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约翰·布列特文集:【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圣谛 (奢摩他) 八圣道 8.正定-禅那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约翰·布列特文集:【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圣谛 (奢摩他) 八圣道 8.正定-禅那

 

  禅那

  Jhana

  jhana

  [编者] 约翰-布列特

  [中译]良稹

  禅那为一种深度静止与专注的禅定状态,在其间,心智完全沈浸、吸摄于所选的专注目标。它是培养 正定的基础。

  定义(包括比喻

  [第一禅那]

  “有此情形,一位比丘——远离感官之欲、远离不善巧心态——进入、安住于第一禅那: 由远离而生起了喜与乐、伴随着寻想与评量。他把生起于远离的喜与乐,弥漫、渗透、遍布、充满这个身体。他的全身无不渗透着生起于退离的喜与乐。

  “正如一位技熟的浴工或 其学徒,在铜盆里倒入浴粉、揉合成团,一次又一次洒水,使浴粉团饱和、湿润、内外渗透——却不滴水; 这位比丘更是这般,把生起于远离的喜与乐,渗透、遍布、充满这个身体。他的全身无不渗透着生起于远离的喜与乐。

  [第二禅那]

  “再者,随着寻想与评量的平息,他进入、安住于第二禅那: 由沈静而生起的喜与乐,随着寻想与评量的消退,觉知汇合起来——有了内在的确定。他把生起于沈静的喜与乐,弥漫、渗透、遍布、充满这个身体。他的全身无不渗透着生起于沈静的喜与乐。

  “正如一座湖,内有泉水涌起,既无来自东、西、南、北的灌流,又有天降阵雨的周期补充,于是冷泉从湖内涌起,凉水在弥漫、渗透、遍布、充满,整座湖无处不渗透着这股凉水; 这位比丘更是这般,把生起于沈静的喜与乐,弥漫、渗透、遍布、充满这个身体。他的全身无不渗透着生起于沈静的喜与乐。

  [第三禅那]

  “再者,随着喜的消退,他保持着宁静、有念、警觉,使身体敏感于乐。他进入、安住于第三禅那,圣者们因此宣告:‘宁静、有念、他有愉快的居处。’他把退去了喜的乐感,弥漫、渗透、遍布、充满这个身体。他的全身无不渗透着退去了喜的乐感。

  “正如一座蓝莲、白莲、红莲池里,有若干蓝莲、白莲、红莲生长于水中、没于水中、在水中绽放,于是它们从根到顶,弥漫、渗透、遍布、充满着凉水,这些蓝莲、白莲、红莲,无处不渗透着凉水; 这位比丘更是这般,把退去了喜的乐感,弥漫、渗透、遍布、充满这个身体。他的全身无不渗透着退去了喜的乐感。

  [第四禅那]

  “再者,随着乐与痛的放弃——如先前喜与苦的消退一般——他进入、安住于第四禅那: 宁静与念住达到纯净,既无乐、又无痛。他坐着,身体弥漫着纯净、明亮的觉知,于是他的全身无处不渗透着纯净、明亮的觉知。

  “正如一个人坐着,从头到脚包着白布、全身无处不裹着白布; 这位比丘更是如此,以纯净、明亮的觉知,弥漫全身。他的全身无处不渗透着纯净、明亮的觉知。”

  ——AN V.28(增支部)

  --------------------------------------------------------------------------------

  掌握禅那是智慧的标志之一

  “我把一位拥有四种素质的人,称为一位有大智慧者、一位伟人。哪四种?

  “婆罗门,有此情形,他为了众人的福祉与幸福而修行,使众人确立了尊贵的法门,即:可敬的正直、善巧的正直。

  “他可以想任何心之欲想、不想心不欲想。他可以愿任何心之所愿、不愿心所不愿。他于心路已了然通达。

  “他达到四禅的高深境界——随时随意、无障无碍——那是即时即地的愉快居处。

  “随着心漏的终结——他安住于无漏的心解脱与慧解脱之中,已即时即地亲自了解与证悟。

  “我把拥有这四种素质的人,称为一位大智慧者、一位伟人。”

  ——AN IV35(增支部)

  --------------------------------------------------------------------------------

  禅那与内明并行

  无明辨者

  无禅那,

  无禅那者

  无明辨。

  而禅那与明辨

  具足者,

  他便临近

  解脱。

  ——Dhp 372(法句经) href="/wumin/2013/06/073659252524.html">
<

 
 
 
前五篇文章

约翰·布列特文集:【僧】巴利经文中僧伽的定义

约翰·布列特文集:佛教是宗教还是哲学?

约翰·布列特文集:毗婆奢那与上座部佛教等同吗?

约翰·布列特文集:如果没有我......

约翰·布列特文集:关于独觉佛、阿罗汉、佛、未来佛

 

后五篇文章

佛教徒基本问答: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有何差别?

佛教徒基本问答:共修与自修的差别是什么?

约翰·布列特文集:【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

佛教徒基本问答:佛教徒修行的内容有那些?

约翰·布列特文集:【法】第六篇 四圣谛 第四、灭苦之道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