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约翰·布列特文集:【法】第一篇 布施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约翰·布列特文集:【法】第一篇 布施

 

  布施

  Generosity

  dana(布施), caga(舍离)

  [编者] 约翰-布列特

  [中译]良稹

  宝藏

  “ 何为舍[大方的素养,丰厚感]的财富[圣者拥有的七种财富之一]? 有此情形,一位圣者的弟子,他的觉知[心]已洗净悭吝之染,居于家中、舍予丰厚、慷慨、乐于大方、回应所求、乐于布施。此谓舍的财富。”

  ——AN VII.6 (增支部)

  灵性进步的资粮

  “不弃绝这五类素质,他不能证入、住于第一禅那……第二禅那……第三禅那……第四禅那,不能证得入流果……一还果……不还果……阿罗汉。哪五类?对本寺院(指住宿)的吝啬、对家族(指护持者)的吝啬、对个人收益的吝啬、对个人地位的吝啬、忘恩的素质。不弃绝这五类素质,他不能证入、住于第一禅那……第二禅那……第三禅那……第四禅那,不能证得入流果……一还果……不还果……阿罗汉。

  “弃绝了这五类素质,他能够证入、住于第二禅那……第三禅那……第四禅那,证得入流果……一还果……不还果……阿罗汉……”

  ——AN V258-259 (增支部)

  --------------------------------------------------------------------------------

  布施的果报

  “此为布施的五种果报: 他在人们眼里可亲、有魅力; 他得善士景仰; 他的善名广传; 他不偏离家主的正当责任; 身坏命终时,他重生善趣、天界。”

  ——ANV35 (增支部)

  (佛陀:) “再者,有此情形,某人离杀生、离不予而取、离不当性事、离谎言、离馋言、离辱骂、离闲谈、无贪意、无恶意、持正见。他把食物、饮料、布匹、车乘、花环、香料、软膏、床具、住处、灯具布施给僧侣与行者。身坏命终时,他重生于人界。在那里,他经历五条人界的感官之乐(原按: 愉悦的景色、声音、气息、味觉、触觉)。正因他离杀生、离不予而取、离不当性事、离谎言、离馋言、离辱骂、离闲谈、无贪意、无恶意、持正见,他把食物、饮料、布匹、车乘、花环、香料、软膏、床具、住处、灯具布施给僧侣与行者。身坏命终时,他重生于人界。在那里,他经历五条人界的感官之乐。”

  (类似地重生于天界)“……正因他离不予而取……有正见,他重生为天神。正因他把食物、饮料、布匹、车辆、花环、香料、油膏、床、住地、灯具,布施给僧侣与行者,他经历五条天界的感官之乐。不管怎样,婆罗门,施者是不会没有果报的。”

  (婆罗门遮努索宁:)“太惊奇了,乔达摩大师,太震惊了,施者是不会没有果报的,那多么足以使人想布施、足以使人想供养。”

  “正是如此,婆罗门,正是如此。施者是不会没有果报的。”

  ——AN X.177 (增支部)

  --------------------------------------------------------------------------------

  永不低估小礼的力量

  “即使一个人把涮完杯或碗的水倒入村里的池塘时,想着:‘凡是住在此处的动物,愿它们以此为食,’那也是福德的一个来源。”

  ——ANIII57 (增支部)

  --------------------------------------------------------------------------------

  不布施便失却

  因此,当世界

  随着衰老与死亡起火时,

  他应当藉布施抢救(他的财富),

  布施了的,便是完好抢救下来的。

  布施之物,带来愉快的果报,

  不布施之物,则无果报,

  盗贼、君王会抢走,

  它或者被烧、或者丢失。

  ——SNI41(相应部)

  --------------------------------------------------------------------------------

  克服悭吝

  以无瞋征服忿怒,

  以良善征服邪恶,

  以布施征服悭吝,

  以真语征服谎言。

  ——Dhp 223(法句经)

  吝啬者不愿布施,

  所惧怕的,

  正是当他不布施时,

  将出现的。

  ——SNI32(相应部)

  吝啬者去不了

  天神的世界,

  不赞美布施的

  真是愚人。

  开悟者

  随喜布施,

  因此在来世

  有自在。

  ——Dhp 177(法句经)

  --------------------------------------------------------------------------------

  布施最后一餐

  “众生若了解布施与分享的果报,如我所了解那样,他们不布施不会吃饭。悭吝之染也不会制服他们的心。即使那是他们的最后一嚼、最后一口,如果有人接受布施,他们也不会不分享。但因为众生不了解布施与分享的果报,不如我所了解那样,他们不布施就吃饭。悭吝之染制服了他们的心。”

  ——Iti26(如是语)

  --------------------------------------------------------------------------------

  适时布施

  有明辨、回应所求、不吝啬者——

  他们适时布施。

  带着受圣者们激励与纠正之心,

  适时布施之后,

  他们的供养果报丰盛。

  随喜、协助该布施者

  他们也得以分享福德,

  供养不因此失散。

  因此,他应当心不迟疑,

  在有大果报处布施。

  正是福德

  决定了众生的来世。

  ——ANV36 (增支部)

  --------------------------------------------------------------------------------

  得到最高果报,我们应当布施谁?

  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坐在一边时,问薄伽梵:“世尊,一件礼物应送往何处?”

  “大王,应送到使心有自信感之处。”

  “但是,世尊,一件礼物送往何处,才得大果报?”

  “大王,‘一件礼物应送往何处’是一回事,而‘一件礼物送往何处,才得大果报’则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了。 赠予一位有德者——而不是失德者——得大果报。”

  ——SNIII 24(相应部)

  --------------------------------------------------------------------------------

  正直者如何布施

  “这五类为正直者的布施: 哪五类? 正直者带着信念布施、正直者带着专注布施、正直者应时布施、正直者带着同情心布施、正直者布施时不伤害自己与他人。”

  ——AN V148 (增支部)

  --------------------------------------------------------------------------------

  多样果报

  (西诃将军:)“世尊可否指出一件布施,在即时即地可见果报?”

  (佛陀:) “西诃,可以。布施者、布施的大师,在人们眼里可亲、有魅力。布施者、布施的大师,在人们眼里可亲、有魅力,这就是布施时即时即地可见的一件果报。

  “再者,善士与正直者钦佩布施者、布施的大师。善士与正直者钦佩布施者、布施的大师,这就是布施时即时即地可见的一件果报。

  “再者,布施者、布施的大师,他的善名广传。布施者、布施的大师,他的善名广传,这就是布施时即时即地可见的一件果报。

  “再者,布施者、布施的大师,与任何团体打交道——贵族武士、婆罗门、家主、行者——他/她有自信、不窘怯。布施者、布师的大师,与任何团体打交道——贵族武士、婆罗门、家主、行者——他/她有自信、不窘怯,这就是布施时即时即地可见的一件果报。

  “再者,布施者、布施的大师,身坏命终时,重生于善趣、天界。布施者、布施的大师,身坏命终时,重生于善趣、天界: 这是布施时来世的一件果报。”

  此话说完后,西诃将军对世尊说:“对于世尊所指出的、布施时即使即地可见的四种果报,我并非只是相信世尊这般说,我也是了解的。我是布施者、是布施的大师,我在人们眼里可亲、有魅力。我是布施者、是布施的大师,受善士人与正直者的钦佩。我是布施者、是布施的大师,我的善名广传: ‘西诃好施,是做实事者,是僧伽的护持者。’ 我是布施者、是布施的大师,与任何团体打交道——贵族武士、婆罗门、家主、行者——我有自信、不窘怯。

  “不过,当世尊对我说:‘身坏命终时,布施者、布施的大师,重生于善趣、天界’,那却是我不知的。那一句话上,我相信世尊。”

  “正是如此,西诃,正是如此。身坏命终时,布施者、布施的大师,重生于善趣、天界。”

  ——AN V.34 (增支部)

  --------------------------------------------------------------------------------

  多样动机,多样果报

  “舍利弗,有此情形,一个人布施是为己私利、内心执取[果报],为己积攒、[心想]‘我死后要享受它。’ 他把礼物——食物、饮料、布匹、车辆、花环、香料、软膏、床具、住地、灯具——布施给僧侣行者。舍利弗,你觉得如何? 一个人是否会如此布施?”

  “世尊,是的。”

  “他为己私利、内心执取[果报],为己积攒、[心想]‘我死后要享受它’,布施了该礼——身坏命终时,重生四大王天的天神。接着,那个业、那个力、那个地位、那个权威耗尽之后,他是返回者、又回到这个世界。

  “再者,有此情形,一个人布施非是为己私利、内心不执取[果报],非为己积攒、不想 ‘我死后要享受它。’ 而作此想‘布施是善事,’他把礼物——食物、饮料、布匹、车辆、花环、香料、软膏、床具、住地、灯具——布施给僧侣行者。舍利弗,你觉得如何? 一个人是否会这样布施?”

  “世尊,是的。”

  “他作此想‘布施是善事’,布施此礼。身坏命终时,重生为三十三天的天神。接着,那个业、那个力、那个地位、那个权威耗尽之后,他是个返回者、又回到这个世界。

  “或者,不想‘布施是善事’,他作此想‘我的父亲、祖父过去曾这般布施、这般行事。我中断这个古老的家族传统是不对的’,布施了该礼物。身坏命终时,重生为夜摩天的天神。接着,那个业、那个力、那个地位、那个权威耗尽之后,他是个返回者、又回到这个世界。

  “或者,不想‘我的父亲、祖父过去曾这般布施、这般行事。我中断这个古老的家族传统是不对的’,他作此想‘我富裕,这些人不富裕。富裕的人,不布施那些不富裕的,是不对的’,布施了该礼物。身坏命终时,重生为兜率天的天神。接着,那个业、那个力、那个地位、那个权威耗尽之后,他是个返回者、又回到这个世界。

  “或者,不想‘我富裕,这些人不富裕。富裕的人,不布施那些不富裕的,是不对的’,他作此想 ‘正如过去那些古圣贤们——阿得摩、婆摩、婆摩提婆、毗色密多、耶娑提伽、盎及罗、跋罗陀婆奢、婆悉得、迦叶、婆咎——他们曾作过奉献,我布施也为作这样的奉献’,布施了该礼物。身坏命终时,重生为化乐天的天神。接着,那个业、那个力、那个地位、那个权威耗尽之后,他是个返回者、又回到这个世界。

  “或者,不想 ‘古圣贤们——阿得摩、婆摩、婆摩提婆、毗色密多、耶娑提伽、盎及罗、跋罗陀婆奢、婆悉得、迦叶、婆咎——他们曾作过大奉献,我布施也为作这样的奉献’,他作此想‘我布施这个礼物时,它使心安宁、升起满足与喜悦’,布施了该礼物。身坏命终时,重生为他化自在天的天神。接着,那个业、那个力、那个地位、那个权威耗尽之后,他是个返回者、又回到这个世界。

  “或者,不想 ‘我布施此礼,它使心安宁、升起满足与喜悦’,他作此想‘这是对心的美化、对心的支持’,把他的礼物——食物、饮料、布匹、车辆、花环、香料、软膏、床具、住地、灯具——布施给僧侣与行者。舍利弗,你觉得如何? 一个人是否会这样布施?”

  “世尊,是的。”

  “他布施了该礼物,不为己私利、心里不执取[果报],不为己积攒、不想:‘我死后要享受这个。’

  “……也不想:‘布施是善事。’

  “……也不想:‘我的父亲、祖父过去曾这般布施、这般行事。我中断这个古老的家族传统是不对的。’

  “……也不想:‘我富裕,这些人不富裕。富裕的人,不布施不富裕的,是不对的。’

  “……也不想:‘正如古圣贤们——阿得摩、婆摩、婆摩提婆、毗色密多、耶娑提伽、盎及罗、跋罗陀婆奢、婆悉得、迦叶、婆咎——他们曾作过大奉献,我布施也为作这样的奉献。’

  “……也不想:‘我布施此礼,它使心安宁、升起满足与喜悦。’

  “……而是想:‘这是对心的美化、对心的支持’——身坏命终时,重生为梵众天的天神。接着,那个业、那个力、那个地位、那个权威耗尽之后,他是个不还者、他不回这个世界。’

  “舍利弗,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布施某种礼物,未得到大果报、大善益,而另一个人布施同种礼物,却得到大果报、大利益。”

  ——ANVII49(增支部)

  --------------------------------------------------------------------------------

  最大的礼物

  法的礼物,高于一切赠礼。

  ——Dhp354(法句经)

 
 
 
前五篇文章

佛教徒基本问答:三教一家,五教同源是什么意思?

约翰·布列特文集:【法】第二篇 戒德

约翰·布列特文集:【法】第二篇 戒德 1.五戒

佛教徒基本问答:戒的类别有那些?

佛教徒基本问答:受持五戒有什么利益?

 

后五篇文章

佛教徒基本问答:修行禅、净、密,孰轻孰重?

佛教徒基本问答:何谓大乘佛教?何谓小乘佛教?

佛教徒基本问答:什么是“缘起性空”?

佛教徒基本问答:何谓“度牒”?“戒牒”?

约翰·布列特文集:【法】次第训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