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4 菩提心生起令不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4 菩提心生起令不退

 

  (一)积极修习诸善行

  先说不放逸,如「故如所立誓,我当恭敬行,今後若不勉,定当趋下流。」经由菩提心功德思惟之後,行菩萨行,发誓愿为利益一切有情受菩萨戒,就应该切实遵守,了解根本罪恶作等。如果放弃利众的菩提心,就犯了根本罪,要非常的谨慎,行心不能放弃;如果不勉力而行,将来一定是往下走,往下走并无好处,因为从无始为自己去寻找一种离苦得乐的方式,至今并未获得利益;无始来有无量佛出世,可是并无良好的机缘遇到佛,听闻到教法,今日非常难得机缘听到佛菩萨珍贵的菩提心教授,如不努力学习,岂不是又浪费了一次机会,又要长久流转在生死苦海中,「饶益众有情,无量佛已逝」。

  暇满人身是非常难得,应该殷重去利用它作为修法的工具,否则随着烦恼而走,随着爱我执而走,原本是修法的工具,一个暇满的宝,如果成为暇满的杀人工具,这是很危险的,将堕险恶趣。动物随着贪瞋会去损害其他动物,但是牠们杀伤力并不大,因为牠们缺少足够的智慧,人类的智慧,随着烦恼操纵之下,可能伤害很多人。我们时刻都有可能造重罪业,如不谨慎防护忏悔,随着这种恶业,後世只有到三恶道去。如果想堕恶道後果报受尽,仍将得到增上生的人身,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因为生三恶道受恶业果报时,但是内心的贪瞋不会自动消失,所以仍在痛苦中轮转,而且生在三恶道时,要生起善心是非常困难的,如同水向上流,要生起恶念是很自然,如同水往下流。因此不要为世间琐事散乱、贪着,应该小心谨慎为自己未来着想,否则盲目的度过这一生,将来是很危险的。如云:「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了解这些道理之後,如先觉所说:修心者在临终时,胜欢喜,中不惧,劣不悔。虽然不一定能得到欢喜,但是起码要做到死而无後悔,这点我们要小心谨慎,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为他人着想,常常思惟无常,暇满义大,努力观修菩提心。

  楞伽经说人天声闻缘觉佛等多乘,这是应众生根器的希求。三千多年来,世界上很多不同宗教信仰,主要的宗教信仰,都有它的哲学思想,以及修行的方法。佛教、印度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等,在众多宗教信仰中,如果要找一个最好宗教,这是有点困难。因为世界上的人口那麽多,每个人的思想不一,根器不同,一种宗教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类。但是大多数的宗教,都主张如何成为善良的人,如何要有爱心,关怀他人,这种的修持方法。为了使人们坚定信心,说了哲学内涵,多数宗教都有这点的主张;都说要如何成为好人,不应伤害他人等,这些都是属於戒律;关怀他人,於是说到布施等,也说要常祈祷。以佛教的十善业道,多数的宗教也都一致主张。这些宗教在过去的历史上,也曾经帮助了千百万人,将来也会帮助千百万人,如果宗教无法带来利益,就不会有人信仰了。以这样的角度来看,只有一种宗教信仰适合全人类的,是不可能办到的事。因此,在众多的宗教中,无法说何者最佳,何者最劣,最佳的只能说是对他个人最相应的而已,众生根器不同,找不到一种宗教,适合所有的人。

  如同身为佛教徒,只能说佛教对我最适合,佛教对我是最好的,对他人则是不一定;同样一位天主教徒来说,天主教的修持方式及哲学思想,他觉得最适合。对个人有好坏的差别,以总相来分别,最好最坏是不可能的,因为众生根器不同。虽然如此,以修行的法门,在总相上找不到最好与最坏,但是那个宗教哲学思想最广最深,是可以分别的。所谓的最深最广,就是内容最丰富,解释最严密的。如果以哲学思想作解释,所有宗教哲学思想中,佛教的哲学是最广最深的;有许多持客观的学者专家,也认为如此。但不可以认为自己的宗教哲学是最深最广,要求他人也要接受这种思想,这是错误的。因为有很多人相信创世主,只要好好的祷告,就可以获得内心的安乐。

  就以佛教徒来说,藏人和汉人都有同样的情况,佛陀明明告诉我们,「自依止,不余依止。」自己是自己的怙主,可是他们仍旧祈求神或本尊加持;好像祈求财神,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得财富等;自己什麽都不做,只要祈求三宝就可以得到,这种想法与世间创世主并无异样。如果在主张上承诺有创世主,那麽向祂祈求,并不矛盾,因为思想上认同有个创世主存在;矛盾是我们认为一切都是缘起有,自身不去努力改变内心,消除障碍,不去观修菩提心空正见内容,反而把自己的快乐与痛苦推卸在上师或是三宝身上,难道不觉得上师及三宝很可怜吗?要承担重大责任。如求卜卦时,卜卦的人只说要消除障碍,要修某法等,不会劝你多多观修菩提心及空正见。这种思想同世间创世主无异。我们是佛教徒,听闻教法之後,仍然有此思想,何况有那麽多信世间创世主的存在的人;相信世间创世主的人,对他们绝对有帮助的。我们是佛教徒,应该认知内外的一切事物是依因缘而有,痛苦与快乐要由自己承担,不应该寄望在他人身上。佛说:「我对你们说解脱之道,要不要走,你们自己决定。」自己是自己的依怙的道理,我们应该了解,由自己改变自己,不应该把责任推到上师三宝身上。更甚於有人不但把所有责任推给出世间本尊三宝身上,还有明明是佛弟子,郤皈依天神水神等。汉人法友们应该多了解多乘的差异,然後听听导师释迦世尊对我们说些什麽?是不是合适,如果合适自己,就要多多观察内心,以自己为自己的依怙。

  身为佛教徒终极的目标,是要成办一切遍智,才能自利与他利。佛说「若有此心,则能成佛。」此心就是菩提心。我们在未调伏的心上,经由某种教授,慢慢使心获得调伏,之後生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的次第,不是像换件衣服,一下子改变,要经由慢慢的串习,在心续上才能转变。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成就大悲心有二种因缘,一是对众生的悦意慈心,生起因缘有七因果及自他换,二是悲心不忍众生苦。先要了知众生所遭遇的痛苦,这要自身去体会,配合阿底峡尊者道炬论的三士道内容去学习就容易了解。思惟暇满及无常,断除了对今世的贪着;思惟业果及轮回,断除对後世的贪着,体会到行苦,最後再转移到他人身上。之前学过悦意慈心,因此不让亲爱的人得到痛苦,痛苦自己已体会到,再加上爱他心,於是大悲心产生了;生起悲心之後,就会想去利益有情;真正能够利益一切有情的,只有无上菩提。於是有利他的发心因缘,生起欲证得无上菩提的希求心;这样具有利他以及欲证菩提的希求,两者希求的发心,我们称为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之後,再努力行菩萨行,经过六度的修行,身财善根的布施。入行论中未特别说到持戒,持戒是以不放逸,正知部份代替,之後忍辱及静虑品,智慧品等说明,就是六度的修持。

  我们知道要行善法,也知道善法的重要,必须多多积集善业等;可是无法持续行善的原因,是自心被烦恼所系缚,即使行善也不能如所想像的成果,这并非外在的压力,而是内心在作怪,心受烦恼左右,随烦恼转,而心不能自主,所以我们要把烦恼视为仇敌,因为它使我们无法得到究竟利益。一般认为贪瞋烦恼不是过患,对於杀人偷盗,我们认为是恶行为,那是由世间订定的法律标准而认定,法律规定不得杀人不得偷盗,所以认定这是不好的。可是在法律的规定中,没有说明杀人及偷盗的意乐是错误的,几乎未提未调伏心是错误。可是佛教的教理正是颠倒过来说:其实不是行为问题,最主要的是造成行为的动机,才是真正幕後主使的仇敌。如果有杀人偷盗未调伏的意乐,纵使在行为上尽量压抑,因为动机是污染,这种行为就会持续下去。如果真得要抑制行为,要从遮挡谁是行为的指使者上着手;即使行为是恶的,意乐是善,也会累积善业的;外表看来是行善行,但意乐上却是伤害或欺暪他人,所造的将是恶业。因此佛教徒对善和恶不是由行为去判断,而是由意乐上来判断。如果要避免恶行为,恶行为根本来自烦恼,或未调伏的心,这是我们要遮挡的。

  (二)断除贪瞋烦恼敌

  烦恼是从未调伏的心来,未调伏的心是由真实执着产生。可是多数未从此处寻找,未调伏心从何而来?痛苦何以从烦恼来?很可惜我们不从这方面想。在生活经验里,多数把烦恼视为朋友;以瞋心来说,遇到困境时才生起,平常很谦虚的人,遇到困难生气时,就不像平常谦虚,他会很有勇气的,似是紧握拳头往前冲的态势。当他困难时,瞋心给他带来无比勇气,让他去面对困境、咆哮、抗议等。在那时瞋心是他唯一的朋友,支持他去面对现实,消灭敌人等。似乎遇到困境,瞋心带来帮助,给我们勇气的感觉。

  同样的,嫉妬和竞争之心,似乎帮助了我们上进的感觉。贪心也是,因为有贪心使我们喜欢某种东西,才会去追求呀!其实我们被骗了。生起贪瞋时,真的会感觉到烦恼帮助我们,甚至想到一个人没有贪瞋,岂不是白痴,他的生活就不会多彩多姿,说好说坏都无所谓,岂不是怪人。好像对亲人起贪,对仇敌起瞋,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不错!我们有此感受,可是仔细想,我们是被烦恼骗了,当我们生气时,口中会吐出不雅的话,是因为生气而溜出口,事後不是後悔吗?如果瞋心真得带来好处,那何必後悔。瞋心好像会带来勇气,可是那是愚蠢的勇气,只是见到事情的部分,而未曾想到後果,因为未来的得失未曾想到,只顾眼前必须如此而已。这种勇气的眼光是非常短视,是愚蠢的勇气呀!如果遇到困难时能为未来着想,这时必须先冷静,以智慧善加判断,要如何面对困境,而不是以愚蠢瞋心面对事情,这样面对困难而会处理的确当,不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以瞋心去处理事情,往往会造成更多的伤害,对未来是很不好的。

  烦恼的产生,是由於无明,对实际情况不了知,随着烦恼处理事情,就是无法看清事实,只解决片面问题,未曾见到整个问题的所在。因为烦恼来自无明,平时应多多观察内在烦恼的行相,是从何而来,为什麽从无明而来,这点要了解。依经验观察,烦恼是从无明而来。如云:「贪瞋等诸敌,无手亦无足,非勇非精明,役我怎如奴?」贪瞋并无兵器,如果有兵器在操控我们,那另当别论;它并未强迫我们,可是当贪欲或瞋恚生起时,几乎所有的心识都被它征服。如果长时的串习,能保持正知正念,悄悄地观察贪心或瞋心是如何产生的,那时绝对可以减低我们的贪瞋,因为平时没有串习,所以无法做到。当贪瞋生起时所有感觉都变成贪瞋性质,这是很可惜。如经由长期的修行,把瞋心与自己的本心分开观察,是有绝对帮助。

  外在的仇敌,是属於暂时性,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可能化敌为友;尤其是佛教徒,承认有前後世的存在,何必在乎今生是仇敌,也许过去生是我的亲友。可是却忽略无始以来,一直紧跟着我们的烦恼,才是真正的仇敌;舍弃真正仇敌,而与临时仇敌计较,岂不是没有智慧。为何烦恼是真正仇敌?因为只要它一现,原来平静的心,立刻无法安宁。如同看病时,医生嘱咐多多休息,休息就无需工作,不会面对贪瞋境,内心就会平息。如果休息时,内心仍然一大堆贪瞋围绕着,就无法真正的休息养病,一直无法获得安宁。所以烦恼的心识一生起,原本平静的心识立刻消失,开始动摇,这种的心,我们称为烦恼。

  我们对佛的信心,或对众生的悲悯心,原本平静的,忽然产生动摇,这种动摇与烦恼带来的动摇不同,以悲心产生,内心动摇是我愿意承担一切众生痛苦,他本心是含有无比的勇气与心力,如果没有无比的心力,是不可能承担的,可见在生起悲心的当下,内心的基础是坚定,只是表面上动摇而已,内心究竟的平静,仍然存在的。可是因烦恼而动摇是不同的,烦恼生起,内心就不能舒适的生活,不止如此,不但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伤害社会等。因为有烦恼,我们想离苦得乐,也无法办到。因此外在仇敌只要待他好点,可以化敌为友,反而可以帮助自己。随顺烦恼敌只有伤害自己。如云:「若我顺侍敌,敌或利乐我;若随诸烦恼,徒遭伤害苦。」烦恼不但造成自己的伤害,也造成他人的伤害。在家庭中原来相处和谐,只要一个人的烦恼,造成全家不平静的气氛。如同世界上许多的战争事件,这都是人的智慧随着烦恼走,而产生了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因此由烦恼的仇敌,带来地狱等痛苦因缘,生在地狱有情,以为是狱卒给予的痛苦,狱卒的折磨,其实是由於自己的恶业所感,恶业又由烦恼而来。

  外在仇敌不要刻意去杀害,他也会死去,可是内在的仇敌不会自然的消失。我们为了外在仇敌,会尽力想要消灭,牺牲在所不计;应以同样的决心去消灭,无始以来跟随我们的内在仇敌,它才是真正在伤害我们的。面对内在的仇敌,因为无始来的习气,姑息它,要消灭就觉得很困难;但是别灰心,要面对现实勇敢的对抗它。在战场上为了得勳章,都有勇气战胜外在敌人,为了得究竟安乐,为何没有勇气面对真正伤害我们的敌人。在世间上如四百论说:「不是缺少衣食顺缘而痛苦,当衣食顺缘具足了,又是内心的痛苦。」所以我们不是身苦,就是心苦,一直在身心痛苦中存活。虽想离苦得乐,也想获得究竟安乐,而且一直在努力着,真正能做到的有多少?最後仍为身心苦恼缠缚。今日难得听闻教法,认清给我们痛苦的真正仇敌是谁,为了真正快乐,就要努力提起心力,面对现实去消灭真正给我们痛苦的仇敌。

  已了知烦恼的过患,只有努力消灭它,才不会引生痛苦;烦恼如果消灭了,它是不会再回头,不同外在的仇敌,养精蓄锐之後,再回来报仇。如入行论云:「惑惑慧眼断,逐已何所之?云何返害我,然我乏精进。」以藏文释,「惑」是由了知惑的究竟性质的智慧眼所断。以梵文解释第一个「惑」是没有力量的意思;没有力量的烦恼,是由智慧眼所断。外在的仇敌经过一段时间,有了足够力量再回来攻击是危险的,内在的烦恼仇敌没有力量,是由非理作意而产生,颠倒执而有。烦恼生时,可能在众多的好坏层面,只选择好坏的某些部份;如同我们生气时,明明对方有许多好处,我们只看到他的缺点,实际情况有好有坏,可是生气时只选择其中的部份,这表示抺杀事实,捏造事实截取某部份。烦恼看起来很难断,事实不然,只要把事实看得越透彻,烦恼就随之减少。烦恼生起原因,是不把事实看得透彻,生气时只见到对方都是缺点,当你冷静时并不是如前所想像,也有优点。平常也这样说,为何生气时只有看到坏处。明确地说烦恼是扭曲了实际情况而产生执着,因为无法见到整体,烦恼不但是错乱识,也是心胸狭窄的心态。我们只要认清实际状况,烦恼就很容易消失,因为烦恼本身没有抵抗的能力。所以第一个「惑」是没有能力的意思。这里的「慧眼」不是空正见,是指常识,一位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对事情的看法会宽容,不会在意;一般没有社会经验的人,没有勇气,眼光短浅,对小小的挫折,就会承担不起,抱怨等等,不会像有经验的人,能够心胸宽大接受事实。所以把实际情况看得越多越广时,对烦恼的承受力量越大,因为能把事实真相弄清楚,为「慧眼」断除,这只是暂时压抑。

  烦恼分为非见烦恼及见烦恼,非见烦恼就是贪瞋慢等。非见烦恼要断除比较简单,见烦恼要断较难,因为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产生,也是经过思惟,可是理路不正确所产生的烦恼,要断除必须仔细思考更深奥的理由。如同瞋心可经由慧心断除,贪心由不净观。断除的对治力可分为二,一是暂时压抑的对治力,一是彻底的对治力;暂时压抑的对治力,譬如对一个人生气,你多想他的功德,他的优点,借此对治力对他瞋心减少。如果贪恋一个人,多想他的不净处,如身体是由三十六物组成等,外表包装很好看,内部有丑陋的一面,这样可使贪心减少。例如吃饭时,想到饭很好吃时就会多吃,当这种贪心生起时,把念头转过来,想吃得太多或太油腻会伤害身体,贪心就压抑下来。当吃荤食时,似是很好吃,心想肉是由有生命体取得,牠们也不想苦,也要离苦得乐,於是对牠们生悲悯心,就不想吃了。这名为暂时压抑对治力。如果彻底对治力,是根本上去断除,这种并不如贪心或瞋心的对治力,贪心的对治力不能对治瞋心,瞋心的对治力不能对治贪心,对治力是个别的,无法对治总相。从根本的对治力是痴心的对治力,痴心是指我执,只有无我的正见才能对治痴心,痴断就是对治一切烦恼,因为一切烦恼由痴心而生。

  我们生起烦恼时,贪瞋主要由痴心而生,烦恼生时都有悦意相及不悦意相,悦意相生贪,不悦意相生瞋。由谁生贪?由谁生瞋?是见到悦意相与不悦意相的「我」。当贪瞋生起时,觉得有一个很独立的「我」,很真实感的「我」存在,要去寻找时又找不到,从头部到脚,这个「我」在那里?从身上找不到,从心上找到底是意识或五根识,是醒来的意识,或是睡眠的意识,也是找不到。但是当我们生起强烈贪瞋时,好像有个很强烈的「我」控制身心,身心被「我」控制,但这个「我」到底在身外呢?或在身内呢?寻找又是找不到,但似乎感觉有个真实的「我」,这就是错乱的。我们寻找「我」时找不到,而又坚持有个真实「我」,这是不合理,於是破除真实「我」。这并不表示「我」不存在,当我们产生贪瞋时,确实有个「我」的存在,经由寻找,又找不到「我」的概念产生,是可以减低贪瞋。

  修法时要断除的障碍,主要的是妄念及烦恼杂染等;而修法的顺缘是信心、希求心、菩提心等,经由这些顺缘成办,且要由最细微心成办佛果位,这种解释在无上瑜伽部说得最清楚,如何以最细微的心成为四身(自性身、智慧法身。圆满报身、化身)的道理。行法时当然有身语的修持,但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是由意乐上修持。在印度有三种修行方式,一是身体的苦行,一直折磨自己的身体,一是以听声音,一是意乐上的改变来修行。释尊说法是以意乐改变为修持,意乐是经由正念正知守护,否则就会随未调伏的心,做出种种不正确行为,不但暂时得到损害,究竟也无法获得安乐,仍然在轮回痛苦中。所以平常要以正知正念观察内心,连梦中都要守护的正念正知,这才是护正知的学处。一切过患都由内心未调伏而生,一切内外在的变化,都是依因缘而变化,痛苦的变化也是依赖因缘而变化,此因缘就是未调伏的心,由此痛苦就无法止息,所以要守护正念正知。

  快乐和痛苦的根本,在於内心有无调伏,所以要努力守护自心,经由所取所舍的正知,观察内心是否走向正确道路。以正念正知守护,即使处在众多烦恼因缘中,也不会被烦恼控制。以出家人来说,处在女人窝中也不杂染。三学不能严守,主要缺正念正知,或者把三学变成世间八法的工具,天子成魔,良药变成毒,这些都是失去正念正知所生的过患。

  (三)守护正念及正知

  能够让我们守护正念正知,有条件的上师是很重要的,如庄严经论所说的上师十种功德,上师良好行为,可为弟子模范,弟子见到上师精进,自然也不会懈怠,有这种作用。上师很奇怪,弟子自然也会很奇怪,所以要依止一位与佛意趣相同的上师,这是很重要的。弟子在依止之前,先要多观察。现在藏传佛法慢慢在各地兴起,但是都有许多想要发财的人,戴上佛法假面具卖佛法,赚佛法的钱,所以要特别小心谨慎。想依止一位具有条件的善知识,在未依止之前要善加观察,最好依止一位具有教证二量的。总而言之,随着善知识的模范,至心效法,以正念正知守护,要了知不守护的过患,守护的利益。如入行论:「佛及菩萨众,无碍见一切;故吾诸言行,必现彼等前。」应该想我是佛弟子,不应做不如法事,善念护正知。

  要生起正知的因缘,有共与不共,共因是平常秉持正念,反覆的,长时的守护三门,这是生起正念的共因;不共因是反覆的观察,身语意三门行为是否与正法相应,这是不共因。如果是出家众,应该时时想:「我是出家人,不可以做这个,可以做那个。」对所取所舍反覆思惟,以正念守护,才是最坚定基础,保持正念正知。守戒的时候要看情况,并不是大大小小都要好好的守,不视情况只守戒条,有时太过份的执着,反而产生许多问题,应视利害得失加以防护。

  经由正念正知长时反覆守护,得到修法功德,慢慢对佛生起欢喜心,及我愿成佛的信心。因为我们缘身体就会产生贪着,虽然不说要守护,也很自然的会照顾;因为身体也很重要,是修法的工具,但过份贪着身体,又会造成善业的衰败,所以要断除贪着不净身,所以修不净观。

  与他人相处时,无论他人对你如何,随时保持清净意乐,善待对方,如果被指责,仍应敬重接受教导。如果他人有功德,不管直接或间接要去赞叹他人的功德;他人赞叹自己的功德,不应起我慢,反而应说他能了知我的功德,这是他的功德,以此意乐回向过去。果能如此,保持菩提心的意乐,尽量为他人着想,行菩萨的一切行,都将成快乐的行为。如云:「此善价难沽。」依他人所得的善德,不止暂时获得利益外,後世即将获得更多的安乐。不懂随喜,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而已。

  无论做任何事,先要衡量利害得失;如果只是暂时能得安乐,而究竟会带来痛苦的,这种事不要做;暂时和究竟两者比较下,究竟利益大於暂时,就该去做。自己利益与他人利益比较下,他人利益较大,这事就该去做。要真正舍身时,必须要有道证功德,就是现证空性之後才可以,否则舍弃身体之後,不但不能成就无上菩提,反而产生逆缘。以正念正知守护之後,应该好好修行。

  心经最主要的是讲空性内涵,「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说明五蕴皆无有自性的道理。空正见是依一个存在的法(有法),而说它的究竟性质,就是空性;并非从不存在的法说它空性,空性不是一切都没有。空性是针对一个事物作分析,它的究竟性质,仔细寻找假义之後,找到了究竟性质,於是获得了空性。因此以有法为基础,而此基础是互相依赖的,互相观待的缘起故,而产生了空性特徵。所以心经就是以五蕴为例,照见五蕴皆空的意思,是在五蕴上观察它的究竟性质,找到了五蕴无有自性,自性皆空。至於在五蕴事物来讲,它是未清净的,所以在凡夫地时有未清净的蕴、界、处等,由这不清净的蕴、界、处等所感得果实,当然也是不清净的,原因是由於内心未调伏。当内心慢慢的获得调伏,内心也就清净了,所带来的果实也清净、细微。所谓的轮回与涅槃,最主要是由心是否清净而产生的。成佛而能成就一切遍智,并不是第一刹那内心不清净,第二刹那内心突然的变得清净了,而是慢慢得的调伏内心,使内心获得了清净,成就一切遍智的。心经所说的「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是说从资粮道,加行道,见道,无学道,在见道位现证空性之後,由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的内容,也就是从现在不清净的心,经过了某种方法,使得内心获得了清净,慢慢的成就一切遍智。

  调伏内心的次第,佛佗说四圣谛时,对於每一个真谛,又说了它的不共行相,所以形成了四谛十六种行相。以苦谛的无常行相来讲,为了观修无常的缘故,而说了粗分的无常与细微的无常两者,最主要是细微无常的观修。四谛十六种行相,从自身上去体会的时候,而认识了痛苦,产生了厌离,把这种厌离和痛苦的感觉,转移到他人身上时会产生悲心,於是生起了菩提心。当我们能够成就任运菩提心的时候,就证得大乘下品资粮道了,然後再随着空正见的帮助,获得了空正见的增长,进入加行道。从资粮道进入加行道,使整个道谛增长;为了使道谛能够增长,所以希望菩提心未生令生,这才是我们人生最主要的意义。因为自利、他利都是由这颗珍贵的心成办的,没有比这颗珍贵的心更殊胜的,即使是後世安乐也是如此,今世安乐也是这颗心所带来的,为了能够获得这颗菩提心,所以今天在此听学入行论的教授。

  我们在修学爱他心时,最强而有力的障碍就是瞋心了;当然还有其他的烦恼,如我慢,因为有我慢才会轻视别人,可是有时我慢却能帮助自己上进,从另一角度想是对自己有帮助的。同样的,贪心会造成内心的不安,可是有时贪心会满足别人对我们的一种需求,或带给别人的一种快乐,从这个角度去想,贪心也不都是坏的。可是瞋心却不同了,瞋心只有造成伤害的心,瞋心一生起,就是完全伤害他人而已。所以菩萨们在行利众的事业时,他会以贪心为顺缘而利益一切众生,但佛并未开缘以瞋心利益一切众生,因瞋心只有伤害而无益处。虽然是如此,但在密教中曾说到,如果已遮挡了凡夫相,以强力坚定的悲心为动机,为了能遮挡他人的恶行为的缘故,有时以瞋心转为道用的法门。可是在显教或般若乘里并未说开缘,因为瞋心只有造成伤害。以个人的经验,在瞋心生起的当下,内心马上不安宁了,这点我们都知道。因为不安宁直接伤害到自己,生起瞋心的目的,是为了要伤害他人而生起,不只对自己也对他人伤害,所以它没有好处。在这众多的烦恼里,瞋心是最有力量的,而且伤害性最大的。在入行论安忍品第一句颂:「一瞋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说明瞋心的力量非常大,一瞋能摧毁,千劫所积聚的善业。这也是需依赖许多的因缘,也就是生起瞋恚的人本身及生起瞋恚的对象,在特殊的因缘下,瞋能摧毁,千劫所累积聚集的善业。在众多的烦恼里,瞋心是最难断的,而瞋心的对治力「忍辱」也是最难修的。

  修行任何法门时,在修行的过程中,应该先了解修行这种法门,会带来什麽利益,如果不修,会有什麽坏处等;了知利害关系之後,自然会因为要获得利益,就会欢喜的修学这一法门。在此就说到了瞋心有何过患,如入行论云:「若心执行瞋,意即不寂静,喜乐亦难生。」好比我们在做梦跟一个人吵架,很不高兴闹的很不愉快时,醒来之後,当然知道梦是假的,一早开始内心就不愉快,随瞋心而转。那天在工作上遇到一些小事挫折或困难,就很容易生气了,那天开始你就没办法活得很快乐,因为是瞋心的缘故。当我们生气时,几乎是不讲理由的,因为强烈的瞋心使我们见不到理由,丧失了理智。当然不只是瞋心而已,其他的强烈烦恼产生时,几乎都是见不到理由,也无法冷静以理智判断事情。若心执有瞋,那心就永远无法平静了。其实这句话从我们的经验上也可以了知,一个人如果很生气的时候,几乎饭也吃不下,食不知味,辗转难眠,坐立不安,行也不是,平时很开朗的一个人,生气之後,整个人的个性都改变了。

  因为生气的缘故,使我们产生了四大不调,对身体健康没有好处,反而带来更大伤害。瞋心好像在伤害他人,其实直接伤害自己。如云:「纵人以利敬,恩施来依者,施主若易瞋,反遭彼弑害。」平常应感恩的人,一旦气极,就不知感恩,反而想要伤害他。我们可以看到儿子杀害父母亲的真实的故事,这都是瞋心带来的过患。如云:「瞋敌能招致,如上诸苦患。」在这世界上,从过去人类的历史,有许多人受到了伤害或杀害等,对社会有重大的影响,最主要是由瞋心产生的。产生烦恼的因缘也有由贪心、痴心等,但直接造成人类互相打斗或伤害,最主要是由瞋心造成,过去人类历史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如果不知瞋心的过患,我相信将来这种的伤害会持续下去。

  (四)对治瞋心修忍辱

  「精勤灭瞋者,享乐今後世。」为了使自己的瞋心尽量减少,所以我们要经由修行忍辱法门,多多思惟瞋心过患,使瞋心慢慢减少。如果瞋心减少了的当下,内心会更加快乐。而且会获得更多知心的朋友与帮助,由於瞋心减少,强大的罪行也不会再犯了,我们生生世世都能获得增上人天之身,最後能成办佛陀无量色身与报身的功德,透过这样思惟,要了解并决定,我一定要好好修学忍辱。

  瞋心的对治是修忍辱,要消除瞋心,就要了解瞋心的因缘。生瞋之因是由於内心的不欢喜,不欢喜是由什麽因缘而产生的呢?我们要快乐不要痛苦,这是一般人自然的想法与希求,可是当我们想要追求的快乐受到阻碍的时候,内心会产生不欢喜,这是原因之一。他人制造了我的痛苦,这也是产生内心不欢喜原因之一,由於这两种内心不欢喜的原因,而产生了瞋心。

  如果是外在仇敌,虽然伤害我们,但他有自己的事,以及他的亲朋好友等等的事情要做。可是瞋心唯一要做的事,就是伤害自己而已,因瞋心不会想到要利益自己,也没有所谓的亲朋好友等。所以要消灭这个瞋心仇敌,就要尽量减少瞋心的因缘,因为瞋心是唯一伤害自己,要尽量让自己内心保持欢喜。要如何保持内心欢喜呢?如云:「遭遇任何事,莫挠欢喜心;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当我们想要成办一件事情时,纵使努力也未获得成就,但不要气馁,因为这是无用的;不想要的痛苦来临时,也不要不欢喜。「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如果不欢喜的事情可以解决,那就去解决,烦恼有何用?如果这问题不能解决,烦恼又有何用?

  内心的不欢喜的基础是来自於何?也就是自己与自己的亲朋好友遇到了快乐就欢喜,当遇到不快乐或痛苦时就不欢喜,随着世间八法而转。世间八法是:自己或自己的亲朋好友获得快乐时就欢喜,痛苦时就不欢喜,这是第一、二法;自己或自己的亲朋好友获得了供养就欢喜,没获得了供养就不欢喜,这是第三、四法;自己或自己的亲朋好友被他人赞叹就欢喜,不被他人赞叹就不欢喜,这是第五、六法;自己或自己的亲朋好友有名气时就欢喜,没有名气时就不欢喜,这是第七、八法(称、讥、苦、乐、利、衰、毁、誉)。自己或自己的亲朋好友具有上述四种功德,也就是获得快乐,被人供养,被人赞叹或有名气,我们就欢喜;但对仇敌来讲正相违的,自己的敌人获得痛苦就欢喜,自己的亲友痛苦就不欢喜,所以说「於敌则反是」,至於内心欢喜与不欢喜,完全来自於世间八法。

  虽然我们要离苦得乐,如果思惟方法不正确的话,痛苦还是会一直持续,随时都有不吉祥问题产生;如果好好的思惟,如前所说,一切万法是因缘法,随因缘改变而变化,在这众多因缘变化情况中,由很多角度来观待这件事情的变化,它有好的角度也有坏的角度,没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的好与坏的,懂得去思惟,就会将逆缘转为道用,将逆缘转为顺缘。我们是要快乐的,如果追求快乐的方式,是等待他方给你快乐,是无法让自己真正快乐的。与其如此,还不如从自心上去改变,把一切的因缘转为快乐的因缘,这才是真正的一个善巧的智者。

  乐因是非常少的,苦因是非常多的,但是真正是否成为自己的乐因,是要看自己的想法;乍看之下是苦因,经由另外一种想法是可以转为乐因的。为什麽呢?没有痛苦就没有出离心了,如果要生起出离心的助缘就是痛苦。体会痛苦,思惟苦谛或思惟痛苦的内容而生起出离心的,所以痛苦并非要完全排斥的一个内涵,在某种角度下,我们必须要去接受它,所以痛苦是产生出离心的一个因缘,可以由这种方式思惟。

  经历痛苦可以让自己上进,成办许多事情,尤其是对菩提心有希求心,或慈心、悲心都有希求心,那更需要了解何谓痛苦。因为说到了菩提心与大悲心生起之前,需要先了解自身与他人遭遇的痛苦,经由痛苦的认知,而成办大悲心的助缘主因,才能让我们生起菩提心。可知因由痛苦的认知,让我们累积许多资粮,那末痛苦就不是完全要排斥的。由这样想法,痛苦在这种角度上是我们需要的,所以痛苦本身并不是如此坏的,为何痛苦的时候,要使我们的内心不欢喜呢?这就没有理由了。所以不欢喜是因为痛苦的理由就不成立了,痛苦不一定会带来不欢喜,由另外一个角度看会使内心欢喜的。举一个例:运动员要成名,相信在他的一生成就过程中,遭遇到许多困难与痛苦,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的挫折与痛苦,所以他成为运动名星。如他之前没有遭遇任何痛苦,就不会成长。以这种角度去想,痛苦可以帮助成长。一般世间人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自己安乐而工作,只是为了能填饱自己的肚子,满足今世的安乐而已,可是今世的安乐是非常短暂的,而且不是永恒的;我们为了一个短暂的不永恒的安乐,能如此努力辛苦去做,修行是究竟的安乐,永远不变的安乐,为什麽不能为这究竟安乐而努力吃苦呢?是应该更吃苦才对。

  佛陀也提到将痛苦转为道用或顺缘,非一下子就能成办的,但是只要习惯一切就成自然的,透过串习的力量,将痛苦逆缘转为道用或顺缘,非想像中那麽困难。「智者纵历苦。」此智者是一般具有经验丰富的智者,痛苦每个人都会有,不是我最痛苦的。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就会觉得我怎麽会是全世界里最倒楣、最苦的。如果是位有经验智者,他不会这样想的,而是想每一个人都会有同样的困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所以不只是自己才会发生的问题。这种想法会带给我们另一种想法,既然随着业与烦恼而转,痛苦是理所当然的,就如同手去触摸脏东西,手就变脏了的感觉是一样。今天我们的生死流转,是随业与烦恼转,痛苦一定是会有的,如果你真的不喜欢或不想痛苦,就去恨业与烦恼吧!或者努力对治业与烦恼,为何要让自己内心不喜欢,那又有什麽好处,岂不是让业与烦恼得逞,让它们更猖狂;因为内心不喜欢已经是够痛苦了,又何必苦上加苦,何不把把痛苦转为力量,去推动消灭业与烦恼才对,而不是被痛苦击败,需要这样思惟。

  我们要修学菩提心,所以要修学忍辱,修学爱他心等。爱他心是为了成就众生的一切责任,这种的痛苦又算什麽,为何让自己的内心不喜欢,这是毫无意义的。乍看之下,对治贪瞋或烦恼,似是对治人的本性的感觉,一般人都感觉贪瞋痴是人性自然的现象,为什麽要去对冶。了解烦恼的过患,就不应该有如此想法,而应尽力对治烦恼。烦恼的本性不只是颠倒执,根本是无明,不了解实际状况而产生,烦恼本身不是正量所依。了解烦恼过患,就应该努力对治断除烦恼,因为烦恼可以断除的,如果不去对治断除烦恼,反而被烦恼所苦恼,这是没有意义的。

  所谓梵行的意思,是断除五欲的贪着,因为五欲会造成许多烦恼,已经了解烦恼的过患,也要想由烦恼中解脱,所以必须要行梵行。或许会认为只断除了男女的YIN行而已,其实不只如此,最主要是断除五欲的贪着,因为这才是烦恼真正的仇敌。

  了解烦恼的过患,把烦恼视为仇敌之後,从今天起就要好好对治,克服它,这才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勇士。博多瓦曾说过:「烦恼强时,我要提起心力,烦恼弱时,我就可以多休息,烦恼休息我跟着休息,烦恼工作我跟着工作。」这才是真正的勇士,消灭真正的仇敌。

  因为了知痛苦,所以产生不忍他人痛苦的怜悯心、悲心。因为有痛苦,才会想追求永离痛苦的一切遍智;俗话说: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没有挫折就没有上进等。如果思惟:痛苦不一定会带来不欢喜,只是自己不去了解痛苦的缘故,而造成内心的不欢喜。如果把原本痛苦的本质,转为一个快乐的想法了。曾有位格西对经典非常通达,当我们在讨论无我见解时,说:「如果这个我,真正能没有多麽好,那就不需如此努力修行。」这无我是要将自己完全消失,但问题是「我」还存在。因此透过对痛苦的认知,而生起出离心、悲心、解脱、成佛,这些都来自痛苦的认知基础上,所以痛苦并不是那麽坏的。

  因缘法里分:具有生命有感觉,没有生命没有感觉;这一切痛苦的因缘,以身体来说,四大为身体之因,四大之间互相对抗。在四百论中提到四大就像四个仇人一样,互相对抗。如果四大力量都均衡,我们的身体就感觉舒适、健康,如果一者强於其他,那身体就会造成问题。所以身体健康与四个仇敌力量是否均衡为主。无论内在、外在一切痛苦的因缘都存在,随时都可能促成痛苦;既然如此何需瞋恚他人,而我又为何生气呢?因缘法本身如是。

  瞋恚心不是我们所想要有的,而是自然的,随着前世的串习力而产生,并不是完全由他人造成,是因夙世对瞋心不了解它的过患习气而产生。既然了知这个道理,是自己的瞋心串习力未改,而不是对方的问题,又何需去瞋恚他人,这是没有道理的。

  (五)深信诸法因缘生

  一切依赖因缘而有的,缘起的见解非常的重要,佛陀所说缘起见解,不只是佛教徒要认知,非佛教徒或非宗教信仰者,对他们灌输缘起概念与缘起教育,我觉这非常有用,帮助很大。因为之前说到生起瞋心的时候,是在众多因缘中,选择个别的因缘生气的,这点已表示说抹杀事实,不了解实际情况而产生的错认概念。实际上没有一个因产生的果,或一个缘产生的果。当以为是他个人单独制造的问题时,其实没有将实际情况看得很清楚,那是没有缘起的概念,会发生这件事,是需要众多因缘才会发生的。我相信每个人都在母亲生育过程中,一定受到他人的照顾和保护,在这互相关怀与爱的环境下长大。後来不了解众多因缘,不了解烦恼过患,而随着烦恼而转,而变成了大恶人。所以这些因缘仔细追溯,这个因缘又有它的前因,前因又有它的前因。观待的因缘非常的广大的,这就不是单独一个因,或是一个缘造成的痛苦,造成的麻烦。不幸的事件,乍看之下好像是一个人所造成的,其实这与十几年前,或一百年前因缘有关,而突然发生现在这种情况,它绝对不是无因无缘突然产生的,是依赖众多因缘发生的。乍看之下好像是无因缘而有,或单因缘而有,这是错误的想法。所以瞋心产生是从众多因缘找出一个独立的对象发泄,透过缘起的见解,了解就没有一个独立的对象产生,那又要对谁生气呢?生气与瞋心的基础几乎找不到了。

  但是悲心不同,悲心可以对个别修悲心,修成之後,可以缘一切众生观想悲悯心,纵使不认识的人,因为平常的观修,看到不认识的人,他会自然产生悲悯心,可是瞋心就无法缘一切众生生瞋心,不可能生一切众生的气,绝对不可能对不认识的人生气。这点代表负面烦恼情绪,几乎是由各别独立个体,缘各别独立个体而产生的;但是正面情绪却不是如此,因为它是了解了你的状况而产生的善心与正面情绪,另外一者是磨灭了实际状况之後,而执取了个别体,差别是在这里。所以能有缘起见解的知识与教育,看任何事情会越清楚、透彻。从一个总相去看待,是可以帮助烦恼减少,找不到瞋心的对象。从缘起的见解了解整个实相,才会有帮助的。

  透过了缘起的道理,了解瞋心是完全没有基础,是没有一个独立的对象,让我们生气,这是缘起的性质,是在众多因缘互相观待、依赖而成,过去就让它过去,无论要说抱歉,对不起也好,在现实变化中,在处理过去所发生的,或是现在要面对的,或将来可以避免等。透过了缘起的见解,看事情就会以整体看待,也会善巧处理事情。

  「彼皆缘所成。」我觉得是非常有力量的一句话,在众多宗教信仰中,如果都主张一切都是因缘生,那末他们都找不到第一个开始,而且找不到一个独立自主依赖的对象,於是他们的内心就感觉不安;具有这种想法的宗教信仰者,就有个世间创世主。同样的,数论派他们不讲世间创世主,但他们有一共主相的常一自主。「於境则恒散;彼执永不息。」若共主相执取境不变,那末众生就不应变了,众生是属於共主相的所执境,但是众生会变。「纵遇他缘时,不动无变异。」常法是永恒的,遇到因缘会改变,他本身就不是常法,共主相就不是常法了,因为它随着因缘而改变。如果它随着因缘不会改变,那末之前所有的作用会永远不变持续到今天,它的作用就不变了,就无法变出未来新的东西,未来新的众生等,岂不是矛盾了,「作时亦如前,则作有何用?」无有不依赖观待的自性,一切法是互相依赖,观待而有的。因缘变化当下,又何需生气,又何需瞋呢?因为瞋没有对象,就没有理由生瞋。

  空性的意思,虽然在众多佛法的中,宗义论师都说到空性的道理,可是最深奥的空性道理,唯有因缘而安立,依赖缘起故,所以空,无有自性,就是缘起性空。这种缘起现性空的主张,才是空性深奥的道理;如有这个概念,看任何事情时,都是在一种虚幻的变化中产生。前因後果互相依赖,造作一切都无有真实。如是什麽都不真实,就不需要断除痛苦了?因为痛苦不是真实的,会有这种想法。但是虽无真实,仍有痛苦的感受。因此想要离苦得乐的缘故,仔细寻找痛苦是从那里来之後,发现是因为有烦恼,心未调伏的原因;烦恼是由真实执着无法调伏,所以一切烦恼是与真实执着相应而来的;粗分烦恼是依真实执着而有,极细微烦恼是与真实执着相应而有。如果不想痛苦,就要是寻找断除痛苦的因缘,於是必需学习空性断除痛苦。但有人会这样想我有没有证得空性,伤害我的因缘,永远是伤害我的,利益我的因缘,永远是利益我的,此与了解空性没有关系。可是你是要获得利益,而不是伤害,由於你不了解空性,自性的执着存在,於是不断的去造成痛苦的因缘,伤害你的因缘永远存在,痛苦也就永远存在,所以必须要学空性。

  一切都由因缘产生的,由於内心未调伏而造成的痛苦,未调伏的原因是有了烦恼,烦恼是因为实执。透过这种认知,而了解原来伤害我的仇敌本身,也是随着真实执着而转,随着烦恼而转,所以不应瞋。这些都是依众多因缘而有,所以也没有单独的因缘值得我瞋得。

  其实众生的本质是随烦恼而转,又烦恼因缘是互相观待的,不是单因单缘,所以他没有理由值得我们生气。经由直接、间接的因缘,观修忍辱;直接因缘,对方伤害我们的是难听的言词,或者是持棍棒伤害,所以伤害我们的直接因缘是言语或棍棒;间接因缘是他内心的烦恼支使着他伤害我,所以间接伤害的是对方内心的烦恼。可是我们生气的时候,对直接因缘,言语或棍棒不生气,以及间接因缘,他内心的烦恼不生气,却生气中间因缘的他,这就没有道理了。如前所说他与他的行为应当分开,对行为可以抗议,但对他本人要保持悲心。

  以另一角度去想:也许我前世曾伤害他,今天我应承担此果报而受苦。如入行论说:对方生气造成自己伤害之後,如果我们还手是无用的,伤害已经造成了,无法以还手或再次生气,把你曾经接受的伤害还给他;不只无法还回去你曾经所受的伤害,反而因你的还手,而让你造成新的业;你以前伤害的报应已经获得了,由於你再次生气的缘故,而再造新的业,又造更大的伤害,未来将受更大的伤害。由於你的生气,对方也会再度生气,你又再次受到伤害了,而且当下你内心是不安宁的。所以由此思惟,了解生气是无法解决问题,只是让自己造成更多的痛苦而已。即使内心里没有瞋恚心,修忍辱至少能保持内心的安祥宁静,在冷静情况下处理事情,才会处理妥当,对方也会觉得这个人真的很好,很善良,很温柔,因为我再怎麽伤害他,他都不会回手,从对方而言,减少他的伤害。

  敌人用的伤害工具,我的身体,都是痛苦的本质。为什麽?身体是痛苦的性质,兵器或是杀人的工具,也是如此。既然这两者都是形成痛苦的因缘,那我又有什麽值得生气呢?因为自己以前因为伤害他人的缘故,这种业力的引发,所以今天被他人伤害,实际上他人是帮我洗涤罪业,如果不懂得感恩,反而生气,因我的瞋心,他又要生气,反而促成他堕落地狱,我岂不是成了罪人?因此被他人伤害时,应修忍辱,将不会堕於恶趣,才不会害己害人。以上就是当他人伤害我们身体的时候,要如何思惟,要如何面对及承受,如何修忍辱之理。

  自己的仇敌,如果有人赞叹他,或是他获得安乐时,我们就会觉得不舒服,应该思惟避免这种不善心态。如云:「他赞吾德时,吾亦欲他乐」。对方赞叹我们的功德时,我们希望赞叹我的人获得安乐,可是当他人赞叹我的敌人时,我却不希望赞叹的人获得安乐,这是不合理的。我在发愿时,愿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圆满一切道证功德。既然如此,为何要对我的仇敌,只有一丝的安乐而嫉妒呢?这是很矛盾的。

  赞叹时欢喜,不赞叹时不欢喜,很容易随世间八法而转;因此如获得他人赞叹时,也应保持原有的冷静,不要随着他人赞叹而改变自己的本质,他人赞叹不能帮助我累积福德资粮,对後世的安乐也没直接帮助。但是当他人赞叹时,很容易改变我们的本性。有一些出家人,刚开始很谦虚,是一位非常好的出家人,可是後来学问慢慢渊博了,或者变的很喜欢钱,忘失了本性,名利熏心这是很危险的,所以必须小心,自己挂在鼻子的绳,要用自己的手去牵,好好的照顾自己,不要随着他人的称扬,马上改变我们的本质。以我个人来说,要特别注意这点,我时常想我是位追随佛的平凡比丘,把一切众生放在我的顶部做供养,及赞叹他们。随时保持谦虚的态度,所以自己的鼻绳,要用自己的手去牵引,这是很重要的。

  他人毁谤我们时,对我们而言是好处,因为不会随着他人的赞美而改变本性,如果经他人批评毁谤,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我慢,以此思惟而去感恩他人;他人如不批评毁谤,那就没有机会学习忍辱了,就没有因缘成办忍辱的资粮,岂不是很可惜。希望学菩提心的法友们,应该好好珍惜遇到仇人的机会,因为唯有这种机会才能让你学习忍辱,否则就没有机会学习忍辱,由这种想法去感恩珍惜这位仇敌。如果你要感恩的对像是对方帮助你的话,那末道谛功德是否会帮助你?灭功德是常法,道谛功德是了解空性的无我智慧,道谛不会帮忙你,你能成就这道谛功德吗?如果你追求的内涵,只是想要帮助你,就不需要追求灭道功德。但心想道谛功德虽不想帮助我,但仇敌却想害我,害我的人更不需要感恩了。就是因为要伤害我,所以我才有修忍辱的机会;因为要伤害我,由此因缘才有机会让我生起瞋心,才有机会修学忍辱。

  修学整个道谛功德的资粮田,最主要是来自於有情与佛陀,我们要感恩的对象是佛及有情。既然如此,只敬佛不敬有情,这就不合理。因为佛及有情使我们道谛功德增长,这是最主要的感恩对象。所谓的佛及有情相同,并不是功德相同,而是恩惠相同。今天能成就果位,是因为有情及佛的缘故,才能获得这种成就,所以就感恩角度来讲,他们是相同的。

  佛及菩萨们是我们归依并且完全信赖对象,所以要真正相信佛而且尊敬菩萨,我们也想成为佛菩萨,弟子要对佛的信心与依赖是无二的,是非常强烈的。在我们对佛有很强烈的虔诚心当下,如果去伤害一位佛陀很珍爱,而且佛陀认为比他还要重要的众生,那岂不是欺骗了佛吗?透过这种思惟而修忍辱。忍辱的修持,会使我们把一切众生都视为很重要,因为有忍辱的缘故,所以可以避免自他的距离,与仇敌的距离。如果这样做,才能真正利益一切有情,爱护一切有情,这就是对佛的最好供养。以暂时利益而言,不但能获得今世安乐,也能获得後世增上生安乐。以究竟安乐而言,一切自利与他利,都是由利益众生,爱护众生的心所成办的,因此要好好修学忍辱的基础。如此修学忍辱,不但今世也可以享受荣耀,因为你个人的谦虚,非常好的善心,使得他人赞叹,来世可以证得正等觉果位。因为修学忍辱,所以生生世世得到貌美庄严相,以及没有病障长寿等,这是修学忍辱的种种功德。

 
 
 
前五篇文章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5 菩提心生起令增长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6 止观双运道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1 前言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2 礼赞文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3 生死流转之因

 

后五篇文章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赠今心女士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3 菩提心生起次第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2 修习殊胜菩提心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自警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山居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