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图书馆馆讯 第七期 85年 9月 发心菩萨成就的净土 紫竹林精舍图书馆巡礼 喜范采访;编辑组整理 顺着南下的高速公路,经过九如交流道后,远远就看到一座造型朴实闲雅的宝塔。在车水马龙、高楼矗立的城市中,显得特别的恬静与安详。从“中正交流道”进入高雄市区,沿着「技击馆”方向驶去,于监理所隔壁您可目睹到这栋以“法华经”意象所建筑的“紫竹林精舍”,巍峨唐式建筑的最高层是图书馆,典藏着众多佛教的法宝,它是孕育许多佛子修学智慧的宝殿,更是众多菩萨培植福德的道场,在这里可说是众生福慧双修的好园地。 在佛教图书馆中,紫竹林精舍图书馆的经营管理是相当别具特色的。整个图书馆主要由志工们共同分工管理,而由一位法师负责管理。因此笔者特别针对该图书馆的志工管理作一深入采访,以供大家参考。 精巧周全的佛学天地 “紫竹林精舍”位于凤山市,紧邻高雄市区,是香光尼僧团的分院之一,以推广佛陀教育为目标,因此办理“佛学研读班”,使在家居士能受佛陀教法的滋润,进而以佛法美化人生。每逢上课期间,每天傍晚约有六百余位的学生背着书包远从各方来此上课,他们的年龄由十八岁到七十岁,遍布士农工商各阶层人士,他们也和一般学生一样要上下课,使用图书馆查资料、写作业,像极一座现代书院。紫竹林精舍的图书馆就是在支援研读班教学,提供有心学佛者使用的情况下,于民国八十二年九月正式成立。 精舍的建筑共有法宝楼、佛宝楼及僧宝楼三栋主体建筑。沿着中庭右侧的“成佛之道”蜿蜒登楼,通往佛宝楼的最高一层,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写着「薄伽教藏”四个大字的匾额,右联写着「研藏随处净土”,左联题着「开门即是深山”,告诉我们图书馆就在眼前了。 推开木制的大门步入图书馆,迎面而来的是放置着好书介绍的书架。在图书馆右侧有供读者放置私人物品的存物柜,再走进去是五座摆放佛学图书的大型书架,采开架的方式,可供读者自行借阅。左侧的佛学期刊及后方的参考书区则只供馆内阅览,读者若需要其中的资料,可利用馆内的影印机复印。在检索方面,读者可透过电脑查询,快速地找到所需的书籍。在一览无遗的空间中,目前馆藏约有七、八千册的佛学书籍,馆内放置二张公众阅览桌,右侧置有八张个人阅览桌,馆外两侧也提供十余张个人小桌供户外阅读。图书馆在这样有限的空间里,因能充份的善加利用而显得“麻雀虽小,五藏俱全”。 此外,图书馆为了服务佛学研读班同学上课需要,更备有研读班课程的相关参考书,以供研读班同学借阅;另外为因应社区多数小读者的需求,馆内特别辟出一处放置佛教儿童书籍,便利小朋友借阅。 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每天从下午一点至晚上八点半,除了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至元月五日休馆外,几乎全年对外开放。 在参观完图书馆的周围环境后,对于整个图书馆内外窗明几净、纤尘不染,架上的图书干净而完整的排列着,更是一般公众图书馆难得见到的。因此,我们不禁更加好奇他们是如何经营出此番成就。 志工的发心共成 这是推广佛教教育的地方,因此志工的成员主要是佛学研读班的同学所组成。他们在学表现优异,由法师推荐,再经图书馆负责法师审核后即成为志工,任期不定,但每年皆于元月份新旧人交替。对于这群志工,特别称呼他们为“图书馆服务学长”。 目前图书馆的负责法师是见熙法师,法师除了观照图书馆之外,尚须负责其它执事,因此图书馆的日常运作全赖志工的发心参与,法师则从旁辅助,适时提供理念与原则性的指导。 图书馆志工的发心大致可以分成二大类:一为环境维护组,一为馆务运作组。 一、环境维护组 主要由老菩萨或家庭主妇发心组成,利用早上休馆时间做图书馆环境维护工作,举凡馆内桌椅、门窗、地板以及书架的清洁各有专人专门负责。他们各自认养空间,每周固定回来做环境维护,例如:某甲每星期二负责第一、二柜书架的整洁维护;某乙每星期四负责门窗清洁工作。工作结束时在志工日志上签名并记录当天的工作内容,以便法师了解环境维护情况。此外,为鼓励阅读,特别开缘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以登录方式借还书,而无须另外在开馆时间来借阅。 二、馆务运作组 主要由研读班毕业学长发心,透过法师征选而来。为便利志工能照顾家庭,考虑到发心者私人时间的弹性度,因此将值班时间区分成三个时段:Pm1:00~5:00、Pm5:00~7:00、Pm7:00~8:30。由个人认养每周值班时段,原则上每人每周至少有三个值班时段,每位志工发心的时间,随个人不同来分配,最少五个小时,最多有十二小时不等,完全依个别情况由志工们协调后而定。 志工们到图书馆值班时,必须先签名。在服装上,为方便读者辨识,志工们皆需要别带名牌,穿着特制的小背心。负责值班时要填写工作内容并统计流通人数等。若于值班时间无法前来,则须先找其他志工代替,或事先向法师请假。 志工的学习是多元化的,每位志工在自己认养的时段中,除了进行图书的流通、读者服务及归架、读架等例行工作外,有时也帮忙图书加工,如图书加盖馆藏章、粘贴到期单、书标或包书套等技术服务的工作。另外各人可依个别情况,承担一部分馆务如:分类编目、期刊登录、上架、续订、新书破损、缺页之检查、读者资料建档管理、期刊目次建档、撰写图书摘要、好书介绍、电脑维修、影印机管理,废弃纸回收,书套管理等。(这部分工作如无法在值班时间处理,则个人自行安排时间完成。) 每位志工皆有各自独立负责的工作,那法师与志工们的讯息传递及交办事务又是如何完成呢?为了缩短彼此间的距离使讯息有效传递,在图书馆中还特别预留空间,为每位志工设制小抽屉可放置个人物品、法师交办联络事宜或志工们的留言,善用这空间,还真为大家带来了不少方便呢! 做中学习 由于整个馆务日常的运作都由志工负责,因此法师主要负责志工的征选、分工、培训等事宜,并在馆务方面提供发展方向及工作原则的指导。对于新进志工的学习,是由资深的志工带领新进志工一同学习运作。至于图书馆专业技能、知能则透过不同方式来充实。面对大部分是家庭主妇,非专业的志工,法师经常提供许多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机会。如:不定期聘请专业教师上图书馆学方面的课程,观摩其他图书馆,参加研习活动,组成小组读书会研读图书馆学及佛学图书,藉此累积管理图书馆的知识。 此外,也购买图书馆学的相关书籍放置在工作区,志工可于值班时,自行阅读以充实图书馆知能;有关图书馆研习课程,则鼓励志工视个人情况参加。该馆为了养成志工分类佛学图书的能力,亦使用新订类表测试分编馆藏现有图书,并由数人一组共同研讨类号,聚会时再全体汇整提出问题讨论。 志工每月固定聚会一次,由全体志工轮流当主席、记录、庶务,议程除了各组报告运作概况及检讨外,并进行图书馆学研读报告。聚会举办的型式,有时亦透过户外活动的方式举行,例如参访他馆、郊游踏青等。 志工的心声 笔者特别采访该图书馆志工,问及当时何以加入志工的行列,多位志工一致肯定表示,希望为自己制造更多接触书籍的机会,不想平白浪费生命,藉由当志工广结善缘,培福又可增慧。 负责图书流通的刘阿娈居士说:“孩子渐渐长大了,我也藉此机会走出家庭‘煮’妇的形象,多一点时间来充实自我的心灵,做一些回馈社会的工作,为更多的人服务,因此我她选择了参与图书馆志工的行列。” 陈美容居士表示:“为了让自己的头脑不生锈,能终生学习,希望能为别人、为社会做一些事,也为自己的生活添上色彩,让生命更有意义。” 负责期刊管理的郑美玲居士叹息道出成家后的自己早已从优秀新女性变成欧巴桑,为了寻找生命中事业的第二春,他加入了志工行列。 董若玫居士表示:“主要是不想让自己因懒散而疏忽了自己与周遭环境及人们的互动关系。”问及为何从开馆迄今仍愿意在图书馆的岗位,他说:“曾参加过其他的志工项目,但都不能长久吸引继续下去。原因是因为很多团体走到最后,行事的原则与当初的目标不再一致,而与自己的想法也不再契合,所以只有选择离开。自己因于就读紫竹林精舍研读班时,经过长期的观察与体验,确实领略佛法的好与妙,道场的清净与正信,所以乐于回精舍当志工。” 面对一群家庭主妇能胜任多元化的学习,不禁令人想进一步了解,他们在完全没有图书馆专业知能的背景下,是如何学习的呢?王雅云居士谈起他撰写杂志摘要的学习历程:“谈到当初写摘要时,要在阅读每篇文章后写出三百个字的摘要,是相当困难的。犹记当初,有一篇文章的摘要被退件五次,好几次鼓起勇气请问法师,为自己加油、打气,心想总有一天我会知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如今写杂志摘要对我而言,已较能掌握重点,从此事的学习中提升了阅读书报、归纳重点的能力,自己觉得有很大的受益。” 郑美玲居士说:“刚开始对电脑也是一窍不通,可说是谈电脑色变,后来由于师父耐心的教导,目前已学会图书的流通、建档、查询等基本操作。另外在图书分类测试中,刚开始,常常面对着一册册的书,不知如何分类;一路学习过来,却也发现这是与每一册书结缘的开始。” 王秀慧居士参与了各项培训,对于读者服务的心态有了很大的转变,他说:“虽然我们并非专业人员,但是经过不断的学习和上课,我现在和读者交谈时,已经不会感觉心虚了。”无怪黄斐祺居士赞叹的说:“紫竹林精舍图书馆可说是一个很注重志工学习的地方。” 这群勤奋向学的志工,每星期至少有三天是在图书馆当志工的,他们家人对于他们当志工的看法如何呢?董若玫居士肯定的说:“由于我白天较有空闲时间,因此我选择早上来当志工。家人都非常护持,既不影响家中作息,又可增进自我成长,自觉获得比付出的还多。”徐淑贞居士也说:“为了轮图书馆值班,辞去了原有代课工作,全心在图书馆当志工,反而因图书馆琐碎的事务培养了自己的耐心,由自身的改变而影响了家人对他的看法。在对人对事方面,不会像以前那般斤斤计较,家人也都认为我进步很多,希望能终身参与图书馆志工行列。” 紫竹林精舍图书馆已有三年的历史,很多志工都是由创馆服务到现在,他们的学习也是最多的,无论是技能的学习或对自己的生命的成长他们都获益相当深。 洪碧娥居士说:“自从学习图书归架、读架后,对读架过的书较有印象,更难得的是学会电脑输入。”谢秀美居士说:“最大的收获是让我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李素英居士说:“在图书馆的最大收获该是缩短了自己和藏经的距离,学习如何阅藏一直是我比较愿意用心的地方,也是我觉得在佛教图书馆发心不同于一般图书馆的地方。”王秀慧居士说:“做读者服务,是一种强迫自己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的方式,而且从其他志工身上,也可以学习一些谈话的技巧,这是最大的收获。”廖清秀居士说:“藉此服务因缘,了解图书馆运作。发现要有慈悲的心和奉献的精神,才能于菩提道上积聚福慧资粮。”陈美容居士说:“在这里我看到很多有修行又有福报的居士,常让我起见贤思齐之心,也会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深体会到‘众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提升反省能力是一大收获。”黄斐祺居士说:“从打发时间的心态,转变到投入参与,将自己刚愎自用的心调柔,从封闭到开放,与人的沟通也一次一次的趋向良好,在此收获真是说不尽的。当读者的问题得到答案的刹那,便有一种愉快的成就感!而‘随手可读’的书籍,更可增加自己的知识,也深深感受到凡事只要是‘实实在在’去做,只要肯做,收获自然很多。” 紫竹林精舍图书馆志工是相当尽心于馆务运作,王秀慧志工说:“当我做流通服务时会纳闷:学佛的人这么多,每个人到大殿礼佛后,为什么不顺便到图书馆来认识书中的佛陀及历代高僧大德呢?因此自己常主动邀请一些人到图书馆,但是很多人的答覆是没空或没兴趣。我常会告诉他们:‘你们来祈求佛陀加持、保佑时,为什么不积极去亲近学习他们的智慧,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如此我想自己的烦恼就会日渐的减少。’” 看到这群默默耕耘的志工们,点点滴滴的心声,这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们的付出,令人感动,不禁要赞叹真是一群发心的菩萨。 无尽的邀约 结束了这次的采访后,不禁深深地为这群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志工们,致上最真诚的敬意。在现今社会中,愿意将时间投注在琐碎而单调的图书馆里,不求回报的服务大众,他们的发心是令人赞叹的。 在目前佛教图书馆普遍缺乏人力的情形下,紫竹林精舍图书馆却能拥有这么一群发心菩萨的护持,真是难得的因缘福报。在羡慕之余,邀请您将心动化为行动加入图书馆志工的行列,让我们一起来关心佛教图书馆的人力运用与培训,希望佛教图书馆因您的加入更加成长茁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