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一(25)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一(25)

 

  二五 撒饵经

  北传 中阿一七八 猎师经(大正藏一、七八一页。)

  本经乃世尊于诸比丘,对 师之撒饵,喻四种鹿群,对沙门、婆罗门说世间诱惑的心得。

  --------------------------------------------------------------------------------

  第二十五 撒饵经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言:“诸比丘!”彼等

  比丘应[答:]“世尊!”如是世尊曰:

  “诸比丘!猎师1以饵诱引鹿群,非有是念:‘食我所撒之饲饵,鹿群皆得肥美、

  长寿。’诸此丘!但猎师以饵诱引鹿群,皆为是念:‘鹿群侵入于我所撒之此饲饵

  中,迷著于贪食,遂著于贪食而至陶醉,陶醉即陷于放逸,陷于放逸即于此所撒饲

  饵中,随[鹿师鹿师眷属]所思所作。’

  诸比丘!于是第一鹿群侵入于猎师所撒此饲饵中,迷著于贪食,侵入其处,迷

  著于贪食之彼等而至陶醉,陶醉即陷于放逸,陷于放逸即于猎师之此饲饵中,便成

  为[猎师猎师眷属]之所思所作者。诸比丘!如是实彼等第一鹿群不得脱离猎师之

  如意力。

  诸比丘!于是第二鹿群作是之念:‘彼等第一鹿群侵入猎师所撒此饲饵之中,

  二五 撒饵经                                         二一三

  -----------------------------------------------------------------------

  中部经典一                                          二一四

  迷著于贪食。侵入其处,迷著于贪食之彼等而至陶醉,陶醉即陷于放逸,陷于放逸

  152 即于猎师此撒饲饵中而至随猎师[猎师眷属]之所思所作。如是实彼等第一鹿群不

  得脱离猎师之如意力。然而我等欲避离一切之饲饵、避离恐怖中之食,入住于森林

  处。’彼等即避离一切之饲饵,避离恐怖中之食、入住于森林处。夏最后之月、草

  水尽时,彼等之身体极为瘦弱。身体极为瘦弱,彼等之气力衰劣,气力衰劣[已],

  则还于猎师所撒彼饲饵之处。彼等侵入其处,迷著于贪食。侵入其处,迷著于贪食

  之彼等即至陶醉,陶醉而陷于放逸,陷于放逸即于猎师之所撒饵中成为[猎师猎师

  眷属]之所思所作者。诸比丘!如是实彼等第二之鹿群亦不得脱离猎师之如意力。

  诸比丘!于是第三之鹿群作是念:‘彼等第一鹿群侵入于猎师所撒此饲饵之

  中,迷著于贪食……乃至……如是实彼等第一鹿群不得脱离猎师之如意力。彼等第

  二鹿群便思之--彼等第一鹿群侵入于猎师所撒此饲饵之中,迷著于贪食……乃至

  ……如是实彼等第一鹿群不得脱离猎师之如意力。然我等避离一切饲饵、避离恐怖

  中之食,入住于森林处--。彼等避离一切饲饵、避离恐怖中之食、入住于森林处

  而住也。如是夏最后之月,草水尽时,彼等之身体极为瘦弱、身体极为瘦弱,彼等

  之气力即衰劣,气力衰劣则还于猎师所撒之饲饵。彼等侵入其处,迷著贪食。侵入

  其处,迷著于贪食之彼等,而至陶醉,陶醉而陷于放逸,陷于放逸即于猎师之此饲

  饵中,成为[猎师、猎师眷属]之所思所作者也。如是实彼等第二鹿群亦不得脱离

  153 猎师之如意力。然我等依猎师所撒此之饲饵,为营栖处,于此营栖处,不侵入猎师

  所撒此饲饵之中,不迷著于取食,不侵入,不迷著于取食,即不至陶醉,不至陶醉,

  即不陷于放逸,不陷于放逸即于猎师此饲饵之中,不为[猎师、猎师眷属]所思所

  作。’如是彼等依猎师所撒此饲饵为营栖处,于此营栖处,不侵入猎师所撒此饲饵

  之中,不迷著取食,彼等不侵入于其处、不迷著取食、即不至陶醉、不至陶醉即不

  陷于放逸、不陷于放逸、即于猎师此饲饵中不成为[猎师、猎师眷属]之所思所作

  者。’

  诸比丘!于是猎师及其眷属作是念:‘实此等第三鹿群为奸猾而欺瞒者,实此

  等第三鹿群为有神通力之魔性者也。食此所撒饲饵,而我等不知彼等之来处与去处。

  然我等所撒此饲饵,到处悉以大罠[竹篱]围之,如是实知彼等第三鹿群之隐栖处。

  如是彼等所撒此之饲饵,即到处悉以大罠围之。如是诸比丘!猎师及其眷属知彼等

  二五 撒饵经                                         二一五

  -----------------------------------------------------------------------

  中部经典一                                          二一六

  第三鹿群之隐栖处。诸比丘!如是实彼等第三鹿群亦不得脱离猎师之如意力。

  诸比丘!于是第四鹿群作是念:‘彼等第一鹿群侵入猎师所撒此饲饵之中……

  乃至……如是实彼等第一鹿群不得脱离猎师之如意力。彼等第二鹿群作是念--彼

  第一鹿群侵入猎师所撒此饲饵之中……乃至……如是实彼等第一鹿群不得脱离猎师

  之如意力。然我等……如是实彼等第二鹿群亦不得脱离猎师之如意力。彼等第三鹿

  154 群作是念--彼等第一鹿群……不得脱离猎师之如意力。彼等第二鹿群……亦不得

  脱离猎师之如意力。然我等依猎师所撒此饲饵为营栖处,于此营栖处,不入猎师所

  撒此饲饵之中,不迷著于取食,不侵入,不迷著于取食,即不至陶醉,不至陶醉即

  不陷于放逸,不陷于放逸,即于猎师此饲饵之中不成为[猎师、猎师眷属]之所思

  所作者--。彼等依猎师所撒此饲饵之中,不迷著于取食,彼等不侵入其处、不迷

  著于取食即不至陶醉,不至陶醉即不陷于放逸,不陷于放逸即于猎师此饲饵之中,

  不为[猎师、猎师眷属]所思所作。于是猎师及其眷属作是念--实彼等第三鹿群

  是奸猾、欺瞒者、实彼等第三鹿群为有神通力之魔性者,食此所撒之饲饵,而我等

  不知彼等之来处与去处。然我等撒此饲饵,即到处悉以大罠围之,如是实知彼等第

  三鹿群之隐栖处--。如是彼等所撒此饲饵,即到处悉以大罠围之。猎师及其眷属

  知彼等第三鹿群之隐栖处。如是实彼等第三鹿群亦不得脱离猎师之如意力。然我等

  于猎师及其眷属不到之处为营栖处,于此营栖处,即不侵入猎师所撒饲饵之中,不

  迷著于取食,不侵入,不迷著于取食即不至陶醉,不至陶醉即不陷于散逸,不陷于

  155 放逸即于猎师之饲饵中,不成为[猎师、猎师眷属]之所思所作者。’如是彼等于

  猎师及其眷属不到之处为营栖处。于此营栖处,即不侵入猎师所撒之饲饵、不迷著

  于取食。彼等不侵入其处,不迷著于取食,即不至陶醉,不至陶醉即不陷于放逸,

  不陷于散逸即于猎师饲饵之中,不成为[猎师,猎师眷属]之所思所作者。

  诸比丘!于是猎师及其眷属作是念:‘实彼等第四鹿群是奸滑、欺瞒者,实彼

  等第四鹿群为有神通力之魔性者,已食所撒之饲饵,而我等不知彼等之来处与去处,

  然我等于此所撒之饲饵,即到处悉以大罠围之,如是实知彼等第四鹿群之隐栖处。’

  彼等撒此饲饵,即到处悉以大罠围之。然,诸比丘!猎师及其眷属不知彼等第四鹿

  群之隐栖处。诸比丘!于是猎师及其眷属作是念:‘我等若以圆猾使彼等第四鹿群

  者。受此圆猾,又使其他分歧,此等受分歧,又分歧其他。如是所撒此饲饵,一切

  二五 撒饵经                                         二一七

  -----------------------------------------------------------------------

  中部经典一                                          二一八

  之鹿群完全放置不理,然我等放过此第四鹿群。’诸比丘!如是猎师及其眷属放过

  此第四鹿群。诸比丘!如是实彼等第四鹿群得脱离猎师之如意力。

  诸比丘!为阐明是意义,予说此譬喻。于此,其意义者如次:即饲饵者,诸比

  丘!是谓五种欲分也。诸比丘!猎师者,是谓恶魔也。猎师之眷属者,是谓魔之眷

  属也。鹿群者,是谓沙门,婆罗门也。

  156     诸比丘!于是第一沙门、婆罗门入魔所撒此饲饵,即:此世间之食中,迷著于

  贪食,入于其处,遂著于贪食之彼等而至于陶醉,陶醉即陷于放逸,陷于放逸,于

  魔之此饲饵,即于此世间之食中,成为[魔]之所思而被擒者也。诸比丘!如是实

  彼等第一沙门、婆罗门不得脱离魔之如意力。诸比丘!恰如彼等第一鹿群,如是予

  说此等第一沙门、婆罗门。

  诸比丘!于是第二沙门婆罗门作是念:‘彼等第一沙门婆罗门入魔所撒此饲

  饵,即:此世间之食中,迷著于贪食;入于其处,遂著于贪食之彼等而至陶醉,陶

  醉即陷于放逸,陷于放逸即于魔之此饲饵,即:此世间之食中,成为[魔]之所思

  所作者也。如是实彼等第一沙门婆罗门不得脱离魔之如意力。然我等避离一切饲饵,

  即:世间食,避离恐怖中之食,入住于森林处。’彼等即避离一切饲饵,即:世间

  食,避离恐怖中之食,入住于森林处。彼等于其处以食野菜2、食稷、食糙米、食

  达多罗米、食诃达草、或食糠饭之泡、胡麻之粉草、以食牛粪、食森林树根、以食

  果实、取自然落下之果实而过日。夏最后之月,草水尽时,彼等之身体极为瘦弱,

  身体极为瘦弱,彼等气力即衰劣,气力衰劣,心解脱即衰退也。心解脱衰退时,乃

  归食魔所撒彼饲饵,即:此等世间食。彼等入于其处,遂著于贪食,入于其处,迷

  著于贪食之彼等以至陶醉,陶醉即陷于放逸,陷于放逸即于魔之此饲饵,即:此世

  间食之中,成为[魔]之所思所作者。诸比丘!如是实彼等第二沙门婆罗门亦不得

  157 脱离魔之如意力。诸比丘!恰如彼等第二鹿群如是予说此等第二沙门婆罗门。

  诸比丘!于是第三之沙门婆罗门作是念:‘彼等第一沙门婆罗门人于魔撒此饲

  饵处,即:入此等世间食……乃至……如是实彼等第一沙门婆罗门不得脱离魔之如

  意力。彼等第二沙门婆罗作是念--彼等第一沙门婆罗门入魔所撒此饲饵迷著于贪

  食……如是实彼等第一沙门婆罗门不得脱离魔之如意力。然我等避离一切饲饵,即:

  世间食……--。彼等即避离一切饲饵,即:世间之食……彼等于其处以食野菜……

  二五 撒饵经                                         二一九

  -----------------------------------------------------------------------

  中部经典一                                          二二0

  乃至……摄取自然落下之果实而过日。夏最后之月,草水尽时……彼等还来取此等

  世间食……成为[魔]之所思所作者。如是实彼等第二之沙门婆罗门亦不得脱离魔

  之如意力。然我等依魔所撒此饲饵,即:此等世间食为营栖处,于此营栖处……于

  此世间食之中,不成为[魔]之所思所作者。’彼等依魔所撒此饲饵,即:此世间

  之食为营栖处,于此营栖处,不入魔所撒此饲饵,即:此等世间之食,不遂著于取

  食,彼等不入其处,不迷著于取食即不至陶醉,不至陶醉,即不陷于散逸,不陷于

  放逸即于魔之此饲饵,即:此世间食之中,不成为[魔]之所思所作者。然如是以

  持见,即--或执世间是常住、或世间是无常、或世间是有边、或世间是无边、或

  灵即身、或灵与身各别、或如来3死后有、或如来死后非有、或如来死后亦有亦非

  158 有、或如来死后非有亦非非有--。诸比丘!如是实彼等第三之沙门婆罗门亦不得

  脱离魔之如意力。诸比丘!恰如彼等第三鹿群如是予以说彼等第三沙门婆罗门。

  诸比丘!于是第四之沙门婆罗门作是念:‘彼等第一沙门婆罗门即入魔所撒此

  饲饵、即此等世间之食中……如是实彼等第一沙门婆罗门不得脱离魔之如意力。彼

  等第二沙门婆罗门作是念--彼等第一沙门婆罗门入于魔所撒此饲饵,即此等世间

  之食中……不得脱离魔之如意力。然我等避离一切饲饵,即世间之食……--。彼

  等避离一切饲饵,即世间之食……乃至……如是实彼等第二沙门婆罗门亦不得脱离

  魔之如意力。彼等第三沙门婆罗门作是念--彼等第一沙门婆罗门……又彼等第二

  沙门婆罗门……乃至……如是实彼等第二沙门婆罗门亦不得脱离魔之如意力。然我

  等依魔撒此饲饵,即此等世间之食为营栖处……乃至……于魔之此饲饵,即此世间

  食之中,不成为[魔]之所思所作者--。彼等依魔所撒此饲饵,即此等世间之食

  为营栖处……乃至……于魔之此饲饵,即此世间食之中,不成为[魔]之所思所作

  者。然如是以持见,即或执世间是常住,或世间是无常……乃至……或如来死后非

  有非非有。如是实彼等第三沙门婆罗门亦不得脱离魔之如意力。然我等不至魔及魔

  眷属之处为营栖处,于此营栖处,不入魔所撒此饲饵,即此等世间食之中,不迷著

  于取食,不入、不迷著于取食不至陶醉,不至陶醉即不陷于放逸,不陷于放逸即于

  159 魔此饲饵,即此世间食,不成为[魔]之所思所作者。’彼等不至魔及魔眷属之处

  为营栖处,于此以营栖处,不入魔所撒此饲饵,即此等世间食之中,不迷著于取食,

  彼等不入其处,不迷著于取食不至陶醉,不至陶醉即不陷于放逸,不陷于放逸即于

  二五 撒饵经                                         二二一

  -----------------------------------------------------------------------

  中部经典一                                          二二二

  魔此饲饵,即此世间食之中,不成为[魔]之所思所作者。诸比丘!如是实彼等第

  四沙门婆罗门得脱离魔之如意力。诸比丘!恰如被等第四鹿群之比喻,如是,予以

  说第四沙门婆罗门。

  诸比丘!如何不至魔及魔眷属之处。诸比丘!于是谓比丘以离欲、以离不善法,

  有寻,有伺,离生喜乐以成就初禅住。诸比丘!此比丘谓:‘令魔作盲、以根绝魔

  之眼,不至为恶魔所见。’诸比丘!再之,比丘寻伺已息,于内清净,心成一向,

  无寻,无伺,定生喜乐,以成就第二禅住。诸比丘!此比丘谓:‘令魔作盲,以根

  绝魔之眼,不至为恶魔所见者。’诸比丘!再之比丘,不染著于喜、住于舍、正念、

  正智,而以身正受乐,即彼圣者所谓成‘舍、念、乐住’,以成就第三禅住。诸此丘!

  此比丘谓:‘令魔作盲……乃至……不至为恶魔所见者。’诸比丘!再之,比丘以

  舍乐、以舍苦、先已灭喜忧,于不苦不乐成舍、念、清净以成就第四禅住。诸比丘!

  此比丘谓:‘令魔作盲……乃至……不至为恶魔所见者。‘诸比丘!再之,比丘出离

  一切色想,以消灭有对想,以不作意于种种想,故成‘虚空无边’以成就虚空无边

  处住。诸比丘!此之比丘谓:‘令魔作盲……乃至……不至为恶魔所见者。]诸比

  丘!再之,比丘出离一切虚空无边处,成‘识无边’成就识无边处住。诸比丘!此

  160 之比丘谓:‘令魔作盲……乃至……不至为恶魔所见者。’诸比丘!再之,比丘出

  离一切识无边处,‘亦无何之存在’成就无所有处住。诸比丘!此比丘请:‘令魔作

  盲……乃至……不至为恶魔所见者。’诸比丘!再之,比丘出离一切无所有处,成

  就非想非非想处住。诸比丘!此之比丘谓:‘令魔作盲……乃至……不至为恶魔所

  见者。’诸比丘!再之,比丘出离一切非想非非想处,成就想受灭住,而做彼之智

  见,[知]|灭尽。诸比丘!此比丘谓:‘令魔作盲,以根绝魔之眼,不至为恶魔所

  见,远离世间一切缠缚者。’”

  世尊如是说已,彼等比丘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

  二五 撒饵经                                         二二三

 
 
 
前五篇文章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一(26)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一(27)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一(28)

星云法师: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86.不动心

星云法师: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88.去除心病

 

后五篇文章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一(24)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一(23)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一(22)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一(21)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一(20)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