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第一百天 |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第一百天
为利众生而愿成佛,为此来听甚深的大乘佛法,现在要听的是《入行论》的回向品。 愿令大地一切处 悉无砂砾及丘陵 平如手掌琉璃净 轻软柔和自性成 以自己善根的力量,希望世界各处一切的大地,没有瓦砾碎石和高低不平的丘陵,变得如手掌般平坦;而且是吠琉璃的自性——不再非常坚硬,而是质地轻软。 我们在供曼达时,亦是把大地观想成净土一样的世界,平整柔软,是为吠琉璃所成的清净世界。 眷属轮围众会中 菩提萨埵极众多 以自妙善为庄严 如是地上愿安住 佛陀讲法时,听法之眷属悉皆为菩萨,菩萨们一一具备诸多美好的功德。他们是世界的庄严,正如珍宝是世间的庄严一样。像我们所知的二圣六庄严,对这世界非常有加持。整个大地都遍布这样的菩萨,他们具足圆满的功德,安住在此大地上,庄严着这个世界。 水鸟树林与光明 乃至从于虚空中 说法如流声不绝 希望一切众生能值遇:从水的声音里、鸟的声音里,树林、光明、乃至虚空等各种事物中,产生出说法的法音。宣讲慈悲菩提心、四谛、十二缘起等。且说法的法音不绝,遍布各处。 愿诸有情常值遇一切如来诸佛子 以善根回向,愿一切有情常常值遇诸佛菩萨;一旦值遇,就能听闻佛法,励力去修行。 愿以无边妙供云供养众生无上师 如普贤供云一样,种种上妙的供养像云彩一样,以如此的广大供养,供养众生的无上导师——圆满的佛陀。 诸天应时降甘雨 愿诸禾稼悉丰盈 希望善品天人,应降雨时就普降甘霖,不应降时便不降。风调雨顺,一切庄稼得到丰收。 愿王理国皆如法 愿国王能如法治理国家,推行仁政,关怀人民,不施暴政,怀着利益百姓的心来治理国家。 愿世康乐皆繁荣 “世间”本为变坏之意。希望世间之人,身体能健康长寿,没有痛苦忧恼、安乐繁荣。 药饵具力有神效 诵持密咒悉地成 诸类药物都具备很强的药力,能治愈疾病。修持咒语作息增怀伏等各种事业者,随其咒语、如愿而成。 愿彼空行药叉等 悉皆慈愍具悲心 空行药叉等,心性比较残忍,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方面都甚少慈悲。希望这些比较残暴的有情能常怀慈悲心。 空行包含很多:如在密宗里修行成就者中,亦有称为空行的,不一定就是内心残暴之类,其中有很多是菩萨。此处所讲的空行,乃指世间的空行,较为残暴的那一类。空行,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在空中任意飞行的有情。 有情悉皆无痛苦 亦无罪垢无逼恼 更无怖畏及侵陵 无一有情不安乐 回向一切有情:身体没有一丝痛苦,内心没有恐怖;也不会被别人轻贱欺辱等。均能安乐地生活。 下面是特别回向给出家众。 诸僧伽蓝持诵者 诵持增上善安住 在寺院里安住的僧众,在对佛法的持诵和学习上,都能非常兴盛地增长。 僧众和合心和顺 一切僧事如法成 僧众之间内心和合,戒律清净。一切僧事——出家人的事业,都能如法成办。 出家人最主要的事非禅即诵:打坐或者念诵。这里面讲到和合,内心的和合和顺非常重要。佛教最根本的能够受持弘扬佛法的就是僧众,如果僧众不和合,是非常不吉祥的事。一旦具六和敬——身口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学修各方面都能顺利完成。 诸比丘欲护学处 愿得清净阿兰若 愿诸散乱皆远离 寂静修心轻安起 希望能守护佛陀所制的学处戒律的比丘,能远离各种各样猥杂的事情,能得到清净的地方,如阿兰若,安住彼处用功修行。也能够远离散乱,让身心得到轻安,在善法上去修持。“寂静”,前面亦讲到,一方面,身体的寂静,要远离聩闹;另一方面,心的寂静,要远离各种各样的贪着。如果对受用资财过度贪着,对亲友过度贪着,内心是很难安住下来的。让自己少欲知足的心生起来,这样身心才都能得到寂静。 轻安前面也讲到过,一旦生起轻安,做任何事都能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欲修善法的话,心就可以安住在善法上;欲住于止,可以如山一样不动摇;欲修行,可以随心所欲安住在所修的法义上。一旦生起轻安,对善法的修持便很有力量。 诸比丘尼具四缘 远离斗争无灾害 回向比丘尼能够如法地得到各种利养,没有相互的争斗和他人的欺侮,远离各种伤害。四缘指衣服、饮食、汤药、卧具,修行所需要的四种因缘都能如法具足。 如是一切出家者 愿持净戒皆无损 若犯律仪速还净 愿令罪根常消尽 愿出家众无有戒律方面的缺损,能清净地受持戒律。对一切犯戒的行为都能产生厌离的心;稍有触犯律仪,便迅速生起忏悔的心,精进用功地净化自己的恶业。 获得安乐善趣生 仍住禁戒无少损 在来世还能得到善趣,并能安住在戒律上,清净地受持。 诸有智者咸恭敬 诸乞食者应器盈 智者,即是对法的道理非常善巧的人。希望这样的智者能得到众人的恭敬。得到众人恭敬的智者,可更好地利益他人。同时希望善巧成就的人在乞食时,化缘能如意地得到。米拉热巴是一位大成就者,在刚开始时生活资具非常缺乏。希望那些专心修学者在饮食等方面不会缺乏,能顺心地得到种种资具。 身心相续咸清净 名称普闻遍十方 智者即使得到恭敬,也不会生起骄慢的心,非常清净。倘若有骄慢的心,即使有功德也很难利益他人。祈愿这些智者没有我慢等烦恼,他们的名称遍布十方。 恶趣苦痛不再经 亦不劳修诸苦行 依于胜天微妙身 愿速咸皆成正觉 通过修持闻思的内涵,希望智者不再感受刹那的恶趣痛苦,也不需要修什么苦行(外道有修无意义的苦行)。他们得到的身体是具足增上生各种暇满的微妙身体,且超胜于天人,愿他们能依靠这样的身体快速成就佛陀果位。 己二、回向胜者意愿圆满: 下面第二个方面是对功德殊胜的有情,如佛菩萨等,回向他们的愿望都能满足。有两个半颂文。 愿彼一切诸有情 数数多次供如来 如来妙乐不思议 愿彼常时皆具足 希望所有有情能无数次地供养佛陀。佛陀具足无上的、不可思议的安乐,希望这些修供养的有情,通过佛陀的加持,也能长时得到这样的安乐。 诸菩萨众利众生 悲心忆念咸成就 菩萨的心愿是成就一切有情现前究竟的利益,希望他们的心愿也能如愿成就。 依怙悲心所忆念 愿诸有情悉圆满 方才回向至菩萨,这里便是一切众生的依怙:佛陀。他们的心愿也是让有情具足一切安乐。希望一切诸佛的愿望成熟圆满在有情身上。 如是独觉及声闻 愿令悉皆得安乐 独觉和声闻,希望他们都能证得寂静的涅槃安乐,不仅是证得小乘的涅槃安乐,还希望他们继而证得无上的无住大涅槃安乐。因为小乘的涅槃在自利和他利方面都没有圆满。 戊二、回向自义菩萨行之因: 下面是回向自利,有六个颂文来说明。 愿我亦由文殊恩 速得登于欢喜地 生生正念无忘失 常得出家修梵行 希望经由文殊菩萨摄受的恩德,在没有登欢喜地之前的生生世世里,都能忆念宿世。“生生正念无忘失”,得到宿世通,回忆过去生的修行,常得出家而修梵行。 这里发愿“常得出家修梵行”。出家就可以在身语意各方面远离恶业,遇到恶业的境界少,修持善法的顺缘非常多、进程非常快。有人认为自己是修密宗的,别解脱戒是小乘戒律,如果怀着这样的心去舍弃,就是一种很无知的行为。连寂天菩萨这样的大菩萨,还是发愿常得出家,所以说出家的殊胜对修行而言是最值得赞叹的。 愿我亦得饔飧具 少须稻麦以支身 生生常住阿兰若 一切圆满具足成 “饔飧”,指早饭晚饭,一日三餐。自己在修行过程中,只需有非常粗劣的饮食维持这个身体就可以。生生世世都能恒时住在清净的地方,修持一切功德。 衣服饮食虽然只是外缘,但却往往要浪费很多时间在这上面。过去很多大德在修行时,只要粗劣的饮食即可,如佛陀在苦行时一日一麦。若能够坚持,在法上用功的时间就非常多了。 安住于寂静之处,修持种种的功德,最终能达到圆满的境界。 任何时中或欲见 及有少许欲问者 于所怙主妙吉祥 愿无障碍常得觐 在一切生世中,自己阅读佛经也好,遇到疑难问题想要询问也好,都能随时随地谒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能自然任运地显现在自己面前,可以向菩萨请教,得到彼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