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29讲 |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29讲
2010年5月17日晚上 首先在还未闻法之前,我们在场的每一人,都必须要先调整我们自己的动机,为了利益如虚空般的有情,我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在内心中生起这样的一颗发心,以这样的心作为闻法的动机,来听闻今天的大乘法。今天我们在这个地方,所为要大家介绍的是宗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请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论》265页,今天我们看到的是第六行。 在上一堂课我们为各位介绍了,瞋所带来的过患,以及修学忍辱所带来的胜利。在平时我们尤其应该要多多的思惟,瞋所带来的过患。简单的来分,瞋所带来的过患,可以分为:可以现见的过患,以及无法现见的过患这两种。对于这些过患,如果我们一再的去思惟,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瞋对我们而言是有很大的杀伤力。并且在上一堂课的最后一个部分,我们提到的是,想要伤害我们的这些有情,其实他们也是在一种没有办法自主的情况下,不得已的情况下来伤害我们的。其实我们仔细的想一想,不要说是想要伤害我们的有情,就连我们自己本身,也是处在一种没有办法自主的状态下。我们内心当中也不见得想要生起烦恼,但是烦恼就会延延不断而来,我们不想要获得痛苦的同时,我们却不知道该如何的避免痛苦,而任由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不断的伤害我们。并且透由烦恼的力量,不断的去造作恶业。这个时候纵使我们想要避免痛苦,但是由于造作了苦因,苦果就会不断的感得。所以从这当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其实我们自己的现状,也是在一种没有办法自主的状态下。既然我们没有办法自主,相同的其它的有情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要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思惟。 接下来看翻到265页的第六行,最下面这个地方。第二个部分,如果没有自主就不应瞋恨。正文当中,若无自主,为余所使而作伤害,亦不应起忿恚。首先在藏文版的原文当中,跟中文版的译文当中,都有提到「亦」这个字。也就是「亦不应起忿恚」,这当中「亦」的这个字,刚刚仁波切在解释的时候有特别的提到,其实这个字在这段文当中,没有办法呈现出它的功效,也就是这个字的字眼,其实是不需要的。因为有「亦」的这个字,是表示它有包含另外的一种法类在这当中,但是在这段文里,似乎看不出有这样的一种效果。所以回去也可以看看其它的译文,或者是像《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原文再来作比较。不过在藏文版跟现今的中文版当中,都有提到这个字。 所以在正文当中有提到,「若无自主,为余所使而作伤害,不应起忿恚。」譬如有人,为魔所使,随魔而转,虽于前来解救、饶益己者,欲作伤害,行捶打等,然念:「此人为魔所使,无有自主故如是行。」如果我们知道对方是被非人所干扰,并且被非人所控制的情况下,对于前来解救饶益他的人,他不仅不知道对方是来帮助他的,而且他更进一步的在内心当中想要伤害对方,甚至付诸于行动,想要捶打对方。这时候想要帮助他的人,内心当中会想到,这个人他是被非人所干扰,所以他并没有办法自主。因此作出这样的一种行为,这不是他愿意的,于彼不生少忿,因此对于这样的有情众生,并不会生起瞋恨。仍勤励力令离彼魔;会更进一步的想办法,看是否能够让他脱离这个非人的干扰,如是菩萨亦应如此行持。相同的,菩萨在菩萨行的时候,也应该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学忍辱。 第三个部分,依据。正文当中,如《四百论》云:「虽忿由魔使,如良医不瞋;能仁见烦恼,非具惑众生。」前面的这二句话,在之前的文当中有稍微的作介绍,后面有提到,「能仁见烦恼,非具惑众生」,诸佛他看到有情的时候,是看到有情心续当中的烦恼,所以他会认为有情心续当中的烦恼,是最主要需要消灭的敌人。而更进一步的,看到这一位有情,是被烦恼所控制而没有办法自主,对于有情心生悲愍,所以佛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看待轮回当中的有情。月称论师亦云:「此非有情过,实乃烦恼咎,智者善观已,不瞋诸有情。」相同的,今天轮回当中的有情,之所以会作出各式各样不同的恶行,这并不是有情的过失,而是有情心续当中烦恼的过失。一位智者,他了解了这一点之后,他并不会瞋恨具有烦恼的有情,而会将有情心续当中的烦恼,视为该消灭的对象。其实这一点对于一位修学大乘法的人而言,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面对有情,思惟有情的现状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四个部分,思惟是自己的业,所以不应瞋恨之理。正文当中,又受怨害所生痛苦,是受自身往昔所集恶业之果,依此因缘彼业将尽。更进一步的提到,我们在遭受敌人们伤害的同时所产生的痛苦,是我们自己在过去生所造的恶业而感得的果报,「依此因缘彼业将尽」所以当对方藉由各种的方式,在伤害我们的时候,其实是在净化我们过去所造的恶业,所以这时候不要说是生起瞋念,照道理来说我们应该跟对方致谢才对。因为透由对方的行为,能够让我们在过去所的恶业完全的消失,完全的净化。倘若于彼修忍,则不新集于后受苦之因;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修学忍辱,在此同时我们就不会造作一个新的苦因。若起忿恚,则须遭受过此之苦。但是相反的,如果当他人在伤害我们的同时,当下我们已经在承受一种痛苦,而更进一步的,对于他人的行为生起瞋恨的话,「则须遭受过此之苦」我们在将来必须要遭遇到,比现今更大的痛苦。为什么会遭遇到更大的痛苦?其实在人世间,敌人伤害我们所产生的苦,相较于恶趣的苦,它只不过是小苦罢了。所以这样的一种业,如果能够净化,我们之后就不需要再承受相同的痛苦。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修忍,内心当中反而对他人生起瞋恨的话,瞋的当下我们所造的恶业是更大了,而这样的一种恶业,所感得的痛苦也是更难以忍受的,因而提到「若起忿恚,则须遭受过此之苦」。 接下来第五个部分,如同治疗重病故须安忍。正文当中,是故,如同为医重病,须忍针灸等诸疗法;为除大苦而忍小苦极为合理。就比方说,在世间如果要医治重病所产生的痛苦,这时候必须要忍受针灸、开刀等种种的治疗方法。相同的道理「为除大苦而忍小苦」,为了要去除将来会感得更大的痛苦,当下他人对我们所造成的伤害,如果我们能够安忍,其实当下我们所受的苦,跟将来我们所要遭遇的苦,相较之下它只不过是一个小苦,所以「为忍大苦而忍小苦极为合理」。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266页)修习「安受苦忍」之理。这个部分的内容分三,一、破除对所生苦一谓的厌恶。平时一般的人在面对痛苦的时候,内心一定是不欢喜,不然就是不停的抱怨;在欢喜的时候,或者是在快乐的同时,他的内心又会过度的开心,这是一般人的现状。如果你们自认为是修学佛法的佛弟子,应该超脱这样的一种状态,在面对苦的当下,内心不需要过度的厌恶;在快乐的时候,内心也不需要过度的开心。在面对痛苦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想到,我们现今所遭遇的苦,它都是轮回的本质,也就是既然我投生在这样的一种状态当中,面对苦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甚至更进一步的思惟到,不管我们的身体,或者是我们的心里,有苦产生的当下,我们可以想办法看是否能够解决身心的痛苦。如果可以解决的话,你就不需要过度的担忧,就想办法把它解决掉这样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进一步的去观察,发现你现今所遭遇的苦是没有办法去除的,这时候你内心过度的担忧,对事情来说没有任何的帮助,甚至由于内心过度的担忧,会带来心里面另外一层的痛苦。 所以在正文当中有提到,已生之苦若可改易,则心无须不喜;如果已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痛苦,是可以改变,是可以去除的,这时候我们的心不需要因此感到不欢喜。若不可改,纵不欢喜亦无利益,如果没有办法改变,纵使当下我们没有办法接受,甚至我们的内心会因此而感到不欢喜,对于事情来说没有任何的帮助。非但无益且有过患。我们不仅没有办法解决当下所遭遇的问题,反而会带无穷的过患。若太脆弱,纵是微苦亦极难忍;有一些人,他非常的脆弱,遇到小小的痛苦,内心就会觉得没有办法忍受,而不断的抱怨。若能坚强,其苦虽大亦能忍故。如果我们是一个很坚强的人,纵使遇到再强大的痛苦,我们的内心也是有办法安忍的。所以有没有办法忍,并不是在于痛苦的大小,而是在于我们面对痛苦的时候,是用什么心态在面对它。如果你是一个坚强的人,你懂得如何安忍的话,纵使你所遇到的痛苦,是非常强大的痛苦,你也会按步就班的看是否能够将这样的一种苦解决。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脆弱的人,纵使你所遇到的苦,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小的一种苦,但是你也会觉得我遇到的这样一种苦,真的是全世界最倒霉的一个人。所以这完全是我们在内心当中遇到苦的时候,用什么样的心态在面对而产生的一种现象。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思惟苦本身的功德。当我们在遇到痛苦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去思惟苦所带来的一种负面的影响,我们必须要更进一步的去思惟,苦所带来的利益。有一些人会觉得,痛苦哪来的利益可言?在下文当中就会作这样的一种介绍。内心执持苦品之理:倘若无有痛苦,则于轮回不欲出离,故于解脱,有策发其意之功德;如果没有痛苦,这时候我们就不会想要修学正法,就连有痛苦的情况下,我们都不见得想要修学正法的话,那没有痛苦的情况下,有谁想要来学法?想要学法,不外乎就是想要去除痛苦,因此「倘若无有痛苦,则于轮回不欲出离」,之所以会想要生起出离心,想要获得解脱,最主要的关键是因为人都想要离苦得乐。由于我们面对苦的当下,我们不想要去承受这些痛苦的逼迫,所以更进一步的,我们会想办法看是否能够跳脱苦的折磨,因而提到「倘若无有痛苦,则于轮回不欲出离,故于解脱,有策发其意之功德」。这是第一种功德。 若为苦逼,则坏高傲,故有去除傲慢之德;有一些人他很有学问,他很有钱,很有势力,他会觉得我没有什么痛苦。所以此时他的内心会生起高傲,但是相反的,如果这样的一个人,他被种种的痛苦逼迫的话,他就会觉得其实我跟一般的人也没有什么差别,「故有去除傲慢之德」因此透由痛苦,能够去除我们内心当中高傲的这种态变。若受猛厉大苦受时,则思其苦从不善生,如果我们在遭遇痛苦的时候,我们懂得思惟的话,就知道现今所遭遇的苦,是从过去生不善的行为而产生的。倘若不欲彼果,须遮其因,所以在之后,如果我们不想要面对同样的果报,这时我们必须要去除苦因,也就是造恶。故于罪恶有生羞耻之德;因此我们会对于造作恶业的这件事内心感到羞耻,为苦所逼,欲求安乐,若求安乐,则须修善,故有欢喜修善之德;当我们被痛苦逼迫,这时我们就会想要去希求安乐,如果想要获得安乐,这时我们就必须要修学乐因,也就是行善,「故有欢喜修善之德」因此透由痛苦,能够策发我们想要去进一步去修善,因此这也是属于痛苦的一种功德。由己感受而作类推,念他亦苦,由于我们自身遭遇痛苦的时候,内心会感到不愉快,以这样的一种感受来作类推,相同的其它的有情也是如此。于轮回众能生悲愍,因此当我们在看到其它的有情受苦的时候,内心也会希望他能够早日离苦,而对于他们生起悲愍。念此痛苦是所欲处,数数修心。因此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思惟,我们会发现其实痛苦是我们所想要的,因为痛苦本身能够带来许多的功德,这对于我们修学佛道来说,是有它绝对的必要性,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修心。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如果从小苦渐次练习,就不会感到痛苦。正文当中,彼复如云:「若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没有一件事情是在不断的串习之后,不会变成容易的,也就是任何的事情,只要我们不断的去串习,一开始虽然会觉得很困难,但是到最后也会变成很容易,故修忍小苦,大苦亦能忍。」因此一开始,如果我们能够不断的去串习「安忍小苦」,到最后纵使我们遭遇到更大的痛苦,当下我们也能够修学忍辱。若披安忍苦之意乐铠甲,掺杂小苦依次修习,则能安忍痛苦之力渐次增广。因此一开始,我们就抱着要安忍的这种意乐,披上安忍的这种铠甲,「掺杂小苦依次修习」刚开始在面对苦的时候,我们可以挑选一些比较轻微的痛苦来作练习,透由不断的练习之后,「则能安忍痛苦之力渐次增广」这时候我们能够忍受痛苦的力量就会不断的增长。 就比方说现今有一些世间人,明明天气非常的寒冷,但是他还是出外去爬山,到最后他能够登上雪山。甚至有一些人在零下几度的这个气候当中,还在能够水里面游泳。其实这样的一种苦,在我们其它人看到,都会觉得这些人的脑筋是不是有问题,因为这样的痛苦是我们没有办法忍受的,但是对方他也是在不断的练习之后,才能够忍受这样的一种痛苦。所以相同的道理,苦也是如此,我们在面对苦的时候,如果能够从小苦不断的去练习的话,到最后我们自然的在面对大苦的时候,我们也自然也能够生起这种忍辱的心。 在过去有很多的修行人,比如像密勒日巴尊者,他们在修苦行的时候,既没有地方住,也没有东西吃,但是他们在面对这些痛苦的当下,他们也都能够修学安忍。宗大师也是如此, 宗大师他在闭关的时候,他曾经带着一群的弟子,到偏远的地方去作闭关,并且在闭关的过程当中不断的礼拜,以及供养曼达。在当时虽然他的身体,遭遇了许多的痛苦,但是他也都能够安忍。而以近代而言,在之前我们有介绍一位成就者,他名叫做「札班陆」的这位成就者。他在修苦行的时候,我们之前也有稍微的为各位介绍到,他为了要体会三恶趣的苦,并且在修学布施的缘故,他很刻意的在夏天,去蚊子很多的地方,并且把他上半身的衣服全部都脱光,希望能够藉由这样的一种方式,一方面体会恶趣的苦,一方面来修习布施的这种菩萨行。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三个部分,(267页)修习「思择法忍」之理:净信之境──三宝;这个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三宝的功德。有时候我们在听闻三宝的功德时,连身为佛教徒的我们,都很难相信我们所皈依的对象,既然有如此殊胜的功德,所以这时候我们的内心不仅没有办法生起信心,有些人或多或少,对于三宝的功德,反而会生起疑惑。但实际上当我们在听闻三宝的功德,这一类的法类时,我们的内心也应该要修学安忍。我们不能够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办法想象,或者是我们没有办法到达这样的一种境界,或者是我没有办法看到三宝的功德,我没有办法做出像三宝一样的行为,以这样的一种因来否定对方,甚至怀疑对方有如此殊胜的功德。当我们在听闻三宝的功德时,我们必须在内心当中好好的发愿,希望我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够获得如同三宝般的殊胜功德。这是第一个部分,净信之境──三宝。 现证之境──二无我;补特伽罗无我以及法无我,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对境,但是其实它的内涵非常的深奥,所以有一些人他就会觉得,这个法之所以这么的深奥,是因为有一些人他为了要表现的缘故,所以把这个法讲得如此的困难,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办法听懂,所以他的内心在听闻的当下,对于这种的法类,内心就会觉得不愉快,所以他就不想要作听闻。但是纵使我们在当下,听闻无我的法类,你没有办法听懂,你也应该要告诉自己说,如果将来我有机会了解,更进一步的能够证得无我的道理,这对我来说一定是很有帮助的,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听闻。 所欲之境──佛、菩萨之大力;佛或者是菩萨,他们所拥有的神变,或者是神通,以及种种的大力,都是我们一般的人所没有办法想象的,但是这都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 取舍之境──善行、恶行之因及彼等之果;善行是我们应该作的行为,恶行是我们应该要避免的。所以如果想要进一步的去行善断恶,我们必须要了解因果之间的道理,对于因果的法则,内心当中也生起安忍的这种态度。 所修之境──大菩提是所求之义;圆满的正等菩提,是我们最终想要获得的殊胜果报。 「能得彼之方便」如果想要获得圆满的正等菩提,我们必须如实的修学菩萨学处,因而提到,能得彼之方便──菩萨学处之道;闻思之境──十二分教等正法。须于彼等不作分类而修胜解。所以当我们在面对这些法类的时候,我们都要尽可能的培养我们内心当中的信念,因而提到「须于彼等不作分类」,也就是我们不要刻意的去分辨,哪一些是我要的,哪一些是我作不到,或者是我不想要的,应该一视同仁,对于这些法类,都要培养自己内心当中的信念才对。 在忍辱的这个部分,虽然在正文当中并没有提到包含六度的道理,但是透由前面布施以及持戒的内涵,相同的在修学忍辱的当下,如果我们能够将其它有情,也安置在忍辱的这种法类当中,也就是告诉他人,该如何的来修学忍辱的话,这是忍辱当中的布施。而在修学忍辱的同时,如果我们能够避免小乘的意乐,而断除以自己作为出发点的小乘意乐的这样的一种状态,我们称之为是忍辱的持戒。而更进一步的提到,如果我们能够在忍辱的同时,生起精进的一颗心,称之为是忍辱的精进。并且在修学忍辱的当下,我们的心如果能够完全的专注在利他的这件事情上,它是属于忍辱的静虑。并且修学忍辱的同时,如果能够思惟三轮皆空的道理,是属于忍辱当中的般若。因此修学忍辱的当下,它也包含了其它的六度在这当中。(校稿中) 寅四、修学精进之理(分三) 卯一、精进之体性 卯二、差别 卯三、于相续中生起之理 卯一、精进之体性(267页) 为摄善法、利有情故,心生欢喜,为了能够广行一切的善法,利益一切有情的缘故,在内心当中生起欢喜心。由此发起三门之动业者,此为《菩萨地》中所说。以这样的一种欢喜心作为动机,更进一步的发起身语意三门的动业,这句话当中它最主要表达的义涵是,如果我们的动机,对于行善,对于利众本身是心生欢喜的。更进一步的藉由此为动机,而发起的三门行为,他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不畏厌倦」,也就是他并不会畏惧三门在行善的同时,所带来的种种的痛苦。比方说不管是我们在阅读经论,或者是讲经说法,或者我们平时在作观修的时候,所产生的种种痛苦,都可以透由精进的这一颗心,将它破除。「此为《菩萨地》中所说」。 卯二、差别 第一点提到的是,擐甲精进,也就是穿上铠甲的这种精进。菩萨若发精进,于加行前,心生欢喜意乐,披上铠甲。一位菩萨,如果能够在内心当中,发起强大的精进,「于加行前」在还未行善之前,为什么他要特别的提到「于加行前」呢?就比如说,在古时候,我们还没有出去打战之前,我们必须要先把铠甲穿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之所以有穿铠甲的缘故,是因为我们希望在打战的过程当中,能够不被敌方的兵器所伤的缘故,所以这时我们必须要穿上铠甲。相同的,一位行广大行的菩萨,在行利众的事业之前,他也不希望被懈怠的这种兵器所伤的缘故,所以在还未行利众的事业前,他也会穿上精进的铠甲,「于加行前,心生欢喜意乐,披上铠甲」。 若为除一有情之苦,于百千俱胝倍之三大阿僧祇劫,唯住地狱方能成佛,亦生欢喜,为得圆满菩提而发精进。纵使只是为了要去除一位有情的痛苦,「于百千俱胝倍之三大阿僧祇劫」不要说是百千俱胝倍,以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我们都知道它的时间是非常漫长的,但是这个地方,如果必须要花上三大阿僧祇劫,百千俱胝倍的时间,也就是乘以百千俱胝倍的这种时间点的话,「唯住地狱」为了要利益一位有情,去除一位有情的痛苦,必须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而且必须要住于地狱当中,才能够成佛的话,「亦生欢喜」这时候内心都要因此而感到欢喜,「为得圆满菩提而发精进」为了要获得圆满的菩提,对于这样的一件事情,内心当中都应该生起精进。住此精进尚不弃舍,况时较短、其苦极微?如果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都能够生起精进,都不弃舍这一位有情众的话,「况时较短、其苦极微?」那更何况是它的时间,比之前的这个时间更短,或者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苦,比之前的地狱道当中的苦,更少的时候,那就更应该发起精进心才对。如是念已而着意乐铠甲,透由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思惟,而在加行之前先披上精进的铠甲。 接下来,摄善法精进:为成办六度故,修彼等行。饶益有情精进,如前。这当中的「如前」就是在之前介绍戒的时候,有提到「饶益有情戒」,也就是透由十一种成办众生利益的方法,来成办有情今生、后世的一切义利。 卯三、于相续中生起之理(268页) 第三个部分「于相续中生起之理」,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四,一、发起精进之胜利者,而这当中又分二,第一个部分,不被散乱所扰,并能获得二种成就。正文当中,《经庄严论》中云:「善资粮中精进胜,在所有的善资粮当中,精进是最殊胜的,如是依此彼后得,依着精进就能获得殊胜的功德。精进现得住胜乐,世出世间诸成就。透由精进能够在今生,使我们安住在乐中,并且能够获得世、出世间的诸多成就。精进能得三有财,以世间的角度,透由精进能够获得世间当中的资财。精进能具极清净,透由精进能够去除我们内心烦恼的污垢,而获得清净。精进能离坏聚见,透由精进能够让我们远离坏聚见。精进能得胜菩提。」而终究获得圆满的菩提。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具有精进的人,不仅能获功德,连非人都会因此感到欢喜。《摄波罗蜜多论》亦云:「若具无厌大精进,不得不成悉皆无。」如果我们能够生起不厌恶行善的大精进,就没有得不到,或无法成办的功德,因而提到「不得不成悉皆无」。又云:「非人皆喜饶益彼,亦能得诸三摩地,昼夜诸时不空度,功德资粮无劣少,获得诸义过人法,增长犹如青莲花。」以上我们简单的为各位介绍,发起精进所带来的诸多的胜利。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二个部分,不发精进之过患者,《海慧请问经》云:「有懈怠者,菩提遥远、最极遥远;诸懈怠者无有布施直至无慧;诸懈怠者无能利他。」《念住经》中亦云:「诸烦恼根本,唯独是懈怠,谁有一懈怠,彼无一切法。」应如所说而作思惟。这是第二个部分,提到的是不发精进之过患。 第三个部分,正发精进之理,首先正发精进之理当中又分三点,一、发起精进的违缘。正文当中,正发精进之违缘有二:一、虽见能修善法,然不趣入。也就是明明知道有时间、有能力可以去修学善法,但是却不付诸于身语的行动。二、念我何能修如是法,心生怯弱。有一些人他会觉得,我怎么会有能力来修学如此殊胜的善法,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内心就感到退缩,不敢前进。初中亦有二者:在第一点「虽见能修善法,然不趣入」当中又有两种的可能:一、念仍有暇,而作推延。有些人会认为,我现在还年轻,或者是我当下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处理完,所以等我长大一点,或者当我把手边的这些杂事处理完之后,我下个月,或者我明年,或者是等我以后年纪大一点的时候,我再来修学正法「而作推延」这是第一点。二、虽非如是,然于恶事生贪,为彼障蔽。另外一种情况,它虽然不是作推延,但是他忙于世间的这些事情,他这当中的恶事,指的就是仅以今生作为出发点,比方说买卖或者是从商,或者是农业等等,只是为了今生作为出发点,而作的这些世间的事情,整天就忙于这些事情当中,「为彼障蔽」这时候会被世间的这些事情所遮蔽的缘故,而没有办法修学正法。 接下来,初者之对治:所谓的「初者」指的就是,念仍有暇而作推延。要如何的对治这一点?在之前的下士道当中有提到过,应修「已得之身迅速坏灭」、「命终之后堕诸恶趣」、「后难复得此善妙身」三者,前已说讫。 贪之对治:对于「虽非如是,然于恶事生贪,为彼障蔽」的这一点,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作对治呢?应观正法是能生起现今、后世无量喜乐之因;在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内心去观察,透由修学正法它能够成办现今以及来生无量的喜乐,因此正法是能够现起现世、后世无量的正因。胡说无义之语、掉等散乱则是能坏现前大义,如果我们整天所说的都是绮语,没有意义的这些话,「掉」就是掉举,「掉等散乱则是能坏现前大义」如果我们整天,都只是把时候花在这些事情上面,也就是花在无意义的这些事情上面的话,不要说是来生的意义,就连现今我们所在成办的利益都没有办法成办。并为后世生起众苦之处,应当灭除。他不仅没有办法成办现今的利益,并且他会成为后世生起众苦的根源,因此这一点是应该要灭除的。 接下来(270页)怯弱亦有三种:一、所求,诸佛之功德无量故,而念我不能得。所谓的佛是断一切的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圣者,所以当很多的人,在谈到佛具有如此殊胜的功德时,他会想到,不要说是断一切的过失,我连最小的一种过失我都没有办法断除;也不要说圆满一切的功德,我连小小的功德都没有办法成办,那更何况是圆满的佛果?「而念我不能得」。 第二种,方便,如果想要成就如此殊胜的果位,我们必须要花三大阿僧胝劫的时间,修学众多的菩萨行,并且在修学菩萨行的当下,须舍手、足等无量难行故,而念我不能行。这时候想到,需要舍头末脑髓,就觉得这样的行为对我们而言太困难了。现在不要说把我们的身体布施给其它的有情,就连最普通的衣食,我们都没有办法布施,那更何况是我们所珍爱的身体。这是第二个部分。 第三个部分,处所,既然要花这么长的时候,在轮回当中利益无量的有情众生,就必须在轮回当中不断的投生,因而想到,须于轮回受无量生,而念尔时为轮回苦所伤害故,心生怯弱。这时候就想到如果为了要利益众生,必须要不断的在轮回当中投生的话,投生在轮回的当下就必须要遭遇轮回的苦,这时内心对此而感到怯弱。 所以这个地方介绍了三种的怯弱。初者之对治:念昔诸佛亦非最初即得甚高之道,亦唯如我,乃是于道渐次增上而成佛矣。对于第一个,也就是我怎么有办法成就圆满的佛果,这时我们必须要思惟到,佛他也不是一开始就获得如此殊胜的果位,他跟我们的状况是一样的。一开始也是在轮回当中不断的流转。但是透由修学正法,和断除了他心续当中的一种过失,两种过失,而渐渐的断除了所有的过失。相同的,透由修学正法而成办了一种功德,二种功德,到最后成就圆满一切的功德。「乃是于道」所以佛一开始跟我们的状况是一模一样的,但是透由修学正法,它能够不断的「渐次增上,而成佛矣」。薄伽梵亦云,不仅如此世尊他曾经亲口告诉弟子们:「诸较于我极下劣者亦能成佛。」不仅我能够成就佛果,就连蚊子、昆虫,甚至毁谤正法的人,由于他们的心续中都拥有佛性的缘故,所以最终他们都能够成就圆满的菩提。如果连畜生道的有情,都能够因此而成就佛果,那更何况是我们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并且能够值遇圆满的大乘法,这时更应该要把握机会,好好的来修学。故我若能不舍精进,何故不得?所以如果我能够发起精进的心,凭什么说我没有办法成佛?应如是思。以这样的一种方法来作思惟,而对治第一种的怯弱。 接下来第二个部份,第二之对治,在之前有提到,有一些人他想到,要成就圆满的正等菩提,必须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长时的行菩萨行,累积福德资粮,这时候他会觉得这个时间非常的漫长,并且在行菩萨行的时候,必须要行诸多难行的菩萨行。这时候要透由什么样的方式来作对治呢?虽念应舍身等,然于心生难行想时,可不即施;若至舍时,如予菜等则无所难。应如是思。虽然到最后我们都必须要布施我们的身体给予一切的有情,「然于心生难行想时,可不即施」;但是如果我们的内心当中,对于布施身体的这一点,觉得是很困难的话,你在当下,你不见的要作这样的一种布施。其实不要说是我们一般的人,就连菩萨在一开始的时候,佛也没有告诉他们说,你们要布施身体,甚至有禁止初发心的菩萨,作这样的一种布施。什么样的菩萨,才能资格布施自己的身体给其它的有情呢?除了心力特别的强大,尤其是利他的心非常圆满的菩萨之外,其它一般的菩萨,是不能够作身体的布施。所以绝大部分的菩萨,都必须要获得初地,他才有资格布施自己的身体,给予其它的有情。除了少部分心力特别强大的菩萨之外,绝大部分的菩萨,都必须要在现证空性,也就是登地之后,他才有资格来布施自己的身体。而对于登地的菩萨来说,由于他能够现证空性的缘故,这时候他布施自己的手,布施自己的脚给予其它的有情众生,他是不会感到痛苦的。就有如同我们布施所拥有的这些外在的物质,给其它的有情,是相同的道理,它是不会感到痛苦,所以在将来如果我们要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在现今我们就应该从小地方开始练习,就比方,我们一开始就没有办法施舍的东西,如果不断的去练习,不断的去串习,到最后有一天,我们也都能够将它布施出去,相同的道理,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因而在正文当中有提到,「虽念应舍身等,然于心生难行想时,可不即施;若至舍时」也就是时间、因缘、条件,各方面的因缘都具备的时候,「如予菜等则无所难。应如是思」。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第三之对治:应念菩萨已断罪恶,故必不生苦受之果。由于菩萨他所行的是善行的缘故,他已经断除了所有的恶行,既然没有造恶就不必感受苦果,所以在论点当中也有特别的提到,由于菩萨断除了恶行,所以他的身体是不需要遭遇苦果的折磨,由于他的内心能够现证空性的缘故,所以他的心里也不会生起任何的不欢喜。如果生理跟心里两方面都没有任何的痛苦,那纵使住在轮回当中,又有什么关系?所以提到通达轮回如幻、无有自性之心坚固,是故心中无苦。所以前面最主要提到了是身体没有痛苦,后面由于通达一切法如同幻化般,没有自性的缘故,所以内心中也不会有些微的痛苦。若其身心安乐增盛,虽处轮回无须厌恶。如果身体跟内心所承受的,所感受到的都是快乐的话,纵使他是身处在轮回当中,也不需要因此而感到厌恶。如是思已断除怯弱。 接下来在之前「正发精进之理」分三,第一个部分提到的是「发起精进的违缘」,接下来第二个部分「发起精进之顺缘」,正文当中,精进所依顺缘有四:一、胜解力──修习业果,于作取舍心生欲乐。我们必须要对于世尊所告诉我们的业果道理,在内心当中培养一颗坚固的信心,而知道造什么的业会感什么样的果,修什么样的道会获得什么样的殊胜果。透由不断的去串习,而让我们的心中对于这些法类,生起一种强烈的意乐,也就是内心当中,在面对这些法类的时候,会感到相当的欢喜。第二个部分坚固力。 二、坚固力──未观察时不应草率而行,观已趣入应至究竟。现今有一些人,他在修学正法的时候,很冒然的在还没有思索的情况下,就认为自己应该作某一种的观修,或者是某一种的观想,甚至应该作打坐等等的这种修行。但是由于他不知道该如何的观修、观想的缘故,所以在观修的同时胡思乱想;而胡思乱想之后,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样的成效,久而久之,他就发现既然没有成效,我又花这么多的时间,到最后身心俱疲,那我何必作这些事情,所以到最后他会完全的放弃。其实这并不是正法的问题,而是你在还没有修学正法之前,你有没有仔细的考虑过,你有没有能力,你有没有时间,来修学这样的正法。甚至有一些人在短时间之内什么都想学,打坐的也想学,观想的也想学,五大论也想学,每一件事他都要碰一下才行。但是碰完之后,真正要花时间去作观修,要花时间去作经论的时候,他又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所以养成了一种坏习惯,什么事情都想学,但是到最后一事无成。所以如果我们养成了这种坏习惯,纵使我们一开始能够成办的事情,由于我们有这种坏习惯的缘故,到最后也没有办法成办,那更何况是一开始我们就没有办法成办的那些事,那是更没有办法成办的。所以这里就特别的提到,「未观察时不应草率而行」所以在作任何的决定之前,我们必须要观察自己有没有能力能够来应付,「不应草率而行」不能够说人家告诉我们怎么做,我们就跟着去做,「观已趣入应至究竟」如果我们在观察之后,发现自己是有时间,是有能力去应付的,也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作学习的话,「应至究竟」。既然已经开始,你就希望要策励自己,让自己完整这件事情,这是第二个部分,坚固力。 三、欢喜力──犹如孩童玩乐无有中断、满足,发起精进。就犹如同是小孩子,他们在玩的时候,都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满足。相同的,我们在行善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对于行善,内心当中生起欢喜,透由欢喜心来行善,这样我们的身心,都不会感到疲倦。 四、暂息力──若发精进,身心疲劳,须暂休息,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有一些人一开始很精进,但是在身心疲劳的情况下,却不懂得该如何去调整、去休息。所以这时候他可能由于一开始内心发起的精进心,而不断的在某一件事情上专研,到最后他发现身心疲劳,而且又不知道该如何休息的情况,最后他也会完全的放弃,所以「须暂休息」,其后即刻发起精进。而在休息之后,如果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里,都有办法继续再行善的话,要马上的再生起精进心来行善。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由此能令身心堪能。如是由灭违缘及依顺缘,身心轻快,如果我们能够灭除发起精进的违缘,并且依止发起精进的顺缘,这时我们的身心都会感到非常的轻快,犹如风吹木棉花絮,飘拂之中而行精进。第四个部分,具足六度。修精进时,具六波罗蜜而行者,自身住于精进,后能安置他人于此,是精进之布施,余者同前。除了精进的布施之外,布施的持戒、忍辱,以及静虑、般若的内涵,都如同我们之前所介绍的方式来作搭配。在阅读完《菩提道次第略论》的忍辱跟精进这两个部分以后,以此作为基础,有时间你们应该多阅读《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这两个部分。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六度当中,介绍忍辱以及精进这两度的同时,都有将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行论》当中,忍辱品以及精进品当中的原文,透由解释而将原文的内容,完全的告诉我们。而寂天菩萨他透由自己本身的经验,以非常容易了解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修学忍辱,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在内心生起精进的这种态度,所以有时间你们都应该多阅读这一方面的论著。 提到了《入行论》,其实《入行论》有相当多的注释,甚至在红教里面也有很多的成就者,有造了有关《入行论》这方面的注解。过去在藏地当中有一位成就者,他名字叫「札却结」的这位成就者,他是当时在藏地众所皆知的一位大善知识。听说他在解释《入行论》的时候,透由十七种不同的方式来作解释。而之所以会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介绍,是因为他之前在接受传承的时候,也听到了十七种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入行论》的原文的这种传承,因此他也用这样的方式来讲述《入行论》的内涵。并且当时,每当他在讲《入行论》的时候,周边有一种花它一定会绽放开来。所以可以知道这位成就者,对于《入行论》的内涵,他了解得非常透彻,甚至有很多的人都认为,其实他就是寂天菩萨的化身。 而这位上师,他在过去曾经发生过一个公案,也就是在「里塘」的这个地方,有一位成就者,他想要去拜访这位上师。由于这位成就者,他本身也有很多的徒众,所以他就带着这些徒众,并且每个人都骑了一匹马,声势非常的壮大,大家就结伴想要去见这位上师。结果当他们来到这位上师的面前,这位上师从他闭关的地方走出来的时候,他发现怎么他的面前有这么多的人,他一时也吓到了,所以他赶快就躲到自己闭关的地方去。这时候来拜访他的这些上师以及弟子们,他们觉得可能是我们的行为太夸大了,所以上师很怕见到我们,所以他们就下马,并且手上拿着要供养的茶,以及要供养的香,然后慢慢的走到上师闭关的这个地方,并且敲门,希望上师能够出来接受他们的迎请。这时候这位上师走出来,他就说:原来是仁波切,我怎么刚刚没有认出来,我还以为什么妖魔鬼怪来到我的面前,所以吓了我一跳,所以我那个时候就急忙的跑回去,没有出来迎请,真的是很抱歉。这时候这些想要来迎请的弟子们,也们就拿着香以及茶到了里面去,而这位上师,他看到别人供养他这些东西,他内心没有生起一丝的欢喜,因为他对于世间当中的这一切事情,他都不会因此生起过度的贪欲,所以他将对方供养他的上等的好茶里面,倒进了很多的水,并且将对方供养他的上等的香,直接都拿进火炉里面烧,对方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都完全的吓呆了。觉得说我好辛苦煮出来的茶,你怎么会把水倒到这里面?那要怎么喝?那这些香是这么昂贵的香,你怎么会一次都把它烧光光?这样不是很可惜的吗?但是他想要去迎请的这位上师,其实他对于我们世间人所谓的五欲,他没有任何的贪着,所以他就是要告诉弟子们,其实我们也应该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行才是。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 更多日宗仁波切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