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46-147卷 |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46-147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46卷 A面 这一个概念我们必定要透过这个文字,认这个文字相,所以平常的时候,我们一天到晚忙这个,一天到晚忙这个,然后又要忙这个,忙完了这又赶快去要想学定它一下,坐一坐,是一点用场都没有。是种一点善根,不能说它一点用场都没有,这应该这要说明的。真正学定的时候,的的确确,你一定要把外面的外缘切断到最少,可以少得了的,就是绝对不要它,绝对不要它,那个时候,然后你全部精神贯注,那才有可能,才有可能真正的深入,步步上进。这是听闻力。 p. 568 (9) 【第二思惟力,成办第二等住,谓先住所缘,由数数思惟而修,初得少分相续安住。此时便觉分别如溪涧水时隐时现,得分别休息之相。】 第二个,第二个就说,前面这个听闻的,你懂得了以后,然后照着去做了,那个时候你懂得了,但是呢?懂虽然懂,因为你无始以来的习气,还是这个力量,这业习气,那个时候,要靠你不断的思惟观察。嗯!这个地方那一地方不对?这个地方如何?对的是如何?然后用心集中起来,贯注在你要定的这个目标上头,换句话说,你内心应该所缘的,如果说念佛,一心去念。如果是你观佛像,一心观,这个就是思惟的力量。那么这个状态,这个力量,能够使得这个内心,嘿!等住。开始慢慢、慢慢的住下来了,以前是把第一个是从外面把它拉回来,安住在自己要缘的这个影响上头。第二个,由于这样的努力地思惟的话,它能够如你所愿的,前后慢慢慢慢地,继续的安住。所以说这个先住所缘,由于不断不断的思惟,那时候得少分相续安住。有一点,继续的,这个时候才感觉到这个妄想的妄念,妄分别,那不像前面这么厉害了,有的时候会停止一下,有的时候现起来,那个时候才能够体会到,这个妄念休停止的时候,一种状态。 【此二住心,沉掉时多了正定时少,必须力励心方能住所缘,故于四作意中,是初力励运转作意位。】 这个内住、等住这两样的修学的时候,虽然有的时候会得到一点点分别的行之相,停止分别,换句话说,心安住的行相,但是这个安住,大部分的时候还在沉掉当中,正式心里面能够定住的时候,还很少。所以这个用心力一定要什么?叫力励运转,非常努力的来运转你的这个心理状态。这个力励运转不是几个字哦!的的确确你正式修行的时候,千真万确要提起这个心力来的,提起这个心力来的。这一点,尤其是我们看禅宗的祖师们,你们好好看那个语录,他常常这么说,把那全部的精神拼起来,变成个话头,就跟它一个像打战一样,所以他那个比喻实在很多地方非常的美。常常说,比如说像逆水行舟,那个水的这个逆力,是一秒钟把你冲下十丈来,你用尽平生之力,一篙子划上去,只划它个一尺,不管,我还是要划,你想这么急励这个力,你要怎么拼命上去的话,马马虎虎行吗?的的确确,绝对不行。实际上呢?念佛怎样呢?这个祖师也说得很清楚啊!要追顶念佛,咬紧牙关,一个跟着一个,一个跟着一个,都是这种状态,都是这种状态。不过学定的时候,是,并不是说拿这个,因为他这个里边稍微有一点不太一样的地方,不太一样的地方。比如你说念佛,以及这个禅,实际上那个时候是定慧俱转的时候。那么,平常我们像数息等等的话,它不是定慧俱转,而是主要的学定。但是呢?也一定要用巧慧来辨别,所以这个力量,容或不像像刚才那种刚猛,但是的的确确,这个心力本身还是提得很强,这个我们必定要了解。所以学定绝对不是说,哎呀,轻轻松松坐在那里,好象睡觉那样坐在那里,那么轻松,那个是了不相干、了不相干。当然,你真正的得到了这个定以后,那是另外一回事情。这是过了这个河以后,再舍掉这个舟。你还没有过河的时候,你说你不要了,那没用!所以这个地方叫力励运转,用非常精进的力量努力的在运转你那个心意。这个就是四种作意当中的第一种。 【第三念力,成办第三安住第四近住二种住心。】 由于前面的听闻、思惟,不断的思惟以后,因为你不断的思惟,这个思惟慢慢的习惯了,就串习了,自然而然这个力量就现起了,这个才是念力。所以这个念力的特征,不是说我记得住,不是。就是说你要系念的东西,它现起了,就是那个时候。如果说你念佛的话,它就是这个佛号潮涌而来,一个跟着一个,你并不会觉得它跟着来,跟着来了还不算哦,那就是全部的,咦!你说它是一个吗?好象是一个,但是不断的念嘛!是不断的一个,这样的来的。这很难辨别得出来,它还是在前后的念,还是在一个在念?那个是真正,刚开始是的,一个跟着一个,到后来的话,它虽然是跟着一个,好象是一个。所以我们不妨举一个比喻,譬如电影,我们晓得那个电影,它是什么?那一个片子,一个片子,如果你慢一点来的话,你看见换一个、换一个,慢慢的快了,任运的,到最后的话,你不觉得前面一个片子,换到后面一个片子,那个动作本身是连贯而来的,对不对?当然现在你那个动作是变化的,假如不变化的动作的话,你觉得始终维持着这样的一个一个状态,那么现在我们念力也是如此,缘那个佛像也好,念那个佛像也好,开始的时候,你力励运转的话,是觉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到后来那个心力念起的时候,那还是一个一个在念,可是你不觉得好象是一个跟着一个在念,就像一个一样,那个就是念力现起的时候。这个行相很清楚很明白。这个一定要你自己如理用功,然后你观什么,学什么,真正的念力现起这个状态,如果坐在这个地方,觉得轻轻松松,然后坐了一下,心里觉得还安宁静的很,那是因为你休息了一下,那个功效,跟那个学定,那不是那么一回事情。那么那个时候是安住跟近住了,心慢慢的安定下来了。近住什么?近,慢慢地渐渐地靠近了,那个时候才真正谈得到渐渐靠近那个住心向。还不是真的住心,这样。那么这个是。 【如其次第,于心散乱时能速念前缘令心安住,及初以念力令心不散,从宽泛境渐收其心,使其渐细渐高。】 到那个时候,就像安住跟近住是什么状态呢?这个心有散乱的,但是它虽然散乱,你散乱随时就了解了,而且很快的又把这个散乱的心收拾回来,安住在你内心要所缘的那个境相上头,那个是安住。那个时候,于是这个因为这样的关系不断的串习,不断的练习,这个心念的现起,现起的时候它不再散乱。从宽泛境渐收其心,意思就是说,平常东想西想的,耶!在安住在一个上头,而渐渐越来越细致,因为这个心并不这样的动乱,所以慢慢的凝细了。然后慢慢的上升,这个时候觉得这个妄分别,就像潭中水。 p. 569 【此时便觉分别,如潭中水。无违缘时安静而住。】 那么这个时候,这个妄想分别就像这个水,不在河里,而在一个潭里,那个潭里面没有出路的,就是进来了以后就停在那里了,如果说没有其它的、外面的相违的违缘、动乱等等的话,你能够安住在这里一动都不动。 【遇违缘时即不能住,对于分别起疲劳想。】 但是遇见违缘的时候,你还是不能安住。等到你得到了这个宁静的心的话,那个时候对于这个分别,前面我们要不分别,要不妄想做不到。因为得到了那样的体验以后,那是一种内心非常微妙的境界,那微妙极了,那个时候你才比较得出来,说前面这个妄想,是何等的没有用啊!何等的打闲叉。那个时候,你对前面的妄想就感觉的厌恶,这不愿意。所以这个妄想一来,你也就觉得这个小偷,或者来害你的人来了,你还对他微笑?不要了。这个是它的特点,它的特点。 【第四正知力,成办第五调伏,第六寂静二心。】 再下面叫着正知力。第三是念力,念力下面有一个正知力。这个念知它的内涵,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实际上前面,一定还要正确的了解,但是这个地方的正知,有它的特别的功效在,是什么?我们看。第五叫调伏跟寂静。 【如其次第,初以正知,了知于分别及随烦恼诸相流动之过患,令心不散调柔,乐修三摩地。次以正知,了知散乱之过失,灭除厌修三摩地之情绪,令心寂静。】 那个就是它。前面晓得,这一个分别,就是散乱,这一种事情的害处,所以不跟着那个妄想而转,所以那样的状态,那个心不乱转了,所以不妄想这样,慢慢慢慢地凝聚下来,越凝聚就越调柔,那个时候你才觉得,好啊。实际上呢?并虽然不是轻安,可是,平常天台说慈生法,这个身心上面有说不出的无比的一种安乐、快适之感。一步一步上来,这种感受是一步一步的深细,更进一步呢?了知散乱的过失,所以会产生一个功效,什么功效?你一心对这个精进修三摩地,很欢喜。要在以前的话,叫我们去学这个东西,那真是!叫我们去玩,去聊天,去跟人家吵,那个很起劲!要我们修行,这个东西真办不到!这个事情也少不了,那个事情也少不了,种种的理由。你慢慢的慢慢的如理的深入,真正体会到了这个好处以后,那时候你才真的对比出来,说啊!原来学这个东西这么好啊!那个时候对于前面怕修或者是不愿意,厌患修行的这种心理,通通调伏,消除掉了,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他心越来越寂静,越来越寂静。这个是第四正知力。那么成就的是第五调伏,第六寂静。在下面这个六力当中的。 【第五精进力成办第七最极寂静,第八专住一趣二心。】 再下面,精进,其实前面不是不要精进,为什么不说精进,而说那个呢?因为每一个没有精进是不行的,不过那个时候,除了这个精进以外,还要其它的力量去对治。譬如说刚开始虽然你精进,你不懂精进也没有用啊!所以要靠听闻。懂了以后如果是你精进,精进错了,那么怎么也不对。所以要把所听懂的不断的思惟,这个原因,到那个时候前面的过失,都已经拿掉了,那个时候正式的就是这个精进力的继续,而且那个时候要更大的精进的力量。前面的精进往往是克服一个违缘,现在这个地方,妙咧,就是当你得到了一点好处以后,我们往往,哎呀!觉得欢喜停在这里,不要为这个好的境相,把我们绊住。所以这个执着本身有几种,实际上呢?我们这个无始以来的执着。当然体会一点好的境界,哎呀,欢喜的不得了,那个时候,也要精进的力量,才能够得到了以后不停在这个地方,这个也是一个精进。就是这样。然后呢?这一个成就什么?第七最极寂静,这个寂静啊,寂静到的的确确外面没有一个东西,一般来说,可以动得了你。再下面心住一趣,专住一趣二心,得到真正的一心。得到宁静,宁静。实际上还没有得到真正的,真正的初禅!那个时候,还只是可能是欲界定,乃至未道地定。 【如其次第,以精进力,虽最细分别与随烦恼,皆能断除不忍,令心最极寂静。及由如是精进,令沉掉等初即不起,心能相续住三摩地。】 这一个精进是什么的状态?就是说,那怕最细微的一点点的妄想分别,以及最小的一点点的烦恼啊,随便起来了以后,那是绝不忍受,马上断除。前面说过的,说这一个时候,当你有沉掉起来的时候,那一起来,不但要知道,而且马上要对治它。平常,我们细的地方是不知道,可是粗的地方感觉到。譬如说,我们在这里听课也好,上早晚殿也好,觉得心里面,慢慢的,刚开始的时候很散乱,到那时候心宁静。宁静了以后,总觉得,哎呀!好象眼睛张开来很吃力,那么闭上。实际上那个时候,心慢慢的就沉下去了,如果你了解了以后,那个时候就要随时注意,往往这个等到你闭了一下,越闭越舒服,到那时候叫你张开来,觉得很吃力这个感觉,你就舍不得张开来。我想这种情况容或大家有这种经验,我是随举一例。换句话说,你真的学定的时候,你不能让它说到那个时候不忍,那你就完全错了。乃至于它刚刚起来,你觉得,不对了,就不要让它起来。这个是上修,哦!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个概念很清楚很明白,我们必定要,所以说来说去,你把那个道理,一定要把道理所指的内心的行相认识,现在我们很多人就犯那个毛病,讲这个道理,然后哪一天到晚跟人家吵去、谈谈是非。自己觉得懂得很多的道理,然后把这个我,弄得大的不得了。好愚痴,只有自,自己知道的很多道理,那个东西完全是漂流到不晓得那里去了。所以这一个状态他才是真正的精进的行相,你能够这样去做的话,心就能够相续,一直安住在这个定上面,就没错。那么: 【从第三至第七。」 从前面第三个安住开始一直到第七个最极寂静。 【此五住心。】 这个五种状态, 【住定时虽多。】 那个住定的时候,大部分都住定了。 【而有沉掉障碍。】 这个沉掉还是有的,不过前面是比较多,比较粗,后面是比较少,比较细,所以那个时候,是叫做: 【故是第二有间缺运转作意位。】 你还是要运转哦!实际上,这个有间缺,还是力励,不过这个力励之相,慢慢的,也稍微放缓一点,不是那么粗猛。因为要对治粗猛的力量,才用强大的力量。粗猛虽然不粗猛,可是凝细是越凝细,这个我们要了解的。所以这个运转的这个一定还是继续这样的去做,可是这个运转的还有间缺,被什么东西间缺?掉、沉二样东西。所以这个时候叫有间缺,这个运转注意,一下失去掉了就不行。所以不管是念佛也好,参禅也好,它为什么叫暂时不在有师犹如死人,那同样的不管你用那一个方法,你真正了解了,没有关系,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对我们讲,我们都了解的清清楚楚。所以这个概念我们在这个地方学的时候,必须应该认识。 【第八住心时,如大海涛,随起何分别,略修念知对治即自息灭,尔时虽须恒修功力,然沉掉不能为障,能长时修定。】 等到第八,专注一趣的时候,那个就像大海一样,那无边的这个大海,实际上呢?这个稍微一点点起,因为那个小的那个里边容纳不住,这个大海当中,随便一点点起来了,那就看的很清楚。像一个广大的平井一样,那么一一起来了,那个时候,因为你修对治的这个已经不但会用,善巧、纯熟,乃至寂静任运,所以随便一起来你就了知,一用就能够如法的对治。所以这个时候,就是你长时修沉掉等等都除掉了,因为这个沉掉都除掉了,你能够长时的修。沉掉除掉了以后,那个时候相对的坏的慢慢的拿掉,这个好的觉受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所以在这个地方,的的确确有无比的一种轻快的状态,而且那个障碍的粗重也相对渐渐、渐渐的减低。 【故是第三无间缺运转作意位。】 那个时候这个运转作意才没有间缺。因为这个沉掉拿掉了。 【第六串习力,成办第九等持住心。】 把前面这样的这个心住,遇境的还继续不断的串习它。继续不断的修习。到这样的经过,已经到了量,然后把这个到了量,再尝试着习惯,修习以后,再成就等住。换句话,这个时候真正心定了。 【以于尔时不须专依正念正知,其三摩地亦能任运于所缘转故。】 那个时候,正知正念也不要了,因为它那个定性已经自然而然,任运是自然而然是这样,自然而然这样的这样的话,那正念正知当然不要,正念正知就是什么?要帮助它使它走上这条路,现在已经自然而然走上这条路,你帮助它那就用不到了。 【又由尔时即无沉掉为障,复不须恒依功用,故是第四无功用运转作意位。】 那就很清楚,所以到那时候沉掉已经没有了,而且也不要用去功力,所以那个时候,无功用运转作意。就像我们刚才说的比喻当中,说先用催眠曲,到后来他快要睡着的时候,你不要再去催它,等到完全睡着的时候,你什么都不管他就是,你如果管一管它反而把你弄醒了。所以它这个叫作任运,任运自在的就是那个样。那个时候,这个心才是真正的所谓等住。这个是从开始第一步到成就。那时候是不是真的得了定了,耶!还没有,还没有!还有一个标准再去鉴别它,你不能说它是跟不是,因为得定一定要具足几个条件,所以下面告诉我们: 【◎ 寅二修止的量。】 什么时候就是真正圆满了? 【第九住心,仍是欲界心一境性,乃奢摩他随顺作意。】 说得很清楚,得到了第九这个状态还是什么?欲界的心一境性,或者是欲界定,乃至于未道地定。未道地定,换句话说,还没有达到真正定。定力还没有到达,这样。那么这是什么?奢摩他,奢摩他真正定力的随顺,你跟它相应的作意,换句话说,这个就是止。那个奢摩他。 【若得身心轻安即奢摩他。】 一直要等到身心轻安相应起来了,那个时候才算。经论上面告诉我们,说的很清楚。 【庄严经论云:「由习无作行,次获得圆满,身心妙轻安,名为有作意。」】 这个地方引那个经,实际上广论上面还引,哦!这个地方引的论,广论上面还广引经,解深密经,好几个经。这个一定是要以经论,以及所有的佛菩萨修习的经验来印证的,那个才是。 【所言作意即奢摩他。】 由前面说,由于你这样的不断的修学,到不要再作意了,任运而转,那个时候才圆满。同时,身心这个妙轻安跟它相应了,这个叫作有作意。所以作意什么?就是真正的得到根本定了。根本定就是奢摩他。那轻安相是什么呢?下面又说。 【云何轻安,谓止息身心粗重,身心堪能性,除遣一切障碍为业。】 什么是轻安呀?那个身心的粗重,通通消失掉了。因为这个消失掉了,所以你要做什么,就一点没有困难。现在我们要做什么?哎呀!做做啊,身体疲倦得很,哎呀!心里面厌烦的很!或者你要观察,要念一个书的话,念念的话,哎呀!这个心里面,对不起,它又散乱。又要不是胡思乱想啦,就是紧在这个地方的话,你把它转不过来,到那个时候,它都消失掉了。心是如此、身是如此,不但这种障碍没有,而且有无比的轻快的这种状态。所有的,要想修善法的这个障碍,通通排除,这个地方就说,遣除一切障碍。实际上另外一个地方解释,就是说对于修善乐善的这个障,乐修善业的障碍通通除遣掉了。那个时候,对于我们身心要想乐修善业的这一种状态,你都能做得到了,所以这个叫做身心的堪能性。 p. 570 【所言粗重,谓于善所缘,身心不能如欲而转。】 就是这个。对于我们哪所要做的善的事情,那个身、心都不能够像我们希望的这样去做,这个叫做粗重,现在这个粗重都消失掉了。那当然你想做,它都能得到。 【若得彼对治之轻安,则除身心无堪能性,能随欲转也。】 这解释了,得到了这个粗重的对治,对针对着上面这个粗重的这个毛病的对症之药是什么?就是轻安。那个时候就把身心上面的无堪能性通通净除掉了。所以你要怎么办,它就怎么办。 【如是身心轻安,初得三摩地时,即生微细少分,后渐增盛,便成轻安与心一境性之奢摩他。】 刚开始的时候,它就慢慢的生起来了。然后不断的增加,不断的练习,就是仅根据你这个练习多久,它这个轻安相就增加多少。到最后呢?这个、这个轻安相,就跟这个心一境性同时俱转,那个时候,就得到。 【将发众相圆满易见轻安之前相,谓于顶上似重而起,非损恼相。】 刚开始发的时候,这个轻安相刚发的时候,头顶上就好象觉得很重的那种感觉,但这个感,要清楚哦,不损恼相的,平常如果你头顶上压下来的话,觉得很不舒服,那个时候虽然有重重的感觉,但是呢?这种感觉给你非常舒服,奇妙无比,小止观上面说有八触动相,的确的,轻重涩滑等等,这种感觉,有的八个都来,有的不一定都来,但是一定会有。这种来的时候,它一定是跟那种妙乐、轻快的状态相应的,一定不是一个损恼相,而一定是一个宁静安乐相。 【此起无间,心粗重性即得除灭,能对治彼,心轻安性即先生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46卷 B面 p. 570 (4) 【能对治彼,心轻安性即先生起。】 当这一个轻安的前相,就是刚才说的这个八触动相一来,紧跟着那个心的触动性,慢慢慢慢地就消失掉了,慢慢地消失掉了,对于这个身心触动的对治的这个轻安,那个时候就生起来了。 【依此轻安生起之力,次有随顺身轻安诸风大种来入身中。】 前面是心轻安,因为这一个的话,于是紧跟着身轻安,身轻安是什么?风大种,我们说地水火风,平均一般人,世界上的东西,欲界的这种四大,得了根本定以后,它转化了,就是把那四大,跟我们身心相应的四大一转化,风大特别的柔细,四界相应的四大,那时候特别风大的力量来得强,地大慢慢慢慢的退,地大比较宁重,风大是轻安,那时候它会进入到我们身里。 【由此风大遍身转故,身粗重性皆得除灭,能对治彼,身轻安性即得生起。】 因为这个身心轻安为先,然后这个风大而来,风大遍身,所以平常我们说:气气气,什么,那个地方就是这个,风大,那气是非常调柔。在这种情况之下,身粗重也消除掉了,怎么消除的呢?就是身轻安,身轻安是对治这个身粗重性。 【由此力故,身极快乐。】 那时候得到无比的快乐。 【由身乐故心轻安性转复增长。】 那个身心是互相相代增上的,由于心轻安所以身轻安起,由于身轻安与心轻安也这样地辗转的增上。 【其后轻安初势渐渐舒缓。然非轻安永尽,是由初势触动内心,彼势退减,有妙轻安如影随形无诸散动与三摩地随顺而起。】 当这个起来了以后,那是最快乐的时候,以后慢慢慢慢的这个轻安的,这个力量慢慢的减缓了,也更舒畅了,那个时候感觉得到好象慢慢的减退,实际上不是消失,而是说,刚一碰到的时候,那种特别的这种感触,强烈的感触,慢慢的也跟着凝细下来了。当这种刚刚开始的这种凝细下来的时候,那个轻安实际上更深细更妙,所以叫妙轻安,如影随形,就跟着你来,只要你有多久的三摩地,他那个妙轻安一直跟着你。那个轻安,一直跟着这个三摩地随顺而起,这个两样东西相附合的。 【心踊跃性亦渐退减。】 刚开始碰到的时候,哎呀,欢喜!那时候喜还是会动的,还是会动我们的心的,所以那个喜心慢慢的也退。 【心于所缘坚固而住,远离喜动不寂静性。】 那时候心是愈来愈坚固,那个欢喜的心态,对心里面还是会影响的,它慢慢的也减少了,到这个时候。 【乃是获得正奢摩他。】 那是的的确确得到了根本定了。 【亦是已得第一静虑近分所摄少分定地作意。】 那个是真正的得到初禅,初禅。这个初禅什么呢?这个才是定虑所摄的少分,少分哦,初禅是这样的,所以从这个时候,才一步一步的上去,说: 【外道诸仙修世间道于无所有以下离欲,及修五种神通等,皆须依止此奢摩他。】 这个是共世间的,所以外道那些仙、诸仙修世间道,乃至于无所有以下,这个就是这个无色界的,所以色无色无边处,空无边处,无色有处以下的,离掉那个下面粗重欲界之欲,乃至于修神通等、都要以这个,这个是根本定。 【内佛弟子,以出离心及菩提心之所任持,修无我义,证得解脱,一切种智,亦要依止此奢摩他。故是内外所共之道。略说奢摩他建立竟。】 对我们修学佛法的人来说,学佛法的人也要这个,不过修学佛法的人,跟外道不同的一点,佛法的人主要的是以出离心跟菩提心,这样。佛法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在就是这个上头。就是说你有出离心那个就是佛法,没有出离心,那个就不是佛法。至于说出离心的内涵,只管自己,这个就是普通的二乘行者,如果说你能够把这个出离心,推己及人,然后策发大菩提心,那就是大乘。所以出离心跟菩提心,东西虽然是两样东西,他的特质还是一定的,对于世间的真象了解了以后,晓得他的过患,不再贪着,不管是见上面,不管是情上面,然后呢?一心厌患求出离,这一个。因为你要求出离,所以找到不出离的原因,绑住你的根本,那时候你找到,原来绑住你的根本在执着。所以由于这一个出离心菩提心,然后找到了绑住我们的原因,修无我义,那个时候才能够证得解脱,获得一切种智,什么呢?就是单单求自己出离来说,通常我们讲是解脱,由于菩提心任持,那能彻底圆满解决这一切种智,不管是外道也好,现在佛弟子也好,你要修这个,那个也是依止这个奢摩他。换句话,我们上面所说的,所以这个是内外的共道。所以我们说定本身,是共世间的,主要的原因,在这上头。所以不是得定就算,而是说你学定之前的动机、认识是什么?这是它最重要的、推动我们的原因,换句话说,大乘佛法的不共之处在那里?小乘的不共之处在那里?佛法与外道的不共之处在那里?你先把握住这个,那个时候才一步一步的进去,圆那个定。这地方当然是特别地讲定,所以现在到这地方,关于定那一部份,把它说清楚。可是现在这里说的是略论,略论上面把纲领,你正规要学的时候,必定要把广论上的内容,有正确的认识。当然,一再说过的,如果你有一个善知识做摄持,他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以他的经验来告诉我们,这没问题,不过,这个经验,要看他有多少经验,他就能给你多少,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我们这一点必须要了解。诸位如果自己觉得力量不够,那么就在这上头有个大概的认识,有了这大概的认识,有很多好处,我们不会要误解,现在太多的人,碰到一点影子,就以为这叫做定,乃至于学错了还不知道,如果力量够,真的想深入的话,关于这部份,还一定要在广论上面。同时,你以现在这个基础,再去看广论上面的话,条件够的人,他就也容易了解,可以深入。 到这里为止,把止,必学当中的止,有一个大概的概念。对我们来说,固然这大概的概念,一开始的时候,虽然我们还没到这时候,但这大概的概念一定要有很明确的认识,这里边我特别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修止的资粮。换句话说,要了解在你学定之前,应该有什么准备?他前面是三两句话就说完了,实际上本论的次第,前面这么长,这么多的东西,都是修止的资粮。所以如果你前面没这东西学定的话,那这个定,都是鸦鸦乌,戏论,玩玩,如此而已。这个我们必定应该清楚明白的。或者我们简单的来说,戒,不过我们一定要了解,戒的特质是什么?前面已经说过很多次很多次,绝对不是了解这个戒相,乃至于了解了这个名词,大家说我的对,你的对,这种状态,你戒是越多,定是越学不成功。必定是了解了这道理,来净化自己的内心的烦恼,这是见上面,使不要让现行继续增长,破这个现行,这是戒学的特质。然后到那时候才由定来降服它。所以习性特强,或知见特强的,这种情况当中,刚开始时一定要以戒的力量,来对治它。那么,在前面有辩,后面又有辩,我们辩论什么?就是一定要说明,它每一个烦恼,每一种身性的病态的不共对治是什么?对症下药,因为这次讲的是略论,在广论上面,这个就说的很清楚很清楚。比如我们前面说,尽管你现在五停心观,贪心,的的确确你对治贪,如果修不净观的话,一方面贪心对治,一方面可得到绝对宁静的身心相,得定得定,但定虽然定了,你坐在这地方可以,出来了以后,烦恼的根本没有动,没有用!一定还要在这上面把握住不共的对治,这个关于不共的对治那一点,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前面已经说过很多,现在再继续学观。特别的就讲这一点。 【丑三学观法分二:寅初 总明观资粮,寅二 别明决择见。今初】 最后就是讲观,同样的先要了解学观之前,要有一些什么准备工作?所谓资粮,有了这个资粮,下面就谈怎么去学这个?先: 【◎ 修次中篇说,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三种资粮。】 所谓资粮指三样东西,这个我想我们前面一而再的,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解了。第一个,一定是亲近,善--所谓善巧方便的、一点不错的,绝对不是在文字上面转的,而是由文字所指的内涵,不但这个内涵有所了解认识,而且应该有所修证,结果他亲身验证了以后,然后把他验证的经验告诉我们,最完整的佛,其次是菩萨祖师等等。我们跟他的真正的原因是干什么?也要知道,所以前面告诉我们,说我们依止善知识的时候,不是说,哎呀,那个地方住的好,吃的好,不是。他有法!然后呢?跟着他去听闻正法,听懂了以后你还如理思惟,这个如理两个字,是管住全部的,这个就是我们的前面的基础。 【意谓依止彼资粮,决择了解真实义之正见,引生通达如所有性之毗钵舍那也。】 那是说,依这个前面的准备的资粮,就能够分别观择,去了解真实正义的正见,一定要通过这个得到了正见,然后由这个正见,如理正确的认识,如理去修行的话,才能够真正通达如所有性,换句话,这个一切法的共相--空性,这个要靠什么?靠观。 p. 571 【如斯正见,要依堪为定量论师所造之论而求。】 关于这一个正知见,一定要依靠什么?作依,堪是作依,能够依靠的这个定量,是正确无误、确定不疑的这个量。在印度,这个论师,换句话,佛菩萨说明的一个特质,这个量是正确无误的,平常我们世间讲的量,不一定,可是在法相上面告诉我们,非量、比量跟现量,眼前我们脑筋里边所思惟观察,所看的都是非量,相似的量,而实际上是虚假的,不是真实的量,这个不是。所谓定量的话,是确确实实的,这个对我们现在来说,我们了解的是比量,由于这样的正确的引导,然后照着去做,才能够亲证正确的。所以凡是可以做为我们依靠的,他一定也照着这个正确的亲身验证,然后如理的告诉我们,引发我们正确的认识,说这是不对的,这样子才能够,对的。这一种对我们的指示教授,就是论。论和经的差别,同样的还是,佛菩萨,佛讲的叫做经,经因为我们眼前不一定能直接了当的认识它,这一开始讲过,他一定针对着这个疾,这个人这样的病,然后看这样的。既然我们现在不是正对着佛,所以他说的大纲虽然是对,可是里边深细的内容,不知道,所以还要经过菩萨,将它解说抉择,一点不错,那时候才对我们用得上。这个就是论。 【其能远离二边,解释佛经甚深心要义之论师,显密经中多授记龙猛菩萨。】 经真正的目的,就是把佛的最重要的中心的要义告诉我们,佛跟世间不同的是什么呢?他指出那个中道正见,普通世间都犯的是常断二边。对于这个佛经上面所说的,离开了断常二边,真正能够把他最重要的精要的要义,能够给我们说明的,谁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呢?这个上面特别说,经中授记,授记还是佛亲口讲的,说将来,慢慢的慢慢的我走了以后,佛法衰退的时候,那个时候有这么一个人,说龙树菩萨,他会出来把佛所说的真正的深奥难懂的,这个密意,如理的说明,不管显教密教,所以这个也等于是佛亲口讲的。 【故当依彼论而求正见。】 所以现在我们信佛的人,必定的依靠就是他。 【印度诸大中观师,皆推崇提婆菩萨,与龙猛菩萨相等,咸依为量。】 除了龙猛菩萨以后,龙猛菩萨的下面一个弟子就是提婆菩萨,说当年在印度那一种大中观师,通常在那一个,他们说中观是最究竟的,现在本论也是依止阿底峡尊者等等,这个传承都是说,换句话说,最究竟圆满的这些论师,他们修行共同得到的结果,说:是的,龙猛菩萨固然是佛授记的,而能够把龙猛菩萨真正的内涵,能够完完全全传承下来的谁?是提婆菩萨,提婆菩萨。所以大家觉得,他,提婆菩萨所说的,也是能够做为我们正确依止的。 【其能无倒解释,圣父子意趣,为随应破中观者,则系佛护月称二大论师。今当随彼而决择圣父子之清净意趣也。】 前面是说当时在印度,真正能够圆满说明佛的中心中道意趣的,就是龙树、提婆二位菩萨,在下面,他能够一点不错,而把他们二位圣父子,就是佛法里边讲的,这个是谁呢?叫做随应破,我们另外一个地方叫做应成派,中观也分成两派,自续派与应成派,这地方解释叫随应破,那么对于真正继承龙树、提婆二位大菩萨,完整无误意趣的,是谁?是这个应成派,随应破,那个中观士,这个里边是那两位?是佛护、月称两位大论师。现在就根据他们所说的内涵,来做为依据,学习。学习怎么样去决择清净的正见?这是我们所依止的资粮,必须具足的条件,有了这个,根据这个,下面就来说明,认识这正见, 【寅二 别明决择见分二,卯初明染污无明,卯二寻求无我见。今初】 我为什么错误的?错误的话,因为是无明,这个被染污了,现在是什么使这个错误的呢?如何会错误法呢?这个就是第一个说明,第二个,就这从个上头再找到错误在哪里?再找到正确的内涵。现在,今初 【◎ 四百论释云:「所言我者,谓诸法不依仗他性。若无此性即是无我。此由人法差别为二,曰人无我及法无我。」】 四百论,实际上就是我们中国有本叫百论,那个四百论,这个都是龙树、提婆,我现在一下记不清楚了,可能是一本,可能是两个不同。这是说转从印度到经过西藏,以及到我们,总是这些论,都是真正能够代表,龙树提婆佛的无倒的正知见的说法。这个地方首先说我,我是什么?我的特质应该是什么?就是这个不障他性,不靠别的,这个叫做我。换句话说:他本来就是如此的,不是因缘所生起的,假定没有这样的一个特质的东西,那就是没有这个东西,没有这个我。所以我这个特质是什么?不凭其它的因缘,他自己本来如此的,这个叫做我。假定说:没有这个本来如此,而一定要由他的因缘生起来的话,换句话说,就没有这一个东西。关于这个东西,在不同的方式上面产生我们不同的执着,在我们人上面,我们叫做人我,在法上面是除了我以外,譬如说其它的桌子,东西,这个叫做法我,这法我。首先确定这个东西,换句话说这就是我们所执着的一个对象,我们总觉得有一个我,好象这个我,天生来就是如此,实际上这个我是真的吗?天生来这样东西有这样东西吗?一切东西,都是依着因缘而生起的,没有这个不仗因缘生起的东西,那就是没有我们所以为的本来就是如此的,这个东西我们叫它-我。 【此中所破之实执,谓觉非由无始分别增上而立,执彼境上自体成就。】 现在上面所说的,我们要破的那种执着,这个执着叫实执,就是说他实在有的,实际上这个东西并没有真的有,就是因为我们不认识,错误了,觉得他以为实在有,乃去执着他。这种执着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觉得,这个东西不是由于下面这个东西而来的,如果是由于下面所说的来的话,那个东西,那就不是实执。下面是什么呢?就是无始分别增上而立,无始以来,由于你虚妄的分别,分别的话,就是说我们分别心,换句话说,他本来好好的一样东西,你这样去这样去想就产生的,我们常常说的,眼前任何一样东西,你看见了,他好端端在那里,你去想他,哎唷,他在那里干什么?于是你就想出你那一套来,这个就是我们的分别,现在这个分别,不是眼前就有的,从无始以来就有的,这个无始,又分成两部份,粗、细来说:粗的来说、就是这时间上是无限的,根本找不到什么时候开始,久远得不得了。更进一步来说,他本来就是如此,根本就没开始,因为你虚妄颠倒了,你觉得好象有一个,他本来就是这样嘛!就这样,是这样,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他本来没开始,因为你虚妄了,虚妄了所以你妄分别,平常我们常常举的例子,譬如说两个人,这两个人我跟他有一点心里过不去,他好端端的站在这里,我就想这两个家伙站在那里骂我吧!其实他根本站在那里,跟你了不相干!他并没有骂你,这是你自己心里面自己觉得,这是你虚妄分别,他本来就没骂你!所以叫无始,他本来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你的妄分别而增上,这种心,而现在实际上我们由于这个心情,一直在这个当中流转,真的说起来,由于这样的流转产生时间相,而那个时间相对我们看起来,也的的确确长的,你根本也无法算,就是这样,所以由于这个的原因,所产生了无比长远的时间相,由于这样妄分别,在无中生有,明明没有的就叫做正业,在这个上面增加而安立的,现在我们感觉到,如果说你觉得这个东西,不是由这样安立的,那么这个东西是什么呢,他本来自己的的确确在这里的,前面这个情况是你自己的妄分别安在上头的,对吧,而现在这个地方说,他自己本来的的确确有这个东西,所以他自己本身有的,现在我们觉得,执彼境上有他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叫实执,这个东西是没有的,现在我们要破的就是破这,所破的就是破这个。现在那个实执的这个。 【其所执之境,即名为我或名自性。】 关于这个东西我们叫他什么?就叫它我,或者有一个真实的,他自己的性的话,本来如此的,他这个东西自己本身如此的。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47卷 A面 本来如此的,这个东西自己本身如此的,像这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没有。 p. 571 (9) 【若于人上无彼所破,即人无我。】 假定在人身上面没有这个东西,它要破的是什么?破的实执嘛!假如在人上身没有这个实执的话,那么这个叫人无我,没有这个东西。 【若于眼耳等法上无彼所破,即法无我。】 另外就是在我们眼睛耳朵等等的内法,乃至于外法,没有这个东西的话,就是法无我。反过来,你执着以为它有一个实在的东西的话,就是人我执,法我执。 【若于法上人上执有彼所破,即法我执与人我执。】 就是这个。 【人我执之所缘,即流转生死者及修解脱道者等名言所诠事,依止诸蕴假立之我。】 现在我们分别来讲人我执跟法我执,这个是一种执着,什么呢?对于明明没有的东西,由于我们错误虚妄分别,以为有实在的东西。它本来就没有开始,结果你就偏偏虚妄分别以为,因此产生不断的,不断的这个熏习的力量,积的久的不得了,你要找那个时限,简直是找不到,所以这样的一个东西,这种实质,在我上产生的叫人我执,人我执是一种心里边的执着的知见,这个知见,这个知见所见的,换句话说,这个知见所见的,所执着的,譬如我们跟人家吵,你为什么吵?你觉得他做错了,所以他做的那件事情,就是我们所缘、我们执着的,反过来,同样的我也有一个我觉得对的,这个就是所以你会去吵的所缘的那个对象,平常我们的种种的知见,无不从这个上头来的。现在这个地方特别讲的说这个中心,我们为什么产生这种问题?说来说去都为了个我,假定这个东西拿掉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所以它首先把这个东西找出来,所以说人我执所缘的,我们所执着的这个是什么呢?就是在生死当中,如果说流转生死的也是它,然后我们因为见到流转生死当中的痛苦,所以现在来想,觉得不好,要求解脱,现在求解脱道者,也是所执的这个东西,这个是什么?名言所诠的事,就是这个东西所执的对象,这名言所诠的事,这个解释一下,这个东西实际上有没有真的东西?没有这个真的东西,没有真的东西,只是你有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拿不出来的,所以这个叫做名。这个一种概念,这个概念你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是名言,通常所谓名言名言所讲,没有实际上的东西,只是由于你的虚妄分别而安立的东西,这个就是。这个所说明的这样事情,换句话说,我们讲的我,我就是这个什么?有这么一个概念,由于这个概念而产生这个言说,这个言说所指的事情,换句话说,名言所诠事就是这样。眼前我们有个桌子,桌子,我有一个概念,说那个桌子,那个桌子所指的那就是眼前这个东西。换句话说,我们流转生死,我们因为人有这个执着,所以执着这个东西,所以流转生死,流转生死感觉着痛苦,所以要求解脱,解脱也是这个东西,反之这个名言所诠事,就是那个人我执,那么这个人我执,所执的这个对象,人我执是,这个里边要知道喔!这不是一样东西,人我执就是我们能执的心,所执的这个对象,就是这个我,这个我是什么东西呢?是依止诸蕴假立之我。这个我这个东西,以诸蕴,这就是一种五蕴,依五蕴上面所安立的,而这个安立的东西,为什么叫假立?不是真的。确实有这样的一个形象,有这样的一个功效,这个假,就是对前面的所谓的自体、实在的,这个东西有它的形象、有它的功效,却不实在,在这个五蕴上面来假立一个我,在现在为了容易明白起见,我说眼前随便一样,简单的一个比喻。譬如说我们每个人眼前摊了一本书,我们说书,实际上这个书这个东西是什么一回事情?那就是纸张,印刷、人工把那些窦起来这些因缘而成的,对不对?就是这样嘛!然后给你一个概念,书!你觉得好象书有一个实在的,它有没有实在的天生如此的东西?没有!眼前所有的东西都是如此,这个东西只是依种种因缘所建立起来的,因为它依种种因缘建立起来的,并没有天生实在的、本来如此实在的一本书在,所以我们称它为假立,这个要了解!所以这个假字不是世间的,我们要用这个概念清楚。现在书是这样,眼前没有一样东西不是,这个茶杯茶杯是什么呢?如果这个是玻璃的,这个说非金属,现在这个是金属,然后是人工,用这样东西安立起来,安立起来这个东西,有这样的功效,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做茶杯,对不对?任何一样东西,这样。可是这所有的这些东西,它并不是天生有一个实在的自性,如果说天生本来如此的话,它本来就是如此的,你做也做不出来,也不必去做,既然是你其它的因缘去做起来的,一定它不是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这个上头才说叫无自性,不是没有这样东西,说有这个东西,而这个东西它不是,自性就是自体,没有它自己本身的自体,就是由于种种因缘来建立起来的,像那个台子一样,这个我们很容易明白的。说木头、人工做起来了窦在那里,窦在那里,的的确确就这样的东西,这个、这些东西安立起来的,而不是有实在的东西,那么现在对我们身心五样东西上头所安立的,我们由于不了解,以为有一个本身天生如此的这个东西,这个东西不是真的,所以叫假立,这个东西叫做我。 【若缘他身之我,执为有自相,亦是俱生人我执,然非俱生萨迦耶见。】 对我们自己来说,我们叫我,对别人呢?别人也有一个五蕴!这个也是依这个五蕴假立的一个人相,这样,我们也是叫做人我执,而这个都是俱生,俱生就是天生,无始以来一直继续相续的。尽管两个都是人我执,但是这个两个人我执,有一点不一样,在我们自己身上面说这种执着,叫做俱生萨迦耶见,对别人身上的,叫不叫萨迦耶见,这个、真正要破的就是破这个东西-萨迦耶见,萨迦耶见在前面烦恼当中讲过,而且记得吧?前面它特别的说、说进入中士道的时候,为什么要进入中士道?前面你怕死,死了以后就是堕落的苦,然后要依止三宝,依止了三宝,最后结果找到唯有如法修习,所以了解这个法的特质,所以业感缘起,虽然这样,但是你还不能跳出生死,最后还是在生死当中,因为怕到生死的苦,所以进一步,什么是生死的根本呢?说业,而业的首脑是惑,或者是烦恼,烦恼的行相,烦恼的总类,总相跟别相,进一步,说这个烦恼怎么生起的呢?一步一步推究,最后找到生起烦恼的根本的因在那里?叫做无明萨迦耶见。原来生死当中,真正的根本是这个,既然现在你看见生死的痛苦,你要把它解决,那个地方只要从根拔掉,那个根拿掉了,当然好了,无从生起。这个是它所以要抉择的,而在广论上面事先先详细说明,我们现在修学佛法,要各式各样的,大家摸不着这个根本,东忙西忙,忙了个半天;是,你不能说它没有用,但是始终在枝末上转,这一点在这略论里面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平常我们像生病一样,你一定要找到病的根由所在,一定要找到根由,然后对着这个根由是对症下药,而不是说,哎呀,我们现在这样的平常的时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个多多少少你还觉得!头痛你去医这个头,好象还对!现在我们更是糟糕,这样往往头痛医脚、脚痛医头这个样,也不晓得弄到那里去了。只是觉得反正身上觉得不舒服我就吃药,那个药是不是对着你的,你也不知道,那更是不晓得那里!所以一定要找到它的正对治,譬如前面曾经说过,说净行所缘、净惑所缘等等,那么这个前面曾经谈过,如果说你多贪,那么该用什么?多瞋,应该用什么?那个时候这个不净观虽然能治你的贪,但是不能治你的瞋。慈悲观,虽然能治你的瞋,但是不能治其余的,对治了这个,其它的烦恼还在,就刚才说,头痛弄好了以后,对不起,这个病根还在,没得用!所以说广论上面是详细的辨别,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印度,小乘有部乃至到经部,到后来变成唯识、中观,诸大论师辩论的中心,如果我们真正要学的话,这个一定要认清楚。要不然我们现在这样的、弄来弄去,是一点意思都没有,这个辩论是永远没有结果的,但是如果你把握住这个中心的话,这个辩论很容易,所以以前我曾经特别跟大家说,你注意切题,你的目的来什么?说我跑的来,就是好欢喜跟你辩论的,那我们也没什么好谈的,佛法里边就告诉我们,恶性比丘宜默摈,你对,好了,就这样,这种事情,佛也莫奈何!所以佛在这里有个十四无记,外道来跟佛辩论的时候,佛未尝不知道,对不起不管你说什么?我就是不开口,这个是把握住这个原则,如果说你的的确确了解说我的目的干什么而来,是修学佛法,那第一件事情,一定要慢慢的从外面我们进来的时候,继续不断的深入,找到这个为什么要来的原因,根本因在那里?那时候为了要弄清楚起见,所以不是含含糊糊的,那时候要非常明细的去抉择,这个才是我们辩论的宗旨,。你有了这个,随时谈到问题的时候,觉得,耶,你又偏到别的地方去了,那很容易就拉它回来,对不对?所以这个辩论,在这种状态当中,才说是真理是越辩越明,这个很清楚很明白,因为你能够辩了,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明白,所以你了解,必然了解说,现在我们生死的根本是什么?从前面一路推转来,由于业,业为惑,惑就是烦恼,烦恼的行相你要认得的清清楚楚,那个时候,你的知见一起来,你晓得你那个是正知见,是对治烦恼的,还是你那个知见是妄知见,是增长的,自然而然,你经过这个明确的辩论以后,你也晓得,哎呀错了错了!这别人也可以告诉你,如果这一点做不到的话,那一点用场都没有。所以这个前面,记住,为什么要前面的下、中、上,一步一步上来的,所以到这个地方要记得,烦恼的生因当中,如果不记得的话,你们去看看在本论的前面一百七十页上面告诉我们,说烦恼的生起之因,根本在那里?不断地推,最后推到叫无明萨迦耶见,而且他特别说明有两派,它为什么要说明两派呢?的确的,因为本论之所以殊胜的地方,它能够统摄所有一切佛法,有一派承认是无明跟萨迦耶见是同样一样东西,有一派说两个不同的东西,所以不管是同、不同,它都解释得清清楚楚,最后总归不管你怎么说,就把那个根由所在找到它,这个前面已经找过了,所以现在我们这里地方说,哪哪哪,现在我们这地方,为什么叫要先讲说缘那个人、我相,而最后说,俱生萨迦耶见,要晓得这地方特别提醒的话,所以我们现在学这个论,前面一再说过的,这不是让我们认得一些文字,然后跑着去写文章,开口的时候当演说家,作大法师,不是,而是要从这个文字上面,认识它真正的特质,怎么净化我们的烦恼?然后帮助别人,步步不离这个原则,你能够这样的了解的话,那个时候你才了解,原来这个教授的特质是在这里,绝对不是在那个地方说,讲完了以后,要修了不要它,而是了解,说你要修的话,非要这个完整教授不可,当然这个教授也可以这老师亲自的经验,直接根据你的行相,告诉你也是一样的,所以在佛在世的时候可没有什么论什么等等,佛看见你什么根性,针对你说几句话,那么好了,问题解决了。实际上这个就是经嘛!经本就是这样来的,对不对?现在论还是不能离这个原则,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我这里顺便一提。 【若缘自身之我,执为有自相,则俱是俱生人我执与俱生萨迦耶见。】 如果在我们自己身上面去这样的话,这个两样东西,一个是人我执、一个是萨迦耶见。 【俱生我所执萨迦耶见之所缘、则是俱生心觉有我所之我所、非我之眼等。】 前面是俱生的我执,现在俱生的我所执,我跟我所,平常我们常常讲的很多我、我所,我、我所,我跟我所到底什么呢?这地方的也首先要弄清楚它,为什么要弄清楚?因为前面我们晓得,这是生死的根本,你要除,一定要把根本弄清楚,我们平常常常说的,你要去拔草,你拔草之前第一件事情,你要把那个草是什么弄清楚,要不然你胡里胡涂跑着去,叽哩呱啦乱拔一通,那不对!所以现在我们说,平常我们讲的我、我所,我、我所是什么呢?一般来说,我所,就是这些都是我所,这个身体也是我所,这个茶杯也是我所,我所执着的,是不是这个?不对。它这个就是中观根本深细的地方,你看看喔!现在我们看下去,说俱生我执所执的萨迦耶见之所缘!换句话说,能执的是什么?能执的还是这个萨迦耶见,就是能执,一种见解,说这个见解本身是一个烦恼喔!就是烦恼另外一个叫无明喔!这是惑,换句话说,这个惑什么?染慧为性,慧的特质就是辨别这样,这个辨别,一定有它所辨别的对象,换句话说,我们心里所看见的这个,怎么去想这个事情?它所想的这个对象叫做所缘,这是什么?是俱生心觉有我所之我所。它那个俱生以来的内心当中,感觉得有一个我所,这个东西才是,才是俱生萨迦耶见所缘的,而不是什么?非我之眼等。平常我们讲的,眼叫我所,这个叫眼所,这个不一样喔!这个不一样,在这个地方,的的确确,略论上面是大概的内容指出来,真正深细的内容,之所以我说,非广学广论不可,而以我们眼前的条件,就算学广论也学不通,不过这个地方,我们不一定把正确的内涵,马上能够把握得住,可是至少要了解,平常我们一般以为如是的错误的概念,要拿掉,错误的概念拿掉了以后,有什么好处呢?刚才说的,你要想对症治病,实际上明明你看都看错了,你去忙了半天没有用,现在至少我不会在这个错误的上面去空忙,不会在这个错误的地方去空忙。前面我们一再说的,空忙的结果是越走越远,你宁愿停在那里,你弄对了再走的话,一步就跨进门了,如果你在这儿空忙的话,越走越远的话,最后等到你发现回来了,哎呀,已经没有气力了,这个是它的特质。然后呢! p. 572 【俱生法我执所缘,谓自他内身所摄之色蕴眼耳等。】 这个俱生法我执所缘的,所谓人我执跟法我执,是俱生的法我执所缘的,那个是什么?自他内身所摄之色等眼耳等,这个我们现在讲的眼睛、色等这是什么?俱生法执所缘的,这个法执不是我所,这个两样东西不一样喔!我所执所缘的那个东西,才是那个法执的特质,这个也许大家一下听不清楚,那没关系。总是我们现在第一步,就把我们以前那个错误的概念,先要认识到,噢以前这种想法是错的,我们笼统的,或者跟人家种一点善根,那反正本来也谈不到这种深确的内涵,所以对我们眼前来说,大部分修行,你也先不必要管它啦,你好好的念阿弥陀佛到了极乐世界,自然会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再不然的话,就是你努力的生生增上,持戒保持人天,生生增上,然后呢增加我们资粮,一步一步进去,然后净除罪障,你自然能够了解,不过这个地方,所以了解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先认得错的,不要再去执着它,所以告诉我们这个法我执所缘的那才是。 【及内身不摄之山河房舍等。】 就是里边所执的以及外面所执的,这个是法我执所缘的。 【我执之行相即缘彼所缘,执为由自相有也。】 那么什么是我执?我执的本身是什么个的状态呢?就是这个这种知见,当这种知见、这个见这个东西、见解这种东西,一定有它所见的一个对象,譬如我的眼睛,张开来我就看到对面的墙,那么然后这个执着本身一定有它所执看的对象,这个地方叫所缘、就是这个我执的行相就是执所执的这个对象,并不是说不执,而是执所执的对象,以为实有自性,并不是没有这样东西喔!有这样东西。可是这样东西本身却是不是实在的,只是假名安立的,而我们不认识它是假名安立的,以为有这么一个实在的东西,这个实在的东西,对它起一个执着,说的更正确一点,所以说这个我执所以为我的话,为什么?就是不了解它是因缘所生起,以为有一个特质,既然你现在在这个假名的安立上面,看这个东西,以为有一个实在的东西的话,这个错误的这种执着,就叫我执,在人上叫人我执,在法上叫法我执,所以它说执为有自相有也,你弄错了,以为它自相就是自体,同样的内容,并不是说没有这个东西,而是说不了解这个东西是因缘所现,以为它实实在在如此的。 【彼二种我执俱是生死根本。】 上面这两个错误的人我执跟法我执,这两样东西都生死根本。 【入中论云:「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 这个入中论就是月称论师写的,换句话说,现在下面应用的东西,都是能够最正确代表这个龙树提婆两位菩萨,抉择佛的密意的,对我们最佳的指导,前面由于我们无明的关系,所以不认识,现在有了智慧的,真正见到这个烦恼种种的过患,哎呀,这个是不得了,这个在前面已经说过了,那么这个烦恼过患我们现在灭除这个过患的话,一定要从它根本,那么根本那里来的呢?皆从萨迦耶见生,噢,原来从这种虚妄的、错误的执着,现在假定我们了解了这个萨迦耶见所执的我就是彼境,这「彼」就是萨迦耶见,这个我,就是这个萨迦耶见所执着的、所缘的对象,所以我们真正修行的人,瑜伽师修行的人,先破掉它,你眼前看见了一个东西,以为有的,这样,然后呢你跟着它去玩就害了,我们中国人有一个故事叫弓杯蛇影,大家还记得吧?有一天有一个人跑到朋友家里面去,朋友请他喝茶,结果那个座位的后头挂了一张弓,然后那个茶刚倒下来在摇的时候,这个茶里面好象有一个什么啊?蛇什么东西,在那动,不好意思,他刚开始这样,硬吞下去了以后发现,哎呀!对不起,刚才这个杯子里怎么有个蛇、有个什么啊?他疑气疑心越来越重,回去生病了,怎么看也看不好,结果找了半天,结果是找不好,怎么请那个名大夫找不好,最后就他这个原因,他吐出来了,说是这样来的,那么就问这个朋友,这个朋友说总暗暗的伤害他,这个朋友说没有!咦、一找,喔喔喔喔,再请他来,再请他来第二次,又倒一杯水在那里,他又看见又很害怕,然后在那边停下,停下来,过了下看看,一看,原来这个东西!那好,好,问题解决了,问题解决了,这个病也就好了,不要医生看。现在我们也是同样的道理,说我们这个疑心,这个就是什么?所谓叫邪慧,就是我们的见解,明明没有的东西,没有实在的东西,不是没有喔!没有跟自性,有跟有自性两样,我们第一个要分的很清楚,如果你不懂的话,你看那个中论等等,是越看越胡涂,明明眼前有的,你怎么说它没有?它不是没有这个现象,不是没有这个作用,而是这些现象、这些作用是因缘而安立的,由于这样因缘,所以显出这样的行相,有跟这个因缘相应的种种作用,但是并不是天生如此的。就像刚才那个茶杯一样,你水咕咙咕咙的拿进来在这儿动摇,那个弓摆在这里面就摇,然后你就喝进去,那没关系嘛,你了解了了无关系,可是你偏偏不了解,以为它是实在的,哎呀,然后你觉得有一个、吃了一个毒蛇进去的话,那这个病就生起来了。所以你只要把这个根本了解了,原来没有这样东西,拿掉了,问题解决了,所以他现在真正修行的人,也同样的在这个上面先破掉它、去除掉它。你能够这样的话就解决了,所以这本论叫入中论,那根据这个道理,你才真正的能够进入龙树菩萨告诉我们的中观正见,破除断常二边、执有执空。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47卷 B面 龙树菩萨告诉我们的,中观正见破除断常二边,执有执空,尽如这个中观真正意趣的这一本论、叫入中论。 p. 572 (3) 【七十空性论云:「因缘所生法、若分别真实、佛说为无明、彼生十二支。」】 前面所说的一切一切都是什么啊?因缘所生的,像刚才那个,弓杯蛇影当中,这个都是因缘所生的、因为我们的虚妄分别,不了解、以为它是真实的,因为这一个不了解,以为真实的,这个叫做无明,由于这样的无明,对不起,那就辗转的生,引生的无穷无尽的这个生死的轮回,而这个轮回生死总括起来的话,由头到尾,不出这样的几个,叫做十二支,所以我们前面为什么说,对这十二因缘一定要了解,怎么样由于你的无明,无明所以有行,行而摄,摄然后怎么样在生死当中辗转流转,现在我们真正要认识的,还是从这地方起,换句话说,这里现在抓到根本何在?好,现在我们了解了,喔,原来我们了解,真正修学佛法的,它所对治的根本在哪里?在这个无明萨迦耶见。喔,那有人在问,那么为什么佛一开头的时候不说无明萨迦耶见,乃至于比如说平常我们修行的第一步,进去的时候,小乘大乘都不从这地方讲起,小乘先讲五停心观,大乘也不先从这地方讲起,为什么原因呢?这个要说一下,就像我们现在这样上来,一步一步上来,这个是什么?已经进入到这个中心问题上去了,所以一开头的时候,假定直接讲到那中心问题的话,对我们是说,也可以说,了无影响,我举个比喻说,一下就懂了,现在我们要想在世间谋生,做任何事情,真正了解,比方现在说计算机,绝对不是说,你要学计算机,一下子跑到那计算机公司,跑得去,你简直不晓得它是什么一回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个经验,比如说南普陀,第一次带你来,讲南普陀如何如何,我第一次来了,回去的时候,一点印象都没有,不晓得那一个落到那一个,这里边像个迷宫一样,你一点都没办法,对不对?我们人人都是如此,世间这么简单的东西,你眼睛瞪着明明白白,有人带着你看完了都不知道,所以你一定要有前面的准备,你念书也是如此,绝对不是一口气,跑到计算机当中,有时人说什么硬件、软件,那怎么?慢慢地来,先在幼儿园,大家排排坐,吃果果开始,然后小学中学,这么上来,就这样,在我们非常粗猛的烦恼当中的话,那一天到晚跟着世间的转,你绝不可能,绝无可能进入佛法,那时候就告诉我们,那个地方才是你五停心观,对治你粗猛的烦恼,渐渐的调柔,一步一步深入,每一个地方,都有它必然的次第,所以告诉我们,我们修习佛法,一定要了解这个次第,然后你进入那一门进来,从这地方进来了以后,首先要了解它的特质,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麻烦来了,什么麻烦?你碰到什么就执着什么,碰到什么执着什么,我们现在不必谈佛法,我们谈进入学校的每一个,包括我们自己在里边,我们现在自己忘记掉了,可是我们可以看得见,那些或者是自己的幼小一辈,弟妹,乃至于邻居,那个小孩子刚开始进得学校里的时候,回来时,「老师讲的!」假如是老师讲的,那是天经地义,是凭什么?人就是这样,他开始碰到了,就执着的不得了,我们现在学佛也是这样,第一个碰到了就,哎哟,这个佛讲的,就是这个样,那别的都错了,实际上他所以讲的,一再说明,破你的执着,结果偏偏我们学了这东西,执着更多,这盖念是随便现在这地方提一下,我们这样的一步一步的来,所以他一开头的时候,的的确确不先说这个,不先说这个的原因在此,那么,了解了这一点情况之下,由于前面的次第,慢慢的深入,我所以在这地方讲,它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在,特别的原因在,因为本来像本论,当年宗喀巴大师造完了以后,刚开始对在家人根本不讲,而讲的人,他都是有相当条件,因为这个是修行的次第,然后一经学了,你所以上不去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学到了以后慢慢地就步步上去了,就相当于我们念书一样,他不是对一个幼儿园小孩子讲的,而是对中学、大学,这么告诉你,你学会了,能够派上用场,绝对不会是学到那里,执到那里,学到那里,执到那里,但是实际上呢,我们现在来说,的的确确,因为我们已经极大部分人有了这种错误的前面的破除我们,所以拿这个完整的教理,如理的破除,给我们一个正确的引导,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了这样,所以并不是造着次第步步修行而来,而是先在知见上面让我们有这样正确的知见,这整个的构架,基于这条件而这么上来的,这我们要了解,所以说,如果条件不够的话,这时候我们不必着急,就是一开始我们认识,学这方式是这样来,反过来说,你如果懂了,也不要去执着,那正好去运用它。现在我们进一步, 【◎ 问曰:若二我执俱是生死根本,生死则有异类二种根本,不应道理。】 前面告诉我们说,人我执,法我执都是生死的根本,既然生死的根本有两类的话,那么他这个根本不是有两个呀,两个的话,那怎么办呢?那怎么办呢?不是错了吗? 【答曰:二种我执所缘虽异,行相无别,故无过失。】 这个两种我执,一个是人我执,一个法我执,这个所执的对象是不同的,但是行相无别,故无过失,现在实际上,就是我去看一样东西,比如说我看这个东西,看这个东西叫做人我执,看这个东西叫做法我执,是没有错,我看的东西是两样,但是我本身这个行相,就是这个行相本身确是一个,就是我去看,我用眼睛看,看这个叫做窗子,看这个叫做茶杯,这没关系啊!然后我看别的,看了又看另外一个东西,那没关系,他现在真正的,如果说你了解了你所看的这个内容,是去掉的,你对这东西不执着,不执着的真正重要的,就是我自己的这个执着的行相拿掉,对不对?这个行相却是一个,现在我真正目的就是去掉这个行相,所以这没关系,而生死的根本,就在这,我对前面这个实质不认识,产生了这个,所以关于所执的那项,这个,对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所讲破除生死并不影向,所以并没过失。 【欲断如是生死根本,须达无我慧。】 你要想断生死的根本,一定要通达什么?无我。原来你所执的这个东西,没有,那么你这个执着就没有了,所以那是我们执的这个行相,不是所执的对象。你怎样才把执的这个行相拿掉呢?你必须要发现你所执的对象没有,你才发现原来以前我执的这个的心里面是错的,以前这个错的叫无明,现在对的正确的认识叫智慧,所以通达无我的这个智慧。 【此达无我慧,要与无明我执同一所缘,行相相违,方能断除。】 那么这一个达无我智慧,跟无明我执同一个所缘,这个前面讲过了,他所看的对象是一样,而行相相反,才能够断除,这以前讲过,这里再讲一次:譬如说现在有一个人,一个人跑的这样来推你,推你,那么现在呢你要挡住他,或者不要让他推过来,推不要让他推过来,他推的是推这个,你不让他推过来话,你要抵挡还要抵挡这个,同样的对不对?是一定同样的东西,他来推是推这个,然后你抵挡,挡那个地方去,这个跟他了不相干!记得不记得以前讲的业,能不能对治,比如说你造的这个业,在这个上对治可以,我欠你十块钱,然后我要还你十块钱,没债了,然后我欠你十块钱,我还他十块钱,那没用,对不起,虽然对你来说抵消,可是你还是我的债主,他是我的债主,这个没问题解决,这第一个,不但所缘同一个,而且行相还要相反,对不?现在他推是这样推,然后呢,你同样是推的力量,所以他反过来抵抗的力量,一定恰恰完全相反,相违是相对,正对治他,那个时候把他挡住了,这是确定我们应该认识的,所以: 【四百论云:「若见境无我,能灭三有种。」】 平常我们在这个境上不认识而执着有我,现在同样的在这个境界上面,你了解原来这个东西是没有,恰恰跟你前面所执的有完全相反,所以一定是,前面说的行相相违,而是同一所缘,那个时候,我既然没有了,我就是什么?萨迦耶见,那个东西是三有的根本,那好了,他的从根本种子去除掉了。 【释量论云:「慈与愚无违,故非真除过。」】 释量论前面曾经告诉我们,也是同样的,你要对治正对治什么?现在我们说修慈悲,修什么啊,对不起这个慈悲这个东西,跟那个愚痴无明,并不是两个正相对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能够除过失。这个说明什么啊?现在我们忙的去修行,你修是修了半天,但是呢,对不起你修的东西,他不是正对治,我是欠这个人的债,然后,我把那个钱去还给别人去,那不行,那个不行,这个问题不能还没有解决。 【此说慈悲虽是无明之对治品。】 因为我们无明,往往是瞋恨什么等等,你有了慈悲,瞋恨是拿掉了,拿掉是无明所生起的枝末,不是无明的根本,所以无明的根本不是慈悲所能够正对治的。 【然非同一所缘行相相违,故非真能对治。】 这个道理。 【法称师云:「若不破彼境,非能破彼执。」】 你一定要把这个我执所缘的对象,他所执着的这个东西,破除掉才可以,你不能破除了这个,那不行。 【此说须以达无我慧,破除无明我执所执之境,而断我执。故知生死根本无明我执之真对治厥为达无我慧也。】 这两句话就说明前面这个道理。 请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附录572页,昨天我们在毗钵舍那,就是学观法当中,已经讲了两节,第一个是资粮要些什么?然后资粮当中,有了资粮了,来说明怎么去抉择,在抉择的过程当中,先说明现在我们要找的,要对治的什么?就是根本这个无明,先认得它。在572页上面,有一个问题,它昨天己经讲过了,就是这一页的第八行,这一页第二段,就是说他找到生死的根本是在我执,所以要把这个我执破掉了以后,那么生死的根本就对治掉了,就彻底的根除掉了,就这样。生死的根本在我执,所以现在这个地方,看看这个我这个到底是什么东西,然后在这个地方,一定这个我、无我,跟了解我的这个智慧,两样东西是同一所缘,行相恰恰相反,那么时候才能够真能对治。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它这个上面说,说慈悲虽是无明之对治品,然非同一所缘行相相违,故非真能对治。换句话说,你真正对治生死根本这个我执是一定是什么?要找到我是什么?然后找到原来没有这个真实的我,所以一定同样在我上面,所以同一所缘是缘这个我,不过呢,以前错误的,所以找到是有,现在呢?看对了,发现是无两个恰恰相反,恰恰相反,那么两个抵消掉了,就这样。所以这个时候这个无明根本就彻底解除,然后这个说慈悲虽是无明之对治品,这个话怎么讲呢?这个由于无明,所以我们贪瞋痴等等,种种无量无边的烦恼对不对?这个贪是不是烦恼?是,瞋是不是烦恼?是,痴乃至于慢疑种种,这个都是啊属于无明当中的一个烦恼,那么现在呢,对这个瞋心来说是最佳的正对治是慈悲,所以属于无明当中一部份的对治,而不是针对治无明的根本的这个对治,这个懂不懂?平常我们常常说的以一概全的错误,哲学上面说为白马非马,我们平常说的啊我是人,所以呀人必须是我,那么谈到人的时候,就好象只有我来代表人,你们其它都不算,这个一个错误的,这个地方呢说明了这个,慈悲是由对治,慈悲是对治瞋,瞋是由无明而来,没错,但是瞋不能整个的代表无明,这个是重要的观念啊,所以他说这个慈悲啊也是对对治无明当中的一部份,但是呢因为它所缘的对象不一样,行相也不一样,所以也不是整个无明的正对治,所以在这个地方真正要对治的不是啊,慈悲乃至于啊不净乃至于啊数息什么等等,而一定是无我,既然是这样的话,现在问题来了,他前面为什么不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说无我,那不是从根本解决了这问题就解决了,为什么前面要说一大堆,然后呢又要修慈悲,又要修什么啊,五停心观虽然没强调,可是非常强调啊,一定要修慈悲,请问为什么?这是个问题,大家好好的想想看啊,我这问题大家了解不了解?啊摆在这里,这是很重要的关键,大家想想看对不对?我们平常总归说,如果你要净除,比如拔草,你一定要找到那个根在那里,是的,现在对治这个无明的根本是无我,他在这一个状态之下,像我们刚才说的要从根本到一开头就应该找到那个地方去拔除,它为什么不从那个地方拔除,而把它最后才来谈这个问题,前面说了一大堆,啊当然说一大堆有很多啦,从五停心观开始,啊那么这个它没有详细说而在本论当中,又列为非常重要的必定要修慈悲,耶说为什么那时候不先告诉我们先那学个无我的空慧,这个原因,这是个问题,那么你们好好的想一下好不好?好好的想一下,在最后结束之前啊那个时候,如果说大家了解的告诉我,然后呢我把我所了解的,以及你们不懂的地方啊,说出这个原因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所在,今天我们继说下去,啊那么前面呢先找到了这个染污的根本是什么?说这个我执,啊我所执,哪现在呢看看这个我这个东西,我所这个东西有没有呢?所以现在我们来寻求啊无我见,所以第一个啊要达到那个无我的正知见,那个正知见达到了以后,然后呢根据这个正知见去修持的话,就能够证得这个空性,换句话说,没有我们所执的,那个时候,就把那个人我执法我执啊,是彻底的净除,那就是圆满的佛果,现在它分成二部份。 【卯二寻求无我见分二,初决择人无我,辰二决择法无我。今初】 第一先抉择人我,第二抉择法我。 【◎ 二我执生起之次序谓从法我执生人我执。】 这个两种执生起来什么?先有法我执,就这个法我上面,比如说五蕴,先执着那个蕴的实在,因为这个蕴有这个实在,所以这个蕴才能够根据这个而建立起这个蕴所假立这个我,然后在这个蕴所假立这个相上面不了解它的真实妄执,才生起这个人我执,所以这个生起的次第是这样的,那么修的时候呢就妙了,这个次第把它倒过来。 【修无我之次序啊,则应先修人无我,次修法无我。】 修的时候就把它倒过来,它为什么呢?说。 【于人法上所知无我,虽无粗细之别,然所别事,于人则易了解,于法上则难知。】 啊在修的时候的确这个无我的原则你不管用到那里都是一样的,所以用到人上,用到法上面。这一个粗细啊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呢对于你所执的这件事情。在人上面容易了知。为什么?因为我们啊一天到晚在人当中,啊一天到晚在人当中,所以呀要想了解很容易,而那个法呢,就比较难于了知,对我们又隔了一层,又隔了一层,所以我们真正修的时候啊,就是只有这眼前的,平常我们做事情也是一样,跟你讲一个道理,啊觉得太空当中,你说了个半天,实在是弄不清楚,然后好不要说太空,说地球上,像美国的事情说不清楚,啊像台北的事情讲不清楚,啊台中嗯知道,啊这南普陀喔你一目了然,然后像教室里边,好好好不要讲,你眼睛一瞪就晓得了,同样的道理,现在这一个所讲的无我的粗细虽然不同,但是呢对我们直接所执的身上面啊,很容易了解,啊因为这样所以他既然啊所执以及所破粗细没有什么差别,而这个上面又容易了解,所以才容易了解那个上面先修,那这个就容易产生效果。 【如法我执于眼耳上不易了解,于影像上则易了解。】 同样的道理,啊原来你直接从眼睛耳朵上面去看的话,你这个嗯这个比较不大容易说得明白,但是呢如果说你呀在这个所现的行相上面,比如说在镜子里面照,一照你就觉得哪哪这个没错啊,啊这个镜子里面所照的不是实在的东西,是假安立的,这样,那么这一个是说明了眼前摆明了这个事实摆在这里,让你看得的清清楚楚,这个所以呀。 p. 573 【故成立无我之因时,以影像等为同喻也。】 那么说明这个道理的时候,也用这个比喻,这个比喻是特别一个用场,什么?觉得深细的道理拿一个简单容易而相似的来做为说明的方法,让你从这个比喻上面了解,这个在人法上面两样东西是什么呢?比如说法,那个耳朵,这个心理上前面说,眼耳,现在我们人我两法上面这个行相怎么样呢?说一下,平常我们所执的这个人我是什么,就在五蕴上面假立的,对不对?比如说我们说色声香味触法,我们把它看成个我,那么这个时候,就我们用另外一个比喻来说吧,就更容易了解,比如我们眼前讲的那本书,或者那张桌子,那个就在你眼前,然后你就晓得这个叫纸,然后这个白纸,然后上面写的黑字,然后人工把它印,把它钉那些东西,累积起来是没错,于是变成功这本东西,这个东西你给它个名字叫书,你给它一个名字叫Book,英国人叫Book,法国人叫什么我不知道,那都没关系,这个名字是什么?我们安立的对不对?所以假安立的,这样,这个很清楚很明白的了解了,就像我们一个识体,在镜子前面一照那个行相,你晓得喔,原来这个识体在镜子上面所现的假现的,那么同样的在这个五蕴上面,这个色受心里的身里的这一些东西,然后假立上面有一个我,不但眼前而且这么容易了解,对不对?这个很明白很清楚,所以平常我们随便看,假定说这个上面不是假安立的话,比如说说这个东西是我,那么照理说这个头发剃掉了你不就完了吗?这个手切掉了你就完了吗?耶不是,喔说明原来他是,你晓得不晓得我有没有这个我,那小孩子生下来的时候他也不一定晓得我不我啊,耶但是呢他也一样的动,一样的这个东西执着,乃至于动物,喔你要拿那个石头打它,它马上逃走啊,他每一个人啊,每一种有情都有这种执着的力量在,所以这个是很容易了解,啊前面这个道理。 【三摩地王经云:「如汝知我想,如是观诸法。」】 就像你晓得我这个东西,你根据这个再去拿这个去观察诸法。 【故当先决择人无我而修。】 所以在这个地方先看那个人我,把我了解了,进一步拿我这个道理,要看到其它深,其它的比较难知的上头观一切法,所以这个地方呢?先从这个上面下手。 【此虽有多理,但初修业者,观察四事最为切要。】 修的时候有很多办法喔,很多办法,但是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四样事情照这四个办法去做,那最切要,前面这一句话注意喔!虽有多理,所以你真正通达无我,是有很多办法很多办法,不一定单单限于这个,这个这是这一个下面所告诉我们的方法最切要,所以实际上,禅宗又是一个方法,除了禅宗还有其它的方法,那都是千真万确的,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才不会执着,否则各说啊,你说你的好,我说我的好,这个时候就害了,这就害了,差一点的话,你执你的好,只学你的法门停止在那里,你可以成功?小者声闻,好者缘觉,差一点的你不是停止,然后呢执着的话,毁谤别的话,自己执着也上不去,毁谤别的反而受害,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了解了这个以后,你自然而然容易贯通,每一个法门有它特别殊胜的地方,看看我现在适应用那一种方法,到那个时候你用这个方法最好。
----------------------------------------------------------------------------------------------------------------- 更多日常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