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5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5

 

  宙十、念制持心息

  彼若有时见为掉举恶作盖覆障其心,由极于外住嚣举故,尔时于内安住寂静制持其心。是故念言:于制持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入息出息。

  这是十六特胜的「释其差别」,解释每一胜行的差别相的第十科「念制持心息」。

  那位修行人「若」有的时候,感觉到它的内心「为掉举」、为「恶作」,这样的障碍「覆障其心」,遮覆障碍他的明静的清淨心。为什麽会这样呢?「由极于外住嚣举故」,由于那个修行人他失掉了正念,他心在外面、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外面的境界上,安住在「嚣举」,这个「嚣」就是浮动,「举」也是浮动的意思;这个心在外面的境界上动乱,所以就有掉举恶作的这种障碍。

  「尔时于内安住寂静制持其心」,那个时候这位修行人,他立刻地把心收回来,在入息出息在这个地方「安住寂静」,就是把这个掉举、恶作清除去、排遗出去了,心就寂静住。「制持其心」,就这样的来制伏住他这个掉举、恶作的这种虚妄分别心,用这个定力把它摄持住,叫它不要乱。「是故念言」,所以这位修行人他自己就这样地念:「于制持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入息出息」,对于制持心这样功夫,把这个心安住在入息出息上,这件事我现在能学习「制持心入息出息」,我能这样学习。

  这是第十。下面第十一科「念解脱心息」。

  宙十一、念解脱心息

  若时于心善修善习善多修习为因缘故,令现行盖皆得远离,于诸盖中心得清淨。是故念言:于解脱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入息出息。

  「若时于心善修善习善多修习为因缘故」,他念这个入出息,他能够善修善习善多修习的原因。「令现行盖皆得远离」,使令这个五盖,我全部全面地能够远离了。「于诸盖中心得清淨」,他的内心就对诸盖都消除了,所以他心裡面明静而住。「是故念言:于解脱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入息出息」。

  那麽这第十一科,这表示这位修行人是把这个盖完全消除,以后不再有这件事了。

  宙十二、念无常息(分二科) 洪一、标应断

  彼于诸盖障修道者心已解脱,馀有随眠复应当断。

  前面那段是第十一科。下面这是第十二科「念无常息」分二科,第一科「标应断」。

  「彼于诸盖障修道者」,那个修行人对于这个五盖能障碍修道人的心,这个时候的程度已经解脱了「诸盖障」。「馀有随眠复应当断」,残馀的、剩馀的问题就是诸盖的「随眠」,就是贪欲、瞋恚还有种子储藏在他的身心裡面,这个「随眠」还应该修学圣道,断灭了它。这是「标应断」,应断随眠。下面第二科「明作念」。

  洪二、明作念

  为断彼故起道现前。谓于诸行无常法性,极善精恳如理观察。是故念言:于无常随观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出息。

  「为断彼故」,为断彼随眠故「起道现前」,就是发起圣道,这个圣道的智慧让它现前。「谓于诸行无常法性,极善精恳」,那麽这个「起道现前」是什麽道呢?「谓于诸行无常法性」,就是这个色受想行识都是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的,这样的圣道「极善精恳」,他极能够精微地,「精」者微细,就是深入地去观察;「恳」是真实,很诚恳很真实的这样观察。「极善精恳,如理观察」,如这个无常的道理去观察思惟。「是故念言:于无常随观入息出息」,所以他心裡面这样的念;就是把这个道理显现在心裡面去思惟,就这样在心裡面有这样的话:「于无常随观入息出息」,在这个入息出息上面修无常观,「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出息」,他有这种能力;这表示说他能做这件事,能做如是观了。

  这个「能做如是观」这件事,这话是这麽说;但事实上怎麽叫做「能学无常随观入息出息」呢?就是随时随地随各种因缘他这无常观能现前;观察色也是刹那刹那生灭,受想行识都是刹那刹那生灭,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眼耳鼻舌身意都能刹那刹那生灭。由于此无常观的有力量就能调伏烦恼了,不再那麽执着了,这就是这样意思。

  前面说是有的时候掉举,有的时候恶作,有的时候昏沉睡眠,那麽也有这个诸盖。掉举裡面也有很多有贪欲、瞋恚,各式各样的这些事情。当然初果圣人是没有断贪烦恼、瞋烦恼,他还是有。但是这麽多的盖有时候会现前,这些事情也同于凡夫;可见这十六胜行不全是圣人修的,也通于在凡夫的时候也可以修,也可以这样修习。所以前面忽然间执着有我、有我慢,说那是忘念了,忘掉了正念就会这样子,有这个问题。

  宙十三、念断等息(分二科) 洪一、重修解脱(分三科) 荒一、明渐次(分二科) 日一、修瑜伽

  又彼先时或依下三静虑、或依未至依定,已于奢摩他修瑜伽行。今依无常随观,复于毘钵舍那修瑜伽行。

  这是第十三科「念断等息」分二科,第一科「重修解脱」又分三科,第一科「明渐次」分二科,第一科是「修瑜伽」。

  「又彼先时」,又那位修行人在过去的时候,或者他是「依下三静虑」,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就是「下三静虑」;四禅不在内,因为四禅没有出入息不能修阿那波那念的。「或依未至依定」,或者这个修行人他没有得初禅、二禅、三禅,他祇是得未到地定,那麽他修观的时候,他就以未至定为依止处修毘钵舍那观。他若是得了初禅、二禅、三禅,他就在初禅、二禅、三禅裡面修毗钵舍那观,是这样意思。「已于奢摩他修瑜伽行」,他以前他已经修成功了奢摩他,这个「瑜伽行」就是相应行;就是奢摩他相应了,毘钵舍那相应了,都叫做「瑜伽行」。现在这一段文,是说他这个止;奢摩他修成功了。说他以前或者是修成功了三禅,或者他以前修成功了奢摩他未至定;修成功了未至定就是他以前修成功了奢摩他,一部份的奢摩他修成功了。

  「今依无常随观,复于毘钵舍那修瑜伽行」,说现在这个时候,他修十六胜行的时候,他就「依无常随观」就是学习无常观,学习无常观不是在散乱心;「复于毘钵舍那修瑜伽行」,就是在奢摩他裡面修这个无常观,修无常观的时候也叫做修「瑜伽行」,这样意思。这就是说他这个「修瑜伽行」是这样有程度的,不是散乱心。

  日二、求解脱

  如是以奢摩他毘钵舍那熏修心已,于诸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

  这第二科「求解脱」。第一科是说他以前成功了奢摩他;现在说是「求解脱」。

  「如是」就是这一段文他成功了奢摩他,他就以奢摩他毘钵舍那这个止观,来「熏修」他的这个清淨心,使令这个盖障都清除了。「于诸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于这个「诸界」裡面,「从彼随眠」,从彼盖障的随眠种子而希求「解脱」;他「熏修」以奢摩他毗钵舍那这样修行的目的是什麽呢?就是断除盖障的「随眠」,就是解脱盖障的种子,目的是这样子。

  《披寻记》九二七页:

  又彼先时或依下三静虑等者:由前已说第三静虑已上,于阿那波那念无有更修加行道理,是故此中唯说或依下三静虑,或依未至依定修瑜伽行。又前观察所生起心,亦说下三静虑及未至定为所依止,义与此同。

  「又彼先时或依下三静虑等者:由前已说第三静虑以上,于阿那波那念无有更修加行的道理,是故此中唯说或依下三静虑,或依未至依定修瑜伽行。又前观察所生起心,亦说下三静虑」前面提过这件事。「及未至定为所依止,义与此同」,和这裡面道理是一样的。

  这是说「修瑜伽」、「求解脱」。下面第二科「辨诸界」。前面第一科说「渐次」,就是说他以前成就了奢摩他,现在在奢摩他裡面修无常观的毗钵舍那,目的是从诸盖障的随眠求解脱,这样意思。下面是「辨诸界」分四科,第一科「徵」。

  荒二、辨诸界(分四科) 日一、徵

  云何诸界?

  这个「诸界」是什麽意思呢?这是「徵」。下面是「标」。

  日二、标

  所谓三界。

  就是三种界。下面列出来。

  日三、列

  一者断界。二者离欲界。三者灭界。

  这叫做「三界」,这是列出来。下面第四科解释。

  日四、释

  见道所断一切行断,名为断界。修道所断一切行断,名离欲界。一切依灭,名为灭界。

  什麽叫做「断界」呢?是「见道所断一切行断,名为断界」,就是初入圣道,成就无我的智慧见到第一义谛,见到诸法寂灭相的时候,这时候断除去一切的烦恼心。一切烦恼心就是身见、戒取、疑这三种烦恼。这就叫做「断界」;从来也没有断过,现在是初开始断烦恼,所以名之为「断」。

  「修道所断一切行断,名离欲界」,得了初果以后继续向前修学圣道,就断了五下分结裡面那个贪、瞋,这时候就是「修道」。把贪瞋这二种烦恼断掉了的时候,就是「离欲界」了,就远离了欲界、就是超越了欲界到了色界了,这名「离欲界」。

  「一切依灭,名为灭界」,这一切有漏种子都灭了。这「依」,一切有漏的种子叫做「依」;这个种子生现行;烦恼的现行依种子为所依。一切爱见的烦恼所依止的烦恼、所依止的种子全面的灭掉了,就是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就是五上分结种子也灭了,这时候叫做「灭界」。这「断界」,一个「离欲界」,一个「灭界」。这叫做「灭界」。

  这是解释「辨诸界」解释完了。下面第三科「修止观」。

  荒三、修止观

  思惟如是三界寂静、安隐无患,修奢摩他毘钵舍那。

  前面是解释什麽叫做「三界」。这以下才说修止观。

  「思惟如是三界寂静」,说这位修行人他在奢摩他裡面思惟这「三界」,断界、离欲界、灭界这三界「寂静」了,也就是把五下分结、五上分结全面的灭除了,这时候心裡面是寂静了再没有烦恼贼捣乱,没有烦恼贼在心裡面捣乱、心裡面寂静了。「安隐无患」,无论什麽时候心裡面都是安隐的,没有灾患来苦恼他了。「修奢摩他毘钵舍那」,这三界的寂静不是自然的,是你要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才可以,你才能达到这裡,也就是修四念处、修无我观、修无常观、无我观。

  洪二、作念能学

  彼由修习多修习故,从馀修道所断烦恼心得解脱。是故念言:于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

  这第二科「作念能学」。前面第一科是「重修解脱」,这是第二科「作念能学」。

  「彼由修习多修习故」,他是得了初果以后,他要继续在入息出息上修四念处,修习又多修习,善修善习「多修习故」,「从馀修道所断烦恼心得解脱」,从残馀的修道所断的烦恼,就是刚才说的,他的心裡面解脱了这一切烦恼。「是故念言:于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一个断、一个离欲、一个灭,这三种随观「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他这件事能做到了。

  亥二、结成无学

  如是彼于见修所断一切烦恼皆永断故,成阿罗汉诸漏永尽。此后更无所应作事,于所决择已得究竟。

  这是第二科「结成无学」。前面是有学见迹(显有学行),现在成功,就是又修了十六胜行就成功了,就得到「无学」了。

  「如是」像前面这一大段文,彼那个修行人对于见道所断一切烦恼,修道所断一切烦恼「皆永断故」,不是暂时地断。「成阿罗汉诸漏永尽」,一切烦恼都永久地灭尽了。「此后更无」所应作的事情了。「于所决择已得究竟」,在色受想行识上观察无常、无我的道理这个「抉择」,已经到究竟圆满的程度了,这叫「结成学无」。

  地三、结

  是名十六胜行。

  这「十六胜行」到此说完了。

  亥二、总结劝学

  修习如是名为五种修习阿那波那念,多寻思行补特伽罗,应于是中正勤修学爱乐乘御。若于所缘有逡遽务有散乱者,于内各别应当亲近如是观行。

  这是第二科「总结劝学」。前面是「别辨五种」;有算数修习…乃至到十六胜行的修习,一共是五种。「五种修习阿那波那念」这个法门是谁应该修习的呢?是「多寻思行补特伽罗」,就是妄想特别多的人。「应于是中正勤修学」,在这个法门裡面你应该认真地、精进地学习。「爱乐乘御」,你要发欢喜心,要「乘御」就像坐这个车,就可以从凡夫地到涅槃地,就可以到那裡面去了。

  「若于所缘有逡遽务有散乱者」,若是你这个修行人修行的时候,或者你有欲寻思、恚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有这些「逡遽」,就是心裡面有贪瞋痴的这个分别心就是很逡忙,有这样散乱心的人。「于内各别应当亲近如是观行」,你应该修这个…;有欲寻思就是要修出离寻思,有恚寻思、有害寻思要修慈悲喜捨;就是这样子,各别地去亲近这样的观行的法门来对治它。

  《披寻记》九二八页:

  若于所缘有逡遽务等者:欲恚害等诸恶寻思令心遽务亦令散动,名有遽务及有散乱。

  这样意思。

  未二、显方便

  若于此中勤修习者,寻思散动皆无所有;心于所缘速疾安住,深生爱乐。

  第二「显方便」。若是你有这样的多寻思行的话,这样的人「若于此中勤修习者」,「寻思散动皆无所有」,这个杂乱的妄想就没有了,就对治出去了。「心于所缘速疾安住」,你的心在入息出息这裡,就很快地就寂静住了。「深生爱乐」,这个时候有快乐出来,你心裡面深深地「爱乐」这件事。

  午三、结

  是名第五多寻思行补特伽罗淨行所缘。

  这结束这一段。

  辰四、结

  如是总名淨行所缘。

  卯三、善巧所缘(分五科) 辰一、徵

  云何名为善巧所缘?

  前面是「淨行所缘」,这是第二科「淨行所缘」。现在是第三科「善巧所缘」。第一科是「遍满所缘境事」,第二科「淨行所缘」,第三科是「善巧所缘」。分五科,第一科「徵」。怎麽叫做「善巧所缘」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标」。

  辰二、标

  谓此所缘略有五种。

  这个「善巧所缘」有五种不同,这是「标」。下面列出来,那五种呢?

  辰三、列

  一蕴善巧。二界善巧。三处善巧。四缘起善巧。五处非处善巧。

  「一蕴善巧」,第二是「界善巧」,第三是「处善巧」。这个「处善巧」,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包括在内了,所以「根善巧」也在裡面了。四是「缘起善巧」,五是「处非处善巧」;一共这五种善巧。这个「善巧」就是通达的智慧。

  辰四、释(分二科) 巳一、别辨相(分五科) 午一、蕴善巧(分二科) 未一、徵

  蕴善巧者:云何蕴?云何蕴善巧?

  下面第四科解释这五种善巧,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这五种善巧的相貌,分五科,第一科先解释「蕴善巧」,分二科,第一科「徵」。

  「蕴善巧」是什麽呢?「蕴善巧者:云何蕴?」什麽是蕴呢?「云何蕴?云何善巧?」这个蕴善巧分二个问题;怎麽叫做「蕴」?怎麽叫做「善巧」?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释,先解释什麽叫做「蕴」,分四科,第一科「标」。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蕴(分四科) 酉一、标

  谓蕴有五。

  酉二、列

  则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则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五种不同,这是列出来。

  下面第三科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解释「色蕴」分三科,第一科「徵」。

  酉三、释(分二科) 戌一、色蕴(分三科) 亥一、徵

  云何色蕴?

  怎麽叫做「色蕴」呢?这「蕴」就是,「蕴」者积聚的意思;这个地水火风,色就是物质一大堆,不是单纯一个的,很多的所以叫做「色蕴」。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出体性

  谓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

  这下面就是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出体性」。「谓诸所有色」,所有的很多的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什麽是「色」呢?就是坚、溼、煖、动叫做「四大种」;这个「大」就是广大的意思,这个地水火风都是很广大的;这个「种」就是一切色法都是依此而成,所以它是「种」。「及四大种所造」,这个坚、溼、煖、动所造的,就是我们眼所见的这一切地水火风,是四大种所造,就是这个。譬如说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是四大种所造;我们的眼也有坚、溼、煖、动;耳、鼻、舌、身都有坚溼煖动。它们积聚起来成为眼、耳、鼻、舌、身、意的。这所见的一切的色、声、香、味也都是四大种所造,这一切法;这个「触」裡面也有一部份。

  这是第一科「出体性」。下面第二科「显差别」。

  天二、显差别

  此复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

  「此复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这个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是通于三世的;有过去的、有未来的、有现在的不同。「若内若外」,「内」就是我们的身体的四大种所造,「若外」就是这个生命体之外的所见的这一切的色法。「若麤若细」,这一切色法有麤有细的不同;「四大种」应该是精微的,「四大种所造」就是麤劣的。「若劣若胜」,你若是造了很多的恶业,很多的罪业所感得的「四大种、四大种所造」就是「劣」。如果是善业所招感的「四大种、四大种所造」那就是「殊胜」的;用善恶来分别。世间的就是「劣」,出世间的就是「殊胜」了,或者是这麽说。「若远若近」,若过去、未来就是「远」,现在就是「近」了。

  这个「色蕴」有这麽多的差别,这是说「色蕴」的相貌是这样的。下面第三科「结」。

  亥三、结

  总名色蕴。

  这麽多的差别的色蕴,总而言之都叫做「色蕴」,这就这个意思。

  戌二、馀蕴(分二科) 亥一、出体性(分四科) 天一、受蕴(分三科) 地一、徵

  云何受蕴?

  前面是「色蕴」。现在说「馀蕴」,就是受、想、行、识蕴。「馀蕴」裡面分二科,第一科「出体性」分四科,第一科先说「受蕴」的体性,分三科,第一科「徵」。

  怎麽叫做「受蕴」呢?这是徵。「云何受蕴?」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分「三种」。

  地二、释(分二科) 玄一、三种

  谓或顺乐触为缘诸受,或顺苦触为缘诸受,或顺不苦不乐触为缘诸受。

  「顺乐触为缘诸受」这个就是乐受,「顺苦触为缘诸受」就是苦受,「不苦不乐触为缘诸受」就是不苦不乐受。这个「为缘」就是为所缘;你心以「乐触」为所缘、你就有乐受,以「苦触」为所缘那麽你就有苦受,「不苦不乐触」就不苦不乐受。

  这个「受蕴」这是三种不同;苦、乐、捨。下面第二科是「六种」受。

  玄二、六种

  复有六受身。则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

  「复有六受身」,这个六受的体性。「则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这是约所依的六根来分别受的差别相,就是有六种了。

  地三、结

  总名受蕴。

  总名为「受蕴」。这个受蕴,在众生的心情上倒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人都贪求这个乐受而去有种种行动、发起种种行动的。所以乐受是众生心之所求,也是众生的果报;你受乐受也是果报,受苦受也是果报。

  天二、想蕴(分三科) 地一、徵

  云何想蕴?

  下面是说「想蕴」,分三科,第一科「徵」。第二科解释,怎麽叫做「想蕴」呢?

  地二、释(分二科) 玄一、有相等

  谓有相想、无相想、狭小想、广大想、无量想、无诸所有无所有处想。

  这第二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有相想等;又是「有相想、无相想、狭小想、广大想、无量想、无诸所有无所有处想」这一共有多少想?有相想、无相想是二个。狭小想三个,广大想是四个,无量想是五个,无诸所有想是六个,六个想。看这个这《披寻记》有解释。

  《披寻记》九二九页:

  谓有相想等者:集论中说:何等有相想?谓除不善言说、无想界定、及有顶定想,所馀诸想。何等无相想?谓所馀想。何等小想?谓能了欲界想。何等大想?谓能了色界想。何等无量想?谓能了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想。何等无诸所有无所有处想?谓能了无所有处想。(集论一卷四页)此应准释。

  「谓有相想等者」:「《集论》中说」,《阿毗达磨集论》;有《杂集论》,还有《集论》,《杂集论》是解释这个《集论》,都是无着菩萨造的。

  「何等有相想?」什麽叫做有相想呢?「谓除不善言说、无想界定、及有顶定想,所馀诸想」这就叫做「有相想」。「谓除不善言说」,就是不善于说话的人,就是小孩子、孩童、婴孩他还不能说话。「除不善言说」,除掉这个不善言说;「不善言说」就是「无相想」。除掉了这个无相想就是有相想,是这样意思。这个不善言说是无相想,就是小孩子他也能想,他心能接触一切相的时候想,但是不知道是什麽?他接触到光明的时候,他心取光明相的时候,但是不知道它的名字;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意、乃至父亲母亲,他心裡面接触这些相的时候,但是不知名字,所以他叫做「无相想」。

  「无想界定」,这无想界定是什麽呢?其实无想界也就是「无相界」,就是涅槃,涅槃是离一切相了。这个「无想界定」就是得涅槃之前你要修「无想界定」,就是「无想界定」修这个定,就是无相三昧了,修这个定为因才能得涅槃,所以叫做「无想界定」;这也叫做「无相想」,这是超越了一切名言,那叫做「无相界定」是这样意思。

  「及有顶定想」,「有顶定」就是三界之顶、非非想定。非非想定的时候他的心不明利,他不能安立种种差别相,他也是厌背了一切相但是还是有想,就是他这个心不明利的关係,这时候也叫做「无相想」。

  那这样说这个无相想有三种;一个「不善言说」也叫做无相想,「无想界定」也叫做无相想,「及有顶定想」也叫做无相想。这个「不善言说」,这小孩子因为没学言语,他没学这个名言所以他也无相想。这个无想界定,这是圣人,他超越了一切名言,他心裡面离一切分别,这是佛法中最殊胜的,叫「无相想」。「有顶定想」,这是他那个定力太深了,这毗钵舍那的观太弱,所以他的心思不明利,他不能够有这一切名言的相貌,所以也叫做「无相想」。

  现在什麽叫做「有相想」呢?就是除掉了这三种无相想「所馀诸想」,叫做「有相想」。除掉了这三种人之外,都叫做「有相想」。「何等无相想」?什麽叫做无相想呢?「谓所馀想」,就是除掉了有相想之外,所馀的这个想;那就是刚才说的那三种无相想。这个有相想和无相想解释完了。

  什麽叫做「狭小想」呢?「何等小想?谓能了欲界想」,能明瞭欲界的事情的这样的思想,这就叫做「狭小想」。「何等大想?谓能了色界想」,就是色界四禅的这种人,就叫做「大想」,「广大想」。「何等无量想呢?谓能了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想」,这就是无色界定的前二个定,这叫做「无量想」。「何等无诸所有无所有处想?谓能了无所有处想」,就是无色界定地的第三个定,无所有处定;无所有处定就是,心裡面也不分别空,也不分别识,就分别无所有,这叫做「无所有处想」。那麽这解释完了。(《集论》一卷四页)「此应准释」,这裡面说的准照《集论》说的来解释。

  什麽叫做「想蕴」?就是这麽多的想,这叫做「想蕴」。

  玄二、六想身

  复有六想身;则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

  这是第二科「六想身」。什麽叫做「六想身」呢?「则眼触所生想」,就是「眼触所生想」,因眼、眼根接触到色相生眼识,这个时候所了别的境界就是「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这就是六想,都是因「触」而生想。

  地三、结

  总名想蕴。

  这是「想蕴」结束了。下面第三科「行蕴」,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天三、行蕴(分三科) 地一、徵

  云何行蕴?

  云何叫做「行蕴」呢?这是第一科。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六思身」。

  地二、释(分二科) 玄一、六思身

  谓六思身;则眼触所生思,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思。

  什麽叫做「行蕴」?就是「六思身」就是「行蕴」;什麽叫做「六思身」呢?「则眼触所生思,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思」,就是六根接触到六尘,同时生出来六识,六识当然它也是触到六境,这个时候心裡面要有所行动,这叫做六触「所生思」。这个「思」呢?就是想要作善事、或者想要作恶事,心裡面有个目的;我要达到这个目的,要採取这样的行动,或者是好的、或者是坏的、或者有罪、或者是有福的,那麽这就叫做「行蕴」。这「行」就指思心所说的,而实在这个思心所呢?不是单独的。

  玄二、所馀法

  复有所馀,除受及想诸心法等。

  这第二科「所馀法」。「复有所馀」,除了思心所之外还有剩馀的;剩馀的是什麽呢?「除受及想」,所有的心所法裡边除了这个「受」和「想」;前面已经有受蕴、有想蕴了,所以把这两个心所法除掉之外,其馀的「诸心法等」。

  地三、结

  总名行蕴。

  总起来,总加起来叫做「行蕴」。

  如果你这个思心所想要达成这个目的;想要作恶事,所有的烦恼心所都来了。说想要作善事,那一切的善心所都来了;这就是「诸心法等」。这总合起来名为「行蕴」。但是这麽多的心所法裡边以「思心所」为导首,为导为首;它是个领导者,大家都同它合作来作成一件事,把这件事做成功了,或者是没做成功失败了,这叫做「行蕴」。

  天四、识蕴(分三科) 地一、徵

  云何识蕴?

  这是第四科,这裡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识蕴」呢?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三种」。

  地二、释(分二科) 玄一、三种

  谓心、意、识。

  就是「识蕴」有三种不同;一个「心」、一个「意」、一个「识」。这个「心」是集起义。「意」可以当依止义,或者是当思量义。「识」是了别的意思,这样意思。这是我们以前解释过了。

  玄二、六种

  复有六识身,则眼识、耳、鼻、舌、身、意识。

  前面是三种解释,现在说有六种解释。「复有六识」的体性,「则眼识、耳、鼻、舌、身、意识」。

  地三、结

  总名识蕴。

  总名为「识蕴」,是这样。

  亥二、例差别

  前受想行蕴及此识蕴,皆有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等差别。如前广说。

  这是第二科「例差别」。前面是说它们的自相;色蕴的自相、受、想、行、识的自相。这底下「例差别」,它不是一个孤独的事情,有各式各样的事情有差别的。

  「前」边这个受蕴、想蕴、行蕴「及此识蕴」,「皆有」过去的不同、未来的不同、现在的不同、也有内外等、劣胜等的不同。「如前广说」像前面说了,前面说过了。

  酉四、结

  是名为蕴。

  这就叫做「蕴」。这个五蕴就是这麽解释。

  申二、蕴善巧(分二科) 酉一、徵

  云何蕴善巧?

  前面把这个「蕴」解释完了。现在这下面解释这蕴的智慧,善巧通达的智慧。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蕴善巧」呢?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略」,略解释。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略

  谓善了知如所说蕴、种种差别性、非一众多性,除此法外更无所得、无所分别。是名略说蕴善巧义。

  「谓善了知如所说蕴、种种差别性」,就是你这个人、你这位佛教徒,你能明白像所说的这个色、受、想、行、识「蕴」的「种种差别性」、「非一众多性」,「除此法外更无所得、无所分别」,你能这样明白。「是名略说蕴善巧义」,这是略说。

  下边就广说,就是解释这个略说,分三科,第一科解释蕴的种种差别性,先「徵」。

  戌二、广(分三科) 亥一、蕴种种差别性(分二科) 天一、徵

  云何名蕴种种差别性?

  这是问。下面第二科解释。

  天二、释

  谓色蕴异、受蕴异、乃至识蕴异,是名种种差别性。

  「色蕴」有过去、现在、未来、若内、若外、若劣、若胜、有各式各样的差别。「受蕴」也是这样差别,乃至「识蕴」也有这样的差别,「是名种种差别性」。

  这一句话解释完了。下面是第二科,第二科解释「蕴非一众多性」。

  亥二、蕴非一众多性(分二科) 天一、徵

  云何名蕴非一众多性?

  解释第二句,是这麽意思。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举色蕴(分三科) 玄一、标

  谓色蕴非一众多品类。

  玄二、释

  大种所造差别故,去来今等、品类差别故。

  「大种所造差别故」这样解释。这个色蕴怎麽样「非一众多品类」呢?「大种所差别故」,大种有差别,所造也有差别,也是不一样的。「去来今等、品类差别故」,过去、现在、未来也是有品类的差别,有天上、人间、三恶道的差别。

  玄三、结

  是名色蕴非一众多性。

  地二、例馀蕴

  如是馀蕴,随其所应皆当了知。

  这是第二科「例馀蕴」。前面这「色蕴」是这样子,「如是馀蕴」其他的蕴,也「随其所应」也应该是这样,也是有过去、未来的品类的差别。

  这文上第一句「种种差别」就是说色蕴义、受蕴义、乃至识蕴义,就是这叫作「种种差别性」。等到「蕴非一众多性」就说得更清楚了;有大种所造差别、去来今等品类差别,是名「色蕴非一众多性」。这个「种种差别」和「非一众多」,在语言上就是有略广的不同而已。

  「如是馀蕴,随其所应皆当了知」,其馀的受、想、行、识也是这样了知。

  亥三、除此法外更无所得无分别(分三科) 天一、徵

  云何除此法外更无所得无所分别?

  这是第三科解释这第三句,怎麽叫作「除此法外更无所得无所分别」呢?

  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

  天二、释

  谓唯蕴可得,唯事可得。

  就是这样子。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二九页:

  唯蕴可得等者:总说诸蕴苦相广大,是名唯蕴可得。别说诸蕴唯色等五,是名唯事可得。

  「唯蕴可得等者:总说诸蕴苦相广大,是名唯蕴可得」,这个「总说」就是不详细说,说它的大意叫做「总说」;就是诸蕴的苦相是广大无边的,这叫做「唯蕴可得」,你不能跳出去这个范围的。「别说诸蕴唯色等五」,前面说个大意;现在详细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个。「是名唯事可得」是这样意思。这个「唯蕴可得、唯识可得」;「蕴」是总、「事」是别的意思;实在蕴就是事,事就是蕴,这叫做「唯蕴可得、唯事可得」。

  非离蕴外有我可得,有常恒住无变易法是可得者。亦无少法是我所有。

  「非离蕴外有我可得」,不是离开了五蕴以外,还有一个「我」可得的,可得到「我」的。「非离蕴外有我可得,有常恒住无变易法是可得者」,离开了五蕴没有我可得。只有「有我论者」认为「我」是常恒住、无变易的,是可得的;佛法是「无我论者」,是认为没有这样的「我」可得,只是色受想行识而已,没有我可得。「亦无少法是我所有」,既然没有「我」,也就没有「我所」了,没有说:这个是我的,也没有这个执着了。

  天三、结

  故除此外,更无所得、无所分别。

  是结束这一段。所以除了色受想行识之外,更没有法可得,也就没有法可分别了。是这样意思。

  午二、界善巧(分二科) 未一、徵

  云何界?云何界善巧?

  前边这个「蕴善巧」解释完了,这下边解释这个「界善巧」。「云何界善巧」?这是「徵」。下边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界(分三科) 酉一、标

  谓界有十八。

  这个「界」有十八种不同。这是「标」,下边是「列」。

  酉二、列

  则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则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眼界」就是眼根。「色界」就是色尘。「眼识界」;这个眼界、色界都是物质;这个「眼识」是心法,这是心王。就是根、尘、识这三法。这是三种,还有「耳界、声界、耳识界」这又三种,「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这一共就是十八界。这是第二科「列」出来,第三科「结」。

  酉三、结

  是名为界。

  这就叫做「界」,「界」就是有这麽多。

  这是解释这个「界」。下面第二科说「界善巧」分二科,第一科是「出体性」。

  申二、界善巧(分二科) 酉一、出体性

  若复于彼十八种法,从别别界、别别种子、别别种性、生起出现,如实了知、忍可、审察;名界善巧。

  这「界善巧」怎麽讲呢?「若复于彼十八种法」,若是你这位修行人对这十八种法,你能够通达、你能够明白它。「从别别界」,这就是出现在现实界的这一切眼耳鼻舌身意,根尘识的十八界,是从各别的各别的界来的。什麽叫做「界」呢?就是「别别的种子」;譬如说眼根是从眼根的种子来的;譬如说色界,色界从色的种子来的;眼识界,就是眼识从眼识的种子来的。「从别别界」,什麽叫做「界」?是「别别的种子」;界就是种子。这个现行是从种子来的,这样子。什麽叫做「种子」?就是「别别的种性」,「种性」和「种子」是同义;这「界」、「种子」、「种性」这三个名词不同,它的义是一样的,都是「种子」义,说种子我们容易明白。

  「生起出现」,这个现实界的十八界,就是从种子「生起」的、「出现」的,从种子生起、从种子出现,这样意思。这种子是能生起的,现实的十八界是所出现的。原来是没有的,现在生起了;原来是没有的,现在出现了,这样意思。

  「如实了知、忍可、审察」,对于现行的十八界、从十八种种子生起的这件事,你能真实的认识这件事。「忍可、审察」,你心裡面忍可了「是这样」,是经过了智慧的观察,你忍可这件事,这叫做「界善巧」。这「界善巧」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九三○页:

  从别别界等者:谓从眼界乃至意识界种种差别,名别别界。为显差别为因,是故更说别别种子、别别种性,由种子义或种性义是界义故。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六卷十页)。

  酉二、显所为

  如实了知十八种法,从别别界、别别而转;即于因缘而得善巧。是故说此名界善巧。

  「如实了知十八种法,从别别界、别别而转」,从别别的种子、别别的现行现起。「即于因缘而得善巧」,这在四种缘裡面,因缘、次第缘、增上缘、所缘缘;这个十八界这个地方就指因缘说的,你通达了「因缘」就叫做「善巧」。「是故说此名界善巧」。

  这是第二科「显所为」。下面第三科是「处善巧」分二科,第一科「徵」。

  午三、处善巧(分二科) 未一、徵

  云何处?云何处善巧?

  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处」分三科,第一科「标」。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处(分三科) 酉一、标

  谓处有十二。

  这个「处」有十二种不同。这个「处」就是识由此处生;这生识之处。我们这个心从什麽地方来的?从「处」来的。「处」是生识之处,这个地方能生出「识」来。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列」。

  酉二、列

  则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

  「则眼处」这个「则」就是「是」,「则」者为也,「则」者是也。就是「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这个眼处、色处是相对的,耳处、声处是相对的,乃至意处、法处是相对的,所以一共是十二处。

  这是「列」。下面第三科「结」。

  酉三、结

  是名为处。

  就是生识之「处」。这是把这个「处」解释完了。

  下边第二科是「处善巧」分三科,第一科「出体性」分三科,第一科「生眼识等」。

  申二、处善巧(分三科) 酉一、出体性(分三科) 戌一、生眼识等

  处善巧者:谓眼为增上缘,色为所缘缘,等无间灭意为等无间缘;生起眼识及相应法。

  这是说这个「善巧」义。「谓眼为增上缘」,这个眼根是眼识生起的「增上缘」,它有力量能帮助眼识生起,这就是「增上缘」。色是「所缘缘」,这个「所缘缘」是二个「缘」字;第一个「缘」这个色是眼识生起的缘,第二个「缘」是眼识的所缘。因为它出现了,眼识才生起;生起了眼识,还以色为所缘,就是这麽意思。这个色是「所缘缘」。「等无间灭意为等无间缘」,这个眼识前一刹那灭了那叫「等无间灭意」,这个「等无间」也是眼识生起的缘。这是三个缘,就没有说因缘,前面十八界说了因缘,这地方只是说三个缘。

  「生起眼识」,眼识要有眼根的「增上缘」,又要有色的「所缘缘」,还要有等无间灭意的「等无间缘」,这个眼识才能生起。「及相应法」及眼识相应的法,就是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乃至或者是善心所、或者是杂染心所、就是烦恼心所都是「相应法」。你若能通达了「眼识」是这麽回事,这就叫做「处善巧」。

  这是「生眼识等」。下边说耳,第二科「生耳识等」。

  戌二、生耳识等

  耳为增上缘,声为所缘缘,等无间灭意为等无间缘;生起耳识及相应法。

  「耳为增上缘」就是耳根,「声为所缘缘,等无间灭意为等无间缘;生起耳识及相应法」。

  戌三、生馀识等

  如是乃至意为等无间缘,此生作意为增上缘,法为所缘缘;生起意识及相应法。

  这是第三科「生馀识等」。「如是乃至」,前边眼、耳说完了;鼻、舌、身、意,乃至到意,「意为等无间缘」,就是前一念意识是后一念意识生起的「等无间缘」,前一念意识灭了、为后一念意识生起的等无间缘;因为它若不灭,你次一刹那不能生起。

  「此生作意为增上缘」,这个增上缘是谁?就是同时有一个「作意」心所、是生起意识的「增上缘」,这样讲。这个小乘佛法没有说末那识,所以就是说这个作意心所是增上缘。「法为所缘缘」,你所缘的这个法,就前五识落谢的影子是「所缘缘」;「生起意识及相应法」,这就是这样子。

  《披寻记》九三○页:

  此生作意为增上缘者:此说能生意识作意,名为意识增上缘。当知此依不了义说,若依了义,应说末那为增上缘。

  「此生作意为增上缘者:此说能生意识作意,名为意识的增上缘。当知此依不了义说」,这个说的不究竟。「若依了义,应该说末那为增上缘」,就是第七识是增上缘。

  酉二、显所为

  如是六识身及相应法,皆由三缘而得流转。谓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

  这是「显所为」。「如是六识身」,「六识」的体性,及它六识所「相应」的一切心所法,「皆由三缘而得流转」才能活动,就是前面这三种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灭意缘。「谓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这是有这三种缘,这「六识身及相应法」才能「流转」,才能现起。

  酉三、结名

  若于如是诸内外处缘得善巧,名处善巧。

  这是第三科「结名」。你若能「于如是」,前面这一大段文,内处、外处这麽多三缘,「得善巧」的通达,善巧的慧的通达,那就叫做「处善巧」。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0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0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