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一(26) |
 
南传五部经:中部经典一(26)
二六 圣求经 传北传 中阿二0四、罗摩经(大正藏一、七七五页。)参考本事经卷四(大正藏一 七、六七九页。) 本经,诸比丘聚集于罗车伽庵之谈法时,世尊亦往说,关于圣求和非圣求。其次,世尊 说自己之出家至初转法轮之自叙传。于此自叙传中,对出家当时的状况,于修行时代, 就学于阿罗罗伽罗摩仙或郁陀伽罗摩弗仙之事,在郁毗罗之阇那(Sena)村独坐成道, 梵天劝请,至鹿野苑初转法轮等状况,有相当详细的说示,(与北传中阿含的大体一致, 缺梵天劝请之段。于初转法轮的内容,有舍二边就中道一节。本事经,唯圣求非圣求而 已。) -------------------------------------------------------------------------------- 中部经典一 二二四 第二十六 圣求经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早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 食。于此,众多比丘往尊者阿难之处。往白尊者阿难曰:“尊者阿难!我等从世尊之 面前听闻说法已久!尊者阿难!我等若于世尊之面前得听法谈者是为荣幸也。”[阿 难曰:]“若然,诸贤!应往婆罗门兰摩伽之庵,其处于世尊之面前,得听法谈。” “然!尊者!”彼等比丘应诺尊者阿难。尔时世尊由舍卫城行乞食后,从行乞而归, 告尊者阿难曰:“阿难!我等同往东园鹿母讲堂以作日中安息。”“奉教!”尊者阿难 161 应诺世尊。如是世尊与尊者阿难为日中之安息同往东园鹿母讲堂。如是世尊日暮由 宴默而起,告尊者阿难曰:“阿难!我等同往弗巴库达伽(东浴室)河沐浴。”“奉教!” 尊者阿难应诺世尊。于是世尊与尊者阿难为沐浴同往弗巴库达伽河。于弗巴库达伽 河沐浴后,一衣而起,以干身体。其时尊者阿难白世尊言:“世尊!彼婆罗门兰摩伽 庵即在附近,世尊!彼婆罗门兰摩伽庵甚为可爱。世尊!婆罗门兰摩伽庵是甚清适, 世尊若以慈愍而往婆罗门兰摩伽庵者是幸也。”世尊默然而许。如是世尊即往婆罗门 兰摩伽庵。时众多比丘为法谈而集合于婆罗门兰摩伽庵。于是世尊立于门外,以待 法谈终。世尊知法谈终矣,即以咳謦轻弹门闩作示。彼等比丘(闻声)即为世尊开 门。于是世尊走进婆罗门兰摩伽庵,坐于所设之座。著座已,世尊告诸比丘曰:“诸 比丘!今为何法谈而聚会耶?汝等谈话中于何部分而中断耶?”[彼等曰:]“世尊! 其时世尊到,我等即有关世尊之法谈而中断。”[世尊曰:]“善哉!诸比丘!如汝 等善男子以信而离俗出家,为法谈而聚会者,甚为至善。诸比丘!聚会者有二种所 作:一是法谈,二是圣默也。 诸比丘!此等有二种求:圣求及非圣求也。诸比丘!如何是非圣求?曰:于此 162 有一人,自生法而求生法、自老法而求老法、自病法而求病法、自死法……愁法、 杂秽法而求死法……愁法、杂秽法也。诸比丘!如何为生法?曰:妻子是生法,婢 仆是生法,山羊、羊是生法,鸡、豚是生法,象、牛、马、牝马1是生法,金、银 是生法。诸比丘!生法实为此等之诸依,于其处彼被缚,令狂,贪著,自生法而求 生法。诸比丘!如何为老法?曰:妻子是老法,仆、婢是老法,山羊、羊是老法, 二六 圣求经 二二五 ----------------------------------------------------------------------- 中部经典一 二二六 鸡、豚是老法,象、牛、马、牝马是老法,金银是老法。诸比丘!老法实为此等之 诸依,于其处彼被缚,令狂、贪著,自老法而求老法也。诸比丘!如何为病法也? 曰:妻子是病法,仆、婢是病法,山羊、羊是病法,鸡、豚是病法,象、牛、马、 牝马是病法。诸比丘!病法实为此等之诸依。于其处彼被缚,令狂、贪著,自病法 而求病法也。诸比丘!如何为死法?曰:妻子是死法……乃至……象、牛、马、牝 马是死法。诸比丘!死法实为此等之诸依。于其处彼被缚,令狂、贪著,自死法而 求死法也。诸比丘!如何为愁法?曰:妻子是愁法……乃至……象、牛、马、牝马 是愁法。诸比丘!愁法实为此等之诸依。于其处彼被缚,令狂、贪著,自愁法而求 愁法。诸比丘!如何为杂秽法?曰:妻子是杂秽法、仆婢是杂秽法、山羊、羊是杂 秽法,鸡、豚是杂秽法,象、牛、马、牝马是杂秽法,金、银是杂秽法。诸比丘! 杂秽法实为此等之诸依,于其处彼被缚,令狂、贪著,自杂秽法而求杂秽法。诸比 丘!此非圣求也。 163 诸比丘!如何为圣求?曰:于此有一人,自生法而知于生法之患,以求无生无 上安稳涅槃。自老法而知于老法之患,以求无老无上安稳涅槃。自病法……自死法 ……自愁法……自杂秽法而知于杂秽法之患,以求无杂秽无上安稳涅槃。诸比丘! 此是圣求也。 诸比丘!予亦于正觉以前,于未正觉菩萨之时,亦自生法而求生法,自老法而 求老法,自病法而求病法,自死法而求死法,自愁法而求愁法,自杂秽法而求杂秽 法。诸比丘!如是予生是念:‘何故予自生法而求生法,自老法而求老法……乃至 ……自杂秽法而求杂秽法否?然,予自生法而知于生法之患,以求无生无上安稳涅 槃,自老法而见于老法之患,以求无老无上安稳涅槃,自病法……自死法……自愁 法……自杂秽法而知于杂秽法之患,以求无杂秽无上安稳涅槃。’ 诸比丘!于是而后,予于少壮有漆黑之发充满蓬勃朝气与活力青年之青春人 生,于父母不乐,啼泪痛哭之中,剃除须发,著袈裟衣,从在家成为出家之行者。 彼予如是为修行者,不论如何以求所有之最善,以求无上寂静最上道而往阿罗罗迦 罗摩仙人之处,往而白阿罗罗迦罗摩仙人言:‘尊者迦罗摩,我愿于此法、律,以 164 行梵行。’诸比丘!如是告之,阿罗罗迦罗摩答予曰:‘尊者!当住之,此法于其 处、于智者不久即等于其师,如得自知、自证、自达,如此之法也。’诸比丘!如 二六 圣求经 二二七 ----------------------------------------------------------------------- 中部经典一 二二八 是予不久即得直学其法。诸比丘!彼予以举唇程度,于言所言程度之语,得智以说 语言,以至语长老之语,且‘我知见’且[达]自他共至处。诸比丘!如是予生是 念:‘阿罗罗迦罗摩唯独信此法--予是自知、自证、自达--不宣说,阿罗罗迦 罗摩真是知见此法也。’诸比丘!如是予往阿罗罗迦罗摩之处。往而白阿罗罗迦罗 摩言:‘尊者迦罗摩,是如何程度宣说自知、自证、自达此法耶?’诸比丘!如是 语时,阿罗罗迦罗摩宣说无所有处。诸比丘!如是予生是念:‘非但阿罗罗迦罗摩 有信,而予亦有信,非但阿罗罗迦罗摩有精进,而予亦有精进;非但阿罗罗迦罗摩 有念,而予亦有念;非但阿罗罗迦罗摩有定,而予亦有定;非但阿罗罗迦摩罗有慧, 而予亦有慧。然予对阿罗罗迦罗摩所宣说自知、自证、自达其法,竭力于自证。’ 诸比丘!如是予不久遂自知、自证、自达其法。诸比丘!于是予即往阿罗罗迦罗摩 之处。往而言阿罗罗迦罗摩曰:‘尊者迦罗摩,汝是否于此程度即宣说自知、自证、 自达此法耶?’[迦罗摩曰:]‘尊者!予如是程度宣说自知、自证、自达此法。’ [予曰]:‘尊者!予亦如是程度自知、自证、自达此法。’[仙曰:]‘尊者!我等 见如是同梵行者,如汝之尊者,诚是荣幸、诚是幸福。如是之法予宣说自知、自证、 165 自达,为尊者自知、自证、自达;尊者自知、自证、自达其法,为予所宣说。自知、 自证、自达之法也。如是予所知其法,尊者亦知,又尊者所知其法,予亦知。如是, 如予尊者亦然,如尊者予亦然。来!尊者!我等两人以守护此[修行]众。’诸比 丘!如是吾师者阿罗罗迦罗摩,置弟子予与自己同等,对予以最上恭敬、尊崇。诸 比丘!如是予生是念:‘此法最还只能涉达无所有处,而不得导于厌离、不得导于 离贪、不得导于灭尽寂静、智、觉、涅槃。’诸比丘!于是予不再信奉彼法、不满 足彼法故而离去。 诸比丘!如是予不论如何,以求所有之最善、以求无上寂静最上道,而往郁多 迦罗摩子之处。往而言郁多迦罗摩子曰:‘尊者!予愿于此法、律,以行梵行。’ 诸比丘!如是言时,郁多迦罗摩子言予曰:‘尊者!应住之,此法于其处,智者不 久即等于其师,得自知,自证、自达如是之法。’诸比丘!于是予不久遂得直学其 法。诸比丘!彼,予于举唇程度,以言所言程度之语,得智以说智法,以至语长老 之语,且‘我知见’以[达]自他共至处。诸比丘!如是予生是念:‘郁多迦罗摩 子不仅独以信宣说此法:予非自知、自证、自达住而宣说。郁多迦罗摩子确真得知 二六 圣求经 二二九 ----------------------------------------------------------------------- 中部经典一 二三0 见此法也。’诸比丘!于此予即往郁多迦罗摩子之处,往而言郁多迦罗摩子曰:‘尊 者罗摩子,汝于如何程度宣说自知、自证、自达此法耶?’诸比丘!如是言时,郁 166 多迦罗摩子以宣说非想非非想处。诸比丘!如是予生是念:‘非但罗摩子有信,然 予亦有信;非但罗摩子有精进,然予亦有精进;非但罗摩子有念,然予亦有念,非 但罗摩子有定,然予亦有定;非但罗摩子有慧,然予亦有慧,然予对罗摩子所宣说 自知、自证、自达其法,遏力于自证。’诸比丘!如是予不久遂得自知、自证、自 达其法。诸比丘!于是予往郁多迦罗摩子之处,往而言郁多迦罗摩子曰:‘尊者罗 摩子!汝是如何程度即宣说自知、自证、自达此法耶?’[罗摩子曰:]‘尊者!予 如是程度宣说自知、自证、自达此法。’[予曰:]‘尊者!予亦如是程度于自知、 自证、自达此法。’[罗摩子曰:]‘尊者!如是见同行者如汝之尊者,我等诚是荣 幸、诚是幸福也。如是予宣说自知、自证、自达其法,尊者亦自知、自证。自达; 尊者自知、自证、自达其法,亦予所宣说自知、自证、自达之法也。如是之法,予 所知,尊者亦知,尊者所知其法,予亦知。如是,如予汝亦然;如汝予亦然。来! 尊者!汝当守护此[修行]众。’诸比丘!如是郁多迦罗摩子为予之同行者,而且 将予以置于师之位,对予以最上恭敬、尊崇。诸比丘!如是予作是念:‘此法最远 只能到达非想非非想处,此法不得导于厌离、不得导于离贪、不得导于灭尽、寂静、 智、觉、涅槃。’诸比丘!如是予不再奉行其法、不满足其法而出去。 诸比丘!如是,予不论如何以求所有之最善,以求无上寂静最上道,游化于摩 167 揭陀国,入郁卑罗之阇那聚落。予于其处,见清适可爱丛林,流水清澄善筑堤坡, 诚是可爱之川流、四周实丰裕之村落。诸比丘!如是予作是念:‘此地或实是可爱, 丛林清适,河流清澄,善筑堤坡,诚是可爱,而到处有丰裕之村落,实是欲精进之 善男子,最适精勤之地也!’诸比丘!于是予趺坐于其处,作是念:‘实是适于精 进之地!’ 诸比丘!如是予于自生法而知生法之患,以求无生无上安稳涅槃、以得无生无 上安稳涅槃,于自老法而知老法之患,以求无老无上安稳涅槃,以得无老无上安稳 涅槃。于自病法而知病法之患,以求无病无上安稳涅槃,以得无病无上安稳涅槃。 于自死法而知死法之患,以求无死无上安稳涅槃,以得无死无上安稳涅槃。于自愁 法而知愁法之患,以求无愁无上安稳涅槃,以得无愁无上安稳涅槃。于自杂秽法而 二六 圣求经 二三一 ----------------------------------------------------------------------- 中部经典一 二三二 知杂秽法之患,以求无杂秽无上安稳涅槃,以得无杂秽无上安稳涅槃。而且于予知 见生,‘予之解脱不可动也,此为最后之生,今不再来此受生也。’ 诸比丘!如是予生是念:‘予所得此法,甚深难见、难解、寂静、殊妙、虑绝、 微妙,而唯智者所能知。然此众生实是好执、执于爱著、欢喜执。而以好执、执于 爱著,欢喜执者,此事,是依于缘,难见缘生(之法)。此事即静止一切行,舍离一 168 切依,以灭渴爱,以去贪欲,灭而难见涅槃者。予若说法,其他者不能解此者,予 唯有彼疲劳,予唯有彼困惑而已。’如是,诸比丘!予于此之惊叹,显说前人未闻 之偈-- 艰难之所得 如何当与说 身随贪嗔者 难觉此等法 微妙逆世流 甚深细难见 欲染痴暗云 所覆不得见 诸比丘!实如是思虑,予之心倾向于无为,不倾向于说法。诸比丘!于此娑婆 主梵天以其心知予之心,而作是念:‘世界实将灭亡,世界实将毁灭,如来、应供、 正等正觉者之心倾向无为,不倾向于说法。’诸比丘!于此娑婆主梵天,恰如力强 之人以伸屈腕,以屈伸腕,如此迅(速)消失于梵天界,显现于予前。诸比丘!于 此娑婆主之梵天,偏袒一肩,向予合掌曰:‘世尊!世尊应宣说法,善逝应宣说法, 亦有尘垢少之有情,不闻法故而衰退,彼等[若闻法者],成为知法者。’诸比丘! 娑婆世界主之梵天作是语。作是语[已],更[以偈]曰-- 不净开秽法 尝现摩竭陀 卿开甘露法 皆应谛听此 离垢者觉法 例立山岩顶 普瞰人聚会 法成登高楼 愿普眼者观 有智慧之主 沈愁看众生 请观离愁者 慈观生死恼 精进之勇者 169 一切战胜者 精进世长者 一切无债者 宣说诸正法 二六 圣求经 二三三 ----------------------------------------------------------------------- 中部经典一 二三四 大师世间尊 彼等成智者 诸比丘!于是予知梵天之恳愿,及因对有情之慈愍、以佛眼熟视世间。诸比丘! 予以佛眼熟视世间,见少垢、多垢、利根、钝根、善性、恶性、从顺、不从顺之有 情,或见他界与罪过之怖畏而住。恰如于青莲池,或红莲池,或白莲池,或青莲, 或红莲,或白莲之生于水中,成长于水中,不出于水,潜于水中而繁茂;又或青莲, 或红莲,或白莲之生于水中,成长于水中,有等于立于水面;又或青莲,或红莲, 或白莲之生于水中,成长于水中,出水而立,不为水所污,如是,诸比丘!予以佛 眼,熟视世间,见有少垢、多垢、利根、钝根、善性、恶性、从顺、不从顺之有情, 又或见他界与罪过之怖长而住。诸比丘!于是予以偈答娑婆主梵天: 为耳者开甘露门 舍已信执持净耳 梵天以虑有害予 不说人间正妙法 诸比丘!于是娑婆主梵天作此念:‘予得言明世尊从说法,’稽首予右绕忽而 消失。 诸比丘!如是予生是念:‘予应先为何人说法?何人迅速得体会此法耶?’诸 比丘!如是予又生是念:‘彼之阿罗罗迦罗摩实是贤者,心决定、智者也,长无垢 170 性,然!予当先为阿罗罗迦罗摩说法,彼将迅速得体会此法。’诸比丘!于是有天 神,来告予曰:‘世尊!阿罗罗迦罗摩既死七日矣!’于是予亦生‘阿罗罗迦罗摩 既死七日’之知见。诸比丘!如是予生是念:‘阿罗罗迦罗摩天性优异,彼若闻此 法者即迅速得体会也!’诸比丘!如是予又生次之念:‘予应先为于何人说法?何 人能迅速得体会此法耶?’诸比丘!如是予生是念:‘彼郁多迦罗摩子实是贤者, 心决定,智者也,长无垢性,然予当先为郁多迦罗摩子说法,彼能迅速得体会此法。 诸比丘!于是有天神来告予曰:‘郁多迦罗摩子昨夜死矣!’予亦生‘郁多迦罗摩 子昨夜死矣!’之知见。诸比丘!如是予生是念:‘郁多迦罗摩子天性优异,彼若 闻此法者即迅速得体会。’诸比丘!如是予又生次念:‘予应先为何人说法?何人 能迅速得体会此法耶?’诸比丘!如是予生是念:‘予苦修精进时,彼五比丘对奉 事饶益甚多,然予当先为彼五比丘说法。’诸比丘!如是予先为彼五比丘说法。’ 二六 圣求经 二三五 ----------------------------------------------------------------------- 中部经典一 二三六 诸比丘!如是予生是念:‘五比丘今在何处耶?’诸比丘!予以清净超人之天眼, 见五比丘住婆罗奈仙人住处之鹿野苑。诸比丘!于是予于郁卑罗如意住后,而向婆 罗奈行脚。 诸比丘!时有邪命外道名郁婆迦,见予行脚于伽耶与菩提树之间,于街道上, 于是白予曰:‘尊者!卿之诸根清净,皮肤之色皎洁也。尊者!卿为何而出家耶? 171 卿之师是谁?欢受谁之法耶?’诸比丘!予闻是语,以偈答邪命外道郁婆迦曰: 予一切智者 一切之胜者 未污一切法 爱尽舍一切 已得于解脱 自觉谁为师 予乃无有师 无类可比者 人天之世界 无有可敌予 予乃应供者 世之无上师 唯一正觉者 得清净寂灭 为转大法轮 以往伽氏城2 盲闇之世界 以击甘露鼓 [郁婆迦]:‘尊者!尊者值是无限胜者,是自认者否?’[予答:] 若得漏尽者 彼等亦胜者 以征服恶法 故予是胜者 诸比丘!如是说已,邪命外道郁婆罗曰:‘尊者!卿或实有如是。’摇头于傍 道而去。 诸比丘!如是予游化而至婆罗奈之仙人住处,于鹿野苑访五比丘。诸比丘!彼 等五比丘遥见予来,见而相互约束曰:‘兄!看!彼之沙门瞿昙来矣,放逸而舍弃 精勤,趣于奢侈者,不必与彼问讯,不必起迎,不受取彼之衣钵,但设座,彼若欲 者即坐。’然!诸比丘!当予从近时,彼等五比丘即不得自守盟约。或者出迎予而 受取衣钵,又或者引予入座,又或者为予准备洗足水,或有於呼予之名,并以‘尊 者’敬称之。诸比丘!于如是称呼时,予言五比丘曰:‘诸比丘!勿以其名称如来, 亦勿以尊者之称呼予。诸比丘!如来是应供者正等正觉者也。诸比丘!注意谛听, 172 已得不死之法,予教之,予说法,汝等如所教,若如是行者,离俗出家修道之善男 二六 圣求经 二三七 ----------------------------------------------------------------------- 中部经典一 二三八 子不久即得于现法中以自知、自证、自达而住,成就无上梵行之境也。’诸比丘! 如是说已,五比丘白予言:‘尊者瞿昙!卿以彼威仪、彼道、彼苦行,不至越人法 --殊胜之最圣智见,而且今放逸,舍弃精勤,趣于奢侈,如何得至越人法--殊 胜之最圣智见乎?’诸比丘!闻是语已,予言五比丘曰:‘诸比丘!如来非放逸、 非舍弃精进、非趣于奢侈。诸比丘!如来是应供者、正等正觉者也。诸比丘!注意 谛听,已得不死之法,予教之,予说法,汝等如所教,若如是行,离俗出家之善男 子不久即得于现法中以自知、自证、自达而住,成就无上梵行之境也。’诸比丘! 五比丘再言予曰:‘尊者瞿昙!卿得至彼威仪……特殊最圣智见否?’诸比丘!予 再言五比丘曰:‘诸比丘!如来非放逸……以完成无上梵行,于现法中得至自知、 自证、自达而住。’诸比丘!五比丘三度向予曰:‘尊者瞿昙!卿得至彼威仪…… 殊胜之最胜知见否?’诸比丘!闻是语已,予言五比丘曰:‘诸比丘!汝等果由今 于先知见予有如是光耀耶?’[彼等应诺曰:]‘否也!尊者!’[予曰:]‘诸比丘! 如来是应供者、正等正觉者。诸比丘注意谛听,已得不死之法,予教之,予说法, 173 汝等如所教,若如是行,离俗出家不久,善男子即得于现法中以自知、自证、自达 而住,成就无上梵行之境也。’诸比丘!予得令五比丘知之。诸比丘!如是教授二 比丘时,三比丘前往乞食,三比丘所乞之食得以供我等六人[之生活]。诸比丘!予 又教授三比丘之时,二比丘前往乞食,二比丘所乞之食得以供我等六人[之生活]。 诸比丘!此等五比丘被予如是说,如是教后,于自生法而见生法之患,以求无生无 上安稳涅槃,以得无生无上安稳涅槃。于自老法而见老法之患,以求无老无上安稳 涅槃,以得无老无上安稳涅槃。于自病法而见病法之患,以求无病无上安稳涅槃, 以得无病无上安稳涅槃。于自死法而见死法之患,以求无死无上安稳涅槃,以得无 死无上安稳涅槃。于自愁法而见愁法之患,以求无愁无上安稳涅槃,以得无愁无上 安涅槃。于自杂秽法而见杂秽法之患,以得无杂秽无上安稳涅槃。而且彼等生如次 之智见:‘我等之解脱不动矣!此是最后生,今更不复存在!’ 诸比丘!此等有五种欲分,云何为五?依眼而所识、所欲、所爱、所好,当爱 于相,以伴欲,以情唆于色;依耳而所识……以情唆于声;依鼻而所识……以情唆 于香;依舌而所识……以情唆于味;依身而所识,所欲、所爱、所好,当爱于相, 以伴欲,以情唆于触者也。诸此五!此等五种欲分。诸比丘!如何沙门或婆罗门等, 二六 圣求经 二三九 ----------------------------------------------------------------------- 中部经典一 二四0 为此等五种欲分之所缚,令狂,贪著,不见灾患、不知出离而享受者,应知彼等陷 于不幸,以至破灭,于恶魔随意所处理者也。诸比丘!恰如甚多野鹿落于罠网者, 彼鹿陷于不幸,至于破灭,于猎师随意所处理者也,以至猎师不能如其所欲而脱, 如是,诸比丘!如何沙门或婆罗门等,为此等五种欲分之所缚,令狂,贪著,不见 灾患,不知出离而享受者,应知彼等陷于不幸,至于破灭,于恶魔随意之所处理者 也。诸比丘!如何沙门或婆罗门等,不为此等五种欲分之所缚、不为狂、不贪著、 174 以见灾患,以知出离而受用者,应知彼等不陷于不幸,不至于破灭,不于恶魔随意 之所处理者。诸比丘!恰如甚多野鹿,不落罠网,彼不陷于不幸,不至于破灭,不 于猎师随意之所处理者,而且以至猎师者,得知如其所欲而脱。诸比丘!如是,如 何沙门或婆罗门等,不为此等五种欲分之所缚,不为狂,不贪著,以见灾患,以如 出离而受用者,应知彼等不陷于不幸,不至于破灭,不于恶魔随意之所处理者。 诸比丘!恰如野鹿于山林中漫步,安心而行,安心而立,安心而坐,安心而眠, 何以故?诸比丘,彼等不在猎师之猎域故也。诸比丘!如是比丘离欲、离不善法, 有寻、有何,离生喜乐,以成就初禅而住。诸比丘!此之比丘谓:‘令魔作盲,以 根绝魔眼,至不为恶魔所见者。’诸比丘!再之,比丘寻伺已息,于内清净,心成 一向,无寻,无伺,定生喜乐,以成就第二禅而住。诸比丘!此之比丘谓:‘令魔 作盲,根绝魔之眼,至不为恶魔所见者。’诸比丘!再之,比丘不染于喜,住于舍, 正念、正智,而以身正爱乐,即圣者之所谓:‘舍、念、乐住’以成就第三禅而住。 诸比丘!此之比丘谓:‘令魔作盲……至不为恶魔所见者’诸比丘!再之,比丘以 舍乐,舍苦,先已以灭喜忧,以不苦不乐而成舍念清净以成就第四禅而住。诸比丘! 此之比丘谓:‘令魔作盲……乃至……不至为恶魔所见。’诸比丘!再之,比丘出 离一切色想,以消灭有对想,以不作意种种想,故成‘虚空无边’以成就虚空无边 处。诸比丘!此之比丘谓:‘令魔作盲……乃至……不至为恶魔所见。’诸比丘! 再之,比丘出离一切虚空无边处,成‘识无边’以成就识无边处……乃至……出离 175 一切识无边处,成‘无何存在’以成就无所有处……乃至……出离一切无所有处, 成就非想非非想处……乃至……出离一切非想非非想处……成就想受灭,而且由彼 之智见,知漏灭尽。诸比丘!此之比丘谓:‘令魔作盲,根绝魔之眼,不至为恶魔 所见者,远离世间之缠缚者。’彼安心而行,安心而立;安心而坐,安心而卧,何 二六 圣求经 二四一 ----------------------------------------------------------------------- 中部经典一 二四二 以故?诸比丘!不在恶魔之领域故也。” 世尊如是说已。彼等比丘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