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约翰·布列特文集:【法】第四篇 过患 |
 
约翰·布列特文集:【法】第四篇 过患
过患 Drawbacks adinava [编者] 约翰-布列特 [中译]良稹 感官欲乐的过患 纵使天上下起金币之雨, 我们的感官之欲 也不会满足。 ‘它们是苦, 远非乐。’—— 了悟此意,智者 纵使在天界般的感官之娱里, 无乐可得。 他是正自觉者的弟子, 以渴求的终结为乐。 ——Dhp(法句经) “假定一只狗,为虚弱与饥饿所困,路过一座屠宰场,有个技熟的屠夫或其学徒,朝它扔一串骨——刮净、沾血、无肉。你们觉得如何: 那只狗,啃着那串骨——刮净、沾血、无肉——它的虚弱与饥饿可会消解? ” “世尊,不会。为什么? 因为那串骨刮净、沾血、无肉。那只狗除了疲倦与恼怒,什么也得不到。” “家主们,同样地,一位圣者的弟子如此思索:‘世尊把感官欲乐比作一串骨,苦多、绝望多、过患更多。’ 以正明辨如实看清了这一点,他会避免来自多种[因素]、依赖多种[因素]的安宁,培养来自单一[因素]、依赖单一[因素]的安宁,由此止息对世俗之诱的执取/维持,不着余迹。” ——MN54(中部) “何为感官欲乐的诱惑? 比丘们,感官欲乐有五条。哪五条? 藉眼识别之色——愉悦、可喜、迷人、可爱、增欲、诱人。藉耳识别之声……藉鼻识别之香……藉舌识别之味……藉身识别之触——愉悦、可喜、迷人、可爱、增欲、诱人。有赖于这五条感官欲乐而生的喜与乐,那便是感官欲乐的诱惑。 “那么,何为感官欲乐的过患? 有此情形,一位族姓子从业谋生——无论会计、算师、耕作、商贾、牧牛、箭手、国王随从,等等——他面对冷、他面对热、受蚊蝇爬虫骚扰、风吹日晒、死于饥渴。 “感官欲乐的这个过患,即时即地可见的这一堆苦,是以感官欲乐为由、以感官欲乐为源、以感官欲乐为因、只为了感官欲乐。 “这位族姓子若这般辛苦操劳,却不得财富,他于是忧愁、悲痛、哀叹、捶胸、痛苦。‘ 我的工作徒劳无获、我的辛劳毫无结果!’ 因此,感官欲乐的这个过患,即时即地可见的这一堆苦,也以感官欲乐为因…… “这位族姓子若这般辛苦操劳,得了财富,他便经历守护之忧苦: ‘如何不让国王、盗贼抢走我的财物,如何不让它给火烧毁、给水冲走、给不孝子孙夺走?’ 正当他守护、看护财物时,它却给国王、盗贼抢走、给火烧毁、给水冲走、给恨心子孙夺走了。他于是忧愁、悲痛、哀叹、捶胸、痛苦。‘我的财物尽失去了!’ 因此,感官欲乐的这个过患,即时即地可见的这一堆苦,也以感官欲乐为因…… “再者,正是以感官欲乐为由、以感官欲乐为源、以感官欲乐为因、只为了感官欲乐,国王与国王相争、贵族与贵族相争、僧侣与僧侣相争、家主与家主相争、母与子相争、子与母相争、父与子相争、子与父相争、兄弟与兄弟相争、兄弟与姊妹相争、姊妹与兄弟相争、友与友相争。接着,他们在争执、争闹、争论时,以拳、以土块、以棒、或以刀相互攻击,招致死亡或如死之痛。" 因此,感官欲乐的这个过患,即时即地可见的这一堆苦,也以感官欲乐为因…… “再者,正是以感官欲乐为由、以感官欲乐为源、以感官欲乐为因、只为了感官欲乐,人们执起剑盾、架起弓矢、聚为两阵、冲进战场,一时矢矛纷飞、剑光闪闪; 在那里他们为矢矛刺伤、被刀剑砍头,招致死亡与如死之痛。因此,感官欲乐的这个过患,即时即地可见的这一堆苦,也以感官欲乐为因…… “再者,正是以感官欲乐为由、以感官欲乐为源、以感官欲乐为因、只为了感官欲乐,人们执起剑盾、架起弓矢、冲击陡滑的堡垒,一时矢矛纷飞、剑光闪闪; 在那里他们受沸牛粪泼撒、被重物砸扁、给刀剑砍头,招致死亡或如死之痛。因此,感官欲乐的这个过患,即时即地可见的这一堆苦,也以感官欲乐为因…… “那么,何为感官欲乐的解脱? 凡是平息对感官欲乐的贪爱、放弃对感官欲乐的贪爱,那便是感官欲乐的解脱。” ——MN13(中部) 形色的过患 “比丘们,何为形色之诱? 假定有一位贵族、婆罗门、或家主阶级的少女,十五六岁、不高亦不矮、不胖亦不瘦、不黑亦不白。她的美貌与魅力可是在最盛之时?” “世尊,是的。” “凡有赖于该美貌与魅力而升起的喜与乐: 那便是形色之诱。 “那么,何为形色之诱的过患? 有此情形,人们可能后来再见同一位女子八十、九十、百岁之相: 衰老、如橼木般弯曲、佝偻、持杖、抖索、衰弱、豁牙、白发、少发、秃发、皮皱、肢体多斑。你们以为如何: 是否她昔日的美貌魅力已然褪尽,过患显现?” “世尊,是的。” “比丘们,这便是形色之诱的过患。 “再者,人们可能再见同一位女子在病患、痛苦、重疾之中,卧于屎尿之污、靠他人抬起放下。你们以为如何: 是否她昔日的美貌魅力已然褪尽,过患显现?” “世尊,是的。” “比丘们,这也是形色之诱的过患。 “再者,人们可能再见同一位女子弃尸坟场——一日、两日、三日,肿胀、青紫、腐烂。你们以为如何: 是否她昔日的美貌魅力已然褪尽,过患显现?” “世尊,是的。” “比丘们,这也是形色之诱的过患。 “再者,人们可能再见同一位女子弃尸坟场,为乌鸦、鹰鹫、为狗、土狼等动物啄食……骨胳尚有血肉、以筋相连……骨胳血肉尽失、以筋相连……骨腱分离、散乱四处——此处手骨、彼处足骨、此处腓骨、彼处腿骨、此处臀骨、彼处椎骨、此处肋骨、彼处胸骨、此处肩骨、彼处颈骨、此处腭骨、彼处齿牙、此处头骨……骨色发白如螺壳、经年堆积……化为粉末……你们以为如何: 是否她昔日的美貌魅力已然褪尽,过患显现?” “世尊,是的。” “比丘们,这也是形色之诱的过患。 “那么,比丘们,何为出离形色? 平息对形色的贪爱、放弃对形色的贪爱,那便是出离形色。 “凡不能如实明辨形色之诱惑为诱惑、形色之过患为过患、形色之出离为出离的僧侣行者,他们自己理解形色、或以此真理激励他人藉修持了解形色: 那是不可能的。然而,凡能如实明辨形色之诱惑为诱惑、形色之过患为过患、形色之出离为出离的僧侣行者,他们自己理解形色、或以此真理激励他人藉修持了解形色: 那是可能的。” ——MN13(中部) 感受的过患 “那么,比丘们,何为感受之诱? 有此情形,一位比丘——远离感官欲乐、远离不善巧心态——进入、安住于第一禅那: 由远离而生起喜与乐、伴随着寻想与评量。那时候,他无心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或伤害双方。他有一种彻底无害的感受。我告诉你们,此无害之受,乃是一切感受中的至高诱惑。 “接着这位比丘,随着寻想与评估的平息,进入、安住于第二禅那; 由沈静而生起喜与乐,随着寻想与评量的消退、知觉汇合起来——有了内在确定……随着喜的消退,他保持着宁静、有念、警觉,身体敏感于乐。他进入、安住于第三禅那,对此圣者们宣告:‘宁静、有念,他有了愉快的居处’……随着乐与痛的放弃——如先前喜与苦的消退一般——他进入、安住于第四禅那: 宁静与念住达到纯净,既无乐、又无痛。那时候,他无心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或伤害双方。他有一种彻底无害的感受。我告诉你们,此无害之受,乃是一切感受中的至高诱惑。 “那么,何为感受的过患? 感受无常、有苦、可变: 这便是感受的过患。 “那么,何为出离感受? 平息对感受的贪爱、放弃对感受的贪爱,那便是出离感受。 “凡不能如实明辨感受之诱惑为诱惑、感受之过患为过患、感受之出离为出离的僧侣行者,他们自己理解感受、或以此真理激励他人藉修持了解感受: 那是不可能的。然而,凡能如实明辨感受之诱惑为诱惑、感受之过患为过患、感受之出离为出离的僧侣行者,他们自己理解感受、或以此真理激励他人藉修持了解感受: 那是可能的。” ——MN13(中部) 色身的过患 “那么,何为对过患的辨识[认知]? 有此情形,一位比丘——来到野外、树下、空静之处——如此思索:‘这色身有诸多痛苦、诸多过患。在这色身里会升起诸多疾病,如: 视力病、听力病、鼻病、舌病、体病、头病、耳病、口病、牙病、咳嗽、哮喘、粘膜炎、热病、衰老、胃痛、昏迷、痢疾、流感、霍乱、麻疯、疔疮、轮癣、肺结核、癫痫、皮肤病、痒症、痂、干癣、疥疮、黄疸、糖尿、痔疮、瘘管、溃疡、胆症、粘液症、风症、体液症、气候症、身体照顾不周之症、外伤、业力病、冷、热、饿、渴、排屎排尿。’ 他这般地专注于色身的过患。这便称为对过患的辨识[认知]。” ——ANX60(增支部) 老、病、死、杂染的过患 “这四种追求是尊贵的。哪四种? 有此情形,一个人,自己会衰老,意识到衰老的过患,寻求脱离枷锁、不老、无上的止息: 即解脱。自己会染病,意识到染病的过患,寻求脱离枷锁、无病、无上的止息: 即解脱。自己会死亡,意识到死亡的过患,寻求脱离枷锁、不死、无上的止息: 即解脱。自己有杂染,意识到杂染的过患,寻求脱离枷锁、无杂染、无上的止息: 即解脱。” ——AN IV.252(增支部) 瞋怒的过患 怒者丑陋、少眠,他所得盈利, 因言行有失,转为亏损。 盛怒的人,把他的财富摧毁。 狂怒的人,把他的地位摧毁。 亲戚、朋友、同事们躲避他, 瞋怒带来损失,瞋怒使心燃烧。 他意识不到危险由内心生起, 怒者不了解自己的利益,怒者看不见法。 被瞋怒征服的人, 处于一团阴暗之中。 他乐于恶行,以为善行, 当怒意消退之时,他如火烧般受苦。 他如烟雾围绕之火, 无用、无光。 ——AN VII(增支部) 一切执取现象的过患 “一个人连续专注于执取现象的过患,渴求便止息了。从渴望的止息,引致执取/维持的止息。从执取/维持的止息,引致缘起[有]的止息。从缘起的止息,引致生的止息。从生的止息,于是老、病、死、忧、哀、痛、悲、惨,全部止息。若大一堆苦与紧张,便是这般地止息。” ——SN XII52(相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