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中) 第十五讲 五门心路 二、六个六 |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中) 第十五讲 五门心路 二、六个六
在学习心路之前,先来解决几个问题,即六个六:六识、六依处、六门、六门心路、六所缘和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 第一、六识(cha vi¤¤àõàni)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六识都是名法。经典中时常提到的眼、耳、鼻、舌、身、意,指的就是六识。其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为双五识,意识则是指其余 79 心。 第二、六依处(cha vatthåni) 六依处:眼依处、耳依处、鼻依处、舌依处、身依处和心所依处,它们都是色法。眼依处即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眼睛、肉眼,它是以眼净色为主的眼门里的色法。为什么称为“依处”呢?因为它是眼识生起所依靠的物质基础。有眼睛才能看,眼睛瞎了就看不见。弱视、近视、老花眼、白内障都会使我们看不清楚事物。虽然仍有眼识生起,但是因为依处受到损坏而看不清楚。所以,眼识的生起必须依靠物质基础,这物质基础就是眼依处。 同理,如果耳聋或耳膜损坏,我们就听不到声音。能听声音的是耳识,耳识必须依靠耳依处(我们所说的耳朵)生起,没有耳朵就不能听。无色界梵天人虽然有心识,但却不能看、不能听,因为无色梵天人没有色法,当然也没有眼依处、耳依处等,所以既不能看,也不能听,即使有佛陀出世,他们也不知道。 对于鼻、舌、身、心所依处等,也是这样。 第三、六门(cha dvàràni) 六门: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和意门。前面的眼、耳、鼻、舌、身门称为“五门”,它们都是色法;意门通常又称“有分”,属于名法。 眼门也是指眼净色。眼净色既是眼识生起的依处,也是眼识识知颜色的门。这里的“门”(dvāra)是指管道。有了门,室内的人可以走出室外,室外的人也可以走进室内。所以,门是连结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通道,六门也是心识与所缘的通道。 依处与门有何区别呢?它们的作用不同:依处是心识生起所依靠的物质基础,而门是心识通过它来识知所缘的管道。举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帮助理解,比如人住在屋子里,屋子是他居住的依处,如果他想要走到屋外,必须通过门出去。屋子好比依处,房门好比六门。 第四、六门心路(cha vãthiyo) 路,巴利语 vãthi,意为道路、路线、轨道、过程,在此是指心路,或作心路过程。诸心在识知所缘时,并不会杂乱无章地生起,而是依照心的定律有条不紊地一个接一个地生起。诸心依照规律生起于诸门的过程,称为“心路”。 诸心通过六门识知各别所缘的过程,称为“六门心路”。它们分别是:眼门心路、耳门心路、鼻门心路、舌门心路、身门心路和意门心路。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把眼、耳、鼻、舌、身门这五种心路统称为“五门心路”。五门心路是指发生在五根门的心路,意门心路是指一切只发生在意门的心路。当然,五门心路实际是通过两个门生起的,例如眼门心路是通过眼门和意门一起生起,称为“混合心路”。为了区别于纯意门心路,我们只把眼、耳、鼻、舌、身门心路称为“五门心路”。 换言之,一切心路都必须依靠意门才能生起。五门心路与纯意门心路的唯一区别是:意门心路不必经过其他门(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而生起,它可以独立地、直接地生起于意门(有分)。 每一个心路的生起,都必须依靠因缘条件。没有因缘,所有心都不能生起,心路也不能生起。眼门心路的生起需要哪些因缘条件呢?没有眼睛不能看,所以要有眼依处或眼净色。能够接受颜色撞击的大种之净称为“眼净色”。 如果没有眼净色,眼门心路不能生起。另外,如果没有颜色(对象),也不会有眼门心路生起,所以还必须有作为目标的颜色所缘。还必须有光,有了光才能看到颜色。除了这些物质基础以外,还需要作意,如果我们闭上眼睛不去看,也是看不到的,因此还必须有作意,即心要去注意目标、转向所缘。 所以,眼门心路必须具足四个条件才能生起:1.眼依处或眼净色;2.作为对象的颜色所缘;3.光;4.作意。 耳门心路的生起也是一样,必须具足四个条件:1.耳净色;2.作为对象的声音所缘;3.空间,如果距离很远则听不到;4.作意。 鼻门心路的生起也要具足四个条件:1.鼻净色,如果失去嗅觉就闻不到气味;2.作为对象的气味,即香所缘(gandha);3.风界,要有风界才能嗅到气味;4.作意。 舌门心路的生起也要具足四个条件:1.舌净色;2.味所缘(rasàrammaõa);3.水界,如果舌头干,也尝不到味道;4.作意。 身门心路的生起也需要四个条件:1.身净色;2.触所缘,身体感触到的体内和体外的硬、软、热、冷等;3.地界,身净色只有依赖于同一粒色聚中的地界,才能接受触所缘的撞击;4.作意。 意门心路只有三个条件:1.心所依处,它是意门心生起的物质基础;2.法所缘;3.有分,有分是意门心路生起之门。 第五、六所缘 心(名法)所对应的对象或目标称为所缘。六所缘为:颜色所缘、声音所缘、气味(香)所缘、味道所缘、触所缘和法所缘。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所缘分别对应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十二处”。内六处是眼、耳、鼻、舌、身、意,外六处是色、声、香、味、触、法,它们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颜色、声音、气味、味道和触属于色法,即物质现象。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对象、周围的环境,不外乎是颜色、声音、气味、味道和触,贪爱、嗔恚、执著等烦恼均缘此而生起。 六所缘中的前五种都是色法,而法所缘则包括物质现象、心理现象、概念以及涅槃。法所缘也分为六种: 1、五净色: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这些色法是透明的,它们能接受相应所缘的撞击。眼净色能接受颜色的撞击,耳净色能接受声音的撞击等。这些净色是通过意门来识知的。 2、16 细色:色法有 28 种,除了 5 净色(眼、耳、鼻、舌、身)和 7 境色(颜色、声、香、味、地、火、风)之外,剩下的 16 种(28-5-7=16)称为“细色”。它们分别是:水界、女性根、男性根、心所依处色、食素、命根色和 10 种非真实色(空界,身表、语表,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色积集、色相续、色老性和色无常性)。 3、心:89 心,心也能识知心。我们不是用眼睛去看心,也不是用耳朵去听心,而是用心去认知心。当你生气时,你的心能知道自己在生气;当你贪爱某个人时,心也能知道这是贪爱;当你感到痛苦时,心也知道自己很痛苦。虽然心不能认知其本身,但是它可以认知其他的心,就像手指不能碰触到自己本身,但却能碰触其他的手指。 因此,心能够了知自己的心、他人的心,也能了知前面生起的心、后面生起的心(修缘起时)。例如你看到一个人生气,你的心也知道他在生气。所以,心(意识)也能识知心。 4、心所:52 心所。快乐时知道快乐,身体痛时知道痛,这些感受是用心、意识来了知的。当我们“想”的时候,知道正在“想”;生起“信”——信心、信仰的时候,心也能知道。这些都是心能识知的心所。 五净色、十六细色、心和心所这四种法所缘都是行法或有为法,前面讲到的颜色、声、香、味和触这五所缘也属于行法。 5、涅槃:涅槃不是行法,而是无为法。涅槃也是心识知的目标。八种出世间心都取涅槃为所缘,大善心和大唯作心也能取涅槃为所缘。所以心能识知涅槃。 6、概念:上面五种都是究竟法,而我们认知世界经常生起的是概念。例如:这是人,这是父母、儿女、房子等;昨天、今天、明天等时间概念。概念属于法所缘,为意门心路所识知。 了解这些所缘之后,我们就知道眼睛只能看颜色,即眼识认知的只是颜色而不是概念和其他所缘;耳朵听的只是声音;鼻子嗅的只是气味;舌头尝的只是味道;身体触的只是感触。不过,意门心不仅可以认知颜色、声音、气味、味道和触所缘,还能认知其他究竟法和概念,所以说心可以识知一切,甚至不存在或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可以想像出来,这些是法所缘。法所缘是意门心识知的对象。 第六、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 当所缘被我们认知的时候,它们以六种方式呈现:于五门是极大所缘、大所缘、微细所缘和极微细所缘;于意门是清晰和不清晰所缘。这里的极大、 微细和极微细,大、并不是指对象体积的大小,而是指对象给心的撞击力。撞击力强就是极大所缘或大所缘,撞击力弱则是微细或极微细所缘。即使体积很大或很粗显的颜色所缘呈现在眼门,但如果眼净色(视力)很弱,或者对象在眼净色的高峰期已过才撞击,或者光线暗淡,那么我们对这个颜色所缘的认知也不会很清楚。例如:对于视力不好的人,即使一个人走到他面前,如果不戴眼镜他也看不清楚;在黑暗的地方要看清楚也不容易。所以这些所缘称为微细或极微细所缘。 当所缘正好在眼净色的高峰期撞击,而且视力良好,光线足够,这种所缘能被我们清楚地识知,称为极大所缘或大所缘。即使所缘本身体积很小,但如果集中注意力看,例如看一本精彩的小说,即使字体很小,也会看得津津有味,这时的对象也是极大所缘。 因此,大所缘与微细所缘不是指对象体积的大小,而是根据对象开始呈现在根门直到停止这段期间,生起多少心识刹那来决定。也可以这样理解:极大和大所缘是能够看清楚、听清楚的所缘,微细和极微细所缘是看不太清楚、听不太清楚的所缘。这四种所缘的呈现方式是针对五门心路的所缘的清晰程度而言。 还有两种是意门心路的所缘呈现方式:清晰所缘和不清晰所缘,这两种所缘与前面四种所缘一样,都是由心的意念力强或弱来决定的。举个例说明: 1、曾经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即使经过多年以后,依然能清晰地记得,这是清晰所缘。 2、漫不经心地想起一件事,但随后很快就忘记了,这是不清晰所缘。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