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7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7

 

  戌二、福智因果(分三科) 亥一、福智体(分三科) 天一、徵

  云何为福?云何为智?

  这是第四科「因摄果摄自利利他」,分五科,第一科徵起,第二科标列,第三科是随释。随释裡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异熟因果,第二科是福智因果。现在是第二科,这一科裡面分三科,第一科是福智体,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为福?云何为智?」怎麽叫做福?怎麽叫做智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福所摄。

  天二、释(分三科) 地一、福所摄

  谓略说福,即是三种波罗蜜多。一、施波罗蜜多。二、戒波罗蜜多。三、忍波罗蜜多。

  「福」这个字,是有因也有果;就是有这样的福的因,将来能够获得可爱的果报,就叫做福。究竟什麽是福呢?「略说福,即是三种波罗蜜多」,简要的说呢,就是六波罗蜜多裡面的前三波罗蜜多就是福了。一、就是施波罗蜜多,第二是戒,第三是忍,这三波罗蜜多是属于福;你能够修学这三波罗蜜多,你就有福了。

  地二、智所摄

  智唯一种波罗蜜多,谓慧波罗蜜多。

  「智唯一种波罗蜜多」,这三种是属于福,什麽是智呢?这第二科是智所摄。这个智慧是决断的意思,就是对于这件事不犹豫,就是决定是这样子。你有这样的决定,那就是智慧。犹豫不决,就表示没有智慧。现在在六波罗蜜多裡面,智慧只是一种波罗蜜多。「谓慧波罗蜜多」,就是最后一个,这个智慧。

  地三、二所摄(分二科) 玄一、标列

  精进、静虑波罗蜜多,应知通二分。一者、福分。二者、智分。

  「精进、静虑波罗蜜多,应知通二分」,这是第三科,二所摄;就是也是属于福,也属于慧。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标列。

  六波罗蜜多裡面的精进和静虑,这两个波罗蜜多呢,应该知道是通于福、也通于慧的,通于这两分。「一者、福分。二者、智分」。这是标列。下面第二科随释,分两科,第一科解释精进。又分两科,先说福分。

  玄二、随释(分二科) 黄一、精进(分二科) 宇一、福分

  若依精进修行布施,受护淨戒、及修慈等四种无量;如是等类所有精进,名为福分。

  这个精进是通于两分的,怎麽知道呢?「若依精进」,若是这位菩萨修行人,他能够随顺精进波罗蜜去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他修布施波罗蜜多的时候不懈怠。这个布施波罗蜜多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我们说是随时有困难的人,用一点财力布施这个人,这个是简单的事情。若是菩萨做利益众生的布施波罗蜜多,可能会有个广大的计划,那麽这个计划呢,就不是那麽简单,也需要有精进的力量才可以。这个精进有一个什麽味道呢?就是遇见了很多的困难,他都能够不退转,继续的把这件事完成了,那裡边有精进的意思的。若这样子呢,这就是属于福了。

  「受护淨戒」,你若精进的受护淨戒,那也是福。这个「受」,就是你有信心,你领受了这样的清淨的戒法,或者是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萨戒,各式各样的戒,叫受戒。受了戒以后,能保护这个戒,令它清淨,而不违犯。所以有受淨戒、有护淨戒,也须要有精进波罗蜜多的,才能成就的。

  「及修慈等四种无量」,「慈」,就是慈悲喜捨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是在禅定裡面修的;或者是在色界四禅,或者是无色界的四空定,在定裡边修这个慈悲喜捨四种三昧,也须要有精进才能够成就的,所以这也是属于福了。这个地方说是无量,就是这个慈悲喜捨它的所缘境是非常广大的,所以叫做无量。这是说到布施、持戒,和慈悲喜捨的四种三昧。应该也把忍波罗蜜,也应该在内,就是由精进的力量修忍波罗蜜。「如是等类所有精进,名为福分」,是属于福的这一部分的功德的。

  宇二、智分

  若依精进习闻思修所成三慧,修蕴善巧、修界善巧、修处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

  「若依精进习闻思修所成三慧」,第二科,前面是解释福分,现在解释智分。「若依精进」,若是你这个精进波罗蜜,依据精进波罗蜜去学习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的话,这样子呢,这个精进波罗蜜就是属于智慧了。

  我感觉我们出家人,在家居士姑且不说,我们出家人出了家以后,应该每一天的生活裡面做什麽事情?应该做什麽事情?我看,多数还不是太明白。现在这裡边,本来在〈声闻地〉来告诉我们呢,就是修三十七道品,就是修这个戒定慧。和我们现实上的佛教徒所作的事情是一致?是不一致?我们现实上佛教徒每一天都做什麽事情?所以若不到佛学院去的话,我看会知道什麽呢?那当然就是受他师父的领导,他师父要办医院、要办学校、要办安老院,那麽徒弟就是配合师父的计划,就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也是好,也是好事!但是我们从经论上呢,可不是说这个事情的。那麽现在这是〈菩萨地〉,也是包括世间上的慈善事业应该在内,但是也还是以圣道为主。譬如说:修闻思修三慧,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你要学习佛法,要闻、思,而还要有修,这就是禅定的事情了,有定、也有慧的。那麽知道我们…,你受比丘戒,你受菩萨戒也好,你的生活裡边应该做这种事情,应该修学这样的圣道。

  这是说若依精进来学习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这个闻、思、修不是慧,但是它能令你成就智慧,这叫闻所成,因闻而成就智慧;因思、因修而成就智慧,要学习这样的智慧。这是「修蕴善巧」,闻、思以后,就是修所成慧。修所成慧裡面,修什麽?就是要修奢摩他,在奢摩他裡面来修蕴善巧,这个我们前面讲过,在奢摩他裡面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无常、无我的。「修界善巧」,修这个十八界,也是无常、无我的。「修处善巧」,修这个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也是无常、无我的,修这种智慧。「修缘起善巧」,在奢摩他裡面修这个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你在禅定裡面这样观察缘起的道理。缘起:有流转门;也有还灭门。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你能这样去观察缘起的善巧的智慧,那麽这就是毗钵舍那,也可以说就是修慧,在奢摩陀裡面作如是观,这是智慧。

  「修处非处善巧」,处非处……,这个缘起善巧呢,其实前面我们讲过,它的意思是说:我们人的生命体,虽然把这个依报的世界,我们居住的世界也在内,但是主要是指我们的生命体说的,我们的生命体。这生命体的缘起的道理,主要是说这一个。那麽这个生命体,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无因缘而有的,是由自己的惑业苦为因缘,而这样流转生死;反过来呢,就可以得涅槃的。这个「处非处善巧」,其实也是缘起,但是它和缘起多少有一点不同。这个「处」,就是善得善报、恶得恶报,叫做处。如果善得恶报、恶得善报,就非处,就是不合道理。它着重于这一方面,所以叫做处非处善巧。

  修能观察苦为真苦、集为真集、灭为真灭、道为真道、及于一切善不善法,有罪、无罪、若劣、若胜、若黑、若白,并广分别缘生法中,皆能如实思择观察;如是等类,所有精进,名为智分。

  「修能观察苦为真苦」,前面这几种智慧,这都是智慧。下面又说到一种智慧,你在奢摩他裡边,你能够思惟观察「苦真是苦」:当然是说有苦苦、有坏苦、有行苦,这真实是苦。但是实在来说,什麽叫做苦?就是你心裡面分别,你心裡面分别就是苦。若是圣人呢,观察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所面对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无有法可分别,这个时候就不苦,就是没有这回事。譬如说:现在有人骂你、毁辱你,你心裡就苦了;苦了但是你若作观察,我为什麽……,你就是这样执着这件事是真实的,真实有人骂你,执着自己也是真实的,所以有人骂我这个不可以,我骂你才是对的,这样子嘛,你就是苦,心裡面有苦恼。你若观察你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和对方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缘起的,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毕竟空的,你作如是观的时候呢,你心就到第一义谛这裡来了。在第一义谛上,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地方是太平的,就和平了,他就没有烦恼,就没有苦了。如果你现在观察,为什麽众生有苦呢?你有分别心、你有执着心,所以你就苦,“苦真是苦”,不是虚妄的。

  「集为真集」:苦从什麽地方来的呢?就是由集来的,就是由你的烦恼,由你的烦恼…,本来没有苦,因为你有烦恼呢,就把苦积聚来了,是这麽回事,也就是你的虚妄分别心了。「灭为真灭」:把这个集和苦两件事都消灭了,这是真实是消灭了,就再永久也不会有苦了!它不会再复发的。像人有病,医生给我治好了过几天又有病了,那个病是好了,不是真好。现在佛教裡面说的苦集灭道那个灭,那是真实是灭,真实是把这个生死的问题解决了,以后永久是太平的了,「灭为真灭」。「道为真道」,就是能消除苦集、能灭除苦集的那个道,就是戒定慧。这个戒定慧真实是道,能通往涅槃那裡去的,它真实有这个力量,能够把你从凡夫的地方引导你到圣人的地方去,从生死的地方到无生死的涅槃那裡去了,它真实有这种力量。不是说是:只是修个禅定,一念不生,说是到了色究竟天了,到了非非想天。不行!你的问题还没解决,那不是真道。「道为真道」,你能够在奢摩陀裡边作如是观,这是智慧。

  「及于一切善不善法」,前面是智慧,下面还有智慧,就是对于一切属于善法;属于不善法的。什麽叫做善法呢?就是「无罪」过的。什麽叫做不善法呢?就是「有罪」过的。「若劣若胜」,譬如说:你修这个善法能得欲界的人天果报,你修这个善法能得到色界天、无色界天的果报,但是这也有劣、胜的不同。欲界就是下劣;色界、无色界就是胜。「若黑、若白」,黑白就是善恶了。「并广分别缘生法中」,并且你在禅定裡边能够广大的去观察,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皆能如实思择观察」,你都能够很正确的思惟观察。「如是等类,所有精进,名为智分」,这是属于智慧这一部分的。

  《披寻记》一一六六页:

  及于一切善不善法等者:缘生法中,杂染清淨有多异名。无罪故名善,有罪故名不善;黑故名有罪,白故名无罪;欲界名劣,色无色界名胜;黑黑异熟名黑,白白异熟名白。

  「及于一切善不善法等者」,这个《披寻记》。「缘生法中,杂染清淨有多异名」,这个因缘生法裡边,有是属于杂染的,有的是属于清淨的。「有多异名」,有很多不同的名称。「无罪故名善」,什麽叫做善?就是没有罪过。「有罪故名不善」,就是你作这种事情,对自己也不利益,对他人也有害,将来还要受苦,这就是有罪。你作这种事情,对别人有利益,对自己有利益,将来能得到安乐,那就是没有罪,而是善了。「黑故名有罪,白故名无罪」,这是用颜色来形容有罪、无罪。「欲界名劣,色无色界」叫做「胜」,「黑黑异熟名黑,白白异熟名白」,这是有两个黑、两个白,就是黑是恶法,恶法有因果嘛,因是黑的,果也是黑的;因是白的,果也是白的。善得善报,恶得恶报,这是这个解释。

  黄二、静虑(分二科) 宇一、福分

  若依静虑修习慈等四种无量;如是等类所有静虑,名为福分。

  前边是解释这个精进,精进解释完了,精进是通于福分、通于智分。现在第二科,是解释静虑。分两科,第一科是福分。

  「若依静虑修习慈等四种无量」,假设你这位菩萨,你这位修行人,「依静虑」,就是住在静虑裡边修习这个慈悲喜捨四种无量三昧。「如是等类所有静虑,名为福分」,这就是得到广大的福德。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智分。

  宇二、智分

  若依静虑,能修如前精进中说蕴善巧等;如是等类所有静虑,名为智分。

  「若依静虑,能修如前精进中说蕴善巧等」,若是你住在静虑裡边,你能修前面那个精进波罗蜜多裡面说的: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等。「如是等类所有静虑,名为智分」,就是智慧分,属于智慧的。

  天三、结

  如是福智,略有六种;一一分别,应知无量。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前面这个说法,什麽叫做福?什麽叫做智?就根据六波罗蜜来加以解释。所以「如是福智,略有六种」,就是六波罗蜜。「一一分别,应知无量」,若是每一种、每一种去分别,那就是很多很多了。

  《披寻记》一一六七页:

  如是福智略有六种者:此中六种,谓即前说六种波罗蜜多。

  亥二、福智因(分四科) 天一、徵二种

  云何福因?云何智因?

  这是第二科福智因。前面第一科是福智,也是加个福智,是福智的体;现在说福智因。其实福智体也就是福智果,现在这是福智的因。分四科,第一科是徵二种。

  「云何福因?云何智因」呢?福也是有因缘的,智也是有因缘的,什麽是它们的因缘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总标列,标列出来它们的因。

  天二、标列

  略说应知福因、智因,总有三种:一者、于福于智,能得、能住、能增长欲。

  简要的说呢,应该知道福的因和智的因,总起来说就是有三种不同:「一者、于福于智,能得、能住、能增长欲」,这就是福的因、智的因,就是对于福、对于智,「能得」,你这样做呢,你将来能得到福,你这样做,将来能得到智慧,那麽这个就是福智的因。「能住」,得到福、得到智慧的时候,使令它不失掉,那也是因。「能增长,能增长欲」,就是能得福智的欲,能住福智的欲,能增长福智的欲,这是指这个愿。你要有一个希望:我希望得到福、得到智。这个希望就是因,就是愿,这个愿是非常重要!你没有愿,就没有这回事。这是我们出家人,你一定要有愿:「我希望得涅槃,以涅槃为上首」,你有这个愿;然后再修戒定慧,就满足你的愿。现在福智也是一样,一定要有愿。

  《披寻记》一一六七页:

  能得能住能增长欲者:谓若福智,未得有能得欲,得已,复有能住能增长欲。发生希慕,发生欣乐,于彼修习,欲有所作,是欲义故。

  「能得能住能增长欲者:谓若福智,未得有能得欲」,你还没有成就福智,但是你现在有能成就福智的愿望,这就是福智的因。「得已,复有能住能增长欲」,你若得到了福智,你还有能住持福智的愿,能增长福智的愿;就像人发财的时候,总感觉这个财太少,要增长。现在得到福也应该有这种想法,总感觉少,还要继续再增长。「发生希慕」,你没有福、没有智,所以你就在心裡面发生出来「希慕」,希望有福、有智,仰慕这件事。「发生欣乐」,就发生出欢喜心,我欢喜有福、有智。「于彼修习,欲有所做」,对于那个福的因、智的因就想要採取行动「修习」。「于彼修习,欲有所做」这是想要採取行动,想要做这件事:说布施波罗蜜多能令我有福,那我就想要修布施波罗蜜多;闻思修能令我有智慧,我就想要这样做「欲有所做」。「是欲义故」,这个欲的道理是这样子。

  二者、于福于智,善能随顺无违背缘。

  前面这是一个愿,这是福智的因,还有第二个。「于福于智,善能随顺」,就是有了这种随顺的因缘,做这种事情,就是你採取行动。採取行动去修福,採取行动去修智,你「善能随顺」,这也要学习佛法才能有这种知识。怎麽叫做修福?怎麽叫做修慧?你要在佛法裡面学过才知道,什麽叫做福,什麽叫做智慧。你就採取行动,由因而去得果,叫做顺。「无违背缘」,没有相违的因缘,就是没有障碍的因缘,那麽这也是因。

  三者、于福于智,先已串习。

  第三个因缘,就是我过去生的时候,对于福、对于智慧已经这样学习过,已经这样努力地栽培过,那当然这也是福智的因。前面说的,这是现在,现在你在创造;第三是过去的创造。那麽,这就是福和智的三种因。

  天三、随难释(分二科) 地一、释随顺缘(分二科) 玄一、标

  此中随顺无违背缘者:谓颠倒缘不现在前、不会遇性,不颠倒缘正现在前正会遇性。

  「此中随顺无违背缘者」,前面第一科是徵二种,第二科总标列,列出来三种因。现在这第三科随难释,随前面所标列的,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加以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释随顺缘,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此中随顺无违背缘者:谓颠倒缘,不现在前,不会遇性,不颠倒缘正现在前会遇性」,颠倒的因缘,就是错误的因缘没有显现出来,没有显现在你的前面。「不会遇性」,你没有遇见这个颠倒错误的因缘,这个事很重要。「不颠倒缘正现在前」,这个不错误的因缘显现在你的前面了。「正会遇性」,这个不颠倒的缘现前了,你能和这个因缘能会遇,正好、正合适,修这个福、也修慧了。这段文应该再多说几句,我想不要多说,看下面就明白了。第一科是标,现在第二科是解释。什麽叫做颠倒缘呢?什麽叫做不颠倒缘呢?下面解释。

  玄二、释

  若遇恶友倒说福智,或倒作意颠倒而取:名颠倒缘现前会遇。

  若是你遇见恶知识、坏朋友,「倒说福智」,他把什麽叫做福、什麽叫做智?就是说错了。那麽你自己本身不是太明白,这个恶知识给你颠倒的去说呢,你就不知道怎麽才对了?譬如说:现在人家说是某某人、什麽团体是一个良福田。但是有人说:「不对,他那裡面都是污浊的,你不要去供养。」这下子完了!这件事你一说,你的心就随着他去了,那麽就不做这个福德的事情,不做了!就是这样子。再还有,我看见有些还是有点程度的人,他就说:「只有学习般若波罗蜜才是功德,你烧香、拜佛那都没有功德。」也有人说这种话!当然,我们人若相信了这句话,你就不到佛前烧香,也不去拜佛了,也不买点生果来供佛,都不做这个事情。这也是一个问题!

  实在来说呢,说是一个香火庙,说是那个地方,很多人在那裡烧香、拜佛,我认为这是无上菩提的开始,也是有功德的。有几个人一开始学习般若波罗蜜,就能修四念处?有几个人是这样?都是逐渐的,先在佛前拜佛,念念大悲咒、念念经,就这样子慢慢的熏习,使令身口意调柔了;然后他才可以进一步学习般若波罗蜜的。「倒说福智」,就把福德、智慧这个地方说错了。我们一般人不明白的时候,就被这件事破坏了,就不能修了。「若遇恶友倒说福智」,就是把福德、智慧这件事说错了。

  这个,我在律上看见一件事,律上说:譬如说这个传戒的时候,这时候这地方发表传戒,传这个三坛大戒。传戒的人都是不及格的,假设的话,都是不及格;但受戒的人不知道,你认为他就是佛,这是善知识,你就得戒了,你就能得戒。那麽从这件事,若反过来说呢,说这个人是及格的,是清淨比丘,是大善知识;但是你疑惑他,疑惑他不清淨,他怎麽怎麽的,不及格,令你不能得戒了。从这件事情,所以人说话的时候,儘量少说话,不要乱说。你还感觉到我说真实话,结果使令那个人不能栽培善根了,他不能受戒了。所以这上面,「倒说福智」这件事,是很有问题的!那这件事要怎麽样才能避免呢?自己谦虚一点,不要充善知识。你若愿意做善知识可以,就是要广学佛法,你有这种智慧,你说出来的佛法是正确的,能令人栽培善根。

  「若遇恶友倒说福智,或倒作意颠倒而取」,这个「若遇恶友倒说福智」,是外面有恶知识对你有影响。下面这一句「或倒作意颠倒而取」,不是外边的,是你自己虚妄分别,你自己颠倒的去思惟;「倒作意」就是颠倒的去思惟。「颠倒而取」,本来那个是清淨的,你就偏要认为这个人不清淨,就是「颠倒而取」,这就有问题了!「名颠倒缘现前会遇」,这就是颠倒的因缘现前会遇。这二句话也可以合在一起,「若遇恶友倒说福智,或倒作意颠倒而取」,你相信恶知识的话,你也就颠倒的作意,“这样子,喔!他说的对,他说这怎麽怎麽的!”你相信这句话,那就是倒作意颠倒而取。一个是受恶知识的影响颠倒作意;一个是没有恶知识,是你自己就这样分别。「作意颠倒而取:名颠倒缘现前会遇」。

  与此相违,所有白品,当知名为不颠倒缘现前会遇。

  若是和前面相违的,没有遇见恶知识,遇见善知识了,他说的是很正确的,而你也没有虚妄分别,也随着善知识的开示,你没有颠倒而取,那就是白品了,这就是清淨的,「当知名为不颠倒缘现前会遇」。

  地二、释无违缘

  若于福智能得、能住,及能增长,勤修习障远离不起:当知是名无违背缘。

  「若于福智能得、能住,及能增长,勤修习障远离不起」,这是第二科释无违缘。第一科标,第二科是释,就是把解释随顺缘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解释无违缘。

  「若于福智能得正住」,若是你这位菩萨,你这位修行人,对于福德智慧,「能得、能住,及能增长,勤修习障远离不起」,能得福智的障远离不起、能住福智的这些勤修习障远离不起、能增长福智的这些勤修习障远离不起,这分三句。这些障碍,没有现起,远离不起。可能这个广大的社会裡边,障碍的因缘是很多的,但是你能远离,你不受它的蒙骗,「当知是名无违背缘」。

  《披寻记》一一六七页:

  勤修习障远离不起者:谓若有法,障勤修习,当知是名勤修习障。非有彼法,正现在前,是名远离不起。

  「勤修习障远离不起者:谓若有法,障勤修习」,若有一件事,有这麽一个法,能障碍你勤修习,「当知是名勤修习障」。「非有彼法,正现在前,是名远离不起」,没有那件事出现在前,那就叫做远离不起。

  天四、结相违

  若诸菩萨于此三种福智因中随有所阙,当知不能生福生智。

  这是第四科结相违。若诸菩萨于此三种福智的因中,「随有所阙」,前面说这个三种,随种种情况有所缺少,你就不能生福生智了,就是有这个问题。就是第一个是愿修福智的愿,第二个是能随顺无违背缘,第三个于福于智先已串习;你有所缺,有所缺就有困难。

  亥三、福智果(分三科) 天一、徵

  云何福果?云何智果?

  前面说福智的因,这第三科说到福智的果。这裡说福智果和前面说那个福智的体,也不一样。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福果?怎麽叫做智果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解释福果。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福果

  谓诸菩萨依止福故,虽复长时流转生死,不为极苦之所损恼;

  「谓诸菩萨依止福故」,就是很多的菩萨依止福故。因为你有了福因,得到了福的果报,你已经得到了。「虽复长时流转生死」,你是有广大的福德的人,虽然长时间几千万年,或者无量劫,总是在这三界裡面流转生死。「不为极苦之所损恼」,因为你有福的关係,你不会为极大的苦恼所损害的,就是你这个福德保护了你,不会受很大的苦。

  我有一回在香港遇见一个人,是从英国来的一位有地位的人,英国人的港督要对这个人要表示一点敬意的,这麽一个人。这个人来到香港来,有因缘和我见面,他就问,他就提出一个问题,他说:「譬如说这个市场上物价高涨,对于老百姓的压力有多大?」当然,我也在,不是主要是问我,是问另一位法师,那位法师他就默然,没有回答。我在想这个问题,不是一样的!那个大富翁,说是这一斤米要十块钱的话,他无所谓。说这一斤的菜,不管是红萝卜、是白萝卜,是什麽菜,一斤要二十块钱,他无所谓,这种大财富有钱的人。只有我们小市民,“哎呀!这太贵了,生活困难”。这就是这个问题。他有福报的话,在生死裡面很苦恼的境界裡,他的苦恼不多。看这件事很严重,但是他好像没有什麽,也过去了。

  《披寻记》一一六七页:

  不为极苦之所损恼者:此如前说:最初发心菩萨,或于一时生极恶趣那落迦中,多分于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脱,受小苦受,生大厌离。乃至广说,其义应知。

  「不为极苦之所损恼者:此如前说:最初发心菩萨」,前面的文有说。「或于一时生极恶趣那落迦中」,或者一时,这个菩萨,他也是有犯了一点错误。犯了错误,做了恶事了,做了恶事就生到极恶趣那洛迦中,生到地狱裡面去了。「多分于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脱」,很快就从地狱出来了。「受小苦受」,他受了很小的一点苦恼,就结束了。「生大厌离」,但他这厌离心很强,“哎呀!这地狱太苦了”,再不敢作恶了。「乃至广说,其义应知」,这就是表示这个意思。

  又随所欲能摄众生,为作义利。

  「又随所欲能摄众生,为作义利」,这个大福德人,福德大了的人,他自己不为极苦之所损恼,同时他又能够随所欲的,心裡想怎麽做就能做。做什麽呢?「能摄众生,为做利益」,能引导众生大家都发心修福、修学圣道,他还能做这件事。因为他的福德大,他说话就有影响力,也就大家容易相信他,所以就能修福。这也是福果的一种。这个是说的福果,已经得到了福,才有这种作用!这个福果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一六八页:

  又随所欲能摄众生等者:谓如前说:菩萨安住异熟果中,于诸有情,种种众多利益事业,自有力能。乃至广说,随其所欲,所作成办,其义应知。

  「又随所欲能摄众生等者:谓如前说菩萨安住异熟果中,于诸有情,种种众多利益事业,自有力能」,他本身就有这种广大的堪能性。「乃至广说,随其所欲,所作成办,其义应知」,就是有这个好处。这前面说福果;这后面说智果。

  地二、智果

  依止智故,所摄受福是正非邪;又能起作种种无量善巧事业,乃至究竟当证无上正等菩提。

  「依止智故,所摄受福是正非邪」,因为他有智慧的关係,他生前修过智慧,今生就带来了这个智慧。「所摄受福」,他所积聚的福,由智慧去积聚福。「是正非邪」,这件事是非常合道理的,而不会有错误的事情,不会这样子,「所摄受福是正非邪」。

  《披寻记》一一六八页:

  所摄受福是正非邪者:谓如菩萨不以恶慧而行布施,常以巧慧而行布施,其类应知。

  「常以恶慧而行布施」,譬如说世间上的人,譬如说是两个敌对的团体:那个对方也有个力量在那裡反对自己,于是乎我用枪砲去打他去,这是一个办法;另外一个办法,用银、用金银财宝,送给你两千万黄金,那麽那个人就投降了,这样子你就进攻过去,就胜利了。这些事情这叫什麽意思呢?这就是「恶慧而行布施」,这是恶慧,它是这样意思。还有说是:「依止智故所摄受福,是正非邪」,还有一个意思:譬如说这个人贩卖毒品,赚了很多的财富,这就是没有智慧,所以所得到的福都是邪;有智慧的人,非法的事情不做,对人有伤害的事情不做!要合法,不违犯国家的法律,还不违犯佛法的戒律,在这样的情形下能得到福,这个福才是清淨的。如果是用非法的手段去取得福,就是邪了。而这件事究竟是正是邪呢?是全凭个人的智慧,全凭智慧了。其实能得到福,我们自己认为这是我的智慧、我的本事,我能得到福,其实不是!前生有一些功德,今生才能得到福。你不用那种手段能得到福,因为你前生修过,今生能得到福。但是人呢,多数的人不相信善恶果报的。

  「又能起作种种无量善巧事业」,这得到智慧,第一个是所得到的是合法的福。譬如说又有大福德的人,有了福以后他不悭吝,他还能用这个福利益广大的社会,那麽这就叫正;如果有了福,他悭吝,不肯去对于社会上很多苦恼的人,他不肯去帮助。我们看见月律师那个《一梦漫言》,他当时在宝华山做住持,当时那个地区就是饥馑了,很多人生活困难,很多人就跑到宝华山来吃饭。这个事情怎麽处理呢?这件事怎麽处理?见月律师就是把库房裡面所有的粮完全拿出来做饭,大家吃。吃了多少天,然后把这些灾民领到库房去看,没有了,没有米了,没有粮了,大家没有饭吃了,那麽这些灾民都走了。走了以后,庙裡面这些出家人怎麽办呢?喝白水,这样处理这件事。这看出来见月律师大智慧,他并不是我用力量把这些人赶走,这些米粮我自己用,不这样做。当然,吃了一天,喝白水过堂,过了一天、二天吧!就有人送来米了,大家的生活没问题,这就是智慧啊!「依止智故,所摄受福是正非邪」。「又能起作种种无量善巧事业」,这个有智慧的人,他不只于此,他还能发动种种无量、很多的善巧的事业,这是大智慧的事情。「乃至究竟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最后能得无上菩提,他会做出来很多对大家都有利益的事情,这是有智慧的人还会这样子。他对自己能做一些有利益的事情,也能为广大的社会做出有利益的事情,这些都是智慧啊!

  天三、结

  如是略说福果、智果。如其所应当知四种;品类差别,复有无量。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略说福果、智果,如其所应当知」,有这「四种」不同,「品类差别」,如果详细说就更多了。

  《披寻记》一一六八页:

  如其所应当知四种者:福果、智果,各有二别,如前已说,随应当知。今此总结,故说四种。

  「如其所应当知四种者:福果、智果,各有二别」,各有二种不同,前面说过。这个福果、智果各有两种不同,就是有正、有邪的不同;或者说福也有因果,智也有因果。这就四种不同。「如前已说,随应当知。今此总结,故说四种」。

  酉四、料简(分三科) 戌一、摄二依

  应知此中若异熟体、若异熟因、若异熟果,如是一切皆依于福,从福所生;福复依智,从智所起。

  「应知此中若异熟体、若异熟因、若异熟果」,这底下是第四科料简,料简分三科,第一科摄二依。「应知此中若异熟体」,其实就是异熟果,「若异熟」的「因」,「若异熟果」,就是成就了异熟果以后,发出来的作用,叫「异熟果」。「如是一切皆依于福,从福所生」,这底下加以解释。「如是一切皆依于福」,前面这麽多的功德,都是以福作依止处。「从福所生」,有了福以后,才能够有作用,是这个意思。「福复依止」,这个福德的事情的成就,它还是要依靠智慧的。「从智所起」,这个福是从智慧发起的,所以智慧更重要了。最初的时候,多数人修福是由贪心发动的,人家告诉某人说布施能得大富,所以他就去布施,就得大富,就是这样意思。当然他肯做,这裡面也有智慧的成分在内,但是人与人不完全一样的。现在这裡说:你有了福德的时候,你就会做出来很多的事情来,说是「从福所生」。「福复依智,从智所起」,这个福和智慧的关係是这样子。这是摄二依:福德、智慧,福德依于智慧。我们要有所作为要依于福,这个福又要依于智,所以说这个两种依止。现在第二科辨俱胜。

  戌二、辨俱胜

  是故二种于证无上正等菩提,虽俱是胜;而于其中福为最胜、智为无上。

  「是故二种」,就是福德和智慧两种,对于证悟无上菩提这件事,都是特别殊胜的,都是很重要的,要有福也要有慧。「虽俱是胜」,虽然福德、智慧都是殊胜的,但是在这裡边来说,就是在这个福德和智慧这两种在一起来说呢:福是很有力量;但是还不如智慧。所以福还有上,那麽智慧是无上,智慧是最高上、最殊胜的了,还是高过福的。这是辨俱胜,下面第三科举相违。

  戌三、举相违

  若诸菩萨于福、于智随阙一种,决定不能证于无上正等菩提。

  「若诸菩萨于福、于智随阙一种」,若是这麽多的菩萨,对于福德、对于智慧,随种种因缘你缺少了一种,或者缺少了福,或者缺少了慧。「决定不能証于无上正等菩提」,得无上菩提就不行了。说是:你说远离一切三十二相能得无上菩提?也不是的!也不可以。

  酉五、结名

  是名菩萨因摄果摄自利利他。

  这是第五科结束这一段文。

  申五、现法后法自利利他(分二科) 酉一、徵

  云何菩萨现法后法自利利他?

  这下面是第五科。第四科是「因摄果摄自利利他」讲完了,现在第五科。「现法后法」,就是现在的生命体,后法就是将来的生命体,所做的功德有自利、也有利他。分两科,第一科「徵」。怎麽叫做菩萨现法后法自利利他的功德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现法自利利他」。分两科,第一科「现法自利」,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举事」,分四科,第一科「如理求财及正受用」。

  酉二、释(分三科) 戌一、现法自利利他(分二科) 亥一、现法自利(分二科) 天一、举事(分四科) 地一、如理求财及正受用

  谓诸菩萨以如正理工巧业处士夫作用积集财物,即于如是所集财物,知量受用。

  「谓诸菩萨」,就是很多的菩萨。「以如正理工巧业处」,就是合乎正理,合乎正理就是合乎……,譬如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现在做善得善报,这就合乎正理;如果是你做恶,那将来会得善报,那就不合正理了。或者说:也不违犯国家的法律,也不违犯佛教的戒律,叫如正理。「工巧业处」,就是特别有智慧的事业的境界。譬如说是:做医生,这也是工巧业处;或者是耕田、种田,也是工巧业处;说是你办个学校,那也是工巧业处。就是智慧,属于智慧的这种事情,各式各样的事情,对人民有利益的事情,是正理的工巧业处。「士夫作用」,这些工巧业处一定要有一个人,这个人在这裡面发生作用。有人,也要有一个计划,做这件事;就是办一个医药的学院,医生的学院,或者是一个工厂,或者各式各样的事情,你没有人还是不行的。「积集财物」,由工巧业处,由士夫的作用而积集来的财物,而是如正理的,这时候得到了很多的财富。「即于如是所集财物,知量受用」,你得到了财富以后,对于所积集的财物,要「知量受用」,要知道量,不能够太过了不好,要这样子享受这个财富,所以叫「受用」。

  《披寻记》一一六八页:

  以如正理工巧业处等者:谓以工巧智为先,随彼勤劬,为建立工巧业处众具,为和合故,成办种种工巧业处。由是因缘,积集财物;既积集已,不染不住,不耽不缚,不闷不着,亦不坚持深见过患,了知出离而受用之,是名知量受用。

  「以如正理工巧业处等者:谓以工巧智为先,随彼勤劬,为建立工巧业处众具」,「谓以工巧智」,工就是巧,就是用善巧的智慧,就是有专业知识。「为先」,你先要有这种专业知识。「随彼勤劳」,再加上你不懈怠,你很精进,不怕苦。「为建立工巧业处众具」,你不怕苦,那麽你就会建立这个工巧业处,众多的资具。譬如说要有一个地方,有一块土地,这地方要造很多的建筑,这些事情。「为和合故,成办种种工巧业处」,「为和合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成办种种的工巧业处。

  「由是因缘积集财物」,因为你自己有专业知识,又能够团结了很多人,这是也不简单的事情。由是因缘积集了财物,大家都有利益。「既积集已」,既然把财富积聚来了以后呢?「不染不住,不耽不缚,不闷不着,亦不坚持深见过患,了知出离而受用之,是名知量受用」,这裡这麽解释。怎麽叫做「知量受用」呢?「不染」,得到了财富以后,对于财不会引起很多非法的烦恼,不这样做!不染污,就是不会引起很染污的事情。「不住」,这个「住」就是念念不忘,心裡老是想自己的财富,他不这样子。「不耽」,耽这个意思,就是不是特别的爱着这些财富,叫做「不耽」。「不缚」,他不会被这些财富把他困住了。「不闷」,闷者忧也,忧愁的意思;一有了财富以后,心裡面就忧愁,「唉呀!有土匪来抢我」,就是想了很多的事情,自己心情苦恼,这叫不闷。「不着」,心裡面对这件事不是那麽看得很重。「亦不坚执深见过患」,对财富虽然是积聚了很多,他不是那麽执着这件事。「深见过患」,他深深的看出来财富还是有过患的,能令人堕落,能令人造了很多的罪,有这些事情的。「了知出离而受用之」,所以他知道这个财富也是有过患的,所以他就心裡面出离这一切过患,出离这一切的烦恼。「而受用之」,心裡很自在的受用,这样子。「是名知量受用」,知量这个「量」是这麽解释。

  地二、受可爱果

  又先所造可爱果业、异熟果熟,于现法中受用彼果。

  这是第二科「受可爱果」。现在这一科是「现法自利」,就是得到了财富以后,对于自己是有利益的,也就是要享受的。第一科是「如理求财及正受用」,现在第二科是「受可爱果」。

  「又先所造可爱果业」:「先」,应该是过去生所创造的功德的事情,能得到可爱果,可爱的果报。这个「果」是所得的;这个「业」是能得果的,而这个业是前世创造的。「异熟、果熟」,这个可爱的果,就是现在…,业是前生造的,那麽前生造的业,现在这个异熟果成熟了,就是得到了可爱的果报了,「于现法中受用彼果」。这个异熟果,多数是指生命体说的,就是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果报,就是指正报说的。「于现法中受用彼果」,你现在就是要来享受这个身体;那麽你不杀生,所以这个身体健康、长寿,不杀生得的果报是健康、长寿。若杀生呢,寿命短而容易多病;你前生做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做了很多的功德,所以今生得的果报很好,那麽你就享受这个果报,「于现法中受用彼果」。

  地三、依静虑乐

  又诸菩萨于诸静虑善迴转者,为欲获得现法乐住,于现法中依此静虑;不为成立利他事故,依此静虑。

  这是第三科「依静虑乐」。「又诸菩萨于诸静虑」,这个静虑就是色界四禅。「善迴转者」,善迴转是什麽意思呢?你多静坐的时候,你要善巧的迴转。我现在静坐的时候,我现在应该修止:但是我心裡面妄想很多,要把这个妄想迴转,使令它不要动,就是止。那麽现在这个时候应该修观:原来是止,现在应该修观,就是把这个寂然不动的明静而住的心情迴转过来,叫它观察,思惟观察,叫做「迴转」。或者我昏沉了:你要迴转修特别殊胜的功德,去观想思惟,来破除这昏沉。或者是掉举:也要善巧迴转,使令他不掉举,这些事情。这样子,你能够善巧的迴转呢,你就得到禅定,得到色界四静虑了。「为欲获得现法乐住」,为什麽要善巧迴转呢?就是想要获得色界的四禅。「现法乐住」,不是将来,也不是过去,就是现在的生命体就有这种轻安乐。「于现法中依此静虑」,你成就了现法乐住的色界四禅,那麽你就在这裡享受,「于现法中依此静虑」,就是住在静虑裡边去享受禅定的乐。「不为成立利他事故」,我这是为自己,我不是为了利益他人。「依止静虑」,就住在这静虑裡边。

  地四、得涅槃道

  又诸如来现法涅槃,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能得现法涅槃诸有为法,

  这是第四科「得涅槃道」。前面是得世间的禅定,第一科得异熟果,然后得禅定,这第四科「得涅槃道」。

  「又诸如来现法涅槃」,又诸如来宣说正法,菩萨就依据佛的正法去修学涅槃,而且现在就得涅槃了,叫现法涅槃。「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能得现法涅槃诸有为法」,现法涅槃是果,果由因来,什麽是因呢?所有世间的善法及出世间一切能够获得现法涅槃的这一切有为法。那麽就是由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修道,到无学道,就成功了,这些都是有为法。由这个有为法的成功,在心裡面就出现一个无为的涅槃的境界。这是指「得涅槃道」,「涅槃道」就是涅槃因。

  天二、结名

  是名菩萨现法自利。

  就是前面现法得到的功德力。「又先所造可爱果业」,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是「如理求财及正受用」,这是得到财富。第二科,得到很好的一个生命体。第三科,得到禅定乐。第四科,是得涅槃道。顺着次第,它是「现法自利」的这麽多的功德力。

  亥二、现法利他

  如诸菩萨现法自利,如是菩萨所化有情,由此获得现法利益:当知即是现法利他。

  「如诸菩萨现法自利,如是菩萨所化有情,由此护得现法利益」,前面是现法自利,现在是现法利他。「如诸菩萨现法自利」,他得到很多的财富,又得到一个好的异熟果,又得到色界的四静虑,又得到涅槃道这个事情,这些现法自利。「如是菩萨所化有情」,这个菩萨呢,他有这样的功德力以后,就是用这些功德去教化众生。「由此护得现法利益」,因为这样子呢,使令很多的众生也得到很多的功德。「当知即是现法利他」,这就是他本身的。这样说:前面说那个现法自利,同时也就是现法利他了。

  《披寻记》一一六九页:

  如诸菩萨现法自利等者:前说菩萨积集财物知量受用,现法自利。即于此义,于此善根,劝他受学,是即菩萨现法利他。摄事品说:于现法利劝导行者:谓正劝导,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当知是名以现法利劝导利行。由此能令从他获得广大名称,及现法乐。由资具乐摄受安住。(陵本四十三卷十四页)准彼应知。

  「如诸菩萨现法自利等者:前说菩萨积集财物知量受用」,这是第一科,「现法自利」。第二科,「即于此义,于此善根,劝他受学」,也劝别人这样如法地行利,去得到财富。「是即菩萨现法利他。摄事品说:于现法利劝导行者」,也劝别人这样做。「谓正劝导,以法业德,招集守护」,也劝导别人「法业德」,就是依据佛法作种种功德。「招集守护」,就是你这样子得到了功德的时候,也能守护不失,不失掉。「增长财位」,增长了很多的财富。「当知是名以现法利劝导利行」,这就是劝导利行的意思。「由此能令从他获得广大名称,及现法乐」,菩萨自己如法地求财,得到种种功德。菩萨也如法地劝导众生如法求财,所以菩萨也得到了广大的名称。「及现法乐」,那指的是禅定。「由资具乐摄受安住。(陵本四十三卷十四页)准彼应知」,「由资具乐」,当然,没有得圣道的人所得的乐一定要靠资具。譬如穿着衣服,身体冷的时候,你穿衣服感觉暖,这叫资具乐。我造一下房子,很满意,在房子裡住也很快乐。我坐一个车,到什麽地方去,也感觉到很快乐。都是要因资具而有乐,这个没得圣道的人多数是要这样子;得了圣道,圣道不靠这一切法,能离一切相而心裡面有法乐。这个,初开始要由资具乐,这是「准彼应知」。

  戌二、后法自利利他

  若于欲界能获他世财宝具足、自体具足、及能当生静虑无色。

  「若于欲界能获他世财宝具足,自体具足」,这下面第二科。前面是现法自利利他,这一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后法自利利他。「若于欲界能获他世财宝具足」,若是菩萨这个时候是在欲界,不是在色界、无色界。他在欲界的时候呢,他能够有工巧的智慧,「能获他世财宝具足」,就是现在做种种利益人的功德,所以你第二生,就是「他」,来世能得到财宝具足。「自体具足」,因为你做的不杀生、不偷盗这些功德,将来你那个自体,那个生命体也是很圆满的。「及能当生静虑无色」,这是又一回事。前面是说在欲界得到财富,得到后世的财富具足,自体具足。「及能当生静虑无色」,他又能够多静坐,他将来就能够生到色界的四静虑;无色界的四空定去,也能到那边去。

  若生静虑及无色中,能获他世财宝具足、自体具足,

  这个是又一个情形。若是说他已经往生到色界的第四静虑,及无色界的四空定那裡,到那裡呢,「能获他世财宝具足、自体具足」,他也能得到欲界的…,就是他从色界天、无色界天命终了的时候,他能够到欲界来,到欲界来也能获得财宝具足、自体具足。就是他在修禅定的时候,或者在成就禅定之后,或者成就禅定之前,他也做了种种功德,所以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以后,命终了来到欲界来,也就获得财宝具足、自体具足。但是这是在前一生办的,所以也是后世。

  若现法中与忧苦俱数数思择修习善因:是名菩萨修习后法自利利他。

  「若现法中与忧苦俱数数思择修习善因」,前面是说福德很大,又继续地栽培福德。现在这是说又一种情形,若现在的生命体的生活中,「与忧苦俱」,生活困难,使令心情感觉忧苦。那怎麽办呢?「数数思择修习善因」,一看:我这个贫苦就是前生没做功德,那我现在要想办法要去修习善因。「数数思择」,一次又一次地思惟观察这个道理。于是乎,他就明白了,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应该修习善因。「是名菩萨修习后法自利利他」。

  《披寻记》一一六九页:

  若于欲界至修习善因者:此中略以三修习相,说名后法自利利他:谓若菩萨生于欲界,修习自利利他行故,能令自他获得他世财宝具足、自体具足,及能当生静虑无色,是谓第一修相。或复若生静虑及无色中,亦以修习自利利他行,故能令自他获得他世财宝具足、自体具足,是谓第二修相。或复于现法中与忧苦俱,数数思择修习善因,能令自他获得当来财宝具足、自体具足,是谓第三修相。

  「若于欲界至修习善因者:此中略以三修习相」,三种修习功德的相貌,「说名后法自利利他」。这是标出来,下面解释。「谓若菩萨生于欲界」,他是受生在欲界。「修习自利利他行故」,自利利他的功德业。「能令自他获得他世财宝具足、自体具足」,这两种。你大修布施,能得到财宝具足;你能够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你还能够得到自体具足。「及能当生静虑无色」,当生静虑无色,就是你现在要多静坐,成功了才可以。「是谓第一修相」,第一种修的相貌。「或复若生静虑及无色中,亦以修习自利利他行,故能令自他获得他世财宝具足、自体具足,是谓第二修相。或复于现法中与忧苦俱,数数思择修习善因,能令自他获得当来财宝具足、自体具足,是谓第三修相。」这一段文,分这麽三段解释。

  戌三、现法后法自利利他

  若诸菩萨于现法中与喜乐俱,修习当来财宝具足、自体具足所有善因,及非退分静虑无色一切等至:是名菩萨现法后法自利利他。

  这是第三科,现法后法自利利他。「若诸菩萨于现法中与喜乐俱」,那麽就是很富贵,财富很多,生活很快乐,叫作「与喜乐俱」,有喜有乐。这个喜是第六意识,乐是前五识,「与喜乐俱」。「修习当来财宝具足」,现在就是有很多财富,心情喜乐,但是他还在继续作种种功德,所以当来的财宝也会具足,自体也会具足。「所有善因」,当来的财宝具足、自体具足,是因为你现在修善因的关係。「及非退分静虑无色一切等至:是名菩萨现法后法自利利他」,他一方面也修习散乱的功德,同时也修定善。「及非退分静虑无色」,常静坐,而这个静坐成功了的时候,他不退。有的修了一个时候,不精进,懈怠,又退失掉了,得到的色界定、无色界定又失掉了,它不是退分定。所以,不退分的静虑无色。「一切等至」,就是一切的禅定,色界四静虑、无色界四空定,都名为等至。这个等至就是至等,这个等就是定,达到了定的境界。这个等,就是心裡面也不散乱、也不昏沉,不散乱就是寂静,不昏沉就是明了,明静而住,当然这是要到色界定、无色界定。你用功修行能达到这个境界,所以叫作等至,你成就了这个定。「是名菩萨现法后法自利利他」,现法也自利利他,后法也自利利他。

  《披寻记》一一七○页:

  于现法中与喜乐俱等者:谓若现法财宝具足、自体具足,或复证喜俱行或乐俱行三摩地,是名与喜乐俱静虑无色一切等至。既证入已,不从彼退,名非退分。

  「于现法中与喜乐俱等者:谓若现法财宝具足、自体具足,或复证喜俱行或乐俱行三摩地」,喜俱行就是初禅和二禅,乐俱行就是三禅。初禅、二禅是喜,三禅是乐,三摩地。「是名与喜乐俱静虑无色一切等至」,若是第四禅,那就是捨受,没有喜、没有乐;无色界的四空定也是捨受。「既证入已,不从彼退,名非退分」。

  申六、毕竟不毕竟自利利他(分二科) 酉一、徵

  云何毕竟及不毕竟自利利他?

  这是第六段,是毕竟不毕竟自利利他。分二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作毕竟的自利利他?不毕竟的自利利他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举事,举出一个例子来。分二科,第一科是不毕竟自利利他。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举事(分二科) 亥一、不毕竟自利利他

  谓于欲界财宝具足、自体具足,若因、若果,及诸异生世间清淨,若因、若果,是不毕竟自利利他。

  「谓于欲界财宝具足、自体具除,若因、若果」,说是这位菩萨他现在在欲界,他在欲界的时候,他也做了很多的功德,所以他享受可爱的果报,就是有财宝具足了、自体也具足,就是有一个圆满的果报身体,同时还有很多的财富。「若因、若果」,自体具足也有因果、财宝具足也有因果。「及诸异生世间清淨」,同时及诸异生,不但是自己,也普遍地利益到很多的世界上的人民。是什麽事情得到利益呢?「世间清淨,若因、若果」,就是色界定、无色界定,名为清淨。欲界虽然有财宝具足、自体具足,因为有欲的关係,就不名为清淨。这个色界定、无色界定,也有因、也有果。这样说呢,在欲界有财宝具足、自体具足的因果,同时又成就了色界天、无色界天的禅定的因果。这样的功德利益,「是不毕竟自利利他」,不是究竟的自利利他。因为什麽?因为这是无常的,欲界的财宝具足也是无常的、自体具足也是无常的,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的禅定也是无常的,到时候就结束了,就没有了。

  《披寻记》一一七○页:

  世间清淨若因若果者:此说静虑无色诸有漏定,名为世间清淨。修习彼法,住彼定中,名之为因。受彼地生,名之为果。

  就是你若在人间,在欲界人间修习色界定、无色界定,成功了,你就可以入定,这是叫作因。死掉了以后呢,你就从人间生到色界天,生到无色界天去了,那就叫作果,这样说。

  亥二、毕竟自利利他

  若诸烦恼一切永断,若诸所有八支圣道,若此为依获得一切世间善法:是名毕竟自利利他。

  「若诸烦恼一切永断」,这是第二科,毕竟自利利他。「若诸烦恼一切永断」,若是这位菩萨,这位佛教徒,他能学习般若波罗蜜、修四念处,不受一切法;结果呢,所有的爱烦恼、见烦恼完全都消灭了。这个时候,烦恼一切永断。「若诸所有八支圣道」,这个烦恼怎麽能断呢?就是要所有的八支圣道,就是八正道分,就是四念处、三十七道品,你要修这种功德。「若此为依」,你修八正道成功了,灭除了一切的烦恼了,那最低限度是八地菩萨以上了,七地菩萨以上。「若此为依」,你达到这样的境界以后,「获得一切世间善法」,你又能够去…,就是从空中出假,就是在社会上广度众生,劝导一切众生做种种功德,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广度众生。这样子嘛,又得到世间的善法,这样子的世间善法,和烦恼永断的这个境界,「是名毕竟自利利他」,究竟的自利利他,没有无常的问题了,就是永久的存在了。你所成就的功德,永久也不失坏的。这可见断烦恼、修八正道,断烦恼是非常重要。如果你得到了世间的禅定,得到世间的色界定、无色界定,你在世间上要做种种功德,这件事靠不住的,因为你内心裡还有烦恼。你内心裡有烦恼,就影响你的功德,不能够永久存在的,就被破坏了,到时候就结束了。若是破除一切烦恼,然后做种种功德,是永久也不可以破坏的。

  《披寻记》一一七○页:

  若此为依获得一切世间善法者:谓以八支圣道为依,彼诸世间所有善法转明盛生,由此能感当来转增转胜可爱乐诸异熟果,是名获得世间一切善法。

  「若此为依获得一切世间善法者:谓以八支圣道为依,彼诸世间所有善法转明盛生」,因为你内心裡有八正道,你做种种善法,那个善法是殊胜的。「由此能感当来转增转胜可爱乐诸异熟果」,那就是得法身了。得了法身,做种种功德,都是无漏的功德。圣人也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我们凡夫也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但是凡夫是有漏的功德;圣人是无漏的功德,是不一样的。「是名获得世间一切善法」。

  戌二、释由(分三科) 亥一、标

  由三因缘,应知毕竟、及不毕竟。

  这是第二科「释由」。前面第一科是「举释」,举出来两种释:一个是不毕竟自利利他;一个是毕竟自利利他。现在第二科解释他的原由,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由三种因缘,应该认识什麽叫做毕竟及不毕竟。这是标,下面列出来,列出这三种因由。

  亥二、列

  一、由自性故。二、由退不退故。三、由受用果有尽无尽故。

  这是三种因由。下面第三科解释这三种因缘,分两科,第一科由自性,解释这个自性。

  亥三、释(分二科) 天一、由自性

  由自性故者:究竟涅槃,名为毕竟;一切有为,名不毕竟。

  这叫做自性。就是那件事的本身上所具足的相貌,就叫做自性。「究竟涅槃」,就是你灭除一切烦恼以后,你能够证悟不生不灭的真如理了,这个时候叫做究竟涅槃,这件事就是永久也不退转了。「一切有为,名不毕竟」,一切有为法,就是无常的这一切因缘生法,因缘生法是有变化,有时有;有时没有,有无常的问题。那个诸法实相,诸法寂灭相,是永久也不变的,所以叫做毕竟。有为法,是随因缘转变,所以不究竟。

  《披寻记》一一七○页:

  究竟涅槃等者:谓如前说若诸烦恼一切永断,此名究竟涅槃。前说八支圣道,及与一切世间善法,此名一切有为。

  「究竟涅槃等者:谓如前说若诸烦恼一切永断,此名究竟涅槃」,这就是毕竟的。「前说八支圣道,及与一切世间善法,此名一切有为」,因为这是因缘生法。先说什麽叫做毕竟?什麽叫做不毕竟?

  天二、由退等

  由退不退及受用果有尽无尽故者:八支圣道无有退故,及受用果无有尽故,名为毕竟。

  「由退不退及受用果有尽无尽故者」,这是什麽意思?「八支圣道无有退故」,你修学这个八圣道法,成功了,他就不会退,不会向后退的。「及受用果无有尽故」,不退了,他所受用的大福德境界是没有穷尽的。所以你能够修学金刚般若,然后做种种功德,这个功德是无量无边的,是不可穷尽的。若是你没有金刚般若,你也去做功德,那功德是无常的。所以是「受用果无有尽故,名为毕竟」。

  《披寻记》一一七○页:

  及受用果无有尽故者:此即前说八支圣道为依,获得一切世间善法,名受用果转增转胜无有尽故。

  其馀一切善有漏法,由有退故、及受用果有终尽故:名不毕竟。

  「其馀一切善有漏法」,这前面是说无漏的善法,「其馀」,剩馀的是善而有漏,没有断烦恼。「由有退故」,没有断烦恼,你的功德到时候就结束了,你就退下来,由色界天、无色界天退到欲界来了。「及受用果有终尽故」,你所受用的财富、功德,也有时间性,到时候就结束了,「名不毕竟」。

  《披寻记》一一七一页:

  其馀一切善有漏法等者:谓如前说财宝具足、自体具足,及诸异生世间清淨所有善因,此名一切善有漏法。彼所有果,名受用果。

  所以从这裡看出来,我们出家人要努力的修八正道、修四念处。为什麽不修四念处,把拿宝贵的时间去修世间善法!在社会上办学校、办安老院、办医院,就做这种烦恼的事情,还要去向社会上化缘,然后才能办这些事情。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这件事上了,没有修八正道。没有修四念处和八正道,你就不能灭除烦恼,将来就算是你社会上做的功德,就算是有功德,也是有尽的,到时候就结束了。为什麽做这种愚痴的事情呢?不修学究竟圆满的善法,而去修学那些有漏的功德,为什麽要这样子呢?

  说是我们出家人应该有慈悲心,可以,你圣道成就以后再做这件事情也可以嘛。圣道成就以后就做这个功德,这就是无漏功德了,而不是有漏的了。「受用无尽」,你不断烦恼、不修四念处,你心裡有烦恼做这些有漏的功德,有漏的功德过了多少劫以后,又等于零了。这件事来计算一下,不用电子计算机,你就用现在的分别心来计算一下,这件事聪明不聪明?我们看看佛在世的时候那个比丘,他做什麽事情?就是修四念处,他做这种功德;不像现在的我们出家人这样子,不同!

  未四、结

  如是菩萨十种自利利他,若略、若广,菩萨随力随能当勤修学。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如是菩萨十种自利利他,若略、若广,菩萨随力随能当勤修学」,这是结束这一段。「如是菩萨十种自利利他」,我们在这科文上应该说十二种,这地方一共是六大科,第一科纯共自利利他这一科,第二科是利益种类自利利他,第三科安乐种类自利利他,第四科因摄果摄自利利他,第五科现法后法自利利他,第六科毕竟不毕竟自利利他。这个自利是一,利他是一,一共六个,就是十二种。而这上面说十科,这十科我这麽想,这第一科不算数,那个纯共自利利他那个地方有过失的,自利利他都有过失,可能那个不算数,那麽那就是十科了。「如是菩萨十种自利利他,若略、若广」,若略说,那麽就是十种;若广说,是无量无边了。「菩萨随力随能」,随自己的这个福报的力量,随你自己智慧的能力,「当勤修学」,应该努力的去做这种功德。「除此,无有若过、若增」,这十种功德就是这麽多,你除了这个不会再加上去,没有这些事情了。

  《披寻记》一一七一页:

  若略若广者:略,谓种类,说唯有十。广,谓差别,当知无量。

  过去、未来所有一切已学、当学自利利他,亦皆唯有如此十种自利利他。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过去、未来所有一切已学、当学自利利他」,刚才说这十种是现在;说若过去的,说过去世;说未来世,所有一切的已经学习的善法。过去是已学;未来就是当学。过去、未来自利利他的这些功德事情。「亦皆唯有如此十种自利利他」,过去也是这十种,未来也是这十种,「亦皆唯有如此十种自利利他。除此,无有若过、若增。」这是这个所学处,所学处第一科,自利利他处,这一科说完了。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4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4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42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2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