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 佛理禅机护持
 
 

楞伽师资记 第四章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楞伽师资记 第四章

  隋朝舒州思空山粲

  承可禅师后,其粲禅师,罔知姓位,不测所生。按《续高僧传》曰:可后粲禅师,隐思空

  山,萧然静坐,不出文记,秘不传〔=说〕法。唯僧道信,奉事粲十二年,写器传灯,灯〔

  灯=一一〕成就。粲印道信了了见佛性处,语信曰: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无二亦无三。

  故知圣道幽通,言诠之所不逮。法身空寂,见闻之所不及。即文字语言,徒劳施设也。

  大师云:余人皆贵坐终,叹为奇异,余今立化,生死自由。言讫遂以手攀树枝,奄然气尽。

  终于山+儿公山〔=寺〕。寺中见有庙影,详玄传曰:

  惟一实之渊旷,嗟万相之繁难。〔+真〕俗异于〔=而〕体同,凡圣分而道合。寻涯也豁

  乎无际,眇乎无穷,源于无始,极于无终。解或〔+惑〕以兹齐贯,深〔=染〕净于此俱融。

  谚〔+该〕空有而闻寂,括宇宙以通同。若纯金不隔于环秎〔=癿〕,等积水不惮于连漪。

  经〔=注〕云:此明理无间杂,故绝边际之谈。性非物造,致息〔+终〕始之论。所以明

  ?泯于不言〔=二之〕门,善恶融于一相之道。斯即无动而不寂,无异而不同。若水之为波

  澜,金之为器体。金为器体,故无器而不全。波为水用,亦无波而异水也。观无碍于缘起,

  信难思于物性。犹宝殿之垂珠,似瑶台之悬镜。彼此异而相入,红紫分而交映。物不滞其自

  他,事莫权其邪正。邻虚舍〔=含〕大千之法,刹那总三除〔=际〕之时。惧斯言之少信,

  借帝网以除疑。盖普眼之能嘱〔=瞩〕,岂或识以知之。

  注云:此明秘密缘起,帝网法界,一即一切,参而不同。所以然者,相无自实,起必依真。

  之〔=真〕理既融,相亦无碍故。巨细虽悬,犹镜像之相入。彼此之〔=云〕异,若殊

  〔=珠〕色之交形。即一一切〔一一切=一切,一切即一〕,缘〔+起〕无碍,理理数然也。

  故知大千弥广,处纤尘而不窄。三世长久,入从〔=促〕略以能容。自可洞视于金墉之外,

  了无所权。入身于后〔=石〕壁之中,未曾有隔。是以圣人得理成用,若理不可然,则圣

  〔?此〕无此力。解则〔+理〕通,〔?无〕碍由情拥。普眼之惠,如实能知。如猴著锁而

  停躁,蛇入筒而改曲。涉旷海以戒船,晓车〔=重〕幽以惠烛。

  注云:猴著锁喻戒制心,蛇入筒喻定自〔=息〕乱。《智度论》云:蛇行性曲,入筒即直。

  三昧制心,亦复如是。《金光明最胜王经·三身品》云:佛虽三名,而无三体也。

 
 
 
前五篇文章

楞伽师资记 第三章

楞伽师资记 第二章

楞伽师资记 第一章

楞伽师资记 序言

禅门骊珠集 所集诸师传承系统表

 

后五篇文章

楞伽师资记 第五章

禅门骊珠集 依据典籍目录表

楞伽师资记 第六章

楞伽师资记 第七章

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无异元来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