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陀传:第二章 无与伦比的人诞生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陀传:第二章 无与伦比的人诞生

 

  释尊的生年 关于释尊的生年,现在依然缺少学术上明确的决定。西元一九三四年(昭和九年)日本的佛教徒,举行佛诞三千六百年的祝典。它所依据,是所谓的『众圣点记』,所以现在的日本佛教徒,是一律以西元前五六六年,做这个无与伦比的人的降诞佳年。

  『众圣点记』,是齐武帝时,于广州竹林寺,译出『善见律毗婆沙』十八卷的沙门僧伽跋陀罗,与它的梵本一起带回来的附属记传。于佛入灭第一年的结集时,安居期满,自恣仪式终结后,那个律藏诵出者的优波离,供奉香华,在该册裡所记上的一点为第一点,以后于每年的安居时各加一点,继续做纪年计算它的经纬,据『历代三宝记』所记如下开:

  『齐武帝世,外国沙门僧伽跋陀罗,于齐曰僧贤。师资相传曰:佛涅槃后,优波离已经将律藏结集讫,即于是年七月十五日受自恣竟,以香华供养律藏,便下一点置于律藏之前。年年如斯。优波离将欲涅槃,付于弟子陀写俱,陀写俱将欲涅槃,付于弟子须具,须具将欲涅槃,付于弟子悉伽婆,悉伽婆将欲涅槃,付于弟子目犍连帝须,目犍连帝须将欲涅槃,付于弟子旃陀跋闍。

  如斯,师资相付,至于今之三藏法师。三藏法师,持律藏至广州,临由舶上,反还去,以律藏付弟子僧伽跋陀罗。罗,以永明六年,与沙门僧倚一同,于广州竹林寺译出此善见律毗婆沙。因共安居,永明七年庚午岁七月半夜,受自恣竟,如前师法,以香华供养律藏讫,即下一点,于是年计之,得九百七十五点。点即一年也。』

  即,当释尊逝世的第一年安居结集的会座终结时,由该优波离在众人之前敬谨地记下第一点,尔来九百七十五年之间、师资相继继续点记,的确是很可敬佩的淨行,并藉这个来树立佛诞佛灭的纪年,从该传说的性质来说也是至当的。而且,它与学术研究的诸结果,相距也很短。所以,我们想在等学术研究确定这个无与伦比的人的生年之前,现在暂且根据这个『众圣点记』,姑且以西元前五六六年做佛诞的纪年。

  那麽,这个人的诞生,是在由今天起二千五百馀年的昔时,在什麽地方、怎麽样发生的。古经之一说:

  『有一个人,出现于这个世间,的确是很可庆幸的。那一个人,是什麽人?他就是如来,就是应供、正等觉者。』

  那一个人的诞生,是怎麽样的经过。我们以很远的后来的佛弟子身份,对于此事,必须要以适合于我们的方法,重新将它寻找。

  他不是生下来就成为圣者 我在前面说过,为着要瞻仰这个无与伦比的人活生生的形象,为着要用我们的耳朵听这个人活生生的声音,除了向阿含部诸经裡去找以外,没有别的方法。它那裡,有释尊亲自回顾他本身所经历的路径,而为弟子们述怀他的体验的几部经典。有时,很具体地叙述出家前他的生活是怎麽样,又关于出家的动机是什麽,也很明确地以他的话语告诉他们。于某部经典,他澹澹地说,在年轻力壮时,进入于出家行乞沙门生活的经纬,或者反覆详细地述说,他坐在那菩提树下,终于达到最后解脱的前后情形。可是,我们在那些述怀的任何一个,都找不到有关这个人的诞生所说的可靠章句。那个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关于它,我想起了『经集』的一节有下开的一句:

  『不是因出生而为圣者。也不是因出生而为非圣者。人们是因他的行为而为圣者,因他的行为而为非圣者。』

  这是,这位大师给人类带来的教示,即佛教的根本原理之一,『业』即广义的行为,人们的身、口、意的一切所作。结局─业报会在该人身上结实,这就是自作业自得果。『自作恶自污、不自作恶自淨。各人自淨、自不淨。人不能使他人淨。』那部『法句经』的一句所说的,也不外是这种意思。

  从这事的反面来说,就是任何人的生涯,都不是由他的出生来决定的。并不是因他的出生,而注定为圣者,也不是因他的出生,而注定为下贱人。素质和环境,虽然不能不说是左右各人人生行路的要因。可是,更重要的条件,必须是在于他自己的所作所选择的是什麽─所志愿的是什麽,所说的是什麽,所作的是什麽。这些决定了他做人的生活方式。释尊所依据的立场,不是预定说,也不是宿命论,而是业感缘起。自己不作恶,自己为淨人;自己积善行,自己为圣人。所以,人并不是因出生而为圣人,同时也不是因出生而为非圣人。

  既然这样,那麽释尊告诉他的弟子们的,有助于他们的人生向上的话语,一定不是他的出生和他的门第,应该说不关于出生,是关于行为。一定是说我是这样地想,是这样地做,是这样地建立我的人生。

  『智慧深的、有贤虑的、能辨别正道与非道,而达到最上义的人,我叫这种人做圣人。』

  『像宿在莲叶上的露珠那样,像放在铁锥尖端的芥粒那样,不为种种欲所污染的人,我叫这种人做圣人。』

  『不用粗暴言语,经常说充满着教训的真实话语,不用言语使任何人生气的人,我叫这种人做圣人。』

  『于有恶意的人们当中没有恶意,于手执刀杖的人们当中温柔,于执着很深的人们当中没有执着的人,我叫这种人做圣人。』

  『人不能够因他的风采和姓名而为圣人。具有真实和正法的人,他是有幸的,他纔是真正的圣人。』

  释尊如是想,如是行。而他自己,又成为如是的圣人,所以他教他的弟子说:『你们也要向这条路走去。』也同时这样地招呼我们。阿含部的诸经所记载的是圣人的释尊,为他的弟子,讲说所应该遵奉的教示,指示他们所应该践行的道,垂示他们所应该瞻仰的楷模的。他们的回忆丝毫不敢有所违背地加以结集传承,所以,我们现在,假如不能够在该经典中,找到有关佛陀的诞生的可信凭章句,至少不是没有理由。

  关于空想的传说类型 因此,在释尊的四大事(诞生、成道、最初的说法、入灭)中,特别是他的诞生,便深深地被关闭在传说和空想中。

  而那些空想的传说,大体上被一种意图所贯穿。该意图,是将这个人加以圣化,以为出现这样卓越的大师,除非来自崇高地方,并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这无与伦比的人是不会出生在这个世间的。或者,他是因为从几劫的过去世连绵不断的积功累德,纔会有这个无等、无比的世尊产生。那个时代的人们,会那样想,毫不足怪。因为,在那个时代的那种想法很普遍。

  有一个思想家检讨古代印度人的想法,批评它说:『他们都是朝背看的。』意思是,对于所碰到的不可理解的特优特劣之人物,和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寻找理由时,一定要向过去去寻求。譬如,在这裡有一个很富裕有福气的人。那是值得人们所羡慕的,所以不得不发问,他为什麽会这样地富裕,而且为什麽会这样地有福气。在那个时候,他们都是『朝着』过去世去看,去寻找它的理由。

  对于这位大师,也同样在寻问这超绝比类的圣人是怎麽样地出生时,他们便立即向老远的过去世去寻求他的因缘。──『佛、世尊、如来、应供、正觉者、是于无量百千万劫勤修诸行的』──而关于这个圣人的前生因缘故事『本生谭』的庞大篇幅,不久便在经典中占有了它的地位,那个跟马太传福音书,在它的第一章很漫长地记载着『阿伯拉罕之子、大卫之子、耶稣.基督的家谱』是同出于一轨的。那裡有被古代人共通想法所『踏得很坚固的路』。所以我们要知道『老往过去世看』的,并不限于古代印度人。

  从旧佛传的记载看,关于这位大师的神圣受胎、华丽隆诞,也可知那是由古代的人们所喜欢的类型传说和空想,很显着地加以圣化操作的。『菩萨,以正觉自兜率下,託于淨饭王第一大妃,摩耶夫人右胁,住已。是时,大妃于睡眠人,梦见有一六牙白象。其头朱色,以七支挂地,以金装之牙,乘空而下,入于右胁。』这无疑地,是古代的人们广汎地为圣化所爱用的空想类型之一而已。因为他们并不以为,这样地神圣的存在,会跟常人一样,由单纯的夫妇交合而出生的。

  那麽,能够怎麽样想呢?关于它的想法类型,已经在他们的周围就有了准备,只要他们将它套上其中的一个就好。锐敏的观察家,在读旧佛传本身时,就可以在那裡看到那些想法的类型。譬如,佛传之一让占梦的婆罗门这样说:『所梦的瑞相,我当具说。如我所见,往昔神仙诸天于经书典籍所载。……若母入于梦,见日天入于右胁,彼母所生子必为转轮王,若母入于梦,见月天入于右胁,彼母所生子,必为诸王中之最胜。若母入于梦,见白象入于右胁,彼母所生子,于三界为无上尊,能利诸众生,怨敌悉皆平等,度脱千万众生超出烦恼深海。』又,能够广汎观察的人,也当然可以知道,这些空想的传说,是使古代的所有圣者们庄严化的很普通手法。

  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例子之一是耶稣.基督的母亲玛利亚以处女而怀胎的那个传说。但是,关于那些传说,现在不想再加以检讨。不过,基督教徒中有良识的人们,能越过那些古代传说,想使对于耶稣的信仰能更加活在近代,而费了很多努力的形迹,对于我们佛教徒,也应该将它当做他山之石而加以学习。

  关于诞生偈 关于释尊的诞生,对于我们最亲近,而且最庄严的传说,是那个以『诞生偈』为中心的言论。那是──佛陀诞生后,即周行于四方各七步,以右手指天,以左手指地,狮子吼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们还年少时候,头一次所接触到关于大师的传说,就是它。在被春天美丽野花所装饰的花朵宝座裡,用手指着天和地而站立着的诞生佛,我用甜茶洗濯他。这是在我生涯中,有关这位大师的最初回忆。而那个回忆是不是也是单纯的空想产物而已呢?

  对于它的回答,也同样必须一应是『然也』。因为据我们所知道,文献资料传说最初出现的,是过去佛的故事。于那裡,首先被传述的,是有关毗婆尸佛的故事,它说该过去佛的降诞,就是这样。其次有关其他过去诸佛的诞生也同样。为诸佛的常法,依照同样方式将它构造的。而最后,瞿昙佛(释尊)的诞生也同样,为诸佛的常法也是这样的。

  即,于这裡也同样,首先产出的是类型,并依照类型的常法,在不久被演绎成为佛陀的诞生事蹟。这种论理,也同样是古代人们的常套做法,这些对于他们虽然很有魅力,可是在所要求更严密的合理性和实证性的近代人们的面前,它已经不起批判,这一点我们不能不虚心坦怀地加以指出承认。

  不过,我们也同时应该要知道,该庄严的『诞生偈』所表现的,对于这位大师,绝不是无关的。近代的我们,对于刚生下的婴儿会狮子吼的佛传,不能做单纯的接受。可是,我们应该要想起释尊在他的大悟后不久,说出这种话语。那是,他离开菩提树下,要前往婆罗捺的鹿野苑途中的事。偶尔在路上碰到外道叫做优波迦的问他,『你是什麽人的弟子?信奉什麽人的教法?』时,释尊毅然回答他,用偈这样地说:

  『我是一切胜者、一切智者,

  不为一切诸法所束缚,

  捨离一切,渴爱尽而解脱。

  因为自己证知,所以不知道说谁为我师好。

  我无师,也没有与我相等的人。

  于人天世间没有可与我比类的。

  我是世间的应供,是无上的师。

  唯我为正觉者,是清凉寂静的。

  现为转法轮将往迦尸都城。

  将于盲闇世间击打甘灵的法鼓。』

  那是佛陀本身在他初转法轮(最初的说法)以前所作的自觉宣言。成为该自觉内容的不外是为一切智者,一切胜者,于人天世间没有比类的正觉者。换言之,『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也不外是释尊对于为人的最高方式的佛陀的自觉表白而已。所以,迩后瞻仰颂讚这位大师的人们,经常讚颂他是『无等、无比』,或『人中的最胜』。古经也这样说:『有一人,于世间,为无等、无比、人中之最胜者。该一人为谁?就是如来、应供、正觉者。』

  他所以能够成为这种最高存在,是因为他求道,长时间精进,终于在菩提树下大悟。这是可信凭的资料所告诉我们的。无论如何,这个人,是无等、无比,而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存在,无与伦比。而这个无与伦比的人,是在距今二千五百馀年的古时,跟我们一样,为「人」而诞生于这个地上的。也只有这样,才使我们超越一切的传说和空想『好几次地将它回想,也不为过。』

 
 
 
前五篇文章

佛陀传:第三章 伟大抛弃─出家

佛陀传:第四章 伟大的道出现于世间─成道

佛陀传:第五章 你们也来看─正法

佛陀传:第六章 真理王国成就─传道的决意

佛陀传:第七章 在鹿野苑─最初说法

 

后五篇文章

佛陀传:第一章 请你们看这个「人」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第十七课 宝王三昧论(

法增比丘:佛法治病的真理 1 佛由疾病痊愈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第十六课 四愿齐说(明

星云法师: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第十五课 劝世咏(明·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