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 佛理禅机护持
 
 

圣严法师思想行谊-《正信的佛教》(六)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十一)佛教的宗派

  什么叫作大乘和小乘?(6)

  释尊在《长阿含游行经》134《增一阿含高幢品第七经》135《四分律》136教诫佛弟子们同一水乳,勿生诤讼,勿破和合僧(分裂教团)。早期弟子们维持近百余年和合一味,由于「大天五事」终于形成部派分裂。西元前后菩萨乘兴起,依符合佛法为原则,大量纂集经典;首先有「大乘非佛说(指大乘经并非直承佛金口所说)」的评论,而反讥「阿含经为小乘者说」。从此两边的一般拥护者,诤论不休。对此,圣严法师如是说: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137

  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序》,说到:「佛法的如实相,无所谓大小,大乘与小乘,只能从行愿中去分别。」在《佛法是救世之光》提到:「若修学声闻乘,赞叹声闻乘,而说大乘非佛说,即是谤法。若学大乘而呵斥小乘,认为不应该学,也同属谤法罪。」因此,不能说大乘经不是佛法,也不要贬抑声闻乘者为「小乘」;小乘之「小」字在梵语,巴利语同为「hina」,有「卑俗、下贱」义。具有菩萨心肠者焉能出口称呼同为佛声闻弟子们为「卑贱行者(小乘行者)138」!「菩萨乘(大乘)」指信奉大乘经典者,「声闻乘」指信奉阿含经典者。佛教共有多少宗派?(54)

  声闻乘从佛灭后第二个一百年开始根本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此后两三百年间一再分裂。圣严法师如此说明:

  佛陀涅盘后的四、五百年间,单是印度境内的小乘佛教,就分有二十个部派之多,他们往往仅是为了一个很小的问题的争执,动辄就结成一团,分成一派。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落,而失去了统一教化的依准力量之际,马鸣、龙树的「般若空」的大乘佛教,便在印度境内应运而兴。

  到了佛陀涅盘后约一千年之间,由于无著、世亲以至清辨、护法的「唯识有」的思想抬头,印度的大乘佛教,也就分成了空有二宗;稍后一些,由密宗的兴起,又将大乘佛教分为显密二教,把空有二宗,归入显教一类。

  中国佛教的宗派,最先成立的是由于东晋时代鸠摩罗什译介的三论或四论宗,这是印度空宗的法脉,到嘉祥大师而集大成。同时依据小乘的《成实论》而有成实宗;依据小乘有部的《俱舍论》而有俱舍宗;依据《涅盘经》而成涅盘宗:依据《十地论》而成地论宗;依据《摄大乘论》而成摄论宗;由达摩西来,传佛心印,而成禅宗;由唐代道宣专弘《四分律》,而成(南山)律宗;依据《法华经》的综合与开发,至智者大师而成天台宗;由玄奘大师西游归来,据《唯识论》而成法相宗(又称唯识宗);依《华严经》的综合开发,至贤首大师而成华严宗;自慧远大师倡莲社专修持名念佛,至善导大师而成净土宗;最后由于唐代开元年间,西域来了善无畏等三位密教的高僧,译传了密部的经法,而成立了密宗。这样算下来,中国佛教,共有十三宗之多了,其中除了成实与俱舍两宗属于小乘佛教,此外都是大乘佛教。……

  佛教的分宗分派,是属于支节的分门别类,而不是根本思想的左右出入。正因如此,不久的将来当可见到统一的佛教,在世界上出现。139

  唯识就是唯心吗?(55)

  圣严法师依据太虚大师《法相唯识学概论》所提西洋哲学的主观的唯心论、客观的唯心论,意志的唯心论、经验的唯心论、直觉的唯心论、存疑的唯心论,不外乎自我执取的妄见。佛教的唯识论——三界是唯识所现,有情世间为赖耶缘起——绝不是教外哲学的唯心论能够相拟相比的。140

  宗就是禅定吗?(56)

  圣严法师直接肯定地回答:

  不。禅宗和禅定是有分别的,因为,禅宗固然主张参禅习定,凡是禅定,却未必就是佛教的禅宗。

  「禅宗」一名,是在中国创立的,当佛陀的时代,并没有禅宗一名,而只有禅那的工夫和禅的内容。佛教的解脱道的修持法,是以戒为起步,以定为重心,以慧为目的,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助长,成一螺旋形的状态——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起修——直向解脱之道上升。其中的定,就是禅定。

  事实上,中国的禅宗,乃是重于悟而不重于定的。……

  因禅定未必就是禅宗,所以世界各宗教,凡是有神秘效验的,无非是从禅定的工夫而来,不论他们是用持咒也好、祈祷也好、礼拜也好、诵经也好,所得的结果,多是禅定的作用。141

  有禅定的作用,或许能得安心、安慰,并不能净化身、心惑业;然而禅宗的开悟,依法奉行,纔能确实净化身、心,而得究竟解脱。

  什么叫作顿与渐?(57)

  有些佛教徒对法门分别为顿教、渐教,学人有顿入、渐入之差别,往往以己所学为顿教,所修能顿入佛法第一义,产生我见、我爱、我慢而不自觉。释尊在《杂阿含435经》明白地指出如实知众生的染、净因果,是对四圣谛渐次现观,并非一顿现观。142有关修、证的顿与渐,圣严法师如是说:

  顿渐两种法门,乃是一体的两面:顿是由渐而顿,渐是因顿而渐;没有渐,绝没有顿,有了顿,必先有渐;渐是顿的成因,顿是渐的结果。……

  反过来说:顿也是渐的开始,渐乃是顿的实践,顿是渐的启发,渐是顿的延续。

  顿悟是悟的理体法性或佛性,顿悟并不就等于成佛;渐修是修的事相功德,唯有积于渐修,才能真的成佛——理以顿悟,事以渐修——这是顿渐问题的又一答案。禅宗的顿,就是这样的一个范型。143

  换句话说,内凡的佛教徒,由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随法行、见法涅盘(由觅道、闻道思惟修习而见道),开法眼顿见菩提道,是由于一连串如法的次第熏习所成就;须陀洹在正念正知下,能顿见、顿断「三结」,然而要成就「贪、瞋、痴淡化(斯陀含所完成)」、「五下分结断(阿那含所完成)」、「五上分结断(阿罗汉所完成)」,尚须再三修习多修习三无漏学,才能够渐次断除烦恼结,次第分证沙门果。印顺导师在《中观今论》页232提到:「依大乘佛法的共义,应该是从渐修到顿悟,再从顿悟到圆修。」

  最好修学哪一宗?(58)

  佛法要求成圣、出离有漏世间的众生,在第一义谛「与空相应」,在世俗谛「与缘起随顺」144;学佛、成佛悉数需要契理、契机。圣严法师为适合现代人的理解,如此说明:

  我们修学佛法,最好是选择近于自己根性或兴趣的,作为入门的方便。在中国的大乘八宗之中,唯识近于科学,三论近于哲学,华严及天台近于文学,真言及净土近于美学,禅宗是佛法的重心,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任何一宗,均可汇归禅的精神;至于律宗,乃是整个佛教的基础,它对佛教的重要性来说,正像《六法全书》对于全国,所以严格地讲,律宗不该自成一宗,律宗应该遍属于各宗,至于宗教的素质,乃是各宗皆备的。……

  不过,到此为止,我们应该注意,中国的大乘八宗,已经归纳成了三宗,八宗的门户,应该不复存在,乃至大小乘的界限,也当一律铲除,俾使整个的佛教,重归统一。145

  (十二)佛教的法宝

  佛教徒对于全部佛经的态度怎样呢?(59)

  圣严法师要求:

  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对于佛经,应该具有极崇高的虔敬,但却不必要求毫不拣别地字字接受。佛教的正法,应向佛经之中探求,对于佛经的记载,却可保留各自的审察态度(是指如有审察能力的话)。……

  如果要看佛经,对一个初阅读佛经的人来说,佛法概论及佛教史等的入门书籍是必须看的,入门性的书籍,会告诉我们进一步的工作是什么?146

  佛教的典籍真是难懂难读的吗?(60)

  佛法含蕴两种层次的真理实相,依两种语言叙述人生(有情)与宇宙:一者、以「法的语言」开示胜义谛法,二者、以「世俗通用的语言」教导世俗谛法。用世俗的聪明才智,可以明白佛陀随顺世俗假名说明如何建立善根,成为好人,相信因果,业报;进而培养信根,随顺「四入流分」——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成就随信忍或者观法忍,对有情生命的染、净因果四圣谛法门,欢喜信受。以上,属于世俗谛法。可是,没有法眼、慧耳,则不能透视「第一义」,不能听懂「法的语言」,即不能随顺「三无漏学」的思惟修习;不依慧地(阴、处、界、根、谛、缘起诸法门)的学习、慧根(戒清净、心清净)的修习,依慧根、慧力开法眼,如实知无常、苦、无我、无生诸法门,次第修习、作证慧体(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分证四沙门果。147

  佛教的典籍真是难懂难读的部分,只是以法的语言开示的「胜义谛法」——缘起的此缘性、诸行的无常性、有漏行的苦性、诸法的无我性、涅盘的无生性;其它以世俗语言所说的「世俗谛法」——因缘、果报、独处、待人、处事、接物,修身、修心等说法,内容并不艰难,可说是浅显易知。圣严法师对此问题,如是说明以及肄议:

  这个问题应当分作两面来讲:一面是否定的,一面又是肯定的。……

  如果真想看佛经,应该先由《阿含经》看起,接着看《法华经》、《华严经》、《涅盘经》、《般若经》,那么我敢保证他绝不会觉得佛教的经典比耶教的《新约》、《旧约》更加难懂而更加使人厌烦。148

  (十三)佛教的僧宝

  和尚、尼姑、居士是什么?(67)

  佛教徒中非常通俗的名词和尚、尼姑、居士,能够确实了解其本义者不会太多:所以圣严法师特别提出说明:

  「和尚」一词,纯由于西域语言的音转而来,在印度,通称世俗间的博士为「乌邪」,到了于阗国则称和社或和阇(khosha),到了中国则译成了和尚。……

  佛教的律藏,称剃度师及传戒师为邬波驮耶(upadhy-aya),「和阇」一词,就是根据这个而来,「和尚」一词,更是汉文的讹误,最早见于汉文中的,可能是石勒149崇信佛图澄而号佛图澄为「大和尚」。

  但在律中往往不用和尚,而用「和上」以别于流俗的讹误,因为,依照邬波驮耶的原意,应当译为亲教师,也唯有受了比丘戒十年以上,并且熟知比丘及比丘尼的二部大律之后,才有资格为人剃度、为人授戒,而被称为邬波驮耶。这既不同于印度俗称博士的乌邪,更不同于中国误传的和尚——老僧是老和尚,小沙弥是小和尚。

  「尼姑」一词,也是中国人的俗称,并不合乎佛制的要求,所谓尼姑,是指佛教的出家女性。……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弥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弥及女比丘。

  「居士」一词,也非佛教的专有,在中国的《礼记》中就已有了「居士锦带」一语。……在印度,居士也不是出于佛教所创,梵语称居士为「迦罗越」,不论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称为居士。150

  禅师、律师、法师是什么?(68)

  对于有专长的出家师父如何称呼,圣严法师如是说明:

  在《有部毘奈耶杂事》卷一三中,比丘分为经师、律师、论师、法师、禅师,一共五类。151长于诵经的为经师,长于持律的为律师,长于论义的为论师,长于说法的为法师,长于修禅的为禅师。152

  罗汉、菩萨、佛陀是什么?(69)菩萨怎么讲?(5)

  佛教贤圣的称呼,信佛多年的佛教徒们也有不清楚的,所以法师加以说明:

  〔声闻乘〕解脱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简称罗汉。……

  菩萨,这也是梵文〔Bodhisattva〕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它的意思,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菩萨是觉悟的有情,并且也能觉悟一切众生的痛苦,同情一切众生的痛苦,进而解救一切众生的痛苦。153

  菩萨,有凡夫有圣人,菩萨共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五十加等觉、妙觉两个阶位,十地以前的四十个阶位,全是凡夫,从初地以上的十二个阶位,才是圣人,……佛典中通常称的菩萨,如不标明地前菩萨,也多是指的地上圣位菩萨。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的果位是菩萨道的究竟位,所以也可将佛陀称为究竟菩萨:佛陀的果位也是解脱道的究竟位,故又可将佛陀称为究竟阿罗汉。……佛陀是自觉觉他觉满或无上正遍知觉的意思。154

  圣严法师特别指出,中国人往往把不修边幅、不守律仪的出家人,称为罗汉型,视为罗汉化现,属错误的观念,需要纠正。155

 
 
 
前五篇文章

圣严法师思想行谊-《正信的佛教》(五)

圣严法师思想行谊-《正信的佛教》(四)

圣严法师思想行谊-《正信的佛教》(三)

圣严法师思想行谊-《正信的佛教》(二)

圣严法师思想行谊-《正信的佛教》(一)

 

后五篇文章

圣严法师思想行谊-《正信的佛教》(七)

圣严法师思想行谊-《正信的佛教》(八)

圣严法师思想行谊-《浅论释圣严博士的律学与史学》(一)

圣严法师思想行谊-《浅论释圣严博士的律学与史学》(二)

圣严法师思想行谊-《浅论释圣严博士的律学与史学》(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