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老人须防低温症 |
 
医学上将老年人体温持续在35℃以下的症状称为低温症。老年人容易罹患此病,是因为老人的身体机能都已老化,体内产热减少,能够觉察到温度降低的身体机理已经丧失了敏感,在与寒冷的接触中,皮肤血管反应比较迟钝,不能很好地收缩,丢失的热量也比较大,因而不能使体温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一般来说,当老年人的体温持续在35℃—36℃时,还能自述寒冷,但有嗜睡、反应迟钝的表现。若体温低于35℃,则病人表现为皮肤苍白,摸上去有冰凉感,肌肉僵硬,甚至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心跳减慢。若不及时纠正低温状态,则有生命危险。如果病人体温降至25℃以下,死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了。 低温症并不是突发性疾病,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来临并逐渐加重的。其预防方法主要是防止体热的大量散失,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除了御寒衣被要充足外,老人的居室温度最好保持在20℃左右;睡眠时,床上要采取一些保暖措施(如使用电热毯、热水袋加热被窝);要鼓励老年人冬季多参加一些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种花养鸟等。此外,在饮食方面,老年人冬季应多进食一些高热量的食物,但不宜多饮酒,有些人以为饮酒可以御寒,其实是错误的,因为饮酒只会帮助身体散热,使得酒后倍觉寒冷。 对于已患有低温症的老人,如果症状较轻,家人可先采取保暖措施,看能否使老人的身体温暖起来;如果老人体温不能回升,则要尽快送医院,请医生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