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兜率圣贤录 |
 
兜率圣贤录
五百幼童 金色猕猴 无着、世亲 戒贤 法显 道安 竺僧辅 法遇 昙戒 彦琮 玄奘 窥基 法上 昙衍 宝袭 慧頵 岑阇梨、智晓 智者 智晞 灌顶 惠仙 义净 义忠 希圆 令諲 贞诲 恒超 继伦 从谏 道宣 息尘 无染 玄朗 法兴 智江 志德 慧玉尼 玄藻尼 慧琼尼 光静尼 净秀尼 玄照 大乘灯 玄逵 大津 法朗 沿謣 诠明 妙运 孙宣德 妙莲 齐太祖 五百幼童 (佛说五百幼童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波罗奈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及诸菩萨俱。 尔时五百幼童。行步游戏。同心等意。相结为伴。日日共行。一体无异。一日不见。犹如百日。甚相敬重。 彼时一日俱行游戏。近于江水。兴沙塔庙。各自说言。吾塔甚好。卿效吾作。 其五百童。虽有善心。宿命福薄。时于山中。天大卒雨。积水流行。江水大涨。流溢出外。漂没五百诸戏幼童。水中溺死。堕于随流。众人见之。莫不叹惜。各心念言。可怜可怜。父母举声。悲哀大哭。不能自胜。求索死丧。不知所在。益用悲酷。 时众人往反。诸比丘具白佛意。佛告众人。各豫知之。宿命不请。呼诸父母。告之莫恐。此儿五百世。宿命应然。今虽寿终。生兜术天。皆同发心。为菩萨行。 佛放威神。显其光明。令其父母见子所在。佛时遥呼五百童来。寻时皆来。住于虚空中。散花供佛。下稽首礼。自归命佛。蒙世尊恩。虽身丧亡。得生天上见弥勒佛。唯加慈泽。化诸不逮。 佛言善哉。卿等快计。知道至真。兴立塔寺。因是生天。既得生天。见于弥勒。谘受法诲。佛为说法。咸然欢喜。立不退转。各白父母。勿复愁忧。人各有命。不可稽留。努力精进。以法自修。人在三界。犹如系囚。得道度世。乃得自由。归命三宝。脱于三流。发菩萨心。乃得长久。游四使水。度脱四渎。 父母闻之。悉从其教。皆发道意。时诸天子。稽首足下。繞佛三匝。作礼而退。忽然不现。还兜率天。佛说如是。莫不欢喜 金色猕猴 (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百菩萨俱。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比丘。名婆须蜜多。游竹园间缘树上下。声如猿猴。或捉三铃作那罗戏。时诸长者及行路人竞集看之。众人集时身到空中。跳上树端作猕猴声。耆阇崛山八万四千金色猕猴集菩萨所。菩萨复作种种变现令其欢喜。时诸大众各作是言。沙门释子犹如戏儿幻惑众人。所行恶事无人信用。乃与鸟兽作于非法。如是恶声遍王舍城。 有一梵志。上启大王频婆娑罗。白言大王。沙门释子作诸非法。乃与鸟兽作那罗戏。王闻此语嫌诸释子。即敕长者迦兰陀曰。此诸释子多聚猕猴。在卿园中为作何等。如来知不。长者启王。婆须蜜多作变化事。令诸猕猴一切欢喜。诸天雨花持用供养。为作何等臣所不知。 尔时大王频婆娑罗。驾乘名象。前后导从往诣佛所。到迦兰陀竹园。即便下象。遥见世尊在重阁上。身紫金色方身丈六坐七宝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放光明如紫金山。处炎火中金光围绕。普令大众同于金色。尊者婆须蜜多。及八万四千猕猴亦作金色。时诸猕猴见大王来。或歌或舞击鼓吹贝作种种变。中有采花奉上王者。大王见已。与诸大众俱至佛所。为佛作礼右绕三匝。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此诸猕猴宿有何福身作金色。复有何罪生畜生中。尊者婆须蜜多。复宿殖何福。生长者家。信家非家出家学道。复有何罪。虽生人中诸根具足不持戒行。与诸猕猴共为伴侣。歌语之声悉如猕猴使诸外道戏笑我等。唯愿天尊。慈哀我等分别演说令得开解。 佛告大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亿劫。过是之前有佛出世。名曰然灯。十号具足。彼佛灭后有诸比丘。于山泽中修行佛法。具阿练若十二头陀。坚持禁戒如人护眼。因是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时空泽中有一猕猴。至罗汉所。见于罗汉坐禅入定。即取罗汉坐具披作袈裟。如沙门法偏袒右肩。手擎香炉绕比丘行。时彼比丘从禅定觉。见此猕猴有好善心。即为弹指告猕猴言。法子。汝今应发无上道心。猕猴闻说欢喜踊跃。五体投地敬礼比丘。起复采花散比丘上。 尔时比丘。即为猕猴说三归依告言。法子。汝今随学三世佛法。应当求请受三归依及以五戒。尔时猕猴即起合掌白言。大德。忆念我今欲归依佛法僧。比丘告言。汝当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第二第三亦如是说。次当忏悔。告猕猴言。汝于前身无量劫来。贪欲瞋恚愚痴邪见。嫉妒憍慢诽谤破戒。作诸恶事满足十恶。作五逆罪谤方等经。YIN比丘尼。偷僧祇物。作众重罪无量无边。我今生分已尽不受后有。大阿罗汉。能除众生无量重罪。所以者何。我初生时与大悲俱生。三世贤圣法皆如是。亦与大悲俱共生世。如是殷勤三为猕猴说出罪忏悔。既忏悔已。告猕猴言。法子。汝今清净是名布萨。汝从今日至尽形寿受不杀戒。三世诸佛时阿罗汉。永不杀生身口意净。汝亦如是。 尔时猕猴白罗汉言。我愿作佛。随大德语。从于今日乃至成佛终不杀生。是时罗汉闻猕猴语。身心欢喜即授五戒。法子。汝从今日至尽形寿随学佛法。三世诸佛诸声闻众身业清净。常不杀生持不杀戒。汝亦如是至尽形寿持不杀戒。能受持不。猕猴答言。我能奉持。次受不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亦如上法既受戒已。时阿罗汉告言。汝当发愿。汝是畜生现身障道。但勤精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猕猴发愿已竟。踊跃欢喜走上高山。缘树舞戏坠地而死。由阿罗汉受五戒故。破畜生业。命终即生兜率天上。值遇一生补处菩萨。菩萨为说无上道心。即持天花下空泽中供养罗汉。罗汉见之即便微笑告言。天王。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终不相舍。时阿罗汉而说偈言 业能庄严身 处处随趣趣 不失法如券 业如负财人 汝今生天上 由于五戒业 前身落弥猴 从于犯戒性 持戒生天梯 破戒为濩汤 我见持戒人 光明庄严身 七宝妙台阁 诸天为给使 众宝为床帐 摩尼花璎珞 值遇未来佛 娱乐说胜法 我见破戒人 堕在泥犁中 铁犁耕其舌 卧在铁床上 融铜四面流 烧煮坏其身 或处于刀山 剑林及沸屎 灰河寒冰狱 铁丸饮融铜 如是等苦事 常为身璎珞 若欲脱众难 不堕三恶道 游处天人路 超越得涅槃 当勤持净戒 布施修净命 时阿罗汉说此偈已默然无声。猕猴天子言曰。大德。我前身时。作何罪业生猕猴中。复有何福值遇大德。得免畜生生于天上。罗汉答言。汝今谛听善思念之。 乃往过去。此阎浮提有佛出世。名曰宝慧如来应供正遍知。十号具足。出现于世。三种示现般涅槃后。于像法中有一比丘名莲华藏。多与国王长者居士而为亲友。邪命谄曲不持戒行。身坏命终以诳惑故。犹如壮士屈申臂顷落于阿鼻大地狱中。如莲华敷。其身遍满十八鬲中。雨热铁丸从顶而入百千猛火及热铁轮。从空而下无量无边阿鼻地狱寿命一劫。劫尽更生。如是经历诸大地狱。满八万四千劫。从地狱出堕饿鬼中。吞饮融铜啖热铁丸。经八万四千岁从饿鬼出。五百身中恒为牛身。又五百身生骆驼中。又五百身生于猪中。又五百身生于狗中。又五百身生猕猴中。缘前供养持戒比丘。结誓要重今复遇我。沐浴清化得生天上。持戒比丘即我身是。放逸比丘即汝身是 尔时猕猴天子闻此语已心惊毛竖。忏悔前罪即还天上。 佛告大王。彼猕猴者。虽是畜生。一见罗汉受持三归及以五戒。缘斯功德超越千劫极重恶业。得生天上。值遇一生补处菩萨。从是以后值佛无数。净修梵行具六波罗蜜。住首楞严三昧住不退地。于最后身次弥勒后。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王名宝光。国土清净如忉利天。生彼国土诸众生等。皆行十善具戒无缺。佛号师子月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若有众生闻彼佛名。生生之处常得远离畜生之身。除无量劫生死之罪。 佛告大王。欲知彼国师子月佛。今此会中婆须蜜多比丘是也。时频婆娑罗闻此语已。即起合掌遍体流汗。悲泣雨泪悔过自责。向婆须蜜多头面着地。接足为礼忏悔前罪。 佛告大王。欲知此等八万四千金色猕猴。乃是过去拘楼秦佛时。波罗奈国。俱睒弥国。二国之中共有八万四千比丘尼。行诸非法。与诸白衣通致信命。犯诸重禁庄饰身体。如干闼婆女无有惭愧。YIN为璎珞。诸犯戒事用为花鬘。竖憍慢幢击贡高鼓。弹放逸琴赞恶声歌。狂愚无智如痴猕猴。见好比丘善好有德。视之如贼。尔时彼世有一比丘尼名善安隐。得阿罗汉。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到诸比丘尼所。告言姐妹。世尊在世常说此偈 若有比丘尼 不修行八敬 此非释种女 犹如旃陀罗 若有比丘尼 放逸犯八重 当知是一切 天人中大贼 恒处阿鼻狱 经由十八鬲 其余三恶道 为己园林处 百千无量劫 不闻三宝名 亦啖烧铁丸 寒冰抱铜柱 如是罪毕已 生于鸠鸽身 毒蛇与鼠狼 蜈蚣百足等 如是诸杂类 皆应经历中 时诸比丘尼闻阿罗汉比丘尼说此偈已。心怀忿恨骂詈恶言。此老猕猴从何处来。恶言妄语横说地狱。时阿罗汉见诸恶人生不善心。即起慈悲身升虚空作十八变。时诸恶人见变化已。各脱金环散阿罗汉尼上。愿我生生身作金色。前所作恶今悉忏悔。唯愿慈哀怜愍我等受我供养。时彼阿罗汉比丘尼。即从空下。受诸恶女种种供养。时诸恶人身坏命终堕阿鼻狱。如莲花敷遍满狱中。亦复次第经历诸余十八大狱。于诸狱中寿命正等各一大劫。如是展转九十二劫恒处地狱。从地狱出。五百身中恒为饿鬼。从饿鬼出一千身中常为猕猴。身作金色。 大王当知。尔时八万四千犯戒比丘尼骂罗汉者。今此会中八万四千诸金色猕猴是也。尔时供养诸恶比丘尼者。今大王是。此诸猕猴因宿习故。持花持香供养大王。尔时污彼比丘尼戒者。今瞿迦梨及王五百黄门是。佛告大王。身口意业不可不慎。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戒为甘露药 服者不老死 戒德可恃怙 福报常随己 持戒得安隐 生处无患难 亦当见诸佛 受法得解脱 破戒堕地狱 犹如此猕猴 生处恒卑贱 地狱苦切己 大王当谛听 止恶修诸善 尔时频婆娑罗王闻说此偈。对佛忏悔惭悔自责。豁然意解成阿那含。王所将众八千人求王出家。王即听许。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即成沙门。顶礼佛足未举头顷成阿罗汉。三明六通具八解脱。王所将余众一万六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八万诸天亦俱发心。八万四千金色猕猴。闻昔因缘惭愧自责。繞佛千匝向佛忏悔。各各亦发无上菩提心。随寿长短各自命终。命终之后当生兜率天值遇弥勒。复更增进得不退转。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见此事已。告诸大众。菩萨行净乃令畜生发于道心。婆须蜜多。尚能如是大为佛事。况余菩萨威德无量。时诸天子山神地神天龙八部。见诸猕猴发菩提心。当生天上得不退转。心生欢喜而白佛言。此诸猕猴几时当得成佛。佛告大众。过百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劫。劫名大光。于彼劫中当得成佛。八万四千佛次第出世。同共一劫。皆名普金光明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会大众。闻佛世尊为诸猕猴授菩提记。即脱身上上妙璎珞。供养如来及比丘僧。异口同音赞叹世尊无量德行。如来出世正为此等诸猕猴类。善哉世尊。猕猴闻法尚得成佛。岂况我等于未来世不成佛耶。时会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作礼而退。 无着、世亲菩萨 (婆薮盘豆法师传) 婆薮盘豆法师者。北天竺富娄纱富罗国人也。富娄沙译为丈夫富罗译为土。毗搜纽天王世传云。是帝释弟帝释遣其出阎浮提作王为伏阿修罗。其生阎浮提为婆薮提婆王之子有修罗。名因陀罗陀摩那。因陀罗是帝释名。陀摩那译为伏。此阿修罗恒与帝释斗战。谓能伏帝释故有此名。毗伽罗论解阿修罗谓非善戏。即应以此名译之。诸天恒以善为戏染。其恒以恶为戏乐故有此名。亦得名非天。 此阿修罗有妹名波罗颇婆底。波罗颇译为明。婆底译为妃。此女甚有形容。阿修罗欲害毗搜纽天。故将此妹诳之。以咒术力变阎浮提一处今阴暗。其自居暗处不令人见。令妹别住明处。语妺云若人欲得汝为妇。可语云我兄有大力。若欲取我必与我兄相违。若能将我兄斗战乃可相许。毗搜纽天后于明处见此女。心大悦之。 问云汝是何人。 答云我阿修罗童女。 天云诸阿修罗女由来皆适诸天。我既无妇汝及无夫。今欲相取得见从不。 女如其兄先言以答之。 天云汝今惜我身故有此言。汝已爱我我岂相置。我有大力能与汝兄斗战。女遂许之即为夫妻。 阿修罗后往明问毗搜纽天。汝云何辄取我妹为妇。 天答云若我非丈夫。取汝妹为妇可致嫌责。我是丈夫无妇汝妺是童女无夫。我今取之正是其理何故见怪。 阿修罗云汝有何能自称丈夫。若是丈夫能将我斗战得胜当以妹适汝。 天云汝若不信当共决之。 即各执仗互相斫刺。毗搜纽天是那罗延身斫刺所不能入。天斫阿修罗头断即还复。手臂等余身分悉尔。随有断处即还复。从旦至晚斫刺不息。阿修罗无有死状。天力稍尽转就疲困。若至夜阿修罗力则更强。明妃恐其夫不如。取郁波罗华擘为两片各掷一边。明妃于其中行去而复来。天即解其意捉阿修罗身擘为两片各掷一边。天于其中得去而复来。阿修罗由此命断。阿修罗先就仙人乞恩愿令我身被斫刺即便还复。仙人施其此恩故后时被斫刺而不失命。仙人欲令诸天杀之故不施其擘身还复之恩。故后时由此失命。 毗搜纽天既居此地显丈夫能。因此立名称丈夫国。此土有国师婆罗门姓憍尸迦。有三子同名婆薮盘豆。婆薮译为天。盘豆译为亲。天竺立儿名有此体。虽同一名复立别名以显之。第三子婆薮盘豆。于萨婆多部出家得阿罗汉果。别名比邻持跋婆。比邻持是其母名。跋婆译为子亦曰儿。此名通人畜如牛子亦名跋婆。但此土呼牛子为犊长子。 婆薮盘豆是菩萨根性人。亦于萨婆多部出家。后修定得离欲。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欲自杀身。宾头罗阿罗汉。在东毗提诃观见此事从彼方来。为说小乘空观。如教观之即便得入。虽得小乘空观意犹未安。谓理不应止尔因此乘神通。往兜率多天谘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为说大乘空观。还阎浮提如说思惟。即便得悟于思惟时地六种动既得大乘空观。因此为名。名阿僧伽。阿僧伽译为无着。 尔后数上兜率多天谘问弥勒大乘经义。弥勒广为解说随有所得。还阎浮提。以己所闻为余人说。闻者多不生信。无着法师即自发愿。我今欲令众生信解大乘。唯愿大师下阎浮提解说大乘令诸众生皆得信解。弥勒即如其愿于夜时下阎浮提。放大光明广集有缘众。于说法堂诵出十七地经。随所诵出随解其义。经四月夜解十七地经方竟。虽同于一堂听法。唯无着法师得近弥勒菩萨。余人但得遥闻夜共听弥勒说法。昼时无着法师更为余人解释弥勒所说。因此众人闻信大乘弥勒菩萨教。 无着法师修日光三摩提。如说修学即得此定从得此定。后昔所未解悉能通达。有所见闻永忆不忘。佛昔所说华严等诸大乘经悉解义。弥勒于兜率多天。悉为无着法师解说诸大乘经义。法师并悉通达皆能忆持。后于阎浮提造大乘经优波提舍。解释佛所说一切大教。 第二婆薮盘豆。亦于萨婆多部出家。博学多闻遍通坟籍。神才俊朗无可为俦。戒行清高难以相匹。兄弟既有别名故法师但称婆薮盘豆。 佛灭度后五百年中有阿罗汉。名迦旃延子。母姓迦旃延从母为名。先于萨婆多部出家。本是天竺人后往罽宾国。罽宾在天竺之西北。与五百阿罗汉及五百菩萨。共撰集萨婆多部阿毗达磨。制为八伽兰他。即此间云八干度。伽兰他译为结。亦曰节。谓义类各相结属故云结。又摄义令不散故云结。义类各有分限故云节。亦称此文为发慧论以神通力及愿力。广宣告远近。若先闻说阿毗达磨随所得多少可悉送来。于是若天诸龙夜叉乃至阿迦尼师咤。诸天有先闻佛说阿毗达磨。若略若广乃至一句一偈悉送与之。迦旃延子共诸阿罗汉及诸菩萨简择其义。若与修多罗毗那耶不相违背。即便撰铭若相违背即便弃舍。是所取文句随义类相关。若明慧义则安置慧结中。若明定义则安置定结中。余类悉尔。八结合有五万偈。造八结竟复欲造毗婆沙释之。 马鸣菩萨是舍卫国婆枳多土人。通八分毗伽罗论。及四皮陀六论。解十八部。三藏文宗学府允仪所归。迦旃延子遣人往舍卫国。请马鸣为表文句。马鸣既至罽宾迦旃延子次第解释八结。诸阿罗汉及诸菩萨。即共研辩义意若定。马鸣随即着文。经十二年造毗婆沙方竟。凡百万偈毗婆沙译为广解。表述既竟。迦旃延子即刻石立表云。今去学此诸人不得出罽宾国。八结文句及毗婆沙文句亦悉不得出国。恐余部及大乘污坏此正法。以立制事白王。王亦同此意。罽宾国四周有山如城。唯有一门出入。诸圣人以愿力摄诸夜叉神令守门。若欲学此法者能来罽宾则不遮碍。诸圣人又以愿力令五百夜叉神为檀越。若学此法者资身之具无所短乏。 阿緰阇国有一法师。名婆娑须拔陀罗。聪明大智闻即能持。欲学八结毗婆沙义于余国弘通之。法师托迹为狂痴人往罽宾国。恒在大集中听法。而威仪乖失言笑舛异。有时于集中论毗婆沙义。乃问罗摩延传众人轻之闻不齿录。于十二年中听毗婆沙得数遍文义已熟。悉诵持在心欲还本土。去至门侧诸夜叉神高声唱令。大阿毗达摩师今欲出国即执将还于大集中。众共检问。言语纰缪不相领解。众咸谓为狂人即便放遣。法师后又出门诸神复唱令执还遂闻彻国王。王又令于大集中更检问之众重检问亦如先。不相领解如此三反。去而复还至第四反。诸神虽送将还众不复检问。令诸夜叉放遣出国。 法师既达本土即宣示。近远咸使知闻云我已学得罽宾国毗婆沙文义具足。有能学者可急来取。于是四方云集。法师年衰老恐出此法不竟。令诸学徒急疾取之随出随书遂得究竟。罽宾诸师后闻此法已传流余土人各嗟叹。 至佛灭后九百年中有外道。名频阇诃婆娑频阇诃是出名。婆娑译为住。此外道住此山因以为名。有龙王名毗梨沙迦那。住在频阇诃山下池中。此龙王善解僧佉论。此外道知龙王有解欲就受学。龙王变身作仙人状貌住叶屋中。外道往至龙王所述其欲学意。龙王即许之。外道采华满一大篮。头戴华篮至龙王所。绕龙王一匝辄投一华以为供养。投一华作一偈赞叹龙王。随闻随破其所立偈义。即取华掷外。其随施所立偈义既立还投所掷华。如此投一篮华尽。具破教诸偈。悉来就龙王。即嘉其聪明即为解说僧佉论语外道云。汝得论竟慎勿改易。 龙王畏其胜己故。有此及其随所得简择之有非次第。或文句不巧义意不如悉改易之。龙王讲论竟其著述亦罢。即以所著述论呈龙王。龙王见其所制胜本。大起瞋妒语外道云。我先嘱汝不得改易。我论汝云何改易。当令汝所著述不得宣行。 外道答云师本嘱我论竟后不得改易不嘱我于说论中不得改易。我不违师教云何赐责。乞师施我恩我身未坏。愿令此论不坏师即许之。 外道得此论后心高■慢。自谓其法最大无复过者。唯释迦法盛行于世。众生谓此法为大。我须破之。即入阿緰阇国以显击论义鼓云。我欲论义若我堕负当斩我头。若彼堕负彼宜输头。国王馝柯罗摩阿帙多。译为正勒日。王知此事即呼外道问之。外道曰王为国主。于沙门婆罗门心无偏爱。若有所习行法宜试其是非。我今欲与释迦弟子决判胜劣。须以头为誓。王即听许王遣人问国内诸法师。谁能当此外道。若有能当可与论义。 于时摩■罗他诸师。婆薮盘豆法师等。诸大法师悉往余国不在。摩■罗他。译为心愿。唯有婆薮盘豆法师。 佛陀蜜多罗法师在。佛陀蜜多罗。译为觉亲。此法师本虽大解年已老迈。神情昧弱辩说羸微。法师云我法大将悉行在外。外道强梁复不可纵。我今正应自当此事。法师即报国王。王仍克日广集大众于论义堂。令外道与法师论义。 外道问云沙门为欲立义为欲破义。 法师答云我如大海无所不容。汝如土块入中便没。随汝意所乐。 外道云沙门 可立义我当破汝。 法师即立无常义云。一切有为法剎那剎那灭。何以故。后不见故以种种道理成就之是法师所说。外道一闻悉诵在口。外道次第以道理破之。令法师诵取诵不能得。令法师救之救不能得。法师即堕负。外道云汝是婆罗门种我亦是婆罗门种不容杀。汝今须鞭汝背以显我得胜。于是遂行其事。 王以三洛沙金赏外道。外道取金布散国内施一切人。还频阇诃山入石窟中。以咒术力召得夜叉神女名稠林。从此神女乞恩愿令我死后身变成石。永不毁坏。神女即许之。其自以石塞窟于中舍命身即成石。所以有此愿者其先从其师龙王乞恩。愿我身未坏之前我所着僧佉论亦不坏灭。故此论于今犹在。 婆薮盘豆后还闻如此事叹恨愤结。不得值之。遣人往频阇诃山觅此外道欲摧伏。其■慢以雪辱师之耻。外道身已成石。天亲弥复愤懑。即造七十真实论破外道所造僧佉论。首尾瓦解无一句得立。诸外道忧苦如害己命。虽不值彼师其悉檀既坏枝末。无复所依。报雠雪耻于此为讫。众人咸闻庆悦。王以三洛沙金赏法师。法师分此金为三分。于阿緰阇国起三寺。一比丘尼寺。二萨婆多部寺。三大乘寺。 法师尔后更成立正法先学毗婆沙义已通。后为众人讲毗婆沙义。一日讲即造一偈摄一日所说义。刻赤铜叶以书此偈。摽置醉象头下击鼓宣令。谁人能破此偈义能破者当出。如此次第造六百余偈摄毗婆沙义。尽一一皆尔。遂无人能破即是俱舍论偈也。 偈讫后以五十斤金并此偈寄与罽宾诸毗婆沙师。彼见闻大欢喜谓我正法已广弘宣。但偈语玄深不能尽解。又以五十斤金足前五十为百斤金饷法师。乞法师为作长行解此偈义。法师即作长行解偈。立萨婆多义随有僻处以经部义破之。名为阿毗达磨俱舍论。论成后寄与罽宾诸师。彼见其所执义坏各生忧苦。 正勒日王太子名婆罗袟底也。婆罗译为新。袟底也译为日。王本令太子就法师受戒。王妃出家亦为法师弟子。太子后登王位母子同请留法师住阿緰阇国受其供养。法师即许之。新日王妹夫婆罗门名婆修罗多。是外道法师解毗伽罗论。天亲造俱舍论。此外道以毗伽罗论义破法师所立文句。谓与毗伽罗论相违令法师救之。若不能救此论则坏。法师云我若不解毗伽罗论岂能解其深义。法师仍造论破毗伽罗论三十二品始末皆坏。于是失毗伽罗论。唯此论在。王以一洛沙金奉法师。王母以两洛沙金奉法师。法师分此金为三分。于丈夫国罽宾国阿緰阇国各起一寺。 此外道惭忿欲伏法师。遣人往天竺请僧伽跋陀罗法师。来阿緰阇国造论破俱舍论。此法师至即造两论。一光三摩耶论有一万偈。止述毗婆沙义。三摩耶译为义类。二随实论有十二万偈。救毗婆沙义破俱舍论。论成后呼天亲更共面论决之。天亲知其虽破不能坏俱舍议。不复将彼面共论决。 法师云我今已老随汝意所为我昔造论破毗婆沙义。亦不将汝面共论决。汝今造论何须呼我有智之人。自当知其是非。 法师既遍通十八部义。妙解小乘执小乘。为是不信大乘。谓摩诃衍非佛所说。阿僧伽法师既见此弟聪明过人识解深广该通内外。恐其造论破坏大乘。阿僧伽法师住在丈夫国。遣使往阿緰阇国报婆薮盘豆云。我今疾笃汝可急来。天亲即随始还本国与兄相见谘问疾源。 兄答云我今心有重病由汝而生。 天亲又问云何赐由。 兄云为汝不信大乘恒生毁谤。以此恶业必永沦恶道。我今愁苦命将不全。天亲闻此惊惧即请兄为解说大乘。兄即为略说大乘要义。法师聪明殊有深浅。即于此时悟知大乘理。应过小乘。于是就兄遍学大乘义。后如兄所解悉得通达解意即明思惟。前后悉与理相应无有乖背。始验小乘为失大乘为得。若无大乘则无三乘道果。 昔既毁谤大乘不生信乐。惧此罪业必入恶道。深自咎责欲悔先过。往至兄所陈其过迷今欲忏悔。先愆未知何方得免。云我昔由舌故生毁谤。今当割舌以谢此罪。 兄云汝设割千舌亦不能灭此罪。汝若欲灭此罪当更为方便。法师即请兄说灭罪方便。兄云汝舌能善以毁谤大乘。汝若欲灭此罪当善以解说大乘。 阿僧伽法师殂殁后。天亲方造大乘论。解释诸大乘经。华严涅槃法华般若维摩胜鬘等。诸大乘经论悉是法师所造。又造唯识论。释摄大乘三宝性甘露门等诸大乘论。凡是法师所造。文义精妙有见闻者靡不信求。故天竺及余边土学大小乘人。悉以法师所造为学本。异部及外道论师闻法师名莫不畏伏。于阿緰阇国舍命年终八十。虽迹居凡地。理实难思议也。前来讫此记天亲等兄弟此后记三藏阇梨从台城出入东至广州重译大乘诸论并迁化后事传于后代。 戒贤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至第十日那烂陀寺众差四大德来迎。即与同去。行可七逾缮那至寺庄。庄是尊者目连本生之村。至庄食须臾。更有二百余僧。与千余檀越将幢盖花香复来迎引。赞叹围绕入那烂陀。 既至合众都集。法师共相见讫。于上座头别安床命法师坐。徒众亦坐。坐讫遣维那击犍稚唱。法师住寺。寺中一切僧所畜用法物道具。咸皆共同。 仍差二十人非老非少闲解经律威仪齐整者。将法师参正法藏。即戒贤法师也。众共尊重不斥其名号为正法藏。于是随众入谒。既见方事师资务尽其敬。依彼仪式膝行肘步。呜足顶礼问讯赞叹讫。法藏令广敷床座命法师及诸僧坐。坐讫问法师从何处来。 报曰。从支那国来欲依师学瑜伽论。闻已啼泣。唤弟子佛陀跋陀罗即法藏之侄也。年七十余博通经论善于言谈。法藏语曰。汝可为众说我三年前病恼因缘。 觉贤闻已啼泣扪泪而说昔缘云。和上昔患风病。每发手足拘急如火烧刀刺之痛。乍发乍息。凡二十余载。去三年前。苦痛尤甚。厌恶此身欲不食取尽。 于夜中梦三天人。一黄金色。二琉璃色。三白银色。形貌端正仪服轻明。来问和上曰。汝做弃此身耶。经云。说身有苦不说厌离于身。汝于过去曾作国王。多惚众生故招此报。今宜观省宿愆至诚忏悔。于苦安忍勤宣经论。自当销灭。直尔厌身。苦终不尽。和上闻已至诚礼拜。 其金色人指碧色者。语和上曰。汝识不。此是观自在菩萨。又指银色曰。此是慈氏菩萨。 和上即礼拜慈氏问曰。戒贤常愿生于尊处。不知得不。 报曰。汝广传正法后当得生。 金色者自言。我是曼殊室利菩萨。我等见汝空欲舍身不为利益。故来劝汝当依我语显扬正法瑜伽论等遍及未闻。汝身即渐安隐勿忧不差。有支那国僧。乐通大法欲就汝学。汝可待教之。 法藏闻已。礼拜报曰。敬依尊教。言已不见。自尔已来和上所苦瘳除。僧众闻者莫不称叹希有。 法师得亲承斯记悲喜不能自胜。更礼谢曰。若如所说。玄奘当尽力听习。愿尊慈悲摄受诲教。 法藏又问。法师汝在路几年。答三年。既与昔梦符同。种种诲喻令法师欢喜。以申师弟之情。 法显 (高僧传卷三) 释法显。姓龚。平阳武阳人。有三兄并髫■而亡。父恐祸及显。三岁便度为沙弥。居家数年病笃欲死。因以送还寺信宿便差。不肯复归。其母欲见之不能得。后为立小屋于门外以拟去来。 十岁遭父忧。叔父以其母寡独不立。逼使还俗。显曰。本不以有父而出家也。正欲远尘离俗故入道耳。叔父善其言乃止。顷之母丧。至性过人。葬事毕仍即还寺。 尝与同学数十人于田中刈稻。时有饥贼欲夺其谷。诸沙弥悉奔走。唯显独留。语贼曰。若欲须谷随意所取。但君等昔不布施。故致饥贫。今复夺人恐来世弥甚。贫道预为君忧耳。言讫即还。贼弃谷而去。众僧数百人莫不叹服。 及受大戒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以晋隆安三年。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发自长安。西渡流沙。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望人骨以标行路耳。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显任缘委命直过险难。有顷至葱岭。岭冬夏积雪。有恶龙吐毒风雨沙砾。山路艰危壁立千仞。昔有人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余所。又蹑悬緪过河数十余处。皆汉之张骞甘父所不至也。 次度小雪山遇寒风暴起。慧景噤战不能前。语显曰。吾其死矣。卿可前去勿得俱殒。言绝而卒。显抚之泣曰。本图不果命也。奈何复自力孤行。遂过山险。凡所经历三十余国。将至天竺。去王舍城三十余里有一寺。逼冥过之。显明旦欲诣耆阇崛山。 寺僧谏曰。路甚艰阻。且多黑师子亟经啖人。何由可至。 显曰。远涉数万誓到灵鹫。身命不期出息非保。岂可使积年之诚既至而废耶。虽有险难吾不惧也。众莫能止。乃遣两僧送之。 显既至山。日将曛夕欲遂停宿。两僧危惧舍之而还。显独留山中烧香礼拜。翘感旧迹如睹圣仪。至夜有三黑师子来蹲显前舐唇摇尾。显诵经不辍一心念佛。师子乃低头下尾伏显足前。显以手摩之。咒曰。若欲相害待我诵竟。若见试者可便退矣。师子良久乃去。 明晨还返路穷幽梗。止有一径通行。未至里余忽逢一道人。年可九十。容服粗素而神气俊远。显虽觉其韵高而不悟是神人。后又逢一少僧。显问曰。向耆年是谁耶。 答云。头陀迦叶大弟子也。显方大惋恨。更追至山所。有横石塞于室口遂不得入。显流涕而去。 进至迦施国。国有白耳龙。每与众僧约令国内丰熟。皆有信效。沙门为起龙舍并设福食。每至夏坐讫龙辄化作一小蛇。两耳悉白。众咸识是龙。以铜盂盛酪置龙于中。从上座至下行之遍乃化。去年辄一出显亦亲见。 后至中天竺于摩竭提邑波连弗阿育王塔南天王寺得摩诃僧祇律。又得萨婆多律抄杂阿毗昙心。綖经方等泥洹经等。显留三年。学梵语梵书。方躬自书写。于是持经像寄附商客到师子国。显同旅十余。或留或亡。顾影唯己。常怀悲慨。忽于玉像前见商人以晋地一白团绢扇供养。不觉凄然下泪。停二年。复得弥沙塞律长杂二含及杂藏本。并汉土所无。 既而附商人大舶循海而还。舶有二百许人。值暴风水入众皆惶懅。即取杂物弃之。显恐弃其经像。唯一心念观世音。及归命汉土众僧舶任风而去得无伤坏。经十余日达耶婆提国。停五月。复随他商东适广州。举帆二十余日。夜忽大风合舶震惧。众咸议曰。坐载此沙门使我等狼狈。不可以一人故令一众俱亡。共欲推之。 法显檀越厉声呵商人曰。汝若下此沙门亦应下我。不尔便当见杀。汉地帝王奉佛敬僧。我至彼告王必当罪汝。商人相视失色僶俯而止。既水尽粮竭唯任风随流。忽至岸见藜藋菜。依然知是汉地。但未测何方。即乘船入浦寻村见猎者二人。 显问此是何地耶。 猎人曰。此是青州长广郡牢山南岸。 猎人还以告太守李嶷。嶷素敬信。忽闻沙门远至躬自迎劳。显持经像随还。顷之欲南归。青州刺史请留过冬。 显曰。贫道投身于不反之地志在弘通。所期未果不得久停。遂南造京师。就外国禅师佛驮跋陀于道场寺。译出摩诃僧祇律方等泥洹经杂阿毗昙心垂百余万言。显既出大泥洹经。流布教化咸使见闻。 有一家失其姓名。居近朱雀门世奉正化。自写一部读诵供养。无别经室与杂书共屋。后风火忽起延及其家。资物皆尽。唯泥洹经俨然具存。煨烬不侵卷色无改。京师共传咸叹神妙。其余经律未译。后至荆州卒于辛寺。春秋八十有六。众咸恸惜。其游履诸国。别有大传焉。 道安 (高僧传卷五) 释道安。姓卫氏。常山扶柳人也。家世英儒。早失覆荫为外兄孔氏所养。年七岁读书再览能诵。乡邻嗟异。 至年十二出家。神智聪敏。而形貌甚陋不为师之所重。驱役田舍至于三年。执勤就劳曾无怨色。笃性精进斋戒无阙。 数岁之后方启师求经。师与辩意经一卷。可五千言。安赍经入田。因息就览。暮归以经还师。更求余者。师曰。昨经未读今复求耶。答曰。即已暗诵。师虽异之而未信也。复与成具光明经一卷。减一万言。赍之如初。暮复还师。师执经覆之不差一字。师大惊嗟而异之。 后为受具戒恣其游学。至邺入寺中遇佛图澄。澄见而嗟叹。与语终日。众见形貌不称。咸共轻怪。澄曰。此人远识非尔俦也。因事澄为师。澄讲安每覆述。众未之惬。 咸言。须待后次当难杀昆仑子。即安后更覆讲疑难锋起。安挫锐解纷行有余力。 时人语曰。漆道人惊四邻。 于时学者多守闻见。安乃叹曰。宗匠虽邈玄旨可寻。应穷究幽远探微奥。令无生之理宣扬季末。使流遁之徒归向有本。 于是游方问道备访经律。后避难潜于濩泽。太阳竺法济并州支昙讲阴持入经。安后从之受业。顷之与同学竺法汰俱憩飞龙山。沙门僧先道护已在彼山。相见欣然。乃共披文属思。妙出神情。安后于太行恒山创立寺塔。改服从化者中分河北。 时武邑太守卢歆闻安清秀。使沙门敏见苦要之。安辞不获免。乃受请开讲。名实既符道俗欣慕。 至年四十五复还冀部住受都寺。徒众数百常宣法化时石虎死。彭城王石遵墓袭嗣立。遣中使竺昌蒲请安入华林园。广修房舍。安以石氏之末国运将危。乃西适牵口山。迄冉闵之乱。人情萧素。安乃谓其众曰。今天灾旱蝗寇贼纵横。聚则不立散则不可。遂复率众入王屋女休山。顷之复渡河依陆浑。山木食修学。 俄而慕容俊逼陆浑。遂南投襄阳。行至新野。谓徒众曰。今遭凶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又教化之体宜令广布。 咸曰随法师教。 乃令法汰诣杨州曰。彼多君子好尚风流。法和入蜀山水可以修闲。安与弟子慧远等四百余人渡河夜行。值雷雨乘电光而进。前行得人家。见门里有二马■■间悬一马■可容一斛。安便呼林百升。主人惊出。果姓林名百升。谓是神人。厚相接待。既而弟子问何以知其姓字。安曰。两木为林■容百升也。既达襄阳复宣佛法。 初经出已久。而旧译时谬致使深藏隐没未通。每至讲说唯叙大意转读而已。安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其所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并寻文比句为起尽之义。乃析疑甄解。凡二十二卷。序致渊富妙尽深旨。条贯既叙文理会通。经义克明自安始也。 自汉魏迄晋经来稍多。而传经之人名字弗说。后人追寻莫测年代。安乃总集名目表其时人。诠品新旧撰为经录众经有据实由其功。四方学士竞往师之。 时征西将军桓朗子镇江陵。要安暂往。朱序西镇复请还襄阳。深相结纳。序每叹曰。安法师道学之津梁。澄治之垆肆矣。安以白马寺狭。乃更立寺名曰檀溪。即清河张殷宅也。大富长者并加赞助。建塔五层起房四百。凉州刺史杨弘忠送铜万斤。拟为承露盘。安曰。露盘已讫汰公营造。欲回此铜铸像事可然乎。忠欣而敬诺。于是众共抽舍助成佛像。光相丈六神好明着。每夕放光彻照堂殿像后。又自行至万山。举邑皆往瞻礼。迁以还寺。安既大愿果成。谓言。夕死可矣。 符坚遣使送外国金箔倚像高七尺。又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成像各一张每讲会法聚。辄罗列尊像。布置幢幡。珠佩迭晖。烟华乱发。使夫升阶履闼者。莫不肃焉尽敬矣。 有一外国铜像形制古异。时众不甚恭重。安曰。像形相致佳。但髻形未称。令弟子炉治其髻。既而光焰焕炳耀满一堂。详视髻中见一舍利。众咸愧服。安曰。像既灵异不烦复治。乃止。识者咸谓。安知有舍利故出以示众。 时襄阳习凿齿锋辩天逸笼罩当时。其先闻安高名。早已致书通好曰。 承应真履正。明白内融。慈训兼照。道俗齐荫。自大教东流四百余年。虽蕃王居士时有奉者而真丹宿川先行上世。道运时迁俗未佥悟。自顷道业之隆。咸无以匹。所谓月光将出灵钵应降。法师任当洪范化洽幽深。此方诸僧咸有思慕。若庆云东徂摩尼回曜。一蹑七宝之座暂现明哲之灯。雨甘露于丰草。植栴檀于江湄。则如来之教复崇于今日玄波溢漾重荡于一代矣。 文多不悉载。及闻安至止。即往修造。既坐称言。 四海习鉴齿。 安曰。弥天释道安。时人以为名答。齿后饷梨十枚。正值众食。便手自剖分梨尽人遍无参差者。高平■超遣使遗米千斛。修书累纸深致殷勤。安答书云。捐米弥觉有待之为烦。习凿齿与谢安书云。 来此见释道安。故是远胜非常道士。师徒数百斋讲不倦。无变化伎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无重威大势可以整群小之参差。而师徒肃肃自相尊敬。洋洋济济乃是吾由来所未见。其人理怀简衷多所博涉。内外群书略皆遍睹。阴阳算数亦皆能通。佛经妙义故所游刃。作义乃似法兰法道。恨足下不同日而见。其亦每言。思得一叙。其为时贤所重类皆然也。 安在樊沔十五载。每岁常再讲放光波若。未尝废阙。晋孝武皇帝。承风钦德遣使通问。并有诏曰。安法师器识伦通风韵标朗。居道训俗徽绩兼着。岂直规济当今。方乃陶津来世俸给。一同王公物出所在。 时符坚素闻安名。每云。襄阳有释道安是神器。方欲致之以辅朕躬。后遣符丕南攻襄阳。安与朱序俱获于坚。坚谓仆射权翼曰。朕以十万之师取襄阳。唯得一人半。 翼曰。谁耶。 坚曰。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也。 既至住长安五重寺。僧众数千大弘法化。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各不同。安以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乃以释命氏。后获增一阿含。果称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既悬与经符。遂为永式。 安外涉群书善为文章。长安中衣冠子弟为诗赋者。皆依附致誉。时蓝田县得一大鼎容二十七斛。边有篆铭人莫能识。乃以示安。安云。此古篆书。云鲁襄公所铸。乃写为隶文。又有人持一铜斛。于市卖之。其形正圆。下向为斗。横梁昂者为斗低者为合。梁一头为钥。钥同钟容半合。边有篆铭。坚以问安。安云。此王莽自言出自舜皇龙集戊辰改正即真。以同律量布之四方。欲小大器钧令天下取平焉。其多闻广识如此。 坚敕学士内外有疑皆师于安。故京兆为之语曰。学不师安义不中难。初坚承石氏之乱。至是民户殷富四方略定。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苞襄阳北尽沙漠。唯建业一隅未能抁伏。坚每与侍臣谈话。未尝不欲平一江左以晋帝为仆射谢安为侍中。坚弟平阳公融及朝臣石越原绍等。并切谏终不能回。众以安为坚所信敬。乃共请曰。主上将有事东南。公何不能为苍生致一言耶。 会坚出东苑命安升辇同载。仆射权翼谏曰。臣闻天子法驾侍中陪乘。道安毁形宁可参厕。 坚勃然作色曰。安公道德可尊。朕以天下不易。舆辇之荣未称其德。即敕仆射扶安登辇。 俄而顾谓安曰。朕将与公南游吴越整六师而巡狩涉会稽以观沧海。不亦乐乎。 安对曰。陛下应天御世。有八州之贡富。居中土而制四海。宜栖神无为与尧舜比隆。今欲以百万之师求厥田下下之上。且东南区地地卑气厉。昔舜禹游而不反。秦皇适而不归。以贫道观之。非愚心所同也。平阳公懿戚石越重臣。并谓不可。犹尚见拒。贫道轻浅言不允。既荷厚遇故尽丹诚耳。 坚曰。非为地不广民不足治也。将简天心明大运所在耳。顺时巡狩亦着前典。若如来言则帝王无省方之文乎。 安曰。若銮驾必动。可先幸洛阳抁威蓄锐。传檄江南。如其不服伐之未晚。坚不从。遣平阳公融等。精锐二十五万为前锋。坚躬率步骑六十万到。顷晋遣征虏将军谢石徐州刺史谢玄拒之。坚前军大溃于八公。西晋军逐北三十余里。死者相枕。融马倒殒首。坚单骑而遁如所谏焉。 安常注诸经恐不合理。乃誓曰。若所说不堪远理。愿见瑞相。乃梦见胡道人头白眉毛长。语安云。君所注经殊合道理。我不得入泥洹住在西域。当相助弘通可时时设食。后十诵律至。远公乃知。和上所梦宾头卢也。于是立座饭之。处处成则。 安既德为物宗学兼三藏。所制僧尼轨范佛法宪章。条为三例。一曰行香定座上讲经上讲之法。二曰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 安每与弟子法遇等。于弥勒前立誓愿生兜率。后至秦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忽有异僧形甚庸陋。来寺寄宿。寺房既迮处之讲堂。时维那直殿。夜见此僧从窗隙出入。遽以白安。安惊起礼讯问其来意。 答云相为而来。 安曰。自惟罪深讵可度脱。 彼答云。甚可度耳。然须臾浴圣僧情愿必果。具示浴法。 安请问来生所往处。彼乃以手虚拨天之西北。即见云开。备睹兜率妙胜之报。尔夕大众数十人悉皆同见。安后营浴具。见有非常小儿伴侣数十来入寺戏须臾就浴。果是圣应也。 至其年二月八日。忽告众曰。吾当去矣。是日斋毕无疾而卒。葬城内五级寺中。是岁晋太元十年也。年七十二。未终之前隐士王嘉往候安。 安曰。世事如此行将及人。相与去乎。 嘉曰。诚如所言。师并前行。仆有小债未了不得俱去。 及姚苌之得长安也。嘉时故在城内苌与符登相持甚久。苌乃问嘉。朕当得登不。 答曰。略得。 苌怒曰。得当言得。何略之有。遂斩之。此嘉所谓负债者也。苌死后其子兴方杀登。兴字子略。即嘉所谓略得者也。 嘉字子年。洛阳人也。形貌鄙陋似若不足。本滑稽好语笑。然不食五谷清虚服气。人咸宗而事之。往问善恶。嘉随而应答。语则可笑。状如调戏。辞似谶记。不可领解。事过多验。初养徒于加眉谷中。符坚遣大鸿胪征不就。及坚将欲南征遣问休否。嘉无所言。乃乘使者马。佯向东行数百步。因落靴帽解弃衣服奔马而还。以示坚寿春之败。其先见如此。及姚苌害嘉之日。有人于垄上见之。乃遗书于苌安之潜契神人皆此类也。 安先闻罗什在西国。思共讲析每劝坚取之。什亦远闻安风。谓是东方圣人。恒遥而礼之。初安生而便左臂有一皮广寸许着臂捋可得上下之。唯不得出手。又肘外有方肉。上有通文。时人谓之为印手菩萨。 安终后十六年。什公方至。什恨不相见悲恨无极。安既笃好经典志在宣法。所请外国沙门僧伽提婆昙摩难提及僧伽跋澄等。译出众经百余万言。常与沙门法和诠定音字详核文旨。新出众经于是获正。孙绰为名德沙门论。自云。释道安博物多才通经名理。又为之赞曰。物有广瞻。人固多宰。渊渊释安。专能兼倍。飞声汧陇。驰名淮海。形虽草化。犹若常在。有别记云。河北别有竺道安。与释道安齐名。谓习凿齿致书于竺道安。道安本随师姓。竺后改为释。世见其二姓。因谓为两人。谬矣。 竺僧辅 (高僧传卷五) 竺僧辅。邺人也。少持戒行执志贞苦。学通诸论兼善经法。道振伊洛一都宗事。值西晋饥乱。辅与释道安等隐于濩泽。研精辩析洞尽幽微。 后憩荆州上明寺。单蔬自节礼忏翘勤。誓生兜率仰瞻慈氏。时琅琊王■为荆州刺史。藉辅贞素请为戒师。一门宗奉。后未亡二日。忽云明日当去。至于临终妙香满室梵响相系。道俗奔波来者万数。是日后分无疾而化。春秋六十。因葬寺中僧为起塔。 法遇 (高僧传卷五) 释法遇。不知何人。弱年好学笃志坟素。而任性夸诞谓傍若无人。后与安公相值忽然信伏遂投簪许道事安为师。 既沐玄化悟解非常。折挫本心谦虚成德。义阳太守院保闻风钦慕。遥结善友修书通好。施遣相接。 后襄阳被寇。遇乃避地东下。止江陵长沙寺。讲说众经。受业者四百余人。 时一僧饮酒废夕烧香。遇止罚而不遣。安公遥闻之。以竹筒盛一荆子。手自缄封。题以寄遇。遇开封见杖。即曰。此由饮酒僧也。我训领不勤远贻忧赐。即命维那鸣槌集众。以杖筒置香橙上。行香毕。遇乃起出众前。向筒致敬。于是伏地。命维那行杖三下内杖筒中。垂泪自责。时境内道俗莫不叹息。因之励业者甚众。既而与慧远书曰。吾人微暗短不能率众。和上虽隔在异域。犹远垂忧念。吾罪深矣。后卒于江陵春秋六十矣。 昙戒 (高僧传卷五) 释昙戒。一名慧精。姓卓。南阳人。晋外兵部棘阳令潜之弟也。 居贫务学游心坟典。后闻于法道讲放光经。乃借衣一听。遂深悟佛理。废俗从道。伏事安公为师。博通三藏诵经五十余万言。常日礼五百拜佛。晋临川王甚知重。 后笃疾常诵弥勒佛名不辍口。弟子智生侍疾。问何不愿生安养。 诫曰。吾与和上等八人同愿生兜率。和上及道愿等皆已往生。吾未得去。是故有愿耳。言毕即有光照于身。容貌更悦。遂奄尔迁化。春秋七十。仍葬安公墓右。 彦琮 (续高僧传卷二) 释彦琮。俗缘李氏。赵郡柏人人也。世号衣冠。门称甲族。 少而聪敏才藻清新。识洞幽微情符水镜。遇物斯览事罕再详。初投信都僧边法师。因试令诵须大拿经。减七千言。一日便了。更诵大方等经。数日亦度。边异之也。 至于十岁方许出家。改名道江。以慧声洋溢如江河之望也。听十地论。荣誉流振。州邑所推。十二在巏■山诵法华经。不久寻究。便游邺下因循讲席。乃返乡寺讲无量寿经。时太原王邵任赵郡佐。寓居寺宇。听而仰之。友敬弥至。 齐武平之初。年十有四。西入晋阳。且讲且听。当尔道张汾朔。名布道儒。尚书敬长瑜及朝秀卢思道元行恭邢恕等。并高齐荣望。钦揖风猷。同为建斋讲大智论。亲受披导叹所未闻。及齐后西幸晋阳。延入宣德殿讲仁王经。国统僧都用为承奉。听徒二百。并是英髦。帝亲临御筵。文武咸侍。皇太后及以六宫。同升法会。敕侍中高元海。扶琮升坐。接侍上下。而神气坚朗。希世惊嗟。析理开神。咸遵景仰。 十六遭父忧。厌辞名闻游历篇章。爰逮子史颇存通阅。右仆射阳休之。与立林馆诸贤。交共■狎。性爱恬静。延而方造。及初进具。日次晡时。戒本万言诵试兼了。自尔专习律检。进讨行科。 及周武平齐。寻蒙延入。共谈玄藉深会帝心。敕预信道观学士。时年二十有一。与宇文恺等周代朝贤。以大易老庄陪侍讲论。江便外假俗衣。内持法服。更名彦琮。武帝自缵道书号无上秘要。于时预沾纶综。特蒙收采至宣帝在位。每醮必累日通宵。谈论之际因润以正法。时渐融泰颇怀嘉赏授礼部等官并不就。与朝士王邵辛德源陆开明唐怡等。情同琴瑟。号为文外玄友。 大象二年。隋文作相。佛法稍兴。便为诸贤讲释般若。 大定元年正月。沙门昙延等。同举奏度方蒙落发。时年二十有五。至其年二月十三日。高祖受禅改号开皇。即位讲筵四时相续。长安道俗咸拜其尘。因即通会佛理。邪正沾濡。沐道者万计。又与陆彦师薛道衡刘善经孙万寿等一代文宗。着内典文会集。又为诸沙门撰唱导法。皆改正旧体。繁简相半。即现传习祖而行之。 开皇三年。隋高祖幸道坛。见画老子化胡象。大生怪异。敕集诸沙门道士。共论其本。又敕朝秀苏威杨素何妥张宾等。有参玄理者。详计奏闻。时琮预在此筵当掌言务。试举大纲未及指核。道士自伏陈其矫诈。因作辩教论。明道教妖妄者。有二十五条。词理援据宰辅褒赏。 其年西域经至。即敕翻译。既副生愿欣至泰然。从驾东巡旋途并部。时炀帝在蕃任总河北。承风请谒延入高第。亲论往还允惬悬伫。即令住内堂。讲金光明胜鬘般若等经。又奉别教撰修文疏。契旨卓陈足为称首。又教住大兴国寺。尔后王之新咏旧叙恒令和之。又遣箫懿诸葛颖等群贤。迭往参问。谈对名理宗师有归。隋秦王后作镇太原。又蒙延入安居内第。叙问殷笃。 琮别夜寐梦见黄色大人身长三丈。手执颇梨碗授云。碗内是酒。琮于梦中跪受之曰。蒙赐宝器。非常荷恩。但以酒本律禁。未敢辄饮。寤已莫知其由及后王躬造观音画像张设内第。身量所执宛同前梦。于是私慰素抱。悲庆交并。 至十二年。敕召入京。复掌翻译。住大兴善。厚供频仍。时文帝御寓盛弘三宝。每设大斋皆陈忏悔。帝亲执香炉。琮为宣导。畅引国情恢张皇览。御必动容竦顾。欣其曲尽深衷。其言诚感达如此类也。炀帝时为晋王。于京师曲池营第林。造日严寺。降礼延请永使住之。由是朝贵明哲数增临谒。披会玄旨屡发信心。然而东夏所贵。文颂为先。中天师表。梵音为本。琮乃专寻教典。日诵万言。故大品法华维摩楞伽摄论十地等。皆亲传梵书受持诵读。每日暗阅要周乃止。 仁寿初年。敕令送舍利于荆州。时汉王谅。于所治城。隔内造寺。仍置宝塔。今所谓开义寺是也。 琮初至塔所。累日云雾晦合。及至下晨。时正当午。云开日耀天地清朗。便下舍利痤而藏之。又感瑞云夹日五色相间。仁寿末岁。又敕送舍利于复州方乐寺。今名龙盖寺也。本基荒毁南齐初立。周废颓灭纔有余址。而处所显敞堪置灵塔。令人治翦。忽觉头上痒闷。因检发中。获舍利一粒。形如黍米光色鲜发。两斧试之。上下俱陷而舍利不损。频更椎打。光色逾盛。掘深七尺又获砖藏。铜银诸合香泥宛然。但见清水满合。其底踪迹似有舍利。寻觅不见。方知发中所获。乃是银合所盛。又觅石造函。遍求不获乃于竟陵县界感得一石。磨治既了忽变为玉。五色光润内彻照见旁人。又于石中现众色象。引石向塔。又感一鹅飞至函所。自然驯狎。随石去住初无相离。虽见同群了无顾眄。逐去还来。首尾十日恒在舆所。有人将至余处。便即鸣叫飞翔逾院而入。及至埋讫便独守塔绕旋而已。又感塔所前池有诸鱼鳖并举头出水北望舍利。琮便为说法。竟日方隐。又感塔所井水十五日间自然涌溢。埋后乃止。四月八日云满上空。正午将下收云并尽。惟余塔上团圆如盖。五色间错映发日轮。至藏舍利其云乃散。琮欣感嘉瑞。以状奏闻。帝大悦录以为记。藏诸秘阁。 仁寿二年下敕更令撰众经目录。乃分为五例。谓单译重翻别生疑伪。随卷有位。帝世盛行。寻又下敕。令撰西域传。素所暗练周镜目前。分异讹错深有征举。故京壤名达。多寻正焉。有王舍城沙门。远来谒帝。事如后传将还本国请舍利瑞图经及国家祥瑞录。敕又令琮翻隋为梵。合成十卷。赐诸西域。琮以洽闻博达素所关心。文章腾翥京辇推尚。凡所新译诸经。及见讲解大智释论等。并为之序引。又着沙门名义论别集五卷。并词理清简。后学师钦。 大业二年。东都新治。与诸沙门诣阙朝贺。特被召入内禁。叙故累宵谈述治体呈示文颂。其为时主见知如此。因即下敕。于洛阳上林园。立翻经馆以处之。供给事隆倍逾关辅。新平林邑所获佛经。合五百六十四夹。一千三百五十余部。并昆仑书。多梨树叶。有敕送馆。付琮披览。并使编叙目录。以次渐翻。乃撰为五卷。分为七例。所谓经律赞论方字杂书七也。必用隋言以译之。则成二千二百余卷。敕又令裴矩共琮修缵天竺记。文义详洽条贯有仪。凡前后译经。合二十三部。一百许卷。制序述事备于经首。 素患虚冷发痢无时。因卒于馆。春秋五十有四。即大业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也。俗缘哀悼归葬柏人。初大渐之晨。形羸神爽。问弟子曰。斋时至未。 对曰未也。 还瞑目而卧。如此再三。乃回身引颈向门视日曰。斋时已至。吾其去矣。索水盥手焚香。迎弥勒画像。合掌谛观。开目闭目乃经三四。如入禅定奄尔而终。持纩属之方知已绝。 且琮神慧夙成。彰于孩稚。奉信贞恪松梓其心。本师五台山沙门道最。最亦风釆标映。故琮不坠其门。凡所游习淡然独静。虽经物忤曾无言及。抑道从俗。敕附文馆。屡逢光价能无会情。斯乃立操虚宗。游情靡测。讲诵相沿初未休舍。会梦入地狱。颇见苦缘。由念经佛等名。蒙得解脱。送往山楼之上。寻又历观诸狱。备睹同讲名僧。五苦加之。具言其状。为说十善。良久方觉。至后数年更梦前事。由称佛菩萨名。又蒙放免。高祖具闻。敕琮录出赐诸道俗永为警诫。自尔专思罪累。屏绝人事。息意言筌行方等忏。供给贫病。晚以所诵梵经四千余偈十三万言。七日一遍用为常业。然琮久参传译。妙体梵文。此土群师皆宗鸟迹。至于音字诂训。罕得相符。乃着辩正论。以垂翻译之式。 玄奘 (续高僧传卷四) 释玄奘。本名袆。姓陈氏。汉太丘仲弓后也。 子孙徒于河南。故又为洛州缑氏人焉。祖康北齐国子博士。父慧早通经术。长八尺明眉目。拜江陵令。解缨而返。即大业末年。识者以为克终。隐沦之候故也。 兄素出家。即长捷法师也。容貌堂堂仪局瑰秀。讲释经义联班群伍。住东都净土寺。以奘少罹穷酷。携以将之。日授精理。旁兼巧论。年十一诵维摩法华。东都恒度便预其次。自尔卓然梗正不偶朋流。口诵目缘略无闲缺。睹诸沙弥剧谈掉戏。奘曰。经不云乎。夫出家者为无为法。岂复恒为儿戏。可谓徒丧百年。且思齐之怀尚鄙而不取。拔萃出类。故复形在言前耳。 时东都慧日盛弘法席。涅槃摄论轮驰相系。每恒听受昏明思择。僧徒异其欣奉美其风素。爱敬之至师友参荣。大众重其学功弘开役务。时年十五与兄住净土寺。由是专门受业。声望逾远。大业余历。兵饥交贸法食两缘投庇无所。承沙门道基化开井络法俗钦仰。乃与兄从之。行达长安。住庄严寺。又非本望西逾剑阁既达蜀都。即而听受阿毗昙论。一闻不忘见称昔人。随言镜理又高伦等。至于婆沙广论杂心玄义。莫不凿穷岩穴条疏本干。然此论东被弘唱极繁。章钞异同计逾数十。皆蕴结胸府闻持自然。至于得丧筌旨。而能引用无滞。时皆讶其忆念之力终古罕类也。其每顾而叹曰。余少游讲肆多矣。未见少年神悟若斯人也。席中听侣佥号英雄。四方多难总归绵益。相与称赞逸口传声。又僧景摄论道振迦延。世号难加入推精覆。皆师承宗据隅隩明铨。昔来摄论十二住义。中表销释十有二家。讲次诵持率多昏漠。而奘初闻记录片无差舛。登座叙引会不再缘。须便为述状逾宿构。如斯甚众不可殚言。 武德五年。二十有一为诸学府。雄伯沙门讲扬心论。不窥文相而诵注无穷。时目神人。不神何能此也。晚与兄俱住益南空慧寺。私自惟曰。学贵经远义重□通钻仰一方未成探赜。有沙门道深。体悟成实学称包富。控权敷化振网赵邦。愤发内心将捐巴蜀。捷深知其远量也。情顾勤勤每劝勉之。而正意已行誓无返面。遂乃假缘告别。间行江硖。经途所及。荆杨等州。访逮道邻莫知归诣。便北达深所委参勇铠。素袭嘉问纵洽无遗。终始十月资承略尽。时燕赵学侣相顾逢秋。后发前至。抑斯人也。 沙门慧休。道声高邈。行解相富。夸罩古今。独据邺中昌言传授。词锋所指海内高尚。又往从焉。不面生来。相逢若旧。去师资礼事等法朋。偏为独讲杂心摄论。指摘纤隐曲示纲猷。相续八月领酬无厌。休又惊异绝叹抚掌而嗟曰。希世若人。尔其是也。 沙门道岳。宗师俱舍阐弘有部。包笼领袖吞纳喉襟。扬业帝城来仪群学。乃又从焉。创迹京都诠途义苑。 沙门法常。一时之最。经论教悟。其从如林。奘乃一举十问皆陈幽奥。坐中杞梓拔思未闻。由是驰誉道流。檀声日下。 沙门僧辩*轮论士。机慧是长。命来连坐。吾之徒也。但为俱舍一论昔所未闻。因尔伏膺晓夕谘请。岳审其殷至慧悟霞明乐说不穷。任其索隐。单思研采。啐周究竟。 沙门玄会。匠剖涅槃。删补旧疏更张琴瑟。承斯令问亲位席端。谘质迟疑焕然袪滞。仆射宋公萧瑀。敬其脱颖。奏住庄严。然非本志。情栖物表。乃又惟曰。余周流吴蜀爰逮赵魏末及周秦。预有讲筵率皆登践。已布之言令。虽蕴胸襟。未吐之词宗。解签无地。若不轻生殉命誓往华胥。何能具觌成言。用通神解。一睹明法了义真文。要返东华传扬圣化。则先贤高胜。岂决疑于弥勒。后进锋颖。宁辍想于瑜伽耶。 时年二十九也。遂厉然独举。诣阙陈表。有司不为通引。顿迹京辇。广就诸蕃遍学书语。行坐寻授数日便通。侧席面西思闻机候。会贞观三年时遭霜俭。下敕道俗逐丰四出。幸因斯际径往姑臧渐至炖煌。路由天塞。裹粮吊影。前望悠然但见平沙绝无人径。回遑委命任业而前。展转因循达高昌境。 初奘在凉州讲扬经论。华夷士庶盛集归崇。商客通传预闻蕃域。高昌王曲文泰。特信佛经。复承奘告将游西鄙。恒置邮驲境次相迎。忽闻行达通夕立候。王母妃属执炬殿前。见奘苦辛备言意故。合宫下泪惊异希有。延留夏坐。长请开弘。王命为弟。母命为子。殊礼厚供。日时恒致。乃为讲仁王等经及诸机教。道俗系恋。并愿长留。 奘曰。本欲通开大化远被家国。不辞贱命忍死西奔。若如来语一滞此方。非唯自亏发足。亦恐都为法障。乃不食三日。佥见极意无敢措言。王母曰。今与法师一遇。并是往业因缘。脱得果心东返。愿重垂诫诰。遂与奘手传香信誓为母子。曲氏流泪执足而别。仍敕殿中侍郎。赍绫帛五百匹书二十四封。并给从骑六十人。送至突厥叶护牙所。以大雪山北六十余国皆其部统故。重遗达奘开前路也。 初至牙所。信物倍多异于恒度。谓是亲弟。具以情告。终所不信。可汗重其贿赂。遗骑前告所部诸国。但有名僧胜地。必令奘到。于是连骑数十。盛若皇华。中途经国道次参候。供给顿具倍胜于初。自高昌至于铁门。凡经一十六国。人物优劣奉信淳□。具诸图传。 其铁门也即铁门关。汉之西屏。入山五百。旁无异路。一道南出险绝人物。左右石壁竦立千仞。色相如铁故号焉。见汉门扇一竖一卧。外铁里木加悬诸铃。必掩此关實惟天固。 南出斯门。土田温沃花果荣茂。地名□货罗也。纵千余里广三千余。东拒葱岭西接波斯。南大雪山北据铁门。缚刍大河中境西流。即经所谓博叉河也。其境自分为二十七国。各有君长信重佛教。僧以十二月十六日。安居坐其春分。以斯时温热雨多故也。 又前经国凡度十三至缚喝国。土地华博。时俗号为小王舍城。国近叶护南牙也。突厥常法。夏居北野。花草繁茂放牧为胜。冬处山中用遮寒厉。故有两牙王都。城外西南寺中有佛澡罐可容斗许。及佛扫帚并佛牙。守护庄严殆难赡睹。奘为国使躬事顶戴。 西北不远有提谓波利两城。建塔凌虚。即爰初道成献□长者之本邑发爪塔也。又东南行大雪山中七百余里至梵衍国。僧有数千学出世部。王城北山有立石像。高百五十尺。城东卧佛长千余尺。并精舍重接。金宝庄校晃曜人目。见者称叹。又有佛齿舍利。劫初缘觉齿长五寸许。金轮王齿长三寸许。并商那和修钵。及九条衣绛色犹存。 又东山行至迦毕试国。奉信弥胜。僧有六千。多大乘学。其王岁造银像举高丈八。延请遐迩广树名坛。国有如来为菩萨时齿长可寸余。又有其发引长尺余。放还螺旋。自斯地北民杂胡戎。制服威仪不参大夏。名为边国蜜利车类。唐言译之垢浊种也。 又东南七百至滥波国。即印度之北境矣。言印度者。即天竺之正名犹身毒贤豆之讹号耳。论其境也。北背雪山三陲大海。地形南狭如月上弦。川平广衍周九万里。七十余国依止其中。时或乖分略地为国。今则尽三海际同一王命。 又东雪山至那伽罗曷国。即布发掩泥之故地也。详诸经相意有疑焉。何则讨寻本事。乃在贤劫已前。莲花定光名殊。三佛既非同劫。频被火灾。何得故处今犹泥湿。若以为虚。佛非妄语。如彼诸师各陈异解。有论者言。此实本地。佛非妄也。虽经劫坏。本空之处愿力庄严如因事也。并是如来流化。斯迹常在不足怪矣。故其胜地。左则标树诸窣睹波。即灵塔之正名。犹偷婆斗薮婆之讹号耳。阿育王者。此号无忧。恨不睹佛。兴诸感恋。絓是圣迹皆起铭记。故于此处为建石塔。高三十余丈。又有石壁佛影。蹈迹众相。皆竖标记。并如前也。 城南不远醯罗城中。有佛顶骨。周尺二寸。其相仰平形如天盖。佛髑髅盖如荷叶盘。佛眼圆睛状如奈许澄净皎然。有佛大衣其色黄赤。佛之锡杖以铁为环紫檀为笴。此五圣迹同在一城。固守之务如传国宝。北近突厥。昔经侵夺。虽至所在还潜本处。斯则赴缘隐显。未在兵威。奘奉觐灵相悲泪横流。手拨末香亲看体状。倍增欣悦。即以和香印其顶骨。睹有嘉瑞。又增悲庆。近有北狄大月支王。欲知来报。以香取相。乃示马形。甚非所望。加诸布施积功忏悔。又以香取现师子形。虽位狩王终为畜类。情倍归依又加施戒。乃现人天。方还本国。故其俗法。见五相者相一金钱。取其相者酬七金钱。俗利其宝用充福物。既非僧掌固守弥崇。无论道俗必先酬价。奘被王命观视具周。旁国诸僧承斯荣望同来礼谒。 又东山行至健驮逻国。佛寺千余。民皆杂信。城中素有□庙。众事庄严。昔如来□经于此庙。乃数百年。今移波斯王宫供养。城东有迦腻王大塔基周里半。佛骨舍利一斛在中。举高五百余尺。相轮上下二十五重天火三灾。今正营构。即世中所谓雀离浮图是也。元魏灵太后胡氏。奉信情深。遣沙门道生等。赍大幡长七百余尺。往彼挂之。脚纔及地。即斯塔也。亦不测雀离名生所由。左侧诸迹其相极多。近则世亲如意造论之地。远则舍于千眼睒奉二亲。檀特名山达拿本迹。仙为女乱。佛化鬼母。并在其境。皆无忧王为建石塔。高者数百余尺。立标记焉。 自北山行达乌长那国。即世中所谓北天竺乌长国也。其境周围五千余里。果实充备。为诸国所重。传云。即昔轮王之苑囿也。僧有万余兼大乘学。王都四周多诸古迹。忍仙佛跖。半偈避雠。折骨书经。割肉代鸽。蛇药护命。血饮夜叉。如斯等相。备列其境。各具瞻奉。情倍欣欣。 城之东北减三百里。大山龙泉名阿波逻。即信度河之本源。西南而流。经中所谓辛头河也。王都东南越山逆河。铁桥栈道路极悬险。千有余里至极大川。即古乌仗之王都也。中有木慈氏像。高百余尺。即末田地罗汉。将诸工人三返上天方得成者。身相端严特难陈说。还返乌仗。南至呾叉始罗国。具见伊罗钵龙所住之池。月光决目之地。育王标塔举高十丈。北有石门。殊极高大崇竦重山。道由中过。斯又萨埵舍身处也。 自此东南。山行险阻。经一小国度数铁桥。减二千里。至迦湿弥罗国。即此俗常传罽宾是也。莫委罽宾由何而生。观其图域同罽宾耳。本是龙海罗汉取之引众而住通三藏也。故其国境四面负山。周七千余里。门径狭迮。僧徒五千多学小乘。国有大德名僧胜匠。奘就学俱舍顺正理因明声明及大毗婆沙。王愍远至。给书手十人供给写之。有佛牙长可寸余光白如雪。自滥波至此。绕山诸国。形体鄙薄俗习胡蕃。虽预五方非印度之正境也。以住居山谷风杂诸边。 自此南下。通望无山。将及千里至磔迦国。土据平川周万余里。两河分注卉木繁荣。于时徒伴二十余人。行至大林中。遇贼劫掠纔获命全。入村告乞乃达东境。大林有婆罗门。年七百岁。貌如三十。明中百论及外道书。云是龙猛弟子。乃停一月学之。 又东至那仆底国。就调伏光法师。学对法显宗理门等论。又东诣那伽罗寺。就月胄论师。学众事分婆沙。 又东至禄勒那国。就阇那崛多大德。学经部婆沙。又就蜜多犀那论师。学萨婆多部辩真论。 渐次东南路经六国多有遗迹。育王标塔高二十丈者。其数不少。中有末葂罗国。最饶踪绪。城东六里有一山寺。昔乌波□多。唐言近护。即五师之一也。是其本住所建。北岩石室高二十余丈广三十步。其侧不远复有猕猴堕坑处四佛经行处贤圣依住处。灵相众矣。 又东南行经于七国。至劫比他国。俗事大自在天。其精舍者高百余尺。中有天貌形极伟大。谓诸有趣由之而生。王民同敬不为鄙耻诸国天祠率置此形。大都异道乃有百数。中所高者自在为多有一大寺。五百僧徒。净人仆隶乃有数万。皆宅其寺侧。中有三道阶。南北而列。即佛为母忉利安居夏竟下天。帝释之所作也。宝阶本基沦没并尽。后王仿之在其故地。犹高七十余尺。育王为建石柱。高七丈余。光净明照。随人罪福影现其中。旁有贤劫四佛经行石基。长五十许步。高于七尺。足蹈所及。皆有莲华文生焉。 国西北不远二百许里至羯若鞠阇国。唐言曲女城也。王都临殑伽河。即洹河之正名矣。源从北来出大雪山。其土邪正杂敬。僧徒盈万。多诸圣迹。四佛行坐处。七日说法处。佛牙发爪等塔。精舍千余。名寺异相多临河北。奘于此国学佛使日胄二毗婆沙于毗耶犀那三藏所。经于三月。王号戒日。正法治世将五十载。言戒日者。谥法之名。此方薨后量德以赠。彼土初登即先荐号。以灭后美之徒虚名耳。今犹御世统五印度。初治边陲为小国也。先有室商佉王。威行海内酷虐无道刘残释种。拔菩提树绝其根苗。选简名德三百余人留之。余者并充奴隶。戒日深知树于祸始也。与诸官属至菩提坑立大誓曰。若我有福统临海内。必能崇建佛法。愿菩提树从地而生。言已寻视。见菩提萌坑中上踊。遂回兵马往商佉所。威福力故当即除灭。所以抱信诚笃倍发由来。还统五方。象兵八万。军威所及并藉其力。素不血食。化境有羊。皆赎施僧。用供乳酪。五年一施倾其帑藏。藏尽还蓄时至复行。用此为常。有犯王法乃至叛逆罪应死者。远斥边裔。余者惩罚盖不足言。故诸国中多行盗窃。非假伴援不可妄进。 又东南行二千余里经于四国。顺殑伽河侧。忽被秋贼须人祭天。同舟八十许人悉被执缚。唯选奘公堪充天食。因结坛河上置奘坛中。初便生飨将加鼎镬。当斯时也取救无缘。注想慈尊弥勒如来及东夏住持三宝。私发誓曰。余运未绝会蒙放免。必其无遇命也如何。同舟一时悲啼号哭。忽恶风四起。贼船而覆没。飞沙折木咸怀恐怖。诸人又告贼曰。此人可愍。不辞危难。专心为法。利益边陲。君若杀之罪莫大也。宁杀我等不得损他。众贼闻之投刃礼愧受戒悔失。放随所往。达憍偿弥。外道殷盛。王都城中有佛精舍。高六十尺。中有檀像。即昔优田大王造之仿在天之影也。其侧龙窟圣迹多矣。 又东北千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国。即舍卫舍婆提之正名也。周睇荒毁纔有故基。斯匿治宫须达故宅。趾□存焉。城南五里有逝多林。即祇陀园也。胜军王臣善施所造。全寺颓灭尚有石柱。举高七丈。育王标树边有砖室一区。中安如来为母说法像。自余院宇湮没荡尽。但有佛洗病比丘处。目连举身子衣处。佛僧常汲故井处。外道阴谤杀YIN女处。佛异论处。身子捔处。琉璃没处。得眼林处。迦叶波佛本生地。诸如上处皆建石塔。并无忧王之所造也。寺东不远。三大深坑。即调达瞿波战遮女人所没之处。坑极深邃临望无底。自古及今大雨洪注终无溢满。 又东将七百里。至劫毗罗伐窣堵国。即迦毗罗卫净饭王所治之都也。空城十余无人栖住。故宫砖城周十五里。荒寺千余。惟宫中一所在焉。王寝殿基上有铭塔。即如来降神之处也。彼有说云。五月八日神来降者。上座部云。十五日者与此方述微复不同。岂有异耶。至如东夏所尚素王为圣。将定年算。前达尚迷。况复历有三代。述时纪号犹自差舛。顾惟理越情求赴机应感。皆乘权道适变为先。岂以常人之耳目用通于至极也。城之南北有过去二佛生地诸塔。育王石柱铭记甚多。都城西北数百千塔。并是流璃所诛诸释。既是圣者。后人为造。当斯时也有四释子。忿其见逼不思犯戒。出外拒军。琉璃遂退。后还本国。城中不受。告曰。吾为法种誓不行师。汝退彼军非吾族也。既被放斥远投诸国。木是圣胤。竞宗树之。今乌仗梵衍等王。并其后也。 城东百里。即是如来生地之林。今尚存焉。或有说者。三月八日。上座部云。十五日也。此土诸经咸云。四月八日。斯非感见之机。异计多耳。又东七百里方至拘尸。中途诸异略不复纪。创达此城。不觉五情失守崩踊躄地。顷之顾眄。但见荒城颓褫纯陀宅基有标志耳。西北四里。河之西岸。即娑罗大林。周匝轮径四十余里。中央高竦。即涅槃地。有一住。故宫砖室。卧像北首。旁施塔柱具书铭记。而诸说混淆通列其上。有云。二月十五日入涅槃者。或云。九月八日入涅槃者。或云。自彼至今过千五百年者。或云过九百年者。城北渡河。即焚身地。方二里余深三丈许。土尚黄黑状同焦炭。诸国有病服其土者无不除愈。故其焚处致有坑耳。其侧复有现足分身雉鹿诸塔。并具瞻已。 又西南行大深林中七百余里。达婆罗□厮国。即常所谓波罗柰也。城临殑伽。外道殷盛。乃出万计。天寺百余多遵自在。僧徒三千。并小乘正量部也。王都东北波罗奈河之西。塔柱双建。育王所立。影现佛像。睹者兴敬。度河十里即鹿野寺也。周闾重阁望若仙宫。僧减二千。皆同前部。佛事高胜诸国最矣。中有转*轮像。状如言说。旁树石柱高七十余尺。内影外现众相备矣。斯即如来初转法处。其侧复有五百独觉塔三佛行坐处。寺中铭塔圣迹极多。乃有数百。又有佛所浴池浣衣洗器之水。皆有龙护。曝衣方石。鹿王迎佛之地。并建石塔。动高三百余尺。相甚弘伟。故略陈耳。 顺河东下减于千里达吠舍厘。即毗舍离也。露形异术偏所丰足。国城旧基周七十里。人物寡鲜但为名地。其中说净名经处。宝积净名诸故宅处。身子证果处。姨母灭度处。七百结集处。阿难分身处。此之五处各建胜塔标示后代。自斯东北二千余里。入大雪山至尼波罗国。纯信于佛僧有二千。大小兼学。城东有池。中有天金光浮水上。古老传云弥勒下生。用为首饰。或有利其宝者。夜往盗之。但见火聚腾焰。都不可近。今则沉深叵穷其底。水又极热难得措足。唐国使者试火投之焰便踊起。因用煮米便得成饭。其境北界。即东女国与吐蕃接境。比来国命往还率由此地。约指为语。唐梵相去一万余里。自古回邅致途远阻。又从梵吠舍南济殑伽河达摩揭陀国。即摩竭提之正号也。其国所居是为中印度矣。今王祖胤继接无忧。无忧即频毗娑罗之曾孙也。王即戒日之女婿矣。今所治城。非古所筑。殑伽南岸有波咤厘城。周七十里。即经所谓华氏城也。王宫多花。故因名焉。昔阿育王自离王舍迁都于此。左侧圣所其量弥繁。 城之西南四百余里。度尼连禅河至伽耶城。人物希少可千余家。又行六里有伽耶山。自古诸王所登封也。故此一山世称名地。如来应俗就斯成道。顶有石塔高百余尺。即宝云等经所说之处。周回四十里内圣迹充满。山之西南即道成处。有金刚座周百余步。其地则今所谓菩提寺是也。寺南有菩提树。高五丈许。繞树周垣垒砖为之。轮回五百许步。东门对河。北门通寺。院中灵塔相状多矣。如来得道之日。互说不同。或云。三月八日。及十五日者。垣北门外大菩提寺。六院三层。墙高四丈皆砖为之。师子国王。买取此处兴造斯寺。僧徒仅千。大乘上座部所住持也。有骨舍利状人指节。肉舍利者大如真珠。彼土十二月三十日。当此方正月十五日。世称大神变月。若至其夕必放光瑞。天雨香花充满树院。奘初到此。不觉闷绝。良久苏醒。历睹灵相。昔闻经说。今宛目前。恨居边鄙。生在末世。不见真容。倍复闷绝。旁有梵僧。就地接抚相与悲慰。虽备礼谒恨无光瑞。停止安居迄于解坐。彼土常法。至于此时。道俗千万。七日七夜竞伸供养。凡有两意。谓睹光相及希树叶。每年树叶恰至夏末一时飞下。通夕新抽与故齐等。 时有大乘居士。为奘开释瑜伽师地。尔夜对讲忽失灯明。又观所佩珠珰璎珞。不见光釆。但有通明晃朗内外洞然。而不测其由也。怪斯所以共出草庐望菩提树。乃见有僧。手擎舍利大如人指。在树基上遍示大众。所放光明照烛天地。于时众闹但得遥礼。虽目睹瑞心疑其火。合掌虔跪乃至明晨。心渐萎顿光亦歇灭。居士问曰。既睹灵瑞。心无疑耶。奘具陈意。居士曰。余之昔疑。还同此也。其瑞既现。疑自通耳。余见菩提树。叶如此白杨。具以问之。奘曰。相状略同。而扶□茂盛少有异也。 于此寺东望屈屈咤播陀山。即经所谓鸡足山也。直上三峰状如鸡足。因取号焉。去菩提寺一百余里。顶树大塔夜放神炬。光明通照。即大迦叶波。寂定所也。路极梗涩多诸林竹。师子虎象纵横腾倚。每思登践取进无由。奘乃告王请诸防援。蒙给兵三百余人。各备锋刃斩竹信道。日行十里。尔时彼国闻奘往山。士女大小数盈十万。奔随继至共往鸡足。既达山阿壁立无路。乃缚竹为梯相连而上。达山顶者三千余人。四睇欣然转增喜踊具睹石罅散花供养。 自山东北百有余里至佛陀代那山。有大石室。佛曾游此。天帝就石涂香以供。行至其处今犹郁烈不远山室可受千人。如来三月于中坐夏。垒石为道。广二十步。长五里许。即频毗娑罗修觐上山之所由也。 又东六十便至矩奢揭罗补罗古城。唐言茅城。多出香茅故因名也。其城即摩揭陀之正中。经本所谓王舍城者是矣。崇山四周为其外郭。上如陴堄皆砖为之。西通小径北辟山门。广长从狭周轮百五十里。其中宫城周三十余里。内诸古迹其量复多。 宫之东北可十五里。有姞栗陀罗矩咤山。即经所谓耆阇崛山者是也。唐言鹫佛多居住。从下至顶编石为阶。广十余步长六里许。佛常往来于斯道也。历观崖岫峰之台。于诸山中最高显映夺。接山之阳备诸古迹不可胜纪。广如图传。 山城北门强一里许。即迦兰陀竹园精舍石基。东户砖室今仍现在。 自园西南行六里许。南山之阴大竹林中有石室焉。即大迦叶波与千无学。结集经教所托之地。 又西二十余里。即大众部结集处也。 山城之北可五里许。至曷罗阇姞利呬城。唐言新王舍也。余传所称者是矣。 又北三十余里至那烂陀寺。唐言施无厌也。赡部洲中寺之最者。勿高此矣。五王共造供给倍隆。故因名焉。其寺都有五院。同一大门周闾四重高八丈许。并用砖垒。其最上壁犹厚六尺。外郭三重。墙亦砖垒。高五丈许。中间水繞极深池堑。备有花畜严丽可观。自置已来防卫清肃。女人非滥未曾容隐。常住僧众四千余人。外容道俗通及邪正乃出万数。皆周给衣食无有穷竭。故复号寺为施无厌也。中有佛院备诸圣迹。精舍高者二十余丈。佛昔于中四月说法。又有精舍高三十余丈。中诸变态不可名悉置立铜像高八丈余。六层阁盛庄严绮饰。即戒日之兄满胄王造也。又有□石精舍高可八丈。戒日亲造。雕装未备日役千功。 彼国常法钦敬德望。有诸论师智识清远。王给封户乃至十城。渐降量赏不减三城。其寺现在受封大德三百余人。通经已上不掌僧役。重爱学问谘访异法。故乌耆已西被于海内。诸出家者皆多义学。任国往返都无隔碍。王虽守国不敢遮障。故彼学徒博闻该赡。奘历诸国风声久达。将造其寺。众差大德四十人。至庄迎宿。庄即目连之本村也。 明日食后。僧二百余俗人千余。擎舆幢盖香花来迎引入都会。与众相慰问讫唱令住寺。一切共同。又差二十人。引至正法藏所。即戒贤论师也。年百六岁众所重故号正法藏。博闻强识。内外大小一切经书无不通达。即昔室商佉王所坑之者。为贼擎出潜沦草莽。后兴法显道俗所推。戒日增邑十城。科税以入。贤以税物成立寺庙。奘礼赞讫。并命令坐。问从何来。 答从支那国来欲学瑜伽等论。闻已啼泣。召弟子觉贤说己旧事。 贤曰。和上三年前。患困如刀刺。欲不食而死。梦金色人曰。汝勿厌身。往作国王多害物命。当自悔责。何得自尽。有支那僧来此学问。已在道中。三年应至。以法惠彼。彼复流通。汝罪自灭。吾是曼殊室利。故来相劝。和上今损。正法藏问。在路几时。 奘曰。出三年矣。 既与梦同。悲喜交集。礼谢讫。寺素立法。通三藏者员置十人。由来阙一。以奘风问便处其位。日给上馔二十盘大人米一斗。摈榔豆蔻龙脑香乳苏蜜等。净人四婆罗一。行乘象舆三十人从。大人米者粳米也。大如乌豆饭香百步。惟此国有。王及知法者预焉。故此寺通三藏者给二十盘。即二十日。渐减通一经者。犹给五盘。五日。过此已后便依僧位。 便请戒贤讲瑜伽论。听者数千人。十有五月方得一遍。重为再讲。九月方了自余顺理显扬对法等并得谘禀。然于瑜伽偏所钻仰。经于五年晨夕无辍将事博议未忍东旋。 贤诫曰。吾老矣。见子殉命求法经途十年方至今日不辞朽老。力为伸明。法贵流通岂期独善。更参他部恐失时缘。智无涯也惟佛乃穷。人命如露非旦则夕。即可还也。便为装行调。付给经论。 奘曰。敢闻命矣。意欲南巡诸国。还途北指。以高昌昔言不得违也。便尔东行大山林中。至伊烂拿国。见佛坐迹入石寸许。长五尺二寸。广二尺一寸。旁有瓶迹没石寸许。八出花文都似新置。有佛立拿长尺八寸阔强六寸。 又东南行路经五国。将四千里至三摩呾咤国。滨斥大海。四佛曾游。见青玉像举高八尺。自斯东北山海之中。凡有六国。即达林邑。道阻且长。兼多瘴疠。故不游践。 又从西行将至二千里。达揭罗拿国。邪正兼事。别有三寺不食乳酪。调达部也。又西南行七百余里至乌荼国。东境临海。有发行城。多有商侣停于海次。南大海中有僧伽罗国。谓执师子也。相去约指二万余里。每夜南望。见彼国中佛牙塔上宝珠光明腾焰晖赫见于天际。 又西南行具经诸国。并有异迹。可五千里至憍萨国。即南印度之正境也。崇信佛法僧徒万许。其土宽广林野相次。王都西南三百余里有黑蜂山。昔古大王为龙猛菩萨造立斯寺。即龙树也。其寺上下五重。凿石为之。引水旋注。多诸变异。沿波方达。令净人固守罕有登者。龛中石像形极伟大。寺成之日。龙猛就山以药涂之变成紫金。世无等者。又有经藏。夹缚无数。古老相传。尽初结集并现存在。虽外佛法屡遭诛殄。而此一山住持无改。近有僧来于彼夏坐。但得读诵不许持出。具陈此事。但路幽阻难可寻问。 又复南行七千余里。路经五国并有灵迹。至秣罗矩咤国。即赡部最南滨海境也。山出龙脑香焉。旁有岩顶清流。绕旋二十许匝南注大海。中有天宫观自在菩萨常所住处。即观世音之正名也。临海有城。古师子国。今入海中可三千余里。非结大伴则不可至。故不行也。 自此西北四千余里。中途经国具诸神异。达摩诃刺他国。其王果勇威英自在。未宾戒日。寺有百余。僧徒五千。大小兼学。东境山寺罗汉所造。有大精舍高百余尺。中安石像长八丈许。上施石盖凡有七重。虚悬空中相去各三尺许。礼谒见者无不叹讶斯神也。自此因循广寻圣迹。 至钵伐多国。有数名德。学业可遵。又停二年。学正量部根本论摄正法论成实论等。便东南还那烂陀。参戒贤已。往杖林山胜军论师居士所。其人剎利种。学通内外五明数术。依林养徒讲佛经义。道俗归者日数百人。诸国王等亦来观礼洗足供养。封赏城邑。奘从学唯识决择论意义论成无畏论等。首尾二年。夜梦寺内及外林邑火烧成灰。见一金人告曰。却后十年。戒日王崩印度便乱。当如火荡。觉已向胜军说之。奘意方决严具东还。及永徽之末戒日果崩。今并饥荒。如所梦矣。 初那烂陀寺大德师子光等。立中百论宗。破瑜伽等义。奘曰。圣人作论终不相违。但学者有向背耳。因造会宗论三千颂。以呈戒贤诸师。咸称善。先有南印度王灌顶师。名般若□多。明正量部。造破大乘论七百颂。时戒日王讨伐至乌荼国。诸小乘师保重此论以用上王。请与大乘师决胜。王作书与那烂陀寺。可差四僧善大小内外者诣行宫在所。拟有论义。戒贤乃差海慧智光师子光及奘。为四应命。将往未发间。有顺世外道来求论难。书四十条义悬于寺门。若有屈者斩首相谢。彼计四大为人物因。旨理沉密最难征核。如此阴阳谁穷其数。此道执计必求捔决。彼土常法。论有负者先令乘驴。屎瓶浇顶。公于众中。形心折伏然后依投永为皂隶。诸僧同疑。恐有殿负默不陈对。奘停既久究达论道。告众请对。何得同耻。各立旁证。往复数番通解无路。神理俱丧溘然潜伏。预是释门一时腾踊。彼既屈已请依先约。 奘曰。我法弘恕不在刑科。禀受我法如奴事主。因将向房遵正法要。彼乌荼论又别访得。寻择其中便有谬滥。谓所伏外道曰。汝闻乌荼所立义不。曰彼义曾闻。特解其趣。即令说之。备通其要。便指纤芥。申大乘义破之。名制恶见论。千六百颂。以呈戒贤等师。咸曰。斯论穷天下之勍寇也。何敌当之。奘意欲流通教本。乃放任开正法。遂往东印度境迦摩缕多国。以彼风俗并信异道故其部众乃有数万。佛法虽弘未至其土。王事天神爱重教义。但闻智人不问邪正。皆一奉敬其人。创染佛法将事弘阐故往开化。既达于彼王。叹奘胜度神思清远。童子王闻欣得面□。遣使来请再三乃往。既至相见宛若旧游。言议接对又经晦朔。于时异术云聚。请王决论。言辩纔交邪徒草靡。王加崇重初开信门。请问诸佛何所功德。奘赞如来三身利物。因造三身论三百颂以赠之。王曰。未曾有也。顶戴归依。此国东境接蜀西蛮。闻其途路。两月应达。 于时戒日王臣告曰。东蕃童子王所有支那大乘天者。道德弘被。彼王所重。请往致之。其大乘天者。即印度诸僧美奘之目也。 王曰。我已频请辞而不来。何因在彼。即使语拘摩罗王。可送支那法师来共会祇罗国。童子王命象军二万船三万。与奘溯殑伽河以赴戒日。戒日与诸官属百余万众。顺河东下同集羯朱祇罗国。初见顶礼。鸣足尽敬。散花设颂无量供已曰。弟子先请。何为不来。 答以听法未了故此延命。 又曰。彼支那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曲。秦王何人致此歌咏。 奘曰。即今正国之天子也。是大圣人拨乱反政恩沾六合故有斯咏。 王曰。故天纵之为物主也。乃延入行宫陈诸供养。乃述制恶见论。顾谓门师曰。日光既出荧烛夺明。师所宝者他皆破讫。试救取看。小乘诸僧无敢言者。 王曰。此论虽好然未广闻。欲于曲女城大会。命五印度能言之士。对众显之。使邪从正舍小就大。不亦可乎。是日发敕普告天下。总集沙门婆罗门一切异道。会曲女城。自冬初泝流。腊月方到。尔时四方翕集。乃有万数。能论义者数千人。各擅雄辩咸称克敌。先立行殿各容千人。安像陈供香花音乐。请奘升座。即标举论宗命众征核。竟十八日无敢问者。王大嗟赏。施银钱三万金钱一万上□一百具。仍令大臣执奘袈娑巡众唱言。支那法师论胜。十八日来无敢问者。并宜知之。 于时僧众大悦曰。佛法重兴。乃令边人权智若此。 便辞东归。王重请住观七十五日。大施场相。事讫辞还。王敕所部。递送出境。并施青象金银钱各数万。戒日拘摩罗等十八大国王。流泪执别。奘便辞而不受。以象形大。日常料草四十余围。饼食所须又三斛许。戒日又迹令诸属国随到供给诸僧。劝受象施。皆曰。斯胜相也。佛灭度来。王虽崇敬种种布施。未闻以象用及释门。象为国宝。今既见惠。信之极矣。因即纳象而反钱宝。然其象也其形圆大。高可丈三长二丈许。上容八人。并诸什物经象等具。并在其上。状如重都相似空行。虽逢奔逸而安隐不坠。瓶水不侧。 缘国北旋出印度境。戒日威被咸蒙供侍。入早利国。山川相半沃壤丰熟。僧徒数万并学大乘。东北山行过诸城邑上大雪山。及至其顶诸山并下。又上三日达最高岭。南北通望。但见横山各有九重。过斯已往皆是平地。虽有小山孤断不续。唯斯一岭曼延高远。约略为言。赡部一洲山丛斯地。何以知耶。至如西境波斯平川眇漫。东寻嵬崿莫有穷踪。北则横野萧条。南则印度辇衍。即经所谓香山者也。达池幽邃未可寻源。四河所从皆由斯出。尔雅所谓昆仑之墟。岂非斯耶。案诸禹贡。河出碛石。盖局谈其潜出处耳。张骞寻之乃游大夏。固是超步所经。犹不言其发源之始。斯可知矣。 奘引从前后自勒行众沿岭而下。三日至地。达□货罗诸故都邑。山行八百路极艰险。寒风切骨到于活国。中途所经皆属北狄。而此王者突厥之胤。统管诸胡总御铁门以南诸小国也。自此境东方入葱岭岭据赡部洲中。南接雪山北至热海。东渐乌锻西极波斯。纵广结固各数千里。冬夏积雪冰严崖险。过半已下多出山葱。故因名焉。昔人云。葱岭停雪。即雪山也。今亲目验。则知其非。雪山乃居葱岭已南。东西亘海。南望平野。北达丛山。方名葱岭。 又东山行。经于十国二千余里。至达摩悉铁帝国。境在山间。东西千六百里。南北极广不逾四五里许。临缚刍河从南而来不测其本。僧寺十余。有一石像上施金铜圆盖。人有旋繞盖亦随转。岂由机巧莫测其然。又东山行近有千里达商弥国。东至大川广千余里。南北百余里绝无人住。川有龙池。东西三百南北五十。其池正在大葱岭内。赡部洲中最高地也。何以明之。池出二河。其西流者至达摩悉铁国与缚刍河合。自此以西皆西流。其东流者至佉沙西界与徒多河合。自此已东水皆东流。故分二河各注西海故知高也。河出大鸟卵如斛许。案条支国大卵如瓮。岂非斯耶。 又东五百至朅盘陀国。北背徒多河。即经所谓悉陀河也。东入盐泽。潜于地中。涌于积石。为东夏河矣。其国崇信佛法。城之东南三百余里。大崖两室各一罗汉现入灭定七百余年。须发渐长。左近诸僧年别为剃。 又东千余里方出葱岭至乌锻国。城临徙多。西有大山崖自崩坠。中有僧焉。冥目而坐。形甚奇伟。须发下垂至于肩面。问其委曲乃迦叶佛时人矣。近重崩崖没于山内。奘至斯国。与象别行先度雪河。象晚方至。水渐泛涨。不悉山道。寻岭直下。牙冲岸树。象性凶犷反拔却顿。因即致死。怅恨所经已越山险将达平壤不果祈愿。 东过□勒乃至沮渠。可千余里。同伴五百皆共推奘为大商主。处位中营四面防守。且自沮渠一国。素来常镇十部大经。各十万偈。如前所传。国宝护之不许分散。今属突厥。南有大山。现三罗汉入灭尽定。 东行八百达于遁国。地惟沙壤寺有百余。僧徒五千并大乘学。城西山寺佛曾游践。有大石室。罗汉入定。石门封掩。初奘既度葱岭。先遣侍人赍表陈露达国化也。下敕流问令早相见。行达于遁。以象致死所赍经像交无运致。又上表请寻下别敕。令于遁王给其鞍乘。既奉严敕驼马相连至于沙洲。又蒙别敕。计其行程酬雇价直。自尔乘传二十许乘。 以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屈于京郊之西。道俗相趋屯赴阗闼。数十万众如值下生。将欲入都。人物喧拥取进不前。遂停别馆。通夕禁卫。候备遮断停驻道旁。从故城之西南至京师朱雀街之都亭驿二十余里。列众礼谒动不得旋。 于时驾幸洛阳。奘乃留诸经像送弘福寺。京邑僧众竞列幢帐助运庄严。四部喧哗又倍初至。当斯时也复感瑞云现于日北团圆如盖。红白相映当于像上显发轮光。既非繞日同共嗟仰从午至哺。豫入弘福方始歇灭。致使京都五日四民废业七众归承。当此一期。倾仰之高终古罕类也。奘虽逢荣问独守馆宇坐镇清闲。恐陷物议故不临对。及至洛滨特蒙慰问。并献诸国异物。以马驮之。别敕引入深宫之内殿。面奉天颜。谈叙真俗无爽帝旨。从卯至酉不觉时延。迄于闭鼓。 上即事戎旃。问罪辽左。明旦将发。下敕同行。固辞疾苦。兼陈翻译。不违其请。乃敕京师留守梁国公房玄龄。专知监护。资备所须一从天府。 初奘在印度声畅五天。称述支那人物为盛。戒日大王并菩提寺僧。思闻此国。为日久矣。但无信使。未可依凭。彼土常传。赡部一洲四王所治。东谓脂那。主人王也。西谓波斯。主宝王也。南谓印度。主象王也。北谓猃狁主马王也。皆谓四国藉斯以治。即因为言。奘既安达恰述符同。戒日及僧。各遣中使赍诸经宝远献东夏。是则天竺信命自奘而通。宣述皇猷之所致也。使既西返。又敕王玄策等二十余人。随往大夏。并赠绫帛千有余段。王及僧等数各有差。并就菩提寺僧召石蜜匠。乃遣匠二人僧八人。俱到东夏。寻敕往越州。就甘蔗造之皆得成就。 先是菩提寺僧三人送经初至。下敕普请京城设斋。仍于弘福译大严等经不久之间奘信又至。乃敕且停待到方译。主上虚心企仰。频下明敕令奘速至。但为事故留连不早程达。既见洛宫深沃虚想。即陈翻译。搜擢贤明。上曰。法师唐梵具赡词理通敏。将恐徒扬仄陋终亏圣典。 奘曰。昔者二秦之译门位三千。虽复翻传。犹恐后代无闻怀疑乖信。若不搜举同奉玄规。岂以褊能妄参朝委。频又固请乃蒙降许。 帝曰。自法师行后造弘福寺。其处虽小禅院虚静。可为翻译。所须人物吏力。并与玄龄商量务令优给。既承明命返迹京师。遂召沙门慧明灵闰等。以为证义。沙门行友玄赜等。以为缀缉。沙门智证辩机等。以为录文。沙门玄模以证梵语。沙门玄应以定字伪。其年五月创开翻译。大菩萨藏经二十卷。余为执笔。并删缀词理。其经广解六度四摄十力四畏三十七品诸菩萨行。合十二品。将四百纸。 又复旁翻显扬圣教论二十卷。智证等更迭录文。沙门行友详理文句。奘公于论重加陶练。 次又翻大乘对法论一十五卷。沙门玄赜笔受。微有余隙。 又出西域传十二卷沙门辩机。亲受时事连纰前后。兼出佛地六门神咒等经。都合八十许卷。 自前代已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本文。次乃回之顺同此俗。然后笔人乱理文句。中间增损多坠全言。今所翻传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词人随写即可披玩。尚贤吴魏所译诸文。但为西梵所重贵于文句。钩锁联类重沓布在。唐文颇居繁复。故使缀工专司此位。所以贯通词义加度节之。铨本勒成秘书缮写。于时驾返西京。奘乃表上并请序题。寻降手敕曰。 法师夙标高行早出尘表。泛宝舟而登彼岸。搜妙道而辟法门。弘阐大猷荡涤众累。是以慈云欲卷。舒之荫四空。慧日将昏。朗之照八极舒朗之者。其惟法师乎。朕学浅心拙。在物犹迷。况佛教幽微。岂敢仰测。请为经题。非已所闻。其新撰西域传者。当自披览。 及西使再返。又敕二十余人随往印度前来国命通议中书。敕以异域方言务取符会。若非伊人将论声教。故诸信命并资于奘。乃为转唐言依彼西梵。文词轻重令彼读者尊崇东夏。寻又下敕。令翻老子五千文为梵言以遗西域。奘乃召诸黄巾述其玄奥。领叠词旨方为翻述。道士蔡晃成英等。竞引释论中百玄意。用信道经。 奘曰。佛道两教其致天殊。安用佛言用信道义。穷核言疏本出无从。 晃归情曰。自昔相传祖凭佛教至于三论。晃所师遵准义幽通不无同会。故引解也。如僧肇着论。盛引老庄。犹自申明。不相为怪。佛言似道何爽纶言。 奘曰。佛教初开。深文尚拥。老谈玄理微附佛言。肇论所传引为联类。岂以喻词而成通极。今经论繁富各有司南。老但五千论无文解。自余千卷多是医方。至如此土贤明何晏王弼周颙萧绎顾欢之徒。动数十家。注解老子何不引用。乃复旁通释氏。不乃推步逸踪乎。既依翻了将欲封勒。 道士成英曰。老经幽邃。非夫序引何以相通。请为翻之。 奘曰。观老治身治国之文。文词具矣。叩齿咽液之序。其言鄙陋。将恐西闻异国有愧乡邦。英等以事闻诸宰辅。奘又陈露其情。 中书马周曰。西域有道如老庄不。 奘曰。九十六道并欲超生。师承有滞致沦诸有。至如顺世四大之术。冥初六谛之宗。东夏所未言也。若翻老序。则恐彼以为笑林。遂不译之。 奘以弘赞之极。勿尚帝王。开化流布自古为重。又重表曰。 伏奉墨敕猥垂奖喻。祇奉纶言精守振越。玄奘业尚空□。谬参法侣幸属九瀛有截四表无虞。凭皇灵以远征。恃国威而访道。穷遐冒险虽励愚诚。纂异怀荒實资朝化。所获经论奉敕翻译。见成卷轴。未有诠序。伏惟陛下睿思云敷。天华景烂。理包系象调逸咸英。跨千古以飞声。掩百王而腾实。窃以神力无方。非神思不足诠其理。圣教玄远。非圣藻何以序其源。故乃冒犯威严。敢希题目。宸眷冲邈不垂矜许。抚躬累息相顾失图。玄奘闻。日月丽天。既分晖于户牖。江河纪地。亦流润于岩涯。云和广乐。不秘响于聋昧。金璧奇珍。岂韬彩于愚瞽。敢缘斯理重以干祈。伏乞雷雨曲垂天文俯照。配两仪而同久。与二耀而俱悬。然则鹫岭微言。假神笔而弘远。鸡园奥义。托英词而宣畅。岂止区区梵众独荷恩荣。亦使蠢蠢迷生方超尘累而已。 表奏之日。敕遂许焉。谓驸马高履行曰。汝前请朕为汝父作碑。今气力不如昔。愿作功德为法师作序不能作碑。汝知之。 贞观二十二年幸玉华宫。追奘至。问翻何经论。 答正翻瑜伽。 上问。何圣所作明何等义。具答已令取论自披阅。遂下敕。新翻经论写九本。颁与雍洛相兖荆杨等九大州。奘又请经题。上乃出之名大唐三藏圣教序。于明月殿。命弘文馆学士上官仪。对群僚读之。其词曰。 盖闻。二仪有象。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包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象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象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涂。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指归。曲学易遵。邪正于焉纷纠。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时而隆替。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包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凝心内境。悲正法之凌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伪续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苑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律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 共拔迷涂。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升坠之端惟人所托。譬夫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华。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百僚称庆。奘表谢曰。窃闻。六爻探赜局于生灭之场。百物正名。未涉真如之境。犹且远征羲册。睹奥不测其神。遐想轩图。历选并归其美。伏惟。皇帝陛下。玉毫降质金轮御天。廓先王之九州。掩百千之日月。斥例代之区域。纳恒沙之法界。遂使给园精舍并入堤封。贝叶灵文咸归删府。玄奘往因。振锡聊谒崛山。经途万里。怙天威如咫步。匪乘千叶。诣双林如食顷。搜扬三藏。尽龙宫之所储。研究一乘。穷鹫岭之遗旨。并已载于白马还献紫宸。寻蒙下诏赐使翻译。玄奘识乖龙树。谬忝传灯之荣。才异马鸣。深愧写瓶之敏。所译经论纰舛尤多。遂荷天恩留神构序。文超象系之表。若聚日之放千光。理括众妙之门。同惠云之濡百草。一音演说亿劫罕逢。忽以微生亲承梵响。踊跃欢喜如闻受记。 表奏之日。寻下敕曰。 朕才谢珪璋言惭博达。至于内典尤所未闲。昨制序文深为鄙拙。惟恐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于珠林。忽得来书谬承褒赞。循躬省虑弥益厚颜。善不足称空劳致谢。 又重表谢。敕云。 朕性不读经。兼无才智。忽制论序。翻污经文。具览来言枉见褒饰。愧逢虚美唯益真惭。 自尔朝宰英达咸申击赞。释宗弘盛气接成阴。 皇太子述上所作三藏圣教序曰。 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轨□也。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故知。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翦。开法网之纲纪。弘六度之正教。拯群有之涂炭。启三藏之秘局。是以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永固。道名流庆。历遂古而镇常。赴感应身。经尘劫而不朽。晨钟夕梵。交二音于鹫峰。慧日法流。转双轮于鹿苑。排空宝盖。接翔云而共飞。庄野春林。与天花而合彩。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资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敛衽而朝万国。恩加朽骨。石室归于贝叶之文泽及昆虫。金匮流乎梵说之偈。遂使阿耨达水通神甸之八川。耆阇崛山接嵩华之翠岭。窃以。法性凝寂。靡归心而不通。智地玄奥。感恳诚而遂显。岂谓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于是百川异流。同会于海。万区分义。总成乎实岂与汤武校其优劣。尧舜比其圣德者哉。 玄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神清髫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岩。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远涉恒河终期满字。频登雪岭更获半珠。问道往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以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奉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尘劳而不竭。传智灯之长焰。皎幽闇而恒明。自非久植胜缘。何以显扬斯旨。所谓法相常住。齐三光之明。我皇福臻。同二仪之固。伏见御制众经论序。照古腾今。理含金石之声。文抱风云之润。治辄以轻尘足岳坠露添流。 略举大纲以为斯记。 自此常参内禁。扣问沉隐。翻译相续不爽法机。敕赐云纳一领。妙绝古今。又敕天下。寺度五人维持圣种。皆其力也。冬十月随驾入京。于北阙造弘法院。镇恒在彼。初于曲池为文德皇后造慈恩寺。追奘令住度三百人。有令寺西北造翻经院。给新度弟子一十五人。弘福旧处仍给十人。今上嗣箓素所珍敬。追入优问礼殊恒袟。 永徽二年。请造梵本经台。蒙敕赐物。寻得成就。又追入内。于修文殿翻发智等论。降手诏飞白书。慰问优洽。 显庆元年正月。为皇太子于慈恩设大斋。朝采总至。黄门郎薛元超。中书郎李义府曰。译经佛法之大。未知何德以光扬耶。 奘曰。公此之问。常所怀矣。译经虽位在僧。光价终凭朝贵。至如姚秦鸠摩罗什。则安成侯姚嵩笔受。元魏菩提流支。则侍中崔光录文。贞观初波颇初译。则仆射萧瑀太府萧璟庶子杜正伦等。监阅详定。今并无之不足光远。又大慈恩寺。圣上切风树之哀。追造壮丽。腾实之美勿过碑颂。若蒙二公为致。则不朽之迹。自形于今古矣。便许之。明旦遣给事宣敕云。所须官人助翻者已处分讫。其碑朕自作。寻敕。慈恩翻译文义须精。宜令左仆射于志宁。中书令来济。礼部许敬宗。黄门郎薛元超。中书郎李义府等。有不安稳随事润色。若须学士任追三两人。及碑成请神翰自书。蒙特许。克日送寺。京寺咸造幢盖。又敕王公已下太常九部及两县伎乐。车徒千余乘驻弘福寺。上居安福门。俯临将送。京邑士女列于道侧。自北之南二十余里充牣衢街。光俗兴法无与俦焉。又赐山纳妙胜前者并时服玩百有余件。 显庆二年。驾幸洛阳。预从安置东都积翠宫。召入大内丽日殿。翻观所缘等论。又于明德宫。翻大毗婆沙等论。奘少离桑梓。白首言归。访问亲故。零落殆尽。惟有一姊。迎与相见。访以坟陇。旋殡未迁。便卜胜地。旋茔改葬。其少室山西。北缑氏故县东北。游仙乡控鹤里凤凰谷。即奘之生地也。下近有少林寺。即魏孝文所立。是翻十地之所。意愿栖托为国翻译。蒙手敕云。省表知欲晦迹岩泉追林远而架往。托虑禅寂轨澄什以标今。仰挹风徽實所钦尚。朕业空学寡靡究高深。然以浅识薄闻。未见其可。法师津梁三界汲引四生。智皎心灯定凝意水。非情尘之所曀岂识浪而能惊然以道德可居。何必太华叠岭。空寂可舍。岂独少室重峦。幸戢来言勿复陈请。即市朝大隐。不独贵于昔贤。见闻弘益更可珍于即代。遂因寝言。 显庆三年下敕为皇太子造西明寺成。令给上房僧十人以充侍者。有大般若者。二十万偈此土八部咸在其中。不久下敕令住玉华。翻经供给一准京寺。遂得托静不爽译功。以显庆五年正月元日。创翻大本。至龙朔三年十月末了。凡四处十六会说。总六百卷。般若空宗此焉周尽。于间又翻成唯识论辩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品类足论等。至十一月表上此经。请制经序。于蓬莱宫通事舍人冯义宣敕许之。 奘生常以来愿生弥勒。及游西域。又闻无着兄弟皆生彼天。又频祈请咸有显证。怀此专至益增翘励。后至玉华。但有隙次。无不发愿生□史多天见弥勒佛。自般若翻了。惟自策勤行道礼忏。麟德元年告翻经僧及门人曰。有为之法必归磨灭。泡幻形质何得久停。行年六十五矣。必卒玉华。于经论有疑者可速问。 闻者惊曰。年未耆耄何出此言。 报曰。此事自知。遂往辞佛。先造俱胝十亿像所。礼忏辞别。有门人外行者。皆报好去。今与汝别亦不须来来亦不见。至正月九日告寺僧曰。奘必当死。经云。此身可恶犹如死狗。奘既死已勿近宫寺。山静处埋之。因既卧疾。开目闭目见大莲花鲜白而至。又见伟相知生佛前。命僧读所翻经论名目已。总有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自怀欣悦。总召门人。有缘并集云。无常将及急来相见。于嘉寿殿。以香木树菩提像骨。对寺僧门人辞诀。并遗表讫。便默念弥勒。令傍人称曰。 南谟弥勒如来应正等觉。愿与含识速奉慈颜。 南谟弥勒如来所居内众。愿舍命已必生其中。 至二月四日。右胁累足右手支头。左手髀上铿然不动。有问何相。 报曰。勿问。妨吾正念。 至五日中夜。弟子问曰。和上定生弥勒前不。 答曰。决定得生。言已气绝。 迄今两月色貌如常。又有冥应略故不述。又下敕葬日听京城僧尼幢盖往送。于是素盖素幢浮空云合。哀笳哀梵气遏人神。四俗以之悲凉。七众惜其沉没。乃葬于白鹿原四十里中。皂素弥满。其茔与兄捷公相近。苕然白塔近烛帝城。寻下别敕。令改葬樊川。与州县相知供给吏力乃又出之。众咸叹异。经久埋痤色相如初。自非愿力所持。焉能致此。 窥基 (宋高僧传卷四) 释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京兆长安人也。尉迟之先与后魏同起。号尉迟部。如中华之诸侯国。入华则以部为姓也。魏平东将军说。六代孙孟都生罗迦。为隋代州西镇将。乃基祖焉。考讳宗。唐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江由县开国公。其鄂国公德则诸父也。 唐书有传。基母裴氏。梦掌月轮吞之。寤而有孕。及乎盈月诞。弥与群儿弗类。数方诵习神晤精爽。奘师始因陌上见其眉秀目朗举措□略曰将家之种不谬也哉。脱或因缘。相扣度为弟子。则吾法有寄矣。复念在印度时计回程次。就尼犍子边。占得卦甚吉。师但东归哲资生矣。遂造北门将军微讽之出家。 父曰。伊类粗悍那胜教诏。 奘曰。此之器度非将军不生。非某不识。父虽然诺。基亦强拒激勉再三。拜以从命。奋然抗声曰。听我三事方誓出家。不断情欲荤血过中食也。奘先以欲勾牵。后今入佛智。佯而肯焉。行驾累载前之所欲。故关辅语曰三车和尚。 即贞观二十二年也。一基自序云。九岁丁艰渐□浮俗。若然者三车之说。乃厚诬也。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及乎入法。奉敕为奘师弟子。始住广福寺。寻奉别敕选聪慧颖脱者。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学五竺语。解粉开结统综条然。闻见者无不叹伏。凡百犍度跋渠。一览无差。宁劳再忆。 年二十五应诏译经。讲通大小乘教三十余本。创意留心勤勤著述。盖切问而近思。其则不远矣。造疏计可百本。奘所译唯识论。初与昉尚光四人同受润色执笔检文纂义。数朝之后基求退焉。奘问之。 对曰。夕梦金容晨趋白马。虽得法门之糟粕。然失玄源之醇粹。某不愿立功于参糅。若意成一本。受责则有所归。奘遂许之。以理遣三贤独委于基。此乃量材授任也。时随受撰录所闻。讲周疏毕。无何西明寺测法师亦俊朗之器。于唯识论讲场得计于阍者赂之以金。潜隐厥形。听寻联缀亦疏通论旨。犹数座方毕测于西明寺鸣椎集僧称讲此论。基闻之惭居其后不胜怅怏。奘勉之曰。测公虽造疏未达因明。遂为讲陈那之论。基大善三支。纵横立破述义命章。前无与此。 又云。请奘师唯为己讲瑜伽论。还被测公同前盗听先讲。 奘曰。五性宗法唯汝流通。他人则否。 后躬游五台山登太行。至西河古佛宇中宿。梦身在半山岩下有无量人唱苦声。冥昧之间初不忍闻。徒步陟彼层峰。皆琉璃色。尽见诸国土。仰望一城。城中有声曰。住住。咄基公未合到此。斯须二天童自城出。 问曰。汝见山下罪苦众生否。 答曰。我闻声而不见形。童子遂投与剑一铎曰。剖腹当见矣。基自剖之。腹开有光两道晖映山下。见无数人受其极苦。时童子入城持纸二轴及笔投之。捧得而去。及旦惊异未已。过信夜寺中有光。久而不灭。寻视之数轴发光者。探之得弥勒上生经。乃忆前梦必慈氏令我造疏通畅厥理耳。遂援毫次。笔锋有舍利二七粒而陨。如吴含桃许大。红色可爱。次零然而下者。状加黄梁粟粒。 一云。行至太原传法。三车自随。前乘经论箱帙。中乘自御。后乘家妓女仆食馔。于路间遇一老父。问乘何人。 对曰。家属。 父曰。知法甚精。携家属偕。恐不称教。 基闻之顿悔前非。翛然独往。老父则文殊菩萨也。此亦□语矣。随奘在玉华宫。参译之际三车何处安置乎。基随处化徒。获益者众。东行博陵有请讲法华经。遂造大疏焉。及归本寺恒与翻译旧人往还。屡谒宣律师。宣每有诸天王使者执事。或冥告杂务。尔日基去方来。宣怪其迟暮。 对曰。适者大乘菩萨在此。善神翼从者多。我曹神通为他所制。故尔。 以永淳元年壬午示疾。至十一月十三日。长住于慈恩寺翻经院。春秋五十一。法腊无闻。葬于樊村北渠。祔三藏奘师茔陇焉。弟子哀恸。余外执绋。会葬黑白之众盈于山谷。基生常勇进造弥勒像。对其像日诵菩萨戒一遍。愿生兜率。求其志也。乃发通身光瑞。烂然可观。复于五台造玉石文殊菩萨像。写金字般若经毕。亦发神光焉。弟子相继取基为折中。视之如奘在焉。 太和四年庚戌七月癸酉。迁塔于平原。大安国寺沙门令俭检校塔亭。徒棺见基齿。有四十根不断玉如。众弹指言。是佛之一相焉。凡今天下佛寺图形。号曰百本疏主。真高宗大帝制赞。一云玄宗。然基魁梧堂堂。有桓赳之气。而慈济之心。诲人不倦。自天然也。其符彩则项负玉枕。面部宏伟交手十指若印契焉。名讳上字多出没不同者。为以慈恩传中云。奘师龙朔三年于玉华宫译大般若经终笔。其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令大乘基奉表奏闻。请御制序。至十二月七日。通事舍人冯义宣。由此云。灵基开元录为窥基。或言乘基非也。彼曰大乘基。盖慧立彦悰。不全斥故云大乘基。如言不听泰耳。犹谨遣大乘光奉表同也。今海内呼慈恩法师焉。 法上 (续高僧传卷八) 释法上。姓刘氏。朝歌人也。五岁入学。七日通章。六岁随叔寺中观戏。情无豉舞。但礼佛读经。而声气爽拔。众人奔绕倾渴观听。年登八岁。略览经诰薄尽其理。九岁得涅槃经披而诵之。即生厌世。至于十二投禅师道药而出家焉。因游相土寻还汲乡。又往东都栖遑务道。神气高爽照晓词论。所在推之咸谓圣沙弥也。 后潜林虑上胡山寺诵维摩法花。纔浃二旬两部俱度。因诵求解还入洛阳。博洞清玄名闻伊滏。年暨学岁创讲法花。酬抗疑难无不叹伏。善机问好征核。决通非据昌言胜负。而形色非美。故时人谚曰。黑沙弥若来。高座逢灾也。后值时俭衣食俱乏。专意涅槃无心饥冻。故一粒之米加之以菜。一衣为服兼之以草。练形将尽而精神日进。乃投光师而受具焉。性戒夙成不劳师导。勤勤谛理无失寸阴。 忽闻父病寻往觐之。既至即殂。一宿同止明旦赴洛。度母及姊将入邺都。时属大荒投奇无指。听法心猛委而南旋。夏听少林秋还漳岸。母子相见。不觉潜然。既慧业有闻众皆陈请。乃讲十地地持楞伽涅槃等部。轮次相续并着文疏。又偏洞算数明了机调。纲纪法化难继其尘。故时人语曰。京师极望。道场法上。斯言允矣。 年阶四十游化怀卫。为魏大将军高澄奏入在邺。微言一鼓众侣云屯。但上戒山峻峙慧海澄深。德可轨人。威能肃物。故魏齐二代历为统师。昭玄一曹纯掌僧录。令史员置五十许人。所部僧尼二百余万。而上纲领将四十年。道俗欢愉朝庭胥悦。所以四方诸寺咸禀成风。崇护之基罕有继釆。既道光遐烛。乃下诏为戒师。文宣常布发于地令上践焉。 天保二年又下诏曰。仰惟慈明缉宁四海。欲报之德。正觉是凭。诸鸷鸟伤生之类。宜放于山林。即以此地为太皇太后经营宝塔。废鹰师曹为报德寺。斯即碎荡邪雾载清佛海。当时昌盛自古推焉。上总担荷并得缉谐。内外阐扬皂白咸允。非斯柱石。孰此栋梁哉。且而景行既宣。逸向遐被。致有高句丽国大丞相王高德。乃深怀正法崇重大乘。欲播此释风被于海曲。然莫测法教始末缘由西徂东壤年世帝代。故具录事条。遣僧向邺。启所未闻事。 叙略云。释迦文佛入涅槃来。至今几年。又于天竺几年方到汉地。初到何帝年号是何。又齐陈佛法谁先传告。从尔至今历几年帝。远请具注。并问十地智论等人法所传。 上答略云。佛以姬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生。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当穆王二十四年癸未之岁。穆王闻西方有化人出。便即西入而竟不还。以此为验。四十九年在世。灭度已来至今齐代武平七年丙申。凡经一千四百六十五年。后汉明帝永平十年。经法初来。魏晋相传至今流布。 上广答缘绪。文极指订。今略举梗概。以示所传。末敕住相州定国寺。而容德显著感供繁多。所得世利造一山寺。本名合水。即邺之西山。今所谓修定寺是也。山之极顶造弥勒堂。众所庄严备殚华丽。四事供养百五十僧。及齐破法湮僧不及山寺。上私隐俗服习业如常。愿若终后觐睹慈尊。如有残年愿见隆法。更一顶礼慈氏如来。而业行精专幽明感遂。属隋运将动佛日潜离。深果宿心喜遍心府。羸瘦微笃。设舆坐之。袈裟覆头。弟子扛举往升山寺。合掌三礼右繞三周。便还山舍诵维摩胜鬘。卷讫而卒于合水故戾。春秋八十有六。即周大象二年七月十八日也。 上形量过人苕然众表。百千众中孤起颈现。衣服率素纳补为宗。五条祇支由来以布。法衣瓶□以外更无余财。生不履乘步以毕命。门人成匠。任情所学。不私己业。偏用训人。言常含笑罪不加杖。自上未任已前仪服通混。一知纲统制样别行。使夫道俗两异。上有功焉。制寺立净亦始于此。故释门东敞。能扇清风莫与先矣。 初天保之中。国置十统。有司闻奏事须甄异。文宣乃手注状云。上法师可为大统。余为通统。故帝之待遇事之如佛。凡所吐言无不承用。又遵重戒禁。愿常宣说尽报行之。每至布萨晨旦。致厚供设礼请僧。及年高声变恐烦于众。岁暮之夕犹遵此法。其奉信也如此。 撰增一数法四十卷。并略诸经论所有名教。始从一法十百千万有若数林。實传持之要术也。又着佛性论二卷大乘义章六卷。文理冲洽详略有闻。又撰众经录一卷。包举品类耳。并行于世。有弟子法存者。本是李老。监齐天保屏除归于释种。明解时事分略有据。上乃擢为合水寺都维那。当有齐之盛。每年三驾皆往山寺有所觐礼。六军既至供出僧厨。存随事指撝前后给济三宫并足。后终于隋初。灵裕法师资学有承。为之本传。 昙衍 (续高僧传卷八) 释昙衍。姓夏侯氏。南兖州人。初生之时牙齿具焉。世俗异之。七岁从学聪敏绝伦。十五擢为州都公事。有隙便听释讲。十八举秀才贡上邺都。过听光公法席。即禀归戒。弃舍俗务专功佛理。学流三载绩邻前达。 年二十三投光出家。即为受戒。听涉无暇乃捐食息。然于藏旨有疑。通谘硕学并辞罔逮。遂开拓寰宇置立规猷。顾诸徒曰。吾从师积年心悟未决。赖因游意累日豁然有据。其犹低目面墙则冥无所解。延颈出户则远近斯见。由是讲事无废。毗赞玄理。声辩雄亮言会时机。自齐郑燕赵皆履神化。虽遭缘阻安苦无倦。常随义学千僧有余。出家居士近于五百。并恢廓道志戒禁居心。 赵郡王高睿。上洛王高元海。胶州刺史杜弼。并齐朝懿戚重臣。留情敬奉。仆射祖孝征奏为国都。缉谐道政不坠玄纲。而披散词理言尚寡要。故经文繁富者。则指摘一句。用摄广文。时人贵其通赡镕裁而简衷矣。常于暇日私恨曰。昔在俗流尊戒不见。遂令世人无知污我净戒。若不尔者应有所得。 以开皇元年三月十八日。忽告侍人无常至矣。便诵念弥勒佛声气俱尽。于时正中。旁僧同观颜色怡悦。时年七十有九。卒于洺州卢氏宅。自衍之生也殊相感人。而立操贞直心用睿约。情及济世。故积散所拯贫病为初。法利所被如行先授。但见经像。必奉礼迎送。道遇贫陋。必悲怜垂泣。其谨质深信为若此也。又恒乐听戒。生来两阙。维摩胜鬘日缘一遍。辛腥臭物曾不临瞩。下气逼流身出户外。以清净僧房不为熏勃故也。未终之前。有梦见衍朱衣螺发颁垂于背。二童侍之升空而西北高逝。寻尔便终。时共以为天道者矣。 宝袭 (续高僧传卷十二) 释宝袭。贝州人。雍州三藏僧休法师之弟子。 休聪达明解神理超逸。齐末驰声广于东土。周平齐日。隐沦本州。天元嗣立创开佛法。休初应诏为菩萨僧。与遵远等同居陟岵。开皇七年召入京辇住兴善寺。 袭十八归依诵经为业。后听经论偏以智度为宗。布响关东高问时杰。从休入京训勖为任。 开皇十六年。敕补为大论众主。于通法寺四时讲化方远总集。逮仁寿造塔。又敕送舍利于嵩州嵩岳寺。初云雾暗合七日蒙昧。袭乃擎炉发誓。愿将限满下舍利时得见日采。俄而所期既至。天开光耀日当正午。既副情望遂即藏翳。末又送于邢州泛爱寺。忽于函上见诸佛菩萨等像及以光明。周满四面不可殚言。通于二日光始潜没。而诸相犹存。及当下时又见卧像一躯赤光踊起。袭欣其所感图而奉敬。 至文帝。升遐起大禅定。以名称普闻召而供养。武德末年卒于住寺。春秋八十矣。有弟子昙恭明洪皆善大论。恭少而机辩。见解有名。屡讲经论京室称善。护法匡弼颇存圣言。贞观初年。敕征为济法上座。纲维僧务传芳季绪。后召入弘福。又令知普光寺任。德为时须。故轮转无定。卒于任所。洪亦以荣望当时绍宗师业。召入普光。时复弘法而专营浴供。月再洗僧。系踵安公。归心慈氏云。 慧頵 (续高僧传卷十四) 释慧頵。姓李氏。江夏人。本实陇西。世戴蝉冕。遥泒合于天潢。远条连于若木。十一世祖西晋都亭侯。重避难徂南亭于夏汭因遂家焉。 十岁出家。师事舅氏光严寺明智法师。智即建初之入室。蒙命说以开筵。乃竭志依承。义门斯启。于斯时也。南国令主雅重仁王。每岁肆筵高选名德。年纔弱冠预拟斯伦。高第既临声唱逾远。天子目睹天人仰赞。光宠国恩恭先是立。 及天厌陈德隋运克昌。金陵讲席扫土俱尽。乃杖策游吴。大乘顿辔爰整其旅。广开学市。远招八埏之士。以扇一极之风苏州刺史刘权。果达三德才着九能。又于简易时务依影法筵悦饮河之满腹。欣负山而无倦。自有陈沦没物我分崩。或漏网以东归。或入笼而北上。谷风以恩相弃。伐木以德相高。积伫朋从咸来谒敬。 大业之始曲降皇华。竟以疾辞逸情山水。吴之高人为之胥附。咸请处于通玄依瑞象而弘演。有隋昏逸作梗妖氛。乃避地毗陵沉默宴处。而显灵瑞相二寺僧徒翘请弘法。 寺有沙门智契智猛。风猷警迈不乏精神。既遇通人倾心北面。勤则不匮敏而有功。并继敷扬俱驰东箭。于时刑新轻典世涉屯蒙。长淮已南犹称吴国。杜威专制端委君临。崇尚佛理钦兹归戒。大唐高祖扫旧布新。起师临洛征威谒帝。俯首应诏不悦于躬。頵为说宿因。释威忧愤。达顶生之非固。晓吴□之失图。威乃接足乌咽由斯而别。 有余杭沙门道愿法济等。先禀成论义同门户。不远千里请道金陵。乃郁相然诺。既而敷畅至理药木滋繁。爰逮施奉并无轻费。于远行龙泉二寺。造金铜弥勒像各一躯。坐高一丈五尺。用结来生之缘也。 贞观元年通玄上德惠仪法师。道心精粹量包山海。修己安人非几不践。东晋之日吴有白尼。至诚感神无远弗届。天竺石像双济沧波。照烛神光融曜沪渎。白尼迎接因止通玄。自晋距陈多显灵瑞。隋末军□玉石俱尽。二像尊仪蒙犯霜露。仪师独苦心行切情昏晓。以佛无殿僧何得安。乃跋涉山谷升景抡材。不逾一年浮泛千丈。履深冒险还到大吴。广开月殿指画斯立。頵以风雨相感。席卷而还。无替两时功兼二事。有吴县令陈士绰者。排繁从义倾仰法音。请讲法华涅槃。文轴纔竟疲役增劳。即以尘尾付嘱学士智奘曰。强学待问无惮惠风。师逸功倍不惭屡照。誓言既止怡然冥目。以贞观四年十月终于通玄。春秋六十有七。其年十一月坟于白虎之南岭。学士弟子等千余人哀泗伤心。恐芳仪之有绝。乃树高碑。江王学士诸麟为文。 贞观五年弟子法韶等。孝情殷至攀号靡及。谨于坟前建砖塔五层。禅师慧仪。乡拜胜德。香火情轸兼事经纶。故使瞰回凭高当衢向术。生平子弟。仰琼级而沾襟。宿昔德朋。望玉轮而屑涕。常州沙门法宣曰。余与上人情均道勰。君终我疾。枕泪眠号素车不驰。玄壤长隔欲伸悲绪。聊书短铭。方坟在列。灵塔斯布。爰属胜人允兹崇树。于惟法主人胜德全。爱河早越心灯幼传。岩岳一篑哮吼三年。青蒲应举紫极闻天。名邦伫化利物攸往。衢□日斟悬镜常朗。义海傍溢谈峰直上。谁谓明珠忽潜幽壤。神丘掩穴素塔标坟。琼龛宿雾玉掌排云。涧松送响岩桂呈芬。山飞海运迁贸相踵。火入秦陵书开汲冢。惟兹道力巍巍长竦。 岑阇梨、智晓 (续高僧传卷十六) 时岑阇梨者。姓杨。临原人。于寺西伞盖山南泉立诵经堂。常诵金光明。感四天王来听。后读藏经皆不忘。计诵三千余卷。服布乞食。钵中之余饲房内鼠。百余头皆驯扰争来就人。鼠有病者岑以手摩捋之。而不拘事检。或揭坩酒食。或群小同戏呵叱僧侣。或诵经书歌咏逆述来事。昼则散乱夜则礼诵禅思。 与同众沙门智晓交顾招集禅徒。自行化裕。供给定学。自知终日急唤拔禅师付嘱。上佛殿礼辞遍寺众僧。咸乞欢喜。于禅居寺大斋将散。谓岑曰。往兜率天听般若去。 岑曰。弟前去我七日即来。其夜三更坐亡。至四更识神往遍学寺。寺相去十里。至汰法师床前。明如昼。云晓欲远逝故来相别不得久住。汰送出三重门外。别讫来入房中踞床忽然还暗。呼弟子问云。闻师与人语声。取火通照三门并闭。方悟晓之神力出入无间。即遣往问。果云已逝。岑后七日无何坐终。其二体骨全成无缝。 智者 (续高僧传卷十七) 释智顗。字德安。姓陈氏。颖川人也。有晋迁都。寓居荆州之华容焉。即梁散骑孟阳公起祖之第二子也。母徐氏梦。香烟五采萦回在怀。欲拂去之。闻人语曰。宿世因缘寄托王道。福德自至何以去之。又梦吞白鼠。如是再三。怪而卜之。师曰。白龙之兆也。及诞育之夜。室内洞明。信宿之间其光乃止。内外胥悦。盛陈鼎俎相庆。乃火灭汤冷。为事不成。 忽有二僧扣门曰。善哉儿德所熏。必出家矣。言讫而隐。宾客异焉。邻室忆先灵瑞。呼为王道。兼用后相复名光道。故小立二名字。参互称之。 眼有重瞳。二亲藏掩而人已知。兼以卧便合掌。坐必面西。年一纪来口不妄啖。见像便礼逢僧必敬。七岁喜往伽蓝。诸僧讶其情志。口授普门品。初契一遍即得。二亲遏绝不许更诵。而情怀惆怅。奄忽自然通余文句。岂非夙植德本业延于今。 志学之年士梁承圣属元帝沦没。北度硖州。依乎舅氏。而俊朗通悟仪止温恭。寻讨名师冀依出有。年十有八。投湘州果愿寺沙门法绪而出家焉。绪授以十戒导以律仪。仍摄以北度诣慧旷律师。地面横经具蒙指诲。因潜大贤山。诵法华经及无量义普贤观等。二旬未淹三部究竟。 又诣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受业心观。思又从道于就师。就又受法于最师。此三人者。皆不测其位也。思每叹曰。昔在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顗乃于此山行法华三昧。始经三夕。诵至药王品。心缘苦行。至是真精进句。解悟便发。见共思师处灵鹫山七宝净土听佛说法。故思云。非尔弗感。非我莫识。此法华三昧前方便也。 又入熙州白砂山。如前入观。于经有疑。辄见思来冥为披释。尔后常令代讲。闻者伏之。惟于三三昧三观智。用以谘审。自余并任裁解。会不留意。思躬执如意。在坐观听。语学徒曰。此吾之义儿。恨其定力少耳。于是师资改观名闻遐迩。 及学成往辞。思曰。汝于陈国有缘。往必利益。思既游南岳。顗便诣金陵。与法喜等三十余人在瓦官寺。创弘禅法。仆射徐陵尚书毛喜等。明时贵望学统释儒。并禀禅慧俱传香法。欣重顶戴时所荣仰。长干寺大德智辩。延入宋熙。天宫寺僧晃。请居佛窟。斯由道弘行感故为时彦齐迎。顗任机便动。即而开悟。白马警韶奉诚智文禅众慧命。及梁代宿德大忍法师等。一代高流江表声望。皆舍其先讲欲启禅门。率其学徒问津取济。禹穴慧荣住庄严寺。道跨吴会。世称义窟。辩号悬流。闻顗讲法故来设问。数关征核莫非深隐。轻诞自矜扬眉舞扇。扇便堕地。顗应对事理涣然清遣荣曰。禅定之力不可难也。 时沙门法岁。抚荣背曰。从来义龙今成伏鹿。扇既堕地。何以遮羞。 荣曰。轻敌失势未可欺也。绵历八周讲智度论。肃诸来学。次说禅门用清心海。语默之际每思林泽。乃梦岩崖万重云日半垂。其侧沧海无畔。泓澄在于其下。又见一僧摇手申臂至于岥麓挽顗上山云云。顗以梦中所见。通告门人。咸曰。此乃会稽之天台山也。圣贤之所托矣。昔僧光道猷法兰昙密。晋宋英达无不栖焉。因与慧辩等二十余人。挟道南征隐沦斯岳。 先有青州僧定光。久居此山。积四十载。定慧兼习。盖神人也。顗未至二年。预告山民曰。有大善知识当来相就。宜种豆造酱编蒲为席更起屋舍用以待之。会陈始兴王出镇洞庭。公卿饯送。回车瓦官与顗谈论。幽极既唱贵位倾心。舍散山积虔拜殷重。因叹曰。吾昨梦逢强盗。今乃表诸软贼。毛绳截骨。则忆曳尾泥中。仍遣谢门人曰。吾闻暗射则应于弦。何以知之。无明是暗也。唇舌是弓也。心虑如弦。音声如箭。长夜虚发无所觉知。又法门如镜。方圆任象。 初瓦官寺四十人坐。半入法门。今者二百坐禅。十人得法。尔后归宗转倍。而据法无几。斯何故耶。亦可知矣。吾自行化导可各随所安。当从吾志也。即往天台。既达彼山与光相见。即陈赏要。 光曰。大善知识。忆吾早年山上摇手相唤不乎。顗惊异焉。知通梦之有在也。 时以陈太建七年秋九月矣。又闻钟声满谷。众咸怪异。 光曰。钟是召集有缘。尔得住也。顗乃卜居胜地。是光所住之北。佛垄山南。螺溪之源处。既闲敞易得寻真。地平泉清徘徊止宿。俄见三人。皂帽绛衣。执疏请云。可于此行道。于是聿创草庵。树以松果。数年之间造展相从。复成衢会。光曰。且随宜安堵。至国清时。三方总一。当有贵人为禅师立寺堂宇满山矣。时莫测其言也。 顗后于寺北华顶峰独静头陀。大风拔木雷霆震吼。魑魅千群一形百状。吐火声叫骇异难陈。乃抑心安忍。湛然自失。又患身心烦痛。如被火烧。又见亡没二亲枕顗膝上陈苦求哀。顗又依止法忍。不动如山。故使强软两缘所感便灭。忽致西域神僧。告曰。制敌胜怨乃可为勇。文多不载。 陈宣帝下诏曰。禅师佛法雄杰。时匠所宗。训兼道俗。国之望也。宜割始丰县调以充众费。蠲两户民用供薪水。天台山县名为安乐。令陈郡袁子雄。崇信正法。每夏常讲净名。忽见三道宝阶从空而降。有数十梵僧乘阶而下。入堂礼拜。手擎香炉繞顗三匝。久之乃灭。雄及大众同见惊叹山喧。其行达灵感皆如此也。 永阳王伯智。出抚吴兴。与其眷属就山请戒。又建七夜方等忏法。王昼则理治。夜便习观。顗谓门人智越。吾欲劝王更修福攘祸可乎。越对云。府僚无旧必应寒热。 顗曰。息世讥嫌。亦复为善。俄而王因出猎堕马将绝。时乃悟意。躬自率众作观音忏法。不久王觉小醒凭几而坐。见梵僧一人。擎炉直进问王所苦。王流汗无答。乃遶王一匝。坦然痛止。仍躬着愿文曰。 仰惟天台阇梨。德侔安远道迈光猷。遐迩倾渴振锡云聚。绍像法之坠绪。以救昏蒙。显慧日之重光。用拯浇俗。加以游浪法门贯通禅苑。有为之结已离。无生之忍现前。弟子飘荡业风沈沦爱水。虽餐法喜。弗袪蒙蔽之心。徒仰禅悦。终怀散动之虑。日轮驰骛。义和之辔不停。月镜回干。恒娥之景难驻。有离有会叹息何言。爱法敬法潺湲无已。愿生生世世值天台阇梨。恒修供养如智积奉智胜如来。若药王觐雷音正觉。安养兜率俱荡一乘。 其为天王信敬为此类也。于即化移海岸法政欧闽。 陈疑请道日升山席。陈帝意欲面礼。将申谒敬。顾问群臣。释门谁为名胜。 陈暄奏曰。瓦官禅师德迈风霜禅镜渊海。昔在京邑群贤所宗。今高步天台法云东蔼。愿陛下诏之还都。使道俗咸荷。 因降玺书重沓征入。顗以重法之务不贱其身。乃辞之。后为永阳苦谏。因又降敕。前后七使。并帝手疏。顗以道通惟人王为法寄。遂出都焉。迎入太极殿之东堂。请讲智论。有诏羊车童子列导于前。主书舍人翊从登陛。礼法一如国师瓘阇梨故事。 陈主既降法筵。百僚尽敬。希闻未闻。奉法承道。因即下敕。立禅众于灵曜寺。学徒又结。望众森然。频降敕于太极殿讲仁王经。天子亲临。僧正慧□僧都慧旷京师大德。皆设巨难。顗接问承对盛启法门。□执炉贺曰。国十余斋。身当四讲。分文析义谓得其归。今日出星收见巧知陋矣。其为荣望未可加之。然则江表法会。由来诤竞不足。及顗之御法即坐。肃穆有余。遂使千支花锭七夜恬耀。举事验心。顗之力也。晚出住光曜。禅慧双弘。动郭奔随倾意清耳。 陈主于广德殿下敕谢云。今以佛法仰委。亦愿示诸不逮。于时检括僧尼。无贯者万计。朝议云。策经落第者。并合休道。 顗表谏曰。调达诵六万象经。不免地狱。盘特诵一行偈。获罗汉果。笃论道也。岂关多诵。陈主大悦。即停搜简。是则万人出家。由顗一谏矣。末为灵曜褊隘。更求闲静。忽梦一人。翼从严正自称名云。余冠达也。请住三桥。 顗曰。冠达梁武法名。三桥岂非光宅耶。乃移居之。 其年四月。陈主幸寺修行大施。又讲仁王。帝于众中起拜殷勤。储后已下并崇戒范。故受其法。文云。仰惟化导无方随机济物。卫护国王汲引天人。照烛光辉托迹师友。比丘入梦。符契之象久彰。和上来仪。高座之德斯炳。是以翘心十地渴仰四依。大小二乘内外两教。尊师重道由来尚矣伏希俯提。所请世世结缘遂其本愿。日日增长。今奉请为菩萨戒师。便传香在手。而睑下垂泪。斯亦德动人主。屈幸从之。及金陵败覆。策杖荆湘路次盆城。 梦老僧曰。陶侃瑞象敬屈护持。于即往憩匡山。见远图缋。验其灵也。宛如其梦。不久浔阳反叛寺宇焚烧。独有兹山全无侵扰。信护象之力矣。未□迹云峰。终焉其致。会大业在藩。任总淮海。承风佩德。钦注相仍。欲遵一戒法奉以为师。乃致书累请。顗初陈寡德。次让名僧。后举同学。三辞不免。乃求四愿。其辞曰。 一虽好学禅。行不称法。年既西夕薳守绳床。抚臆循心假名而已。吹嘘在彼恶闻过实。愿勿以禅法见期。二生在边表长逢离乱。身暗庠序口拙暄凉。方外虚玄久非其分。域间撙节无一可取。虽欲自慎朴直忤人。愿不责其规矩。三征欲传灯以报法恩。若身当戒范。应重去就。去就若重传灯则阙。去就若轻则来嫌诮。避嫌安身。未若通法而命。愿许其为法。勿嫌轻动。四三十余年水石之间因以成性。今王途既一佛法再兴。谬课庸虚沐此恩化。内竭朽力仰酬外护。若丘壑念起。愿随心饮啄以卒残年。 许此四心乃赴优旨。晋王方希净戒。如愿唯诺。故躬制请戒文云。 弟子基承积善生在皇家。庭训早趍眙教夙渐。福履攸臻妙机顷悟。耻崎岖于小径。希优游于大乘。笑息止于化城。誓舟航于彼岸。开士万行戒善为先。菩萨十受专持最上。喻宫室先基趾。徒架虚空终不能成。孔老释门咸资镕铸。不有轨仪孰将安仰。诚复能仁奉为和上。文殊冥作阇梨。而必藉人师显传圣授。自近之远感而遂通。波仑罄髓于无竭。善才亡身于法界。经有明文非徒臆说。深信佛语幸遵时导。禅师佛法龙象。戒珠圆净定水渊澄。因静发慧安无碍辩。先物后己谦挹成风。名称远闻众所知识。弟子所以虔诚遥注。命楫远迎。每虑缘差值诸留难。师亦既至。心路豁然。及披云雾即销烦恼。今开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扬州总管寺城设千僧会。敬屈授菩萨戒。戒名为孝亦名制止。方便智度归宗奉极。作大庄严。同如来慈普诸佛爱。等视四生犹如一子云云。 即于内第躬传戒香。授律仪法。 告曰。大士为度远济为宗。名实相符义非轻约。今可法名为总持也。用摄相兼之道也。 王顶受其旨教曰。大师禅慧内融。导之法泽。辄奉名为智者。自是专师率诱日进幽玄。所获施物六十余事。一时回施悲敬两田。愿使福德增繁用昌家国。便欲返故林。王仍固请。 顗曰。先有明约事无两违。即拂衣而起。王不敢重邀。合掌寻送至于城门。顾曰。国镇不轻道务致隔。幸观佛化弘护在怀。王礼望目极衔泣而返。便泝流上江。重寻匡岭。结徒行道频感休征。百越边僧闻风至者累迹相造。又上渚宫乡壤。以答生地恩也。道俗延颈老幼相携。戒场讲坐众将及万。遂于当阳县玉泉山立精舍。敕给寺额。名为一音。其地昔惟荒崄神兽蛇暴。创寺之后快无忧患。是春亢旱。百姓咸谓神怒。顗到泉源帅众转经。便感云兴雨□。虚诬自灭。 总管宜阳公王积。到山礼拜战汗不安。出曰。积屡经军阵。临危更勇。未尝怖惧顿如今日。 其年晋王又遗手疏请还。辞云。 弟子多幸谬禀师资。无量劫来悉凭开悟。色心无作昔年虔受。身虽□漏心护明珠。定水禅支屏散归静。荷国镇蕃为臣为子。岂寂四缘能入三昧。电光断结其类甚多。慧解脱人厥朋不少。即日欲伏膺智断率先名教。永泛法流兼用治国。未知底滞可开化不。师严导尊可降意不。宿世根浅可发萌不。菩萨应机可逗时不。书云。民生在三。事之如一。况覃释典而不从师。今之慊言备沥素□。成就事重请弃饰词。 顗答书云。谬承人乏拟迹师资。顾此庸微以非时许。况隆今命弥匪克当。徒欲沉吟必乖深寄。 王重请云。学贵承师事推物论。历求法界厝心有在。仰惟久殖善根非一生得初乃由学俄逢圣境。南岳记别说法第一。无以仰过。照禅师来具述此事。于时心喜以域寸诚。智者昔入陈朝。彼国明试。瓦官大集众论锋起。荣公强口先被折角。两琼继轨纔获交绥。忍师赞叹嗟唱希有。弟子仰延之始。屈登无畏。释难如流亲所闻见。众咸瞻仰。承前荆楚莫不归伏。非禅不智。验乎金口。比释所谈。智者融会甚有阶位。譬若群流归乎大海。此之包举始得佛意。惟愿未得令得。未度令度。乐说不穷法施无尽。乃从之重现。令造净名疏。河东柳顾言。东海徐仪。并才华胄绩。应奉文义缄封宝藏。王躬受持。 后萧妃疾苦。医治无术。王遣开府柳顾言等。致书请命愿救所疾。顗又率侣建斋七日。行金光明忏至第六夕。忽降异鸟飞入斋坛。宛转而死。须臾飞去。又闻豕吟之声。众并同瞩。 顗曰。此相现者。妃当愈矣。鸟死复苏。表盍棺还起。豕幽鸣显示斋福相乘。至于翌日。患果遂瘳。王大嘉庆。时遇入朝。旋归台岳躬率禅门。更行前忏。仍立誓云。若于三宝有益者。当限此余年。若其徒生。愿速从化。不久告众曰。吾当卒此地矣。所以每欲归山今奉冥告。势当将尽。死后安措西南峰上。累石周尸植松覆坎。仍立白塔。使见者发心。又云。商客寄金医去留药。吾虽不敏。狂子可悲。仍口授观心论。随略疏成不加点润。命学士智越。往石城寺扫洒。于彼佛前命终。施床东壁面向西方。称阿弥陀佛波若观音。又遣多然香火。索三衣钵杖。以近身自余道具。分为二分。一奉弥勒。一拟羯磨。有欲进药者。 答曰。药能遣病。留残年乎。病不与身合。药何所遣。年不与心合。药何所留。 智晞往曰。复何所闻观心论内复何所道。纷纭医药累扰于他。又请进斋饭。 答曰。非但步影而为斋也。能无观无缘即真斋矣。吾生劳毒器死悦休归。世相如是不足多叹。 又出所制净名疏并犀角如意莲华香炉。与晋王别遗书七纸。文极该综词釆风标。属以大法。末乃手注疏曰。如意香炉是大王者。还用仰别。使永布德香长保如意也。便令唱法华经题。顗赞引曰。法门父母慧解由生。本迹弥大微妙难测。辍斤绝弦于今日矣。又听无量寿竟。仍赞曰。四十二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云云。又索香汤漱口。说十如四不生十法界三观四教四无量六度等。 有问其位者。 答曰汝等懒种善根。问他功德如盲问乳蹶者访路云云。吾不领众必净六根。为他损己。只是五品内位耳。吾诸师友从观音势至皆来迎我。波罗提木叉是汝宗仰。四种三昧是汝明导。 又敕维那。人命将终。闻钟磬声增其正念。唯长唯久气尽为期。云何身冷方复响磬。世间哭泣着服皆不应作。且各默然。吾将去矣。言已端坐如定而卒于天台山大石像前。春秋六十有七。即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也。灭后依有遗教而殓焉。 至仁寿末年已前。忽振锡披衣犹如平昔。凡经七现重降山寺一还佛垄。语弟子曰。案行故业。各安隐耶。举众皆见悲敬言问。良久而隐。自顗降灵龙象育神江汉。凭积善而托生。资德本而化世。身过七尺目佩异光。解统释门行开僧位。往还山世不染俗尘。屡感幽祥殆非可测。 初帝于蕃日。遣信入山迎之。因散什物标城寺院。殿堂厨宇以为图样。告弟子曰。此非小缘所能缔构。当有皇太子为吾造寺。可依此作。汝等见之。后果如言。事见别传。 往居临海。民以沪鱼为业。罾网相连四百余里。江沪溪梁六十余所。顗恻隐观心彼此相害。劝舍罪业教化福缘。所得金帛乃成山聚。即以买斯海曲。为放生之池。又遣沙门慧拔。表闻于上。陈宣下迹。严禁此池不得采捕。国为立碑。诏国子祭酒徐孝克为文树于海滨。词甚悲楚。览者不解堕泪。时还佛垄如常习定。忽有黄雀满空翱翔相庆。鸣呼山寺三日乃散。顗曰。此乃鱼来报吾恩也。至今贞观犹无敢犯。下迹禁之犹同陈世。此慈济博大仁惠难加。又居山有蕈触树皆垂。随采随出供僧常调。顗若他涉蕈即不生。因斯以谈。诚道感矣。 所着法华疏止观门修禅法等。各数十卷。又着净名疏至佛道品。有三十七卷。皆出口成章。侍人抄略。而自不畜一字。自余随事流卷不可殚言。皆幽指爽彻摛思开天。炀帝奉以周旋。重犹符命。及临大宝便藏诸麟阁。所以声光溢于宇宙。威相被于当今矣。而枯骸特立端坐如生。瘗以石门关以金钥。所有事由一关别迹。每年讳日帝必废朝。预遣中使就山设供。尚书令杨素。性度虚简事必临信。乃陈其意。云何枯骨特坐如生。迹授以户钥令自寻祖。既如前告得信而归。顗东西垂范化通万里。所造大寺三十五所。手度僧众四千余人。写经一十五藏。金檀画像十万许躯。五十余州道俗受菩萨戒者。不可称纪。传业学士三十二人。习禅学士散流江汉。莫限其数。沙门灌顶侍奉多年。历其景行可二十余纸。又终南山龙田寺沙门法琳。夙预宗门观传戒法。以德音遽远拱木俄森。为之行传广流于世。隋炀末岁巡幸江都。梦感智者言及遗寄。帝自制碑。文极宏丽。未及镌勒。值乱便失。 智晞 (续高僧传卷十九) 释智晞。俗姓陈氏。颖川人。先世因宦流寓家于闽越。 晞童稚不群幼怀物外。见老病死达世浮危。自省昏沉愍诸沦溺。深加厌离如为怨逐。誓出尘劳访寻胜境。伏闻智者抗志台山安禅佛陇誓训迷途为世津导。丹诚驰仰远泛沧波。年登二十始获从愿。一得奉值即定师资。律仪具足禀受禅决。加修寂定如救头然。心马稍调散动辞虑。受命遗旨常居佛陇修禅道场。乐三昧者咸共师仰。 宴坐之暇。时复指撝创造伽蓝。殿堂房舍悉皆严整。惟经台未构。始欲就工。有香炉峰山严峻崄林木秀异。然彼神祇巨有灵验。自古已来无敢视其峰崖。况有登践而采伐者。时众议曰。今既营经台供养法宝。惟尚精华岂可率尔而已。其香炉峰柽柏。木中精胜。可共取之以充供养。论详既讫。往谘于晞。具陈上事。良久答云。山神护惜不可造次。无敢重言。各还所在。尔夜梦人送疏云。香炉峰柽柏树。尽皆舍给经台。既感冥示。即便撝略。营办餐具分部人工入山采伐。 侍者谘曰。昨日不许。今那取之。 答曰。昨由他今由我。但取无苦必不相误。从旨往取。柽柏之树惟崄而生。并皆取得一无留难。 先师智者陈曰。勤化百姓从天台渚次。讫于海际。所有江溪。并舍为放生之池。永断采捕。隋世亦尔。事并经敕。隋国既亡。后生百姓为恶者多。竞立梁沪满于江溪。夭伤水族告诉无所。乃共顶礼禅师往先师龛房。烧香咒愿。当有鱼人。见僧在沪上立。意谓堕水。将船往救。仅到便无。因尔梁沪皆不得鱼。互相报示改恶从善。仍停采捕。 时有僧法云。欲往香炉峰头陀。 晞谏曰。彼山神刚强。卿道力微弱。向彼必不得安。慎勿往也。云不纳旨。遂往到山。不盈二宿。神即现形驱云令还。自陈其事。方忆前旨深生敬仰。 有弟子道亘。在房诵经。自往唤云。今晚当有僧来。言竟仍向门下。即见一僧纯着纳衣执锡持钵。形神爽俊有异常人。从外而来。相去二十余步。纔入路东隐而不现。俄顷之间即闻东山有铜钟声。大震山谷。便云意唤吾也。未终数日。 语弟子云。吾命无几可作香汤。洗浴适竟。山中鸟狩异色殊形常所不见者。并皆来集房侧。履地腾空悲鸣唤呼。经日方散。十二月十七日夜。跏趺端坐。仍执如意说法。辞理深邃。既竟告弟子曰。将汝等造次相值。今当永别。会遇靡期。言已寂然无声良久。诸弟子哭泣。 便更开眼诫曰。人生有死物调始必终。世相如是。宁足可悲。今去勿尔闹乱于吾也。 又云。吾习禅已来至于今日四十九年。背不着床吾不负信施不负香火。汝等欲得将吾相见。可自勤策行道力不负人。弟子因谘启。未审和上当生何所。 答云。如吾见梦。报在兜率。宫殿青色居天西北。见智者大师。左右有诸天人皆坐宝座。唯一座独空。吾问所以。答云。灌顶却后六年当来升此说法。 十八日朝语诸弟子。汝等并早须斋。吾命须臾。尔日村人登山参疾。食竟辞还。又曰。既苦远来。更停少时。待贫道前去。其人不解。苦辞不住。当尔之时皎日丽天全无云翳。谓参人曰。既已不住可疾去雨寻落。去者少时骤雨如泻。春秋七十有二。以贞观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午时。结跏安坐端直俨然气息绵微如入禅定。因而不返。时虚空中有弦管声。合众皆闻。良久乃息。经停数日方入石龛颜色敷悦手足柔软不异生平。所窆龛坟在先师智者龛前二百余步。 灌顶 (续高僧传卷十九) 释灌顶。字法云。俗姓吴氏。常州义兴入也。祖世避地东瓯。因而不返。今为临海之章安焉父早夭亡。 母亲鞠养。生甫三月。孩而欲名。思审物类未知所目。母夜称佛法僧名。顶仍口□。音句清辩同共惊异。因告摄静寺慧拯法师。闻而叹曰。此子非凡。即以非凡为字。 及年七岁还为拯公弟子。日进文词。玄儒并骛清藻才绮。即誉当时。年登二十。进具奉仪。德瓶油钵弥所留思。洎拯师厌世。沐道天台。承习定纲罔有亏绪。 陈至德元年。从智顗禅主出居光宅。研绎观门频蒙印可。逮陈氏失驭。随师上江。胜地名山尽皆游憩。三宫庐阜九向衡峰。无不揖迹依迎访问遗逸。后屈荆部停玉泉寺。传法转化教敷西楚。 开皇十一年。晋王作镇扬州。陪从智者戾止邗沟。居禅众寺。为法上将。日讨幽求。俄随智者。东旋止于台岳。晚出称心精舍开讲法华。跨朗笼基超于云印。方集奔随负箧屯涌。有吉藏法师。兴皇入室。嘉祥结肆独擅浙东。闻称心道胜意之未许。求借义记寻阅浅深。乃知体解心醉有所从矣。因废讲散众投足天台餐禀法华发誓弘演。 至十七年智者现疾。瞻侍晓夕艰劬尽心。爰及灭度亲承遗旨。乃奉留书并诸信物。哀泣跪授。晋王五体投地悲泪顶受。事遵宾礼情敦法亲。寻遣扬州总管府司马王弘。送顶还山为智者设千僧斋置国清寺。即昔有晋昙光道猷之故迹也。前峰佛陇寺号修禅。在陈之日智者初建陇南十里。地曰丹丘。经行平正瞻望显博。智者标基刊木。欲建道场。未果。心期。故遗嘱斯在。王工入谷即事修营。置臬引绳一依旧旨。 仁寿元年。晋王入嗣东巡本国。万里川途人野毕庆。顶以檀越升位寺宇初成。出山参贺。遂蒙引见。慰问重叠酬对如响言无失厝。臣主荣叹。又遣员外散骑侍郎张干威送还山寺。施物三千段□三百领。又设千僧斋。寺庙台殿更加修缉。故丹青之饰乱发朝霞。松竹之岭奄同被锦。斯實海西之壮观也。远符智者之言。具如彼传。 仁寿二年下令延请云。夏序炎赫道体休宜。禅悦资神故多佳致。近令慧日道场庄论二师讲净名经。全用智者义疏判释经文。禅师既是大师高足。法门委寄。令遣延屈。必希霈然。并法华经疏。随使入京也。伫迟来仪书不尽意。顶持衣负锡高步入宫。三夏阐弘。副君欣戴。每至深契无不伸请。并随问接对。周统玄籍。后遣信送还。□遗隆倍。 大业七年。治兵涿野亲总元戎。将欲荡一东夷用清文轨。因问左右备叙轩皇。先壮阪泉之戮暴。后叹峒山之问道。追思智者感慕动容。下敕迎顶远至行所。引见天扆叙以同学之欢。又遣侍郎吴旻送还台寺。尔后王人继至房无虚月。顶纵怀丘壑绝迹世累。定慧两修语默双化。乃有名僧大德。近城远方希睹三观十如及以心尘使性。并拜首投身请祈天豉。皆疏瀹情性澡雪胸襟。三业屡增二严无尽。 忽以贞观六年八月七日。终于国清寺房。春秋七十有二。初薄示轻疾无论药疗。而室有异香。临终命弟子曰。弥勒经说。佛入城日香烟若云。汝多烧香。吾将去矣。因伸遗诫。词理妙切。门人众侣瞻仰涕零。忽自起合掌如有所敬。发口三称阿弥陀佛。低身就卧累手当心。色貌欢愉。奄然而逝。举体柔软。顶暖经日。 尝有同学智晞。顗之亲度。清亮有名。先以贞观元年卒。临终云。吾生兜率矣。见先师智者。宝坐行列皆悉有人。惟一座独空。云却后六年灌顶法师升此说法。焚香验旨。即慈尊降迎。计岁论期审晞不谬矣。 以其月九日窆于寺之南山。远近奔号喧震林谷。初顶化流嚣俗神用弘方。村人于法龙。去山三十余里。染患将绝众治不愈。其子奔驰入山祈救顶为转法华经。焚旃檀香。病者虽远。乃闻檀香入鼻。应时痊复。又乐安南岭地曰安洲。碧树青溪泉流伏溺人径不通。顶留连爱玩。顾而誓曰。若使斯地夷坦。当来此讲经。曾未浃旬。白砂遍涌平如玉镜顶以感通相显不违前愿。仍讲法华金光明二部。用酬灵意。 尝于章安摄静寺讲涅槃经。值海贼上抄道俗奔委。顶方挝钟就讲。颜无慑惧。贼徒麾幡诣寺。忽见兵旗曜日持弓执戟人皆丈余雄悍奋发。群睹惊懅一时退散。尝于佛陇。讲暇携引学徒。累石为塔。别须二片用构塔门。弟子光英。先以车运一石。咸疑厚大。更欲旁求复劳人力。顶举杖聊撝。前所运石飒然惊裂。遂折为两段。厚薄等均用施塔户。宛如旧契。若斯灵应其相實多。 自顶受业天台又禀道衡岳。思顗三世宗归莫二。若观若讲常依法华。又讲涅槃金光明净名等经。及说圆顿止观四念等法门。其遍不少。且智者辩才云行雨施。或同天网乍拟璎珞。能持能领唯顶一人。其私记智者词旨。及自制义记。并杂文等题目。并勒于碑阴。弟子光英。后生标俊优柔教义。与国清寺众佥共纪其行。树其碑于寺之门。常州弘善寺沙门法宣为文。其词甚丽。见于别集。 惠仙 (续高僧传卷二十) 释惠仙。姓赵。河东蒲阪人。幼怀出俗。缘故淹留。年登不惑方果前愿。 既出家后随方问津。虽多涉猎。然以华严涅槃二部。为始卒之极教也。迄于暮齿耽味逾深。谓人曰。斯之二宝全如意珠。无忽忘而暂舍也。所以执卷自随有若双翼。或有言晤披而广之。 住处冲要九衢都会。百疾相投万祸凭救。而仙慈善根力无假多方。但令念佛无往不济。由是蒙佑遐迩倾心。寺有大像制过十丈。年载既久埃尘是生。栋宇颓落珠玑披散。遂控告士俗更缔构之。虽淹星律大造云就。 尔后年渐迟暮。梦僧告曰。卿次冬间必当迁化。可早运行应得延期。便如常业不以为虑。至九月中微觉不愈。知终在近。告侍人曰。吾出家有年。屡受菩萨戒。今者更欲受之。召诸大德并不赴命。 乃曰。大德但自调耳。何名度人。 又曰。但取戒本读诵讫。自庆潜然而止。 入夜有异天仙星布前后。高谈广述乍隐乍显。合寺闻见。或见佛像来入房者。日次将午。忽起坐合掌召众人曰。大限虽多小期一念。并好住。愿与诸众为历劫因缘。遂卧气绝。年七十五。即永徽六年十一月十七日也。道俗哀之云布原野。寺有亘禅师。颖脱当时有声京洛。行弥勒愿生在四天。睹仙行业感征。告众曰。必见慈氏矣。若乖斯者。何能祯应若是乎。 义净 (宋高僧传卷一) 释义净。字文明。姓张氏。范阳人也。髫■之时辞亲落发。遍询名匠广探群籍。内外闲习今古博通。 年十有五便萌其志。欲游西域。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风。加之勤无弃时手不释卷。弱冠登具。愈坚贞志。 咸亨二年年三十有七。方遂发足。初至番禺得同志数十人。及将登舶余皆退罢。净奋励孤行备历艰险。所至之境皆洞言音。凡遇酋长俱加礼重。鹫峰鸡足咸遂周游。鹿苑祇林并皆瞻瞩。诸有圣迹毕得追寻。经二十五年历三十余国。以天后证圣元年乙未仲夏还至河洛。得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合五十万颂。金刚座真容一铺。舍利三百粒。天后亲迎于上东门外。诸寺缁伍具幡盖歌乐前导。睹于佛授记寺安置焉。 初与于阗三藏实叉难陀翻华严经。久视之后乃自专译。起庚子岁至长安癸卯。于福先寺及雍京西明寺。译金光明最胜王。能断金刚般若。弥勒成佛。一字咒王。庄严王陀罗尼。长爪梵志等经。根本一切有部毘奈耶。尼陀那目得迦。百一羯磨摄等。掌中取因假设。六门教授等论。及龙树劝诫颂。凡二十部。北印度沙门阿■真那证梵文义。沙门波仑。复礼。慧表。智积等。笔受证文。沙门法实。法藏。德感。胜庄。神英。仁亮。大仪。慈训等证义。成均太学助教许观监护。缮写进呈。天后制圣教序令标经首。 暨和帝神龙元年乙巳。于东洛内道场。译孔雀王经。又于大福先寺出胜光天子香王菩萨咒一切庄严王经四部。沙门盘度读梵文。沙门玄伞笔受。沙门大仪证文。沙门胜庄利贞证义。兵部侍郎崔湜给事中庐粲润文正字。秘书监驸马都尉杨慎交监护。帝深崇释典。特抽睿思制大唐龙兴三藏圣教序。又御洛阳西门宣示群官新翻之经。二年净随驾归雍京。置翻经院于大荐福寺居之。三年诏入内。与同翻经沙门九旬坐夏。帝以昔居房部幽厄无归。祈念药师遂蒙降祉。荷兹往泽重阐鸿猷。因命法徒更重传译于大佛光殿。二卷成文曰药师琉璃光佛本愿功德经。帝御法筵手自笔受。 睿宗永隆元年庚戌。于大荐福寺出浴像功德经。毗奈耶杂事二众戒经。唯识宝生所缘释等二十部。吐火罗沙门达磨末磨。中印度沙门拔弩证梵义。罽宾沙门达磨难陀证梵文。居士东印度首领伊舍罗证梵本。沙门慧积居士中印度李释迦度颇多语梵本。沙门文纲慧沼利贞胜庄爱同思恒证义。玄伞智积笔受。居士东印度瞿昙金刚迦湿弥罗国王子阿顺证译。修文馆大学士李峤。兵部尚书韦嗣立。中书侍郎赵彦昭。吏部侍郎卢藏用。兵部侍郎张说中书舍人李又二十余人。次文润色。左仆射韦巨源右仆射苏瑰监护。秘书大监嗣虢王邕同监护。 景云二年辛亥。复于大荐福寺译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等经。太常卿薛崇嗣监护。自天后久视迄睿宗景云。都翻出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又别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别说罪要行法受用三法水要法护命。放生轨仪。凡五部九卷。又出说一切有部跋窣堵。即诸律中犍度跋渠之类。盖梵音有楚夏耳。约七十八卷。净虽遍翻三藏。而偏攻律部。译缀之暇。曲授学徒。凡所行事皆尚急护。漉囊涤秽特异常伦。学侣传行遍于京洛。美哉。亦遗法之盛事也。先天二年卒。春秋七十九。法腊五十九。葬事官供。所出跋窣堵唯存真本未暇覆疏。而逼泥曰。然其传度经律与奘师抗衡。比其著述净多文。性传密咒最尽其妙。二三合声尔时方晓矣。今塔在洛京龙门北之高冈焉。 义忠 (宋高僧传卷四) 释义忠。姓尹氏。潞府襄垣人也。年始九岁宿殖之性志愿出家。得淄州沼阇梨为师。若凤巢中之生鹓雏也。 少秉奇操慧解不伦。沼授与大涅槃经。时十三岁矣相次诵彻四十卷。众皆惊骇。号空门奇童也。二十登戒学四分律义理淹通。旁习十二门论。二本即当讲演。沼师知是千里之骏。学恐失时。闻长安基师新造疏章门生填委声振天下。乃师资相将同就基之讲肆。 未极五年。又通二经五论。则法华无垢称及百法因明俱舍成唯识唯识道等也。由兹开奖弟子繁多。讲树别茂于枝修。义门旁开于关窍。乃着成唯识论纂要。成唯识钞三十卷。法华经钞二十卷。无垢称经钞二十卷。百法论疏。最为要当。移解二无我归后。是以掩慈恩之繁。于今盛行勿过忠本。所谓列群玉贯众花。王装琼树之林。花缀蜀机之锦。辈流首伏声彩悠扬。况基师正照于太阳。忠也旁□于龙烛。四方美誉千里归心者不可胜算矣。传持靡怠。仅五十余年。计讲诸教七十许遍。 至年七十二。忽起怀土之心。归于昭义。示同初夏诵戒行道。每一坐时。面向西北。仰视兜率天宫。冥心内院。愿舍寿时得见天主。永离凡浊终得转依。一日晨兴澡洗讫。整肃容仪望空礼拜。如有哀告之状。少顷结加趺坐。嘱付流通教法之意毕。忽异香满室彩云垂空。忠合掌仰视曰。秽弱比丘何烦大圣躬来引接。言尽而化。乡人道俗建塔供养。全身不坏。至今河东乡里高冈存焉。 希圆 (宋高僧传卷七) 释希圆。姓张氏。姑苏人也。宗亲豪富。而独舍家从登戒法。便游讲肆。不滞一方。勤修三学。良深岁稔尤至博通。时推俊迈因命讲训。光启中属徐约军乱。孙儒略地吴苑俶扰。圆由通玄寺附商船避地于甬东。其估客偕越人也。笃重于圆召居会稽宝林山寺。形虽ㄠ么性且强干。与时寡合多事宴默。或问之。则曰。吾逍遥乎无形之场。同师子游戏耳。景福中于山寺演畅经论。同声相应求法者至。乃着玄中钞数卷。皆当义妙辞也。 恒勤人急修上生之业。且曰。非知之难行之为难。汝曹勉旃。圆六时礼忏未尝少缺。居小房即琅琊山顶是山也。传云。从琅琊台飞来此处。先是屠坊故皆镇于其下。山之家有井。井有鳗鯠焉。水有应缩应大江之潮候。甚多灵怪。一云。此处禹锁浙江蛟蜃之属。其名曰蛆。蛆有双耳其色苍黄。或缘竹木必风雨至矣。今或出石窍入僧居沟渠中。见人不惊。握则跳梁如怒状唯偏入圆房。圆手执宛转屑就。乃为之受归戒。令勿作风雹之妖。暨圆终而多暴风雨也。 圆之修习愿见弥勒。一日讲次屹然坐终于法座。时众闻异香裛□天乐铮鏦。或绝或连七日后已。此真上生之证欤。则干宁二年四月也。还山之日僧众置祭于寺门。无何有人茜袍象笏拜跪怆然。□恍之间杳无踪迹。众莫能测焉。荼毗收舍利七百余粒。被四明人赍往新罗国矣。 令諲 (宋高僧传卷七) 释令諲。姓杨氏。陕府阌乡人也。幼而履操回求出俗。得本邑之师授净名经。年既应法乃纳戒津。大小乘教兼而学之。于名数法门染成淳粹。弥陀中观斡及膏腴。声光振发莫之与京。因游洛南长水。遇归心檀信构伽蓝。就中讲贯。一论一经。三十载中宣化计各五十余遍。日别诵维摩上生以为恒课。执行持心而绝瑕类。远近宗承若望梅者得饮焉。 以清泰二年乙未岁终于邑寺。春秋七十一。法腊五十一。其年迁于山麓。徇西域法火葬获舍利。学人檀越共建塔焉。 贞诲 (宋高僧传卷七) 释贞诲。姓包氏。吴郡常熟人也。年始十三出家于本州龙兴寺。其性沉静分阴是竞。方逾一稔诵彻法华经。如是恒业日周二部。年十九于扬州择名师受具足法。自尔西之伊洛北抵晋郊。凡有讲筵下风求益。核其经论穷其性相。辈流之间罕旋驰鹜。至于非朋弱友弃背如也。 唐天佑元年。至今东京相国寺。寓舍讲导法华经十许遍。人未归重。则知奇货之售亦有时焉。及梁氏都于是京。人物委输。贞明二年会宋州帅孔公。仰诲风规知其道行。便陈师友之礼舍俸财置长讲法华经堂于西塔院。从此翕然盛集。诲旁读大藏教文。二时行道精进罔疲。凡世伎术百家之拿黜于议论之外。诫门徒曰。异端之说汨乱真心。无记不熏何须习俗。吾止愿为师子吼不作野犴鸣也。但专香烛涂扫以内院为息肩之地。 至后唐清泰二年二月十日。召弟子五十余人。自具香汤澡浴令唱上生。礼佛罄。舍衣资为非时僧得施半斋僧讫。至十一日望空合掌云。劳其众圣排空相迎。满百徒侣尔日皆闻天乐之音。顷刻而卒。俗寿七十三。僧夏五十四腊。于寺讲贯三十余年。经讲计三十七座。览藏经二遍。修弥勒内院业。以其年二月十八日葬浚郊东寺庄之原。幡幢威仪。缁白弟子约千余人会送焉。 恒超 (宋高僧传卷七) 释恒超。姓冯氏。范阳人也。祖父不仕。世修儒道。而家富巨万。超生而聪慧。居童稚群不贪戏弄。年十五早通六籍尤善风骚。辞调新奇播流人口。 忽一日因阅佛经洗然开悟。乃叹曰。人生富贵喻等幻泡。唯有真乘可登运载。遂投驻跸寺出俗。未周三祀方议进修昼夜不疲。而属师亡。亦遵释氏丧仪。守礼无怠。孝悌之名燕人所美。 梁干化三年往五台山受木叉戒。由是陟遐自迩。切问近思。俄征伐木之章。且狎或人之友。结契远求名匠。阻两河间。兵未罢路不通。南则梁祖。北则庄宗。抗衡于轻重之前。逐鹿在存亡之际。当是时也。超止于本州魏博并汾之间。学大小乘经律论。计七本讲通思于雍洛。梁宋名师杳然隔绝。虽然巡历非远宏畅殊精。瓶满见知翼飞名字。是故并部息尘中山贞辩夫二人者。言行俱臻证修有位。一见超叹曰。义龙之头角悉完备矣。待飞奋而为霖雨焉。其为硕德题目多此类也。 龙德二年挂锡于无棣。超曰。此则全齐旧壤邹鲁善邻。遂止开元伽蓝东北隅。置院讲诸经论。二十余年宣导。各三十余遍。节操高迈举措舒徐。缁素见之无不怯惧。声无叱□语不夸奢。自然而然。且非威势凌□之所得也。前后州牧往来使臣。向誉钦风修名执刺。相礼重者止令童子。辞以讲贯罕曾接对。初有所慊终伏其高。齐鲁之间造秀不远数百里。造其门以诘难。诸公一睹超容傍听议论。参乎子史证以教宗。或问因明。超答以诗一首。辞新理妙皆悉叹降。 时郡守李君素重高风。欲飞章举赐紫衣。超闻惊愕遂命笔为诗云。 虚着褐衣老 浮杯道不成 誓传经论死 不染利名生 厌树遮山色 怜窗向月明 他时随范蠡 一棹五湖清 李君复令人劝勉愿结因缘。超确乎不拔。且曰。而其复尔则吾在卢龙塞外矣。郡将闻而止。 又相国瀛王凭道闻其名知是乡关宗人。先遗其书。序以归向之意。超曰。贫道闲人早舍父母克志修行。本期弥勒知名。不谓浪传于宰衡之耳也。于吾何益。门人敦喻。不得已而答书。具陈出家之人岂得以虚名薄利而留心乎。瀛王益加郑重。表闻汉祖。遂就赐紫衣。自此忽忽不乐。 以干佑二年仲春三日微疾。数辰而终于本院。院众咸闻天乐沸空。乃升兜率之明证也。春秋七十三。僧腊三十五。门人洞微与学徒百余人持心丧。倾城士庶僧尼会送城外。具荼毗礼收舍利二百余颗。分施之外缄五十颗于本院。起塔以葬之。瀛王未知。别奏赐号曰德正。乃刊敕文于石塔焉。 继伦 (宋高僧传卷七) 释继伦。姓曹氏。晋阳人也。弱齿而壮其志勇其心。决求出家。本师授法华经。日念三纸。时惊宿习慧察过人。登戒之后至年二十一。学通法华经义理幽赜。唯识因明二论一览能讲。由是著述其钞。至今河东盛行。 三讲恒一百五十余徒从其道训。又撰法华钞三卷。其为人也慈忍成性戒范坚强。人望之而心服。以刘氏据有并汾酷重其道。署号法宝录右街僧事。宽猛相参无敢违拒。 以伪汉己巳岁冬十月示疾。心祈口述愿生知足天。终后顶热半日方冷。则开宝二年也。享年五十一。阇维毕淘获舍利。远近取供养焉。 从谏 (宋高僧传卷十二) 释从谏。姓张氏。本南阳人也。徙居广陵生于淮甸焉。为性倜傥器宇崇峙。于闾里间为时畏服。遇相工曰。子身长八尺眉目秀朗。他日必荷荣寄。 谏曰。心不愿仕于荣寄何有。 相工曰。所寄荷不可测也。 越壮室之年。忽深信佛理。遂舍妻孥求僧披剃焉。甫登戒地颇护心珠。因悟禅那顿了玄理。方数十载同好之者自远而来请问。谏一一指订俾其开觉。寻游洛下广爱寺挂锡。时禅客鳞集。如孝子之事父母焉。洛中有请谏设食。必排位对宾头卢尊者。其为人之钦奉皆此类矣。 属会昌四年诏废佛塔庙。令沙门复桑梓。亦例澄汰。乃乌帽麻衣潜于皇甫氏之温泉别业后冈上。乔木骈郁巨石砥平。谏于夏中常就此入定。或补毳事。忽遇颓云驶雨霆电击石烈风兼至。凡在此者惊奔恐慑。谏唯欣然加趺而坐。若无所闻者。或问谏曰。恶畜生何尔。 大中初宣皇诏兴释氏。谏还归洛邑旧居。其子一日自广陵来觐。适与谏遇于院门。威貌严壮不复可识。乃问曰。从谏大德所居。谏指之东南可寻。其子既去。遂阖门不出。其割裂爱网又若此也。 咸通七年丙戌岁夏五月。忽出诣檀越家。辞别曰。善建福业。贫道秋初当远行。故相闻耳。至秋七月朔旦。旦盥手焚香念慈氏如来已。右胁而卧。呼门人玄章诫之曰。人身难得而易失。急急于物无心无为流转。无生灭法一切现存。今乃生也有涯。暂与尔别。是日无疾而化。行年八十余矣。玄章等奉遗旨。送尸于建春门外尸陀林中施诸鸟兽。三日复视之肌貌如生。一无近者。遂以饼饵覆之。经宿有狐狼迹。唯啖所覆身且俨如。乃议用外国法焚之。收合余烬起白塔于道傍。人尤归信香火不绝焉。 道宣 (宋高僧传卷十四) 释道宣。姓钱氏。丹徒人也。一云长城人。其先出自广陵太守让之后。洎太史令乐之。撰天文集占一百卷。考讳申。府君陈吏部尚书。皆高矩令猷周仁全行。盛德百代君子万年。 母娠而梦月贯其怀。复梦梵僧语曰。汝所妊者即梁朝僧佑律师。佑则南齐剡溪隐岳寺僧护也。宜从出家崇树释教云。凡十二月在胎。四月八日降诞。九岁能赋。十五厌俗诵习诸经。依智頵律师受业。洎十六落发。所谓除结非欲染衣。便隶日严道场。弱冠极力护持专精。克念感舍利现于宝函。 隋大业年中从智首律师受具。武德中依首习律。纔听一遍方议修禅。頵师呵曰。夫适遐自迩因微知章。修舍有时功愿须满。未宜即去律也。抑令听二十遍。已乃坐山林行定慧。晦迹于终南仿掌之谷。所居乏水。神人指之穿地尺余。其泉迸涌。时号为白泉寺。猛兽驯伏每有所依。名华芬芳奇草蔓延。随末徒崇义精舍。载迁丰德寺。 尝因独坐。护法神告曰。彼清官村故净业寺。地当宝势道可习成。间斯卜焉。焚功德香行般舟定。时有群龙礼谒。若男若女化为人形。沙弥散心顾盻邪视。龙赫然发怒将搏攫之。寻追悔吐毒井中。具陈而去。宣乃令封闭。人或潜开往往烟上。审其神变或送异华一奁。形似枣华大如榆荚。香气馝□数载宛然。又供奇果季孟梨柰。然其味甘其色洁。非人间所遇也。门徒尝欲举阴事。先是潜通。以定观根随病与药。皆此类者。 有处士孙思邈。尝隐终南山与宣相接。结林之交。每一往来议论终夕。时天旱。有西域僧于昆明池结坛祈雨。诏有司备香灯供具。凡七日池水日涨数尺。有老人夜诣宣求救。颇形仓卒之状。曰弟子即昆明池龙也。时之无雨乃天意也。非由弟子。今胡僧取利于弟子。而欺天子言祈雨。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加护。 宣曰。吾无能救尔。尔可急求孙先生。老人至。思邈石室冤诉再三云。宣律师示我故敢相投也。 邈曰。我知昆明池龙宫有仙方三十首。能示余余乃救尔。 老人曰。此方上界不许辄传。今事急矣。固何所吝。少选捧方而至。 邈曰。尔速还无惧胡僧也。自是池水大涨数日溢岸。胡僧术将尽矣。无能为也。 及西明寺初就。诏宣充上座。三藏奘师至止。诏与翻译。又送真身往扶风无忧王寺。遇敕令僧拜等上启朝宰。护法又如此者。撰法门文记广弘明集续高僧传三宝录羯磨戒疏行事钞义钞等二百二十余卷。三衣皆纻一食唯菽。行则杖策坐不倚床。蚤虱从游居然除受。土木自得固己亡身。尝筑一坛。俄有长眉僧谈道知者。其实宾头卢也。复三果梵僧礼坛。赞曰。自佛灭后像法住世兴发毗尼唯师一人也。 干封二年春冥感天人来谈律相。言钞文轻重仪中舛误。皆译之过非师之咎。请师改正。故今所行著述多是重修本是也。又有天人云。曾撰祇洹图经。计人间纸帛一百许卷。宣苦告口占。一一抄记上下二卷。又口传偈颂号付嘱仪。十卷是也。贞观中曾隐沁部云室山。人睹天童给侍左右。于西明寺夜行道足跌前阶有物扶持履空无害。熟顾视之乃少年也。宣遽问。何人中夜在此。 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之子那咤也。护法之故拥护和尚。时之久矣。 宣曰。贫道修行无事烦太子。太子威神自在。西域有可作佛事者。愿为致之。 太子曰。某有佛牙宝掌虽久头目犹舍。敢不奉献。俄授于宣。宣保录供养焉。 复次庭除有一天来礼谒。谓宣曰。律师当生睹史天宫。持物一苞云。是棘林香。尔后十旬安坐而化。 则干封二年十月三日也。春秋七十二。僧腊五十二。累门人窆于坛谷石室。其后树塔三所。高宗下诏令崇饰图写宣之真。相匠韩伯通塑缋之。盖追仰道风也。宣从登戒坛及当泥曰。其间受法传教弟子可千百人。其亲度曰。大慈律师。授法者文纲等。其天人付授佛牙。密令文纲掌护持去崇圣寺东塔。大和初丞相韦公处厚。建塔于西廊焉。 宣之持律声振竺干。宣之编修美流天下。是故无畏三藏到东夏朝谒。帝问自远而来得无劳乎。欲于何方休息。 三藏奏曰。在天竺时常闻西明寺宣律师秉持第一。愿往依止焉。敕允之。 宣持禁竖牢扪虱以绵纸裹投于地。三藏曰。扑有情于地之声也。凡诸密行或制或遮良可知矣。 至代宗大历二年敕此寺三纲。如闻彼寺有大德道宣律师。传授得释迦佛牙及肉舍利。宜即诣右银台门进来。朕要观礼。至十一年十月敕每年内中出香一合。送西明寺故道宣律师堂。为国焚之祷祝。 至懿宗咸通十年。左右街僧令霄玄畅等上表乞追赠。其年十月敕谥曰澄照。塔曰净光。先所居久在终南。故号南山律宗焉。天宝元载灵昌太守李邕。会昌元年工部郎中严厚本。各为碑颂德云。 息尘 (宋高僧传卷二十三) 释息尘。姓杨氏。并州人也。父迁贸有无营利而已。其母氏尝梦人服装伟丽称寄宵宿。便觉娠妊。 生而有异童稚不群。每闻钟呗之音凝神侧耳。年方十二因梦金人瑰奇之状。引之入精庐。明旦告白二亲恳求出家。未允之前泣而不食。父母悯其天然情何厌塞。遂曲顺之。即投草堂院从师诵净名经菩萨戒。达宵不寐。将周一祀。舍本讽通。年当十七便听习维摩讲席。粗知大义。及乎弱冠乃圆上品。执持律范曾无缺然。 年二十三文义斡通。于崇福寺宗感法师胜集传授。复学因明唯识不亏敷演。学徒颖脱者数人。崇福寺辩才大师从式最为高足。 于天佑二年。李氏奄有河东。武皇帝请居大安寺净土院。四事供养。专览藏教修炼上生业。设无遮大斋前后五会。尘尝以身饲狼虎入山谷中。其兽近嗅而奔走。又于林薄裸体以啖蚊虻。乃游仙岩岳寺养道栖神。复看大藏经。匝设斋然一指伸其报庆。彼寺有圣观音菩萨像。长□七灯香华供献。后被诸生就请下山。城内传扬大论。四序无辍。逐月设沐浴。临河就沼投饲水族。以己哒嚫旋赎羽毛。沈潜高明以遂生性。或施牢狱人食。或赈惠贫乏。或捐旛盖于净明金藏二塔。 后唐长兴二年众请于大安国寺后。建三学院一所。供待四方听众。时又讲华严新经。传授于崇福寺继晖法师。由是三年不出院门。一字一礼华严经。一遍字字礼大佛名经。共一百二十卷。复炼一指。前后计然五指。 时晋高祖潜跃晋阳。最多钦重。洎乎龙飞尘每入洛京朝觐必延内殿。从容锡赉颇丰。帝赐紫服并懿号。固让方俞。尘闻凤翔府法门寺有佛中指骨节真身。乃辞帝住岐阳瞻礼。睹其希奇。又然一指。尘之双手唯存二指耳。续于天柱寺。就楚伦法师学俱舍论。方经数日。微有疾生。至七月二十七日辰时枕肱而逝。俗年六十三。腊四十四。平常唯衣大布不蓄盈长。六时礼佛未会少缺。陇坻之间闻其示灭。黑白二众具威仪送。焚之得舍利数百粒弟子以灵骨归于太原。晋祖敕葬于晋水之西山。小塔至今存焉。 无染 (宋高僧传卷二十三) 释无染者。不委氏族何许人也。从中条山受业。讲四分律涅槃经因明百法论。善者从之。 恒念华严经。至说诸菩萨住处东北方金色世界。文殊菩萨与一万圣众。从昔已来止住其中而演说法。或现老人。或为童子。近闻佛陀波利自西国来。不倦流沙无辞雪岭。而寻圣迹。高宗朝至台山思量岭。启告扣礼乃见老人。即文殊也。利虽云面接未决心疑。令却往西国取经。诣金刚窟入文殊境界。于今不回。古德既尔。吾岂无缘乎。染乃从彼发迹遍访名公。成遇禅宗穷乎理性。或经法席探彼玄微。 以贞元七年到台山善住阁院。时有僧智頵为台山十寺都检校守。僧长之初也。遂挂锡栖心誓不出山。每念文殊化境非凡者之可胜。岂宜懈怠。冬即采薪供众。夏即跣足登游。春秋不移二十余祀。前后七十余遍。游历诸台迹化现金桥宝塔钟磬圆光莫穷其际。 且曰。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中有美枞乎。言更有愈于诸瑞。吾得少未为足也。最后于中台东忽见一寺。额号福生。内有梵僧数可万计。染从头礼拜递互慰劳。见文殊亦僧也。 语染曰。汝于此有缘。当须荷众勿得唐捐。有愿无行而已。言讫化寺众僧寂无所迹。 染叹而言曰。迹兹灵异岂可徒然。此危脆身有何久固。乃遵言广兴供施。每设一百万僧。乃然一指以为记验焉。渐及五百万数。遐迩委输若海水之入归塘焉。及千万供毕十指然尽。迨开成中白大众曰。吾于此山薄有因缘。七十二遍游诸圣迹。人所不到吾皆至止。又不出兹山已报深愿。幸莫大焉。奈何衰老今春秋七十四。夏腊五十五。及存余喘欲于中台顶上焚一炷香告辞十方如来一万菩萨。或息我以死。谁甘相代。况诸人等并是菩萨门人龙王眷属。莳栽善种得住此山。夙夜精勤羁勒三业。龙华三会共结要期。此时下山勿有留难。合掌曰珍重而去。众初不喻其意。皆言早回。 染乃但携瓶锡惟爇名香。遂命季氏赵华将蜡布两端粗麻一束香汁一斗于中台顶。从旦至暮礼拜焚香。略无暂憩。都不饮食。念佛虔诚声无间断。已至深更。赵氏怪其所以。陟彼崔嵬见染不移旧止转更精专。 染谓赵曰。吾有密愿汝与吾助缘不得相阻。为取蜡布麻油将来缠裹吾身。于夜半子时要然身供养诸佛。吾若得道相度汝也。赵氏谏之苦劝不止。将布缠身披麻灌油。从顶而炼。 言曰。将吾灰骨当须飘散。无使显异。赵氏一从其命略无移改。从顶而炼至足方仆矣。 赵氏叹曰。昔闻药王然身。今见上人。奇哉痛哉。后门人收真骨于梵仙山南起塔。至今在矣。 玄朗 (宋高僧传卷二十六) 释玄朗。字慧明。姓传氏。其先浦阳郡江夏太守拯公之后。曹魏世避地于江左。则梁大士翕之六代孙。遂为乌伤人也。 母葛氏初妊梦乘羊车飞空蹑虚。而觉身重。自兹已后荤血恶闻。殆乎产蓐亦如初寐。觉后心轻体安。婴儿不啼□尔而笑。九岁出家。师授其经日过七纸。 如意元年闰五月十九日敕度配清泰寺。弱冠远寻光州岸律师受满足戒。旋学律范。又博览经论搜求异同。尤切涅槃。常恨古人虽有章疏。判断未为平允。往在会稽妙喜寺。与印宗禅师商确秘要。虽互相述许大旨未周。闻天台一宗可以清众滞。可以趣一理。因诣东阳天宫寺慧威法师。威禀承括州智威。 时传威是徐陵后身灌顶师之高足地。朗亲附之不患贫苦。达法华净名大论止观禅门等。凡一宗之教迹研核至精。后依恭禅师重修观法。博达儒书兼闲道宗。无不该览。虽通诸见独以止观以为入道之程。作安心之域。虽众圣继想而以观音悲智为事行良津。游心十乘谛冥三观。四悉利物六即体□。虽致心物表身厌人寰情捐旧庐志栖林壑。唯十八种十二头陀。隐左溪岩。因以为号。独坐一室。三十余秋。麻纻为衣粝蔬充食。 有愿生兜率宫必资福事。乃构殿壁。缋观音宾头卢像。乃焚香敛念。便感五色神光。道俗俱瞻叹未曾有。此后或猿玃来而捧钵。或飞鸟息以听经。时有盲狗来至山门。长嗥宛转于地。朗悯之焚香精诚为狗忏悔。不逾旬日双目豁明。 至开元十六年。刺史王上客屈朗出山暂居城下。朗辞疾仍归本居。厥后诲人匪倦讲不待众。一郁多罗四十余年。一尼师坛终身不易。食无重味居必偏厦。非因寻经典不然一烛。非因觐圣容不行一步。其细行修心盖徇律法之制。遂得远域沙门邻境耆耋拥室填门。若冬阳夏阴弗召而自至也。其寺宇凋弊。乃指授僧灵禀建其殿宇。形像累二□塔。缋事不用牛胶。悉调香汁。天台之教鼎盛何莫由斯也。 一日顾谓门人曰。吾众事云毕年旦暮焉。以天宝十三年九月十九日薄疾而终。春秋八十有二。僧夏六十一。置塔于岩所。生常撰法华经科文二卷。付法弟子衢州龙丘寺道宾。净安寺慧从。越州法华寺法源神邕。常州福业寺守真。苏州报恩寺道遵。明州大宝寺道原。婺州开元寺清辩。龆年慕道志意求师。不逾三年思过半矣。行其道者号左溪焉。第其传法号五祖矣。禹山沙门神迥着乎真赞矣。 法兴 (宋高僧传卷二十七) 释法兴。洛京人也。七岁出家不参流俗。执巾提盥罔惮勤告。讽念法华年周部帙。又诵净名经匪逾九旬。戒律轨仪有持无犯。来寻圣迹乐止林泉。隶名佛光寺。 节操孤颖所沾利物。身不主持付属门人。即修功德建三层七间弥勒大阁高九十五尺。尊像七十二位。圣贤八大龙王罄从严饰。台山海众异舌同辞。请充山门都焉。盖从其统摄。规范准绳和畅无争故也。 大和二年春正月闻空有声云。入灭时至。兜率天众今来迎导。于是洗浴梵香端坐入灭。建塔于寺西北一里所。 智江 (宋高僧传卷二十八) 释智江。俗姓单。幽州三河南管人也。本富族游侠之子。虽乘竹马厌回火宅之门。乍玩沙堆好作浮图之制。略闻竺干之教。必淡虑凝情。若潇湘之逢故人也。 唐干宁四载。始年十五诣盘山感化寺。遂成息慈。息慈业备。天复三祀往五台山梨园寺纳木叉法。自此担簦请业择木依师。净名上生二典精练涣然冰释。心未属厌。 梁龙德元年于商丘开元寺请名数一支。所谓精义入神散则繁衍。因着瑞应钞八卷。达者传之。生徒影附缮写伙多。 后唐同光元年在微子之墟住院。缔构堂宇轮奂可观。复塑慈氏释迦二尊十六罗汉像。咸加绩彩克肖圣仪。善务方办。俄遘沉疴。以周显德五年孟秋顺终。享龄七十四。当属纩时满院天人杂沓。若迎导之状。畴昔誓生睹史之昭应也。吏部员外郎李铉着塔铭云。 慧玉尼 (比丘尼传卷二) 慧玉。长安人也。行业勤修经戒通备。常游行教化历履邦邑。每属机缘不避寒暑。南至荆楚仍住江陵牛牧精舍。诵法华首楞严等经。旬日通利。郯西道俗皆归敬之。观览经论未曾废息。 元嘉十四年十月为苦行斋七日。乃立誓言。若诚斋有感。舍身之后必见佛者。愿于七日之内见佛光明。五日中宵寺东林树灵光赫然。即以告众。众皆欣敬加悦服焉。寺主法弘后于光处起立禅室。 初玉在长安。于薛尚书寺见红白色光。烛曜左右十日小歇。后六重寺沙门。四月八日于光处得金弥勒像。高一尺云。 玄藻尼 (比丘尼传卷二) 玄藻。本姓路。吴郡人安茍女也。藻年十余身婴重疾。良药必进日增无损。 时玄台寺释法济。语安茍曰。恐此疾由业非药所消。贫道按佛经云。若履危苦能归依三宝忏悔求愿者。皆获甄济。君能与女并捐弃邪俗洗涤尘秽。专心一向当得痊愈。安茍然之。即于宅上设观世音斋。澡心洁意倾诚戴仰。扶疾稽颡专念相续。经七日初夜忽见金像高尺许。三摩其身。从首至足。即觉沈疴豁然消愈。 既灵验在躬遂求出家。住太玄台寺。精勤匪懈诵法华经。菜食长斋三十七载。常翘心注想愿生兜率。宋元嘉十六年出都造经。不测所终。 慧琼尼 (比丘尼传卷二) 慧琼者。本姓钟。广州人也。履道高洁不味鱼肉。年垂八十志业弥勒。常衣刍麻不服绵纩纲纪寺舍兼行讲说。本经住广陵南安寺。 元嘉十八年。宋江夏王世子母王氏以地施琼。琼修立为寺。号曰南外永安寺。至二十二年兰陵萧承之为起外国塔。 琼以元嘉十五年。又造菩提寺。堂殿坊宇皆悉严丽。因移住之。以南安施沙门慧智。 琼以元嘉二十年。随孟顗之会稽。至破纲卒。敕弟子云。吾死后不须埋藏。可借人剥裂身体以饲众生。 至于终尽不忍屠割。乃造句容县举着山中。欲使鸟兽自就啖之。经十余日。俨然如故。颜色不异。令使村人以米散尸边。鸟食远处米尽。近尸之粒皆存。弟子慧朗在都闻之。奔驰奉迎。还葬高座寺前堈。坟上起塔云。 光静尼 (比丘尼传卷二) 光静。本姓胡。名道婢。吴兴东迁人也。幼出家随师住广陵中寺。静少而励行长而习禅思。不食甘肥。将受大戒绝谷饵松。具足之后积十五年。虽心识鲜明而体力羸惫。祈诚慊到。每辄感劳。动经晦朔。 沙门释法成谓曰。服食非佛盛事。静闻之还食粳粮。倍加勇猛精学不倦。从学观行者常百许人。 元嘉十八年五月患疾曰。我厌苦此身其来久矣。于是牵病忏悔不离心口。情理恬明神气怡悦。至十九年岁旦饮粒皆绝。属念兜率心心相续。如是不断。至四月十八日夜。殊香异相满虚空中。其夜命过焉。 净秀尼 (比丘尼传卷四) 净秀本姓梁。安定乌氏人也。祖畴征虏司马父粲之龙川县都乡侯。 净秀幼而聪睿好行慈仁。七岁自然持斋。家中请僧转涅槃经。闻断鱼肉即便蔬食。不敢令二亲知。若得鲑鳝密自弃之。从外国沙门普练谘受五戒。精勤奉持不曾违犯。礼拜读诵昼夜不休。年十二便求出家。父母禁之。及手能书常自写经。所有资财唯充功德不营俗好。不衣锦绣不着粉黛。如此推迁。至十九方得听许。为青园寺首尼弟子。事师竭诚犹惧弗及。三业勤修夙夜匪懈。僧使众役每居其首。跋涉勤劬触事关涉善神敬护常在左右。时有马先生。世呼神人也。见秀记言。此尼当生兜率。 尝三人同于佛殿内坐。忽闻空中声状如牛吼。二人惊怖。唯秀淡然。还房取烛始登*84。复闻空中语曰。诸尼避路秀禅师归。 他日又与数人于禅房中坐。一尼鼾眠睡中。见有一人头柱殿。语曰。勿惊秀尼。 后时与诸尼同坐。一尼暂起。还见一人。抵掌止之曰。莫挠秀尼。 进止俯仰必遵律范。欲请曜法师讲十诵律。但有钱一千忧事不办。夜梦见鸦鹊鸲鸽子各乘轩车大小称形。同声唱言。我当助秀尼讲。及至经营有七十檀越争设妙供。 后又请法颖律师重讲十诵。开题之日澡罐中水自然香馥。其日就坐更无余伴。起惧犯独以谘律师。律师答言。不犯。秀观诸尼未尽如法。乃叹曰。洪徽未远灵绪稍隤。自非正己焉能导物。即行摩那埵以自悔首。合众见之悉共相率。退思补过惭愧忏谢。 宋元嘉七年外国沙门求那跋摩至都。律范清高。秀更从受戒。而青园徒众悟解不同思立别住。外严法禁内安禅默。庶微称己心。 宋南昌公主要黄修仪。以大明七年八月。共施宜知地以立精舍。秀麻衣藿食。躬执泥瓦夙夜尽勤。制龛造像无所不备。同住十余人皆以禅定为业。 秦始三年明帝敕以寺从其所集宜名禅林。秀手写众经。别立经台置在于堂内。娑伽罗龙王二兄弟。现迹弥日示其拥护。知识往来无不见者。每奉请圣僧果食之上必有异迹。 又尝七日供养礼忏讫摄心澍想。即见二胡僧举手共语。一称弥呿罗。一称毗佉罗。所着袈裟色如熟桑椹。秀即以泥染衣色令如所见。他日又请阿耨达池五百罗汉。复请罽宾国五百罗汉。又请京邑大德二旬大会。第二日又见一胡僧。合众疑之。因即借问。云从罽宾来至已一年。使守门者密加觇视。多人共见从宋林门出。始行十余步奄忽不见。又曾浴圣僧内外寂静。唯有牺杓之声。其诸瑞异皆类此也。齐文惠帝竟陵文宣王。厚相礼待供施无废。年耆力弱不能复行。 梁天监三年敕见听乘舆至内殿。五年六月十七日。苦心闷不复饮食。彭城寺慧令法师六月十九日梦见一柱殿严丽非常。谓是兜率天宫。见净秀在其中。令即嘱之。得生好处勿忘将接。秀曰。法师兄是大丈夫。弘通经教自应居胜地。令闻秀病往看之述梦中事。至七月十三日小间。自梦见幡盖乐器在佛殿西。二十二日请相识僧会别。二十七日告诸弟子。我升兜率天。言绝而卒。年八十九。 玄照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 沙门玄照法师者。太州仙掌人也。梵名般迦舍末底乃祖乃父冠冕相承。而总髻之秋抽簪出俗。成人之岁思礼圣踪。遂适京师寻听经论。 以贞观年中乃于大兴善寺玄证师处。初学梵语。于是仗锡西迈挂想祇园。背金府出而出流沙。践铁门而登雪岭。漱香池以结念。毕契四弘。陟葱阜而翘心誓度。三有途经速利过睹货罗。远跨胡疆到吐蕃国蒙文成公主送往北天。渐向阇阑陀国。未至之间。长途险隘为贼见拘。既而商旅计穷控告无所。遂乃援神写契仗圣明衷。梦而咸征。觉见群贼皆睡私引出围。遂便免难。 住阇阑陀国经于四载。蒙国王钦重留之供养。学经律习梵文。既得少通。渐次南上到莫诃菩提。复经四夏。自恨生不遇圣幸睹遣踪。仰慈氏所制之真容。着精诚而无替。爰以翘敬之余。沈情俱舍既解对法。清想律仪两教斯明。 后之那烂陀寺。留住三年。就胜光法师中百学等论。复就宝师子大德受瑜伽十七地。禅门定□。亟睹关涯。既尽宏纲。遂往弶伽河北。受国王苦部供养。住信者等寺复历三年。后因唐使王玄策归乡。表奏言其实德。遂蒙降敕。重诣西天追玄照入京。路次泥波罗国。蒙王发遣送至吐蕃。重见文成公主。深致礼遇。资给归唐。于是巡涉西蕃而至东夏。 以九月而辞苦部。正月便到洛阳。五月之间途经万里。于时麟德年中。驾幸东洛奉谒阙庭。还蒙敕旨令往羯湿弥啰国。取长年婆罗门卢迦溢多。既与洛阳诸德相见。略论佛法纲纪。敬爱寺导律师观法师等。诸译萨婆多部律摄。既而敕令促去不遂本怀。所将梵本悉留京下。于是重涉流沙还经碛石。崎岖栈道之侧。曳半影而斜通。摇泊绳桥之下。没全躯以傍渡。遭吐蕃贼脱首得全。遇凶奴寇仅存余命。 行至北印度界。见唐使人引卢迦溢多于路相遇。卢迦溢多复令玄照及使傔数人向西印度罗荼国取长年药。路过缚渴罗到纳婆毗诃罗睹如来澡盥及诸圣迹。渐至迦毕试国礼如来顶骨。香华具设取其印文。观来生善恶。复过信度国方达罗荼矣。蒙王礼敬安居四载。转历南天。将诸杂药望归东夏。到金刚座旋之。那烂陀寺净(义净,见《宋高僧传》卷一)与相见。尽平生之志愿。契总会于龙华。但以泥波罗道吐蕃拥塞不通迦毕试途多氏捉而难度。遂且栖志鹫峰沈情竹苑。虽每有传灯之望。而未谐落叶之心。嗟乎苦行标诚利生不遂。思攀云驾坠翼中天。在中印度庵摩罗跛国遘疾而卒。春秋六十余矣。 大乘灯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 大乘灯禅师者。爱州人也。梵名莫诃夜那钵地已波(唐云大乘灯也)幼随父母泛舶往社和罗钵底国。方始出家。后随唐使郯绪相逐入京。于慈恩寺三藏法师玄奘处进受具足戒。 居京数载颇览经书。而思礼圣踪。情契西极。体蕴忠恕性合廉隅。戒□存怀禅枝□虑。以为溺有者假缘。缘非则坠有。离生者托助。助是则乖生。乃毕志王城敦心竹苑。冀摧八难终求四轮。遂持佛像携经论。既越南溟到师子国。观礼佛牙备尽灵异。过南印度复届东天。往耽摩立底国。既入江口遭贼破舶唯身得存。淹停斯国十有二岁颇闲梵语。诵缘生的经兼修福业。因遇商侣。与净(义净,见《宋高僧传》卷一)相随诣中印度。先道那烂陀。次向金刚座。旋过薛舍离。后到俱尸国。与无行禅师同游此地。 灯师每叹曰。本意弘法重之东夏。宁知志不成遂奄尔衰年。今日虽不契怀。来生愿毕斯志。然常为睹史多天业冀会慈氏。日画龙华一两枝用标心至。灯公因道行之次。过道希师所住旧房。当于时也其人已亡。汉本尚存梵夹犹列。睹之潜然流涕而叹。昔在长安同游法席。今于他国但遇空筵。 玄逵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玄逵律师者。润州江宁人也。俗姓胡,今族高宗。兼文兼史。尚仁贵义。敬法敬僧。枝叶蝉联。嘉声靡坠。 律师则童子出家长而钦德。及其进具卓尔不群。遍闲律部偏务禅寂。戒行严峻诚罕其流。听诸大经颇究玄义。博勖文什草隶尤精。空有三衣袒髆为饰。不披覆膊衣角撘肩。入寺徒跣行途着履。纵使时人见笑高节曾不间然。不卧长坐。讵胁安眠之席。杜多乞食。宁过酒肆之门,善人皆爱草鞋巧知。皮亦无过鉴者。足不履地能闲露脚。是仪嗟乎。此子暗与理谐。激扬清波。耻汨泥而从俗。独醒在旦。岂共醉而居昏绕于丹阳一而遂即同契,南上昆季留连怆矣。三荆之析友于攀绝。伤哉八翼之离。以为传法在怀无抑高节。行至广州遂染风疾。以斯婴带弗遂远怀。于足怅恨而归返锡吴楚。 年二十五六。后僧哲师至西国云。其人已亡有疚于怀。嗟乎不幸。胜途多难验非虚矣。实冀还以法资空有郁蓝之望。复欲旋归遗锷。徒怀陇树之心。乃叹曰。淑人斯去。谁当继来。不幸短命。鸣呼哀哉。九仞希岳。一篑便摧。秀而不实。呜呼哀哉。解平易得。行也难求。嗟尔幼年。业德俱修。传灯念往。婴痼情收。慨乎壮志。哀哉去留庶传尔之令节。秉辉曜于长秋。于时逵师言离广府还望柱林。去留怆然自述赠怀云尔 标心之梵宇 运想入仙洲 婴痼乖同好 沉情阻若抽 叶落乍难聚 情离不可收 何日乘杯至 详观演法流 净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寻听。于时与并部处一法师。莱州弘袆论师。更有二三诸德。同契鹫峰标心觉树。然而一公属母亲之年老。遂怀恋于并川。袆师遇玄瞻于江宁。乃敦情于安养。玄逵既到广府复阻先心。唯与晋州小僧善行同去。神州故友索尔分飞。印度新知冥焉未会。此时踯躅难以为怀。戏拟四愁聊题两绝而已。 我行之数万 愁绪百量思 那教六尺影 独步五天陲 上将可凌师 匹士志难移 如论惜短命 何得满长祇 于时咸亨三年坐夏杨府。初秋忽遇龚州使君冯孝诠。随至广府。与波斯舶主期会南行。复蒙使君命往岗州。重为檀主及弟孝诞使君孝轸使君郡君宁氏郡君彭氏等。合门眷属。咸见资赠。争抽上贿各舍奇餐。庶无乏于海途。恐有劳于险地。笃如亲之惠。顺给孤之心。共作归依同缘胜境。所以得成礼谒者。盖冯家之力也。又岭南法俗。共鲠去留之心。北土英儒。俱怀生别之恨。 至十一月。遂乃面翼轸背番禺。指鹿园而遐想。望鸡峰而太息。于时广莫初□。向朱方而百丈双桂。离箕创节。弃玄朔而五两单飞。长截洪溟。似山之涛横海。斜通巨壑。如云之浪滔天。未隔两旬果之佛逝。经停六月渐学声明。王赠支特送往末罗瑜国(今改为室利佛逝也)复停两月转向羯荼。 至十二月举帆还乘王舶渐向东天矣。从羯荼北行十日余至裸人国向东望岸可一二里许。但见椰子树槟榔林森然可爱。彼见舶至争乘小艇有盈百数。皆将椰子芭蕉及藤竹器来求市易。其所爱者但唯铁焉大如两指。得椰子或五或十。丈夫悉皆露体。妇女以片叶遮形。商人戏授其衣,即便摇手不用。传闻斯国当蜀川西南界矣。此国既不出铁亦寡金银。但食椰子薯根无多稻谷。是以卢呵最为珍贵。其人容色不黑量等中形。巧织团藤箱。余处莫能及。若不共交易便放毒箭。一中之者无复再生。 从兹更半月许望西北行。遂达耽摩立底国。即东印度之南界也。去莫诃菩提及那烂陀可六十余驿。于此创与大乘灯师相见。留任一载。学梵语习声闻论。遂与灯师同行取正西路。商人数百诣中天矣。去莫诃菩提有十日在。过大山泽路险难通。耍藉多人必无孤进。于时净染时患身体疲羸。求趁商旅因不能建。虽可励己求进五里终须百息。 其时有那烂陀寺二十许僧。并灯上人并皆前去。唯余单己孤步险隘。日晚晡时山贼便至。援弓大唤来见相陵。先撮上衣次抽下服。空有绦带亦并夺将。当是时也。实谓长辞人代。无谐礼谒之心。体散锋端。不遂本求之望。又彼国相传。若得白色之人杀充天祭。既思此说更轸于怀。乃入泥坑遍涂形体。以叶遮蔽扶杖徐行。日云暮矣营处尚远。至夜两更方及徒侣。闻灯上人村外长叫。既其相见令授一衣。池内洗身方入村矣。 从此行数日。先到那烂陀敬根本塔。次上耆阇崛见□衣处。后往大觉寺礼真容像。山东道俗所赠紽绢。持作如来等量袈裟。亲奉披服。濮州玄律师附罗盖数万为持奉上曹州安道禅师寄拜礼菩提像亦为礼讫。于时五体布地一想虔诚。先为东夏四恩。普及法界含识。愿龙华初会遇慈氏尊。并契真宗获无生智。次乃遍礼圣迹过方丈。而届拘尸。所在钦诚。久鹿园而跨鸡岭。住那烂陀寺十载求经。方始旋踵言归还耽摩立底。未至之间遭大劫贼。仅免窗刃之祸。得存朝夕之命。于此升舶过羯荼国。所将梵本三藏五十万余颂。唐译可成千卷。拥居佛逝矣。 大津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大津师者。澧州人也。幼染法门长敦节俭。有怀省欲以乞食为务。希礼圣迹启望王城。每叹曰。释迦悲父既其不遇。天宫慈氏宜勖我心。自非睹觉树之真容谒祥河之胜躅。岂能收情六境。致想三祇者哉。 遂以永淳二年振锡南海。爰初结旅颇有多人。及其角立唯斯一进。乃赍经像与唐使相逐。泛舶月余达尸利佛逝洲。停斯多载。解昆仑语颇习梵书洁行齐天更受圆具。净于此见。遂遣归唐望请天恩。于西方造寺。既睹利益之弘广。乃轻命而复沧溟。遂以天授二年五月十五日附舶而向长安矣。 法朗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苾刍法朗者。梵名达摩提婆。襄州襄阳人也。住灵集寺。俗姓安实。乃家传礼义门袭冠缨。童年出家钦修是务。遂离桑梓游涉岭南。净至番禺报知行李。虽复学悟非远而实希尚情深。意喜相随同越沧海。未经一月屈乎佛逝。亦既至此业行是修。晓夜端心习因明之秘册。晨昏励想。听俱舍之幽宗既而一篑已倾。庶罔隤于九仞。三藏虔念。拟克成乎五篇。弗惮劬劳有聪识。复能志托弘益抄写忘疲。乞食自济但有三衣。袒膊涂跣遵修上仪。虽未成于角立。终有慕于囊锥。凡百徒侣咸希自乐。尔独标心利生是恪。恪勤何始专思至理。若能弘广愿于悲生。冀大明于慈氏。年二十四矣。 沿謣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下) 释沿謣。少而出家。有义学喜誉。常愿生兜率天。作兜率天宫观。注义源四卷。梦有青衣童子。告謣云。师若欲生兜率天奉见慈氏大士。方造形像观真容。觉即刻木为像。生年七十有余而卒。临终之时。告徒众曰。我所造像。现虚空中。从像生天矣。 诠明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下) 释诠明法师。发愿造三寸刻檀慈氏菩萨像。祈誓生兜率天。着上生经抄四卷。以明幽玄。梦其像渐大。金色光明。赫灼对明微放。明白像言。我等愿求生兜率天。将得生不。 像言。我既得释迦文大师要势付属。不念尚不舍之。况有念愿。作是言已。还复本像。明秘不语他人。没后见遗书中。知其感应。临终之时。傍人梦见百千青衣人来迎。明指天而去矣。 妙运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下) 释妙运。住总因寺。诵法花经为业。常愿生兜率天上。奉事弥勒菩萨。更画药王药上二菩萨像。祈愿感应。生年七十有余。微疾顿发。语师友言。化佛来迎。说此言。汝画药王药上二菩萨像。若有人识二菩萨名字者。一切人天亦应礼拜。不久必生兜率内院。奉事慈氏菩萨云。不久而卒矣。 孙宣德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中) 唐朝散大夫孙宣德。雍州永安县人也。德依因缘发愿。将造花严经。间触事生不信。即舍废无恶不造。 后射猎落马闷绝。经一日醒觉悲泣投地。悔过自责。谓思邈曰。吾初死之时。见三人冥官驱没官。到于大城前。五道大臣位次叙列。, 阎魔大王安处。于嗔呵吾言。汝痴人人恣造恶。依所杀禽兽訴非分召汝。即见庭中。吾所杀生百千万。向王各各白非分夺命由。王弥嗔怒。时有一童子。自称善财。忽至王所。王恭从座下。合掌向童子。 童子曰。汝可放宣德。彼发造花严未果。所愿之时。无不信心。岂以后恶舍前善。 王欢喜曰。理实如然。宜可放还。 即童子示归路得醒悟。大花严经功德不思议。仍悔先愚。更尽所有书写之。八十有六而卒。对亲友曰。吾写花严。生兜率天。奉违事慈氏矣。 妙莲 (法华传记卷六) 释妙莲。慈悲济物特诵法华经以为业。谓师友言。吾以诵经力。生兜率内院。欲值遇慈氏。此愿可不。 师友答甚可。经云。若人受持读诵。是人命终。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佛岂虚说。莲弥勤行大精进。讽诵法华。未尝休息。生年七十有余。微疾顿起。召请诸师友语言。吾有微疾。不为痛患。天童来迎。化佛授手。言讫而逝。端坐如生。 三日方苏曰。吾依诵法华力。至于兜率弥勒内院。 诸天赞曰。汝在阎浮诵法华。功德自至此天处。奉见慈氏妙相尊。闻法早契不退忍。闻偈生喜心。 慈氏菩萨告曰。尔于人间。以诵法华力做。得生此处。此处诸天。多是于释迦遗法中。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者。尔可速还下人间。接四部弟子得令闻知。暂持妙法。大销诸罪。则用补生天之阙行也。 尔时白菩萨言。以何为证。徒众当信受。即菩萨以熏香涂莲手。以是因缘还活。时彼手香遍满一州。国人皆取信。作是说已。不久而卒。寺东北起塔。安置遗身。塔尚熏香。若摩触壁。三日已上香气不竭。现所见闻也。 齐太祖 (法华传记卷八) 齐太祖高帝道成。姓萧偏祟重佛。故造陟屺止观二寺。四月八日。常铸金像。七月十五日。普寺造盆供。僧三百。自以香汁和墨。手写法华经八部金字法华二部。皆五香厨四宝遂盛。静夜良辰清斋行道。每放金色光。照耀殿内。诸侯皆共视。倍更发心。相议。我等结二十八人。各各造一品。庄严奇丽。七月十五日。就止观寺。须供养礼拜。即如佥议当于供日。天雨细华。如云母而下。琉璃轴放光。照一里余。众皆欢喜。 中有特进士。七十有八顿闷绝。良久起居。欢喜流泪。吾如梦见自身。左右有羽翼。飞到天上。即兜率宫前入内院。弥勒告曰。高帝并诸侯。皆来我所。法华力耳。汝还人间。宣告此事。即特飞下见羽翼。是法华一品。诸君莫懈怠。王臣弥发信心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