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1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1
戌三、第三善友具足 又诸菩萨所遇善友,终不教人行于恶行,亦不授与诸恶行具,是名第三善友具足。 这一科是名初发心,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释」。「别释」裡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四缘」,这一科讲完了。第二科是「四因」。「四因」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释」;解释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第二科是「别辨」;「别辨」里面分四科,第一科「种性具足」,第二科「善友摄受」。这个善友摄受,善友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摄受。这摄受这句话呢,应该说是这位好朋友慈悲的、不断地教导他,就叫做摄受。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是「别释」;「别释」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第一善友具足」,「第二善友具足」,现在刚才读的这一段文呢,是第三科「第三善友具足」,就是第三种好朋友。你若具足了这个第三种的好朋友,也是对于你发菩提心有帮助的。 「又诸菩萨所遇善友」:这个在佛法里边学习佛法的菩萨,他长时期的在佛法里面学习佛法,他会遇到很多的人,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好朋友,什麽叫做好朋友呢?「终不教人行于恶行」,这个「终」,终者久也,就是永久的不会叫你做恶事,终不教人行于恶行,他不叫你做恶事。「亦不授与诸恶行具」,也不送给你做恶事的这些资具,不会给你个刀、给你个毒药,叫你去害人,都不会做这种事。「是名第三善友具足」,你若有这样的人做朋友,那就是有了好朋友了。 《披寻记》一一四二页: 终不教人行于恶行等者:堕恶趣行,名为恶行。毒、火、刀、酒等物名恶行具。 「终不教人行于恶行等者:堕恶趣行,名为恶行」,就是堕落三恶道的业力、行为,你做这种恶事,就会叫你堕落到畜生的世界、恶鬼的世界,到地狱去受苦了,「名为恶行」这就是有罪过的行为。「毒、火、刀、酒等物名恶行具」,这恶行具怎麽讲呢?就是毒,有毒的这种药。火,能燃烧的这个火,或者是刀、或者是酒,这一类的东西就是恶行具,做恶事的器具。 戌四、第四善友具足 又诸菩萨所遇善友,终不劝捨增上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而复劝修下劣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所谓终不劝捨大乘,劝修二乘;劝捨修慧,劝修思慧;劝捨思慧,劝修闻慧;劝捨闻慧,劝修福业;劝捨尸罗,劝修惠施。终不劝捨如是等类增上功德,而复劝修如是等类下劣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这是第四个,「第四善友具足」,又一种好朋友,应该要具足的。「又诸菩萨所遇善友」所遇到的好朋友,是怎麽样的情形呢?「终不劝捨增上信欲」。前边是不叫你做恶事,这下面呢,是叫你做善事。是终不劝捨,永久也不会劝导你弃捨增上信欲,就是对于佛法,这个「增上」就是强烈的意思,很大的力量,你对于佛法的信心非常的强大,他不会劝你不要信佛,他不这麽;劝你要相信佛法。这个信,这里边主要是说涅槃。相信佛法,有很多的法,这个听闻学习的佛法、思惟修行的佛法,乃至到最后在佛法里面有广大的成就,就是涅槃、无上菩提这些佛法。你对于这些佛法你有了信心的时候,你就会生欢喜心,你就会想要成就这样的功德,那就叫做欲。欲者愿也,欲者求也。就像我看别人做生意会赚钱,我一看见这件事,我有信心,我也想做生意,这叫做欲;现在是指佛法的事情。 「受学精进」,你对于这个涅槃,你有了信心,你有了愿。想要得涅槃,于是乎你就採取了行动了,就是「受」,就是接受这样的教导。你的好朋友叫你怎麽怎麽样的学习,你就开始行动了。「精进」,就是行动的时候一点不懈怠,是努力的在学习修行。 「方便功德」,修行的时候,不是那麽单纯的,还要有种种的方便。就是要持戒,你要持戒清淨,你要常常的观照自己的心,叫它常常的保持清淨,要做这件事。要不放逸,有错误的事情不敢做,那麽你就修学这些戒定慧的功德;那麽一方面也可以,也可以修禅、静坐,修奢摩陀的止,修毘舍奢那的观,慢慢就得涅槃了,这叫做方便功德,是这样意思。你这位好朋友呢?永久也不会劝你弃捨了增上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的。 这底下说:「而复劝修下劣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也不会做这种事,就是劝你,你那个朋友不是好朋友,他劝你弃捨了增上的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那麽再劝你去修下劣的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就是那个朋友是这样子。现在你遇见这个朋友不是这样子:劝你不要弃捨增上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他不劝你修学下劣的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这样人就是你的好朋友。说我们初来到佛法里边来,我们没有眼睛,谁是好朋友?谁是恶知识?你不知道!但是现在《瑜伽师地论》告诉你了,这就是好朋友,这叫做好朋友。 「所谓终不劝捨大乘,劝修二乘」,前面这一节是总说的,下面又有各别的不同的相貌,解释什麽叫做好朋友。「所谓终不劝捨大乘」,现在你在佛法里面,是在大乘佛法里面学习的,那麽你这个好朋友呢,「终不劝捨」不会劝你弃捨大乘,不要学习大乘佛法;「劝修二乘」劝你去学习小乘佛教,学习声闻缘觉的佛法。若这样做,劝你弃捨大乘,劝你修学二乘的法,这样子,那不算是一个很好的朋友。 「劝捨修慧,劝修思慧」,这个这也不是好朋友,「终不劝捨」这句话要贯下来:「终不劝捨修慧,劝修思慧」,「终不劝捨思慧,劝修闻慧」,把这句话贯下来。这个「修慧」呢?就是在禅定里边修四念处观,叫做修慧。这样的修行呢?就是接近得圣道的阶段了!你若这样子不断的努力,不会很久你就可以转凡成圣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修行的阶段!「劝修思慧」劝你弃捨这个修慧,劝你去修思慧。你现在正在修慧的阶段,他劝你弃捨,劝什麽呢?劝修「思慧」,你不要静坐、修止观,不要!只是在一个地方思惟,思惟佛法的道理就好了,这样就好了。这个思慧也是很重要,但是它还不如修慧那麽样的微妙圆满,那麽这样意思就是你这个人、这个朋友,劝你弃捨殊胜的功德去修学下劣的功德,就是这个意思。 「劝捨思慧,劝修闻慧」,等到你听到你遵从他的话了,不修修慧,修思慧的时候。他又劝你弃捨思慧,劝修闻慧;那你就是读读经就好了,不必再去思惟了,那就这样子。 「劝捨闻慧,劝修福业」,等你听信了他的话了,不修思慧而去修闻慧了,我去学习经律论的文字的佛法;他又变了,他又劝你弃捨闻慧,劝修福业,他劝你去造造安老院!修个医院!社会上救济贫穷!有什麽灾难,你发心去救护。这个是属于福业,这也是令人得到安乐果报的;但是这个果报呢,不如闻慧、不如思慧、修慧的功德殊胜。因为这闻思修这三种智慧,是能令你得圣道,转凡成圣的;转凡成圣了以后,就是永久也不会在生死里流转了,就是保证了不到三恶道去,不在生死里受苦了。 这个修福业这件事呢?不保证你不到三恶道去,你这个福报尽了,你又到三恶道去受苦了,或者没到三恶道去,你在人间也不是那麽安乐自在的!这个福业是不究竟的。这是佛法与世间善法不同的地方。所以有的人说佛法和其他的宗教一样,就是劝人为善而已,那都一样!那就可以知道这个人他还没有明白什麽是佛法。而我们今天的佛教呢?我们今天的佛教徒我看多数都是勤修福业,而不愿意修学闻思修三慧的圣道,不愿意做这件事,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的中国佛教就是这样子。 「劝捨尸罗,劝修惠施」,这是又一个态度。譬如说是:我们佛教徒,不管是在家佛教徒、出家佛教徒,都有戒;要三归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乃至比丘、比丘尼戒,沙弥、沙弥尼戒,还有式叉摩那戒、菩萨戒。但是这个人呢,劝你不要去持戒,持戒很不自由,这个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我不要持戒」!「劝修惠施」,你就在世间上做一点布施的功德就好了,这就是不错了!就好。那麽这样做,实在就是我们的恶知识,不是好朋友! 「终不劝捨如是等类增上功德,而复劝修如是等类下劣功德」,你这个好朋友,就是永久也不劝你弃捨前面所说的这个增上的、殊胜的功德,不劝你弃捨,「而复劝修如是等类下劣」的「功德」。譬如说:这个思慧,他按照这个闻慧来说,这个思慧就是殊胜了;但是若对照修慧来说呢,思慧就下劣了。这展转的彼此相对就有殊胜、有不殊胜的差别。现在你这个好朋友,他不劝你弃捨殊胜的功德,而劝你去修下劣的功德的,他不这麽做。但是你最初劝你修、劝你持戒,然后你要修学闻慧,修完闻慧,修思慧,然后就修慧,然后得圣道;他不会劝你由上而下,他劝你由下而上,是这样子的。是名「第四善友具足」,若是你遇见了这样的人呢,就是你有了好朋友了。 《披寻记》一一四二页: 终不劝捨增上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等者:此中信、欲、精进、方便,即四瑜伽」,如声闻地释。(陵本的二十八卷九页)受学,谓于一切所应学处。望义差别,或说增上,或说下劣,随应当知。 「终不劝捨增上信欲受学精进方便功德等者:此中信、欲、精进、方便,即四瑜伽」,就是四种瑜伽。就是修禅定,有这四种的次第,「如声闻地」有解「释」,声闻地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在(陵本的二十八卷九页),那里有解释到这四种瑜伽次第。 「受学,谓于一切所应学处」,这「受学」这个字,是信欲受学。「受学」这句话怎麽讲呢?「谓于一切所应学处」,就是在佛法里面所应该学习的这一切的境界。这境界当然就是戒定慧了,就是六波罗蜜、三十七道品,这都是应该学习的地方。 「望义差别,或说增上,或说下劣,随应当知」:「望义差别」,就是刚才解释的。譬如说这个,劝修福业这件事:若对那个不修福业来说;这修福业是好是对的。最低限度人家称你是一个善人,政府也可能给你一个奖。但是若对这个闻思修慧来说呢;这个福业就不殊胜了,就不是殊胜了!但是问题是这样说,譬如说:我们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们的烦恼随时活动的、没有什麽大智慧的人,那麽我们去修一点福业也是对的!当然这种福业也可以是讚歎的、也应该讚歎。但是若是你已经有了闻慧、思慧、修慧,乃至到你得无生法忍了,你也应该做这个福业,也是应该做。但是他做那个福业,那你不能和他比!我们平常的人,我们没有闻思修慧,我们这个戒都不是太具足,我们去做福业,也应该讚歎;但是你不能和得无生法忍的那人做福业相比的!他是菩萨道!那个人所修的这个福业,那是菩萨道!那就是圣道!我们普通人,我们去做点福业,就是在人天里面得一点安乐而已,那不能说是菩萨道,也都不能说是圣道,都不能说的。所以大家同样是修福业,有差别,不一样的。刚才这一大段,就照我们一般人来说,就是你能持戒,又能修福业,然后又就能修闻慧、思慧、修慧,展转的增上,那这就是好了。「或说增上,或说下劣,随应当知」。 申三、多起悲心(分二科) 酉一、总标 由是因缘,当知菩萨于诸众生多起悲心。 这个是前边这是四种善友,这个四个善友具足,这一科解释完了,这个第二科「善友摄受」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三科「多起悲心」。因为现在是〈菩萨地〉,这大悲心还是很重要的!这个「多起悲心」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总标这话什麽意思呢?就把多起悲心这一大段文的大意把他先立出来,这样意思。 「由是因缘,当知菩萨于诸众生多起悲心」,下面这一大段文,就是指这一句话说出来了。下面要说什麽话呢?就是有四个因缘,那四个原因呢?那四个原因的大意是什麽呢?你应该知道就是菩萨于诸众生多起悲心。就是发慈悲心,发慈悲心,大概的说有两种情形:就是不管是任何人,我们同他见面的时候,我们心里面就对他发慈悲心、发悲愍心,这是初开始的一般情形是这样。第二个情形就是这个人有种种的烦恼现前,有种种烦恼现前的时候,会引起我们弃捨他的心情,『这个人很难教化,好了好了,你走吧!』我们就容易弃捨他。现在说:你是发菩提心的人不能弃捨一切众生!他是怎麽样不堪教导,你不可以弃捨他,你要对他发悲愍心。这才是菩萨嘛!而说这个人有点问题的时候,就驱逐他了,这不是菩萨了!是这样意思。 我想我们今天的佛教徒,不管你受菩萨戒?没有受菩萨戒?我们已经是佛教徒了,我们应该明白这件事:什麽叫做菩萨?你应该知道。菩萨就在这个地方就看出来,这是菩萨!这个菩萨是起发悲心。如果你出了家,你又受了菩萨戒,那你更应该明白什麽是菩萨?你更应该明白这件事!我们有的时候说话,我们会很自然的、随时怎麽样分别就怎麽说话,我们不想这句话说了以后的后果是怎麽回事?不想这件事。但是我们已经出家做比丘,做了比丘尼了;或者你发了无上菩提心,你是菩萨比丘,菩萨比丘尼了,你是不可以随便说话的!你要想这句话若是说出来以后,它的后果有问题?你要再想一想是不是应该说?因为说得不对了,就有违犯了你的慈悲心,违犯了你的菩提心!这回事情。 说是下面这四段文,就是劝菩萨时时的「多」这个多字,就是不是少,是多就是了。当然这是指凡夫菩萨说的,就是要发悲心、发慈愍心,这样意思。这是「总标」,下面第二科是「别释」,一样一样的解释。分二科,第一科「由见众苦」,怎麽发悲心呢?是有个原因的。 酉二、别释(分二科) 戌一、由见众苦 谓诸菩萨虽有十方无量无边无苦世界,而生有苦诸世界中。 「谓诸菩萨」就是发菩提心的菩萨,他听闻了佛法,或者他自己有道力、有神通道力;或者没有神通道力。但是他知道这虚空里面,这个虚空是无尽的,没有穷尽的时候。从这里到那里是虚空的,从那里到那里还是虚空,一直是没有穷尽的这个虚空。虚空里面的世界也是没有穷尽的,一个世界一个世界,无量无边的。所以「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这个十方,十方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无苦世界」,有很多的没有苦恼的地方,那些人都是大福德、有道德的人,所以他那个世界没有苦。「而生有苦诸世界中」,但是这位菩萨,他若是为自己的幸福,『那好,我到那个无苦的世界去』;但这菩萨不是,「而生有苦诸世界中」,偏要投生到有苦痛的世界里面去,他偏要这样子,这就是有悲心的关係。 《披寻记》一一四三页: 于诸众生多起悲心者:此说菩萨于诸有苦众生,多分能起拔苦增上意乐故。 就是这样子。这个有苦恼的众生,太值得同情了,所以菩萨对这个有苦的众生,「多分」是「能」生「起拔苦增上意乐」,就是要消除他的痛苦。而这种心情,非常有力量,叫做增上意乐。意乐就是愿的意思,有强烈的这种愿望。会有这个愿望:『我要除他的痛苦,消除他的痛苦,救苦救难!』这样子。 于中恆有众苦可得,非无众苦。 这个有苦的世界。什麽叫做有苦的世界呢?是「于中恒有众苦可得」,是在那个世界上时时的有很多的苦恼,你可以看得见、可以知道,不是没有众苦的,是有苦的。 《披寻记》一一四三页: 于中恒有众苦可得者:谓有八苦,名为众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如抉择分释。(陵本六十一卷十四页) 「于中恒有众苦可得者:谓有八苦」,很多的苦,什麽苦呢?有八苦叫做「众苦」。什麽八苦呢?一是生苦:我们这个身体一出现,这很多的苦就跟着来了,所以就叫做生苦。还有老苦:人要是老了的时候,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的机能衰退了,不像年轻人那麽强壮,不管是什麽都是不及格了,这有很多的苦,老苦。病苦:有病的时候,也很苦。或者死亡的时候也很苦。还有怨憎会苦:这个怨家,彼此相憎恨,偏要在一起不可!这就是苦,很苦的事情。爱别离苦:彼此相爱,不能在一起非要分开不可!也是苦。求不得苦:还有很多如意的事情,我希望成就,但是就是不能成就!这是求不得苦。五取蕴苦:五取蕴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这五样,这五样组合起来是我们的身体,这个「取」就是烦恼,就是我们的这个,五取蕴里面主要就是心,这个心呢遇见什麽样的境界都执着,这个执着就是苦,众苦之本,五取蕴苦。「如抉择分」有解「释」这八种苦的相貌(陵本六十一卷十四页)。 或时见他,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时见自,随遭一苦触对逼切。 这是详细的、再详细的说出苦的相貌。或者有时候看见那个众生,「随遭一苦」,他遇见什麽因缘,就有了苦恼了。「触对逼切」,这苦恼的事情来触动他,触动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他感觉到逼迫,像刀切似的,很苦!这是一种苦,「随遭一苦」。譬如说前面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这些苦呢,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比如说这老苦,我现在没有老,那麽就没有老苦;病苦,我现在没有病,就没有病苦。这些苦:有时有,有时没有。但是这个五取蕴苦,你时时是有的,真实是有。 《披寻记》一一四三页: 随遭一苦者:谓于八苦中除生、死苦、五取蕴苦,所馀随一故。 就是这个八苦里面去掉这三个苦:一个生苦、死苦、和五取蕴苦,这三个不在内,遇到其他的苦。因为生苦这个时候它已经过去了;这个死苦,那就结束了;那个五取蕴苦时时有,这不算在内。其他的苦:有时有、有时没有,所以叫做「或时见他,随遭一苦,触对逼切」。这个「触对」,这个「触」,这苦和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了,这叫触对。接触了以后,你心里面感觉到逼迫、感觉到苦恼,所以叫做触对逼切。 或时见自,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见自他,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见二种,俱遭长时种种勐利无间大苦触对逼切。 「或时见自,随遭一苦触对逼切」:因为你虽然是菩萨,你可能也没得圣道;或者你就得圣道了,你在这有为的世界,你和众生同样得到这样的身体,你还是有苦,「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见自他」,或者看见自己,也看见他人,「随遭一苦触对逼切」。「或见二种,俱遭长时种种勐利无间大苦触对逼切」,或者是见到我自己,也看见他人,同时都遇到了长时间很多很多的勐利,这个苦不是小轻微的,很勐利!「无间大苦」,苦来了的时候,不间断的苦恼,「触对逼切」。 《披寻记》一一四三页: 或见二种俱遭大苦者:见自及他,名见二种。于八苦中生死二苦,名为大苦。五取蕴苦,亦名大苦。诸苦器故,行苦性故。如是大苦,无始流转,故名长时。遍五趣有,故名种种。驰趣无碍,故名勐利。流转相续,故名无间。 「或见二种俱遭大苦者:见自及他,名见二种」:这个见二种就是这麽意思,就是自己和他人。「于八苦中生死二苦,名为大苦」:这个生苦,可以名之为大苦,因为众苦都是因为生苦而后才有很多的苦,你若不生这苦就没有了,所以这生苦是大苦。死苦也是大苦,因为死的时候,你和很多亲爱的境界都要分别了,这时候痛苦得厉害,这是名为大苦。「五取蕴苦,亦名大苦」:五取蕴苦就是你的心,你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触对境界,时时执着!这个执着就是苦,所以是众苦之本,所以是亦名大苦。 「诸苦器故」:这上面说这五取蕴苦,为什麽叫做苦、是大苦呢?因为众多的苦,都从这里来的,它是众苦之器;在这个器里面装着很多的苦。它不是装了很多的甜蜜的事情,是装了很多苦恼的事情。 「行苦性故」:这个五取蕴苦是行苦性。就是在我们的感觉上,是行苦性,不是坏苦,也不是苦苦。我们感觉的苦呢?是苦苦。不如意的事情出现,我们很明白:这苦恼来了!这个事你容易感觉。这快乐的事情来了,我们多数不感觉到苦,快乐的事情坏了,才知道苦,不然不知道苦。现在这五取蕴苦是什麽苦呢?五取蕴苦也不是坏苦,也不是苦苦;但是坏苦的时候也有他,苦苦的时候也有他,这个相貌你不容易感觉到他是苦,你不容易感觉到!这个行苦,这个「行」这个字,或者这麽讲:就是你心在活动的时候。我们这个分别心在活动的时候,那就是苦。这个圣人,他这个心也是活动,但是不取着,他遇见什麽境界的时候,他不执着。我们执着是真的,什麽东西、遇见什麽事情都是真的,所以你就在这里心随境转。圣人遇见什麽境界,都是如幻如化的,不是真的!他一知道都是假的,他心就不执着了,不执着就没有苦,就没有这回事情。这个地方呢,这是圣人的境界,圣人的境界就是这个:他一不执着的时候,他那个心就到第一义谛去了。这苦恼是在世俗谛,他一离开了世俗谛到了第一义谛了,所以苦不能苦恼他,所以他不感觉有苦,这是第一。第二呢,他成就了戒定慧,那个心犹如黄金,就是非常的精妙;圣人的心清淨,没有贪瞋痴的烦恼,不执着,他本身这个堪忍的力量特别的强。所以就算在世俗谛的时候,你不能苦恼他,就算在世俗谛苦恼他,他一刹那就过去了,他能不苦。我们凡夫没有这种力量,我们凡夫遇见什麽都执着,如意的也执着,不如意的也执着;所以如意的事情也是苦,不如意的也是苦,所以叫做行苦,「行苦性故」。 「如是大苦,无始流转,故名长时」:前面说这个生苦、死苦、无取蕴苦是大苦。这个大苦,从无始劫以来,一直到现在,一直的有这些苦的,故名叫长时;前面说「或见二种俱遭长时种种勐利无间大苦」。「遍五趣有」,天上、人间、三恶道都有这种苦,「故名种种」。所以叫做「种种」,就是特别多。我们人间,有坏苦、有苦苦;三恶道都是苦苦特别多,坏苦很少;天上呢?欲界天,也是有很多苦。地居天,也有苦苦,也有坏苦,也有行苦,但是他的苦苦不是那麽多;到色界天以上,只是行苦。如果他临命终的时候,也可能有坏苦。 「驰趣无碍,故名勐利」,人就是:一有这个苦的时候,这心就动,身体要动,你若跑到这里、跑到那里,都没有用,还是有苦。你不能障碍这苦不来,故名勐利。这个苦在你的色受想行识上活动,是无障碍的,没有力量能障住它,没有苦,所以叫做勐利。「流转相续,故名无间」,这个苦一直的相续的活动,所以叫做无间,没有间断的时候。 戌二、由性仁贤 然此菩萨依自种性,性自仁贤。 前面第一科是「多起悲心」,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释」,「别释」分二科,第一科是「由见众苦」。前面这几段,说的是众苦;下面第二科「由性仁贤」,就说这个菩萨他的心性是仁贤的。 「然此菩萨依自种性,性自仁贤」:这个菩萨,他有菩萨的种性,所以他的内心,这个性,这个「性」这个字就是心,他的心性和一般人不一样。他的心情什麽样子呢?「自仁贤」自然就是仁而又贤,是这样的情形。 《披寻记》一一四三页: 性自仁贤者:不以刀杖手块等事恼害有情,于诸众生性常慈爱,是名为仁。远离颦蹙等,是名为贤。 「性自仁贤者:不以刀杖手块等事恼害有情」:这菩萨他的心,你众生恼乱他,你恼乱他的时候,或者你不恼乱他,或者你不恼乱他的时候,他不会用刀、用杖、用手、用块、这些事来触恼你,来搞你的、来伤害你,这菩萨心是这样子。「于诸众生性常慈爱」,他对于众生,他的心非常的有慈爱心,就是有好心肠。你对他好,他也是对你好;你对他不好,他还是要对你好,他的心老就是慈爱,这就是不容易。就是『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要伤害你』,这一般人是这样子。但是菩萨不是,你对我好,对我不好,我一直对你好的心肠不变,这就叫做菩萨。性常慈爱,是名为仁,这就叫做仁,这「仁」字是慈爱的意思。 「远离颦蹙等,是名为贤」,就是不会有愁眉苦脸的时候,所以叫做「贤」。这样说,仁是内心;贤是表现于外的相貌,他时常是很自在的、很和平的、很和乐的相貌。是这样子。 依四境处,虽不串习而能发起下中上悲,无有断绝。 「依四境处」,依四种境界,就是他这个心,菩萨的这个心遇见这四种境界的时候,四种境界的处所,「虽不串习而能发起下中上悲,无有断绝」。说这菩萨虽然不能说这个慈爱、贤爱,这个仁慈之心连续不断的,但是还是能够发起来下品、中品、上品这种慈悲心还是能发的,还是能发起来的。因为他就是这种性格,久远以来,他在佛法里的学习养成了这种性格。这种性格当然他没到成佛的时候,心情还是有点变动,但是总是有慈爱心的,不会有上中下的分别。 《披寻记》一一四四页: 依四境处者:谓如前说见他见自或见自他或见二种所遭苦事,能为所缘生起悲心,故名境处。 「依四境处者:谓如前说见他见自或见自他或见二种所遭苦事」,这就是四种境界。「能为所缘生起悲心,故名境处」,能为所缘,就是能于所缘,遇见这种境界的时候,他能生起悲心,所以叫做境处。这是「多起悲心」这一科讲完了,下面是第四科「无诸怯畏」,就是没有恐怖心。这一科呢,这是大菩萨境界,这是这些平常人不容易办得到。分二科,第一科还是「总标」。 申四、无诸怯畏(分二科) 酉一、总标 由四因缘,当知菩萨于诸众生先起悲心,于极长时种种勐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尚无怯畏,何况小苦。 「由四因缘」由于四种原因,当知道菩萨对于一切众生先起悲心。你众生不管怎麽境界,但是这菩萨对众生先起悲心,同情你的痛苦、就是要消除你的痛苦,使令你没有苦,他就有这样的心情。于极长时的时间,不是短时间,种种勐利无间无缺的生死大苦,他心里面不恐怖,不怕这个苦。 《披寻记》一一四四页: 于极长时种种勐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者:此中无缺,谓诸菩萨依受生愿往生,随顺饶益有情诸善趣中,下从欲界人中,上至色究竟天遍受生故。 这个加以解释,「无间无缺生死大苦,此中无缺」,这个无缺、没有缺少。什麽叫做没有缺少呢?「谓诸菩萨依受生愿」,这个菩萨他要救度众生,他有这样的愿,也就是有这样的计划,就是到一切众生的世界去救护众生去,他有这样的愿,叫做「受生愿」。这个「受」就是得到了,得到一个生命,因为他要度化众生,他一定本身要有一个生命,要有你可以见闻的生命。这菩萨如果得到法性身的菩萨,他的生命体我们看不见,他不能用那样的身分,同我们连繫,一定是在人间得到一个父母所生的身体,就是彼此间能连繫的这样的生命。他愿意得到这样的生命,所以叫「受生愿」。「往生」就是到众生的世界来。 「随顺饶益有情诸善趣中」,到这个世界,这个地方得到的生命,能随顺饶益有情诸善趣。譬如说他是到色界天,他得色界天的生命,得那个生命,要到我们人间度化众生、救化我们,这件事就是不随顺、不可以。譬如说,他在地狱里头得一个生命,他到人间来教化众生,这也是不随顺,就是不行。就是他得的生命,譬如他要得到人的生命,那他在人间宏扬佛法、救度众生,就随顺,就相合。 你比如说这观世音菩萨救化众生,观世音菩萨他那个清淨庄严、无量功德的庄严的身体,我们没办法看得见!来救化我们,来救苦救难的时候,我们不合适。他要现出一个身体,我看见:那也是个人,可能比我们殊胜一点,可能是这样子,就是随顺。教化我们的情形,他那个生命体能随顺这件事。「随顺饶益有情诸善趣中」,就是能利益我们,「诸善趣中」,可能是在人间或者天上这样子。 「下从欲界人中,上至色究竟天」这样的身体,就能够适合教化众生。当然他现天上人的身体,他就适合教化天的众生,他若现人间的众生的身体,那就是适合教化我们人间的人了。「遍受生故」这菩萨不就现一种身,这当然是到八地菩萨才合适,他能同时现出来各式各样众生的身体,来教化众生,所以叫做无缺。这件事那就是法身菩萨了。 难行苦行,尚无怯畏,何况小苦。 「难行苦行」,这个教化众生,有的时候有些很苦恼的事情,是不容易做到的。「尚无怯畏」,但是那个大菩萨,他对这件事不在意,他也不恐怖,难行的事情他能做,他不恐怖。「何况小苦」,何况小小的苦恼的事情,菩萨更不在乎了,所以菩萨能救护一切众生的。 《披寻记》一一四四页: 难行苦行者:谓诸菩萨波罗蜜多及四摄事,各有三种难行之相,是名难行。如下广释。又诸菩萨为求菩提,心能忍受一切事苦,此有八别:一、依止处苦,二、世法处苦,三、威仪处苦,四、摄法处苦,五、乞行处苦,六、勤劬处苦,七、利他处苦,八、所作处苦。如忍品释。(陵本四十二卷八页) 「难行苦行者:谓诸菩萨波罗蜜多及四摄事,各有三种难行之相,是名难行。」这菩萨修行六波罗蜜多,「谓诸菩萨波罗蜜多」就是六种波罗蜜多。及「四摄事」,这个四摄的事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摄的事。「各有三种难行之相」,波罗蜜多也有三种难行之相、四摄也有难行之相,是名为难行。如下广释,下边的文,有解释这件事,这里不说了。 「又诸菩萨为求菩提,心能忍受一切事苦」,这个菩萨他就是二件事:一个求无上菩提;一个是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就做这二件事。做这二见事,现在说为求菩提呀,心能忍受一切事苦。你求无上菩提,不是那麽容易求的!还有很多苦恼的事情,加在你身上。但是菩萨不怕这件事,「心能忍受一切事苦」。 你像那个《涅槃经》上说:那个世间上没有佛法,那个菩萨想要求佛法,到处去请求,请求人为他说佛法。当时有罗刹鬼:『我能为你说佛法,但是我现在有事情,你要能满足我就可以』。『说什麽事情?』,『我现在要吃东西,我饿了,要吃活的众生的血肉,你若能满足我,我就给你说法』。说:『可以』。这菩萨就把这个血肉给他吃,那麽给他吃。然后这个罗刹鬼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他先为他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先说这二句,后面二句不说了!你要给我活的众生的血肉,给我吃饱了,我再给你说下面二句。那个菩萨就满足他,他就说下面二句:『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你看这种事情,可是不容易。所以菩萨为求菩提,心能忍受一切事苦,心能忍受这件事。我们能忍受?我们不能忍受!不要说是吃你的血肉,一句不好听的话,你就受不了,『我走了,我告假,我不在你这儿学了!』这样子。 「此有八别:一、依止处苦,二、世法处苦,三、威仪处苦,四、摄法处苦,五、乞行处苦,六、勤劬处苦,七、利他处苦,八、所作处苦。如忍品释」。这八种苦在(陵本四十二卷八页)有解释,现在不说,这不解释了。这上面说,菩萨为求菩提,为教化众生,有很多的苦恼的事情,菩萨不怕这些事情,就能受得了。 酉二、别释(分四科) 戌一、第一因缘 谓诸菩萨性自勇健,堪忍有力,当知是名第一因缘。 前面是「总标」,总标这件事,把它的大意说出来,下面「别释」,就把这个一样一样的解释。分四科,先说「第一因缘」。 「谓诸菩萨性自勇健」,菩萨那个心性,他那个心特别的勇健,特别的勇勐刚健,这是不同的。这个勇勐刚健,就是没有怖畏的意思,不怖畏、不恐怖。像这个《三国志》的关渡之战,关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作战的时候,在关渡那裡,这个袁绍的军力特别的强大;曹操的军力不是那麽大,并且他的粮、军粮有困难。但是这时候,我们佛教的伽蓝菩萨关羽,在那裡骑着赤兔马,一下子就把颜良给杀掉了。这就是勇,他就是不怕!骑着马,那麽多的军队,特别威严的地方,他就一下子就进去了,他心裡面不怕!现在说菩萨的性格也是,「勇勐、刚健」,一切事情都不介意。「堪忍有力」,就是一切的事情,他都能够能忍受,而有力量,这样。「当知是名第一因缘」,这是第一个因缘。 《披寻记》一一四四页: 性自勇健堪忍有力者:于难行事勇决乐为,不生懈怠,是名勇健。众苦现前,思择忍受,是名堪忍。心无怯弱,亦无畏惮,故名有力。 「性自勇健,堪忍有力者,于难行事勇决乐为」,这个「堪忍有力」这句话怎麽讲?「性自勇健」也放在一块儿解释。「于难行事」,不容易做到的事,很难做的事情,「勇决乐为」,而这个菩萨勇勐决断!他很欢喜做这件事,他不感觉难。「不生懈怠」他心裡面不懈怠,心裡面有点害怕不想去!那不是这样的。是名叫做勇健,「众苦现前,思择忍受」,很多的苦恼的事情现前的时候,他思择:他用智慧去观察的时候,他就能受得了,他不介意这件事。这个「忍受」,不是说我们平常的人做不到只好忍受着。菩萨不是!菩萨用智慧观察来忍受,这是不同了,是名叫做「堪忍」。「心无怯弱,亦无畏惮」,畏惮呢,也就是不恐怖的意思,「怯弱」也是不恐怖的意思,故名叫做「有力」。这一段文《披寻记》只是解释了「性自勇健,堪忍有力」,是名叫做「第一因缘」。 戌二、第二因缘 又诸菩萨性自聪敏,能正思惟,具思择力,当知是名第二因缘。 这个「性自勇健,堪忍有力」这个话,实在就是长时期的修止观,修六波罗蜜,栽培来的,你就会有这个勇健、堪忍的事情。「又诸菩萨,性自聪敏」,他的心非常的聪明敏捷。「能正思惟,具思择力」,他能够依佛法的法性的道理去思惟,他能具足了这样的智慧力量,思择的力量,「当知是名第二因缘」。 《披寻记》一一四四页: 性自聪敏等者:成俱生慧,名性聪敏。能入一切明处境界,是名能正思惟。遍于彼彼离放逸处有力思择,是名具思择力。 「性自聪敏等者:成俱生慧」,性自聪敏,他的心性自然是这样聪敏,那麽在佛法的道理怎麽讲呢?就是「俱生慧」,就是与生俱来的智慧,这叫做「性聪敏」。与生俱来的智慧,就是前生栽培的智慧,带到今生来。所以今生还没有学习,就有这种智慧,所以这个要不断的努力。说「我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不要紧,你可以努力呢,就会有智慧。说人家有「生得慧」,我没有!那我就不学习,那你永久也没有智慧。所以这上面说「成俱生慧」,这叫做「性聪敏」。 「能入一切明处境界,是名能正思惟」,就是他有了这个俱生慧,他就能够契入一切智慧境界裡边;一切智慧境界前面讲过了,就是内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还有一个声明,声明就是文学。「能入一切明处境界」,是名叫做「能正思惟」。 「遍于彼彼离放逸处有力思择」,这位菩萨能够「遍于」就是普遍的,「彼处」是各式各样的地方,这放逸,有很多的地方都是放逸的境界,但是菩萨所有放逸的地方,他都能离放逸。他为什麽能呢?「有力思择」,他有智慧力量去观察:这件事不应该做,这件事不应该作、这件事不应该作,所以他就不放逸了。是用思惟的力量,使令自己不放逸,「是名具思择力」。这样讲呢,「能入一切明处」叫做「正思惟」,能远离一切放逸,叫做「思择力」。「当知是名第二因缘」,这是「第二因缘」。 戌三、第三因缘 又诸菩萨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淨信解,当知是名第三因缘。 「又诸菩萨能于无上正等菩提」,就是佛所成就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对于佛的境界呢,「成就上品清淨信解」,他能成就最殊胜的清淨的信心,不是一般的境界,「当知是名第三因缘」。 《披寻记》一一四五页: 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淨信解者:谓于无上正等菩提所应得义,成就淨信。具多胜解,谓我堪任,定当能得故。如力种性品说(陵本三十八卷七页) 「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淨信解者:谓于无上正等菩提所应得义,成就淨信」。这个「谓于无上正等菩提所应得义」,无上菩提是菩萨所应成就的大义,「无上菩提」是菩萨初开始发菩提心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了:『我要成就无上菩提』这样子。「成就淨信」,这个信心是非常清淨的,就是纯淨的「愿得无上菩提」。譬如说我们人间的一般的人,我们说:『我想要做总统,我是为人民服务的』,其实心裡面是为自己的名利,那就是不清淨了。如果你真是完全、纯是为人民服务,那麽可以名之为「清淨」;心裡面不全是那样子,那就是染污了。而这位菩萨有清淨的信解,「具多胜解」,他是具足了很多的、有力量的这个智慧,去通达这个无上正等菩提的,所以「具多胜解」。 「谓我堪任,定当能得故」,这个具多胜解,成就淨信,究竟是说什麽事情呢?就是「谓我堪任」,就是他自己观察自己,『我能!』这个堪任说个白话,就是:我有这个能力,「定当能得」,决定能成就无上菩提!无上菩提不是容易成就的,但是菩萨他有这个信心,他有这个自信心,所以叫做「成就上品清淨信解」。 譬如说我们,纯是个凡夫的心情,我们发心:『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愿意得无上菩提』。但是我们发了这个心,就算是有诚意发这个心,但是对于无上菩提怎麽回事情?还是茫然无知的,你不知道什麽叫无上菩提?不知道。但是若是已经得无上菩提,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呢,他心裡通达了第一义谛,他能契入到第一义谛,他发无上菩提心,那就和我们不同了。「具多胜解」,他心裡面,他有这个智慧。那是完全不同了!所以这个圣人,得了初果的圣人,他知道阿罗汉的境界殊胜,知道佛的境界也是特别的殊胜,他发出的恭敬心是不可动摇!不可动摇! 我们凡夫说:『我要出家,我剃个髮,受了戒,我也是法师了』怎麽、怎麽地,但是你内心裡面还是茫然的!所以容易退转、容易退转!你不能和那个圣人相比。你得了初果以后的那种圣人,他是「不退转」了,因为他真实的证入这个境界了,真实不虚的殊胜境界。我们凡夫心裡是什麽?知道什麽呀?什麽也不知道!所以若是我们能学习经论呢,经论上已经说了,什麽叫做「无上菩提」、什麽叫做「初果圣人」。它他有些超越凡夫的境界,我们从文字上多少可以分别,稍微好一点。如果出了家,你不肯学习佛法,文字上所开示我们的这个胜义,我们什麽都不知道!你的这个清淨心能不退转?我看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上面说「发上品的清淨信解」。 戌四、第四因缘 又诸菩萨于诸众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当知是名第四因缘。 前面这是说得无上菩提的这个清淨的信心。我刚才说呢,就有点贬斥我们凡夫的境界,但是要是我们学习经论,常常地依据经论去学习这个奢摩他、毘婆舍那,常学习这个无我观,你慢慢地就会有进步!就算是没得圣道,有相似的境界!有和圣道相似境界出现呢,你的菩提心哪,也比较坚固一点。没有这个恶知识,你有可能还不退转的。若是你不修止观哪,那不行!不可以。 「又诸菩萨于诸众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前边是说这个菩萨对于无上菩提,成就上品的清淨信解。这是第四个呢,「菩萨于诸众生」,对于这个苦恼的众生,在生死裡迷惑颠倒的众生,成就上品的深心悲愍。「上品」就是特别殊胜的。「深心悲愍」,不是肤浅的境界,他是有很深的悲愍心,「当知是名第四因缘」。 《披寻记》一一四五页: 于诸众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者:谓若见闻有苦众生,为种种苦之所逼恼,起大悲心,于彼众生随能随力方便拔济令离众苦故。 「于诸众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者:谓若见闻有苦众生,为种种苦之所逼恼」,如果这个菩萨看见众生受了很多的苦,为苦所逼恼的时候,「起大悲心」。他能够,在他的心上能生起那个大的悲心。「于彼众生随能随力方便拔济令离众苦」。「于彼众生随能随力」,随他的那个修行的道力,有「随能随力」,随他发出来的种种因缘发出来的力量「方便救济」,善巧方便地,去救护众生的苦,令他离苦。 这上边是说起大悲心,就是不退转的意思,就是去救护众生的时候:一个是特别难,他不退下来;一个是众生对菩萨反倒会毁辱菩萨,菩萨心不退,都是可以名之为大悲的。当然有般若波罗蜜,『救护众生,无众生可度』,这当然不是说空话,就是他真有这样的智慧,他也是大,能发大悲心!这是这一科也说完了,这个「无诸怯畏」这一科也说完了。这是「四因」,这一科说完了。 巳三、四力(分二科) 午一、徵列 云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加行力。 这个「明初发心」这裡边,分三科。第一科是「四缘」,第二科是「四因」,现在是第三科「四力」,四种力量。四种力量这一科,分二科,第一科是「徵列」。「云何四力」?这四种力是什麽呢?这是「徵」。「一者、自力」以下是列出来,把它标出来,第一个是自己的力量,第二个是他人的力量,第三个是因的力量,第四个是加行的力量。 《披寻记》一一四五页: 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者:如四缘中除第一二,及四因中除其第二,所馀缘因皆自力摄,即彼所除是他力摄。夙习相应,是名因力。现法修习,是加行力。 「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者:如四缘中除第一二,及四因中除其第二,所馀缘因皆自力摄」。前面有四缘,四因,已经说过了。那个四缘裡面,那个第一缘和第二缘,就除掉,不算数。「及四因中」,「除其第二」第二不算数。「所馀」的那个「缘」,「所馀」的「因」,「皆自力摄」都属于自己的力量。「即彼所除是他力摄」,所挑出去的那个呢,那是属于他力。 「夙习相应,是名因力」,这个因,这个自力他力是按照前面的四缘四因,这样解释完了。这个因力是什麽意思呢?「夙习相应」,是你以前在佛法裡面努力学习所成就的,那就叫作因力。你自己的努力成就的,叫作因力,那是指过去说的。 「现法修习是加行力」,你今天哪,在佛法裡面努力修学所成就的,这叫作加行力。「现法」,现就是现在,现在在佛法裡面你努力地栽培自己,你所成就的功德,叫作加行力;就是努力修行成就的,这叫作加行力。这是前面哪,这是「徵列」。现在第二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解释「第一初发心力」。 午二、随释(分四科) 未一、第一初发心力 谓诸菩萨由自功力,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是名第一初发心力。 「谓诸菩萨由自功力」,由自己用功的力量,「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对于无上正等菩提生欢喜心,生得很深刻,那就是修四念处:你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这样观察呢,你逐渐地你对无上菩提,这个仰慕的心情、爱乐的心情就生出来了。这不只是文字的,文字是不行,一定要修止观才可以。这是自力。 未二、第二初发心力 又诸菩萨由他功力,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是名第二初发心力。 这个菩萨他来到佛法裡面来,由他的功力,就是由佛菩萨的功力,「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譬如说:你看见那佛,看见佛的大威德境界,看见佛的大神通境界,看见佛说法的大智慧境界,!你的菩提心就来了,就生起来了,就生欢喜心。那这就是由他功力「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是名第二初发心的力量」。第三,这是第三初发心的力量。 未三、第三初发心力 又诸菩萨宿习大乘相应善法,今暂得见诸佛菩萨,或暂得闻称扬讚美,即能速疾发菩提心。况赌神力,闻其正法。是名第三初发心力。 这是第三个。「又诸菩萨宿习」,就是过去世,你在大乘佛法裡面修习,修习戒定慧所栽培的善根,这样子都是属于大乘,与大乘佛法相应的善法。「今暂得见」,你前生有这样的栽培了,所以今生暂时遇见了佛菩萨的时候,或暂时听、得闻,佛菩萨称扬讚美的这个佛法的境界,「即能速疾发菩提心」。就很快地,你就能够发无上菩提心了。「况赌神力」,何况你能看见佛菩萨的神通力,「闻其正法」。听闻他说佛法呢,那当然你的菩提心就建立起来了,「是名第三初发心力」。这个第三呢就是把前二个合起来,前二个合起来,发菩提心。 那麽第一个是完全靠自力,自己的力量,自己用功修学戒定慧,发无上菩提心。第二个呢,是由佛菩萨的伟大的功德,发菩提心。那麽就是这个第二个发菩提心,就是指过去世没有栽培善根的菩萨,他现在遇见佛菩萨这种大威德境界发菩提心了。第三个呢,是指过去有修行发菩提心;今生又遇见佛菩萨,又发无上菩提心。这两个功德和合起来的,「是名第三初发心力」。 未四、第四初发心力 又诸菩萨于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 这是第四科,这是又一种。是这个菩萨于现法中,就是现在他能够在佛法裡面有信心,他接受了佛法的教导。「亲近善士」,常常去接近善知识,善知识去同他去亲近。「听闻正法」,就是到他那去听他宣说正法;宣说正法之后呢,「谛思惟等」,这个谛,就是深刻的、很认真的去思惟,从善知识那边所听闻的正法。你如果听完了就算数了,心裡面不思惟,那你得不到大的利益的。 《披寻记》一一四五页: 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者:善士即善友之异名。云何善友?云何亲近?如供养亲近无量品释。(陵本四十四卷六页)听闻正法,谛思惟等,如力种性品释。(陵本三十八卷十五页)此中等言等取于法正修应知。 「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者:善士即善友之异名」,就不同的名字,善士就是善友。「云何善友」呢?「云何亲近」?怎麽叫作善友?怎麽叫作亲近善友呢?「如供养亲近无量品释」。现在是〈菩萨地〉,〈菩萨地〉裡面有一品,这个品的名字叫作〈供养亲近无量品〉。在那裡有解释(陵本四十四卷六页)。「听闻正法,谛思惟等,如力种性品」有解释,怎麽叫作听闻正法?怎麽叫作谛思惟等?(陵本三十八卷十五页)。「此中等言等取于法正修应知」,这个谛思惟等这个「等」字,就是指什麽说的呢?是「取于法正修」,就是修慧,听闻正法属于闻慧;谛思惟属于思慧;这个「等」字,就是指修慧说的。那麽现在这个发菩提心这个人,这个菩萨,他有这个功德。 长时修习种种善法,由此加行发菩提心,是名第四初发心力。 「长时修习种种善法」,这第四个菩萨呢,他在佛法里面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不是短时间的;他长时期的修习种种善法,长时期。就是不断学习佛法,不断的专精思惟,不断的入定、学习定,思惟第一义谛,种种善法。当然可能也加上一些戒,要有持戒的功德,修根律仪这些事情。 「由此加行发菩提心」,由于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修种种善法,由这样努力的用功的关係,他发了菩提心!就是这样子发了菩提心,「是名第四初发心力」。 《披寻记》一一四六页: 长时修习种种善法者:谓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有多差别,故名种种。如戒品释。(陵本四十卷三页) 「长时修习种种善法者:谓由身语意积集诸善」:「谓由身语意」,这个「身」就是你的身体,这个身体你静坐的时候,你也要身体端坐,不是光是心,你拜佛身也要在内了的,静坐、拜佛、经行都要身体。那麽你吃饭的时候,摄取了营养使令身体健康,然后心力也就强了,所以身也是在里边的。这个「语」就是语言,因为学习佛法一定要经过讨论,所以语也在内的。「意」,主要是第六意识。「积集诸善」身、语、意三方面和合起来积集各式各样的善法,就是闻思修这些善法。「有多差别」这里面详细说起来,有各式各样不同,故名叫做「种种」,这是「长时修习种种善法」。「如戒品释」,现在〈菩萨地〉下面有个〈戒品〉,那里有解释这件事(陵本四十卷三页)。 辰三、料简(分二科) 巳一、无动 若诸菩萨,依上总别四缘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坚固无动。 这是第三科「料简」,辰三是「料简」,「明初发心」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别释」,「别释」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这第三科「料简」。就是把前边的说发心的事情料简,这个「料」这个字在这裡是思量、思惟的意思;「简」,简别,就是有的地方不对把它除掉它,有的好的也保留,这简是这样意思。就是重新的加以说明,这样意思。分两科,第一科「无动」。 「若诸菩萨依上总别」,若是在佛法里面发菩提心的菩萨,「依上总别」根据上面说的有总说的、有别说的,这个四种缘发菩提心、四因发菩提心、还有自力发菩提心;总而言之,这里边或由自力发菩提心、或由因力:就是你过去世有栽培而发菩提心。「或总二力」或者是由自力、又由因力发菩提心。「或总二力而发心者」:或由自力或由他因力,当然也有自力、他力,但是以自力深入的修学圣道是最有力量的。「当知此心,坚固无动」,当知这样子,你内心里面成就的这个菩提心是坚固的、是不动的、是不退转的。说因为外边的因缘受到感动而发菩提心,这靠不住!有时候又退了。要你自己内心里面不断的栽培、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是有力量的,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一四六页: 依上总别四缘四因乃至坚固无动者:谓发心时,四缘四因总略宣说,唯有尔所,是名为总。差别宣说随一所显,是名为别。坚谓坚牢,不可摧伏故。固谓深固,不可倾拔故。言无动者:定趣大菩提故。 「依上总别四缘四因乃至坚固无动者:谓发心时,四缘四因总略宣说」,这四缘四因四力都有总标,然后别释,所以有总有别,这是「总略宣说」。「唯有尔所,是名为总」,这个发心就是这麽多,不管你怎麽说,就是这麽多的因缘发菩提心的。「唯有尔所是名为总,差别宣说随一所显,是名为别」。那个「总标」之后,就是「别释」,一样一样的不同的宣说。「随一所显」,随你是四缘或者四因或四力所显的,「是名为别」就是别说的。有总有别:总说就是别说的大意;别说就是大意的各别的详细的解释,它们是不矛盾的。 「坚谓坚牢,不可摧伏」,说「当知此心坚固不动」,这个坚固不动怎麽讲呢?坚谓坚牢的意思。「不可摧伏故」,什麽叫做坚牢呢?就是不可摧伏。这恶知识、恶因缘不能力破坏你,不能来。说:『你不要发菩提心了!』不能,是不能的!就叫坚牢。「固谓深固」,固是什麽意思?是深刻的意思,不是浅薄的。你看那大树很大,平常它不动,风怎大,树梢上小小的摇一摇,这根那个地方不动,就是因为树根深的关係。说我们发菩提心的时候,遇见恶因缘的时候、遇见恶知识的时候,他心里面不动!不会你怎麽说他心不动!这是你心里面栽培的深厚,你戒定慧栽培的有力量的关係。「不可倾拔」,不可以令你歪了一下,可以把你菩提心拔出去,不要了、破坏了,不可以的!「言无动者:定趣大菩提故」,你发了这菩提心,恶知识、恶因缘不能破坏你,你决定趣向无上菩提,所以叫做「无动」。 巳二、有动 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不坚不固,亦非无动。 现在就是「简别」,就是「无动」这是最殊胜的,「有动」就不是决定,不是太美满了。「或由他力」,或者是你发菩提心,不是你本心要发菩提心,就是遇见一个殊胜的境界,一时的心感动,『!这样好!』这样子!那就是他力发菩提心。「或加行力」,或者暂时你现在受到感动,心里面用用功,这是临时的栽培,这样子不行!「或总二力」或者是又有他力、又有加行力而「发菩提心的」,「当知此心不坚不固」,这样的菩提心不坚固!「亦非无动」那也不能不动。他有的时候,他可能退大取小了,『我得阿罗汉就好了!』不修无上菩提了!也可能跑到外道里面去了!那就不是有力量的。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