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9 |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09
巳二、增上心学(分二科) 午一、方便(分二科) 未一、举颂 常乐居远离,及边际卧具,恒修习善法,坚精进勇勐者。 这以下是「增上心学」,前面是「增上戒学」,这一科里先是「方便」,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第二科是「释义」。 未二、释义 此颂显示若身若心皆远离故;习近顺定诸卧具故;远离一切不善寻思、纯修白淨诸善法故;非沉掉等诸随烦恼所摧蔽故;能善圆满正加行故;增上心学方便殊胜。 「此颂显示若身若心皆远离故」,这个颂的第一句:「常乐居远离」,这表示这位修行人他是身远离、心也远离是这样意思,前面解释过。「习近顺定诸卧具故」,底下是「及边际卧具」,这句话是表示这个修行人他「习近」,他学习亲近「顺定的诸卧具故」,你这样的卧具,能随顺你修学增上定,就是这样的卧具。「边际卧具」,这个「边际」就是两个边际:一个最好的边际,一个最鄙劣的边际,那叫做「边际」。可是这解释的话,「习近顺定诸卧具故」,就是你这样的卧具,能帮助你修学定,这个卧具你应该习近,这也就是「边际」,这是又一个边际了。 「远离一切不善寻思、纯修白淨诸善法故」,第三句「恒修习善法」,这一句怎麽解释?就是「远离一切不善寻思」,就是内心里面要远离一切不清淨的思惟,就是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的寻思、国土的寻思,各式各样这些染污的寻思要远离。「纯修白淨诸善去故」,就是修四念处了,就是修学止观了。「非沉掉等诸随烦恼所摧蔽故」,第四句「坚精进勇勐」。这「坚」怎麽讲?就是这位修行人内心里面的境界,他不是昏沉,也不是掉举,这些诸随烦恼所能破坏的,这叫做「坚」。就是他能够明静而住,止观是相应了,也没有昏沉,也没有掉举,当然也没有那些不善的寻思,没有这些烦恼,所以是「坚」。 「能善圆满正加行故」,这一句话是解释那个「精进勇勐」,怎麽叫作「精进」?就是他能够善巧方便的圆满正加行故,他努力地这样修行能圆满「增上心学」,那就叫做「精进勇勐」。这个「勇勐」,就是不怕困难的意思。「增上心学方便殊胜」,前面说的这些事情,「常乐居远离,及边际卧具,恒修习善法,坚精进勇勐」,这是「增上心学」的方便殊胜,就是以此为方便,可以得「增上心学」,这是最殊胜的一个方便。 午二、清淨(分二科) 未一、举颂 无有欲生欲,不憎恶憎恶,离睡眠睡眠,时不居寂静;离恶作恶作,无希虑希虑,一切种恒时,成就正方便者。 这个第二科「清淨」,前面是「方便」,就是还没有成就增上定,没有成就增上心。这底下这两个颂,他成就了所以是清淨。 先「举颂」,第二科是「释义」。 未二、释义 此二颂中,显示远离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及疑盖故。于诸善法生起欲故;于诸欲中极憎厌故。为修善品方便加行有所堪任,及心安静,于时时间习睡眠故;若心沉没或虑彼生,于淨妙相思惟作意,及游行时不居静故;于先所犯便生忧悔,于所不犯无忧悔故;后后殊胜生希虑故;殷重无间正方便故;增上心学转得清淨。 「此二颂中,显示远离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及疑盖故」,就是破除去五盖,就成就了四禅,远离恶不善法。此二颂显示远离贪欲盖、远离瞋恚盖、远离惛沉、睡眠盖,远离掉举、恶作盖,远离疑盖,表示这个意思,所以叫做「清淨」。头一句「无有欲生欲」,无有欲、不憎恶、离睡眠,这正好是远离五盖的意思。瞋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及疑盖,这包括在里面。「于诸善法生起欲故」,前面这几句话说它的大意,这底下讲这个文。 「于诸善法生起欲故」,「无有欲生欲」,这「无有欲」,是没有贪欲盖。那麽「生欲」这句话怎麽讲?「于诸善法生起欲故」,对于佛法圣道、四念处,于诸善法生起欢喜心、生起好乐心,愿意这样学习,所以叫做「生欲」。「于诸欲中极憎厌故」,不憎恶是离瞋恚盖。底下的「憎恶」是什麽意思?「于诸欲中」,于这色声香味触的欲中,名闻利养的这些事。「极憎厌故」,心里面不欢喜,极不欢喜。 「为修善品方便加行有所堪任,及心安静,于时时间习睡眠故」,第三句「离睡眠睡眠」。这个「离睡眠」,昼三时、夜三时,白天的三时当然是不睡眠;夜三时,初夜、后夜也是不睡眠,只有中夜的时候要睡眠。那为什麽要睡眠?「为修善品方便加行」,为了修学圣道这个善品,善巧方便的努力修行须要有体力,须要体力、须要心力。「有所堪任」,有这种能力。这个「体」,你的身体这个四大,能发出来这种能力;你的明了性的心,也能发出来这种能力,叫作「有所堪任」。「及心安静」特别提出心来,心能够静下来修止观、修四念处。为了这样子,「于时时间习睡眠故」,就是到中夜那个时候你要睡眠,不能不睡眠。因为这个身体,你没有得到禅定,你没生到色界天以上就是有睡眠,所以你不睡眠也不可以,睡眠太多也是不可以。 「若心沉没或虑彼生」,这底下这一句,是「时不居寂静」这一句话,这句话怎麽讲?「若心沉没」,说这个修行人,他这个时候他心沉没了。这个心发出来明了性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修止观,这是正常的境界,但是现在这个心沉没了,就是不能够缘所缘境修止观了,就是隐没了,发不出来这个作用了,那麽叫做「沉没」。沉没比昏沉轻微一点,昏沉是重的;沉没只是你明了性的心,对于所缘境不明显,这个所缘境在你心里面不现了,没有所缘境了,那叫作「沉没」。「或虑彼生」,或者是没有沉没,这时候还是很明瞭的缘所缘境修止观,可是你这个时候有顾虑,哎呀!我可能要沉没了,你有这种顾虑。那时候怎麽办?「于淨妙相思惟作意」,这个时候你的止观要变动一下,你赶快地对于清淨微妙的光明相,或者是佛的相好光明,你去「思惟作意」来警觉自己的心,努力去缘光明相,这样子心就不是修止观了,这就是心裡不寂静了。「及游行时不居静故」,这个破除昏沉,心里面沉没,破除昏沉睡眠,也是可以下坐,经行一下、跑一会,那麽这样子呢,也是不居静。或者是你去乞食去,那也是不居静。「及游行时」,就是这些时候。「不居静故」,这时候你内心是不寂静,这样「不居静」是合法的了。 「于先所犯便生忧悔,于所不犯无忧悔故」,这里解释「离恶作恶作」。这「恶作」怎麽讲?就是「忧悔」的意思。就是我做错了事情心里后悔了,我不应该做这个事情,心里后悔,这叫作「恶作」;就是不高兴自己所做的事情,也就是后悔了。「于先所犯」,对于自己以前所违犯的,我犯了某一条戒,我做错了什麽事情,我现在想起来,心里面忧愁后悔,我不应该这样子,那麽这就叫做「恶作」。「于所不犯无忧悔故」,我犯了那一条,这一条我没犯,所以我心里面没有忧悔。那麽就是「离恶作恶作」,我不犯的,我没有恶作;我犯了,就是有恶作,有忧悔。 「后后殊胜生希虑故」,这是「无希虑希虑」这一句话,是「后后殊胜生希虑故」,我常常地用功修止观,我希望我以后以后,我能有进步。「生希」,我有希望。我希望我能够由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得到初禅;由初禅得到二禅,忽然间得无生法忍了,我生这个希望,后后生这个希望。但是这个「虑」呢?有顾虑,哎呀!我可能还是不能得吧,是有这个希虑。向后后有希虑,像以前我没有希虑,以前我感觉,我没有什麽成就,无希虑;「后后」是有希虑,这是这一句话这麽讲。 「一切种恒时,成就正方便者」,叫做「殷重无间正方便故」。这「一切种」就是「殷重」的意思;「恒时」就是「无间」的意思。这「殷重」怎麽叫「一切种」?就是前面这个颂,是「无有欲生欲」这是一种;「不憎恶憎恶」又是一种;「离睡眠睡眠」又是一种;「时不居寂静」又是一种;「离恶作恶作」、「无希虑希虑」,又是一种,各式各样的事情,你都能够努力地去修行。「无间」就是「恒时」,时时地不间断、不懈怠用功。「正方便故」,这是得到智慧的正方便,得到增上心学的正方便。「增上心学转得清淨」,你这样用功,你的「增上心学」展转得到清淨,就有进步了,就是得到禅定了。 巳三、增上慧学(分二科) 午一、方便(分二科) 未一、明欲贪因(分三科) 申一、举颂 引发与觉悟及和合所结,有相若亲昵,亦多种喜乐;侵逼极亲昵,名虚妄分别。能生于欲贪,智者当远离者。 这底下第三科,前面是「增上心学」,这以下是「增上慧学」,分两科,第一科是「方便」。又分两科,第一科「明欲贪因」,因此而有欲贪,所以叫作欲贪因。分三科,第一科是「举颂」文,刚才念这个颂,底下第二科是「显义」。 申二、略显义 此二颂中,显示八种虚妄分别,能生YIN欲所有贪爱。从初方便次第生起,乃至究竟。由远离故,诸所修学,清淨殊胜。 「此二颂中,显示八种虚妄分别」,这两个颂就表示放逸的人,有这八种虚妄分别。这八种虚妄分别有什麽不对?有什麽过失?「能生YIN欲所有贪爱」有这种过失。「从初方便次第生起,乃至究竟」,这八种虚妄分别,就是从一开始,这个虚妄分别,YIN欲的分别,从开始的方便,次第到最后乃至到究竟,都包括在内了。「由远离故,诸所修学,清淨殊胜」,由于这放逸的人有这种分别;这修行人远离这八种分别,所以他所修学的戒定慧,都是清淨殊胜的。 这是第二科「略显义」,底下第三科「别释相」,解释八种虚妄分别的相貌,分八科,第一科是「引发分别」。 申三、别释相(分八科) 酉一、引发分别 引发分别者:谓能引发于可爱事,不正思惟相应之心,所有分别。 这是第一个分别,就是一开始引发出来这样染污的心,染污的分别。这是第一,底下第二科是「觉悟分别」。 酉二、觉悟分别 觉悟分别者:谓即于彼可爱事中,觉悟贪缠相应分别。 前面是「引发分别」,这是所引发出来的,那种各式各样的染污心。 酉三、和合所结分别 和合所结分别者:谓即于彼可爱事中所有分别。 「和合所结分别者」,这是第三科。「谓即于彼可爱事中所有分别」,叫作「和合所结分别」。 酉四、有相分别 有相分别者:谓即于彼可爱事中,执取种种淨妙相状,所有分别。 「有相分别者」,是第四科,「谓即于彼可爱事中,执取种种淨妙相状,所有分别」,这是有相分别。 酉五、亲昵分别 亲昵分别者:谓于已得所爱事中,勇励相应所有分别。 这是第五科,这个「昵」也是亲近的意思。 这底下第六科是「喜乐分别者」。 酉六、喜乐分别 喜乐分别者:谓即于彼所得事中,种种受用、希慕爱乐种种门转,所有分别。 这是第六科,底下第七科。 酉七、侵逼分别 侵逼分别者:谓两根会时所有分别。 这是第七科,底下第八。 酉八、极亲昵分别 极亲昵分别者:谓不淨出时所有分别。 未二、显其过患(分二科) 申一、辨相(分二科) 酉一、举颂 诸欲令无饱,众多所共有,是非法因缘,能增长贪爱。贤圣所应离,速趣于坏灭,仗託于众缘,危逸所依地者。 这以下是第二科「显其过患」,前面是显欲贪的因,你这样分别,这欲贪就生起来。这「显其过患」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相」,又分两科,先「举颂」。 「诸欲令无饱,众多所共有,是非法因缘,能增长贪爱。贤圣所应离,速趣于坏灭,仗託于众缘,危逸所依地者」。 这是「举颂」,这底下是「释义」。 酉二、释义 此二颂中,显示八种现法、后法,如其所应诸欲过患。若能观见,即是断除欲爱方便。 「此二颂中,显示八种现法、后法,如其所应诸欲过患」,这八种过患里面分两类,一个是现在的,「现法」就是现在的五蕴里面,现在的色受想行识裡面有这样的过患;「后法」,就是以后的色受想行识裡面有这样的过患。「若能观见,即是断除欲爱方便」,若是修不淨观的人,你能够观察分明,「见」就是分明的意思,分明地看出来有这样的过患。那这八种过患,即是断除欲爱的一个方法,是这样意思。 这是第一科是「辨相」,底下第二科是「举喻」,分三科,第一科是「举颂」。 申二、举喻(分三科) 酉一、举颂 诸欲如枯骨,亦如软肉段,如草炬相似,犹如大火坑。 譬如蟒毒蛇,亦如梦所见,如借庄严具,如树端熟果。 如是知诸欲,都不应耽乐者。 这是举这个譬喻,举这个颂。这个颂就是解释前面那个颂,「诸欲令无饱,众多所共有」,解释这两个颂。 前面是「举颂」,底下「显义」。「显义」分两科,第一科是「过患深重」。 酉二、显义(分二科) 戌一、过患深重 此中广引,如前所说令无饱等,于诸欲中八种过患,一切世间共成譬喻,显示诸欲过患深重。 这个颂,这里面「广引」很多的譬喻,来解释像前面所说的「令无饱等,于诸欲中八种过患」。「一切世间共成譬喻」,这个譬喻,一切世间人都会同意这个譬喻,显示诸欲的过患的深重,这是说「过患深重」这一句话。 这底下第二科「不应耽乐」。 戌二、不应耽乐 又为显示于诸欲中具有如是众多过患,分明可了,何有智者于彼耽乐。 「又为显示于诸欲中具有如是众多的过患,分明可了」,很分明地可以明白;并不是隐微,不容易明白。「何有智者于彼耽乐」,怎麽那些有智慧的人,会对于这个欲那麽贪着呢? 底下第三「配释」,就是把这个欲和前面那个颂,配合一下来解释。 酉三、配释 又彼诸欲如枯骨故,令无饱满;如段肉故,众多共有者。 「又彼诸欲如枯骨故,令无饱满」,前面这「诸欲令无饱」这一句,这话怎麽解释?「诸欲如枯骨」,用这「枯骨」,来解释那个「无饱」的意思,这样解释。「又彼诸欲如枯骨故」,只有骨头没有肉叫「枯骨」。「令无饱满」,这个《大宝积经》上有一个譬喻,有一个大富长者,从另一个地方到这个地方来,这个地方门口有个狗在那儿咬枯骨,咬这枯骨的时候,这大长者从这经过的时候,这狗就想:「你来抢我的骨头」,这个想法。这个话,那一段文上有解释,但是我感觉这个譬喻太深刻了。但是这里直接表示这个意思,「令无饱满」,他一直啃这个枯骨,咬了老半天也不能饱,还是照样的饥饿,这形容欢喜贪着欲的人,也是这样子。譬如说吃饭,我饿了我吃饭可以饱。现在不是,你越爱着这欲,这欲越来越厉害,他没有饱足的时候,是这样意思。所以这个「诸欲令无饱」,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诸欲如枯骨」,所以一直地想要饱,而还不能饱。 「如段肉故」,这是第二句,前面「众多所共有」,这句话怎麽讲?「亦如软肉段」,前面是用「枯骨」作譬喻;现在是用「肉段」作譬喻。「如段肉故」,这一段的肉,是「众多所共有」,怎麽叫做「众多共有」呢? 《披寻记》六一六页: 如段肉故众多共有者:谓彼诸欲如段食肉,谓为多人共受用故。 这也是苦恼的境界。 犹如草炬正起现前极烧恼故,非法因缘。 这解释第三句,「是非法因缘」,用什麽解释?「如草炬相似」,用这一句话来解释。像一大堆草起火了,这火正起,正在燃烧的时候,这火是很勐烈地,「现前极烧恼故」,这就叫做「非法因缘」。 《披寻记》六一六页: 犹如草炬至非法因缘者:喻彼诸欲能为非法行恶行之因,是名非法因缘。 「犹如草炬至非法因缘者:喻彼诸欲能为非法行恶行之因」,做种种恶事的一个因,「是名非法因缘」,就像大草炬起火了的样子。 如大火坑,生渴爱故,增长贪爱;如蟒毒故,贤圣远离;如梦见故,速趣坏灭;犹如假借庄严具故,仗託众缘;犹如树端烂熟果故,危亡放逸所依之地。 这是第四句「能增长贪爱」,这句话怎麽讲?这是「犹如大火坑」,用这句话来讲。「如大火坑,生渴爱故」,就是「犹如大火坑」,这个坑里面有大火,你若掉进里面就出不来了,一直地为火所烧。这就是表示享受欲的人,就像渴似的,渴了要喝水,应该解渴,还不解渴,越喝水越渴。这《涅槃经》上,你喝盐水,越喝越渴,越渴越想喝,就表示爱欲就是这样子,它就是一直地想要爱着这个欲,就像是掉在大火坑里出不来了,表示这意思。「增长贪爱」,就是能增长贪爱,在欲里面一直地增长你的贪爱,没有停止的时候。 「如蟒毒故,贤圣远离」,下面这一句:贤圣所应离,这句话怎麽讲?「如蟒毒故」,譬如蟒毒蛇,这大蟒是很可恐怖的。所以「贤圣所远离」,贤人、圣人都远离这个蟒毒蛇;欲也是这样子,所以「贤圣所应离」。「如梦见故,速趣坏灭」,下面这句「速趣坏灭」怎麽讲?「如梦见故」,就像做梦所看见的境界,一醒梦就没有了;所以就表示这个欲的境界,虽然是为人所爱着,但是他很快就坏了,不是坚牢固的事情,不是常有的事情。 「犹如假借庄严具故,仗託众缘」,底下这「仗託于众缘」,这句话怎麽讲?「犹如假借庄严具故」,这庄严具是借来的,你用完了要还给人家,就没有了;这欲是「仗託众缘」而有,所以它一定是败坏的。「犹如树端烂熟果故,危亡放逸所依之地」,这是下面这一句「危逸所依地者」。「犹如树端烂熟果故」,这是用这句话来解释,就像树的顶上有烂熟的果,那麽一定是会掉下来的。「危亡放逸所依之地」,若是爱着欲,一定是有这个过患,很危险会把生命都失掉了,「所依之地」。 前面是说「方便」,这以下是说「清淨」,分三科,第一科是「举颂」。 午二、清淨(分三科) 未一、举颂 当听闻正法,常思惟修习,先观见麤静,次于修一向,捨烦恼麤重,于断生欣乐,于诸相观察,得加行究竟。能离欲界欲,及离色界欲,入真谛现观,能离一切欲,证现法涅槃,及馀依永尽者。 这是说「清淨」,前面是说「方便」,就是要离欲,然后才能够成就圣道。 这底下第二科是说这个「清淨」,先「举颂」,然后显示颂的义。 未二、显义 此中显示由了相等七种作意,世出世道皆清淨故;证得有馀及无馀依二涅槃果,增上慧学究竟清淨。 这是显前面这个颂的大义。这个颂「显示由了相等七种作意」,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这一共有七种作意,我们前面解释过。「世出世道,皆清淨故」,这个「世出世道」,世间道就是修禅定,你得到了欲界定的时候,由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去修初禅的时候,要修这七种作意。修这七种作意,就可以由未到地定成就初禅,由初禅也是一样,一直地修到四禅八定,那麽这是属于世间道。修出世间的圣道也是一样,也要这七种作意。所以这个颂里面「显示由了相等七种作意」,世间道、出世间道都可以成功了,都可以得到清淨了。世间道的清淨,只是离开欲界的欲,叫清淨;出世间的道,是离三界的欲了,所以是最究竟的了。可以证得「有馀及无馀依二涅槃果」,证得有馀依涅槃及无馀依涅槃,这两种涅槃的果。这个「增上慧学究竟清淨」了,这样说呢,就是得阿罗汉果,表明这个意思,这是显前面这个颂文的义。 这下面第三科是「配释」,配释这个颂文,分七科,第一科是「了相作意」。 未三、配释(分七科) 申一、了相作意 听闻正法,常思惟言,显示了相作意。 前面说「当听闻正法,常思惟修习」这两句,这两句「修习」这两个字不在内,就是「当听闻正法,常思惟」。「听闻正法,常思惟言」,这两句话,显示什麽道理?「了相作意」,就是明了法的相貌,你在心里面,要这样注意。 《披寻记》六一六页: 听闻正法常思惟言显示了相作意者:由说了相作意犹为闻思所间杂故。 这个时候,你内心里面的程度须要有闻,须要听闻正法,须要内心去思惟,专精思惟所听闻的正法,你心里面要有这样的努力,你才能够成就的。所以这个「了相作意」,就是还没得定,你还没能成就定,就是在定前的准备。你要听闻正法,你要专精思惟,这是「了相作意」,要这样子才可以。 申二、胜解作意 常修习言,显示胜解作意,由起胜解而修习故。 这个「常思惟」,这个「常」这个字贯下来,「常修习」。「常修习」这句话是表示什麽?「显示胜解作意,由起胜解而修习故」,就是你原来听闻正法,专精思惟以后,你对于法相的瞭解,就是特别纯熟了。纯熟了的时候,你在心里面就这样观察思惟,这样的观察思惟,是非常有力量的,叫做「胜解」。 《披寻记》六一六页: 常修习言显示胜解作意者:由说胜解作意超过闻思唯用修行,于所缘相发起胜解故。 这是说「胜解作意」是超过了「闻思」的阶段,闻思是散乱的境界。现在「胜解作意,唯用修行」,是在定里面,是已经成就定了,在奢摩他里面。应该说是,或者在未到地定里面,或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裡面,你作如是观,这个时候叫作「胜解」,所以是「唯用修行」。「于所缘相」,就是这个所缘境,你是修四念住,这个身受心法就是所缘相。「发起胜解故」,发起这个有力量的观察智慧,那麽这叫做「胜解作意」。实在来说呢,这个「胜解」也就是正式地开始修行了,是这样意思。 从这里我们应该知道修行的次第,先是闻而后是思,这是一开始的次第;其次要开始修奢摩他,奢摩他成功了,然后才有「胜解作意」,才是胜解作意。如果你奢摩他没有成功的话,你没有胜解作意,因为你散乱心去思惟观察,他力量不够,不能称之为「胜」。 申三、远离作意 先观见麤静言,显示远离作意。 「先观见麤静言」这句话,这颂上这句话,这句话是什麽意思?是「显示远离作意」。这个七种作意的第三种作意,是显示这个「远离作意」的道理,远离作意的作用。「远离作意」是什麽意思?就是断烦恼了。这个胜解作意,你在奢摩他里面,修这「胜解作意」,就会有「远离作意」,就能断烦恼。 《披寻记》六一六页: 先观见麤静言显示远离作意者:由说远离作意最初生起,断烦恼道与俱行故。 这是「断烦恼道」,最先开始就在这里,就是「远离作意」。它这个断烦恼的智慧出现了,与你的定在一起,「与俱行故」。这是你这个「胜解作意」在奢摩他里面修的时候,修而又修,不断修的时候,就断烦恼了。从圣道的开始,都是先断见烦恼,而后断爱烦恼,都是这样子。这个烦恼有爱烦恼、有见烦恼,但是先断见烦恼。我们从圣道的次第上看,譬如小乘的初果,他也是先断见烦恼,然后再继绩修四念处断爱烦恼,二果、三果、四果,到最后是两种烦恼都断了。大乘的初地,也是先断见烦恼,也是这样。 「先观见麤静」,这个「麤静」,这个粗劣的、这寂静的。「粗劣的」,是厌弃的;「寂静的」,是希望能成就的。修这世间的三昧,得色界的四禅呢,欲界是粗敝的,色界四禅是寂静微妙的,这样意思;若是出世间的圣道,那世间是粗鄙的,出世间是寂静微妙的,你能这样认真地、深刻地观察到这里,就断烦恼了。 申四、摄乐作意 于修习一向等言,显示摄乐作意。 以下「次于修一向等言」这句话,「捨烦恼麤重,于断生欣乐」这些话,「显示摄乐作意」,「摄乐」念 ㄧㄠˋ 也可以,念 ㄌㄜˋ 也可以。 《披寻记》六一七页: 于修习一向等言显示摄乐作意者:由说摄乐作意位中,已能除遣烦恼麤重,爱乐于断,爱乐远离故。 这时候你修这个「胜解作意」,你努力地这样修行有了成就,断了烦恼,这时候你心里面感觉到欢喜,我没有白辛苦。现在断了烦恼的时候,心裡面,这上面说出来有二件事:一个是「爱乐于断」;一个「爱乐远离」。爱乐这断烦恼的境界,爱乐这远离的境界。这里面应该是说这个,断烦恼非要深入诸法实相不可。譬如说,观我不可得,我空真如,这也是诸法实相;一切法空的真如,也是诸法实相,你要见到诸法实相,才能断烦恼。所以这裡面「爱乐于断,爱乐远离」,实在就是这个境界,见到真理的境界。见到真理的境界,这是一个甚深微妙不可思议的境界,所谓法喜充满,应该是在这里的意思,那麽这叫做「摄乐作意」。 自己断了烦恼以后的时候,再检讨自己断烦恼的境界,这时候心里面有喜乐。这个三十七道品那个七觉支裡面,也有喜乐这个支,大乘的初欢喜地,也叫做欢喜,也有这个意思,就是这个「摄乐作意」的意思。 申五、观察作意 于诸相观察言,显示观察作意。 「于诸相观察言」,「于诸相观察」这句话,「一向捨烦恼麤重,于断生欣乐」。「于诸相观察」这句话,「显示观察作意」。 《披寻记》六一七页: 于诸相观察言显示观察作意者:由说观察作意,郑重观察修习对治,时时观察先所已断故。 这个「观察作意」,说我是断了烦恼,但是你若认真地观察,还有很多的烦恼还没有断。但是你若不观察不知道,不观察这件事就不知道,所以要继续地修「胜解作意」。这「观察作意」实在就是继续修「胜解作意」。「于诸相观察」,这个事情应该包括两种,一个是你在定中,在所缘境上观一切法,观诸法实相;一个是在定外,出定了,出定了在这一切虚妄的境界上观察,这两种境界。你一观察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这个烦恼断了多少,还有很多没断,表示这意思。「于诸相观察言,显示观察作意」。 申六、加行究竟作意 加行究竟言,显示加行究竟作意。 这是第六科,「于诸相观察,得加行究竟」这一句话,「加行究竟言,显示加行究竟作意」。 《披寻记》六一七页: 加行究竟言显示加行究竟作意者:由说加行究竟作意,能捨所有下品所有烦恼故。 这个「远离作意」是除灭了上品烦恼;「观察作意」弃捨了中品的烦恼;「加行究竟言,显示加行究竟作意」,弃捨了下品烦恼,表示这个意思,那麽这个时候就叫做「加行究竟」。这时候在这一段落,譬如说由未到地定到初禅,这一件事你做成功了,那麽就是「加行究竟作意」。譬如说你现在是煖、顶、忍、世第一,一下子得初果了,在这一段的七种作意,你得了初果以后,那麽是「加行究竟作意」成功了;你若继续修七种作意,到二果的时候,这一段又是七种作意圆满了,是这样意思。 申七、加行究竟果作意 能离欲界欲,及离色界欲,入真谛现观,能离一切欲等言:显示世间、出世间加行究竟果作意。 这底下最后这一句话,这是第三个颂「能离欲界欲,及离色界欲,入真谛现观,能离一切欲,证现法涅槃,及馀依永尽者」,这句话。「能离欲界欲,及离色界欲」,「能离欲界欲」,当然世间的四禅八定,也能做到,但是离色界欲,那就要无色定,你若成就了无色界天的四空定,才能离色界欲。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能离空无边处定的欲;无所有处定,能离识无边处定的欲;非非想定,能离无所有处定的欲,但是世间的定,就到此为止了 。若是出世间的圣道,就是「入真谛现观,能离一切欲」,就是三界的欲都能弃捨,都是能弃捨了,就是这个「四念处」力量是太大了。「入真谛现观」,就是观我不可得,观一切法不可得的时候,就能离一切欲。这段文上的话,「显示世间、出世间加行究竟果作意」,这是第七个作意。 《披寻记》六一七页: 能离欲界欲等言显示世间、出世间加行究竟果作意者:由说加行究竟果作意,能正领受彼诸作意善修习果故。 主要是「胜解作意」。胜解作意以「了相作意」为前方便,胜解作意以后就是有「远离作意」;远离作意以后有「摄乐作意」,这时候自己会更加倍的努力,这「摄乐作意」有这种作用。然后继续地修「观察作意」,又断了烦恼,「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到最后圆满了。这七种作意,我们以前讲过,但这里面比前面说的略一点,但是大意就是这样子。今天就讲到这裡好吧。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