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四) |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四)
「真如」的第三谛,都是从「幻有空二谛」所开展出来的。 以下回到讲义p.39 根据「幻有空二谛」开展出两种含中二谛,这两种含中二谛又开展出「别入通三谛」和「圆入通三谛」。(这两种三谛,我们在「别教」「圆教」时再详细说明它的理论以及修行方法。)基本上「通教」的当教它只安立二谛。在「通教」的观念,生命只有两个部分:一、如幻有的流转的生死——世俗谛;二、空性的真谛。在抉择时,当然是以「空性」为究竟义,所以「通教」若是没有迴小向大,它最后皈依的目标,也是和「藏教」一样,入了灰身泯智的「偏真涅槃」去了,因为它也只安立二谛而已。 依止「幻有空二谛」的理论所开展出来的修行方法,就有:无生四谛。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理六度等差别的修行方法。 癸三 修行位次 「通教」的教义是「幻有空二谛」,它的世俗谛安立是「如幻有」,它的真谛是安立「毕竟空」,而这真、俗二谛是不二的,以这样「幻有空二谛」我们来了解它所开展出来的修行内涵、修行位次。 开示界内利根众生,令修体空观,出分段生死,证真谛涅槃。 「通教」这种「幻有空二谛」的教义,它是开示三界内利根的众生(它不是针对界外的菩萨,是界内利根众生),相对于「藏教」来说,「体空观」的智慧是超越于「析空观」的利根众生,令修体空观——这是讲他因地的修行,「观一切法,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当体即空。」「空」是当下的,因为它无自性,而安立「空」。修「体空观」可以出分段生死,证真谛涅槃。「通教」的修行目标,还是趋向于「偏真涅槃」,也是没有成就万德庄严的淨土,因为它没有安立第三谛,是以「毕竟空」为整个修学最后的皈依处。正化菩萨,傍化二乘。亦于当教自论——六即。 「通教」正式教化的是菩萨,但也兼带教化二乘人。也可以就当教来论六即佛。 「六即佛」者,严格来说只有「圆教」才能论六即佛,因为只有圆教在因地的时候明白自己有真如佛性,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才有资格说「六而常即,即而常六」,无差成差,差而无差,在这裡是「不妨」亦于当教自论六即。 一、理即佛 理即者——无生也。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解苦无苦,而有真谛。苦尚即真,况集灭道。 「理即佛」就是「通教」所依止的理论——无生理(无生的道理)。此「无生理」蕅益大师根据《中观论》的偈颂——「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智者大师于《摩诃止观》中说:《中观论》二十七品,「品品别义,俱会无生。」二十七品都有各别的主题,但是同时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俱会无生」,它们所强调的都是趋向于「无生」的道理。所以智者大师认为,在《中观论》的第一品:观因缘品,正宗分的第一个偈颂是最重要的,而这个偈颂也最难理解,而不解此偈颂,你就很难明白什麽是「即空即假即中」。因为智者大师的「即空即假即中」就是根据「无生」的真理安立起来的——一切法无自性。因此这个偈颂不管是在于「通教」的教理,乃至于要开展出「圆教」的思想,都是以这个偈颂为基础的。 解释龙树菩萨《中观论》的思想逻辑: 龙树菩萨在《中观论》裡发明真理时,并不是用肯定的方式,而是以「否定式」。祂先假设相反的一方,理论是成立的先(假设一切法是有自性),以「有自性」去论证,结果却不能成立,因而否定掉「有自性」。 此处是解释「无生」。先解释所观境是「诸法」,「诸法」包括了杂染的身心世界——世俗谛,也包括清淨涅槃的无漏法(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以「心法」为主),例:贪烦恼。我们这一念心跟可爱的境界接触时,生起贪烦恼的活动,诸法就以「贪心所」为所缘境,我们要证明此「贪心所」是无自性时,先假设它是有自性(贪烦恼,不必假藉因缘而有,它有独立自主的体性,它是真实、而不会改变的)先如此假设。那麽我们要去研究「有自性」的贪烦恼是怎麽来的?此中有两情况:一、有因缘而生起。二、无因缘而生。 一、有因缘有三种情形:自生、他生、共生(除了这三种就没有了),自生,它自己能够生起它自己,不必假藉外在的因缘,这是不对的。因为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内心中并不是经常有贪烦恼,若是它可以自生,那麽贪烦恼就会无穷无尽的存在,这跟我们现量是相违背的,所以「自生」是不能成立的。他生,贪烦恼是「他」生起的。自己以外的就叫「他」,或者是外境生起的。这也不能成立,因为贪烦恼是有「明了性」的,但是外境是没有明了性的,一个有自性的东西生起另外一个有自性的东西,为什麽这两个性质会不一样呢?(色尘没有明了性怎麽能生起有明了性的贪烦恼呢?)所以说「他生」也是不能成立的(自他体性不同是不能生起的)。共生,更不可能生起,因为「自」也不能生,「他」也不能生,合起来也是不能生。比如:沙挤不出油,石头也挤不出油,把沙和石头合在一起还是挤不出油。因此「共生」也是不成立的。所以「贪烦恼」是自生、他生、共生都不能成立的,所以「有因缘」生是不能成立的。是「无因缘」生也不可能,说一切法是没有理由就生起的,这种观念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贪烦恼是「无因缘」生也不能成立。在所有的可能之下,不管「有因缘」生或「无因缘」生都不能成立,因此贪烦恼「有自性」这件事就不能成立。结论:由上显示,贪烦恼是不自生、不从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是故知无生。所以我们知道贪烦恼是「自性空」的。它是——因缘生。假藉种种的因缘生,它的因缘的本质是刹那、刹那变化,所以它的本性是空,如梦如幻的。不是我们想像那麽真实、那麽具有主宰性的,所以安立为「无生」。(把它安立为「自性有」时,结果所有的可能都不能建立。)故知一切身心诸法,乃至于涅槃的法,都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所以安立它是「无生」。 「无生」的意思简单讲就是「自性空」。一切法「自性空」当中,法是怎麽出现?——因缘而显。假藉因缘而显现,一切法没有一个恆常住、不变异的独立体性存在,故安立为「自性空」。 ------11○竟 * 12○起------ 解苦无苦,而有真谛。苦尚即真,况集灭道。 所以我们知道身心世界的这种流动的苦,事实上是无自性的,苦的感受是没有自性可得的(无苦并不是说现象不存在,而是说「苦」是会变化的)。它本身也是合乎「真谛」的,因为「真谛」是从缘起无自性安立的,所以「苦」的本性是「自性空」,就是「真谛」。「苦」尚且是「真谛」,何况是集灭道。集灭道也都是无自性,都是「真谛」。以「性空」的智慧来融通一切苦、集的杂染法跟灭、道的清淨法,四圣谛都是趋向于「性空」的智慧,都是「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以上是「通教」的根本理论,就是「无生」的道理。所谓「无生」者,就是讲它本身「自性空」,它不是「自性有」。 问答: 「通教」既知生死是如梦如幻的,为什麽还要离开生死到涅槃去? 这是钝根菩萨。所以「通教」是通前、通后,如果他没有更高的目标,那他也不妨入到如梦如幻的涅槃去。如果他是利根,他就在如梦如幻的生死当中积功累德,成就万德庄严的佛身淨土,那他就会转入到别、圆去了。 智者大师讲「性具十法界」——即假。《摩诃止观》裡说,我们这一念心具足十法界、十如是,具足万德庄严的功德,那个「性具」是如何安立的呢? 就是从「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而安立,一切法无生,一切法自性空,所以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因为这一念心毕竟空,所以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性具」是这样安立的,也因为一切法自性空,所以我们去创造什麽都有可能性! 「通教」的思想是后面「圆教」的基础。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幻化也。知一切法,当体即空,非灭故空。生死涅槃。同于梦境。 「名字」,明白道理,闻经达理,断疑生信,知一切法如梦如幻,因为自性空,所以一切法不真实。知道一切法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不必等到消灭以后才空。所谓「法本不生,今则不灭,是寂灭义。」什麽是寂灭呢?一切法本来就没有生起,当体即空,非灭故空。 (「藏教」的思想,对于一切法空是认为;一切法真实有生起,经过无常变异坏灭以后才空的,「藏教」的析空观是认为一切法真实生起。)「通教」的一切法空则是一切法从来就没有生起过,它的生起是生而不生,它只是如梦如幻而已。因此生死、涅槃,同于梦境。不管是杂染的生死,不管是清淨的涅槃,都是如梦如幻,不是真实、坚固、有独立体性的东西。(这是「通教」名字即佛)。 三、观行即佛 观行即者——一乾慧地也,未有理水,故得此名。即三乘外凡位,与藏教五停别相总相念齐。 「观行」位,是属于外凡资粮位,第一个阶位叫「乾慧地」,慧指的是「无生」的智慧。但以「未有理水」而叫「乾」,水是比喻智慧,水能洗除污垢,故比喻智慧能够洗除我们的烦恼。但是为什麽没有水呢?「水」一旦没有堤塘来围住它就流失掉了。「乾慧地」是比喻菩萨只有闻思的智慧,但缺乏禅定,没有禅定的堤塘来保护智慧的水,所以这个智慧是乾的,缺乏禅定,只是「资粮位」的境界。所以它与「藏教」的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相齐。(相齐是指调伏烦恼之力量而说,若论「智慧」,「通教」比「藏教」更深入,「无生」的智慧比「析空」的智慧要更深入了。)这是「观行位」,亦是「外凡资粮位」。 四、相似即佛 相似即者——二性地也。相似得法性理水,伏见思惑。即三乘内凡位,与藏教四加行齐。 「乾慧地」是闻思的智慧,但是内心是散乱的。但是到了「相似位」——性地。他已经登入「法性」的阶位了——「地」的阶位。现在他智慧的水有禅定堤塘的摄持,「水」就慢慢累积越来越多,能够洗除污垢,能够调伏见思烦恼,他是属于三乘的内凡位,与藏教的四加行相齐。 「通教」的修行很特别,它的「三乘人」在观行位、相似位几乎都一样的,就是「观一切法空」,没有什麽多大的差别,不像「藏教」的三乘人,声闻、缘觉、菩萨的修行都各不相同(一个以苦谛为下手;一个以集谛为下手;一个以道谛为下手)。但是「通教」的观行位、相似位都以「灭谛」为下手。五、分证即佛 分证即者——从八人地至菩萨地,有七位也。 「分证即」,分证无生理。从「八人地」到「菩萨地」有七个阶位属「分证即」。这是根据《大般若经》的阶位,分有十个阶位。第一地是「乾慧地」。第二地是「性地」。从这以下尚有七个阶位属「分证即」。 三、八人地者——入无间三昧,八忍具足,智少一分。 「八人地」的「人」跟「忍」是同一意思,随顺之义。菩萨入无间道的三昧,此时八忍具足了,但是八智还没有现前(无间道是三昧断惑,解脱道是观慧证真)。故说「八人地」只有「忍」,没有「智」。 四、见地者——八智具足,顿断三界见惑,发真无漏,见真谛理,即三乘见道位,与藏须陀洹齐。 「见地」就断三界烦恼了,八忍八智现前,发起真实无漏的智慧,见到真谛理(此真谛理即无生理)。他断烦恼跟初果相同。 五、薄地者——三乘断欲界六品思惑,烦恼渐薄,与藏斯陀含齐。 前面的「见地」是断「见惑」,「薄地」就慢慢断除三界的「思惑」。「薄」者,烦恼越来越澹薄之意。它与藏教二果相齐。 烦恼渐薄有两种情况: 一、任运:菩萨断了「见惑」以后,他不认为生命有一个「我」以后,就算你整天不作定课,烦恼也会自然澹薄下去。(例:一棵大树斩断它的根以后,树上的枝叶花果会自然枯萎)一切的烦恼要依止「我」才能活动的,「我」既不可得,烦恼就没有依止处了。所以说,烦恼澹薄了,如果他懈怠,也是七番生死就能把烦恼都消灭,就是任运就能使令烦恼澹薄。 二、加行:如果精进用功,他也可能在今生、一生、两生、三生就把所有的烦恼都消灭。 初果圣人的正念如大人,烦恼如小孩。 六、离欲地者——三乘断欲界思惑尽,与藏阿那含齐。 「离欲地」,已经离开了欲界的爱取烦恼,已经断除了欲界的「思惑」。跟「藏教」的三果齐。阿那含就是「不来」。他把欲界的爱烦恼全部消灭了,生到五淨居天去了。 七、已办地者——三乘断三界正使尽,如烧木成炭,与藏阿罗汉齐。 「已办」,生死的大事已办了,阿罗汉位。三乘断了三界的正使(烦恼),就像烧木成炭,换句话说;「炭」还在,表示还有「习气」,跟「藏教」的阿罗汉位齐,但是他已解脱了三界的烦恼生死。 八、支佛者——中乘利根,兼侵习气,如烧木成灰,与藏辟支佛齐。 「支佛地」,八地辟支佛地也。他是比阿罗汉的智慧更利,观一切法空的智慧更深入,所以更侵习气,好比「烧木成灰」,「灰」比「炭」的习气更少了,连习气都没有了,与「藏教」辟支佛齐。 九、菩萨地者——大乘根性,最胜最利,断尽正使,与二乘同。不住涅槃,扶习润生,道观双流,游戏神通,成熟众生,淨佛国土,此与藏教菩萨不同。 藏教为化二乘,假说菩萨伏惑不断,正被此教所破,岂有毒器堪贮醍醐。 分成三段解释:先看「通教」菩萨跟「藏教」菩萨相同的地方。大乘根性,最胜最利。通教菩萨的根性,他是因地的时候就「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了,发起了自利、利他的菩萨目标,因此相对于声闻、缘觉而言,他是最胜最利了,殊胜勐厉的善根。断尽正使,他把烦恼都完全消灭了,就这方面来说,他与声闻、缘觉相同,他也是断烦恼的。 不同点是,不住涅槃,扶习润生。「通教」的阿罗汉和辟支佛断了烦恼以后就入涅槃;但是「通教」的菩萨是断了烦恼以后,以「大悲心」的缘故,不住涅槃。那麽他不住涅槃的话,要用什麽来滋润生死呢?——扶习润生。他用习气来滋润生死。(前面的藏教是伏惑润生,用烦恼正使来滋润生死。)「通教」的菩萨是断烦恼的,断了烦恼以后就剩下那麽一点习气来滋润生死。道观双流,「道观」指方便观,观一切法——假观。第二个观是「空观」,空观自调,方便利他——道观双流。既是观一切法如梦如幻,如《金刚经》上所言:「菩萨度化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观察众生是如梦如幻的,所以他游戏神通。虽然一切法如梦如幻,也不妨碍他从如梦如幻的众生当中,去成熟众生的善根,去成就他未来的佛土。这个与藏教菩萨不同。因为藏教的菩萨道在整个三大阿僧祇劫的因地中,完全没有断烦恼,它的断烦恼是菩萨在八相成道当中,已经坐上菩提树以后,一念的相应入三十四心,顿断见思烦恼,在成佛之前,完全是百分之百的凡夫。但是「通教」不然,「通教」的菩萨在前面的过程,已经把烦恼断掉了,他只是留下习气。「通教」的理由是:你心中的烦恼没有断,怎麽能够积集这麽清淨的菩提心、这麽清淨的六波罗蜜功德呢?!容器裡有毒怎麽能放醍醐呢?(烦恼跟波罗蜜怎麽能够共存呢?) * 「藏教」人的二谛是实有二谛,所谓「实有二谛」者,生死和涅槃的两个法都是真实的——我空法有。所以他不能断烦恼,因为烦恼是真实的。你把烦恼断了就不能再来到三界跟众生在一起,而你却说「众生无边誓愿度」,那不是空谈吗?因此「藏教」菩萨为了要度化众生,他必须保留烦恼——伏惑润生(只伏不断)。 * 「通教」人认为生死、涅槃等空花,如梦如幻。所以不必等待烦恼来滋润,习气就可以滋润了——扶习润生。因此烦恼断掉了并不妨碍他来三界流转,由此可知「通教」菩萨的智慧是更高深了,他的「空观」是安立在「自性空」,他对生命的观察是更加圆满的。 六、究竟即佛 究竟即者——第十佛地也。 机缘若熟,以一念相应慧,断馀残习,坐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现带劣胜应身。 三乘根性,转无生四谛法轮。 缘尽入灭,正习俱除。如劫火所烧,炭灰俱尽。与藏教佛果齐。 「通教」的佛,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以后,机缘若熟,他能够最后一生示现八相成道的时候,在菩提树下「一念的相应慧」,一念的我空、法空,一切法毕竟空的智慧现前,就断除了三界所有的习气,这时坐七宝菩提树下(前面「藏教」是坐木头的菩提树下,吉祥草为座),以「天衣」为座,现带劣胜应身。为三乘根性的人转无生四谛法轮。三转四谛法轮以后,烦恼、习气都消除了,就像劫火所烧,炭灰俱尽入无馀依涅槃,这跟「藏教」的佛果是相同的。 * 「通教」的菩萨假设没有迴小向大,他最后的结果也是入无馀依涅槃。因为它只安立二谛,它没有一个所谓的「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真如来让他安住。 「通教」的思想,无生的道理——「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这种「体空观」必须好好思惟。「藏教」的「析空观」——「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藏教的空观是容易理解的,从「无常」的角度来开展「空」,是容易理解的。而「通教」这种「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思想,是不容易理解的,就必须用心去思惟了。 壬二 明观法 分三 一、明钝根通前。二、明利根通后。三、结示十法成乘。 今初 第一科:钝根通前,说明「通教」钝根的人通于前面「藏教」的情形。 此教亦具三乘根性,同以灭谛为初门。然钝根二乘,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仍与三藏,同归灰断。故名通前。 「通教」人也是具有三乘根性(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人他们内心所追求的当然不一样,但是下手修法却都一样——同以灭谛为初门。三乘的修行人他们观察诸法实相的时候,都是以「灭谛」诸法的寂灭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减。此六不在《中观论》裡,特别强调「无生」。龙树菩萨之思想;你能够明白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是无自性空,那麽你很容易明白不灭,因为从来没有生起过,何来「灭」呢?既是「无生」,又何有生、灭、垢、淨、增、减呢?所以「通教」人直接观一切法无生,他那一念心就直接通达到诸法的寂灭相去了。(三乘人都一样以「灭谛」为初门。)「通教」的钝根,观诸法寂灭相时,他只见到诸法的空性,而不见诸法不空的妙有。这种结果使得「通教」三乘人跟「藏教」一样——同归灰断。亦即灰身泯智入了无馀依涅槃,故名通前。 解释: 「通教」的人观察一切法,不管是生死的杂染法,不管是清淨的涅槃法,都是如梦如幻。虽是如梦如幻,但是它毕竟只安立二谛。这种如梦如幻就有差别了,生死者,恶梦也。虽然不真实,但是毕竟是一场恶梦。涅槃虽然也不真实,终究是好梦一场,清淨安乐的境界,所以他最后的抉择也就很自然的放弃了生死,选择进入无馀依涅槃。换句话说;「通教」人刚开始观诸法实相时,他是「体空观」,超越了「藏教」人的智慧,但是到了结果,这两者对于生命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进入无馀依涅槃。 因此钝根的「通教」人,他若是「不见不空」,结果就是「同归灰断」,故说它通前——通前藏教。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