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法空恩师讲《广论》95讲 |
 
法空恩师讲《广论》95讲
阿弥陀佛,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的因缘聚集在一起,讲说听闻《广论》了,首先让我们做加行(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我今发心,为救度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如母有情于生死大海中,拔苦与乐而成佛,为求成佛方便而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愿广论昌明、正法久住。 阿弥陀佛,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的因缘聚在一起,讲说听闻《菩提道次第广论》。那么,首先让我们端正我们的思想动机,发心为利一切如母有情来听闻正法,为了成佛方便而学此《广论》,愿正法久住。 那么,我们已经进入到《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共下士道的总结部分——皈依三宝,我们已经将佛宝详细地解说过了,法宝我们谈了一部分,由于时间关系,种种的因缘影响了讲解。那么我们今天接着讲法宝的内容。前面我们谈过了法的概念以及教法的定义和分类,讲过了一转**,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二转**的因缘和机会。 首先,我们要正确地思维法的道理和殊胜。法是智慧,智慧是作为我们修学的准绳,引导方向的纲领和方法。第二**是无自性**,初转**主要是以“四谛”“五蕴”“十二根支”“十八界”,三界六道这些内容。二转**就进入到般若,以《般若》为第二**的代表。《般若》有《十万颂》、《二万五千颂》等等不同的说法。《般若经》明确开示我们性空道理,暗示修行方法和道路,内容丰富,意境高深,若不借助疏论、注疏讲解论的道理,无法把握它的真实含义。 佛涅槃后四百二十年,龙树菩萨出世,以文殊菩萨为师,开掘甚深般若义,造中观六论,即《根本智慧论》(中论)、《回诤论》、《性空七十颂》、《理辩六十颂》、《粉碎邪见论》、《中观宝蔓论》,开辟了中观见大道,用四边推理等很多善巧方便,巧妙的推理思维,分辩的方法论证展示了诸法性空之殊胜妙理。 佛涅槃后九百年之际,无著菩萨以弥勒菩萨为师,开辟了广行般若大道。弥勒菩萨向无著菩萨亲授般若“五论”,即《般若现观庄严论》、《宝性论》、《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辩法性论》等等。 无著菩萨自著“五地”“二摄”。“五地”是《本地论》、《摄决择分》、《摄事分》、《摄异门分》、《摄释分》。“二摄”是《乘摄》和《论摄》。无著菩萨的弟弟世亲菩萨解释弥勒学著“八论”,它们是《庄严经论释》、《辩中边论释》、《辩法性论释》、《论说》、《成业品释》、《五蕴品释》、《二十颂》、《唯识三十颂》等等。 以上弥勒菩萨的“五论”加上无著菩萨的“七论”、世亲菩萨的“八论”,共称“弥学二十论”。其中《般若现观庄严论》是《般若经》的总纲,是我们汉地般若宗,尤其是我们法门传承里特别重视的。将般若经义归结为“八品,七十法”,从此般若法才有了个眉目。 在印度,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圣解脱军、行端解脱军、狮子贤等般若学大师著的般若现观庄严论疏共有“二十一疏”。 在藏地著名的般若庄严论疏,前期有布顿的《庄严论疏》、聂翁的《庄严论疏》,后期有宗喀巴大师的《般若庄严论疏金珠》、宗大师的弟子甲曹杰的《般若疏解心庄严》、克珠杰的《般若庄严论疏解疑亮光》,以及索扎、吉尊、郭莽等学院的《般若经义辨析大论》。甚深般若中观见除前述龙树菩萨的“六论”,还有提婆菩萨的《中观四百颂》。 此后,中观内部又分化为自证和驳论两派。中观自证派(自续派)以青辩为首,后有慧心、寂护、莲花戒等(这都是论师)自证“三师”。青辩著有《中观疏慧灯》和《中观心论》,慧心著有《中观二谛论》,寂护著有《中观庄严论》,莲花戒著有《中观明理论》和《三级止观论》。中观驳论派以佛护为开山祖师,主要论师有月称、寂天、佛护等论师,佛护论师著有《中观论疏布达巴利大》,月称论师著有《中观疏明句论》、《理辩六十颂疏》、《瑜伽行中观四百颂疏》、《入中论》、《入中论自疏》,寂天论师著有《入菩萨行论》和《入菩萨行自疏》。 以上佛护、月称、寂天论师的“八论”加上龙树菩萨“六论”、提婆菩萨的《瑜伽行四百颂》等共计十五论,被称作驳论派“十五座堡垒”。驳论派就是驳斥的一派。 驳论派中观最具有代表性的论师是月称大论师。月称论师的著作除了上面介绍的《中论疏明句论》以外,还有一部很有名的密法论著《密集圆满五次第疏明灯论》,共称“二明”,被佛教界称作“天上有日月,地上有‘二明’”。很了不起。不研究论,对这些历史和祖师的史记,恐怕一般人不太清楚,这就需要长时间学习才能了解。阿底峡尊者说:“只有月称论师的中观见当中才有解脱之门。”宗喀巴大师高度赞扬驳论派中观见,说只有月称论师的观点才是最彻底、最正确的中观见。 《般若》是佛法的精髓,佛曾说:“《般若》法存在就是胜者之教存在,《般若》法不存在,就是胜者之教不存在。”这就是说佛教存在不存在的标志,就是看般若的教育和般若的行为存在不存在,《般若》在佛法中的地位由此可见。这是在第二转**当中重视的《般若》,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般若就谈了二十二年,你看般若是何等重要。 第三转**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经典是《解深密经》。宗喀巴大师曾高度赞扬唐高僧圆泽法师的《解深密经疏论》。无著大师根据《解深密经》的原则分辨了义、不了义,根据《楞伽经》、《十地经》和弥勒菩萨的《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辨法与法性论》等开创了境空识有的大乘唯识宗。唯识宗的主要大师是无著菩萨、世亲菩萨二兄弟,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最负盛名,另外还有法护、安慧、陈那、法称论师等著名的大师。这是在我们教理中需要认识的,有唯识、般若、中观等等,都来要了解,最起码要知道概念。 唯识内部又分为尊经派和尊理派。尊经派的代表性经论是无著菩萨的五种“地论”。尊理派的代表性经论是陈那论师的《因明正理论》和法称论师的《释量论》等“因明七论”。因明论在佛教里面是逻辑,这是很关键的,必须要掌握清楚。因明论在佛教里面是分析学,掌握因明论就可以辩论和分析,对一些善恶的取舍才能掌握。不然对一些相似法不了解就容易误入歧途。 在汉传佛教中三论宗、天台宗是中观学派,吉藏和智者大师是中观悟道高僧,在中观见研究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唯识宗(这是一个法门)在汉传佛教中称法相宗,由玄奘大师(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唐僧)所创。玄奘法师的师父法护论师是印度唯识学派的著名大师,玄奘大师得其唯识真传,在汉传佛教中弘扬唯识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是古老的佛教国家,魏、晋、南北朝和唐朝是中原佛教的黄金时期,在翻译经典、研究教义和建设佛教精神文明方面作出了不愧为佛教大国的贡献。但从唐朝以后,佛教呈现出江河日下的趋势,到了近代和现代,“三论”、“天台”、“法相”诸派深研法理、学修般若智慧,以理统事、解行并重的那种教风已不存在。大多数出家人,不论僧尼以敲木鱼、念佛号度日。从个人修行的角度看,能断除恶业和私心杂念,一心念佛未必不可以。但佛教作为一种智慧和精神文明教育,作为一种思想信仰体系,不重视教义的学习和研究,不懂理、不学法,就是一天到晚只知道自己用功,不重视以理性为基础的正信正解,不管信教的队伍有多么庞大,也不是什么好兆头。说明什么呀?佛法要灭亡了,大家都不学法了嘛。每天每个人都就上个早晚殿就拉倒了,做个早晚课、念几本书就觉得这就是修行了,念几句佛号、敲敲木鱼、做做佛事,这就认为是在修行了,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作为理论知识的佛法,又分为直接进行佛法教育的工具和间接为佛法服务的知识工具两种。上面所说的佛教经典论疏和佛学教材属于第一种工具,语言、文学、声明、历史、数学、历算、天文、医学、逻辑思辨、工艺美术等等,大小“五明”的知识,都是学习佛学、自利利众不可缺少的工具。佛法不离世间法,你对这些内容都不了解,如何修行?世间法你都不明白,说要修习佛法那不是空谈嘛。 那么,作为教育手段,理论知识性的佛法,首先离不开语言文字。佛法原始经典论疏都是古印度文,佛经上的很多术语,比如说“佛陀、僧伽、瑜伽、修多罗、波罗蜜多、奢摩他、毗钵舍那”等等都是古印度语,若不懂古印度语文,想透彻地了解经义很难,所以要懂古印度语文。“声明”不仅指古印度文,也包括一切佛经佛教用语。如果学汉传佛教,就得懂古汉语和古汉文。如果学藏传佛教,就要学精藏文藏语。藏文显密经论,翻译成汉文的至今连万分之一都没有,翻译的个别经典翻译质量也极差。即使有人组织翻译,没有几百年的时间也是无法完成这个翻译工作的。 佛法理论是高度抽象的东西,掌握佛法高深理论问题必须掌握推理,你必须学,肚子里有很多东西你才能按理去推,去思维分辨认识,用这个武器,因此必须掌握“因明逻辑”和“辩证逻辑”。如果你不懂数学、天文、历算,无法学懂密法中的天地和生命相应的理论。所以说这都是需要的,没有一个不重要的。若不懂医学,在修行中就不懂如何保健长寿,虽然我们不是为了求长寿,但是为了把身体保养好,更好地修行,要懂得这些。如果不懂,就没有办法保健长寿,也无法解除众生的疾病痛苦。若不懂工艺美术,就不懂佛画,唐卡、坛城、法器、供品等制造工艺,就不具备灌顶法师的资格,无法应付法事活动中碰到的许多技术性问题。若不懂历史,就不知道人类历史的演变和佛法历史的盛衰情况,不知道佛教如何才能与社会历史发展的情况相协调。 在现代社会里弘扬佛法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无论你是出家人在家人都要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否则,佛教将会与社会发展相脱节,而趋于自然灭亡。 以上所说的佛教经典论疏等文字资料和理论知识、教育手段等都属于“佛法”范畴,但不是“法宝”。何谓“法宝”呢?“法宝”指的是通过佛法闻、思、修教育,在思想感情、品德智慧、行为作风方面所产生的一种与佛法要求相符的变化。也就是说,佛法在没有引起思想、行为的实际变化前,仍然属于空洞的知识,不属于“法宝”。每一条佛的教导,若能消除思想品德行为方面的相应的“病症”,毛病习气,这消除毛病习气“病症”,“恢复健康”的效应或者“作用”,才是“法宝”的“作用”。学习法就是为了断烦恼、改毛病、增加快乐,如果你学了半天,知识懂得很多,可是一样习气毛病也没有去除,那也没有用,也不是法宝的作用。所以说佛法的“教法”虽然是“法”,但不算是“法宝”,只有“行法”才是法宝。就是行持,理论要结合实际。不然你光谈,嘴上练没有用。知识懂得再多、研究再多,你是博士、硕士,三藏法师,一样做不到,又如何呢?没有用。所以我们修学人一定要把这个概念上要认识到。 这就是我们讲的三转**当中,给大家概括性讲的一些重点内容。希望大家深刻反思,学习法、皈依三宝,其概念必须从世俗谛、圣义谛两方面都要认识。这是第二点,教法和分类的内容,我们就说完了。那么我们说第三点: 三、法宝的定义 《宝性论》中说:“法宝”具有以下八种特性,1、不可思议;2、无二;3、无念;4、清净;5、光明;6、对治;7、灭谛;8、道谛。 “法宝”的简单定义是:具有灭道二谛的八种德性者为法宝。(这八种都是比喻)“法宝”八德简单介绍如下: 1.不可思议:真正的法宝所指的悟境(觉悟的境界)。佛的悟境是佛自证亲验的境界,只有和佛破悟层次相同的诸佛,相互之间可以现观明了,凡俗的概念性分别智见无从得知,所以说“真法不可思议”,或者说佛菩萨的境界是一种具体的体验、感受。语言表达的是抽象的思维概念,无法具体地、直观形象地表达具体的感受体验,因此可以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离言境”——离开语言的境界。 2.无二:灭谛境界是指“漏净”境界,漏是佛教的术语就是“烦恼”,漏境就是烦恼已经清净的境界。“漏”指烦恼和烦恼所引起的造业行为,有漏的“烦恼”和“造业行为”均已根除,所以,是“无二”境界。“漏”有时专指“妄念”,有“漏洞”的舟船,就会“沉船”,无法到达彼岸,所以把众生束缚在三界的烦恼和烦恼引起的造业行为以及各种妄念都叫做“漏”。 3.无念:“念”指的就是思想意识中的颠倒错乱意识或妄念。这种妄念或倒错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不洁净的身躯错认为“洁净”,因而产生爱,贪著这个身体;把不愉快的世间感受错认为是“快乐”,因而贪恋不舍;身体和意识都是时时刻刻生灭交替变化的“无常”之物,却把他错认为一成不变的“常住”之物。人的“自我”只是“五蕴”之身或者“心识”的一种自我意识,就是每个人的意识中的“自我”是指自己的身体和感觉意识的综合体,或者指主体意识。 人的有形肉体和无形而应境所生的感知意识都是众缘和合之物,你的感觉和知道的意识从何而来?,眼、耳、鼻、舌、身、意呀,这些都要给它收集情报,你才能觉察了知。不加以分析,笼统将它认定为“自我”,并以这个自我为主体,产生各种感情和行为动作,这就是事谛(事的真谛道理)的自我。这种众缘组合的“自我”或“我”,是造业、感受业果、轮回转世的主体,不能不承认。若不承认这种缘生的自我,却又承认转世解脱的灵魂,是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宗喀巴大师曾经说:“作为造业、感受业果的‘自我’,佛教从不否定。”但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还有另一种“自我”,认为这种“自我”是主宰自己思想感情和行动的主体,肉体和意识都是这个“自我”的“附属物”但是这种既非肉体,也非感知意识的“自我”纯属虚构,“无我”说的就是这种俱生虚构“自我”的“无”。这种虚构的“自我”意识是引起烦恼的根源,所以佛教主张破此虚妄的“我”,以达到真正本源清净的目的。以上所说“常乐我净”的意识观念是倒错虚妄,消除这种虚妄的念头,就是寂灭“无念”的境界。 4.清净:道谛自身是本来清净,“本净”、“染净”的清净无漏智慧,本质上无染清净,也能使修道众生得到“清净”,这就是法宝的清净德性。 5.光明:道智是明察一切事物的本质(理性)和现象(事相)的无著、无碍的智慧功能,比如阳光可以驱散黑暗,照亮万物。因此,如理、如量道智的性质是“光明”。 6.对治:道智的作用是“对治性”的作用。众生有各种烦恼八万四千种,佛辩证施治,对症下药,便施设了对治“药方”八万四千个,即八万四千法。如众生烦恼的根源是我执无明和法执无明,其对治之法是明见无我智慧。又如以慈爱心对治嗔恨心,用白骨观对治贪色心,以空观和无常观对治贪恋现实利益的心理等等。这就是对治法,对治习气毛病的方法啊。 7.灭谛:寂灭或灭谛是烦恼及造业行为连根破除,如火熄灭,清凉安乐,寂然无为的状态。烦恼从哪来?烦恼是爱恨贪嗔,贪,追求、欲望无有止境,得不到就想办法,不择手段,做出愚痴的行为。如果贪嗔平等了,一切的烦恼就没有了。烦恼是爱恨情绪等等的心理活动,这一类的爱恨情绪能使人的心理失去平衡,因失去平衡就变得烦恼混浊,故称烦恼,也有烦燥不安,如火如荼的意思。 由烦恼引起的身语意、动作行为,称作“业”。业有善业、恶业和不变业(就是不善不恶无记业)三种,享受欲界人天乐报的为善业,堕三恶道的业为恶业,转生色界天和无色界天的业是不变业。不变业是修世间禅定投生八禅天之业,关于业方面我们在讲业果的时候会详细说。 8.道谛:无漏道智慧和道生功德,如见道的八智八忍、八无间道、八解脱道、修道破除八十一种粗细烦恼的八十一种解脱道都是道智。这都是法相方面的,我们不能细讲了,细讲不知道得讲到什么时候,你们可以看一些法相辞典或《俱舍论》,学一学。“道谛”是见道以上的智慧,因此,“法宝”也是指见道以上的智慧和破悟的境界。 以上“法宝”的八种德性中一至三条属于灭谛功德,四至六属于道谛功德,第七条是灭谛的共性,第八条是道谛的共性。 作为行法的“法”,从皈依的对象——佛的角度讲,是指佛的灭谛、道谛两种破悟的清净和智慧境界;从修行者角度讲,得见道以后就有了真法宝,未得见道前,资粮、加行二道阶段,和未入道前通过闻、思、修所获得的概念性智慧和戒行、禅定等各种有漏善行均属“行法”,但不是法宝。所以说“法宝”必定是“行法”,但“行法”不一定是“法宝”。 三乘的道智和果智、佛的自性法身和智慧法身都是法宝。三乘的灭谛和道谛的具体内容和证道层次,详见《般若现观庄严论》及有关疏论,在这里不作详细介绍。下面进入: 四、僧与僧宝 (一) 僧伽的名称和概念 “僧”是古印度语“僧伽”的简称。“僧伽”Samgha(读“僧嘎”)它的意思为“向善”,通常是指出家的“僧众”或四位比丘以上的“僧人团体”。 “僧人”分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还有式叉摩尼。 沙弥是Samanira的音译,义为“从善”,中文也叫“息慈”,息灭贪嗔痴,常发慈悲义,息三毒发慈悲义;比丘也是梵语BeuKsu的音译,义为“乞食行善之士”。“沙弥”和“比丘”是受戒的层次高低的差别,如沙弥要守持三十六条戒,比丘要守持二百五十三条戒。近事男、近事女(近事,就是皈依三宝了、受了五戒、或者受了八关斋戒了,近是亲近诸佛,事是承事)要守持五条戒。沙弥尼比丘尼由于性别关系,防护自身的戒律规定更多,要求更严。 佛教有出家、在家两种弟子。出家弟子的主要特点是过独身生活,不结婚,在家弟子没有这条戒律,其它根本戒都大致相同。沙弥、比丘犯了YIN戒,若不忏悔,且未重新受戒,就没有资格穿僧衣,充当僧人,也没有继续住在寺庙的资格。所以僧人和俗人的主要区别不在穿什么样的衣服,而在有无清净戒体和戒行。在家弟子又分受戒弟子和未受戒弟子。在家受戒弟子要守持五戒,即杀、盗、邪YIN、妄言、饮酒。不受戒弟子包括信仰三宝的一切人。无论出家和在家的弟子,十善戒是最根本的戒律。在末法时代不犯四根本戒的就算是戒体清净的好僧人,女众也是一样,不犯八根本就不错了。但严格按律检查,能严守四根本戒的僧人恐怕也不多,所以佛教界对末法时代的僧人称做“僧像”,意思是“外形像僧人,实非僧人”。僧人是佛教弟子中的职业修道之士,是佛陀崇高思想品德的继承人,是坚持、保护、弘扬佛法的核心力量。僧人的思想、行为、语言必须合乎经、论、律的原则。在僧人的慈悲、和善、谦虚、真诚、无贪等崇高的德行上,应该使众生看到佛的形象。因此,僧人在佛教中的地位很高。所以你穿上僧衣出家,我们的语谈举止、形象很重要,不然,你幢相做不好了,就使众生造口业,在三宝门中没有种福德,反造口业,过失就大了。所以僧人的形象地位很高,为什么称人天师表,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在家虽有富贵命,不如出家功德胜。赞僧功德,但是你这个相必须要具足圆满,完善幢相,能度众生。虽然你不能讲经说法,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如理如法,就是一个身教胜于言教的说法工具。 佛教存在不存在,主要看佛教僧团组织存在不存在,看戒行存在不存在,是不是如理如法持戒修行这个道理。戒行是僧人的标志、佛法的标志,若戒行不存在,就等于僧人不存在,佛法不存在。所以说,毗尼住世,佛法住世,戒律都不住世了,佛法就学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金碧辉煌的寺庙佛像,也无济于事,只会起到一座“墓碑”的作用罢了。现在很多寺院不重视戒律,在家人也不重视戒律,不重视闻、思、修,只重视修寺庙造佛像,是本末倒置,这样做对佛教的发展起不了作用。作为我们修行人,无论是出家人在家人也是一样的,你不重视戒律、不重视闻思修,你只在名闻利养上下功夫,在三宝的功德上、业果上不慎重,不去用功,那就妄废了人身。我们作为一个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当务之急是干什么,你的本分的事情是什么?不能稀里糊涂混日子,这一天三顿饭吃饱了,吃饱了就睡,睁开眼就吃,一天就做这些事情。混光阴可要不得,在恶趣门中堕落,可惜呀!三宝的教法中,听闻这么殊胜的教法,遇到善知识,能在这个功德门中得到加被、摄受,如果不认真学修,将来堕到恶道中,很可怕。 (二) 僧人的分类和层次 僧人共分圣僧和凡夫僧两种。三乘(什么叫三乘,声闻——也叫罗汉、缘觉、菩萨,包括辟支佛)见道以上的僧人称圣僧,见道以下的称凡僧。凡圣的界线是见道,见道了就是圣僧,没有见道,那不能称为圣僧。但是凡夫僧也不可轻视,在《梵网经》上讲,世人别请五百罗汉僧,不如赠赐一凡夫僧。他代表三宝住世的形象。你也不要小看凡夫僧,你知道他是哪个菩萨化身?哪个菩萨再来呀?所以,只要是僧人的形象,穿僧衣,我们皆应恭敬礼拜供养,随喜赞叹,不可观过失,也不可说僧过恶。说僧过恶犯大重罪,在家人说出家人的缺点毛病,那都有过失,是有罪的,过失还不轻。在密法中,嗔恨师父,说同学过,都是金刚兄弟,都是同行善友,你说我的毛病我说你的毛病,这都是有大过失,将来要堕金刚地狱的,很可怕啊! 那么,为什么见道以上就是圣僧?证得见道就是破除了“见惑”,生出了无漏智——见道现观智。见道智慧也称“超世第一智”。也就是说得了见道,才有超世智的道般若,佛法中所说的开悟见性指的就是证得见道,获得无分别的现观直觉定中智慧。在开悟前要经过几世的善行和禅定、智慧的艰苦修行,要经过三级资粮道和四级加行道。就密法而言,开悟见性的层次也属于圆满次第的第四支――光明心生成阶段,即临近成佛阶段。这种见性开悟是自己修德、修止观的结果,外力加持之类起不了任何作用,更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个别人手中的“专利品”。未开悟前的任何善行和智慧觉悟都是有漏的、属世间范围的,开悟之后就变成超世的、彼岸的功德和智慧,在定中才有无漏的智慧。 从僧人的层次分,开悟后就是得道圣僧,再不会退转下堕,再不会产生违反戒律的恶行,已经具有自生的息恶扬善之戒体。没有见道之前的,容易退失,信心都不坚固,而且容易造恶。这种圣僧按乘分,有声闻、缘觉、菩萨三种圣人;按道位分,声闻、缘觉有四向位、四果位八级圣僧,菩萨乘有一到十地的十个层次的菩萨圣僧。“三宝”中的“僧宝”指的就是圣僧,但是,也不排除包括凡夫僧,只要有僧团,有寺庙住持有依戒依法修行的道场,就是僧宝。披如来的三衣,现僧相了就是三宝。 凡夫僧又分入道凡僧和未入道凡僧两种。入道凡僧是指进入资粮道以上的僧人,共有七个层次,即低级、中级、高级三个资粮道和暖道、顶道、忍道、世间第一法道等四级加行道位的僧人。入道的标志是正信皈依三宝,发菩提心,严格持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密乘戒,实行六度,为进入资粮道;修禅定九住心,达到一心不乱,身心轻安自如,为进入加行道。 未入道的凡僧,是指未达到以上标准的一般僧人。在未入道的一般僧人中又分上、中、下三等僧人。虽未入道而信念坚定、戒行纯真、坚持戒定慧学修者为上等未入道凡夫僧;戒定慧“三学”修持虽差,但信念坚定,能严守五根本戒者为中等未入道凡僧;连信念坚定、严守根本戒这点条件都达不到者为下等或等外凡夫僧。若为佛门僧人,虽入不了世间二正道(资粮、加行),也应当争取做到中等以上的凡僧,决不能做下等或者等外的“僧像”。就是犯戒的,出家而不守戒,白吃信众的供养,这种人是佛门的“蛀虫”,阿鼻地狱中对这种人留的“席位”最多,去的最多,不可不慎。所谓地狱门前僧道多,就是指这个。 皈依的标志不是“皈依证”,僧人的标志也不是“剃光头”和“穿僧服”,主要是思想品质和戒行行为。见道以上的圣位菩萨,未必都是剃光头、穿僧衣的。密宗的出世护法、勇士、空行等均属“僧宝”。在家的密法成就师,成就的大德,比如玛尔巴、米拉日巴和印度的帝洛巴、那若巴等人,他们不都是在家人吗?但是他们修行的证量比出家人还高,这样的人怎能说不具备圣僧的资格?在佛经中有一个故事,有一次佛在向众比丘说法时,一位身穿非常华丽贵重的俗家服装,佩戴珠宝璎珞的贵族男士来到佛的身旁,佛很尊敬地请他坐在自己旁边。法会结束后,众比丘议论纷纷,大迦叶对佛说:“一个在家的贵族,为什么让他坐在众比丘的上席。”佛说:“你们别小看他,他就是文殊大菩萨。”面貌像佛的未必都是佛,面貌不像佛的也未必都不是佛。不能以相看佛、以貌取人,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所见的凡夫僧,你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所以不可轻视,轻视就可能造业。 (三)“僧宝”的定义和概念 前面已经说过了,僧人和僧宝含义不同,那么什么是僧宝呢?按《宝性论》规定:具备断悟八德的圣僧为“僧宝”。 僧宝的八德是:如理见、如量见、自我见、离贪著、离滞碍、离俗气、悟德、断德。分别给大家解说如下: 1.如理见:“理”指事物的法性,“如理见”就是明见“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究竟空的道理。人法无我的性空之理,见道破除见惑就能获得。在见道的如理见和佛地的如理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有所见范围有限和无限的区别。佛在一刹那间能见一切事物的法性,在见、修二道还无此神通和功能。 2.如量见:明见因果善恶报应等各种事相的智慧的见地。见、修二道的事相智慧,因具五眼六通等明见事相的智能,世俗的智见无法相比,但与佛的遍知一切的智慧又远远不能相比。见道以上的事相智和佛果的事相智,在明见如幻的事相方面有相同之处,所以,也称“如量智见”。 3.自我见:见道以下未悟的众生,悟不到自性,见不到自己的根基和道的层次,眼前漆黑一团,开悟见性以后,慧日初升,明见自己和他人的根道因缘果报,有了自度和度人的条件,才有了被称为“僧宝”的资格。 4.离贪著:“贪”居所有烦恼之首,所有的烦恼哪一个不是因为贪呢?烦恼再多,八万四千归纳到一起无非是贪嗔痴三毒,但是,三毒之首又把贪列为烦恼之首,有贪就有嗔恨,其它烦恼均从贪而起,因此,“贪”是罪魁祸首,故在佛经中常以“贪”代表所有的烦恼。这里所说的“离贪著”,就是指见道以上实际破除烦恼障的解脱境界,在见道以下没有破断烦恼的能力。僧人最主要的一条是断绝贪欲,但真正破除贪欲,需要到达圣道位。 5.离滞碍:破除断除所知障。俗话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世俗的智慧非常有限,是因为障碍太多。客观上有时空和物性的障碍,主观上有许多认识功能障碍和认识方法障碍。所知障主要是一种妄想执著。“滞”就是“杂滞”,就是智慧见解的“目光”滞留在某一点上,思路不能开阔;“碍”就是阻碍智慧见解的深度和广度。“所知障”就是阻碍智慧见解,使它不能“畅通无阻”。真正的智慧畅通无阻,“无滞无碍”是佛的境界。但见道的解脱位上已破除见惑的所知障,按中观自续派的观点,十地修道中二障同步破除;按中观驳论派的观点,一至七地破除烦恼障,八地到十地破除所知障。但总的说来是圣道位上破除所知障,所以说叫“离滞碍”。 6.离俗气:即菩萨道圣僧,不但没有贪恋世间幸福的“贪欲”,也没有小乘人的那种缺乏利益众生的慈悲、追求自享寂静涅槃之乐的“俗气”,低级趣味。这条说明了大乘圣僧的大慈大悲心,菩提愿心和行心等不同于小乘僧的功德。 7.悟德:包括上面讲述的德性一至三条在内的智慧正见功德,即道谛功德。 8.断德:包括上面讲述的德性四至六条在内的解脱功德,即灭谛功德。从见道位到十地的菩萨,悟性智见并未达到究竟圆满,破断也并不完全彻底,但正处在断悟的某个阶段上,所以仍可以视作具有断、悟二德。 从上面讲述八条德性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僧宝”的含义。 (四) 同体三宝和异体三宝的含义 “同体三宝”和“异体三宝”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指佛法僧同体和佛法僧异体。佛法僧同体,是指一身具备“三宝”的条件,如诸佛都是一身具备三宝;佛的断悟境界是“佛宝”;佛的大慈大悲心和智慧神通能力是“法宝”;有生命的佛体是“僧宝”。“师三宝”也属于同体三宝,佛经中说佛涅槃之后,以师为佛,以师——上师、善知识为“三宝”,恩师无论具备不具备前面所说的三宝功德条件,但作为弟子应该将师父视为同体三宝。这是因为,师长向自己传授佛法如佛,师父的思想品德、修证境界是法,师父如亲密的朋友,在同一条路途中相伴帮助自己,是僧——这是从显宗的角度说的。从密宗的角度上讲,应把给自己施教、传法、灌顶的根本上师看做是诸佛菩萨引领我们度化自己的化身,是直接把活的法流传递给自己的所有十方诸佛的代表,总体现。眼能看到身密,耳能听到语密,心能体会到意密,这比抽象无形的佛更具体实在,而在直接得到言传身教这一点上来说,师长的恩情比佛更大,尊敬师父的功德受益与敬佛相同。这就是“同体三宝”之义。 “异体三宝”是指佛法僧非同体关系,如释迦牟尼是佛,八大菩萨、十二缘觉、十大弟子为僧,是僧佛异体,僧未成佛,佛已成佛,境界各不相同。“法”非单指释迦牟尼的智慧功德,包括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的法身。这种相互独立的佛法僧,就是“异体三宝”。 第二种含义:“同体三宝”是指自身三宝,即“果三宝”;“异体三宝”是指身外三宝,即“因三宝”。 “果三宝”是皈依三宝所要达到的目的。修行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成佛,要想实现成佛的目标,就必须“如法行事”。“如法行事”就要“知法”。“知法”的途径是拜师、学法、用法,即闻、思、修。第一步获得理论知识,第二步把学到的知识理论,用在实际行动上,就是让佛法在心中扎根发芽。当佛法开始在自己的信念和思想行为方面起作用时,自己就有了“真佛法”——自觉行动。学佛法未能引起自觉行动前,仍属身外之法(如果你能自觉行动了,那么统治得到真法了),是“药方”不是“药剂”,光有“药方”没有“药”或者不吃“药”,是治不了病的。所以,依法皈依、发心、行善、修止观就是进入世间贤道、善道,当止观修到一定的程度,突然爆发出见性现观智,见惑像黑暗遇到灯光一样消失的进修,便是进入超世间见道位。从得见道位起,自己成了“僧宝”,也有了“法宝”,即在三宝中已有二宝,再进入修道,经过十个层次(十地)完成十种般若行,断除修、惑二障以后便成佛了。成佛以后便自身三宝具足,就算完全实现皈依三宝的目的,故称“果三宝”。 成佛是清净自性摆脱沉昏迷梦,从内心觉醒的自生成果,这清净自性是成佛的自身的菩提种子,是内因,无此内因当然成不了佛。但内因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生长发芽、开花结果。这众生的菩提种子生长发芽的外因条件,是佛法僧三宝的作用。这种所依之“法”、说法之“佛”、同道相伴相助的“僧”与修行之人是异体,即皈依者和被皈依者的关系,这种“三宝”称做“外三宝”或“异体三宝”。成佛首先要靠“外三宝”,皈依外三宝是成佛的外因,因此也称“因三宝”。所以说,这个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要将三宝的概念从道理上分析透彻,然后认真地从体系上去思维、觉察、明了。懂得这个道理了,知道三宝的重要性了,再去真实地发心皈依三宝,然后依皈依的仪式得到皈依体,进而拜师,依止、听闻、学修,在成佛的道路上就是开始起步了。不然你还是个门外汉,什么也不懂,道理也不明白,也没有皈依三宝,想成就解脱谈何容易啊! 这就是三宝总的概念上的认识和总结,我们就将整个三宝的概念总结完了,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往下讲了,就将皈依三宝这一章告一段落了。那么要说三宝的功德,认识三宝、了知三宝,修学、依止三宝,行持三宝,成就三宝的功德,那再说一个月也说不完,所以,这里只是鹦鹉学舌地把大德祖师们开示的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告诉大家,有些能听懂,有些不一定能听懂,但是通过查一些资料,对一些法相,就是说对一些佛教的术语不了解的,慢慢去学就会透彻。主要是从概念上先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不然提起来什么也不了解,稀里糊涂,修行就会有障碍了。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将这一章讲到这里,祝大家福慧增长、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回向…… (界恒、寒冬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