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宝静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录(四) |
 
宝静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录(四)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此是总结文。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应化身,在十方一切国土示现,度脱众生。以是释迦佛呼告无尽意说:这位观世音菩萨,成就这样的功德,所以汝等应当一心一意的供养观世音菩萨,于怖畏急难中,菩萨能施以无畏,解救劫难。观音菩萨具大威神,有大势力,众生有七难三毒,种种怖畏苦恼,能持念圣号,以感菩萨,菩萨必施以无所畏,令得解脱,千处祈求千处应,无感不通。故观音之别号,亦名施无畏者此也。以上讲三十二应身竟。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 这段文是无尽意菩萨,发心供养观世音菩萨。释迦佛讲观世音菩萨现三十二应化身,无非为度众生,救七难,解三毒,满二求等等的救苦救难,都用中道的本体,起中道的妙用,为苦海中的大慈航。在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所以应当一心供养。无尽意菩萨即禀白于佛说:世尊!我现在应当尊命,一心供养了。于是把颈项间所挂的宝殊璎珞取下,送给观世音。这串璎珞,用众宝珠镶成,异常庄严宝贵,故叫宝珠璎珞,价值十万两,即一百个一千两黄金之多。罗汉只知自利,不去求福,所以羸瘦憔悴,无有威德,无此璎珞庄严,无此示现威德。菩萨是积极救世,处处利人,所以有大福报,具足功德法财,有大庄严。无尽意是菩萨之一,福报亦很大,所以有宝珠璎珞。单一串宝珠璎珞,已有百千两金,何况其他的物件呢!供养宝珠璎珞,是事。然其中含意实深,无尽意的颈项,表中道实相的妙体,即真空妙有的中道。宝珠璎珞,喻戒、定、慧、陀罗尼种种法门,庄严中道实相。吾人有实相的体,而无戒、定、慧、陀罗尼的庄严。所以吾人应当持戒习定,修陀罗尼等,以庄严自己的法身。解颈众宝璎珞,表已证中道法门,而不住于一切法门,示常舍行故,此乃表法。无尽意把璎珞解下,供养观世音菩萨。口中称说:“仁者,请你受我的璎珞法施罢!”这“仁者”二字,是菩萨和菩萨的平等称谓。观世音菩萨,具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故称仁者。供养宝珠璎珞,原属财布施,何以称为法布施呢?须知宝珠璎珞,是自心中的宝珠璎珞,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故。璎珞宝珠即心,心即璎珞宝珠,心即法,法即心,目见耳闻,一切万物,无不属诸自心。全物即心,全事即理,即财布施而转做法布施了。但我辈众生则不然,心外取法,执着种种事物为实有,故心法隔阂,财法各异了。有等人输财救难,尽力为之,自以为功德很大,可是一遇了毁谤,即便懊恼,立刻现出愠色来,这叫着相布施,这是人天有漏的因。因为不明白佛法,不知道众生是我心中的众生,救人即救己,故无功德可居,亦何诽谤的可言。如此则终日作功德,而不居功德,且为我人本分事。则虽财布施,亦即法布施了。如施而不忘,三轮不空,即便有意识作用,于佛法是不相宜的。从前达摩到中国来,梁武帝问他说:“我喜做功德,到处修建寺院,塑像造塔,印经流通,度无数僧,这功德如何?”达摩回答说:“没有功德,因为你着相布施,不过享人天福报而已,福报一尽,依然堕落。有漏布施,是有漏功德,不是真功德啊!”梁武帝即问:“什么是真功德?”达摩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依这样去布施,和一切行业,才叫无漏功德,即法布施啊,即叫真功德啊!”何谓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呢?能慷慨布施,把人人所心爱的钱财,去救灾救难,此种布施,是具有智慧。如没智慧,那肯布施。然虽有布施智慧,若一经着相,便落入有为有漏的染污,这智慧即不净了。倘能三轮体空,不着有相布施的人,行心的所安,无功德可居,如此布施的智,是清净无染,叫做净智。如是则能施所施,没分别心,没思量心,周遍圆满,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叫妙圆。无所住而生其布施心,不落心意识以布施,能所双忘,了不可得,是其体空寂,无住生心,叫净智妙圆。生心无住,叫体自空寂。能如是的,叫法供养,叫法布施。总而言之,不着相的布施,福等虚空,量周沙界。一着相分别,则有限量,成有漏功德了。无尽意是大菩萨,即财施而为法施。财施法施,等无差别。然无尽意以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却不肯受他的供养,因为无尽意是遵佛所讲,而发心供养,未见释迦佛令受,所以不肯受。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愍,怜也。无尽意见观世音菩萨不肯受这璎珞供养,再对观世音菩萨说:“仁者!我发心供养璎珞,为众生故。因见众生受苦受难,不可言状,请你大慈大悲,怜愍我们这般众生,受了这份璎珞的供养罢!”无尽意菩萨为一般众生而发心供养,是为群众谋福利,这才是真心供养。这时佛即告观世音菩萨说:“你应当大慈大悲,怜愍这位无尽意菩萨的好心,和法华会上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和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受这份璎珞的供养吧!”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即时,正无尽意恳请观世音菩萨慈悲哀悯纳受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劝告观世音菩萨受璎珞供养的时候。观世音菩萨,为愍诸四众弟子,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所以不受而受。受了以后,将璎珞分作二分:一分供养释迦牟尼佛,一分供养多宝佛塔。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是姓,译做能仁;牟尼是名,译作寂默。能仁,表利他慈悲。能,是才能力量,即积极利人的才能;仁,即拔苦与乐的仁慈。寂默,表自利智慧,寂静默照,慧照破惑自利。世人有专为众生作慈善事业,其用心固然不可厚非,可惜他但知积极,不以理智观察,空其所有,所以难得良好美满的结果。必用寂然工夫,死心蹋地,一心念佛,念到身心双忘,打破人我见,伏断烦恼,逆来不瞋,顺来不喜,即是死尽偷心。然后发心出来替民众谋幸福,为人群作利益,我人才都可得到美满的结果。既没有成败得失的念头,也了无一物当情,到处舍己从人,损己利他,即所谓由消极而积极,即出世而入世。释迦,即妙有入世。牟尼,即真空出世。所谓世出世间,一以贯之。顾名思义,则可知佛不是一味消极的。明乎此,作公众利生事业,即与普通善人举行善事,所得效果,就大大不同了。所以凡我学佛人,应以释迦牟尼四个字作准则。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时,讲堂前地上涌出一塔,内有多宝佛。多宝佛是无量劫前已经成道的古佛,因释迦佛讲法华经,是难得希有的,所以特从地中涌出来作证。观世音菩萨始而不受而受,既而受了,分作二分,奉释迦佛及多宝佛塔,是受而不受。不受而受,叫妙有,即释迦。受而不受,叫真空,即牟尼。合而言之,道在其中了。佛呼无尽意说:观世音菩萨,有如此的威德神通,到娑婆世界来,功德巍巍,不可思议。普门品所讲观世音菩萨,现三十二应身,游于娑婆的本迹,至此已竟。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偈和诗体相仿,或复述长行文的深奥意思,或补叙长行文所没有说到的。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的译本,原来没有偈文,后来有一位阇那笈多,译出这偈,后人即将此偈,补在罗什所译长行普门品之后,合成一品。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这四句,是无尽意的问语。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相好,故叫妙相具。无尽意未问之前,先赞叹佛的妙相,所以起初就说世尊妙相具。“彼”指观世音菩萨言。我现今再重新来发问,这位观世音佛子,以何种因缘,称为观世音呢?佛子,凡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都是佛门弟子。佛视四生如赤子,一切众生皆是佛子,所以都称为佛子。但佛以弘法为事业,以度生为家务。近世有许多比丘比丘尼,视寺院田产、金钱财物为家务,以应酬佛事为事业,就非真佛子了。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大慈大悲,开示众生,完全以弘法度生为家务事业。我们既是佛子,担当佛的事业,应当如佛一般的教化众生,犹之人子的继承保持父母的家务一样,否则便是不忠不孝,没长进的,岂是真佛子呢?二乘罗汉,只知自利,不肯利他,亦非真佛子。剋实而论,唯有菩萨能自利利他,到处弘佛法,度众生,担荷如来家业,绍隆佛化,这才可算是佛的真儿子,所谓法王子。有人欲弘法度生,为真佛子,奈以自己不懂佛法,又如何呢?尽可单单持念阿弥陀佛,并且劝人也称念阿弥陀佛,戒杀放生,这也是菩萨心肠,而为弘法度生的佛子了。所谓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 具足妙相尊,即指佛而言。无尽意用偈发问,佛也用偈回答,故曰偈答无尽意。 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你要一心的听,观世音菩萨的行门,是不可思议的。因观世音以一心三观的智,照十法界世间的音声,为他所观一境三谛的境,能所不二证中道妙体,起中道妙用,善于普应示现。所以十方世界,无一处所不示现的。以三十二应化身的应现,如同镜的鉴物,同时映出,不先不后,横遍十方世界,无一世界不现。竖穷过去、现在、未来三际,无一时间不现,所以又称普门大士。弘,广大也。誓,愿之要。观世音菩萨初作凡夫时,曾发弘大的十二大誓愿,广阔无边,渊深莫测,如海一般。且从无量劫来,所行的菩萨道,都是不可思议的。如侍奉亲近供养过去千千万万的佛,培福植慧,常发空有不着的清净大愿。愿大,行大,供佛多,源长流远,根深蒂固,所以具有如是普门示现的应化身,施大无畏,不可思议的妙力。这是释迦佛赞叹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的妙力,不是一时可毕其词,今只约略说,故曰“我为汝略说”。众生如闻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或看观世音菩萨的圣像,恭敬礼拜,一心称念,决不空过的。闻名,是意业。称念,是口业。礼拜,是身业。三业恭敬,一心不乱,能灭一切苦难。诸有,指三有、九有、二十五有。三有,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九有,即欲界一有,色无色界八有,共九有。二十五有,即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无色,无想五那含,共是二十五有。广言之,曰二十五有。略言之,曰三有。处中而言,为九有。因果不昧,有因有果,叫有。三界二十五有众生,同在生死烦恼苦海当中,如能收摄三业,一心身礼,口称,心念,可消二十五有,一切诸苦,及众厄难,奚仅消同居土中七难三毒呢?即方便土,实报土中众生,亦皆如此。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假使遇到恶人,兴起杀害的意思,将你推落到大火坑中,性命不保;或者有人,渡洋涉海,船舶打翻,有龙、鱼、罗刹诸鬼的灾难,你在这水火大难当头的时候,能真诚称名仗观音的威神力量,火坑变成清凉池,巨海中千波万浪,也不能飘没你了。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或植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此等偈颂,都是重颂长行的,只略言而不必详释。或者有人在须弥山顶,被怨家推落寻仞的岩下,必致粉身碎骨,仗念观音加被的力,有如太阳在虚空中住一样,不致跌落下去。或者被恶人追逐,堕落金刚山下,仗念观音加被的力,不能损坏一毛一毫。或者怨贼盗寇将你围绕,各人执了利刀快刃,前来要加害于你,你能念观音,则仗他威神加被的力量,寇贼等自然都起慈心,把恶毒心降伏了。三年前,我在苏州讲地藏经时,有鲍圣云居士,异常热心,护助讲经法会。圆满日,鲍居士乘轮船回青岛去,轮船出了吴淞口后,为匪绑架向南去了。我看见报,心中很不安,即为他起观音七。他自绑架以后,也加持念诵观音圣号,竟至脱险,在除夕日来到观宗寺。我撰有鲍居士脱险记,详志这事的始末。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或遇国法王难,临到斩头,寿命将终的时候,能念观音圣号,刀就一段一段的损坏了。或犯国法,或被匪贼的囚禁,手足被镣拷缚,能持念观音,即仗其威神的力量,可以无形解脱。一僧入山采药,被猺人攫捉囚禁,并缚起手足,将作食料。僧一心虔念观世音菩萨,忽来一虎,破牢屋,把僧救出。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 或者遇到恶人,用恶咒来诅咒你,或用毒药来杀害你,(在广东、福建、云南、四川等边界地方,常有所谓黑店者,误入其彀,即被毒死或被咒死,夺取钱财),能念观音,即可免此厄难。而他所要加害于人的,反害到他本人身上去了。苏东坡以为“还着于本人”,不如改作“两家俱没事”,如此可以不致害人,也不致害己。这因苏东坡没明白佛法的折摄二法门。佛法应慈悲则慈悲,应折伏即折伏,如一味慈爱,而不折伏,则恶者无以悛改其过恶。譬如杀生,固然是佛法里所应戒的,然而应开则开,不过要出诸善心、慈悲心、无记心,深生惭愧,万万不可稍萌瞋恨心、憎恚心。如佛弟子,见途中有毒蛇,咬死多人,因即杀蛇,免再噬人,此种杀生,一方为救众生,一方使毒蛇现在减少恶业,未来少受恶报,如是而杀,两方有益。因为这种杀生,含有怜悯心,为保护其馀众生故。宁可自己犯杀戒,堕地狱,终不令其受无间苦故。由是因缘,于戒无犯,这叫亡犯济物。所以佛法中的戒,虽法官军官,都可以受持的。对于祸国殃民,杀人放火的奸贼寇敌,依国法处他死刑,可使民众安居乐业,高枕无忧,这样对于菩萨戒,亦无所犯。不然,如出诸瞋恚心,则恶过甚大,便当堕落三途受苦。后人以苏东坡所改不当,所以仍用原句。从前有神卜赖省干,用心不正,家中供一个妖物,使他的卜神灵。每年来江浙骗了童男童女,带回去祭妖。一次,有一女孩,被他引诱,囚在一间屋里。当时,教她沐浴更衣,以待妖物的来吃。这女孩平日知道念观音菩萨,于是一心称名。夜半时,天窗忽启,妖的两只眼睛,如电炬一般,自窗而入。女虽惊怖,然仍一心称名。女孩口中,忽然也发出光来,射到妖物身上。忽然自天窗上落下一物,女孩急呼救命。适巧屋外有巡逻人经过,闻声入内,烛视之,孩旁原来是一条大毒蛇,已僵死。巡逻人即捉赖省干,送到官厅去,办他的罪。此即所谓害人反害己,还着于本人呀!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你如遇到凶恶的罗刹、有毒的龙,和一切作灾的鬼等,欲来加害于你,你如一心念观音菩萨,那么罗刹、龙、鬼等,顿时都不敢来加害于你。故曰“时悉不敢害”。鬼畏光明,欢喜近黑暗。人能一心不乱,称念圣号,性天朗耀,即现大光明,所以罗刹恶鬼不敢来害。从前有一人,专喜问人。一天,路途上遇了一个罗刹,自知性命难保。但这人好奇,即问罗刹说:“你为何胸白背黑?”罗刹回答说:“怕太阳光,背光行走,所以背黑胸白。”这人于是拉罗刹鬼到太阳光处,罗刹即时消灭。吾人自心,妄想不绝,即是黑幕重重,所以鬼常来作祟。如能正大光明,一念不邪,罗刹鬼怪,那能相害。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山林旷野,豺狼虎豹,张牙舞爪,凶猛非常。内地平坦,不容易见到,深山丛谷中,时有恶兽出现。如你遇到的时候,能够一心称念观音,这些四面围绕着的恶兽,即很捷疾的逃走,避到无边无际的方向去了。福建有雷法震,烧炭为业。一天,入深山烧炭,有一只老虎,张牙舞爪,迎面而来,形极怖畏。正当危急的时候,忽来一个美女子叱虎,虎即跪下,俯首而去。法震幸得相救,叩问姓名。女子答说:“我是君家鸭栏木。”言毕不见。雷法震因忆家中有鸭栏木,纹理精细,拟雕刻观音圣像供奉的。奈以事忙繁,未及雕成,然仅此一念之生,已蒙如是感应。吾人善念一生,天上的华贵宫殿已成;恶念才萌,地下的镬汤地狱已设。所以起心动念,务要去恶从善呀!雷法震脱难回家后,即将鸭栏木雕成观音菩萨圣像,终年供奉。这即恶兽疾去的引证啊!蚖蛇,黑蛇也,很毒的,人被咬立死。蝮蝎,是四足虫,壁虎之类,此等虫蛇,能够口吐毒气,如烟火然,念彼观音力,自然寻声返回他去了。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天起浓云,风雨交加的时候,电火烁烁四布,雷声隆隆震动。雹是冰块,或大或小,能够损禾伤人。澍,下落也。大雨,雨的大得如同倾盆。凡此种种,都是灾荒凶险的象徵。如人在风雨雷电冰雹之下行走,有生命的危险,如能快快回头,念彼观音名号,即可立时云消雨散,雷停雹止。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众生内心被贪瞋痴慢烦恼的所逼迫,外面有水火、刀兵、饥馑三灾,八难诸苦的交煎,困于无量痛苦中,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具有妙观智慧的神力,无难不救,无苦不拔。甚至同居、方便、实报三土众生,一切生死烦恼苦厄,皆能救济,令得解脱。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观世音菩萨具足神通妙力。“神”名天性不测,“通”即慧心,以天然之性,彻照无碍,叫做神通。众生本具神通妙用,奈为烦恼妄想所盖覆,不能显现。倘能万缘放下,神通即现前了。菩萨罗汉,天仙鬼神,都有神通。鬼神的神通是鬼通,非常微小,只见人鬼二道的少分。天仙虽有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五通。然而皆是狭心,且缺无漏通,故称有漏神通,以烦恼还完全在故,所以有时动杀机。罗汉加具无漏通,而有六种神通,所以超出三界。虽超过天仙的有漏神通万万倍,但尚未究竟,所以他的天眼天耳,仅见闻到三千大千世界,神足只能于此三界得自在,宿命仅知八万劫以内的事情,他心只知六凡的心念。菩萨破一品无明,天耳、天眼即能见闻到百个三千大千世界,范围比罗汉广大百倍,但也不能算是具足,惟佛能见到无量无数无穷无尽的三千大千世界,观彼久远劫前,犹如今日,彻法底源,究竟具足。观世音菩萨早经成佛,叫正法明如来,已证自心实相的体,具足不可思议的大神通力,所以和其他初成菩萨道的不同,因曰“具足神通力”。又复广修大智慧、大方便。智即实智,照理;方便指权智,解事。应机说法,权实二智都具足,称广修。有实,即等诸佛。有权,即无生不度。所以十方世界,一切国土,无一处不示现其各种应化身,而广度众生。即种种恶趣,如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和吾人生老病死种种无量的苦,只要称念观世音名号,即蒙慈光加被,能令痛苦渐悉消灭。地狱有八寒八热的大狱,众生作五逆十恶,即堕入此道受苦。观世音菩萨,见地狱众生受苦,常去教化度脱。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饿鬼道百千万年,尚不闻浆水的名字,况诸饮食。观世音菩萨,变鬼王面然大士,因此引起佛说焰口来普救一切饿鬼。畜生道的飞禽走兽,鳞毛羽角,皆缘前生孽障而来。凡人欺骗诈伪等,即入此道。或还债而来,或偿命而来,受苦不堪。观世音菩萨常现畜生,教化他们。生老病死苦,在人类中,无论贫富贵贱都不能免,即天堂仙道也不能免。所谓“人间难免四相苦,天上何曾免五衰?”观世音菩萨为怜悯众生的苦,只要你能称名,就渐渐令你消灭痛苦,常得快乐。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真观即真空观,观照一切诸苦悉皆真空。吾人内有身心,外有世界,都因妄念分别妄见而有,其实都虚妄不实。妄见的有,犹如梦中所见,本不真实。又同翳目所见灯光上有五色圆影,虚空中有狂华乱舞,实则灯光本无圆影,虚空那有狂华,不过目有翳疾,因有所见。犹之世界国土,人我男女,大小内外,富贵贫贱,都是妄见所有。到佛的地位,就了了见无一物。如目去翳,无灯上圆影和空中狂华,唯是清净,一尘不染,故知一切境界,都因妄见而有。因执有而起分别,起分别则有爱有瞋,有苦有乐,有好有丑。反之,一念不生,身心还无,万物安有,照见五蕴皆空。一切皆空,非是灭有为空,是叫真空观。世间没有千岁人、万载屋,都是生灭变迁,胡有实在?所谓空诸所有。但空而不空,是妙有。空中本具一切法,非断灭空,所以亟须行善积德,损己利人,广度众生,这即是妙有观。何以说是清净观呢?因世人做慈善功德的事业,合我意的作,不合我意的弃,顺来则喜,逆来则瞋,有好恶爱憎的心理,存成败得失的知见,只知实有,不知其体本空,处处执着染污,不能算是清净。观世音菩萨终日在尘劳中度生,实无尘劳的相,利生的心,非有而有,有即非有,如水月空华,无着无住。所以虽积极救世,入有度生,而清净无垢,如莲华的出于泥水之上,又如百花丛里过,一叶不沾身。但是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所以叫清净观。真空观,是出世的。清净观,是入世的。从出世而入世,是真利人;从入世而出世,是真自利。真净圆通,即空即有,空有不二,入于中道。而中道观智,不停滞空有二边,所以周遍法界,广大无碍,所以叫广大智慧观。修真空观,破见思烦恼,证般若德。修妙有清净观,破尘沙烦恼,证解脱德。修广大智慧观,破无明烦恼,证法身德。这三观举一即具三,言三即是一,非前后,非并别,为绝待圆融的三观,即观世音之观字的意义。这自利的三观,亦即是利他的本根啊! 慈观和悲观,是利他的二观,亦即自利的用啊!观世音菩萨,是众生心中的观世音,与众生同体不二。拔众生苦,即拔自己的苦,虽令众生脱离五住二死的一切痛苦,解除六凡三乘的一切灾难,无不摄他为自,当做己躬下事,所以叫同体大悲观。慈能令众生得真空乐、妙有乐,乃至中道无上涅槃不生不灭寂灭乐,无上菩提不垢不净觉法乐。终日与乐,而无与乐的相,无菩萨的能缘,亦无众生的所缘,能所唯是一心,故叫无缘大慈。所以我们众生,常愿观音菩萨慈悲与拔,常瞻普门大士妙相庄严,顶礼景仰,以求摄照。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观世音菩萨,于前三观具足,一切烦恼,破除清净,无有垢染,故曰无垢。吾人的心,本是清净,如明镜的无垢光洁,六祖所谓本来无一物,只因贪瞋痴三毒的垢障,如明镜的蔽尘垢,而失却光洁的用,此众生的所以是众生啊!观世音菩萨当初也是凡夫,用三观功夫,把垢污洗刷清净,达到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净极光通,垢尽明现,所以内外洞彻光明,故叫“无垢清净光”。如是无垢清净光,即是大智慧光。慧光照耀,犹如杲日丽天,能破一切黑暗。吾人虽处光天化日之下,但大家糊涂,自心恶劣,实则仍是在黑暗世界中。今来听经闻法,明理开智慧,念佛即清心,转黑暗世界,变成光明世界。菩萨以真空观,证一切智光,来破众生见思的黑暗。以清净观,证道种智光,来破众生尘沙的黑暗。以广大智慧观,证一切种智光,来破众生无明的黑暗,故曰破诸暗。众生烦恼黑暗的苦因既破,则一切苦难的果也亡灭,故曰能伏三灾七难,一切风水火刀兵浩劫,盗贼等难,乃至消灭于无形中。观音菩萨,用三观三智光的慧日,放大光明,普照世间,都令离苦得乐。以一切智光的慧日,放真空的光明,普照六凡同居土世间;以道种智光的慧日,放妙有的光明,普照二乘方便土世间,以一切种智光的慧日,放中道的光明,普照菩萨实报土世间,故曰普明照世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这四句是赞观音菩萨三轮不思议。初句赞身业。悲体,是大慈悲的法身体。大悲法体,从持戒得。观世音菩萨用大慈悲戒体,身轮现通,示现三十二应,显大神通,骇动如雷震大千,醒人迷梦,故曰“悲体戒雷震”。次句赞意业。菩萨的用心,无非大慈大悲的心肠,鉴种种机宜,用种种方便,希望众生尽得利益,用意深妙,如大云遮蔽炎日,除烦热而得清凉,故曰“慈意妙大云”。第三四两句,赞口业。甘露,天上的长生不死药,喻不生不灭的妙法。菩萨口轮说法,法法普润三草二木的众生,各得生长,咸令灭除烦恼的火焰,得证涅槃不生不灭的清凉地。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如遇争执,涉讼官厅的危险,或兵灾战祸,恐怖的危险,念观音名,一切怨家对头,都可退散。如本县平潮费范九居士,当一二八沪战时,正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服务,赁住闸北天通庵路源源里,适在枪林弹雨之下,他于一二九早晨,竟安然出来,到宋公园路俭德新村。讵历五日,战线扩大,俭德新村又将成为炮火的中心。他就决意到公共租界暂避,奈苏州河一带,密布电网,不能过去。正在踌躇的时候,忽见一小孩,向他说,赶快走,后面来了。当时费居士同行的有年迈的岳母,有他的夫人和公子,遂看见铁丝网中,开了一个二尺长方的洞门,四人顺次跨过去。遇着巡查的外国兵两人,大为谔异,而回顾小孩,已不知去向了。等军事告终,他住的源源里,四邻都变着瓦砾,惟他的房间,尚巍然独存,这就是费居士和他全家平时专诚持念观世音菩萨所收获的不可思议灵感啊!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上文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是释观世音的观字。今文,是解释音字,以此合释观音菩萨建立洪名的所以。妙音的妙,是不可思议的意思。菩萨虽到处随缘教化,施权谋方便的法音,然即权是实,原来不迁不变,不动不摇,所谓随缘而常不变,即用的体,故曰妙音。观照世间一切持名求救的音声,即无刹不现身的寻这音声,而去救苦。不动天月,普印千江;不起本妙,普门济难;即实而施权谋,不变而随缘,起诸妙用,故曰观世音。妙音观世音,不变常随缘;亦可观世音妙音,随缘即不变。梵者,清净洁白为义。观音的音,不落空有,无二边的染。上契十方诸佛中道实相的理,故曰梵音。菩萨说法的妙音,既圆满普遍,更不失其时机,语语下合众生的机缘。众生闻了法音,无不喜悦,有如海潮普遍,而又退涨有一定的时候。众生缘熟时至,菩萨即现身而为说法。机宜既尽,则应迹不隐而隐,故曰海潮音。梵音,上求佛道。海潮音,下契机宜。所以超过同居、方便、实报,诸世间一切的音。因此之故,我人应当常常称念,才得实益。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吾人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万不能萌生丝毫的疑惑。疑,是信的大障碍,难得感应。所以念念之中,勿可生疑惑,蓦直念去,自得利益。况且菩萨断尽烦恼,非同其他还没断尽无明烦恼的菩萨,也不同于罗汉。因罗汉没有空尘沙烦恼,何况无明烦恼呢!所以权乘菩萨和罗汉,虽是圣人,仍是圣中的贤。唯有观世音菩萨,是圣中的圣。因五住究竟,二死永亡,究竟清净,故曰净圣。须知我人在生死苦恼的时候,厄难的时候,能一心不乱,称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即能作我们所依的慈父,所怙的慈母。因观世音菩萨,具一切无量功德,以大慈悲眼,平等的看待一切众生,无有差别,如同父母的爱护儿女,非常热心,所以在大难临头,可以依靠了作为恃怙。观世音菩萨以累功积德,福如众宝聚,如大海无边,因此之故,众生应当礼拜供养。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当佛说偈颂完毕的时候,有一位持地菩萨,从座起身,禀白佛陀,赞叹此品,证明功德。持地菩萨,在无量劫前,本是一个苦恼人,无多学识,但是心怀兼利,益人心切,异乎平常人,肯做慈善功德,利益世间民众,并且能损己利人,具菩萨心肠。所吃亏的就是并没有听过经、闻过法,理路不明。凡所益物的举动,天性使然,暗合菩萨的行为。生而孔武有力,终日在桥旁路边,遇重负肩担的人,必定代负代担过桥。或车不得上行,必代他推挽,并不受值也不受谢。见路有不平坦的,高的平下,低的填满,或力修桥梁,大家都称他持地。虽到处苦心孤诣,用心良善,但未见若何效果。一天,遇见毗舍浮佛,便恭敬礼拜。佛说:“你做公益,慈善普济,固然很善,但一味从物质上做,不知万物唯心,须知世界大地,都是心中所现。地的高低,由心的不平,所以人心平,则世界也必平。心为万物的主因,因平则果平,理所当然。所以欲平大地,必先平心。”持地菩萨经此番开示后,即从事行而入理观,渐次加行,破无明,证法性,成大菩萨。释尊讲普门品时,彼持地菩萨也在座,听到临了时,乃出众证明,述大众得益的相。即从本座而起,至佛前合掌白说:“世尊!倘有众生,能听这观世音普门品,观世音菩萨具自在三业,无障无碍,能普门随类示现神通威德之力,则此人听法功德,极其浩大,非同小可哩!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释迦佛讲普门品时,在座听经大众,有四众弟子、天龙八部等,不计其数。内中有八万四千个众生,皆个个发大心,约吾人一身之内,也有八万四千众生,一人听经得益,即八万四千众生皆受利益,这就一身而言。然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十法界皆在心内,你发起菩提心,即法界缘起,一动一切动,所以自心中的无量大众,也都发心了。阿耨多罗,译无上。三藐,译正等。三菩提,译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无上正等正觉心,即发成佛心。现前众生的觉知,是妄知妄觉;如觉悟万法皆空,了无所有,不着于有,叫正觉。虽正觉而一味着空,又不平等,故必先以自知知后知,先觉觉后觉,慈悲觉悟众生,积极而救世,既不偏于顽空,又不滞于假有,则空有平等,是叫正等。自觉觉他,二都圆满,超过一切功德,叫无上。三菩提的正觉,是自利,是真空,是消极,是出世的。三藐的正等,是利他,是妙有,是积极,是入世的。阿耨多罗,是自他不二,空有不二,平等一如,融出世于入世,会积极于消极,圆融无碍,是空有平等不二之中道。妙有非有为真空,真空不空为妙有,叫圆绝妙中的佛性,成佛即是证此性啊!世人每误认佛教以为空门,非是真义,必须了知空而不空,不着空而利他,才是三藐。也须知有即非有,不着有而益己,得真空觉悟,才是三菩提。如是离能所,绝对待,唯是平等不二的中道,才是阿耨多罗的无上。此则超凡夫、罗汉、菩萨一切之上,不能和他相等,故曰无等。无等而等,等于一切,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叫无等等。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人人皆当成佛,皆可等此无等的菩提心啊!所谓舜何人也,余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所以大家应当发这广大菩提心。吾人既明白佛法的真义,若不发心行持,如说食数宝,如画饼充饥,终归结底,不能得点受用。所以从明天起,接打观音七,所以依解起行,目足双运。希望大众,万缘放下,真践实履,离情超见,老实持念,克期取证,冀获胜益,才称为真佛子。愿诸佛子,勉旃毋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