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6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6课

 

  略论·6月16日讲课记录

  宏演法师

  3、死及结生相续之相

  (1)、死缘

  文:"寿尽死者,以先业所引之寿,一切皆尽,时至而死也。福尽死者,如无资具而死也。不平等死者,有九种因缘,谓食无度量等,如经所说。"

  解:死缘有寿尽而死、福尽而死、不舍不平等而死三类。一、寿尽而死。从哇哇堕地那天开始,寿命就在一天一天减少。一直减到身体的种种功能都坏死,寿量尽了,时间到了就死亡;二、福尽而死。福报享受尽了,缺医少食,在贫困、饥饿、寒冻或自杀死亡;三、不平等死。意外死亡,比如说种种爆死。共有九种,即一、食不知量,爆饮爆食引起的死亡;二、食不宜,吃了不应该吃的食物,比如说服毒。三、不消复食,饮食无量,没有消化又再吃。四、生而不吐,不能消化的东西吐不出来。五、熟而持之,体内的废物不能及时排泄。六、不近医药,有病不治療。七、不知于己为损为益,对种种受用不知道是好是坏。八、非时非量。饮食没有时间没有定量。九、行非梵行。男女关系混乱引起的死亡。除此之外,还有传染病、犯险、车祸、空难之类等引起的死亡。二和三两类属非时死亡,寿命未尽、不该死的时候死了。世俗修延寿法,均对非时死而言,对寿命该尽的修延寿法也无效。

  (2)、死心--死时之心念

  文:"信等善心及贪等不善心。此二心者,或依自力,或依他使念,于想粗转之中间令心发起。具无记心死者,于善不善二心自忆念,亦无他使念。此中作善者,如由暗入明,死时如梦种种悦意色生,安乐而死,解支节苦亦甚微细。作不善者,如明趋暗,死时如梦显现种种不可爱色,生起猛利之苦。受支解之痛亦极剧烈。支解者,除天及地狱外,余趣皆有。具无记心者,如上所言之乐苦俱不生也。死时善不善二心者,何多修习,彼即现起,余心则不转也。若于善恶二种平等者,何者先念彼先现起,余不随转。心微细行时,善与不善二种皆止,而成无记之心。一切死时,当其想心未至不明之间,以长时所习,我爱现行由彼最后我爱增上,念我当无,便爱自身。此即受中有之因也。预流及一来,虽亦起我爱,继以慧观察而不忍受,如具力人打力弱者。若不来果者,则我爱不生矣。"

  解:死时的心念,分粗细二类,粗中又有善、不善二种。依略论释云:善心念死的,由自忆念或他忆念与信等善法相应而死。因为粗分心(自己能觉察)通善、不善、无记,所以死心以粗分为转移,细分心(根本无明,不能觉察)则不分三性。粗分心属四大收摄,直至最后三口粗气出后,细分心出后乃死,死即随业转。当在三口粗气出后,细分心未出前,提起皈依心、出离心、菩提心三心,虽有恶业,也可以用善念压伏。修破瓦法的,于粗分心时行迁转法。迁转法最低限度必须忆念皈依心,上等的能忆念空性,最上的忆念菩提心,这就是破瓦法,非别有秘奥。在粗分心时,必须有人提示,否则要看平日的习气。如善习强则善心现,恶习强则恶心现,善恶相等,则视平日善恶何者为先,先习者必压后习者,故惟视平日的串习,届时即随习气的力强者而取后有。故于最后粗气未出以前,不论自忆念善法,或他教忆念善法,最为扼要。   无记心死,于粗分心即不辨善恶二念,惟无记而死。在粗分心随外气出后,心尚余热,细心仍然依内气而住。此时即现红道白道与父母红白相应,此就密法说如是。(《红显白显,可参阅孙景风译的《中阴救度法》》又死时有一种幻境,如住善心,则见胜境而死,譬如由暗入开朗,如入花园、见天女、或上师、佛、菩萨相等。种种悦意之声,安乐而死,四大分解的痛苦,也比较微细。四大分解的痛苦,也称为断关要苦,即断生命时所生之苦。除天及地狱死者外,余道皆有之。不过能住善念者,其苦轻微;善律义(严持戒律)亦有无此苦者。住不善而死,其幻境为种种不可爱色(境)。如由明入暗,或见鬼卒鞭挞执缚等,并生猛厉痛苦。断关要苦亦最甚,如断头然。其最不善者,现种种猛厉恐怖境界。次不善者亦或有不现。昔有屠人死时,见所屠之猪咸集,持刀断其命而死,即其一例。住无记心死者,上述爱恶二种幻境均无。   临死粗分心现时,善念恶念,即于此时现起。但恶念现,善念即不现,反之亦然,及粗气已出,细分现前,善恶二念均不复现。惟长时串习之我爱心,猛然而起。因爱我故,见我将死,即生取我心,故受后有,故爱、取能造后有业。至于预流、一来果,虽有我爱,因有空慧,能破我爱习气,将习气压伏。不来果,我爱不以爱禅定乐及取蕴心而取中有,以得不来果。

  (3)、暖从何收

  文:"暧从何收者,作不善者,先从上身收暧,至心而舍。作善者,先从下身收暖,于心而舍。皆从心而出识也。于最初精血之中,识于何住,即成心脏后从何出,即是最初之所入也。"

  解:人将死时,身中的暖气从哪里收,大概就能知道往生的去向。作不善业,暖由上向下而收至心;作善业者,暖由下向上而收至心,均至心而舍。因暖气的收摄不同,即生中有的生处也不同。心识入胎,由母根而入,住于父精母血中,即其住处,结成心脏;死时心识离身,亦从心脏而出。圣者入胎,不自母根入,或从口入,不过,仍住精血中。暖收时,即火大归火之相。出粗气时,即风大归风之相。凡欲行超荐法者,应于此时,但须具二条件一、生前具福德;二、超荐者与亲眷有关,如父子师弟等,否则任何法亦无效。总之,地大受用尽时,乃归於地,水大仍归於水,风大亦然。何以故?业尽故。业尽,故心与身分,暖收亦即心收之相。在暖收气紧时,正粗分心现时,正好提正念,此时一念善恶,即可决定升沉。粗分心一过,即入细分心,则纯属无记,已无转业作用。依密乘广说,细分心,随业力住于身,至多可三日。迨细分心与身离,即入中有。所谓中有,为生死中间的过渡,故称中有。

  (4)、死已成中有之理

  文:"死后成中有之理者,如上所言,识从何出之时,由彼无间,如秤低昂,而成死与中有也。彼中有者,眼等根全,当生何趣,即具彼趣之身相。在未受生之间,眼如天眼,身如具通,俱无障碍。同类中有,及修得离过之天眼能见之。《俱舍》虽言,若成何趣之中有,次无遮止令于余生,而《集论》则说有遮也。作不善之中有者,如黑羺(nou)光,或阴暗夜。作善中有者,如白衣光,或明月夜。中有同类能互相见,并能自见生处。地狱中有如焦株杌,傍生中有如烟,饿鬼中有如水。欲天与人之中有如金,色界中有鲜白。此《入胎经》所说。若由无色生下二界,则有中有。若从彼二生无色者,随于何死,即于彼处无色之蕴,无有中有也。又天之中有向上,人之中有平行,诸作恶业者,眼目视下,倒掷而行。三恶趣之中有皆同也。寿量者,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得缘则无决定,不得亦须换身,于七七日住,在此期内,定得生缘,无过此限。如天中有,七日死后,或复为天,或变人等之中有,以有余业,能变中有种子故也,余亦如是。"

  解:成因:一切有情死时,当心识还未达到昏昧状态的时候,长期以来所养成的我爱习气现行,并且势力不断增强,最后达到非常强烈的程度,但想到"我"将要死了,于是只好爱著显现的身体。心识一旦离开身体,立即形成中有。好比天平的两端,一端加码,另一端就翘首,升沉是同时的。

  形状:中有身,眼耳等俱全,视听亦无碍,如孩童般。中有之身相,视其当生何界,即为何界相。俱舍有"当现前生形相"一语,或谓如其前生本有形相者,此乃误解。所谓前生者,即指当生言。故死者之魂,决非本人相貌。又中有身,在同类中有及修得离垢天眼,均能见之。但业根则非所能见。《俱舍》说中有身现何界身,即定生何界,不可转变,此乃不了义。《集论》说尚可转变,则属了义。如依俱舍,谓中有一成,不可转变,则七日中任修何善法,亦将益无矣。依集论,在七日内修法,恶趣中有可生善趣。但俱舍解释,定生某界之中有,如后人为之修法,仅可使其时间上缩短,或减轻其痛苦。彼驳集论,以为如中有可变,则当生善趣者,其亲友作恶岂不亦影响于彼令其转入恶趣耶?宗喀大师则宗集论说,谓中有期内,后人作恶,亦可影响于彼由善而趣恶趣。作恶的中有,如黑牛毛毡,或谓如阴暗之夜。作善之中有,如白毡,或如光明之夜。中有除同类可互见外,亦能自见其当生处。地狱中有,状焦株杌;傍生中有如烟;饿鬼中有如水;天如金色;色界如鲜白。由无色生下二界有中有,由下二界生无色界,则无中有,于其死处,即成无色界。

  功能:具神变。此种神变,系由生得,与由修定所得者不同。俱舍称彼为业通。除母胎宫及金刚道场外,余皆无所阻碍故。

  运动:天中有向上升,人中有平行,恶业或三恶道中有都是眼朝下颠倒而行。

  寿量:一般情况下,中有若未具备投生因缘,最多存在七天;若找到了投生的因缘,时间上就不一定。如果在七天内未得受生因缘,那么必须转换中有身相,在七七四十九天之中,一定找到投生因缘,不会再超过这种期限。

  (5)、次于生有受生之相

  文:"次于生有结生之相者,《瑜珈论》云:若胎生者,于父母精血起颠倒见,尔时如父母未眠,而如幻见眠,于彼爱著。《俱舍》说为见父母眠也。彼复若生女身之中有,于母思离,贪与父交。若生男者,于男思离,贪与女交。是欲起已,从而趣向。如是男女支体,余渐不现,唯见男女根相。对彼起嗔,中有遂灭,而成生有。复以父母贪爱俱极,最后有浓厚之精血各出一滴,相与和合,住母胎处,状如凝乳。与彼具时则中有灭。与灭同时,以结生相续之识力,有微细余根大种,和合摄彼同分之精血,而余根以生。尔时入胎之识,诸许阿赖耶者,为阿赖耶;诸不许阿赖耶者,则为意识结生也。若于生处不欲去者,则不赴,不赴则不生,故已作增长生地狱之业,如宰羊杀鸡贩猪等非律仪之中有,于其生处,如由梦中而见有羊等,以昔串习之爱乐。即往赴彼,即于生处之色起嗔,遂致中有灭而生有生焉。如是于地狱及大瘿饿鬼中生亦同。凡当生于畜生、饿鬼、人及欲界色界天者,于其生处,见自同类喜乐之有情,于彼欢喜,思欲奔赴,由于生处起嗔,中有随灭,而生有生焉。此《本地分》中所说也。其非律仪贩鸡猪等之生地狱,与此相同。《俱舍》云:"湿化染香处。"谓湿生贪染香气。化生贪染住处而生也。又若生热地狱者思暖,若生寒地狱者思凉,中有趋之乃生,此注中释也。卵生如胎生,亦出《俱舍论注》。"

  解:生有,分胎、卵、湿、化。就胎说,俱舍谓胎生中有,生颠倒见,当得男身者,则妒男而爱女;当得女身者,则妒女而爱男。《瑜伽师地论》说中有天眼,见父母所出精血,父母为眠相。《俱舍》说实见父母眠相,以颠倒见趋之,男女身相不现,但见男女根相,起瞋恨心,中有即死,于父母精血中结生。以上二说,都说从父母根门入,密经则说从母顶入,或口入,一说随父精而入。中有与生有同时生灭,识入精血,以识原有生根之力,即成微细根种子,如乳得酵,诸根随生。一说由识即使精血成根。一说由识使精血生四大,由四大成根。此处所说之识,在许赖耶者,即名为赖耶;不许者,即名为意识。凡夫以业受生,故到产门即不自知。转轮王以福胜,入胎时自知当入胎,不过入胎后仍然无所知。辟支佛以智慧胜,不但知入胎,且自知住胎,惟不知出胎。佛则福慧皆胜,知入胎、住胎,并知出胎,三皆明了自知。自转轮王至佛,皆不由倒见入胎。入胎时,于生处不欲者,即不结生。但地狱等,虽非有情所欲,然由生时习不持戒律,如屠儿死时,生处妄见鸡猪,以其屠宰欲乐牵引,追捕鸡猪,至则不见,但见地狱,中有发愤而死,即生地狱。如生饿鬼,则生处妄现财帛,至则财帛不见,见饿鬼境,於是中有发忿而死,即生饿鬼。推之生欲色诸天者,其中有均见同类而往,因憎生处,中有遂灭,即成生有。总之,贪习甚者,其生处现可贪境;瞋习甚者,生处现可瞋境,因此奔赴而生。至于湿生因贪香气,至则受生。化生贪住处,至则受生。又生热狱者感冷,一念求温而生。生寒狱者感热,一念求凉而生。生饿鬼者,感胃不舒,念不欲食一念而生。卵生与胎生同,由业而感生。

  第二节 发心标准

  文:"发心之量者,如是从苦集二门,审知世间之相,若仅生起希求舍离,及于寂灭希求证得,虽是出离之心,然犹嫌不足也。盖必如居火宅及系牢狱,于彼宅狱生若何不乐,则欲求逃脱之心,亦当生起若何之量。然后仍须渐为增广此种意乐。如夏惹瓦说:若置酒上之粉末,仅口面而浮者,则其厌舍世间之集因,不过如是,而求灭若集之解脱,亦与相同。是故须虽欲修解脱之道,但唯空言。其不忍于他有情流转世间苦之大悲,亦无从生起。故能劝勉不假造作之无上菩提心力,亦必不生。其曰大乘者,亦仅随语而转。此当数数修习之。"

  解:中士从苦谛、集谛二方面观察了知世间流转的状况,而发生出离心。出离心发生的程度,应如处于著火的房子或囚禁于牢狱之中,对火宅或牢狱生起极大的不安与恐怖,而希求冲出和逃脱。发心方便,不仅思苦集二门,思十二因缘发心亦可。十二因缘分流转和还灭二门,由思惟流转苦,即生厌离;最可厌离者,惟老死。如何能断老死?老死由生而来,当断生;生由有,即当断有;有由取,即当断取;取由爱,即当断爱;爱由受,即当断受;受由触,即当断触;触由六入,即当断六入;六入由名色,即当断名色;名色由识,即当断识;识由行,即当断行;行由无明,即当断无明;是即还灭法。故十二因缘,统由无明而生,能治无明,即断生死,即名涅槃,或曰寂静,或曰出离,均为无明尽后,生死尽,所安立的假名。取由十二因缘思生死苦,欲舍生死,证得涅槃,是一种发心方便。由本论所说苦集二谛思生死苦,求出离轮回,也是一种发心方便。但仅具出离心,尚为不足。必如居火宅,处牢狱,刹那刹那,岌岌不可终日,急求出离。具如是心境,方合生起出离心之量。仅口头出离心,则不能生大悲心,更不能生菩提心。故欲修出离心,必须如火上加油,发生猛势。以真实出离心,为真实菩提心的根本,乃成佛之正因,最为重要。菩提心无先後,而有大小;菩萨成佛之迟速,即视菩提心之大小而分,释迦发心在弥勒後,而成佛在弥勒前,即其明证。释迦之菩提心特大,亦即由其大悲心之切,出离心之强而来,行者不可不知。   第三节 除邪分别--驳斥邪见

  文:"或曰:若修厌患,令想出离,如同声闻不乐世间,则堕寂静之边,故修厌患,于小乘为妙,菩萨修此,则不应理。以《秘密不可思议经》中说也。答曰:经谓菩萨于世间不应怖畏之义者,非谓于业惑所制,而流转三有之生老病死等苦,不应出离。盖谓菩萨悲愿自在,为益有情,而于三有受生,不应怖畏也。夫以惑业所制,流转世间,为众苦所逼者,自利犹且未能,况云利他者哉。此乃一切衰损之门,菩萨较诸小乘尤应厌离而灭除之。而于悲愿自在,受生世间,则应欢喜焉。又彼经亦云:'诸菩萨者,为令有情悉皆成熟,易摄受故,于此世间,见有胜利,不住广大涅槃。'如是未能简别,若如前而说。于彼说者,设有菩萨戒,则生一染污之恶作罪,此《菩萨地》中所言也。若于生死意求出离已,见诸有情是自亲眷,为利彼等而发菩提心者,是《四百颂》之意,月称大阿阇黎于彼释中说也。"

  解:有一类众生说:若对世间产生厌恶,希求出离,如同声闻厌离世间,则堕于寂灭一边。所以,修厌离世间之心,对小乘来说是很好的,菩萨也修这种心,实在不应该。这是因为菩萨于生死中见大利,不是于涅槃见大利。这是《秘密不可思议经》所说。

  这是由于不了解三士道共与不共的关系。就中士道言,专求厌离,偏向寂静。但此处所谈的中士道,为引入上士道,不过是从中士道经过而已。如果说出离心为小乘,那么,菩萨都曾经发过出离心,岂不是都成小乘了?菩萨观生死过患,须十倍于小乘,以小乘经仅为自身贪得涅槃,故涅槃有边;菩萨为一切众生得涅槃,故其涅槃无边。因为菩萨怖畏生死即失悲悯众生之意。小乘为己一人怖畏生死,菩萨普为众生怖畏生死,以悲愿力而受生死,这种生死有自在力。十地菩萨,发愿受生,或化为转轮王等,广度有情,所受一切五欲,皆为菩萨行的支分,不生烦恼,这种生死不应厌离。若为惑业牵引的生死,乃随他力而转,毫无自在,就是菩萨也应当怖畏;因业力生死受诸苦逼,自尚不能救,遑论救人,是为一切衰损之门,应比小乘万万倍而厌离之。若以悲愿生死,则可欢喜。菩萨已离世间垢染,其入轮回,如莲化在污泥中,完全由悲愿心与欢喜心而来。菩萨所受生死苦,系怀甲坚忍而受,以在生死中,刹那刹那积聚福慧二资,故生欢喜。此种欢喜。胜过自证法身,因为自证法身仅是自利,此则利他,不可相比拟。若于此不好好地选择,说菩萨不应厌离生死,如果曾受菩萨戒者的,则为染污罪。菩萨怖畏生死,较小乘过之万倍。以不舍众生,复入生死。故为希有。此种希有,由其有善巧方便而来,小乘因为无此善巧笔便,所以或住三有边,或住涅槃边。菩萨以大悲方便,故不住涅槃边;以证入空性,故不住三有边;二边不住,故为希有。吾辈凡夫,以不知惑业为祟,由惑业力,则唯住三有边。菩萨视一切众生如亲眷,为救一切有情故。欢喜入于三有,并非欢喜三有。此四百颂所说。   第四节 辨别解脱道的自性

  中士道正修出离心,依苦集二谛,生起求解脱心。抉择解脱道,即依灭道二谛,认识灭道二谛的殊胜利益。总之,不外四谛,前二应舍,后二应取。四谛、十二因缘,通三乘。先发求解脱心;次求何为解脱道,及解脱道当具何种功德;再次应知如何趋入此解脱道。求解脱心,就是厌离三有;三有中无道不苦,因为三有为业所生,即成苦器;造六道中的哪一道业,就成哪一道的苦器;哪道苦器既成,就应该承当哪道所有之苦,此龙树亲友书意。所以从三有顶至金刚狱,无非种种苦器,盛种种苦。故仅厌离尚为不足,必须打破苦器。苦器由惑业所成,即须打破惑业。

  大家一起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菩提心妙宝 未生者当生 已生勿退失 辗转令增长

 
 
 
前五篇文章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7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8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9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0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1课

 

后五篇文章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5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4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3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2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1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