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丶睡眠以外,时时念佛,令心系缘一佛,使其无间(念)无後(念心)若驰散,以此偈摄 ,使归正念,言正念者,简非诸妄(包括善恶)亦非无记何以故?妄见起而般若隐,无记兴而 观照失,正念无间,能生观照般若,照破诸妄(包括无记)。久习纯熟,一念佛则一念觉,念 念佛则念念觉。居娑婆如此修,生极乐亦如此修。果能念念由真如而来,即是大觉如来。 二丶如此而修,即是禅净双修,夫念佛者,即念禅也,禅者何?曰:禅乃诸佛之心印, 众生之心源,参禅者,即究吾所念之佛也。以参助念,以念助参,参吾念佛之念 ,由何而起,念佛之声,回归何处,如此参究,久观明利,忽然觉悟,念体即吾心源,念佛 之声,本无所来,亦无所去(生死)心有所缘,则现去来(起灭之相) (包括能念之众生,及所 念之佛)能念所念皆成生死之相。若能识心达本,则念(内尘)与声 (外尘)悉皆自如,有何所 缘。心如则能缘断,境如则所缘灭,如此则心佛双泯,即是入佛心印,亦即念佛法身。到此 地步,若色若声,了然自知,知见不立,诸法宛然。十方净土,随愿往生,吾愿弥陀,则生 极乐净土矣。 三丶如此修者,如狮子种,生必狮子。是故楞严会上,佛告阿难「汝当观察因地发心与 果地觉为同为果异」佛修乘者,因地发心,直至果地,中间应无诸委曲相,否则因地不真, 果招迂曲。是故诽禅念佛者,离心外求,即是着相,无始以来,无著相佛。执此修者,犹如 野于追逐狮子,纵经千劫,终非狮子。 四丶佛为方便度众生故,设此净土法门,三根普被,修此法门故可带业往生,然须专 ( 不杂)恒 (无间)惟诸众生,有专有恒,则必固执,执坚则障重,障重则烦恼多,烦恼多,则 阻力大,阻力大,则往生难。何以故?一切业障烦恼,皆依我法二执为根本故,二执一破, 障恼自消,则左右逢源,触处菩提故,否则如行舟把舵,平时不能操纵自如,若遇风浪 (临 终 )手忙脚乱,鲜有不倾覆者。倘能破相念佛,则句句都不落空,临命终时,如舵在手任运 自在,无不往生之理。否则执坚障,烦恼缠心,临命终时,一念恶则三途因,一念善则八天 路,一念净则西方去,故曰:千念万念不如临命终一念,噫!把握此念平时尚且不易,况临 终乎! 法本自如,吾心何染,心离妄缘,诸法自寂。虽未离妄,法亦无迁,即颠倒时,心还自在。 念佛偈: 境无好丑因心有,心无是非缘境生。(依他起性) 境不缘时心寂寂,心不有时境如如。(因缘性空) 如如境内万有现,寂寂心中照大千。(依体起用) 有照无寂眼翳在,齐彰万有如空花,(凡夫生死) 寂而不照般若隐,如而不彰昧法身。(二乘涅盘) 不见两边履中道,凡夫亦乘般若经,(入圆成实) 时时念佛,时时观照,如是念者,念佛法身,如是观者,观法实相,观为菩提因,佛为菩提 果,念念不离,观观不辍,久习纯熟,观念相应,不舍凡夫即登圣域。执凡夫法,固属邪见 ,执着佛法,不见凡夫法,无非佛法,不见两边(凡夫二乘)无非中道,不见众生,何生非 佛。何以故?有见有证者,即邪见故,慎之慎之。 夫佛岂有法耶?佛法者,即众生法,随缘任运,不颠不执而已。 第12期 公元1972年8月22日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