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佛教楹联集:石窟岩洞对联(三) |
 
佛教楹联集:石窟岩洞对联(三) 观世无如观自在; 好心自有好儿来。 杨建屏题四川鼓水云顶寺摩崖送子观音像 孽海望援多,要展慈悲终费手; 佛航撑力少,还须指臂作帮身。 杨建屏题四川鼓水云顶寺摩崖千手观音像 摩石成形,弘扬佛法; 凌空出世,阅尽沧桑。 闻楚卿题四川广元千佛崖,位于城北5公里的嘉陵江东岸,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历经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13层,密如蜂房。据清咸丰四年碑文记载,全崖造像达“一万七千有奇”。可惜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一半以上造像被毁。现仅存龛窟400多个及大小造像7000余躯。全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南北两段。南段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阁、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龛、接引佛龛、供养人龛、神龙大佛、如意轮观音、单身佛窟等;北段龛窟有:三世佛龛、无忧花树窟、弥勒佛龛、三身佛龛、节行僧龛、菩提像窟、伎乐天人窟、地藏王龛、力士龛、卢舍那佛龛、十一面观音像、阿弥陀佛龛、飞天窟、清代藏佛洞等 造像千尊,如临佛界; 阅时八代,犹见弥陀。 贾菊人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大云虽废迹犹在; 毗卢常存像愈真。 田静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大云:当地寺名,已废 佛不愿多而愿灵,哪管得何时何地、几窟几尊,休与他山争上下; 心当求正并求悟,固无论自在自观、如来如见,但凭慧眼识高低。 李必才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庄严法相,数不尽巍巍弥陀,闻尽人间沧桑,只留残壁积风,且看大江东去也; 灵巧雕工,原出于默默平民,历经世道疾苦,尚刻满崖春色,休说佛法西来哉。 梁承彦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原无悟性,素昧禅机,纵西天极乐,法相庄严,也不想去求神拜佛; 颇有闲情,深怀雅兴,因蜀道多幽,风光秀丽,却安心来赏景观山。 钟书精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造像千尊留绝艺; 蜚声四海仰真才。 樊玉俭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几代摩崖千座佛; 半轮山月两章诗。 高同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佛国春秋,万余尊罗汉菩萨,灵眉慧眼,品章人间风貌; 艺林宝库,几多代精雕彩塑,鬼斧神工,大放历史光芒。 毛明新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越剑阁、出雄关,临千年摩崖,细看石刻丹书,历朝诸佛; 乘清风、踏明月,上九曲栈道,领略嘉陵碧水,双锷群峰。 李良才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断崖铭记五丁功,问云栈天梯何在,看东逐龙骧,有蜿蜒大道通秦蜀; 逝水流传干佛史,剩苏碑石窟犹存,让舸装鲸护,乘浩荡洪波到鄂湘。 蒋焕文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五丁功:指秦惠王计使五丁开道灭蜀的故事 飞阁流丹,放眼四周能脱俗; 层崖溢彩,静心一座可忘机。 赵世麟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妙哉艺匠手; 万口一声,谆谆似劝,好个菩萨心。 刘伯伦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能匠饶别才,拓出西天佛国; 名区垂胜迹,播来东土灵根。 李鸿昌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人到崖前瞻偶像; 我来山下祭雕王。 徐长鸿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睡佛龛,释迦圆寂真容在; 自焚洞,金棺火焰实况存。 钟怀炜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倚崖看世界; 临江照佛心。 吕玉明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千佛崖头,石窟壮观绵八代; 几人胸次,灵岩彻悟识三生。 张林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阁窟玲珑,誉传八方放异彩; 佛容典雅,名号四绝焕灵光。 陈安锐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老天风雨,犹怜鬼斧神工千佛壁; 终古沧桑,不废奇观绝品两龙门。 许华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灵崖朝佛,醍醐灌顶; 巧匠献才,瑰宝生辉。 刘国源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妙谛善缘,四空三戒; 西天东土,千佛一心。 金实秋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文物稀珍,大业佛雕征隋祀; 浮屠罕觏,显庆壁刻证唐年。 四川蒲江摩崖造像,位于长秋山鸡公树山,为隋唐时期刻石。 大业:隋炀帝年号。 显庆:唐高宗时年号 不羡龙门夸九代; 自甘鸡树赁长秋。 杜建章题四川蒲江摩崖造像 洞开佛窟山吞月; 法护龙泉雨落花。 祝之正题四川大邑药师崖石窟 石云和梦冷; 花气逼泉香。 蔡鼎镇题四川大邑药师崖石窟 不是山、不是佛、不是物; 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 四川安岳圆觉洞,位于城东南云居山上,因刻造有十二圆觉而得名。造像分布于南、北两岩,有龛窟编号76个,大小石刻造像1993尊,内容以佛教为主,兼有少量道教与佛教合龛造像。另有碑刻题记25处。造像始凿于唐开元年间,经前蜀、后蜀,至北宋达到鼎盛时期,历400余年 客上云居山,山居云上客; 经传佛胜寺,寺胜佛传经。 姚诚、周汝森题四川安岳圆觉洞 峭壁苍崖,罗宋刻唐雕,何让龙门宝顶; 清池古洞,育灵龟寿鹤,更招抱朴希夷。 姚诚题四川安岳圆觉洞。 龙门:指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宝顶:指四川大足摩崖造像。 抱朴:指晋代着名道家葛洪,自号抱朴子。 希夷:指宋代著名道家陈抟,宋太宗赐号希夷 云霞簇拥,起万顷波澜,天工画本; 草木纷披,迎千重翡翠,地美园林。 周汝森题四川安岳圆觉洞 圆方涵万类,法雨东施,须识明阴洞阳,探奥烛微,宏宣佛理十二,证因缘慧业,成时臻正果; 觉悟启群生,慈云西渡,当思去恶从善,归真返朴,净化人心三千,开世界禅机,彻日出迷津。 周汝森题四川安岳圆觉洞 圆为形,方也为形,圆方皆为外形,园中取方,方中再取圆,变化有何不可,不变则凝,凝则固矣; 觉有因,悟亦有因,觉悟均有内因,觉后必悟,悟后复求觉,升华自当如此,非升必降,降必堕焉。 一石题四川安岳圆觉洞 循规曰圆,循矩曰方,当圆则圆,当方则方,或舍圆就方,或舍方就圆,圆方岂可随心变; 明事为觉,明知为悟,错觉非觉,错悟非悟,有以觉求悟,有以悟求觉,觉悟缘由阅世来。 姚诚题四川安岳圆觉洞 乐襄盛举,看今朝真像腾辉、云居耀彩; 蔚为奇观,复昔日清池泻玉、石窟流金。 姚鉴民题四川安岳千佛寨,亦称千佛院,位于城北五里,开凿于隋代。现有造像68龛,约3000身 听北崖水奏瑶琴、重看鹤翥龟游,古迹庆新生,出浴晴岗开凤阙; 望南岸云横笔架、逐处莺歌燕舞,名城添胜景,长拈丽彩绣龙山。 王体诚题四川资中重龙山北崖牌楼 灵岩石窟罗千佛; 琴韵泉声泻一楼。 张爱萍题四川资中重龙山北崖韵泉楼,位于城北重龙山麓君子泉崖壁间,始凿于唐,北宋续建。现存40余龛,造像数以千计,尤以毗沙门天王龛雕刻最佳。石壁间存有唐大中十二年、天祐元年和北宋大中祥符三年的造像记及大量的唐、宋名人题诗、题字等 来自天竺国,丈六金身,化着九大佛像,巍巍乎,山石为体、清泉为宅、龙虎为邻,久居此十丈明楼之内; 重修嘉靖年,方圆台阁,供给四方人缘,朗朗然,庙貌永新、香火永盛、日星永照,长立于四方瞻仰之中。 四川南部碑院大佛,位于城东禹迹山,为宋代石刻释迦牟尼造像,因在碑院乡境内,故名 云吟大观山,望红霞拥黛,九千仞峨眉天下秀; 水拍千佛岩,瞩碧波浣沙,五百里青衣蜀中奇。 熊炬题四川夹江千佛岩,位于城西南青衣江畔悬崖峭壁上,共150余龛,有唐开元、咸通年间和大中十三年等题记 赏月云航海; 听林雨读诗。 徐叔林题重庆华岩寺华岩洞 法执三乘消百事; 声闻四谛解千愁。 徐叔林题重庆华岩寺华岩洞 桨蘸湖光掠月影; 竿垂柳岸钓花岩。 徐叔林题重庆华岩寺华岩洞 六代祖师传密印; 十方诸佛露家风。 重庆大足宝顶山石刻造像,位于城北宝顶山上,创始人为宋代蜀中名僧赵智凤。山上石刻造像逾万躯,分布13处,以大、小佛湾为其中心。著名的有圆觉洞之十二圆觉菩萨石刻、毗卢庵之唐柳本尊行化图及地狱变相图、南崖之千手观音龛等 大愿弘持如铁石; 虚名委弃若埃尘。 重庆大足宝顶山石刻造像 愿入毗卢法性海; 名发无上菩提心。 重庆大足宝顶山石刻造像 今生作福来生受; 后世有田现世培。 重庆大足宝顶山石刻造像 西方极乐园,此去非遥; 南海普陀山,到此不远。 重庆大足宝顶山石刻造像 祥麟不作无缘嗣; 威凤遍临积善家。 杨学举题重庆大足北山佛湾造像,位于城西古龙岗山上,唐景福元年始于此造像,其中第136号窟(心神东窟)中的普贤菩萨造像,有“东方维纳斯”之誉 大慈大悲,福赐瓶中玉露; 救苦救难,功成座下莲台。 杨顺礼题重庆大足北山佛湾造像 永使苍生离苦海; 常教赤子有慈航。 重庆大足北山佛湾造像 座拥红莲,频施法雨; 林绕紫竹,共荫慈云。 重庆潼南马龙山摩岩造像12号观音龛石,位于卧佛乡,今存圆雕石像92尊,摩岩造像186龛631尊。其中最大的一龛长40余米,最小的龛径仅0.57米,开凿年代较晚,除清咸丰十年丁香寺遭火焚后遗石佛三尊外,其余则从1930年开凿,至1940年才初步完成 石山石洞石佛像,天下第一; 泓寺泓庙泓佛堂,世界无双。 陕西富县石泓寺万佛洞,位于城西约六十五公里处高山密林中,是延安地区著名的石窟寺,始建于唐。后历代均有扩建重修。现存七个石窟。一号窟为明嘉靖年间雕刻的“三教”;二号窟为北宋开宝年间雕凿之佛像;三号窟是唐咸通五年所造之佛像;四号窟造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五号窟有唐贞元二年所造观音及唐宋其它石刻佛像;六号窟有隋、金时造像大小计3083尊;七号窟保留明代风格,但所塑佛像已不存 一尘不到菩提地; 万善同归萨陲途。 甘肃兰州菩萨洞 静坐芷珠养心性; 独持清一训真经。 甘肃兰州菩萨洞 南无曰佛曰圣曰仙,合三教为一家,日月星光辉宇宙; 般若度我度他度世,统万灵无二理,儒释道经纬乾坤。 甘肃敦煌莫高窟大佛殿,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上下五层, 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历代开凿。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体,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本世纪初又发现了藏经洞(第17洞),洞内藏有从4-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注意,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玉磬一响动天地; 木鱼千声荡云霄。 甘肃敦煌莫高窟 圣教东流,金像梦于汉帝; 佛光西现,释迦灵于莫高。 甘肃敦煌莫高窟大佛殿 上朝金阙诸佛喜; 下有五岳奏雷音。 甘肃敦煌莫高窟雷音寺 风树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甘肃敦煌莫高窟雷音寺 莫高画艺誉中外; 圆妙经文冠古今。 吴恒泰题甘肃敦煌莫高窟 夏无酷暑、冬不祁寒,四季得中和景象; 南倚雪山、西连星海,九州寻岳渎根源。 汪栗庵题甘肃敦煌莫高窟。 祁寒:严寒。 星海:指星宿湖,位于青海境内,传为黄河之源头 案上梵经皆贝叶; 窟中古佛越千年。 甘肃安西榆林窟,位于城南68公里处的高山峡谷中,因其河谷中遍生榆树而得名。现存42个洞窟,东崖32窟,西崖10窟,历经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建造和重修,有壁画5650平方米,塑像272身,壁画佛神像10826幅。榆林窟同莫高窟在内容、艺术风格、绘画形式方面一脉相承,为莫高窟的一个分支,其中西夏、元窟可弥补莫高窟之不足 烛吐莲花石窟古; 经翻贝叶佛灯明。 甘肃安西榆林窟 雪泥千里印; 山月一沟斜。 范振绪题甘肃安西榆林窟 一念回光,化爱河而成净土; 六根返本,变苦海以作莲池。 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位于城西50公里的黄河北岸积石山中,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分布在大寺沟两侧的红沙岩上,以下寺最为壮观,窟龛造像凿于大寺沟右侧峭壁上,长2公里,上下四层,高低错落,幢盖纵横,濒临黄河,气势庄严。现保存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元、明、清窟龛183个,大小石雕像近800尊,分石雕、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种,壁画约900平方米。唐代作品约占三分之二 水如明镜映仙洞; 帘掷和风伴玉泉。 吴恒泰题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位于城东北钟楼山峡谷内,始建于东晋后秦时,历代屡有修建。有拉稍寺、千佛崖、显圣地等古迹名胜 千佛超三界; 一心渡众生。 吴恒泰题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 眼前垂绿柳; 顶上向青天。 景廷宽题甘肃甘谷大像山大佛,原有大小石窟21座、塑像295尊,殿宇11座。现仅存大佛,约凿于宋代,高约38米,胸围10.4米,石胎泥塑,四周悬塑飞天,生动优美 法缘庄严,临丝路、镇文旃,纷降化雨; 崇峦错落,接麦崖、连武鼓,寻衍树云。 甘肃甘谷大像山大佛 大佛瞻千里; 像山峙一川。 吴恒泰题甘肃甘谷大像山大佛 大佛顶天立地,法力容三界,好通乐土; 像身证古喻今,慈航渡众生,了却苦渊。 吴恒泰题甘肃甘谷大像山大佛 黄河澎湃,乐奏一时遗像在; 洞天辉煌,诗歌千秋古寺存。 甘肃靖远寺儿湾石窟,又称红罗寺,位于靖远西南寺儿湾村,开凿于黄河北岸红砂沉积崖上。始创于唐代,现仅存1窟。门为砖券拱结构,窟内共有唐及后代石雕和泥塑造像66尊,有释迦、迦叶、阿难、观音、罗汉、天王等,形象生动,神态逼真。窟顶原有彩绘,因烟熏而难以识别。窟前有砖木结构楼阁,清康熙十二年修建,嘉庆元年重修。窟前原有配殿、僧屋等建筑,同治年间毁于兵燹。石窟前楼基北壁一佛龛,为北魏所开凿,龛内造像保存完整 洞窟猿升山上下; 莲花鱼戏叶西东。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城东南45公里处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十六国后秦时期始凿石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共洞窟209个,泥塑和石刻造像7000余身,壁画1300多平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见长,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几堂、寂陵等最为著名 艺并莫高窟; 文传庾子山。 于右任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庾子山:即南北朝时莫名诗人庾信,字子山 大佛依山立; 红尘顺水流。 吴恒泰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行经千折水; 来看六朝山。 罗家伦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一垛绝大陇; 万洞藏真经。 杨玉峰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晨起临山看烟雨; 夜阑对水吹洞箫。 王天德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于髯翰墨香难灭; 庾倍文章老更成。 刘肯嘉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于髯:于右任,长髯 神功极雕,一峰独树秀; 造化绝刻,百洞尽生辉。 王天德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山号麦积,积天下粟麦脱世馁; 寺名瑞应,应万方祥瑞度尘迷。 陈怀曦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瑞应:寺名,位于麦积山下,今已不存 兴端彩盖苍松,山似麦垛撑天起; 脚畔红花绿水,景如洞天绕崖门。 安维翰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天下几奇观,能令子山为铭、少陵题句; 世间此宝刹,可得宋皇赐额、魏后栖身。 陈琳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悬崖置屋牢,会心中土明珠、六朝杰构; 云栈登雄峻,放眼东方瑰宝、千载风流。 张举鹏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南山薪尽,历代巧匠能工凿壁为龛,同誉东方雕塑馆; 北魏阁成,千载善男信女脱俗化郁,堪比西土如来堂。 杜松齐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烟雨迷蒙,掩栈道悬空,胜景真人间仙境; 松柏葱郁,护石窟缘壁,绝艺实域内奇珍。 郭克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林泉冠秦州,此处有峰耸秀塔、溪吟清流,游人花间舞,悠悠千年,烟霞无改江山画; 雕塑甲赤县,凭远观壁现华堂、龛重佛影,学者艺苑迷,煌煌万代,沧桑不老庶民功。 泰月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圣龛偶会心,问眼前诸佛,佛旁侍僧,何方是极乐净土; 丹崖且极目,看烟外群山、山边浮云,此处可彻悟禅心。 秦月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自女娲补天迄今,古成纪地灵人杰,看东闭陇丘、南延秦岭、北倚崆峒、西来渭水,河丘形胜,造就济济英才:先得飞将射虎,营平戍边,伯约剖胆,刘琦扬威,唐王开盛世;更兼赵壹刚阿、刺世疾邪,若兰慧巧、丽辞织绵;又晓峰斥奸博直声,士言设馆弘教化。时耶,运耶!过耶,功耶?凭悠悠青史可鉴!无阻冰谷银砂,不尽源流滔滔下; 徒羲皇画卦而后,此丹崖月白风清,环左启龙门、右承莫高、前对峨嵋、后峙云岗,艺术瑰宝,引来芸芸雅客:忆昔文公择陵,隗嚣避暑,乙弗出家,庾信作铭,李督造宏阁;进而隋皇虔诚、赐名铸塔,杜甫学高、野寺作吟;继可泉题诗咏瑶草,仲翔修志树丰碑。苦兮,乐兮!祸兮,福兮?叹滚滚红尘谁醒?宜面山楼石柱,无穷禅机细细评。 秦月题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飞将:指汉李广。 伯约:三国时蜀将姜继,字伯约。 刘琦:三国时人,刘表之子。 赵壹:后汉时人,以恃才倨傲著称。 隗嚣:后汉时天水人,称西州上将军。 乙弗:魏文帝皇后。 李督:北周时秦州大都督李允信 白象驮塔舍利隐; 青狮载宝*轮飞。 戴笠翁题甘肃泾川西王母宫石窟,位于西郊,北魏永平三年,有石雕佛像三层。现尚存造像100余尊。龛外建筑楼阁三层,窟周有金大安三年铸铁钟一口,宋天圣三年所立石碑一通。其山阴之瑶池,即周穆王驾八骏巡游之处 石佛一尊来天台; 金刚八面接地回。 戴笠翁题甘肃泾川西王母宫石窟 云锁山头藏石窟; 寺悬水畔吐佛光。 张耀民题甘肃西峰北窟寺,又名寺沟石窟,位于董志乡西部,始建于北魏于永平二年。窟分上中下三层,南北长120米,现存295个石窟,塑像2100躯,石刻及墨书题字150方,碑刻7通。其中165号窟佛洞最大、保护最好,阔高13.2米,深17.9米,宽21.7米,内造七佛,身高8.1米,造型优美,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空门不是凿,凿开空门,普见世界三千,空空无住空恒住; 佛果自家修,修正佛果,脱离胞胎万劫,佛佛非心佛是心。 甘肃某地万佛洞 座上莲台,占断西湖六月景; 瓶中杨柳,带来南海一枝春。 宁夏固原菩提洞 紫气东来,海上犹传天乐近; 云霞西涌,人间常见*轮新。 台湾台中紫云岩 龙井茂青松,群沾法雨; 泉岩生翠竹,普荫慈云。 台湾台中县龙泉岩 清水佛珠,慈云普照千家祀; 祖师禅杖,法雨庇护万世尊。 台湾台中县龙泉岩 龙峰峻岭下,护国全凭一杖力; 泉岩地录中,卫民惟保万家春。 台湾台中县龙泉岩 泰保不息善心福; 山陬无边佛法通。 台湾台北县下泰山岩 祖德巍峨,凌云耀日昭台地; 师恩浩荡,赉福降祥遍淡民。 台湾台北县下泰山岩 为清水、为蓬莱,此地并分法界; 是金身、是铁面,入门便见真容。 台湾台北县清水岩 岐分相映流仍一; 山不在高佛有灵。 台湾台北县岐山岩 清水岩中留胜迹; 祖师施法护众生。 台湾台北县岐山岩 寿域开八荒,百姓虔诚拜祝; 山岩护五族,千秋俎豆馨香。 台湾桃园寿山岩 寿世拯民菩萨心,南海北瀛一揆; 山辉川媚琅環地,白莲紫竹千秋。 台湾桃园寿山岩。 揆:道理、尺度 寿国仰西天,云雨远施二千余载; 山寺滨东海,剑卢诸腾咫尺咸灵。 台湾桃园寿山岩 修德种因,法身圆妙; 水清月现,玉盖尊严。 台湾彰化修水岩 是处灵岩,便即祗园精舍; 从来南海,无非宝筏慈航。 台湾彰化修水岩 东山宝篆香烟远; 清水恩被惠泽长。 董以礼题台湾彰化清水岩 清水源流通南海; 岩山耸翠赛普陀。 台湾彰化清水岩 清比壶冰,纤尘不染; 水融镜月,满眼增光。 台湾彰化清水岩 清静无嚣,陶情淑性; 水流不息,往过来追。 台湾彰化清水岩 丈室春深,花雨禅心俱寂; 云林昼永,松风莲梦同清。 台湾彰化清水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