎么叫大乘法呢?大乘法与七种大性相合。

「一、境大性:以菩萨道,缘于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

大乘法境界大,什么是大乘法的境界?大乘法以一切大乘经为所缘的境界。菩萨发了心要学菩萨道,不是以一、二部大乘经为对象,「缘于百千等无量诸经」,一切大乘经他统统要去学,因为境界大,叫大乘。就是学菩萨道,要学一切大乘经。

「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

你要修菩萨行,行是大行,「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行菩萨道,是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的行门。行菩萨道的人要自利、利他,自利要修广大行门,利他也要修广大行门。因为与行大性相应,所以叫大乘。

「三、智大性:了知广大人法无我故。」

「人法无我」:人无我、法无我,学大乘法,不但要了达人无我,还要了达法无我,这些都是广大无边的道理。有大的智慧,才能了解人法无我,广大无边之理,与智大性相应,所以叫大乘。

「四、精进大性:于三大阿僧祇劫,方便勤修,无量难行行故。」

「阿僧祇」,翻成中国话叫无央数,「三大阿僧祇劫」,是三大无央数劫。「方便勤修,无量难行行故。」菩萨要行精进大,不怕时间长,要三大阿僧祗劫才成佛他不怕,长时间勤修行,行难行行门,叫精进大。

「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

凡夫住于生死,二乘住于涅槃,住是执着,凡夫执着生死法,二乘执着涅槃法,都不了解方便善巧。大乘菩萨了脱生死与二乘一样,但是他不执着涅槃,超出二乘,所以叫大乘。他为什么不住呢?他要度众生,要是住于涅槃,他不度众生,所以了生死他不住涅槃,这样他才能来来往往在苦海度众生,这是他的方便善巧大。

「六、证得大性:得如来法身,无所畏,不共法等,无量无数大功德故。」

他证得的功德大,「得如来法身」,证得法身功德大,有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法身具足这五种功德。「无所畏」,查《佛学大辞典》,有菩萨的四种无所畏、佛的四种无所畏,这是指佛证得的四种无所畏。「不共法」,就是佛的十八种不共法,不共凡夫、不共二乘、不共三乘,只有佛有这十八种不共法,都是佛的功德。「无量无数大功德故」,无量数的大功德,他都证得,所以叫大乘。

「七、果大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

他成的佛果可不是成二乘果,二乘果住于涅槃,和众生发生不了关系,众生沾不到他的光,得不到他的利益。菩萨不住于生死,超出生死,证得涅槃不住涅槃,他要来来往往度众生。「穷生死际」,凡是众生,六道凡夫有分段生死,三乘圣人有变易生死,九法界生死边际他都能了达,了达到究竟处。「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对于凡夫示现成菩提,对于三乘圣人示现成菩提。「建立广大诸佛事故」,对于凡夫、二乘,甚至三乘都要建立佛事。

我们懂得七种大性,我们学大乘法,要发大乘心,求大乘智慧,证大乘功德。证得大乘的大果,就处处示现菩提,处处示现佛事。古人有两句话:「广建水月道场,大做梦中佛事。」你处处建立道场,道场不是真实的,像水中的月亮,我要度众生,不得不建水月道场。我要做佛事,我也空,法也空,有什么佛事好做?等于大做梦中佛事,因为要唤醒梦中的众生,众生的梦没有醒,我不在梦中做佛事,到哪里去做呢?所以你要发大心,要成就大果,处处建立道场,处处大做佛事,不要听到一切法如幻如化,有如水中月,有如作梦,一切皆空,你就不要做了。你执着空,偏到空那一边,怎么能成佛呢?

「大乘起信」四字讲完,再用《杂集论》的七种大性相应相合,与七种大性相应才叫大乘。下面讲「论」字。

「『论』者议论也。谓假立宾主,往复问答,议论正理也。」论文的题材,是问答题的文章,问答由谁问呢?没有人问。「谓假立宾主」,假立一个宾、一个主。宾就是客,假若来了一位客人,问我道理,我是主人就答复他。「往复问答」,宾主之间,问一层道理,再问一层道理,一问为往问,一答为复答,往复问答作什么呢?「议论正理也」,「正理」就是大乘之理,不邪不偏谓正,不是外道的邪理,不是二乘的偏理。不议论,不往复问答,不能明了。

《会阅笔记》:

马鸣菩萨造

「马鸣」有三释:

一、以此菩萨初生之时,感动诸马悲鸣不息,故立此名。

二、此菩萨善能抚琴,以宣法音,诸马闻已,咸悉悲鸣,故立此名。

三、此菩萨善能说法,能令诸马悲鸣,垂泪不食,因此为名也。

「菩萨」亦有三释:

一、若具言之,应云菩提萨埵,菩提,此云大觉,即所求也。萨埵,此云有情,即所度也,从境为名耳。若从心说,即唯悲与智也。

二、菩提是所求法,萨埵是能求人,心境合明,人法双称,故云菩提萨埵也。

三、菩提名大觉,萨埵名勇猛,谓有志有能,于大菩提,勇猛求故,立此名也。

「造」者制作也。

这位菩萨为什么取名为「马鸣」呢?我们尊敬这位菩萨不敢起分别心,如果起分别心,马鸣菩萨这个名字实在不太文雅,马鸣就是马叫,这个名字太粗气了。然而,这正是表现菩萨的功德,他不但能感动人,还能感动马。「马鸣」有三种解释:

「一、以此菩萨初生之时,感动诸马悲鸣不息,故立此名。」

马鸣菩萨出生时,感动诸马不停地悲伤鸣叫,所以取名为马鸣。印度菩萨、比丘的名字都是他的母亲取的,不是另外取名。

「二、此菩萨善能抚琴,以宣法音,诸马闻已,咸悉悲鸣,故立此名。」

马鸣菩萨不但能讲经说法,还善于音乐,他会弹琴,用乐器宣扬苦、空、无常、无我佛法之理,诸马听到他弹琴的音声,都悲鸣不已,所以叫马鸣。

「三、此菩萨善能说法,能令诸马悲鸣,垂泪不食,因此为名也。」

诸马听到他说法,不但悲鸣,还流眼泪,不吃食物,所以叫马鸣。《马鸣菩萨传》里记载,国王听了不相信,把宫殿里养的马饿了几天,来试验马鸣菩萨的功德。国王请马鸣菩萨来说法,把饿的马牵出来,用好吃的东西喂马,马一听到马鸣菩萨说法,悲鸣不已,垂泪不食。

「马鸣」有上面三种解释,就是他的功德,不但能度人,而且能度马。

「菩萨」两字也有三种解释,这三种解释是根据《会阅》摘录的,和一般的解释有点不同:

「一、若具言之,应云菩提萨埵。菩提,此云大觉,即所求也。萨埵,此云有情,即所度也,从境为名耳。若从心说,即唯悲与智也。」

「若具言之」,把菩萨具足的说。「应云菩提萨埵」,菩萨是中国简略的翻译,按梵音应称「菩提萨埵」。「菩提,此云大觉,即所求也。」菩萨上求觉道,就是大觉。「萨埵,此云有情,即所度也,从境为名耳。」能求的是菩萨的心,所求的大觉是境。能度的是菩萨的心,所度的有情是境,都是心外之境。「若从心说」,前面是从境解释,若是从心解释,「即唯悲与智也。」只有悲与智两个心,所度的众生,因为你心内有悲心;所求的大觉,因为你心内有智慧心,就是悲心与智心,悲智双运。

「二、菩提是所求法,萨埵是能求人,心境合明,人法双称,故云菩提萨埵也。」

「菩提是所求法,萨埵是能求人」,第一种解释,讲萨埵是有情,有情是所度的。这里不讲所度的众生,讲能求的菩萨。菩提是所求的法,能求菩提法的人叫萨埵。「心境合明」,能求的人是你有能求的心,所求的法是个境。「人法双称,故云菩提萨埵也。」能求的人,所求的法双称,所以叫菩提萨埵。

「三、菩提名大觉,萨埵名勇猛,谓有志有能,于大菩提,勇猛求故,立此名也。」

「萨埵名勇猛」,萨埵前面翻有情,也翻勇猛。「谓有志有能,于大菩提,勇猛求故,立此名也。」菩萨发心,他有大的志愿,而且有能力,于大菩提法,有勇猛心去求,才能精进。没有勇猛心,说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他就退了心。

「『造』者制作也。」这部论是马鸣菩萨造的,也就是马鸣菩萨制作的。

《会阅笔记》

造论时节

依《摩耶经》云:「如来灭后,六百岁已,九十六种诸外道等,邪见竞兴,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七百岁已,有一比丘,名曰龙树,善说法要,灭邪见幢,燃正法炬。」以此经文为定说,当知马鸣菩萨造论时节,即在佛灭后,六百余年间也。

再讲「造论时节」,在什么时候造的论?依《摩耶经》说:如来灭度后,过了六百岁,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都是心外求道,统统是邪见。「邪见竞兴」,一个外道比一个外道的邪见厉害。「毁灭佛法」,九十六种外道有一个总原则,都是起了邪见,总目的是要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有一位比丘,名叫马鸣,善说一切法的要义。「降伏一切诸外道辈」,把九十六种外道都降伏了。「七百岁已」,释迦世尊涅槃七百岁后。「有一比丘,名曰龙树,善说法要,灭邪见幢」,把外道最高的邪见灭掉。「燃正法炬」,把正法的火炬点燃起来。「以此经文为定说,当知马鸣菩萨造论时节,即在佛灭后,六百余年间也。」由此经证明,马鸣菩萨弘法、造论的时间,是在如来灭度后六百余年。

再讲翻译的年代,马鸣菩萨造的《大乘起信论》是印度的梵文,什么时候翻成中文呢?

《会阅笔记》

翻译年代

梵语波罗末陀,此云真谛,西印度优禅尼国人。于梁元帝承圣三年九月十日,在衡州建兴寺所译。

「梵语波罗末陀,此云真谛」,是真谛三藏法师翻译的,「西印度优禅尼国人」,印度分成东、西、南、北、中,五个印度,西印度的国家很多,他是优禅尼国的人。「于梁元帝承圣三年九月十日,在衡州建兴寺所译。」梁,是南北朝的梁朝,这时候中国天下大乱,常被兵乱所苦,真谛三藏法师,心想与此土无缘,欲回印度,因为坐海船风不顺,又被吹回来,于是留在中国译经,就在现在湖南省建兴寺翻译。真谛三藏法师译的《大乘起信论》叫梁译,我们讲的经本,和《会阅》注解的都是梁译。另有一种翻译叫唐译,其注解有蕅益大师的《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唐朝翻译《大乘起信论》时,贤首国师参加译场,后人认为他既然参与唐译,应该注解唐译,怎么注解梁译呢?有人说贤首国师没有我执,所以不注解唐译。我觉得这个道理不太究竟,因为参加译场的职务很多,一、度语,先把印度话翻成中国话。二、笔受,用笔受写到纸上。三、证义,查证笔受后的文义和梵文的义理是否一样。四、润文,用中国文法润饰通顺。上述翻译过程各项职务不只一人负责,可能贤首国师不能完全作主。而唐朝的译本,不见得比梁译本高明,所以他才注解梁译,这是我的见解,也不敢说对。

唐贤首国师义记科判

此论三分 甲初、序分 甲二、正宗分 甲三、流通分

甲初、序分(分二) 乙初、明归敬三宝(分二)

「科判」是一部经的纲要,一定要把科分清楚,科分不清楚,纲要抓不住。《大乘起信论义记》的科,分得很细,有的两个字就分一科,有的一句话分一科,「科」是简明的注解,「判」是分开,一科一科把它分判开。依唐朝贤首国师《大乘起信论义记》的科判,分三大科,甲初、序分, 甲二、正宗分, 甲三、流通分。甲初、序分,分二科,乙初、明归敬三宝,分二科,要造论文,先要归敬三宝。

丙初、显能归诚至归命丙二、明所敬深广(分二)丁初、明所敬分齐十方,丁二、辨所敬三宝(分三)戊初、明佛宝最胜业徧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戊二、名法宝(分二) 己初、标彼身体相,己二、释(分二)庚初、释体大法性真如海,庚二、释相大无量功德藏,戊三、明僧宝如实修行等。归敬三宝竟

丙初、显能归诚至

归命

「丙初、显能归诚至」,「诚至」,就是诚恳到了至极,把这二字反过来,就是至诚。能归的心,是至诚的心,就是归命这两个字。为什么要归命呢?能归的心,诚挚到了极点,所以才要归命。每逢要作一篇论文,都要先归依三宝,因为我们是三宝弟子,要表示恭敬,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至诚。至诚之心是最妙求法的心,菩萨给我们留榜样,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是依着一百部大乘经造的,一切三藏他都贯通了,他造论,还要归敬三宝,因为三宝是我们的师父。

归命是梵语「南无」的翻译,「南无」一般都翻译为归依,此处翻为归命,为什么不翻为归依?因为它不只是归依的意思,还含有「能归诚至」,就是诚恳至极的意思。诚恳至极到用自己的生命来归依,有归命的意思。所以「南无」不能翻为中文,念南无阿弥陀佛,有归依、归命的意思。这里就是把诚恳到了极点,翻成归命。为什么归命叫诚至,诚恳至极呢?因为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世间的功名财富失去了,还可以得回来,譬如做官失去了职位,还有机会再次当官;钱财失去了,还有机会赚回来。而生命是唯一无二的,人身一失,没有机会再回来,所以世间上最尊贵的莫过于生命。用自己最尊贵的生命来归依三宝,就是不顾生命的来归依,表示能归的心,诚挚至极!

丙二、明所敬深广(分二)

丁初、明所敬分齐

尽十方,

「丙二、明所敬深广」,所归敬的三宝,是甚深的三宝,是广大的三宝,分二科。「丁初、明所敬分齐」,「齐」念「ㄐㄧˋ」,同「际」字,就是界限的意思。你所归敬的三宝界限在什么地方呢?「尽十方」,就是甚深甚广,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都有三宝,尽十方的三宝我都归依。讲是有分际,实际尽十方,没有分际,就是尽虚空徧法界,所有的三宝我统统要归依。

丁二、辨所敬三宝(分三)

戊初、明佛宝

最胜业徧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

「丁二、辨所敬三宝」,辨明所敬的三宝,分三科。「戊初、明佛宝」,明归敬佛宝。归敬佛宝,就是归敬佛的身口意三业。「最胜业」,是总说佛的身口意三业最胜。「徧知」,佛的意业,徧知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无所不知,所以佛的意业最胜。「色无碍自在」,佛的色身是无碍的,因为无碍才得到自在,所以佛的身业最胜。「救世大悲者」,这是佛的口业最胜。「救世」,佛要救度世间的众生,他要讲经说法,是依着他的大悲心讲的。「者」是指人之词,就是指佛。「救世大悲者」,就是救世大悲的佛,这样就把文消通了。

接着讲《会阅笔记》,前面已经把文消通了,为什么还要讲《会阅笔记》呢?你们是来求学的,多了解一点道理,不是很好吗?你们看古人注解是怎么注的?消文是怎么消的?

《会阅笔记》

佛宝

「最胜」者,标佛位也。过小曰「胜」,超因曰「最」,以障尽德圆,果成极位,故云「最胜」也。「业」者佛之三业也。「徧知」者意业也。「色无碍自在」者身业也。「救世大悲」者口业也。

讲佛宝,先解释「最胜」二字。「『最胜』者,标佛位也。」「最胜」二字,是标示佛的地位最胜。他超九界以独尊,没有哪一个众生超过佛的地位。等觉菩萨上面是佛,佛的上面再没有位了,佛叫无上,所以标示佛位最胜。

再消「最胜」二字,「过小曰『胜』」,超过小乘人,所以佛位叫胜。「超因曰『最』」,「因」是佛的因位,就是菩萨位。小乘位不是佛的因位,因为小乘人只能成阿罗汉、辟支佛,不能成佛果。跟佛果相对的因位,就是菩萨位。「超」和过小的「过」一样,超过了小乘位,所以叫「胜」;超过了菩萨位,所以叫「最」。接着再释义,佛的位为什么超过小乘、菩萨呢?「以障尽德圆」,就是障无不尽,德无不圆。小乘只断烦恼障,没有断所知障,他的障不尽,功德更不圆。菩萨,到等觉位,还有一分生相无明在,他的障没有尽,德没有圆。一直到成佛,烦恼障、所知障,统统断尽,一切功德,无不圆满。「果成极位」,他证得的果是佛果,成就最极的果位。「故云『最胜』也。」所以只有佛才能称「最胜」。

再讲「业」字,「『业』者佛之三业也。」论文上「最胜业」,「业」是什么呢?业有善业、恶业、不动业,这三种都是凡夫的业。三恶道的凡夫之业,叫恶业;三善道的凡夫之业,叫善业。上二界有色界、无色界,这上二界的天界众生修四禅八定,「定」者,不动之义,叫不动业。这些都没有出三界,统统是凡夫的业,连胜业也谈不上。超出三界,叫无漏业,分大乘、小乘,小乘无漏业,只证得偏空无漏业,障不尽,德不圆,不能叫胜。菩萨的无漏业,他要断障,是烦恼障、所知障一起断。一切的功德,自利、利他的功德一起修。他修的无漏业可以称「胜业」,但不能称「最胜业」。最胜业是指佛的三业,超过小乘,超过因位菩萨。

再分开来讲,佛的三业,怎么是「最胜」呢?《大乘起信论》上归敬三宝的偈颂,都是至诚恳切作出来的,一个字都不马虎,《会阅》上的注解也是一样。「最胜业」,是总说佛的三业。「『徧知』者意业也。」佛的意业徧知。「『色无碍自在』者身业也。」「色」指佛的色身,佛的色身自在无碍。「『救世大悲』者口业也。」救世大悲这个人就是佛,是指佛的口业。

「最胜业徧知」,佛的意业能徧知一切法,才叫最胜。「色无碍自在」,佛的色身无碍自在,能神通变化,超过二乘人、菩萨。二乘人、菩萨都能神通变化,但是没有佛的无碍自在,所以佛的身业最胜。「救世大悲者」,是佛的口业最胜。

我们学佛法先要启发智慧,把智慧启发到究竟圆满之处,就是意业徧知。「徧知」就是智慧的功能,有了智慧,智慧到了波罗蜜,到了圆满的时候,神通变化自然来。色身无碍自在,自然起妙用。学佛法先求智慧,不先求神通,神通是智慧的妙用。这是劝导诸位:学佛法有方法、次第,不要好奇好怪去求神通。

「色无碍自在」,佛的身业神通变化无碍自在,是由徧知的意业显出来的妙用。「救世大悲者」,这是佛的口业。佛用什么本事救度众生?用他的意业,那是根本,但是意业无形无相,表示不出来。用他的身业神通变化,有的众生非显神通不能得度,佛才显神通。非显神通不能得度的众生很少,所以佛不常显神通。佛要降伏外道才显神通,因为外道是着相的,非显神通外道不归依三宝。现在有神通的外道很少,用不着显神通去度外道,所以佛度众生用口业。释迦牟尼佛成佛就说法,一直说了四十九年,到涅槃那一夜把《涅槃经》说完,还问弟子:「你们对于我说的法,还有怀疑的地方吗?如果有,赶快问,我要涅槃了!」弟子们回答说:没有怀疑的地方,佛就涅槃了。如果有弟子说有些地方不懂,佛还是继续说法。佛从成佛就说法到涅槃,就是为救度众生,非说法不能救度。

你懂得这个道理要发心讲经,你不发心讲经,怎么能救度众生呢?「弘法利生」这句话,可以给「救世大悲者」作注解,「利生」就是救度世间的众生,要救度众生就要弘法,不弘法怎么救度呢?道源懂一点佛法,也是老法师弘扬佛法,我去亲近学的。如果过去老法师没有弘法,我现在也不能跟诸位结缘啊!你要利益众生得弘法,不弘法怎么利益众生呢?讲这段话是劝诸位将来要发心弘法度众生。

戊二、名法宝(分二)

己初、标

及彼身体相,

「戊二、名法宝」,分二科,「己初、标」,先标示出来。「及彼身体相」,这是法宝,怎么解释呢?「己二、释」,解释,再分二科。「庚初、释体大」,「法性真如海」,这是体大,属于法宝。「庚二、释相大」,「无量功德藏」,这是相大,属于法宝。先把论文简单消一下:

「及彼身体相」,「彼」就是指三业最胜的佛宝。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前面归依的佛宝,是归依报身佛、化身佛。化身佛,也叫应身佛、应化身佛,因为法身无相,有善根的凡夫,以及二乘圣人,归依的佛宝都是应化身,就是在印度国出生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的释迦佛是应化身佛。菩萨归依的佛宝是报身佛,报身分两种:一、自受用报身。二、他受用报身。

一、自受用报身:这是佛无量阿僧祇劫修的功德,他自己应该得受用,享受法乐,这是他应该得的果报。他怎么应该得这个果报?因无量阿僧祇劫修功德的因行,因果是相对的,如是因,而得如是果。

二、他受用报身:「他」是指菩萨,菩萨可以得报身佛的受用,叫他受用报身,所以我们知道菩萨归依的佛宝是报身佛。

还有一个法身佛,偈颂把它分到法宝。「及彼身体相」,「彼」是指佛宝,佛宝的身,有体,有相。一个佛宝分成三大:体大、相大、用大。报身佛、应化身佛都属于用大。体大、相大,都归到法宝上讲。

己二、释(分二)

庚初、释体大

法性真如海,

「法性真如海」,科文说得很明白,就是解释体大。法身佛的体,在众生份上叫佛性,在一切法上叫法性。「性」者本体之义。一切法的本体,一切法的法性,就是真如。法性、真如广大无边,甚深无底,像海一样,海是譬喻法性、真如体大。法性之体就是真如之体,像海一样,广大甚深,这是体大。法性之法,真如之法,属于法宝。

庚二、释相大

无量功德藏,

再解释相大,「无量功德藏」,佛成了佛,「彼身」就是佛的身,佛的身相大。佛的法身没有相,怎么说个相呢?相就是功德之相,佛是无量阿僧祇劫修出来的功德,功德无量,叫无量功德相。无量功德相是无量功德的法,是无相之相,是功德之相。功德之相什么样子呢?譬如我们天天在研究佛法,有没有功德?有功德。你拿给我看,功德,看不见。你听听,没有声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又如你念佛,拜佛,念经,乃至于作早晚课,有没有功德?有功德。你看见什么样子?没有。功德之相,是无相之相,但是,你不能说没有功德。有功德就有相,那是法相,就是佛的法身之相,法身具足一切无量的功德。

《会阅笔记》

三轮化导

一、 神变轮,二、记心轮,三、教诫轮。

第一种神变轮者,佛以身业,现种种神变奇瑞也。

第二记心轮,佛以意业,知众生之心也。

第三教诫轮者,佛以口业,教训众生也。

再讲佛教化众生,「三轮化导」,佛的身口意业,叫三轮。「一、神变轮。二、记心轮。三、教诫轮。」

「第一种神变轮者,佛以身业,现种种神变奇瑞也。」

「现种种神变」,是佛以身业教化众生。「奇瑞」,奇特祥瑞。佛的身业,色无碍自在,现种种神通变化教化众生。

「第二记心轮,佛以意业,知众生之心也。」

「记心」,就是记众生的心,《金刚经》:「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这就是世界无量、众生无量、众生的妄念无量,佛悉知悉见。就是一切众生无量的心念,佛统统知道,因为佛的意业能够徧知。前面讲佛的意业能够徧知一切法,这里讲徧知一切众生的心,叫记心轮。

「第三教诫轮者,佛以口业,教训众生也。」

佛有二种语言,一种是摄化众生的语言,即爱语摄受,讲的都是好听的话。比如说你要学佛,人人都有佛性,你学佛将来就会成佛。另一种是教诫的语言,即苦切语。劝导不要犯戒,不要作恶,犯戒作恶将来会堕地狱,时间很长,受苦无量。应该用爱语摄受,即用爱语摄受;应该用苦切语教诫,即用苦切语教诫。教诫的「教」,属于爱语摄受,摄受众生的言教。「诫」,是苦切语,训诫众生的话。佛有四众弟子,对于在家二众弟子,方便善巧,都用爱语摄受;对于出家弟子,都用苦切语教诫。佛用三业教化众生,叫三轮化导。

《会阅笔记》

意业徧知有二:

一、 佛之「真智」,徧知「心真如门」恒沙功德等。

二、佛之「俗智」,徧知「心生灭门」缘起差别等,皆无倒徧知也。

再讲「意业徧知」,佛的意业为什么徧知?有二种:

「一、佛之『真智』,徧知『心真如门』恒沙功德等。」

佛的智慧,名称不同,意思一样,这里分真俗二智。佛本来有一个智慧,分开来有两方面的功能。佛的「真智」,能徧知「心真如门」,这是依《大乘起信论》解释的。《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第一真如门,心真如门的一切功德,恒河沙数的功德,真如法具足,佛统统知道。因为他有「真智」,所以徧知一切恒河沙数的功德。

「二、佛之「俗智」,徧知「心生灭门」缘起差别等,皆无倒徧知也。」

佛的世俗智,徧知「心生灭门」。心生灭门,是属于众生这一边的门。「缘起差别等」,一切法皆是从缘生起种种差别,佛统统徧知。「皆无倒徧知也」,「无倒徧知」,就是很正确的徧知,不是颠倒的徧知,佛的智慧没有颠倒知见,叫无倒徧知。

以上是讲佛的意业徧知有二种:一真智,二俗智,都能徧知一切法。

《会阅笔记》

身业无碍有四:

一、佛之身业,大小无碍,谓一一根皆徧法界,而亦不坏诸根之性,又亦不杂诸根之相。

二、互用无碍,谓诸根相作,而不相碍。

三、理事无碍,谓现色炳然,而不碍举体性空。妙理常湛,而不碍业用无方。

四、应机无碍,谓圆回之身,十方齐应,多机顿感。身不分而普现,在此而不碍彼,在彼而不碍此,坐不碍行等,思以准之。

「身业无碍有四:

一、佛之身业,大小无碍,谓一一根皆徧法界,而亦不坏诸根之性,又亦不杂诸根之相。」

佛的身业怎么自在无碍,分开有四种解释:

第一、大小无碍,怎么大呢?根根徧法界,佛的眼睛徧法界,耳朵徧法界。我们念《阿弥陀经》知道佛的舌根徧法界,佛的舌根出广长舌,徧覆三千大千世界,那是《阿弥陀经》属于方等部的说法。《华严经》圆教的说法,是每一根都徧法界,它的根性、本体不坏,眼睛的体性能看东西,耳朵的体性能听声音,舌根的体性能说法。根性不坏,是不是诸根的相杂乱了呢?眼睛徧法界,眼根是否把其他根的相杂乱了?各个根的相,还是各个根的相,这就是大而无碍,各根徧法界。怎么小而无碍呢?各个相不坏。这个道理玄妙了,比如我们讲堂点了好多电灯,每一盏电灯都徧讲堂,一盏灯,等于一个根徧法界。是否每一盏灯的体性坏了?没有坏。是否每一盏灯的相坏了?没有坏。各盏灯还是各盏灯的体性,还是各盏灯的相,这不是神妙不测吗?世间法本来都是神妙不测的,何况佛法呢?

「二、互用无碍,谓诸根相作,而不相碍。」

第二、互用无碍,六根互用无碍。「谓诸根相作,而不相碍。」诸根有诸根的作用,各个根互用,而不相障碍。「互用无碍」,就是六根能够互用,我们凡夫的六根有碍,第一、大小,只会小不会大,你要把哪一根放大,放不大,就生了障碍。眼睛只会看,耳朵只会听。像道源眼睛坏了,不能用耳朵看。佛是六根互用,眼睛能看也能听,耳朵能听也能看。不但佛,圆教十信圆满,叫六根清净位,六根清净位的菩萨,六根都能互用。佛教讲的不是神话,你只要如法修行,还没有到三贤位,圆教十信六根清净位,就能六根互用,不相障碍。

「三、理事无碍,谓现色炳然,而不碍举体性空。妙理常湛,而不碍业用无方。」

第三、理事无碍,理和事互相障碍。「谓现色炳然」,在事相上现的佛的色相庄严,很光明,很显耀。佛的报身、应化身,相好庄严,神通变化,「而不碍举体性空」,佛的报身举体性空,应化身也是举体性空,这是理,「现色炳然」是事,事不碍理。

下面再讲理不碍事,「妙理常湛」,这不可思议的理体,常常湛然不动。「而不碍业用无方」,「无方」就是无边。「业用无方」,就是无边的业用,这是讲佛不可思议的境界。用镜子比喻,镜子的本体清净湛然,那是理体,镜子不是木板、石头,镜子的本体湛然不动,业用无边,人来现人的相,物来现物的相,这就是理不碍事。比喻佛当体皆空,不碍他现无边的业用。

「四、应机无碍,谓圆回之身,十方齐应,多机顿感。身不分而普现,在此而不碍彼,在彼而不碍此,坐不碍行等,思以准之。」

第四、应机无碍,这是讲佛应众生之机,而不起障碍。「谓圆回之身」,佛的身怎么叫「圆回之身」呢?在祇树给孤独园大讲堂里,佛在中间坐着,四面八方坐的都是听众。真是不可思议,哪一方向的听众都感觉是面对着佛而坐,有神通的菩萨和阿罗汉都知道。有学位的二乘人和大心凡夫也参加听讲,听讲结束产生疑惑:为什么大家坐在不同方向,都感觉面对着佛听讲呢?因为实际佛是圆回之身,所以哪一方向的众生都感觉与佛对面而坐,不但一个讲堂如此,十方的众生同时感得。有一句注解:「不离寂场,而游鹿苑。」「寂场」就是寂灭道场、菩提道场。佛成佛没有离开菩提道场,到鹿野苑向五比丘说法,小乘比丘看见佛有来有去,实际佛无来无去。「十方齐应,多机顿感。」你是什么众生,就感得什么佛身,感得什么法音。在菩提场,大菩萨听《华严经》,看见的是毗卢遮那佛身。五比丘听的是四谛法声,看见的是丈六金身,这就是「多机顿感」,不是次第,叫顿感,表示佛的色身无碍,应机无碍。「身不分而普现」,佛的身并没有分开两个身,他能普现。「在此而不碍彼,在彼而不碍此」,彼此不碍。「坐不碍行等」,「等」就是行不碍坐,乃至于坐不碍卧,卧不碍坐,四大威仪都不相妨碍。「思以准之」,你一思想就可以准此解释。佛的身业不可思议,等于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千江有水千江月,不但江水有月,河水也有月,乃至于你盛一碗水,也现月的影子。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没有分成许多个月亮,可是有机就能看见月亮。「机」就是等于水,只要有水,就能现月亮的影子,你是大乘根机,像大海的水,能现月亮影子。你是二乘根机,像江河的水,乃至一个水池,一小碗水,都能现月亮影子。如果没有水,月亮的影子现不出来,这就是说你总要有点根机,根机大、根机小,应机无碍,无机不现,这就是讲佛的身业无碍自在。

《会阅笔记》

口业之悲有三:

谓「四无量心」皆具三缘:

一、生缘,缘于众生如父母眷属等。

二、法缘,缘于众生俱是众法合成。

三、无缘,不见众生及与法相。

佛是救世大悲者,口业之悲有三种,「谓『四无量心』皆具三缘」,佛的口业,是由他的大悲心推动,以大悲心为本,所以成了佛就说法到涅槃。他大悲心发出来,就发四无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是对无量众生发的,怎么叫无量心?因为众生无量,佛的悲心也无量,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这四种无量心,每一种都具足三种缘:

「一、众生缘,缘于众生如父母眷属等。」

第一、众生缘慈悲,你想到众生跟我不相干,怎么能发起大悲心,怎么能为众生受苦呢?你说法得受苦,你想到这些众生都是我过去世的父母眷属,事实是这样,因为佛教讲六道轮回。如果讲断灭的邪见,认为人死了就没有了,无法讲这个道理。众生的生死轮回没有尽,你今生有父母眷属,过去世也有父母眷属,一世一世推上去,无始劫来都在当众生,无始劫来的父母眷属,不就是这一般众生吗?这一般众生都做过你的父母眷属,你怎么不度他们呢?比如你看见一个人掉到水里,这个人你不认识,你便不发悲心,因为你是凡夫,众生掉到水里去你不救。可是你看见父母眷属掉到水里去,你不能不救吧!这就是众生缘慈悲。现在南洋小乘的国家缅甸、泰国,女众要向比丘送供养,比丘不能亲手去接。他的僧袋里装有几吋宽三尺长的黄布,把黄布张开摊在桌子上,送的供养品放在黄布那一头,把黄布拉过来接受供养。你们要是到了泰国可要注意这规矩,有女居士送供养,我们没有黄布怎么办?放到桌子上,你不能亲手去接,亲手一接就会被瞧不起,因为泰国人都要出家三个月,他们都懂此戒律。在中国儒家也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因此有人问孟子:「嫂溺淹,则援以手乎?」我的兄嫂掉到水里,我能用手救她吗?孟子有辩才,他说:「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按礼讲,男女不可亲手接东西,可是你看见嫂子掉到水里不去援救,你根本不是人,是禽兽。可见儒家的道理也是有权有实,这就是众生缘慈悲。

「二、法缘,缘于众生俱是众法合成。」

第二、法缘慈悲,「缘于众生俱是众法合成」,你对于无量众生要发无量心,众生是由众法合成生出来的生命,我也是众法合成,众法没有两个性,众生与我同体,众生受苦就是我在受苦,我怎么能不发大悲心去救他们呢?

「三、无缘,不见众生及与法相。」

第三、无缘慈悲,「不见众生及与法相」,无缘慈悲是佛的慈悲。佛不住众生相,及一切诸法之相,任运自然起慈悲心,叫无缘慈悲。等于天上的月亮,你有水就给你现个影子,天上的月亮没有动心,因为它没有缘虑之心,等于佛的心。但是有感斯应,你有水,它就给你现个影子,一样的救度众生,这叫无缘慈悲。

讲到这里,佛宝讲完了,再讲法宝。

《会阅笔记》

法宝

泛论法宝有四种:谓教、理、行、果。于此四中,教浅理深,行分果圆。今此所归,唯取深圆,但归理、果。是故约彼佛身,以明法宝,是「果法」也。显身之体相,是「理法」也。体谓「体大」,相谓「相大」。以「用大」中,辨佛「受用」、「变化」二身,是故体相二大属于法宝也。

「法性真如海」者,释「体大」也。「法性」者,明「真如」体普徧之义,谓非直与前佛宝为体,亦乃通于一切「法」为「性」。即显「真如」徧于染净,通于情非情,深广之义也。「真如」者,非伪妄曰「真」,无改异曰「如」,即诸法之体性也。「海」者,约喻释疑也。疑云:真既不变,云何随于染净?既随染净,云何不变?释云:如海因风起于波浪,波虽起尽,湿性无变。无变之性,不碍起浪。浪虽万动,不碍一湿,是故动静不二也。又释:显此真如具德如海也。

「无量功德藏」者,释「相大」也。谓此法身如来藏中,含摄蕴积无边恒沙性功德,故云「藏」也。又义:此中亦摄「教」「行」二法,谓「教」含所诠之功德,「行」摄所成之功德,是故亦云「无量功德藏」也。当知此中,通四法宝,俱有含藏之义也。

下面讲法宝,「泛论法宝有四种:谓教、理、行、果。」佛说的言教,叫教法。佛说的语言,都是显明真理的,叫理法。显明真理是叫你如理修行,叫行法。修行是要证得果位,叫果法。「于此四中」,于教、理、行、果四种法宝之中。「教浅理深,行分果圆。」教法是语言很浅,里面所显的真理、理法很深。修行的行门是一分一分的,证得果位才圆满,果是个圆法。「今此所归」,现在《大乘起信论》偈颂,把佛的法身配到法宝上。「唯取深圆」,只取甚深的理法、最圆的果法。「但归理、果」,但独归于甚深的理法,取最圆的果法。「是故约彼佛身,以明法宝」,所以就佛的身体,来明法宝。佛的身体是佛宝,怎么说是法宝呢?「是『果法』也」,因为他是果法。「显身之体相,是『理法』也。」佛的身体「体大」,叫「法性深如海」;佛的相「相大」,叫「无量功德藏」,那是属于理法。「体谓『体大』,相谓『相大』。以『用大』中,辨佛『受用』『变化』二身」,佛的受用身是报身,变化身是应化身,「用大」,归纳到受用身的报身,变化身的应化身上。「是故体相二大属于法宝也。」以是之故,把用大归于佛宝。体大、相大,就归于法宝。

再讲「法性真如海」,先消文,「『法性真如海』者,释『体大』也。」解释体大。「『法性』者,明『真如』体普徧之义」,真如之体徧一切法,为一切法的本体,为一切法的性。性者体也,明真如之体徧于一切法,普徧之义。「谓非直与前佛宝为体,亦乃通于一切『法』为『性』。」真如就是一切法的法性。「即显『真如』徧于染净,通于情非情,深广之义也。」要归依甚深甚广的法,真如之法就是一切诸法之性。一切诸法分开来,不出染净二法,世间法是染污法,出世间法是清净法,真如徧于染净诸法。一切诸法又分为有情法、无情法,真如通于有情及非情。有情,是众生,九法界众生都算上。非情,山河大地,依报世界。真如通于有情及非情,显真如之义,甚深甚广,这是讲法性甚深甚广。

再讲真如二字,「『真如』者,非伪妄曰『真』,无改异曰『如』」,伪是假的,妄是虚妄,不是假的法,也不是虚妄的法,叫做真。没有改变叫做如。一切法都为四相所迁、三世所易,真如之法如如不动,没有改变,没有被生、住、异、灭四相所迁动。没有过去一个样子,现在一个样子,未来一个样子,所以叫如。「即诸法之体性也」,真如即是一切法的体性,性是体,体也就是性。「『海』者,约喻释疑也」,约是就,海是个譬喻,就譬喻来解释疑惑。「疑云:真既不变,云何随于染净?既随染净,云何不变?」真如既然是不变之法,怎么能随缘生起染法、净法?真如既然能生起染法、净法,怎么说它不变呢?「释云:如海因风起于波浪」,譬如海水因为风起了波浪 ,「波虽起尽,湿性无变。无变之性,不碍起浪。」真如有二种意思,一种不变,二种随缘。真如能随众生之缘,你是六凡法界的众生,它能随染污缘,生起染法。你是三乘圣人的众生,它能随你的净缘,生起清净法。真如能随缘,但真如的本性不变动,等于水以湿为性,波以动为相。湿性之水有随缘之义,它能随风的缘,起风,它就起波浪。虽然把波浪起尽,它的湿性并没有变动,这就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虽然湿性没有变动,不变动之性,不碍于起浪。「浪虽万动」,浪虽然有一万个起动,有一万个波浪。「不碍一湿」,湿性只有一个。「是故动静不二也」,所以动不碍静,静不碍动。「又释」,又解释,「显此真如具德如海也」,海还有一种意思,它具足一切功德,无量功德宝,都在大海里。等于法性真如具足无量功德一样,用海譬喻法性真如,动静不二。又譬喻法性真如具足无量功德。

再讲「无量功德藏」,「『无量功德藏』者,释『相大』也。」解释相大。「谓此法身如来藏中,含摄蕴积无边恒沙性功德」,「法身」,配到法宝上,就是如来藏,法身在如来藏中。「性功德」是称性的功德,称者合也,与法性相合的功德。在法性里面有功德,没有显现出来,叫「含摄」。无量的功德都在里面,叫「蕴积」。无量的功德都在法性里面,叫含摄蕴积无边恒河沙数称性的功德。「故云『藏』也」,「藏」是含摄、蕴积之义。「又义」,又一种义理,又一种解释。「此中亦摄『教』『行』二法」,法宝有教、理、行、果四种法,教浅理深,行分果圆。归依法宝,要归依甚深的理法、最圆的果法,教法浅,行法分,里面含摄着有,也应该归依,这就解释得圆融了,也含摄教法、行法。「谓『教』含所诠之功德」,甚深的理法你怎么会知道呢?你听到如来的教法才知道,如来的言教虽然浅,但是含摄着甚深的理法,有理性的功德在里面。「『行』摄所成之功德」,所成之功德是果法,你怎么能成就圆满的果法呢?修行才能成就。修行虽然是一分分的行门,没有圆满,但是圆满的果,都含摄在行门里面,你不修行行法,得不到圆满的果法。「是故亦云」,所以也应该这样说,「『无量功德藏』也」,无量功德藏这个法宝,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四种法都有。「当知此中」,就是归依的法宝之中,「通四法宝」,通教、理、行、果四种法宝,「俱有含藏之义也」,这四种法宝都有含摄之义。

《大乘起信论》有三分:第一序分,就是前面的偈颂,我再把偈颂简单的消通一下,偈颂分二科,第一是明归敬三宝,第二是申其敬意,申明为什么要归敬三宝。先讲第一科明归敬三宝。

「归命尽十方」,用自己最尊最贵的生命来归依,表示归依三宝的心诚恳至极。尽十方的三宝我统统归依,表示归依的三宝广大甚深。

「最胜业徧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这三句是归依佛宝。「最胜业」,指佛宝的身口意三业,都是最高、最殊胜。超过二乘圣人,叫做胜。超过一切因地菩萨,叫做最胜。什么业最胜?佛的三业最胜。佛的意业「徧知」,知一切世出世间法。身业最胜,「色无碍自在」,佛的身业,神通变化。口业最胜,「救世大悲者」,佛成了佛就说法,发大悲心,要救度世间众生。「者」是指人之词,指佛,要归依三业最胜的佛宝。

「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这三句是归依法宝。「及彼身体相」,彼身之体、彼身之相,「彼」就是指佛宝,佛宝有三个身:法身、报身、化身。报身、化身配到佛宝上,法身配到法宝上。因为法身无相,利益众生是报身佛、化身佛利益的,法身佛是个理体,所以归到法宝上。「法性真如海」,先解释体大,法性就是真如,犹如海一样,海是个譬喻,含有二种意思:一种广大甚深,二种能含摄无量,所以体大。「无量功德藏」,这是相大,因为法身没有相,以功德为相,法身是无量功德的宝藏。

戊三、明僧宝

如实修行等。

「如实修行等」,「实」就是实相,也就是真如,名词不同,义理一样,叫实相真如,也叫真如实相。「如实修行」,如于实相修行。「等」,等于不如实修行的僧宝。僧宝,有圣人僧、凡夫僧。圣人僧,有大乘圣人僧、小乘圣人僧。大乘圣人僧,分成三贤十地,要登地以上的菩萨,才能如实修行。「等」字更表示他发心广大,不但地上如实修行的僧宝要归依,地前的菩萨,十信三贤菩萨也要归依;不但大乘的菩萨要归依,小乘的僧宝要归依。以此类推,受过具足戒的僧宝声闻罗汉,也要归依,表示他归依僧宝的心广大无边,尽十方的僧宝都要归依。

《会阅笔记》

僧宝

「如实修行等」者,僧宝也。僧通凡圣,宝唯圣位。圣通大小,菩萨为胜。是故此中,唯归地上大菩萨僧。谓证理起行,名「如实修行」也。以地上菩萨,发无漏智,证真如理,所起之行,一一契真,无不如实。「实」者实相也,「行」如于「实」,名「如实行」也。若据马鸣所归,合是九地以上。今约地上,同是「如实行」故,所以归之也。「等」者,以圣等凡,以大等小,自然合前归心广大之义也。

讲僧宝,「『如实修行等』者,僧宝也。僧通凡圣,宝唯圣位。」「僧」字,通于凡夫僧、圣人僧,可是圣位的僧,才能担当得起「宝」字。「圣通大小,菩萨为胜。」圣人僧都叫僧宝,小乘圣人也叫僧宝,大乘圣人叫僧宝,但是小乘与大乘比较,菩萨为最胜。「是故此中」,所以《大乘起信论》偈颂之中,「唯归地上大菩萨僧」,归依圣人僧,而且归依最胜的圣人僧,就是只归依地上菩萨僧。「谓证理起行,名『如实修行』也。」必须亲证真如实相之理,再起修行,才叫如实修行。所以我们现在都是学修行,不要说凡夫僧不会修行,小乘圣人也不会修行,三贤菩萨也不会修行,真正会修行的是地上菩萨,因为他亲证实相之理,初地菩萨证得一分,就得一分实相之理,这样才是如实修行。

讲到这里要劝各位同学:中国佛教修行的出家人很多,解理的出家人很少,这样的出家人是否会修行呢?不会修行。依文解义都不懂,怎么会修行呢?所以中国佛教出家修行的人很多,佛教却不兴隆,越来越衰落。自己关着门盲修瞎练,信徒问一句佛理,他都说不出来,怎样能弘扬佛法呢?这样跟信徒脱了节,佛教怎么能兴隆?要摄化众生,要依解起行,依文解义,了解佛理再修行,一直修到三贤位圆满登地,豁破无明亲证法身,才算真正修行。

「以地上菩萨,发无漏智,证真如理」,我们现在的智慧,不叫智慧,叫分别心。三贤位的菩萨,十信圆满以后,才发无漏智,发的是相似的无漏智,不是真无漏智。到了登地以上的菩萨,才发真无漏智,证得真如理,「智」是能证,「理」是所证。虽然地上证得一分,他是真正证得一分真如理,依着他所证得的真如理,依理起行。「所起之行,一一契真」,契者合也,他念每句佛,都念到真如上;拜每拜佛,都拜到真如上;他打坐一分钟,与真如相应;打坐一点钟,也与真如相应。相应就是契合,所修的行门,一一都与真如相契合,那才是真正会修行。「无不如实」,既然一一与真如相契合,无不如于实相,跟实相相融,跟实相相等,也就是跟实相相契。「无不如实」的「实」怎么讲呢?,「『实』者实相也」,「实」就是实相,就是真如理体,有个理体,有个相。这个相不是虚妄之相,叫实相。实相者无相也,它是无相之相,有相就叫虚妄之相,真如是真实之相,叫做实相。「『行』如于『实』,名『如实行』也。」他所起的修行,如于真如实相,所以叫「如实行」。

消文要扣着论文,不是把文字摆在一边,另外讲一个道理。「如实行」,就是如于实相修行。先消文、释义,再显理,显了理再离相。离相,是即文字相,而离文字相,不是离开文字,另外离文字相。消文,扣着文字,一个字一个字消出来;释义,依着文字释义;显理,还是依着文字显理;乃至于劝修、举证,开出去还要把它合拢来,开合分明,要合到「如实行」三个字上。这是讲经的方法,不然东拉西扯,讲了半天,人家听了莫名奇妙!因为你讲的离开文字,不晓得讲到哪里去。

「若据马鸣所归,合是九地以上。」马鸣菩萨是八地菩萨,应该归依比他地位高的菩萨,归依九地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今约地上,同是『如实』行故,所以归之也。」现在不依着马鸣菩萨的本位,归依八地以上,地上菩萨都是如实行,只要登地以上的菩萨都应该归依,因为他是如实行者。再把它推广,「『等』者,以圣等凡」,圣人僧,我要归依;凡夫僧,我也要归依。「以大等小」,圣人僧有大有小,登地以上的菩萨,是大乘圣人僧,我要归依;小乘圣人僧,我也要归依。「自然合前归心广大之义也」,这就合到前面归心广大的意思,尽十方的三宝,我都要归依,所归依的境界自然广大。要发平等心来归依,不必一定要拣凡拣圣、拣大拣小,所以用「等」字,把它扩大起来,这一科明归敬三宝讲完了。

乙二、申其敬意(分三)

丙初、举所为人为欲令众生,丙二、明所成益(分二)丁初、令得离过益除疑舍邪执,丁二、得成行益起大乘正信,丙三、成益意佛种不断故。上来归敬辨意分竟

丙初、举所为人

为欲令众生,

「乙二、申其敬意」,申明我归敬的意思,我为什么要归敬三宝呢?分三科。「丙初、举所为人」,「为欲令众生」,我归依三宝,不是为我自己得利益,是为令众生得利益。这是大乘菩萨发的菩提心,跟小乘发心出发点就不同,小乘发心完全为自己了生死、出三界。你如此类推,社会上的人为什么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为了生活问题,没想到生死问题,怎么了生死、出三界呢?所以你就知道大乘菩萨,怎么叫大?他一发心就是个大心,为令众生得利益。

丙二、明所成益(分二)

丁初、令得离过益

除疑舍邪执,

「丙二、明所成益」,为令众生得利益,所成的是什么利益呢?分二科。「丁初、令得离过益」,使众生得到远离过错的利益。

「除疑舍邪执」,众生有什么过错呢?一种是疑而不信,二种是起邪知邪见,我要令众生得利益,除掉他的疑惑之心,舍除他的邪知邪见。

丁二、得成行益

起大乘正信,

「起大乘正信」,令众生除掉疑惑,舍除邪知邪见,他就能生起大乘正信之心。

丙三、成益意

佛种不断故。上来归敬辨意分竟

「丙三、成益意」,教众生起大乘正信得利益,是什么意思呢?众生「除疑舍邪执」,把他的过错除掉,能起大乘正信的行门。「佛种不断故」,众生都可以成佛,佛种就不会断了。

「上来归敬辨意」,上面申辨、归敬的意思。「分竟」,就是序分讲完了。

《会阅笔记》

申其敬意有三

一、为利益众生故。

二、为佛种不断故。

三、为正法久住故

即此教法久住,亦是佛种不断也。

偈颂上有二种利益,第一种为利益众生,第二种能令佛种不断,《会阅笔记》加上第三种,为令正法久住。论文上讲《大乘起信论》是正法,你发心弘扬《大乘起信论》,就是令正法久住,也就是令佛种不断。论文上只有二种意思,注解写了三种,就是要发心弘扬《大乘起信论》,就能令正法久住。

《会阅笔记》

众生有三聚(类也)

一、正定聚,二、不定聚,三、邪定聚。此论正为「不定聚」众生,兼为「邪定聚」作远因缘,亦兼为「正定聚」具増妙行也。

下面再讲能利益什么众生呢?「众生有三聚(类也)」,众生有三大类:「一、正定聚,二、不定聚,三、邪定聚。」第一、正定聚,就是十信圆满,入了住位的众生。三贤位众生跟十地位众生比较,三贤位众生差多了,他起无漏智,是相似的无漏智,不是真无漏智,他所证见的法身,如隔云望月,没有亲证。但是一入住位就不退转,只有往前进,叫做正定聚。第二、不定聚,是十信位的菩萨,他是依着境界,随着境界转的,遇到师教之缘,遇见明师讲教,启发他的道心,他就进步;遇见五欲境界把他转动,又退转下去。所以十信位的菩萨,叫做毛道菩萨,像空中的毛随风东西,叫做不定聚。第三、邪定聚,邪魔外道定于邪,你跟他讲教,他听不懂,你所讲的道理,他都听成外道。你叫他看佛经,他看不懂,他看了佛经,还是讲外道的道理,因为他定于邪,看见圆教的经典,也会解到外道去。

 

「此论正为『不定聚』众生」,《大乘起信论》正是为加被「不定聚」众生,不定聚众生大乘正信没有起来,就用《大乘起信论》来劝导引发,叫他起大乘正信,叫他十信圆满入于住位。「兼为『邪定聚』众生作远因缘」,邪定聚者,你跟他讲大乘经,他不相信,但是一入耳根即入识田。从他耳根经过,已经在他八识田里种了种子,早晚会发现行。现在他一时邪知邪见转不过来,将来有一天会转过来的,给他作个远因缘。「亦兼为『正定聚』具增妙行也」,「正定聚」众生还没有成佛,《大乘起信论》还应当研究研究、熏习熏习,可以具足增加他的妙行,这是兼带的利益。

《会阅笔记》

菩萨三种观于众生起大慈悲

一、远离最上第一义乐||众生人人本有真如之乐,失而不知。

二、具足诸苦。

三、于彼二颠倒。

解云:真乐本有,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觉。于彼得失,都无觉知,故令菩萨兴悲造论也。

「菩萨三种观于众生起大慈悲」,《普贤行愿品》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觉。」菩萨要观众生苦,发大悲心,由大悲心而发菩提心。《普贤行愿品》有这个次第,平常讲,观众生苦,发菩提心,把中间的大悲心含摄到里面。菩萨有三种观众生苦:

「一、远离最上第一义乐|众生人人本有真如之乐」,就是菩提乐、涅槃乐本来人人皆有。「失而不知」,众生失去却不知道。菩萨知道,看见众生可怜,等于贫女的宝藏,告诉她宝藏在哪里,把宝藏找出来,不是得到享受吗?等于告诉苦力,衣内有一颗明珠,他就不必再去做苦工。这就是菩萨看见众生在受苦,就起大悲心,于是弘法度众生,告诉众生,人人有第一义乐,有菩提乐、涅槃乐。

「二、具足诸苦」,众生受的苦太多了,后面会讲到。

「三、于彼二颠倒」,众生叫颠倒众生。有二个颠倒,一、「真乐本有,失而不知」,第一义乐是真乐、法乐,大涅槃里有常、乐、我、净的乐,就是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涅槃四德。真乐,众生本来具有,他失去却不知道,这不是颠倒吗?二、「妄苦本空,得而不觉。」众生受的苦本来是虚妄不实,本来空的,因为因缘生法没有自性,不是本来空吗?「于彼得失,都无觉知」,他天天在受苦,得了苦还不能觉照,不晓得苦。

「故令菩萨兴悲造论也」,所以才令菩萨兴起大悲心造《大乘起信论》,观众生三种观想,先发大悲心,起菩提心,再造《大乘起信论》利益众生。三种观想,实际就是二种观想,一种众生有真乐,失而不知。二种妄法本来空,他得而不觉。由此二种众生起颠倒,菩萨越看众生越可怜,于是兴起大悲心来造论,利益众生,要众生先起大乘正信。

《会阅笔记》

起大乘正信

既于「真」不疑,于「邪」不执,未知于何起行?谓于「大乘」,以是究竟根本法故。未知于此大乘起何等行?谓起「正信」,以「信」是众行之本故,亦即翻前「疑」,故云「信」。翻前「邪执」,故云「正」也。

再讲《会阅笔记》,「既于『真』不疑,于『邪』不执,未知于何起行?」既然对于真如已经不起疑惑,对于邪法已经不起执着,他还不知道要起何等行门?下面就答复这个问题。「谓于『大乘』,以是究竟根本法故。」大乘就是佛法的究竟根本法。「未知于此大乘起何等行?」大乘法八万四千法门,起哪一种法门呢?「谓起『正信』」,起正信的行门。「以『信』是众行之本故」,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想要到佛法的大海来游玩,你必须有信心,才能游佛法的大海。《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为大乘道之源,一切功德之母,能生出大乘之道,一切功德都从信心生出来,能长养一切善根,所以信是众行的根本。因此第一步要发信心,信心不起,你什么行门都不会修,而且修的都是邪行。「亦即翻前『疑』,故云『信』。翻前『邪执』,故云『正』也。」前面「除疑舍邪执」,对着疑就叫信,疑而不信,信而不疑,疑是众生的过失,把众生疑惑的过失翻过来,叫信。把众生的邪知邪见邪执翻过来叫正,所以起大乘正信。

《会阅笔记》

佛种不断

令诸众生,离过成行,使「信位」圆满,入「住」不退,堪成当来佛果,故云佛种不断也。

下面再讲「佛种不断」的道理,「令诸众生,离过成行」,众生要离疑惑、邪执,才能成就大乘行门,才是正信之行。「使『信位』圆满,入『住』不退」,十信位圆满,入于十住位,就不会再退转。「堪成当来佛果」,不再退堕于凡夫,只有精进,由三贤到十地,由等觉到妙觉,自然能成就当来的佛果。「故云佛种不断也」,生起大乘正信修行信心,把信心修圆满,入了住位,就种了成佛的种子,这叫佛种不断。

《会阅笔记》

大乘因果五十二位

一、外凡位,即十信心。

二、内凡位,亦名三贤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位。

三、十圣位,即十地位。

四、等觉位。

以上五十一位,皆为菩萨之因位。

五、妙觉位,即佛位也。

再讲大乘的因果,有五十二个位子,「一、外凡位,即十信位。」教外的凡夫,即十信位的菩萨,还没有入于佛教之内,还是佛教以外的凡夫位,他虽然有了信心,十信不圆满,有进有退。「二、内凡位」,教内凡夫,入于佛教之内,但是还是凡夫,不是圣人。「亦名三贤位」,不是十地的菩萨,不能称圣人,应该称凡夫,可是不是十信位的教外凡夫,要摄受教内的凡夫,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叫贤人,所以称为三贤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位,有三十个位子。「三、十圣位,即十地位。」十地位,怎么称为大乘圣人呢?初地菩萨叫做欢喜地,这时候大生欢喜,法身什么样子亲证了,豁破一分无明,亲证一分法身,于是地地高、地地证,叫十圣位。「四、等觉位」,等觉有二种意思,一种等于妙觉,与佛相等。二种解释,与佛还相差一等,虽然超过十地菩萨,但是还没有成佛,所以叫等觉。「以上五十一位,皆为菩萨之因位。」前面讲过「最胜」二字,超因为胜,佛的三业超出五十一因位。「五、妙觉位,即佛果位也。」等觉叫觉,但是觉而不妙,不可思议叫妙。成了佛,觉才圆满,才不可思议,才叫妙觉,就是佛果的位,前面叫因位,妙觉位叫果位。

讲到这里把序分讲完。

甲二、正宗分(分二)

乙初、标益起说

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

全部论文分三大科,甲初、序分,甲二、正宗分。序分已经讲完,现在讲第二大科正宗分,再分为二科,「乙初、标益起说」,标举出来对众生的利益,应当说这部《大乘起信论》。

「论曰」,论文说。「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摩诃衍」翻成中国话叫「大乘」,有一种法能生起众生的大乘信根。「是故应说」,所以应当说。

《会阅笔记》

摩诃衍(衍音眼)

梵语「摩诃衍那」,此云大乘。

「摩诃衍,梵语『摩诃衍那』,此云大乘」,中国话叫大乘。

《会阅笔记》

「信」有六喻

一、如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有「信」亦尔,入佛法中,自在取于无漏法财。

二、如狮子筋弦。其声一发,一切诸弦皆悉断绝。若人发一信心,一切惑障悉皆消灭。

三、如狮子乳。或以一滴投余乳中,悉成清水。若人发一信心,一切恶魔悉皆变成清净法流。

四、如世间财。能养色身寿命。「信财」能养法身慧命故。

五、如根。如植草木,根成必活。「信根」成就,即能生长诸功德故。

六、如力。如人有力,能伏刚强。「信力」能摧恶不善法也。

能起大乘信心,信心有六种比喻,广开来讲是启发我们的智慧信心,将来如果有场合请你讲开示,你找不到材料,就劝他们起信心,因为信心有六种譬喻,你把它记熟了讲,就是一段很好的开示。为什么要起大乘正信?有这六种譬喻:

「一、如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有「信」亦尔,入佛法中,自在取于无漏法财。」

第一、「如手」,信心如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等于人有手,到宝山之中,自在的去取宝物,入宝山不能空手而归,但取宝要有双手,无手怎么取宝?所以一定要有手才能取宝。「有『信』亦尔」,信心也是这样。「入佛法中,自在取于无漏法财。」无漏法财,就是比喻无漏法为财宝,不是世间的财宝,是无漏法的财宝。无漏法的财宝怎么能取得呢?要有信心才能取得,如人有手,入宝山取宝一样。你没有信心,或者虽有信心,但轻浮而不坚定,天天阅经听讲教理,你发不了佛法财,无漏法财取不到,一定要有信心,才能入山取宝。

「二、如狮子筋弦。其声一发,一切诸弦皆悉断绝。若人发一信心,一切惑障悉皆消灭。」

第二、「如狮子筋弦。其声一发,一切诸弦皆悉断绝。」像狮子的筋做的弦。譬如拿狮子的筋,做琵琶的弦,你弹狮子的筋做的弦,音乐一发出来,其他的弦统统断绝,信心也有这种功德力量。「若人发一信心,一切惑障悉皆消灭。」最怕有人不发心,若信心一发,一切惑障统统断绝。信而不疑,疑而不信,是对待疑惑障而讲。你把疑惑心断掉,信心越来越坚固,越来越广大,越来越深远,修什么行门都能成就,所以一切功德都能成就,一切惑障都能断绝。

「三、如狮子乳。或以一滴投余乳中,悉成清水。若人发一信心,一切恶魔悉皆变成清净法流。」

第三、像狮子的乳。等于拿一滴狮子的乳,投于牛乳或羊乳之中,其他的乳都变成清水。信心也是,若有人发一信心,一切的恶魔都不能害他,还变成他的护法。「流」者流类,都变成清净法的流类,如释迦佛的八部护法,都是天魔外道、鬼神之类。如果佛没有信心,不能教化他们,都成魔障。等到信心坚固,成了佛,来教化他们,他们都成了佛的护法。你在一个地方最初没有起道场弘法,那地方有名望的人都是你的冤家对头,瞧不起你,你起个大殿,他要生障碍,给你作种种的魔障。等到你的信心坚固,不被他们转动,你起大殿弘法利生,他听到了认为讲得很好,这个出家人不错,回过来给你当护法。

「四、如世间财。能养色身寿命。「信财」能养法身慧命故。」

第四、像世间的财宝。世间的财宝,能养我们的色身寿命。你没有世间财,怎么生活?色身不能养,寿命也要断绝。信就等于财,你得了信财,就能养你的法身慧命。我们的法身日日长,慧命日日生,就是靠信心的力量来养活的。

「五、如根。如植草木,根成必活。「信根」成就,即能生长诸功德故。」

第五、「如根,如植草木,根成必活。」你要种植草或小树,一定要先把根养活,草木的根一成就,草木必定活起来。「『信根』成就,即能生长诸功德故。」信心生了根,信根成就,不起疑惑,一切功德都能生长出来。

「六、如力。如人有力,能伏刚强。「信力」能摧恶法不善法也。」

第六、「如力」,这就是由信根而生的信力。「如人有力」,像人有力量,「能伏刚强」,能降伏刚强的人。「『信力』能摧恶法不善法也」,信力能摧破恶法,连不善法都能摧破。我们念《阿弥陀经》五根、五力。信根是五根:信、进、念、定、慧中的第一个根。五力,还是信、进、念、定、慧,先生根后生力。我们生了信心,就必须生根,就是不要动摇你的信心,才能表现力量出来,才能开花结果。

《会阅笔记》

信根

根有二义:

一、能持义,谓自分不失。如植草木,根成必活也。

二、生后义,谓胜进上求。信既成就,即能生长后位功德,渐渐胜进,住、行、向、地等果故。如草木成根,渐生华果也。

下面单讲信根,根字有二种意义,「一、能持义,谓能持自分不失。如植草木,根成必活也。」第一能持,能保持自己的本分不会失掉,等于种植草木,根成一定会活起来。「二、生后义」,这就说它有力了,信根保持着之后,马上就生起来后法。「谓胜进上求」,保持自己的本分不会失掉,再胜进,再往上去求法。「信既成就」,信根既然成就,「即能生长后位功德」,三贤十地的功德,都是十信成就以后,才能生长出来,所以要修行,先要修行信心。后位功德是什么功德呢?「渐渐胜进」,就是超进,也就是进入的意思。「住、行、向、地等果故」,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三贤十地的果。「如草木成根,渐生华果也。」

《会阅笔记》

信根四料拣

一、有信无根,谓随他言信。

二、是根非信,谓余进、念、定、慧根。

三、亦信亦根,谓此中所辨,见理成信。

四、非信非根,谓邪见人及其余法。

「信根四料拣」,「料拣」,料理拣别:

「一、有信无根,谓随他言信。」

信心有了,没有生根,人家说到哪里,我们相信到哪里,随便信,不是信到心里,这样的信心靠不住。等于拜佛一样,人家拜我也拜,人家不拜我也不拜,这样拜佛功德很少,因为不是从心里要拜,随众起倒。只要人家说,我就信;人家不说,我就不信,这样有信没有生根。

「二、是根非信,谓余进、念、定、慧根。」

根有五根,除了信根以外四种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上面四种是根,但不是信根。

「三、亦信亦根,谓此中所辨,见理成信。」     

这就说到信根的正题上,有信心而且生了根。「谓此中所辨」,这是《大乘起信论》所辨明的。「见理成信」,先要明白大乘之理,由了解大乘之理成就的信心,才算是信根。信、解、行、证是学佛的四个次第,先发信心,而后求解,再修行,再证果。但这四法是互摄互融,你最初发了信心,那信心不成根,你求解是依文解义解理,理明白了以后,信心就增加,解理以后生的信心就深了。「见理成信」,不是依文解义解的理,是亲证开悟,悟到理,见到真如实相之理,成了信心。这信心一生出来就生了根,永远不会动摇。

「四、非信非根,谓邪见人及其余法。」

不是信也不是根,这一种就是邪见的人,他不起信心,怎么会生根?「及其余法」,佛教其他大乘法多得很,不是讲信,不是讲根,但它还是佛法,是指信根以外的佛法。

乙二、正陈所说(分三)

丙初、标数

说有五分。

「乙二、正陈所说」,正面陈明所说的《大乘起信论》,分三科。「丙初、标数」,先把数目标出来。「说有五分」。

丙二、列名

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三者、解释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劝修利益分。

《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自问自答,假立宾主,彼此问答,发明真理。「云何为五?」假设有人问:哪五分?下面就答复他:「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三者、解释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劝修利益分。

第一、因缘分,一切法从因缘生,先说明造《大乘起信论》的因缘。第二、立义分,建立大纲的义理。第三、解释分,大纲的义理众生不了解,必须广为解释,《大乘起信论》的解释分最多,就是要解释立义分的纲要之理。第四、修行信心分,广为解释其理,解释明白了,还得修行信心,信心不成就,怎么能入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不成就,怎么能入十地?十地不圆满,怎么能成佛呢?所以要先修行信心。第五、劝修利益分,众生的根机不等,上根众生,一听就发心修行,中根众生带点勉强,也修行了。下根众生,解释道理他听明白,怎样修行他也听了,但他还是不愿意修,要劝他不修有大损失,修行得大利益。

《会阅笔记》

《起信论》五分之次第

一、因缘分者,菩萨造论,非率尔操笔,故必有其因缘也。「分」者,章别余段也。

二、立义分者,因缘既兴,次当略标纲要,令众生起信也。

三、解释分者,宗要既略,次宜广释,令其生解也。

四、修行信心分者,释既生解,次宜依解起行,有解无行,是所不应也。

五、劝修利益分者,虽示行仪,钝根懈慢,故宜举益劝修也。

再讲《起信论》的次第,为什么有这五分?

「一、因缘分者,菩萨造论,非率尔操笔」,「率尔操笔」,就是很轻率随便拿起笔来就写一篇文章,这文章绝对没有价值,所以菩萨造论,并非率尔操笔。「故必有其因缘也」,一定有他造论的因缘,就是为何事来造《大乘起信论》?五分的分怎么讲呢?「『分』者,章别余段也。」一分,就是一章。为什么要立章呢?「别」于「余段」,余段就是余章,这一分,就是这一章,也就是这一段,别于其他章、其他段。

「二、立义分者,因缘既兴」,因缘既然兴起来要造论,「次当略标纲要」,次于因缘分,应该简略标明论文的大纲、要义。「令众生起信也」,上根利智的众生,看见立义分,就能生起信心。

「三、解释分者」,必须要有解释分,这是什么道理?「宗要既略」,立义分的纲要既然简略,「次宜广释」,次于立义分,应当广为解释。「令其生解也」,令众生能生起了解,把立义分的纲要了解。

「四、修行信心分者,释既生解」,解释分既然能生起众生的了解,「次宜依解起行」,次于解释分,应该依着所了解的道理来起修行。「有解无行,是所不应也。」有了解没有修行,是不应当的。所以一定要有修行信心分,解行要并重,等于足目相资。目就是眼睛,人有眼睛就能认明哪是邪路,哪是偏路,哪是正路。凡夫的路是邪路,二乘的路是偏路,大乘佛菩萨的路才是正路。你了解,等于眼睛认明正路,你得用你的足,行这条正路,这样叫依解起行、行解并重、足目相资。有解无行,如同有目无足,解的都是空解,冤枉费力,因为没有修行,走不到正道上。反之,有行无解,如同有足无目,不认识正道,前面有个大坑,会堕落下去;前面是个大沟,会跌落下去,佛教为什么会衰落?修行的人很多,了解道理的人很少,盲修瞎练,结果修到外道去,堕坑落堑还不知道,他胡说八道害众生,瞎众生的慧目,讲出来全是外道的道理,不是佛的道理。所以我常说:佛法可以讲多,可以讲少,不可以讲错。这些盲修瞎练的修行人,还要劝导众生修行,讲错了自害害人,所以有足无目,会堕坑落堑更危险!

「五、劝修利益分者,虽示行仪」,虽然开始显示修行的仪轨,下面把六度法门,改成五种行门,就是修止观,有这五种止观叫你修。「钝根懈慢」,下根众生,根机很迟钝,懈怠我慢,成了他的习性。第一、懈怠成性,你叫他修行,他怕累倒。第二、贡高我慢,好像他不必修,就可以成佛,我慢烦恼,把他障住了。「故宜举益劝修也」,所以应当标举出来修行的利益,劝导钝根众生修行。

丙三、依章辨相(分五) 丁初、因缘分(分二)

戊初、标

初说因缘分。

「丙三、依章辨相」,章就是分,依着这一分来辨明它的法相,分五科。「丁初、因缘分」,再分二科,「戊初、标」,把它标举出来。「初说因缘分」,最初先说因缘分。

戊二、释(分四)

己初、问

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

「戊二、释」,解释什么叫做因缘分?分四科。「己初、问」,假设宾主,往复问答,本来没有人问,假立一个宾客,「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有何等因缘,你要造这一部《大乘起信论》呢?

己二、答(分三)

庚初、举数

答曰:是因缘有八种。

「己二、答」,再分三小科,「庚初、举数」,举就是标,标出数目。「答曰:是因缘有八种」,我造《大乘起信论》,有八种因缘。

庚二、辨相(分二) 辛初、总

云何为八?一者因缘总相,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庚二、辨相」,辨明因缘之相,都是什么因缘呢?分二科。「辛初、总」,总因缘之相。八种因缘,第一种因缘是总因缘,下面七种因缘,是别因缘。「云何为八?」有哪八种因缘?「一者因缘总相」,第一是因缘总相,就是一切佛法的因缘,佛说的一切经都是这个因缘。佛为什么要出世、说法,目的何在?菩萨造论,有什么因缘?目的何在?「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这就是佛法以慈悲为本,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平常讲慈悲,先有慈后有悲,实际跟众生打交道,真正利益众生,是先拔苦,后与乐。众生在受苦,你不把他的苦拔除,给他乐,他接受不来。譬如小孩子生病,你给他好吃的东西,他不能吃,一定先看医生,把病治好,你再给他好东西吃,他才能领纳接受,这就是先拔苦,后与乐。

再讲《会阅笔记》,笔记所讲的,都是佛教的普通常识,可是因为太普通,反而没有记到心里。说来说去就是说众生苦,佛法以苦作对象,众生没有苦,佛不出世说法。因为众生有苦,才需要佛来度,比如你有病,才需要看医生、吃药。但是众生受苦,有个愚痴烦恼,他不知道在受苦,所以佛初转*轮,先说四谛法:苦、集、灭、道。第一、叫众生要知苦,知苦才能断集,因此,佛经上开始就说众生苦。《会阅笔记》上所讲众生苦,都是普通常识,但是它是基本法相,你一定要记在心里,并且背熟,一者,可以随时讲给众生听,利益众生。二者,你要观察到你自己真正苦,可以觉到我这个众生是真正在受苦,你才肯发心了生死,才肯发心度众生的生死。

《会阅笔记》

离一切苦,得究竟乐。

「离一切苦」者,离二种生死苦也。

一、三界以内之「分段生死苦」。谓三界四生,身有形「段」,命有「分」限,时极必终也。观三界为三苦:

(一)、欲界为「苦苦」,谓受有漏之身,已名为「苦」,于上更加种种逼迫,故名「苦苦」也。

(二)、色界为「坏苦」,谓禅定之乐散谢时,仍然堕落,故名「坏苦」也。

(三)、无色界为「行苦」,谓「空定」之力,虽然空诸色身,而仍不免念念迁流,故名「行苦」也。然而欲界具三,色界兼二,无色界唯一也。

人道具有八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爱别离苦,六、怨憎会苦,七、求不得苦,八、五阴炽盛苦。

六道轮回苦,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也。三界以内之众生,一时天上,一时人间,或堕地狱,或转畜生,生生死死,轮回不已,是乃「分段生死」之大苦也。

二、三界以外之「变易生死苦」。谓三乘圣人,虽离「分段」粗苦,犹有「梨耶」「变易」

之行苦。以四相所迁,转「变」改「易」,故名 「变易」也。又因移果易,故名「变易」也。至成佛时,二死永亡,方得名为「离一切苦」也。

「得究竟乐」者,一、菩提觉法乐,谓断除烦恼,觉了诸法,于一切法,得大自在之法乐也。二、涅槃寂静乐,谓破尽无明,了脱生死,而得究竟寂灭之法乐也。令众生离一, 切苦,是菩萨之大悲也;令众生得究竟乐,是菩萨之大慈也。至觉之心,于焉备矣。

先讲《会阅笔记》,「离一切苦,得究竟乐。」「『离一切苦』者,离二种生死苦也。」九法界众生,有二种生死苦。三界以内是六凡法界,有分段生死苦。三界以外是三乘圣人法界,有变易生死苦。

「一、三界以内之『分段生死苦』」,先讲三界以内的分段生死苦。「谓三界四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四生」者: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身有形『段』,命有『分』限」,三界以内的众生,身体有不同的形状、段落。比如人的身形,有五、六尺高;蚂蚁的身形,只有一、二分的段落。乃至于生到大自在天,有多少万由旬那么高,还是有个段落。三界以内的众生,寿命有个分限,比如人的寿命不出一百年,只有少数人活到一百二十岁,像虚云老和尚。有的朝生暮死,早上生的小虫,晚上就死了,寿命不出一日。乃至于生到大自在天活了多少大劫,还是有分限。三界以内的众生,身有形「段」,命有「分」限,所以叫「分段」。「时极」,寿命到了最极点的时间。「必终也」,必定终了,就是有生必有死,到时间一定会死。「观三界为三苦」,六道凡夫有分段生死的范围,你观察欲界、色界、无色界,分成三种苦。

「(一)、欲界为『苦苦』,谓受有漏之身,已名为『苦』,于上更加种种逼迫,故名『苦苦』也。」

「(一)、欲界为『苦苦』」,为什么叫苦苦?「谓受有漏之身,已名为『苦』,于上更加种种逼迫,故名『苦苦』也。」欲界的众生身体为有漏之身,「欲」就是单指男女YIN欲,由YIN欲道生出来,绝对不清净,受这个身体就是苦,我们是欲界的众生,虽然是三善道的人道,但是我们身体染污不净,这不就是苦恼吗?「苦」者,逼迫为义,逼迫着我们受苦,所以苦上加苦,叫「苦苦」。我们的身体受苦,夏天受热,被热逼迫;冬天受冷,被冷逼迫,这是气候的逼迫。加上贫穷之苦,没有饭吃,没有御寒的衣服,再加上生病,没有医药费。不必详细举例,如此类推,逼迫不是一种,是种种逼迫,是苦上加苦,所以欲界叫「苦苦」。我们这个果报的身体染污不净,再遇到种种逼迫,有什么好贪恋?为什么这里放不下,那里舍不得?这样我们了生死的道心自然生起来,自己真正发心了生死,才肯发心度众生了生死。

「(二)、色界为『坏苦』,谓禅定之乐散谢时,仍然堕落,故名『坏苦』也。」

「色」,不指男女之色,单指色身,色界的身体最清净,是化生上去,不是男女交合之后,由母亲生出来的。欲界的众生染污不净,色界的众生由禅定化生,色身清净得很,色身清净这就是一种快乐,而且他修的禅定,还有一种禅定之乐。三界以内最乐的,莫过于三禅天,那就是禅定之乐。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更高,怎么不说四禅最乐呢?四禅,叫舍念清净定,他要把禅乐舍掉,他已经觉悟,不贪禅乐,所以三界以内最快乐,莫过于三禅天。你懂得这道理,小乘修的四果,初果、二果都在欲界,到了三果就超出欲界。他应该生在初禅天、二禅天,乃至三禅天,怎么一下子超到四禅天以上,他不从初、二、三禅走,因为一走就得用初、二、三禅的功夫,一用那个功夫就生染污,这染污不是欲色的染污,而是禅定之乐的染污。禅定之乐跟我们欲界的五欲之乐,不可同日而语。我还没有生到色界天,现在修禅定,也没有得到三禅定,不晓得那是什么样的快乐。你要是学打坐,有一天碰到坐一支好香,你就感觉到禅定之乐,乐得厉害!身心都舒服。平常你学打坐,第一个困难就是两腿疼,你练得腿不疼了,身体还会疲乏劳累,等到你坐了一支好香,就是坐了一点钟,坐得很好,怎么好?一小时,一剎那之间就过去了,腿不会疼,身体不感疲乏。下了坐,身心舒服,无法用言语形容。碰巧坐一支好香,就有这种乐,真正得三禅之乐,还可以用言语形容吗?生到色界天,色身清净就是个乐,再加上禅定之乐,可是禅定之乐有「散谢时」,就是有坏的时候,等到禅定散谢的时候,果报临头,仍然堕落下来。比方我们打坐,一下子入定了,入定还得出定,色界天的禅定散谢,等于出了定,就是果报临头,什么果报呢?应该生到欲界的果报,你前生前世造了欲界的业因成熟,一定要结果。你要是转到欲界的人天道还好,要是落到三恶道,那简直苦得不得了。佛经上说一个公案,有一个天人有天眼通,他的果报成熟要堕落到一只母猪肚子里,母猪全身烂疮,他的色身原来多么清净,你想那痛苦有多厉害,所以乐叫坏苦。

「(三)、无色界为『行苦』,谓『空定』之力,虽然空诸色身,而仍不免念念迁流,故名『行苦』也。然而欲界具三,色界兼二,无色界唯一也。」

「无色界为『行苦』」,无色界的色身虽然清净,等于雀鸟的笼子,叫色笼,不得自在。他要修空定,把色身空掉,无色界的众生,按空定的浅深有四层: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四空定都没有色身,所以叫无色界。你看释迦佛说法,欲界天、色界天的众生来听法,没有看见无色界的众生来听法,因为他没有色身,但是他念念生灭,心思迁流不息,叫行苦,就像人行路一样,走来走去,这是一种痛苦。「谓『空定』之力,虽然空诸色身」,「力」就是功能,空定有这种功能,能把色界天的色身空掉。「而仍不免念念迁流,故名『行苦』也」。

「然而欲界具三」,然而欲界具有三种苦,「苦苦」、「坏苦」、「行苦」三苦都有。「色界兼二」,色界兼有二种苦,只有「坏苦」、「行苦」,没有「苦苦」。「无色界唯一也」,到了无色界,只有「行苦」。所以欲界痛苦多,刚才讲到贫穷三苦:无衣、无食、生病没有医药费,这都是苦上加苦。欲界有福报的人,大富大贵,没有贫穷之苦,但是乐事不长久,乐事坏的时候,就感觉到痛苦,比他没有享乐的时候还要苦。譬如做大官的,一下子官位不保,像美国总统尼克森,因为水门案发生,不得不辞职,新闻记者访问他:「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他说:「我像在高山顶上,一下子跌到山谷里的感觉!」美国总统是全世界第一人,环境逼迫不辞职不行,乐事坏了,他感觉的痛苦,没有当过总统的人是不能体会的,所以乐是坏苦。乃至于色界天的天福享尽,跌落下来,「行苦」跟欲界的众生心一样,念念迁流不息。知道三界的苦,一定要超出三界,才能脱离这三种苦。

「人道具有八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爱别离苦,六、怨憎会苦。七、求不得苦,八、五阴炽盛苦。」

再讲到人道具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这四种苦叫平等大苦,无论男女老幼、中国人、外国人,统统有这四种苦。「生苦」,是佛经讲,我们没有感觉到。「老苦」,我感觉到了,眼睛看不见,眼根暗钝;身体没有力气,东西拿不动,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还要有人扶,身根暗钝;记忆力还没有完全退化,要是完全退化,根本无法和诸位结法缘;耳根已经差了,还没有完全聋,完全聋也不能跟诸位讲课,自己都听不见,怎么讲?这是六根暗钝之苦。我以前向来不服老,担任中国佛教会理事长时,每次到台北开会,我都是坐公路局,一个人去,一个人回来,从不坐计程车,出家人没拿东西,坐计程车干什么?乃至我到香港讲经多年,都是我一个人去,一个人回来,因为多一个人去要花飞机票。现在已经不行,进了机场,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要办手续找不到柜台。老苦,到了你老了才知道苦,诸位要趁着六根还伶俐,赶快学佛法,赶快修。你们现在还能看注解,眼睛很亮时你不看,等到像我现在眼睛不行,想看就太晚了,讲这些苦你们一定要记到心里。

六道凡夫都有分段生死苦,我们在人道受生,单讲人道具足有八种苦,第一、生苦,第二、老苦,第三、病苦,第四、死苦,四种平等大苦。第五、爱别离苦,第六、怨憎会苦,第七、求不得苦,第八、五阴炽盛苦,这八种苦过去讲过很多次,这里不再详细讲了。

「六道轮回苦,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也。三界以内之众生,一时天上,一时人间,或堕地狱,或转畜生,生生死死,轮回不已,是乃『分段生死』之大苦也。」

现在再讲六道轮回苦,「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阿修罗道」也叫非天,有天之福,无天之德,这三种合起来叫三善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合起来叫三恶道,跟三善道合起来,叫六道凡夫。「三界以内之众生,一时天上,一时人间,或堕地狱,或转畜生,生生死死,轮回不已,是乃『分段生死』之大苦也。」这里加个「大」字,就是警策我们注意:六道轮回之苦,叫你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时天上,一时人间,一时堕地狱,一时变畜生,六道轮回不已,死此生彼,死彼生此,不得休息。必须学佛法有了智慧,才能观察到六道轮回之苦。没有智慧,连人道八苦也观察不到。所以学佛法就是要开智慧,众生在苦不知苦,他有愚痴的烦恼,就是不知道,众生的心量越来越小,过了今天,不讲明天,哪里还想到来生呢?所以你叫他观察六道轮回,他观察不到,他没有这个智慧。全世界的人都只讲今生今世,没有谁讲到来生来世,信仰宗教的人讲到来生来世,也不知道轮回生死之苦。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有三:一是佛教,二是耶稣教,三是回教。耶稣教和回教教理一样,都是要修善升天国,作恶就堕地狱,升天国叫永生,堕地狱是永堕,没有轮回的道理。佛教是升天还要堕落下来,堕到地狱还能出生来,讲轮回。

轮回就像以前提井水的轮,在井的上面搭一个架子,两边竖立柱子,中间有一根横梁,横梁中间吊一个滑轮,把两个水桶吊在滑轮上,一个人在那里拉动,将这个水桶放下去,另一水桶就升起来,这叫轮回。就是一时升到人天道,一时又堕到三恶道,等于那两个大水桶,一上一下轮回。轮回就像车轮转来转去,你说从哪儿转起?到哪儿为止呢?它是打圈转的,没有个头,没有个尾,永远不休息。所以我们生死到哪一天为止呢?尽未来际没有完,要是有边际,就不叫凡夫,叫圣人了。小乘家证到初果,怎么叫圣人呢?生死有了数目,他在欲界只受七番生死,七番完了,不受第八番生死,所以叫圣人。我们凡夫的生死,永远没完没了,所以你得有智慧,才能观察到生死是个大苦,你想休息却不可能。佛教讲因果轮回的道理,你升到天上享天福,绝不能永生,因为你修的升天的因,有个限度,看你种了多少善因?《地藏经》说:「舍一得万报。」那一万个报报完,你还是要堕落下来。所以你培的善因,有一个分限,你升到天上,绝不会永远不下来。你造的恶业,最大堕到地狱,也有个分限,地狱受罪受完了,自然就超生出来,不是永远堕到地狱里。你今生做人,你的身、口、意三业不能不动,将来《大乘起信论》会讲到业字,业是动义、因义。你一动,就是个业,就是个因,你动出业因,一定得结果。你说没有来生,除非身、口、意三业不动。前生前世不说,就说今生今世,你身、口、意三业能够不动吗?你的身体不做事,你的嘴巴不讲话,你的心里能不动念头吗?那么身、口、意三业在动,动就是业因,所以不能不结业果。一定会有来生,来生又造三业,造了三业还有来生,永远没完没了。所以有智慧的人,才能观察到轮回之苦,生死不息,这才是个大苦,所以要了生脱死。佛教的目的何在?度众生了生死。发心要自己了生死,叫小乘弟子。观察到自己的生死苦,再观察到众生都在受生死轮回苦,发起大菩提心度众生,叫大乘弟子。无论小乘、大乘都以了生死为目的,要是没有想到了生死,没有发心度众生了生死,你没有学到佛法。你不发心度众生了生死,你不是大乘弟子,没有学到大乘佛法。你不发心自己了生死,小乘佛法也没学到,你不是小乘弟子。那你天天学佛法,都是冤枉用功,所以一定要观察到生死轮回之苦。以上,是讲三界以内的分段生死苦。

「二、三界以外之『变易生死苦』。谓三乘圣人,虽离『分段』粗苦,犹有『梨耶』『变易』之行苦。以四相所迁,转『变』改『易』,故名 『变易』也。又因移果易,故名『变易』也。至成佛时,二死永亡,方得名为『离一切苦』也。」

接着讲「三界以外之『变易生死苦』」,先讲什么叫做变易?「谓三乘圣人」,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都叫圣人,佛教的圣人都得超出三界,不超出三界不叫圣人。三乘圣人都超出三界,都到三界以外。「虽离『分段』粗苦」,三界以内的分段生死苦很粗浅,这个苦出离了。「犹有『梨耶』『变易』之行苦」,但是还有一种细的苦,「梨耶」就是「阿梨耶」,也叫「阿赖耶识」,就是第八识,它在那儿念念生灭,在那儿变易,这种变易就是一种行苦,也就是无色界众生那一种苦。「以四相所迁,转『变』改『易』,故名『变易』也。」第八识阿黎耶识,有生、住、异、灭四相,被四相所迁动。前面开讲《大乘起信论》序文,讲真心不为四相所迁,所以是不生不灭。三乘圣人没有成佛,还被四相所迁动,就转变改易,所以叫做「变易」生死苦。「又因移果易,故名『变易』也。」又一种解释,三乘圣人有胜进的果位,比方初地菩萨,修的是二地的因,证到二地的果,因变动,果也改易。二地菩萨进入三地菩萨,也有这种苦,叫做「变易生死苦」。「至成佛时,二死永亡」,「二死」就是分段生死、变易生死。「方得名为『离一切苦』也」,到了成佛,才叫离一切苦。

讲到这里就明白,变易生死苦,指三界以外的苦,就是三乘圣人的苦。我们依文解义,感觉不到变易生死之苦,这是我们众生心粗。我们欲界的众生,分段生死苦,尤其是欲界的「苦苦」,在苦还不知道苦呢!心粗,境也粗,他感觉不到。变易生死苦,是三界以外的苦,境界很细,菩萨或回小向大的二乘圣人,心细才感觉得到,我们的心粗感觉不到。譬如你把眼睛闭上,我拿一根微细的毛放在你的手掌上,你感觉不出来,怎么没有感觉呢?因为手掌的感觉很粗,毛很细,不容易感觉到。你把眼睛睁开,把毛放在你眼睛里,马上你就受不了,为什么?眼睛的感觉细。成了佛,叫「五住究竟,二死永亡。」五住就是五住烦恼,枝末无明,见惑、思惑,一共分成四住||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再加根本无明||无明住地,叫五住,统统断尽。「亡」就是无、空,分段生死、变易生死都空了,叫「二死永亡」。「五住究竟,二死永亡。」成佛才能得自在,这个时候才离开一切苦。佛出世说法,就为令众生离一切苦,这是因缘总相,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也是为令众生离一切苦。

「『得究竟乐』者,一、菩提觉法乐,谓断除烦恼,觉了诸法,于一切法,得大自在之法乐也。二、涅槃寂静乐,谓破尽无明,了脱生死,而得究竟寂灭之法乐也。」

还要令众生得究竟乐,就是成佛得二种法乐:一种叫菩提觉法乐,二种叫涅槃寂静乐。成了佛,证得佛果,分开来有二个果:一个叫做菩提果,就是智果;一个叫做涅槃果,就是理果,所证的理体。梵语「菩提」,翻成中国话叫做「觉」,他能觉了一切法,一切法无不知、无不了,得这一种法乐,叫菩提觉法乐,是断除一切烦恼,才证得这一个大菩提果。菩提果怎么得呢?断了烦恼得的。涅槃果怎么得呢?了脱生死得的。生死是烦恼结的果,生死叫你不得不休息,你想寂静一下,都不能寂静,证得涅槃,叫寂静乐,了脱生死,不生不灭,这时候得了究竟寂灭之乐。

菩提觉法乐、涅槃寂静乐,是什么意思?譬如我们研究佛法,佛法研究不通,心里很烦恼,研究着研究着,突然间明白,烦恼没有了,这时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快乐。懂了一个法相、一个义理,就得一种法乐,就是菩提觉法乐。何况一切法无不了知,那个乐还可以用言词形容吗?「涅槃寂静乐」,譬如我们在城市生活,昏烦扰乱,到了深山大寺院,汽车、火车的声音听不见了,人吵杂的声音也听不见了,很寂静、很清幽,感觉很快乐,那是什么快乐?就是寂静之乐,何况证得圆满寂静的大涅槃呢?这叫做究竟乐。

再把它总结起来,「令众生离一切苦,是菩萨之大悲也;令众生得究竟乐,是菩萨之大慈也。至觉之心,于焉备矣。」「至觉」就是佛,「至觉之心」就是佛的心。「于焉备矣」,在这里已经具备了。佛的心就是大慈悲心,学佛,先学佛发大慈悲心。大悲心,令众生离一切苦;大慈心,令众生得一切乐,也就是究竟乐。

论文「云何为八?一者因缘总相,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讲完了。接着讲,「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我马鸣造《大乘起信论》,不是为求世间的名、世间的利、世间的恭敬。从这一句我有点领悟,这叫做当法师的三重难关,你们都发心学当法师,要注意这一句论文,不要求名、不要求利、不要求恭敬,你这位法师自然清高。我当了几十年法师,没有大错,就是沾这一句的光,沾马鸣菩萨的光,不敢求名、不敢求利、不敢求恭敬。你要一动这念头,就走到世间法上,你天天讲经说法,叫不净说法,你的心里不清净,说的清净法变成了染污法。

我举个粗浅的例子:有个老和尚道行很好,放焰口很有感应,所以很多信徒都请他去放焰口。有一天,有一个老人断气了,家人赶快请老和尚来放焰口,等到焰口放完,断气的老人又活过来了,家人就问他:「你刚才到哪儿?」他说:「我没到哪儿,我看见我们这儿请人吃饭,请了好多人,我肚子很饿,也跟着去吃。」再问:「你吃了什么呢?」他回答:「尽吃些小包子和小馒头。」又问:「味道如何?」他回答:「起先味道很好,后来不晓得怎么里面都加些羊毛?」第二天,有人去问老和尚:「老和尚放焰口的功德很大,我们家人又活过来啦!」又说:「家人说我们家里请很多人吃饭,那一定是放焰口造出来的,老人说他也跟着吃,起初很好吃,后来馒头里面都加些羊毛,这是什么道理呢?」老和尚想:那天放焰口都虔诚作观想,没有犯仪轨,怎么会馒头里加羊毛呢?突然间,老和尚想起来了!那天放焰口正在施食时,外面下雨,他突然想起来,他的羊毛毡在外面晒太阳,没有收,心里就动了这一个念头,观想走了,焰口撒出去的馒头里面都加了羊毛。由这粗浅的故事,你就晓得,你心里要是贪名、贪利、贪恭敬,你说的佛法都变成染污法,叫不净说法。你不贪名、不贪利、不贪恭敬,通过了这三关,自然清高,这样你当法师才不会走错路。

现在最染污人的就是利关,贪利。你请我讲经可以,得供养我红包,要是我讲一座经,红包供养太少,我心里很不愉快!第二次你再请我讲经,我可能不答应。这样想你讲经是做买卖,是求利,就是利关没有透。或者讲经以后要授归依,归依的徒弟很多,送的红包也多,你很欢喜。讲经完,归依的人没几个,收的红包很少,心里不愉快,这还是属于利关。

再者就是求恭敬,你对我要招待得好,你对我要表示恭敬。你要恭敬佛法,你请我来是跟你讲经说法,你不恭敬我,就是不重法,你轻法慢教,那不是大罪吗?跟人家秤斤较两要恭敬,这是恭敬关没有透。你要晓得,请法师讲经,没有不招待法师的,不能招待得好,或者是他的环境不许可给你准备好房间、好床铺,不许可每天给你弄好菜、好点心。或者请法的人粗心,他招待人没有经验,他请你还是很恭敬,但是可能慢待你,我们要原谅他,他这个人心粗,不是不恭敬,不要叫人家害怕法师的架子大、难款待。要他好好款待,就是求他恭敬。讲经的所在,无论怎样不如意,要忍耐,到人家寺院,处处不是很方便,要原谅人家,这样就把恭敬关打破。

求名是最清高的一关,我既不贪利,也不贪恭敬,可是我要求好名誉,大家都要赞叹我讲经讲得好,这样我就有名,这就是名关没有透。你要晓得,「名是实之宾」,名是真实的宾客,真实是主人。你有真实功德,你不求名,自然有名。你看释迦佛求名吗?没有。他有名闻十方的真实功德,不求名,自然有名。你自己研究得好,讲得好,自然会出名。你不要先求出名,讲经要登大报纸,多撒传单,让大家知道。大家都知道了,第一天满座,第二天半座,第三天只剩下二十个人。第一天为什么满座呢?你登报发传单,大家都知道,所以来听的人很多。听了半天,不知道你讲什么,所以第二天剩半座。第三天只剩下二十个人,这二十个人为什么不走呢?都是跟你有关系的人,不好意思走,他走了对不起你,不是为法,完全是人情的关系。这样求名,怎能得到名呢?你不求真实讲经的本事,你光求名,那不是实之宾的名,是没有真实本事虚假的名,让你求到了,也是昙花一现,所以你应该透过名关。

为什么要讲经?「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这两句要记清楚,你贪名、贪利、贪恭敬,是贪烦恼所引生,这不是苦吗?你要令众生离苦,怎么自己找苦恼呢?所以你要透过这三个难关,讲经才不会走错路。我为什么办佛学院?希望诸位同学学讲经,你要注意法师的三关:不贪名、不贪利、不贪恭敬。我当你们院长,你们也得考验院长,看道源法师讲几十年经,是不是贪名、贪利、贪恭敬?你要是考察出来我哪一关没透过,你来告诉我,我再精进悔改,决定要透过这三关。

这是因缘总相,下面「辛二、别」,别是别另,另外有七种别因缘。

辛二、别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

马鸣菩萨为什么要造《大乘起信论》?「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我们本师释迦世尊说法的根本教义,就是一心三大。这一个心具足体大、相大、用大三种大的意思。再一心开二个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二门不二,合起来还是一个心。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说大乘法的根本教义,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令众生得到正确的了解,不会错谬。我无论如何辛苦一定要办佛学院,因为根本挽救佛教,除了办佛学院,没有第二个办法,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当法师,佛教因此兴隆起来。用我这一盏灯,分成无尽灯,每个人毕业后各个开道场,各个办佛学院。我们佛学院四十几个人,将来都办佛学院,你算算有多少学生?佛法就兴隆起来。现在因为出家的人少,在家的信徒多,看见出家人就磕头礼拜送供养,就要请他讲开示,可是他没有学佛法,不知道要讲什么,就开口乱讲一些外道的话,讲得都错谬,因为他没有生正解。各位学了三、四年,纵然不会讲经说法,也绝不会说外道的话。佛教的普通名词听了很多,你还会开口乱说吗?「令诸众生正解不谬」,不是叫你随便讲几句话,是叫你真正弘扬根本教义,这是第二种因缘。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善根成熟」,就是十个信心修满了,这样的众生听到《大乘起信论》,一胜进就入到住位。「摩诃衍」,翻成中国话叫做大乘,「堪」是堪能,「任」是任持,对于大乘法,堪能任持而决定不会把信心退掉。因为他的善根成熟,十个信心已经修满,再听《大乘起信论》,一胜进就超入住位,担荷如来的家业,就不退信心。

「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善根微少众生」,就是善根没有成熟的众生。《大乘起信论》能使善根微少,十个信心没有圆满的众生,修习信心。所以后面修行那一分,叫修习信心分,研究《大乘起信论》,决定学会修习信心。

「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大乘起信论》开示你一个方便法门,就是叫你忏悔业障,你前生前世,或者多生多劫,造的恶业很多,你今生学大乘佛法就生障碍,叫做恶业障。《大乘起信论》有个忏悔方便法门,能把你的恶业障消除。「善护其心」,善于护持你的信心,令你的信心不退。「远离痴慢」,学《大乘起信论》,心真如门、心生灭门讲的道理很详细、很清楚,你开智慧,就把愚痴烦恼远离。因为有愚痴才会起我慢,你把愚痴烦恼远离,我慢烦恼也远离。佛法犹如大海,我才知道一点点,怎么敢起我慢呢?「出邪网故」,邪知邪见像打鱼的网把你网住,像抓兔子的网把你网住,横竖交络,你懂得《大乘起信论》超出邪网,什么邪知邪见都不起了。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凡夫有凡夫的心过,二乘有二乘的心过,《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止观法门,能把凡夫、二乘的心过对治掉,你不就成了大乘弟子吗?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大乘起信论》开导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阿弥陀佛面前,就是阿鞞跋致,就不退转。

「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这是最后一分,告诉我们修行能得到大利益,劝我们修行。

《大乘起信论》有八种因缘,第一是总因缘,释迦佛说经,其他的菩萨造论,都有这个因缘,无非是令一切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并不是为求世间名、利、恭敬,这是总因缘。下面还有七种别因缘,前面已把正文消过,现在按《会阅笔记》再讲一遍:

《会阅笔记》

别因缘中有七﹕

一、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

立义分中所说:依一心法,有二种门,各摄一切法,即是如来所说法门之根本也。

二、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此当十信终心,自分满足,故云善根成熟。进入十住正定聚中,使前信心堪任不退也。

三、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

以十信未满,故云善根微少。令进修向满,故云修行信心也。

四、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

自下四种机,当信位初心,以业重惑多,善根难发,故教以礼忏等方便,消恶业障。以障轻故,内离痴慢,外出邪网。此当下品机也。

五、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

双明止观法门,遣除凡小二执,故云对治心过也。此当中品也。

六、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劝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必定不退信心也。此当上品也。

七、为示利益,劝修行故。

最后举彼损益,劝物修舍,即总策成前诸行也。

「别因缘中有七」,别因缘有七种:

「一、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有什么因缘要造《大乘起信论》呢?为解释如来所说的法根本之义,令众生看了《大乘起信论》,得到正当的了解,不会错谬。下面就解释,「立义分中所说」,第一种别因缘,就是解释立义分所说的:「依一心法,有二种门,各摄一切法,即是如来所说法门之根本也。」就是依一心法开二种门,这二种门各摄一切法,这就是如来所说法门的根本之义。

「二、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善根」就是信根,「此当十信终心」,信心一共有十个,到了最后一个信心,就是善根成熟了,叫十信终心。「自分满足,故云善根成熟。」「自分」就是十信位自位的本分已经满足,十个信心都修圆满了,所以说善根成熟。「进入十住正定聚中」,十信圆满,就进入十住位,就是正定聚的众生。「使前信心堪任不退也。」前面你修了十个信心,没有入到住位,会进进退退,所以十信位叫不定聚,入了正定聚,使前位的信心永远不退。

「三、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相对前面十信终心,善根成熟,这个善心微少,「以十信未满,故云善根微少。」十个信心还没有修圆满,善根没有成熟,所以叫善根微少。「令进修向满」,「向」是趣向,令他进修趣向于圆满之位,「故云修行信心也。」

「四、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自下四种机」,自此以下四种根机,就是第四、五、六、七四种别因缘。「当信位初心」,当刚发信心,就是指着我们的根机。我们对于大乘佛法有没有信心?有啊!但都是初发信心。「以业重惑多」,因为业障太重,烦恼太多。「善根难发」,初信位要进到二信位都不容易,为什么?因为初发信心的人业障重、烦恼多,所以善根难发。「故教以礼忏等方便」,所以你要好好的礼佛忏悔。「消恶业障」,把恶业障能够消除。「以障轻故」,因为业障变轻的缘故。「内离痴慢」,内心离开愚痴我慢的烦恼,不会再愚痴、我慢。「外出邪网」,你怎么会遇到邪魔外道?怎么会被邪知邪见的人骗了呢?因为你内心有愚痴,不起正智慧。你把心内愚痴去除,烦恼远离,智慧启发出来,自然离开外面邪网,邪知邪见再也骗不到你了。「此当下品机也」,把十信初发信心,分上中下三品,这是下品,业障重,烦恼多。

「五、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双明止观法门」,修止也修观。「遣除凡小二执」,把凡夫的执、小乘的执都遣除。「故云对治心过也」,对治就是遣除,遣除心过。「此当中品也」,这是初发信心的中品根机。

「六、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也。」「劝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必定不退信心也。此当上品也。」这是初发信心的上品根机,就是修净土法门往生西方。

「七、为示利益劝修行故。」这是《大乘起信论》的最后一分。「最后举彼损益」,最后标举出来彼等损失利益,你要是不修行,有大的损失;你要是修行,能得大的利益。「劝物修舍」,「物」指众生,劝众生修行舍离,应该修的修,应该舍的舍。「即总策成前诸行也」,「策」是策发、策进,劝导你精进,这是总策发、总策进,成就以前诸种行门。

庚三、总结

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庚三、总结」,「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有前面八种因缘,所以造这部论,论文的章法都分三段:第一标,第二释,第三结。你有什么因缘造《大乘起信论》呢?有八种因缘,把它标举出来。第一至第八种解释完了,再总结起来,这是我们中国作文的方法,每一篇文章,有起承转合,章法才完整。

《会阅笔记》

修多罗

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契者合也,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云契经也。

梵语「修多罗」,翻成中国话叫契经,「契」是契合的意思。是上契合诸佛之理,下契合众生之机,所以叫契经。佛经没有不契合佛之理,没有不契合众生之机的。

己三、难

问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

「己三、难」,就是问难。「修多罗」,就是佛经,你说的八种因缘,佛经上都具有这些法,何须你再重说呢?

己四、通(分二)

庚初、与彼问辞

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

「己四、通」,「通」是通解问难,有人问难,就为他通解一下,分二科。「庚初、与彼问辞」,「与」是许可,「彼」是你,先许可你的问辞,你问得对。「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你说得不错,佛经上虽然有这些法。

庚二、夺彼疑情,明须作论(分二)辛初、举根缘二相以立宗(分二)

壬初、根有同异以众生根行不等,壬二、缘有增微受解缘别。

「庚二、夺彼疑情,明须作论。」「夺」与「与」是对待的,「与」是许可,「夺」是不许可。「夺彼疑情」,不许可你这样问。你有了疑情,我要给你去掉。「明须作论」,要说明我必须作论,分二科。「辛初、举根缘二相以立宗」,举出来根不同、缘不同,以建立我的宗旨。有的众生善根深厚,见佛说法就开悟,连经也不要,何必要论呢?有的众生应该看经开悟,他就看经。有的众生看经不得开悟,我就得造论。众生的根机不同、助缘不同,不能一概而论都去看经,再分二科。「壬初、根有同异」,众生的根机,有同有不同。

「以众生根行不等」,「根」是根机,「行」是意行,「意行」是一个专门名词,就是他心里面所想的。「意」,就是他的心。「行」,心里行动,就是念念分别,就是他的思想不同。按现在的普通名词解释,「意行」就是各人的兴趣不同,勉强这样解释,比较好了解。「壬二、缘有增微」,外缘有增有少。「受解缘别」,「解」字念「谢」,就是领受佛法而得解悟。因为众生的根机不等、意行不同,领受佛法而得解悟的助缘也不同,所以需要造论。

辛二、别释根缘(分二)壬初、说听俱胜,经文尚无纸素之传,何况须论?(分二)

癸初、约胜时以明根胜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癸二、明胜缘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则不须论。

「辛二、别释根缘」,分二科,「壬初、说听俱胜」,说法的人、听法的人,都善根殊胜。「经文尚无纸素之传,何况须论?」「纸素」指纸,「素」是绸布,中国没有发明纸以前,写在绸布上。连经都不需要,还需要论吗?再分二科。「癸初、约胜时以明根胜」,佛在世的时候,时间胜,根机也胜。

「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如来在世,能与佛同时出世的众生,都是利根众生。我们的根机怎么不利呢?释迦佛出世,我们不晓得在哪儿堕地狱。等到释迦佛涅槃二、三千年,我们才出世为人,正法过去,像法也过去,已到末法时代,所以根机不利。跟佛同时出世的众生,都是利根众生,所以时间胜,根机也胜。

「癸二、明胜缘」,说明能说法的佛三业都殊胜。「能说之人」,就是佛。「色心业胜」,「色」是色身,丈六金身是总相,还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看见佛的色身业胜,你可以开智慧。「心」是佛的心业胜,也就是意业胜,佛能观众生的根机,观机逗教,决没有错误,所以「色」、「心」两个字要分开。「圆音一演」,佛说法的口业胜,佛说法的音声叫「圆音」。「异类等解」,各个众生根机不同,但是听佛一说法,统统了解,这是单讲人的根机不同。还有天龙八部等等各类众生,听法的不只一类,叫异类。「等解」,「解」字念「谢」,大家都平等解悟,都悟了佛的要旨。「则不须论」,听佛说法,连经本都不需要,还要论作什么?

壬二、明根缘微劣,须经须论(分四)

癸初、第一种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癸二、第二种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癸三、第三种或有众生无自智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癸四、第四种(分二)子初、辨根劣亦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子二、对此劣根,明教之兴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壬二、明根缘微劣,须经须论」,说明众生的根机、外面的助缘微劣,佛涅槃了,没有三业殊胜的佛,就需要经,还需要论,再分四小科。

「癸初、第一种」,「若如来灭后」,假若如来灭度以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自力」是智慧之力,下面有明文。或者有众生有智慧之力,佛涅槃以后,有佛经流传在世,他看经看得很多,三藏十二部都看了。「广闻」,「闻」是听,看是用眼睛,也包括在「闻」里面,广听、广看,结果开了悟,解悟佛说法最重要的宗旨。

「癸二、第二种」,「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或者有众生的根机不一样,他听经听得少,悟的道理却很多,这一种众生,还是因闻经而开悟,不过是少闻而多悟。

「癸三、第三种」,「或有众生无自智力」,这里有明文,「自智力」是自己智慧之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有的众生要看大部的论,像马鸣菩萨造的《甘蔗论》、《一心徧满论》,龙树菩萨造的《大智度论》,都是一百卷,他喜欢看,越多越好,结果开了悟。

「癸四、第四种」,再分二科,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用完了,接着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初、辨根劣」,有一种众生根机微劣。「亦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这种众生心量小,论文文字多,他接受不来,一看见论文文字多,心里起厌烦,根本不看。「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他心里面欢喜好乐文字很少,但是含摄的义理很多,结果还能开悟。

「子二、对此劣根,明教之兴」,「教」指《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怎么兴起来的?对着微劣根机众生兴起的。「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第四种众生,希望能有一部论文字很少,含摄的义理很多,能把如来根本教义都含摄在里面,他能因此得佛法利益,所以我应该造这部《大乘起信论》。

论文的因缘分已经讲完,再看着《会阅笔记》解释。

《会阅笔记》

根行不等

「根」谓众生之根机,有利有钝,故「不等」也。「行」谓众生之「意行」,意行之所欲不同,乐广乐略,故「不等」也。

「根」是众生的根机,有利根,有钝根,很慢叫做钝,所以「不等」。「行」是众生的「意行」,就是众生的欲望不同、兴趣不同,有的欢喜广论,有的欢喜略论,所以「不等」。

《会阅笔记》

受解缘别

「受」谓信领教法,「解」谓开悟佛旨也。「缘」谓经论之助缘也。若是根利,又于佛语有因缘者,则乐于经而便信受,得悟佛旨,不须更造论也。若是钝根,又于经无缘,但于菩萨语有缘者,即乐造论解释,方晓佛意也。根、行、缘三,既而有异,何妨经外别造论耶?

再讲「受解缘别」,「『受』谓信领教法」,「受」就是信受教法、领受教法。「『解』谓开悟佛旨也」,「解」一定要念「谢」,就是开悟佛说法最重要的旨意。「『缘』谓经论之助缘也」,是学教的外缘,想开悟得有外缘的帮助,经论都是助缘。「若是根利」,假若是利根的众生,「又于佛语有因缘者」,对于佛所说的法有因缘,「则乐于经而便信受」,他一看见佛经就生欢喜,对于佛经就可以生信受,能领纳,「得悟佛旨」,于是就悟到佛法最重要的意旨。「不须更造论也」,看经他就开悟,何必再造论呢?「若是钝根,又于经无缘」,假若是钝根的众生,佛经看不懂,看见文字多就厌烦,就是与佛经无缘。「但于菩萨语有缘者」,但是对菩萨说的法很有缘,他看了就了解、喜欢。「则乐造论解释,方晓佛意也。」就需要造论给他看,他看见菩萨的论文,解释经上的要旨,才了解佛的意旨。「根、行、缘三」,根机不等、意行不等、助缘不等。「既而有异」,既然有不同,「何妨经外别造论耶!」又何妨在佛经之外,另外再造论呢?

再解释上面庚初、庚二科文上,「与夺」二字。

《会阅笔记》

与夺

「与」者许可也。「夺」者不许可也。

「与」是许可「夺」是不许可的意思。

《会阅笔记》

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所宗之经,并是实教,所诠之旨,岂容粗浅。以至诸论圆实关要义理,不出斯焉,故云「总摄」也。「如理智」境,即「真如门」,以离「言说」、「心缘」等相,故言「深」也。「如量智」境,即「生灭门」,以染净万差,多所该博,故云「广」也。然此两门,摄尽一切经论之义。但是说染说净,凡圣迷悟,因果善恶,一切名相差别等法者,即「生灭门」摄尽。若说无染净,绝凡圣,遣迷悟,离性相等义,即「真如门」摄尽。故《海东疏》云:「开二门于一心,总括摩罗百八之广诰。(摩罗即说《楞伽经》处,以百八句,答大慧菩萨之百八问。皆上句俗,下句真,同此二门。)示性净于相染,普综逾阇十五之幽致。(逾阇国说《胜鬘经》处。彼有十五章大义,皆说染而不染,同此生灭之真如义。)至如鹤林一味之宗,《涅槃经》。鹫山无二之趣,《法华经》。金鼓《金光明经》,同性《大乘同性经》,三身之极果。华严缨络,四阶之深因。大品大集,旷荡之至道。日藏月藏,秘密之玄门。凡此等辈中,众典之肝心,一以贯之者,其唯此论乎。」既而宗旨深奥,义理无边,有智之流,请习无怠!至于疑谤之者,乃不知绠短,反谓泉枯者也。

「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这是讲众生的根机,讲到第四种应该造《大乘起信论》,文字很少而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理。「所宗之经,并是实数」,《大乘起信论》宗一百部大乘经,都是实教的经典。「所诠之旨,岂容粗浅。以至诸论圆实关要义理,不出斯焉」,所表显的要旨,哪里容许粗浅。都是最圆满真实关系重要的义理,大乘实教的义理,不出《大乘起信论》。「故云总摄也。」你把《大乘起信论》研究好了,一百部实教大乘经典都懂了。

佛有二个智慧,菩萨学佛,也有这二个智慧,一个叫如理智,一个叫如量智。「如理智」,跟真理相如的智慧,就是无分别智,也叫根本智,名字不同,要更进一步了解,你们可以查《佛学大辞典》。「『如理智』境」,如理智的境界,「即『真如门』」,真如门不起分别,正是如理智的境界。「以离『言说』、『心缘』等相,故言『深』也。」总摄如来的深义,就是「真如门」,真如门所说的道理,离语言相、心缘相,就是如理智的境界,所以叫做深。「『如量智』境,即『生灭门』」,如量智,也叫后得智、分别智。「量」是事量,如于事量的智慧,一切差别事相都了解,叫如量智,就是《大乘起信论》上的生灭门。「以染净万差」,染法有万种差别,净法也有万种差别,「万差」就是很多很多的差别。「多所该博」,总该广博一切染净之法,「故云广也。」

「然此两门」,然而真如门与生灭门,这两种门,「摄尽一切经论之义」,一切大乘经、一切大乘论的义理,都总摄到这两门里面。「但是说染说净,凡圣迷悟」,凡是说染法、说净法,说凡夫之迷、圣人之悟。「因果善恶」,或者说因说果,说善说恶。「一切名相差别等法者,即『生灭门』摄尽。」凡是说对待差别的法门,生灭门统统摄尽。说染、说净,说凡、说圣,说迷、说悟,说善、说恶,说因、说果,这些对待的差别法门,在生灭门统统说完了。「若说无染净」,染净都是对待假相,无染无净。「绝凡圣」,断绝凡夫、圣人,对待的假相。「遣迷悟」,迷与悟,也是对待的假名词,都把它遣除。「离性相」,性与相,也是对待的假名言相,都把它远离。「等义」,即不说这些对待差别的义理。说染说净、说凡说圣、说迷说悟、说性说相,这些道理完全远离,「即『真如门』摄尽」,这就是真如门摄尽了。

「故《海东疏》云」,「海东」就是现在的韩国,元晓法师写了一本注解,叫《大乘起信论海东疏》,他赞叹《大乘起信论》:「开二门于一心,总括摩罗百八之广诰」,《大乘起信论》依着一心开二门的道理,总包括摩罗山《楞伽经》一百零八句问答。「广诰」,佛的广为诰示,不出这二门。「摩罗即说《楞伽经》处」,摩罗就是说《楞伽经》那座山。「以百八句答大慧菩萨之百八问」,《楞伽经》的当机者大慧菩萨,提出来一百零八个问题,佛以就一百零八句答复他的问题。「皆上句俗,下句真」,都是上句讲俗谛,下句讲真谛。「同此二门」,上句生灭门,下句真如门。「示性净于相染,普综逾阇十五之幽致。」《大乘起信论》说真如本来性净,在一切生灭相上、染污法之相上显出来。「逾阇」是说《胜鬘经》的地方。「幽致」,是最幽深之理。这个道理普徧综合于《胜鬘经》十五章最幽深的道理之中。「逾阇国说《胜鬘经》处」,《胜鬘经》是在逾阇国说的。「彼有十五章大义」,《胜鬘经》分成十五章,解释大义。「皆说染而不染,同此生灭之真如义。」统统是说染而不染的道理,就在染污法上悟到清净法的理,与《大乘起信论》在生灭门中悟到真如清净之性的道理一样。《海东疏》赞叹《大乘起信论》通于《楞伽经》,也通于《胜鬘经》。「至如鹤林一味之宗,《涅槃经》。」「鹤林」,是释迦佛涅槃的地方,也叫双林,《涅槃经》上说常住之法,叫一味。「鹫山无二之趣,《法华经》。」灵鹫山是说《法华经》的地方,说的是唯一无二的实相。「金鼓《金光明经》,同性《大乘同性经》,三身之极果。」金鼓,就是《金光明经》;同性,就是《大乘同性经》,统统说佛的三身,最极的果位。「华严缨络,四阶之深因。」《华严经》、《缨络经》,说明信、解、行、证四个阶段,都有甚深的原因。「大品大集,旷荡之至道。」《大品般若经》、《大集经》,说很广泛的道理、最究竟的至道。「日藏月藏,秘密之玄门。」《日藏经》、《月藏经》,说的都是最秘密玄奥的法门。「凡此等辈中」,上面所举出来的大乘经典,「众典之肝心」,《大乘起信论》是上面众典的肝脏、心脏,就是最重要的道理。「一以贯之者」,能把上面的大乘经典一一贯通。「其唯此论乎」,只有《大乘起信论》,再找不到这样一部论了。「既而宗旨深奥,义理无边」,这是续法大师,把《海东疏》引证出来后,加上的按语。《大乘起信论》讲最要紧的道理,甚深玄奥,义理广大无边。「有智之流,请习无怠!」有智慧的人,要赶快学习《大乘起信论》,不要懈怠,这是劝导我们。「至于疑谤之者」,至于怀疑《大乘起信论》是假的,不是马鸣菩萨造的,甚加以毁谤的人。「乃不知绠短,反谓泉枯者也。」这两句是批驳。「绠」是到井提水的粗绳,这个人到井提水,他的粗绳很短,放完了,桶子还没有到水里,提不出水来,他说井泉干枯了,里面没有水。毁谤《大乘起信论》的人,都是这一类的人,智慧不够,《大乘起信论》深奥的义理,他不了解,反而说里面没有什么大道理。

丁二、立义分(分二)

戊初、结前生后

已说因缘分,次说立义分。

再讲正文「丁二、立义分」,分二科,「戊初、结前生后」,结前正文,生后正文。「已说因缘分」,已经说完因缘分。「次说立义分」,接着说立义分。

戊二、正彰立义(分三)

己初、标总开别

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

「戊二、正彰立义」,「正彰」是正式彰明、彰显。「立义」,建立正确的义理,分三科。「己初、标总开别」,标举出来要说立义分。「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摩诃衍」,中国话叫大乘,大乘总说有二种。

己二、寄问列名

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

「己二、寄问列名」,「寄」是寄托,假藉有一个人来问,就列名出来。「云何为二?」这是寄问,大乘总说有哪二种?下面列名,「一者法,二者义。」先说大乘之法,再说大乘之义。

己三、依名辨相(分二)庚初、法(分二)

辛初、举法总立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己三、依名辨相」,依着所列的二种名,辨明什么叫大乘之法相?什么叫大乘之义相?分二科。「庚初、法」,先讲大乘之法相,再分二科。「辛初、举法总立」,举出大乘之法,把它总建立起来。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华严经》:「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应该三个法同时讲,三无差别,《大乘起信论》不讲佛,不讲心,讲众生心,马鸣菩萨是八地菩萨,把释迦佛说法的要旨统统贯通了达,才敢这样讲。我们研究《大乘起信论》,看到这一句,就了解佛法者,心法也,除了佛法以外,都叫外道。我们怎样批评外道呢?心外求道,名曰外道,在众生心以外去求道,不是外道是什么?佛法在哪儿?在我们心里,就是在众生心里,不在佛心里。如果佛心里才有大乘法,我们上哪儿去求?我们求不着!佛法在我们凡夫众生心里,这个心了不得,下面就解释。

「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大乘法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先讲法,就是众生的心法,众生的心总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众生心不可思议!我们对于佛法了解得浅,我们凡夫的心是妄想心,总摄一切世间法,这个可以了解。总摄一切出世间法,怎么能了解呢?妄想心没有本体、没有自性,是真如随缘生出来的。你能把妄想心观照透彻,就是真如心,真如心摄出世间法,这个就好了解了。你看见波浪就是水,没有水不起波浪,你就懂得众生心是波浪之相,它的本体就是水,水不摄一切湿性吗?湿性在哪里?就在波浪里面,不能离开波浪去找水,也不能离开水去找湿性,所以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就在众生心上,它统统含摄到。「依于此心」,依着众生心,「显示摩诃衍义」,来显示大乘的义理。所以我们众生叫可怜愍者,不但真如心不了解,连妄想心也不认识,什么叫妄想心?妄想心什么样子?《大乘起信论》都说得清清楚楚,妄想心里面就是真如心,大乘的义理都在众生心里。

辛二、开门别立(分二)

壬初、责总立难何以故?壬二、开别释成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释法章竟

「辛二、开门别立」,前面是总立,立一心法||众生心。下面分别开出二个门来,建立义理。「壬初、责总立难」,「何以故?」众生心是个染污心,只能摄世间法,出世间法是清净法,怎么也能摄到呢?而且众生心只有一个法,染污法有很多法,清净法也有很多法,一个法怎么能摄到这么多法呢?

「壬二、开别释成」,开成别义,解释成就上面所说的道理。「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这个心,依着一个心,开二个门,一个心真如门,一个心生灭门。心真如门,有个真如相,「相」是义相,义理之相。什么叫做「真如」?不虚妄曰「真」。什么叫做「如」?不变异曰「如」。它有个义理,有义理之相,就是真如之相,不是形相之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注意「即示」的「即」,就显示出来大乘法体,因为真如就是大乘法体。

「是心生灭因缘相」,到了生灭门就讲「因缘」,生灭门讲染法、净法,染法有染法的因缘,净法有净法的因缘,所以生灭因缘的相,是形相之相,是事相之相,跟真如相不同。真如相,不是形相,不是事相,是义相,义理之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注意,「能示」的能,能显示「摩诃衍自体相用」。大乘有体、相、用三大,在心生灭门因缘相中能显示。不是真如门「即示」,就显示大乘之体。它变成心生灭门的因缘相,但是它能显示大乘之「体」、大乘之「相」、大乘之「用」。体、相、用三大,在生灭门都能显示出来,可是生灭法没有自体,它的自体就是真如的体。

「释法章竟」,解释大乘之法这一章解释完了,大乘之法是什么法呢?就是众生心。它能含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众生心就是大乘法,这一句就够了,怕众生起疑惑,再解释这一个心能含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因为这一个心开二个门:心真如门,就显示大乘的法体。心生灭门,能显示大乘的体、相、用,所以这个心就是大乘法。

庚二、义(分二)辛初、辨大(分二)

壬初、标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壬二、释(分三)癸初、体大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癸二、相大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癸三、用大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庚二、义」,解释大乘的义理,怎么叫做大?怎么叫做乘?分二科。「辛初、辨大」,先讲「大」的义理。

「壬初、标」,标举出来。「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大乘的义理有三种,哪三种呢?「壬二、释」,解释。再分体大、相大、用大三科,把这三科的解释研究清楚,讲到下文,才不会起障碍。

「癸初、体大」,「一者体大」,第一讲大乘法的体大。「谓一切法真如」,真如以一切法作体,所以它的体大。「平等不增减故」,体大是平等之义,它以一切法平等作体,无论是染污染、清净法、凡夫法、圣人法,统统以真如为体。为什么叫做「平等」?因为它不增不减。在凡夫法上,它是个染污法,增加了染污法,减少了清净法,在真如本体上不增不减,没有增加染污法,减少清净法。等你开悟当了圣人,染污法减少了,清净法增多了,在真如本体上也没有增,没有减。就是说你是在迷的凡夫,真如是平等不增减;你是开悟的圣人,在真如本体上讲,也是不增不减。这就是《心经》「不增不减」的道理,这就是真如的体大,以一切法平等作体,所以叫做「大」,怎么叫平等?不增不减。

「癸二、相大」,「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相大的「相」,不作形相、事相讲,叫做德相。有没有功德?有功德,你拿给我看看?看不见。它无形无相,但是你不能说没有功德。有功德就有相,叫德相,是无相之相。「相大」,是什么相呢?「如来藏」。真如在缠,名如来藏;真如出缠,名曰法身。缠就是烦恼,在众生烦恼之中讲真如,不叫真如,叫如来藏。如来藏者,藏如来也。藏者,含藏之义,在众生烦恼之中含藏着如来,所以叫做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性功德」,称性的功德。这个「性」是「体大」之「性」,叫做「体性」。体性,就是真如之性,它具足无量无边称性的功德在里面,跟阿罗汉证得偏空理体不一样,证得偏空的理体就是空了,翻不出功德出来。大乘的真空不空,具足无量称性功德,那就是它的相大,叫做德相之大。

「癸三、用大」,大乘之法里面含摄的义理有三种:体大、相大、用大,第三种叫用大。「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用」就是它的功能、功用,也就是它的力量、力用。能生出来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因善果,这就是证明真如之体,有称性功德,有体大、相大,用大。不是阿罗汉证得的偏空,它没有用。这里要注意:我们众生心含摄有这三大,一切恶法、恶因恶果,也是由这个心生出来的,这里怎么没有说它的用,能生出来世间的恶因恶果呢?因为这里是依着功德之相说它的用大,不说它的恶因恶果,只讲它的善因善果,劝我们众生去恶修善。

辛二、释乘(分二)

壬初、标果望因以解乘一切诸佛本所乘故。壬二、举因望果以成运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辛二、释乘」,解释大乘的乘,分二科。「壬初、标果望因以解乘」,标出来佛的果,对望着众生的因,以解释乘的意思。「一切诸佛本所乘故」,大乘之法,怎么叫做大乘?乘者运载之义。一切果位的圣人,都乘着这个法成佛。「壬二、举因望果以成运」,举着菩萨的因位,望着佛的果位,成就运载之功。「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一切大乘因位的菩萨,统统乘着这个法到如来地。换句话说,你要是离开这个法,你成不了佛。这个法是什么法呢?众生心。明白众生心,你就好修行;明白众生心,你就好成佛。

《会阅笔记》

《起信论》三师

一、造《起信论义记》之法藏大师。

二、造《起信论义疏》之净影寺慧远大师。

三、造《起信论海东疏》之新罗国元晓大师。及长水大师所造之《起信论笔削记》。现在《大藏经》第四十四卷中都有。

讲《大乘起信论》三师:

「一、造《起信论义记》之法藏大师。」法藏大师就是贤首国师。

「二、造《起信论义疏》之净影寺慧远大师。」这位慧远大师,不是净土宗第一代祖师慧远大师,是净影寺的慧远大师,他着的注解很多,有《起信论义疏》。

「三、造《起信论海东疏》之新罗国元晓大师。」前面引证过,元晓大师着「《海东疏》」,新罗国是现在的韩国。

「及长水大师所造之《起信论笔削记》」,为什么讲《起信论》三大师,加上长水大师呢?因为续法大师着的《会阅》,第一段是正文,第二段是《义记》,第三段是《笔削记》,会阅的就是长水大师《笔削记》,所以三大师以外,再加上第四位长水大师。长水是地名,他的法名叫子璇,他着的注解很多,而且作得很好。「现在《大藏经》第四十四卷中都有」,这一句是我查过加上去的,你们去找《大藏经》第四十四卷,四位大师的注解,都在里面。

《会阅笔记》

梵语达磨,此云「法」。为通指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者、道理者,皆悉为「法」也。

释其义有二:

一者任持自性,谓各能保任维持其自体也。如竹有竹之自性,梅有梅之自性也。

二者轨生物解,谓各有轨范能生众生之解也。如「无常」能生人无常之解,「涅槃」能生人涅槃之解也。

大乘有二种,一者法,佛教开口就说法,法字怎么讲呢?「梵语达磨,此云『法』」,梵语达磨,中国话叫做「法」。「为通指一切之语」,「一切」,等于万事万物的「物」,但是不包括「法」的意思。中国人说的万事万物是万种事物,不包括理论,佛教讲的「法」,不但有「事法」,还有「理法」,故通指一切。「小者、大者」,比方小乘法、大乘法。「有形者、无形者」,有形的法、无形的法。「真实者、虚妄者」,真实之法、虚妄之法。「事物者」,在中国叫万事万物,叫做事法。「道理者」,叫做「理法」。「皆悉为『法』也」,统统叫做法,所以通指一切。

「释其义有二」,解释其义理,有二种解释,「一者任持自性,谓各能保任维持其自体也。」「任」

是保任,就是维持的意思。「自性」就是自体,能维持它的自体不失。「如竹有竹之自性,梅有梅之自性也。」好像竹子有竹子的自性,梅花有梅花的自性。

「二者轨生物解」,「轨」是轨范,生物的「物」,指众生,简单说,是指一个人。「谓各有轨范能生众生之解也」,物有一种范围、一种规则,叫轨范,能生起人的了解,比方竹子有竹子的轨范,梅花有梅花的轨范,我们一看见它就知道是竹子、是梅花,那就叫做法,叫「轨生物解」。再讲理法,「如『无常』能生人无常之解,『涅槃』能生人涅槃之解也。」好像我们一看见无常二字,便能生起来无常的解释。一看见涅槃二字,就能生起涅槃的解释,这都叫做理法,它有规范,各不相混乱。

《会阅笔记》

心法

大乘之法,即是众生之心,此出其体也。名此心为法者,有其三义:

一、有自体故,谓本有自体,真实不变,从「无始」来,任持不失也。此即「任持自性」之义也。

二、能对智故,以此一心,是法界「理」,能轨于「智」,令成「无漏」「无分别」也。

三、能显义故,谓能显于「三大」之意,未有一义不从此心显也。义理既彰,物则生解,是后二义即「轨生物解」之义也。

具此三义,故名此心为大乘之法体也。一论所宗,染净根本,皆在此矣。

再讲「心法」二字,「大乘之法,即是众生之心,此出其体也。」大乘之法为众生心,这是举出来大乘法的法体,就是众生心。「名此心为法者,有其三义」,众生心叫做大乘法,也叫做「心法」,有三种义理:

「一、有自体故」,它能任持自性,「谓本有自体,真实不变」,众生心是依着真心随缘生起,众生心的体,是真实不变的。「从『无始』来」,从无始以来,「任持不失也」,真心能保任维持它的自性不失,真心永远不变。「此即『任持自性』之义也。」这就是「任持自性」的意思。

「二、能对智故, 以此一心,是法界『理』,能轨于『智』,令成『无漏』『无分别』也。」众生的心,就指着真心。真心是个法界理体,这一真法界的理体,有轨范之义。它能轨范我们生起始觉智慧,能成就无漏、无分别的智慧。因为法界的理体,是无漏、无分别的,它能轨范你的智慧,成就无漏、无分别,《会阅》上,续法大师加个注解。

「三、能显义故」,众生的心,能显明义理。「谓能显于『三大』之意」,体大、相大、用大,都在众生心上显出来,它有显明义理的功能。「未有一义不从此心显也」,没有哪一个义理,不是从众生心显出来的,所以众生心,叫做大乘法的法体。「义理既彰」,三大的义理既然彰显,「物则生解」,「物」就是人,广指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能生起了解。「是后二义即『轨生物解』之义也」,「对智」跟「显义」这二种义合起来,就是「轨生物解」的义理。这里说是三种义,还是二种解释:「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叫法。

「具此三义,故名此心为大乘之法体也。」具足这三种义,就是能任持它的自体不失,能轨范智慧成无漏、无分别,能令众生生解,所以这个心就称为大乘法的法体。「一论所宗,染净根本,皆在此矣。」「一论」,就是一部《大乘起信论》。「所宗」,宗者本也、要也,最根本的道理、最重要的道理。一切染净诸法的根本,都在众生心里,所以你研究《大乘起信论》,先要研究众生的心。众生的心你不明白,大乘法的体,你不认识,越讲越远,永远不会悟入,不会证入,不会证果,所以要明白大乘的心法,就是众生的心。

《会阅笔记》

如来藏

真如在缠,名「如来藏」;真如出缠,名曰「法身」,缠者烦恼也。「藏」有三义:

一、所摄义,谓真如立于众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为和合门者,则生一切之染法;为不和合门者,则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于如来(真如)之性,故云如来藏也。

二、隐覆义,真如在烦恼中时,如来之性徳,为烦恼隐覆而不使显现,故名如来藏也。

三、能摄义,真如虽在烦恼中,而能含摄如来一切果地之功德,故名如来藏也。

再讲「如来藏」,「真如在缠,名『如来藏』;真如出缠,名曰『法身』,缠者烦恼也。」就是

真如在烦恼里面叫「如来藏」,出了烦恼叫做法身。「藏」字怎么讲?「『藏』有三义」:

「一、所摄义,谓真如立于众生之位」,真如建立在众生位中,就是在凡夫位中。「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真如在凡夫位上,有二门意思,一个和合之义,一个不和合之义。「为和合门者,则生一切之染法;为不合和门者,则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于如来(真如)之性,故云如来藏也。」它能含摄一切染净诸法,所以叫做如来藏。

「二、隐覆义」,就是有这个法,但是看不见,隐覆起来。「真如在烦恼中时,如来之性德,为烦恼隐覆而不使显现,故名如来藏也。」「藏」是隐覆的意思,「隐」是隐藏,「覆」是盖覆。在众生份上讲如来之性,如来之性就是真如之性,它为烦恼所隐藏盖覆,所以叫做如来藏,有没有如来呢?有,但是看不见,被烦恼盖住了。

「三、能摄义,真如虽在烦恼中,而能含摄如来一切果地之功德,故名如来藏也。」前面第一个是「所摄」,所摄一切染净诸法。这是「能摄」,真如虽然在众生烦恼之中,隐覆不现,但是它能含摄如来一切果地之功德。就是你成了佛,证了佛果那一切功德,在众生位中,如来藏之中,统统具有如来果地的功德,虽然是修成的,它是性具的。性具的还要修什么呢?不修烦恼不断,性功德显发不出来。性功德,是称性的功德,不是修成的。那么为什么要修呢?修就是断烦恼,断了烦恼,如来果地的功德统统显发出来。不是修成的,是显发出来的,所以叫能摄。

《会阅笔记》

责总立难

「何以故」者,诘责一心之总相而立问难。何得名为大乘耶?责义有二:

一、心通染净,大乘唯净,如何此心能显大乘之义?

二、心法是一,大乘义广,如何一心能示广义?

再讲壬初科文「责总立难」,责总而立这个问难。「『何以故』者」,众生心只有一个,怎么能含摄一切法?「诘责一心之总相而立问难」,询问责备一心的总相,而建立起来问难的道理。「何得名为大乘耶?」这一个心,只是个总相,大乘法有各种别相,怎么能含摄呢?「责义有二」,问难的义理有二个:

「一、心通染净,大乘唯净」,众生的心通染法、净法,大乘的义理,如果只说净的义理。「如何此心能显大乘之义?」这个心怎么能显出大乘的义理?

「二、心法是一」,众生的心法只有一个。「大乘义广」,大乘的义理很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如何一心能示广义?」一个心法,怎么能显示大乘广多的义理呢?

《会阅笔记》

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

「是心真如」者,总举真如门也。「相」者义相也。「即示摩诃衍体」者,以真如是不起门,与彼所显「体大」无有异相,故云「即示」也。

「是心真如相」,这个「相」,不是形相之相,是义理之相。「即示摩诃衍体故」,就是真如之

义相,就是摩诃衍之体。

「『是心真如』者,总举真如门也。」这一个心分二个门,上面都带个心字,好把它合起来,二门不二,还是一个心的意思,这是总举真如门。「『相』者义相也」,要注意这个解释,相是义理之相。真如有没有义理?有,有义理就有相,叫做义理之相。「『即示摩诃衍体』者,以真如门是『不起门』」,一起动就属于生灭门,本体不动、不起的时候,叫不起门。「与彼所显『体大』无有异相」,所显出来的体大,与真如没有两个相。「故云『即示』也」,所以用「即示」二字,并不是两个法,真如就是体大,体大就是真如,即示摩诃衍体。

《会阅笔记》

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是心生灭」者,随熏变动故,总举出生灭门也。「因缘」者,染净诸法为熏起生灭之因缘也。「相」者,形相也。「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者,「体」谓生灭门中「本觉」之义,是生灭法之自体也。「相」谓翻染之「净相」。「用」谓随染之「业用」也。「能示」者,以生灭是「起动门」,染净既异,能所不同,故云「能示」也。

「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论文的「相」字,是形相的相,注意「能示」,

它不是「即示」,但是它能显示,而且真如只能显示体大,生灭门能显示体、相、用三大。

「『是心生灭』者,随熏变动故」,真如叫不起门,生灭叫起动门。它怎么起动?为外缘所熏动,

要注意「熏」字,《大乘起信论》用得很多。「总举生灭门也」,这就是生灭门。再讲因缘,前面真如门,怎么没有讲因缘二字呢?因为真如门叫不起门,不能说因缘;生灭门叫起动门,所以讲因缘。「『因缘』者,染净诸法为熏起生灭之因缘也。」染法有染法的因缘,净法有净法的因缘,以无明为因,境界为缘,就生起来染法;以本觉为因,师教为缘,就生起来净法。一切法从因缘生,所以生灭门有因缘二字,这就是生灭的因缘。「『相』者,形相也。」真如门讲的相,是义相,义理之相,生灭门讲的是形状之相。真如门讲「即示」,生灭门讲「能示」。「『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者,『体』谓生灭门中『本觉』之义」,真如到了生灭门,换个名字,真如在缠,名如来藏。真如在生灭门中,还有个名字叫本觉。本觉者,本来觉,虽然在生灭门中它本性还是觉的。「是生灭法之自体也」,虽然生灭门变成生灭了,它的自体还是本觉,不是生灭以外,另外有个自体,所以用自体二字。「『相』谓翻染之『净相』」,相是翻染法而成就的净相。再讲用大,「『用』谓随染之『业用』也」,随着染法而起的业用。再讲能示二字,「『能示』者,以生灭是『起动门』」,真如门是不起门,生灭门是起动门。「染净既异」,它一起动,生起来差别相,染法不是净法,净法不是染法,各个不同。「能所不同」,有能生的,有所生的,各个不同。「故云『能示』也」,在生灭门中,有能示、有所示,能示的是生灭因缘,所示的是自体相用,所以叫「能示」。

《会阅笔记》

喻释「即示」、「能示」

「一心」如水,「真如」如湿,「生灭」如波。是水湿相,「即示」水体也。是水波相,「能示」水之自体(湿体)(八功德相)(鉴像润物)也。

「喻释『即示』、『能示』」,真如门叫「即示」,生灭门叫「能示」,这两个词用比喻再解释一下,「『一心』如水,『真如』如湿,『生灭』如波。是水湿相」,水随风的缘起波浪,水以湿为性,以波浪为相,但是波浪的相,就是水的湿相。「『即示』水体也」,真如能显摩诃衍体大,它是即示,你在波浪的湿相,就找到真如。找到的真如,就是水的本体,就是体大,叫做「即示」。

「是水波相,『能示』水之自体(湿体)相(八功德相)用(鉴像润物)也。」水的波浪之相,就是生灭门。生灭门变成波浪之相,它能示自体相用,等于波能显示出来水的自体,就是水以湿为体,能显示水的相(八功德相),水有八种功德,下面会讲到,就是它的义理之相。「用」,有什么功用呢?「鉴像润物」,水有水的功用,能「鉴像」,人来照人的像,物来照物的像。还能「润物」,一切人、草木,没有水不能活着。

《会阅笔记》

心有体相用三大之义

一者「体大」:谓真性深广,凡圣染净皆以为依,真如于一切法中,为平等之体,故曰「一切法真如平等」也。真如在一切法中,随流加染而不増,返流除染而不减。又返流加净而不增,随流缺净而不减,故云「平等不增减」也。

二者「相大」:谓如来藏中具足无量无边之性功德也。功德之相,不异于体,故云「性德」,如水八德,不异于水也。阿耨达(无热恼)池水具八功德: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伤喉,八、不伤腹。

三者「用大」:谓随染业幻,自然大用,报化二身粗细之用也。令诸众生始成世善,终成出世善也。

再讲「心有体相用三大之义」,「一者『体大』:谓真性深广,凡圣染净皆以为依」,它怎么叫大呢?真如之性甚深甚广,竖穷三际,横徧十方,竖穷三际叫「深」,横徧十方叫「广」。一切凡夫、圣人、染法、净法,皆以它为体,所以叫体大。「真如于一切法中,为平等之体,故曰『一切法真如平等』也。」论文上讲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讲一切法平等,因为真如以一切法作体,无论是染法、净法,都是平等的,没有分别。

「真如在一切法中,随流加染而不增」,再讲「不增减」这一句正文,真如为一切法的本体,它是平等的,不增不减的。随着生死之流加了染污法,但是真如没有增加一分。「返流除染而不减」,返生死流,证入圣人之位,乃至成了佛果,把染污法都除干净,真如没有减少一分。又一种道理解释「不增不灭」,「又返流加净而不增」,返生死之流,清净法增加,真如一分也没有增加。净法增加,是对着染污法减少说的,是在染净对待上讲的,在真如本体上,并没有增加。「随流缺净而不减」,真如随生死之流的缘,变成生灭法,缺少了净法,是净法不显,不是没有净法,所以真如一分也没有减少。再总结起来,「故云『平等不增减』也」,这是讲体大,真如怎么体大?它以一切凡圣之法、一切染净诸法为体,平等不增不减,所以叫体大。

「二者『相大』:谓如来藏中具足无量无边之性功德也。」这个「相」是德相,在如来藏里面。

如来藏就是在凡夫位上的真如,它具足一切称性的功德,无量无边的功德都在里面具足。「功德之相,不异于体,故云『性德』。」这个德怎么叫做性德?就是本体上起的德用,不是离开体,另外有一个相,它是即体之相,所以功德之相叫做性德。「如水八德,不异于水也。」等于水有八种功德相,但是跟水没有两样。

下面就解释水的八种功德,这是附带解释,恐怕初学的人不知道水有八种功德。「阿耨达」,翻成中国话叫做「无热恼」,是一个清凉池。阿耨达池,据说是在喜马拉雅山顶,就是大雪山的山顶,叫做无热恼池,那里的水具足八种功德:「一、甘」,水味很甜。「二、冷」,具足冷德。「三、软」,水都是硬性,阿耨达池的水性很软。「四、轻」,别地方的水份量很重,一担的水,没有力气担不起来,阿耨达池的水份量很轻。「五、清」,很清净。「六、不臭」,别地方的水,时间久了就变臭,阿耨达池的水,永远不臭。「七、饮不伤喉」,那里的水喝得再多,喉咙不受伤。「八、不伤腹」,不会坏肚子。这样叫八功德水,八功德水就是它的相,这个德相不异水的体,等于相大是即体之相,不异于体,叫做性德。

「三者『用大』,谓随染业幻」,随着染污法而起如幻如化的业用。「自然大用」,随着染污法

幻化之业,自然起的大用。「报化二身粗细之用也」,佛有三个身,报身是细的用,度化地上菩萨;化身是粗的用,度化凡夫二乘人。所以报身是细之用,化身是粗之用,粗细之用,统统叫做用大。「令诸众生始成世善,终成出世善也。」起报化二身之用作什么呢?令众生最初成就世间的善法,最终成就出世间的善法。

一心有这三大,在众生份上讲真如,真如变成众生心,但是第一体大,以一切凡圣染净诸法平等为体,不增不减。第二相大,具足无量的称性功德。相就是功德之相,它是称性的功德,是即体之相。这不是虚空的体,是真如的本体,众生心以真如为体,有体大,就有相大,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第三用大,它能依着众生心,能现出来报身化身,能令众生最初成就世间善法,最终成就出世间善法。

《会阅笔记》

心有因位果位二种运载之义

「乘」有二义:

一、「一切诸佛本所乘故」者,先标果望因以解乘也。以诸佛本所修行因地之时,无别所乘之法,唯以此心为其所乘,而至究竟佛果也。

二、「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者,后举因望果以成运也。谓一切菩萨亦别无所乘之法,唯以此心为其所乘,直到如来地也。即「始觉」之智是能乘,「本觉」之理为所乘也。

再说「乘」的意思,解释正文,心有因位、果位二种运载之义。众生心,就是大乘法;大乘法,就是众生心。大乘是大车,运载为功,心在因位上、果位上,都有运载之义,所以有二种运载之义。「乘」有二种义理:

「一、『一切诸佛本所乘故』者」,这是正文,「先标果望因以解乘也」,先标出来佛的果位,对望着菩萨因位,以解释乘的意思。「以诸佛本所修行因地之时,无别所乘之法,唯以此心为其所乘,而至究竟佛果也。」先标出来佛怎么成佛?没有另外的法为他所乘,他就是乘着众生心。你只要把众生心认识清楚,什么叫做妄心?什么叫做真心?就依这个心来修行,一直把你运载到佛的果位上,这就是在果位上讲它运载之义。

「二、『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者」,一切菩萨修行,没有别的法,就是用这个法。「后举因望果以成运也」,菩萨是因位,对望着佛的果位来解释,以成运载的意思。乘者,运载为功。解释运载,「谓一切菩萨亦别无所乘之法,唯以此心为其所乘,直到如来地也。」菩萨修行没有另外的法好修,就是乘着众生心,一直到如来地。「即『始觉』之智是能乘,『本觉』之理为所乘也。」能乘的是人,所乘的是车,能乘是始觉智,所乘是本觉理,后面会讲到这两个专门名词。众生有个本觉,本觉是个理体,是一真法界的理体,也就是真如的理体,虽然在生死中,它本来觉,叫做本觉。我们现在怎么迷了呢?一念不觉才迷,迷了就流转生死。现在依着本觉是个因,遇着外面的师教之缘,「师」是讲经的法师,「教」是如来的言教。遇见法师讲经说法,熏动你的本觉,因缘一和合,就生起来智慧。智慧最初生起来,叫做始觉,以前在迷,今天明白自己有本觉、有佛性,开始觉,叫始觉,始觉生起来智慧,叫做始觉智。始觉智譬喻一个能乘的人,所乘的是本觉的理,结果你由因位菩萨,一直到佛的果位上。

讲到这里,把立义分讲完了。最近讲得很慢,因为是依着《会阅笔记》讲注解,为什么要讲注解呢?引导诸位同学看注解,把《会阅》发给你们,有的同学说看不懂,看不懂才要看。我讲经前从《会阅》摘录下来《会阅笔记》,《会阅笔记》比《会阅》的内容少了很多,很简单、很明了,恐怕诸位看不懂,我再给你们解释,这就是:「师父引进门,修行在各人。」师父度你出家,不能替你修行,释迦佛也不能替我们修,修行得自己修。我讲因缘分、立义分,依着《会阅笔记》讲,就是引你们进门,进看注解的门,看注解还是要自己看,我不能替你们看,不看你们还是不能了解。《会阅笔记》容易了解,你们先看《会阅笔记》,再看《会阅》,再合到正文上,你们要把正文研究通达。

丁三、解释分(分二)

戊初、结前生后

已说立义分,次说解释分。

「丁三、解释分」,「丙三、依章辨相」一共五大分,前面讲了「丁初、因缘分」、「丁二、立义分」,现在讲「丁三、解释分」,再分二科,「戊初、结前生后」,「已说立义分」,是「结前」,把前文总结。「次说解释分」,是「生后」,把解释分的文生起来,解释什么呢?解释所建立的义理,一心、二门、三大。一个众生心,分出来二个门:一个真如门,一个生灭门,里面具足体大、相大、用大三个大的意思。就是解释立义分的道理,解释分的文字很多。

戊二、正明解释(分三)

己初、标数

解释分有三种。

下面「戊二、正明解释」,正面说明解释,分三小科。「己初、标数」,先标出来数目。「解释分有三种」,先标出数目有三种

己二、列名

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对治邪执,三者分别发趣道相。

「己二、列名」,「云何为三?」哪三种呢?「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对治邪执,三者分别发

趣道相。」「一者显示正义」,就是把一心二门三大的义理显示出来,把大乘的正义显示出来。「二者对治邪执」,邪者不正,因为你不了解正义,才起邪执;你了解正义,就对治邪的执着。一切外道、凡夫都叫邪执,都不明白大乘的正义。「三者分别发趣道相」,「分别」,就是详细解释。「发」是发心,「趣」是趣向,「道」是佛道。「相」是相状,就是样子。详细给你解释,发心趣向佛道是什么样子?就是把相状给你说清楚,你好发心修行。所以不了解正义,邪执不能去除。「对治」就是遣除之意,邪执不能遣除,你怎么知道修行呢?修行要知道趣向于佛道是什么相状。样子都不知道,你怎么会趣向于佛道呢?所以把《大乘起信论》的解释分研究清楚,一切大乘佛法都了解。你知道什么叫正法?什么叫邪法?你就会修行了。

己三、辨相(分三)庚初、显示正义(分二)辛初、总释(分三)

壬初、依法开门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

「己三、辨相」,分三科,「庚初、显示正义」,再分二科,「辛初、总释」,总括的解释一下,再分三科。「壬初、依法开门」。

前面「立义分」解释大乘法为众生心,这个「一心」就是大乘法,叫一心法。这个一心法,就是我们的心,不是讲佛的心。我们众生心就叫做一心法,就是大乘法。依着众生心,开二种门,一种叫真如门,二种叫生灭门。不依着众生心,你只能说真如门,不能说生灭门,那是佛的心,它没有生灭法,所以一定要依着众生心,才能开这二种门,我们才能学修行。修什么呢?修行不是修真如,修行是去生灭,真如是显发出来的,不把生灭遣除,怎么能显发真如呢?「门」字有二种解释,第一种分别义,门者,类也。一门一门,即一类一类,就是分门别类。因为真如门不是生灭门,生灭门不是真如门,各别起类,叫门。第二种趣入义,你想要进入大雄宝殿,得由门进入,你想进入佛门,得由这二个门走进来,先了解生灭门,再进入真如门,能令人趣入,所以叫做门。

壬二、列其二门

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

「壬二、列其二门」,列举出来这二个门。「云何为二?」哪二个门呢?每个门上面都有一个「心」字,《大乘起信论》的文字很少,义理很多,每一个字都很重要,你不能随便把它忽略过去。心真如门这个心字带上去,还好了解。心生灭门,染污法带个心字作什么?因为心生灭门,也是由一心开出来的,要是不带个心字,二门不二的道理合不起来。在前面序文时讲过,由一心开二种门,二种门不二,还是一个心。所以真如门是一心法开出来的,叫心真如门;生灭门,也是由一心法开出来的,叫心生灭门。

壬三、二门该摄(分二)

癸初、立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癸二、释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壬三、二门该摄」,「该」作「总」讲,这一个门能总摄那个门,那个门也能总摄这个门,二门都总摄一切法,分二科。「癸初、立」,先把这个道理建立起来。「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一切染污法、清净法。染污法就是凡夫法,清净法就是圣人法,就是凡夫法、圣人法都在里面。简单说,就是染法、净法,统统含摄到真如门,也统统含摄到生灭门,这二种门都能总摄一切法。

「癸二、释」,解释。「此义云何?」真如门能总摄一切法,生灭门怎么也能总摄一切法呢?「以是二门不相离故」,因为这二种门,都是由一心开出来的,二门不二,真如门跟生灭门,并不相远离,真如随缘就变成生灭门。生灭门是缘生之法,没有自性,当体就是真如门,所以皆各总摄一切法。

辛二、别释(分二)壬初、别辨二门,显动静不一(分二)癸初、释真如门(分二)子初、举如体离言,以明

观智境,释上真如义(分二)丑初、总举法体(分二)寅初、正显如体(分三)

卯初、就实略标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

「辛二、别释」,分别解释,分二科。「壬初、别辨二门,显动静不一。」分别说明真如门、生灭门,真如门是静相,生灭门是动相,动不是静,静不是动,这二种门不是一种门,先把它分开,再分二科。「癸初、释真如门」,先解释真如门,后解释生灭门,再分二科。

「子初、举如体离言」,这科文很长,科文就是注解。「举如体离言」,先标出来真如的本体是离言语说明的,不是你说出来的,说的都不是真如本体,它是离言语之相。「以明观智境」,在我们凡夫份上,不说不明白什么叫做真如?但是你要晓得,它是离言说相,你说的都不是真如。那么我们要怎么证得真如呢?你起始觉智来观照本觉理,就是真如之体。这是「观智境」,你起观想智慧所对的境界。「释上真如义」,解释以上真如门的义理。

真如门两大科,第一、离言真如,第二、依言真如。《金刚经》第一分发起序:「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返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坐而坐。」这是在日用寻常穿衣吃饭的生活之中显示般若,我给它取个名字,叫离言般若,就是根据《大乘起信论》这个科文取的。离言真如,真如不是你用言语说出来的,真正的般若不是你解释出来的,离开言语显般若。《金刚经》第三分,离相度生;第四分起,无住行施,详细解释般若,那叫依言般若,不说不懂,得依着言语解释般若,下面第二科就是依言真如。

现在先说离言真如,「丑初、总举法体」,真如之法的本体是什么样子?分二科。「寅初、正显如体」,「法体」,就是「如体」,再分三科。「卯初、就实略标」,就真如实相理体,简略标举出来。

先讲正文,「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这一句解释真如是什么样子,「一法界」的「一」,不是一、二、三的一,叫无二之一。真如法是平等无二,没有差别相。有一、二、三,就成了差别相。它没有差别相,是平等相,叫无二之一。「法」是一切法,就是染污法、清净法、凡夫法、圣人法一切法。「界」作「因」字讲,法界的界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按事相解,「界限」,一切法的界限,叫诸法之界,有情是有情界,无情是无情界。有情界里面,凡夫是凡夫界,圣人是圣人界,各有其界限。第二种,作佛性、法性的「性」字解,就是一切法的本性。我们放蒙山作法界观,就是法性观:「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个法界,就是一切诸法的本性。第三种,作因果的「因」字讲,就是一切诸法的本因,一切清净法、染污法,都是由真如生出来,真如是一切法的本因,「大总相」,真如能含摄一切凡圣、染净诸差别相,叫总相。生灭门也是含摄一切诸相,也叫做总相,但是跟真如门比起来,真如门才是生灭门的本体,所以叫做大总相,就是一切染法、净法的大总相。「法门体」,法门的本体。真如法门、生灭法门,这一切法门都有个本体,是大总相一切法门的本体,换句话说,真如是一切法的本体。

「所谓心性不生不灭」,真如就是一心的本性,也就是一心的本体。性者体也,这个心性就是真如,真如就是心性,它是不生不灭之法。这是离言讲真如,在不起门中讲真如。「不生不灭」有二种解释,第一种,谓随妄不生,约治不灭也。就是真如本体不动而能随缘,随缘它有生灭,但是它的本体还是不动。真如随缘不动,随染妄法真如没有生起,依着真如生起来一些染妄之法,但是真如本体没有动,随缘它不变,叫「随妄不生」。等到你修治的时候,把染污法、虚妄法修灭了,真如并没有灭,反而把真如显发出来,叫「约治不灭」。第二种,修起不生,处染不灭也。你一修行,依着始觉智证得本觉理体,「修起不生」,净法生出来,真如没有生。真如没有生,怎么我的净法慢慢增长起来呢?初地是初地的净法,二地是二地的净法,越来越增长,是你随分发现的,真如法并没有生。「处染不灭」,处在染污法之中也不灭,在我们众生份上,处于染污法之中,真如也没有灭,是为心性不增不灭。

卯二、会妄显真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卯二、会妄显真」,把妄法融会贯通,显出来真如。「一切诸法」,凡夫法、圣人法、染污法、清净法,也就是世间法、出世间法,这一切诸法。有没有这些诸法呢?没有。怎么眼见有诸法呢?「唯依妄念,而有差别」,既然叫一切诸法,就不是「大总相法门体」,一切诸法怎么会有差别相呢?依着妄念才生出来差别相。生灭门的道理,要依着这个法,才能生出来那个法,《楞严经》讲:「相见无性,同于交芦。」像两枝芦苇交叉才能站立起来,你把一枝芦苇拿开,另一枝芦苇站不住就倒下来,就是你要是没有妄念,根本没有一切诸法,下面一句就是这样解释的。「若离心念」,「心念」,妄心之念,解释「唯依妄念」的「妄念」二字。因为真心没有念,要是离了妄心之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一切诸法」对着心外叫做境界,对着心里,这些境界之相,就是一切诸法差别之相,统统没有。再看着《会阅笔记》解释一遍。

《会阅笔记》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执者云:现见诸法差别迁流,云何乃言性无生灭?释云:差别相者,是汝徧计妄情所作,本来无实。如依病眼,妄见空华。故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也。疑者又云:以何得知,依妄念生耶?释云:以诸圣人离妄念故,既无此境;即验此境,定从妄生。如病眼愈后,不见空华;定知空华,由病眼生。故云「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也。

讲「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执者云」,起执着的人说:「现见诸法差别迁流」,我们眼前都看得见,这一切诸法差别之相,人是人的相,物是物的相,有情是有情的相,无情是无情的相,一切法差别,生住异灭,都在迁流不息。「云何乃言性无生灭?」这句是跟着上面正文「所谓心性不生不灭」来的,你怎么说真如的心性不生不灭呢?下面解释给他听,「释云:差别相者,是汝徧计妄情所作,本来无实。」你看见一切诸法差别之相迁流不息,是依着你的徧计所执。唯识有三个性,凡夫的性,叫做徧计所执性。「徧计」是周徧计度,没有哪一法他不计度,计就是执。为什么要周徧计度?因为妄情,「妄情」是由你的虚妄之心,生出来的情执。情就是情感,你动了情感才执着,所以叫情执,虚妄之情执。「所作」,一切法唯心造,这些虚妄不实的差别相,是你徧计所执,虚妄的心造作出来的。「本来无实」,根本不是实有的,本来没有这些差别诸相。「如依病眼,妄见空华」,比如眼睛生了病,看见虚空有花,红的花、白的花,花开、花灭,看见很多虚空的花。「故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也。」所以一切诸法,是由妄想的心念分别出来,才有差别诸相。

「疑者又云:以何得知,依妄念生耶?」疑惑的人又说:眼见的一切诸法,怎么知道是依着妄念生出来的呢?一切不学佛法的人,都认为心外有实法。这个心外境界,怎么会依着妄念生呢?「释云:以诸圣人离妄念故,既无此境;即验此境,定由妄生。」再解释:因为圣人离了妄念,就没有一切心外的境界差别诸相,就证明一切诸法的境界,一定是由妄念生的。拿前面病眼见空华的譬喻,再进一步解释,「如病眼愈后,不见空华;定知空华,由病眼生。」好像病眼治好了,看不见虚空有花,回头想想看,以前见的虚空的花是从哪里生的?从虚空生出来的吗?不是的,是从病眼生出来的,一定知道虚空的花,是从病眼生的。「故云『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也。」所以要是离了妄念,就没有一切境界相。

卯三、结真离妄

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卯三、结真离妄」,总结前文,真如是离妄念的。「是故」,妄念、妄法本空,真心本有,以是之故。「一切法从本已来」,一切法从无始以来就没有相,不是今天才离相。「离言说相」,不是你言语说出来的。「离名字相」,不是经本上写出来的文句。这两句合起来叫做语言相,因为你眼睛看的文句也是语言。「离心缘相」,不是你心里思想出来的。「毕竟平等」,究竟无差别。一切诸法差别之相,是依妄念生的。离了妄念,一切诸法都是平等之相。既然没有差别之相,「无有变异」,没有变异。有差别之相,才有生、住、异、灭;没有差别之相,哪有生、住、异、灭呢?有生、住、异、灭,生是生的相,住是住的相,异是异的相,灭是灭的相,才有变异之相。「不可破坏」,一切法的平等之性,处于染法没有破,在修行、修治的时候,也不会坏。「唯是一心」,一心在哪里?一心就在一切法上。一切法就是我的一个真心,不是妄心,「故名真如」,所以名字叫做真如。

《会阅笔记》

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是故」者,是所执本空故,真心不动故。由此一切诸法皆即真如也。「离言说相」者,非在言说音声中故。「离名字相」,非在文句诠表中故。此二句显「言语路绝」也。「离心缘相」者,非心意分别所及故,此句显「心行处灭」也。「毕竟平等,无有变异」者,以虽在染净法中,而性恒无二,始终不改也。「不可破坏」者,以在染不破,治道不坏也。

再讲《会阅笔记》,「『是故』者」,以什么之故呢?「是所执本空故」,你所执着的一切法有差别之相,本来空,本来没有差别之相。「真心不动故」,你看一切法有变异之相,是你妄情执着出来的,真心没有变动。所执本空,真心不动,以是之故。「由此一切诸法皆即真如也」,一切诸法统统是真如的本体。「『离言说相』者,非在言说音声中故。」不是你的语言音声所说出来的。「『离名字相』,非在文句诠表中故。」「文句」,就是文字相,叫名字相。「此二句显『言语路绝』也」,「离言说相,离名字相」这二句,显示言语的道路断绝,就是你说来说法都不是。真如之法,不是你用言语可以说出来的,也不是用文字可以写出来的。

「『离心缘相』者,非心意分别所及故」,「缘」就是思虑,「及」就是到,你用心思去攀缘思虑,分别一切诸法,真如不是你的心意可以分别到的。「此句显『心行处灭』也」,「行」是迁流不息之意。心里在念念分别,等于走路。你念来念去,都不是真如,你怎样分别都不是真如,真如不是用你的心思可以思想得到的。「『毕竟平等,无有变异』者,以虽在染净法中」,「毕竟平等,无有变异」,染法、净法是差别之相,真如虽然在染法净法之中,「而性恒无二」,「无二」,就是无差别,真如的本性是恒常没有差别,也就是平等。「始终不改也」,真如的本性从本以来就没有变动。「『不可破坏』者,以在染不破,治道不坏也。」真如处于染法,它的本性并没有破,本性不动。在你修道的时候,把染法修治坏了,真如不会被你修治坏,所以「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寅二、会执释名(分二)卯初、释(分三)

辰初、正会治执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

「寅二、会执释名」,把执着会通,解释真如的名字,分二科。「卯初、释」,再分三科,「辰初、正会治执」,正当会通所对治的执着。「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执着的人要给他会通,怎样叫离言说相?说的都不是真如,因为你说来说去、写来写去,都是一些假名字,没有真实之体在里面。说的是语言相,写的是文字相,没有真实之体。怎么知道说的、写的,没有真实之体?「但随妄念,不可得故。」你所有的语言,是从你的妄念生出来的;你所写的文字,也是依着你的妄念生出来的,实实在在没有一个真实之体,在语言文字里面得到。执着的人问:你为什么要说真如的名字呢?真如的名字,不是说出来、写出来的吗?你说出来是语言相,写出来是文字相啊!下面答复:「言真如者,亦无有相。」我说真如,是对治一切法不真不如,假名无实的相,并不是真如有一个相,令我起执啊!

辰二、约名释疑(分二)

巳初、立名分齐谓言说之极,巳二、立名之意因言遣言。

「辰二、约名释疑」,你明明说了真如的名字相,怎么没有相呢?要解释这个疑惑,分二科。「巳初、立名分齐」,我是不得已,为令众生了解,给它取个名字叫真如。为什么取名真如的呢?「谓言说之极」,就是所有言说的名相,到真如这个名字,到了极点,不伪不妄叫真,不变不异叫如。一切名字都是伪妄的,都是变异的,到了最极点,给它取个名字,叫真如。

「巳二、立名之意」,你既然要遣除一切相,何必再立个言说之极的名字相呢?下面就说立名之意。「因言遣言」,为利益众生,令众生了解有不伪不妄的「真」,不变不异的「如」,不得不取这个语言相,遣除一切语言相。这个道理等于我们打坐时,扣三槌木鱼止静,告诉我们现在要静坐,不能说话,也不许乱动,不能有一点声音,扣三槌木鱼是不是声音呢?是声音。不得已,不扣三槌木鱼,没有一个分际。说话说到什么地方?出声音出到什么地方?到这儿为止,以扣三槌木鱼的声音,遣除一切声音。但是,你要晓得它没有相,你对于三槌木鱼的声音不可执着。你一执着,扣三槌木鱼,大家就不说话,那么你再扣三槌、再扣三槌……那反而比说话还乱,你把扣三槌木鱼当成宝贝,起了执着一直扣,那不是止静,变成了捣乱。这就是说真如,你不要执着真如相,你执着真如相,真如变成差别相。那么为什么说真如这个名字呢?「因言遣言」,用真如这个语言,遣除一切语言相。

辰三、约相释遣

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辰三、约相释遣」,就这个相解释要遣除的。先消文,「遣」是遣除假的名相。说个真如,因言遣言,把一切语言相都遣除。你不要起执着,真如之相也要遣除。起执着的人是无处不执,他听到这里,认为懂了,连真如也是空的。这就是学佛法学了偏差,学到豁达空,认为一切皆空,连因果之相都给拨掉了。「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这样你学佛法犯了过,所以遣除是遣除虚妄之相,不是遣除真如之体。「此真如体无有可遣」,这真如之体不可遣除,「以一切法悉皆真故」,因为真如是一切法的本体,一切法都是真如。真如既然不可遣除,我们就把它建立起来。「亦无可立」,也不可建立,为什么呢?「以一切法皆同如故」,既然一切法皆真,一切法皆同如,哪有离开一切法,另外建立一个真如呢?

《会阅笔记》

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

唯恐有人见前文双遣真如名相,谓真如本体,亦是可遣之法,则生断见。故今释云:但遣虚妄名相,不遣真如实体也。何以不遣耶?「以一切法悉皆真故。」既一切法皆真,故无法可遣也。

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又恐有闻说真体不遣,则谓有法可立,当情缘执。故云「亦无可立」也。何以不立耶?「以一切法皆同如故。」诸法之体,同一真如,故不待立也。其犹于波,本自是水,何须待立以为水耶?又「真」者,非伪非妄。「如」者,不变不易。今若可遣,即成伪妄。可立,即成变易矣!( 以先不立,今方立故。)

再讲《会阅笔记》,「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唯恐有人」,恐怕有执着的人。「见前文双遣真如名相」,看见前文真如的相,都要遣除,「谓真如本体,亦是可遣之法」,认为真如的本体没有相,也应当遣除。「则生断见」,就生了断灭之见,也就是前面讲的豁达空,认为什么都空,连真如也空。「故今释云」,所以现在解释,「但遣虚妄名相,不遣真如实体也。」学大乘佛法是遣除虚妄的名相,不是遣除真如的实体。「何以不遣耶?」为什么真如之体不可遣除呢?「『以一切法悉皆真故。』既一切法皆真,故无法可遣也。」不是离开一切法,另外有个真如,一切法都是真如,所以没有另外一个真如法可以遣除。

「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又恐有人」,还是前面执着的人。「闻说真体不遣」,听说真如之体不可以遣除。「则谓有法可立」,认为有法就可以建立起真如。「当情缘执」,他的妄情攀缘执着有个真如。「故云『亦无可立』也」,再给他破除,虽然不可遣除,但是不可以另外建立。「何以不立耶?」为什么不可以建立呢?「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因为一切法皆同于真如。「诸法之体,同一真如。」诸法的法相有差别,诸法之体没有两样,同一个真如,叫「皆同如」。「故不待立也」,所以真如不等待建立,不是以前没有建立,今天等待你建立起来。这个道理很难懂,下面再说个譬喻,「其犹于波,本自是水,何须待立以为水耶?」好像水变成波,波的相没有实体,把虚妄之相看破,波的实体就是水,不是离开波以外,另外建立水。你执着一切法的差别之相就不对,把差别之相空掉,就显出真如的本体。不是离开法以外,另外有个真如可以建立起来。波浪就是水,不需离开波浪,另外建立水。「又『真』者,非伪非妄」,「真」字怎样解释呢?不是假的,不是虚妄的,就叫「真」。「『如』者,不变不易。」有变易,生、住、异、灭,为四相所牵;过去、现在、未来,为三际所易,有变易之相,就不叫「如」。「今若可遣,即成伪妄。」要是真如可以遣除,就变成伪妄之法。「可立,即成变易矣!」要是真如可以建立,就变成变易之法。「以先不立,今方立故。」为什么不能建立呢?因为以前没有建立,今天才建立,根本不成为真如,真如从本以来就是真如,所以既不可遣除,也不可建立。

这一大段前面论文,是遣除一切相。一切法的差别之相,唯依妄念而有,离了妄念,没有一切法的差别之相。把一切相遣除,而真如没有相,连真如相也要遣除。下面就解释真如之体不可遣,因为一切法皆真,不必再建立。因为一切法皆如,《楞严经》:「即一切法,离一切相。」这里把它反过来:「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切差别之相要离,真如相也要离。不是离开一切法,另外有个真如实相,真如实相就在一切法上。你把这个道理了解清楚,依着语言解释,依着文字解释,但是不是语言相,不是文字相。你心里想来想去,也不是心缘相。语言相、名字相、心缘相,都把它除掉,你自然有会悟处,一切法皆真,一切法皆如。真如在哪儿?真如在一切法上。《金刚经心印疏》:「所谓青青翠竹,总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你看见青青的翠竹,那就是真如本体;你看见很茂盛的黄花,那就是般若的本体。真如、实相、般若,名字不同,一个本体。在哪里?就在一切法上。古时候有一位临济宗祖师,在山上住茅蓬,自己开垦,种菜、种地瓜,山上的地都是石头,他用锄头锄地,有一块大石头滚下去,碰到山坡上的竹子「叭」一声,这位祖师当下就明心见性,「明心」,明了真心,「见性」,见到本性,本性就是佛性。佛性在哪里?就在竹子上,所以「青青翠竹,总是真如。」还有一位伪仰宗祖师,要去山上,没有桥梁过水,水不深,他要涉水而过,把衣服撩起来,从水里走过去。当时天上有太阳,自己的影子映在水里,他看见水里的影子在晃动,突然间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他的真心、本性就在水的影子上。由此你就领悟到:一切法皆真,一切法皆如。怎样能悟到真心、本性呢?把虚妄之相看空,把它空掉,一切法都是真如的本体。你如果不能把一切虚妄之相观空、看破,你天天研究佛法,也不会开悟。为什么呢?你研究的佛法,离不开那三个相,你说出来是言说相;看的经、论,是名字相;心里分别出来,是心缘相。讲来讲去、说来说去,都是虚妄之相,你怎么能悟到真如呢?把一切相都空了,不是空真如的本体,相是虚妄的,体是真实的。真实之体在哪里?就在一切法上。《楞严经》:「即一切法」,与一切法相即,但是你要「离一切相」,你不离一切相,一切法变成差别相,越分别越厉害,你怎么能悟到本性呢?

卯二、结

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卯二、结」,把这段正文总结起来。「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不可说」,包括言说相、名字相。「不可念」,包括心缘相。一切法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念出来的,才叫做「真如」。

《会阅笔记》

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一切法之本性,即是真如。真如之体,离言绝虑也。口欲言而词丧,心欲缘而虑亡,故不可说,不可念也。

「一切法之本性,即是真如。」不是一切法的差别诸相,差别诸相是依着妄念生的,是虚妄不实的,一切法的本性,就是真如。「真如之体,离言绝虑也。」「虑」是缘虑。真如之体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古人说:「口欲言而词丧,心欲缘而虑亡,故不可说,不可念也。」口里想说真如,怎么讲、怎么说都不对,言词丧亡。心里想真如是什么样子?想不到,能用功用到这两句话上,你快开悟了。「口欲言而词丧」,说的不是真如。「心欲缘而虑亡」,心里想的不是真如。言词不能说,心虑不能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真如不就显现了吗?用功用到这里就可以了。「口欲言而词丧亡,心欲缘而虑亡。」是研究教典的人,用文字形容出来的。宗门下的人,不咬文嚼字,另外有两句解释:「开口即错,动念即乖。」你一开口,这样是真如,那样不是真如,全都讲错,你说「有」不对,说「无」也不对。「动念即乖」,「乖」就是错。你心里动了念,想这样是真如,那样不是真如,全都讲错。「口欲言而词丧」,为什么不能说?「开口即错」。「心欲缘而虑亡」,为什么不能缘虑?「动念即乖」。

丑二、问答释疑(分二)寅初、疑真绝修问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

「丑二、问答释疑」,一问一答,解释所有的疑惑,分二科。「寅初、疑真绝修问」,那么真如我们没有办法修了,既不能说,也不能念,我们怎么修呢?提出疑惑。「问曰:若如是义者」,假若像你前面讲的,既不可言语来说,也不可心缘来念,才叫作真如。「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随顺」、「得入」这两种名词,是两步功夫,「随顺」叫方便观,「得入」叫正观。我们要观想真如,作真如观想,要能「得入」,得入的「入」字,第一是悟入,第二是证入,这是修正当的真如观。前面先修随顺,「随顺」是与真如不相违逆,与真如相随顺,这是方便观。众生怎样下手呢?怎样随顺真如呢?怎样得入真如呢?众生起了这样的疑惑。

寅二、举真劝修答

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寅二、举真劝修答」,说出来真如怎样修,劝你要修。「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一切法要说,不说不明白,但是「无有能说可说」,「可说」就是所说,没有能说之人,也没有所说之法,没有能、所,就是你说法不要起能所分别。「虽念,亦无能念可念」,「可念」是所念。你心里不念不行,但是没有能念之心,也没有所念之法。众生得有一个下手处,众生当下不说不了解,不念不会修行,但是你说尽管说,不要起说的执着;念只管念,不要起念的执着,执着就是错,不执着就对了。「是名随顺」,这就是随顺真如。「若离于念,名为得入。」假若完全离开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就悟入、证入真如了。

《会阅笔记》

云何随顺,而能得入?

「云何随顺」者,问方便观也。「得入」者,问正观也。

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所)说。虽念,亦无能念可(所)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若知于一切法,虽说虽念,而内无能说能念之心,外无所说所念之法,如是方便观想,则得随顺法性矣。以此时虽未能离念,而顺于无念也。如是久观不已,即能究竟离念,而得契入无念真理矣。(以上离言真如一科竟)

「云何随顺,而能得入?」解释这两句,「云何『随顺』者,问方便观也。」怎样有方便下手的观想呢?「『得入』者,问正观也。」正当修真如观,怎样修呢?怎样能悟入真如、证入真如呢?下面再解释。

「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所)说。虽念,亦无能念可(所)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解释这一段正文,「若知于一切法,虽说虽念,而内无能说能念之心,外无所说所念之法,如是方便观想,则得随顺法性矣。」这样方便观想,天天说真如,天天念真如,不要着说的相,不要着念的相,这才随顺法性之体,可与法性随顺。我们众生是背觉合尘,「觉」就是法性,与法性相违背,与尘劳相合。现在修行要背尘合觉,「合」就是「随顺」,要随顺法性,把能、所分别空掉,你就随顺法性。「以此时」,什么时候呢?「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这个时候。「虽未能离念」,这个时候虽然不能离念,「而顺于无念也」,可是已经随顺于无念了。「如是久观不已」,「久观」怎么观呢?观方便观,天天说法,不要着说法的相;天天观想真如,不要着心念的相。「即能究竟离念」,就能究竟把妄念离开。「而得契入无念真理矣」,「契」者合也,而能契合悟入、证入无念的真理。真理不是妄念想出来的,叫「无念真理」。「以上离言真如一科竟」,以上把「离言真如」这一科讲完了。

正文:「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这是方便观,就是我们用功的下手处。「虽说,无有能说可说。」《金刚经》上有一句文可作注解:「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叫你不要着法相,你说世尊说法,就是毁谤佛。为什么?佛说法没有着法相,说法者,无法可说,才叫说法。你着了法相,就着了言说相、文字相,那不叫说法。

「虽念,亦无能念可念。」第一、不要念一切差别相,《金刚经》上外面要空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里面要空四见: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心里面不许动念,就是「虽念,亦无能念可念。」你心里面念着四个见,心里面就有四个见,要那四个见也不起,所以释迦如来没有度众生,因为他心里面没有度众生这四个见。

《金刚经》上还有四句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念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以色相见佛。你说佛在说法,这是以音声求佛。色相不是色尘吗?音声不是声尘吗?叫你远离六尘,六尘境界,怎么是佛的境界呢?怎么是法的境界呢?你要「虽念,亦无能念可念。」众生的念要空掉,佛的念、法的念都要空掉,这样你才是真正度了众生,学了佛法。不然你天天说法度众生,着众生相;天天学佛法,着法的相。

再反过来解,那么我不要度众生了,你又落到不发菩提心,不学佛法。发菩提心,你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佛法难学在这里,一会儿说这个,一会儿又说那个,真难懂!不难懂,千经万论讲来讲去就是这个道理,离一切相,一切法都空了,但是空法的相,不空真如之体。众生你去度,要离相度生;成佛你去成,要离相才能成佛,不要着相。众生的相不可着,佛的相、法的相,也不可着。不着相,就是「虽念,亦无能念可念。」你怎么着相?你心里起了妄念分别。

再举前文解释,有佛的相,有法的相,有众生相,不就是差别相吗?差别相从哪里起?由你的妄念起的。你的妄念怎么是真心呢?你离开妄念,哪里有所度的众生?哪里有能成的佛呢?所谓:「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平等真法界」,即一真法界,平等无差别,没有佛的相,也没有法的相,这是大乘佛法最究竟的道理,众生不了解佛法,给你说明白:什么叫做众生相?什么叫做佛?什么叫做法?什么叫做世间法?什么叫做出世间法?都得说,不说众生怎么懂?但是你不要起执着,说的都是差别相,不是平等一真法界的理体。

平等一真法界的理体,没有对待相,对待相假名无实,不但众生相是假,佛的相也不真,越讲越玄,越讲越不好懂。我们现在求佛,什么是佛的相?你离开众生,什么叫做佛呢?你解释出来就算开悟了。一切语言之相,都是对待建立的,没有绝待的。众生包括九法界,离开九法界众生,离开六凡法界,离开三乘圣人法界,什么叫做佛?你说说看,你说出来,还是假名言相,因为离开九法界的众生,根本没有佛,佛也是假名言相。所以学大乘佛法要学到心里,要悟到这个道理,要把它研究透彻。离言真如,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三个相都要离开,显出真如的理体。

子一、子二是真如门的两大科,子一、讲离言真如,不许言说,也不许心念,离言真如,也是离念真如。怎样随顺?怎样得入?就是「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这是观智,你天天讲经说法,你就观想:没有能说可说。你天天研究真如的义理,乃至于包括一切佛法的义理,你天天在那里念,不要着相,你就观想:虽念,无能念可念。只要随顺法,也就是随顺真如,你念得久就可以得入,就可以离念。到了一念不生,豁然开悟,那就是悟入,悟入以后再证入。

以上离言真如这一大科讲完了。

子二、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释上真如相(分三)

丑初、举数总标

复次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

前面第一科叫离言真如,先修方便观,再修正观。观想的是智慧,不是妄念。真如的境界,是你的智慧观想出来的,叫观智境。观智境我们没有了解到那里,还不会观。下面第二大科讲依言真如。「子二、依言辨德」,要注意「依」字,依着言说辨明真如的性德。称性的功德,叫性德,为什么要注意「依」字?不依言说,根本不知真如的功德之相,依言说才能辨明它的功德。依言说辨明功德有什么好处?「以明生信境」,《大乘起信论》的「起」就是「生」,我们对于大乘法没有生起真正的信心,就是对于真如的功德不了解,了解了就对它生起信心。「境」是讲功德的义相,是个境界。「信」是能信之心,所信之「境」,就是真如的义相。

「释上真如相」,子初是「释上真如义」,叫离言真如,叫你离相,说的是真如的义理。这里叫做「释上真如相」,真如之相,不是生灭门中的相,不是形相之相,是义理之相,相就是义,义就是相,不是另外有个形相,叫做真如,这是按义理上讲解这个相,分三科。

「丑初、举数总标」,「复次此真如者」,重复次第,讲了离言真如,再讲依言真如。「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义就是相,依着言说分别出来,义理之相有二种。前面说「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为什么要离言说相呢?言说由妄念而起,这是不得已的言说,还是用个「依」字,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理,要是离开言说之相,不分别,「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无二之一,没有二种义理。

《会阅笔记》

科文:子二、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

此科乃明「依言真如」也。「依言辨德」者,谓真如有空、不空,二种义相,可以依言说以辨其德也。既容言说,故得闻者,生于信心。所以说者,亦意令生信也。「境」者,所说真如之德,即生起信心之境界也。

「子二、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解释科文。「此科乃明『依言真如』也」,离言真如、依言真如,是我加上去的,很容易记得、很容易了解。前面离言真如,这是依言真如,就是依着言说真如。「『依言辨德』者,谓真如有空、不空,二种义相」,依着言说之相,辨明真如的性德,义理之相有二种,一种「空」的义理,二种「不空」的义理。「可以依言说以辨其德也」,可以依言说之相,来辨明真如称性的功德。「既容言说」,真如本来离言说相,现在为什么容许言说呢?不言说众生不了解,为利益众生,所以容许言说。「故得闻者,生于信心。」因为容许说法的人来言说,就能令闻法的人生起信心。「所以说者,亦意令生信也。」真如离言说相,为什么要言说呢?其意在令众生生信心,不是为令众生生信心,就不要言说。为什么要说法?为令众生对大乘法生起信心,不是为世间名利恭敬,这个要记着。你为什么讲经说法?若是为世间名利恭敬,那大乘法完全变成世间法,它是世间的名、利、恭敬,大乘法是超出世间,所以说为令众生生起信心。再解释「境」字,「『境』者,所说真如之德,即生起信心之境界也。」你明白真如的性德,就是「如实空」、「如实不空」的义相,这就是令你生起信心的境界。真如称性的功德,就是个境界,不是对着分别妄想的虚妄之法,对着真如真实的性功德,生起信心,能信的心、所信的德,就是个境界。

《会阅笔记》

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

显此二义,若离于言,仍唯一味也。今既「依言」,方说有二,不可随言执取也。

「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这就是说真如显这二种义理,「显此二义,若离于言,仍唯一味也。」注意「依」字,依着分别,才有二种义理,若是离于言说,仍是一个真如,仍然是平等一味,没有差别。「一味」是无差别之味,这个「味」是义理之味,仍然是平等无二之一味。「今既『依言』」,现在容许我们依言所说,「方说有二」,才可以说有第一空,第二不空。「不可随言执取也」,你不可以随着言语之相起执着,说真如有二个相,离言说还是无二之一。说大乘法,一时讲空,一时讲不空,绕来绕去很难懂,就是这个道理难懂,要说有二,又不许你有二。你要知道,为什么要说有二?为令众生「生信」,但是你生信,信的是真如。真如本来无二,你不能起执着,懂得这个原则,一切「空」,一切「有」,都是这样解释。说「空」、说「有」都是不得已,实际空有皆非,所以依着言说,才有二种义,离开言说没有个二,不可以随言起执着。

丑二、开章略辨

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丑二、开章略辨」,分开章段略为辨明,是个总纲。「云何为二?」这是假设问答,你说有二种义,哪二种呢?

「一者如实空」,「如」是真如,「实」是实体,真如实体是空的,真如实体没有了,这样一解释就起误会,而且大错特错。应该解为真如实体,空无妄染才对。「以能究竟显实故」,这一句解释很重要,恐怕你落到豁达空、断灭空,以为真如实体是空的,就完全解错,因为它空无妄染,能究竟显出真如实体。如实空的义理,把妄染之法空掉,才能把真如实体显出来。比如一面镜子落满灰尘,照什么都不清楚,就是真如的本体看不见,真如的相隐覆了,真如的用也失去了作用,为什么?那些灰尘就是无明烦恼,都被无明烦恼盖住。现在要「如实空」,镜子里面没有灰尘,灰尘都在镜子外面,你把它擦掉就对了。「空无妄染」,就是把那些虚妄染污之法空掉,镜子的本体一显出来,相、用都显出来,所以如实空很要紧。第一、不许解错,第二、没有如实空这步功夫,你永远不能证得真如实体。

「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真如实体不空,因为它有自体。众生虽然流转生死,真如的自体从来不变不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因为真如自体具足无量无漏的称性功德,不是像虚空一样里面不具性德。真如「如实空」以后,它有一个真如实体在,真如实体不空。「无漏」者,不是三界以内有漏之法,三界以内的一切染污之法是有漏的,一切功德也是有漏的。如实不空是无漏的称性功德,称者合也,与真如本性相合的功德叫性功德。

《会阅笔记》

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

「如实空」者,谓真「如实」体之中,「空」无妄染,非谓如实之体自空也。如言瓶空,盖谓瓶中无物,非谓瓶体是空也。此「如实」体中,既「空」无妄染,遂能「究竟显」出真「实」之理体也。

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二者,「如实不空」者,正「以」其「有自体」也。此自体中,「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所以谓之不空也。

现在讲二种义,一者如实空,二者如实不空。先讲「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这两句正文。「『如实空』者,谓真『如实』体之中,『空』无妄染」,「如实空」三字,「如」是真如,「实」是实体,「空」是空无妄染。下面加以解释,「非谓如实之体自空也」,不是说真如实体自体空,是空无妄染之空。下面举比喻,你更容易了解,「如言瓶空」,譬如说这个花瓶是空的。「盖谓瓶中无物,非谓瓶体是空也。」瓶空是说瓶子里面没有东西,不是花瓶的自体是空的。怎么叫做如实空?真如实体,空无妄染,真如实体里面没有妄染之法叫空,不是真如实体空掉了。

,

「此『如实』体中,既『空』无妄染,遂能『究竟显』出真『实』之理体也。」这是解释正文「以能究竟显实故」,因为真如实体之中,有虚妄染污之法盖覆,真如之体显不出来,现在你要用功把妄染之法空掉,就能究竟显出真实的自体了。比如前面的例子,镜子的本体怎么看不见呢?被灰尘盖住了,可是镜子的本体里面根本没有灰尘,灰尘是在镜子外面,你把灰尘擦掉,才能究竟显出来镜子的本体。

「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解释正文,「『如实不空』者,正『以』其『有自体』也。」因为真如有自体,所以才不空,不空者,就是它的自体不空。「此『自体』中,『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所以谓之不空也。」真如不但有自体,自体之中还具足无漏性功德,所以叫不空。

《会阅笔记》

无漏

「漏」者,烦恼之异名也。漏为流注之义,三界之有情,流注漏泄烦恼不止,故名漏也。又烦恼现行,令心流注不绝,如漏器漏舍也。「无漏」者,无烦恼之漏也。

下面详细解释「无漏」二字,「『漏』者,烦恼之异名也。」三界以内的法,都叫有漏法,就是三界以内都有烦恼,漏是烦恼的异名。「漏为流注之义」,漏是迁流不息,生灭不停,像漏水一样,是流注的意思。「三界之有情」,三界以内的众生叫有情,「流注漏泄烦恼不止」,三界以内的众生,流注、漏泄烦恼不会停止,烦恼是念念生灭,就像流水、漏水一样在漏泄,「故名漏也」,所以叫漏。「又烦恼现行,令心流注不绝,如漏器漏舍也。」又一种解释,烦恼能令我们的心流注不止,我们众生有烦恼,众生的心是个妄想心,念念生灭,睡觉也不会停止,好像器物漏了,房子漏了。「『无漏』者,无烦恼之漏也。」把烦恼断绝、远离,就没有烦恼之漏,所以叫无漏。

把无漏解释清楚了,再讲漏失、漏落,三界以内的众生,一定要修无漏的功德,三界以内的功德,叫有漏的功德。怎么叫有漏?有一种烦恼,能令我们的妄想心念念流注不止。为什么我们的本师释迦佛,不叫我们求人天福报呢?因为来生来世求个人,得有转人的功德,就是修五戒的功德。生天得有生天的功德,就是修十种善法的功德。五戒十善都是有漏的功德,或者你第二生满了愿,生到天上享天福,第三生还能生到天上吗?靠不住。一种是漏失,二种是漏落。「漏失」就是漏器,比如我们煮饭的锅、鼎,我们正在煮一锅好汤,鼎漏了,时间到了,一看!锅里没有汤了。鼎是个漏鼎,锅是个漏锅,它给你漏失了。「漏落」等于漏舍,屋顶破了洞,房子落水下来。来生来世转个人,第三生怎么靠不住?转人的功德被你漏失了,第三生可能转到三恶道。你第二生生天,第三生为什么靠不住?你把天福享完了,你不落到三恶道,也落到人间,比天位置低,等于房子落水下来,叫漏落。所以我们本师释迦佛不叫我们求人天福报,因为一样要修,为什么不去修无漏的功德呢?

丑三、依章广释(分二)寅初、释空(分三)

卯初、略明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

「丑三、依章广释」,丑二、开章略辨,这里再依着一者如实空,二者如实不空,广为解释,分二科。「寅初、释空」,广为解释如实空的道理,再分三小科。「卯初、略明」,先简略的说明一下。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先略为说明「如实空」的道理,「所言空者」,所说的空,「从本已来」,自从无始以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一切染污法与真如实体不相应。「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因为真如实体是平等不二,没有差别之相,一切染法统统是差别之相,所以与它不相应。真如有自体,怎么离一切法差别之相呢?「以无虚妄心念故」,这是依着上一科解释,一切法皆依妄念而有差别之相,没有妄念,哪里有差别之相呢?这就是前面真如依言说分别,才有二种义。你不依言说,不起分别心,真如没有二种义。二种就是差别,所以如果离开虚妄心念,就没有一切法差别之相。因为一切法差别之相,跟真如实体从来不相应。

卯二、广释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

「卯二、广释」,广为解释。「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一切法的差别之相,不出这两个四句,平常讲:离四句,绝百非。「有」、「无」、「非有、非无」、「有无俱」,这四句统统离开,为什么要离开?「非」者不是,不是真如所以要离开。你说一百句还是非,叫做离四句,绝百非。先依着文消,再依着《会阅笔记》详细解释。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真如自性就是真如自体,性即是体,体即是性,真如自性、真如自体,不是有相。众生是徧计所执性,徧计是周徧计度,换句话就是无法不执。学佛法他执着佛法,一说有个真如,他就认为「有」。告诉他「非有相」,可是众生的心,无所不执,不是「有」,他就执着是「无」,「非无相」,不是「无」。他还起执,你既然说是「非有」、「非无」,一定是「非有相、非无相」,下面再给它非掉,「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相」是个名词,上面的「非」是动词,解释成「不是」,不是「非有相」,也不是「非无相」。那么众生又执着了,一定是「有无俱相」,把前面两个执着合起来,怎么是真如呢?「非有无俱相」,也不是「有无俱相」的相。

真如之相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他听说一法界,以为是一、二之一,真如有一个相,下面给它非掉,「非一相」,不是一、二之一。前面讲一法界是无差别之一,无二之一,不是你起执着那个一。那么既然不是「一相」,那就有差别了,就是「异相」。「非异相」,不是你所说的差别异相。那么一定是「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也不是「非一相」,也不是「非异相」。那么一定是「一异俱相」,也不是,「非一异俱相」,不是「一异俱相」。解释得很累赘,实际很简单,因为总解要解一百句,这里只讲两个四句,离四句,绝百非。前面讲过:「口欲言而词丧,心欲缘而虑亡。」你口里要说真如是什么相?说不出来,言词要丧亡。你心里思虑真如是什么相?你的思虑要空掉,想不到它是什么相,什么义。

卯三、总结

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卯三、总结」,总结起来讲空义。「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乃至于总说,依着一切众生因为有虚妄心,就起妄念,念念分别,都跟真如之义不相应。「故说为空」,空什么?空众生的妄念,妄心念念分别,合起来就是妄念,把妄念空掉。「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把众生的妄想心远离,实实在在没有可空的。因为真如体不空,空是空差别之相。差别之相是从妄心生出来的,你离开妄心,就实无可空。解大乘佛法的空,都要依这一段解释,才不会落到豁达空、断灭空上。

《会阅笔记》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

「一切染法」者,虚妄之境界也。此虚妄之境界,从来「不」与真如之体「相应」。如病眼所见之空花,从来不与虚空相应也。「一切法差别之相」者,谓色香味触等,皆属妄境,既属妄境,本来远「离」,此明真如体中,空无「所取之相」也。或曰:眼见诸法差别之相,何得言空耶?答曰:「以无虚妄心念故」也。谓见闻觉知等,皆属妄心,既属妄心,本来空无,此明真如体中,空无「能取之念」也。以妄境从妄念生,妄念既无,妄境自离也。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下面解释这一段正文。「『一切染法』者,虚妄之境界也。」三界以内众生,所对的境界都不真实,叫做虚妄的境界。「此虚妄之境界,从来『不』与真如之体『相应』。」虚妄的境界从本以来,跟真如之体不相应。「如病眼所见之空花,从来不与虚空相应也。」这个譬喻很恰当,眼睛有病,看见空中有花,虚妄的空中花,从来不与虚空相应,因为虚空从来没有生过花,空中花是你病眼生出来的。「『一切法差别之相』者,谓色香味触等,皆属妄境」,我们六根起六识,对着外面的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统统属于虚妄之境。「既属妄境,本来远『离』,此明真如体中,空无『所取之相』也。」真如体中从本以来,空无所取之相。虚妄境界之相,是众生取着出来的,真如体中,没有众生执取的相。「或曰:眼见诸法差别之相」,有人说:我们眼睛看见森罗万象,诸法差别之相,「何得言空耶?」你怎么硬说空呢?「答曰:『以无虚妄心念故』也」,因为没有虚妄心念的缘故。「谓见闻觉知等」,「见闻觉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睛能见,耳朵能闻,鼻、舌、身,皆能觉,意能知。「皆属妄心」,一个妄心分出来六识,六识合起来还是一个妄心。「既属妄心,本来空无」,怎么叫妄心呢?它没有真实之体,本来空无。「此明真如体中,空无『能取之念』也。」前面讲真如体,没有所取之相,所取之相是虚妄的境界。这里讲真如体没有能取之念,能取之念是你的妄心,妄心妄境都是空的。「以妄境从妄念生」,因为虚妄的境界是由妄念生出来的。「妄念既无,妄境自离也。」「无」是空掉,「离」也是空,你把虚妄之念空掉,虚妄境界自然空了。妄心空,妄境也空。

《会阅笔记》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

执取虽多,总摄不过此二种四句。故《广百论》云:「有、非有、俱非。一、非一、双泯。随次而配属,智者达非真。」即破此二种四句也。

言「非有相」者,明真心远离虚妄之有也。惑者云:既其「非有」,即应是「无」。释云:我遣汝「妄有」,故说「非有」。非说是「无」,如何执「无」?故云「非无」也。惑者闻上「非有」,又闻「非无」,别谓「双非」是真如法。释云:我遣汝谓「有」,而说「非有」,非谓法体是「非有」。遣汝谓「无」,而说「非无」,非谓法体是「非无」。如何复执「非有非无」?故云:非「非有」非「非无」也。惑者又云:我上立「有」立「无」,汝并双非。「双非」若存,即「有无」随亡。今「双非」既非,我「有无」还立。释云:我遣汝「双非」,故说「非非」。非许「双是」,如何复执?故云:「非有无俱」也。

「非一相,非异相」等四句,准前可知。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再解释正文这二种四句。「执取虽多,总摄不过此二种四句。」众生执取的法虽然多,总摄起来不出这二种四句。「故《广百论》云」,所以《广百论》上有一个偈颂:「有、非有、俱非。一、非一、双泯。随次而配属,智者达非真。」这个偈颂,你去配这四句:「有」。「非有」,就是无。「俱非」,不是「有」,不是「无」,也不是「非有、非无」,也不是「有无俱」。「一、非一、双泯。」「一」,不对,「异」,不对。「非一、非异」、「一异俱」也不对。你是有智慧的人,你自己去配这四句,都不是真法,统统是些妄法。「即破此二种四句也」,《广百论》上这个偈颂就是破这二种四句。

下面再消文,「言『非有相』者,明真心远离虚妄之有也。」你说有,是你妄心分别出来的相,它是虚妄之有。「惑者云:既其『非有』,即应是『无』。」迷惑的人用对待的道理来解释,随处起执,他说:既然不是有,就应该是无。「释云:我遣汝『妄有』,故说『非有』。」我是遣除你的妄有,所以说非有。「非说是『无』」,我没有说是无。「如何执『无』?」你怎么执着是无呢?「故云『非无』也。」所以说非无。「惑者闻上『非有』,又闻『非无』,别谓『双非』是真如法。」迷惑的人听到上面说非有,又听到非无,认为非有非无合起来,这个双非是真如法。「释云:我遣汝谓『有』,而说『非有』,非谓法体是『非有』,遣汝谓『无』,而说『非无』,非谓法体是『非无』,如何复执『非有非无』?」你怎么又执着真如之体是非有非无呢?「故云,非『非有』非『非无』也。」所以说不是你说的非有,也不是你说的非无。「惑者又云」,迷惑的人,随处起执,三句都遣除,他执着第四句,「我上立『有』立『无』,汝并双非」,我上面建立有、建立无,你说非有非无,「『双非』若存,即『有无』随亡。」双非假若存在,有无就随着消灭没有了。「今『双非』既非」,现在你把「双非」给非掉,「我『有无』还立」,我「有无」还要建立起来,所以叫有无俱相。「释云:我遣汝『双非』,故说『非非』。」我遣除你「非有非无」的「双非」,所以说「非非有非非无」。「非许『双是』」,并不是说有无并俱,「如何复执?」你怎么又执着有无俱相呢?「故云:『非有无俱』也」,所以说:不是有无并俱。

「『非一相,非异相』等四句,准前可知。」「非一相,非异相」等四句,依着前面有无这四句解释,可以知道。「如实空」这一段《会阅笔记》讲完,再讲正文上的「如实不空」。

寅二、释不空(分四)

卯初、牒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卯二、释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卯三、结则名不空。卯四、释疑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释真如门竟

「寅二、释不空」,前面说真如有二种义,一者如实空,二者如实不空,已经把如实空解释好了,再解释如实不空。「卯初、牒」,「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所说的不空,已经显明真如之法的自体之中,空无妄染。「卯二、释」,「即是真心,常恒不变」,你把妄染之法空净了,你就悟到、证到真如之体是常恒不变,并没有跟着虚妄之法转变过,所以《大乘起信论》的序文上说:「四相之所不迁,三际莫之能易。」真如之体常恒不变,不是二乘人证得的偏空。「净法满足」,大乘真如称性的功德统统具足。「卯三、结」,「则名不空」,这一句话总结不空,真如为什么叫做如实不空?因为它有自体,常恒不变,它有称性的功德,净法满足,所以叫做不空。

「卯四、释疑」,众生随处起执,前面讲过如实空的道理,外面虚妄的境界空了,里面的心念也空掉,才显出来如实不空的自体,才显出来净法满足的功德。可是他又执着有个相可取,所以这里就解释,「亦无有相可取」,也没有相可取,既然有自体、有功德,怎么没相呢?「以离念境界」,因为这是离开心念的境界,心念就是妄念,离开妄念的境界,就没有心念了。怎么知道呢?下面再解释这个疑惑,「唯证相应故」,你证得就知道了,不是说说就没有了,没有了还是落到空。它是如实不空,不许你动心念,你要证得,证得你就知道了。讲到这里,「如实不空」的道理讲完。

「释真如门竟」,《大乘起信论》解释分中二大科,一科是心真如门,一科是心生灭门,解释到这里,第一大科心真如门讲完了。

《会阅笔记》

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

「常恒不变」者,竖显真如之体,三际无穷也。「净法满足」者,横显真如之德,十方无尽也。自体既常恒不变,复具无漏功德,故结云「则名不空」也。(依言真如一科竟。亦即癸初、释真如门一大科竟。)

「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解释这句正文。「『常恒不变』者,竖显真如之体,三际无穷也。」「常恒不变」,是按时间性竖着说,显明真如之体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永远不变。「『净法满足』者,横显真如之德,十方无尽也。」「净法满足」,是按空间性横着讲,显明真如之德,横徧十方。就是真如之体、真如之德,竖穷三际,横徧十方。「自体既常恒不变,复具无漏功德,故结云:『则名不空』也。」因为它有不变之体,又具足无漏功德,所以才叫不空。

依言真如这一科,讲到这里讲完了,亦即「癸初、释真如门」一大科讲完了。真如门文字很少,义理很少,离言真如,只有那么一段;依言真如,也只有那么一段。生灭门文字多,义理也多,因为生灭门是众生的事,就啰唆了。在解释生灭门之前,先解释几个名相。

本觉

觉 名字觉︱除灭相

始觉 相似觉︱除异相 无明

随分觉︱除住相

究竟觉︱除生相

  觉义有二个,一叫本觉,一叫始觉。本觉,是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觉性。始觉分四个位,第一、名字觉,第二、相似觉,第三、随分觉,第四究竟觉。名字觉,在名字上叫做觉,实际没有觉,这是十信位的菩萨。相似觉,是三贤位的菩萨,他没有亲证法身,觉是觉了,是一种相似的觉。随分觉,是十地的菩萨,连等觉菩萨都算上。究竟觉,是佛。

无明,分四个相:生、住、异、灭。它起的时候,从生相起,由细越来越粗,到最后的灭相。我们要断无明,先断粗的,再慢慢断细的。名字觉,能除「灭」相无明;相似觉,除「异」相无明;随分觉,除「住」相无明;究竟觉,除「生」相无明。

癸二、释生灭门(分二)子初、释生灭心法(分二)丑初、明染净生灭(分二)寅初、就体总标(分三)

卯初、标体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

前面「癸初、释真如门」,解释「立义分」,「是心真如相,即是摩诃衍体故。」这一句。「癸二、释生灭门」,解释「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这一句。分三大段,第一、先解释心生灭,第二、解释生灭的因缘,第三、解释生灭因缘的相。「子初、释生灭心法」,就是解释生灭心法。前面讲过心真如门、心生灭门,离不了心,把心颠倒一下,心生灭,就是生灭心。「生灭心法」,还是心法,不过这不是真如心法,变成生灭心法。再分二科,科文一定要看清楚,因为生灭门的科分得很细,一句一科,科文就是纲要,是简单的解释。

「丑初、明染净生灭」,真如门是清净法,但是不讲净,真如就是真如,离言真如、依言真如,学教有什么好?依文释义,给你解释得清清楚楚,所以大陆上佛门有句话:「通宗不通教,开口惹人笑!」就是这个道理,你禅宗通了,教义不通,一开口惹人笑。净法,是对着染法才说净法,都在生灭门里讲,你不要以为生灭门都是染污法,清净法是真如门,一说就错!染法、净法是对待的名词,都在生灭门,叫「明染净生灭」,分二科,「寅初、就体总标」,就生灭心的心体总标,再分三科,「卯初、标体」,先把生灭心的心体标举出来。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要注意「依」字,因为在众生份上讲生灭,到佛的份上没有生灭,在众生份上讲,生灭心没有本体,它的本体就是真如。真如到了生灭门里,不叫真如,叫如来藏,依着如来藏,名字换了,但是还是同一个法体。依着如来藏,才有生灭心,就是依着真心,才有妄心。

《会阅笔记》

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

「如来藏」者,乃不生不灭之心也。因「无明」风,动作生灭,故说生灭心,依不生灭心。然此二心,实无二体。但约二义,以说相依也。如不动之水,为风所吹而作动水,动静虽殊,而水体是一也。亦得说言,依静水故,有其动水也。

「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如来藏』者,乃不生不灭之心也。」不生不灭之心不是真心吗?真如到了众生份上,换个名字叫如来藏,就是如来显不出来,含藏在里面。「藏」者,含藏之意。怎么依着如来藏,有生灭心呢?「因『无明』风」,因为有无明,风是个比喻,所以取名叫无明风,因为无明等于风一样,「动作生灭」,把不生不灭的心,吹动成生灭心。「故说生灭心,依不生灭心。」所以正文「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如来藏是不生不灭的心,依着不生不灭的心,才有生灭心。生灭心从哪儿来的?依着不生不灭的心生出来的。它怎么会生出来呢?无明风吹动的。「然此二心,实无二体。」但是这二个心,生灭心和不生不灭的心,没有二个体,因为生灭心没有体,不生不灭的心才有体。为什么取二个名字呢?「但约二义」,就它有二种义理上说,一种是生灭的义理,一种是不生不灭的义理。「以说相依也」,生灭的义理,依着不生不灭的义理,这样说相依,就是生灭心,依着不生不灭的心。「如不动之水,为风所吹而作动水」,譬如不动的水,无明等于风一样,一吹不动水,水动起来,于是形成动水。「动静虽殊」动水跟静水虽然差别不同。「而水体是一也」,但是水体只有一个。为什么说动水、静水二个名字呢?为什么说生灭心依着不生不灭的心才有的呢?「亦得说言,依静水故,有其动水也。」因为有静水,才有动水,动水没有体,动水的体就是静水的体,没有静水,生不出来动水。学佛法最难了解就是这个道理,不生不灭的心怎么会生生灭心呢?因为有无明风吹动,因为有静水,才能吹成动水;要是没有静水,生不出动水来,所以正文才说:「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依着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才有生灭心。

卯二、辨相

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

「卯二、辨相」,辨上面「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这个相。「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所谓」是指释之词,指着上文加以解释。如来藏,是不生不灭的心,与生灭心和合在一起。不是另外有一个生灭心来与不生不灭心和合,是不生不灭的心,一动,就叫做生灭心,它动是全体动,不是一部份动。「非一」,「不生不灭」与「生灭」是二个义理,不是一个,所以有个真如门,有个生灭门。「非异」,它一动,不生不灭全体动成生灭,并不是有二个心。

《会阅笔记》

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

「不生不灭」者,即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也。动作生灭,不相舍离,故云「和合」。非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合也。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也。

「非一非异」者,真心全体动故,心与生灭「非异」也。虽动作生灭,而真性不变,故「非一」也。

「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解释这一段正文。「『不生不灭』者,即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也。」前面叫不生不灭的心,这里叫「自性清净心」。「自」,就是本。「性」,就是体。「自性」就是本体,这个本体是本来清净的。「动作生灭」,不生不灭的心与生灭心,动作生灭,不是有二个心。「不相舍离,故云『和合』。」自性清净不生不灭的心,动成生灭心,不相舍离,所以叫和合。「非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合也。」不是另外有一个生灭心,来与不生不灭的心和合。下面还是用动水静水作比喻,「如大海水」,大海水本来是静水,等于自性清净心。「因风波动」,风一吹,吹起了波浪,动起来,这叫做因无明风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也。」波的相,是水的相和风的相,不相舍离。所以,众生的生灭心,是如来藏不生不灭的相,还有无明相,混合在一起。

「『非一非异』者,真心全体动故,心与生灭『非异』也。」真心要动全体动,不生不灭的心,变成生灭心,还是那一个心体,没有差别。「虽动作生灭,而真性不变,故『非一』也。」不生不灭的心,虽然动成生灭心,可是真性并没有因动而起变化,真性还是不变。譬如水以湿为性,静水虽然变成动水,而湿性不变。真性还是真性,生灭还是生灭,不能说是一个。所以法体是一个,按义理不是一个。这些道理要静下来听,注解要细心看,不然绕来绕去把人绕糊涂。「非异」,按体没有二个体。「非一」,但是义理不是一个,生灭,有生、住、异、灭的变化,可是真性不变,所以不是一个。

卯三、立名

名为阿黎耶识。

「卯三、立名」,「名为阿黎耶识。」阿黎耶识,也叫阿赖耶识。

《会阅笔记》

名为阿黎耶识

亦名阿赖耶识,此云藏识,即第八识也。藏有三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也。「能藏」者,能藏诸法于自体内也。谓根身世界等法,皆藏在识体之中也。「所藏」者,谓此识体藏在诸法中也。「我爱执藏」者,以一切众生,皆起爱我之见,执此第八识以为我也。

「亦名阿赖耶识」,现在讲唯识法相,都翻译成阿赖耶识,这是梵语的翻译。「此云藏识,即第八识也。」法相宗讲第八识,要注意,《大乘起信论》没有第八识这个名词,因为《大乘起信论》没有讲第七识,前面六个识,也跟法相宗讲的不同,所以法相宗反对《大乘起信论》,说它不合唯识。我们是就法相的常识,指明它就是第八识,因为下面解释三种细相,跟法相宗解释第八识一样。「藏有三义」,藏有三种义理,「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也。」这三种义理,合起来叫藏识。

第一义,「『能藏』者」,藏者含藏之意,比如我们装七宝的柜子,叫宝藏。怎么叫宝藏?能含藏七宝。「能藏诸法于自体内也」,阿黎耶识能含藏诸法在自体之内,什么诸法呢?「谓根身世界等法,皆藏在识体之中也。」「根身世界」,内而根身,外而世界,指色法。「等法」,是色、声、香、味、触一切诸法,统统含藏在第八识的本体里面。第八识在哪里呢?按我们众生说,我有我的第八识,你们各人有各人的第八识。我,就是我的身体,我的心,身心和合起来叫我。第八识,就在我的身体里面,就在我的心里面。这是众生把它执着出来的,其实第八识是依着真如全体动出来的阿黎耶识。真如呢?真如徧一切法,无处不徧,它一动全体动。阿黎耶识,徧于一切法,按阿黎耶识的实体说,它能藏诸法,等于一个装七宝的柜子,一切七宝都含藏在柜子里面,这第八识叫能藏,注意这个分别。怎么一会儿说我们各人有一个第八识,在身体里面,在心里面?一会儿又说徧一切诸法?这个解释你要记清楚,第八识本来徧一切法,因为我们众生执着,把第八识当成我,把它局小了,局到我们各人的身心里面,实际它是徧一切诸法,它能藏诸法,叫「能藏」。

第二义,「『所藏』者,谓此识体藏在诸法中也。」看在哪一边讲,在第八识这一边讲,第八识能藏诸法。在诸法那一边讲,第八识的识体就在诸法之中。真如也是这样,真如在哪里?真如就在一切诸法之中,为诸法所藏。

第三义,「『我爱执藏』者,以一切众生,皆起爱我之见」,这个「我爱」,就是爱我,起爱我之见,起这个见他就执着。「执此第八识以为我也」,他执着第八识以为是我。刚才解释,第八识能藏一切诸法。所藏者,为诸法所藏,也是徧于一切诸法。但是众生起我爱执着,把第八识执成个我,把它局小了,局到我们身心之内。也就是佛教以外的众生执着灵魂,人有人的灵魂,畜生有畜生的灵魂,佛教不讲灵魂,为什么呢?因为第八识是糊涂的并不灵,所以佛教不叫灵魂,叫第八识。但是众生执着我,所以古人有两句警策:「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执着本来人。」无始劫以来,生死的根本是第八识,但是愚痴的人,他执着为本来人。好像流转生死是我的灵魂,好像流转生死是我在流转,其实是第八识在流转,众生执着它是我,这叫我爱执藏。

再看正文,「卯初、标体」,「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生灭心没有体,它的本体就是如来藏,这里把生灭心体标举出来。「卯二、辨相」,辨明生灭心的相。「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如来藏是不生灭的,被无明风吹动成生灭,可是不相舍离,叫做和合。不是有二个法和合,又不是一个,又不是差别。为什么「非一」?一个不生灭,一个生灭。为什么「非异」?因为它一动全体动,还是只有一个心,没有二个心。这个时候不叫真如,也不叫如来藏,再取个名字,叫阿黎耶识,这些名词都有界限,在真如门中叫真如,在生灭门中叫如来藏,把如来藏作体,讲了以后,如来藏也不讲了,讲阿黎耶识,这次第、界限要把它记清楚!下面解释觉义、不觉义,都是依着阿黎耶识解释的。真如交代过去,不讲真如;如来藏交代过了,也不讲如来藏,现在讲阿黎耶识。

寅二、依义别解(分三)卯初、释上心生灭(分三)

辰初、开数辨德

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

「寅二、依义别解」,依着义理分别解释,分三小科。「卯初、释上心生灭」,解释上面所说的心生灭,再分三小科。「辰初、开数辨德」,开出数目,辨明它的功能。

「此识有二种义」,阿黎耶识有二种义理。「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阿黎耶识的功能大,能含摄一切法,能生出一切法。一切过去法,它能含藏;现在法、未来法,它能生起,都是第八识的功能。比如我们现在转成人,人是果报法,同样是人,为什么每个人的果报不一样呢?因为第八识含摄的过去法不一样,今生遇的外缘不一样,生出来现在法不一样,生出来未来法也不一样,这都是阿黎耶识的功能。

辰二、寄问列名

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辰二、寄问列名」,寄托有个人来问,列出名字。「云何为二?」哪二种义理呢?,「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觉与不觉,都在生灭门里讲,等于染法、净法,都在生灭门里讲一样。

辰三、依名别释(分三)巳初、辨觉(分二)午初、略辨始本二觉(分二)未初、本觉(分二)

申初、显本觉体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辰三、依名别释」,依着觉、不觉的名字分别解释,分三科。「巳初、辨觉」,先辨觉,再分二科,「午初、略辨始本二觉」,先简略的辨明始觉、本觉,再分二科。「未初、本觉」,先说明本觉,再分二科。「申初、显本觉体」,本觉依什么法为体呢?先说明本觉的体。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觉与不觉有什么分别?你心上只要有念头,就叫不觉。一念妄动,就是生相无明最初一念妄动,生相无明的念,微细得厉害!等觉菩萨还不知道,还断不了,唯有佛能知、能断。觉的意思,就是心体离开生、住、异、灭这些念。「离念相者」,生、住、异、灭都是妄念,心体离开妄念,真心之体显出觉相出来。离念之相,就是觉相。觉相是什么样子?「等虚空界,无所不徧」,等于虚空界,无所不徧。「法界一相」,「法界」作「法性」讲,一切法的本性没有差别之相。这个「一」不是一、二的一,是无二之一,一切法的本性是无二之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讲众生的生灭门,怎么讲到如来呢?因为要说离念相,众生从来没有离过念,不会知道。「有念是众生,无念即如来。」无念就是「离念」,因为佛离了念,他跟我们说:「等虚空界,无所不徧。」这是佛亲证的,所以非举出来是如来说的不行,佛不说出来,我们根本不知道。所以怎么能知道,离念之相,等虚空界,无所不徧?「即是如来平等法身」,就是如来成了佛亲证的,这个时候不叫本觉,叫做法身,法身是平等的,没有差别之相。「依此法身,说名本觉。」这是佛亲证法身,跟我们众生说:你们都有法身,但是你们的法身没有出烦恼,叫做如来藏。可是如来藏里面藏着有如来,他本来觉,真性不变,所以在众生份上不能叫法身。在众生份上,给它取名叫做本觉,本觉是本来觉,而且从来不迷,虽然众生迷了,本觉还是觉的。

申二、释本觉名

何以故?本觉义者,对着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

「申二、释本觉名」,解释本觉这个名相。「何以故?」如来的法身,在众生份上取名叫本觉,是什么道理?「本觉义者,对着始觉义说。」本觉义是对着始觉义说的,有开始,才有根本,对始觉义,才有本觉。

生灭门的法相啰唆得很,我一再开导你们要看科文,我是怕你们不懂,替你们担心,有的同学不懂科文,找不到纲要,消文,消到哪里去都不知道?你要晓得《会阅笔记》是个法宝,里面画的表也是个法宝,那都是我费了精神依着《会阅》研究出来的,我们讲《大乘起信论》,依文解义,依着《会阅》作根据,我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不好,看《会阅》很费力气,你们年纪轻,一定要趁着眼睛亮的时候好好研究,把科文弄清楚。

《会阅笔记》

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徧,法界一相。

觉心之体,本离妄念。离念之相,等于虚空界也。虚空有二义:一者周徧义,谓周徧于三际十方,周徧凡圣,故云「无所不徧」也。二者无差别义,谓在缠出障,性恒无二,故云「法界一相」也。法界一相者,法性理体平等无二也。

「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徧,法界一相。」解释这一段正文。「觉心之体,本离妄念。」这个觉心,一切染法从来与它不相应,本来离念。「离念之相,等于虚空界也。」离念之相,等于虚空界。「虚空有二义:一者周徧义,谓周徧于三际十方,周徧凡圣,故云『无所不徧』也。」虚空有二种义理,一是无所不徧,因为虚空竖穷三际、横徧十方,过去有虚空,现在、未来也有虚空,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都有虚空。它是周徧凡夫、圣人,所以叫做无所不徧。「二者无差别义」,跟虚空一样,虚空是无所不无,无所不徧,离念的心相,也是无所不徧。「谓在缠出障」,在缠,叫凡夫;出障,叫圣人。「性恒无二」,凡夫觉性没有差别,等到出了障当了圣人,还是那个觉性,也没有差别。「故云『法界一相』也」,所以叫做「法界一相」。它是诸法的本性,是无差别的相。「法界一相者,法性理体平等无二也。」「界」作「性」字讲,法界,就是法性。法性是真理之体,叫做法性理体。法性理体怎么叫做一相呢?一相者,平等无二之相,平等之相,叫做一相;无二之相,叫做一相,叫平等无二之相。

《会阅笔记》

如来平等法身

众生之「本觉」,即是如来之法身也。法身者,真理之体也。真理无二,故曰平等法身也。

讲「如来平等法身」这一句正文。「众生之『本觉』,即是如来之法身也。法身者,真理之体也。」法身叫理体,这个「法」就是真如之法,真如之法就是真理之法,真理之体叫做法身。身不是身体,是真理之体。「真理无二」,要是有差别,就不叫真理,真理是绝待的,无二之真理。「故曰平等法身也」,如来所证的法身,是无差别的平等法身。

正文「所言义者,谓心体离念。」这两句《会阅笔记》上没有,就是讲「离念相」,在我们众生份上没有,「有念是众生,无念即如来。」我们怎么知道有离念相?是如来亲证的,如来亲证的离念相,叫做法身。所以「如来平等法身」,就是我们的「本觉」,就是我们的「觉义」。不然,在生灭门中讲如来的法身作什么?不是凭空说的,是如来亲证了以后才说的。

《会阅笔记》

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

前言觉义,而结名本觉,何以故耶?释云:以对「始觉」之义,故说名为「本觉」也。

「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解释这段正文,「前言觉义,而结名本觉,何以故耶?」前面讲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先讲觉义是离念之相,等虚空界的无二之相,怎么结名结到本觉上呢?。「释云:以对『始觉』之义,故说名为『本觉』也。」因为在众生份上,它是对着始觉的义理,所以给它取名叫本觉

《会阅笔记》

以始觉者,即同本觉。

众生本来不觉,以内因真如熏习之力,外藉师教之缘,创然而觉,故名「始觉」。而此「始觉」,由「本觉」起,故云即同「本觉」也。又「始觉」觉至心源时,「始」「本」相合,元无二致,故云「即同本觉」也。

「以始觉者,即同本觉。」解释这一句正文。「众生本来不觉,以内因真如熏习之力,外藉师教之缘,创然而觉,故名『始觉』。」众生本来不觉,怎么开始觉悟呢?他有觉悟的因缘,内里面他有觉悟的本因。人人都有真如,真如有熏习的功能,真如在内熏习,这就是觉悟的因。可是人人都有真如,都被真如熏习,众生怎么不觉呢?因为没有遇到师教之缘。「师」就是讲佛法的法师,「教」是佛的教典、言教。遇见讲佛法的法师,叫师教,能讲的是师,所讲的是教。遇见这个外缘,「创然而觉,故名『始觉』。」创者创始,以前不觉,今天觉了,所以叫做始觉。「而此『始觉』,由『本觉』起,故云即同『本觉』也。」解释始为什么始觉即同本觉?怎么会生出来始觉呢?因为有一个本觉,没有本觉,生不出来始觉。这个要解释清楚,还要生起信仰心,《大乘起信论》要相信自己有一个本觉,相信本觉能起始觉。另一种解释,「又『始觉』觉至心源时」,「心源」,真心的本源。当始觉开始觉,名字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觉到真心的本源的时候。「『始』『本』相合」,始觉跟本觉合成一个。「元无二致」,此时没有二个觉,只有一个觉,「故云『即同本觉』也」,所以说始觉即同本觉。

除了《会阅笔记》以外,我再加以解释:「本觉」,叫做本觉理体,就是真理之体。「始觉」,叫做「始觉智」,能觉的是智,所觉的是理。起了始觉,我们修行用功就是要断除无明,所觉的就是本觉理。始觉智是依着本觉理起的,没有本觉理,你不能起始觉智。这个道理绕来绕去,不大容易了解,熟悉了就了解。比如电灯是本觉,你打开开关,电灯发出亮光,就是始觉智。始觉智一发生,你看见了电灯,这就是所觉的本觉理体。可是你要知道,没有电灯,出不来电灯光,依着本觉理,才能起始觉智,有始觉智,才能觉本觉理。找它的本源,依着本觉理,起的始觉智。现在开始用功,是依着始觉智,觉本觉理,这样两边解释。等到觉到本源心性,没有二个觉,能觉的始觉智,与本觉理合成一个,不能再分成两个,这就如函盖相合,函是我们平常装饼干、糖果的盒子,盖是盒子的盖子,你不知道盒子盖可以盖盒子体,这叫不觉。你开始知道,用盒子盖可以盖盒子体,就是始觉智生出来,有名字觉、相似觉、随分觉,到了究竟觉,盒子盖完全扣住盒子体,这时不叫盒子盖,也不叫盒子体,就叫盒子,这就是始本不二。到成了佛,就叫做佛,佛者觉也,就叫做觉,没有始觉、本觉的名字。可是在众生份上,始觉智、本觉理,非分开不行。

未二、始觉

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再讲正文,「未二、始觉」,前面讲「一者觉义」,觉义,有本觉、始觉。先讲本觉,现在讲始觉。讲本觉很简单,讲始觉就很啰唆,开始觉了以后,分四个位,这段文就长了,等于前面讲真如门很简单,讲生灭门就啰唆一样的道理。

「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始觉这个名词从哪儿来的?前面解释本觉,因为对着始觉才叫本觉,但是始觉的名字,不是对着本觉说的。依着本觉,有个不觉;依着不觉,才有始觉。始觉者,开始觉悟,你要是没有不觉,怎么能开始觉悟呢?众生本来不觉,今天开始觉了,才取名叫始觉。「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着本觉而有不觉,这个道理最难懂!怎么说不觉依着本觉有的呢?还是依着前面的解释,动水是依着静水,才有动水;没有静水,不会有动水。依着不生不灭的心,才有生灭心,生灭心就是不觉,这样你就了解。最不容易懂的,就是我们众生有本觉,为什么不觉呢?下面会讲无明,无明分四个相,就是因为有无明才不觉。

《会阅笔记》

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依本觉故而有不觉」者,谓即此心体随「无明」缘,动作妄念,妄念即「不觉」也。如依不睡人而有睡人也。

「依不觉故说有始觉」者,众生迷而不觉,今因内外净缘,方始觉悟,故云「依不觉故,说有始觉」也。如依睡人方有觉人也。

然此中尚有深意焉:以依本觉故成不觉,依不觉故成始觉。而始觉元同本觉,同本觉故,则无不觉。无不觉故,则无始觉。无始觉故,则无本觉。无本觉故,则平等平等,离言绝虑矣!是故佛果圆融(圆摄染净,融归一体),萧然无寄(清虚无累,故曰萧然;一不住着,故曰无寄),尚无始本之殊,何有三身之异?但随物心现,故说报化之用耳。

「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解释这段正文,前面真如门,离言真如不许你说,这里为令众生了解不得不说。「『依本觉故而有不觉』者,谓即此心体随『无明』缘,动作妄念,妄念即『不觉』也。」真如有二种义,一种不变义,二种随缘义,它不变才能随缘,随缘它才不变,才叫真如。真如随缘,随无明的缘生起妄念,这叫最初一念妄动,也叫一念不觉,这样就变成妄念,妄念就是不觉。下面再用比喻加以解释,「如依不睡人而有睡人也」,譬如这个人睡觉了,是依着不睡觉的人,才有这睡觉的人。

「『依不觉故说有始觉』者,众生迷而不觉,今因内外净缘」,「内外净缘」,前面解释过了,里面的净因,就是真如熏习之力;外面的净缘,就是师教之缘。这个时候因为内外的净因缘,缘包括因。「方始觉悟,故云『依不觉故说有始觉』也。」没有不觉,怎么能立始觉的名字呢?因为众生迷而不觉,今天遇着师教之缘,忽然间觉悟了,叫做始觉。「如依睡人方有觉人也」,这个人睡醒了,叫觉人。怎么叫觉人呢?因为他刚才在睡,依着睡的人,才取名叫「觉人」。

「然此中尚有深意焉」,我们依着文,一、消文,二、释义,三、显理。这是显理的文,我们要领悟其中的道理。「以依本觉故成不觉」,因为依着本觉,所以成了不觉。「依不觉故成始觉」,依着不觉所以成了始觉。这三个名字,怎么连环生起呢?「而始觉元同本觉」,而始觉原本同于本觉,始觉智依着本觉理立起,始本不二。「同本觉故,则无不觉。」这里把不觉消灭了,始觉与本觉同一个觉,中间的不觉没有了。要觉悟不觉没有本体自性,可以把它除灭。「无不觉故,则无始觉。」没有不觉,就无始觉,因为有个不觉,才取名叫始觉。以前不觉,今天开始觉;不觉没有了,始觉的名字也立不上。「无始觉故,则无本觉。」本觉是对着始觉说的,因为有始觉的名字,才给它取名叫本觉。现在始觉没有了、空掉了,本觉也空了。这时候,不觉空了,始觉空了,本觉也空了。「无本觉故,则平等平等,离言绝虑矣!」这个时候叫离言说相、离心缘相,「虑」是心中的思虑,不要说了,不要讲了,心里也不要思虑了,平等平等,天下太平,成了法界一相,融归一体。「是故佛果圆融」,到了证得佛果的时候,叫做圆融。「圆摄染净,融归一体。」在生灭门中,染法净法是对待的,这时候圆满摄持染净二法,把它融归到一个本体上,叫做圆融。「萧然无寄」,先解释「萧然」,「清虚无累,故曰萧然。」这时候证得佛果理体,是圆融之体,没有一点烦恼的系累,所以叫萧然。「一不住着,故曰无寄。」到了成佛的时候,烦恼障、所知障,统统断尽,毫无执着,所以叫无寄。

「尚无始本之殊,何有三身之异?」本觉、始觉这两个差别的名字尚且建立不起来,哪有佛三身的差别呢?「但随物心现,故说报化之用耳。」「物」是指众生,佛有三个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没有相,报身、化身有相,随着众生的心现出来相。凡夫二乘,看见的是化身佛的相;地上菩萨,看见的是报身佛的相。报身佛、化身佛的相,随着众生的心现出来,实际就是法身,但是法身无相,那么报、化身的相也是空的。

解释到这里,由消文释义再显理。在众生份上还没有觉,我们是在不觉的位子上说,依文解义,解释到深意上,你就悟到都是一些假名之相。前面讲离言真如,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这三个相都要离。为什么要离呢?这些相都是不得已说出来的。众生不懂,依着言说就得有名字,取这些名字,写成文字,就叫文字相。本觉、始觉、不觉,三个名字都是对待说的,都是些假名言相,名字是假的,你说言说相不是假的吗?言说、名字相,都是你心里缘虑出来的,心缘相不是假的吗?所以等到一切皆空的时候,一切言说之相、名字之相,统统是空。凡夫用功途中,把这些名字空掉了,连如来的三身,也没有差别之相。报身、化身还是假名字之相,法身平等无差别,还是不得已说出来的,说个法身还是多余的,说个平等无差别还是多余的。这里就悟出来,真如不是说出来的,不是取名字取出来的,也不是思虑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真如呢?唯证相应,你先悟入而后证入。

午二、广明二觉(分二)未初、明始觉(分三)

申初、总标因果二觉

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因为有本觉,才有不觉;有不觉,才有始觉。「午二、广明二觉」,分出四个觉的相出来,再分二科。午初、略辨始本二觉,是先略辨本觉,后略辨始觉。午二、广明二觉,是先广明始觉,后广明本觉,次序不同。「未初、明始觉」,再分三科,「申初、总标因果二觉」,先总标出来:因位上的始觉,果位上的始觉。

「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这就是科文上的因、果二觉。「觉心源故,名究竟觉。」这是果位上的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这是因位上的觉。

申二、广寄四相释成(分二)酉初、正寄四相,显其四位(分四)

戌初、初位(分四)

此义云何?亥初、能观人如凡夫人,亥二、所观相觉知前念起恶故,亥三、辨观利益能止后念令其不起。亥四、结观分齐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由因位上的觉再开出来,「申二、广寄四相释成」,寄托在生、住、异、灭四个相上,解释成就「非究竟觉」与「究竟觉」这因果二觉,再分二科。「酉初、正寄四相,显其四位」,正寄托生、住、异、灭四个相上,显由因到果有四个位,再分四科。「戌初、初位」,初位就是十信位,除灭相,再分四科。下面的小科,一句一科。

「此义云何?」怎样觉心源名叫究竟觉,不觉心源叫非究竟觉呢?「亥初、能观人」,能作观想的这个人,是什么位子?「如凡夫人」,在凡夫人上讲十信位,这是初发信心,凡夫人就是能作观想的人。「亥二、所观相」,所观的相。「觉知前念起恶故」,凡夫人观到他心里的妄念,起了一个恶念起来。「亥三、辨观利益」,辨明他观想的利益。「能止后念令其不起」,他有这个功夫,他觉知心里动一个恶念,就停止它,叫后念不起,能得到这个利益。「亥四、结观分齐」,说他观想的分际。「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这里把位子定出来,就是十信位的菩萨,虽然名字叫觉,其实不觉,他能觉恶业,不能觉烦恼,所以十信位的菩萨,叫「名字觉」。

《会阅笔记》

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觉心源」者,觉证染心之源,即自性清净心也。「名究竟觉」者,始觉之道圆满,同于本觉,故名究竟觉。此在佛地也。不了心源,始觉尚未同本觉,故云非究竟觉。此在金刚喻定以还也。

「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解释这段正文。「『觉心源』者,觉证染心之源」,「染心之源」,就是真心。「即自性清净心也」,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名『究竟觉』者,始觉之道圆满」,开始觉,一直觉到究竟的地方,始觉之道圆满了。「同于本觉,故名究竟觉。」觉到圆满处,始觉同于本觉,所以叫究竟觉。「此在佛地也」,这是在佛的地位。

「不了心源」,没有觉到妄心之源,「始觉尚未同本觉,故云非究竟觉。此在金刚喻定以还也。」注意「金刚喻定」这个专有名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七天修定,叫「金刚喻定」,以金刚作譬喻,因为他要断生相无明,非金刚喻定不能断,就是最初一念妄动的生相无明,非佛不知不断,所以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修定,叫金刚喻定。「金刚喻定以还」,「以还」就是以前,十信、三贤、十地、等觉都算上,都叫非究竟觉。

《会阅笔记》

科文:申二、广寄四相释成

寄托于生、住、异、灭之四相,而释成始觉之分齐也。今先总明其意:原夫心性离念,无生无灭。而有无明,迷自心体。违寂静性,鼓动起念,而有生灭。是故由无明风力,能令心体,生、住、异、灭,从细至粗。今就此义,以明四相。既鼓静令动,遂有微着不同,先后际异。就彼先际最微之相,名为「生相」。乃至后际最粗之相,名为「灭相」。就中际则有「住相」「异相」也。然妄心流转,乃从细至粗,由生相至于灭相也。若返妄归真,乃从粗至细,先除灭相,乃至最后除生相也。

「科文:申二、广寄四相释成」,解释这一句科文。「寄托于生、住、异、灭四相,而释成始觉之分齐也。」「广寄」的寄,是寄托,寄托在生、住、异、灭四个相上,解释成就始觉的分际。始觉有什么分际呢?前面讲过,你要是觉到妄心之源,叫做究竟觉。没有觉到心源,叫非究竟觉。究竟觉、非究竟觉的分际在哪里?要寄托在生、住、异、灭四相上,解释成就它的分际。「今先总明其意」,现在先总明四相,解释成就始觉分际的意思。「原夫心性离念」,「夫」是虚字,推其本源的道理,心性是远离妄念的。「无生无灭」,有生有灭,就是妄念分别,远离妄念,心性就不生不灭。「而有无明,迷自心体。」在众生份上有无明,「心体」就是心性,性就是体,体就是性。心性上离念,不生不灭,可是因为有了无明,迷了自己的心体、心性。「违寂静性」,心体离念,不生不灭,是寂静之性,被无明一迷,与心体寂静之性相违背。「鼓动起念」,心体本来没有念,无明鼓动起念。「而有生灭」,念头一起,就有生灭。「是故由无明风力,能令心体,生、住、异、灭,从细至粗。」由无明动了寂静的心体,生起了妄念,就有生、住、异、灭四个相。这四个相从细至粗,最初的「生」相最细,「住」相稍微粗一点,「异」相更粗,「灭」相是粗中之粗。

「今就此义」,现在就无明动了心体,生出来生、住、异、灭这四个相的义理,「以明四相」,以说明生、住、异、灭这四个相。「既鼓静令动」,「鼓」就是动,既然鼓动了静心,令静心成了动心。「遂有微着不同」,「微」是微细,「着」是显著。心一动,就有微细显著四相的不同。微细,就是生相。显著,是指住相、异相、灭相,各有不同。「先后际异」,「际」是时间,「异」是不同。先一个时间,后一个时间,有先际、后际的差别。「就彼先际」,就是最初动那个时间,「最微之相,名为『生相』」,最微细的相,命名为生相。「乃至后际」,到了最后一个时间,「最粗之相,名为『灭相』。」最粗的相,命名为灭相。「就中际」,就生相与灭相之中的时间,「则有『住相』『异相』也」,就有住相、异相,把这四个相说出来。

「然妄心流转,乃从细至粗,由生相至于灭相也。」妄心流转这四个相,从最细的相,到最粗的相,所以从生相到灭相。「若返妄归真」,现在正文上讲始觉,是就返妄归真的道理讲的,「乃从粗至细」,返妄念归到真如,也就是反妄心归到真心,是从粗到细。「先除灭相,乃至最后除生相也。」生起相,是从生相、住相、异相到灭相。现在要除去,先除最粗的灭相,再除异相、住相,最后除生相。

《会阅笔记》

一期四相

一期者,自一念不觉之后,直至成佛之前之时期也。四相者,生、住、异、灭也。

「生相」者,以无明力,动彼净心,微相初起,故名生相。甚深微细,唯佛能知能断也。

「住相」者,无明与生相和合,转彼净心,乃至此位,行相犹细,以「法执」坚住,故名住相。十地位菩萨能知能断也。

「异相」者,无明与住相和合,转彼净心,至于此位,行相较粗,能发动身口,贪痴等别,故名异相,三贤位菩萨能知能断也。

「灭相」者,以无明力,转彼净心,至此后际,行相最粗,至此为极,周尽之终,故名灭相。十信位菩萨能知能断也。

怎么叫「一期」?「一期者,自一念不觉之后,直至成佛之前之时期也。」最初一念妄动,就是一念不觉,从一念不觉之后,有了住相、异相、灭相,乃至于到了成佛之前这个时期,叫做一期。再解释四相,要记住这名词,因为正文没有解释四相。「四相者,生、住、异、灭也。」

「『生相』者」,先解释生相。「以无明力」,以根本无明的力用。「动彼净心」,真心是不动的心,叫做净心。无明鼓动了净心成了动心。「微相初起,故名生相。」怎么叫做生?初起之意。很细微的相,最初一念妄动的相,叫做生相。「甚深微细,唯佛能知能断也。」生相,叫做生相无明,最深最微细,只有佛能知能断。那我们怎么知道呢?我们是依文解义知道的,不是真知,你悟到这里能把它除掉,才叫真知。等你真知道它的时候,已经把它断掉了,所以连等觉菩萨都不能知、不能断,只有佛能知能断。前面讲过,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七天,用金刚喻定,金刚能断一切法,修这个定像金刚一样,能把最深最微细的生相无明断掉。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七天,就是为了断生相无明。

「『住相』者,无明与生相和合」,第一个念妄动叫生相,根本无明与生相无明和合起来。「转彼净心」,把清净的心往粗的地方转。「乃至此位,行相犹细」,这个行相,还是一个细相。「以『法执』坚住,故名住相。」这是「我空」以后的功夫,因为法执坚住,所以叫住相。你们听过《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就是执着,这个行相还是很细,因为它不是我执,是法执。「十地位菩萨能知能断也」,初地以上的菩萨叫法身菩萨,能知道住相,才能断住相。

「『异相』者,无明与住相和合」,越转越粗,根本无明与住相无明和合起来。「转彼净心,至于此位」,转动那清净心,到异相第三个位之上。「行相稍粗」,生相最微细,住相仍然细,到了异相,就稍微变粗了。「能发动身口」,能发动身业、口业。「贪瞋等别」,贪、瞋、痴是意业,所谓贪、瞋、痴、慢、疑。「等」,等于慢,等于疑,等于身、边、邪、见、戒,一切的烦恼都属于意业,但是各有差别。「故名异相」,「异」是差别,所以叫做异相。身业不是口业,口业不是身业,身口二业,也不是意业。意业呢?贪心不是瞋心,瞋心不是痴心,各有差别不同,所以叫做异相。因为发动了身口二业,连意业各有差别不同,起了贪瞋痴等烦恼,所以异相稍粗。「三贤位菩萨能知能断也」,到了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的菩萨,能知道异相,能断异相。

「『灭相』者,以无明力」,以根本无明之力。「转彼净心,至此后际」,转动那清净心,到了最后一个时间、最后一个边际。「行相最粗」,异相行相稍粗,灭相行相最粗。「至此为极,周尽之终,故名灭相。」灭是至极的意思,到了最极点,到了终点,叫做灭。譬如我们坐火车,到了终点站,叫做灭相。无明动清净心,动到至极最粗的地方、最后的时间、最后的边际,叫做灭相。到了灭相的时候,就变成一个凡夫,这是凡夫的相,清净心完全不显了。净心灭覆不显,叫灭相,这是我自己想的注解,清净心转到这里,完全隐覆不显,所以叫做灭相。「十信位菩萨能知能断也」,十信位的菩萨,能知前念起恶,知道贪、瞋、痴起了恶念,他能停止,叫它后念不起,所以能知能断。

《会阅笔记》

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凡夫」者,十信位人也。「觉知前念起恶」者,谓「十信」以前,广造身口恶业而不觉知。今入信位,能知恶业,定招苦报,故言「觉知」也。此明觉于「灭相」义也。

「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者,以前由不觉,常起身口恶业。今即觉故,能不造恶,止「灭相」也。

「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者,能知「灭相」,实是不善,故不造恶,名为「虽觉」也。而犹不知「灭相」是梦,故云不觉也。又者,此位但能止恶业,故云「虽觉」,未觉烦恼(惑),故云不觉也。

「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解释这段正文。「『凡夫』者,十信位人也。」这不是普通的一般凡夫,是已经学了佛法,要修行的凡夫,在十信位。「『觉知前念起恶』者,谓『十信』以前,广造身口恶业而不觉知。今入信位,能知恶业」,他入了十信位,能知道心里动了贪瞋痴,就是恶业,动了念,要发动身口,「定招苦报」,一定要招恶报。这是依着惑、业、苦三字讲的。你造了恶业,定招苦报。「故言『觉知』也」,他觉知造了恶业,一定招苦报,因果报应,决定不会错误。「此明觉于『灭相』义也」,正文没有说灭相这个名词。注解上解释,十信位的菩萨能知灭相、能除灭相,所以他觉于灭相。

「『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者,以前由不觉,常起身口恶业。今既觉故」,现今既然觉知,「能不造恶」,能止住身口二业,不去造恶业。「止『灭相』也」,灭相停止了。「『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者」,他已经觉了,怎么还叫不觉呢?「能知『灭相』,实是不善」,知道灭相不是善法,是恶法。「故不造恶」,所以才不造恶。「名为『虽觉』也」,取名叫「虽觉」,虽然觉了,不是真实的觉。「而犹不知『灭相』是梦」,灭相根本是幻化不实的,等于作梦一样,这个道理他不懂,觉事不觉理。「故云不觉也」,所以叫做不觉。「又者,此位但能止恶业,故云『虽觉』,未觉烦恼(惑),故云不觉也。」又一种解释,惑、业、苦,惑就是烦恼,他不觉烦恼,所以叫做不觉。第一种解释,他觉了事相是恶,他不晓得在理性上讲,恶业等于作梦,他觉事不觉理,虽名为觉,还是叫不觉。第二种解释,他觉了业,没有觉惑,就是他能止住身口二业不造恶,但是心里面贪、瞋、痴的烦恼,还没有觉,所以叫做不觉。

我们算不算十信位?算,我们算是初发信心,初信位。我们对于大乘佛法不反对,而且还顺从,我们可以说生了信心,是初信位,身口二业觉知它恶,不能离开停止,不够这个功夫,灭相还没有除。所以《大乘起信论》上说十信位,最浅的功夫,是从第二信说起,一直到十信位为止,他能停止后念令它不起,这叫大功夫。所以成佛很难,不是说说空话,一空一切空,就空掉了,你得真正空掉才能成佛。你先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后念不起,先用这功夫看看,谈何容易!所以学佛法,一定要脚踏实地用功,切不可粗心大意。

《会阅笔记》

四觉和五十二位

名字觉:(本觉、不觉)十信位。

相似觉:(声闻、缘觉)三贤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

分证觉:十地位、等觉位。

究竟觉:佛位。

把四觉和五十二位配一下。

名字觉:叫做本觉,也叫做不觉。他有本觉之性,可是不觉,还是一个不觉的凡夫,是指十信位。

相似觉:指声闻、缘觉或三贤位的菩萨。三贤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都叫做相似觉。相似觉的正文还没有讲。

分证觉:《大乘起信论》叫随分觉,指十地位,加上等觉位。

究竟觉:就是佛位。

戌二、第二位(分四)

亥初、能观人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亥二、所观相觉于念异,亥三、辨观利益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亥四、结观分齐名相似觉。

「戌二、第二位」,就是三贤位,分四科。「亥初、能观人」,先说能观的人。「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初发意」,就是初发心,初发心的菩萨,是十住位的初住,叫发心住。「等」呢?等于下面九个住,再等于十行、十回向。总说这一句,就是三贤位的菩萨,带着前面二乘的观智,就是我空的观智。因为三贤位的菩萨破了我执,证得我空。二乘人,也是破了我执,证明我空,所以合起来说。「亥二、所观相」,他所观的相。「觉于念异」,「于」是虚字,把它作实字解,就作「知」字。「觉知念异」,觉知自己心念之中有异相。什么异相?前面讲过,就是身口意三业各别不同,叫做异相,差别之相。「亥三、辨观利益」,辨明他观想的利益。「念无异相」,这一切虚妄之法都没有自体,等于空中花,就怕不觉知。等你觉知,异相没有了、观空了,连前面的灭相也是,你只要能把恶念停止,能止后念不起,灭相没有了。「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粗」通粗,「粗分别」,就是心里的妄念,不是法执的分别,还是起我执的分别。因为他把我执的粗分别舍离,执着之相空了,生、住、异、灭的异相灭掉了。「亥四、结观分齐」,总结他观想的分际。「名相似觉」,二乘得的觉,也叫相似觉;三贤位的菩萨得的觉,也叫相似觉。

《会阅笔记》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名相似觉。

「二乘」者,声闻乘及缘觉乘也。「二乘观智」者,观照「我空」(亦名人空)之智慧也。「初发意菩萨」者,即「十住位」之第一住,名「发心住」也。「等」者,等于其后之九住及十行十回向也。以二乘人与三贤位之菩萨,皆于「我空」而得自在,故得同论也。「觉于念异」者,谓未起智时,无明之念,与「异相」和合,起诸烦恼,殊不觉知。而今以智慧观照之力,已能「觉于」心「念」中之「异」相矣!「念无异相」者,既能觉此「异相」,而「异相」本无实体,觅之已了不可得,故云:心「念」之中已「无异相」也。

「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者,起贪瞋等烦恼,名「粗分别」。着违顺境,名「执着相」。以能觉知「异相」,故能「舍」之也。「名相似觉」者,以三贤菩萨尚未亲证真如,二乘人不了「法空」,故「名相似觉」也。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名相似觉。」这是正文,下面解释。「『二乘』者,声闻乘及缘觉乘也。『二乘观智』者,观照『我空』(亦名人空)之智慧也。」二乘不知道法执,他的观想的智慧,就是我空的智慧。我空还有个名字叫人空,不是二个义。我空叫人空,人空也叫我空。「『初发意菩萨』者,即『十住位』之第一住,名『发心住』也。」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些名相你们查《佛学大辞典》、《教乘法数》,初住位叫「发心住」。初发意,就是初发心。「『等』者,等于其后之九住」,等于下面九住。「及十行十回向也」,总说就是三贤位的菩萨。再跟二乘合起来一起解释,「以二乘人与三贤住之菩萨,皆于『我空』而得自在」,他们证得了我空之理,都得了自在,就是不被我执所障碍了。「故得同论也」,所以二乘人与三贤位可以一起讨论。「『觉于念异』者,谓未起智时」,没有起观照智慧的时候。「无明之念,与『异相』和合,起诸烦恼,殊不觉知。」「殊不觉知」,就是甚不觉知。「而今以智慧观照之力」,到二乘圣人与三贤位的菩萨,以智慧观照,「已能『觉于』心『念』之中之『异』相矣!」觉于心念之异相,叫「觉于念异」。心念之中有差别相,他觉知到了。讲到这里,我们应该回光返照一下,我们怎么不够资格呢?我们心里念念分别,念念生灭,我们觉照不出来。心里有差别之相,我们不会觉知,智慧不够。要是智慧够了,心里的念念生灭之相,都观照得很清楚,一念之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灭,怎么知道呢?用智慧观照出来。我们现在念念生灭观照不出来,九十剎那观照不出来,连粗的念,差别之念也观照不出来。他现在知道,「觉于念异」了。「『念无异相』者,既能觉此『异相』,而『异相』本无实体」,差别的异相,根本没有真实之体。「觅之已了不可得」,你去找异相找不到。所以禅宗的二祖参见初祖,因为下雪冷得受不了,他把手臂斩断一只,等到不冷了,疼得受不了,心里不安,叫初祖给他安心,初祖说:你将心来,我给你安?二祖回光返照,觅心了不可得!等你找到心,心的异相没有了,它本来空,没有真实之体,「故云:心『念』之中已『无异相』也。」

「『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者,起贪瞋等烦恼,名『粗分别』。」起贪心、瞋心、痴心,叫做分别,这个分别心很粗,叫做粗分别。「着违顺境,名『执着相』。」你心内有贪心,就执着外面顺心的境界,顺你妄想心的境界。外面有违心的境界,你就动瞋恨,执着违心之境。所以「执着相」,就是外面境界之相。粗分别,是贪瞋痴的分别心,这个时候已经把它舍掉了。既然不起粗分别的妄心,外面违顺的境界,自然不执着,也没有执着相。「以能觉知『异相』,故能『舍』之也。」能远离了叫相似觉,怎么叫相似觉呢?「『名相似觉』者,以三贤菩萨尚未亲证真如,二乘人不了『法空』,故『名相似觉』也。」三贤位的菩萨对于真如、法身,等于隔云望月,他没有亲证真如,所以叫相似觉。二乘人只了我空,没有了法空,所以也叫相似觉。讲到这里,把第二位相似觉讲完了。

戌三、第三位(分四)

亥初、能观人如法身菩萨等,亥二、所观相觉于念住,亥三、辨观利益念无住相。以离分别念相故,亥四、结观分齐名随分觉。

「戌三、第三位」,分四小科,「亥初、能观人」,第三位作观想的是什么人?「如法身菩萨等」,「法身菩萨」,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一证初地,就豁破一分无明,亲证一分法身,所以初地叫做欢喜地。「等」,由初地、二地、三地……九地、十地,一直到等觉位。「亥二、所观相」,明他所观的相。「觉于念住」,法执坚住,叫做住相。三贤位菩萨还没有觉到住相,登地以上的菩萨觉到法执的住相。「亥三、辨观利益」,辨明法身菩萨观想的利益。「念无住相」,等到一觉到,就得到了利益。四个位都是这样,就是教我们随文作观,你要晓得,一切无明本来没有自性、自体,统统是当体即空。你没有觉照它,它给你作障碍,等你一觉照,它没有了,住相空掉了。「以离分别麤念相故」,「分别」是心里的分别心,外面的境界已经空了,不讲空外面的境,完全是心里面还有相,这要空心里面的相。他离了分别心,分别心再分一个粗念、一个细念,这是粗念相,细念相留到第四位再讲,他离了分别心的粗念相。「亥四、结观分齐」,「名随分觉」,随他的位分,一分一分的觉,叫做随分觉。

戌四、第四位(分四)

亥初、能观人(分二)角初、总举如菩萨地尽,角二、别明(分二)亢一、方便道满足方便,亢二、无间道一念相应,亥二、举所观境觉心初起,亥三、辨观利益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亥四、结观分齐名究竟觉。

「戌四、第四位」,第四位觉心源,叫做究竟觉,分四小科。「亥初、能观人」,再分二科,科文是用天干地支分的,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用完了,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用完了,再用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苍龙七星宿:角、亢、氏、房、心、尾、箕。

「角初、总举」,第四位是什么人,先总举出来。「如菩萨地尽」,就是菩萨地已经修到终尽,不开等觉,就是修到十地。开不开等觉?有地方开出来等觉,有地方不开,就把等觉合到十地里面。「角二、别明」,分别说明,再分二科,「亢一、方便道」,先讲方便道。「满足方便」,没有成佛以前所修行的道,都叫方便道,就是修行用功,断无明、证法身的方便,这时候圆满具足,方便道修圆满了。「亢二、无间道」,没有间断,就这一剎那就成佛了。间,是有间隔、有间断。无间,没有间隔,也没有间断,方便道修圆满,就叫无间道。「一念相应」,一念之间就成佛。「一念」,就是最初成佛那一念,最初成佛一念相应,两个法才得相应,就是始觉智与本觉理相应。在方便道没有圆满具足的时候,还有一分生相无明隔着,始觉智与本觉理不能完全相应。随分觉,一分一分相应,到成佛的时候完全相应。「亥二、举所观境」,举出来所观的境界。「觉心初起」,这一念相应,觉到最初生相无明起来。「亥三、辨观利益」,辨明他观想的利益。「心无初相」,生相无明没有本体自性,给它一下照空了。为什么心没有初相呢?「以远离微细念故」,到了住相的时候,登地菩萨外面的境界已经空了,就是空心的相。心的相分一个粗念、一个细念,十地菩萨远离粗念,到了最后远离细念,初相没有了。「得见心性」,初地菩萨随分见到真心的本性,这时候十地菩萨完全见到真心的本性。「心即常住」,真心不动,妄想心是动的心,有最后一分生相无明,还有微细动的念。这时候心性完全常住,就是没有一点无明风,水里一点微细的波浪都不生起。「亥四、结观分齐」,「名究竟觉」,觉到心性,心性就是心源,叫究竟觉。

《会阅笔记》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如法身菩萨等」者,谓十地菩萨,皆亲证真如,故名「法身菩萨等」也。「觉于念住」者,已能「觉于」心「念」中之「住」相也。「念无住相」者,以真智觉照之,「住相」本空也。

「以离分别麤念相故」者,不同地前人执着外境,今约心说,但云「分别」也。「麤念相」者,以不同于后位之「生相」细念也。「名随分觉」者,以觉道尚未圆满,初地至十地,但「随分」而「觉」也。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麤念相故,名随分觉。」解释这段正文。「『如法身菩萨等』者,谓十地菩萨」,把等觉合到十地里面,不开等觉。「皆亲证真如」,初地菩萨豁破一分无明,亲证一分法身,法身就是真如,都是亲证的。三贤位尚未亲证真如,叫做相似觉,等于隔云望月。初地菩萨虽然只证得一分真如,他是亲证,分分觉、分分证,都是亲证的。「故名『法身菩萨等』也」,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都是亲证法身,都是分分证。

「『觉于念住』者,已能『觉于』心『念』中之『住』相也。」他觉到心念之中有法执,坚住的住相觉到了。「『念无住相』者,以真智觉照之,『住相』本空也。」没有用真智慧觉照住相,它起法执,你一觉照住,住相本空,没有了。「『以离分别麤念相故』者,不同地前人执着外境」,初地以前三贤位的菩萨还执着外境,登地以上菩萨不同,外境空了。「今约心说」,现在不就外境,完全就内心心念来说。「但云『分别』也」,就是心里还有分别的念。「『麤念相』者,以不同于后位之『生相』细念也。」空了外境不同于三贤位,但就心相说,他又不同于后面「生相」的细心念,所以叫做粗念相。「『名随分觉』者,以觉道尚未圆满,初地至十地,但『随分』而『觉』也。」随分而觉,初地觉一分,二地觉一分,随他的地位而觉。

《会阅笔记

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如菩萨地尽」者,谓十地觉穷,故云「尽」也。「满足方便」者,所修佛果之「方便」道,已圆「满」具「足」也。「一念相应」者,即始觉智与本觉理一念相应也。「觉心初起」者,觉知「心」中初起之「生相无明」也。「心无初相」者,既始觉与本觉相应,「心」中即「无」「初」起之生「相」矣。犹如迷方,谓东为西。悟时即西是东,更无西相也。

「以远离微细念故」者,「生相」乃妄念中之最微细者,已尽远离之矣。「得见心性」者,圆满得见真心之本性也。「心即常住」者,无明风止,性海浪歇,湛然常住矣。「名究竟觉」者,觉至究竟,故「名究竟觉」也,至此已圆成佛果矣。

「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下面解释这段正文。「『如菩萨地尽』者,谓十地觉穷,故云『尽』也。」「穷」者尽也。十地之觉穷尽,叫菩萨地尽,不开等觉,等觉合到十地。「『满足方便』者,所修佛果之『方便』道,已『圆』满『具』足也。」下手修行的道,都是为证佛果的方便,所以没有成佛以前,所修的道都叫方便道,这个时候圆满具足了,叫满足方便。

「『一念相应』者,即始觉智与本觉理一念相应也。」始觉是由本觉起的,本觉是理体,始觉是智慧,叫做始觉智与本觉理,能观的是始觉智,所观的是本觉理,智慧与理体一念相应了。「『觉心初起』者,觉知『心』中初起之『生相无明』也。」无明分四个位:生、住、异、灭,这是最后一个生相无明。「『心无初相』者,既始觉与本觉相应,『心』中即『无』『初』起之生『相』矣。」有生相在,始觉智与本觉理不能一念相应,既然是一念相应,中间没有障碍,生相已经远离了。「犹如迷方,谓东为西。悟时即西是东,更无西相也。」这个譬喻最好!好像迷了方向的人,把东方当成西方,等你一觉悟,西方就是东方,那个迷的西方根本没有。「『以远离微细念故』者,『生相』乃妄念中之最微细者」,妄念分成生、住、异、灭,最初一个生相,是妄念中最微细的。「已尽远离之矣」,最后一个生相、最微细的妄念统统远离了。「『得见心性』者,圆满得见真心之本性也。」这就觉到心源,也就是心性。「『心即常住』者,无明风止」,生相无明一断,最微细的无明风也停止了。「性海浪歇」,本性等于一个性海,被无风明吹动,就起波浪;无明风完全停止,性海之中的波浪就停止了。这是渐次地说,一步一步来停止。你要是顿超的根机,《楞严经》上有一句话:「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你不要分生、住、异、灭四个相,合起来就是一个狂心,也就是一个妄心,你把它顿时停止,菩提心就现前。这里是一步一步的来解释,这个时候最微细的生相无明风停止了,性海微细的波浪也停止了。「湛然常住矣」,湛然是不动的意思,就常住不动了。「『名究竟觉』者,觉至究竟,故『名究竟觉』也。」觉到最究竟的地方,叫究竟觉。「至此已圆成佛果矣」,到这里佛果已经圆满达成了。

酉二、引经释成,心源无念(分四)

戌初、引经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酉二、引经释成,心源无念」,引经上的道理,来解释「心源无念」,到了最后一念相应的时候,生相无明断了、空了,心性常住,没有念了,分四小科。「戌初、引经」,先引经。「是故修多罗说」,梵语「修多罗」,中国话叫契经,简单翻译叫经。经上这么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假若有一个众生,能观想无念的心,就趣向于佛智,佛智快开了。所以要用功学大乘法,大乘法不会绕圈子,你一下手就观想无念的心,「有念是众生,无念即如来。」你能这样下手用功,就走向佛的大道,就趣向于佛智了。经上这么说,就证明无念是佛的心性,有念是妄心,引经证明。

戌二、重释前文

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

「戌三、重释前文」,再把前面的文解释一遍。「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心初起,一念妄动,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动的?没有初起的念相叫你知道。「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你现在知道无念心现前,有念的心已经空了,回过头来讲给我们听,就是觉知心初起,实际这个时候,心无初相,就是无念的心现前,这就跟引的经合在一起了。

戌三、举不觉之失

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

「戌三、举不觉之失」,你要是不求觉,有大损失。「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从名字觉起,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你要是根本不想求觉,那你有大损失,你永远当众生,永远流转生死。因为你不求觉,永远被妄念所转。所以一切众生都不叫觉,因为自从当众生以来,念念不停,念念相续不断,什么时候才能证到无念呢?所以众生的心叫无明,无明从哪里起呢?没有个头,叫无始无明。

佛教讲大乘的道理,讲到究竟处,最初一念妄动,有个觉心初起,知道它的初相才成佛。有个最初,就有个「始」,这里为什么叫做「无始无明」呢?这个道理最不容易懂,古人的注解很多,也解释不清楚!我曾请教一位法师这个道理,他说:「你不要问这个,死路一条!」一句话就把我堵住,我就不敢问了,不过不了解,不问怎么行呢?知道最初一念妄动,是成佛时才知道,在众生份上根本不知道。众生的妄念粗得很,四个觉位我们都够不上,觉知前念起恶,能令后念不起,才叫十信位。我前面讲过,最低的位子是从第二信起,我们已经相信大乘佛法,算是初信,对于前念起恶不知道,也没有功夫令后念不起,它念念相续。比如我动了贪心,我们学佛法要用上,这贪心不应起,但第二念贪心还是要起来,不能叫后念不起,我们没有这种功夫,知道了等于不知道。动了瞋恨,发了脾气,知道不对,还是要动,不能令第二念瞋恨心不生起,没有这种功夫。你就晓得用功很难,在我们众生份上完全是那个无明的心,是到了灭相了。什么叫异相?什么叫住相?什么叫生相?四相,我们是依文解义了解,其实我们连灭相的功夫都不够,能觉知前念起恶,就是灭相,能停止后念不起,就把灭相除掉。我们灭相除不掉,就是整个无明的心,从什么时候起的?没有个头,叫做无始无明。

这是在众生份上说成佛的步骤、次第,一步一步来,说有最初一念妄动,什么时候一念妄动?无始。说个最初,是始觉智与本觉理相应的时候,你才知道有初相。我们灭相还不能停止,还不能灭掉,根本不应该问什么时候一念妄动。无始就在妄动,我们众生的真心是与无明合在一起的。说个譬喻,比如金矿的矿石,你不能说里面没有金,真正的金子在矿石里面,你用火一化炼,就化炼成真金,但是真金不是你化炼出来的,是在矿石里面成就的。那么你化炼什么?炼去石头沙子,把矿石化炼掉。就如修行用功,一部分一部分的炼,名字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把真心完全化炼出来。金矿还没有用火炼,不能说没有金子,要是没有金子,这块石头就叫石头,不叫金矿。里面有金子,才叫金矿。所以我们众生的心里面有真如、有佛性、有法身,名字不同,有一个真心在里面,但是它是带矿之金,带着无明说真心。我们学大乘佛法,依文解义明白了,我们知道自己有真心,也就是佛性,也叫真如,实际我们是带矿之金。矿是什么时候有的呢?生金子的时候就有,真如无始,无明也无始。所以在众生份上,你找无明从什么时候初起,简直死路一条!那个法师没有讲错,根本不应该问,它没有个头,为什么?因为你是个众生,念念相续,有念才叫众生,念就是无明,所以无明无始,没有头。无明无始,它跟真心是一起有的,这是在众生份上讲真心,不是在佛位上讲。众生份上讲真心,是带矿之金,带着无明的真心,真心就是真如,什么时候来个真如?无始,没有头。无明什么时候生的?无始。

第二步你要了解:「真如无始无终,无明无始有终。」无明为什么有终?因为无明没有本体,它的本体就是真如,它要是跟真如一样无始无终,我们怎么修也修不成佛。你照着无念去用功,就是觉照它,觉照灭相,灭相空;觉照异相,异相空;觉照住相,住相空;觉照生相,生相空,那么无明终了。无明没有本体、没有自性,等于黑暗的房子,「千年暗室,一灯能破!」一千年黑漆漆的房子,没有人点灯进去,黑暗得太厉害,可是你今天点灯进去,黑暗没有了。黑暗没有本体、没有自性,见不得光明,光明一照,黑暗就破。无明就是黑暗,你一觉照它就空了,它无始有终,所以我们才成佛有份。「真如无始无终」,你把无明去掉,真如是炼去矿石的纯金,纯金永远纯金。本来有个真心,起了无明变成矿石。现在修行用功,把矿石炼掉,把无明断掉,真如的本体纯净了。那什么时候再生无明呢?《圆觉经》上,弥勒菩萨替我们问过这个问题,既然把矿石炼掉,变成纯粹的黄金,你不应该问:黄金什么时候再生矿石?它不会再生矿石。众生把无明破掉,真如完全显现,你不应再怀疑:我们什么时候再生无明?无明照空了,不会再生无明。所以你成了佛,永远成佛,不会再变众生。这是大乘最微细的道理,你看大乘经、大乘论,不要怀疑真如无始,无明也无始,但是「真如无始无终,无明无始有终。」这两句话解释就够了。

戌四、显觉者之得

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

「戌四、显觉者之得」,前面说你不觉有大损失,念念相续,永远当众生;你要是觉了,就有所得。「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你要是得到无念的心体,真心现前,就知道妄心生、住、异、灭四个相。「以无念等故」,因为生、住、异、灭的妄心,跟无念的真心是相等的,要是不觉全体不觉,你得到无念,妄心生、住、异、灭,由细到粗,你完全觉了。等你再修行,返妄归真,由粗到细,这四个相你统统知道了。

申三、明始不异本(分二)

酉初、标而实无有始觉之异,酉二、释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申三,明始不异本」,分二科,「酉初、标」,「而实无有始觉之异」,始觉是智慧,本觉是理体,由始觉智觉本觉理,觉到心源,叫究竟觉。觉不到心源,叫非究竟觉,再分三个位子:名字觉、相似觉、随分觉。那么始觉四个位子合起来,根本没有始觉、本觉的差别。

「酉二、释」,「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生、住、异、灭不是有四个相吗?实际四相生起来,不是四个次第,是同时有的,生相无明一起,住相无明、异相无明、灭相无明同时起。前面为什么分四个位?因为你不是顿超的根机,你要渐次去修行、去破无明,所以由粗至细分四个相。实际生起的时候,一念不觉,生、住、异、灭统统现前。而生、住、异、灭根本没有本体、没有自性,是由「本觉」生起「不觉」,现在你起「始觉」觉「本觉」,合到本觉上就是「觉」,再没有始觉、本觉的差别。等到一念相应的时候,只有一个觉,不能再叫始觉、本觉。

始觉分四个:名字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始觉这一科讲完了,再讲本觉。前面简略的说明,先说本觉,后说始觉。广为说明的时候,先说始觉,后说本觉。

未二、明本觉(分二)申初、明随染本觉(分三)

酉初、总标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

前面说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如来藏换个名字叫阿黎耶识。阿黎耶识是众生的根本识,可是里面有一个本觉,所以它能摄一切法,包括染、净诸法。它能含摄染法,这在众生份上很容易了解,阿黎耶识是众生的生死根本。但是它能含摄净法,而且还能生一切法,能生世间的染污法,还能生出世间的清净法。它怎么能含摄一切法,生出一切法?因为它含有二种义,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觉义里面有二种义,一者始觉,二者本觉。始觉按因位上讲,叫非究竟觉,再分三个位:名字觉、相似觉、随分觉。在果位上,叫究竟觉。因果合起来有四个位,已经讲完了。

「未二、明本觉」,广为说明本觉,分二科。「申初、明随染本觉」,再分三小科,「酉初、总标」,「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复次」,重复次第,说本觉是跟着始觉说。本觉有二种,一种叫随染本觉,一种叫性净本觉。本觉是本觉理体,就是真如的理体,不可以说分别,不可以说生灭,也不可以说二种相。现在是在生灭门,随着染法有差别、有生灭,于是就随着染法之缘,去分别本觉的相,就生出来二种相。但是生出来这二种相是显生,不是以前没有,现在生出来,是把它显露出来。但是生二种相,是随着染法分别出来的,你不要以为本觉有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在义理上,说它有二种相,实际还是一个本觉,本觉的理哪有二个呢?

酉二、列明

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云何为二?」这是假设问答,你说有二种相,是哪二种呢?「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前面略明本觉,是讲本觉体,这里是讲本觉的相。本觉的相有两种,「一者智净相」,是即体之相。「二者不思议业相」,「业」作「用」字讲,是本觉的用。一心二门三大,有体、相、用三大,有不可思议的业用、功能。

酉三、辨相(分二)戌初、明智净相(分二)亥初、直明净相(分二)

角初、因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角二、果(分二)亢初、断果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亢二、智果显现法身,智淳净故。

「酉三、辨相」,辨明怎么叫做智净相?怎么叫做不思议业相?分二科。「戌初、明智净相」,先辨明智净相,再分二科。「亥初、直明净相」,直接说明智净相,再分二科。

「角初、因」,佛法无论是世间法,出世间法,离不开因果二字,离开因果就是外道。先说智净相从哪儿来的?「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这是讲它的因,佛说的法有教法、理法、行法、果法,这个法就是理法、教法。熏习有内熏习、外熏习,这是《大乘起信论》的要义,要把它记清楚!这里讲熏习之力,《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用功怎么用?内里面有真如叫内熏,要是内里面没有真如,你怎么听教也不会懂,一定要相信自己有个真如在里面内熏,你怎么一听就明白?你怎么大彻大悟?内里面有真如,真如叫理法,真如之理在内里面熏习。可是人人都有真如,都在那里熏习,他怎么没有成佛呢?他没有遇到教法,外熏习就是教法,就是遇见法师,遇到讲教,师教之缘在外熏,这样内、外有熏习的力量。要是按位子判,十信、三贤位的菩萨,需要理法、教法的熏习。「如实修行」,依着真如实相来修行,就是十地菩萨,他亲自悟到、证得法身,就是证得真如实相,他的修行才是真修行。我们现在发心修行,都是学着修行,虽然觉了,还叫不觉,叫名字觉。三贤位的菩萨是相似觉,真正修行是初地以上的菩萨。「满足方便故」,这么修行下去,修到十地圆满,十地穷尽。在成佛以前所修的行门、道法,都叫方便道,是成佛的方便,方便之道满足,就是到十地以后,这个因修圆满了。

「角二、果」,辨明智净相的果,分二科。「亢初、断果」,断果是专门名词,断了烦恼证得的果,叫断果。「破和合识相」,「和合识」就是阿黎耶识,阿黎耶识为什么改名叫「和合识」呢?因为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起来,才成阿黎耶识,这时候把生灭那一部份破掉,只剩下一个不生灭。和合得有二个法,才叫和合,只存一个不生灭法,和合识的名字不能存在,一个法怎么和合呢?所以把和合识相破了,宗门下说:「直捣八识窠臼。」第八识好像一个生死窝,把它一下子捣坏了,下面是得的结果。「灭相续心相」,生灭心念念不停,念念生灭,我们白天从早到晚念念生灭,等到睡觉了,也没有停止。可是这时停止了,把生灭那一部分的识破掉,相续心灭掉了。灭相续心,就是灭妄想心、生灭心。

「亢二、智果」,成了佛得了佛果,证得的果,一个「理果」,一个「智果」。涅槃果叫理果,菩提果叫「智果」。断烦恼起智慧,一个断果,一个智果。必须先证得断果,你不断烦恼,怎么能得到智果呢?所以说颠倒了还不行。「显现法身」,法身不叫生出来,叫「显现」。法身是众生份上的本觉,本觉被无明烦恼盖覆住,这个时候把无明烦恼破了,法身显现了。智慧呢?般若智慧是本具的,不从心外来,师教之缘只是助缘,不是老师教给你智慧,是老师启发你的智慧。连释迦牟尼佛也是启发我们的智慧,不会给我们智慧,他要是能给我们智慧,我们不是很快成佛了吗?你得自己启发,到这时候法身显现。「智淳净故」,本来的智慧是淳净的,因为被无明染污,所以不淳净。这个时候淳洁清净,「淳」是纯一不杂,「淳净」都是清净的意思。

亥二、问答释成(分二)

角初、问(执真同妄难)

此义云何?

把智净相说明了,「亥二、问答释成」,加一个问答,再解释成就,分二科。「角初、问(执真同妄难)」,「难」是问难,提出问题来难一下,怎么叫做「执真同妄难」?前面说你破了和合识相,灭了相续相,一破一切破,一灭一切灭,空空如也了,哪里有一个智净相没有破、没有灭呢?他以为真心智净相同于妄法,以为可以破、可以灭这样问。我们学大乘法有了信心,常常觉得他这样问多余,但是并不多余,不但外道不懂真妄之法,就是学大乘法的人落到豁达空,认为一空一切空,什么都没有了,不晓得真法不空,它空中有个不空在,所以假若设这个问答。「此义云何?」你怎么说把和合识相破了,相续心灭了,还有个法身显出来,还有个智净相显出来呢?

角二、答(分三)(简妄异真答)

亢初、法

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

「角二、答(简妄异真答)」,答复他,「简」是拣别,「异」是不同,拣别妄法不同于真法,分三小科。「亢初、法」,先说法。前面说破和合识,灭相续心,就是一切心识。「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和合识的相、相续心的相,统统是因无明而有。「无明之相,不离觉性。」无明只有相,没有性,是依着本觉之性有无明,无明之相离不开觉性。「非可坏」,觉性不可坏。「非不可坏」,无明之相才可坏。

亢二、喻(分四)

氐初、真随妄转喻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氐二、真妄相依喻水相风相不相舍离,氐三、真体不变喻而水非动性。氐四、息妄显真喻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

「亢二、喻」,先说法,法不好了解,再说譬喻,分四小科。「氐初、真随妄转喻」,真法会随着妄法转变,一转变,本觉不显了,变成阿黎耶识,变成相续心,这个道理很不容易懂,说个譬喻来说明。「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本觉性像大海的水,因风吹动起了波浪,成了动相,这是譬喻无明。「氐二、真妄相依喻」,无明只有相,没有性,依的是本觉性,本觉被无明染污而转变,也就是无明动到本觉,这就是众生份上的相,真法与妄法彼此相依。「水相风相」,水的相、风的相合在一起,叫做波浪相。「不相舍离」,两者不相舍离,舍离就不成动的波了。「氐三、真体不变喻」,本觉被无明吹动,它的本性没变。「而水非动性」,水不是以动为性,是以湿为性。「氐四、息妄显真喻」,修行用功作什么呢?就是息灭染妄之法,显露真实之法。「若风止灭,动相则灭」,假若无明风停止,大海上没有风,波浪不起,动相灭了,和合识相、相续心相就灭了。「湿性不坏故」,水以湿为性,坏是坏无明之相,本觉之性,等于水的湿性不可坏。

亢三、合(分七)

氐初、合海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氐二、合风起水成于波浪因无明风动。氐三、合相依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氐四、合水非动性而心非动性。氐五、合风灭若无明灭,氐六、合动相灭相续则灭,氐七、合湿性不坏智性不坏故。

「亢三、合」,分七小科,「氐初、合海」,「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这是拿法来合,众生的自性清净心,就是如来藏心,如来藏是不生不灭的心,这里叫自性清净心,如来藏里面有个自性清净心,这就合没有起波浪时的大海。「氐二、合风起水成于波浪」,「因无明风动」,在众生份上有自性清净心,还有个无明,无明等于风一样,风以动为性,把自性清净心吹动了。「氐三、合相依」,「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本觉心就是真如心,这里叫「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没有形相。义理上有自性清净的相,实际是义相,不是形相。无明风按道理上讲,它的功力很大,业力也很大,它能吹动自性清净心,但是它没有形相,这两个没有形相的东西,在众生位上是彼此相依的。前面讲过,最难懂的就是这个根本问题,哪来的无明?哪来的自性清净心?都是不可解决的问题,就像那位法师答复我的,死路一条。那不是死路一条,他因为成了佛证得法身,依着过来人,才说人人有本觉。没有过来人,没有成佛的人,我们根本不知道。那么是不是佛说一说而已,我们根本不会成佛,那么佛教不是成了一个说游戏话的法了。佛教你依着教理修行,内熏外熏,你能如实修行,结果把无明断掉,你也会证得。没有遇见师教之缘,有的众生有特别的善根,他也能觉悟,那叫做独觉,他看见花开花落,突然间觉悟世间法无常,没有师教,他就觉悟了。他怎么会觉悟呢?他有本觉在,所以佛法叫做实践的哲学,不是空谈理论的哲学。心和无明都没有形相,彼此相依,本觉要是不依着无明,不叫本觉,叫法身。在佛的本位上不叫本觉,是在我们众生份上取名叫本觉,成了佛叫法身。因为无明没有形相,它才依着本觉,本觉再依着无明,不相舍离。「氐四、合水非动性」,「而心非动性」,自性清净心不以动为性,虽然被无明风动了,本性没有改变。「氐五、合风灭」,「若无明灭」,你依法修行,把无明灭掉。「氐六、合动相灭」,「相续则灭」,相续的心相就灭了,这就合到前面破了和合识相,相续心相也灭了。「氐七、合湿性不坏」,「智性不坏故」,这个时候智慧淳净,「智性」就是智慧之性,就是「自性清净心」的性,也就是本觉的性,它不会坏。

戌二、明不思议业相(分二)

亥初、标不思议业相者,亥二、释(分二)角初、依体总标以依智净,能作一切胜妙境界。角二、别辨(分四)亢初、横显业德,广多无量所谓无量功德之相,亢二、竖显业相,深穷来际常无断绝。亢三、显业胜能,无功应机随众生根,自然相应。亢四、显业胜利,益润不虚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戌二、明不思议业相」,前面说随染本觉有二种相,「智净相」,说明把无明灭了,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这时候智慧淳净的相显现出来,它的用处大了。「不思议业相」,不可心思、不可言议的业用之相,我们众生说不清楚、想不到,分二科。

「亥初、标」,先标举出来。「不思议业相者」,一、智净相讲完,再讲二、不思议业相。「亥二、释」,解释,再分二科。「角初、依体总标」,「以依智净,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一者智净相,是即体之相。二者不思议业相,是业用之相。怎么会有不思议业相呢?因为证得淳净的智慧,就起不可思议的妙用,能作一切胜妙境界,利益一切众生。因为众生无量无边,叫一切众生都成佛,证得智净相,证得淳净智慧起的业用,也叫一切不思议境界。境界就是六尘境界,佛度众生离不开六尘,众生的境界不出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境界都会染污清净心,叫尘,尘者染污为义,但是在证得淳净智慧的时候,还是依着六尘作境界,但那是胜妙境界,佛度众生怎么度?他还是依着六尘境界来度,不可思议叫胜妙境界。

「角二、别辨」,再分四小科,「亢初、横显业德,广多无量。」横着说,就是普徧地说,横徧十方,徧一切处,显业用的功德,广多无量。「所谓无量功德之相」,你证得智净相,换句话说,成了佛,你所做的境界之相,都是功德之相。不学佛的人都是造业之相,而且不造善业,尽造恶业,所以众生叫可怜愍者。

第一小科横着说,是按空间说: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第二小科竖着说,是按时间说:过去、现在、未来。「亢二、竖显业相,深穷来际。」竖着说,业用之相甚深,穷尽于未来际。「常无断绝」,你要是成了佛,是一得永得。前面讲过,无明与本觉都是无始,但是无明无始有终,把无明破掉就终尽没有了。本觉是一得永得,尽未来际,无穷无尽。就是我们成了佛以后,永不会当众生,它有不思议的业用,常无断绝。

「亢三、显业胜能,无功应机。」显业用有不可思议殊胜的功能,不假功用,任运自然应众生之机。「随众生根,自然相应」,随着众生的根机,自然相应。自然相应,就是无功应机。怎么自然呢?他成了佛证得智净相,任运自然,不假分别,自然而然能应众生之机。等于「洪钟在架,有扣则鸣」,等于一个大钟在钟架上,小扣则小鸣,大扣则大鸣。你是小乘的根机,佛就应你的机说小乘法;你是大乘的根机,就应你的机说大乘法,但是佛没有分别心。又等于「明镜当台,遇影斯鉴」,光明的镜子放在镜台上,有一个身形,一定照出来,你是大人,给你照大的形相;你是小人,给你照小的形相,但是镜子没有分别心,自然而然有不可思议的功能,有这个业用。

「亢四、显业胜利,益润不虚。」显不可思议业用殊胜的利益,等于下雨润泽一样,绝不会空虚。「种种而现,得利益故。」他成了佛,证得智净相,就起不思议的业用。你是地上菩萨,就看见报身,你能得到真实的利益;你是凡夫小乘,自然看见应化身,结果都叫你得到利益,不会空过。讲到这里,随染本觉二相讲完了。

《会阅笔记》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

前文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乃明其体也。此乃明其相也。「复次」者,再次说明也。「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者,谓本觉随染法之缘而分别之,则生二种相也。盖本觉理体,不可言「生」、言「二」、言「相」。今以随染还净而显出二种相,斯则「显」故名「生」,非「先无今有」名「生」也。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下面解释这段正文。「前文云」,引前面「午初、略辨始本二觉」,「申初、显本觉体」那段论文,解释怎样叫本觉?「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我们的心体,是妄心之体,妄心没有体,妄心的体就是真心,远离一切虚妄之念,所以解释为真心之体也可以,解释为妄心之体也可以,妄心没有体,妄心之体,就是真心之体。远离了一切妄念,把妄心空掉了。「离念相者」,真心之体离开妄念,是什么相状呢?「等虚空界」,凡夫只执着心在身体里面,这时候离开妄念,忽然心变大了,等于虚空界那么大。「无所不徧」,这个心体徧一切法界。「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一切法性是平等无二之相,我们怎么知道?有过来人,有成佛的人就是如来,他证得的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佛成了佛证得法身,看见一切众生都是佛,一切众生都有本觉,才说给我们听,现在讲本觉,就是依着如来的平等法身说的。这一段论文引出来做什么呢?「乃明其体也」,明本觉之体。「此乃明其相也」,这一段广明始本二觉,讲本觉,讲随染本觉、性净本觉,是明本觉之相。「『复次』者,再次说明也。」重复次第说明,前面已经说过,本觉是如来的平等法身,这里再次说明本觉。「『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者,谓本觉随染法之缘而分别之,则生二种相也。」随着染法之缘分别本觉,就生二种相。「盖本觉理体」,本觉是真如理体。「不可言『生』、言『二』、言『相』。」一定要随着染法之缘,不随着染法分别,在本觉的本分上,不可以说「生」,不可以说「二」,也不可以说「相」。「今以随染还净而显出二种相」,现在随染法之缘,还到本来的净法上,才显出来这二种相。「斯则『显』故名『生』,非『先无今有』名『生』也。」因为显露出来,所以叫做生,不是以前没有今天有,叫做生,解释这个道理一定要随着染法之缘。

《会阅笔记》

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智净相」者,明本觉随染还净之相。「不思议业相」者,本觉还净之后,所起业用之相也。此之二相,若离染缘,则不得成,故云「随染」也。

「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这是正文,下面再解释。「『智净相』者,明本觉随染还净之相」,本觉随着染污法的缘,归还它本来的清净相。「『不思议业相』者,本觉还净之后」,本觉被无明所染,现在把无明破掉,还复它本来的清净之后,「所起业用之相也」,自然起不可思议的业用。「此之二相,若离染缘,则不得成」,假若离开染法之缘,这二种相的义理,都不能成立。「故云『随染』也」,所以叫做随染。

《会阅笔记》

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

「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者,谓内依「理法」,外依「教法」,由净法熏习之力,而发心修行也。此在十信三贤位也。「如实修行」者,登地以上,行契真如,故云「如实修行」也。此在十地位也。「满足方便故」者,十地行终,方便之道,悉皆满足也。「破和合识相」者,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而成阿黎耶识。今以「方便道」之力,灭除「和合识」内「生灭」之相,显现「不生不灭」之体,从此破坏「和合识」相也。「灭相续心相」者,染心相续不断,皆因无明之力。无明既尽,染心不得相续,故云「灭相续心相」也。「显现法身,智淳净故」者,根本无明既破,本觉法身,究竟显现。本具之智慧,得以淳净无染也。

再讲什么叫做智净相?「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这是正文,下面再解释。「『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者,谓内依『理法』,外依『教法』」,法有四种:教、理、行、果,这里用上二种,里面是理法的熏习,就是真如理法;外面是教法熏习,就是师教之缘。「由净法熏习之力,而发心修行也。」由净法的熏习,里面有理法熏习,外面有教法熏习,你才发心修行。我们修行就靠熏习的力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解释「香光庄严」,和衣服被香熏一样,衣服本来没有香气,拿香来熏,熏了再熏叫做熏习。雀鸟在空中飞翔时,不停地振动翅膀,它飞了再飞,翅膀一直振动着,要是不振动就落下来,叫做习。所以《论语》第一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你要学,学了还要时时熏习,才能得到真正的学问。我们修行也是一样,比方作课诵,早上念、晚上念,今天念、明天念,这是熏习之力。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一千声、一万声、一直念,为什么念那么多?熏习之力。你必须明了熏习之力,才会用功,熏习力量很大,明白熏习的义理,你就会修行。前天有一位信徒请我到三峡去看他的佛堂,那天我得一个利益,那位信徒开车,沿途放四字佛号录音带,我在车上心里跟着念佛,我得了熏习之力,回来一直到睡觉,好像还听到录音带的佛号,心里还跟着念阿弥陀佛,我就晓得熏习之力很大!明白了熏习的力量,你就会修行,切不可懈怠放逸!不修行怎么断烦恼?怎么破和合识、灭相续心?因为有熏习之教法力,而发心修行。「此在十信三贤位也」,十信位、三贤位,还都需要熏习之力。「『如实修行』者,登地以上,行契真如,故云『如实修行』也。」登地以上,修行的行门与真如相契合,所以叫如实修行。「此在十地位也」,十地位的菩萨,才叫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者,十地行终,方便之道,悉皆满足也。」「十地行终」,就是十地穷尽,在成佛之前所修的道法,都叫方便道,十地以后所修方便之道统统圆满具足。

「『破和合识相』者,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而成阿黎耶识。今以『方便道』之力,灭除『和合识』内『生灭』之相」,阿黎耶识有二部分,一个不生灭,一个生灭,把生灭的相破掉了。「显现『不生不灭』之体,从此破坏『和合识』相也。」显现不生不灭法,不能和合了,和合识相阿黎耶识被打破了,按法相宗讲,这就证得大圆镜智。「『灭相续心相』者,染心相续不断,皆因无明之力。」因为有无明在熏习真如,所以叫你念念不停,起相续心。「无明既尽,染心不得相续,故云『灭相续心相』也。」现在无明断尽,把染污心、妄想心灭掉了。「『显现法身,智淳净故』者」,解释这二句。「根本无明既破」,枝末无明破了,根本无明也破了。「本觉法身,究竟显现。」在众生份上叫本觉,在如来份上叫法身,真如出缠名为法身,法身究竟显现。「本具之智慧,得以淳净无染也。」本来具有的智慧,能够淳净无染,所以叫做智净相。

《会阅笔记》

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

「无明之相」,「不离」随染本「觉」之「性」也。「非可坏」者,无明之性,即是觉性,故其性不可坏也。「非不可坏」者,无明之相,虚妄不实,故其相非不可坏也。

「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这是正文,下面再解释。「『无相之相』,『不离』随染本『觉』之『性』也。」无明依着本觉之性,无明没有性,只有相,所以叫随染本觉。「『非可坏』者,无明之性,即是觉性,故其性不可坏也。」无明没有性,它的性就是本觉之性,所以不可坏。「『非不可坏』者,无明之相」,性、相二字一定要分清楚,无明是「虚妄不实」的。「故其相非不可坏也」,无明之相可以坏,因为是虚妄不实的东西,智净相讲完了。

《会阅笔记》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不思议业相」者,谓圆证本觉之后,而有不可心思、不可言议,微妙业用之相也。「以依智净,能作一切胜妙境界」者,谓依此清净智慧而能与众生作一切殊胜微妙之境界也。利益众生之境界,不出六尘,所谓「示现微妙色,出于妙音声,令嗅佛戒香,与佛妙法味,使觉三昧触,令知深妙法」,故名胜妙境界也。

「不可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这是正文,下面再解释。「『不思议业相』者,谓圆证本觉之后」,圆满证得本觉之后,「而有不可心思、不可言议,微妙业用之相也。」「不思议」,就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议。怎么不可心思,不可言议?怎么会有微妙的业用之相?「『以依智净,能作一切胜妙境界』者」,因为依着智净相起的业用,能作一切胜妙境界。「谓依此清净智慧」,就是智净相。「而能与一切众生作一切殊胜微妙之境界也。」「利益众生之境界,不出六尘」,内六根、外六尘,境界是心外境界,不出六尘境界。「所谓示现微妙色」,佛示现殊胜的境界,不出六尘,第一是色尘,佛示现的微妙色,像化身佛,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都是不可思议的微妙色。报身佛,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好有无量庄严,都是不可思议微妙之色。「出于妙音声」,第二是声尘,如佛说法微妙音声。「令嗅佛戒香」,第三是香尘,你要持佛戒,戒有戒香,包括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既然取名叫香,都属于嗅觉。「与佛妙法味」,第四是味尘,「与」是给与,给与众生妙法的滋味,。「使觉三昧触」,第五是触尘,你能入到三昧,有三昧之乐,等于不可思议的触尘。「令知深妙法」,第六是法尘,令众生知道佛甚深微妙之法。「故名胜妙境界也」,境界不出这六尘境界,佛度众生也不出这六尘境界,但是在佛份上,成了一个胜妙境界。

讲到这里,我再说几句:我们要是供养三宝,用什么东西供养?不出六尘境界,你离开六尘没有办法供养。你说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法供养不是法尘吗?你离不开六尘境界,六尘境界是尘,尘者染污之义,是害众生的。你学会了佛法,你要做功德,把害人的六尘,变成功德的境界,你自己得利益。你去烧香,不是香尘吗?你唱赞子、念经,不是声尘吗?你讲经说法给众生听,不是声尘吗?如此类推,你想做功德,离不开六尘,这就是你会利用六尘,不叫它染污,叫它多做功德。这叫:「烦恼即菩提。」你懂得佛法,就知道佛法的妙,你不要逃避现实。二乘人不懂这个道理,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他要逃出三界,住偏空境界,不管众生的事,他不会利用六尘。大乘佛法不可思议,染污众生的六尘境界,会用就做功德,就在六尘境界做,六尘境界变成自利的功德境界。你利益众生离不开六尘,那么六尘更胜妙了,你能令众生得利益,这就是修大乘法不可思议的妙用。这是引起胜妙功德的六尘,上面这偈颂,是解释胜妙境界。

「午二、广明二觉」,「未初、广明始觉」,究竟觉与非究竟觉,分成四个位,始觉已讲过。「未二、明本觉」,再分二科。第一、随染本觉,随着染法之缘,生二种相。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随染本觉讲完了,现在讲第二、性净本觉。

申二、明性净本觉(分二)

酉初、总标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申二、明性净本觉」,辨明本觉的自性本来清净,虽在染法之中,不被染法所染,再分二科。

「酉初、总标」,「复次觉体相者」,重复次第说明性净本觉之体、相。本觉之相是即体之相,不是另外有一个本觉的相,就是按义理上说明,叫义相,也叫即体之相,所以连体带相算一个名词。「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性净本觉有四种大义,周徧法界叫大。说个比喻,「与虚空等」,虚空是周徧之义,无所不徧,等于本觉之体相无法不徧,周徧法界。「犹如净镜」,有如清净的镜子。为什么连举两个比喻呢?譬喻法有一个原则:法喻相契,你说的比喻,跟你说的法要齐等。你说的比喻跟法不齐等,不如不比喻,结果把法比喻得反而不明了。性净本觉是周徧的大,拿虚空来比喻就对了,法喻相契。但是它有四种大义,虚空只有一种,没有四种大义,所以再加上镜子的比喻,镜子可以分四种,但是没有周徧之义。因为找不到四种周徧的比喻,不得已连举两种比喻。

酉二、别释(分四)戌初、如实空镜(分二)

云何为四?亥初、标一者如实空镜。亥二、释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

「酉二、别释」,分别解释,分四科,就是有四种大义。「戌初、如实空镜」,再分二科,「云何为四?」哪四种呢?「亥初、标」,「一者如实空镜。」「如实空」,如于真如之实性,本来是空无妄染。「亥二、释」,解释什么叫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境界相」,这个心不是真心,叫颠倒心,这境界叫虚妄境,叫倒心妄境。我们凡夫都是颠倒心,所见的境界,都不是真实的境界,都是虚妄的境界,都是倒心妄境。倒心妄境,在自性清净的本觉理体上根本没有,叫如实空。如实空,就是本觉之实体不空,空倒心妄境之相。「无法可现」,有现在一切境界相,怎么会空呢?境界相是虚妄的境界,等于作梦的境界,虚妄不实。你以为梦境是实有的境界,是颠倒上再加颠倒,所以梦醒了以后,心中无法可现,虚妄之法现不出来。为什么不能现呢?「非觉照义故」,它没有觉照的义理,比如「病眼见空华」,病眼等于颠倒心,空华等于虚妄的境界。看到虚空有花,是你的眼睛生病,我看没有花。空中花不是觉照之义,是虚妄之法,在本觉理体上没有觉照的义理。等于用清净的镜子照兔角,小白兔头上只有耳朵,哪有角呢?你拿镜子照小白兔,怎么照也照不出兔角,因为它根本没有角。所以虚妄的境界,都是颠倒心执着出来的,在本觉理体上,没有觉照之义。一切皆空,本觉的理体不空,叫「如实」。「空」,空一切倒心妄境,不但妄境空,倒心也空。妄境,等于作梦的境界;倒心,等于作梦的心,统统是空的。

戌二、因熏习镜(分二)

亥初、标二者因熏习镜。亥二、释(分二)角初、能作现法之因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角二、作内熏之因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戌二、因熏习镜」,分二科,「亥初、标」,「二者因熏习镜」,「亥二、释」,解释什么叫因熏习镜?再分二科,「角初、能作现法之因」,一切法性净本觉可以显现出来,它是一切法的因,所以叫因熏习镜。这是先讲因,它能现一切诸法之相,「谓如实不空」,前面讲真如有二种义理,一者如实空,空无妄染。二者如实不空,具足无漏性功德。这个「如实不空」,不光具足无漏性功德,还能现一切法,为一切法的因。

「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性净本觉为一切诸法之因,能现一切世间法,世间法是虚妄不实的法,都能于本觉理体中显现。「不出」,本觉理体能现世间诸法,但是不是从本觉理体之内生出来,必须等待无明的助缘,熏动本觉理体,才能生出来世间诸法。没有无明,本觉理体根本不生世间诸法,所以「不由内出」。「不入」,可是也「不假外入」,也不是本觉理体以外的世间诸法,入到本觉理体现出来的相,因为无明也是本觉理体的一部分,不在本觉之外。我们众生的心,有本觉,有无明,一切诸法境界是怎么生的?不由本觉之内出,因为要等待无明来助缘。也不从本觉之外入,因为无明也在本觉之内,不在本觉之外。

「不失」,不错失、不失误,遇着染缘,它生染法;遇着净缘,它生净法。一切世间法只要有因缘聚会,缘聚则生,决定不会错误。「不坏」,「坏」是破损之意。缘生之法,当体都是真如实性,不会破坏、不会损坏,因为一切法皆真,一切法皆如,所以不坏。

「常住一心」,性净本觉在哪里?就在一切世间差别相上,就是常住一心。一切世间法都有生、住、异、灭,叫无常。生、住、异、灭是虚幻之相,在性净本觉的理体上,不为四相所迁,你尽管生、住、异、灭,那等于作梦的境界一样。就是虚妄之法在生、住、异、灭,而本觉理体常住不动。没有生的心、住的心、异的心、灭的心,它是平等一心。为什么一切世间法,有生、住、异、灭,而「常住一心」呢?「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一切法只有虚幻的假相,它的本体是性净本觉,就是真实之性。离开真实之性,生不出来世间妄法,所以前面讲真如,一切法皆真,一切法皆如,就是说性净本觉,就在世间一切法上。你能透过它的假相,你就开悟了,悟到常住一心。悟到常住一心,你再回头看世间的假相,一切世间法皆是真实之性。

「角二、作内熏因」,「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因熏习镜有二种义理,一、它能现世间一切法,为世间法的因,无明是世间法的缘。二、它能作内熏之因。内熏、外熏,前面讲过。内熏就是真如内熏,真如在生灭门里叫本觉。性净本觉,在染污法之中,不被染污法所染,它的「智体不动」。前面讲始觉智、本觉理,但是智不异于理,始觉不异于本觉,始觉是依着本觉起的。智慧之体,就是本觉的理体,本觉的理体具足智慧,叫「智体」。「智体不动」,为什么不说理体不动呢?因为本觉要起功能,要熏众生,用智慧来熏。「具足无漏,熏众生故。」一切无漏法,就是无漏的智慧,它都具足,无欠无缺,在内心之中,它熏习众生。

一切世界虚妄之法,本觉可以作因,怎么不能生出世间法?因为必须等待无明之缘才能生。本觉具足无漏的智慧,怎么不把众生都熏成佛呢?还得等待净法之缘,必须有师教之缘作外熏。内熏是因,外熏是缘,你才能发心修行,才能成佛,这就叫一切法从因缘生。一切世间染污法从因缘生,一切出世间清净法也是从因缘生。这里是讲因,它给染法作因,也给净法作因,而且它还有一种功能,能在内心之中熏习众生。

戌三、法出离镜(分二)

亥初、标三者法出离镜。亥二、释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合和相,淳净明故。

「戌三、法出离镜」,分二科,「亥初、标」,「三者法出离镜」,「亥二、释」,解释,「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合和相,淳净明故。」「谓不空法」,这法就是本觉之法,就是前面讲如实不空的本觉。如实不空者,它具足无漏的功德,在我们众生份上怎么显不出来?有因无缘所以显不出来,必须等待师教之缘,要有外缘来熏它才能显出来。「出离烦恼碍、智碍」,玄奘法师新翻译叫烦恼障,障就是碍。烦恼障,就是贪、瞋、痴等烦恼。烦恼就是昏烦恼乱,令众生身心不安。我们学佛法就是要认识烦恼,认识了烦恼要修行,断除烦恼。本觉理体、本觉智慧,不是你修出来的,它本来具足,无欠无缺。那么修行作什么?断烦恼。为什么要断烦恼?它害众生昏烦恼乱,你不学佛法,叫愚痴颠倒,昏烦恼乱活该。我们学佛法的人不去断烦恼,那就是颠倒,自己对不起自己,没有苦头找苦头。比如你在听课,贪心动起来,昏烦恼乱;你动了瞋恨心,昏烦恼乱。我在这里苦口婆心跟你讲,你一句也没有听懂,为什么?因为你心里面在动烦恼,昏烦恼乱。昏就是痴暗之性,不但不能听课求解,也不能打坐修定,吃饭吃不下,睡觉也睡不着。所以你要晓得,烦恼是昏烦恼乱之性,不仅现在吃了它的苦头,你永远不能证得涅槃。「碍」是障碍,不能证涅槃,因为涅槃是寂静之性,昏烦恼乱是不安不定、不寂不静,你想证得涅槃之理,永远没有希望。你连打坐都不能,怎么能静下来呢?所以说涅槃之理,被烦恼障碍住了。

「智碍」,「智」就是菩提智,智碍能障碍菩提智慧。无漏智慧生出来,能了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实相理体什么样子?必须得有智慧来悟得、证得,你被智碍障碍住了,永远生不出来无漏智慧,没有无漏智慧,永远不能证得菩提果。智碍,玄奘法师新翻译叫所知障,你所知的佛法,它都给你障碍到了。「烦恼障」,烦恼即是障。「所知障」,所知不是障,它能障所知。烦恼障是由我执生出来的,你把我执观空,烦恼断除。「智碍」也叫所知障,由法执执着出来,你证得法空,起了法空的智慧,把智碍、所知障断掉。

第三个性净本觉的相,叫「法出离镜」,「法」就是不空法,就是如实不空的本觉法。如实不空的本觉法,超出烦恼碍、智碍,它就远离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和合相,就是阿黎耶识的相,是由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起来。离了和合相,就破了阿黎耶识,阿黎耶识是生死的根本,是妄法的根本,就把不生不灭的本觉理体完全显露出来,它远离生灭,就远离和合相。「淳净明故」,不杂谓之「淳」。阿黎耶识由生灭和不生不灭和合起来,这个时候离开和合相,把生灭那一部分远离,只有不生不灭,叫做「淳」。「净」是清净,清净无染,把一切染污法都远离了,它就清净。「明」是光明,把无明打破了,枝末无明、根本无明统统破掉,光明显现。所以淳而不杂,净而无染,只有光明,没有无明痴暗之法。

戌四、缘熏习镜(分二)

亥初、标四者缘熏习镜。亥二、释谓依法出离故,徧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

「戌四、缘熏习镜」,对着第二个因熏习,再讲缘熏习,分二科。「亥初、标」,「四者缘熏习镜」,「亥二、释」,解释。「谓依法出离故」,第四个缘熏习镜,就是第三个法出离镜,依着不空法,出离烦恼碍、智碍,就是如来的平等法身,叫法身如来,证得法身之后就起这个功用。清净法身,不是二乘的偏空理体,偏空理体不起作用,偏到空那一边,不起妙有。大乘如来的清净法身,它真空不碍妙有,证得法身,它要起功用。「, 徧照众生之心」,因为一切众生之心,不出本觉理体。比如一个人,一天到晚在打妄想,你看打多少妄想?一天的妄想算不来,那么一生一世打多少妄想?无量数的人打多少妄想?除了人以外,还有畜生,还有天龙八部等等一切众生,但是如来悉知悉见。为什么?如来本觉理体的大圆镜智,一切众生的心,都在大圆镜智范围以内,它不动念,都给你照得清清楚楚,它能给你作外熏习之缘,「令修善根」,能令众生修习善根,「随念示现故」,这就是外面的师教之缘,讲经的法师所讲的教法。法师怎么叫法师?他讲的教法还是真如,还是性净本觉。本觉徧一切处,徧到内心,也徧到外缘,所以你看到外面是一个法师在跟你讲经说法,劝你修行,令你种善根,讲的是佛的教法,这叫师教之缘。实际就是性净本觉的外熏习,因为法师讲的教法不离性净本觉,他能给你作外缘的熏习。「随念示现故」,这个「念」是众生之念,随众生之念而给你示现佛的相,第三个法出离镜是如来清净法身,叫法身如来。第四个作外缘的熏习,是报身如来、化身如来。随众生之念,你是地上菩萨,就给你示现报身如来的相;你是地前菩萨,虽然示现报身佛的相,你看不清楚,相不显明。你是凡夫二乘,看见的是化身佛的相,化身佛分三种:大化、小化、随类化。你要是连丈六金身的小化身佛也看不到,看随类现身的佛相。所以说随众生的心念给你示现,作外缘熏习,叫缘熏习镜。法出离了以后,任运自然起妙用,利益一切众生,尽未来际,无穷无尽。

讲到这里,性净本觉这一科讲完。

巳二、明不觉(分三)午初、明根本不觉(分二)未初、依觉成迷(分三)

申初、法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申二、喻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申三、合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

「巳二、明不觉」,「阿黎耶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生灭门找生灭的本源,就是阿耶黎识。阿黎耶识的功能,能含摄一切法,还能生出一切法。一切法,就是染净诸法,染法能含摄,净法也能含摄;染法能生出,净法也能生出。阿黎耶识有二种义,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就是这二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

「巳初、辨觉」,觉里面分始觉、本觉,已经讲完了。接着讲「巳二、明不觉」,不觉完全是众生的本份,分二科。「午初、明根本不觉」,不觉就是无明,无明就是不觉,根本不觉也叫根本无明。分二科,「未初、依觉成迷」,再分三科,「申初、法」,先讲法,「所言不觉义者」,觉的义理已经讲完,现在讲不觉的义理。先讲根本不觉,就是根本无明,根本无明是什么样子呢?「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他不能如于实性,而了知真如之法,真如之法叫做「一」。「一」,前面真如门讲过,「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无明是以差别为性,真如是以平等为性,真如之法是无二之一,是平等之性,他不能如实了知。「不觉心起而有其念」,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起了心动了念,就从此有了心念。可是这里告诉我们要随时回光返照,「念无自相,不离本觉。」从哪里起的妄念?还是依着本觉起的。无明有相,就是不觉虚妄之相。这个念没有自体之相,没有本体、没有自性,它是依着本觉起的。这就是有念叫无明,无念叫本觉,你能观想到无念,就趣向本觉,也就随顺本觉。你彻底远离一切妄念,就证得本觉。这里告诉我们最初一念妄动,是个虚妄之相,不是真实的。

生灭门中的法有个原则,都是对待的名相。有一个觉,就有一个不觉相对待。不然,觉解释不出来,怎么叫做觉?觉是觉悟,因为有不觉之迷,才有觉悟,它是对待显发出来的,你把那一方面去掉,这一方面的名相不能建立。不得不说叫依言真如,给它取个名叫真如,但是你不要执着真如的名相。要「因言遣言」,不得已取个名,它是绝待的。怎么叫真如?不虚不妄叫做真,不变不异叫做如。那一定有个虚妄变异的法对待,对待的法到生灭门里讲,真如门里不许讲对待,所以叫因言遣言。你不要认为有个真如,还是要把它遣掉。生灭门讲觉、不觉,都是对待的,皆是假名言相,不觉是假的,本觉也是空的。

「申二、喻」,「犹如迷人,依方故迷。」犹如迷失方向的人,他依着方向才迷。「方」,是正确的方向,东方是正确的方向,你忽然间一念不觉,把它迷成西方,要是根本没有正确东方的方向,你不会起错觉,错误到西方去,这就是依着本觉,才有不觉。「若离于方,则无有迷。」假若离开正确的东方,你根本不会迷,你怎么会迷错误的西方呢?所以说一切法皆是对待的名相,下面再用法来合。

「申三、合」,「众生亦尔」,众生也是这样,像迷失方向的人。「依觉故迷」,依着觉才迷出不觉。「若离觉性,则无不觉。」这叫一切皆空,你要是执着有个觉性,还是法执,你把我空空掉,法执不空不行。法执空了,你怎么能执着有个真实的觉性?所以你要是离开觉性,根本不会生出不觉,这就是《楞严经》上讲的道理,怎么会一念不觉呢?《楞严经》上讲真如妙性,本来是光明的,你另外生心动念,给它加上个「明」,就是不觉。你不生心动念,它本来就叫明,何必再起分别,给它取个名字叫「明」呢?你加上一个明,是你生心动念,那就变成不觉了。所以众生的不觉,是依着觉才迷的,才起不觉出来。这就是不觉没有自性,你把它空掉,当体即是本觉之性。本觉之性,你还不能起执着,你一起执着,它还是不觉。所以你天天在讲觉,还是不觉;你天天用功修行,结果不会修行,你着了相,天天在那里养无明,你说在那里修行用功,你用功作什么?求本觉理体。根本本觉理体的名字,你还不懂,那成了笑话。你懂得了,你一起执着,还是养无明,所以它叫依觉才迷。离开了正确的方向,根本没有错误的方向,一空一切空的道理就在这里。心里面「有念是众生,无念即如来。」你有个不觉的念是众生,你有个觉的念,还不是念吗?佛法越讲越深,越讲越细,你自己得回光返照,照这个深的理。你存了觉的念,是不是个妄念?有个妄念还是众生,你怎么能成如来?无念才是如来。不许你有不觉的念,也不许你有觉的念,这才叫远离一切妄念。远离一切妄念,无念了才是佛,这是讲根本不觉的道理,依着觉才起的。

未二、依迷显觉(分二)

申初、明妄有起净之功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申二、明真有待妄之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未二、依迷显觉」,分二科,依着迷才能显觉。众生学佛法,幸亏有不觉的心,你才知道佛法是怎么妙。「申初、明妄有起净之功」,说明妄法有生起清净法的功能,没有妄心,还起不来清净法;生起清净法,还幸亏有妄想心。「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因为我们众生有不觉的妄想心,这不觉的妄想心,就叫分别心。分别心分别一切法:这叫染法,那叫净法;这叫世间法,那叫出世间法。每法都含有它的义理。世间法什么义理?出世间法什么义理?妄心最会分别,这是它的功能。因为有不觉妄想心,它能知名识义,就为众生说真法,因为众生吃妄法的苦头,既然能知名识义,有分别的功能,何不去分别真法呢?

「申二、明真有待妄之义」,说明真法等待妄法来分别,才能显出来。「若离不觉之心」,假若离开无明不觉的妄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那根本不能开口、不能动念,因为不起分别,你怎么说呢?没有真觉自相可以说。

上面讲的就是最初一念妄动,那个根本不觉,叫做根本无明。我们依文解义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用功下手处,我们众生吃苦头,就是吃不觉的妄想心,也就是吃无明的亏,一切法要起分别,一起分别就有爱与不爱,下面枝末不觉会讲到。我们有分别心,为什么不去分别真法呢?学佛法就是这点好,不学佛法,不知道有妄想心、真心。学了佛法我知道,去分别世间法也是分别,去分别出世间法也是分别。我为什么不去分别出世间法?何必分别世间法呢?这样你就会用功了!

再讲口业,不学佛法,我不知道什么叫做恶口之业,天天乱说,说的话全是一些恶业,全是口业。那么你要说话,为什么不学说佛法呢?说佛法能给众生作外熏之缘,能令众生起善根,能令众生转凡成圣,功德不是无量吗?同样都是说话,讲经说法你怕累,可是打开话匣子,聊起天来,几个小时也不累,为什么不知道累?顺着烦恼性。晚上要睡觉,聊起天来连瞌睡都忘记了,也是顺着烦恼性,不知道累。所以你就晓得众生愚痴颠倒,总是要说话,总是要费力气,何不学说佛法?说佛法还得会说,不会说还罪过。佛法可以说多,可以说少,不许说错。你不学佛法开口乱说,说到外道自己也不知道。学了二、三年,知道什么是佛法,就要学说法,不要说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的话,这就是口业。

你做事,杀生害命、邪YIN男女、偷盗财物,都是造恶业,要把自己造到三恶道去,造得厉害就要堕到地狱,你为什么要造杀、盗、YIN的恶业呢?身体要做事,做三宝的事,做众生的事,上供三宝,下救众生。不做事怎么起道场?怎么装佛像?怎么印经?怎么斋僧?上供三宝,你就做这些事。下救众生,你讲经说法、盖讲堂,你做这些事,不是无量的功德吗?但是你得会分别,分别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你分别清楚了,等于我们吃东西,不能糊里糊涂的吃,要分别哪一样菜好?哪一样饭好?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菜饭,吃不好的菜饭作什么?分别清楚,你才知道什么叫真法?你就依法修行,叫自利;依法度人,叫利他,统统要用这不觉的心。

这是讲根本不觉,附带劝诸位修行,学佛法要修行,你就明白怎么下手,还是利用分别心来修,离开分别心,连觉都不能存在,还说什么修行呢?不分别不是很好吗?不分别你糊里糊涂,你是个凡夫,你不是如来无念的不分别,你是糊里糊涂的不分别,糊里糊涂的造业,糊里糊涂的堕地狱,那才冤枉呢!所以佛法难懂在这里,无念,是一念不生的无念,不是糊里糊涂的无念。你要把妄法、真法分得清清白白,利用分别心来修真法。这是根本不觉的道理,因为有不觉才能知名识义、才能学佛法,才能修行,才能度众生。

午二、明枝末不觉(分二)未初、无明为因生三细(分二)

申初、总标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

「午二、明枝末不觉」,枝末不觉也叫枝末无明,分二科。「未初、无明为因生三细」,「未二、境界为缘生六粗」,这两句科文要背熟。枝末不觉是说明众生相有妄想心,不学佛法的众生愚痴,不要说佛法不认识,真心什么样子不认识,连自己的妄想心也不认识。我们学了佛法,得感念佛恩深厚,下面从细至粗,分开一个众生有九个相,你都要研究清楚,记到心里,先把自己认识清楚,这才叫启发智慧。不然糊里糊涂,连自己都不认识,真心不认识,妄心也不认识;圣人不认识,凡夫也不认识。凡夫就是因为有妄心,妄心什么样子?三细六粗,由根本无明为因,生出来三个细妄想心。

下面再分二科,「申初、总标」,先总标出来。「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要注意「依」字!依着这个法,才生出来那个法,没有这个法作依据,第二个法生不出来,你就知道一切法皆是假相。依着本觉,才生出来根本不觉;依着根本不觉,才生出来三种细相,叫枝末不觉。等于有树根,才能生出来树枝、树叶。「与彼不觉,相应不离。」前面是依着觉,才有不觉,不觉没有自体相,与本觉不相舍离。这里是依着根本不觉,生出来枝末不觉,枝末不觉与根本不觉相应不离。众生吃苦就吃在相应不离上,越不觉越厉害,就是越迷越深,依着根本不觉,生出枝末不觉,叫依迷生迷,依着这个迷,再生个迷出来,越来越苦恼。我们是人,我们不觉的心还轻,还能知名识义,晓得善、恶,晓得染法、净法。要是依迷生迷,迷得厉害,不要说迷到饿鬼道,就说迷到畜生道,连三宝的名字都不知道,你看我们养的狗、猫,你待它好,它知道,但是你跟它讲佛、法、僧三宝的名字,它不知道,它怎么能知道三宝之义呢?佛、法、僧三个名词都不了解,怎么能返迷归悟?所以一堕到畜生道,叫愚痴苦。我们是人,还能返迷归悟,可不能再迷下去,迷到畜生道,只有受报,没有翻身的机会。人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可以返迷归悟,就是我们迷得不重。所以释迦佛示现人间成佛,我们有成佛的本钱,结果才能成佛,得到大利益,好好的修,这是文外之意,劝修的话。根本不觉,生出来三种细相,是枝末不觉。枝末不觉反过来再熏根本不觉,相应不离。

申二、别解(分三)酉初、无明业相(分二)

云何为三?戌初、标一者无明业相。戌二、释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申二、别解」,分别解释,分三小科。「酉初、无明业相」,再分二科,「云何为三?」先假设一个问题,再答复。「戌初、标」,「一者无明业相」,先注意这个名字,「无明业相」,就是根本无明,就是最初一念妄动,不觉心起念这个业相。枝末无明的第一个细相,取名叫业相,但是业相不是第二个念,就是最初不了解真如法「一」那个念,就是最初一念妄动那个念,也叫生相无明。

「戌二、释」,「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按义理上分,根本无明一动,动出业相,冠上「无明」二字,无明就是个动的相。「无明业相」,无明就是不觉,不觉就是无明。不觉、无明也叫迷,一迷心里就动了,就叫做业。「觉则不动」,最初一念妄动,你要回光返照,因为不觉它才动,觉了它就不动。说是容易,要把它断掉得三大阿僧祇劫,到成佛的时候,坐在菩提树下,才把无明业相断掉。但是你可以先悟这个理,为什么心里要动念呢?因为你不觉,你要是觉悟了,它怎么会动呢?下面讲到六个粗相的时候,才讲动贪、动瞋,这个时候不分贪、瞋,就是最微细的妄念一动,不觉它才动,觉它就不动了。那么动了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大了!「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动是苦的因,业有二种义:一者动义,二者因义。你不能动,动不得!你心里一动念,那是苦的因,你决定遭苦的果报。我们众生的心粗、境粗,动贪、瞋、痴还不知道,等到学了佛法知道了,不能前念起恶,令后念不起。明知道不对还要动,你决定吃苦头,没有人替你。「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你要知道,吃饭肚子才饱,你得自己去吃,别人替你吃,别人饱,你不会饱,你的生死你自己了。学了佛法,了解了,你心不要动。你还要动,动苦的因,你决定吃苦头。用功修行,你不要动念,你就懂得业的意思。动就是业,动就是苦的因;不动就没有因,怎么会遭苦果呢?所以佛法有一种顿超的法门,你一念不动立地成佛,动就变成凡夫,最初最细的妄想心,就是「动」

酉二、能见相(分二)

戌初、标二者能见相。戌二、释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酉二、能见相」,分二小科,「戌初、标」,「二者能见相」,分成能、所出来。「戌二、释」,解释。「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第二个细相,由第一个业相动,再动,起能见的功能,这就是最细的分别心。第一个业相动了,还没有起分别,还没有我要「能见」这个念头。起了第二个细妄想心,就起「能见」的心,就是我要动心了,见这个念头起来了。你要晓得,是依着「动」,才起「能见」。你要是不动,连业相都没有,哪有第二个细心生出来?觉则不动,觉则无见。你一回光返照,照着它不要动,根本没有能见之相起来。这是跟着第一科讲,你不动连业相也没有,无明业相都空了,哪有第二个相呢?

酉三、境界相(分二)

戌初、标三者境界相。戌二、释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酉三、境界相」,分二科,「戌初、标」,「三者境界相」,把境界相标出来。「戌二、释」,解释什么叫做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因为你有第二个细妄想心。要「能见」,有个「所见」。「境界妄现」,本来没有境界,你想见境界,境界就现出来了。「离见,则无境界。」境界从哪儿来的呢?由你能见的心生出来的。你把能见的心远离开,能见没有了,哪里有所见呢?可是这里只说能见,没有说境界叫所见,就是境界还在心内,还没有离开心。这三个细相都在心内,没有分到心外。境界属于心外的境界,跟心对待着讲,内心、外境。这时候没有对待,有所见,能现境界的功能,就是妄想心,能生境界出来。它怎么有这个功能?因为它有能见之心。你把能见之心远离,境界根本不会现出来。

由根本无明为因,生出来这三种细相,要是法相宗讲唯识,这就是第八识。我前面说过,《大乘起信论》不讲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这些名词,唯识宗讲八个识,每一个识都有四个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有这四种义理,有这四种功能。把「证自证分」跟「自证分」合成一分,叫自体分,就是第八识的自体,就是「无明业相」。见分,就是「能见相」。相分,就是「境界相」。《大乘起信论》跟法相宗讲的道理一样,但是不叫第八识,叫阿黎耶识。法相宗不赞成《大乘起信论》,就是因为它没有说第七识,为什么《大乘起信论》不讲第七识呢?「于义不便」,对于义理不方便,因为第七识不缘外境,只缘里面第八识为我,这是第七识的功能,讲这个义理不方便,所以不说第七识。《会阅》上这样辩解。

我有个解释,就是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时,可能在佛法圈子里面,八个识的学说,还没有成立。玄奘法师造《成唯识论》有十卷,把印度十大论师一百卷唯识论融合成一种道理,怕中国人讲唯识,依据十大论师讲十个道理,这是玄奘法师的功德。所以中国人学唯识法相,跟自己人不抬杠,因为没有二种道理,可是在印度唯识宗跟唯识宗要辩论,你学的是那个论师的唯识,我学的不同,又何况学法性呢?马鸣菩萨依着一百部大乘经造《大乘起信论》,一百部大乘经可能八个识的学说不显明,所以《大乘起信论》只说阿黎耶识,下面说五种意。五种意就是第六识,但是不说第六识,也不说前五识,《大乘起信论》上没有五、六、七、八识这些名词,我们配合法相,就知道它讲的道理,跟法相的根本道理没有不同。这三种细相,就是阿黎耶识的相,你们以前听过唯识,将来还要学唯识,学唯识,你依着唯识学来学唯识。你学《大乘起信论》,依着《大乘起信论》学,能配合的配合,不能配合的不要配合,不要勉强穿凿附会。《大乘起信论》讲阿黎耶识,你不要讲第八识,讲第八识就错了,因为它没有第六识、第七识,哪有第八识呢?

「无明为因生三细」,这三个细相,都是我们妄想心的细相,虽然有境界相,还没有分到心外去,这个解释把它记清楚。下面第二科「境界为缘生六粗」,这个境界就是内心的境界,分到心外去了。

「未初、无明为因生三细」,这一科讲完了,以无明为因,生出三种细相,就是妄心的细相,第一业相,第二能见相,第三境界相。我们凡夫觉照不出来,虽然它是凡夫的妄想心,但是我们凡夫的心粗,这三个细相觉照不出来,因为很细。

未二、境界为缘生六粗(分二)

申初、总标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

「未二、境界为缘生六粗」,前面第三个细相叫境界相,境界相在细相之中,还是内心的境界,没有分成能、所,没有把它分成所执的境界,把它分到心外。现在要讲六个粗相,把第三个细相的境界相变粗了,把它分到心外去了。心与境是相对的,心是不觉的心,就是无明的心,它是生六个粗相的因。第三个境界相分到心外去,成了一个助缘,内因、外缘,于是生起来六种粗相,有心内、心外,心内是能分别的,心外是所分别的,我们凡夫都可以依着佛说的觉照出来。我们学了佛法,依文解义,明白了这六种粗相,再去观照粗相,观照得到。前面那三种细相,我们依文解义明白了,再打坐去观照,也观照不到,因为那些相太细了。「无明为因生三细,境界为缘生六粗。」三细六相这九个相,就是我们妄想心的相,也就是凡夫的相。所以我们不学佛法叫做愚痴,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是个凡夫,凡夫是什么样子?自己也不知道。学了佛法,虽然我们的心粗,还可以认识自己的粗相。

「未二、境界为缘生六粗」,分二科,「申初、总标」,把这六种粗相总标出来。六种粗相是什么样子?「以有境界缘故」,「以」字作「因」讲,因为有境界为助缘。「复生六种相」,又生出来六种相,这六种相对着前面细相说,是粗相。

申二、别释(分六)酉初、智相(分二)

云何为六?戌初、标一者智相。戌二、释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

「申二、别释」,分别解释六种相,分六小科。「酉初、智相」,再分二科。「云何为六?」哪六种相?「戌初、标」,「一者智相。」「智相」的「智」,不是般若智慧的智,是凡夫的分别心。「戌二、释」,下面解释怎么起了分别心?「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因为境界给它起了助缘。凡夫是依妄心生妄境,妄境反过来能引生你的妄心。我们要用功,就要把这个道理弄清楚,外面的境界哪里来的呢?是我们内心生出来的,除了内心,没有外面的境界。你得把境界观空,既然境界是我们内心生的,外面没有真实的境界,你为什么去执着它、分别它?什么爱?什么不爱?你不能把它观空,知道了等于不知道。你没有观空,它能引生你的妄心,「妄心生妄境,妄境生妄心。」这两句话你一定要弄清楚,它们是互为因缘。「妄心生妄境」,妄心是因,等你一分别境界,又生起第二层妄心,那个境界变成因。心是因,境界只能说是缘,但是境界这个缘能引发你的妄心,能生出来六种粗相,这是第一个相。因为你一动念、再动念,动了第三个相,动出境界来,再动,把它动到心外,它反过来成了一个助缘,熏你的妄心,这个妄心就起了分别,分别外面的境界。境界千差万别,但是不出违顺二境,违乎我的妄心叫违境,顺乎我的妄心叫顺境。我们是凡夫,既然起了分别心,不知道外面的境界是内心现出来的,就执着这个境界,顺乎我的心,我就爱;不顺我的心,我就不爱。

这个分别就是「智相」,我们依文解义明白了,我们可以事实观照得到,这个境界顺,是顺境;这个境界不顺,是违境。对于顺境,你动了爱心没有?对于违境,你起了不爱的心没有?这个都可以观照出来,并不细。但是要知道,十信位的菩萨,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后念不起,那才叫功夫。我们能观照出来,爱,就是贪心;不爱,就要动瞋恨。贪、瞋是根本烦恼,你不要爱,不要不爱,贪心、瞋心就不起来,烦恼当下灭了,所以十信位的菩萨,能把最粗的灭相无明灭掉,就能停止后念不起。虽然这个功夫我们现在用不到,我们明知道起了贪瞋的念,叫它不起还不行,这就是功夫不够。功夫不够,我们得用功啊!不能随着妄想走,用功久了,就能停止恶念。「不爱」,在其他的经上叫憎,就是憎恶。起妄心、动烦恼,最初就是爱憎二心。前生前世当凡夫,生种种差别烦恼,今生今世转人也可以看得出来。比如小孩子不会说话,顺境,他就笑;违境,他就哭!他为什么要笑呢?他动了爱心,小孩子的心,也是妄想心,他不是圣人,所以境界很顺,他感觉很快乐就笑,虽然不会说话,他会表示。境界不顺他的心,他憎恶讨厌就哭,用哭来表示抵抗。这就是一出世,就有爱憎二种烦恼,爱从贪烦恼起,憎从瞋烦恼起。所以贪、瞋、痴是三个根本烦恼,贪、瞋这两个烦恼力量最大,所以有爱、有不爱。烦恼,有俱生烦恼、分别烦恼。俱生烦恼,是前生带来,与生俱来的。分别烦恼,是今生起的。我们就吃亏在智相上的分别心,把外面的境界当作真的,就有违境、顺境。违境不爱,顺境就爱,于是起了爱与不爱二种烦恼。这二种烦恼就是内心里面,动了贪心、瞋心,动了根本烦恼,由此引生很多枝末烦恼。《楞严经》上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境界本来是我们内心生的,什么爱?什么不爱?「把它放下来!」这是宗门下的话,不咬文嚼字,你放下来就没有了,外面的境界就空了。你去分别它才成了真事,你越分别它越真。你不分别,哪里有顺境、违境呢?当体就是空。这几句话是劝诸位用功,我们学佛法要得真实利益,你出家多少年了?你学佛法教义多少年了?你天天念佛、打坐、念经、拜忏,用功修行多少年了?你是个顿超的根机,立地成佛,那最好!渐次的根机,我们要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怎样得呢?你的烦恼轻了一点没有?你问你自己:我这个出家人,比去年那个出家人,有没有好一点点呢?好了一点,你没有冤枉。还是一样,你为什么要出家?现在末法时代出家人,除非他不学教理、不修行,那不足挂齿,用不着说他。我们学教理、修行用功,天天念佛、拜忏、打坐、念经,作什么呢?修行不是断烦恼吗?烦恼先伏后断,伏到了一点,烦恼就轻了一点,明年还要轻一点,时常观照自己,你就不会懈怠、放逸,要脚踏实地修行,在日用寻常生活之中修行,把境界观空。一下子观空,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不能一下子就空,也得叫烦恼慢慢的轻,不要那么执着!境界,是我自己心里动的,业相、能见相、境界相是我心里现出来的。自己现的相,哪里是真的?执著作什么,慢慢的烦恼就轻了。

酉二、相续相(分二)

戌初、标二者相续相。戌二、释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续不断故。

「酉二、相续相」,分二科。「戌初、标」,「二者相续相。」「戌二、释」,下面再解释。「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续不断故。」第二个粗相,是依着第一个粗相来的。我们能觉照得到的,就是这六个粗相,第一个智相,就是分别心,我们就吃亏在这分别上,一分别就不得了,不是分别一下子就算了,念念分别,就变成第二个相,叫做相续相。「依于智故」,依着第一个智相,「生其苦乐」,你去分别境界,有顺境、违境。顺境,你就爱;违境,你就不爱。五蕴法:色、受、想、行、识。「色」是身体,「受、想、行、识」,是妄想心,「受、想、行」是心所,这三个心所特别有力。第一个「受」,领纳为义,把外面的境界,领纳到自己内心里,不顺的境界,我怎么不爱?我心里感觉苦。顺境我为什么爱?我感觉很快乐。这就是内心第一个起了爱与不爱的智相。第二个生起苦乐的感受,受了苦真难过,受了乐真快活,是凡夫的分别心,越分别越粗,生起苦乐的感受。「觉心起念」,「觉」是觉知,「念」是妄念,起觉知的心,就生起不断的妄念。「相续不断故」,相续不断,就是相应不断,外面的境界,跟你内心相应。外面的境界有顺境、违境,里面的心,有受乐的心、受苦的心,彼此相应,就念念分别。顺境,感到快乐,就贪上再贪,爱上再爱。违境,受苦,我就不爱,念念讨厌。外境与内心,内心与外境,彼此相应。为什么彼此相应?因为念念分别,相续不断,这是第二个粗相。

这个相应不断,它还能住持生死。我们怎么生死不断呢?就是这第二个粗相,因为它念念分别,相续不断,能把多生多劫的烦恼接续下来,不会断灭。你要了生脱死,先把六个粗相第一个分别心断掉,相续心就不起,就没有第二个相续心住持生死,你的生死自然了脱。住持生死,是第二种细的解释。现在说相续不断,内心与外境念念分别,不是分别一下子,就不分别了,白天分别一天,到了夜晚睡觉还在分别。今天分别,明天还要分别,对于快乐的境界,多少天不会忘记;对于受苦的境界,你多少天也不会忘记,都是相续不断的心住持着。

-----------------------------------------------------------------------------------------------------------------

更多道源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道源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下)

道源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道源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道源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序

 

后五篇文章

嘎玛仁波切:妙离世间 把握珍贵的百年一餐

嘎玛仁波切:妙离世间 消业成道

嘎玛仁波切:妙离世间 果报的种类

嘎玛仁波切:妙离世间 十善业

嘎玛仁波切:妙离世间 杀生、邪见罪业最大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