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中) 第十五讲 五门心路 一、五种定律 |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中) 第十五讲 五门心路 一、五种定律
我们现在准备学习新的内容——心路。 在学习心路之前,先来讲一下定律,即一般所说的规律 、法则。根 据上座部佛教,有五种定律(pa¤cavidhaniyàma)。niyàma 原意是决定,又作规律、定律、定则,它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本来如此发生的。如自然界的春夏秋冬、花开花落等等。 第一、时节定律(utuniyàma):utu 直译作时节或气候。地、水、火、风四界中的火界也称为 utu;niyàma 是规律。时节定律是指自然规律,例如: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寒暑凉热,更替有时;水受热能汽化,遇冷可成冰;在正常的自然条件下,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各种花卉各自在相应的季节中盛开,花开花谢,这些都是时节定律。 第二、种子定律(bījaniyàma):龙眼的种子会长出龙眼,西瓜的种子会长出西瓜, “种瓜得瓜,所谓种豆得豆”。 假如我们把种子剖开,却找不到里面有根、有枝、有叶,可是种子在一定的温度、土壤、水份和阳光等条件下,它就能发芽。当种子发芽生长后,会开花、结果,而且开的花、结的果也和上代一样,这是种子定律。 种子定律广泛适用于动植物界。现代科学中的遗传学、基因科学也属于研究种子定律的范畴。根据科学,物种繁衍的重要表现是基因的遗传性,遗传得以保证生命世代延续,并使世代相似。人的后代仍然是人,并保持人的各种特征;牛的后代仍然是牛,并保持牛的各种特征;猫的后代仍然是猫,并保持猫的各种特征,基本不会混乱。 同时,基因的遗传性也使生物保持了父代和母代的许多特征。例如,天鹅的羽毛是白色的,其子女的羽毛往往也是白色的。这些规律是种子定律。当然,动物(包括人类)的遗传因素比植物要复杂得多,通常还和他们所造作的业有关系,这涉及到业的定律。 第三、业的定律(kammaniyàma):又作业果法则。造不善业不可能带来好的结果,造善业也不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同样地,如果造的是殊胜的三因善业,能带来三因的结果;造了低劣的三因善业,能够带来二因的结果;造了二因的善业,能够带来二因或无因的果报。 业的定律和种子定律有许多相似之处:种子定律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自然界的、物质的规律;而业的定律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主要作用于生命有情,唯有生命才能够造业。时节定律和种子定律是自然界和物质现象的规律,业的定律则涉及生命现象的规律。 第四、心的定律(cittaniyàma):心的运作规则、定律。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对象,首先生起的是五门转向心,然后是眼识,接着生起领受、推度、确定,然后是速行,之后彼所缘或生起或不生起。心的运作规律必定是这样的,这是定法,不会紊乱。体验到可爱所缘,生起的果报心是善果报;体验到不可爱所缘,生起的果报心则是不善果报,这也是心的定法。心必然是不断生灭的,一个心不可能延续到下一个心识刹那,即使有分心可以生起无数次,但是每一个有分心只能维持一个心识刹那,然后灭去,接着另一个心再生再灭,这是心的定律。 第五、法的定律(dhammaniyàma):例如:一个人发愿想要成就无上佛果,他必须得到活着的佛陀的亲自授记,才能成为真正的菩萨。菩萨必定要经过至少四个不可数(asaïkheyya)与十万大劫的漫长时间来圆满十种巴拉密,一种巴拉密都不可或缺,也不会提前成熟。菩萨圆满种种巴拉密之后,他的最后第二生必定投生到喜足天(Tusita)。当他观察到时节、父母、众生等因缘已经成熟之后,就会投生到人间。一切诸佛必定在人间出现,而不会在天界成佛。每一位菩萨在入胎、出生、证悟正自觉、初转法轮、舍弃寿行以及般涅槃的时候,大地都会发生震动,这是定法。(Dhs.A.498) 依照法的定律,一个世界在同一时期不可能有两位佛陀同时出现。我们现在的教法时期是果德玛(Gotama)佛陀的时期,那么,在果德玛佛的教法时期,我们所学、所修的法都是依照果德玛佛的教导,我们都称为佛陀的弟子。正如佛陀说: “诸比库,无有此事,绝不可能,若一个世界有两位阿拉汉、正自觉者不先不后地出现,无有此事!诸比库,乃有此事,若一个世界只有一位阿拉汉、正自觉者出现,乃有此事!”(A.1.277) 这些是关于佛陀的法的定律。法的定律还有很多,例如:道心生起,果心必定随之生起;道心一生起,相应的烦恼必定被断除;当禅修者证得初道初果之后,他未来的轮回必定不会超过七生;当禅修者断尽欲贪,他必定不会再投生到欲界,只会投生到色界或者无色界梵天;阿拉汉圣者已经断尽一切烦恼,他们必定不会再继续轮回,也不需要再发愿成佛。这些都是定法,是不可违逆的! 这五种定律包含很多世间学科。物理学、化学、天文、气象等自然科学研究的是时节定律。万有引力、离心力、相对论等都属于时节定律,即自然法则或物质规律。现代生物学,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基因科学等,研究的是种子定律。 对于业的定律,现代科学几乎没有涉及,但是古印度的宗教已经对业果定律有所了解,只不过它们的解释没有佛教那么完善。古印度有很多苦行僧、婆罗门相信轮回,也了解到某种程度的业果法则,只是他们认为在轮回当中有个我、有灵魂而已。业的定律已涉及生命的范畴。 对于心的定律,似乎还没有看到其他外学有相关的论述。现代心理学和心的定律还相差很远,我们讲心、心所、心的定律、心路,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才发现。佛教对心的研究是精细入微的,并非只停留在表象上。法的定律唯有在佛陀的教法中才有。 这五种定律的前面两种属于色法或物质的定律,即使科学再发达,也不过是在研究与掌握这两种规律,并利用它来发展科技、发展生产。业的定律、心的定律和法的定律涉及到生命领域,如果我们想要解脱生死、超越轮回,必须掌握这三种定律。即使没有佛陀出世,前面四种定律依然存在。例如业的定律——造善业得善报,造恶业得恶报,这并非只有佛陀出世之后才如此运作的,在佛陀出世之前,业的定律一直都是这样运作。这些定律与佛陀是否出现世间并没有关系,只不过佛陀清楚地发现它们,并把它们清晰地阐述出来而已。 对于心的定律,有些外道也能知道心的某些运作,但除非他们依照佛陀的教法,否则没办法分析得那么精细。 为什么呢?因为涉及究竟法的范畴。为什么佛陀在刚成佛时不想说法呢?因为这些法太深奥了!即使是独觉佛,虽然他们拥有无师自觉的智慧,但是也没有能力为别人说法,因为这些法太深奥了!佛陀因为知道法很深奥,所以一开始并不想说法,后来经过大梵天萨汉巴帝(Sahampatti)的三次请求,佛陀才答应说法。我们学习过心所,知道什么是寻,什么是伺,这些都很微细。这些不是弟子的范畴,而是佛陀的范畴。是佛陀觉悟、发现它们之后准确地表述出来,我们作为弟子的只是照本宣科,依照佛陀的教导把它们转述出来而已。心是极其微细难见的,弟子们没有这么高深的智慧能无师自通这么细微的法。 对于法的定律,一般是指菩萨降生、成佛、佛陀涅槃或圣者证得圣道圣果、断除烦恼的规律。 我们掌握这五种定律,就不容易被世间五花八门的事物和现象弄糊涂。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